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古代瓷器 > 古代瓷器上的纹饰 > 导航 >

古代瓷器:古瓷枕上的苏词与柳词

古代瓷器:古瓷枕上的苏词与柳词

古代瓷器上的纹饰 古代瓷器上的字体 古代瓷器上的草虫

2021-07-13

古代瓷器上的纹饰。

鹜落霜洲,(雁)横烟渚,分明画出秋色。暮雨乍歇,小楫夜泊,宿苇村山驿。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离愁万绪,闻岸草、切切蛩吟如织。

为忆芳容别后,水遥山远,何计凭鳞翼?想绣阁深沉,争知憔悴损,天涯行客!楚峡云归,高阳人散,寂寞狂踪迹。望京国,空目断,远峰凝碧。

商调阳台路

楚天晚,坠冷风败叶,疏红零乱。冒征尘匹马区区,愁见水遥山远。追念年时,正恁凤帏倚香偎暖。嬉游惯,又岂知前欢云雨分散?

此际空劳回首,望帝里难收泪眼。暮烟衰草,看暗锁路歧无限。今宵又依前寄宿,甚处苇村山馆?残灯畔,夜厌厌,凭何消遣?

柳永的词语言多生活化,多抒写离情别意,以婉约风格独树一帜。在瓷枕上发现柳永的词,也是民间喜欢柳词的一种体现。两件瓷枕,一件产自北方的磁州窑,一件产自南方的吉州窑,是否反映了人们各有所好的文化情趣?

扩展阅读

古代瓷器:元代磁州窑画枕上的道教故事——吕洞宾三度城南柳


吕洞宾度城南柳画枕

元代谷子敬的《吕洞宾三醉岳阳楼》是一本神仙道化剧,描写的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三次到岳阳楼,度化柳树精和梅花精学道成仙的故事,情节离奇曲折,在宣传道家出世思想的同时,亦时见人世间的情趣,曲辞高妙,结构精当,堪称典范。剧中的大致情节是:仙人吕洞宾观望云气,得知岳阳郡将有神仙得到度化,便来到岳阳楼。楼下有一株千年柳树已成精,杜康庙前有一株白梅花也已成精。吕洞宾遇到柳树精后,劝他出家修道,但柳树精苦于自己未得人身,不能成道。吕洞宾让他投胎楼下卖茶人家为男,名为郭马儿,将梅花精投胎人间为女,名为贺腊梅,二人长大后结为夫妻,在岳阳楼下开茶坊。30年后吕洞宾再次前来度化,但郭马儿仍未醒悟。于是吕洞宾第三次来到岳阳楼,这时郭马儿已改为卖酒,吕洞宾喝了他的酒,给他一把剑,让他杀妻后随己出家,郭马儿愤然离去。当他把剑带回家后,贺腊梅的头颅忽然掉落,郭马儿便将吕洞宾告到官府。吕洞宾却说贺腊梅未死,呼唤一声,她果然醒来了。众问官要判郭马儿诬告罪,郭马儿急忙向吕洞宾求救,这时才发现众问官原来皆由八仙变幻而成,于是夫妻二人随吕洞宾入道成仙。

邯郸市私人收藏一方元代白地黑花瓷枕(图5),长方形,前后立面开光内为缠枝牡丹,底部印有钟形王氏寿明窑戳。枕面开光外为4朵繁茂的花卉,开光内为主题图案。穿着长袍、身背宝剑的吕洞宾站在城外的木桥上,正与岸边的柳树精对话。画中的柳树精为鬼的形象,头上插两根柳枝,表明它的身份。河水的两岸点缀有花草和高大的树木,远处有飘拂的白云,场景深远幽静,使吕洞宾的形象极为突出。

元代磁州窑画枕上的道教故事——吕洞宾三度城南柳


吕洞宾度城南柳画枕

元代谷子敬的《吕洞宾三醉岳阳楼》是一本神仙道化剧,描写的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三次到岳阳楼,度化柳树精和梅花精学道成仙的故事,情节离奇曲折,在宣传道家出世思想的同时,亦时见人世间的情趣,曲辞高妙,结构精当,堪称典范。剧中的大致情节是:仙人吕洞宾观望云气,得知岳阳郡将有神仙得到度化,便来到岳阳楼。楼下有一株千年柳树已成精,杜康庙前有一株白梅花也已成精。吕洞宾遇到柳树精后,劝他出家修道,但柳树精苦于自己未得人身,不能成道。吕洞宾让他投胎楼下卖茶人家为男,名为郭马儿,将梅花精投胎人间为女,名为贺腊梅,二人长大后结为夫妻,在岳阳楼下开茶坊。30年后吕洞宾再次前来度化,但郭马儿仍未醒悟。于是吕洞宾第三次来到岳阳楼,这时郭马儿已改为卖酒,吕洞宾喝了他的酒,给他一把剑,让他杀妻后随己出家,郭马儿愤然离去。当他把剑带回家后,贺腊梅的头颅忽然掉落,郭马儿便将吕洞宾告到官府。吕洞宾却说贺腊梅未死,呼唤一声,她果然醒来了。众问官要判郭马儿诬告罪,郭马儿急忙向吕洞宾求救,这时才发现众问官原来皆由八仙变幻而成,于是夫妻二人随吕洞宾入道成仙。

邯郸市私人收藏一方元代白地黑花瓷枕(图5),长方形,前后立面开光内为缠枝牡丹,底部印有钟形“王氏寿明”窑戳。枕面开光外为4朵繁茂的花卉,开光内为主题图案。穿着长袍、身背宝剑的吕洞宾站在城外的木桥上,正与岸边的柳树精对话。画中的柳树精为鬼的形象,头上插两根柳枝,表明它的身份。河水的两岸点缀有花草和高大的树木,远处有飘拂的白云,场景深远幽静,使吕洞宾的形象极为突出。

古代瓷器:元代磁州窑画枕上的道教故事——刘殷行孝


磁县博物馆收藏有3件表现刘殷行孝的元代白地黑花长方形画枕。第一件枕长42.6厘米,宽17.7厘米,高15.2厘米。枕面出檐,枕的五面绘有花纹。枕的前壁开光内绘两朵折枝喇叭花,后壁开光内绘一只黑熊似向灌木丛俯冲。两旁竖栏花框内分别楷书古相张家造和艾山枕用功。枕的底部印有竖式双栏上荷叶下荷花的张家造窑戳。枕面的边框与开光之间填充石榴花、喇叭花和细碎的花卉纹。开光内绘有刘殷行孝的主题危楼高千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枕的底部印有竖式双栏上荷叶下荷花的张家造窑戳。枕面的菱形开光中绘主题图案,一位双膝跪地的少年拱手作揖,目送宽衣长袍的仙人徐徐升天。

刘殷行孝画枕刘殷行孝画枕刘殷行孝画枕

第三件枕长29厘米,宽16.5厘米,高13.2厘米,出土于磁县都党乡冶子村。枕的前后立面开光内绘折枝牡丹花,枕面的菱形开光中绘主题图案,左侧露出一角的凉亭和大树,大树下一童子双膝跪地拱手奉送,一位仙人回顾童子,踏着云雾徐徐升天。开光内左侧楷书漳滨逸人制。

古代瓷器:元代磁州窑画枕上的道教故事——张天师断案


元朝统一全国后,统治者大力扶持道教,使道教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形成了北方以王重阳及弟子丘处机为代表的全真道,南方以张天师为教主的正一道两大派别。

道教的盛行,对元代的文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文化上的疏离和文人地位的降低,文人们难以进入仕途,转而向道教寻求精神的慰藉,他们将与世无争、超凡绝世的隐居生活作为理想的人生境界和最后归宿,致使许多有名的士人纷纷隐居名山学道,在创作上也寄情山水,作品中的人物一派仙风道骨,逍遥自在,皆身心安闲,不染世尘。代表元代艺术水准的元曲中,属于道教戏剧一类的至少有40种,约占元杂剧总数的十分之一。受当时道教文学作品的影响,在磁州窑的瓷枕上也出现了许多表现道教题材的绘画作品,大都以流行的道教故事为内容,画面生动,人物飘逸,场景奇特,亦真亦幻,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张天师断案画枕张天师断案画枕

张天师是对五斗米道创立者张陵及世袭教主的通称。汉末时张陵创建五斗米道,自称太上老君降命为天师,故世人称张天师。元杂剧中有一批以反映道教神仙信仰、宣扬道教教理和修炼方术为内容的剧目,世人俗称为神仙道化戏。这类戏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就是演述神仙断案的故事,从而宣传道教的天条戒律。如著名的元杂剧作家吴昌龄的《张天师断风花雪月》,又名《张天师明断辰钩月》,就是描述道教张天师断案的故事。剧情描写秀才陈世英赴京赶考,路过洛阳城时,探望在此任太守的叔叔。时值八月十五,叔叔在院中摆下美酒佳肴款待侄儿。酒宴散去,陈世英独自在书房的院中吟诗弹琴。一曲瑶琴,感动了月亮中的桂花仙子,便下临凡世,两人饮酒言欢,依依不舍,临别时约定来年的八月十五再次相聚。桂花仙子走后,陈世英苦思成疾,大病不起,多方求医,仍无疗效,以致错过了赶考的日期。到了第二年的中秋节,陈世英盼望着与桂花仙子相会,病情日趋加重。恰在这时,云游洛阳的天师道三十七代传人张道玄准备回龙虎山修行,特来向陈太守辞行。张天师来到陈太守的府衙,感到有一股污浊之气,便问道:你府上是否有染病之人?陈太守直言相告,侄儿陈世英已患病卧床一年,久治不愈。张天师见过患者后说:你侄儿是被花月之妖缠身,酿成大病,让我来为你驱逐妖魔。于是在院中筑设五雷坛,披上法衣,手持驱邪剑,登坛作法,驱赶走了桂花仙子,使陈世英病体康复。该剧具有浓郁的传奇色彩,布局排场,匠心独运,颇受人们赞誉。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有一方表现元杂剧《张天师断风花雪月》场景的画枕(左侧是一座太湖石组成的假山和几株茂密的柏树,树荫下筑有一座高台,台上的凉亭下立有两人,后者为童仆,前者为张天师,他身披法衣,手持驱邪剑,直指台下的桂花仙子。桂花仙子披头散发,被罩在一片云雾中,头上飘拂着朵朵团云,空中还绘有弯月和各种星宿图,生动地表现了张天师在五雷坛断案审结的情景。

张陵的孙子张鲁任教主后,五斗米道的影响日趋扩大。曹操控制汉献帝后,为利用道教势力,委任张鲁为汉中太守。后曹操占据邺城,张鲁及其部众也随之北迁,五斗米道开始在北方得以传播。磁州窑的场区位于邺城遗址附近,是当时五斗米道传播的核心地区,使张天师的声望波及后世。磁州窑画工在瓷枕上选择这一题材,正是受到了元杂剧与道教的双重影响。

古代瓷器:元代磁州窑画枕上的道教故事——李渤驯鹿


磁县的磁州窑博物馆收藏一件金元时期的白地黑花画枕(图2),出土于磁县南开河乡小侯召村。枕为长方形,长41.5厘米,宽16.6厘米,高15.6厘米。枕的前立面开光内装饰墨竹纹,后立面开光内装饰翔凤纹,两端绘荷花。枕的正面边框内墨书漳滨逸人制5个小字,枕底有钟形的王氏寿明窑戳。枕面的开光外装饰繁茂的4朵缠枝花卉,开光内为主题图案。画面背景是在一座幽静的山林里,祥云缭绕,树木苍劲,掩映着两扇镶有鼓钉的拱形大门,大门前的树荫下有三人,居中的道师正俯身向童子吩咐着什么,而另一人则向前呼喊,远处的一只鹿听到呼喊,正回头张望。

这幅枕画反映的是唐代李渤驯养白鹿的故事。唐贞元元年(785年),洛阳人李渤与其兄李涉在庐山东南五老峰下隐居读书。李渤驯养了一只白鹿,这只鹿温驯可爱,颇通人性,常随主人外出走访游玩,与主人形影不离,而且还能帮主人传递信件和购物,它常常跋涉20余里到南康府(今江西省星子县)为李渤买墨沽酒,投递书简。李渤需购物时,只需写一张纸条,连同银两放在竹筐里,挂在鹿角上,白鹿就会如数购回,因此被山民们视为神鹿,称李渤为白鹿先生或白鹿山人,将他隐居的地方称为白鹿洞。其实这里并没有洞,只是因为四周青山环抱,树木葱郁,由山间小路进去有数里之遥,真有点入洞之感;也有的说,这里四面环山,站在山颠俯视,貌似洞状而得名。

画枕中的三人,一人为童仆,余两人应为李渤兄弟。李渤神态安详,身穿道袍,头戴逍遥巾,两条帽带随风飘舞。而其兄李涉性格喜动,正向外奔跑着。画面上的人物有动有静,更显山谷的幽静。尤其是正在回头张望的白鹿,点明了画面的主题,显示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长庆元年(821年),在文学大家韩愈的劝说下,李渤出任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刺史,便将昔日隐居之所起名为白鹿书洞。北宋初年,此地又改名为白鹿书院,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在这里任郡守时,重建院宇,在此亲自讲学,名声大振,成为北宋四大书院之首。

现白鹿书院内的思贤台就是为纪念李渤在此隐居读书、与鹿相娱的史迹而建的,下凿一洞,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南康知府何岩雕一石鹿,并作石鹿记,寓见鹿思贤之意,以示纪念。

古代瓷器:宋、金、元磁州窑瓷枕赏析


狭义磁州窑,邯郸的观台和彭城为中心的窑场。磁州窑的各种瓷器,给人的印象是不同于青、白瓷的温润细腻,不同于青花瓷的端庄秀雅,它有一种古朴、奔放、粗狂的美。磁州窑的发展可以分成4个阶段:第一期以五代后期或北宋初年,为创烧期,中心窑厂是观台,是结合当地的风土民情,仿北方发展比较成熟的定窑、耀州窑,生产日用瓷器。第二期以北宋晚期,磁州窑逐渐形成自身的特点,白地黑花,黑白色差强烈对比,独树一帜,其实,从这时候开始,唐宋以来崇尚的单色釉的审美情趣开始发生了变化。第三期为金代,是观台窑发展、繁荣时期。不仅生产日常生活用瓷,还生产陈设器、宗教用瓷和建筑用瓷。其多彩的釉色和多样的装饰技法,种类繁多的纹饰图案。第四期为元代,元代末年严重的水患使得以观台镇为中心的窑场衰落,烧瓷中心转移到滏阳河流域的彭城镇,装饰风格粗犷,主要生产大型器,造型厚重,如酒坛、酒缸等,明清时期以彭城镇为烧造中心。宋代磁州窑瓷枕主要有叶形枕、豆形枕、腰形枕、银锭形枕等。装饰技法有剔花、刻花、白地釉下黑彩剔划花、珍珠地划花、蓖划花等,白地绘黑花的装饰纹饰在北宋末期才出现。这一时期瓷枕上的主要主体纹饰有婴戏纹、熊戏纹、团花和花瓣纹、虎纹、龙凤纹、文字等。枕墙上常装饰卷草纹、忍冬纹及变形草叶纹等,也有素面不装饰的。

叶型枕珍珠地篦画划画这里的珍珠地和璧划装饰有一个传承关系,两者的装饰作用是一样的,都是填在主体的图案的留白处,衬托主体图案.而壁画明显比珍珠制作要简单,从观台窑考古分期报告看,叶型枕是观台窑的典型器,珍珠地流行的年代是五代到北宋中晚期,而壁纹出现在北宋中期,晚于珍珠地,中期时两种装饰工艺并存,到北宋末金初,珍珠地逐渐被蓖划所取代,蓖划可以看成珍珠地的简化或替代品。卧狮枕文字枕这类文字枕出现在北宋晚期,看起来像磁州窑典型白地黑花装饰,实际上与传统我们认为的白地黑花装饰是有区别的,这类文字枕是釉上装饰,文字写在透明釉之上,手摸上去发涩,辣手,并不是我们一般认为的白地黑花釉下彩。1234下一页

古代瓷器:元代磁州窑画枕上的道教故事——陈抟避诏


峰峰矿区文物保管所收藏一方元代瓷枕(高士是不用常礼来对待的。明宗想让他在朝中担任要职,但被陈抟婉言推辞。明宗派人将他送到宾馆悉心照料,陈抟一无所感,早晚只在蒲团上打坐,明宗三番五次驾临礼贤宾馆,陈抟故作睡卧,不久飘然而去。

后周时陈抟移居华山。显德三年(956年),周世宗柴荣闻听陈抟的大名,特地将他召来,探问国运的长短。陈抟吟出四句诗:好块木头,茂盛无赛。若要长久,添重宝盖。此诗前面指的是荣字,后面指的是宋字,其意是说唯有宋朝才能国运长久。世宗并没有领会诗中的含意,见他学识渊博,既是儒学之师,又是道学老祖,便任命他为谏议大夫。陈抟写了长达千言的辞谢书,辞别朝廷,柴荣只得赐号白云先生,任其所往。

公元960年,赵匡胤平定天下当上了宋朝的皇帝,屡次派人迎取陈抟入朝,陈抟不肯,远离尘世,不知去向。

太宗赵光义登基后曾两次召见陈抟,向他求教修养之道,并赐号希夷先生。太宗想将他留在朝中,但知道他无意于功名利禄,便由他而去。

华山南峰天门西北有一处名为避诏崖的石洞,传说就是陈抟为躲避宋太宗诏征的藏身之地。陈抟在《答使者辞不赴召》中有山色深庭供画障,松声万壑即琴弦。无心享禄登台鼎,有意求仙到洞门的诗句,枕面上的山中景色和情景正是这一诗句的生动描绘。

古代瓷器:元代磁州窑画枕上的道教故事——庄子自比凤凰


庄子自比凤凰画枕

《庄子秋水篇》记载了庄子自比凤凰的故事。战国时期,惠施在梁国做宰相,庄子前去看望。两人相见,言谈甚欢。庄子告辞后,门客对惠施说:庄子这次来梁国,是想取代您当宰相的。惠施听了很惊慌,就派出大批人马搜寻庄子,一直找了三天三夜,弄得满城风雨。庄子听说后主动找到惠施,两人见面后,庄子笑着说:我来给你讲个故事,南方有一种鸟,名叫凤凰,它从南海出发,展翅高翔飞向北海。一路乘风扶摇,只栖于梧桐的枝干,只品尝干净的竹实,只饮用甜美的山泉。这时有只猫头鹰,正在树杈上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腐烂的老鼠,仰头看见凤凰从头顶飞过,唯恐凤凰下来抢他的腐鼠,于是朝着凤凰大声喊叫。如今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唬我吗?惠施听了满脸通红。

庄子自比凤凰画枕

峰峰磁州窑艺术博物馆收藏一方庄子自比凤凰的画枕,为长方形,前立面为墨竹纹,枕面上一只凤凰掠过枯树,在空中翩舞飞翔,身穿长袍的庄子手指凤凰,表明了自己品行的高洁,从而对那些醉心于功名利禄的人进行了无情的讽刺。

古代瓷器:元代磁州窑画枕上的道教故事——汉钟离度吕洞宾


钟离权度吕洞宾画枕

相传吕洞宾因屡次进京考举不中,心灰意冷。他走进路旁的一家酒肆饮酒消愁,这时进来一位道人,自称钟离权,久居终南山鹤峰顶,他听了吕洞宾的述说,便劝其随自己远游,吕洞宾有些犹豫不决,钟离权也不深劝。店家煮黄粱饭时,吕洞宾渐渐感到困倦,钟离权便递给他一方如意枕,吕洞宾昏昏睡去,进入梦乡,梦见自己进京赶考,状元及第,娶妻生子,官及宰相,未料偶犯重罪,抄没家资,妻离子散,孑然一身。忽然梦觉,黄粱未熟。醒后吕洞宾感悟道:50年不过一瞬间,得不足喜,丧何足悲。于是随钟离权远游,终于得道升天,成为八仙之一。

峰峰磁州窑艺术馆收藏一方元代吕洞宾随师傅钟离权远游的白地黑花画枕,长方形,前立面为墨竹纹,枕面开光内绘有主题图案。在荒郊野外,师徒两人头顶白云,相伴而行。钟离权袒胸露腹,手持葫芦,正回头与吕洞宾答话。吕洞宾一袭长袍,身背宝剑,跟随在师傅身后。场景空旷,笔法简洁,表现出道家大师的仙风道骨。

高古瓷欣赏 古代瓷器知识


目前在行业圈内,大家似乎约定俗成地认为高古瓷是指明清以前的瓷器,但仍有不同的看法分歧:一种看法认为瓷器在我国东汉时期就已经具备了存在的各种条件,瓷器的产生年代应定在东汉。

因此高古瓷是指包括东汉在内的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唐宋元各朝代所制作烧成的各种瓷器;另一种意见认为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瓷器还没有真正达到科学意义上的瓷器标准,是处于半瓷半陶的性质。

到隋代才有了真正瓷器出现。因此高古瓷应不包括东汉、魏、晋、南北朝在内,而是仅指隋唐五代唐宋时期的制作烧成的瓷器。另外还有一种顺应市场需要而生发的内涵更少的观点认为,高古瓷就是宋元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