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民国瓷器笔筒的鉴别 > 导航 >

清代康熙不同釉色的瓷质文房用具笔筒

清代康熙不同釉色的瓷质文房用具笔筒

民国瓷器笔筒的鉴别 清代瓷器鉴别 古代文房瓷器

2020-05-18

民国瓷器笔筒的鉴别。

笔筒是古人文房用具之一,文房用瓷的生产在我国历史悠久,到了清康熙时期,更备受重视。当时盛行在瓷器上书写长篇诗词歌赋,常见的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兰亭序》、《归去来辞》、《滕王阁序》等作品。此件青花《前赤壁赋》笔筒胎釉极其细腻,造型端庄典雅,是康熙时期的典型器物之一。

清康熙 青花“赤壁赋”笔筒

高15.6 口17.8 底17.8厘米

圆唇、直腹、卧足,底心凹处有青花 “文房山斗”四字款。胎细白,厚重,施亮青白釉,器底及口沿为乳白釉,釉面肥厚光润,底有涩圈。器外壁青花楷书苏轼《前赤壁赋》全文,字体工整、清新悦目。

清康熙 山水人物笔筒

高15.8 口17.7 底17.7厘米

平沿、直壁、底平、底心内凹;胎地坚致厚重;施白釉、微泛青;外壁有青花山水人物故事;青花浓翠,蓝分五色。运用“斧劈皴”绘画手法,表现远山近水,层次分明,画面富有立体感,为康熙朝的典型器物。

康熙青花使用“珠明料”,在莹润雅洁釉面上,益显发色青翠,浓淡深浅,变幻莫测,不虚“青花五彩”之美誉。

清康熙霁红釉笔筒

霁红釉笔筒,清康熙,高16.7cm,口径18.5cm,足径16.3cm。

笔筒撇口,斜壁,足微外撇,台阶底,浅圈足。通体施霁红釉,口沿处釉薄透出白色胎骨。近足处凸起两道弦纹,微透白色胎骨。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此件笔筒胎体坚硬细密,浓重的红釉与口、足部白色的胎骨相互衬托,避免了色彩的单一,别有一番情趣。笔筒形体上下均外撇,不同于一般的直筒形笔筒,反映出康熙时器物造型的多样性。

康熙时期的高温铜红釉瓷器主要有郎窑红釉、豇豆红釉、霁红釉三种,其中霁红釉系仿明代宣德红釉的品种,但红釉色泽多泛黑红,个别的较为浅淡鲜亮,色调都很均匀。此时的霁红器胎体坚硬细密,有的釉面有细小橘皮皱纹,有的因釉层较厚而呈垂流状,足边往往因垂流积釉而呈黑褐色。常见器形有僧帽壶、梅瓶、钵、盘、碗、高足碗等。或署官窑款,或无款。除用作祭器以外,也用作文房用具、日用瓷等。

青花人物故事纹大笔筒

青花人物故事纹大笔筒通高22厘米,口径19.4厘米,底径18.3厘米。直口,玉璧形底。腹部满绘戏曲故事图,空隙处以山石、花草和树木作陪衬。胎白细腻,釉质晶莹色白,青花色调呈纯蓝色,青翠明快。为康熙中期典型器物。绘画采用层层涂染技法,人物用披麻皴法,层次多而分明,线条纤细有力,人物形象生动自然。

taoci52.com延伸阅读

造型多样的历代文房用具水盂


古往今来的文人,历来重视和喜欢文房用具。中国的文房用具除基本的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外,还派生出来许多,如水盂、印章、印盒、笔洗、笔筒、镇尺、砚屏、墨盒等。水盂,是一种敛口的小型容器,为盛水磨墨用的盛水器。它的形制多种多样,千变万化。

水盂作为文房用具最早出现于秦汉,定型于六朝。六朝水盂种类较多,有圆形扁腹、蛙形、兔形、鳖形等。如镇江博物馆藏越窑青釉鳖形瓷水盂(图1),是于2008年市禹山北路和融优山美地三国吴墓出土。通高6、口径1.8、底径5厘米。器呈鳖形,鳖首昂起,颈部刻划螺旋纹。鳖背(图2)上设管状注水口,鳖腹平坦,平底(图3)。鳖背刻划水波纹装饰。全器施釉,底部无釉。造型生动,工艺精湛。

唐宋水盂的形制承袭前朝,无大变化,一般为小口,圆鼓腹,假圈足。镇江市中山路拓宽工程工地出土1件唐代长沙窑青釉蓝褐彩瓷水盂(图4),高3.8、口径3.2、底径3.3厘米。敛口,鼓腹,假圈足。肩部施蓝褐彩条纹,胎灰白色,较紧密,施釉不到底,釉层光亮。

明清水盂品种多样,康熙时期创烧一种形似马蹄式的水盂,如镇江博物馆藏康熙款冬青釉马蹄式水盂(图5),高7.5、口径4、足径4.8厘米。敛口,圆唇,削肩宽腹,内挖浅圈足,足内“大清康熙年制”双行楷书款。因形似马蹄,故称马蹄式水盂。全器刻划云纹,祥去飘绕。器型简朴,釉色淡雅,纹饰疏朗而飘逸。冬青釉又称东青釉,据蓝浦《景德镇陶录》记载:为北宋时汴京东窑(今河南开封陈留)所烧,所以称为东青釉,青釉色青中闪绿,苍翠欲滴。雍正款白地红彩草叶纹葫芦形水盂(图6),高4.8、口径3、底径6厘米。敛口,束腰,腹下垂,平底。外腹绘梵红草叶纹,彩色淡雅,纹饰纤细柔和。底有青花双圈“大清雍正年制”双行楷书款。器形小巧,精致可爱。

历代水盂造型小巧、精致可爱,摆在书桌上,不仅是实用器,而且更趋于观赏性、艺术性。

略谈文房瓷印盒的收藏与鉴赏


清光绪高心田浅绛六方印盒

印盒,亦称印奁,是存放印泥的文房用具,形状多样,大小不一,以扁圆形多见。其材质有铜、瓷、玛瑙、象牙、玉等,以瓷质最佳。前人曾有“印色池,唯瓷器最宜。若瓦器,耗油。铜锡有锈。玉与水晶及烧料俱有潮湿之弊,大害印色。近有以石为之,亦不适用”的说法。传世品中已有唐代印盒,宋代的官、哥、定、越等名窑均烧造过印盒。现在藏市中的唐宋印盒已非常稀少,以清代传世品多见。在2009年的香港佳士得春拍中,一件来自日本私人收藏的“元代黑漆嵌螺钿文会图印盒”的成交价达到了962万港元的惊人天价,这使得投资者对于这种文房小器的投资前景更加看好。

清代瓷印盒最为普及,器型也较丰富,或圆或方,分为大小两种,宫廷用具一般较大,民间则较小。品种有青花、五彩、斗彩、粉彩、颜色釉、浅绛彩等。这其中,尤以康熙豇豆红、洒蓝釉及乾隆仿雕漆印盒最为著名。清中晚期雕瓷兴起,雕瓷印盒曾一度盛行。

印盒因属文房器,所以制作一般都很精良,适合把玩观瞻,深受文人及藏家追捧。近几年市场行情也是一路上扬。笔者酷爱小巧文气的印盒,珍藏有一些晚清粉彩、青花、名人浅绛彩和颜色釉印盒,其中最为笔者喜欢的是一件“清光绪高心田浅绛六方印盒”,此印盒可谓于方寸之间呈万千气象,画面构图疏密得当,山水花鸟交辉,画工细腻传神。画面近处山峦突兀、庙宇掩映、一叶扁舟、水波浩渺;远处树木葱茏、层林尽染;侧面则鸟语花香、生机盎然,当是胎釉彩中精良的观赏雅器。

从胎质、釉色、纹饰、造型、款识鉴定古陶瓷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它是我国历代文化的结晶。喜爱古陶瓷艺术品的人不少,但是懂得鉴定的人却为数不多。因为,古陶瓷鉴定是一门综合的技术,要掌握它,需要下一番功夫。例如,要鉴定一件陶瓷古董的真假,首先要对中国几千年各地陶瓷的生产有所了解,才能从胎质、釉色、造型、纹饰、款识甚至重量等方面入手,作出准确的判断。对初学者来说,如能潜心钻研,循序渐进,掌握一些古陶瓷的鉴别方法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现将古陶瓷鉴定方法介绍如下:

一、根据各期陶瓷胎质、釉色的特点来判断

一般来说,从胎质、釉色可以看出其年代和窑口。例如,距今4000年前的商周时代的青釉瓷器,又称原始青瓷,是青瓷的低级阶段,其胎为灰白色和灰褐色,胎质坚硬,瓷化程度较高;其釉色青,釉层较薄,厚薄不均。这是因为当时采用沥釉方法进行施釉的缘故。

又如,五代时的釉色为天青色。据传说,五代后周柴世宗指雨过天晴的天空,对向他请示御用瓷釉色的官员说:“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所以,五代的瓷釉便被钦定为天青色。这种釉釉色莹润,施釉较薄,青中闪着淡淡的蓝色。

又如,宋代龙泉窑的梅子青釉。这是宋代龙泉的最佳色,是青釉中的代表作。其色可与高级翡翠媲美。釉层较厚,釉面光亮,玻化程度高,釉面不开纹片,质莹如玉,其色近似梅树中生长着的“梅子”。

明代永乐、宣德、清代康熙的江西瓷器的胎釉各具特色。永乐时期白釉最负盛名,釉质肥厚,润如堆脂,纯白似玉,釉面光净晶莹;胎色纯白,胎质细腻,并且有厚薄不均现象。如在强光下透视可以看到胎釉呈一种粉红、肉红或虾红色的倾向。这一特征,是其它瓷器中所没有的。

明代宣德年间,与明永乐年间时间虽近,但瓷胎釉色却迥然不同。同一器皿,永乐胎厚,宣德胎保宣德时大件琢器底部多无釉,露胎处常有红色点,俗称“火石红斑”,还有铁锈斑点。清康熙、雍正时的仿宣德瓷器则无此特征。

清代康熙时瓷器的胎釉,胎色细白,胎质纯净,细腻坚硬,与各朝代的同一器皿相比,它的胎体最重。此外,这一时期的同一件器,往往施两种白釉,器内、口缘、器外底施粉白釉,其釉较稀薄,往往见有小缩釉现象;底部还现有坯胎中旋纹痕迹。器身施亮青釉,其釉莹润光亮,胎釉结合极坚密。一件器皿施两种釉,是清代康熙年间生产的瓷器的最大特点。

掌握好各朝陶瓷瓷胎、色釉的主要特点,是我们鉴别古陶瓷的年代和窑口的可靠的依据。

二、从各朝代陶瓷的纹饰去判断

鉴定陶瓷,除了看其器皿的胎骨和釉色之外,纹饰的鉴定也很重要。瓷器上的纹饰就象一个人的衣冠,它有明显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我们鉴定古陶瓷时千万不要忽视它。

中国古代陶瓷纹饰繁多,但按类别可分为人物、动物、植物和装饰四大类。

纹饰本身有它的时代性,它是当时社会文化的反映。例如,明代中期,正德年间,道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在社会广泛兴起,所以,瓷器上出现了八仙、八宝图、真武大帝、花捧回文、书写回文、仙人朝圣图等图案。又如,清代康熙皇帝吸取明亡的教训,对“尚武”和“习文”极为重视。所以,在瓷器图案中,“尚武”方面有各样的刀马人物和清装射猎图等出现;在“习文 ”方面,在瓷器上大量书写诗词,以文字作为图案装饰。

作纹饰鉴定时,对不同时代要掌握其不同纹制手法。例如我们最常见的云纹,元、明、清就有不同的“朵云”,只要细心研究,不难发现,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绘制方法。

元代朵云纹,其写法基本可分为两种。第一种,身绘成如意头状,多不对称,边大边小,其尾前段肥大,后半段细长,整个造型活像一条大头小蝌蚪在游动着。第二种,也绘一个不对称如意头为身,拖一长尾,尾的前段长出两个小头,其尾活像萌芽的种子根部,其如意头下的两个小头,又似两片小叶托着一朵盛开之花。但到明代宣德年间的朵云,又有变化,虽然也是绘如意头为身,但身上的飘带增多了;有的云头下飘出一带,有的在云头左、右两边和尾部各飘出一条云带,有的还在前者的绘法上在云头部再长出一带;所绘如意头丰满肥壮,飘带瘦长,变化多样。明代中期,成化年间的如意云,飘带较长,是如意云头长度的两倍,尾部的飘带又有增加突出的小小云块,和前期一条带状有所变化,云头又似露齿的兽面。到明代中期,万历时的朵云,又有三种形式:(1)有飘带的朵云,飘带加粗,云头缩校(2)把云头拉成一块长云,朵云无头无尾、画工简单。(3)绘一如意头云头,全身绘飘带数条,不分头尾。发展到清代初期,雍正时期,朵云头拉长,左、右飘带短而肥,形成菱角形状。原来的云头没有了,在云头上端、左右两边和尾部的飘带均变成了云头。再发展到乾隆年间,朵云头不是一个,而是几个相连在一起,形成“一串云”。朵云的云头写成“牛面形”,其尾部的飘带活像一撮须,或者把如意云头拉长,成“S”形,或者拖至尾部。

元、明、清三朝,朵云绘法艺术最高,给人以美的享受。总之,我们鉴定陶瓷纹饰时,必须对 它的民族性和时代的特殊性有所了解,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判定每一件陶瓷的年代。

三、从各朝代陶瓷的造型去判断

陶瓷鉴定,造型是一个重要依据。它有明显的时代性,直接反映出不同社会时期人们的审美观。

饭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器皿,一般人对它也许注意不多。其实,它的造型也是不断地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唐代的饭碗,一般是深腹,直口,实平足,胎厚,体重。明代的碗,口外撇,腹深而丰满,圈足较高,给人以古拙稳重之感。入清以后,特别是康熙时期,碗口外撇,但弧度没有明代大,腹深但显得瘦小,圈足开始变矮。到雍正以后,其圈足最下处,一改明代的平齐而向圆形(俗称“泥鳅背”)演变。

又如,我们常见的口孝肩丰、圈足的梅瓶,它也随着不同时代而变化。宋代的梅瓶造型是小撇口,短颈,肩特别丰,身体修长,圈足,给人以古朴秀美之感。到元代,则改宋代时的小撇口为板唇口,短颈加高,从直统式小颈改为喇叭状,下身加粗,体形变大。到了明代早期,其口又改为卷唇口,肩丰而斜,下身略胖,改变了宋代的秀长身形,向平稳实用发展,这是梅瓶造型最美的时期。发展到清代雍正时的梅瓶,它以明代早期为式样,但其口往往略高于明代,和颈相接处象欠一定弧度似的,没有明代早期那么好看。这时期的梅瓶,虽然丰肩,但肩的上部不是忽平就是下斜,下身又有所加粗,造型呆板,失去线条美。到清代后期,其造型更加呆板,更加粗糙,艺术欣赏价值也就更差了。

笔筒是文房四宝之一。顺治年间的笔筒体形高,平底无釉,胎厚体重。到康熙年间,体形略为降低,这时笔筒胎壁适中,底中央有一小圈下凹,涂白釉,凹圈外平坦,向外施一圈白釉,向内边的一圈则无釉。这种底形看上去似一玉壁型,所以,人们称之为:“壁足”。但到了雍正、乾隆以后笔筒变得胎体略宽,胎壁也略薄,其底也由“平底”、“壁足”改为“圈足”。

不同的造型,打着鲜明的时代的印记。因此,认识、熟记各个时代器物的造型,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拿起一把“鸡头壶”,我们应该知道这种壶是三国、晋朝、南北朝的产物。说起“宫式碗”,则应该知道是明正德年间产品的一种造型。如果是“观音尊”、“棒槌瓶”、“花觚”、“太白缸”、“柳叶瓶”等等,这些都应是清代康熙时期生产的器物。所以说,型制对古陶瓷鉴定是非常重要的。

四、从历代陶瓷的款识来判别

款识也叫年款,是在一件瓷器的器皿底中央、器皿心里,身的中部或口缘等部位,书写上某某皇帝的年号,如“大明成化年制”等字样,以表示年记。这种年款,有一部分是专为宫廷烧制的,叫“官窑”款;有一部分是民间烧制的,叫“民窑”款。除了记年款,还有殿名款(如体和殿)、堂名款(如中和堂,这是康熙皇帝在圆明园居住过的殿堂)、齐名款、轩名款、赞誉款、吉祥款、陶工款、供养款、干支款(如康熙辛亥中和堂制)、花样款(如白兔、双鱼、折枝花朵等),等等。这些都称为款识,是表示某个朝代生产的器物。款识的识别,是古陶瓷鉴定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已知陶瓷上最早的款识,应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商、周青铜器上铭纹和徽号已经盛行,但在陶器上有官方款的,可以肯定是在陕西咸阳出土的一件秦代陶器上的“王”字。前些时候,广州中山五路发掘一处秦汉遗址,曾发现有带“官”字的陶片;在三元里一个西汉初年墓中,也发现有“居室”款。

瓷器的款记一般都以官方有关。五代至北宋初,北方白瓷中常有“官”、“新官”的刻款;在宋代的瓷器中,也见有“大观”、“政和”等带国号的款;在元代,景德镇的瓷器中常有“枢府”、“太禧”款识的。这些都是和官方用瓷有关的记年款。

明代开国至清代末,有500多年,换了27个皇帝。这个时期的瓷器,普遍书写皇帝的年号。对于这些年号,我们在鉴定时,可以从中找出其规律性和特殊性。明清的款识最多,但伪款也特别多。所以,在鉴定时要多作比较,要注意每个朝代的字体、风格、每一笔划的特征,这样,才能准确的判断出真伪。

明清的记年款有一定的规律性。绝大部分的记年款,都写上国号和皇帝的年号。如“大明宣德年制”、“大清康熙年制”等,仅有“隆庆”一朝写“年造”而不写“年制”。明代最早写款从永乐开始,但它的款识也仅写“永乐年制”四字篆书。“大明永乐年制”、“永乐年制”从未有楷书款,若有则是假款。从明宣德至清康熙的年号款,都是六字楷书款。但雍正一朝楷、篆书款同时使用,有六字款、四字款(即“大清雍正年制”、“雍正年制”)。乾隆时款识,篆书盛行,楷书渐少。嘉庆、道光两朝以篆书款为主。但由咸丰至宣统三年,这四朝又恢复了楷书写款,篆书款已不使用了。这是明清款识的规律性。例如,同治时的写款应是楷书,而我们鉴定时发现一件同治瓷器的写款是篆书,那就应该对这件作品的真伪多打几个问号了。

鉴定古陶瓷,除了注意它的各朝写款的规律、风格和特征外,还要注意各朝写款的颜色。不同朝代使用的颜料不同,其呈色也就不一样。以青花料为例,明代至清代初期的青花款,在放大镜下可见其色下沉,周围有细小的均匀的小气泡,清代后期的仿制品则没有这种特征。

从胎质和釉色判断出瓷器的年代和窑口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它是我国历代文化的结晶。喜爱古陶瓷艺术品的人不少,但是懂得鉴定的人却为数不多。因为,古陶瓷鉴定是一门综合的技术,要掌握它,需要下一番功夫。例如,要鉴定一件陶瓷古董的真假,首先要对中国几千年各地陶瓷的生产有所了解,才能从胎质、釉色、造型、纹饰、款识甚至重量等方面入手,作出准确的判断。对初学者来说,如能潜心钻研,循序渐进,掌握一些古陶瓷的鉴别方法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现将古陶瓷鉴定方法介绍如下:根据各期陶瓷胎质、釉色的特点来判断。

一般来说,从胎质、釉色可以看出其年代和窑口。例如,距今4000年前的商周时代的青釉瓷器 ,又称原始青瓷,是青瓷的低级阶段,其胎为灰白色和灰褐色,胎质坚硬,瓷化程度较高;其釉色青,釉层较薄,厚薄不均。这是因为当时采用沥釉方法进行施釉的缘故。

又如,五代时的釉色为天青色。据传说,五代后周柴世宗指雨过天晴的天空,对向他请示御用瓷釉色的官员说:“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所以,五代的瓷釉便被钦定为天青色。这种釉釉色莹润,施釉较薄,青中闪着淡淡的蓝色。

又如,宋代龙泉窑的梅子青釉。这是宋代龙泉的最佳色,是青釉中的代表作。其色可与高级翡翠媲美。釉层较厚,釉面光亮,玻化程度高,釉面不开纹片,质莹如玉,其色近似梅树中生长着的“梅子”。

明代永乐、宣德、清代康熙的江西瓷器的胎釉各具特色。永乐时期白釉最负盛名,釉质肥厚, 润如堆脂,纯白似玉,釉面光净晶莹;胎色纯白,胎质细腻,并且有厚薄不均现象。如在强光下透视可以看到胎釉呈一种粉红、肉红或虾红色的倾向。这一特征,是其它瓷器中所没有的。

明代宣德年间,与明永乐年间时间虽近,但瓷胎釉色却迥然不同。同一器皿,永乐胎厚,宣德胎薄。宣德时大件琢器底部多无釉,露胎处常有红色点,俗称“火石红斑”,还有铁锈斑点。 清康熙、雍正时的仿宣德瓷器则无此特征。

清代康熙时瓷器的胎釉,胎色细白,胎质纯净,细腻坚硬,与各朝代的同一器皿相比,它的胎体最重。此外,这一时期的同一件器,往往施两种白釉,器内、口缘、器外底施粉白釉,其釉较稀薄,往往见有小缩釉现象;底部还现有坯胎中旋纹痕迹。器身施亮青釉,其釉莹润光亮,胎釉结合极坚密。一件器皿施两种釉,是清代康熙年间生产的瓷器艺术品的最大特点。 掌握好各朝陶瓷瓷胎、色釉的主要特点,是我们鉴别古陶瓷年代和窑口的可靠依据是什么。

清代乾隆不同龙纹瓷器鉴赏


清代乾隆龙纹瓷器虽然少了康熙和雍正两朝的霸气,但是仍然生龙活虎,向上飞腾之状,只是到了晚期稍有老态龙钟之态,看清乾隆不同龙纹瓷器。

清乾隆 青花红彩龙纹大缸

高46 口55 底31厘米

清乾隆 青花红彩龙纹大缸宽弧口沿、腹部弧度小、收底,平底微凸呈一饼形状;胎坚细,通体施白釉,釉面光亮匀净,微发青;外壁口沿下有一行 “大清乾隆年制”楷书官窑款。口沿上用红彩描绘菊花;外腹壁则用青花结合红彩精绘五条正面、侧面龙,形态不一、雄壮威猛,在怒涛凶涌的大海上穿行于祥云之间。

龙缸装饰手法系采用青花勾勒图案轮廓再填以红彩突出主题纹饰,工艺精妙。此种器身绘制龙纹的大缸是专为宫廷使用而定制,称为龙缸。其造型庞大规整,烧制难度高,成品少。因此清末《景德镇陶歌》称咏:“龙缸有供自前朝,风火名仙为殉窑。博得一身烟共碧,至今青气总凌霄”,足见其烧制工艺的艰难。

清乾隆 青花胭脂红彩龙纹盘

高2.9 口15.5 底 9.3厘米

清乾隆 青花矾红彩九龙盘撇口、浅腹、圈足、足脊浑圆。胎细白轻薄。施白釉,盘中绘紫红彩龙纹,口沿有青花如意纹;盘外壁绘五蝠(福)衔授纹,底落青花“大清乾隆年制”篆书官窑款。

胭脂红又称金红、洋红等。是一种带紫色调的粉红色,犹如胭脂一般,故称“胭脂红”。它以金为发色剂,创烧于康熙年间,雍正、乾隆两朝较为流行,是一种名贵颜色釉。

清乾隆 青花矾红彩九龙盘

高3.8 口17.5 底11.4厘米

圆唇、浅腹、大圈足;胎细白坚致;粉白釉,釉面滋润;盘内底及口沿处各有二道青花弦纹;采用青花与矾红彩相结合装饰手法,即先用青花勾勒纹饰轮廓初烧,复以矾红彩填入龙纹二次烧成。整器可见栩栩如生之矾红彩蛟龙腾跃于波涛翻腾的青花海面上。龙头为巨角短额,长嘴闭口,龙身细长,龙脊有锯齿纹,五爪;盘外壁绘海水及九条形象各不相同的龙纹。口沿外下及圈足外分别绘钱纹及弦纹,底落 “大清乾隆年制” 青花无框篆书官窑款。

青花与红彩虽在明宣德以前已经成熟,但都是单独彩绘的品种,将这两种装饰组合在一件器物上的新工艺则始见于明宣德朝。清雍正、乾隆朝则十分流行,此盘即是其中的上乘之作,应是皇帝用来喜庆祝寿的器皿。

清乾隆 青花龙纹盘

高3.4 口16.5 底9.9厘米

清乾隆 青花龙纹盘盘尖唇、撇口、圈足、足脊略尖;盘内底、口沿及圈足处各有二道青花弦纹。盘内绘青花火云立龙纹,外壁相对绘有火云游龙纹;胎质细白,胎体精细轻薄,制作规整;青花色泽淡雅沉静,纹饰清晰。底书“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篆书款,是件乾隆官窑器。

笔筒的收藏


笔筒,可以说是古今皆宜的小物件。虽然位列文房四宝之外,不过少了它还是不怎么方便。早在唐代,毛笔是放在笔床上的,明代中后期,才被大量兴起的笔筒取代。现在收藏界可见的笔筒多是明清时制。目前拍卖成交价最高的是一件清雍正年间仿木纹釉墨彩山水高士访游图笔筒,底部有“大清雍正年制”款,在2005年10月23日的香港苏富比秋拍上拍到了人民币2209万元。

一般来说,笔筒造型多为圆筒形,当然也有梅花、葵花、六方、四方等器口。而材质则大多采用竹、木、陶瓷,也不乏翡翠玉石、树根、象牙、水晶、端石、漆等质料。《长物志》称:“笔筒湘竹、棕榈者佳,毛竹以古铜镶者为雅,紫檀、乌木、花梨亦间可用”。笔筒的装饰方法较为繁多,有刻、镂、雕、绘等,瓷笔筒则又分青花、五彩、粉彩、三彩、颜色釉等。就瓷笔筒而言,始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但传世品极少,天启、崇祯时生产量较大,以青花为主,直口,平底,束腰。康熙时瓷笔筒到达鼎盛,品种极为丰富,釉色、造型、画意笔法、题字最为讲究。而木制笔筒以紫檀木、黄花梨木、沉香木等为贵。明代木雕笔筒大都简朴大方、花纹疏密有致;清代则纹饰繁缛,借鉴了牙雕、竹雕、漆雕等技巧,雕刻精细。

笔筒的收藏最好能按不同材质有选择的进行。如竹木笔筒当以清代为重点,传世品较多,可供选择的余地较大。瓷质笔筒当以清早中期为重点,特别要注意的是清末及民国时曾烧造过许多仿康熙、雍正、乾隆时的青花、五彩、粉彩器物,需要收藏者分外留心。

清代康熙青花瓷器鉴赏


康熙青花瓷在清代是最名贵,最精美的,素有“青花五彩”之美誉。康熙皇帝当政61年,是历代皇帝中当政最长的一个,康熙十九年(1680)和四十四年(1705),先后派内务府广储司郎中徐廷弼、主事李延禧,工部虞衡司郎中臧应选、笔贴式车尔德,江西巡抚郎廷极督理景德镇官窑生产。“臧窑”为康熙早期代表,“郎窑”则代表康熙晚期水平。康熙青花瓷与明代最大的区别是以民窑青花为主流,这是因“官搭民烧”成为定制,刺激了民窑的发展。

康熙早期青花主要指康熙二十年(1681)以前的产品,造型及画风尚有明末遗风,器口施酱黄釉的也常见,青花呈色深沉、灰暗。康熙二十年(1681)以后青花色泽开始出现浓淡深浅的变化,且呈色稳定,逐步向高峰期那种标准的翠蓝色过渡。早期青花书帝号年款的较少,尤其是前十年,常见者多为干支款或书前朝“大明年制”款,也有署斋堂款的。釉面多为青白色。

康熙中期青花一般指康熙二十年至四十五年(1681一1706)之间的产品,其特点是青花呈色青翠,十分雅洁,且呈现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最多层次变化可达数十层。绘画技法则借鉴中国纸绢水墨画"分水"皴染和西洋画的透视技法,使画面富有立体感,粗犷的纹饰,已达历代青花之冠,并成为后代的楷模。底款书本朝款识在中期成为定制,凡署“大清康熙年制”者,多数均为中期以后产品。但青花呈色青翠明亮的,很少书本朝款,多书成化、嘉靖款识或各种图记及斋堂款。釉面多为粉白色和浆白色。

康熙晚期青花则指康熙四十年(1701)以后的产品。其青花呈色由中期的青翠色向浅淡灰暗过渡,有的似呈色不稳,出现晕散现象,类似雍正初年产品。表面釉色与雍正时完全一样,均为青白釉。

康熙瓷


古今通宝收藏小常识(一百二十)

最受中外藏家青睐的藏品——康熙瓷

清朝中国瓷器可谓登峰造极。数千年的经验,加上景德镇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皇帝重视,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皇帝的爱好与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制作技术高超,装饰精细华美,成就不凡,是悠久的中国陶瓷史上最光耀灿烂。

清代陶瓷生产,除以景德镇的官窑为中心外,各地民窑都极为昌盛兴隆,并得到很大的成就,尤其西风渐进,陶瓷外销,西洋原料及技术的传入,受到外来影响,使陶瓷业更为丰富而多采多姿,也由於量产及仿制成风,画院追求工细纤巧,虽有惊人之作,但少创意而流於匠气。

康熙朝青花瓷工艺细致精巧,色调青翠欲滴,代表了清代青花瓷最高水平,它与明代青花瓷迥然有别。康熙青花山水和晕染法的成功运用,不仅可将青花分出许多色阶,而且使画面富有立体感,达到了青花艺术表现的最高水平。青花瓷的种类也大为增加,除青花加彩之外,还派生出了豆青釉青花、天蓝釉青花、洒蓝釉青花、绿釉青花、黄釉青花、浆胎青花等。

胎质:早期胎体厚。中晚期胎土淘炼精细,胎质洁白致密,如糯米粉状。

釉面:早期釉色泛青,釉面有黑棕眼。中期釉面细润滑腻,釉色以亮青釉为主,也有增强白度的浆白釉、粉白釉等。晚期釉色为碧青,给人一种清新明快而又剔透坚硬感。

器型:造型极为丰富,常见器型有碗、盘、瓶、尊、香炉等。官窑器少大件器,大多为小件的日用瓷和文房用具。民窑器型丰富,多大件器,如大型凤尾尊、大方 瓶、棒槌瓶、观音瓶、花觚等。器物制作规整,修坯精细,接痕不明显。具有时代造型特征的青花器型有:凤尾尊、贲把壶(俗称“藏草瓶”)、痰盒、“凉帽式” 碗、圆棒槌瓶、方棒槌瓶等。

青花发色:

康熙早期青花呈色深沉、灰暗,器口多施酱黄釉。

康熙中期(康熙二十年1681——康熙四十五年1706)青花色泽开始出现浓淡深浅变化,且呈色稳定,青翠雅洁。其层次变化可达数十层。官窑钴料大多采用上等浙青料,呈色鲜蓝青翠,明净艳丽。亦使用产自云南的“珠明料”,呈色纯蓝,纯净明亮。康熙中期青花最具特色,也最具美感,其一笔之中分出深浅浓淡,而青分五色,就显出山水风景的层次和立体感来。因而被誉为“五彩青花”或“青花五彩”。同一种青料由于它的浓淡不同,形成了色彩上不同的感受,甚至在一笔中也能分出不同的浓淡笔韵,这完全是由工匠们成熟地运用绘笔技巧而有意识地造成的。《陶冶图说》记录了清初描绘青花分工的情况:“画者学画不学染,染者学染不学画。所以一其手,不分其心也。画者、染者分类聚一室,以成划一之;至如边线青箍,出镟坯之手;刻铭书记,归落款之工;写生以肖物为上,仿古以多见为 精。此青花之异于五彩也。”民窑器除精品也使用浙青料之外,更多的是使用江西料、广东料等料。

康熙晚期青花瓷,其青花呈色由中期的青翠色向浅淡灰暗过渡,有的似呈色不稳,出现晕散现象,类似雍正初年产品。

纹饰:官窑器纹饰多为龙、凤、缠枝莲、山水、亭台楼阁等,团龙、团凤是特殊表现手法。民窑器纹饰题材丰富,除一般山水人物之外,还有历史典故,如王羲之爱鹅、竹林七贤、渊明爱菊、张旭醉酒、米芾拜石等;取材于戏剧、小说类的情节,如《封神榜》、《三国志》、《西厢记》、《水浒传》等;有乞福求祥的松鹤延 年、岁寒三友、鹿鹤同春、锦鸡牡丹、灵仙祝寿等图案,取材民俗题材的,如一品清廉、耕织图、渔家乐、多子图等,以及树木花草类,如牡丹玉兰、博古插花、竹兰梅菊等图。

早期纹饰图案和题字往往相配,如画秋叶者,则在画旁题“梧桐叶落,天下皆秋”之类文句。

中期纹饰则流行四季风光、西湖风景、芭蕉梧桐、牡丹、梅花、博古、吉祥图案等。梅花有垂枝梅、冰梅、朵梅,一般仅画花蕊不画花心。这段时期,器物上出现书写长篇诗文,如“兰亭序”、“前后出师表”、“前后赤壁赋”、“秋声赋”等。

晚期纹饰,人物、动物、植物都有。极富特征的是《耕织图》。

底足:露胎的底足能见一圈圈细密的旋坯痕。底足形式多样,有圈足、三足、平底、璧形底。盘、碗圈足较大,挖足较深,以滚圆的“泥鳅背”状为多,底部有缩釉点,如针孔。出现了双圈足盘碟,二层台底瓶、罐、尊,璧形底笔筒等。

款识:康熙时期的青花,特别是民窑器很多都没有年款,这种状况与康熙十六年浮梁县令张齐仲曾经下令禁止窑户在瓷器上书写年款有关。当时的底款多为仿明代宣德、成化、嘉靖和万历年款。

早期青花瓷器书帝号年款的较少,一般署斋堂名或花押,或画香炉、秋叶于器底。

康熙中期以后,官窑青花瓷器署本朝款成为定制。基本上是楷书,其篆书款不到1%,“康”字的下半部多用半水或楷体“水”字,很少写成“泰”字下半部的“水”字。款识有单圈、双圈、双方框、双长方框,楷书、草书,六字三行、六字二行、四字二行等。其青花款识颜色下沉釉里。

康熙时期,青花呈色青翠明亮的,很少署本朝款,多书成化、嘉靖款识或各种图记及斋堂款。也有仿明代洪武、永乐、宣德、万历年款青花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