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瓷器在古代的作用 > 导航 >

他们告诉世界:最早的陶器在中国

他们告诉世界:最早的陶器在中国

瓷器在古代的作用 古代陶器与瓷器 古代官字在瓷器上的写法

2020-08-12

瓷器在古代的作用。

——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吴小红、张弛研究成果在《科学》杂志发表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吴小红教授和张弛教授等于2012年6月28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中国仙人洞遗址两万年陶器”的文章。该研究将中国早期陶器出现的时间确定为两万年,这是目前世界已发表陶器的最早年代。这一研究成果最终入选了2012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

扑朔迷离的早期陶器年代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远古文化史上划时代的创造,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近几百年来,陶器的出现、植物的栽培和动物的驯养等文化特征一起被认为是新石器时代来临的标志,包括中国在内的学术界长期以来也都持守了这一观点。据吴小红介绍,学术界对此的推理是,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处于狩猎状态,没有对陶器的需要。陶器应当是随着人类农业和畜牧业出现,由于定居生活的需要而出现的。由此,陶器出现的年代应当是在全新世大暖期来临后,最早的时间基本上应在距今一万年左右。但这个观点现在越来越受到挑战。在西亚,该地区农业起源的年代可以追溯到距今11500年,陶器则要晚于这个时间,直至9000年前才出现。在中国南方的不少遗址也出土了早期陶器,年代都早到了更新世晚期,当时的环境处在全新世大暖期来临之前的寒冷时期,并不适合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而且也无法确证当时的人类在掌握了制陶技术的同时,也开始了对植物的栽培和动物的驯养。这些证据表明陶器在新石器时代来临以前就出现了。尽管在中国南方不少遗址出土的早期陶器年代都被推定到了更新世晚期,但由于没有办法直接对陶器进行年代测定,所以其年代问题始终受到质疑,无法得出具有说服力的结论。本次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吴小红、张弛及他们的团队所进行的研究,就是通过多学科结合的方式对江西仙人洞遗址出土陶器进行了年代测定,最终确定了南方出土陶器遗址中,最具代表性的江西仙人洞遗址出土陶器为目前世界最早的陶器。

等时关系确定陶器年代

仙人洞遗址坐落于江西万年县大源乡境内,地处赣东北石灰岩丘陵地区的一个山间盆地。仙人洞最早发现于上世纪60年代,先后经过江西文物部门1961年和1964年、中美联合考古队1993年和1995年、北京大学和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99年和2000年的发掘,出土了丰富的旧石器晚期遗存,包括石器、骨器、蚌器、动物骨头、陶片和植硅体等。在吴小红进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工作后不久,就在学术前辈们的影响下对中国早期陶器的年代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对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陶片的年代问题给予了关注。后来有幸从同事黄蕴平教授那里得到了可以进行年代测定的仙人洞遗址出土的动物骨头标本。由于陶片本身无法提供可供测年的含碳组分,只好用与陶片同层位出土的动植物等标本来进行年代测定以解决陶器的年代问题。所幸的是这些动物骨骼样本保存情况比较好,能够提取出足够量的骨质蛋白进行年代的测定。这样依靠这些骨骼样品得到了仙人洞遗址几个不同地层出土陶器的年代,数据的早晚关系与地层关系吻合得很好,且最早的年代比当时所知道的其它遗址出土的陶器年代都要早。“2000年前后,论文都已经写好了。”吴小红笑着回忆说。但出于谨慎,她没有将论文送交杂志发表,而是将论文拿到了相关的学术会上进行讨论,却未得到相关学者的支持。争论的焦点在于,如何保证用来测定陶片年代的骨头样本是和陶片同时代的,也就是说学者们对骨骼样本的年代能代表陶片的年代表示怀疑。从考古发掘过程来讲,在同一个地层里面出土的遗存就是同一个时期的,也是基于这样的原则,用于测定年代的骨骼标本是在发掘结束之后在收集整理好的样品中选取的。由于学术目的的不同,当时发掘过程中并没有针对每一块骨骼标本进行出土坐标的记录,也就是说我们无法重现用来测年的骨骼标本与陶片的出土位置关系。当然从原理上来讲,保证样品是同层位的实际上就是保证了样本是同时代的,但确实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排除地层堆积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自然过程或者动物行为等的影响,比如,水的作用可能会将洞(外不同时期的东西带入洞内形成地层,或者是老鼠打洞,把上面地层的陶片带入了下面的地层当中等等。当然一个好的发掘过程是可以排除上述干扰的,但是当时的吴小红拿不出证据。几年后,吴小红参加了由北京大学、湖南省考古研究所与哈佛大学组成的中美联合研究项目,在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进行考古研究,成功地对遗址出土的早期陶器的年代进行了测定,文章发表在2009年的《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参与其中的吴小红深受启发,意识到,要解决中国早期陶器的年代问题,需要从考古发掘现场的工作开始,从陶片出土背景,与测年样品的堆积关系,到测年样品的筛选,到实验过程的控制,每个环节都要保证数据信息的准确可靠,而这,需要一个多学科学术团队的共同参与和配合。她和同事张弛教授、曲彤丽博士、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欧弗·巴尔-约瑟夫教授、美国波士顿大学考古学系的戈德伯格教授、戴维·科恩博士组成了一个多学科团队,在国家文物局、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万年县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对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地层剖面进行现场样品采集,开展地层堆积微结构研究和年代研究。对江西仙人洞遗址出土陶器进行年代测定最大的障碍,在于测定的间接性。因为出土的陶器碎片过小,而且含碳量也极少,其中包含的残留物可能是烧制时粘土矿里的碳元素或者后来的食物残留物,碳元素来源的不确定会直接影响测年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利用与陶器同出的可测年样品来断定陶器的年代,比如植物种子、动物骨骼、木炭等。由于这一类样品在遗址中是比较容易得到的,所以采集与陶器同出的碳十四测年样品进行间接的年代测定是解决陶器年代问题的有效手段。而其中的问题又在于:所采集的碳十四测年标本的年代是否能够代表陶器的年代?由于时间的久远,仙人洞内的堆积很可能并不是陶器初次埋藏时的原貌,有可能是后来人工作用形成,或者自然作用的参与,甚至受到过某些动物行为的影响。这样形成的二次堆积,即使出土陶器与测年的标本出在同一个单位或是同一个地层当中,也不能说它们是等时的。以这一问题为导向,研究小组来到了仙人洞遗址现场,清理出了洞(东侧和西侧两个以前发掘的剖面进行研究。此次研究在现场的研究过程中就考虑了多学科的介入,比如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欧弗·巴尔-约瑟夫教授具有地质学和考古学双重学科背景,而且具有洞(发掘的丰富经验,具有全球视野,是国际顶级学者;来自波士顿大学考古学系的戈德伯格教授则是研究地层微形态学和矿物学等方面的国际一流学者;戴维·科恩博士精于考古文献、特别是东南亚考古资料;而北京大学的学者们更是兼顾了新旧石器考古和年代学的结合。本次研究的重点在于弄清遗址的堆积过程和解决陶片的年代问题,考虑到对遗址的保护,团队以最小破坏遗址为原则,没有再做现场发掘,而是有选择地在剖面上采集了地层微结构样本,并在现场剖面观察“透镜体状”堆积,采集测年标本。地层微结构样本被带到了美国,在波士顿大学考古系实验室完成了从样本制备到显微镜观察分析研究的全过程,研究证实以前发掘的考古地层是人类活动形成的原生堆积,不存在自然过程或者后期活动的扰乱,动物活动的尺度很小,不足以影响到样品脱层移动。同时根据遗迹现象采集碳十四测年样本,可以有效地保证测年样本与陶片的地层等时关系,同时根据地层堆积情况采集系列碳十四样本,可以有效地排除由于单一样品的不确定性而导致年代结果的偏离。至此,团队成功地证实了仙人洞相关地层是人类活动形成的原生堆积,所测定的碳十四年代代表了同层位陶器的年代,准确得到了仙人洞遗址出土陶器的年代。

颠覆、重构与期待

早在对湖南玉蟾岩遗址出土的早期陶器进行的年代测定中,就确定了其出现的时间约为距今一万八千年,这要比学术界之前普遍认定的一万年要早上八千年,而随着江西仙人洞遗址出土早期陶器的年代的成功确定,我国南方陶器的出现年代又被提前至两万年前。这就意味着,世界上最早出现的陶器是在中国,并从江西的仙人洞遗址和湖南的玉蟾岩遗址开始向外扩散,先后到达俄罗斯和日本,并在亚洲地区被保留了下来。这个过程体现了文化和科技传播的重要意义,也是中国早期人类对区域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这是发生在中国这个地理区域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它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厘清人类发展的历史,揭示并还原其本相是考古学者的本分,我能够参与其中是幸运的。”吴小红回忆起这十几年的孜孜以求,不禁感慨。江西仙人洞遗址出土陶器年代的成功断定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为探讨现代人行为、特定文明要素的出现和传播机制等提供了重要资料,研究成果被美国《科学》杂志收录,并入选了2012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这一成果直接颠覆了“陶器是在全新世大暖期来临后才出现”的观点,推翻了以前学界普遍持有的“陶器最早出现的时间基本上应在距今一万年左右”这一判断,将目前世界上已发表陶器的最早年代确定为两万年,重构了人们对于末次冰期的冰盛期人类活动的认识,表明中国南方是世界上陶器出现最早的地区,此后一直延续使用没有中断,并在冰期时传播到日本和远东等邻近地区。那么,早期陶器的作用到底是什么?两万年前出现的陶器显然与农业的出现无关,是否是末次冰盛期的采集狩猎者用来炊煮的工具,抑或是一种取暖的方式,用来满足生存的需要?这些都尚未得到明确的答案,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我们期待,在不久的未来,能有新的成果产生,让人们对中国的陶器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

相关阅读

世界各国陶器发展历史


陶器,是用黏土或陶土经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器具。陶器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初见简单粗糙的陶器。陶器在古代作为一种生活用品,在现在一般作为工艺品收藏。

早期陶器的制法

一般认为最早的陶器是手制的,并在篝火烧制。烧制时间短但火达到的最高温度可以很高,约在900℃左右,而且达到的速度很快。黏土与沙、砂砾、打碎的贝壳或打碎的陶器调合后会被用来制造篝火烧制陶瓷器,这是因为它们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坯体质地令水及其他挥发性成分可以轻易离开。早期以篝火烧制的陶器主要是圆底的,用意是避免尖锐的角令破裂容易发生。

最早有目的而建设的窑是穴窑或沟窑,即在地面掘一个洞再在上面铺满燃料。在地面的洞提供了隔离层,令烧制过程可以有更佳的控制。

东京国立博物馆中一个在前10,000年-前8,000年绳文时代早期,由碎片重建的陶制容器。

最初的陶器

最早已知的陶瓷器是格拉维特文化小雕像,例如在现今捷克下维斯特尼采境内发现的陶器:下维斯特尼采爱神这是一个爱神维纳斯的小雕像,可以追溯到前29,000年至前25,000年(格拉维特文化),表现为一个裸露女性的形态雕像。

最早已知的陶瓷器──下维斯特尼采爱神

世界各国陶器发展历史:

中国陶器

中国最早的陶器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大约在距今15000年左右,首先在中国南方可能已经开始制陶的试验,到距今9000年左右大致完成了陶器的发明和探索。

1962年于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发现的圆底罐,其年代据放射性碳素测试为公元前6875±240年,为夹砂红陶,外表有绳纹。

接下来的磁山文化(公元前5400年~前5100年)、大地湾文化(公元前5200年~前4800年)、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可以看出古代中国人的制陶工艺不断发展,品质提高,种类增多。

彩陶出现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半坡彩陶"为仰韶文化的一部分,在1953年首先于陕西西安市半坡村被发现,主要包含水壶及碗等。

在公元前2500年至2000年的龙山文化中,出现了黑陶,这是中国制陶工艺的一次高峰。

商朝,有理论认为是当时印欧语系的游牧民族带来陶轮的技术,令陶器量产化。

周朝,以陶轮制作的陶器会以更高温烧制,令其硬度增加,同时亦会使用绿色的釉料。

秦朝的陶俑兵马俑成为当时最具代表性的陶器,而在此时陶器的描绘主题由动物转变为人。

兵马俑

汉朝,陶器的描绘主题由为佛教的传播而出现了佛的形象。

到了唐朝,中国出现了白色的陶瓷,而同时亦出现了其他陶像,唐三彩成为当时艺术精华的代表。

唐三彩

到了宋朝,因为瓷器技术开始成熟令中国的陶器的辉煌被瓷器完全盖过。

此后中国的陶瓷器重点便落在瓷器上。然而明清的紫砂壶等陶器乃至近代的江苏宜兴、广东石湾的陶器工艺仍然有非常高的水准。

新石器时代的兽形红陶壶

新石器时代的红陶 是一种煮食的炊具

郑州大河村出土的彩陶钵 高20厘米

甘肃甘谷地区出土的彩陶瓶 高38.4厘米 口径宽7厘米

河南临汝阎村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缸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几何纹彩陶盆 高15厘米 口径宽37.3厘米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盆

郑州大河村出土的彩陶壶 高22厘米

甘肃临洮出土的马家窑文化彩陶罐 距今五千年

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黑陶盆 高11.7厘米,口径宽17.5 厘米-21.7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良渚文化黑陶壶 高1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上海青浦县出土 新石器时代的黑陶瓶 通高2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山东潍坊出土 龙山文化白盉陶

模仿青铜器造型的白陶鼎

江苏常州出土 春秋时期的原始瓷簋 高12厘米 江苏常州市博物馆藏

希腊陶器

希腊的陶器因应不同时代而有很大的转变。在新石器时代希腊的陶器称为"彩虹陶器",主要由红色及黑色混合在一起。而新石器时代中期出现了"塞斯克罗陶器"。新石器时代后期出现了由黑色及奶油色组成的螺旋图案。明洋陶器则在青铜时代早期出现,完全由灰色组成。到了青铜时代后期,希腊陶器上出现了设计图案,主要以黑及红色在奶油色底色上加上图案。"原始对称"风格陶器在接着出现,其特色是在陶器上有很多圆形图案。

在后来出现的"对称陶器"中,陶艺家会在器皿的每寸加上线。其中较有特色的如在科林斯会在陶器上绘上西亚神话生物,在雅典则会在陶器上希腊神话,特别是伊利亚特。雅典很多的陶器会被作为陪葬用途。在古风时期,希腊陶器上的希腊神话图像由剪影图案作主导。期后以剪影图案的风格被以黑色为底色榇托出红色的图案所取代,称为红彩陶器。接着希腊的陶器制作便因为不明原因而完全停止。

希腊红彩陶器

罗马陶器

罗马共和国(前509年-前27年)的陶器以伊特鲁里亚的陶器为基础发展出自己的风格,当时的陶器主要为单一的黑色。到了罗马帝国初期,大型陶器工场的出现令陶器的质素及产量上升,陶器的颜色亦由黑色转变为红色。而此技术亦约在70年期间在整个欧洲,包括北至英国、丹麦,东至希腊完全传播开来。而北非亦得到此技术,形成其独特的非洲赤色陶器。因为北非较佳的陶器质素而被欧洲商人带回欧洲贩卖。

埃及土陶

从埃及的土陶的造型来看,以家庭日常使用的容器为主,最多的是煮拂食物的平底锅、火钵,此外还有陶罐、乐器、台座、护身符、粮罐、土锤以及坩埚、纺锤、香炉、土棺、供物的器物等。

埃及土陶的色泽是由胎土的种类和烧成方法决定的。以尼罗河陈泥作坯的土陶,低火度烧制后呈褐色,高火度烧成后呈红色。如果使用含氧化铁的红黄土等泥釉涂在坯体上,则呈现鲜艳的红色。

古代埃及人在强调物体本色的同时,还十分注重色彩的象征性。尤其是仪式用的器皿和祭奠用的器物,更加严格要求特定的色彩。因此,土陶的呈色是烧陶时非常关心的事情。

涅伽达文化的陶罐

伊斯兰陶器

伊斯兰陶器的前身是阿拉伯陶器,当时陶艺家开始使用含属的釉为陶壶上色。玻璃釉在阿拔斯王朝兴起,用作模仿中国的白陶瓷。期后陶艺家不停尝试在一层釉上加上另一层釉,及烧制陶器多于一次。因为蒙古占领了中亚及中国令伊斯兰世界有更多接触中国陶器的机会,从而令西亚地区模仿了其用色及模式。

九世纪拉斯塔彩金属光泽陶碗

墨西哥陶器

墨西哥的最主要工艺的陶瓷艺术。陶瓷被认为是最高的艺术形式在阿兹特克帝国,据说制作陶器的知识来自于神羽蛇神自己。 使用大胆的文化特质的混合物生动的色彩在艺术和织物在丰富的调色板中颜色也普遍用于传统墨西哥陶瓷装饰。

颜色丰富的工艺品和其他结构扩展回次之地。 金字塔、庙宇、壁画、纺织品和宗教物品被漆成或彩色赭石红、亮绿、鲜橙,各种黄色和绿色。 墨西哥玛雅雕刻碗蛇和人类的形式,最有可能的黑社会公元539年的一个场景。

野野村仁清的色绘若竹图茶壶

日本陶器

日本的陶器初期由圈状黏土再加上以手按压的绳子图案,并在空旷地方烧制而成。在7世纪未唐三彩传入,日本融合了本身文化仿制唐三彩创造出"奈良三彩",主要用于宗教用途如宗教仪式。

世界闻名的中国陶瓷


明代青花海水龙纹扁瓶,故宫博物院藏。其装饰采用了刻划龙纹与青花彩绘相结合的手法,两条白龙在蓝色的海浪波涛中追逐飞舞,神奇生动。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陶瓷是中国传统工艺中最重要的工艺品种之一。早在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就已制作和使用陶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原始瓷器就已经出现。就工艺而言,陶和瓷是一种工艺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瓷是由陶发展而来的。两者在原料、烧成温度和物理特性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区别。瓷器出现后,陶器并没有终止生产,而是形成了两个支流各自发展。

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杰出的工艺品种彩陶已经出现,此时的文化被称为彩陶文化,因彩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亦称为仰韶文化。彩陶是一种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纹样,造型优美,装饰精巧。彩陶的分布很广,较为著名的有黄河中上游的仰韶文化、黄河中下游和淮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距今4500—6400年)、长江中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其中以仰韶文化最为发达。彩陶以装饰见长,由于当时人们多将器皿置于地上,于是彩陶的装饰带往往偏上,并考虑了俯视、侧看等不同的装饰视角,以体现完整的效果。

彩陶工艺衰落以后,黄河下游和东部沿海地区兴起了以黑陶为特征的黑陶文化,它最早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县,因此也称为龙山文化。黑陶的制作工艺已采用轮制,这项重要的技术革新使器形浑圆工整、器胎厚薄均匀,并提高了制陶生产力。此时,封窑技术已被掌握,而且陶窑有所改进,火口很小,火膛较深,利于增高窑室温度。黑陶工艺色彩乌黑、器体轻薄、器表光亮、易于穿绳或附加手持的器耳等。由于黑陶的陶胎是灰黑色的,不易装饰,所以它往往以造型取胜。

原始瓷器最早出现于商代,釉色青绿略带黄褐色,但其原料处理和坯泥炼制仍比较粗糙。东汉后期,瓷器工艺进入成熟阶段,浙江出现专门的瓷窑,成为青瓷的中心产地。六朝时期,青瓷一统天下,烧造的地域进一步扩大。

北朝晚期,白瓷的成功烧造开创了中国陶瓷史上的新纪元。隋唐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商业贸易空前繁荣,推动了制瓷业的进步和瓷器市场的扩大,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瓷器生产格局:南方以生产青瓷为主,以越窑最为典型,瓷胎轻薄致密,釉质温润如玉;北方邢窑白瓷是“北白”的代表,瓷胎坚实致密,色白如雪,叩之发出金石之声。唐三彩色彩斑斓,种类繁多,是唐代陶瓷中风格独特的一枝奇葩,其中既有生活用品,又有随葬品。到了唐末五代时期,中国陶瓷史上开始出现了名窑林立的局面。

彩陶工艺衰落以后,黄河下游和东部沿海地区兴起了以黑陶为特征的黑陶文化,它最早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县,因此也称为龙山文化。黑陶的制作工艺已采用轮制,这项重要的技术革新使器形浑圆工整、器胎厚薄均匀,并提高了制陶生产力。此时,封窑技术已被掌握,而且陶窑有所改进,火口很小,火膛较深,利于增高窑室温度。黑陶工艺色彩乌黑、器体轻薄、器表光亮、易于穿绳或附加手持的器耳等。由于黑陶的陶胎是灰黑色的,不易装饰,所以它往往以造型取胜。

原始瓷器最早出现于商代,釉色青绿略带黄褐色,但其原料处理和坯泥炼制仍比较粗糙。东汉后期,瓷器工艺进入成熟阶段,浙江出现专门的瓷窑,成为青瓷的中心产地。六朝时期,青瓷一统天下,烧造的地域进一步扩大。

北朝晚期,白瓷的成功烧造开创了中国陶瓷史上的新纪元。隋唐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商业贸易空前繁荣,推动了制瓷业的进步和瓷器市场的扩大,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瓷器生产格局:南方以生产青瓷为主,以越窑最为典型,瓷胎轻薄致密,釉质温润如玉;北方邢窑白瓷是“北白”的代表,瓷胎坚实致密,色白如雪,叩之发出金石之声。唐三彩色彩斑斓,种类繁多,是唐代陶瓷中风格独特的一枝奇葩,其中既有生活用品,又有随葬品。到了唐末五代时期,中国陶瓷史上开始出现了名窑林立的局面。

宋代是一个名瓷辈出的时代,新兴瓷窑如雨后春笋遍布全国各地,地方风格浓郁,逐渐形成六大窑系,即北方的定窑系(今河北曲阳)、耀州窑系(今陕西铜川)、钧窑系(今河南禹县)、磁州窑系(今河北磁县)和南方的龙泉青瓷窑系(今浙江龙泉)、景德镇青白瓷窑系(今江西景德镇)。定窑印花白瓷构图严谨,耀州窑刻花青瓷犀利潇洒,钧窑瓷窑变姹紫嫣红,磁州窑黑地白花瓷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龙泉青瓷葱翠欲滴,景德镇青白瓷晶莹剔透,它们为中国陶瓷开辟了新的境界。此外,宋代盛行斗茶,黑釉茶盏因便于衬托白色茶沫观察茶色而受宠一时。茶具由此具有了超越实用功能的风雅价值,其中以福建建窑兔毫盏最为突出。

元、明、清三代是中国陶瓷工艺发展的新阶段,造型多样,釉色缤纷,装饰华丽,彩瓷大量流行。彩瓷可分为釉下彩和釉上彩。釉下彩是指在釉下进行彩绘,即在胎体上彩绘之后再罩上一层无色透明的釉,以1300℃左右的高温一次烧成。其特点是色彩光润柔和,清淡雅致,同时彩在釉下不易磨损,不易变色。但由于釉下彩的色料要经高温烧成,而能经受高温的色料并不多,所以它的品种远不及釉上彩丰富。釉下彩为唐代长沙窑所首创,宋元以后,出现了包括青花、釉里红等在内的许多新品种。釉上彩是在已烧好的瓷器上进行彩绘,再在窑中烘烤而成,由于烘烤温度不高,经受得起这种温度的色料很多,因而色彩极丰富。但由于是装饰在釉上,釉上彩经摩擦或与酸碱接触之后,易褪损变色。釉上彩首创于宋磁州窑,始称“宋红绿彩”。到了明代,釉上单种彩和多种彩的制作已经很发达。入清以后,釉上彩的创新更多,有古彩、珐琅彩、粉彩等。

元代的釉下青花瓷和釉里红很有特色。瓷都景德镇在元朝时崛起,青花驰名天下。青花是用钴盐类金属颜料绘制的白地蓝花的釉下彩瓷器,只使用一种颜色,一次高温烧成,工序较为简便,因此在瓷器装饰上应用广泛。由于调色浓淡、用色层次不同,青花的艺术效果如同民间蓝印花布一般,既简朴又典雅,既丰富又统一,广受人们喜爱,自元以后成为中国陶瓷的主要品种。青花装饰题材多为传统水墨画,明净素雅,极具风韵;受到当时戏曲小说的影响,题材还有历史人物、小说传奇等。釉里红因其红色的釉下彩而得名,最初是自然形成的色釉效果,后来成为人工装饰品种。釉里红色彩华丽,气氛热烈,符合中国的传统欣赏习惯,自元代创烧以来,受到广泛欢迎。青花釉里红俗称“青花加紫”,即在青花纹饰间用铜红加绘果实、花蕊等,是元代景德镇创烧瓷器的杰出代表之一,以色彩绚美著称。由于烧成难度大,它一直被视为中国古瓷的名贵品种。

明代制瓷技术有了新的突破,陶车旋坯取代了竹刀旋坯,吹釉代替了蘸釉,大大提高了瓷器的质量与数量。加之经济和交通的发展,明代官窑民窑大量烧造,以满足宫廷享用、百姓日用以及外销的需求。明代以后的瓷器以白瓷为主,为陶瓷工艺的装饰开辟了广阔天地。景德镇仍是全国制瓷中心,此外浙江龙泉青瓷、福建德化白瓷、江苏宜兴紫砂陶等亦驰名国内外。其中,德化白瓷以佛像瓷雕最有特色;紫砂陶因紫砂泥色泽紫红而得名,以造型取胜,由紫砂陶制成的茶具让饮茶人爱不释手。

清代陶瓷在釉色方面品种增多,例如康熙时期(1662—1722)有红釉,雍正时期(1723—1735)有碧玉釉、胭脂水以及质白如雪、薄胎露光的脱胎器,乾隆时期(1736—1795)的釉色更是红、青、绿、黄、紫俱备,丰富多彩。在彩绘方面,古彩、粉彩、珐琅彩水平较高。古彩是康熙时期的重要品种,它继承明代五彩技法,色彩浓艳,层次分明。粉彩始于康熙年间,雍正年间最为发达,其主要特征是色调柔和淡雅,笔力精细工整。到清代中期,西方装饰艺术传到中国,洋彩开始使用。珐琅彩始制于康熙年间,最早用进口原料,亦称“洋瓷”。雍正时期,已能自己烧造原料。乾隆时期,珐琅彩的制作达到顶峰。珐琅彩的瓷胎是景德镇生产的,运到北京后施彩,进行第二次烧造。其彩料色泽晶莹,质地凝厚,用作装饰有凸起之感。除烧造中心景德镇外,清代陶瓷的生产几乎遍及全国,产品除了供应朝野需求外,还大量外销世界各国。明清时期的陶瓷发展,对今日中国陶瓷有着重大影响。

世界的硬通货是中国瓷器


中国几千年来在世界上扬名的,正是中国的瓷器,英语"china"的本意就是瓷器。远在几百年前,中国瓷器就是欧美和阿拉伯国家皇室竞相购买的贵重艺术品。

现在,中国书画已经创出了近4.5亿的天价,这一纪录还有望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不断攀升。

事实上,中国古代的山水人物书画在中国人心目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但在世界上的地位却十分可怜,基本没有赢得一席之地。

而中国瓷器得到了几乎世界所有国家的青睐、认同。从这个意义上看,巴比收藏认为,中国瓷器就是世界的硬通货!

这些年来,中国的瓷器也拍出了四五千万的高价,更有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拍出了上亿的价格。但巴比收藏认为,这还仅仅是中国瓷器的低谷。想一想,中国一幅画在国内就能拍出近4.5亿,作为全世界认同的收藏硬通货,中国瓷器在世界上能不创造出让所有人震撼的价格来吗?

巴比收藏提醒,买艺术品一定要买真品,买精品,买能升值的好艺术品,只有精品才能大幅升值。

中国古代陶器的发展历史


新石器时代的红陶,是一种煮食的炊具。

新石器时代的兽形红陶壶

陶器,是用黏土或陶土经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器具。陶器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初见简单粗糙的陶器。陶器在古代作为一种生活用品,在现在一般作为工艺品收藏。 一般认为最早的陶器是手制的,并在篝火烧制。烧制时间短但火达到的最高温度可以很高,约在900℃左右,而且达到的速度很快。黏土与沙、砂砾、打碎的贝壳或打碎的陶器调合后会被用来制造篝火烧制陶瓷器,这是因为它们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坯体质地令水及其他挥发性成分可以轻易离开。早期以篝火烧制的陶器主要是圆底的,用意是避免尖锐的角令破裂容易发生。 最早有目的而建设的窑是穴窑或沟窑,即在地面掘一个洞再在上面铺满燃料。在地面的洞提供了隔离层,令烧制过程可以有更佳的控制。

上海青浦县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黑陶瓶,上海博物馆藏。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几何纹彩陶盆

中国最早的陶器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大约在距今15000年左右,首先在中国南方可能已经开始制陶的试验,到距今9000年左右大致完成了陶器的发明和探索。

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黑陶盆,浙江省博物馆藏。

甘肃临洮出土的马家窑文化彩陶罐,距今五千年。

良渚文化黑陶壶,上海博物馆藏。

 1962年于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发现的圆底罐,其年代据放射性碳素测试为公元前6875±240年,为夹砂红陶,外表有绳纹。 在接下来的磁山文化(公元前5400年~前5100年)、大地湾文化(公元前5200年~前4800年)、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可以看出古代中国人的制陶工艺不断发展,品质提高,种类增多。

山东潍坊出土的龙山文化白盉陶

郑州大河村出土的彩陶钵

郑州大河村出土的彩陶壶

甘肃甘谷地区出土的彩陶瓶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盆

河南临汝阎村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缸

 彩陶出现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半坡彩陶”为仰韶文化的一部分,在1953年首先于陕西西安市半坡村被发现,主要包含水壶及碗等。 在公元前2500年至2000年的龙山文化中,出现了黑陶,这是中国制陶工艺的一次高峰。 商朝,有理论认为是当时印欧语系的游牧民族带来陶轮的技术,令陶器量产化。 周朝,以陶轮制作的陶器会以更高温烧制,令其硬度增加,同时亦会使用绿色的釉料。

江苏常州出土的春秋时期的原始瓷簋,江苏常州市博物馆藏。

兵马俑

秦朝的陶俑兵马俑成为当时最具代表性的陶器,而在此时陶器的描绘主题由动物转变为人。 汉朝,陶器的描绘主题由为佛教的传播而出现了佛的形象。

唐三彩

 到了唐朝,中国出现了白色的陶瓷,而同时亦出现了其他陶像,唐三彩成为当时艺术精华的代表。 到了宋朝,因为瓷器技术开始成熟令中国的陶器的辉煌被瓷器完全盖过。 此后中国的陶瓷器重点便落在瓷器上,然而明清的紫砂壶等陶器乃至近代的江苏宜兴、广东石湾的陶器工艺仍然有非常高的水准。

中国紫砂壶陶器文化


紫砂器由于它质朴典雅,一直被众多的收藏爱好者喜爱。紫砂生产始于北宋中期,明正德年间开始兴盛。万历以后,紫砂在烧制技术上得到改进,形成了独立的生产体系,除生产紫砂壶茶具外,还生产文房雅玩、香盒等工艺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一说中国的紫砂壶陶器文化

紫砂又称紫砂器或紫砂陶器,是我国独特的陶器工艺品,以造型多样,色泽古雅,质坚耐用,技术精湛而著称于世。在紫砂制品中,最为突出的是紫砂茶壶,据史书记载:明代中期以后改用壶来饮茶,并逐渐成为社会风尚。因此,小型紫砂壶开始得到高士名儒的喜爱。也成为艺术品中很特别的一个收藏门类。

专家:紫砂土一般俗称叫五色土,有人称它为五色土,实质是指紫砂土的基本颜色有五种,这五种基本颜色里面,有三种是最基础的,比如说紫色的,黄色的,跟朱红色,这三种颜色是自然界中本身就有的颜色,那么,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墨绿色的紫砂壶,绿色的紫砂壶,这个呢,是后来人工加进去一些氧化钴,以它作为发色的,但是这种氧化钴实际上就是氧化料,这个对人体是无害的,那么还有很黑的黑料,这把壶就是黑料的泥料烧制成的,它的颜色很深。

紫砂茶壶根据泥料不同,式样多种,各有特色。历代流传下来的紫砂壶精品都是高手所制。壶的造型、比例、规整度、密缝性等,都有十分准确。如壶口、壶把、壶嘴在同一水平面上;壶口、壶盖、圈足都要宽窄一致;壶底平整,壶盖紧密,壶体不见瑕庇。上品的紫砂壶集绘画、诗文、书法、印章、雕塑于一体。

中国瓷是如何走向世界的


——读石云涛《中国陶瓷源流及域外传播》

●全红霞

当读者读完这部书,想必对于陶瓷的英译为什么是“china”会有更好的认识。

陶器是世界上许多文明地区自发生成的,而瓷器则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

瓷器的产生经历了从陶到瓷的漫长时光,原始的红陶、稚拙的灰陶、美丽的彩陶、精致的黑陶和雅净的白陶,都在为瓷器的诞生奠定基础。商代终于产生了原始瓷,东汉时期有了成熟的瓷器。从此化泥土为神奇,陶瓷在匠人巧夺天工的手艺之下,不断向人类展示其千姿百态的倩影。

瓷器首先在中国的浙江越地产生,流播全国各地,各地瓷器又产生出自己独特的工艺,这种工艺又向更广阔的地区传播,形成各个窑系;而后又越出国门,走向世界。本书为我们勾勒了这幅地图的全景,简明而扼要,清晰而生动。这就是石云涛先生最近出版的《中国陶瓷源流与域外传播》(商务印书馆,2015年5月版)。

这幅“地图”包括两部分,一是国内部分,一是域外部分。

中国瓷器工艺首先是在境内传播。本书的编排体例基本上以历史年代的发展顺序为脉络,论述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陶瓷的造型、釉彩和工艺以及对前人的继承和发展,重点说明每一种工艺最初的起源地和这种工艺向其他地区的传播。隋唐是中国文化史上一段灿烂辉煌时期,陶瓷生产就是一个绝佳的见证,南青北白,照耀世界瓷坛千年。宋代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繁荣时期,孕育了八大窑系与五大名窑。元代完成全国统一,景德镇瓷器渐有压倒众芳之趋势。明代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业中心,明清时期景德镇高质量彩瓷的烧制成功,是陶瓷业一项伟大成就。本书将中国历史上各种瓷器工艺的源流进行细心的描述,让人一目了然,看到中国各地瓷艺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国陶瓷产品流播全球各地,先是精美的瓷器受到欢迎,接着是复杂的瓷艺逐渐为域外所掌握。中国瓷器和瓷艺向域外传播的路线和方式头绪纷繁,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伴随着政治斗争、商业竞争,并不容易说清楚。本书作者多年来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研究,他的叙述以历史记载与新的考古发现相结合,有点有面地勾勒出瓷器和瓷艺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路线图,覆盖了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欧洲、美洲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这是一部中国陶瓷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外陶瓷交流史。

这本书是一本历史通俗读物,叙述通俗明白,配以作者从不同国家和地区考察得来的文物图片,做到了图文并茂。书中有很多关于中国陶瓷影响他国的例子,例如唐代越窑青瓷名闻海外,新罗国张保皋等人从中国招聘制瓷工匠,从浙江引进先进的青瓷烧制技术;新罗时代晚期开始,朝鲜半岛就与盛产青瓷的我国五代吴越王朝有着密切联系,一直到后来的高丽时代仍然来往不断;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主要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及艺术,同时大批留学生和从事专门技艺的人才在中国也学习各种手工艺制作,奈良三彩就是由在中国学习的工匠将唐三彩的一整套制作工艺发展而来。明代瓷器传播达到鼎盛,遍及亚、非、欧、美各大洲,从东南亚、南亚、阿拉伯、东非直到欧洲,从装饰品、陈列品扩展成为日用品,这样的影响贯彻至今。

当读者读完这部书,想必对于陶瓷的英译为什么是“china”会有更好的认识。

中国古代陶器简史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人们把粘土加水混和后,制成各种器物,干燥后经火焙烧,产生质的变化,形成陶器。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新篇章,具有重大的划时代的意义。陶器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开端。陶器的发明,也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在人类发展史上开辟了新纪元。

陶器究竟是怎样发明的,目前还缺乏可靠的材料予以详尽地说明。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的注引中指出:“古奎是九世纪最早提出陶器发明的第一个人,即人们将粘土涂于可以燃烧的容器上以防火,其后,他们发现只是粘土一种可以达到这种目的。因此,制陶术便出现于世界之上了”。思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进一步指出:“可以证明,在许多地方,也许是一切地方,陶器的制造都是由于在编制的或木制的容器上涂上粘土使之能够耐火而产生的。在这样做时,人们不久便发现,成型的粘土不要内部的容器,也可以用于这个目的”。陶器的发明并不是某一个地区或某一个部落古代先民的专利品,它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任何一个古代农业部落和人群,都能各自独立创造出来。

陶器的产生是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一般是先有了农业,然后才出现了陶器。在人类进入新石时代,由于农业和牧畜业的出现,开始了定居、半定居的生活。特别是农业的发生和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比较可靠而稳定的可供食用的谷物。谷物都是颗粒状的淀汾物质,不像野兽的肉体便于在火上烧烤食用。同时,剩余的食物需要储藏起来。正因为如此,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定居生活的需要,人们对于烹调、盛放和储存食物及汲水器皿的需要越来越迫切。从而促使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陶器。陶器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生产斗争中辛勤劳动的结果。从民族学和考古学上都可以得到充分的物证。

陶器出现的具体年代,目前尚难确知,根据考古发掘材料估计,约在8—9千年以前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几千年来一直是人类的主要生活用具。这时的陶器由于烧造工艺的不同,还出现了红陶、灰陶和黑陶等不同品种的陶器。与此同时,人们为防止陶器经火烧或水浸泡断裂,而在泥土中羼入砂子,烧制成泥质夹砂灰陶和夹砂红陶。此类陶器多用于烹调器、汲水器和大型容器。故又有泥质陶和夹砂陶之分。

裴李岗文化,1977年在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村首先发现,经碳十四测定距今约8千年,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与此同时在河北武安县磁山也发现同时期的文化遗址,出土陶器带有一定原始性,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陶器。

仰韶文化,彩陶为其主要特征,根据碳十四测定,年代距今约7000——5000年。陶器皿种类主要有盆、罐、钵和小口尖底瓶等,质地有泥质陶和夹砂陶。

屈家岭文化,是继仰韶文化之后分布在江汉流域的一种文化,据碳十四测定年代距今4000多年。

大汶口文化,是继仰韶文化后、龙山文化之前在东方的一种古代文化,据碳十四测定,年代距今6000——4200年左右,其陶器器型和纹饰也自成特点。

龙山文化,据碳十四测定,年代距今约4300——3800年,黑陶是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尤以“蛋壳黑陶”最为精美。同时,龙山文化晚期还出现用高岭土烧制的白陶。为后来原始瓷器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商代,青铜器的制作成就辉煌,但普通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仍以陶器为主。商代陶器仍以灰陶为主,当时已有专门烧制泥质灰陶和专门烧制泥质夹砂灰陶的不同作坊。但到后期,白陶和印纹硬陶有很大发展,尤以白陶最为精美,纹饰采用青铜器的艺术特点,装饰华丽,弥足珍贵。同时,还出现了用高岭土作胎施青色釉的原始瓷器。

西周以后,陶器种类繁多,除陶生活器皿之外,还有砖瓦、陶俑和建筑明器等。到战国、秦汉时期,用陶俑、陶兽、陶明器随葬已成习俗。因此,制陶业更加繁荣。近年在西安发现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在陕西咸阳,江苏徐州发现的西汉时期兵马俑,其造型之精,阵容之宏伟,为世界所罕有。

汉代,由于社会稳定,农业、手工业发展较快,厚葬风气在民间普遍盛行,制陶业大量烧造陶明器用以随葬。这时,战国时期出现的彩绘陶器得到发展,釉陶也普遍应用,同时在陶明器上用白粉、墨书文字者也大量出现。到东汉晚期至三国,瓷器的烧造技术逐渐成熟,陶器才为瓷器所取代,而退居次要地位。

唐三彩属铅釉陶器,采用高岭土胎,施彩釉烧制而成。宋金仍流行。

外销瓷:连接中国和世界的纽带


我国的瓷器输出主要是海陆两路,陆路即唐以前的“丝绸之路”,另一条就是唐宋以后东到朝鲜、日本,南经东南亚、南亚、西亚,远达非洲的“海上陶瓷之路”,陶瓷主要是通过这条海路向外输出的。

唐、五代时期,波斯、阿拉伯商人纷纷来我国经商,多到广州登岸;当时扬州是南北交通的要冲,因此成为胡商云集之地;明州紧连越窑诸窑址,又是天然良港,日本遣唐使及商船大多从这里登岸;泉州也是以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很快成为当时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我国的陶瓷就是经这些港口,东输朝鲜、日本,或由波斯、阿拉伯商人贩运到南海诸国,尔后转运到世界各地。当时出口的瓷器主要有长沙窑瓷、三彩瓷、越窑青瓷、巩县窑瓷、邢窑白瓷、耀州窑青瓷、鲁山窑瓷以及广东诸窑瓷器等。

宋元时期,中国瓷器的外销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广州成为最大的瓷器输出港,宋代越窑、龙泉窑、景德镇窑、耀州窑和磁州窑多是从这里输出。宋代广州的外销瓷窑主要分布在潮州、惠州、南海、佛山、廉江和遂溪。福建泉州在宋元时期也是对外贸易的著名港埠,主要输出景德镇的青白瓷、龙泉青瓷、青花瓷等。宋元时期的外销瓷以越窑、龙泉窑青瓷为主,其次是景德镇和福建、广东各窑制造的青白瓷、白瓷,元代的青花瓷也大量用于外销。泉州窑和德化窑产品运销的国家和地区也很广泛。可以说,在唐、五代的基础上,宋元时期的中国瓷器风靡印度洋。

明清时期,由于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我国瓷器的对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郑和下西洋是我国对外贸易史上的盛举,使中国瓷器广泛地流传到南亚、西亚和非洲各地,其中青花瓷尤受欢迎。中国和欧洲直接的瓷器贸易始于明代,16世纪葡萄牙是第一个和中国直接进行瓷器贸易的欧洲国家,此后,中国瓷器大量流入里斯本,致使里斯本很快代替了中世纪意大利的威尼斯,成为欧洲专门销售东方古董和中国手工艺品的中心。邻国西班牙则是把菲律宾作为和中国进行贸易的据点,将购买来的中国瓷器转运,横渡太平洋(12.23,0.08,0.66%)到达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然后再由西班牙商船运回欧洲。荷兰从17世纪开始代替了葡萄牙,垄断了欧洲国家和中国的瓷器贸易,到了18世纪中叶,欧洲市场上经营中国瓷器的主要由法国、英国所取代。此外,德国、俄国、丹麦、奥地利、瑞典、美国等也被中国瓷器所吸引接踵而来。

明清时期,我国输出的瓷器主要是景德镇的青花瓷、彩瓷等,另外还有许多纹饰图案是依照外商从欧洲带来的样品,由中国绘瓷工人精心摹绘的,题材大致包括纹章瓷、人物图画(诸如神话、宗教故事和风俗画)、船舶图画以及码头风景画、花卉图四种。19世纪20年代以后,由于日本和欧洲瓷业的发展,特别是由于清政权的腐败而造成的社会动乱,使我国瓷业生产逐渐衰落,瓷器的外销也就每况愈下了。

最早的旱罗盘创自江西道士之手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隐晦观指南针。”这是一千多年前北宋一个叫朱彧的人,首次记下中国人航海时使用了指南针。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早就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不过遗憾的是,千百年来一直苦于没有历史的实物见证。

直到1985年的5月,在当时的江西临川县窑背山,随着一座宋代庆元四年墓葬的发掘,出土了一件怀抱着刻度分明的大罗盘俑,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罗盘模型。非但力证了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还有专家断定,它的发明地就在江西。

■临川罗盘打破欧洲传入之说

车身红色,上有花鸟及青龙白虎纹饰,四角挂有香囊,由四匹马带动,并有三十人护卫。这是《宋史》中关于指南车的记载,可惜如今指南车以及其构造图至今已经完全失传。

而指南针又称罗盘,罗盘则分为水罗盘与旱罗盘。以往学术界认为,水罗盘是中国人发明的,旱罗盘则是欧洲人发明,直到16世纪才由日本传入中国。中国考古学会会员陈定荣认为,其实不然。许多年来,多少专家学者通过文献进行考辨,但一直没有令人信服的直接依据。

1985年,当时的江西临川县温泉乡莫源李村农民在窑背山发现一座古墓。陈定荣和其他考古人员赶到时,现场已经遭到毁坏,满地残砖乱土。最终该墓出土的文物十分丰富,有金质饰件、水晶配挂、文房工具、陶瓷器皿。尤其是出土了大批瓷俑,共有七十多件。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这件怀抱着刻度分明的大罗盘俑。陈定荣介绍,其底座墨书“张仙人”,大罗盘俑身穿长衫,双手抱着的大罗盘,其周围有一圈十六分度刻盘,中心长菱形指针可以自由旋转,显然是由轴承支顶的。

根据专家研究,水罗盘与旱罗盘区别在于,水罗盘要求指南装置中部为碗形或盘上有凹以盛水,用来漂浮磁针,使其可以在水上自由转动指向,为了磁针能在水上漂浮,该针都要串系在浮力较大的细小物体上,如灯芯草、蜡烛滴等。由于这两项特点,造成当时的指南装置必须水平放置,如过分倾斜,例如像临川出土的南宋瓷俑那样持水罗盘,碗或凹中的水和磁针早已泼出,根本不可能置于其内。

陈定荣说,临川县南宋朱济南墓瓷俑单手所持与水平线呈90度角的罗盘,显然是一件旱罗盘。当时发掘报告一经公布,立即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被引为指南针发明的最直接依据。

■大罗盘俑究竟是什么身份?

令人好奇的是,这个抱着大罗盘的人究竟是什么身份?

他的职业又与临川罗盘的技术发展有着怎样密切的关系?

首先要确定的是窑背山古墓墓主的身份,根据墓志铭得知,墓主朱济南,其职务是邵武知军,按照当时官品令有关规定,起码品级为从六品,所以朱济南应该是朝请大夫。从其墓中随葬品来说,是宋墓特有的随葬品,这种神祇齐备、形制典型的堆塑多见于南宋中晚期。

陈定荣介绍,在出土之时,就发现这座大罗盘俑底座写有“张仙人”三字,这就为解开古代旱罗盘技术的应用和最早使用人谜题,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线索。张仙人即为《永乐大典》之《大汉原陵秘葬经》中所提到的“地理阴阳人张景文”一类人物,也就是地方上专以阴阳地理堪舆为生的“风水先生”。不过,这个风水先生并不简单,他还与道教有着深厚关系。宋代地理风水、堪舆之说极为流行,而道教反映在丧葬活动上的有法事道场、葬地堪舆、立券筑室、置放神煞器等。“临川宋墓出土的张仙人俑就是这种世俗堪舆术家,其形象流于陶瓷雕塑业上,而保留于地下的反映。”他说。

也有专家认为,张仙人一名,与道教名称习俗及其著名领袖历代张天师在社会上特别是在江西地区的影响有关。仙人一词出现很早,道教形成后,此名便成为道教思想信仰中的一大称谓。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经常使用它,并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神道品级或层次。如在解释九天消灾法时,仙人职属第四等,很显然,在道教信徒的思想和民俗观念里,道教人物多有“仙人”,皆可以“仙人”称之,而为了使这些道士们之间有个相互区别,故在其仙人名号前常常冠以姓氏,以明其殊。以此理解江西南宋旱罗盘瓷俑“张仙人”题记,当是指道教中的某一张道士。

■专家认为旱罗盘最早在江西发明

大罗盘俑在江西重见天日,给出了另一个惊喜的启示,旱罗盘很有可能就是在江西发明的。

这种说法由来已久。根据清乾隆时堪舆术家范宜宾的《罗经精一解·针说》记载:“指南旱针,造自圣王,今反弃古不用,转用后人伪造之水针,乖谬已极,失去根本矣。……今余之经盘,遵用旱针,不用水针”“缘此针,创自江西,盛于前明,以此定南北之枢。”

陈定荣说,这里范宜宾所谓的旱针即旱罗盘,他指明早在明代就已经很流行,并且说“创自江西”是有根据的。

他分析说,关于我国罗盘的最早记载,据目前所知是出自南宋人曾三聘的《因话录》,此书写成的年代约为公元1207年,与临川宋墓入葬的年代相接近。《因话录》称堪舆罗盘为“地螺”,其《子午针》条记载:“地螺,或有子午正针,或用壬子丙午间缝针。天地南北之正,当用子午……”。曾三聘,字无逸,南宋峡江人,乾道二年(1166年)进士,累官秘书郎,兼考功郎。峡江与临川地望甚近,所以曾氏对江西风物了解得十分详细,他所说的“地螺”就是临川宋俑张仙人所持的旱罗盘,记载应该可信。

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江西历来是道教流传的名地,唐宋以来,由于李唐及赵宋皇室的信仰与推崇,隆兴一时,如唐高祖和太宗“认老子李耳为自己的祖宗”、“奉道教为国教”,宋真宗和宋徽宗崇尚道教,不仅屡屡赐封张天师,准其世袭,而且多次修建贵溪上清宫,使龙虎山发展成为中国南方的道教中心。例如在江西地区的陶瓷明器神煞中有一类龙虎瓶,也称作日月瓶,不仅上面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方位神像,还有阴阳道士的形象,成为道教空气炽热环境中当时人聊以安慰的护身符。

必须说明的是,出土“张仙人”瓷俑的临川县南宋朱济南墓,与道教著名圣地贵溪县龙虎山、天师洞同在一省,在地图上的直线距离不过一百多公里,恰属道教正一派的中心地区范围内,当地人对张氏家族在道教中的地位和影响,当有所闻,借其声威以为墓主或丧葬之家提供某种宗教慰藉及保障,是十分自然的。有专家由此断言,这两件手持旱罗盘的张仙人瓷俑,很可能是南宋龙虎山正一派张氏道人的代表物,墨书题记“张仙人”者即张姓道士。

■旱罗盘在中国使用时间可能更早

由此,针对旱罗盘是明末清初从外国传入的说法,陈定荣认为,南宋瓷俑旱罗盘模型的发现,彻底打破了这个说法,而且旱罗盘在中国的创造及使用时间都大大提前。

陈定荣认为,世所周知,作为明器的“张仙人”俑的出现,与当时社会上流行着堪舆方家使用罗盘两者之间,必定有一个过程。也就是说社会的存在(罗盘的出现和流行)要比明器(随葬品)的出现要早。也就是说旱罗盘出现的年代一定会比宋庆元四年(1198年)墓的张仙人俑出现的年代更早。

有专家认为,根据朱济南墓地券记载:“维大宋国江南路抚州临川县左界具庆坊居住故知军朝请朱公,于庆元三年岁次丁巳五月初三日,以疾卒于正寝,享年五十八岁……于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庚申卜,葬于本县静安乡卅八都名上幕上原。”庆元是南宋宁宗年号,三年为公元1197年,四年为公元1198年,是墓主朱公即朱济南入葬的时间,也是墓中持罗盘瓷俑制成时间下限。

由此知旱罗盘至迟距今八百年以前,就已在中国大地上出现并使用。而从有关文献记载观察,南宋时使用旱罗盘也不是一蹴而就。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说:“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其法取新纩中独茧缕,以芥子许蜡,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其中有磨而指北者,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这段记载说明,第一,方家已知道钢针与天然磁石摩擦,可以获得人工磁化指南针;第二,除水浮磁针指南外,当时已知道寻找支点支撑磁针以指南。很明显,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人们只做些技术上的改进,完全有可能制造出磁针指向的旱罗盘来。

陈定荣说,因为张仙人等风水堪舆家使用罗盘,只是一种古代职业的驱使,而航运业中实际方向的指示更是至关重要。我国沿海的海洋运输事业历史悠远又繁荣发达,浙江地区海岸线漫长,码头众多,江西与海上丝绸之路关系深厚,旱罗盘在中国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到航海的问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即有分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