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哥釉瓷器鉴别 > 导航 >

历代哥釉瓷器特点

历代哥釉瓷器特点

哥釉瓷器鉴别 波浪釉瓷器鉴别特点 全釉瓷砖

2020-08-11

哥釉瓷器鉴别。

哥窑瓷器从色泽区分,有月白、灰黄、粉青、灰青、油灰、深浅米黄等种类。哥窑瓷最显著的特征是釉色沉厚细腻,光泽莹润,如同凝脂;若置之于显微镜下,可见瓷釉中蕴含的气泡如同聚沫串珠,凝腻的釉面间迸裂有大小不一,或密匝或疏落的冰裂状网纹,其网纹之色浅黄者宛若金丝,细黑者如铁线,二者互相交织,因而被名之为 “ 金丝 ” “ 铁线 ” 。

宋代哥窑胎质坚细,瓷器口沿尖窄,厚釉在瓷器口沿不能存留,垂釉多在口沿边稍下处形成略微凸出之环形带,因口沿处胎骨略黯而被称之为 “ 紫口 ” ,此为宋哥窑瓷之一绝,尽管以后历代有许多仿宋哥窑,但在烧制上皆未能臻此绝艺。

宋代哥窑瓷既如此名贵,那当时其窑址又在何处呢?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据史料记载,浙江龙泉南宋时有章家二兄弟,均以陶为业,各主一窑,兄所主之窑名哥窑,弟窑亦称龙泉窑。

哥窑瓷器的特点是里外披釉,均匀光洁,晶莹滋润,不仅扣之瓷音清亮,而且造型挺拔大方,轮廓亦柔和流畅。属于青瓷系的哥窑器,以釉色取胜。

宋代哥窑在后世备受人们青睐,元明清仿制者颇多,且各有风格,被称为仿哥窑或哥釉,但其制作工艺已不能与宋代哥窑相媲美。清乾隆帝尤喜赏宋代哥窑,尝欣然作诗赞云: “ 铁足圆腰冰裂纹,宣成踵此夫华纷。”

鉴定哥窑瓷主要从造型、胎骨、釉色等方面着眼。它的胎质呈黑色,细腻、坚实。釉面浑厚滋润,釉面开有大小纹片。器物以瓶、炉、洗、碗、罐为主。

60 年代时,浙江省文物考古单位曾对龙泉大窑等几处窑址进行了发掘,发现不少黑胎片纹青瓷,大部分为日常生活用瓷。但与另一部分传世的哥窑器物相对照,这二种哥窑的造型、胎色、釉面和纹片均有不同之处。为此,文物界将这些原藏于宫廷、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及流散于民间和国外的这类哥窑器称之为“ 传世哥窑 ” 。

传世哥窑瓷器以仿古代青铜器造型的器物为主。如鱼耳炉、乳钉五足炉、胆式瓶、八方穿带瓶、弦纹瓶等,也有盘、碗、洗之类。它的胎骨较厚、胎质细腻,烧练时大部分在器底用支钉,而目前发现的龙泉哥窑是不用支钉烧成的。这一闻名世界的传世哥窑的产地迄今还未发现,尚待文物考古学者的分晓。

taoci52.com扩展阅读

哥釉瓷器怎么鉴定?


哥釉瓷器怎么鉴定?

古语说“打眼容易捡漏难”,难就难在古玩的真假难辨。眼力好的,能淘到看似普通却价值千万的宝贝;眼力差的,就算倾家荡产买回的“古董”也一文不值。

哥釉瓷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哥窑产品。

开裂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成型时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响了分子的排列;二是坯、釉膨胀系数不同,在焙烧过程中,釉面产生较大的张应力,使釉面形成许多裂纹。哥釉瓷的重要特征是釉面开片。

鉴定知识:“金丝铁线”是哥釉的典型特征,意指开片纹中,黑色为“铁线”,黄色为“金线”,二者交织分布,它们是随着年代的久远发展而形成。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据史料记载,浙江龙泉南宋时有章家二兄弟,均以陶为业,各主一窑,兄所主之窑名哥窑,弟窑亦称龙泉窑。哥窑瓷器的特点是里外披釉,均匀光洁,晶莹滋润,不仅扣之瓷音清亮,而且造型挺拔大方,轮廓亦柔和流畅。宋代哥窑在后世备受人们青睐,明清景德镇窑场出现较多的仿传世哥釉瓷,以明宣德、成化和清雍正朝最好。雍正仿哥釉,釉色、纹片皆佳,釉面平整,与传世哥窑比,色泽尚欠温润肥厚,器型显拘谨。

程晓中介绍,看一件瓷器好不好,主要关注它的历史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瓷器最好的烧制年代是宋朝,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保存完好并流传下来的较少,自元代起,历朝都有仿制哥窑的烧造。”陈晓中说,哥窑有个特色,釉面有金丝铁线的开片,大的铁褐色铁线里面有小的金黄色开片。此碗是民窑烧造,底足的切削方法可见足跟是浑圆的,古玩界称为泥鳅背。从碗的胎釉和造型来观察,可以确定此碗是清朝雍正时期烧造的民仿哥釉。他说,雍正时期也是瓷器烧造的第二高峰期,所以此碗的历史价值较高。此碗的金丝铁线比较明显,但不是出土文物,不过依旧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

在老古玩里有三句话叫做:货好勿忧,货正勿愁,货招手让人来。意思是说,只有你有好东西、真东西,就会不愁卖。

明清官窑仿哥釉瓷器分别有哪些特点


清代乾隆皇帝是古瓷的忠实爱好者,他为瓷器所谱的诗词多达200余首。而在这200余首称颂古瓷的诗中,又有近20首是专门为哥窑瓷器所写,最著名的当属“铁足腰圆冰裂纹,宣成踵此夫华纷,而今景德翻新样,复古成不易云云”这几句。从这首诗中,我们不仅能看到乾隆皇帝对哥窑瓷器的钟爱,也能看到哥窑瓷的显著特征,更能发现在此时景德镇御窑厂,仿烧哥窑瓷器已经很成功了,并且还有了与当时官窑瓷生产特色结合起来的“翻新样”的新面貌。

实际上,哥窑瓷器作为宋代五大名瓷,在宋以后的各朝均有对它的仿制,尤其是明清两朝,这种仿哥之风达到鼎盛。元代亦有哥窑瓷器,后世普遍认为是仿烧修内司官窑所烧,一般称为传世哥窑,清宫记载其为哥窑型。而明清所仿烧的哥窑瓷,一般就称仿哥窑或仿哥釉,最早在明代永乐末年初现端倪,真正意义上仿烧成功则是在宣德年间。

明宣德年间仿哥釉瓷器还没有完全成功烧出原哥窑瓷器金丝铁线、紫口铁足的特征,但是都有细碎开片纹。在造型上,宣德仿哥釉瓷器有菊瓣碗、菊瓣盘、折沿盘、撇口盘、鸡心碗等,款识均参照宣德青花书写,一般是 “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楷书、青花双圈款。总的来说,宣德仿哥釉瓷器的釉面光洁度偏低,釉色偏灰,稍微有油腻感,釉面有典型宣德官窑的橘皮纹特征,开片纹理微微闪红、闪黑。

明代成化官窑继承了宣德年间仿哥釉瓷的烧造工艺,但是在紫口铁足特征上另辟蹊径:为了模仿原哥窑瓷的这一特征,成化仿哥釉一般在口足上施酱紫色釉。成化仿哥釉瓷的胎体普遍较厚,釉面仍仿哥瓷的开片,为青灰釉上黑、黄色纹片交织,但是仿得太过规整,没有浑然之美;另一个不足是釉质很肥润光亮,缺乏“酥油光”质感。

清代仿烧哥窑瓷器,以雍正和乾隆两朝为最。雍正时期仿烧哥瓷,制作相当精良,在大小开片结合的金丝铁线特征上已经做得比较成功,开片中“铁线”占多,呈黑色或略发蓝,另外还有单独的大开片或细碎开片。其釉面可以烧成真哥瓷一样的“酥油光”,釉面色泽的种类、呈色也与真品不相上下,唯一的缺憾是雍正仿哥釉瓷的开片纹路,在细小区域内不具备真品那种曲折变化的游刃状态,比较平直。从造型来看,雍正仿哥釉瓷多见赏瓶及文房用具。

到了乾隆时期,仿哥釉瓷器的烧制继承了前朝的优秀工艺,虽然开片纹偏大,“铁线”多偏灰黑,但是在开片纹路上做到更加和谐自然,亦属于上乘之作。

【陶瓷文化】哥釉瓷


又称哥瓷、哥窑瓷,南宋龙泉青瓷窑系中—些技术力量很强的作坊,受官窑工艺的影响,生产出的一种釉面满布碎片纹的青瓷。瓷器釉层开裂片纹,是由于胎体原料受热时膨涨系数大于釉层的膨涨系数,在瓷器烧成后冷却时,胎体将表面玻璃釉层拉碎,即为百圾碎。由于胎釉密合极佳,釉层不剥落,也不划手,除了出现奇特自然的片纹,没有任何有碍使用之感。宋代龙泉窑的工匠人为控制胎釉成分作出这种奇特片纹的瓷器,为宋代瓷器艺术的百花园增添了光彩。龙泉地区考古发掘、调查发现的哥窑瓷器,都是灰白胎,质地比较粗,施浅灰色青釉,釉质肥润,片纹大小相错,深浅有致,装匣时垫坯工具为垫饼或垫圈、垫烧工具的质地很细腻。传世瓷器中被认为是哥窑作品的,还有铁骨胎、深灰胎、土黄色胎的,釉色有炒米黄色、浅炒米黄色等。宋代没有任何历史文献记载哥窑,或哥釉瓷,元孔齐《静斋至正直记遗编》开始出现“哥哥洞窑”、“哥哥窑”,对哥窑特点的描写不具体。到明洪武时曹昭在《格古要论》描写哥窑器为“色青,浓淡不一,亦有铁足紫口”,“元末新烧,土脉粗燥,色亦不好”。没有说明哥窑和弟窑之间的关系。嘉靖四十年的《浙江通志》有更具体的描述。指出其产地在琉华山下的琉田镇,即龙泉的中心窑场大窑。《浙江通志》中第一次出现了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主一窑场的事,哥窑生产开片瓷,弟窑生产不开片的龙泉青瓷。哥窑弟窑故事的完备,从《静斋至正直记遗编》到《浙江通志》成书,经历一个世纪。这个故事是逐渐编出来的,与历史事实不符。多少年来考古工作者对龙泉窑系进行大规模的拉网式调查,1979年浙江省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单位联合进行了大规模发掘、没有发现章氏兄弟的庙、碑、墓葬及任问历史遗迹、也没有发现单独生产哥釉瓷的窑址。与龙泉地区青瓷生产情况完全符合的明人著作,只有陆容的《菽园杂记》,他在龙泉访古、谈龙泉青瓷很多,但只字未提哥窑。情况应该是这样,釉面满开片的哥釉瓷是龙泉青瓷中部分窑场的一种产品,很有特色,生产作坊不是一个独立的瓷窑体系,后人错误地把它们分为哥窑和弟窑两个窑系。明清以后的哥瓷更加复杂化,因为景德镇有专门仿哥釉瓷的哥窑户,这些仿品应该和宋元哥釉瓷区分开来。(见下图)

完美的破碎--哥釉瓷器欣赏


提到中国文化,就不能不提到陶瓷,提到陶瓷,就不能不提到北宋的五大名窑,而哥窑,正是五大名窑--柴、汝、官、哥、定中重要的一员。

关于哥窑瓷器,有一段离奇的传说。据说北宋年间,有兄弟两人同时烧造瓷器,哥哥造的总是比弟弟的美观,弟弟一气之下,把冷水泼向哥哥刚烧成的瓷器,这一泼不要紧,竟泼出了精美绝伦的哥釉瓷。

北宋的哥釉瓷平整紧密,片纹裂开成上紧下宽状;开片纹较规整,黑色纹片中有时闪蓝色。其釉质莹润,通体釉面被粗且深、细而浅的两种纹线交织切割,俗称"金丝铁线"。一般来说,大器小开片者和小器大开片者颇为珍贵。

由于哥釉瓷细致、精美,北宋后的各代对它也多有仿造。特别是到了清代,兴起了一个仿哥釉瓷的高潮。此时的哥釉瓷釉面光洁,开片规整,金丝铁线清晰深沉,迎光而视,莹润如玉,釉色好者,则有湿漉漉,水淋淋,凝露欲滴之态。

清代的哥釉瓷造型主要为盘、碗、瓶、罐、水盂、笔插等。此时的盘底大都施釉,有的盘底均匀的点着七点酱油,被称为"哥釉七星盘",这种盘一般都为乾隆时期所造。清中早期的水盂的底部大都没有釉,且向内凹陷,底部露胎处胎质细密,坚硬而不呆板,在灯光下显出一种平静而柔和的光泽。清朝后期的哥釉明显地不如前期,颜色越来越深,开片越来越细碎,釉面甚至出现凹凸不平的疙瘩釉,胎质也变得疏松。此时的哥釉瓷精致者甚少,大都显得随意,庸懒,浮躁,寂寥,甚至漫不经心。但是,也许这也是那时侯人们一种独特心境的表现吧。

到了现代,市场上对哥釉瓷仿制的热情丝毫不减当年。但是无论怎样仿,新做的哥釉瓷总带有一层火气,亮闪闪夺人二目,即使用砂纸打磨,磨掉釉光,仍然会留下均匀的打磨痕迹。而且现代哥釉瓷胎质也显得惨白、死板,毫无光泽。真正的老哥釉瓷应该是饱汲岁月之光,晶莹,油亮,温雅,深沉。置于书房会显得独立而不媚俗气,置于客厅则显得高雅而有品位,放入卧室自然是给自己看的,看着看着,也许你会看到自己的另一面,看到真实、平静,看到暖融融的幸福甚至淡淡的伤感……古老的哥釉瓷,就是这样--含蓄,柔润,不绚烂,不争执,悠悠的,淡淡的,完整地破碎着,破碎成完美。

历代陶器瓷器特点与价格


固然现在古瓷器的价高有今人吹捧的成分,但是作为民族的瑰宝也有它们非常宝贵的一面。古代没有现代化工具。从陶土。彩料,釉料都是工人们开采出来研磨淘洗等等许多复杂的工艺。尤其是官窑器。制作难度之大,画片图样的严格性等都是万里挑一的。古代烧制瓷器不可控因素太多。如:温度适度 窑内摆放的位置都影响瓷器的成型,彩料的发色等因素。再加之外观图样的绘画的艺术价值。以及精品存世量的稀少甚至独一无二。古董瓷器的价格当然高。但是民窑粗器 大路货大批量生产的实用器价格也不高。

陶瓷共同特点是取材容易,在各地都可以烧造,最开始都是实用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制作手段有长足发展,在朝代较为安定的时候人们对美的追求,反映生活状态都会体现到对日常品上来,不单单是陶瓷,也体现在绘画、家具等等方面,我认为不是说要在国力强盛的时候才做的出来,而是安定的社会环境给了艺术发展的温床吧。

陶器不是中国人发明的,瓷器是。唐三彩不是瓷器,是陶器,很容易破损。陶器用黏土就烧,温度一千一下,唐三彩是一千一,陶器吸水,种花用陶。瓷器得用瓷土烧,最好的就是景德镇高岭土,温度一千二以上,瓷器不吸水,但一定条件下透光。

唐三彩是多种颜色都有,不是三种颜色,过去是明器,就是下葬用的,我们对唐三彩认识近期才逐步加深,因为过去老百姓挖到就砸掉,嫌不吉利。西方人首先对唐三彩很高评价,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它是中国最贵的艺术品。1989年,苏富比在香港拍出的唐三彩马成交价374万英镑(当时600万美金)。

唐三彩马

早期瓷器都是青瓷,因为釉里含铁元素,烧后呈青色,含铁量越高颜色越深,含铁量减的越干净,颜色越白。瓷器的整个生产过程,其实就是摆脱黑暗的过程,白起来,变得悦目。东汉就有真正意义上的瓷器,到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南越窑,北邢窑,邢窑有的底下写着“盈”字款,即唐代的大盈库(皇帝私库),系皇家的御用瓷器,皇上用来赏别人。同一时期,还有长沙窑(开创釉下彩、文字装饰先河)、鲁山花瓷(装饰非常强烈的瓷器,有点像现代抽象画),还有秘色瓷,它算是越窑改进版,颜色非常青绿,87年法门寺发现地宫时出土了秘色瓷,因为有记载,大家才知道秘色瓷长什么样,这时瓷器有了宫廷特征。

越窑瓷器

邢窑瓷器(唐代白釉罐 内丘南中冯墓群出土)

长沙窑 唐长沙窑兽纹壶

唐 鲁山窑花瓷腰鼓

到宋代,就发展出官窑系统--五大名窑,和民窑八大窑系。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比汝窑再贵重的还有个柴窑,但谁也没见过。柴窑据说是柴世宗所烧御瓷。其状曰:雨过天青云过处,者般颜色作将来)

汝窑为魁,廖若星辰,珍如拱璧。北宋出现汝窑,南宋人已觉得十分难得,南宋高宗皇帝时,清河郡王进奉他16件汝窑都要仔细记载这十六件是什么(周密《武林旧事》)雍正朝统计,皇宫有31件,现在可查的汝窑全世界有67件,绝大部分在世界顶级博物馆,台北故宫有21件。汝窑为啥珍贵,史书上载内有玛瑙为釉。但从科学角度来说玛瑙能不能对釉色产生影响,至今没结论。汝窑只拍过一个直径8公分的变形盘子,80年代卖154万美金,08年左右卖到上亿元的珐琅彩那时卖二三十万美金。汝瓷的烧造和宋徽宗追求道教是有一定关系的,道教对青色的追求,影响了他的审美。

台北博物馆藏汝窑

官窑,北宋末年到南宋时烧造,到元代嘎然而止。官窑大多也在博物馆,流通性极低,1989年香港苏富比拍过一个官窑洗,2200万港币。哥窑和官窑很像,有时会弄混,官哥不分。官窑、哥窑代表宋代官方最高的审美标准。

宋官窑圆洗

哥窑

钧窑,烧造于宋金元,汝哥官都是青瓷,钧窑也是青瓷但开始出现颜色:玫瑰紫、钧红、天蓝、月白等。它是乳浊釉,一种不透明釉。它最大贡献是以铜为呈色剂,在高温下呈现红色。理论上呈色在入窑前不能控制,它属于窑变系瓷器。“入窑一色,出窑万彩”。30年代钧窑窑址在河南禹县被发现,包括德国人、日本人都去抢残片,导致“家有万贯,不值钧瓷一片”。

钧窑 天蓝葡萄莲花式花盆

定窑,北宋早期就烧造,但北宋晚期受排挤,所以排名靠后,但他在历史上地位也非常高,它是白瓷,烧造比青瓷难,因为除杂质难,北宋末年之前,定窑一直是老大。定窑以纹饰为表现形式,其它四大窑除个别外都不动雕工或不成功。

北宋定窑 白瓷瓜棱罐

宋代民窑有八大系统,北方是磁州窑、耀州窑、钧窑、定窑,南方是饶州窑(即景德镇窑)、龙泉窑、建窑、吉州窑。

磁州窑:20世纪初才被命名,窑址在河北磁县。它是北方最大的窑系,晋冀鲁豫四省内的大部分民间窑口都可称为磁州窑。历史上大量出口,一直延续到明清。北方耀州窑、钧窑、定窑都比较容易看,看不明白的说是磁州窑基本没错,磁州窑有黑的、白的、花的、刻花的甚至三彩的。有句俗话说:磁州窑是个筐,看不明白的都往里装。“磁州窑发明了一种工艺叫”化妆土“,就是很差的原材料要烧好瓷,在瓷器做好后,刷上一层白粉再上釉,这层白粉就叫化妆土。还有一个其他窑口罕见的装饰手段,是文字装饰。磁州窑典型是白底黑花,特征主要是率真、粗犷。宋代的耀州窑瓷枕很多,上海博物馆有个仕女诗文枕,上面有两句诗”叶落猿啼霜满天,江边渔父对愁眠“。耀州窑存世量大,今天收藏机会还很多,价格不是很高。

上海博物馆藏 磁州窑白地黑花开光人物花卉纹罐

工艺美术的生产不同于纯艺术品,是与整个社会环境息息相关的,拿瓷器来说,虽然有官窑民窑之分,但都是实用器,在和平时期,人民对于生活的要求提高,对于民用瓷器有大量的需求,从而引起瓷器行业的竞争与技术变革,政府也有有足够的金钱来支持官窑的烧造。

除了国力强盛之外,瓷器的发展还与统治者的趣味有关,比如宋徽宗信奉道教,有相当的艺术底蕴,他追求的艺术效果是温润、内敛,所以北宋烧造出了汝瓷这种如玉般光泽的瓷器。而元朝可以说一度国力强盛,但并没有出现创新的瓷器品类,当然青花和釉里红的发展算是一个方面。

历代瓷器麒麟纹的特点


麒麟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瑞兽,有着“四灵之首、百首之先”的美誉,象征着吉祥如意。古时候制瓷工匠们常常将在各种器物之上描绘麒麟纹,这些带有麒麟纹瓷器在民间广为流传备受追捧,往往寄寓了老百姓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瓷器上的麒麟纹在各个时期都有着不一样的表现,从最初的简明美最终蜕变成为一种繁复美,麒麟纹走过了走过了一个非常漫长的历程。

在汉朝时期,麒麟纹富有天然野趣,一眼便看得出是鹿、羊、马这三种动物部位组成,线条极简形象概括,一种古拙的气息扑面而来。

从宋朝时期开始,麒麟的外在特征逐渐向龙靠拢,甚至成为龙文化的一部分。这一时期麒麟的身上呈现出龙鳞,鼻翼处冒出了龙须,颈部长出了鬃毛,肩部长出了火焰披毛,再加上马蹄和牛尾,瓷器上面的麒麟形象愈来愈加细化。

在元朝时期,景德镇窑开始大量烧造带有麒麟纹的瓷器,往往还配上山石纹、果实纹等等,使得题材内容更加丰富。偶尔也与凤凰纹搭配,形成了更加生动有趣的麟凤纹,画风逐渐趋于繁复。

在明朝时期,官窑和民窑都在烧造带有麒麟纹饰的瓷器。特别是到了明朝初年,民窑所烧造的青花瓷器上面所带的麒麟纹更加精致细腻,麒麟动态丰富,有站着的麒麟、卧着的麒麟、奔跑的麒麟、坐着的麒麟......画风从繁复转变成为了疏朗,工细的笔法也慢慢变得简练。在这个时候,带有麒麟纹的瓷器既有画风繁复的大器,又不乏画风精炼的小器。制瓷工匠多在麒麟纹周边配上火焰纹、花草纹。

到了明朝中期,瓷器上的麒麟基本上呈卧状,也就是前后两条腿弯曲着跪倒在地上,而在明朝晚期到清朝早期这一段时间里,瓷器上的麒麟基本上呈坐状,它的前腿直直伸着,后腿一直跪卧着。

到了明朝末年,民窑开始仿制带有明朝前期纹饰的青花瓷器,麒麟纹被广泛应用,可惜工匠的画技粗劣,难以再现明朝前期之辉煌。

到了清朝初期,麒麟基本上都是站姿,看上去威风凛凛,神气十足。在这一时期里,老百姓们更加喜欢寓意吉祥的物件,麒麟纹遍布盘、罐、瓶之类的器物上面,并且在于各种纹饰的搭配之下,祥瑞的意境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升华。

明代民窑颜色釉瓷之哥釉瓷


哥釉瓷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哥窑产品。它的重要特征是釉面开片,这是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开裂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成型时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响了分子的排列;二是坯、釉膨胀系数不同,在焙烧过程中,釉面产生较大的张应力,使釉面形成许多裂纹。开裂原是瓷器烧制中的窑病,但人们掌握了开裂的规律,有意识地控制并强调开片,造成了一种缺陷美,从而打破了单釉瓷的均衡与单调,化腐朽为神奇,令历史文人骚客大加赞赏。由于历史上的哥窑窑址至今尚未找到,加之它的年代确实存疑,因而,成为目前学术界的一大悬案。

翻阅古文献,最早记载与哥窑有关的是成书于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刊刻的孔齐所著《静斋至正直记》“窑器不足珍”里:史行素说:“……乙未(即至正十五年〈1355年〉)冬,在杭州时,市哥哥洞窑者一香鼎,质细虽新,其色莹润如旧造,识者犹疑之。会荆溪王德翁亦云:‘近日哥哥窑绝类古官窑,不可不细辩也……’”这段话说明“哥哥洞窑”至元末仍在烧造,而且“绝类古官窑”。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成书的曹昭《格古要论》“哥哥窑”中:“旧哥哥窑出……色青,浓淡不一,亦有铁足紫口,色好者类董窑,今亦少有。成群队者,是元末新烧,土脉粗糙,色亦不好。”这里提到“元未新烧”,那么究竟哪类品种属哥哥洞窑或哥哥窑?

笔者有幸参加了1992年10月上海博物馆建馆四十周年而举办的“哥哥瓷器学术座谈会”,会上,海内外诸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讨论热烈。其间参观了北京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南京市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单位带来的出土实物资料。从实物资料的时代排序上,南京市博物馆1970年10月清理的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东胜侯汪兴祖墓葬出土的青灰釉葵瓣口盘,较引人注目。该盘釉质肥厚,釉面开大片,圈足露出紫酱色胎骨。这是否是“元末新烧”的哥哥窑,诸专家各执一词,意见难以统一。况且,窑口问题尚难以确定。因而,以上所见所闻,似乎与本文所述的景德镇仿哥釉瓷器,相距甚远。

2000年5月,笔者参观了南京博物馆隆重推出的全新陈列展“明都南京”。展柜中有一件仿哥釉贯耳小瓶,令人为之一振。该瓶造型清秀古朴,颈修长,呈圆柱形,瓶口下沿饰一对小巧贯耳,腹部呈球形状,留有一道明显接痕。瓶外壁通体施釉,釉面匀净滋润,呈灰白色,开有细密片纹,纹路微微闪黑,口沿、底足露胎处呈酱褐色,即所谓“紫口铁足”。此瓶1959年春,出土于江宁县东善人民公社印堂村东观音山龙埂之西的沐英墓。“沐英(公元1345年~1392年),字文英,定远人。少孤,从母避兵,母死,太祖与孝慈皇后怜之,托为子,从朱姓,年十八,授帐前都尉……”作为洪武帝的义子,这件仿哥釉贯耳小瓶,应是沐英生前所好之物。笔者就此,查阅了上海市青浦县元代任氏墓葬出土的官窑贯耳瓶、杭州元代鲜于枢墓出土的青瓷贯耳瓶等资料,并与之器物进行比较,发现三者墓葬中的贯耳瓶,从器型上比较,各有特色,并具有承上启下的关系。

其一,上海市青浦县元代任氏墓的南宋官窑贯耳瓶,直口,颈长度适中,两侧贯耳较大与瓶口平齐,丰肩,腹扁圆形若荸荠状,圈足,器身纵横细纹开片,施灰青釉。器口、耳釉薄处略呈紫色,即“紫口铁足”。杭州元代鲜于枢墓出土的青瓷贯耳瓶,直口方唇,两侧饰贯耳略小,但低于瓶口,斜肩鼓腹,矮圈足。圈足底无釉,呈现二次氧化的朱砂底。三者之间同样是贯耳瓶,由于时代不同其器型的局部演变,呈现出各自时代和窑口的特征,因而具有较明显的差异。其二,沐英死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其墓葬出土的仿哥釉贯耳瓶,在时间上应为其下限。笔者认为,成书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的曹昭《格古要论》中所述哥哥窑器,应指此类器物。其三,仿哥釉贯耳瓶出土的意义在于,它不仅填补了古文献中明洪武年间无仿哥釉窑器记载的空白,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弥足珍贵。其四,笔者经过认真仔细的研究,以及与其相关的资料进行比较认为:这件仿哥釉贯耳瓶,应为江西景德镇仿哥釉产品。

目前,许多出版物中,都认为明代仿哥釉瓷始烧于永乐末年,其依据是明皇甫录《皇明纪略》中,记载了明仁宗在太子时,喜爱哥窑并仿制成功的史实:“都太仆言,仁宗监国问谕德扬士奇曰:哥哥器可复陶否?士奇恐其玩好心,答云:此窑之变,不可陶。他日以问赞善王汝玉,汝玉曰:殿下陶之则玄成,何不可之有?仁宗善,命陶之,果成。”然而,笔者在扬州市缺口基建工地,与洪武地层叠压的永乐土层中采集到民窑仿哥釉碗的残件,其造型均为撇口,分厚胎、薄胎两种。其碗腹部丰满,器面光素,内外均施哥釉,釉面光润肥厚,无橘皮纹,呈灰青和灰白色。开有细密片纹,纹路均微微闪黑。无“金丝铁线”,厚胎碗外壁有旋坯痕,圈足小。呈外敛内坡式,足端外侧斜刮削,足端平切,足内为细砂底,有旋痕。由于厚胎碗胎土中掺和含铁量较高的紫金土,故底足露胎处为酱褐色,胎釉结合处有火石红痕,而釉面的青灰色也应是受此影响所致。由于薄胎碗胎土中掺和紫金土较适度,因而釉面呈灰白色。

宣德时期,御窑厂仿宋五大名窑产品之风颇盛,仿哥釉瓷器也在情理之中,所见仿哥釉瓷的造型有菊瓣盘、菊瓣碗、鸡心碗、菱花式洗、执壶、三足旋纹炉等,釉色多为细密片纹,纹路微微闪黑闪黄,不像传世典型哥釉开片纹大小兼有,错落有致,也没有所谓的“金丝铁线”、“紫口铁足”的特征,仅在器的底面上用青花双圈署六字双行楷书年号款。

而此时民窑受官窑仿哥釉瓷器的影响,生产了许多日用器皿。在上述扬州市同一地点,永乐地层上方土层中,笔者采集到仿哥釉碗、盘、洗。其碗为撇口,造型古拙凝重,碗壁厚度自上而下均等,碗心为确保烧结,减少厚度,旋削后,留下隐起的台阶痕。碗内外施哥釉,釉滋润肥厚,有油腻的酥光,釉面均匀,有橘皮纹和缩釉点,釉色呈灰白色,釉面开细密片纹,纹路微闪黑,圈足与碗整体相比较稍大,呈外直内斜坡式,足内施哥釉,足际较圆,足露胎处为浅褐色。而盘为收口式,微敛口,浅弧形壁,盘壁上薄下厚,盘心内留有修坯后的台阶式旋纹,盘心微下塌,器内外均施哥釉,釉肥厚匀净。有橘皮纹和缩釉点,釉色呈灰青色,釉面同样开细密片纹,纹路闪黑,圈足大而与口沿较近,呈外敛浅足。

足内施青灰釉,釉面有缩釉点,却无开片纹,足端平切。足露胎处和盘底漏釉处呈酱褐色。还有文房用具洗,其造型为花口式,矮壁,广平底,底心微下塌,为外敛浅足。器内外施哥釉,开细密片纹,釉色呈灰青色。足内施白釉,足部露胎处为浅褐色,胎釉结合处有铁锈褐色痕。与官窑别致华贵的菱花式洗相比,民窑仿哥釉花口洗,工艺虽相对简略,但仍不失古拙典雅之风范,甚为罕见。另外,笔者在工作中还发现一些仿哥釉水盂,由于器型较小,制作粗糙,往往不引起人们重视。其造型为矮直口,圆唇,丰肩,腹部丰满而有接痕,器内留有明显涡状旋削痕迹,内外施哥釉,釉肥厚滋润,釉色呈灰青或灰白色。足呈内外斜削式,足端较尖,底面旋削较粗,砂底,足端与底面露胎处为浅褐色。

与宣德时期相比,成化官窑仿哥釉瓷器无论是数量、品种,还是制瓷质量,都高于明代同类品种的水平。造型有贯耳瓜棱小瓶、撇口瓶、梅瓶、菊瓣碗、卧足碗、盘、凉帽式小碗、小杯、八方高足杯、钵式三足炉等。其特点是釉质肥润,匀净光亮。釉色有粉青、月白。釉面开有大小片纹,纹路呈黑色,器口与足端涂酱黄釉或酱褐釉,以达到摹仿传世宋哥窑“紫口铁足”的效果。足内施哥釉,暑青花楷书六字双行,外围双圈或双方框款,也有不暑款的。

而成化民窑仿哥釉器,直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到这方面的报道和实物资料。

嘉靖、万历时期仿哥釉瓷器的生产仍在继续,所见的传世品有碗、盘、文房用品、梅瓶、胆瓶、葫芦瓶、鱼耳炉等。其胎体厚重,质地粗松,器身欠规整。釉质凝厚,釉色呈月白、米黄,不光亮。釉面开片较细碎无规则,片纹呈深灰或黑色,器口沿仍涂酱色釉,以示“紫口”。其中,不乏有佼佼者在仿传世哥窑中达到逼真的程度。

万历时期还出现一种哥釉青花器,显而易见是在仿哥釉器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新品种。所见传世品中有瓶、罐、洗、炉等,器物大多胎体粗松厚重,有明显接痕,釉面肥厚,闪米黄色,开片纹路有深灰、粉红色,青花色调蓝中泛黑或发灰。常见用白花、赭花堆出简单图案装饰。如:花蝶、松鹤、鹿等。堆出的白花、赭花不开片纹,底足处理不规整。此外,在江西省南城县天启四年(1624年)墓中出土的哥釉青花松鹿梅瓶、江西省南城县崇祯元年(1628年)墓中出土的哥釉青花折枝蝶胆瓶,也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笔者通过研究认为,明仿哥釉器,从明初至明末,基本上是延续不断的,只是“空白期”较有证据的实例较少,而明末数量则不多,因此需要多做调查,以求得更多的了解。

定窑白釉瓷器纹饰特点


定窑盛行于北宋中后期,被宋朝政府选为宫廷用瓷,定窑器在当时不仅深受人们喜爱,而且产量较大。定窑产品也是金代统治者喜爱的瓷器品种。定窑白瓷的纹饰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特点?

定窑是我国宋、金时代的五大名窑之一。它是继唐代邢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大瓷窑体系。主要产地在河北曲阳涧磁村一带。

定窑盛行于北宋中后期,由于瓷质精良、色泽淡雅,纹饰秀美,被宋朝政府选为宫廷用瓷,使其身价大增,产品风靡一时。据《归潜志》记载,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可见,定窑器在当时不仅深受人们喜爱,而且产量较大。从有龙凤纹饰的一些器物上看,定窑产品也是金代统治者喜爱的瓷器品种。

定窑白瓷的纹饰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特点?白瓷纹饰有什么特点吗?定窑白釉瓷器的装饰技法主要有划花、刻花、印花三种。

划花是宋代定窑瓷器的主要装饰方法之一,通常以篦状工具划出简单花纹,线条钢劲流畅、富于动感。莲瓣纹是定窑器上最常见的划花纹饰。有一花独放、双花并开、莲花荷叶交错而出、有的还配有鸭纹,纹饰简洁富于变化。立件器物的纹饰大都采用划花装饰,刻花的比较少见。早期定窑器物中,有的划花纹饰在莲瓣纹外又加上缠枝菊纹,总体布局显得不很谐调,这应看成是当时尚处于初级阶段的一种新装饰手法,也给定窑器断代提供了一个依据。

刻花是在划花装饰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时与划花工艺一起运用。如在盘、碗中心部位刻出折枝或缠枝花卉轮廓线,然后在花叶轮廓线内以篦状工具划刻复线纹。纹饰中较常见的有双花图案,通常是对称的。定窑刻花器还常常在花果、莲、鸭、云龙等纹饰轮廓线一侧划以细线相衬,以增强纹饰立体感。

定窑纹饰中最富表现力的是印花纹饰。这一工艺始于北宋中期,成熟于北宋晚期。最精美的定窑器物纹饰在盘、碗等器物中心,这类器型内外都有纹饰的较少。定窑器物纹饰的特点是层次分明,最外圈或中间,常用回纹把图案隔开。纹饰总体布局线条清晰,繁而不乱,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定窑印花题材以花卉纹最为常见,其次是动物纹饰。动物纹饰中主要有牛、鹿、麒麟和飞龙等。定窑飞龙纹一般装饰在盘、碟、碗等卧件上。飞龙纹位于器物中心,祥云围绕,独龙为多,尚未见有对称的双龙纹饰。飞龙身形矫健,昂首腾飞于祥云之间,龙尾与后腿缠绕,龙嘴露齿,欲吞火球,背有鳍,身刻鱼鳞纹,龙须飘动,龙肘有毛,三爪尖利,栩栩如生。而定窑立件上只装饰有变形龙纹,其装饰水平与盘、碟上的龙纹相去甚远。禽鸟纹饰中主要有凤凰、孔雀、鹭鸶、鸳鸯、雁、鸭等,做工精美的飞凤比较少见。花卉纹以牡丹、莲花最常见,菊花次之。

花卉纹布局多采用缠枝、折枝等方法,讲求对称。定窑瓷器最精美的纹饰大都集中在盘、碟上,纹饰多者可达四层。每层纹饰富于变化,外圈纹饰多为几何纹或变形莲瓣纹,中心为动物、花卉结合纹饰,充满浮雕感,艺术气息浓郁。而这件宋代定窑孩儿枕更是该窑名品,其造型神态及纹饰的装饰工艺等皆为上乘之作。

宋代定窑瓷器的主要特征一是胎体轻薄,胎质洁白。二是釉面多为乳白色,白中闪浅米黄色。积釉处常有泪痕状流釉,呈黄绿色。器物外壁釉薄处可见胎上旋坯痕。三是北宋早期定窑产品口沿有釉,到了晚期口沿则多不施釉,俗称芒口”,芒口处常常镶金、银、铜质边圈以掩饰芒口缺陷,此为定窑一大特色。四是官府所用瓷器底部有官”、尚食局”等。五是定窑器物釉面通常有气泡。用放大镜观察,一般可见大小不等的气泡,一些较大气泡疏散排布于密集小气泡区域的周围,这种现象类似宋影青瓷器特征。金代定窑器的上乘之作与北宋定窑器没有什么差别。而金代中低档次的定窑器在装饰技法上明显劣于北宋定窑器。部分产品采用砂圈叠烧法,器物内底有一圈露胎。这是金定与北宋定窑器的明显区别。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历代哥釉瓷器特点》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历代哥釉瓷器特点》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哥釉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