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乾隆单色釉瓷器鉴别 > 导航 >

康熙豇豆红单色釉凤尾尊

康熙豇豆红单色釉凤尾尊

乾隆单色釉瓷器鉴别 如何鉴别豇豆红瓷器 怎样鉴别豇豆红瓷器

2020-11-27

乾隆单色釉瓷器鉴别。

康熙皇帝博大的风范与胸襟影响了御用瓷器,这时已从明代形质古雅、釉质肥腴变为气度高贵、釉质清丽的清代风格,康熙瓷器在工艺、纹样、型制等方面的创新上表现得尤为充分。

豇豆红是康熙晚期烧制成功的铜红釉品种,其色泽不易控制,又因其浅红娇艳,如小孩脸蛋、三月桃花、微醉美人,又被称为《娃娃脸》、《桃花片》、《美人醉》。其色调淡雅宜人,通体一色,洁净无暇,给人透亮坚挺自然的感觉,这和人工特意做出来的感觉完全不同,只要看过真品均能对仿品一眼洞穿。

其釉色高下有别,上乘者,名为《大红袍》或《正红》,明快鲜艳,通体一色,洁净无瑕;其次如豇豆皮,含有深浅不一的斑点,柔和悦目。

豌豆红瓷器的烧制难度极大,成品也因品相而区分,大多豇豆红瓷器里会若隐若现的呈绿斑色,而通体呈豇豆红无杂色的相当罕见,当年乃皇帝御用之物。此尊乃该朝重器,红色发色纯正,透亮,象征着兴旺、发达、圆满等寓意,底施白釉青花双圈无字款。此器器型硕大,为国内乃至世界最大之豇豆红官窑瓷器。

康熙 豇豆红单色釉凤尾尊 尺寸:

口径:21.2cm

高:47.5cm

足径:10.5cm

taoci52.com小编推荐

清代康熙凤尾尊赏析


古代制瓷工匠在元明时期创制了花觚,随着时间的流逝,花觚逐渐演变出了一个新的品种——凤尾尊,别称为观音尊,是清朝年间备受人们青睐和追捧的瓷器样式。

凤尾尊的器型十分有趣,它的沿口外撇,呈喇叭形状,瓶颈比较挺拔,瓶腹比较饱满,底部为平面,并且向外撇出,大多凤尾瓶的圈足都是二层台。由于瓶腹下方到瓶底外延的形状就像凤凰的尾巴一样,故而得名凤尾瓶。

清朝是我国制瓷工艺史的一个巅峰时期。康熙、雍正、乾隆这三朝又有着“康乾盛世”的美称,足以见得老百姓们的生活水平很不错,在吃饱喝足的同时,自然会开始重视精神上的给养。于是,制瓷工匠们大量进行仿古的同时,也在不停地追求创新。各种具有欣赏陈设性功能的瓷器品种层出不穷,在这个时期制瓷工匠们烧制的瓶、尊一类的瓷器数量远远超过元明时期。有一些瓷器器型只出现于康熙年间,譬如说康熙青花凤尾尊、康熙青花观音尊、棒槌瓶、马蹄尊、凤尾尊……其中,凤尾尊的器型看上去十分大气,瓶身上的纹饰具有富贵华美、高雅妍丽的特点。景德镇官窑凤尾尊的生产量要比景德镇民窑凤尾尊的生产量要少,但是品种都非常丰富,主要的品种有青花、五彩、三彩、描金……

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两件清代康熙年间的凤尾尊,下面请各位一起来看看吧!

这件凤尾尊名作清康熙郎窑红釉凤尾尊,高:四十五点五厘米,口径:十二点七厘米,足径:十四点四厘米。清康熙郎窑红釉凤尾尊器型非常大气,口沿外撇,瓶颈较短,瓶肩渐收,瓶径外撇,圈足,瓶底并无款识。制瓷工匠在清康熙郎窑红釉凤尾尊的内壁和底足施上白釉,在清康熙郎窑红釉凤尾尊的外壁施上郎窖红釉,釉面微微泛黄,并且带有微小的纹片,人们将这种釉色效果称之为“米汤底”。

这件凤尾尊名作康熙青花山水人物图凤尾尊,高:四十四点九厘米,口径:二十二点六厘米,足径:十四点二厘米。这件瓷器的器型非常典雅大方,沿口外撇,瓶颈渐收,瓶腹下方往内收敛,圈足为二层台,底部外撇,施以白色底釉,瓷瓶外壁绘青花纹饰,采取全景式山水人物构图。瓷胎硬朗而厚重,釉面白中带青,令人赏心悦目。

康熙豇豆红柳叶尊


四大名著的内涵博大精深,不同的人可以从中读出不同的感悟。红楼的主题是情,三国的主题是争,水浒的主题是义,西游的主题是悟,而悟性则是对事物理解和分析能力的最好诠释。

无论达官贵人还是凡夫俗子,皆离不开悟性;文化中的修行也是如此,而悟性的背后则是文化,以文化为支撑才能达到悟性的最高境界。

要欣赏豇豆红瓷器,就离不开悟性。豇豆红瓷器色调淡雅宜人,通体一色,洁净无暇,给人一种特别亮透坚挺的感觉。而且豇豆里的釉色的变化无论红斑、绿斑都会给人一种十分自然的感觉,和人工特意做出来的感觉完全不同,只要看过真品的均能对仿品一眼洞穿。

说其来历,因豇豆在种子成熟后,豇豆水分蒸发干瘪,而呈现出来的一种特有的斑驳红色,故名“豇豆红”。而标准的豌豆红釉,本身应该呈现给人一种以粉红色为底色,但有不同色调且有斑驳感的复杂釉色。

但豌豆红瓷器的烧着难度极大,成品也因品相而区分,大多豇豆红瓷器里会若隐若现的呈绿斑色,而通体呈豇豆红无其它釉色的相当罕见,当年都是皇帝御用之物。

康熙豇豆红柳叶尊乃该朝重器,因其型修长瘦腹如柳叶而得名。此器分器与座二部分离,配之方可用。而座小易失,故二者皆存甚少相当罕见。其底施白釉,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青花款。

康熙 豇豆红柳叶尊 尺寸:

口径:3.8cm

高:7.6cm

足径:3.4cm

民窑佳器康熙凤尾尊


清代康熙年间(公元1662年至1722年),社会生产已经恢复了“元气”,瓷器制造业也重新振作。其中,青花瓷器的制造继明代永乐、宣德之后,又迎来了“第二春”。正所谓“康青一类虽不及明青之浓美者,亦可以独步本朝矣”(见寂园叟《陶雅》)。康熙青花不仅官窑产品水平高,就连民窑产品也异常精彩。

这是一件康熙青花人物故事凤尾尊,高44厘米,口径20.5厘米,足径15.5厘米,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该凤尾尊的基本造型为喇叭形口,长颈,鼓腹,底釉并伴有青花双圈框,但无款,这也是康熙民窑青花瓷器的一大特点。此外,康熙民窑的瓷艺工匠们还不拘“传统”,把一些脍炙人口的中国古代传说、故事搬上瓷器,使得康熙青花瓷器又多了一个吸引人的内容——可读性,这从此件青花人物故事凤尾尊上不难发现:器身上整幅描绘人物故事,分别由两个故事组成。器物的腹部表现的是中国历史故事“昭君出塞”,而颈部则表现了一个与八仙有关的故事,图中只见吕洞宾、张果老、铁拐李等人坐在地上小憩,一土地公公模样之人正在向八仙作揖,似乎八仙正在向此人询问什么事情……器物造型端庄、大方,色泽清新悦目,层次分明,纹饰精彩,为康熙民窑青花瓷器中的精品之作。

康熙青花瓷器在如今的文化艺术品市场上是热点之一,屡有不错的拍卖消息传来,如1994年,一件康熙青花人物山水棒槌瓶在苏富比以12万多港元拍卖;同年,一对康熙青花地斗彩龙纹碗在佳士得以28.7万港元成交;1996年,一对康熙青花釉里红山水人物碟在嘉德则以78万元人民币落槌,从经济价值的角度也反映出康熙青花瓷器的“能量”。

康熙宫廷御用豇豆红瓷


2004年4月25日,苏富比拍卖行在香港一次古瓷拍卖会上,一件高12.5cm的清康熙豇豆红釉太白尊成交价为360000港元;同年12月8日,一件高8.8cm的清康熙豇豆红龙纹水盂在上海信仁拍卖成交308000元。到了2005年5月30日,在香港佳士得一次拍卖会上,一件高16cm的清康熙豇豆红柳叶瓶成交1017600港元;2005年11月28日在香港佳士得另一次拍卖会上,一件直径12.6cm的清康熙豇豆红釉太白尊成交1144800港元。清代豇豆红釉器物拍卖价连续走高的可喜现象,吸引了多少陶瓷收藏投资者的眼球。

豇豆红瓷器是清康熙后期,景德镇御窑厂仿造明代永乐、宣德红釉衍生出来的一种名贵的高温铜红釉新品种。它是各种铜红釉器物中最精妙的一种。豇豆红的釉面幽清浅红,匀净细腻,釉面上又晕散着天然星星绿色苔点,这种釉料在高温窑中的变化,形成了一种天然变幻的情趣。它恰似豇豆的红色,又红中泛绿,似朝霞中的桃花,又宛若美人醉酒时的肤色,故别称为“美人醉”和“桃花片”。此外,还有“大红袍”、“正红”、“娃娃脸”等称谓。清人洪北江诗誉:“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

豇豆红的烧成难度比郎窑红更大,因此无大件器物,最高不过24厘米,而且器形也不到10种,大多是文房用具,如印盒、水盂、笔洗等,其他还有少量的柳叶瓶、菊瓣瓶、莱菔尊、太白尊、苹果尊等。器物一般为圈足,足脊较窄,胎质细腻光洁,足内施白釉。除了柳叶瓶和盘外,均在器物外底白釉下以青花料楷书“大清康熙年制”六行双行款,无边栏。

豇豆红釉所具有的柔和色调,是由于釉中的铜胶体错综复杂的分布而形成的,烧成时倘若氧化焰超过需要量,就会出现绿斑,其烧成技术很难掌握。由于其烧成困难,从创烧到停烧时间短,且又是康熙宫廷御用品,故而流传下来的器物很少,成为高温铜红釉瓷器中最为名贵的一种。其中大部分传世品已于上世纪初流散国外,收藏于各国著名的博物馆和收藏家手中,据说仅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就收藏有100多件,比国内各博物馆收藏品的总和还多。

光绪至民国时仿制的康熙豇豆红釉瓷器传世较多,有柳叶尊、太白尊、水洗、印盒等,但仿品或胎体过重,或胎体过轻,或造型比例失调,或釉色失真,尤其是豇豆红釉中的绿色苔点是极难仿制的。鉴定时还要记住康熙豇豆红的特征,仿品中的有些器形,是当时康熙朝豇豆红瓷器中所没有的。

清朝康熙豇豆红瓷器怎么鉴别?


清朝康熙豇豆红瓷器怎么鉴别?豇豆红是在清朝康熙晚期所烧成的一种铜红釉,它的烧成难度非常大,因此传世的作品极其少,一直以来都深受收藏家们的青睐。今天小编就要来为大家讲一下清朝康熙豇豆红瓷器应如何鉴别以及介绍一下豇豆红釉洗的知识与图片。

首先先来说说如何鉴别清朝康熙豇豆红瓷器:

1、器形。器形与色彩一样一样是一个比较直观的因素,看豇豆红的器形主要记住一点,就是豇豆红是没有大器的。康熙年间,豇豆红瓷器最常被最为文房用具,比如太白尊、石榴尊、菊瓣瓶、柳叶瓶、洗、印盒等等。

2、颜色。豇豆红是一种高温釉,是在康熙晚期出现的一种铜红釉品种,所谓的铜红釉是一种以含铜的物质作为着色剂,经过还原焰烧过之后形成的红色釉。它的颜色非常特别,整体颜色是不均匀的粉红色,十分像豇豆,故因此得名。豇豆红的色彩是其他瓷器所没有了,就算是普通人看一遍也会对这种颜色产生非常深刻的印象。

3、年代。豇豆红主要流行于康熙晚期,康熙时期的文房用具中时有见到,但是到了雍正时期就已经烧制得很少了,雍正之后就更是难以见到了。辨别豇豆红的年代要看它究竟是康熙时期制的,还是光绪时期、民国时期甚至是现代的一些仿制品。如何通过年代来辨别豇豆红瓷器可以从这几点来着手:1、观察底釉的氧化程度。2、观察胎骨的年代特征。3、观察落款,传世小件的豇豆红瓷器底部大多都有“大清康熙年制”的三行六字楷书官窑款。4、感受重量。

接下来再来说说豇豆红釉洗的知识。

豇豆红釉洗的高为3.9cm,口径为8.2cm,足径为7.5cm,洗敛口,圈足。里面施白釉,外面是豇豆红釉,足底是白釉,落款为“大清康熙年制”,共三行六字,为楷书款。豇豆红上面有一些绿色的苔斑,形成了一种别样的美感。

清康熙青花山水人物图凤尾尊


青花,白地蓝花瓷器的专称。青花瓷器是中国陶瓷史上一朵艳丽的奇葩,其制作方法是先把青料在素胎上绘成各种图案纹饰,然后上釉在高温下(1200摄氏度以上)一次烧成,它色泽清新,纹饰优美,历久不衰。

青花瓷的特点是明快、清新、雅致、大方,装饰性强,素为国内外人士所珍爱;并且在世界的制造瓷器的工艺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清康雍乾时期,正是中国陶瓷工艺发展最繁荣的时期,由于当时统治者的喜爱,景德镇的官窑瓷厂规模相当大,烧造出许多绝世珍品瓷器。这件康熙时期烧造的青花山水人物图凤尾尊,乃是康熙青花“汾水”的代表作品之一;瓷身通景青花绘山水人物图。肩部一侧有青花四行楷书:“信士生员和德威喜助,清溪古洞神前花瓶一枝,祈保合家清泰,康熙乙未仲夏吉立”。

此次由中国文物学会全程监督制作的高仿品青花山水人物图凤尾尊,经众多专家研究多年,终于再现了历史的原貌。此尊贵在署干支纪年款,“乙未”为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其釉面及青花色泽为康熙晚期青花瓷的典型。

什么是青花、釉里红、单色釉?


青花——是以钴为呈色剂,在釉下绘出各种纹饰图案的釉下彩瓷。

白地青花——是青花瓷的基本特征,而不同时期的青花瓷又各具特色。永乐、宣德青花浓艳凝重,成化、弘治青花柔和淡雅,嘉靖、万历青花鲜艳泛紫,康熙青花色分五彩。至此,青花瓷的发展达到顶峰。

永乐、宣德时期是我国青花瓷生产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绘制纹饰图案所用的青花色料是进口的苏尼勃青。由于这种原料含锰低,故能烧出宝石蓝般鲜艳的色泽,较高的含铁量又形成了点点黑斑,与浓艳的蓝色纹饰相映成趣,这种凹陷的黑斑,是永、宣青花瓷的主要特征,后人难以模仿。

釉里红——是以铜为呈色剂,在釉下绘出各种纹饰图案的釉下彩瓷。

白地红花的釉里红产品,其烧制工艺与青花瓷相似,但由于铜需要在还原气氛中才能烧成红色,这比青花瓷的生产又增加了难度,明清景德镇工匠成功地掌握了这一项烧制技术,生产出多种釉里红产品。

单色釉——是指单一色彩的釉。明清两代烧制瓷器使用的最基本的釉是无色透明釉,只有熔人某种化学元素,且在不同的气氛、温度下,釉才会呈现不同的色彩。根据其制作工艺的区别,单色釉又可分为高温单色釉和低温单色釉两大类。

清康熙豇豆红瓷器有什么特点?


清康熙豇豆红瓷器有什么特点?豇豆红瓷器是清康熙后期,景德镇御窑厂仿造明代永乐、宣德红釉衍生出来的一种名贵的高温铜红釉新品种。它是各种铜红釉器物中最精妙的一种。豇豆红的釉面幽清浅红,匀净细腻,釉面上又晕散着天然星星绿色苔点,这种釉料在高温窑中的变化,形成了一种天然变幻的情趣。它恰似豇豆的红色,又红中泛绿,似朝霞中的桃花,又宛若美人醉酒时的肤色,故别称为“美人醉”和“桃花片”。此外,还有“大红袍”、“正红”、“娃娃脸”等称谓。清人洪北江诗誉:“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

豇豆红的烧成难度比郎窑红更大,因此无大件器物,不过24厘米,而且器形也不到10种,大多是文房用具,如印盒、水盂、笔洗等,其他还有少量的柳叶瓶、菊瓣瓶、莱菔尊、太白尊、苹果尊等。器物一般为圈足,足脊较窄,胎质细腻光洁,足内施白釉。除了柳叶瓶和盘外,均在器物外底白釉下以青花料楷书“大清康熙年制”六行双行款,无边栏。

豇豆红釉所具有的柔和色调,是由于釉中的铜胶体错综复杂的分布而形成的,烧成时倘若氧化焰超过需要量,就会出现绿斑,其烧成技术很难掌握。由于其烧成困难,从创烧到停烧时间短,且又是康熙宫廷御用品,故而流传下来的器物很少,成为高温铜红釉瓷器中最为名贵的一种。其中大部分传世品已于上世纪初流散国外,收藏于各国著名的博物馆和收藏家手中,据说仅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就收藏有100多件,比国内各博物馆收藏品的总和还多。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康熙豇豆红单色釉凤尾尊》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康熙豇豆红单色釉凤尾尊》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乾隆单色釉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