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瓷器中国古代五大名瓷 > 导航 >

一口气读懂五大名窑

一口气读懂五大名窑

瓷器中国古代五大名瓷 瓷器鉴别的五大要领 古代瓷器名窑

2020-07-29

瓷器中国古代五大名瓷。

瓷器在中国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在瓷器中最为重要的,除了家喻户晓的青花瓷外,那就属——五大名窑!其实在古代,一些士人还是很不待见青花瓷呢,说青花瓷,花里胡哨的好俗,还是素雅的好看。

况且,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

元代前面还有宋、五代十国、唐……最主要的,就市场行情和历代评论而言,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还是以五大名窑为主。

因此,我们就来一口气认识,了解中国瓷器不得不知的五大名窑吧。窑——窑口,用来烧瓷器的地方,工作作坊,先要有窑,然后才有瓷。这五大名窑,分别叫

在开始之前,我先教你一个口诀,让你立马记住这五个窑。汝哥官钧定=乳鸽冠军订

在原本古籍中的顺序是汝官哥钧定,不过这也不影响啦,接下来让我们正式开始吧~五大名窑,简单一点说,它们就是四个民间企业和一个国有企业。

官窑放第一个讲,因为要先跟大家说清楚一个概念,就是官窑的含义。官窑,大致分一下两种含义:一、给官方烧瓷器的窑二、单指宋代朝廷兴建的窑它们分别是:北宋汴京官窑 & 南宋修内司官窑、郊坛下官窑五大名窑中的“官”是第二种,单是指宋朝官府兴建的窑,当然它也从属于第一种。在北宋,皇宫买瓷器的方式,还是民间办厂,朝廷订购。到宋徽宗时期,估计他的艺术细胞怎么用都用不完,

便大手一挥自己整了个窑来烧瓷器,这就有了汴京官窑。

但是没有多久北宋就灭亡了,接下来到了南宋环节,南宋延续了官窑设置,

弄了修内司官窑和郊坛下官窑。因此官窑也分旧官和新官,分别对应北宋和南宋官窑。当南宋也灭亡了过后,属于宋代时期的官窑也就随之消失了。汴京,北宋首都,现河南开封。汴京官窑还没有找到窑址,据说是在现在开封市地底下的,地下水位较高,挖掘起来很成问题。

而南宋官窑有俩,修内司官窑和郊坛下官窑,两个窑都是位于浙江杭州的,分别在老虎洞和乌龟山,都已找到窑址。

总之,宋朝时期的官窑是正经的国企,因此烧出来的东西直供宋朝官府,都是顶顶棒的精品。

汝窑位于汝州,因地而名,所以叫汝窑。广义上的汝窑是指汝州境内所有的窑,而狭义的汝窑是指曾在北宋末期,为宫廷烧造天青色瓷器的窑,窑址现在位于河南宝丰县清凉寺,因而它也叫汝官窑。现在北京故宫、台北故宫等大型博物馆所藏的汝窑天青釉瓷器就是在那里生产的啦。

原本汝窑是个民间企业,因为瓷器烧得好,因此加入了北宋官方瓷器全家桶。给到朝廷的都是以天青色为主的,可能深点,可能浅点儿,总之就是天青色没跑了。方文山写在《青花瓷》里的“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他已经在一档综艺上面说明是因为觉得天青色这个词放那里太美了,因此就没有改了 。

数量极少,有人之前统计说是只有67.5件,随着时间推移,有一些藏了好久的也在慢慢重现人间,所以这个数字也在慢慢增长着,但是增长得也是很缓慢啦,现在据说是统计全球共有92件。

话说为什么是67.5件呢?这个0.5,是说广东省博物馆,他们藏有碎掉的汝窑瓷器半件……

定窑,位于定州,现在位于河北省曲阳县。定窑从唐代就开始烧,一直到元代终结,烧了六、七百年,是一个百年老字号。定窑以烧白瓷为主,卖得特别好,除了白瓷也会烧其它颜色的瓷。

当时不论贵贱都可以用定窑瓷器,有文献记载五代时期定窑因为生产量太大,赚钱太多,官家就已找上门来收瓷器税。到了北宋年间,定窑的白瓷已经是烧得炉火纯青,也被官府安排上了,成为了北宋宫廷御用瓷器的一员。

给官家的,一定是最好的。因此北宋那段时间生产的白瓷,都精巧到不行。

古籍中关于定窑有个很有趣的记载,就是[定瓷有芒不堪用]这件事情,这个芒字,让各路专家好生解释。起先说这个芒是芒口、涩口,

原因是因定窑在一段时间内采用过覆烧,覆烧的意思就是把器物倒扣过来烧制,

因此口沿处没有釉,所以有芒口。有芒口的定窑,讲究点的也会给它弄一个金属圈,套在口沿一圈。

而其它的窑,基本都是正烧,但是正烧,底部施釉是个问题,所以,很多窑口就采用了支钉烧,就是拿个有几个小尖的东西顶着烧,这样烧出来,底部只会有几个小点点。

最后,风头不知道什么时候转了,解释说这个芒是光芒的芒,是觉得定窑太白太亮太刺眼,所以是光芒太强,因此不堪用。

钧窑,古代钧州,现今的河南禹州市。钧窑就是属于创新改变的那种。

长久以来瓷器的颜色不多,在白、青、黑等几个颜色区间翻来覆去整了几百年了,而它们是因为釉里面的铁含量决定的,

大致上铁含量低于1%烧出来就是白瓷,1%至3%烧出来就是青瓷,4%往上,烧出来就是黑瓷。

但是钧窑的窑工,在釉里面加了一些铜,然后神奇的事情就出现了。出现了一片一片的紫红色,这是人们没有见过的全新版本,一眼就爱上了。

总之,因为其精美特殊的工艺,钧瓷加入了北宋官方瓷器全家桶。又以其特殊的工艺,引起了各地的效仿,现在考古学者在好多地方都找到烧制钧窑的窑址,找到了百来个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创新很重要啊!

前面汝、定、钧的名字都是来自于它们所处的地方,汝州,钧州,定州。哥窑的名字来源,很直白。哥,什么意思?哥,就是哥哥的意思啊!

据古籍记载,哥窑来源于宋时俩兄弟。一个叫章生一,一个叫章生二,然后他们俩搞了两个窑,哥哥搞的就叫哥窑,弟弟搞的就叫弟窑(又曰生二窑、龙泉窑)。这里的哥窑,跟两岸故宫里面藏的哥窑,不全是同一个窑所出产的瓷器。经过考古人多年的发掘、研究、讨论,最终认定,古籍中的哥窑产地在浙江龙泉,因此叫“龙泉哥窑”。而在两岸故宫里面的那些哥窑,它们目前的称呼是“传世哥窑”,它们的年代和窑口还未能完全弄清,其中有一些是来自于宋代时的哥窑,有一些则是来自于前面提到的修内司官窑在元代时所烧……

“传世哥窑”身上也有像汝窑、官窑一样的开片纹,不过“传世哥窑”这个比较特殊,

它有个响当当的名号——金丝铁线。

附: 五大名窑的说法初见于明朝时期的古籍——《宣德鼎彝谱》,在它原本的记载里面,里面还有一个“柴”。 柴窑,这个名字来源,据说就是来自后周皇帝,柴荣,还算明君一枚,如果没有那么早死,一统乾坤的可能就是他了,宋太祖赵匡胤篡的位就是原属于柴荣儿子的。那句著名的“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就有说是柴荣写的。 书中排序,柴窑排在所有瓷器的首位,也有一种说法是,汝窑是根据柴窑而来的。 但是!柴窑没有可靠传世品,并且没有找到过窑口的踪迹,是一个传说中的瓷窑。所以,它就这样被人们排除在外了,所以现在就“五大名窑”的这种说法,而不是“六大名窑”。 不过有六大窑系,它们分别是定窑、钧窑、磁州窑、耀州窑、龙泉窑和景德镇窑。 也许随着考古的不断发现,以后我们也有可能窥见一次柴窑的芳容嘞。

编辑推荐

瓷器与五大名窑


一、官窑紫口铁足话官窑

宋徽宗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建窑烧制的御用瓷器,称为官窑,所制器物,有鼎、有炉、瓶、觚(饮酒器)等仿古铜器器形,另有陶瓷文具用品如笔筒、水滴、印泥盒等,均属佳品。

官窑的特色是土质细腻,胎釉俱薄如纸。色有月白、粉白、粉青、大绿、油质等,当时最受重视为月白,粉青次之。开片,以冰裂纹为上品,梅花片次之,细碎纹最下。其中器面有釉斑的。以鳝血为上,黑纹次之。可见北宋官窑的制作水准极高。

因金的入侵,汴京破灭,官窑随着北宋消失。康王高宗在杭州建都是为南宋,宋高宗奠都后,即命邵成章在杭州凤凰山,仿官窑旧朱,建窑烧瓷,称为「内窑」,即是南宋官窑。

内窑比北宋官窑更成熟更精致,釉色以粉色为主,晶莹澄澈,足以比美青瓷,所用瓷土坯,略带亦色,所以露胎处烧成后颜色如铁,烧制时,器口向上釉下,口上的釉极薄,赤土隐隐透出,所以当时称「紫口铁足」。两京官窑,因温度控制不善,釉中的铁质,氧化不均而产生窑变,呈现出紫红或褐色的斑点,古代民智末开,将窑变瓷器视为鬼怪作崇,不予保留,故迄今窑变传器不多。

故宫这一季展示了宋代文物特展,精品尽出,其中有粉青水仙四方盘号称故宫之宝,另有冰裂荷花器皿也极精美,展期至六月三十日,盼同仁都能拨空参观。

二、汝窑

我国青瓷器从魏晋有瓷器以来,就是主要产品。它釉中所含氧化铁是经过还原焰烧成的(氧化焰与还原焰是烧结过程中的空气控制,让空气氧完全燃烧称氧化,注入新空气称还原)。若是烧得太过,就会呈现深众绿色,若烧的不过,就呈灰青色,所以氧化与还原是青瓷制造历史上两大技术。

到了宋代,这项技术被充份掌握,它是陶瓷发展史的重大成就,最著名的就是河南窑瓷器,河南生产青瓷的窑址,遍及临汝四乡,而以临汝县为集散地,宋代并并在此设汝州窑务以抽税捐。

汝窑青瓷贵重当代,士大士尤其喜欢视为珍品。有印花、刻花、素面三种,以素面为贵,釉色有天青、粉青、鸭蛋青、虾青、茶青等不同。纹片有牛毛黄纹,细碎冰裂纹、蟹爪纹等,釉中气泡比官窑稍大,有如满天星斗,清澈度在宋代诸中,堪称第一。 

汝窑成品形式不多,仅盘、碗、洗盏、托等,最大件作品不过一尺,胎骨薄,有深灰、浅灰两种,底足满釉工整,因文钉烧成之故,细小四至五支文钉芝麻点为收藏家鉴别汝器的特征,汝窑成就高,时代短,传世宝物不多,今人有仿造汝窑釉色、器形者用在茶具上,故称仿汝窑。

三.哥窑

宋代名窑,多以釉色见长闻名,只有哥窑以表面纹片著名,在宋五大名窑,排名第二。

宋人有二兄弟,在浙江龙泉设窑造器,哥哥章生一的称哥窑,弟弟章生二的为弟窑,哥窑的冰裂纹,非自然碎裂,而是刻意烧成,在当代即被当为「百圾碎」。百圾碎的称呼,只外表冰裂的泛称,因釉色的不同胎质的不同,出现红、黑、金与黄等深浅不同颜色,裂纹又分网状、榆花、冰裂、大小裂,这些纹片肉眼看来好像釉上生裂,用放大镜看釉质又紧结合,毫无裂痕,因此而而人寻味。传世哥窑,多属一尺左古的圆形器,如香炉、花器等,装饰很少只有几道弦纹,颜色有白灰、深灰、黑、杏黄、沉香色等,釉色有深末、淡黄、深青、蟹壳青、竭、黑条、月香、鱼肚白等,成器特色在于沉稳而有光泽,釉中有小气泡如珍珍,隐隐暗存,十分别致。

哥窑虽然特别,不知何故,传器真品不多,民间仿哥窑极多,形似而神不似,要看真正哥窑,认识真品哥窑,可能只在故宫博物院。

哥窑虽然突出,然弟窑也不差,哥以百圾碎出名,弟却以纯如玉,不冰裂贵,颜色粉青最上品,葱翠纯洁,有如翡翠,一般称弟窑为龙泉窑。

龙泉青瓷烧造特色在于还原焰控制的准确,除了翠青,粉青两种特征外,边沿沿白,底是工整,雾胎紫江为真识别,龙泉窑亦以生产生活用器为主,自宋至清不曾中断,民国初年曾停止,后在中共恢复传统工艺政策下,龙泉窑加入餐具制作行列,所产餐具,外销欧美,极受欢迎。

四.定窑

以颜色来区别,中国的瓷器,青翠色系的有汝窑及龙泉窑的产品,白色系的有三个地方,一是德化白瓷,一是浮梁白瓷,一是定州白瓷,德化是明朝产地,浮梁是唐朝产地,定州则是宋朝产地。

定窑指宋代定州白瓷窑,在河北省回阳县,鼎盛繁华期超过二百年,北宋被金灭亡,定窑与之共亡。

定窑产品种类不少,有尊、爵、碗、盘、佛像等,胎土幼细白净,故胎薄坚,胎土上有印花,以刀刻的叫划花,以陶模压的叫印花,以针刺的叫绣花,图案鸟、鱼居多,在烧窑时与一般瓷器相反,用口在底下足朝上的覆烧法,成品底有釉口无釉,所以要在口缘包箍金属保护。

定窑以白色为主,也有窑变成红色紫色或金花色,但皆少见,故宫定窑珍品不多,以现代观点来看,略嫌粗糙,陈列之定州日瓷水注,拙而不雅,釉色不金,个人并不十分欣赏。

五、钧窑

中国瓷器在宋朝前都是单一釉色,如青色、白色,在宋时发展成多釉色的术,这是瓷器史上划时代的成就,在河南的禹县,即以生产彩色釉器闻名,俗称窑。

钧窑的烧造,充份掌握还原焰的烧造技术,使釉色中的铜元素产生变化,产品以碗碗盘、香炉、花盆居多,胎质厚重,釉色混浊,一件作品素烧后,又重复釉,故成器后,器物表面有蚯蚓走泥纹,釉色多呈紫、红青斑,有云霞流动的感觉,色彩厚重沈稳速人,例如故宫在宋代文物展中,展示一花盆叫天蓝紫玫瑰盆,即是蓝紫红色调的釉色。

钧窑在宋代是珍品,在今世已成雕虫小技,仿间钧窑作品,比古代更精,只不过少了年代感及拙趣。

后记:为了让大家对五大名窑有一定的印象,专家故用极简略的文字做说明,如能在一大堆瓷器中记住其特色,那就是我们所期待的。因为不仅是瓷器商城,还有丰富的瓷器文化知识。

陶瓷文化:宋代五大名窑之定窑(一)


定窑产于定州境内(今河北曲阳涧磁燕山村),故名。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它是继唐代的邢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大瓷窑体系。主要产地在今河北省曲阳县的涧磁村及东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带,因该地区唐宋时期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窑。定窑原为民窑,北宋中后期开始烧造宫廷用的瓷器。

工艺特色

据《曲阳县志》载,五代时曲阳涧磁已盛产白瓷,官府曾在此设官收瓷器税;但据调查,早在唐代这里已烧白瓷;至宋代有较大发展,除烧白釉瓷器外,还烧黑釉、酱釉和绿釉等品种,文献称为“黑定”、“紫定”和“绿定”。有毛口和泪痕等特征,毛口是复烧口部不上釉,泪痕多见于盘碗外部,因釉的薄厚不匀,有的下垂形如泪迹。装饰有刻花、划花、印花诸种,风格典雅。对各地瓷窑有一定影响,曾出现不少仿烧定窑瓷器的瓷窑,纹饰以龙凤纹为主。此类宫廷用器多有传世,窑址遗有大量龙凤纹器物碎片。

窑址

定窑窑址规模最大、最集中的窑场,分布在今曲阳县涧磁村北一带,这里有十几处高大的堆积,最高的15米,堆积着众多的瓷片、窑具、炉渣、瓷土等。从遗址地层叠压关系看,遗址分晚唐、五代和北宋三个时期,198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定窑创烧于唐朝后期。从这时一直到五代的定窑瓷器,还较为粗糙简单,器型以碗为主,正处于向精瓷的过渡阶段。但在五代中后期,定窑白瓷出现了一次根本性的飞跃。所烧瓷器不再施化妆土,胎、釉呈现出精、白、薄的特征。有些器物的白度甚至超过了邢窑的细白瓷器。

北宋是定窑发展的鼎盛时期,制瓷技术有许多创造和进步。北宋中后期,定窑由于瓷质精良、色泽淡雅,纹饰秀美,被宋朝政府选为宫廷用瓷,使其身价大增,产品风靡一时,同时也成为当时瓷器收藏的热门。

定窑在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后,由于连年兵灾,逐渐衰落和废弃。金朝统治中国北方地区后,定窑瓷业很快得到了恢复,有些产品的制作水平不亚于北宋时期。从有龙凤纹饰的一些器物上看,定窑产品也是金代统治者喜爱的瓷器品种。到了元朝,定窑终于逐渐没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