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的特点 > 导航 >

历代瓷器麒麟纹的特点

历代瓷器麒麟纹的特点

古代瓷器的特点 古代瓷器的艺术特点 瓷器的旋纹鉴别

2020-11-04

古代瓷器的特点。

麒麟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瑞兽,有着“四灵之首、百首之先”的美誉,象征着吉祥如意。古时候制瓷工匠们常常将在各种器物之上描绘麒麟纹,这些带有麒麟纹瓷器在民间广为流传备受追捧,往往寄寓了老百姓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瓷器上的麒麟纹在各个时期都有着不一样的表现,从最初的简明美最终蜕变成为一种繁复美,麒麟纹走过了走过了一个非常漫长的历程。

在汉朝时期,麒麟纹富有天然野趣,一眼便看得出是鹿、羊、马这三种动物部位组成,线条极简形象概括,一种古拙的气息扑面而来。

从宋朝时期开始,麒麟的外在特征逐渐向龙靠拢,甚至成为龙文化的一部分。这一时期麒麟的身上呈现出龙鳞,鼻翼处冒出了龙须,颈部长出了鬃毛,肩部长出了火焰披毛,再加上马蹄和牛尾,瓷器上面的麒麟形象愈来愈加细化。

在元朝时期,景德镇窑开始大量烧造带有麒麟纹的瓷器,往往还配上山石纹、果实纹等等,使得题材内容更加丰富。偶尔也与凤凰纹搭配,形成了更加生动有趣的麟凤纹,画风逐渐趋于繁复。

在明朝时期,官窑和民窑都在烧造带有麒麟纹饰的瓷器。特别是到了明朝初年,民窑所烧造的青花瓷器上面所带的麒麟纹更加精致细腻,麒麟动态丰富,有站着的麒麟、卧着的麒麟、奔跑的麒麟、坐着的麒麟......画风从繁复转变成为了疏朗,工细的笔法也慢慢变得简练。在这个时候,带有麒麟纹的瓷器既有画风繁复的大器,又不乏画风精炼的小器。制瓷工匠多在麒麟纹周边配上火焰纹、花草纹。

到了明朝中期,瓷器上的麒麟基本上呈卧状,也就是前后两条腿弯曲着跪倒在地上,而在明朝晚期到清朝早期这一段时间里,瓷器上的麒麟基本上呈坐状,它的前腿直直伸着,后腿一直跪卧着。

到了明朝末年,民窑开始仿制带有明朝前期纹饰的青花瓷器,麒麟纹被广泛应用,可惜工匠的画技粗劣,难以再现明朝前期之辉煌。

到了清朝初期,麒麟基本上都是站姿,看上去威风凛凛,神气十足。在这一时期里,老百姓们更加喜欢寓意吉祥的物件,麒麟纹遍布盘、罐、瓶之类的器物上面,并且在于各种纹饰的搭配之下,祥瑞的意境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升华。

taoci52.com小编推荐

历代哥釉瓷器特点


哥窑瓷器从色泽区分,有月白、灰黄、粉青、灰青、油灰、深浅米黄等种类。哥窑瓷最显著的特征是釉色沉厚细腻,光泽莹润,如同凝脂;若置之于显微镜下,可见瓷釉中蕴含的气泡如同聚沫串珠,凝腻的釉面间迸裂有大小不一,或密匝或疏落的冰裂状网纹,其网纹之色浅黄者宛若金丝,细黑者如铁线,二者互相交织,因而被名之为 “ 金丝 ” “ 铁线 ” 。

宋代哥窑胎质坚细,瓷器口沿尖窄,厚釉在瓷器口沿不能存留,垂釉多在口沿边稍下处形成略微凸出之环形带,因口沿处胎骨略黯而被称之为 “ 紫口 ” ,此为宋哥窑瓷之一绝,尽管以后历代有许多仿宋哥窑,但在烧制上皆未能臻此绝艺。

宋代哥窑瓷既如此名贵,那当时其窑址又在何处呢?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据史料记载,浙江龙泉南宋时有章家二兄弟,均以陶为业,各主一窑,兄所主之窑名哥窑,弟窑亦称龙泉窑。

哥窑瓷器的特点是里外披釉,均匀光洁,晶莹滋润,不仅扣之瓷音清亮,而且造型挺拔大方,轮廓亦柔和流畅。属于青瓷系的哥窑器,以釉色取胜。

宋代哥窑在后世备受人们青睐,元明清仿制者颇多,且各有风格,被称为仿哥窑或哥釉,但其制作工艺已不能与宋代哥窑相媲美。清乾隆帝尤喜赏宋代哥窑,尝欣然作诗赞云: “ 铁足圆腰冰裂纹,宣成踵此夫华纷。”

鉴定哥窑瓷主要从造型、胎骨、釉色等方面着眼。它的胎质呈黑色,细腻、坚实。釉面浑厚滋润,釉面开有大小纹片。器物以瓶、炉、洗、碗、罐为主。

60 年代时,浙江省文物考古单位曾对龙泉大窑等几处窑址进行了发掘,发现不少黑胎片纹青瓷,大部分为日常生活用瓷。但与另一部分传世的哥窑器物相对照,这二种哥窑的造型、胎色、釉面和纹片均有不同之处。为此,文物界将这些原藏于宫廷、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及流散于民间和国外的这类哥窑器称之为“ 传世哥窑 ” 。

传世哥窑瓷器以仿古代青铜器造型的器物为主。如鱼耳炉、乳钉五足炉、胆式瓶、八方穿带瓶、弦纹瓶等,也有盘、碗、洗之类。它的胎骨较厚、胎质细腻,烧练时大部分在器底用支钉,而目前发现的龙泉哥窑是不用支钉烧成的。这一闻名世界的传世哥窑的产地迄今还未发现,尚待文物考古学者的分晓。

历代陶器瓷器特点与价格


固然现在古瓷器的价高有今人吹捧的成分,但是作为民族的瑰宝也有它们非常宝贵的一面。古代没有现代化工具。从陶土。彩料,釉料都是工人们开采出来研磨淘洗等等许多复杂的工艺。尤其是官窑器。制作难度之大,画片图样的严格性等都是万里挑一的。古代烧制瓷器不可控因素太多。如:温度适度 窑内摆放的位置都影响瓷器的成型,彩料的发色等因素。再加之外观图样的绘画的艺术价值。以及精品存世量的稀少甚至独一无二。古董瓷器的价格当然高。但是民窑粗器 大路货大批量生产的实用器价格也不高。

陶瓷共同特点是取材容易,在各地都可以烧造,最开始都是实用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制作手段有长足发展,在朝代较为安定的时候人们对美的追求,反映生活状态都会体现到对日常品上来,不单单是陶瓷,也体现在绘画、家具等等方面,我认为不是说要在国力强盛的时候才做的出来,而是安定的社会环境给了艺术发展的温床吧。

陶器不是中国人发明的,瓷器是。唐三彩不是瓷器,是陶器,很容易破损。陶器用黏土就烧,温度一千一下,唐三彩是一千一,陶器吸水,种花用陶。瓷器得用瓷土烧,最好的就是景德镇高岭土,温度一千二以上,瓷器不吸水,但一定条件下透光。

唐三彩是多种颜色都有,不是三种颜色,过去是明器,就是下葬用的,我们对唐三彩认识近期才逐步加深,因为过去老百姓挖到就砸掉,嫌不吉利。西方人首先对唐三彩很高评价,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它是中国最贵的艺术品。1989年,苏富比在香港拍出的唐三彩马成交价374万英镑(当时600万美金)。

唐三彩马

早期瓷器都是青瓷,因为釉里含铁元素,烧后呈青色,含铁量越高颜色越深,含铁量减的越干净,颜色越白。瓷器的整个生产过程,其实就是摆脱黑暗的过程,白起来,变得悦目。东汉就有真正意义上的瓷器,到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南越窑,北邢窑,邢窑有的底下写着“盈”字款,即唐代的大盈库(皇帝私库),系皇家的御用瓷器,皇上用来赏别人。同一时期,还有长沙窑(开创釉下彩、文字装饰先河)、鲁山花瓷(装饰非常强烈的瓷器,有点像现代抽象画),还有秘色瓷,它算是越窑改进版,颜色非常青绿,87年法门寺发现地宫时出土了秘色瓷,因为有记载,大家才知道秘色瓷长什么样,这时瓷器有了宫廷特征。

越窑瓷器

邢窑瓷器(唐代白釉罐 内丘南中冯墓群出土)

长沙窑 唐长沙窑兽纹壶

唐 鲁山窑花瓷腰鼓

到宋代,就发展出官窑系统--五大名窑,和民窑八大窑系。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比汝窑再贵重的还有个柴窑,但谁也没见过。柴窑据说是柴世宗所烧御瓷。其状曰:雨过天青云过处,者般颜色作将来)

汝窑为魁,廖若星辰,珍如拱璧。北宋出现汝窑,南宋人已觉得十分难得,南宋高宗皇帝时,清河郡王进奉他16件汝窑都要仔细记载这十六件是什么(周密《武林旧事》)雍正朝统计,皇宫有31件,现在可查的汝窑全世界有67件,绝大部分在世界顶级博物馆,台北故宫有21件。汝窑为啥珍贵,史书上载内有玛瑙为釉。但从科学角度来说玛瑙能不能对釉色产生影响,至今没结论。汝窑只拍过一个直径8公分的变形盘子,80年代卖154万美金,08年左右卖到上亿元的珐琅彩那时卖二三十万美金。汝瓷的烧造和宋徽宗追求道教是有一定关系的,道教对青色的追求,影响了他的审美。

台北博物馆藏汝窑

官窑,北宋末年到南宋时烧造,到元代嘎然而止。官窑大多也在博物馆,流通性极低,1989年香港苏富比拍过一个官窑洗,2200万港币。哥窑和官窑很像,有时会弄混,官哥不分。官窑、哥窑代表宋代官方最高的审美标准。

宋官窑圆洗

哥窑

钧窑,烧造于宋金元,汝哥官都是青瓷,钧窑也是青瓷但开始出现颜色:玫瑰紫、钧红、天蓝、月白等。它是乳浊釉,一种不透明釉。它最大贡献是以铜为呈色剂,在高温下呈现红色。理论上呈色在入窑前不能控制,它属于窑变系瓷器。“入窑一色,出窑万彩”。30年代钧窑窑址在河南禹县被发现,包括德国人、日本人都去抢残片,导致“家有万贯,不值钧瓷一片”。

钧窑 天蓝葡萄莲花式花盆

定窑,北宋早期就烧造,但北宋晚期受排挤,所以排名靠后,但他在历史上地位也非常高,它是白瓷,烧造比青瓷难,因为除杂质难,北宋末年之前,定窑一直是老大。定窑以纹饰为表现形式,其它四大窑除个别外都不动雕工或不成功。

北宋定窑 白瓷瓜棱罐

宋代民窑有八大系统,北方是磁州窑、耀州窑、钧窑、定窑,南方是饶州窑(即景德镇窑)、龙泉窑、建窑、吉州窑。

磁州窑:20世纪初才被命名,窑址在河北磁县。它是北方最大的窑系,晋冀鲁豫四省内的大部分民间窑口都可称为磁州窑。历史上大量出口,一直延续到明清。北方耀州窑、钧窑、定窑都比较容易看,看不明白的说是磁州窑基本没错,磁州窑有黑的、白的、花的、刻花的甚至三彩的。有句俗话说:磁州窑是个筐,看不明白的都往里装。“磁州窑发明了一种工艺叫”化妆土“,就是很差的原材料要烧好瓷,在瓷器做好后,刷上一层白粉再上釉,这层白粉就叫化妆土。还有一个其他窑口罕见的装饰手段,是文字装饰。磁州窑典型是白底黑花,特征主要是率真、粗犷。宋代的耀州窑瓷枕很多,上海博物馆有个仕女诗文枕,上面有两句诗”叶落猿啼霜满天,江边渔父对愁眠“。耀州窑存世量大,今天收藏机会还很多,价格不是很高。

上海博物馆藏 磁州窑白地黑花开光人物花卉纹罐

工艺美术的生产不同于纯艺术品,是与整个社会环境息息相关的,拿瓷器来说,虽然有官窑民窑之分,但都是实用器,在和平时期,人民对于生活的要求提高,对于民用瓷器有大量的需求,从而引起瓷器行业的竞争与技术变革,政府也有有足够的金钱来支持官窑的烧造。

除了国力强盛之外,瓷器的发展还与统治者的趣味有关,比如宋徽宗信奉道教,有相当的艺术底蕴,他追求的艺术效果是温润、内敛,所以北宋烧造出了汝瓷这种如玉般光泽的瓷器。而元朝可以说一度国力强盛,但并没有出现创新的瓷器品类,当然青花和釉里红的发展算是一个方面。

康熙 飞凤麒麟纹将军罐


这件青花将军罐高48厘米,腹部最大直径为33厘米,罐身主要纹饰为蕉石、麒麟、凤纹,肩部饰有缠枝莲纹,颈部饰有蕉叶纹,罐盖绘有折枝花卉纹,宝珠钮,平底裸胎,无款识。

将军罐的器型出现于明末,明末的将军罐,器型较为矮、拙。到了清代顺治时期基本定型,造型为直口、短颈、丰肩、鼓腹。腹下部渐收,多为平底无釉,通体浑圆,器型高大。康熙时期,是将军罐广为流行的时期,这时的造型,将浑圆的罐体展肩提腹,拉长颈部,收紧圈足,使得将军罐的造型显得挺拔向上,气魄宏伟。由于将军罐的造型受人喜爱,因此不论是官窑还是民窑都大量地烧造,特别是民窑的制造,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题材为主,有戏曲人物、神话故事,这些题材纹饰比较繁缛,在小器物上很难展示,而高大的将军罐,则可以将这些题材全面地展示出来,深受广大百姓的认同。

这是一件清朝早期景德镇烧制的一个将军罐,这个青花的成色,可以分出层次,这样的青花,基本上具备了康熙青花瓷器的时代风格和艺术特征。器口有一层酱口,是明末清初的一个鉴定瓷器的依据之一。这个将军罐的盖也很完整,特别是这个盖的下边,还有两个气孔,它是可以搞一个穿钉,上一个锁,起到一个加固的作用。

【陶瓷文化】明早期青花麒麟纹瓷器的辨伪


麒麟,为古时象征祥瑞之兽,青花瓷器上的麒麟图案最早出现在元代,发展到明代早期时更为普遍。永乐和宣德时期的大罐、盘、碟等瓷器上,常见形态多姿、粗细各异的麒麟图案,并一直延续到清代初期。

麒麟纹饰在明代的官窑和民窑瓷器上均能见到,尤以明代初期民窑青花瓷器上的形象最为丰富生动。这一时期内麒麟形象仍能看出从元代发展演变而来的痕迹。或立或卧,或奔或坐,图案构图由繁密走向疏朗,用笔风格由工细过渡为简练,既有画工繁褥生动的大罐、大盘、也有寥寥数笔勾勒的小盘、小碟。麒麟纹旁多带有火焰纹,周围饰有简单的花草纹。青花呈色根据瓷器的大小、粗精的状况呈现出多种特点,往往器型大、纹饰繁细者青花呈色蓝艳,略带结晶斑,胎质洁白细密,釉层晶莹透澈。器型小、纹饰简单者,青花呈色多为灰蓝,带结晶斑,胎质灰白间有杂质,釉层青亮,个别有生烧现象出现,青花呈色灰黑,釉色青黄。这些现象的出现,应与明代景德镇地区众窑场中采用的不同制瓷原料、工艺水平及面对各类使用对象有很大关系。

现在的古瓷仿制者也正根据这一特点大量仿制了多类档次的青花绘麒麟纹饰瓷器。

仿制水平高者,在各种文物艺术品拍卖会上时有所见。一般古瓷收藏者所接触到的,多是一些中低水平的仿品,并以仿制民窑瓷居多,只要准确地把握了真伪两者的特点,仿品就不难鉴别。

现在仿品的胎质多系球磨机研磨,洁白细腻无杂质。釉色虽白中闪青,但同一器物上釉层薄厚处,釉色并无明显的深浅变化,且略显浑浊,无古瓷真品亮青的感觉,青花发色虽追求蓝艳,但蓝色浮于釉层表面,人为点染的黑褐色结晶斑更显呆滞。

仿品上的麒麟及辅助纹饰,有的尽管也达到了形似,与真品相比,仿品用笔迟滞的毛病一览无余。在收藏实践中,只要藏者多见、多上手各类真品,真伪对照比较,仿品是不难鉴别的。

今人与古人一样,对麒麟仍然充满了神秘的崇拜和企盼,尽管从来就没有人见过它,人们对未来世界的渴望和对现实世界中功各利禄的追求被神化成图腾和偶像,而忘记了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是我们人类本身。我们改造着世界,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昔日古人在蒙昧和无奈中依附于神灵的庇佑,而我们今天如果仍在新建的楼堂馆所前把它们雕塑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恐怕这与弘扬传统文化是绝对不相称的。

明早期民窑青花麒麟纹瓷器的辨伪


麒麟,为古时象征祥瑞之兽,青花瓷器上的麒麟图案最早出现在元代,发展到明代早期时更为普遍。永乐和宣德时期的大罐、盘、碟等瓷器上,常见形态多姿、粗细各异的麒麟图案,并一直延续到清代初期。

麒麟纹饰在明代的官窑和民窑瓷器上均能见到,尤以明代初期民窑青花瓷器上的形象最为丰富生动。这一时期内麒麟形象仍能看出从元代发展演变而来的痕迹。或立或卧,或奔或坐,图案构图由繁密走向疏朗,用笔风格由工细过渡为简练,既有画工繁褥生动的大罐、大盘、也有寥寥数笔勾勒的小盘、小碟。麒麟纹旁多带有火焰纹,周围饰有简单的花草纹。青花呈色根据瓷器的大小、粗精的状况呈现出多种特点,往往器型大、纹饰繁细者青花呈色蓝艳,略带结晶斑,胎质洁白细密,釉层晶莹透澈。器型小、纹饰简单者,青花呈色多为灰蓝,带结晶斑,胎质灰白间有杂质,釉层青亮,个别有生烧现象出现,青花呈色灰黑,釉色青黄(图一、二)。这些现象的出现,应与明代景德镇地区众多窑场中采用的不同制瓷原料、工艺水平及面对各类使用对象有很大关系。

现在的古瓷仿制者也正根据这一特点大量仿制了多类档次的青花绘麒麟纹饰瓷器。

仿制水平高者,在各种文物艺术品拍卖会上时有所见。一般古瓷收藏者所接触到的,多是一些中低水平的仿品,并以仿制民窑瓷居多,只要准确地把握了真伪两者的特点,仿品就不难鉴别。

现在仿品的胎质多系球磨机研磨,洁白细腻无杂质。釉色虽白中闪青,但同一器物上釉层薄厚处,釉色并无明显的深浅变化,且略显浑浊,无古瓷真品亮青的感觉,青花发色虽追求蓝艳,但蓝色浮于釉层表面,人为点染的黑褐色结晶斑更显呆滞。

仿品上的麒麟及辅助纹饰,有的尽管也达到了形似,与真品相比,仿品用笔迟滞的毛病一览无余(图三)。在收藏实践中,只要藏者多见、多上手各类真品,真伪对照比较,仿品是不难鉴别的。

今人与古人一样,对麒麟仍然充满了神秘的崇拜和企盼,尽管从来就没有人见过它,人们对未来世界的渴望和对现实世界中功名利禄的追求被神化成图腾和偶像,而忘记了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是我们人类本身。我们改造着世界,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昔日古人在蒙昧和无奈中依附于神灵的庇佑,而我们今天如果仍在新建的楼堂馆所前把它们雕塑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恐怕这与弘扬传统文化是绝对不相称的。

麒麟纹瓷器怎么样 收藏价值大不大


若论及中国古代异兽,麒麟是毫无疑问排在前列的。此兽集百兽特点如鹿角牛尾等于一身,形貌奇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被看做是“吉祥”的象征。因此,麒麟纹作为一种瓷器纹饰也是被广泛使用的,那麒麟纹瓷器到底怎么样,收藏价值大不大呢?

麒麟纹瓷器往往以数只麒麟作为主题,因为麒麟往往寓意着长寿,所以在麒麟的绘制上也注重造型的圆润、饰物的精美、神情的生动,力求瓷器整体呈现出喜气、祥和的气度,但是麒麟纹最开始往往被运用于金、木的装饰中,瓷器中使用麒麟纹最早是从元代开始的,并且在青花中使用尤多。这一时期的麒麟纹已不再是简单的麒麟形象彩绘,在麒麟花纹、造型上加入了许多变化。

在前朝的麒麟纹中,鲜少有多种纹饰组合起来的先例。但自元始,后来的明清二朝都在麒麟纹主题的基础之上加入了其余的祥瑞神兽形象,比如富丽的凤凰纹、矫健的游龙纹等等,因为这些纹饰的加入,明清时期的麒麟纹瓷器更加丰富,有了更高的观赏价值,“麟凤纹”瓷器的价格也相对更高。但同时,明清两朝的麒麟纹瓷器又各具特点,收藏价值也有不同。

以明瓷为例,明代的麒麟纹瓷器有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麒麟造型极为多变,麒麟或卧或立,或跑或跳,动作活泼生动,并无传统神兽的庄宁肃穆之感,但在麒麟造型的变化之外,明瓷因为重宫廷风格,所以麒麟纹瓷器也仍以宫廷的重色泽鲜丽、布局喜气为主。直到明后期,才有民窑仿官窑所出的大量各种风格的麒麟纹瓷器,但因民窑所出质量参差不齐,所以明后期的麒麟纹瓷器收藏价值较之于前是略弱的。

至于清朝,麒麟纹开始大量被使用,这固然有清封建社会发展到了巅峰时期、人们有对吉祥、长生、如意的强烈渴求等因素,但也与这一时期的麒麟纹几成定制、技法成熟有关。原本是较为繁复、精细的麒麟纹图案此时已经可以通过多种技法来完成,不仅富于变化而且减少成本。所以清代的麒麟纹瓷器大量出现,但价值较之明代稍有下降。

总之,麒麟纹瓷器寓意吉祥、纹饰美好,最早发端于元朝,一开始常见于青花;清麒麟纹瓷器则绚丽一些,虽各具特色,但仍以明朝前期官窑所出的麒麟纹瓷器为上,麒麟造型多变,色泽鲜丽、布局喜气,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瓷器上常见的云纹有什么特点?


我国古代瓷器上的花纹图案样源于中华民族的历代文化,也代表着中国古老的传统陶瓷文化艺术,其中云纹为瓷器装饰的纹样之一。

云纹是瓷器装饰纹样之一。一般来讲,云纹多与龙、凤、蝙蝠等纹饰相配合使用,单独使用较为少见。用云朵形纹饰象征高升如和如意,多与龙、凤、蝙蝠等组合而成,如云龙、云凤、云蝠等,也可单独作为纹饰装饰画面上。战国至汉魏时流行瓦当上装饰云纹。以云为瓷器装饰纹样始见于唐代,长沙窑及越窑均有云纹器物,纹饰多以褐彩描绘,构图活泼,布局严谨,运笔流畅洒脱。宋代以云纹为装饰的器物明显增多,装饰手法全面,或暗刻、或模印、或彩绘,纹饰布局严谨,线条简洁豪放。元代磁州窑白地黑花云纹别具一格,丰富了云纹的表现形式,而景德镇青花、釉里红、红釉、卵白釉等瓷器上的云纹则对明清云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清时期,瓷器上装饰云纹极为普遍,或与其他纹饰组合在一起,或单独装饰器物,形式多样,有如意头形云、蝌蚪形云、灵芝形云、风带如意云、“壬”字形云、“卍”字形云、状如弹簧的云气纹等。有些云纹的时代特征极为明显,如洪武时多风带如意形云,宣德时多人字云及壬字云所谓的“空白期”多弹簧状云气纹,而明末清初则以括号云等为常见。

宋代定窑白瓷印花或刻花瓷、元代磁州窑白地黑话瓷及景德镇窑青花、釉里红、红釉、卵白釉等器物均有云纹装饰。明清时期各地窑口均有云纹为装饰,形式多样。表现方式有暗刻、绘画、堆塑等。明代嘉靖时期多见有云与仙人组成仙境云雾缭绕的画面,云纹多作为辅助纹饰出现在器物口沿、足胫等处。

中国历代古陶瓷的特点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进程中,每个时代都有着其自身的审美情趣和时代习俗,这种审美情趣和时代习俗一定会对陶瓷的发展产生影响,并反映到瓷器上。我将为您详细剖析中国历代古陶瓷的特点。

实用绚烂的原始陶器

原始陶器是古人在长期生活和劳动实践中发明的,经过几千年不断发展,形成了品种繁多、制作精美且承载着大量远古信息的产品体系。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有彩陶和蛋壳黑陶。原始陶器的特点是实用性强、器型丰富、绘画艺术精湛、科技含量高、承载远古信息多。

朴实庄重的战汉瓷器

这个时期瓷器的发展处于原始青瓷时代。原始青瓷最早出现在商中期,经过周、春秋战国、汉的发展已经成熟,并得到广泛的使用。其特点是造型朴拙典雅、釉色青丽浅淡、纹饰简洁灵动。

生动神异的三国两晋南北朝瓷器

这个时期已经进入了真正的瓷器发展阶段。以越窑为代表的一批著名窑口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青瓷的发展品质。由于受政治环境、佛教文化、“鬼”文化的影响,瓷器的纹饰和造型呈现出生动、神异的特点。瓷器身上大量出现了植物纹、动物纹和佛教人物。

雄浑大气的唐代瓷器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瓷器也相应进入了一个高峰时代,并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格局,即北方喜欢邢窑之白瓷,而南方喜欢越窑之青瓷。唐代瓷器的共同特点是雄浑大气。

精致内敛的宋代瓷器

青瓷发展进入了顶峰阶段。宋代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与政治、军事的弱小,造就了宋代达官贵人既追求富裕的生活又内敛谨慎的性格特征。这种性格特征,也同时反映到瓷器的发展上来,使用高档的青瓷成为一种时尚。

一枝独秀的元代瓷器

元代青花瓷声名鹊起,白瓷上点缀青色纹饰,既典雅又丰富,内涵清丽恬静。因此青花瓷器在国内格外受到欢迎,甚至远销至很多国家。

浓艳多姿的明代瓷器

瓷器发展到明代进入了空前繁荣时期,不仅品种繁多而且色彩艳丽,出现了甜白、翠青、鲜红、娇黄、青花、斗彩、五彩等品种,它们既相互辉映又争奇斗艳。

繁缛富丽的清代瓷器

清代是瓷器发展的巅峰时期,追求新奇、华丽、富贵是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尤其是官窑瓷器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成为世人竞相追逐的奢侈品。

百花齐放的民国瓷器

民国由于清朝廷的灭亡失去了对瓷器生产的垄断和出口的刺激,瓷器发展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其特点:一是各种仿品大行其道;二是质量良莠不齐;三是文人瓷器让人耳目一新;四是出现了一些新品种。

以上是由小编搜集整理的“中国历代古陶瓷的特点”的相关知识,更多收藏知识,请持续关注我们。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历代瓷器麒麟纹的特点》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历代瓷器麒麟纹的特点》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的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