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导航 >

南北朝陶瓷文化

南北朝陶瓷文化

陶瓷文化 陶瓷艺术 陶瓷瓷砖

2020-07-08

陶瓷文化。

青瓷莲花尊 三国两晋南北朝 河南省上蔡县出土 高49.5厘米

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许多建筑、日用器物都用佛教图像加以装饰。这件莲花尊颈部有2个天人、4个交脚而坐的佛像。“天”是佛教对神的称呼,佛经中有20种“天”和其他小神,许多神住在天上,叫做天人,表现他们时多作飞腾状,故今日又习称“飞天”。飞天能奏乐、散花,又能护法,是佛的弟子和侍卫。莲花在佛教信仰中象征洁净。尊腹部作出浮雕式莲花4层,上3层下覆,下1层上仰,把器物形体配合得很华贵。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从公元 200年至581年。公元200年曹丕废了汉献帝自立为王,国号“魏”;第二年刘备在四川建立蜀汉政权;公元229年,孙权在建业(现南京称帝,国号“吴”,史称“三国”。

从公元263年魏灭蜀以后,连年战乱,北方出现了五胡十六国的局面。西晋灭亡之后。许多门阀士族渡江南下,先后建立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称“南朝”,与同时代北方的北朝统称“南北朝”。

三国、两晋时期,江南陶瓷业发展迅速,相继在萧山、上虞、余姚一带出现了越窑、瓯窑、婺窑等著名窑址。所制器物注重品质,加工精细,可与金、银器相媲美,成为当时名门望族的日用品。东晋南朝时期,在江西、四川、福建等地的窑址有了很大发展。但江浙一带的瓷窑都出现了明显的衰退迹象、瓷窑减少、数量降低、装饰简化、烧造略显粗糙。这种局面一直持续至唐代前期。

相对而言,我国北方生产瓷器的年代略晚。这一时代的动乱局面使中原一带遭受严重破坏,在这以前,关中、中原地区曾是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陶瓷业的衰退也就在所难免,制瓷业的出现一直拖至了北朝时期。但这一时期却令人惊喜地出现了一种独特的、而且对后世有深远意义的陶瓷品种,这就是白瓷。在我国,众所公认的、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之出现当在东汉时期。它的坯体由高岭土或瓷石等复和材料制成,在1200oC1300oC的高温中烧制而成,胎体要求坚硬、致密、细薄而不吸水,胎体外面罩施一层釉,釉面要光洁、顺滑、不脱落、剥离。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具有丰富的原材料资源,又富有燃料资源,所以这一地区的制陶业发展很快,出现了众多而且面广的窑址。瓷器的产地俗称“窑口”,是由考古工作者根据古代文献记载或实地发掘所逐步了解的。通过实地调查与发掘,基本上弄清了这一时期的一些主要窑口。比如越窑,又称“越州窑”,从东汉时期开创,至北宋衰落。其基本分部在浙江宁波、余姚、绍兴、萧山一带。其主要特点是:胎质细密、呈青灰色;釉质莹润,具有玉质感,釉色深绿,色泽纯正,坯釉结合紧密。唐代诗人陆龟蒙写诗赞扬“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瓯窑,在温州一带。其特点是:胎质白中泛灰,釉层较薄,釉色淡青,透明度高,有细小开片,易脱落。再如江西的洪州窑、湖南的岳州窑、江苏宜兴窑等等。这一时期的瓷器已取代了一部分陶器、铜器、漆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最主要的生活用具之一,被广泛用于餐饮、陈设、文房用具、丧葬冥器等等。

中国人饮茶习惯当起于东周时的四川一带,东汉时饮茶之风传至长江下游,此风蔓延迅速,至东晋时,已成为王室豪门的时尚。据古籍的记载,当时的茶饮方式方法与今日大不相同,所以需要一些形制不同的器具,数量上也有很大需求。经研究考证,当时造型独特的鸡头壶就是一种茶具,这种造型延至隋唐以后就不再有了。瓷质谷仓罐是三国西晋时期出现的,它用于陪葬品,所以也称“魂瓶”或“神亭”,是由东汉的五联罐发展而来。这一时期的谷仓罐制作精细,堆塑繁杂,有人物、飞禽、走兽、亭台,粮食一直被视为人生第一重要之物资,所以从秦汉时代就开始给死者陪葬粮食,以供死者在阴间享用,同时,陪葬品中还含有整套粮食加工工具和做饭用的炊具,以体现吃饭的重要性。南北朝时期佛教盛兴,各地都建造了大量寺庙、佛像石窑,僧尼数量猛增,带有佛教色彩、意义的装饰随处可见。如在建筑装饰上带有飞天、莲花等标志性图案。体现在陶瓷器上,最有代表性的是“莲花尊”。

陶瓷还被大量运用到文具中,如笔筒、水盂、砚等。水盂的功能只是盛磨墨用水的,但造型都很丰富,有蛙形、鸟形、兔形、牛形等样式。陶瓷文具被广泛使用,与这一时期崇尚读书、推崇士儒有关联。

这一时期的装饰特点比较明显,尤其是三国西晋时期的越窑最为突出。器物上常有表现生活场景的纹样,刻画细腻且逼真,真实地反映了那一个时期的社会面貌,也给今人研究建筑、音东、舞蹈、宗教、蓄牧等方面的课题提供佐证。一些生活用品如虎子、烛台、油灯、水盂上大胆使用夸张变形的动物形象,多方面地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意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缥色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色釉,是青瓷系统的代表,与北方地区的白瓷交相辉映。之外,常用褐彩打破单一的青釉,使之更加活泼。这种装饰方法简单易行,适应面广,效果较好,所以被广泛使用。用褐彩在器物表面上书写文字,是褐彩装饰的另一特色,这种装饰手法在后来的唐、五代时期大为盛兴。其字体形式为书法研究提供了可靠资料。当今所见的越窑晋瓷,工艺多为上乘,釉色高古,质地醇素,极具品味。由于当时的工艺水平,所生产出的陶瓷在釉色上发生很丰富的变化,青色中有偏绿的、偏黄或偏灰的,与釉料成份、烧成火焰都有很大关系。尽管现时的技术力量更加强大,但今人的仿制品都往往是千篇一律,死气沉沉,失却了古人的迹象。瓷釉的调制也是重要因素。青瓷釉最初是用瓷石与草木灰混制而成,风化程度差的瓷石一般含有大量助熔剂,常用来做釉,草木灰的作用是引入CaO成份,经过高温烧制与瓷石相互作用形成钙质釉。青瓷自东汉晚期出现以后,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在坯、釉质量上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由于瓷石原料分布地域广泛,原料成份含量多有不同,所以这一时期的瓷器釉色和质感有较大差异。

由于南方广大地区战乱较少,社会秩序也就比较安全,中原地区大批员纷纷南下,其中也不乏陶瓷业技工。而北方地区处于萧条境地,陶瓷业还不及汉代发达,对窑炉的使用也极少改进,仍延用圆形馒头窑。在南方,窑炉有了很大发展,龙窑结构被进一步改良。窑床长度达十余米,为解决龙窑窑室内抽力大、火焰速度过快的问题,这一时期发明了起缓解作用的“挡火墙”,可更有效地调节窑内抽力和温度。

经测试,这一时期的瓷器都是在弱还原焰中烧成,烧结程度较好,烧成温度可达1300度左右,达到了现代瓷的质量水平,这无疑是与龙窑结构的改进和烧成技术的提高密不可分.

精选阅读

南北朝陶瓷的发展史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从公元 200年至581年。公元200年曹丕废了汉献帝自立为王,国号“魏”;第二年刘备在四川建立蜀汉政权;公元229年,孙权在建业(现南京称帝,国号“吴”,史称“三国”。在这一时期,对于陶瓷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历史意义。

从公元263年魏灭蜀以后,连年战乱,北方出现了五胡十六国的局面。西晋灭亡之后。许多门阀士族渡江南下,先后建立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称“南朝”,与同时代北方的北朝统称“南北朝”。

三国、两晋时期,江南陶瓷业发展迅速,相继在萧山、上虞、余姚一带出现了越窑、瓯窑、婺窑等著名窑址。所制器物注重品质,加工精细,可与金、银器相媲美,成为当时名门望族的日用品。

东晋南朝时期,在江西、四川、福建等地的窑址有了很大发展。但江浙一带的瓷窑都出现了明显的衰退迹象、瓷窑减少、数量降低、装饰简化、烧造略显粗糙。这种局面一直持续至唐代前期。

相对而言,我国北方生产瓷器的年代略晚。这一时代的动乱局面使中原一带遭受严重破坏,在这以前,关中、中原地区曾是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陶瓷业的衰退也就在所难免,制瓷业的出现一直拖至了北朝时期。但这一时期却令人惊喜地出现了一种独特的、而且对后世有深远意义的陶瓷品种,这就是白瓷。

在我国,众所公认的、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之出现当在东汉时期。它的坯体由高岭土或瓷石等复和材料制成,在1200oC1300oC的高温中烧制而成,胎体要求坚硬、致密、细薄而不吸水,胎体外面罩施一层釉,釉面要光洁、顺滑、不脱落、剥离。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具有丰富的原材料资源,又富有燃料资源,所以这一地区的制陶业发展很快,出现了众多而且面广的窑址。瓷器的产地俗称“窑口”,是由考古作者根据古代文献记载或实地发掘所逐步了解的。通过实地调查与发掘,基本上弄清了这一时期的一些主要窑口。比如越窑,又称“越州窑”,从东汉时期开创,至北宋衰落。其基本分部在浙江宁波、余姚、绍兴、萧山一带。其主要特点是:胎质细密、呈青灰色;釉质莹润,具有玉质感,釉色深绿,色泽纯正,坯釉结合紧密。唐代诗人陆龟蒙写诗赞扬“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瓯窑,在温州一带。其特点是:胎质白中泛灰,釉层较薄,釉色淡青,透明度高,有细小开片,易脱落。再如江西的洪州窑、湖南的岳州窑、江苏宜兴窑等等。

这一时期的瓷器已取代了一部分陶器、铜器、漆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最主要的生活用具之一,被广泛用于餐饮、陈设、文房用具、丧葬冥器等等。

中国人饮茶习惯当起于东周时的四川一带,东汉时饮茶之风传至长江下游,此风蔓延迅速,至东晋时,已成为王室豪门的时尚。据古籍的记载,当时的茶饮方式方法与今日大不相同,所以需要一些形制不同的器具,数量上也有很大需求。经研究考证,当时造型独特的鸡头壶就是一种茶具,这种造型延至隋唐以后就不再有了。

瓷质谷仓罐是三国西晋时期出现的,它用于陪葬品,所以也称“魂瓶”或“神亭”,是由东汉的五联罐发展而来。这一时期的谷仓罐制作精细,堆塑繁杂,有人物、飞禽、走兽、亭台,粮食一直被视为人生第一重要之物资,所以从秦汉时代就开始给死者陪葬粮食,以供死者在阴间享用,同时,陪葬品中还含有整套粮食加工工具和做饭用的炊具,以体现吃饭的重要性。

南北朝时期佛教盛兴,各地都建造了大量寺庙、佛像石窑,僧尼数量猛增,带有佛教色彩、意义的装饰随处可见。如在建筑装饰上带有飞天、莲花等标志性图案。体现在陶瓷器上,

最有代表性的是“莲花尊”。

陶瓷还被大量运用到文具中,如笔筒、水盂、砚等。水盂的功能只是盛磨墨用水的,但造型都很丰富,有蛙形、鸟形、兔形、牛形等样式。陶瓷文具被广泛使用,与这一时期崇尚读书、推崇士儒有关联。

这一时期的装饰特点比较明显,尤其是三国西晋时期的越窑最为突出。器物上常有表现生活场景的纹样,刻画细腻且逼真,真实地反映了那一个时期的社会面貌,也给今人研究建筑、音东、舞蹈、宗教、蓄牧等方面的课题提供佐证。一些生活用品如虎子、烛台、油灯、水盂上大胆使用夸张变形的动物形象,多方面地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意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缥色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色釉,是青瓷系统的代表,与北方地区的白瓷交相辉映。之外,常用褐彩打破单一的青釉,使之更加活泼。这种装饰方法简单易行,适应面广,效果较好,所以被广泛使用。用褐彩在器物表面上书写文字,是褐彩装饰的另一特色,这种装饰手法在后来的唐、五代时期大为盛兴。其字体形式为书法研究提供了可靠资料。

当今所见的越窑晋瓷,工艺多为上乘,釉色高古,质地醇素,极具品味。由于当时的工艺水平,所生产出的陶瓷在釉色上发生很丰富的变化,青色中有偏绿的、偏黄或偏灰的,与釉料成份、烧成火焰都有很大关系。尽管现时的技术力量更加强大,但今人的仿制品都往往是千篇一律,死气沉沉,失却了古人的迹象。瓷釉的调制也是重要因素。青瓷釉最初是用瓷石与草木灰混制而成,风化程度差的瓷石一般含有大量助熔剂,常用来做釉,草木灰的作用是引入CaO成份,经过高温烧制与瓷石相互作用形成钙质釉。青瓷自东汉晚期出现以后,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在坯、釉质量上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由于瓷石原料分布地域广泛,原料成份含量多有不同,所以这一时期的瓷器釉色和质感有大差异。

由于南方广大地区战乱较少,社会秩序也就比较安全,中原地区大批员纷纷南下,其中也不乏陶瓷业技工。而北方地区处于萧条境地,陶瓷业还不及汉代发达,对窑炉的使用也极少改进,仍延用圆形馒头窑。在南方,窑炉有了很大发展,龙窑结构被进一步改良。窑床长度达十余米,为解决龙窑窑室内抽力大、火焰速度过快的问题,这一时期发明了起缓解作用的“挡火墙”,可更有效地调节窑内抽力和温度。经测试,这一时期的瓷器都是在弱还原焰中烧成,烧结程度较好,烧成温度可达1300度左右,达到了现代瓷的质量水平,这无疑是与龙窑结构的改进和烧成技术的提高密不可分。

汉魏两晋南北朝——茶具文化的酝酿


汉魏两晋南北朝——茶具文化的酝酿

茶是因作为饮料而驰名的,茶具文化实质上是茶具的发展,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茶文化的产生是在茶被用作饮用之后,两晋南北朝是中华茶文化的酝酿时期。

(1)茶具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茶最先是作为食用和药用的,饮用是在食用、药用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人利用茶的年代久远,可上溯到神农时期,但饮茶的历史相对要晚一些。先秦时期可能在局部地区(茶树原产地及其边缘地区)已有饮茶,但目前还缺乏文字和考古的支持。饮茶始于西汉关于饮茶的起源,到目前为止是众说纷坛,争议未定。大致说来,有先秦说、西汉说、三国说、魏晋说。

(2)茶具文化与宗教结缘

汉魏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固有的宗教——道教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同时也是起源于印度的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时期,茶以其清淡、虚静的本性和却睡疗病的功能广受宗教徒的青睐。

(3)茶具文化萌芽

茶艺是饮茶艺术,是艺术性的饮茶,它包括选茶、备器、择水、取火、候汤、习茶的程序和技艺。杜育的《荈赋》挹彼清流”,择取岷江中的清水;选器:“器择陶简,出自东隅”,茶具选用产自东隅(今浙江上虞一带)的瓷器;煎茶:“沫沉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煎好的茶汤,汤华浮泛,象白雪般明亮,如春花般灿烂;酌茶:“酌之以匏,取式公刘。”用匏瓢酌分茶汤。荈赋》所描述的,是中华茶艺的雏形,且茶艺发源于巴蜀。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瓷器文化


汉代以后,瓷器开始迅速发展起来,东汉就有真正意义的瓷器出现了。陶器迅速退出历史舞台,瓷器迅速崛起。

三国两晋时期的瓷器很有意思。过去说书的老说一句话,叫“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汉代以后,中国是分裂的局面,三国两晋南北朝,只有西晋出现过短暂的统一,剩下的时间都是四分五裂。但是,这个时期中国人的文化背景非常丰富。由于国家处于分裂的局面,很多士大夫就很烦社会现实,逃离政治。可以说,中国各个门类的艺术,都是在这个时期开始进入一个蓬勃发展、新人辈出的状态。比如绘画顾恺之、书法王羲之、文学理论刘勰、诗歌陶渊明。陶渊明的诗歌影响了唐诗,比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非常像唐诗的韵味。中国的造园艺术在魏晋时期也蓬勃发展,后来的唐、宋、元、明、清,都有造园艺术,都受到魏晋时期的影响。

魏晋时期的士大夫恣意豪情,他们强调内心的感受,这跟西汉时期完全不一样。当社会经济发展的时候,人们强调的都是外在的东西。今天也是这样,如今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大量事物都强调外在。而魏晋时期由于经济发展缓慢,所以更多的士大夫关注内心的一种感受。魏晋人是瞧不起汉朝人的,他不能瞧不起后来的唐朝,那是他没看见。但是前面的汉朝,他是瞧不起的。魏晋人说汉朝人:你天天骑马打仗,对我来说没兴趣!所以你注意看,魏晋人都坐牛车,放缓生活节奏。中国每一次经济高速发展以后,都会伴随着一段时间的节奏放缓。

魏晋时期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这七个人聚集在今天的河南修武一带,在竹林里,对酒当歌,一天到晚说着些不太着调的事。但正是这些人和这一时代的特征,使我们的很多艺术都达到了巅峰。今天说的风格、韵律、节奏,很多词汇都是这个时期产生并广泛应用的。内心的感受,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很容易被人们忽略。

魏晋人由于饱受三国时期的战争之苦,所以要停下来享受生活。那么这时期的瓷器是什么样子呢?中国瓷器在此时非常特殊,体现在有大量动物造型出现上。在当时烧造这种动物造型的瓷器,比做一个普通的圆形碗、罐子要难得多。

当时有熊尊、鸡头壶、青瓷羊、青瓷虎子等瓷器造型。魏晋人特别喜欢这种动物造型,因为当时整个社会强调的都是内心感受。比如同样一把壶,就是受社会整体文化背景的影响,魏晋人觉得有情趣。西晋早期的鸡头壶,那个鸡头就是一个装饰,根本不通气,水不能从鸡嘴里流出来,而是要从上面倒出来。后来到了东晋,才知道可以把鸡嘴的地方捅通了,水能从鸡嘴里流出来。除了鸡头壶,还有羊头壶,水就从羊嘴里流出来。

魏晋南北朝时期瓦当与画像砖


魏晋时期瓦当图案仍以云纹为主,与汉瓦当不同的是,在主题纹饰菇状云朵纹外,饰有一圈锯齿纹或由小短斜线组成的圈带。十六国时期的云纹图案,逐渐趋于简化以后逐渐消失。这一时期文字瓦当日渐减少,图案构成与汉瓦当模式不同,在瓦当圆心的上下左右各设一线,呈“井"字形,围绕圆心书四字铭文,“井”字四角各饰一乳钉。这种瓦当在内蒙古武川梁古城遗址及山西大同北魏平城遗址均有出土。其文字读法为左右上下或上下左右,与汉旋读法亦有所不同。有的瓦当边缘有一圈模印小字,内容为纪年、月、日等。

从北魏开始,以莲花和兽面为主题图案的瓦当开始盛行。莲花瓦当的正中央花心处饰有凸起的圆乳钉状莲实,花心周围有数片莲花瓣,瓣叶宽肥,相邻的瓣叶间露出叠压在下层的莲瓣尖,形态非常逼真。北魏晚期还出现一种图案较抽象化的莲花瓦当,其花心为莲蓬状。花瓣形状尖窄,线条圆润舒畅,自然大方。除这两种图案外,还有一种更具艺术特色的装饰图案,即莲花化生瓦当。其图案是在瓦当中心的莲房上方,有一尊半身的童子形貌的裸体化生,身后有背光,双手合十,莲瓣体态宽肥,莲瓣周围绕一圈联珠纹,这种瓦当仅在北魏都城遗址发现过,其文物价值极高。兽面瓦当图案是一个具有高浮雕效果的兽面纹样,粗眉巨目,阔嘴呲牙,面目狰狞,透出一种威猛之态。莲花瓦当和兽面瓦当从北魏开始逐渐代替了秦汉以来盛行的云纹瓦当,成为后来瓦当的主要类型。

画像砖艺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取得新的辉煌成就。以往,画像砖主要被用于描绘墓主生前豪奢淫逸的生活和死后归于极乐的情景,再则就是表现儒家各种社会伦理道德的人物画和历史故事画。到了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于中原大地,它不仅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的思想文化领域,也同样极深地渗入了各种艺术领域。于是,画像砖从汉代传统题材里解脱出来,在对旧题材适当保留的基础上,以极大热忱投身于为佛家思想服务的领域,出现了大量反映佛教内容的精美作品。

陶瓷文化:南北瓷器窑口


山西省

平定窑:在今山西平定县,故名。始烧于唐而终于金,以烧白瓷为主,兼烧黑瓷。

介休窑:在今山西介休县,故名。创烧于宋初,历金、元、明、清四代,以烧白瓷为主,兼烧黑瓷、白釉黑花及黄褐釉印花瓷等。

霍窑:在今山西霍县,故名。又称彭窑。创烧于金而盛于元,结束于清代,以烧白瓷为主。

大同窑:在今山西大同市,故名。始烧于元代。以烧黑瓷为主,兼有少量茶叶末釉瓷。

浑源窑:在今山西浑源县,故名。始烧于唐,终于元代,产品主要有白瓷和黑瓷两种。

怀仁窑:在今山西怀仁县,故名。始烧于金代,历经元明两代,以烧黑瓷为主。

阳城窑:在山西阳城县,故名。文献少有记载,窑址于1980年在阳城东关外的窑畔间发现。以烧制白瓷为主,多为盘、碗等日用器皿,其中折腰盘,显系仿定窑作品;定窑生产的大盖缸等,在该窑址中也有发现。胎色较灰,为增加白度,均施白化妆土。

盂县窑:地在山西盂县而名。文献最早记载见于《元一统志》:“石甘有窑十处在盂州。”《永乐大典》:“盂县磁窑一座,在县东南三十里。”1977年在山西盂县磁窑坡发现了窑址。产品以白瓷为主。有印花、刻花等装饰也有的以镂空装饰器足。

蒲州窑:在山西省永济,因旧属蒲州,故名,系元代北方着名瓷窑。

交城窑:在今山西交城,故名。始烧于唐,以白釉产量最大,有盘、碗、壶等器物

榆次窑:在今山西太原孟家井,孟家井明代数属榆次县,故名。

陕西省:

耀州窑:在今陕西铜川市,宋属耀州,故名。始烧于唐代,北宋中期以后达鼎盛,终于元代。

旬邑窑:在今陕西旬邑县,故名。烧瓷于金、元,以青瓷为主

山东省:

淄博窑:在今山东淄博市,故名。根据考古发现,窑址一处在寨里,烧造瓷瓷,年代为北齐,是目前已发现的南北朝时期北方唯一的青瓷窑址。

河北省:

邢窑:在今河北内丘县,唐属邢州。故名。以烧白瓷为主,是唐代最负盛名的白瓷窑,

定窑:在今河北曲阳县,宋属定州,故名。始烧于唐而终于元,以烧白瓷为主,兼烧黑瓷、酱色釉瓷和绿釉瓷等品种,宋代取得很高的成就,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磁州窑:在今河北磁县,宋属磁州,故名。始烧于宋代,终于明代。产品以烧白瓷、黑瓷为主,品种繁多,有白釉黑花、白釉酱彩、白釉绿斑、白釉褐斑、珍珠地划花、绿釉黑彩、红绿彩等等,以白釉黑花为主要特征,是宋代北方民窑的代表。

曲阳窑:因在河北省曲阳县境涧磁村,故名。这是我国宋代着名的定窑白瓷产地。

贾壁村窑:窑址在河北省磁县贾壁村,故名。是一处在北方有代表性的隋代青瓷窑场。

辽宁省:

江官屯窑:在辽宁辽阳市江窑屯,因名。为辽金时期民窑。创烧于辽晚期,盛于金。以烧白釉粗瓷为主,兼烧白釉黑花器、黑釉器、三彩等。白釉色白而微黄,黑釉色纯黑。所烧器物,以碟、碗、杯、盘、瓶等生活器皿为多。均旋化妆土,黑釉产品多粗糙大器。

辽阳窑:在今辽宁辽阳或三十公里江官屯,故名。烧瓷以白釉粗瓷为主,也有少量白地黑花、黑瓷及三彩陶器;白瓷及白地黑花胎体较粗,均挂化妆土。白瓷烧杯、碗、盘、瓶、罐等器,黑釉则烧大器,此外,还烧黑釉、白釉、小俑、狗、马、骆驼等小玩具。

内蒙古:

辽上京窑:在内蒙昭乌达盟巴林左旗林东镇的辽上京临潢府故城的皇城内,故名。为辽代晚期的官窑。窑场规模不大,但烧制瓷器较精。

林东窑:在辽宁昭乌达盟巴林左旗林东镇,故名“林东窑”。为辽代民窑,窑场规模大,专烧茶叶末绿釉和黑釉大型粗瓷器。胎质粗黄厚重,硬度高而坚致。茶叶末绿釉器以鸡腿瓶为最多;黑釉器则多瓷、罐,其中以双耳小罐为多。

赤峰窑:也称“缸瓦窑”。在今内蒙昭乌盟赤峰西南六十公里的缸瓦窑屯,故名。窑址出土有带“官”字铭文的窑具,证明为辽代官窑。所烧器物有白瓷、白地黑花、三彩及色陶器。以白瓷为主,器皿有杯、碗、盘、碟、壶和罐;三彩陶器以印花盘为多,黄釉有鸡冠壶和凤首瓶。赤峰辽应历九年(959)驸马墓出土的白瓷带“官”字铭文盘碗,就地理方位及胎釉特征看,是缸瓦窑产品。

甘肃省:

安口窑:在甘肃省的平凉,华亭的安口,因名。旧有“陇上窑”之称。始烧于唐代,宋元时期以烧制黑瓷&xqypic铁锈花&xqypic和青瓷。至明清烧制黑陶与白陶,以粗缸等日用器为主。

兰州窑:在今甘肃兰州,故名。最早见于《元一统志》兰州土特产,简略提到产瓷器,有窑一所,距州四十五里。

湖南省:

长沙窑:在今湖南长沙市铜官镇,又名铜官窑。以烧制青瓷为主,兼烧少量的白釉、褐釉、酱釉、绿釉和蓝釉等,是唐代南方的重要青瓷窑。

岳州窑:在今湖南湘阴县,唐属岳州,故名,烧瓷于隋唐五代,是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一。其产品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胎色灰白,胎较薄、较轻,胎体不太致密。

湘阴窑:在今湖南湘阴,故名。为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一。共发现三处,以县城内遗址为最早,出土遗物都具隋代作风,器身多有印纹装饰,仅高足盘心纹饰即达三十种以上,为同时期其他瓷窑所少见。铁罐嘴遗址标本有唇口及玉璧底碗,属典型唐代式样,为唐代岳州窑的一部分。乌龙嘴遗址多印花鱼纹碗,碗心饰团菊一朵,有宋代特征。

安徽省:

寿州窑:在今安徽省淮南市,唐属寿州,故名。共发现隋唐窑址六处,是唐代着名的黄釉瓷产地之一。其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隋代产品1隋代烧青瓷,胎质坚硬,胎体较厚,胎色青灰;断面较粗,有大小不等的气孔和铁质斑点。

萧窑:在今安徽萧县白土镇,故名。创烧于唐代,而终于金。唐代烧黄、白、黑釉瓷器,入宋以后主要烧白瓷。

繁昌窑:在今安徽繁昌县,故名。烧瓷于宋代,专烧青白瓷。其产品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胎较薄,胎色白中闪青,釉面光润。(2)碗盘类器物施釉一般近底部,外壁旋削痕明显,底足可分三类;1平底内凹。2圈足平切。圈足壁斜切。(3)产品中以注子和注碗配套的温酒器最富特色。(4)器物大多无纹饰,碗内心饰团花纹较多见。(5)采用垫饼垫烧,器物足内无釉。

淮南窑:因在安徽省淮南市而称名。是一处隋代的青瓷窑场。

泗州窑:在泗州境内(今安徽泗县),故名。始烧于宋代。以烧白瓷着名。最早见于南宋周辉《清波杂志》,渭泗州窑在泗县附近,所烧瓷器也属定窑系。窑址迄今尚未发现。

江苏省:

均山窑:在江苏宜兴丁蜀镇之均山,故名。是东吴后期至唐代的青瓷窑场。常见青瓷品种有钵、碗、盏、洗、壶、罐等。青釉常作豆绿色,微微泛黄,器黑满釉,器外施釉不到底。装饰花纹有弦纹、水波纹、斜方格网纹、联珠纹和铺首,耳面常印有人字纹。

四川省:

邛崃窑:窑址在今四川省邛崃县,故名。创烧于南朝,是隋唐时期四川的一处重要青瓷窑场。

彭县窑:在今四川彭县,故名。烧造年代为宋代,专烧白瓷,是目前在四川省发现的唯一白瓷窑址。其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胎体致密,胎色白中闪黄。釉面光亮,釉色白中带黄,但有一部分呈灰白色。

青羊宫窑:在今四川成都市青羊宫,故名。始烧于南朝,结束于唐末、五代,以烧制青瓷为主。其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胎色有灰白、紫、淡红色三种,紫色和淡红色胎体较粗糙、疏松,瓷化程度较低。

广元窑:在今四川广元县,故名。始烧于唐代,停烧于南宋末年。烧瓷品种较多,以烧黑瓷为主,兼烧酱釉、绿釉、黄釉瓷等。

大邑窑:在今四川大邑,故名。为唐代四川大邑,故名。为唐代四川地区白瓷产地。

云南省:

玉溪窑:在今云南省玉溪市,故名。创烧于宋元,而止于明,烧制青瓷和青花瓷器,

广东省:

西村窑:在今广州西村,故名。烧瓷于宋代,品种有青白瓷、青瓷及黑瓷三种,以青白瓷为主,所产瓷器大多外销。

广窑:地在广东肇庆阳江。宋南渡后所建,胎质粗而色褐。器多天蓝色,不甚匀称,釉厚处或作靛蓝色,釉薄处或作灰蓝色,无釉处呈黄酱色。

惠阳窑:在惠州境内(今广东惠阳),故名。共发现窑址两处:一在窑头山,创烧于宋代,以青白瓷为主,釉色不稳定,有青白、偏黄、淡黄与浅灰各色,装饰有印花、刻花两种,纹饰题材内容丰富,造型多种多样;一在白马山,创烧于明中期,专烧青瓷,碗外刻菊瓣纹,里印福寿字,这类青瓷浙江龙泉窑大量生产,白马山窑应属龙泉窑系。

广西省:

永福窑:在今广西永福县,故名.烧瓷于宋代,以烧青瓷为主.

藤县窑:在今广西藤县,故名。烧瓷于晚唐五代至宋,晚唐五代烧青瓷及酱褐釉瓷,宋代烧青白瓷。

容县窑:在容州境内(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故名,建于宋代,发现两处窑址,一在县西,烧青白瓷,遗物以碗最多,此外尚有杯、盏、盘、壶、钵等器;一在县东,主要烧绿釉,绿的色调与低温铅釉者不同,遗物有印花缠枝菊纹小碗,纹饰布局一如北方耀州窑系风格,唯胎白而薄,釉色翠绿艳美。

兴安窑: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严关附近,故名。始烧于宋代,地面遗物以青瓷占主要比重,尚有黑釉及玳瑁釉标本;装饰多为印花,印纹陶范也有发现,印花碗有荷花流水纹及福海寿山字铭

江西省:

景德镇:在今江西景德镇,故名.据文献记载始烧于唐玄德年间,但目前考古发现瓷窑遗址,最早为五代,烧青瓷和白瓷。宋代烧制青白瓷。元代青白瓷继续烧制,并创烧青花、釉里红及卵白釉瓷。明代一跃成为全国瓷器生产中心,明清两代烧制青花、彩瓷及单色釉瓷,成就卓着,名闻暇耳。

洪州窑:在今江西丰城县,唐代属洪州,故名。是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一。

南北陶瓷交流共同促进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


近日,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邀请大江南北各窑口具有代表性的著名陶瓷艺术家陈文增、刘立忠、和焕、魏启山、魏宝书、朱子木、姜海、汪勇等八位陶瓷艺术大师(家),举办了“新·传统———南北陶瓷文化交流之旅”活动。

中国瓷器,分南北二系,以南青北白著称,以定、汝、官、钧、龙泉和磁州窑为代表,开创出一代又一代的辉煌。白瓷成熟于隋代的邢窑,鼎盛于宋代的定窑,并催生出千年窑火不断的磁州窑,这三大名垂青史、蜚声中外的古窑都坐落在河北。

作为活动的组织者,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郑一民说:“河北三大名窑在历史上是很有名的,可现在我们对于陶瓷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同时陶瓷工艺故步自封。举办这次活动是想引进南方的新理念,与传统的理念进行碰撞,使北方的陶瓷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另外,中国的陶瓷在历史上以‘南青北白’著称,其实现在已经是青中有白,白中有青。举办这次活动,希望南、北瓷器工艺互相碰撞,互相学习,共同促进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

字串8

自2007年7月20日至今,这八位陶瓷艺术家冒着盛夏酷暑,在邢窑、定窑、磁州窑故地踏查古迹,访老问贤,探究历史,交流技艺,创作新品。

南北陶瓷理念要相互碰撞

陶瓷艺术家魏启山是磁州窑的代表人物之一,目前在江西景德镇发展自己的陶瓷事业,他向笔者解释说:“北方的制瓷观念太保守,太陈旧。虽然北方的历史资源很丰富,现在的一些作品也很精致,甚至超过了历史,但是瓷器的造型等方面已经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理念。没有了市场,艺术家的创作就只能停滞不前,最终只能落得穷困潦倒的境地。相反,南方的陶瓷艺术近年发展很快,市场也比较广阔,他们的创作思维更开放,更具创新意识。我到景德镇以后,吸收了南方的思想观念,现在我的事业发展得很好,来自各地的订单做不完。”

景德镇陶瓷艺术家朱子木先生认为,魏先生的作品就代表了南北陶瓷艺术的融合,而通过这次活动他们对南、北方的不同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们来到北方的三大窑口,参观考察了他们的陶瓷艺术。我们不能不感叹,河北的历史资源太丰富了,他们的藏品太精致了。我们对于传统的制瓷工艺有了更深的了解,学到了很多精湛的制作工艺,并且被北方民间艺人的艺术精神所感染。同时,我们也带来了南方的新思维新观念,比如在造型上的创新思维,对于市场的开发,对于作品的认识和宣传等等。通过这次活动,南方的新理念和北方的传统理念进行了交流碰撞,这些对于继承发展中国的陶瓷艺术,促进陶瓷工艺的突破和创新,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字串5

创新不能忘了自己的根本

定窑的陶瓷艺术家陈文增认为,现在的陶瓷艺术缺乏创新,缺少突破,平庸之作太多,富含文化底蕴的高级作品太少。他说:“各个窑口都有自己的特点,自己的风格。要互相学习,不断丰富自己。定窑要丰富自己的特色,就得摸着石头过河,一边发展一边学习。在发展中如何突破传统呢?那就要求我们广泛地学习和借鉴其他艺术。广泛地学习借鉴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但借鉴不等于丢弃自己的风格,完全照搬别人的东西。借鉴是为了让我们的风格特点更突出,更能与时俱进。所以我们的借鉴要以自己的根本、自己的特点为前提,在借鉴的同时,保留并且发展自己的风格特点,让我们的艺术更有吸引力。”

艺术家呼吁:南北陶瓷艺术应加强交流


近日,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邀请大江南北各窑口具有代表性的著名陶瓷艺术家陈文增、刘立忠、和焕、魏启山、魏宝书、朱子木、姜海、汪勇等八位陶瓷艺术大师(家),举办了“新·传统———南北陶瓷文化交流之旅”活动。

 中国瓷器,分南北二系,以南青北白著称,以定、汝、官、钧、龙泉和磁州窑为代表,开创出一代又一代的辉煌。白瓷成熟于隋代的邢窑,鼎盛于宋代的定窑,并催生出千年窑火不断的磁州窑,这三大名垂青史、蜚声中外的古窑都坐落在河北。

 作为活动的组织者,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郑一民说:“河北三大名窑在历史上是很有名的,可现在我们对于陶瓷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同时陶瓷工艺故步自封。举办这次活动是想引进南方的新理念,与传统的理念进行碰撞,使北方的陶瓷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另外,中国的陶瓷在历史上以‘南青北白’著称,其实现在已经是青中有白,白中有青。举办这次活动,希望南、北瓷器工艺互相碰撞,互相学习,共同促进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

 自2007年7月20日至今,这八位陶瓷艺术家冒着盛夏酷暑,在邢窑、定窑、磁州窑故地踏查古迹,访老问贤,探究历史,交流技艺,创作新品。

 南北陶瓷理念要相互碰撞

 陶瓷艺术家魏启山是磁州窑的代表人物之一,目前在江西景德镇发展自己的陶瓷事业,他向笔者解释说:“北方的制瓷观念太保守,太陈旧。虽然北方的历史资源很丰富,现在的一些作品也很精致,甚至超过了历史,但是瓷器的造型等方面已经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理念。没有了市场,艺术家的创作就只能停滞不前,最终只能落得穷困潦倒的境地。相反,南方的陶瓷艺术近年发展很快,市场也比较广阔,他们的创作思维更开放,更具创新意识。我到景德镇以后,吸收了南方的思想观念,现在我的事业发展得很好,来自各地的订单做不完。”

 景德镇陶瓷艺术家朱子木先生认为,魏先生的作品就代表了南北陶瓷艺术的融合,而通过这次活动他们对南、北方的不同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们来到北方的三大窑口,参观考察了他们的陶瓷艺术。我们不能不感叹,河北的历史资源太丰富了,他们的藏品太精致了。我们对于传统的制瓷工艺有了更深的了解,学到了很多精湛的制作工艺,并且被北方民间艺人的艺术精神所感染。同时,我们也带来了南方的新思维新观念,比如在造型上的创新思维,对于市场的开发,对于作品的认识和宣传等等。通过这次活动,南方的新理念和北方的传统理念进行了交流碰撞,这些对于继承发展中国的陶瓷艺术,促进陶瓷工艺的突破和创新,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创新不能忘了自己的根本

 定窑的陶瓷艺术家陈文增认为,现在的陶瓷艺术缺乏创新,缺少突破,平庸之作太多,富含文化底蕴的高级作品太少。他说:“各个窑口都有自己的特点,自己的风格。要互相学习,不断丰富自己。定窑要丰富自己的特色,就得摸着石头过河,一边发展一边学习。在发展中如何突破传统呢?那就要求我们广泛地学习和借鉴其他艺术。广泛地学习借鉴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但借鉴不等于丢弃自己的风格,完全照搬别人的东西。借鉴是为了让我们的风格特点更突出,更能与时俱进。所以我们的借鉴要以自己的根本、自己的特点为前提,在借鉴的同时,保留并且发展自己的风格特点,让我们的艺术更有吸引力。”

“北朝铅褐釉印花扁瓶”体现东西文化的融合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当时的中原地区与西域各国的交流十分频繁,以至于当时的许多艺术中,既有汉族的传统元素,又有西域文化的影子。

这件北朝时期铅褐釉印花人物纹扁瓶,高12.2厘米、口径3.1厘米、足径4.9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瓶呈扁圆形,上窄下宽,略似杏核。敞口,短颈,假圈足。通体施褐绿色低温铅釉,釉层光亮。肩部对称置圆形鼻纽,以便穿绳携带。颈与肩相接部分有一周联珠纹。腹部两面均模印5人一组的胡腾乐舞图案。中央一人于莲座上翩翩起舞,右二人一吹奏横笛,一人打拍。左二人,一执琵琶弹奏,一人双手击钹。五人均深目高鼻,身穿窄袖长衫,腰间系带,脚蹬长靴,是当时西域人的形象。

铅釉是用氧化铅作助熔剂,烧成温度在1000摄氏度以下,上在已烧成的瓷器上,入炉二次烧成的颜色釉。《南窑笔记》称其为“炉内颜色”。它的发明比青釉晚,但在汉代已较为普遍。铅釉的硬度不高,极易出现划痕,如此完整的传世作品实属难得。

北朝时我国与中亚、西域诸国往来较多,关系比较密切,因此,西域的一些装饰图案如联珠纹、忍冬纹等就出现在瓷器上,成为一种常见的纹饰,西域人物也成为瓷器的装饰题材,这些都反映了当时我国中原地区和西域少数民族文化大融合的历史背景。此瓶人物形象生动逼真,为研究当时我国的乐舞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这件褐绿釉印花人物纹扁瓶的形制、纹饰与1971年河南安阳洪河屯北齐骠骑大将军范粹墓出土的几件黄釉印花人物纹扁瓶相似。另外,河北邢窑北朝遗址也出土过这种产品。

陶瓷文化


陶器用泥土等无机物质做原料,采取手工或其他方法做成所需要的形状,经过800℃至900℃温度焙烧硬化而成的物品。一般为日用盛器、炊器、建筑构件及艺术陈设品。器体不透明,有小孔,有吸水性。中国历史上的陶器种类很多,相继出现了红陶、灰陶、黑陶、白陶、彩陶、彩绘陶和釉陶等品种。中国制作陶器的历史十分悠久,根据考古调查,有一万多年的历史。从旧石器时代结束、新石器时代开始的时期,就发明了制陶术,所以陶器发明是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瓷器以瓷土即高岭土为原料,经拉坯成型、施釉、入窑焙烧制成的器物。瓷器经1300℃以上高温烧成,胎体烧结后呈白色或灰白色,致密坚硬,扣之能发出清脆的铿锵之声。表面的一层玻璃质透明釉与胎体结合紧密,釉层不易剥落,几乎不吸水。瓷器根据釉色可以分为青瓷、黑瓷、白瓷、彩瓷四大类。瓷器源于中国,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即生产出原始青瓷,公元2世纪的东汉时期烧制出比较成熟的青瓷。烧造瓷器的窑口遍布南北方各地,经过南北朝、隋唐的发展,到宋代已是窑口林立,产品各具特色,出现了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南宋至元代开始,中国瓷业中心逐渐集中到江西景德镇,青花、釉里红等釉下彩的发明开创了一个新局面,明清釉上彩瓷又大大改变了瓷器的审美倾向,使之走向精美华丽,使瓷器烧造工艺达到历史上的顶峰。

青瓷釉面基本色调呈青绿色的瓷器。3000年前的商代中期开始出现的原始青瓷,为我国最早的青瓷。东汉时期青瓷进入成熟阶段。六朝时期,青瓷工艺水平迅速提高,隋唐时期青瓷生产更加繁荣,越窑、瓯窑、岳州窑、长沙窑等生产出了犹如千峰翠色般的青瓷。宋代青瓷达到巅峰,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中的汝、官、哥三大窑都生产青瓷。民间的龙泉窑、哥窑、临汝窑、耀州窑等南北方窑厂都生产精美的]青瓷。青瓷的美在于它的釉色,唐代越窑烧制出湖水绿般的优雅釉色,晚唐五代又烧制成功青瓷极品秘色瓷,使釉色更为清幽雅致。南宋官窑和龙泉窑发明的石灰碱釉新工艺,让青瓷釉色呈现出粉青、梅子青等如假玉器的色泽,将青瓷之美发挥到了极至。青瓷上还采用划、刻、捏塑、拍印等工艺技法装饰胎体,在浙江地区和湖南长沙窑还相继发明了高温釉上彩和高温釉下彩美化瓷器。常见的纹样有弦纹、水波纹、斜方格纹、网纹、联珠纹、卷枝蔓草、莲瓣纹等。元明清景德镇成为中国瓷器生产的中心,白釉、红釉、蓝釉、蓝釉描金等瓷器高度发展,彩瓷逐渐受到青睐,青瓷在社会生活中渐渐失去了主导地位。

汝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河南汝州,即今天的宝丰县。北宋后期,汝窑成为瓷器的专用窑场,制品为青瓷,传世器物有盘、碟、洗、瓶、樽、碗、盏托、水仙盆等。汝窑瓷器在历史上一直是倍受重视的珍品。从传世品看,胎体较薄,胎质细腻。器物成型和修坯工艺一丝不苟,烧制也十分考究,器物底部的支烧痕迹小得如同芝麻粒,底部施满釉。它的釉色为天青釉,色彩青幽含蓄,釉质厚如凝脂,釉面开细碎的冰裂纹。汝窑烧造御用瓷的时间大约只有20年,作品极少,目前传世的汝窑器物不足百件,分别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以及英国、美国、日本、香港等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