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砖百特 > 导航 >

中国最早的“百家姓”玉册

中国最早的“百家姓”玉册

瓷砖百特 美家美瓷砖 家装瓷砖

2020-10-26

瓷砖百特。

这件“百家姓”玉册藏品,是一位旅欧华人从欧洲于2003、2004年分两次带回国内的,共20片玉缄,每片刻有五字姓氏。前5片的姓氏排列与宋朝老《百家姓》相符,后15片姓氏排列与老《百家姓》不合。此“百家姓”玉册,究竟是何年代制品,引起不少专家争论。

“百家姓”玉册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富有玉器文化、姓氏文化、文字和考古学等信息,应从玉质及其工艺、姓氏学、古文字学诸方面综合考证。

从高古玉研究方面分析,经北京古玉研究专家杨伯达、孙学海、华义武等鉴定,得出两种相反的结论:孙学海、华义武认定是秦朝时期的“百家姓”玉缄;而杨伯达认定是后人仿制品。

根据姓氏研究考证,老《百家姓》是北宋初年钱塘杭州的一个书生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自成书以来,成为我国流行时间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启蒙读物。

自北宋以来,百家姓均为四字一句排序,这是历史传承下来并在社会上得到广泛认同。现已公开的有关百家姓的史料和专著,未见北宋之后以五字一句排序的百家姓物证。由此可见,北宋老《百家姓》成书流传,后人不可能刻制或仿制五言句的百家姓作品。

经考,“百家姓”玉册后15片记载的75个姓氏,就有66个姓氏与北宋《百家姓》不同。有的姓甚至失传。如玉册所刻“干宗酋六、拓枯形月、常巾工川尸、来羊半古、困培农宦、山车全扑光”等数十姓,在姓氏研究专家袁义达所著元朝、明朝百家姓排序中未见其位。显然,北宋之后者,不可能把《百家姓》书中没有排列的姓氏刻在玉片上。

再从仿古文物制作之常理分析,制作仿古作品的基本要素,必须有古之真品可仿。而“百家姓”玉册面世,目前在史学文化上是绝版孤本,亦无类似此“百家姓”排序的任何版本传世。所以,杨伯达认定此物为后人仿制品,不可信。

可以认定,五言句“百家姓”玉册制成的年代,应在北宋之前。Www.tAoCI52.com

玉册上记载的姓氏,之所以失传,由于历史变迁,历代战争、瘟疫等原因,造成有些姓氏的族群消亡。

北宋时期的《百家姓》,当时收集的姓氏达500多个,仅取其前100位而记之。那么“百家姓”玉册所排列的百家姓,是否为正版“百家姓”,有待姓氏专家研究。

从中国文字的演进过程分析,西周时出现大篆。战国时期,“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统一文字后,使用小篆。西汉时隶书就成了通行文字。“百家姓”玉册所刻的文字,是不规范的小篆。以笔者之见,是从大篆向小篆演化过程中的小篆。玉器在中国古代是统治者的礼器和随葬品,视为权力的象征和交往的信物。制作“百家姓”玉册者,当知玉之珍贵,在玉片上书写“百家姓”文字,亦当然要选用那个年代成熟、通行的文字,并力求表现其书法之美。小篆通行成熟之后,刻制“百家姓”玉册,不大可能使用不规范的小篆。西泠印社有学者认为,秦汉时期的“百家姓”应为五言绝句。

一些考古、仿古专家认为,观“百家姓”玉册的玉质和沁色,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现还没有科学技术对嵌入玉片中的文字物质作历史年代探测。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此“百家姓”玉册,是大篆向小篆过渡时期的产物,应为战国至秦初时期的玉制品。图片上的“百家姓”玉册排序,是根据玉石纹路和沁色图案排列而成,其后15片的排序仍需研究考证。

“百家姓”玉册的面世,证明我国百家姓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将把我国百家姓的起源历史由北宋推前1300多年。这是至今发现的唯一的、最古老的关于百家姓的文字记载文物,具有珍贵的收藏和考古研究价值。

taoci52.com延伸阅读

法库瞄准高科技 “陶瓷刀具”进百姓家


瞄准高科技主打精密牌

讯:在人们的印象中,厨房里的刀具都是用钢或者不锈钢制造的,“不久的将来,在这里批量生产的陶瓷刀具,将能走进普通百姓家的厨房。”3月16日,在法库陶瓷产业园的展示厅里,记者见到了这种新颖的刀具。来自台湾的生产商郭春魁告诉记者,金属刀具在切蔬果的时候会有氧化现象,但陶瓷刀具不怕强酸强碱,长期使用也不会腐蚀。

陶瓷刀具属于精密陶瓷项目,它不仅仅是高科技、新工艺与传统陶瓷产业实现有效嫁接的缩影,在未来的企业发展方向中,医用陶瓷刀具等精密陶瓷才是重头戏。“精密陶瓷项目的引进,一改以往陶瓷产业给人留下的粗笨、硕重的产品形象,而且高科技意味着高附加值,产品的经济效益是传统的陶瓷产品所不能比拟的。”法库县政府负责人表示,法库县努力转变陶瓷产业的发展方向与经营模式,使得陶瓷产业的运行质量和效益得到显著提升。

“近两年来,我们着力引进和培育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环境污染小、资源消耗少的亿元以上精密陶瓷项目。”法库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姜春杰告诉记者,两年间,法库县为扶持企业进行技改已累计投资10亿元。

法库陶瓷产品升级换代的飞速跃进,得益于强大科研团队的助力。“我们企业每年投入的科研经费超过400万元。”拥有30多名研发人才的沈阳王者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范金星介绍说。

在法库陶瓷产业园,不但每个陶瓷企业自身拥有专业的研发团队,还设有专门的科研机构——国家级陶瓷产业研发中心、新产品研制中心,组建了沈阳法库院士工作站。研发队伍将一项又一项的科研成果转化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产品。如今,法库陶瓷研发中心已研发出“应用于飞机黑匣子的高性能纳米隔热材料”、“氮化硅陶瓷轴承”、“利用地产原料替代广东黑泥”等20个项目,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7项。

百家瓷企携“景德镇创造”首展潘家园


“2017年潘家园展团受邀亮相景德镇瓷博会,这次,我们把景德镇搬来潘家园了!”记者从北京潘家园国际民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获悉,3月29日潘家园与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组委会共同主办的2018年“瓷博荟萃名动京华——博览会北京潘家园陶瓷文化周”将在潘家园旧货市场开幕,“潘家园茶文化博览会”还将同期上线,呈现茶禅一味、器道相承的文化盛会。

本届“陶瓷文化周”参展作者涵盖了擅长创意陶瓷的大学生、精擅柴烧的手工艺匠人到知名的企业家、艺术家,这些来自景德镇的匠人们在瓷器绘画方面不仅采用了传统工艺美术的技法,还融入了西方水彩画油画的光影效果。此外在瓷器烧制方面一些企业也在复制古法中变革创新,突出呈现了“景德镇创造”。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为更好地宣传陶瓷文化,此次展览活动包含陶瓷文化交流、陶瓷工艺展演、陶瓷制作体验和陶瓷精品展示等多个板块,集中展示景德镇的颜色釉、青花、玲珑、粉彩系列四大特色名瓷、茶具茶器以及仿古陶瓷等。此次展会将成为一次集中展现景德镇原产地产瓷器作品的文化艺术大观。

据了解,陈建英陶瓷工作室的作品《无影瓷轩》将在本次陶瓷周上亮相,该件作品由江西省美术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师协会会员、景德镇美术协会会员陈建英所作,她创作的粉彩山水、雪景陶瓷作品吸收了中国传统国画的手法以及工艺美术家的传统技法,笔法多变、章法有序、意境深远。同时又融入了西方水彩画、油画的光影效果,使其作品既有写实性,又有现代审美情趣。

值得一提的是,愚窑·景德镇冯绍兴陶瓷有限公司也将带来香灰紫金胎系列产品,该产品由愚窑工匠团队潜心研制十余年,结合北宋香灰胎和南宋紫金胎,成功创新烧制了香灰紫金胎。此胎土最大特点是瓷土原矿取自千年瓷都方圆60公里内的正宗本土本矿烧制而成,并且耐高温,经过1330℃高温炼烧后,口沿及棱角线全部整齐地由胎内自然奇幻地呈现出古铜色的金线。

此外,极具景德镇特色的“青白瓷”也将在本次展会上亮相,该瓷器釉质精美、青白淡雅、透光见影,属仿玉瓷的最高境界。其实,早在宋代,景德镇的匠人们就开始了瓷器仿玉的研制,即青白瓷或宋影青,当时就有“假玉器”之称,但因其烧成范围狭窄、热稳定性差、变形率大、废品率高等缺陷,元代后走向衰败。但数百年来,烧制上乘的瓷器仿玉始终成为窑工们追求的最高目标。在此次参展的商户之中,成窑带来了经过数年成功研发的“成窑·青白玉”系列茶器产品,在继承传统基础上融入了现代高、精、尖工艺,力求符合现代审美的需求。

北京潘家园国际民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直以传承发扬“民间、民俗、民族”文化为己任,市场内引入扶持了大量经营非遗产品的陶瓷商户,其中的建盏尤为火爆,让陶瓷工艺品再度活跃到消费者的视野中,而消费者对于陶瓷文化的认识却更多地停留在中国古代瓷器。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带有文化创意的创新瓷器逐渐出现在瓷器市场,成为了一道新的景观,潘家园大力发展特色展会,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地域文化的交流。

同期上线的茶文化博览会,将呈现茶艺表演,茶叶、茶器展销等丰富茶文化盛宴,端一只质地如玉的瓷盏,闲时饮茗,岂不美哉?潘家园旧货市场副总经理王丽梅表示,潘家园的茶文化与景德镇瓷器从产品上来说两者相伴相生,在本届茶博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展商将带来台湾高山茶、窖藏茶以及茶具等特色产品,之所以同期举办,是希望能够更好地借助双方的资源优势,实现互惠互利。

醴陵近百家陶瓷企业将试水“电商营销”


近日,腾讯开放平台兼移动应用平台副总经理侯晓楠一行来醴考察,对实现与醴瓷产业的深度合作,促进双方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共赢发展表示出浓厚兴趣。醴陵市委书记周晓理、市长蔡周良陪同考察,希望双方加强合作,共同打造“你因我精彩,我因你强大”的共赢局面。

“未来企业要想抢得发展先机,必须尽快走上电商发展之路。醴陵陶瓷拥有非常好的创新理念,企业必须把握互联网机遇,加快发展互联网经济。”在醴期间,侯晓楠一行先后来到醴陵·世界陶瓷艺术城、恒茂电子、赛格电脑城、陶润实业、华联瓷业和华联亿嘉等地,实地考察醴陵产业发展、电子商务等互联网经济发展情况。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消费者的购买方式随之改变,瓷城醴陵加快电子商务建设。目前,醴陵已经有近百家陶瓷企业开设了电子商务业务。红官窑、华联瓷业等知名陶瓷品牌先后上线天猫,陶瓷企业组建的亚洲商城等电商平台也迅速崛起。去年“双十一”期间,有十余家醴陵陶瓷企业、700多款产品参与购物节活动。成交记录显示,醴陵亿嘉瓷业总成交量超过300万元,醴陵华联瓷业网上商铺的销售额则超过了500万元。

“展”和百姓“套瓷”


“大家都知道,在英语中‘瓷器’与‘中国’有着多么重要的联系。与‘火药’一样,陶瓷艺术曾经是我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但是对于现代陶瓷艺术来说,我们却不得不承认我们至少比西方落后30年。”昨天,在王府井工美大厦四层正在进行的“文化展”上,文化传播协会的王强为前来参观的北师大的同学们进行了有关现代陶瓷艺术的讲解。

“文化展”自本月13日开展以来,每天都能吸引数百名关注陶瓷艺术的观众。在参展的近400件展品中,除了在景德镇出土的由宋至清几代王朝的文物级展品外,大多数都是我国当代陶瓷大师的创作。其中黄秀乾的《搏》以23万元的价格成为可收藏展品中的最贵作品。据王强表示,“传统性”和“时尚化”是当前我国陶瓷艺术面临的两个问题。“‘传统’我们一直都在进行延续,但却有丧失创新、一味模仿的趋势。‘时尚’则是我国现代陶瓷艺术的走向。具体来说,比如作品《敦煌》(如图)就因为打破了传统陶瓷作品表面圆润、空间比较封闭的规则,强化了视觉冲击力。所以除了专家外,也与很多年轻人产生了共鸣。”据文化传播协会表示,以后每年他们都要来北京进行陶瓷艺术的相关活动,并把侧重点放在教普通百姓鉴赏陶瓷作品上来,让陶瓷艺术能真正得到推广。

晋江百家陶瓷企业因气价上调至书市政府


新奥燃气的一纸涨价《通知》(9月25日起执行),让晋江100多家陶瓷企业陷入恐慌。按业内核算,涨价将使每条窑炉每年剧增数百万元成本,让原本利薄的陶瓷行业陷入困境。而另一方面,新奥燃气方面的涨价并未违规,且称涨价后仍未达成本价。

由于承受不住压力,前几天,晋江市131家陶瓷企业联名致信晋江市政府,要求市政府出面调解。目前,晋江市经贸局和磁灶镇政府,已将这一情况反映给省里,希望能协调出一个结果。

燃气提价:波及170家陶瓷企业

这次涨价风波,主要涉及晋江、南安的陶瓷行业,其中晋江磁灶、内坑等陶瓷重镇影响最大。

陶瓷产业是晋江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市共有陶瓷企业170多家,从业人员6万多人,产值40多亿元,税收约4亿元。长期以来,由于生产中大量燃煤,严重污染环境,陶瓷业一直是各级政府节能减排的重点对象。据福建省“十二五”期间有关节能减排要求,泉州晋江、南安的陶瓷企业所有水煤气窑炉必须限期使用LNG天然气,不使用的则须无条件关闭。

在执行这项政策上,晋江市政府表现积极。今年初,晋江市政府发文决定,用三年时间分期分批引导全市陶瓷企业淘汰水煤气。而作为晋江当地唯一天然气企业的新奥燃气有限公司,成为政府指定的供气公司。据晋江市环保局截至10月12日的统计显示,晋江已有50家陶瓷企业与新奥燃气签订使用协议。

按照进度表,晋江第一批40家(集中在磁灶镇)必须在2011年底前使用天然气;第二批约90家,期限为2012年底前;其他约40家陶瓷企业,须在2013年底前执行。“规定时间内不更换天然气的企业,相关部门将给予限制惩罚、限期整治,电力部门将对水煤气窑炉停止供电,相关部门停止相关行政许可。”晋江市政府相关领导多次表态说。

陶瓷企业:调价幅度超生死线

“天然气不断提价,将成为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在采访中,不少陶瓷企业抱怨。

泉州陶瓷行业的天然气价格在2008年9月是2.8元/立方米,2010年10月提高到3.1元/立方米,今年9月则提高到3.6元/立方米。

磁灶商会提供数据显示,两次提价后,地板砖成本增加了1.9元/平方米。一位陶瓷老板则算道:一条窑炉平均每天生产10000平方米陶瓷,每年则要增加至少450万元成本,晋江全市400多条窑炉一年要因此多支出20个亿。

不少企业指出,3.6元/立方米的燃气价已超过企业所能承受的生存底线。

“经过仔细测算,3.1元/立方米价格是底线。”磁灶商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陶瓷业本来就是微利经营,其提价不及天然气价格上涨的幅度快,加上当前国家调控房地产业、人民币升值,导致产品出口难以及业内竞争等,将削弱晋江建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我们希望,晋江市委、市政府积极伸出援手,帮助陶瓷企业渡过难关。”在这份131家企业联名呼吁信中,希望组织双方展开新一轮价格谈判,定出均可接受的价格。此外,也有陶瓷企业建议,晋江应引进新的天然气公司,打破垄断。

新奥燃气:提了价还是亏损

昨日上午,晋江新奥燃气有限公司有关人士就此表示,目前已与相关企业解释涨价问题。

他说,这次天然气涨价是上游供气方引起的,也是一次全省范围内的统一涨价;9月16日,福建省物价局发布【2011】380号文件,核定中海福建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为全省各城市天然气公司的上游供气方)气量销售价格为3.889元/立方米。该文件还核定各城市燃气公司对非居民用户的最高销售价格为4.20元/立方米。

他说,新奥燃气定价为3.6元/立方米,低于省物价局规定的最高指导价,是合法行为。此外,在新奥燃气与陶瓷企业的供气合同里也明确规定,新奥燃气可“根据政府物价管理部门价格调整政策及时调整燃气价格,在价格调整前一周告知陶瓷企业。”

“尽管调高价格,但燃气公司也没赚到钱。”晋江新奥燃气有限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抱屈说,按照该公司内部的成本核算,实际成本更高,这次涨价后,公司还是面临亏损局面。

晋江市经贸局:向省有关部门反映

记者了解到,就涨价一事,新奥燃气曾打报告给泉州市物价局等相关部门请示,相关方面要求其按省物价局文件执行,但需向企业作好解释工作。

目前,晋江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已介入调解,但至今未果。晋江磁灶镇镇长黄延艺昨日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由于涉及多方面问题,大多是地方政府所不能解决的。”

另外,记者从晋江市经贸局和磁灶镇政府了解,相关部门目前已将此情况向省有关部门汇报。

陈文增:期待定瓷走入寻常百姓家


“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这是史上对定瓷的最高赞誉。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烧制始于唐代,北宋时期进入鼎盛,后毁于元代战乱,造瓷绝技也随之失传。

800年后,定瓷在以陈文增为首的一批民间艺术家的苦苦坚持下,终于得以恢复。30年后,定瓷又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是作阳春白雪,置身于艺术的象牙塔,还是作生产生活用瓷,让定瓷走入寻常百姓家?

1 失传800年定瓷工艺艰难恢复

定瓷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定窑烧制的白瓷胎质洁白细腻,釉色匀净,薄而坚硬,同时还有黑、紫、红、绿诸色,多为高温窑变形成。定瓷装饰刻花奔逸、印花典雅,辅以剔、堆、贴各得其趣。品类有:盘、碗、瓶、樽、炉、枕、人物等。其最大的贡献是发明了“复烧”工艺并形成庞大的定窑体系。定瓷的发展促进了当时经济的繁荣,及至宋金之战,定瓷厂坊颓废,工匠南流,瓷中瑰宝从此淹没在800年的岁月长河中。

在英国大英博物馆里,古定瓷还被作为古代艺术珍品收藏着。现藏于故宫的国宝“孩儿枕”就是定瓷名作。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提到了定瓷一事。此后,在周恩来总理亲切关怀下,定瓷恢复了新生。1972年,定窑制瓷工艺恢复工作逐渐展开。从那时起陈文增就开始参加定瓷恢复研究,由于封建社会的传承规习以及口述、心烙的传承方式,关于定瓷的制作技术、工艺配方没有留下只言片语,这为定窑的恢复工作设置了很多障碍。但陈文增和他的伙伴蔺占献、和焕等不畏艰辛,30多年来经过反复探索终于掌握了宋代定窑制瓷工艺,使沉寂了800多年的定瓷重现人间,再现了宋代定窑的神韵。

在1996年举行的定瓷鉴定会上,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央工艺美院的专家看到摆在面前的定瓷作品惊叹不已:“你们生产的定瓷,已经达到了宋代定窑的水平。”

今天,定瓷生产除保留传统定瓷优秀品种外,已开发创作出人物、壁饰、灯座、文具、八卦壶、魔壶、雕龙盖杯、自律杯、茶盏、餐具、饮具、旅游纪念品、电影道具、微缩建筑工艺件等八大系列、数百品种,完成了仿古定瓷向现代定瓷的接轨和移植,为当代生活增添了丰富的文化蕴涵。

2 荣誉等身昭示艺术家生涯

陈文增被学术界誉为“名窑复兴时期的中国定瓷之父”。

近年来,擅长诗、书的陈文增根据“定窑以装饰见长”的传统,以瓷为载体,以诗书作咏唱,自制定窑瓷器并自刻诗书,独创了“瓷、诗、书三联艺术”。1999年为庆祝建国50周年,由定瓷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文增创作的“四海呈祥”云龙雕花瓶,刀法以定窑镌刻为主,立意新奇、高雅别致,被定为国家珍品,由人民大会堂永久收藏。去年底,定瓷刻花安泰瓶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手工艺品徽章。

陈文增已有数部专著问世,涉及定瓷以及诗、书、画、联等多个门类,可谓是荣誉等身,他还是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际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兼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宋代五大名窑展专家委员会委员,2004年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首都师范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3 阳春白雪让定瓷远离百姓视野

陈文增独特的“瓷、诗、书”三联艺术荣获吉尼斯艺术成果之最,“小口刻花瓶”被中国工艺美术界称为“华夏一绝”。今天,定瓷以仿古、创新、奇特开拓着市场,同时,由于定瓷器件在高温下一次烧成,不含任何有害成分,属环保绿色产品,定窑产品已经走进国内外众多收藏者的柜子里和博物馆的橱窗里。

陈文增、和焕、庞永辉、韩庆芳等人设计制作的定瓷艺术品早已蜚声国内外艺术领域,成为人们争相收藏的工艺品。如今,拥有一件定瓷艺术品已经成为许多收藏爱好者心中乐事。

然而由于定瓷生产规模较小,成本高,目前主要生产的还是艺术瓷,因此定价很高,少则数百元,多数上万元,乃至数十万元,很难一时走进寻常百姓家中。对此,陈文增深感遗憾,他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普通百姓不敢问津的定瓷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

作为唯一有能力生产定瓷的厂家,定瓷公司只在上海、北京几个大城市设了展销点,定瓷产品供不应求,“工厂的30多名工人没有能力生产足够的产品来满足市场。”陈文增说,目前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定瓷生产厂家仅有曲阳陶瓷有限公司一家,规模小、产品少,使得定窑产品供不应求。

4 免费转让定瓷工艺配方

去年11月26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在曲阳举办了定窑恢复30周年庆典活动。52岁的陈文增面对从全国各地赶来的陶瓷领域专家和学者,郑重宣布,将把历经30年研究出的定瓷烧制工艺和配方面向社会有条件无偿转让。

“无偿使用定瓷配方”的三个条件,受让单位必须在曲阳县工商部门注册;受让单位注册资金必须在100万元以上;出让单位负责受让单位的人员培训和业务指导。陈文增说:“定窑历史上就在曲阳,受让单位在曲阳县工商部门注册更利于定窑的发展;而注册资金100万元,是因为购置设备、简易厂房至少需要投资100万元。”“配方放在保险柜里是体现不出它的价值的。”陈文增说,有条件无偿转让配方就是要让配方走出保险柜,实现它的社会价值。

目前,已有多家单位找到陈文增,希望合作,这正符合陈文增的想法。他太想把定瓷做大了,“我们经过30多年的探索研究,吃尽苦头,今天终于把定瓷配方开发出来了,如果我们再像封建社会的小手工业主那样,无疑会大大妨碍定窑的发展,没准哪天定瓷的配方还会失传,所以我们才做出这个决定。”

5 期待定瓷走入寻常百姓家

“将定瓷推向民用,推向生活。”陈文增认为,定瓷向生活用瓷方向发展并走进寻常百姓家,并不代表定瓷贬值,而是艺术陶瓷和生活用瓷双向发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定窑制瓷工艺再创800年前辉煌的同时,也使定瓷产品再现辉煌。”

作为恢复定瓷第一人,他比任何人都更期待着,定瓷厂能够像石雕厂一样,遍布曲阳境内。陈文增说:“现在只有我们一家,要是从挣钱的角度看,当然是件好事,但从定瓷发展上看,就不是件好事了。”

陈文增说,有条件公布定瓷配方并非一时兴起,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主张将定瓷推向民用,推向生活,“定瓷雅俗共赏,雅的可以放在柜子里观赏,俗的可以使用。”要想让定瓷走向世界,走向辉煌,前提就是走向民用。而这一切,都依赖于定瓷在曲阳的规模生产。陈文增用近30年完善了定瓷配方,但要实现定瓷的规模,只靠一家企业的力量是不够的。

定窑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恢复迄今已有30年,从业人员从原来的上千人减少到现在的几十人,目前在工商部门注册的生产厂家也唯有曲阳定瓷有限公司一家。限于小规模生产,定窑的产品曾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经验、技术来之不易,但必须要把工艺传授给下一代。当代陶瓷艺术家必须从历史上那种匠人的圈子里跳出来,留下文献,带出学生,才能使我们的传统工艺后继有人,得到长久发展。”陈文增表示,只有这样做,才有可能再现我们传统民间工艺的辉煌。

陈文增说,“我期待着定瓷在曲阳的发展,既能再现宋代定瓷的辉煌,又能让每个家庭都能消费得起定瓷产品。无论是曲阳人创业,还是外地企业到曲阳投资都可以,我们只希望集社会力量,来实现定瓷在曲阳的规模生产。”陈文增说,“曲阳是石雕之乡,现在有石雕厂200多家,如果定瓷厂也发展到这么大的规模,就可以在曲阳再现定瓷宋代的辉煌了。”

县里的领导都很重视定瓷,正在帮助规划扩大生产规模,相信不远的将来,定瓷生产就会迎来新的生产局面,那时,定瓷就会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了。

陈文增和他的伙伴近年来获得的荣誉

2000年,陈文增创作的“定窑白釉刻花瓶”、和焕创作的“祖国万岁”白釉剔花瓶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2000年,陈文增设计的手控魔壶获国家专利证书,同时荣获日内瓦全球发明家协会金质奖章。

2004年,陈文增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称号,并获中国陶瓷名窑恢复与发展贡献奖。

2005年,陈文增创作的“瓷、诗、书三联玉柱瓶”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20年成果展特别奖。

2006年,陈文增创作的“定窑双节瓶”获文化部第二届国际文化产业交易会金奖。

2006年陈文增被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中国古陶瓷学会授予中国陶瓷名窑恢复与发展特殊成就奖,蔺占献、和焕被授予中国陶瓷名窑恢复与发展特殊贡献奖。

2006年陈文增作品定窑莲纹刻花盘口瓶、定窑牡丹纹三联艺术贵妃瓶及和焕作品定窑“玉蕖照水”剔花罐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

2007年陈文增被授予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走进京城百姓生活


大洋网讯 正在北京东大桥广场举行的文化艺术展,吸引京城百姓络绎不绝。高到数十万元的工艺瓷,低到十几元的餐具、茶具等日用瓷品,融工艺、书法、绘书、雕塑、诗词于一炉的陶瓷器皿异彩纷成,在冬日的京城展现璀璨魅力。

京城弥漫多日的大雾营造出古香古色的意境,四十多个纵横交错的摊位中,工艺精湛的彩釉瓷美伦美奂,千姿百态的雕塑瓷栩栩如生。据摊主介绍,这些瓷品多来自民间老艺人自家炉烧制的仿古瓷器,还有年轻一代能工巧匠的创新瓷艺,亦不乏精美雅致的名师名作。

下班时分,穿梭在摊位间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退休的老人,也有年轻的上班族。张大爷是闻讯和几个好友一起来逛的,他说这里的瓷器瓷质优良品种齐全,价格也普遍比商场便宜得多,一个画着几尾鲤鱼的瓷钵令他爱不释手。旁边一位二十多岁的李先生也正和摊主讨价还价,他看中了一个造型独特的钧瓷小壶,想要买回去装饰新家。

景德镇是举世闻名的瓷都,制瓷历史悠久,资源得天独厚,独创的素三彩、青花、釉里红、五彩、珐琅彩、粉彩、新彩、墨彩、色釉和雕塑等工艺技法,使这里出产的瓷器素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之誉。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深得世界各地收藏者喜爱。(中新社 董晓北)

云南藏家偶得西汉王公玉马车


云南收藏家偶得西汉王公玉马车

马车轮至今还能转 世间或仅此一件

在云南的收藏家群体中,有杨运涌这般经历的人恐怕不多。六七岁时他就喜欢收藏,被同学戏称为“老古董”,年轻时一边打工一边钻研古玩艺术,后来解散了自己经营十年的翡翠珠宝公司,专注收藏。杨运涌沉浸在古玩收藏艺术中二三十年,“科学、严谨、客观、切忌急功近利”,这十二个字是他多年来的收藏心得。

从小痴迷收藏,被戏称“老古董”

昆明市白马小区一间不太起眼的民房,是云南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资深收藏家杨运涌的艺术工作室。当记者走进这间屋子的时候,一下子被眼前的景象给镇住了。客厅四周制作精致的不锈钢架上,一层一层地摆满了各种精美的陶瓷,有明宣德年间制作的青花瓷,也有清雍正年间制作的五彩瓷器。客厅旁边的卧室内,也全部摆满了各种瓷器、青铜器等古玩艺术品。

“我从六七岁时就对古董非常感兴趣,那时候家里有一些祖上留传下来的东西,我父母喜欢研究这些艺术品,久而久之,我也喜欢上研究古董。”他一边冲泡普洱茶,一边向记者讲述自己的收藏经历。“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我经常跟同学们聊我们家的这些古董,时间长了,他们都知道我喜欢古董。”杨运涌说,经常在放学的时候,一群小伙伴跟在他后面站成一排,敲着书包整齐地喊着:“杨运涌!老古董!杨运涌!老古董!”没想到这句话一语成真,后来成了他一辈子的事业。

“文物中凝聚了先人的智慧,也浓缩了社会各个时期的信息。”他说,“收藏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文物古董可以把一个民族几千年来走过的历史,以一种物证的形式固化下来。我们看史书,有时还会产生质疑,可如果能给一个历史事件提供一个物证,那是没法质疑的。”

小时候的耳濡目染,让杨运涌对古玩收藏很早就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2002年,他关闭了自己经营十年的翡翠珠宝公司,专心做收藏。

偶得西汉玉马车,尚未见同类玉制品

上世纪九十年代,杨运涌在做翡翠珠宝生意时,开始大量接触和研究古代玉器。“翡翠之所以被人们接受和喜爱,身价百倍千倍地上涨,就是因为中国的玉文化为它做了深厚的文化奠基。但很多人反而对我们古代的玉器不太重视,研究的人不多。”杨运涌说,玉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最辉煌灿烂的一部分,从新石器时代玉器就开始出现。在距今4500年到5500年的良渚文化中,关于玉器的使用就有了严格的区分。

“玉器一开始出现就不是生活用品,而是当时各个部落中的礼器。”杨运涌说,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玉器是当时部落酋长权力和身份地位的象征,在当时的部落祭祀和宗教活动中应用较多。古人把天地和东南西北称为六合,这六个方位各有一件玉器来代替。“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玉珪、玉璋、玉琥、玉璜代表四方,这六种颜色形状不同的玉器,在当时良渚文化的部落生活中,代表了六种方位,被称为玉礼器中的六瑞。”

杨运涌告诉记者,夏商周三代,玉石文化更加完善,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玉器开始演变成生活用具和饰品,出现了玉梳子、玉酒杯、玉烛台、玉手镯等等,这些都是当时非常有身份的人使用的,是权力身份地位的象征。玉石文化的发展,使它逐步从上层社会走向民间,在社会各个阶层中广受欢迎,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搞收藏特别讲究缘分,有时候一件好东西你碰到了,然后买下来,这件艺术品就和你结下了不解之缘。”杨运涌向记者展示了他最为得意的一件玉器艺术品——一辆西汉时期的玉马车。

十多年前,杨运涌在昆明市张官营旧货市场,无意间发现了一匹玉马。从马的造型上看,他推断这匹玉马不是孤立的一件,应该是一组。后来他向卖家打听才得知,这匹玉马是一辆玉战车工艺品中的一个零部件。当时卖家不懂收藏市场的行规,以为把一组玉器拆开了卖,能卖出更高的价钱。

得知这个消息后,杨运涌花了很多心血,终于从卖家和其他人手中,把这辆玉马车的各个零部件全部买到手。“一共由27个零件组装而成,包括五匹马、两个人、两条连接车、马的玉链和一辆马车,马车的轮子还可以转动,保存非常完整。”杨运涌兴奋地说,从材质上看,这辆玉马车是用一块浅青色的玉料制作成的,车厢围栏及顶盖饰以流畅的浅浮雕螭龙。连接车和马的玉链没有接缝,以整块玉料镂空雕刻而成,五匹骏马身饰华丽的勾云纹,线条劲挺、体态健壮雄浑,昂首待发。车厢前面是驭者,坐在车厢内头戴冠冕者显然是王侯。通过对这辆玉马车的制作工艺、纹饰等方面的考证,他推断这辆玉马车为西汉时期的艺术品。

“西汉时期的玉制品本身就很珍贵,制作这样的玉马车用料奢侈,工艺复杂,以当时的琢玉工具,须慢慢琢磨,极为费工耗时,显然不是一位工匠所能为的,可见当年其主人身份的高贵。”杨运涌说,这辆玉马车应该是西汉时期一位王公贵族的殉葬品,几千年后又重见天日。在已经公开的资料中,尚未见到同类玉制艺术品的记载,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珐琅彩宫碗身价千万,青花瓷数元代最好

“足以在海内外藏家面前一拼高低的藏品,我还真的收藏了不少。”杨运涌笑着说,这么多年他为收藏付出了很多心血,能有这些成果,是一件很欣慰的事情。他曾购得一只清乾隆年间宫廷专用的珐琅彩黄地牡丹花宫碗,“‘黄地’谐音为‘皇帝’,珐琅彩是清代宫廷专用的瓷器,民间是禁止使用的。”他说。近年来,同类的珐琅彩宫碗在国内古代艺术品拍卖会上成交量不大,在中国香港和国外的拍卖会上有过成交记录,目前这类碗的市场拍卖价格应该在千万元以上,好的珐琅彩艺术品,价格甚至破亿。

“青花瓷是中国陶瓷品种中的主流,延续的历史跨度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杨运涌说,青花瓷在中国的陶瓷艺术品中迎合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因此长盛不衰。“青花瓷属于釉下高温瓷,颜色历久而弥新,物理性能比较稳定,不会轻易发生改变。”他说,像粉彩一类的低温釉上彩陶瓷,色彩是画在已经烧好的瓷胎上的,之后再经过一次低温烧制,粉彩部分突出于陶瓷的釉层之上,物理性能相对容易发生改变,没有青花瓷稳定,在使用时也容易磨损掉色彩部分。粉彩陶瓷往往很难保持最初的色泽和面貌,观赏性会受到影响。

“元代青花瓷的制作工艺达到成熟,当时的高级匠人又把青花瓷的青色分成五个不同层次的色阶,因此有‘青花分五色’的说法。”他说,虽然都是青花,但是不同的色阶搭配起来,特别是描绘山水的画面,能看到山山水水、亭台楼阁、远处的雾霭,给人以强烈的景深感和层次感。

杨运涌介绍说,元代是青花瓷的创烧期,也是艺术的成熟期和高峰期。虽然到了明代永乐、宣德时期,青花瓷是陶瓷的主流品种,无论是民窑还是官窑,都有很多青花瓷的艺术精品,但它只是继承了元代的艺术成就。在元代青花瓷就是很好的外销瓷,能给国家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在当时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非常喜欢青花瓷。“好的青花瓷从它问世之日起,历来都是上流社会人士喜爱收藏的对象。”

阅读延伸: 艺术品买家 日趋中青年投资者

明宣德青花瓷的特点?

现当代陶瓷艺术品的收藏 看工艺不看名家品

上海有“明三代”官窑瓷器特展

70件徽派青花瓷精品

聚焦平和窑青花瓷——电视栏目《发现档案》之特辑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中国最早的“百家姓”玉册》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中国最早的“百家姓”玉册》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百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