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古代瓷器茶具 > 导航 >

陶瓷茶具的发展

陶瓷茶具的发展

古代瓷器茶具 中国古代瓷器的发展 古代瓷器发展

2020-07-21

古代瓷器茶具。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人们不可以须臾离开的。正由于人与茶息息相关,久而久之,对于茶的品类,烹茶之水,泡茶之法,饮茶之具,敬茶之礼,有着许多讲究。于是,产生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饮茶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期,江南人已有了饮茶的习惯。到了魏晋南北朝,士大夫中已形成饮茶之风。唐代中期,一些较大城市开始出现专营茶水的茶肆。江淮一带的茶叶,被商人车装舟载贩往各地。着名诗人白居易在长诗《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之句。浮梁即今景德镇,为当时茶叶集散地。

中国又是瓷国,陶瓷文化更是博大精深。茶文化与陶瓷文化一旦相撞击相结合,两者相得益彰,更提高了文化品位。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着是唐人陆羽的《茶经》,其中便谈到茶汤的颜色与陶瓷茶具颜色的关系。唐宋时代有斗茶的习俗,王公贵族、平民百姓,竞相以此为乐。所谓斗茶,是将茶饼置于杯中,冲以沸水,依色泽和汤花的优劣定输赢。斗茶最讲究的是茶盏,宋人多把福建建窑烧制的黑釉带有鹧鸪斑或兔毫、油滴之瓷盏视为珍品。今天,我们在南京城内的一些建筑工地上,常可拣到这类瓷片的标本,可见"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的南京当时斗茶风之盛。

谈到茶具,最为珍贵者要数明代永乐青花压手杯了。其造型优美,纹饰清雅,钴兰纯正,极富美感。如此高贵的茶杯,专供皇宫和贵族之家享用,烧制的数量自然甚少。据载,万历时已所剩无几,尽管历代皆有仿制,但皆难以企及其艺术高度。现时,永乐压手杯世间仅存三只,当是稀世之宝;且不说原物,即便前朝仿品的残片,也难得一晤。

明代中期以后以壶泡茶渐成风尚,其中小巧古朴的紫砂茶壶最受称颂。因为紫砂壶较之银、锡、瓷壶更具优点和特点,可以说每件都是精巧的艺术品。李渔说:"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阳羡就是江苏宜兴。

曹雪芹是一位谙于茶道的大家,在他的《红楼梦》中,有97回写了与茶有关的情节。最为精彩的第41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妙玉招待贾母等人的茶是"老君眉",水是"旧年蠲的雨水",茶具是"成窑五彩小盖钟"、"官窑脱胎填白盖碗",自是不凡,而与宝钗、黛玉吃的体己茶更是不同。茶具是王恺定制、苏轼鉴赏过的"分瓜""瓜包"、似钵而小镌着垂珠篆字的"点、犀",水则是五年前收的梅花上的雪,自然清醇无比。这充分体现了中国贵族的气派,大约也是最高层次的茶文化了。

编辑推荐

茶具的发展史


从饮茶开始就有了茶具,从一只粗糙古朴的陶碗到一只造型别致的茶壶,历经几千年的变迁,这一只只茶具的造型、用料、色彩和铭文,都是历史发展的反映。历代茶具名师艺人创造了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茶具艺术品,留传下来的传世之作,是不可多得的文物古董,当它一一地展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会感到惊讶和感叹。无论是宫廷的金银茶具,还是古朴典雅的紫砂茶壶,无论是历史上官窑的瓷器茶杯、茶碗,还是民间艺人创造的漆器或竹编茶具,都会使你叫绝。

茶具发展史

茶具如同其他饮具、食具一样,它的发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共用到专一,从粗糙到精致的历程。随着"茶之为饮",茶具也就应运而生,并随着饮茶的发展,茶类品种的增多,饮茶方法的不断改进,而不断发生变化,制作技术也不断完善。

1、隋及隋以前的茶具

一般认为我国最早饮茶的器具,是与酒具、食具共用的,这种器具是陶制的缶,一种小口大肚的容器。韩非在《韩非子》中就说到尧时饮食器具为土缶。如果当时饮茶,自然只能土缶作为器具。史实表明,我国的陶器生产已有七八千年历史。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黑陶器,便是当时食具兼作饮具的代表作品。但按现有史料而论,一般认为我国最早谈及饮茶使用器具的是西汉(公元前2068年)王褒的《僮约》其中谈到"烹荼尽具,已而盖藏"。这里的"荼"指的是"茶"、"尽"作"净"解。《僮约》原本是一份契约,所以在文内写有要家僮烹茶之前,洗净器具的条款。这便是在中国茶具发展史上,最早谈及饮茶用器具的史料。

但是,明确表明有茶具意义的最早文字记载,则是西晋(公元265-316年)左思(约公元250-约305年)的《娇女诗》,其内有"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这"鼎"当属茶具。唐·陆羽在《茶经·七之事》中引《广陵耆老传》载:晋元帝(公元317-323年)时,"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自旦至夕,其器不减。"接着,《茶经》又引述了西晋八王之乱时,晋惠帝司马衷(公元290-306年蒙难,从河南许昌回洛阳,侍从"持瓦盂承茶"敬奉之事。所有这些,都说明我国在隋唐以前,汉代以后,尽管已有出土的专用茶具出现,但食具和包括茶具、酒具在内的饮具之间,区分也并不十分严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两者是共用的。

2、唐(含五代)茶具

由于唐时茶已成为国人的日常饮料,更加讲究饮茶情趣,因此,茶具不仅是饮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器具,并有助于提高茶的色、香、味,具有实用性,而且,一件高雅精致的茶具,本身又富含欣赏价值,且有很高的艺术性。所以,我国的茶具,自唐代开始发展很快。中唐时,不但茶具门类齐全,而且讲究茶具质地,注意因茶择具,这在唐·陆羽《茶经·四之器》中有详尽记述。本世纪80年代后期,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成套唐代宫廷茶具,与陆羽记述的民间茶具相映生辉,又使国人对唐代茶具有了更加完整的认识。但唐代的饮茶方式与今人有很大的不同,以致有许多茶具是今人未曾见到过的。有关唐代宫廷茶具,下面已分件专述。这里,将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开列的28种茶具,按器具名称、规格、造型和用途,分别简述如下。

风炉——形如古鼎,有三足两耳。"厚三分,缘阔九分,令六分虚中",炉内有床放置炭火。炉身下腹有三孔窗孔,用于通风。上有三个支架(格),用来承接煎茶的。炉底有一个洞口,用以通风出灰,其下有一只铁制的灰承,用于承接炭灰。风炉的炉腹三个窗孔之上,分别铸有"伊公"、"羹陆"和"氏茶"字样,连起来读成"伊公羹,陆氏茶"。"伊公"指的是商朝初期贤相伊尹,"陆氏"当指陆羽本人。《辞海》引《韩诗外传》曰:"伊尹……负鼎操俎调五味而立为相。"这是用鼎作为烹饪器具的最早记录,而陆羽是历史上用鼎煮茶的首创者,所以,长期以来,有"伊尹用鼎煮羹,陆羽用鼎煮茶"之说,一羹一茶,两人都是首创者。由此可见,陆羽首创铁铸风炉,在中国茶具史上,也可算是一大创造。

灰承——是一个有三只脚的铁盘,放置在风炉底部洞口下,供承灰用。

炭挝——是六角形的铁棒,长一尺,上头尖,中间粗,握处细的一头拴一个小。也可制成锤状或斧状,供敲炭用。

火筴——又名筋,是用铁或铜制的火箸,圆而直,长一尺三寸,顶端扁平,供取炭用。

交床——十字形交叉作架,上置剜去中部的木板,供置用。

夹——用小青竹制成,长一尺二寸,供炙烤茶时翻茶用。

纸囊——用剡藤纸(产于剡溪。剡溪在今浙江嵊州市境内)双层缝制。用来贮茶,可以"不泄其香"。

碾——用桔木制作,也可用梨、桑、桐、柘木制作。内圆外方,既便于运转,又可稳固不倒。内有一车轮状带轴的堕,能在圆槽内来回转动,用它将炙烤过的饼茶碾成碎末,便于煮茶。

拂末——用鸟羽毛做成,碾茶后,用来清掸茶末。

罗合——罗为筛,合即盒,经罗筛下的茶末盛在盒子内。

则——用海贝、蛎蛤的壳,或铜、铁、竹制作的匙、小箕之类充当,供量茶用。

水方——用稠木,或槐、楸、梓木锯板制成,板缝用漆涂封,可盛水一斗,用来煎茶。

漉水囊——骨架可用不会生苔秽和腥涩味的生铜制作。此外,也可用竹、木制作,但不耐久,不便携带。惟用铁制作是不适宜的。囊可用青竹丝编织,或缀上绿色的绢。囊径五寸,并有柄,柄长一寸五分,便于握手。此外,还需做一个绿油布袋,平时用来贮放漉水囊。漉水囊实是一个滤水器,供清洁净水用。

瓢——又名牺杓。用葫芦剖开制成,或用木头雕凿而成,作舀水用。

竹夹——用桃、柳、蒲葵木或柿心木制成,长一尺,两头包银,用来煎茶激汤。

熟盂——用陶或瓷制成,可用水二升。供盛放茶汤,"育汤花"用。

鹾簋——用瓷制成,圆心,呈盆形、瓶形或壶形。鹾就是盐,唐代煎茶加盐,鹾簋就是盛盐用的器具。

揭——用竹制成,用来取盐。

碗——用瓷制成,供盛茶饮用。在唐代文人的诗文中,更多的称茶碗为"瓯"。此前,也有称其为"盏"的。

畚——用白蒲编织而成,也可用,衬以双幅剡纸,能放碗十只。

札——用茱萸木夹住栟榈皮,作成刷状,或用一段竹子,装上一束榈皮,形成笔状,供饮茶后清洗茶器用。

涤方——由楸木板制成。制法与水方相同,可容水八升。用来盛放洗涤后的水。

滓方——制法似涤方,容量五升,用来盛茶滓。巾用粗绸制成,长二尺,做两块可交替拭用。用于擦干各种茶具。

具列——用木或竹制成,呈床状或架状,能关闭,漆成黄黑色。长三尺,宽二尺,高六寸。用来收藏和陈列茶具。

都篮——用竹篾制成。里用竹篾编成三角方眼;外用双篾作经编成方眼。用来盛放烹茶后的全部器物。

以上28种器具,是指唐时为数众多的茶具而言,但并非每次饮茶时必须件件具备。这在陆羽的《茶经》中说得很清楚,在不同的场合下,可以省去不同的茶具。

茶具的发展过程


作为茶叶之乡的我国,茶具历史也十分悠久。茶具文化也是茶叶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历史上最古老的茶具,大约可推陶土制的缶,类似今天四川、云南的烤茶罐,它既可用来煮茶,也可作盛具用。虽形状古朴,但笨重粗糙。西汉以来出现了釉陶茶具,外表光亮平滑,且色彩鲜艳,初现了茶具的艺术性。唐代时,以陶瓷茶具为主,同时贵族、富家也出现了金、银、铜、锡等金属茶具。宋代“斗茶”用的茶具,以黑釉盏为主。元代时青白釉茶具较多,明代中叶出现了紫砂壶。至清代,广州织金彩瓷、福州脱胎漆器等茶具相继问世。近代,则有了玻璃茶具和搪瓷茶具。我国的茶具林林共总、仪态万千,茶具艺术绚丽多姿。

茶具和饮茶方式的关系相当密切。

唐宋时的饮茶方法,是将鲜叶蒸熟后,经捣碎做成饼,再用绳子串起烘干,称“茶饼”或“饼茶”。喝茶时由喝茶人将饼茶碾成碎末(也称末茶)放在锅里煎煮,以让茶叶充分渗透再喝,因而当时的茶具十分繁杂。茶圣陆羽在其《茶经·四之器》中就列举了共计二十八种茶具。除常用的煮茶、饮茶、贮茶的茶具外,还有用以碾茶的茶具:茶碾和茶罗。

茶碾为碾茶之工具。有木质茶碾和石质茶碾。木质茶碾用质地坚硬细密且无异味的木材制成。上等者为橘木,次为梨木、桑木、桐木等。此种木茶碾由“碾盘”和“碾堕”组成。碾盘外形四方,中间剜空成圆孔,正好容“堕”。碾堕是一块圆木,在中间安上轮。碾茶时以手持轴转动碾堕,靠碾堕与碾盘间的挤压来碾碎茶饼。

茶罗即“筛子”,茶圣陆羽称之为“罗合”。罗合的罗圈是用竹子或杉木经烘烤弯曲而成,圈面上涂刷油漆。罗面是用细纱绢制成。罗(筛)茶末时,要加上盖,以免茶末飘散。宋代茶罗的罗圈,考究的用金银制成,罗面则采用四川鹅溪所产的细画绢制成。当时的品茶者,多用茶碾和茶罗自碾自罗。

唐宋以来,茶具依其质地不同,可分为陶土茶具。瓷质茶具、漆器茶具、金属茶具。玻璃茶具、竹木茶具等。而在宋代时,瓷质茶具的生产异常繁荣,出现了各种不同风格的瓷茶具。当时著名的瓷窑有:杭州官窑。浙江龙泉哥窑、河南汝州汝窑、河南钧州钧窑、河北定州定窑等五大名窑。中国的茶具发展历来是与陶瓷器的发展切切相关的。

唐宋时因采用煎煮茶汁,故煎水壶以金属制品较多,且以“金银为优”,同时还以“茶瓶”煎水,亦称“煎水瓶”。

随着制茶、饮茶风尚的变迁,从唐宋时的将茶饼研碎煎煮,至元代时用鲜叶放在锅里蒸制成整片叶子的“散条”(亦称“蒸青散条”)煎煮,至明代时则将“蒸青”进一步改为“炒青”,饮茶方法也由煮饮变为泡饮。故茶具除原有的茶盏、茶杯外,明代时又出现了专为品茶而用的“茶壶”,从此盏与壶成为最基本的茶具。

明清清茶条具讲究精工细作,注重装饰,茶具上的文化气息已愈来愈浓厚。清代,茶具的制作更是进入了色彩纷呈、空前绝后的时期。制作茶具的主要材料,陶制茶具和瓷制茶具则进一步发展,形成了闻名世界的景德镇瓷器和宜兴紫砂陶器两大系列。

中国茶具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展创新,其艺术性不断地增强,具很高的审美价值。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中同时欣赏各式茶具,也就成为品茶的自然衍生,成为了一种温馨愉悦的审美过程。

陶瓷茶具的小小发展史


现代社会的休闲、交往的饮茶、品茶中,各类茶具繁多,但最普通的、使用频率最高、范围最广的仍然是各类陶瓷的茶具,包括陶瓷茶壶、茶碗等基本饮茶用具,根据我国的历史记载资料,这些陶瓷茶具的使用,最早是从唐朝开始的。在唐代,“不贵金玉而贵铜瓷”,铜和陶瓷茶具逐渐代替金银茶具,而陶瓷茶具的品种很多,其中主要的有:青瓷茶具、白瓷茶具、黑瓷茶具和彩瓷茶具。这些茶具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都曾有过辉煌的一页,有些品种自古一直沿用至今。

纵观我国茶具使用历史,一般认为,我国最早饮茶的器具,唐代以前是与酒具、食具共用的。唐时茶叶已成为国人的日常饮料,更加讲究饮茶情趣,茶具不仅是饮茶不可缺少的器具,并有助于提高茶的色、香、味,具有实用性。所以,我国的茶具,自唐代开始发展很快。中唐时,不但茶具门类齐全,而且讲究茶具质地,也因此,我 国“茶具”史料直到唐代才在唐诗里处处可见,诸如唐诗人陆龟蒙《零陵总记》说:“客至不限匝数,竞日执持茶器。”

唐朝以来,陶瓷茶具之所以 逐渐代替古老金银茶具,一是唐宋时期,整个社会兴起一股家用铜瓷,不重金玉风气。相对金玉来说,陶瓷价格更便宜,煮水性能好,又能保持香气,所以容易推 广。二是茶从唐代走向普通老百姓,茶具需求更大,需要更广泛的制作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陶瓷茶具之所以能明显取代过去的金属、玉制茶具,这还与唐朝陶瓷工艺生产发展有关,隋唐以来瓷器生产进入繁荣阶段,可生产出大量不同价值瓷器,满足不同人需求。因此,这种从金属茶具到陶瓷茶具的变化,也从侧面反映出,唐宋以来,人们文化观、价值观,对生活用品实用性的取向有了转折性的改变。

茶具之所以在唐代开始使用陶瓷,而且得到广泛的发展,并不是偶然的,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一是当时饮茶之风兴起,茶由权贵、皇族走向普通百姓,全国上下更多的人在饮茶,对茶具的需求自然是巨大的;另一方面,正因为有了 这个需求,陶瓷技术有了更大的发展。从这个发展规律来看,对于今后茶具的发展,饮茶的人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尤其是对茶具的文化品位、休闲功能、使用价值上要求更高,唯有不断满足人们的需求,才能制造出更好的茶具来。

茶具发展史


从饮茶开始就有了茶具,从一只粗糙古朴的陶碗到一只造型别致的茶壶,历经几千年的变迁,这一只只茶具的造型、用料、色彩和铭文,都是历史发展的反映。历代茶具名师艺人创造了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茶具艺术品,留传下来的传世之作,是不可多得的文物古董,当它一一地展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会感到惊讶和感叹。无论是宫廷的金银茶具,还是古朴典雅的紫砂茶壶,无论是历史上官窑的瓷器茶杯、茶碗,还是民间艺人创造的漆器或竹编茶具,都会使你叫绝。

茶具发展史

茶具如同其他饮具、食具一样,它的发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共用到专一,从粗糙到精致的历程。随着"茶之为饮",茶具也就应运而生,并随着饮茶的发展,茶类品种的增多,饮茶方法的不断改进,而不断发生变化,制作技术也不断完善。

1、隋及隋以前的茶具

一般认为我国最早饮茶的器具,是与酒具、食具共用的,这种器具是陶制的缶,一种小口大肚的容器。韩非在《韩非子》中就说到尧时饮食器具为土缶。如果当时饮茶,自然只能土缶作为器具。史实表明,我国的陶器生产已有七八千年历史。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黑陶器,便是当时食具兼作饮具的代表作品。但按现有史料而论,一般认为我国最早谈及饮茶使用器具的是西汉(公元前2068年)王褒的《僮约》其中谈到"烹荼尽具,已而盖藏"。这里的"荼"指的是"茶"、"尽"作"净"解。《僮约》原本是一份契约,所以在文内写有要家僮烹茶之前,洗净器具的条款。这便是在中国茶具发展史上,最早谈及饮茶用器具的史料。

但是,明确表明有茶具意义的最早文字记载,则是西晋(公元265-316年)左思(约公元250-约305年)的《娇女诗》,其内有"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这"鼎"当属茶具。唐·陆羽在《茶经·七之事》中引《广陵耆老传》载:晋元帝(公元317-323年)时,"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自旦至夕,其器不减。"接着,《茶经》又引述了西晋八王之乱时,晋惠帝司马衷(公元290-306年蒙难,从河南许昌回洛阳,侍从"持瓦盂承茶"敬奉之事。所有这些,都说明我国在隋唐以前,汉代以后,尽管已有出土的专用茶具出现,但食具和包括茶具、酒具在内的饮具之间,区分也并不十分严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两者是共用的。

2、唐(含五代)茶具

由于唐时茶已成为国人的日常饮料,更加讲究饮茶情趣,因此,茶具不仅是饮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器具,并有助于提高茶的色、香、味,具有实用性,而且,一件高雅精致的茶具,本身又富含欣赏价值,且有很高的艺术性。所以,我国的茶具,自唐代开始发展很快。中唐时,不但茶具门类齐全,而且讲究茶具质地,注意因茶择具,这在唐·陆羽《茶经·四之器》中有详尽记述。本世纪80年代后期,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成套唐代宫廷茶具,与陆羽记述的民间茶具相映生辉,又使国人对唐代茶具有了更加完整的认识。但唐代的饮茶方式与今人有很大的不同,以致有许多茶具是今人未曾见到过的。有关唐代宫廷茶具,下面已分件专述。这里,将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开列的28种茶具,按器具名称、规格、造型和用途,分别简述如下。

风炉形如古鼎,有三足两耳。"厚三分,缘阔九分,令六分虚中",炉内有床放置炭火。炉身下腹有三孔窗孔,用于通风。上有三个支架(格),用来承接煎茶的。炉底有一个洞口,用以通风出灰,其下有一只铁制的灰承,用于承接炭灰。风炉的炉腹三个窗孔之上,分别铸有"伊公"、"羹陆"和"氏茶"字样,连起来读成"伊公羹,陆氏茶"。"伊公"指的是商朝初期贤相伊尹,"陆氏"当指陆羽本人。《辞海》引《韩诗外传》曰:"伊尹……负鼎操俎调五味而立为相。"这是用鼎作为烹饪器具的最早记录,而陆羽是历史上用鼎煮茶的首创者,所以,长期以来,有"伊尹用鼎煮羹,陆羽用鼎煮茶"之说,一羹一茶,两人都是首创者。由此可见,陆羽首创铁铸风炉,在中国茶具史上,也可算是一大创造。

灰承是一个有三只脚的铁盘,放置在风炉底部洞口下,供承灰用。

炭挝是六角形的铁棒,长一尺,上头尖,中间粗,握处细的一头拴一个小。也可制成锤状或斧状,供敲炭用。

火筴又名筋,是用铁或铜制的火箸,圆而直,长一尺三寸,顶端扁平,供取炭用。

交床十字形交叉作架,上置剜去中部的木板,供置用。

夹用小青竹制成,长一尺二寸,供炙烤茶时翻茶用。

纸囊用剡藤纸(产于剡溪。剡溪在今浙江嵊州市境内)双层缝制。用来贮茶,可以"不泄其香"。

碾用桔木制作,也可用梨、桑、桐、柘木制作。内圆外方,既便于运转,又可稳固不倒。内有一车轮状带轴的堕,能在圆槽内来回转动,用它将炙烤过的饼茶碾成碎末,便于煮茶。

拂末用鸟羽毛做成,碾茶后,用来清掸茶末。

罗合罗为筛,合即盒,经罗筛下的茶末盛在盒子内。

则用海贝、蛎蛤的壳,或铜、铁、竹制作的匙、小箕之类充当,供量茶用。

水方用稠木,或槐、楸、梓木锯板制成,板缝用漆涂封,可盛水一斗,用来煎茶。

漉水囊骨架可用不会生苔秽和腥涩味的生铜制作。此外,也可用竹、木制作,但不耐久,不便携带。惟用铁制作是不适宜的。囊可用青竹丝编织,或缀上绿色的绢。囊径五寸,并有柄,柄长一寸五分,便于握手。此外,还需做一个绿油布袋,平时用来贮放漉水囊。漉水囊实是一个滤水器,供清洁净水用。

瓢又名牺杓。用葫芦剖开制成,或用木头雕凿而成,作舀水用。

竹夹用桃、柳、蒲葵木或柿心木制成,长一尺,两头包银,用来煎茶激汤。

熟盂用陶或瓷制成,可用水二升。供盛放茶汤,"育汤花"用。

鹾簋用瓷制成,圆心,呈盆形、瓶形或壶形。鹾就是盐,唐代煎茶加盐,鹾簋就是盛盐用的器具。

揭用竹制成,用来取盐。

碗用瓷制成,供盛茶饮用。在唐代文人的诗文中,更多的称茶碗为"瓯"。此前,也有称其为"盏"的。

畚用白蒲编织而成,也可用,衬以双幅剡纸,能放碗十只。

札用茱萸木夹住栟榈皮,作成刷状,或用一段竹子,装上一束榈皮,形成笔状,供饮茶后清洗茶器用。

涤方由楸木板制成。制法与水方相同,可容水八升。用来盛放洗涤后的水。

滓方制法似涤方,容量五升,用来盛茶滓。巾用粗绸制成,长二尺,做两块可交替拭用。用于擦干各种茶具。

具列用木或竹制成,呈床状或架状,能关闭,漆成黄黑色。长三尺,宽二尺,高六寸。用来收藏和陈列茶具。

都篮用竹篾制成。里用竹篾编成三角方眼;外用双篾作经编成方眼。用来盛放烹茶后的全部器物。

以上28种器具,是指唐时为数众多的茶具而言,但并非每次饮茶时必须件件具备。这在陆羽的《茶经》中说得很清楚,在不同的场合下,可以省去不同的茶具。

让茶具道法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深厚


在开始学习茶的阶段,我们所需要准备的基本器具有:煮水壶(随手泡)一只、茶道组合一组、茶海(茶船)一个、无色透明玻璃杯若干、四~六人量紫砂壶一把、公道杯一只、小品闻香饮杯若干套(包括品杯和闻杯)、大盖碗若干(陶瓷紫砂随意)、新茶巾(小毛巾)一条、还有就是对茶艺的好奇心一颗了。

茶在我国的传播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世界上的茶树原产地并不是只有中国一个,在世界上的其它国家也发现原生的自然茶树。但是,世界公认,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有着卓越的贡献,这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并且逐步地传播到中国的周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让茶具道法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深厚。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益的一种和美仪式。茶具道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当时社会上茶宴是一种很流行的社交活动。唐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称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