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宋钧官窑瓷器鉴别特征 > 导航 >

嘉靖时期官窑瓷器两个显著特征你知道吗

嘉靖时期官窑瓷器两个显著特征你知道吗

宋钧官窑瓷器鉴别特征 古代官窑瓷器 嘉靖青花瓷器鉴别

2020-05-18

宋钧官窑瓷器鉴别特征。

嘉靖官窑瓷器虽然已经到了明代瓷器没落的时期了,但是仍然有自己的时代特征,嘉靖时期官窑瓷器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瓷器纹饰多具有道教色彩,明代嘉靖皇帝因崇信道教,迷恋长生不老的丹术,装置仙丹的器物常使用葫芦,故有道教色彩的葫芦瓶就更加盛行一时,烧造较多,且形制多样,并成为嘉靖典型器物之一;

二是嘉靖官窑大件瓷器日渐增多,而且修胎较粗糙,嘉靖官窑大件瓷器有大龙缸、大罐、葫芦瓶、大盘等,瓷缸多绘龙纹,故有“大龙缸”之称,龙缸一般形制较大,胎体厚重,在烧制过程中使器物不变形,需要很高的成型工艺和烧造技艺。

嘉靖青花缠枝莲纹缸

目前所见,宣德时期的青花龙缸为最早的实物,嘉靖时期的制品较多见,有青花、五彩品种,装饰纹样有云龙、龙凤、鱼藻、荷莲、婴戏图、缠枝莲纹等。青花缠枝莲纹缸高39.5厘米 口径77厘米 底径52厘米,缸口圆唇,深腹,平底。器内施白釉,外壁绘青花缠枝莲纹,外口沿下青花横书“大明嘉靖年制”六字楷书款。此缸形体较大,胎体厚重,青花色泽浓艳,绘制笔法奔放活泼,以重色绘莲花,衬以疏密有致的枝叶,连绵不断,象征着“圣洁”,寓意着吉祥。

嘉靖青花八仙人物纹葫芦瓶

青花八仙人物纹葫芦瓶高58厘米 口径6.4厘米 足径19.2厘米,器呈葫芦形,故名,上圆下方,腰部细长。通体青花纹饰,上部绘云鹤、八卦纹,腰部绘仰覆莲瓣纹,下部绘八仙人物、辅以云纹,胫部绘天马及寿山福海纹。

“葫芦”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认为是天地的缩微,充溢着灵气,民间视为避邪镇妖之物,葫芦是多籽植物,又是多子多福的象征。又因“葫芦”谐音“福禄”,有祈福求禄之意。瓷质葫芦瓶,远在唐代就已出现,宋、元、明、清均有生产。此器造型上圆下方的式样,体现了当时人们天圆地方的道教观念,有天地交泰之意。其成型工艺的难度,远胜过简单的圆器。

taoci52.com编辑推荐

宋代汝窑有几种款识你知道吗


汝窑瓷器以精美名贵著称,从北宋到南宋一直受皇室珍爱。汝窑鉴别大家都知道通过汝窑特有的特征“冰裂纹”、“香灰色胎”、“芝麻挣钉”来鉴别,其实汝窑也有款识。

宋代瓷器款识没有明清那么正式,以年号为官窑瓷器款识,而宋代汝窑瓷器只有铭文,宋代汝窑铭文有二种,一为“奉华”,奉华堂是南宋高宗时德寿宫的配殿,“奉华”铭器是奉华堂的专用品或“寿成殿皇后阁”,“寿成殿皇后阁”是宋代宫殿名;另一种刻铭“蔡”,物主可能为徽宗时权臣蔡京或其子驸马蔡鞗,应为蔡氏父子受宫廷赏赐所得。

汝窑盘

汝窑盘,宋,高3.5cm,口径19.3cm,足径12.6cm。

盘口微撇,圈足外撇。盘身满釉,开细碎纹片。制作工细,釉质纯净,开冰裂纹片,是宋代汝窑瓷器中的上品。底有5个支烧钉痕,并刻有“寿成殿皇后阁”六字。其题字表明此器为当时供奉宫廷的瓷器。

两个玉石藏家私人经验


转心佩:外边的玉环可以围绕中间的“心”转动。又体现了工艺的精巧。绳纹活手镯和转心佩都是当时尖端的大玩家的玩品

宁可放过,不要杀错

主要收藏方向:明清玉器等

骆先生:中山资深玉石藏家

骆先生的父亲是中山有名的中医,也是有名的书法家、武术家,受父亲影响,差不多十年前,因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骆先生开始收藏古玉,他走过了从入门到逐渐成熟的一个过程。

谈起明清玉器的特点,骆先生滔滔不绝,“虽然统称明清玉器,但明朝玉器和清朝玉器的特点有着明显不同。明朝的玉器发展有一个划时代的变化,就是彻底让玉走出神坛,进入老百姓的家中,成为平常老百姓都会玩的东西,而在此之前,玉器一直都是皇室和贵族才能把玩的东西。从工艺上说,明朝玉器承传了元代的镂空工艺,但是风格上相对粗犷;还有明朝的镶嵌工艺也达到一个高峰,所以明朝出现了大量的玉镶金、玉镶银这样的艺术品。而清朝的玉器特点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就是‘极尽工巧,绝代风华’。这时玉器上开始出现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中国传统绘画。”

骆先生认为收藏是一件严谨的事情,只要有一个疑点解决不了,都要毙掉,他说:“二十年前,可以宁可杀错,不要放过,因为那时候真东西多;而现在赝品远远超过了真品,所以宁可放过,不要杀错。”他提醒想搞收藏的人,千万不要有捡漏的心态,因为这是万中无一的,如果了解不深,盲目投入,里面的风险比炒股大多了。

对那些对玉了解不深、又有兴趣搞收藏的人,骆先生建议尽可能地从明清入手,“因为明清玉器大多是传世的,上面有生活的痕迹、使用的痕迹和流传的痕迹,相对在地下埋了数百年甚至几千年的玉器而言,鉴别要相对容易。据他介绍,目前,收藏明清玉器的人已经非常的多,但是和其他的艺术品比较,玉器现在还处在价值洼地,明清玉器收藏到了一个价值爆发前蓄势待发的阶段。

有一点钱我都拿去买翡翠

主要收藏方向:缅甸翡翠

陈美琳:玉石经营店店主

翡翠耳环、项链上的翡翠吊坠,还有那个绿莹莹的手镯,把陈美琳打扮得雍容华贵。

陈美琳是在偶然间迷上翡翠的,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上翡翠网站和翠友们(喜欢翡翠的人们之间的称呼)交流,看看有哪些新品,或者把自己刚刚收来的翡翠放上去,请大家点评点评。她回忆说,“那时候只要有一点钱,就马上拿去换成翡翠。”就这样,她慢慢从一个爱好者变成了一个专业的藏家,至今,她收藏翡翠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

陈美琳有些感慨,现在的翡翠收藏越来越难做了,商家都在“惜售”,手上有货也不卖,就等着升价,翡翠的价格也确实在不断攀升,甚至已经到了“一周一个价”的地步,你今天看是这个价,到了下周就升到另一个价了。而翡翠的原石拍卖,也早已进入了亿元成交时代,这让货源更快地集中在了大商家手里。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现在就是不适宜收藏翡翠的时代,相反,她认为现在翡翠收藏仍然有很大的空间,而且越贵的好货品就有越大的升值空间。

陈美琳建议,初搞翡翠收藏的人,应该先从便宜的入门,首先是自己戴着好玩,只要寓意好、题材合适或形状可以的,都可以出手,因为买得便宜也就不会心疼;如果想再进一步的,就可以收藏靓豆种或糯种以上的了;若玩到希望有很大的升值空间甚至可以作为传家之宝的话,那么就要收冰种和玻璃种了,不过真的玻璃种翡翠现在是“买少见少”,价格也都很昂贵。此外,陈美琳认为,现在翡翠收藏群体越来越年轻化,因此翡翠的题材也越来越年轻化。“过去师傅雕凿的题材大多是观音、佛公、葫芦、如意、貔貅等吉祥物,近年来则出现了一些打破传统的新题材,例如憨态可掬的小猫吊坠、花篮胸针、方形手镯等等。

陈美琳有哪些收藏心得?陈美琳表示,首先肯定是和行家学,厉害的行家只听声音或者看一眼就能知道是A货还是B货,当然还必须要卖家提供证书。此外,千万不要想着捡便宜,现在市场上什么档次的货品卖什么价,大家都一清二楚,不要想着在价格上压低对方。还有就是,翡翠在最近一百多年才大行其道,所以如果有人跟你说,某件东西有很长历史,基本上可以判断是假的。

行家终极点评

真假是最大的问题

周南泉———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玉器鉴定组组长、中国宝玉协会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其编写的《古玉器收藏鉴赏百科》,被很多玉器收藏人士奉为入门必读书目。

周南泉说,人们对于收藏最大的疑惑就是真假,真假决定一切,决定是否值得传给子孙后代,是否值得收藏。

首先一个,玉器不像瓷器、字画,绝大多数没有落款、年份,除了清朝有的有落款外,其他朝代都没有;而且玉器没有标准器。所以要看书、听课,还要学习考古知识、艺术史、美术史、历史、地理、工艺,都得学,史料要掌握好。另一个,玉器又比陶瓷、字画多得多,而陶瓷坏了就坏了,字画也一样,玉器因为它是矿石,即使碎了还可以做成很多小的,所以自古以来玉器鉴赏就很难。

如果是刚开始搞收藏的,起码要学会断代;自己不会的,就要有“长眼”的;还要看有没有证明。尽管现在假的东西很多,但是也不排除在地摊上花五元钱也能买到好东西,比如一个小印章在拍卖会上能拍到一个多亿,但是在地摊上也许几千元就能买到,关键是看你的眼力。

洒蓝石榴尊瓷器寄托了古人的美好寓意你知道吗


洒蓝明宣德时就已出现,清康熙时才完全成熟,洒蓝也叫雪花蓝或者青金蓝,因为瓷器釉面花纹犹如洒落的水滴一样而得名。

石榴尊为雍正时期一种新造型,因为石榴是中国的三大吉祥果(石榴、佛手、桃子)之一,吉祥寓义多子多孙。

洒蓝反口石榴尊是清代雍正官窑瓷器, 高18.2cm 口径7.6cm 底径6.8cm,整个瓷器造型呈圆球形,五瓣形花口外撇束颈,圆肩圆腹,卧底假圈足,胎质坚緻细白,通体采用含钴彩料为着色剂,效果似洒落的水滴,由于洒落的钴料深浅不一,釉色形成了迷人的青、蓝、白错落有致的斑点,似青蓝中飘洒点点雪片,颇为可爱,并富有动感。底圈足内书青花篆体;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

明代成化朝青花瓷器的两个阶段


明代成化朝是明代瓷器重要时期之一,到成化时期明代瓷器工艺发展开始追求精致典雅的风尚,斗彩天字罐和斗彩鸡缸杯就是有利的证明,而明代成化青花瓷器可分为早期青花和典型青花两个阶段,主要是进口钴料和国产钴料的区分。

明成化青花瓷早期青花为进口钴料

明成化早期的青花瓷器风格与宣德时期相似,宣德青花所用青料为“苏泥勃青”,烧成后在青花部分出现黑疵斑点,与浓艳的青色相映成趣。成化青花瓷继承了宣德青花特点,青花用进口青料,发色浓艳有黑点,但其生产时间很短,传世青花瓷器很少见。成化青花瓷器主要是小件的杯、盘、碗、碟、盖罐等瓷器。

大明成化青花麒麟纹盘

青花麒麟纹盘,高6.5cm,口径34.5cm,足径22.2cm。盘撇口,弧壁,圈足。砂底无釉,有褐色斑点,俗称“糊米底”。盘里口饰双弦纹,盘心青花双线圈内绘两只奔腾追逐的麒麟及朵云纹。盘外壁绘首尾相逐的麒麟,间以朵云纹。外口沿楷书“大明成化年制”横行六字款。这件麒麟纹盘器型大而不失秀美,胎釉精细,纹饰舒展豪放,为成化青花大器的典型之作,是一件稀有的传世珍品。

麒麟,作为古代一种祥瑞动物广泛出现于明代各时期的瓷绘之中,它是古代人们心目中的祥瑞之物,象征着吉祥幸福。

明成化青花瓷典型时期的青花是国产平等青

平等青为陶瓷青花料之一,又称陂塘青,成化青料平等青是江西饶州乐平出产,这种青料含铁量低,在适当温度中能烧成柔和、淡雅、透澈的蓝色,这种国产青花呈色淡雅。以后成为明代成化到嘉靖中期景德镇青花瓷器使用的主要色料。成化青料平等青没有了宣德青花那种黑斑,其柔和淡雅和透澈的蓝色与宣德青花浓重艳丽的效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成化青花团花纹卧足碗

青花团花纹卧足碗,明成化,高5cm,口径13.7cm,足径6.9cm。碗浅式,敞口,卧足。底釉白润细腻,碗外口边饰青花弦纹2道,腹部绘6朵图案式团花,团花以青花双勾方法绘制,青花呈色淡雅。足底青花双圈内双行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

成化时期青花瓷器特点

成化朝瓷器总体的时代特征是瓷器造型精致细巧,胎薄釉润,画风精细;

成化朝瓷器由于采用国产的平等青,青花釉色发色泽淡雅,白润的釉质和小巧的器形相配,自成一种清新淡雅之风格;

成化时期瓷器以小器形为主,很少有大瓷,以各式瓷碗、小杯居多;

糊米底是明成化瓷器所独有的特征,瓷器底部露胎无釉且布满黑褐色、黄褐色的斑点。

清代康熙早中晚个时期官窑瓷器写款演变


明清中国官窑瓷器比较注重给瓷器写款,多数瓷器款在底部,个别的瓷器款儿写在瓷器肩部或者口沿德地方。而康熙时期是清朝瓷器写款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瓷器上的款识,可以说是多种多样不是很规范。

从清代早期康熙时期官窑瓷器留下来的大量款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来写款的发展脉络。每一种款识都是一种尝试,每一类款识都是一种创新。因为明末清初,沉寂了半个多世纪的景德镇终于开始恢复,特别是御器厂的再次设立,不仅官窑瓷器上书写各种款识又成为了常态,民窑产品也借着这个机会开始尝试画写各种款识,向官窑看齐。这一时期瓷器上的款识,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

康熙二十年之前康熙官窑基本都是官搭民烧,标准的官窑款识根本无法得到确立。所以宫廷所用之瓷器,在今天看来很难与民窑清楚的区分,大部分都不落款,尽管落款也都是一些堂名款。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一批带有“中和堂制”的青花加紫的瓷器。比如“康熙辛亥中和堂制”、“康熙壬子中和堂制”、“康熙癸丑中和堂制”。这三种款识不但有年号,还书有干支纪年,我们能够清晰的知道这批瓷器的制作年代,分别是康熙十年、十一年和十二年。“中和堂”是圆明园中康熙皇帝所居的殿堂。这些署有中和堂的器物,其制作精细程度比一般康熙时期的瓷器都要精致,再结合康熙初年“不尚尊号”的时代背景来鉴别,当非一般的堂名款瓷器,很有可能就是康熙早期的官窑瓷器。

除了官窑会留有使用者平时居住的堂名的名号款识,民窑瓷器在当时也是十分流行属有使用者的堂号名称。比如“天琛堂仿古制“、“全庆堂仿古制”、“来雨堂博古制”、“芝兰斋制”等等。这种堂名款在此之前几乎不见,自此出现,便在之后的三、四百年间屡有出现。就连后世的皇帝在看腻了死板的官窑款识的时候,也会让御器厂写一些宫中或者圆明园中,自己喜欢的堂号款识的瓷器。

随着江西景德镇御器厂的恢复,带有“康熙”年号款的瓷器也逐渐出现。但是书写年号款识的习惯毕竟时断时续有近一个世纪的时间了。在此时恢复,势必要有一个过程。康熙时期书写年号款识的方式有很多种,有四字“康熙年制”的,也有写“大清康熙年制”六字的。六字的又有两行六字款和三行六字款的分别。无论四字六字款的又都分有带双圈和不带双圈的。这些不同的款识说明了,在康熙时期恢复官窑款识时,官方和工匠们是做了很多尝试和斟酌的。

双圈款顾名思义就是在器物底部画有一大一小,两个相套的圆圈。这种款识在康熙之前任何朝代都未单独出现过,都是在双圈中配有文字,双圈仅是作为辅助的。而在康熙时期双圈则成为了主角。究竟为何只画双圈而不再在其中书写年号文字,至今仍没有一个正确的解释。很有可能是明清更迭之际,江山未定,南方朱明势力仍在,景德镇的汉族工匠,不愿被少数民族统治,期望汉族政权终有一天,能够再次卷土重来,所以仅仅画了双圈,等待希望成为现实的那天再把新的年号填入其中。不过这一天等了几百年,终究没有实现。

青花瓷的烧造工艺,您知道吗?


瓷器是一种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组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烧结的瓷器胎一般仅含3%不到的铁元素,且不透水,因其较为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广为世界各地的民众所使用。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汉族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瓷器的发明是汉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

瓷器收藏研究多了,就会发觉明清时代的青花瓷器也有着千变万化,例如“铁线描”,就是青花瓷中的一独特小品种。“铁线描”是中国画中所称的“高古十八描”笔法之一,其特征为双勾线条相对较粗,而且不需要在双勾线内填彩。为官窑青花器中的独特品种,存世量稀少,值得收藏人士关注。

明代青花铁线描技法中的铁线描人物约在明代万历年开始,线条外形状如铁丝,故名。笔者见过最好的一个明代青花铁线描瓷瓶,青花发色清新淡雅,人物绘制手法潇洒随意,底款为富贵佳器,为典型明代中晚期作品。实际上,万历铁线描器物已十分难得。

明清时期青花铁线描瓷器的器型有:盘、文房用具、瓶、茶壶、笔洗、盖罐、印盒、砚、香炉、碗、碟等几类,其中,盒类有四方形、圆形、桃形、银锭形、双层、四层、多层式节盒、带屉式、天盖地式等;文房用具类有笔插、笔管、笔洗、笔船、龙形笔山、调色盘、印盒、水滴、烛台等;盘类有八方形、梅花形、莲瓣形、葵花瓣形;炉类有钵式炉、方形四足炉、筒式炉、鼎式炉、瓜棱炉、莲瓣炉、兽耳炉等;罐类器型多种,口形分直口、花口、敛口,腹形有扁圆、八方形、瓜棱形;还有蟋蟀罐的造型比较多,有圆筒形、扁圆形、方形、梅花形、瓜棱形、葵花瓣形;瓶类有六棱瓶、梅瓶、蒜头瓶、筒形瓶、葫芦瓶、壁瓶。壁瓶有葫芦形、半圆形、莲花口式、瓜棱形等造型。青花铁线描瓷器的款识有“富贵佳器”、“白玉斋”等,还有双圈款、图案款或无款。图案有大量有历史人物故事,如“携琴访友图图等。

 

如果您对此文感兴趣,且您是收藏爱好人士,请收藏此帐号或者您可以加私人微信号:tianxiashitou(长按复制微信号)

明代嘉靖时期瓷器有什么特点?


官搭民烧

由于烧造量巨大,御窑厂无法完成宫廷的派烧任务,当时一部分钦限瓷器,以“官搭民烧”的名义派给民窑完成,代烧官窑器是民窑中的“官古器”户,在民窑“官古器”户中烧造的瓷器,平时供民间上层阶级所使用,这样就使官、民窑之间界限变得不像明初以来那样分明了。

造型古朴凝重

嘉靖时期景德镇瓷器风格与前朝大不相同,大型器物如大龙缸、大罐、葫芦瓶、大盘等的制作日渐增多,而且一般都较粗糙,不注重修胎,琢器腹部的胎体接胎痕比明初的还要明显,但官窑小件器物仍较精细。嘉靖时期,唯重大器,瓷器造型繁杂而拙笨,风格浑厚敦实。琢器中的瓶类多饰活环双耳,执壶垂腹常突起鸡心;最为流行的是各式各样的大小葫芦瓶,这与皇帝崇尚道教有关;大盘的口径达80厘米;还见有长方、四方、六方、八方、银锭形状的盒,其成型工艺难度,远胜过圆器。更有上圆下方之器,合乎道家“天圆地方”的理论,这些为别朝所少见。

嘉靖朝器物虽制作较粗糙,但瓷器制作水平取得了不小成就。在这里必须要提及的是明嘉靖“大龙缸”,大龙缸是皇宫的专用品,一是用来养鱼观赏,二是放置在宫中盛水防火的。嘉靖朝大龙缸瓷质坚硬,胎体厚重,釉质肥厚,使用回青料绘画。由于龙缸器形巨大,制作技术复杂,烧制十分困难,当时有十窑九不成之说。明人王世懋《窥天外乘》载:“嘉靖间……上忽命烧大缸,围至六尺,所用土料青料既多,比入火,十无二三完好者,做是为虚费甚巨,而人莫教言”。到明万历时期已经烧制不出这种大龙缸,万历随葬的青花龙缸,也只好用他祖父嘉靖年间制造的了。

嘉靖时期瓷器多见道教色彩纹饰

由于嘉靖帝尊道教,故当时瓷器上多见道教色彩的纹饰,如八卦、云鹤、鹿鹤、三星等;花纹图案趋向繁缛华丽,但形象却不如以前生动活泼;此时的婴戏图中,小孩的多数短躯头大,而且头后脑勺画得特别大,小孩显得天真可爱,画匠似将全部爱心绘在瓷器上;此时的龙纹还是猪嘴龙,有的张着大嘴,眼睛圆睁,一副憨态可掬的感觉;也有一些正面龙,面部向外,犹若狮头;瓶、罐于肩部多绘有璎珞纹。

嘉靖青花用的是回青,色调蓝中泛紫

嘉靖官窑青花瓷,是以使用“回青”料为标志的明代嘉靖青花,是明代青花瓷器史上又一个突出的阶段,由于采用西域的回青料,青花色泽浓翠艳丽,发色蓝中泛紫。成书于嘉靖年间的《江西大志·陶书》说:“旧陂塘青产于本府乐平一方,嘉靖中,乐平格杀,遂塞。石子青产于瑞州诸处。回青行,石子遂废。”可知嘉靖时期景德镇曾用过3种青花料,即乐平的陂塘青、瑞州的石子青和西域的回青。其中“回青”料主要是官窑使用,由官府专门保管。民窑中的“官古器”户可能在接受官府派烧官窑器任务时非法的挪用一点外,一般民窑是不能得到的。因此,所谓“回青行,石子遂废”之说,只是指官窑而言。事实上,即使官窑使用回青料,也一定要和江西料掺和使用。《江西大志·陶书》记载嘉靖时期官窑青花配料的情况说:“回青淳,则色散而不收;石青多,则色沉而不亮。每两加青一钱,谓之上青;四六分加,为之中青;十分之一,谓之混水……中青用以设色,则笔路分明;上青用以混水,则颜色清亮;真青混在坯上,如灰色;石青多,则黑。”嘉靖官民窑青花瓷有各种色泽,由于使用不同成分的青料,而官窑中的典型器那种浓翠艳丽的色调正是由于正确的配比所产生的效果。回青钴料应是今新疆地区所产。

嘉靖瓷器品种繁多,色彩丰富

嘉靖五彩器开创了一代彩瓷制作新局面,色调以红绿取胜,整体给人感觉古朴艳丽。为我国彩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于白釉地上直接绘以五彩的器物,其中红彩艳丽如枣皮红色,有时以黄彩衬托,使红黄色重叠,呈现凝厚的橙红色调;黄彩似同蜜蜡;绿彩为大绿;蓝色则以青花代替,色调蓝中泛紫;由于当时烧造红釉器原料缺少和技术退步等原因,多用矾红彩施于白釉之上,来替代红釉。这种彩釉的特点是多数颜色较深而亮,颜色似枣皮的红色,可见用笔涂抹的痕迹;除青花、五彩、矾红彩外,嘉靖时期烧造的品种还有,白釉、黄釉、蓝釉、斗彩、三彩、金彩、孔雀蓝釉、白釉绿彩、白釉黄彩、黄釉绿彩、黄釉红彩、红釉绿彩、黄釉青花、青花红彩、蓝釉白花等,品种十分丰富。

明代嘉靖时期瓷器的鉴定方法


官搭民烧

由于烧造量巨大,御窑厂无法完成宫廷的派烧任务,当时一部分钦限瓷器,以“官搭民烧”的名义派给民窑完成,代烧官窑器是民窑中的“官古器”户,在民窑“官古器”户中烧造的瓷器,平时供民间上层阶级所使用,这样就使官、民窑之间界限变得不像明初以来那样分明了。

造型古朴凝重

嘉靖时期景德镇瓷器风格与前朝大不相同,大型器物如大龙缸、大罐、葫芦瓶、大盘等的制作日渐增多,而且一般都较粗糙,不注重修胎,琢器腹部的胎体接胎痕比明初的还要明显,但官窑小件器物仍较精细。嘉靖时期,唯重大器,瓷器造型繁杂而拙笨,风格浑厚敦实。琢器中的瓶类多饰活环双耳,执壶垂腹常突起鸡心;最为流行的是各式各样的大小葫芦瓶,这与皇帝崇尚道教有关;大盘的口径达80厘米;还见有长方、四方、六方、八方、银锭形状的盒,其成型工艺难度,远胜过圆器。更有上圆下方之器,合乎道家“天圆地方”的理论,这些为别朝所少见。

嘉靖朝器物虽制作较粗糙,但瓷器制作水平取得了不小成就。在这里必须要提及的是明嘉靖“大龙缸”,大龙缸是皇宫的专用品,一是用来养鱼观赏,二是放置在宫中盛水防火的。嘉靖朝大龙缸瓷质坚硬,胎体厚重,釉质肥厚,使用回青料绘画。由于龙缸器形巨大,制作技术复杂,烧制十分困难,当时有十窑九不成之说。明人王世懋《窥天外乘》载:“嘉靖间……上忽命烧大缸,围至六尺,所用土料青料既多,比入火,十无二三完好者,做是为虚费甚巨,而人莫教言”。到明万历时期已经烧制不出这种大龙缸,万历随葬的青花龙缸,也只好用他祖父嘉靖年间制造的了。

嘉靖时期瓷器多见道教色彩纹饰

由于嘉靖帝尊道教,故当时瓷器上多见道教色彩的纹饰,如八卦、云鹤、鹿鹤、三星等;花纹图案趋向繁缛华丽,但形象却不如以前生动活泼;此时的婴戏图中,小孩的多数短躯头大,而且头后脑勺画得特别大,小孩显得天真可爱,画匠似将全部爱心绘在瓷器上;此时的龙纹还是猪嘴龙,有的张着大嘴,眼睛圆睁,一副憨态可掬的感觉;也有一些正面龙,面部向外,犹若狮头;瓶、罐于肩部多绘有璎珞纹。

嘉靖青花用的是回青,色调蓝中泛紫

嘉靖官窑青花瓷,是以使用“回青”料为标志的明代嘉靖青花,是明代青花瓷器史上又一个突出的阶段,由于采用西域的回青料,青花色泽浓翠艳丽,发色蓝中泛紫。成书于嘉靖年间的《江西大志·陶书》说:“旧陂塘青产于本府乐平一方,嘉靖中,乐平格杀,遂塞。石子青产于瑞州诸处。回青行,石子遂废。”可知嘉靖时期景德镇曾用过3种青花料,即乐平的陂塘青、瑞州的石子青和西域的回青。其中“回青”料主要是官窑使用,由官府专门保管。民窑中的“官古器”户可能在接受官府派烧官窑器任务时非法的挪用一点外,一般民窑是不能得到的。因此,所谓“回青行,石子遂废”之说,只是指官窑而言。事实上,即使官窑使用回青料,也一定要和江西料掺和使用。《江西大志·陶书》记载嘉靖时期官窑青花配料的情况说:“回青淳,则色散而不收;石青多,则色沉而不亮。每两加青一钱,谓之上青;四六分加,为之中青;十分之一,谓之混水……中青用以设色,则笔路分明;上青用以混水,则颜色清亮;真青混在坯上,如灰色;石青多,则黑。”嘉靖官民窑青花瓷有各种色泽,由于使用不同成分的青料,而官窑中的典型器那种浓翠艳丽的色调正是由于正确的配比所产生的效果。回青钴料应是今新疆地区所产。

嘉靖瓷器品种繁多,色彩丰富

嘉靖五彩器开创了一代彩瓷制作新局面,色调以红绿取胜,整体给人感觉古朴艳丽。为我国彩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于白釉地上直接绘以五彩的器物,其中红彩艳丽如枣皮红色,有时以黄彩衬托,使红黄色重叠,呈现凝厚的橙红色调;黄彩似同蜜蜡;绿彩为大绿;蓝色则以青花代替,色调蓝中泛紫;由于当时烧造红釉器原料缺少和技术退步等原因,多用矾红彩施于白釉之上,来替代红釉。这种彩釉的特点是多数颜色较深而亮,颜色似枣皮的红色,可见用笔涂抹的痕迹;除青花、五彩、矾红彩外,嘉靖时期烧造的品种还有,白釉、黄釉、蓝釉、斗彩、三彩、金彩、孔雀蓝釉、白釉绿彩、白釉黄彩、黄釉绿彩、黄釉红彩、红釉绿彩、黄釉青花、青花红彩、蓝釉白花等,品种十分丰富。

方法一:辨胎釉

底足胎釉的交接处多有火石红

从明嘉靖起瓷器胎质已远不如明代早、中期的淘炼精细、致密洁白。嘉靖初期,胎质尚能与正德接近,之后便越见粗糙。虽官窑小件仍胎质较细密,但是,大件之物胎质已明显见差,胎色白中闪灰,胎质干涩、空隙较多。瓷釉方面,嘉靖朝初期与正德相似,一般施釉较细腻,中期显肥厚。白釉釉色前期较白,中后期闪灰,多数为亮青釉。有一点值得注意,嘉靖时期青花器物底釉均为亮青釉。嘉靖器底足的胎釉交接处多有一线橙黄之色,也称火石红,这是鉴定的一个依据。

方法二:辨纹饰

纹饰线条如硬笔所绘

嘉靖时期纹饰采用双线勾勒填色法,轮廓线条较硬,如用硬笔所绘,由于回青料晕散现象严重,青花填色往往溢出线外;这一时期器物纹饰画风稚拙,如孩童所绘一般;纹饰已趋繁缛,画面缺乏层次;人物、动物、植物常常比例失调,婴戏纹中的孩童头大如斗;麒麟瑞兽老态龙钟。

方法三:辨工艺

修胎不十分规整

嘉靖时期瓷器制作细致程度大不如前朝,除少量小件器物仍保持着前朝的精细程度以外,大件器物多制作粗糙,时有夹扁现象;嘉靖时期瓷器修胎不十分规整,琢器类器物(瓶罐类立件器物称为琢器),由于当时是分段拉坯成型,加上此时工艺较粗糙,腹部可见明显接胎痕;底足处理不规整,大件器物可见粘砂现象;圈足较浅,盘碗类器物底足足墙较窄,微向内收拢;露胎处常见橙色红色火石红现象。

方法四:辨款识

嘉靖款只有楷书款,不见篆书款

明代嘉靖年间官窑瓷器款,只有楷书款,不见篆书款。可分为青花款、矾红款、暗刻款及刻字涂金款等,但以青花款最为多见。以青花书写的纪念款,以“大明嘉靖年制”、“大明嘉靖年造”、“嘉靖年制”为主。其特点是字体瘦长,笔画较粗,刚劲中藏秀逸。款字中“靖”字的特点最鲜明,即其左边的“立”位置较高,有的已位于右边的“月”字之上。落款位置和排列方式较复杂。位置已发现的有外底、内底、口沿、颈、肩、腹等处,但以外底落款最为多见,六字或四字分双行排列于外底中心,外加双线圆圈或双方框,也有无边栏的。砂底器仅于写款处盖釉。四字款中亦有个别仿照钱文按“上下右左”顺序作十字形排列的;另见有在器物外底按顺时针排列的“大明嘉靖年造”无边栏六字款,属于罕见的年款。高足杯上的款识多为六字青花款,有的书于内底,做六字双行排列;有的书于足内沿,做顺时针环绕。大件器物中,大盘于口边自右向左横书六字年款,围以扁框;大缸则于外口沿自右向左横书六字年款,无边栏。

嘉靖民窑

青花发色多数蓝中泛紫

嘉靖时期,中国资本主义因素逐步增长,加上官窑的压榨也从反面促使民窑技术水平迅速提高,景德镇的民营制瓷业有迅猛发展。嘉靖民窑瓷器遗存较多,常见器物有盘、碗、高足杯、盖罐、梅瓶、香炉等,器物胎土淘炼较细,胎质干涩,间有孔隙;釉面光洁,釉色泛青;器物修胎不够规整,常有变形现象;碗类器物内底常见突起,俗称“馒头心”;盘碗类器物底足足墙较窄,圈足较浅,微向内收拢,甚至有的可用手指挂起来;器物底足修胎不十分规整,并常见粘砂现象;纹饰构图趋于繁密,多数用笔草率,瓷器纹饰受官窑影响,以道教题材多见,纹饰题材十分丰富,主要有树石栏杆、花鸟、盘螭、鱼藻、天官、高仕、婴戏、松下读书老人、人物故事、 “寿”字等。青花用料为石子青配有少量回青,色调多数蓝中泛紫,纹饰采用双线勾勒填色法,轮廓线条较硬,如用硬笔所绘,由于回青料晕散现象严重,青花填色往往溢出线外。这一时期器物纹饰画风稚拙,如孩童所绘一般,纹饰已趋繁缛,画面缺乏层次。这一时期除了青花外,品种还有五彩、酱釉、祭蓝、白釉、绿釉、珊瑚红描金等,民窑五彩器在这一时期大量烧造;民窑青花瓷多数有款,有“大明嘉靖年制”、“大明年造”年号款;另外还有吉祥语款,有“富贵长春”、“”长命富贵、“万福攸同”等;写年月款的有“嘉靖三十五年岁次丙寅仲吉日造匠人明山笔记”款,此外也有书匠人款的,如“”吴文自造“陈守贵造”“陈守钊造”等,另外还有“大明宣德年制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等仿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