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古代瓷器 > 五代柴窑瓷器的鉴别 > 导航 >

海沧黄牛山发现唐至五代古窑遗址

海沧黄牛山发现唐至五代古窑遗址

五代柴窑瓷器的鉴别 五代柴窑瓷器鉴别方法 古瓷器鉴别

2020-09-15

五代柴窑瓷器的鉴别。

近日,海沧区黄牛山发现唐至五代古窑遗址,有关部门首次进行了考古挖掘。这次考古,揭示了厦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揭开了马銮湾古窑群形成的地理成因,也充分展示了厦门市民和有关部门保护文物的意识和热情。在考古现场,本报记者亲睹了那些埋藏千年的古窑器物,并请专家解读,试图给广大读者呈现出一个缤纷多彩的古窑世界。

重见天日的千年古瓷。

流光溢彩的瓷片。

刻有文字的支架。

古窑址出土的古灯

首次发现瓷器陶器共烧一炉

我们沿着二十多米的探沟,进入黄牛山古窑址深处。这里距离地面已经有五米多深了。经过科学发掘的地层切面清晰的展现出来,分别是现代填土层、历史淤积层、古窑器物堆积层和原始生土层。

负责这次挖掘工作的厦门市博物馆考古部主任陈文先生告诉我们,这些深藏地底千年的古窑址器物堆积层相当丰富,令人可喜的是出土了一些相对完整的器物。我们看到了五颜六色的碗、罐、壶和灯盏,甚至还有一些不知道用途的器物,我们拿起一个筒状形的器物请教专家,才知道这原来是当年烧制器物所用的支架,支架上面还刻有文字。专家说,从窑址发掘出来的器物可以看出,当年烧造器物的质量品位是较高的,瓷器属于青瓷类,其中还有一些陶器也非常精美。尽管这些出土的器物还没经过细致的清理,器物上还沾有泥土,但还是掩盖不住其光华,就连一块瓷片也显得流光溢彩。

陈文先生说,这个古窑址的年代可以明确断代为唐到五代。碎片之多,分布范围之大,说明其不小的规模。出土器物既有精品,也有较为普通的器类,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厦门地区的制陶烧瓷技术是十分先进。特别有意义的是,这次考古以大量的实物证明了当时古窑陶器与瓷器是用同一个窑炉烧制的,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工艺特色,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同一个窑炉可烧制陶器和瓷器,这在厦门还是首次发现。

环马銮湾畔藏着古窑群

在现场采访中我们得知,黄牛山所处的马銮湾畔曾经发现过多处古窑遗址。对这一带史迹颇为熟悉的专家郑东先生说,环马銮湾畔已发现的古窑址就有东窑、周窑、许厝窑等十几个古窑址。马銮湾畔不仅窑址多而且历史都很悠久,这无疑是厦门地理人文绚丽的一页。

唐五代时期,闽南远离中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不是一个发达地区,但却有如此发达的陶瓷业,而且大部分古窑都是龙窑,真是令人匪夷所思。那么,环马銮湾畔的古窑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郑东先生向我们解释说,马銮湾周边的泥土里蕴含着丰富的高岭土,这是制陶的主要原料,至今海沧的许多地方还有高岭土矿蕴藏,这里山体植被茂密,为烧造陶瓷提供了充足的能源。马銮湾是许多溪流河流的出海口,利用水上工具内可通向附近州县,外可通往大洋,为陶瓷成品的运输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而当年的古窑址大都位于临水处,就拿这次发现的黄牛山古窑遗址而言,这个古窑址就位于距一条溪流不足一百米的地方。这条溪流也流进马銮湾,陶瓷的制作与运输都需要水,可见古人在选择窑址时注重到多方面的因素,从这些古窑遗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当年厦门陶瓷业的兴盛。

村民自发守护古窑遗址

在古窑遗址的挖掘现场,有一位名叫邱大昕的老先生,他是附近新垵村的普通村民。在整个黄牛山窑址发掘的过程中,他一直担负着守卫人的角色。因为窑址就在路边,考古人员下班后,需要有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员看护,因此他负起了看护现场的责任,经常是彻夜守卫。

在考古发掘现场,市博物馆副馆长蕲维柏先生说,黄牛山和马銮湾畔的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设中,以前也曾多次发现古窑遗址和有关史迹,但由于文物保护意识不高及种种原因,都没能像这一次这样得到及时的保护,往往在发现时,现场就被人为破坏或填埋了。这次考古挖掘则不同,这和当地群众文物保护意识的提高,施工单位的积极配合以及海沧区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这次出土的器物和发掘的记录都是很有价值的。海沧文化馆领导黄达绥则指出,发掘出土的器物既为厦门的文化增添了许多亮色,也为今后有关专家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证据。

据了解,黄牛山古窑挖掘工作至11月19日已基本完工,但对厦门古瓷文化的研究却刚刚开始。专家们指出,还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着进一步探索。

扩展阅读

五代时期邢窑白瓷赏析


邢窑是中国最早的白瓷窑址,白瓷的发明在中国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结束了自商朝以来青瓷独尊的局面,更重要的是为中国后世的花瓷生产尤其是彩瓷生产创造了条件。邢窑的白瓷产品精美、产量巨大,不论对中国还是对外国的物质生活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五代邢窑白瓷五瓣口盂,高8、口径10.8,底径6厘米。1956年合肥市西郊南唐保大四年(946年)墓出土,现藏安徽省博物馆。 盂口沿外侈,为五瓣葵口,束颈,圆鼓腹,圈足。白色胎,坚硬细密。釉色洁白微泛青,施釉不及底,下腹和底足均无釉,透影性强。 该盂质白细腻,器形工整,从胎、釉、造型和装饰上来看,无疑为北方邢窑的产品,其用途为文房用具。白瓷虽然在北朝时期已开始出现,但真正烧制成功则在隋代,除了历年来全国各地纪年墓葬出土的白瓷外,1980年8月,在今河北临城、内丘交界的磁窑沟和临城境内许多地方均发现白瓷残片及窑址则可证明,而这里也是中外陶瓷学者提起的“南青北白”中邢窑的所在地。邢窑是我国唐代著名瓷窑之一,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邢窑瓷器多朴素无纹,仅有少数划花贴花之物。虽然比同时享名于世的越窑青瓷之多有纹饰而似乎略有逊色,但是就烧制技术来说,白瓷的烧成条件显然要求比青瓷要高。该瓷器做为有准确纪年墓葬出土的邢窑产品,在全国都是很罕见的,它是现存五代邢窑白瓷中最重要的断代标准器,其胎体具有极强的透影性,釉色符合唐人陆羽《茶经》中所说“邢瓷类银”“邢瓷类雪”的特点,整体造型舒展大方,装饰拙朴,表现了一种沉静素雅的艺术风格,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文房艺术珍品。

五代邢窑白瓷柳斗纹高足杯,高5.8、口径8.1、底径4.3厘米,1956年11月合肥市西郊南唐保大四年(946年)墓出土,现藏安徽省博物馆。 器口沿为五瓣葵口,弧腹,高圈足,足底外撇呈喇叭状。杯外壁模印柳斗状纹饰。胎体呈白色,胎体薄,透影性极强。通体施白釉,微泛青,晶莹透亮。柳斗,是用柳条或藤条编织的用具,窑工先制作好瓷坯,再摹拟柳斗编织的图案,在素胎上模印出柳斗纹。从这件小器物上可见制作者匠心独运,美化提炼,将柳斗与陶瓷工艺特点相结合,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创作出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情趣的陶瓷精品。 该白瓷柳斗纹高足杯为五代时期北方邢窑的精品,瓷质透影性强,造型端庄舒展,并在有可靠纪年的墓葬中出土,是研究五代时期白瓷的重要资料。

五代邢窑白瓷仰莲注子,高6.7、口径4、底径3.8、足径3.8厘米1956年合肥市西郊南唐保大四年(946年)墓出土,现藏安徽省博物馆。 小口,圆唇,球形腹,圈足。六棱形短流,宽扁带式曲柄,口沿以下饰两道凹旋纹,腹部浮雕六瓣仰莲纹。胎色洁白,质地细腻,通体施白釉,釉质莹润,造型优美,装饰新颖,为五代时期邢窑产品。该器物的造型承袭唐代风格,腹部造型又区别于唐代器物,特别是其腹部雕刻的莲瓣纹饱满、挺拔、构思巧妙、造型独特。莲花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中国瓷器上的莲纹一般都是受佛教艺术的影响发展起来的,这件瓷器装饰莲花纹也是如此。该注子形体较小,一些专家认为其可能是文房用具。五代时合肥地区属南唐国所辖,南唐是当时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国家,特别是文人对文房用具的使用最为精雅考究,在五代十国中居最高水平。该器物做为五代时期北方邢窑白瓷产品,出土于纪年墓葬,是现存五代时期瓷器重要的断代标准器,其对于研究邢窑的晚期生产情况和对该时期产品的鉴定都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

景德镇唯一五代时期陶瓷古窑遗址 惊现浮梁景德镇


有着上千年的制瓷历史,炼制陶瓷的窑炉一直是陶瓷考古专家研究的对象,近日,浮梁县王港乡坑口村村民就挖出了一座古窑遗址,考古专家现场查看后发现,这是目前发现的景德镇唯一一个五代时期的陶瓷窑址,对确定景德镇最早的制瓷年代具有重要的佐证作用。

这个位于山坡底下的洞口,是浮梁县王港乡坑口村一位村民建房挖山时挖出来的,洞内的碎瓷片引起了村民的注意。熟悉陶瓷烧制的村民觉得这个窑址有些奇怪,因为整个窑洞都没有用砖头,而直接就是山上挖出的一个洞,而且祖上也从来没有听说过这里曾有人烧制瓷器。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窑洞就像一个半圆,洞内的泥土已经变成了黑色,地上还残留着不少青色的瓷片。那么,这个窑洞到底是不是有历史意义的古窑遗址呢?

记者最后找到了日前曾到现场考察过的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专家李一平。李一平介绍,根据出土器物的造型和装烧形式判断,这是一个五代时期的一个陶瓷窑址。李一平告诉记者,原来景德镇也发现过五代时期的瓷窑遗址,不过,那些遗址都有多个朝代的烧制痕迹,不能证实就是五代时期建的。而此次发现的这种单一的五代窑址从考古的角度来看,目前在景德镇是唯一的,对确定景德镇最早的制瓷年代具有重要的佐证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