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景德镇古代瓷器 > 导航 >

陶瓷知识:瓷都景德镇的世代传承

陶瓷知识:瓷都景德镇的世代传承

景德镇古代瓷器 景德镇瓷器鉴别 景德镇瓷器怎样鉴别

2021-07-23

景德镇古代瓷器。

近年从景德镇湖田窑、湘湖窑等古窑址挖掘出的各时代瓷器

1369年,朱元璋开国后的第二年,着令在景德镇珠山设置专供烧造宫廷用瓷的陶厂,即后世所称洪武官窑。自北宋年间尚未从农业中分离的制瓷小镇,到明初主要的官家窑场,景德镇在三百年间完成了一场华丽的蜕变。北宋末年至元前期,因北方战乱频仍,北方各窑口工匠南迁带来成熟的制瓷技艺和窑炉技术,景德镇瓷业获得发展契机,开始从农村向镇市集中,出现了独立的家庭手工业作坊,瓷窑内部开始形成初步的技术分工,而一群离开土地进入城镇,将世代以制瓷技艺为生的职业匠人也随之开始出现。元代,政府在此建立浮梁瓷局,瓷石掺和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初次应用于制瓷工艺中,将烧制温度提高到1300摄氏度以上,最大限度地减少瓷胎在高温条件下的变形,保证了大件器物的制造,这一时期烧制出的青花瓷,实现了中国制瓷业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景德镇在全国各大窑口中的地位有了质的转变。

洪武年间设立的从事生产的官窑,同后来宣德年间设立的御器厂是有一定分别的。这一时期景德镇生产的官窑瓷器主要供宫廷日常用瓷、礼祭器等。

但为防止落选品流出,已开始如后世御窑厂一般集中打碎掩埋。宣德元年,宣宗朱瞻基继位之初,诏令在景德镇设置御器厂,并派督陶官监察御用瓷的制造,御用瓷自此从官用瓷中分离出来,专门生产御用瓷的御器厂作为一种特殊的官窑而存在,并一直延续至清末。

宣德十年间,盛世太平,是中国陶瓷史中的黄金十年,宣德官窑以其产品量多而质优,被称为历代官窑之冠。从1982年发掘出宣德官窑之后,考古所在1983年、1984年、1988年和1993年相继在明御窑厂故址一带发现数以万计的宣德官窑瓷片,落选品尚且如此庞大,可见当时生产之巨。

明代官窑和御用瓷的出现,集中了最好的原料、高技艺工匠,并内官监出的样式、严格的生产制度,在各个时期皆生产出代表性的精美品种。如永宣时期的甜白瓷、薄胎瓷、青花;成化时期的脱胎瓷、斗彩、孔雀绿;正德时期的素三彩,而时人认为,本朝以宣、成二窑为佳,宣窑以青花胜,成窑以五彩,宣窑五彩,堆填深厚,而成窑用色浅淡,颇成画意,故宣不及成。然二窑皆当时殿中画院人遣画也。

江建新对比了考古所历年发掘的永乐、宣德、成化官窑青花瓷片复原后的瓷器,推测人们之所以尤为青睐宣德青花,或许是因为宣德青花色泽既有永乐青花深厚浓丽,又有成化青花清新淡雅,二者相映成趣,形成一种别有韵味的色调。除此之外,宣德官窑器纹饰丰富,出现永乐青花中少有的花果并存线描人物苦绿、水绿三种,紫有茄花紫和丁香紫二色,其色域比宣德宽广,因而显得灵巧雅致。刘新园先生后来曾著文说,成化斗彩在中国彩瓷中有如荷叶上滚动的露珠,具有一种极为特殊的轻盈、晶莹美,这也许是清代热闹的五彩和丰富的珐琅彩未能取代它的原因吧。

刘先生最后一次回品陶斋是下世前的半个月,为景德镇湖田窑出书撰写序言而来,先生的学术生涯起步于湖田窑的研究,最后竟也终于湖田窑。江建新去病房探望时,老人已语不成句,却依旧记挂着品陶斋,这里安放了他人生中最好的二十多年,也盛放着自洪武二年至万历三十六年间大批珍贵的官窑遗物,景德镇最好的230余年。他将它们一并托付给了自己二十多年前选择的后生,嘱他将来也要交给可靠的人手里,千万莫要散失,那是最后一面。

天光渐暗的时候,雨也下得轻巧了些,室内寂然,只听得碎瓷间的磕碰声,江建新在瓷片堆里扒拉了几下,终于找到那只宣德官窑的甜白釉罐散落的最后一块碎片。

1949年,长亭暮

1949年4月,景德镇解放。中共浮梁地委准备着手恢复和发展陶瓷生产,建立第一个国营性质的瓷厂时,才正视到从明洪武初年至清亡,在长达五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作为明清两代官窑而始终冠绝全国的景德镇窑场,已经在自清末至民国间的混乱局势中奄奄一息。曾经二十里长街半窑户的景德镇市区,到解放前夕,能正常开工生产的不到200户,不足总数的10%,其余都处于半停工和停工状态,失业近万人。写下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炸天,夜令人不能寝的明人王世懋应不会料到,三百多年后的景镇民窑竟会落至如此田地。

景德镇的民营陶瓷手工作坊发迹于嘉靖时期,在此之前因官窑的限制,规模不大,嘉靖之后,由于宫廷瓷器需求量骤增,御器厂的生产仅能满足每年工部颁发的额定烧造量,对于宫廷临时加派的任务量无法完成,于是采用官搭民烧的方式,官窑器大多数在御厂内完成制坯成型的工序,然后在民窑中搭烧,形成了官窑、民窑竞争的局面。这一形式一直延续至清朝,康熙十九年之后,官搭民烧形成一种固定的制度,御用器基本全搭入民窑,形成城区延袤十三里许,烟火逾十万家,陶户与市肆当十有七八的局面。

明清时期,景德镇瓷业生产几乎都集中在市区,随着民营手工作坊的成熟,分工愈加细致,一器之成,过手七十二,对匠人的需求也随之增加,景镇周围乡村和县市人口迅速涌向镇市,成为雇工,其中以乐平和鄱阳籍居多。万历之后,都昌人势力逐渐扩大,都帮垄断了柴窑业和圆器业,都帮和徽帮之外的杂帮则主要从事琢器业、红店以及其他与瓷业相关的服务行业。两帮工人世代沿袭,不跨行生产,也不能隔行授艺。这种行帮制度直至1958年,南昌人胡家旺进建国瓷厂做学徒时,仍恪守森严。

1949年8月,景德镇市政府将江西瓷业公司作为官僚资产予以没收,筹建建国瓷业公司,即建国瓷厂前身。江西瓷业公司成立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由实业家张謇和袁秋舫、瑞征等人发起建立,厂址设在御窑厂内。清逊后,御窑厂解散,公司接收了工厂和一大批原御窑厂技艺高超的匠人,在风雨飘摇的民国年间创作了不少富有新意的精品瓷器。但终究没能抵过连绵的战火,在被建国瓷厂接收时已几近名存实亡,窑坯厂停业,工人流散。

为尽快恢复生产,在资金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浮梁政府拨给10万元和150石大米作为恢复生产的启动资金,并开展生产自救活动。最初聘用的180名工人没有固定工资,在集体食堂吃饭,工厂发一些大米拿回家养家糊口,景德镇瓷业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了缓慢的复苏之路。

1952年,建国瓷业公司更名为建国瓷厂。景德镇的陶瓷总产量从1949年的6350万件增长到9022万件,陶瓷生产开始走上正轨。在之后的十余年里,景德镇又相继成立了九个国营瓷厂,景德镇瓷业开始了计划经济时期的十大国营瓷厂时代。每一家瓷厂都有其生产特色,艺术瓷厂集中了众多名家之后,如民国时期珠山八友的后裔等画工精湛的艺人,集中生产粉彩、仿古瓷和装饰性瓷器。曙光瓷厂生产大件陈设瓷和传统仿古瓷,雕塑瓷厂创建于1956年,由民间艺人和瓷雕作坊组成,生产传统雕塑,行销东南亚多个国家。红旗瓷厂重点研制和生产釉下彩,光明瓷厂生产青花玲珑为主,建国瓷厂以颜色釉见长,建立之初,便延请了许多精于配置颜色釉、绘画青花、雕刻等技艺的民国老艺人归来参与生产,恢复了多年停止生产的均红、茶叶末、玫瑰紫、美人醉、釉里红等颜色釉瓷。是国家定点生产传统高温颜色釉瓷的唯一瓷厂,也因此在各大窑厂纷纷改用现代窑炉时,唯有这里直到1990年代改制时仍保留了柴窑,用以烧制高温颜色釉瓷。在建国瓷厂做了二十多年颜色釉瓷研究和制作的邓希平发现,因为釉色工艺的难把握、投入成本高,历代以来颜色釉瓷器只在官窑生产,这让建国瓷厂多少带有一丝现代官窑的意味。

计划经济的前三十年里,景德镇瓷器仿佛重回昔日辉煌,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几万名工人日夜不息地在不同的工艺流程岗位上劳作,工厂效益在1980年代攀至巅峰,制瓷技艺和窑炉工艺皆有所发展。

改制其实来得并不突然,只是方式比较绝烈,几乎是一夜之间,十大国营瓷厂全部改制,且只有关停,没有并转。国营瓷厂到1980年代末已经初现暮气,工人技艺下降,工厂生产风气流俗,久之影响产品质量。1990年代的市场开放,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1995年,建国瓷厂改制,已经是把桩师傅的胡家旺和总工程师邓希平下岗,翌年,瓷厂最后一座大型柴窑停烧。

2014年,业不与时偶

樊家井在南市,一条两公里长的陋巷,挤满了500余家做中低档仿古瓷的手工作坊,从汉代到清朝,不同时期的不同器物,各有专攻。全国古玩市场大半的仿古瓷器都来自于这里。

樊家井形成于1990年代初,巷子一头是火车站,另一头是做仿古瓷的国营东风瓷厂。彼时市场开放,国营瓷厂改制,工人自谋生路。技艺加上市场,便有了这条仿古街。但终究是换了时代,若依旧循着旧时样子将作,烧出的瓷器亦不过是与韶光共憔悴,那堪看。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改制过去了近二十年,在建国瓷厂杂芜混乱的厂房和家属楼间,一些人在怀念中蹒跚老去,而另一些人选择了在辟为私营作坊的车间里,继续与泥土为伴,技艺永远是独立于时代之外的。

景德镇又恢复成民营手工作坊林立的样子,原料和制瓷工艺及围绕制瓷而生的技艺依旧都在,在三宝的乡野间的水碓旁,在马鞍山路上的毛笔店里,在雕塑瓷厂路线错综复杂的老厂房之间一如这里的许多手艺人挂在嘴边的那句话,景德镇是一座活着的千年窑口,但如何在传统的沃土上培育出属于这个时代的奇葩,或许还要静待时间来润养。

水车制釉

每天早上5点和傍晚5点,老胡都要骑着电动车穿越三宝村,到他的水车边工作。用水车敲碎釉石,制作釉果,是景德镇传承千年的传统工艺,老胡家几代人以此为生,老胡从18岁开始学,到今年已经30多年了。这工作得有体力,更得靠经验。从前,仅在三宝村就有十几架水车,如今已然寥寥无几,许多木匠甚至也不再会制作水车。

拉坯

吴江钟的镇尚三宝陶瓷文化交流中心,一直以来以生产大件器皿为主,在历朝历代的传统器型中,大件器皿并不多见,因而他也只能在继承传统之外自己慢慢摸索去做创新。

像这样一个一人多高的大瓶子要分成六节来拉坯,如果在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在晒干后修坯时就会拼不起来,因而和直观的小件器皿拉坯相比,大件难度比较大,成本也高很多。大件器皿的拉坯师傅一般年龄不能超过40岁,因为拉坯是体力活,而且在拉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呼吸的节奏,呼吸一乱整个器形就会有变化,所以在做了20多年后,吴江钟已经不再拉坯。现在拉坯的师傅都是年轻人,时间最长的已经做了十几年,短的三年,在拉坯的过程中三个人有固定的站位,需互相借力才能将泥拉起来并成形。

釉壶

76岁的雷细善,13岁就开始做釉壶。他的父亲是锡匠,请另一位师傅教的他,觉得有一门手艺,可以生存。为了做好釉壶,雷细善学过吹釉,也会研究不同釉的特性,考察不同距离的颗粒度。现在眼睛不行了,儿子和儿媳继承了他的手艺。雷家的釉壶远近闻名,花费的精力很大,价格其实并不高。2两的釉壶,25块一个,一天最多做10个。

制笔

盛松柏今年79岁,依旧每天早上7点开始坐在他惯用的桌子旁做瓷用毛笔。他14岁跟父亲学这门家传手艺,盛家三代做毛笔,如今在景德镇提到瓷用毛笔,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做得最好的仍是盛记笔店。毛笔的制作从挑选采购原料到用石灰水浸毛、去脂,从梳理用毛长短到匀毛、分毛,从毛的扎线、晾挂到装入笔杆,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纯熟的技艺。费时最长的工序是扎头。在毛一端扎上第一道线后一般需要悬挂放置一周,扎第二道线又需3-4天。青花料笔、粉彩料笔与普通画笔相比更为复杂,只能选用无锡、南通等地的羊毛,经过分类挑选,用剁碎的毛竹作为燃料熏制半个月后羊毛变硬,弹性大,适合在坯体上画青花。由于手工制作瓷用毛笔耗时长,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愿意学的人越来越少,一般都是家族传承,现在盛松柏的小女儿在跟他学习这门手艺。

青花

景德镇在元代烧制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青花瓷,盛行至今。年过古稀的罗晓涛老师擅长画青花、青花斗彩、水晶刻花,兼长红绿彩、古彩瓷绘,曾被称为景德镇青花公主,她的青花作品笔力清晰、画面灵动,颇具新意。

题款

46岁的刘骏鹏,是圈内有名的题款师傅,他对明清时代的主要题款了如指掌,尤其是大清乾隆年制,足以乱真。题款是一门家传手艺,从高祖开始代代相传。刘骏鹏从小写毛笔字,学欧体、颜体较多,从21岁正式学题款,也画画,因为书画同源。他曾在陶瓷职工大学学习,那里出了很多省级以上的大师。在纸上书写和在瓷上书写,区别很大,吸水性、大小比例都很难控制,不同时代的字体风格也不同。题款题了20多年,如今一身的毛病,腰酸背痛。

绘画

孙茂盛创办的仿古工作坊,这些年他一直在研究清三代的陶瓷风格。招募的画工都是自己的同乡,他觉得他们能吃得了苦,做事扎实。描线、上色各司其职,大多数师傅都已经有十多年、二十多年的经验。上色的许师傅来自九江,十几年前来到景德镇,跟随一位老师傅学习这门技艺,三年后出师,来到这里工作。

taoci52.com小编推荐

台资陶瓷企业抢滩瓷都景德镇


生产绚丽夺目礼品瓷的法蓝瓷公司、制作风格独特日用瓷的小作坊……漫步瓷都江西景德镇,台资企业生产的陶瓷是瓷器爱好者们经常谈论的话题。短短几年时间,瓷都里的台资陶瓷企业从无到有,如今已形成集聚效应。

景德镇法蓝瓷实业有限公司是较早一批进驻景德镇的台资陶瓷企业。公司销售经理刘崇礼说,去年法蓝瓷在大陆销售额近6000万元人民币,是景德镇上缴税收最高的陶瓷企业。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景德镇是制瓷的天堂,中外闻名的瓷都,台资陶瓷企业到来后带来了市场意识、品牌意识和管理理念,是与景德镇的强强联合。

“生产陶瓷原料的台资企业到来后,景德镇利用原料的水平提升了几个档次。”景德镇市瓷局副局长刘子力说。

目前在景德镇投资落户的台资陶瓷企业共有6家,投资总额约为4500万美元,年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人民币。

近来,台资陶瓷企业投资景德镇还在不断增加。2009年8月,台湾正翰集团投资3000万美元的远红外陶瓷项目正式签约;在2009赣台经贸合作研讨会上,台湾兴勤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美元的电子功能陶瓷项目也即将进驻景德镇。

青花元素遍布瓷都景德镇


景德镇——青花瓷的圣地

青花元素,源自景德镇的青花瓷,她集青花瓷的工艺、器型、画面创新发展于一身,瓷如白云、色如大海和蓝天,具有深刻的陶瓷历史文化内涵,元代以来700多年,景德镇青花瓷的地位都无法撼动。

青花瓷,自其诞生的那一天起便赢得了世人的喜爱,绵延至今,光彩闪烁。尤其是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广泛应用,周杰伦的一首《青花瓷》唱响春晚之后,青花一举成为中国元素的代名词,被世人广泛认同。而青花瓷的圣地——景德镇更是把青花元素运用到淋漓尽致、登峰造极的地步了。

走进瓷都的大街小巷,你会发现青花元素无处不在。日常生活用瓷、公共照明的瓷灯柱、反映陶瓷历史文化的青花瓷板长廊等等,让景德镇的市民天天享受着青花元素的熏陶,使得中外游客一来到景德镇便置身于青花元素的海洋之中。青花梧桐、青花玲珑餐具,先后获得国内国际金奖,曾经风靡一时,成为全国各大酒店的首选餐具。数以千计的数十米高的瓷灯柱,把一盏盏传统的木杆、铁管和其它材质的路灯装饰为既具有瓷都景德镇陶瓷文化特色、又有现代科技含量的路灯,在景德镇的主要街道随处可见。有反映景德镇制瓷工艺的、有九龙戏珠的图腾,还有各种草本植物的图案,画面迥异。从九景高速公路进入景德镇,迎宾大道青花太阳能瓷灯柱,就会映入你的眼帘;一江两岸体现景德镇四大传统特色的青花、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的瓷灯柱更会让你眼花缭乱,人民广场、珠山东路、广场北路、朝阳路画面绚丽多彩的青花瓷灯柱,不但给人们带来了光明,更让人们得到了陶瓷历史文化的沐浴;在浮梁县古县衙遗址,凝聚千年灵气,用216块青花瓷板、长328米、56幅图画、9幅书法、141幅文字记载大事记的,世界一绝、中华第一的浮梁历史文化长廊,体现了瓷之源的特色,受到了陶瓷历史文化爱好者的青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青花元素在瓷乐中的运用,更是让人们在享受世界首创的古典陶瓷文化与现代音乐艺术完美结合的瓷乐旋律中,体会到了青花元素那种清新淡雅、赏心悦目的感受。

青花元素,虽然堪称中国元素,同时她也是世界的。在景德镇青花元素处处可见,无论是收藏家,还是青花瓷的喜好者都乐此不疲,百年来经久不衰,不愧为青花瓷的圣地,体现着景德镇的独特魅力。

阅读延伸: 景德镇陶瓷——青花瓷花瓶

景德镇四大名瓷之青花瓷(一)

瓷器“大众情人”青花瓷 被誉中华收藏之灵魂

瓷器知识:景德镇瓷器茶具辨别 景德镇茶具特点


景德镇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著称,用如此精品品鉴茶艺,是每个爱茶之人不能错过的妙事,那么景德镇茶具特点是什么?如何辨别景德镇瓷器茶具有没有瑕疵是不是正品呢?

景德镇茶具特点 景德镇瓷器茶具辨别

景德镇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著称,用如此精品品鉴茶艺,是每个爱茶之人不能错过的妙事,那么景德镇茶具特点是什么?如何辨别景德镇瓷器茶具有没有瑕疵是不是正品呢?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景德镇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著称,用如此精品品鉴茶艺,是每个爱茶之人不能错过的妙事,那么景德镇茶具特点是什么?如何辨别景德镇瓷器茶具有没有瑕疵是不是正品呢?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景德镇茶具的特点

1、景德镇的瓷器特点就是白瓷质如洁玉,釉质润得像镜子,而且和瓷胎纸一样薄,透过光能看透背面。

2、瓷杯轻轻互扣,发出的声音清脆如玉石。

景德镇茶具的特点

3、景德镇茶具的做工都非常精致器形周正,圆润自然,没有变形和别扭之感。

4、釉色光洁,色度一致,不会出现砂钉、气泡眼、脱釉的情况。

5、瓷器上绘制的图纹颜色不艳不晦,不浅不深,光泽内蕴。

景德镇瓷器茶具

二、景德镇瓷器茶具辨别

1、查看茶具底部

辨别景德镇瓷器茶具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看茶具的底部,景德镇瓷器底部都会有“景德镇”、“景德镇制”、“中国景德镇”等字样,而其他地方的瓷器茶具是绝对不会有的,他们往往会在这茶具底部加上“景德镇彩”,很多朋友上当。

2、挑选手绘茶具

景德镇瓷器会有贴花和手绘两种,贴花价格较为便宜,而手绘通常会价格贵一点,但如果你购买手绘的景德镇瓷器茶具会有80%以上是正宗的,而贴花很大的可能会是假货。

景德镇瓷器茶具辨别

3、放在手心转一圈

把手指用水沾湿,把景德镇瓷器茶具放到手心进行转一圈,看能不能听到声音,正宗的景德镇瓷器茶具听起来声音清脆没有杂音。

4、细看细摸外表

景德镇瓷器茶具有很明显的特点: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故在挑选时可以细看茶具的做工是否光滑精细,细节等地方是否处理光滑。

小编提醒:选择购买景德镇瓷器茶具要去正规的店里,这样可以避免选择到假景德镇瓷器茶具。

以上就是小编为你分享的景德镇茶具特点,景德镇瓷器茶具辨别,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景德镇茶具的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装修选齐装,我们将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10秒极速获取报价还能免费获取四套设计方案,更有装修管家全程跟踪服务,抓紧行动吧!

创意产业助推瓷都景德镇转型


创意产业助推瓷都景德镇转型

“我希望景德镇成为一座更具文化魅力的创意城市,而不仅是旅游景点。”这是67岁的景德镇乐天陶社艺术总监安田猛经常和创意集市的陶瓷专业大学生们说的一句话。

安田猛爱穿花衬衫,戴黑框眼镜,“常驻”中国前已是享誉业界的日本现代陶艺大师。5年前担任景德镇乐天陶社“大管家”后,他把更多精力和时间投入经营管理,想把这个景德镇的“先锋实验室”做大做强。

“以前不少外来游客兴冲冲跑到景德镇,却发现陶瓷店的东西与北京、上海等地出售的瓷器别无二致,败兴而归。”安田猛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景德镇有个创意集市,纷纷前来“淘宝”,一些瓷器店和画廊也赶来接洽生意。“这证明创意产业是景德镇今后发展的大趋势。”

安田猛说,他希望为有才华的年轻人提供释放创意的空间,同时与本地艺术家积极互动,更重要的是,要把“好手艺”和“好点子”变成“好收益”。

景德镇版“蝴蝶效应”是他爱讲的故事。初到瓷都,安田猛发现不少手工艺人制作用于装饰的瓷蝶,价格低廉,销路不畅。他建议工匠把瓷蝶改做首饰,无人响应。创意集市的年轻人做出颇具特色的蝴蝶首饰并得到买家认可后,手工艺人开始大批跟进,首饰越做越精致。

“为什么最初他们不做?因为缺乏动力。如今见到切实利益,自然想做得更好。”安田猛由此得出结论,“除非激励机制发挥作用,否则教育的功效不大。”

创意集市从最初摊位稀少、顾客寥寥到如今卖家过百、顾客熙攘,从侧面见证了市场对创意产品的渴求。安田猛说,创意集市30%的卖家是本地手工艺人。他高兴见到更多人以创造性手法运用传统制瓷手工技艺。

近年来,瓷都创意产业发展态势喜人。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率先带领一批陶艺家租用景德镇雕塑瓷厂闲置厂房,成立多个工作室,不少职工也效仿办起家庭作坊。随后,包括乐天陶社在内的大批创意机构“驻扎”瓷厂,俨然将这里变为一个陶瓷创意产业基地。创意园区每年吸引大批外国艺术家驻场创作、设计,成为外来艺术思潮与本地工艺技法融合、对接的平台。

澳大利亚陶艺家桑德拉·布莱克在乐天陶社驻场创作一个多月,经当地手工艺人协助完成多件作品。“我即将回国,明年一定再来,”布莱克不无留恋地说。

里卡多·洛佩斯是葡萄牙音乐家,专门到景德镇学习陶瓷乐器制作。当地陶瓷艺人告诉他,陶瓷烧制过程中可能产生形变,进而改变乐器的音色和音质。洛佩斯正认真收集乐器制作各环节参数,希望做出音色别致的陶瓷乐器。“这个鼓今天晚上就能烧成,我期待听到它的声音,”他指着一件“半成品”神采奕奕地说。

乐天陶社、三宝国际陶艺村等一批创意机构的蓬勃发展正悄悄改变外界对古老瓷都的陈旧印象。年轻人聚集于此,激发创意,艺术家碰撞思想,催生灵感。城市样式逐渐发生改变,城市文化趋于多元。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千年瓷都保持窑火不熄,繁盛不衰,需要创意之柴。

“我赶上了好时候。伴随中国国力增强,中国人越来越富裕,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更多人开始关注艺术,这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阶段。我能在景德镇见证这场变革,着实幸运,”安田猛说。

阅读延伸: 青岛景德镇陶瓷精品展盛大展出

景德镇陶瓷企业品牌意识有待加强

景德镇陶瓷品牌建设需持续发力

体验式的设计方法

景德镇没参加“中国瓷都”评选?


都市消费报昨日《景德镇痛失“中国瓷都”称号?》的报道见报后,在景德镇当地引起较大震动。网友们甚至在网络上展开大讨论,多数瓷都人认为,一些新兴“瓷都”借助不同的行业协会纷纷上榜,而景德镇作为老瓷都反而落榜,这很不正常,也令人气愤。但多数人气愤过后是坦然,“卧薪尝胆发展陶瓷业并重振瓷都雄风”成了大家认可的观点。

此类封“都”并非首次

6月10日,中国轻工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将“中国瓷都”荣誉称号正式授予广东省潮州市。其实此类封“都”并非首次。去年9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曾把“中国瓷都”的牌子授给了福建德化县,“中国钧瓷之都”给了河南禹州,“中国青瓷之都”封在了浙江龙泉头上,“北方瓷都”则冠给了河北唐山……。据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那次共命名了13家特色区域荣誉称号。

令许多景德镇人不解的是,在这么多次的评比中,就是没有景德镇的份。而在陶瓷业方面,景德镇可是有着千年历史,也早就声名远扬了。不过,在民间也流传着另一种声音:此前,从来就没有哪个部门或哪级组织给景德镇正式封过“中国瓷都”称号,只是时间久了,这一叫法流传广了便固定下来了。

“瓷都”应是历史形成的

黄康明是景德镇市陶瓷局局长,记者昨日上午电话采访了他。说起,他的语气间透露出自豪。他告诉记者,景德镇有着悠久的制瓷史。据介绍,景德镇作为瓷业之都,已经在业内风光了千余年,具有1700多年的制瓷史,在宋代景镇年间(公元1004年—1007年)因烧制精美皇家御瓷名扬天下,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皇帝年号命名的城镇。景德镇如今形成2000多个系列、10000余种花面的系列陶瓷产品,更是成为各国寻访瓷器之源的圣地。

但一说到此次评选“中国瓷都”之事,黄康明的声音突然一下子提高了许多,也透露出几丝不解和不满。他说,“瓷都”怎能是评出来的呢?应该是历史形成的。千百年来,景德镇已经是国内和国际上公认的瓷都,提及“中国瓷都”,谁不会先想到景德镇?黄康明还说:景德镇“瓷都”的历史地位是不容质疑的,因为“瓷都”概念是极为广泛的,不仅体现在陶瓷产量及经济效益上,更应涵盖历史、文化、技术、产业等多方面,而且要得到市场认可及社会认可。

景德镇没参加评选?

中国轻工联合会作为江西省轻工行业办的上级业务指导部门,它来评选“中国瓷都”,是否应通知省轻工行业办呢?昨日下午,省轻工行业办综合处何炳进处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有这回事吗?我们不太清楚这方面情况,没有收到相关文件。”随后,他上网才了解了一些情况。他告诉记者,“中国轻工联合会是直属于商务部的一个部门,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是一个行业协会。按理,若要评选什么称号,它们是有一定权威性的,这毫无疑问。但没有通过我们来组织景德镇参评。”至于是按照什么标准来评选?他说,他也不清楚,但既然要评肯定有具体标准。

有点气愤但很坦然

昨日,景德镇在线网站在“瓷都论坛”里专门就此展开了大讨论。一位名叫“阑干拍遍”的网友说:“这是令人气愤的事,但不管评选是否规范,景德镇在这方面已显落后已是不容否认。大家还是多谈些怎样使景德镇成为真正的世界瓷都吧,也许重振瓷都雄风需要20年、50年,只要往前走就好。”网友“哈哈哩雨”则表态:“我担心,若干年之后,许多瓷都冒出来,惟独没有景德镇。倘若那时,景德镇人盛饭用的是‘别都’的瓷器,岂不糟糕?!我们还要卧薪尝胆,增强实力,因为实力决定一切。

陶瓷知识:景德镇陶瓷的计量单位“件”


"件"是景德镇陶瓷经济的基本概念。它的内涵既模糊又清晰,因为"件"不是指通常意义上的件,不能点数,人们一时不易弄清楚,而又为景瓷从业人员和中外瓷商历来所认同。"件"是由诸要素组成的景德镇器类如瓶、缸、壶等的计量单位。它与生产管理、工资、价格有直接关系。为了方便,使用中常常直呼多少"件",而不提诸要素中的数据。一、"件"的内涵不少研究者曾从不同角度对"件"作过有益的探讨。我们认为,"件"的内涵主要有三点:第一,是琢器类器规格的计量单位;第二,它表示成瓷的难易程度;第三,它便于制定生产定额、工资和价格。这三者是统一的互相关联的。具体陈述如次:第一,是琢器规格的计量单位。景德镇琢器种繁多,器型复杂,每个品种又由口径、底径、腹径、外高、内深、重量、容量等要素组成。因为以一个要素来说明它的规格是不全面的,所以把这些要素综合起来,组成统一的计量规格,作为通用的计量单位,景德镇历史上命名为"件",并且沿用至今。第二,"件"表示成瓷的难易程度。琢器多为赏、用结合的工艺品、陈设瓷。琢器类瓷器同一品种有多种器型,同品种同器型又由系列产品组成。品种、器型可变性大,很大程度上依靠手工来完成,技艺要求较高。因此,无论在配方、制坯时,还是手工装饰时,"件"数愈大,技艺要求愈高,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愈多。更为重要的是,瓷器是"火的艺术","件"数愈大,愈难烧成。大"件"瓷器不仅占窑位大,而且容易出现"乔扁损挫之患"。烧大"件"瓷器"必倍其坯式,较劣取优"。琢器成瓷难这个特点,是采用"件"作为计量单位的内在根据之一。相对而言,圆器器型比较规范,制坯技艺相对简易,烧成上也比较也掌握,便于采用机械化、半机械化操作,这样以一个主要特征就可以定出它的计量规格标准。如盘、碗类可以某寸口径计量,不必用"件"第三,"件"的主要功能是便于制定生产定额、工资和价格等。历史上,琢器类之工资是以器物之件数计算"②。琢器类之所以采用计"件"工资制,是由上述第二点所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件"大小的递增而递增。据调查,本世纪四十年代做一夫坯③为一银元,而每夫坯的个数,则是随着"件"的大小而增减。如瓶类30"件"每夫坯420只,50"件"每夫坯320只,300"件"每夫坯36只。利坯则直接以"件"数的大小论价,利一只"中造"件瓶为8厘银子,50"件"则为1分2厘,100"件"1分8厘。1952年以后,国营企业逐步实行包月工资,在制定生产定额和工资政策时也作为依据之一,但"件"在工资方面的作用明显降低。我们认为,为了充分调动技艺人员的积极性,切实实行按劳分配的政策,以"件"制定生产定额和计算工资,对景德镇陶瓷生产的发展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作为琢器规格标准的"件",是作为商品瓷确定价格和税收的依据之一。一般说来,质量等级相同,同一品种,"件"大的,它所耗费的生产成本、流通费用、税金也越多,所以景德镇的瓶、缸、壶等均以"件"论价。历史上,该类商品销售税,正如向焯在《景德窑业纪事》中所述"瓶盖以圾数为准"④。"件"作为琢器计量单位,有它的合理性,按"件"计算,简便了生产定额的制定,商品瓷成本核算和价格的拟订。这正是它产生、沿用的根本原因,在景德镇瓷业经济活动中,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在一些厂家等生产琢器的瓷厂中,仍然是制定生产定额的依据。二、"件"的比例关系为了适应瓷业发展和外贸的需要,在总结传统经验的基础上,景德镇陶瓷工业局于1955年制订颁发了统一的瓷器规格标准,以后又总结新的实践经验,作了几次修订,这些规格标准,都把"件"作为计量单位断承了下来,并对它的各个要素定出了明确的数据,从面使生产、销售有了统一的依据。在组成"件"的诸要素中,任何一个要素不能离开其他要素孤立存在,它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但在诸要素中必有一个要素起主导作用。经考查,瓶类一般以高为第一要素,在造型设计时,先确立一定的高度,再考虑与之适应的宽度范围,然后考虑与之协调的口径等数据,及造型所需要的线形变化,形成一个完美的艺术品。这里,外高与腹径有允许伸缩幅度,即在要可变范围内,同一外高有若干允许结合物腹径;如扁肚瓶则同一腹径,有若干允许结合的外高⑤。缸类产品,主要是以口径为第一要素,一定的口径有若干高度与之相适应,这种比例关系是在一定的变化幅度之内的。如80"件"莲子鱼缸口径8英寸,外高7英寸;100"件"莲子鱼缸口径10英寸,外高9英寸,口径与外高各增2英寸。瓶类从单'件"、双"件"、5、10、100以至千"件"、万"件",其中有些"件"并没有制订严格的规格标准,而断续靠传统经验,如90、110、180。。。。。。"件",这些大于或小于规格标准型号就被归入相近的规格之内,并冠以大小说明之。如大100'"件"、小100"件"、大折半、小折半之类。1.48米---1.50米高叫千"件",2米高叫万"件"。这种大型特大型花瓶,在决定高度之后,其他比例关系在造型设计上当然是要协调的。设计制作者对产品的工艺要求、造型美和经济效益是要作统筹考虑的。瓶类的"件"与高度呈对应的递增关系,而其他要素的数据则是在一定幅度内作不规则的变化。景德镇瓷器规格标准1975年

英寸高度300件宝字瓶24.0200件宝字瓶20.0150件宝字瓶18.0100件宝字瓶14.080件宝字瓶12.050件宝字瓶10.0上表如果加上传统的250"件"和120"件",那么,"件"的对应高度则是以2英寸递增的。由于高度的递增必然带来其他数据的递增,因此高度递增2英寸,而"件"的大小则以20至50的幅度增长。三、"件"的历史演变过程"件"这个词几经演变,已不能望文生义。这使得许多人对它既然熟悉又陌生。正如《景德镇陶录》所说:"'圾'用'件'之类虽土著犹参问乃得也。"⑥因此,有必要把件的历史演变过程作一考察。"件"起源于南宋景德镇仿哥窑的""百圾碎"。《景德镇陶录》说:"古哥窑色好者类官,亦号百圾碎。"⑦"陶瓷有圾称者,自五圾起以至百圾五百圾千圾如尊叠盆缸之类。按字书圾与岌通,危也。则以圾称谓其危而成难也,帮圾数愈增,则愈难陶成。"⑧这里清楚地说明了"百圾碎"转化而来的以"圾"作为计量单位的历史内涵及"圾"即"件"。《景德镇陶录》是清代嘉庆时成书,这本书由师生两代人完成,得到当时浮梁县知事的支持,经过当时许多专家的鉴定,内容翔实可靠。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编著的《景德镇陶瓷史稿》认为:"景德镇从以信住到现在,对于尊叠盆缸之类,其大小以'圾'称。圾读作件。。。。。。所谓'百圾碎'也就指其适中者而言。这个名称起于宋代代之哥窑,景德镇仿哥窑后,即沿用它⑨。"傅振伦先生在为《陶说》作注释时也同意《陶录》中关于圾俗作件的论述,并引用《陶歌》中"五百圾、千圾皆大器"作佐证⑩。《离骚》有"高余冠之岌岌兮"之句。《辞海》认为,圾与岌通,都是高危之义。以上都说明,百圾以上的大器,不易烧造。欧阳世彬先生查证,直到清代光绪时木刻本《景德镇瓷器统捐局饬定瓷器统捐新章及茭草章程》中的琢器类仍采用"圾",而在同时的何运昌行手抄《广邦新章》却用"件"。约在清代末期、民国初,在分私文书中才采用"件"⑾。圾之所以转化为件,一是方言假借,二是习用意义上的相通。综上所述,"圾"起源于南宋仿哥窑之后,至迟在清代嘉庆时就"圾""件"通用,民国以后"件"代替了"圾"。四、"件"讲"胭指"是什么意思"胭脂"是说英制中的英寸,因为方言音译不准而以讹传讹。其实,它是"件"的计量尺度,而不是"件"本身。理由于次:1、方言音译不准。英制中的英寸原文是inch,经广东客商方言转译,其音与景德镇方言"胭脂""烟子"接近。当时国际上盛行英制量度,为了适应外贸的需要,景瓷采用了英寸这个量度。"从明代后期起,欧洲已经开始畅销中国瓷器,到清初的十七世纪晚期,达到了高峰。""十八世纪前期,欧洲很多国家都被允许在广州开设贸易机构,最早获得这一权利的英国东印度公司。"⑿由此可以推论,"件"采用英寸作为量度,在十七世纪末到十八世纪初这个期间。同时,景瓷圆器也采用英寸量度。2、"胭脂尺"的混同。不少人把一种四面长方形折算尺说成是"胭脂",这种尺以多漆为胭脂色而得名。其实"件"的量度。3、我们从李雨苍先生的《计件换算表》得到启示,把它和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颁发的《景德镇瓷器规格标准》两相对照,证明"胭脂"就是英寸。4、许多瓷业老人提供的"胭脂"数据与上述景瓷规格标准是一致的。"件"讲"胭脂",是指"件"的大小以其主要特征高度或口径英寸的数据而言。说到这里,"件"到底是什么呢?"件"是景德镇琢器类瓷器大小和成瓷难易的综合性计量单位

景德镇要珍惜“瓷都”这块招牌


产业基地系列报道之“解读江西景德镇产业基地”刊发之后,行业人士对景德镇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广泛热议。行业人士认为,《陶瓷视界》的客观报道为行业人士全面、深入地了解产业提供了一个窗口,多数行业人士认为:景德镇要珍惜“瓷都”这块招牌

要珍惜景德镇的发展机遇 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所长 刘少平

产业从传统手工工艺加工到现在的现代化加工设备的出现,景德镇得到了很好的机遇,这种机遇需要我们去珍惜。

目前景德镇市政府出台了很多重视陶瓷产业发展的政策,同时也扩大了陶瓷产业基地生产园区,并引进了佛山的建筑陶瓷企业,包括特地陶瓷、金意陶、乐华洁具等大型有实力的企业都在景德镇落户,景德镇本土的鹏飞陶瓷也具有一定的实力。我认为产业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壮大,要从研发、技术创新、市场销售、产业配套服务等方面不断完善。可以借鉴上海和佛山等地经验,结合景德镇的优势,推动陶瓷产业的加速发展。

政企联动方能推动产业发展 景德镇市文化产业办公室主任 杜国麟

作为产业基地要打造金字招牌是要付出代价的,但景德镇具备这个优势条件。当前景德镇也需要进行一些宣传推广,再好的政策如果无法落实到位也无济于事,单靠政府一方的努力是不行的,也需要当地陶瓷企业给予足够的认识,积极主动地配合景德镇市政府,做好各项政策的落实工作。

景德镇不但是陶瓷产业基地,也有3个国家4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所以说景德镇在发展陶瓷产业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产业经济的发展。

从这次景德镇基地调查报道来看,景德镇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还需要当地企业、民间陶瓷艺术家积极参与,配合政府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环境。政府也要加强与企业和民间陶瓷艺术家间的交流,并且逐渐让景德镇产业发展获得新的突破。

国际市场是景德镇的重头戏 景德镇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 胡忠胜

我认为需要向国外发展,景德镇的陶瓷在国外比在国内的名气还大。要开拓国际市场离不开景德镇市人民政府的支持,需要当地政府加强对外宣传。

除了在每年举办瓷博会吸引国内外客商以外,当地政府也可以不定期地组织各种行业峰会。顺便可以把国内著名的经济专家、产业顾问等请到景德镇,让这些“智囊”帮助景德镇。现在当地政府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把陶瓷企业和民间艺术家的陶瓷产品销售出去。《陶瓷视界》关于景德镇的这组报道,详细地剖析了景德镇产业基地的问题,希望政府可以借助这次机会,把景德镇的陶瓷产业进行一个深入的规划和调整。

作为民间艺术家协会的主席,只要对景德镇民间艺术家、陶瓷企业有利的活动我都会积极参与,同时也希望政府能够重视《陶瓷视界》的这组报道,认清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抓住机遇为产业基地品牌奠定牢固的产业基础。

景德镇的江湖地位有望再度提升 佛山市豪誉陶瓷总经理 程鹏

从贵报的景德镇基地系列报道中,我清楚地了解到现在产业的发展概况。这对陶瓷业内人士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资料。

“景德镇”也和佛山一样是金字招牌,区域品牌下的陶瓷制品往往能得到市场的青睐。只是这个产区的企业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建筑陶瓷数量还很有限。不过从景德镇招商部门精心设计的招商优惠政策中,可以看出地方政府的决心,为重新塑造景德镇这块金字招牌下了很大功夫,如果能借助行业主流媒体的配合,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更快地提升在行业内的江湖地位。

景德镇缺乏龙头企业 广东佳陶陶瓷品牌副总经理 朱伟俭

贵报的内容实在丰富,我看了“解读江西产业基地”之后,对江西景德镇的陶瓷行业又有了系统和全面的了解。

景德镇这个“瓷都”对于我们来说都不陌生,但要是提到行业的特点,知道的并不多。景德镇的陶瓷产业确实缺少龙头企业,像我们佛山有新中源、东鹏、新明珠,景德镇的鹏飞年产值也就2~3亿元,拿到佛山来简直小巫见大巫。以前我对景德镇也有过一些了解,从现在我们提倡的环保、资源节约等方面来说,景德镇的陶瓷做得还是很不错的。政府对陶瓷行业也很重视,人才和生产原料等都很齐全,这无疑是一大优势。我们佛山以前的佛陶集团也辉煌一时,但是现在佛陶集团的子公司发展不是很好,希望贵报也可以报道一下,以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一下。

景德镇人才优势很明显 佛山市金海达瓷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金红英

景德镇的工艺品陶瓷自古有名,她已成为世界的陶瓷圣地。《陶瓷视界》本次关于解读景德镇的报道很全面,从市场的角度剖析了市场和未来发展前景,都是值得大家关心的内容。特别是景德镇的人才是很充沛,那里的陶瓷学院已成为佛山陶瓷企业筛选人才的首选之地,景德镇本身是个具备很深的文化底蕴和环境优良的城市,而且适合人居住,并能切实留住人才,这些都是每个地方都要学习的优势。

景德镇发展潜力可观 佛山市冠军卫浴有限公司总经理 康水金

我一直都关注贵报的产业基地报道,对于营销人来说,了解当地的市场情况是拓展业务的基础;对于企业领军人来说,一个地方的投资、人居环境是否良好是企业进行投资决策的基础。

景德镇作为在中国的“瓷都”,一直以日用陶瓷和艺术陶瓷占据主导地位。在看了《陶瓷视界》近期有关景德镇的报道,我觉得凭借景德镇优越的环境,完全有可能成为“内地的佛山”,不仅是日用和艺术陶瓷,也将成为建筑、卫生陶瓷规模和产业集群较大的生产和营销基地。

作为行业媒体,最大的作用是引导行业的发展。现在正是产业转型期,如能多报道一些产业基地当地政府的政策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内容,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来说应该有更大的帮助。

景德镇产品很有名气 泉州市宏兴化建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汉华

江西景德镇是中国陶瓷行业的一张“靓丽名片”,在国内外都有很大的名气。

我在陶瓷行业做了几十年,作为行业人士,对江西景德镇瓷器有一定了解,景德镇作为“瓷器”生产基地,特别是景德镇的艺术陶瓷和工艺陶瓷在行业都很有名。《陶瓷视界》近期刊登的“解读江西产业基地”,让我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我从贵报报道中得知,江西景德镇作为中国最早的“陶瓷瓷都”,其产品的优势比较明显。我认为江西景德镇产品定位准确,产品文化底蕴深厚,制瓷历史悠久,深受文化人和知识分子等消费者青睐。

景德镇要把日用瓷作为主攻方向 广东省佛山市鸥王陶瓷有限公司销售总经理 石庆华

众所周知,景德镇自古就是中国著名的瓷都,更以日用陶瓷独霸天下。景德镇以其独有的瓷土资源、人才优势、技术等为中国打造出了一张世界名片。

目前广东佛山有许多陶瓷企业都争相在高安设立厂房,他们看中的是优惠政策,然而现在的市场状况却让高安吃力。江西在交通运输方面不如淄博,如果在景德镇再建立一个陶瓷(建筑)基地,会让景德镇失去原来的风采。一方面,投资资金易分散,失去优势资源的整体效果;其次景德镇若现在“见风使舵”,会丧失原有的优势。

我认为景德镇应将日用陶瓷作为主攻方向,如果不能将优势发扬光大,却贪图渺茫的希望,很可能会沙场折戟。景德镇应该以自身优势为基础,精耕细作,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江西将强化景德镇“瓷都”地位


景德镇数次被潮州等地“挑衅”瓷都金字招牌,很多原因是在日用陶瓷、建筑陶瓷等方面存在短腿。29日,一纸江西省陶瓷十一五规划明确未来几年内,江西将强化景德镇“瓷都”地位建设。

36家知名陶企入驻

“企业规模较小,发展资金短缺,市场培育和管理滞后。”江西省经贸委有关人士认为,我省很多陶瓷企业都面临这样的问题,数量多却普遍不大不强。

与此同时,由于行业自律不够,市场经营秩序混乱,影响了行业的发展和区域性竞争合力。引进大型品牌企业成为江西陶瓷业尤其是业的重中之重。

记者29日了解到,近年来景德镇相继引进了36家知名陶瓷生产企业。省综合行办建材处有关人士透露,这些企业给景德镇累计带来4100万美元、内资2.61亿元。除了已建设的22家企业外,今年起陆续有14家企业建成投产。

铺设“九-景”天然气管道

燃料供应紧张在近年来渐渐成为产区的“瓶颈”。据了解,江西拟铺设九江到景德镇的天然气管道,使“西气东输”优质天然气流入我省,有效改善产区燃料供应紧张和使用问题。

发展旅游

“陶瓷是江西特色的高附加值旅游商品,一件精美的瓷器艺术品是街边木雕、铜像利润的几十甚至数百倍。”江西省旅游局一位负责人认为,提升景德镇旅游瓷器的整体形象对发展陶瓷文化旅游很重要。

记者了解到,江西未来4年将以为中心,重点扶持和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陶瓷文化旅游景点,借助文化旅游在世界上的影响和优势,吸引国内外资本参与重大陶瓷文化旅游项目的投资、建设与经营。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陶瓷知识:瓷都景德镇的世代传承》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陶瓷知识:瓷都景德镇的世代传承》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景德镇古代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