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中国古代颜色釉瓷器 > 导航 >

颜色釉之豇豆红釉

颜色釉之豇豆红釉

中国古代颜色釉瓷器 如何鉴别豇豆红瓷器 怎样鉴别豇豆红瓷器

2020-05-27

中国古代颜色釉瓷器。

豇豆红釉是清康熙时期创烧的名贵的红釉,是一种呈色多变的高温颜色釉。因其呈深浅变化的粉红色,有时掺杂绿斑或色晕,恰似豇豆色泽,故名。由于红釉的深浅及绿色斑点分布在不同的部位,所以又有“桃花片”、“美人醉”、“娃娃脸”等美名。

豇豆红红釉瓷器成品有高下之分,上乘者称“大红袍”;略次者,釉色中含有深浅不一的斑点及绿苔,又称“美人醉”或“美人霁”;下品呈色暗褐,称“驴肝”、“马肺”。豇豆豇豆红釉因烧制困难,故基本无大件器物,,最高不过20cm。只能由官窑少量生产,主要有瓶、太白尊、小盂、洗等文房用具。仅供皇室内廷使用。

豇豆红釉洗,清康熙,高3.9cm,口径8.2cm,足径7.5cm。

豇豆红釉洗敛口,圈足。里施白釉,外施豇豆红釉,有绿色苔点。足底施白釉,书青花“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楷书款。

豇豆红釉菊瓣瓶,高20.3cm,口径5.2cm,足径4.2cm。

瓶撇口,细长颈,圆肩,肩下渐收,圈足。因近底处凸雕一周细长的菊瓣纹,故称菊瓣瓶。通体施豇豆红釉,釉色滋润淡雅,呈现出深浅变化的粉红色,其间夹杂少许绿色苔点。口沿露白色胎骨。底部施白釉,署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款。

红釉是以氧化铜为着色剂,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最早出现于唐代的长沙窑。元代始成功地烧制出红釉器物。明代永乐、宣德时烧制出著名的“宝石红”釉。清代康熙时,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先后烧制出郎窑红、豇豆红和霁红。其中以豇豆红的烧制难度最大,在淡雅的釉色中有万千变化,人们赞其“绿如青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

豇豆红釉菊瓣瓶釉色明艳匀净,是豇豆红釉中难得一见的上乘之作。

豇豆红釉莱菔瓶,清康熙,高19.8cm,口径3.2cm,足径4cm。

瓶撇口,长颈,宽肩,长腹,浅圈足。外壁施豇豆红釉,通体素净,仅于颈部饰数道凸弦纹,起弦之处因釉层较薄可见白胎。内壁施透明釉,微泛绿色。外底施白釉,书青花“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楷书款。

豇豆红釉器外壁的铜红釉是分几次吹釉然后高温烧成的。由于釉中含有微量铜的成份,在烧成过程中会造成氧化而产生绿色的斑点,俗称苔点,掺杂在红釉色中相映成趣。康熙朝创新的莱菔瓶中以豇豆红釉为最佳,此瓶釉色匀净典雅,只在口部呈现绿斑点点,惹人喜爱。

豇豆红釉莱菔尊,清康熙,高19.9cm,口径3.2cm,足径3.9cm。

尊撇口,细长颈,丰肩,长腹,窄圈足。外壁施豇豆红釉。口部红釉夹杂少许绿苔点。颈下部凸起弦纹3道,凸起处釉层较薄,透出白色胎骨。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 三行六字款。

此器造型轻灵秀美,修胎规整,釉质匀净光亮。

莱菔尊又称萝卜尊,系清代瓷器流行器形之一,因其形状类似萝卜,故名。此造型另有天蓝釉、苹果青釉等品种。

清代康熙朝晚期景德镇创烧的豇豆红釉属于高温铜红釉,它是各种铜红釉器物中最精妙的一种。清人洪亮吉(1746—1809年,号北江)曾作诗赞誉其釉色“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豇豆红釉瓷器常见有太白尊、石榴尊、菊瓣瓶、柳叶瓶、洗、印盒等小件器。

taoci52.com扩展阅读

颜色釉之酱油瓷器


酱釉是颜色釉瓷器中比较少见的瓷器颜色,有点仿古代陶瓷的颜色,比如唐代陶和宋代陶器。酱釉因以“紫金土”配釉亦称“紫金釉”。它是一种以氧化铁为着色剂的高温釉,釉料中氧化铁和氧化亚铁的含量高达5﹪以上,其釉色类似芝麻酱色。酱釉瓷早在宋代就多见于北方的许多瓷窑,其中以定窑的“紫定”器最为著名。

酱釉盘,明宣德,高3.6cm,口径15cm,足径9.5cm。

盘撇口,弧壁,圈足。底微塌。通体内外施酱色釉。圈足内施白釉。外底暗刻双线圈内暗刻楷书“大明宣德年制” 双行六字款。

此盘釉色纯正,对光斜视可见釉面略泛橘皮纹,是宣德酱釉瓷器的代表作品,明代宣德时景德镇官窑出产的酱釉瓷造型规整,色泽温润纯正,釉面肥厚并有橘皮纹。常见器物有撇口碗、撇口盘、收口盘和瓜式执壶等。

定窑酱釉盖碗,宋,通高6cm,口径12cm,足径5.3cm。

碗直口,深腹,圈足。盖顶置瓜蒂形纽。通体施酱色釉,碗口沿及圈足无釉,露胎处呈白色。

宋代定窑除以烧造白釉瓷器著称外,其黑釉、酱釉瓷器也相当精美,俗称“黑定”、“紫定”。与定窑白釉瓷器相比,这些器物烧造数量较少,因此更显珍贵。

这种形制的盖碗,在宋代北方各窑场普遍烧造,以河南、河北两省居多,除酱釉品种外还见有白釉、青釉器物。这些器物一般无纹饰,也有个别以刻划莲瓣纹装饰。

酱釉划花水波纹铺首耳陶壶,西汉,高35.3cm,口径13.5cm,足径14.3cm。

壶撇口,束颈,溜肩,鼓腹,圈足外撇。肩部对称塑贴铺首。壶身刻划弦纹数道。壶外通体施酱黄色釉,釉色浓郁古朴,反映出当时崇尚朴实自然的艺术格调。

此陶壶仿铜壶造型烧造,釉层清澈透明,釉面光亮可鉴,花纹具有汉代独特的装饰风格,体现出汉代釉陶艺术所取得的成就。

汉代釉陶属于低温铅釉,多以绿、黄褐或棕红色为主,釉面的光泽较强。经科学测试结果表明,其着色剂主要为氧化铜和氧化铁,釉中含适量的铜便呈现美丽的翠绿色,含适量的铁则呈现黄褐或棕红色。釉陶是在氧化气氛中经700℃左右的低温焙烧而成。

定窑紫金釉葵瓣口盘,宋,高3.5cm,口径17.9cm,足径5.9cm。

盘口外撇呈六瓣葵花状,腹部渐敛,近底处呈折角状,故称“折腰盘”。器里外施紫色釉,外部施釉不到底,足墙露胎,足底心有釉。

此盘造型规整,是宋代北方地区常见的器形。其釉色匀净,折角线清晰,堪称定窑瓷器中的精品。

宋代定窑以烧白釉瓷器为主,而酱釉器和黑釉器的数量则较少。酱釉器又称作“紫定”,黑釉器又称作“黑定”。此盘因釉色较浅,釉面泛黄色,所以这种酱釉器又称作“紫金釉”。目前所知除河北定窑烧制酱釉瓷器外,河北磁州窑,河南修武窑、鲁山窑、宝丰窑,陕西耀州窑,山西介修窑,甘肃安口窑等也有烧制。

耀州窑酱釉碗,宋,高4.5cm,口径14cm,足径4cm。

碗撇口,深弧腹,圈足,近足无釉。素面无纹饰。釉为酱色,釉色较亮。

酱釉瓷器是宋代中期耀州窑瓷器中出现的一个新品种,为仿宋代漆器之作,其数量较多,仅次于青瓷。酱釉是一种以铁为着色剂的高温釉,釉料中氧化铁的总量达5﹪以上。

耀州窑酱釉碗底部

豇豆红釉菊瓣瓶


收藏机构: 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 高20.3cm,口径5.2cm,足径4.2cm

生产时代: 康熙

生产窑口或产地: 景德镇窑

品种: 豇豆红

陶瓷造型: 瓶

说 明: 清康熙

瓶撇口,细长颈,圆肩,肩下渐收,圈足。因近底处凸雕一周细长的菊瓣纹,故称菊瓣瓶。通体施豇豆红釉,釉色滋润淡雅,呈现出深浅变化的粉红色,其间夹杂少许绿色苔点。口沿露白色胎骨。底部施白釉,署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款。

红釉是以氧化铜为着色剂,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最早出现于唐代的长沙窑。元代始成功地烧制出红釉器物。明代永乐、宣德时烧制出著名的“宝石红”釉。清代康熙时,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先后烧制出郎窑红、豇豆红和霁红。其中以豇豆红的烧制难度最大,在淡雅的釉色中有万千变化,人们赞其“绿如青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

豇豆红釉因烧制困难,故基本无大件器物,主要有瓶、太白尊、小盂、洗等文房用具。此菊瓣瓶釉色明艳匀净,是豇豆红釉中难得一见的上乘之作。

明代民窑颜色釉瓷之仿龙泉釉


盛极一时的宋代龙泉窑青瓷,至元代已呈衰退之势,但在明代仍继续烧造民间日用青瓷。成书于洪武二十一年的曹昭《格古要论》中说:“古龙泉窑,在今浙江处州府龙泉县,今曰处器、青器”。然《大明会典》洪武二十六年定,明廷供用器皿,少量的“行移饶,处等府烧造”。可见明初,龙泉窑青瓷和景德镇瓷器尚居于同等地位。由于龙泉窑青瓷在历史上的地位和辉煌,曾对国内外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明初的永乐年间,景德镇窑工经过反复研究和试验,终于烧制成苍翠欲滴的仿龙泉釉青瓷产品。

从目前所见和所收集到的标本资料看,景德镇民窑仿龙泉釉青瓷按釉色大致可分为三种:翠青釉、冬青釉和粉青釉。

所谓翠青釉,因釉色青嫩如翠竹而得名。是永乐年间仿龙泉釉呈色较淡的一种,其釉面色泽光润,玻璃质感强,釉中有密集的小气泡。同时由于釉中钙的含量略高于其他釉,因此,在高温溶融状态下,釉的垂流现象成为翠青釉的主要特点。永乐民窑翠青釉瓷器与官窑翠青釉瓷器一样,胎体和器足处理都很规整。常见器形以碗盘为主,碗的造型有的类似永乐压手杯,坦口,腹部丰满,器面光素,顺口沿而下,胎骨渐厚,圈足为外敛内直壁式,足内施以翠青釉,足端平切,器物口沿呈色淡雅,碗心和足部釉层肥厚,清澈透明,色调如同翡翠一般。还有胎体较厚的鸡心碗,釉色青淡透明,器身光素,圈足外撇,足端平切,细砂底留有旋削痕迹。盘类有两种:一种为棱形花口式,一种为折沿圆口式。其釉色清亮滋润,盘内有素面,有刻画花海水、花卉等纹饰,圈足为外敛内直壁式浅足,足端因外侧刮削而显得较窄,底面均为细砂底,有旋削时留下的痕迹。

宣德时期仍烧造翠青釉,除了碗盘的造型变化不大外,尚有翠青釉直口竹节高足碗,在民窑中难得一见。高足碗高10.5cm,口径12.4cm,器形规整,釉色恬淡透明,碗竹节处与足部聚釉,高足中空,足内施釉,足端有粘砂现象。其后翠青釉基本不见烧造。

冬青釉是永乐年间仿龙泉釉中呈色较深的一种,也是釉色烧制最成功的一种。具有摹仿宋元龙泉的效果。其色泽较重,釉色青中闪绿,釉面玻璃质感强,釉薄处闪白;釉质肥厚均匀。与翠青釉不同的是,冬青釉的配方中显然掺和钾、纳成分,使釉在高温中黏度加大,不易流淌,不会产生聚釉现象。

所见器形以碗为主,笔者在扬州市老城区古运河畔的缺口(阙口)基建工地(以下统称缺口)的同一地层中,采集到两块青釉鸡心碗残件,一为龙泉窑青釉,一为景德镇仿龙泉釉,其造型、尺寸完全一致,有异曲同工之妙,碗外壁都采用了刻划菊瓣纹作为装饰。不同之出处在于:1.龙泉窑釉色青中闪黄,半透明有乳浊感;仿龙泉釉色青而淡雅,半透明状,有细小的气泡。2.碗外壁刻画菊瓣纹,龙泉窑釉薄处呈青中闪黄,而仿龙泉釉薄处闪白,并且微露胎骨。3.龙泉窑碗心有暗刻明初同期青花窑中常使用的花卉纹(月华锦),仿龙泉釉碗心则尚未发现采用暗刻纹作为装饰的。但这一 装饰技法在明宣德官窑仿龙泉釉器中被广泛吸收并使用。4.龙泉窑碗受元代遗风影响较重,足外撇,足端外侧斜削,足端平切,碗底旋削后稍隆起;仿龙泉釉碗足呈外敛内直壁式,与同期其他品种的碗足形完全一致。足端外侧微刮一刀,足端平切,碗底旋削后较平缓。5.龙泉窑碗采用裹足支烧,底部因胎内含有较多的铁质,并在烧成后期受到二次氧化,而产生“朱砂底”(即火石红)。仿龙泉釉碗采用垫饼或垫圈支足烧制,足端露胎;底面刷有一层薄薄透明釉,并留有刷釉痕;因胎内含铁量极低,所以露胎处少见或不见火石红痕。通过对比,两个窑口的釉色和局部工艺处理,将两者之间的区别,昭然若揭。再则,有与上述翠青釉碗造型相类,坦口,腹部丰满,器面光素,碗内外均施冬青釉,圈足为外敛内直壁式,足内施青亮釉和砂底不施釉者。

宣德时期冬青釉烧造仍在延续,所见民窑器皿中琢器始终甚少,而盘、碗等圆器仍是主流,尤其是宣德时期冬青釉打破了釉色单一的局面,出现了外冬青釉内青花装饰的新品种。此品种目前仅见碗的造型。这类器物由于瓷土淘炼精细,烧结后较为缜密坚致,胎骨洁白,叩之声音清脆抑扬;碗外冬青釉匀净肥润,色调青翠,其釉面效果可与龙泉釉媲美。再则,釉面大多数不开片,也无橘皮纹。碗内白釉泛青,有“亮青釉”之称。口沿用青花绘织锦纹(空心十字纹)一圈,碗心两道旋纹内绘以“月映梅”图案,其绘画采用实笔写意的技法,疏朗而又明快的节奏,描绘出一弯新月悬挂在含苞欲放的梅花枝头;画面寥寥数笔,情趣盎然,反映出人们对梅花不畏严寒品质的仰慕之情。另外,还有菊花纹、月华锦等纹饰。碗足呈外敛内收式,足端外侧斜刮一刀,使足部釉和胎留下一道较明显的界限,足端平切后稍做处理。碗身与碗足内釉面色泽不一。大致有几种情况:1.足内施薄釉匀净呈淡青色;2.足内施失透青白釉。3.足内施青白釉者,晶莹光洁,较器身稍亮。盘类大多为撇口,器里外均施冬青釉,圈足较大,呈外敛内收式,足部处理与碗类相同,而底面釉色,一般为白釉,釉面有缩釉点,足端露胎处有火石红痕。

粉青釉是永乐年间仿龙泉釉呈色淡雅的一种。它与南宋粉青釉不同的是,南宋工匠为了使青瓷釉的外观具有玉器般的质感,而故意采取一种技术措施,即:将原本这种需要1280℃以上温度才能完全溶融的釉,用1230℃左右的温度去烧制,从而得到粉青玉器般的效果。然景德镇仿龙泉粉青釉,胎体洁白坚致,釉色青绿粉润,纯正不杂,无生烧欠火现象。说明景德镇窑工掌握烧造技术达到娴熟纯青的地步。

目前所见粉青釉产品仅为碗,其造型撇口,腹部丰满,器面光素,内外均施粉青釉,圈足小,挖足深而过肩,出现圆涡形厚底足,呈外敛内壁斜削式,砂底,底足中心留有明显的乳状突起。

宣德时期碗的器型较永乐时期大,呈撇口深腹,碗外部施粉青釉,自口沿、碗壁至足部,由薄至厚。薄釉处青中闪白,足部釉若堆脂若青玉,釉里有密集的细小气泡。碗内施白釉,釉色略泛青,碗心青花双旋纹内绘“麒麟杂宝”纹图案。象征着祥瑞的麒麟,回首蹲伏。肩部饰有火焰纹飘动飞扬,在其周围环绕着火珠、方胜、银锭、犀角、古钱等寓意吉祥瑞安的杂宝纹饰。圈足渐大,足端外侧修切平齐,使釉汁凝滞于此,形成一道青白相间的界痕;足端平切,足底面施亮青釉,釉面不匀,有缩釉现象,足端露胎处留有火石红痕。

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因很少带有绝对纪年款的传世品,以及有确切纪年款的出土瓷器。所以,在对单色釉瓷器的断代上,颇有一定难度。根据50年代以来,明代纪年墓葬的资料,有一些瓷器值得注意,其中河北省安次县西固城村明正统三年(1438年)何氏墓中出土的冬青釉碗(《文物》1959年第1期)、江西省永修县明吏部尚书魏源正统九年(1444年)墓出土的仿龙泉冬青釉堆塑卧狮烛台,胎质细腻洁白,釉汁晶莹润澈。插烛管呈葫芦状,并承以圆盘形托盏,托内暗刻缠枝花草纹饰,台柱中空,柱身堆塑缠枝蔓草,烛座呈六边形,暗刻云纹、回纹,座上塑一狮,形态逼真,甚为可爱。都是很重要的断代标准器。

其后的明代正德年间仿龙泉釉,釉色较宣德仿龙泉釉更浅淡闪黄闪绿,施釉较薄,而瓷器以盘碗为主。其中里外施青釉刻暗花缠枝莲碗,是正德时期的代表作品,其造型规整,纹饰线条清晰流畅,足内施亮青白釉,无纪年款,但不失为官窑中的珍品。民窑仿龙泉釉器物中,大概是出于对传统技艺的继承,抑或从市场商品销售的需要考虑,所见器物仍采用明早期民窑外冬青里青花的装饰手法,将两种装饰方法合饰一体。常见的器物以盘为主,有菱花式折沿盘、圆心式折沿盘。盘外施冬青釉,盘内施白釉,盘心常用青花绘“麒麟望月”纹,辅助以杂宝图案,而花卉、人物、飞禽走兽等饰物较少见。

由于正德时期处于明瓷由精致、轻薄向粗糙、厚重过渡,所以器物如盘的制作较为粗率,器足露胎处修切平齐,足较浅呈外敛内收式,底面有明显的跳刀痕和塌底现象,底施浆白釉,釉不匀净有缩釉点,足端平切有刮削痕,露胎处有火石红痕。

嘉靖、万历时期官窑中仍有仿龙泉釉烧造,如盘、碗、碟、炉、罐、瓶等成功之作,但与早期的仿龙泉釉相比,无论是釉色、釉汁的滋润程度都不能同日而语。而民窑中的仿龙泉釉器物,因同时期的青花、彩瓷等诸多品种的不断涌现,致使仿龙泉釉器物变得凤毛鳞角,难得一见了。

康熙豇豆红釉太白尊赏析


清康熙窑豇豆红釉锥花团龙纹太白尊《大清康熙年制》青花楷书款底径:13cm

鉴赏人:梁晓新(苏富比艺术学院中国前首席代表、资深中国古代艺术品鉴赏与投资顾问)

这件造型优美奇特的康熙文房佳品,是我在2010年纽约佳士得的拍卖会上购得,底书青花三行六字年号款。

康熙豇豆红釉太白尊是非常著名的官窑名品,应该是康熙十九年始烧的第一批官窑瓷器中的创新作品。它奇特而隽秀的造型,应该是出自当时供奉内廷的刑部主事刘源的精心设计,因酷似唐代酒仙诗人李白的酒坛而得名。面世即得到了朝野内外的喜爱,并有黄釉、青釉、白釉、天蓝釉等不同釉色版本,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而又以豇豆红釉最著名,成为康熙官窑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豇豆红釉又称“吹红”釉,是康熙独创的高温铜红釉,发色鲜亮柔嫩,似豇豆而得名,又因呈色变化万千,有“桃花片”“美人霁”“娃娃脸”等美誉,乃是以细竹管蒙细纱布蘸釉汁吹上器物坯体,须吹数十层,而每层极薄,工艺极其细致精巧;高温铜红釉是化学性质最活泼敏感的,它在氧化焰中呈绿色,在还原焰中呈红色,故掌握窑温与气氛也特别复杂困难,致使这种釉色能在红绿之间形成微妙的变化,令文人雅士和收藏家们赏玩时产生无限的浪漫遐想。

清康熙(1662-1722)豇豆红釉洗


清康熙豇豆红釉洗高3.7厘米、口径8.4厘米,底径8厘米。圆形,敛口,圈足。内施白釉,外施豇豆红釉,足内施白釉,底书青花“大清康熙年制” 6字3行楷书款。此洗色调呈淡雅的桃红色,淡红釉中搀杂星点绿斑。釉层薄而细腻,豇豆红釉之所以名贵,是因为它比郎窑红烧成难度更大。康熙官窑有少量生产,供皇帝内廷赏用。康熙豇豆红釉器多为文房用具或摆设等小件器物,制作工艺精湛,著名的“八大码”有菊瓣瓶、柳叶瓶、莱菔尊、蟠龙瓶、洗、太白尊、苹果尊、印盒。

康熙豇豆红器传世品稀少。康熙以后,豇豆红釉烧制技艺失传,至清末光绪民国年间出现仿康熙的制品,器型规格与真品相比,非大即小,胎质粗松,纹饰过于呆板生硬。

定窑颜色釉:绿釉、黑釉以及黄釉瓷器


定窑瓷器白釉瓷器太出名了,所以很多瓷器收藏者都把定窑其它颜色釉瓷器忽略了,由于北宋定窑到了金代和元代就断烧了,本来颜色釉瓷器绿釉、红定、黑定就少,所以传世的颜色釉定瓷就更少了,知道的人自然少了,很多人也没见过完整的定窑颜色釉,最多见过瓷器的碎片罢了,之前介绍过绿定和红定,今天样子收藏分享几件完成器物。

金代定窑黑卧狮枕

金代定窑黑卧狮枕高12.5厘米 长24厘米 宽18.3厘米 ,瓷胎为白胎,枕形椭圆,枕面前低后高,两侧翘起,中间下凹,周边出短檐,枕面划二道弦纹。枕体为一伏卧的狮子,两眼圆睁,大鼻张口,四肢和尾部只有大致轮廓。

北宋定窑绿釉水波纹净瓶

北宋定窑绿釉水波纹净瓶高18.2厘米 底径5.2厘米 ,是低温绿釉陶器。胎色黄质疏松。釉面满布冰裂纹,积釉处呈深绿色,足底露胎。瓶小口,长颈上细下粗,颈中部有一相轮形圆盘,颈下半部刻斜线弦纹,肩部戳圆圈状花纹,并饰弦纹,腹部以跳刀法刻饰回旋的波浪纹,肩侧塑盘口流,与瓶腹相通。圈足稍外撇。

北宋定窑黄釉鹦鹉壶

北宋定窑黄釉鹦鹉壶通体施黄釉,釉色黄而莹润亮泽。作鹦鹉形,鹦鹉立于覆盆状底座之上,以堆塑、刻划技法制作。勾喙为壶流,双目圆睁,头顶饰流苏。背负一长颈注,注口圆唇外翻,注颈与鹦鹉背之间安半环柄。鹦鹉体态肥壮,长尾稍翘,篦划羽纹,胸部饰斜格纹宽带,又在柄端附贴装饰。圈足底面墨书“鹦鹉”二字。形象生动逼真,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是北宋低温釉陶精品,但是陶胎呈黄褐色,瓷质粗松。

明代民窑颜色釉瓷之七蓝釉


蓝釉又称:霁青、霁蓝、积蓝、祭蓝、宝石蓝等。我国传统的蓝釉,都是钴土矿除含氧化钴外,还含有氧化铁和氧化锰。《景德镇陶录》中:霁青釉系“用青料配釉而成”。采用这种青料配成的高温石灰碱釉,生坯施釉,在1280℃~1300℃的高温下一次烧成。其特点是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呈色比较稳定。

最初,蓝釉是以一种低温铅釉出现在唐代的三彩器上。而南宋龙泉窑石灰碱釉的研制成功,在技术上为元代蓝釉的孕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64年河北省保定市元代窖藏出土的三件蓝釉金彩器、安徽省歙县窖藏出土的蓝釉爵杯、江阴市博物收藏的长泾夏观墓出土的蓝釉淋洗壶、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蓝釉白龙纹盘、扬州文物商店征集扬州博物馆收藏的蓝釉白龙纹梅瓶,以及景德镇珠山出土的元代蓝釉品种,都足以说明,在元代,蓝釉已烧制的相当成熟。

进入明洪武时期,珠山御窑厂根据皇宫的需要,大量烧造釉里红、青花,以及类似南京明故宫遗址出土的外酱釉里蓝釉;海外博物馆收藏的外蓝釉里红釉、外红釉里蓝釉、外褐釉里蓝釉等,所谓“二色釉”的器物,却始终未见到通体里外施纯一蓝釉的实物资料面世。民窑方面,就目前所见的器物而言,无论从材料的运用,到制作工艺,都足以证明,饱经战争创伤的制瓷业,尚处在恢复阶段,无能力生产出包括中上层地主、官僚、富贾等需要的产品。因此,洪武时期民窑的生产,仅能满足下层百姓的一般需求。简言之,像蓝釉器这种上档次的产品,在民窑中很难见到。

永乐时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御窑厂的制作工艺日臻娴熟,花式品种不断翻新,瓷器质量精益求精,使明早期瓷器生产向着新的高峰迈进。而民窑在社会稳定、经济复苏的条件下,紧随其后,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然而,在如此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优越的创造气氛围中,至今尚未见到能被确定的永乐蓝釉完整器的倩影。是永乐帝本人“尚白”而避讳蓝色?还是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发掘尚未发现?抑或人们对永乐蓝釉器的认识仍处在模糊阶段?扬州市缺口工地上,曾出土过一批明早期民窑蓝釉器,由于未经过科学的发掘,错失了一次良好的机遇,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

宣德时期蓝釉器的烧造在继元代以后,发展到了顶峰。《南窑笔记》有:“宣窑……又有霁红、霁青、甜白三种,尤为上品。”把它和白釉、红釉相提并论,推为宣德瓷器的“上品”。加之,其色深者多泛黑,浅者多泛白,均明亮如蓝宝石,又有“宝石蓝”之称。

从器型上看,官窑器有:盘、碗、卤壶、高足碗、僧帽壶、罐等。民窑中则以盘、碗等生活器皿为主,罐类等立体琢器次之。在施釉方法上,官窑盘、碗圆器类有内外施蓝釉,也有外蓝釉内白釉者;民窑器亦然。官窑器里白者,器壁上常印行龙纹;内外蓝釉者,器内壁常刻暗行龙纹。而龙纹在森严的戒律中,只代表皇权,民窑器上是绝对禁止的,因此,民窑器均光素无纹。扬州市缺口工地宣德地层中出土的民窑内外施蓝釉小碗残件,撇口,腹部丰满,器面光素无纹;壁内自上而下渐厚,圈足为外敛内收式,足内施以青白釉,釉面平切,外侧斜刮削,露胎与釉结合边缘留有火石红痕。所施釉质肥腴,有橘皮纹;釉色与官窑器相比,蓝中略偏灰暗,但也有颜色较浓艳者,口沿处同样有一道所谓“灯草口”白边,不若官窑器醒目。再者,外蓝釉内白釉小罐残件,在民窑中见之甚少。此器颈短,几乎成直口,丰肩,小圆唇,腹下敛。浅圈足砂底,留有火石红痕和黑褐色斑点。口沿采用蘸釉、器身浸釉的施釉方法;在高温中口沿色釉垂流,呈淡蓝偏灰,而颈部折角处与器身颜色浓艳,近足部聚釉蓝中偏黑,釉质肥厚,滋润亮洁,显橘皮纹。器内所施白釉,稀薄清澈,将胎上旋痕、缩釉点和杂质表现的一览无余。

此外,宣德蓝釉器在元代蓝地白花品种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风格特色的作品,其纹饰所反映的内容,较元代更贴近生活,更丰富多采。而民窑制作则根据自身的特点,采用简便而又行之有效的装饰手段,既省略了工艺上的繁琐,节省了成本,又达到了美化瓷器的作用,创作出外蓝釉内青花器。在扬州市缺口基建工地,宣德地层中出土了外蓝釉内青花盘残片,此盘为收口式,浅弧形壁,矮圈足。外施蓝釉与浓郁的官窑釉色相比,略显幽淡。其釉质莹润,口沿刷浅褐色酱釉。盘内釉白中偏青,近口沿处用两道青花弦纹为饰,盘心绘青花花卉纹,用笔厚重粗犷,外加两道弦纹。底足为外敛内直壁式,足端平切,外侧斜刮削,底足内施白中显青釉,釉与足端露胎结合处,有一道火石红痕。

由于有丰富的官、民窑残件进行认真细致的对照、比较,因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1、明初官窑使用的“官土”麻仓土,土质细腻,淘炼纯净,所见窑器断面,胎土缜密洁白,无杂质,无空隙。民窑则土质粗劣,淘炼不精,胎土虽紧密,但白中略偏灰,有明显的杂质、空隙和二次氧化产生的火石红痕。2、官窑釉料煅炼较纯,因此,附着在器物上呈现均匀,肥腴润泽。民窑虽欲以追求宝石蓝之效果,但究其工艺尚不能和官窑等同,故釉色不如官窑浓郁深沉。3、官窑器型规整,尤其在每个细部的处理上,细致入微。如:足端处理较为圆润;圈足施釉到底,有的器物甚至置于桌上看不见圈足的露胎处。而民窑则在施釉后的足端外侧斜刮削,以防釉垂流黏砂或粘接窑具;足端平切或修削后仍见棱角。4、官窑盘、碗类圆器,烧成后口沿留有一线醒目的“灯草口”白边。而民窑有的留有不甚明显的白边,有的则与青花、白釉等品种一样,喜用浅酱釉装饰口沿。5、官窑器多署青花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双线圈,也有同式的锥刻款,而民窑器则不署款。

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的蓝釉器,按古文献记载应有烧造。但苦于目前考古发掘和墓葬出土资料甚少,因而,即便是传世中的三朝器,在没有确切标准器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排比加以甄别。

成化时期仍烧造蓝釉器,从传世品中,官窑外蓝釉内白釉,内外蓝釉和蓝釉白花器均有。而民窑器则在扬州市缺口工地,成化地层出土的诸品种中,仅见外蓝釉内白釉碗。此碗与扬州博物馆所藏的1978年扬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出土的青花缠枝莲纹碗形相同。造型精巧俊秀,碗口沿外撇,壁微弧,圈足小而呈外敛内收式,足修削较圆浑,外施蓝釉至圈足端,其处理方法与宣德官窑器相类,釉色蓝中偏黑,釉质滋润光亮。碗内白釉偏青,有缩釉点,碗心略下塌,致使底部微凸出。底面施白釉与碗内釉色同。此碗是目前出土地层较为明确的成化民窑器,作为单色釉瓷的实物资料,应得到足够重视,并加以研究。

弘治、正德时期的蓝釉器,官窑中较多的造型为盘、碗、壶、罐、炉、梅瓶等祭器,釉面光洁,釉面蓝中泛黑,显得较凝重。而民窑器中,外蓝釉里白釉小罐较常见。大多数为颈丰口敛,圆肩,腹下收,挖足砂底,外撇足,胎体渐厚,制作不够规整。釉质肥润,釉面亮泽,无橘皮纹。釉色蓝中闪灰,也有颜色深沉浓郁者。内施白釉不匀,足部露胎处及砂底有火石红痕。此外,还有蓝釉露胎品种,如:蓝釉露胎鱼藻纹罐等。其装饰工艺是:先在胎上刻出图案,施釉时将其留出。烧制后,经过二次氧化,胎中氧化铁呈现在露表面,变成火石红色。使美丽的图案在深蓝色背景衬托下,越发耀眼夺目。而从北京首都博物馆收藏的白地刻花填绿彩龙纹碗来看,至迟在明代成化年间,这种表现手法已运用到官窑瓷器上,所不同的是,烧制后的露胎部分,被填上低温绿彩,再经过炉中烘拷而成。同样,在承前启后的基础上,弘治、正德时期,此技法在官窑、民窑器中被广泛使用。笔者在景德镇古窑址考察时,目睹弘治时期民窑采用同式工艺的青花绘水藻、露胎为鱼纹的卧足碗。此式碗在南京、扬州、泰州等古城遗址中均有残件出土,且数量较大。与同期白地刻花露胎不加彩官窑盘、碗同理;其纹饰红白相间,相得益彰。因此,难以想象在表现手法如此普及的情况下,将蓝釉露胎器确定年代为嘉靖,似乎不太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笔者认为,就此应该加以认真研究探讨蓝釉露胎器的界定问题。

正德时期的民窑蓝釉器,较多见的是一种撇口,小折腰碗、酒杯。此器外施蓝釉,呈色青中泛黑,不纯净,有混浊感,釉质肥厚;器内白釉泛青,釉表光亮莹澈;器口沿釉淡泛白。碗足露胎处修削平齐,底面施酱白釉;酒杯为浅圈足并向里收敛,底面釉用笔随意点涂。上述二器都有跳刀痕和塌底现象;有的足心似乳状突起,圈足端留有切削的棱角或刮削痕,并伴有黏砂。除蓝釉外,青花中也有同式造型。

嘉靖、万历时期,官窑烧造的蓝釉器型品种繁多,有:盘、碗、执壶、瓶、罐、洗、炉等。由于使用“回青”料作为色釉,故釉色浓处泛黑,稍浅处泛灰,但也有颜色较浓艳者。扬州文物商店提供给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民窑通体蓝釉大碗,即是一例。其碗撇口,壁微弧,腹下敛。圈足高呈外敛内直壁式,足内施白釉。口沿刷一圈深褐色酱釉,釉面光亮匀洁,釉色纯正浓郁。器型规整,胎体坚致细密。足端处理圆润,无火石红痕。除圆器外,民窑中尚生产琢器,如:苏州博物馆收藏的蓝釉露胎麒麟纹执壶,高22.4cm,口径4.9 cm,器物胎体厚重,通体施蓝釉,釉面厚薄不匀,釉面晦暗。壶内及底部施青白釉。颈部细长,溜肩,腹侧扁,两侧面凸如鸡心。露胎桃形开光中,一麒麟顾首蹲伏,肩部饰有火焰纹。圈足露胎处,修胎不规整,有明显的黏砂现象。再则,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蓝釉露胎梵文板耳三足鼎式炉,造型仿商周青铜器,直口,圆腹,口沿两侧饰竖耳,炉底承三柱形足。外壁及耳、足施蓝釉,炉内施白釉。炉腹部饰露胎灵芝纹、珊瑚纹、梵纹。由于采用覆烧方法,将口沿倒置于窑具之上,故口沿露胎处为一圈火石红色,其色与口沿刷酱釉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外,苏州博物馆也收藏有与之同造型、同釉色,纹饰为麒麟纹的鼎式炉。那么,除蓝釉露胎梵文、麒麟纹三足板耳鼎式炉外,陪葬器皿中常见有:蓝釉筒式三足炉、蓝釉带盖小罐,蓝釉蒜头瓶和蓝釉堆塑露胎蟠螭纹蒜头瓶等出土。这类陪葬品一般尺寸较小,在10cm左右,但偶有稍大尺寸者。值得一提的是:蒜头瓶在本朝窑器中,除蓝釉外,还有青花、五彩,釉里红等品种,而它的形制,却是源自陕西省咸阳战国秦墓中出土的青铜蒜头壶。采用堆塑艺术,在瓶肩、颈部装饰蟠螭纹,明代最早见诸于香港苏富比拍卖公司大村俊先生提供给耿宝昌先生的落有“天顺五年秋九月吉日题”纪事款的青花缠枝牡丹堆塑蟠螭纹直口荸荠式瓶。这两款型制对嘉靖朝的官窑、民窑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代表作:官窑是以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釉里红堆塑蟠螭纹蒜头瓶最具有特色;民窑中则采用同期最常用最具特色的露胎装饰工艺。

万历时期,民窑除流行上述酱釉白花器外,蓝釉白花器也同为时尚,如:蓝釉地白龙纹钵式三足炉,其造型、纹饰、制作工艺均与酱釉白花器同式,所不同的仅是釉色而已。此外,还有一种外蓝釉内白釉碗,其釉色与同期蓝釉相类,而碗的底部处理上出现了“返祖现象”,器底为无釉砂底,胎质细腻缜密,有明显旋坯痕和跳刀痕,足墙宽厚,足端外侧刮削留有棱角,足端斜削,“出现了通常认为是清代康熙时才有的那种斜削式细砂拱壁底”。此类碗在传世和出土中,尚为多见;而且诸同仁普遍将之确定为明代天启物。著名古陶瓷专家耿宝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鉴定》中,记述了1982年河北省文物展览会上,有一件明万历四十五年墓葬出土的青花白菜小碗,其工艺与之同式,为我们断代提供了准确依据。借此,可以将这种类型的器物年代,确定为万历晚期至天启。

清康熙豇豆红釉瓷器有“尤物醉釉”之称


豇豆红釉是康熙时期御窑厂创新的一个釉色品种,因其釉色如成熟豇豆的颜色而得名,是康熙年间瓷器作品中的上乘之作。亦称“尤物醉釉”。固然在当今收藏市场上,豇豆红瓷器并没有像青花瓷、粉彩瓷等那样量大,但是其特有的艺术情趣,不停深得藏家的推许。近几年,清代豇豆红釉器物在市场上也屡有体现,尤其是拍卖代价显现了走高的态势。清代康熙豇豆红作品不停都是藏家炙手可热的对象。

清 康熙豇豆红釉镗锣洗

豇豆红釉,极厚润莹亮,色调淡雅宜人,犹若桃花,娇嫩之美不可言喻,更于深浅变革之中予人感悟窑火神功之无穷魅力。底施白釉,中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两行六字款写于坚细润泽白釉之下,笔力深沈遒劲,在似拙非拙之间,别有格致,非后代所能再现。 清康熙朝瓷器烧制技能承前启后,不停创新,熟练把握了豇豆红釉的烧制技能。豇豆红釉是以氧化铜为着色剂,在高温还原氛围中烧成,烧成氛围的变革很轻易使红釉产生窑变,烧制难度极大。因此,豇豆红釉并无大器,重要有瓶、太白尊、洗等文房用具。

清 康熙豇豆红釉镗锣洗

康熙十九年朝廷派员至景德镇,重启御窑厂烧造,据康熙二十二年本《饶州府志》卷之十一“陶政”纪录:“康熙十九年九月内,奉旨烧造御器,差总管内务府广储司郎中徐廷弼、主事李延禧、工部虞衡司郎中加三级臧应选、六品笔帖式车尔德于二十年内驻厂督造。每制成之器实估代价,连续进呈御览。”此次烧造前后历时七年,至康熙二十七年方止。期间佳构迭出,无论品类照旧纹饰均别开生面,气宇非凡,开创清代御瓷之新田地,于后代影响颇为深远,史称“参古今之式,运以新意,备储奇妙。于彩绘人物、山川、花鸟,尤各极其胜。既成,其精致过于明代诸窑。”于颜色釉一项创新甚多,风致超群,斑斓缤纷,叹为观止,豇豆红即为此中珍稀之隽品,惊艳照人,而本品正是解释此番妍美之佳例。

清 康熙豇豆红釉镗锣洗

镗锣洗为康熙时期典范宫廷文房用具,敛口,矮扁腹,浅圈足,造型小巧风雅,线条流通。内壁、外底部施白釉,略泛淡青色,外施豇豆红釉,娇艳粉嫩,釉面光洁豁亮,玻璃质感强,洗上绿色胎点几不可见,宛如豇豆之赤色,此发色为少见的大红袍品相,且生存齐备,非常少见。是康熙年间瓷器作品中的上乘之作。亦称“尤物醉釉”。

清 康熙豇豆红釉镗锣洗

传统眼学的判定、要鉴别一件器物是不是豇豆红,重要观其器状、颜彩。豇豆红无大器,大件的器物,绝对不是豇豆红。豇豆红故名豇豆的颜色,色彩独到,为其他瓷器所无,纵然不是行家,过目也不难辨别。其次,要辨别豇豆红的年代,毕竟是康熙“本朝”制,照旧光绪、民国时期制,抑或是当代仿成品,此中讲求颇多,伪者也挖空心思在此装设‘地雷’。一要从底釉的氧化水平等细节判定其年代;二看瓷器胎骨的年代特性;三看落款;最后也是最难以捉摸的一点,看重量。”针对仿品的差别特点举行科学研究,深入市场,不停总坚固践履历,举行科学全面的分析判定,而不是依赖带有主观性的推理、考据、推测去判定真伪。

清 康熙豇豆红釉镗锣洗

实在,收藏品不但是财产,更是品位、修养及职位的象征。对收藏家来说,他们购买艺术品的目标完满是了满意个人欣赏的喜欢,并不在乎这幅作品未来的代价会发生什么样的变革。因其釉色如成熟豇豆的颜色而得名,是康熙年间瓷器作品中的上乘之作。亦称“尤物醉釉”。收藏代价极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