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古代瓷器 > 宋耀州窑瓷器鉴别 > 导航 >

古代瓷器:杨润先品鉴:元代耀州窑大碗 称民窑中的上品

古代瓷器:杨润先品鉴:元代耀州窑大碗 称民窑中的上品

宋耀州窑瓷器鉴别 如何鉴别耀州窑瓷器 古代民窑瓷器

2021-07-06

宋耀州窑瓷器鉴别。

元代耀州窑大碗

瓷器一直在收藏界占有一席之地,有着厚重文化和历史痕迹的高古瓷器,收藏价值一直都是瓷器爱好者们为之着迷的原因之一,但是因为现在市面上的高古陶瓷赝品较多,如何辨别高古瓷器也是瓷器爱好者比较头疼的问题。在《呼和浩特晚报》举办的呼和浩特晚报收藏品鉴会中,收藏爱好者张先生带来一件收藏品,在断代和藏品的正确识别上寻求专家的品鉴。

专家鉴评:张先生的这件收藏品,为元代的耀州窑瓷器。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年代久远的高古瓷器跟随历史的车轮,走到今天,呈现在我们面前,实属不易。高古瓷器上独有的土斑是制假者无法仿造的,也是鉴定高古瓷器的重要方法之一。

高古瓷器为元代以及元代以前出土的陶瓷,在土壤中埋藏多年,所留存在表面的痕迹被称为土斑,而这土斑就是现代普通藏者鉴定高古瓷器的依据。主要土斑有两种,一种呈颗粒状,一粒粒地聚结在一起,大面积在陶瓷器表面形成。这种土斑粘积度极强,用手指剥除不掉。这与土壤中矿物质成分比例高有关,比较容易在低温度陶器上产生。另一种成条形曲线状,形状细而弯曲,小面积地粘积在陶瓷表面。有这类土斑的器物,出土前周围土壤所含有机质比矿物质成分比例高,器物本身釉面抗蚀程度强,高温釉器物及在黑杂土中的器物,都会产生这种土斑。从张先生的这件瓷器背面的痕迹来看,属于前者,呈现颗粒状土斑,并且土斑形状自然均匀。

为了制造高古瓷器的痕迹,市场有一些人造土斑出现,主要制造方法是选择在器物某个部位用硫酸把釉腐蚀,然后涂上胶再撒上泥土。这类人造土斑的形状是呈现块状,表面分布不均匀不自然,釉胎之间没有过度层次。还有一种是把仿制好的瓷器用硫酸腐蚀釉面,然后埋入泥土中,过一段时间再取出。这类人造土斑粘贴性差,用手一抹泥灰就掉落,一冲就能洗清。人造土斑与自然形成的土斑相差很大,所以细细观察之下就可以发现,但是一些不了解土斑价值的藏者看到这种土斑时会清除土斑,所以建议藏者不要人为清除,因为土斑既不影响器物的外表美观,同时又是出土物的有力见证。

此件收藏品的画工细腻,器身上的画工线条流畅,大碗内部的水波纹刻画精细。所以张先生的这件瓷器,属于民窑中的上品,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品鉴专家:杨润先

延伸阅读

古代瓷器:唐代耀州窑白釉瓷器欣赏


作为中国陶瓷史的著名窑口之一,耀州窑有着悠久的烧造历史,在唐代就已经是中国陶瓷烧制的著名产地。唐代耀州窑以烧制黑、白、青、褐、黄、茶叶末、花釉瓷,及白釉绿彩、白釉褐彩、素胎黑花、青釉下绘白彩等彩绘瓷。器物造型丰满大器,反映出大唐帝国的兴盛。此外,还烧制唐三彩和琉璃瓦,是当时我国烧制陶瓷品种最为丰富的一个窑场。

唐代白釉水盂

唐代白釉洗口瓶、白釉罐、白釉葫芦式瓶

唐代白釉罐

唐代白釉瓜棱罐

唐代白釉碗

唐代白釉花口碟

唐代白釉碗

唐代白釉擂钵

唐代白釉碗

古代瓷器:唐代耀州窑黑釉瓷器欣赏


耀州窑是我国古代八大窑系之一,与宋代的汝、官、钧、哥、定五大名窑齐名,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耀州窑始烧于唐代,五代成熟,宋代鼎盛,金、元续烧,止于明代中期的十五世纪末,前后有八百多年的烧造历史。耀州窑主要有青釉、白釉、黑釉、姜黄釉、月白釉、铁锈花等。其造型古朴典雅,产品光洁、明亮。一经窑变,气象万千,俊俏飘逸。一出世就显示出一览众山小的霸气,其产品被誉为巧如范金,精比琢玉,走进宫廷、深入官府,深受中外人士的追捧和青睐。

唐代黑釉执壶、黑釉注碗

唐代黑釉碗

唐代黑釉执壶

唐代黑釉执壶

唐代黑釉钵、黑釉碗

唐代黑釉盆

唐代黑釉盖罐

唐代黑釉双唇大罐

唐代黑釉钵

123下一页

古代瓷器:窖藏出土的宋耀州窑青瓷鉴赏


图1宋青釉刻花牡丹纹碗

图2宋青釉刻花牡丹纹碗

图3宋青釉刻花水波三鱼纹碗

图4宋青釉刻花莲花纹碗

图5宋青釉刻花莲花纹碗

图6宋青黄釉印花花卉纹碗

图7宋青釉印花花卉纹盘

图8五代青釉雕花牡丹纹执壶

图9宋青釉瓜棱形瓷执壶

本文介绍的环县出土耀州窑青瓷有一定的时代跨度,涵盖五代末宋代初期直到金代。究其窖藏原因,当是宋与西夏交战或蒙古灭金的战乱中,器主外出逃难时将其拥有的耀州窑青瓷埋藏。这些青瓷反映了耀州窑产品在当地一带的销售情况。

环县位于陕、甘、宁三省(区)交界,在历史上一直是塞外通往关中的咽喉要地,多元的文化在此交融碰撞。尤其在北宋,这里既是宋夏对峙的前沿阵地,又是关内外贸易的重要通道,文物遗存十分丰富。环江流域曾出土了许多宋代的瓷器窖藏,其中以耀州窑的刻印花瓷器最为精美,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观赏价值。

窖藏一般都是战乱时期主人外出逃难时所埋藏的。宝元三年(1040年),北宋与西夏的战争全面爆发,在随后的近百年间一直处于时战时和的对峙状态,长期的战乱致使边境的民众颠沛流离。环县北宋时称为环州,属环庆路经略,是重要的边境之地,屡屡遭到西夏国的侵犯,主要战场就集中在北连塞外南通关中的环江流域。这里的百姓逃离时,将易碎的瓷器埋藏起来,以备战后回来使用,但是旷日持久的战乱并未让他们如愿以偿,于是这些精美的瓷器才得以完整地保留至今。它们既向人们展示了宋代高超的制瓷工艺水平,也诉说着北宋那段凄惨的边疆史。另外,在环江流域的兴平城、甜水堡、洪德寨等十几座城寨遗址内也分布有大量的北宋耀州窑瓷器标本,既为城寨的断代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也进一步印证了文献中关于范仲淹筑城寨御敌战略的记载。

耀州窑的白釉绿斑瓷 古代瓷器知识


耀州窑是我国著名的窑口,其以烧造青瓷为主,以刻印花技法取胜,今人誉其瓷器当为刻花之冠,又称之北方越窑。然而各时期的产品特征不同,在五代亦以天青色釉为重,裹足支烧,又有刻官字者,以致有人称其为柴窑,以前又曾误称东窑。总而言之,耀州窑瓷器胎体细腻,工艺绝妙,在古代陶瓷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以陕西铜川黄堡镇为主,包括陈炉、立地坡、上店等地,形成了庞大的耀州窑系,甘肃、河南、广东、广西等地都曾经烧造。耀州窑产品丰富,唐代常见有黑釉、青釉、茶叶末釉、白釉黑花、白釉绿斑、素胎酱彩、黑釉白花、铅釉三彩等等;五代以剔刻花、划花、天青釉、裹足支烧、垫烧为特点;宋代产品种类繁多,常见青釉、黑釉、白釉,青瓷以刻印花为主,划花少见;金代与宋代相近,只是胎体渐厚,青釉渐偏姜黄,以月白釉最为出色;元代产品较为粗重厚大,纹饰简化,风格粗犷,但制坯旋削亦较为精到,青釉更为姜黄,常见明显的姜黄釉、黑釉、白釉黑花品种;明清时期产品更加粗糙,但仍不断烧造民用粗瓷,一直延续至今。

图A:白釉绿斑净瓶

笔者曾购入少量耀州窑标本,都是唐至元代的产品,其大多是常见品种,基本都残缺不全,但作为资料分析还是有一定作用,在这里将一些比较有特点的瓷片标本作以简述,以供爱好者参考。然由于笔者的见识和认识问题的片面性,其中还有一些不能确定的标本,大概有一些误判误断现象,希望大家能够有选择的来认识、理解。

白釉绿斑系点彩工艺之一,在胎体上先施白色化妆土,上釉后加点含铜的色料斑块,然后烧成。白釉绿斑在耀州窑唐代产品中较为常见,耀州窑博物馆就保存有发掘品白釉绿斑净瓶。

1、唐白釉绿斑双系瓶残件标本。此标本胎色土黄,施白色化妆土,透明釉,肩颈部施绿斑四块,斑块釉色流淌自然,从胎体和釉质看烧制温度不是很高,这种胎体在唐代常见。白釉绿斑在宋代磁州窑亦有出现,但从釉色、胎土、制瓷工艺特点来看是应该能够分辨的。此器饼足,足外沿旋削一周,收胫,鼓腹、束颈,双系,口部由于缺失不得而知,其拉坯旋削工艺到位精湛,是唐代白釉绿斑的典型标本。当然,对于这件标本的窑口问题不太好确定,因为其他窑也有白釉绿彩产品,例如巩县窑、长沙窑。相对巩县窑来说此标本胎体没有巩县窑白净、细腻,而拉坯旋削工艺与一些唐耀州青瓷工艺相近,在耀州窑唐代的一些茶叶末釉和青釉中也有这种土黄色胎体,因此也不能排除是耀州窑系的产品,以往并没有人来讨论这个问题,故在此收录这件标本以供讨论、备查。

2、唐白釉绿斑高足灯标本。此件标本胎体土黄,施白色化妆土,透明釉,在平伸的灯沿上点施三处绿彩,足底向内稍凹,旋削痕迹明显。从胎土、旋削、点彩、实心足来看应该是唐代的产品。笔者在邯郸市博物馆、磁县博物馆合编《磁州窑古瓷》一书中见到介绍宋代磁州窑也有这种白釉绿斑高足灯,但它釉质更白一些,器型没有这件标本制作规范。笔者认为这件标本应该和1号标本是同时代同窑口的器物,可能是耀州窑的产品,但对于窑口并不能十分确定,在这里收录只是为了研究讨论的需要,希望能使爱好、学习者对这个问题加以注视,也就达到了笔者的意图。

3、白釉绿斑瓜楞形小罐标本。这是一件典型的耀州窑产品。标本胎体灰黑,胎内夹杂有灰白色颗粒,施化妆土,透明釉,从胎土和釉质看烧制温度较高,罐体系由签压法做出瓜楞形,在肩部点施绿斑。标本胎体符合晚唐五代耀州窑的一些胎体特征,制瓷工艺也具有耀瓷风格。从这件标本的圈足特征、签压技法、瓜楞造型、灰黑胎体综合来看大概是五代至北宋早中期的产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