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青瓷器 > 导航 >

[考古]余干发现晚唐青瓷古窑遗址

[考古]余干发现晚唐青瓷古窑遗址

古代青瓷器 古代青瓷器制作 古代青瓷器教案

2021-05-14

古代青瓷器。

有关专家称:将进一步证明江西也是青瓷的发源地

记者昨日获悉,在余干县黄金埠镇刘家山,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座古代窑址,窑址内出土的青瓷文物证明,我省也是青瓷的发源地。

昨日,记者赶赴现场采访了解到,这座古窑遗址是在景鹰高速公路余干县出口互通施工现场发现的,位于余干县黄金埠镇上行村委会的刘家山。连日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余干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正在对窑址500平方米范围进行抢救性发掘。

从发掘情况看,目前发现龙窑一座,出土了大量青瓷器,有碗、盘、碟、钵、罐、壶、砚台及各类烧具。这次出土的器物,其造型有的雄浑,有的精巧,釉色呈现铀青绿和青黄,色泽精美,为同时期江西窑址所罕见。

从外形看,釉色与浙江越窑有密切联系,胎上施褐彩的碗类器,又与长沙窑工艺如出一辙。另外还发现了大量的玉璧底器,对研究我国古代瓷器文化有较高价值。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余家栋告诉记者,这个窑的时代为中唐到晚唐,说明余干也是中国古代瓷器的烧制地之一。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樊昌生称,我们原来一直认为青瓷的发源地在浙江,这个古窑的发现,填补了江西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空白,进一步证明了江西也是青瓷的发源地之一。

目前,发掘工作仍在进行中。

taoci52.com扩展阅读

梅县发现一处宋代古瓷窑遗址


梅县发现一处宋代古瓷窑遗址

从梅县博物馆获悉,梅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队工作人员近日根据群众报告,在梅县松口镇松南磨坊村一坡地山坑梯田中,发现一处宋代古瓷窑遗址,占地近2万平方米,现场遗存大量宋、元时期烧制的罐、碗、碟等瓷器残片。

这次发现的宋代古瓷窑址,是梅州继上世纪80年代发现著名的唐代梅县水车窑、上世纪90年代初发现梅县瑶上宋代印花青瓷窑后的第三次发现。

梅县博物馆文物专家考察发现磨坊村叶屋对面约30亩(近2万平方米)的坡地山坑梯田中分布着大量宋、元时期的瓷片和多处堆积层,现场采集有罐、碗、碟等瓷器残片,以及唯一一块直径为8厘米、厚度为0.6厘米、用于烧制碗碟的完整圆形窑垫,初步认定此处梯田,在800多年前为宋、元时期的古瓷窑址。由于尚没有挖掘,现场未发现窑膛。

据梅县博物馆专家初步考证,这个宋代古瓷窑的烧制年份长达近300年之久,跨越宋、元两个朝代。它的发现,为研究客家先人的迁徙历史和粤东北地区烧瓷业分布、区域类型、文化谱系等提供了新的历史资料,显得弥足珍贵。

文物专家根据采集标本的特征分析,认为这些生活用品大部分为碗、碟等日用青瓷器。内外施半釉,器内底留色圈,或饰施釉绳圈,开片青釉柔润,烧制火候高,瓷片击声清脆。该窑址以往未见于著录或公布,是本次调查新发现,为研究客家先人的迁徙历史和粤东北地区烧瓷业分布、区域类型、文化谱系等研究提供了新的历史资料,显得弥足珍贵。

宁波镇海发现晚唐时期越窑"匣钵"生产基地


中新浙江网5月23日电 近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黄斌、孙国平和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文保部主任江怀海等专家,专程到镇海区九龙湖镇三圣殿水库旁,对该区前期发现的越窑“匣钵”生产遗址进行现场考察,对地面上暴露的“匣钵”进行了鉴定。

据专家介绍,这是一处唐晚期专门生产“匣钵”工具的基地,其生产的“匣钵”工具,为浙东一带的上林湖、小洞岙等窑址生产越窑青瓷提供了足够的生产工具,并且为生产越窑青瓷保证了质量,提高了工效,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为研究浙东地区越窑生产工具直接提供了实物证据。

上世纪70年代,九龙湖镇小洞岙唐代越窑青瓷窑址发现时,就曾出土过“匣钵”工具。省市考古专家认为:“‘匣钵’的发现,使青瓷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发生了飞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一匣钵生产工具的发明,改变了越窑青瓷以往落后技术的生产加工方法,使越窑的生产技术达到了先进水平”。由于“匣钵”的发明,推动了全国多地的瓷器生产技术,到了宋代已普遍采用了这一先进技术。

三圣殿水库“匣钵”生产窑址中,最大“匣钵”工具直径达25厘米,最小的也有16厘米。其窑址范围较广,面积究竟有多大,还在进一步的调查之中。

大量泉州古瓷沉睡海底 西沙考古重大发现


宋朝的青白釉执壶,元朝的青白釉粉盒,清朝的青花灵芝纹碗……谁能想到,在遥远的南海西沙群岛海域水下,沉睡着众多数百年前发自泉州的陶瓷等船货。这是“2012西沙水下考古调查”中的一项较重大的发现,泉州水下考古人员全程参加了此次调查。

4月21日至5月21日,中国水下考古队队员、泉州市博物馆考古部张红兴应邀参加海南省在西沙群海域水下考古调查。张红兴和队友先后多次潜入水下,调查了二三十处水下沉船点(遗存点)和文物点,发现一批宋、元、清时期的陶瓷器以及大量的清代晚期石构建等物品,虽然这些瓷器大多破碎,但从器形、釉色、纹饰等特征考察,确认出自泉州。

从采集到的这些泉州瓷器标本看,以宋元和清后期居多,主要是德化、安溪窑场生产,也有南安等地窑场产品。瓷器器型繁多,有碗、盘、碟、瓶、盒等,风格各异,纹样丰富,有青花灵芝纹、青花变形寿字纹,有的还有文字,或是祝福,或是商号。张红兴发现有的碗心上标有类似“合兴”、“正兴”等底款,而这恰与清代晚期德化青花瓷制作习惯相似。

张红兴分析,这些沉船点位于外海一带,从船货数量及沉没地理位置看,这些商船满载着泉州货物,驶往东南亚,行至这一海域沉没,并在海底沉睡数百年乃至近千年。这也再次佐证,早在宋元时期,泉州海上贸易异常活跃和繁荣,同时也证明西沙一带海域很早就是我国主要的海上贸易交通干线。

泉州市博物馆馆长、研究员陈建中说,此次水下考古在西沙群岛发现的瓷器,不仅有德化窑,还有产自南安、晋江等地的瓷器,又一次证实了古代泉州作为港口城市的繁荣。此次还发现清代用于装茶叶的锡罐,以及泉州惠安等地的青草石石构件,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当时泉州的海外贸易商品种类繁多,具有品种多样性之特点。“而且发现的文物年代从宋跨至清,这也说明泉州港并非在宋元之后就停止海外贸易,明清时期也有贸易”,陈建中说,“古代船只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这条航线,把泉州的商品源源不断销往东南亚一带,说明泉州港曾何等繁华”。

链接

我国西沙群岛位于南海中部,由东北部的宣德群岛和西南部的永乐群岛组成。西沙群岛海域海水清澈、洁净透明,最深能见度达到40米,在光影的映衬下,海水五光十色,变幻莫测,犹如仙境。

乐清芙蓉镇发现南宋古窑


乐清芙蓉镇发现南宋古窑

日前,乐清市芙蓉镇包宅村,发现一座古窑。5月11日,文物部门经过现场勘查确定,古窑建于南宋,距今已近800年。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所长蔡钢铁说,古窑的发现,对研究温州古时陶瓷制造业有很高价值。

发现古窑地点在包宅村村东一座叫窑山的山脚处。昨天下午,记者在包宅村窑山看到,挖开的窑孔已经封闭,现场已有专人看管。由于昨日凌晨雨水的冲刷,窑头旁边的一棵树已经倒下。路面泥土里,夹杂各种瓷片,有的粗糙,有的精致且光亮。

发现古窑的包宅村村民董先生说,古窑的发现,纯属偶然。几天前,他和村里几个朋友到窑山上玩。下山时,他发现,山脚处露有几块瓷片。“小时候听老人说,这座山之所以叫窑山,源于山上有古窑,但谁也不清楚古窑的地点。看到瓷片后,我想,这是否就是传说中的古窑。”董先生说,他和朋友开玩笑说,这里面可能有宝。由于好奇心,随行的一个朋友用工具掏开部分泥土后,发现一个制工粗糙的钵及一些瓷片。消息传开,一些村民便拿着锄具到现场来挖掘,同样挖到了几个钵和一些瓷片及几个灯台。后来还挖现了窑孔,窑孔由红砖砌成。包宅村村委会有关负责人得知消息后,立即制止了村民们的行为,并上报了文物管理部门。

后来,董先生让人将挖出的钵带到北京,请人鉴定发现,钵已有八百年历史,但没有多少经济值价。

5月11日,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所长蔡钢铁及乐清市文物部门的有关负责人赶到现场调查,确定该古窑建于南宋时期。

蔡钢铁说,中国陶瓷史里,有官窑和民窑两个概念,包宅村的古窑为民窑。现场发现的瓷片为青瓷片,钵叫匣钵,是用耐火泥料制高温焙烧而成。匣钵是装烧瓷器的重要窑具之一,各种瓷坯,均须先装入匣钵,然后才装进窑炉焙烧。蔡钢铁说,瓷片的釉子(釉子:以硼砂、黏土等为原料制成的物质,涂在瓷器、陶器的表面,烧制成有玻璃光泽的涂层。)光亮,瓷胎细腻,其工艺已达很高的水平。和现在老百姓用的瓷器相比,瓷片表面的颗粒略显不平

包宅村部分村民说,窑山上有古窑群。对此,蔡钢铁认为,目前还不能轻易断言。但古窑的发现,对研究温州古时制窑业具有很高价值。而匣钵等却没有多少经济价值。

蔡钢铁说,因目前这座古窑还不宜发掘,只能在原址上保护。目前乐清文物管理部门已在包宅村展开文物保护宣传,包宅村委会还请人现场看守古窑。

古窑新风华青瓷


淄博名瓷——华青瓷

在这里,古老的华夏文化得到了继承式的创新发展;在这里,远古的历史与时代气息丝丝相扣;在这里,国粹文化与精神愉悦同生共存;在这里,不仅看到了深植于华夏五千年文明之下的根脉,更看到了由此延伸下来的现代文化的枝繁叶茂!这,便是为世人叹为观止的淄博名瓷——华青瓷。

来淄博看青瓷,我们特意来到了柳泉路上的“大作坊”。面对温润柔和、玲珑剔透、明净素雅的青瓷,不用再做过多的修饰,单是那无法被湮没的历史留下的印记,便足以证明它并非世间俗物,完美的天青色渲染出一片雅致与高贵。青瓷烧造历史源远流长,三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引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诸多赞美的诗文。细细揣磨“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的诗意,这种来之于自然、取之于天地、熔炼于火的青瓷,终以其千姿百态的造型和鲜活的本色,凸现着那个遥远的时代,浸润着生生不息的人文精神。

古老的青瓷,向来都是一首动听的歌谣,不能不说在这里看到的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创造。华青瓷,把大自然优雅的青绿色揉入晶莹的釉层里,把凝聚着大自然的灵魂之色融入到灿烂的人类文明中,镶嵌着艺术大师们对大自然独到的思索和感悟。

,是博大深邃的华夏文化与华光人心灵的激情碰撞、神灵相融,让拥有者真切感受到陶瓷所独有的文化历史厚重感。华青瓷被中国陶瓷鉴宝第一人耿宝昌老先生赞为:“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白如玉,天地浑然青一色”。可以说,创作者不仅仅将历史文化的精髓积淀在了充满生命力的陶瓷上,更为重要的是,创作者还把自己灵魂深处具有时代气息的文化元素一一融合到了陶瓷作品里。

景德镇举办唐代南窑遗址考古成果发布会


12月9日,由江西省文物局、景德镇市委市政府主办的景德镇唐代南窑遗址考古成果发布会在乐平举行。市委书记刘昌林,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徐琳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汪立耕,市委常委、乐平市委书记吴龙强等领导出席,来自省内外考古专家学者和中央、省市新闻媒体记者参加了本次发布会。

据了解,南窑遗址是景德镇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瓷业遗存,也是全国保存最长的唐代龙窑遗迹,填补了景德镇瓷窑发展史上的多项空白。

发布会开始前,与会者驱车来到位于乐平市接渡镇南窑村的唐代南窑遗址,实地听取了遗址挖掘、保护的情况介绍。之后在发布会现场,与会者参观了南窑出土的陶瓷遗物,并就遗物的作用和价值等进行了探讨。

发布会上,徐琳琳指出,南窑的挖掘对研究江西省瓷业发展历史很有意义,要进一步推动南窑保护、展示和利用工作,深入挖掘南窑产生的年代、文化内涵和社会生产力情况;注重多学科交叉研究,从不同角度为南窑的价值认定提供强有力的论证依据,最后他表示,省文物局将对南窑的挖掘保护工作继续提供支持。

汪立耕表示,南窑的发掘对于探讨景德镇瓷业发展历史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希望相关单位按照省里的部署做好工作,一是要充分肯定南窑遗址在史上的重要作用;二是要全面加大对南窑保护工作的力度;三是要加强对南窑的宣传和推介。

专家们认为,南窑遗址不仅填补了景德镇地区唐代瓷窑遗存和瓷器烧造窑炉形制最早形态的空白,而且丰富了景德镇地区的陶瓷内涵,为探讨历史、探索景德镇的瓷业源头提供了重要线索,为研究唐代制瓷手工业和青瓷发展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考古研究证明,南窑是江西地区一处重要的独具风格、特色鲜明的唐代青瓷窑场,兼容越窑、长沙窑、洪州窑和河南鲁山窑等工艺特点。它的兴起是唐代多民族国家繁荣富强、多文化因素融合的结果,为明清景德镇瓷业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洛阳发现宋元瓷窑遗址群


中新社洛阳六月十八日电记者今日从洛阳考古部门获悉,考古人员近日在河南洛阳市境内的新安县发现宋元瓷窑遗址群。专家称,其中横橄榄形窑炉为中国陶瓷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

据洛阳文物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位于新安县北冶乡北冶村的是次考古发掘,是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新安县文管所等单位联合展开的,这也是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中抢救性考古发掘的一项。发掘从去年冬季至今,历时半年多。发掘面积为八百平方米,共发现十座窑炉。

此次发掘发现的十座窑炉,从平面形状看可以分为橄榄形、圆形、方形等几种。据有关专家称,横橄榄形窑炉,在中国陶瓷考古史上是首次发现。这种窑炉由炉膛、窑室和三个烟囱等部分组成,是为了充分利用热能、增加瓷器烧量而设计的,具有相当的科学性。

遗址中出土大量瓷片,以钧瓷、白地黑花瓷、黑瓷为主。从出土的瓷片判断,该窑址群生产时间上限为北宋晚期,下限至元代,从色彩看系二次烧成。另外,考古人员在遗址处还发现了刻有“崇宁重宝”字样的北宋末期的钱币。

东平陵故城遗址首次考古发掘结束


东平陵故城遗址首次发掘结束 出土大量陶器

东平陵故城遗址考古现场

挖掘现场出土的清代墓葬门楼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山东省和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近日在我市章丘的东平陵故城遗址内进行了一次小规模考古发掘工作。此次考古发掘出土了一定数量的陶片和瓦片堆积层,没有引人注目的珍贵文物,但这次发掘是东平陵故城遗址内第一次考古发掘,还是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的。

近年来,城市考古备受重视,济南市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它的根就在东平陵故城。最近几年内,洛庄汉墓陪葬坑的发掘、章丘危山兵马俑的发现等,屡屡引起学术界乃至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而这些重要发现都与东平陵故城有着直接的关系。以前,在城址内发现的大面积冶铁遗址、制陶遗址以及出土的大量铁器、陶器等,与史载汉代在济南国设立工官、铁官的情况相吻合,说明东平陵故城应当是汉代一处重要的手工业生产基地和经济发展重镇。

此次发掘在古城遗址的中部,分为两个发掘现场,东边的一处发掘现场面积稍大,大约有7、8个探方。据北京大学的一位考古人员说,这是一处大型建筑的一角,为汉代遗址。出土的东西主要是陶器和瓦当残片,有的探方中还有瓦片堆积层,有被烧过的痕迹。

记者围着整个遗址转了一圈,在南部的几个探方内发现了有鹅卵石铺成的“地面”,据考古人员介绍,这是“散水”,是为了下雨天排泄雨水用的,保护墙基免受雨水侵蚀,就像屋檐下的下水道一样,说明2000多年前汉代时人就已经能科学地运用“散水”来保护房屋了。

另外,在南部一个探方中还出土了一座清代墓葬,墓葬的门楼非常精美,上面是黑瓦砌成的屋檐,下面有青砖插拼而成的封门。据考古人员介绍,这座墓葬是清代中期的,正好位于汉代遗址之中,对其有一些扰乱。

西边的挖掘现场由3、4个探方组成,面积不大,其中一个探方中有灶的遗址,但整个遗址原来的用途还不是很清楚,需要后期的研究。

据考古人员介绍,东平陵故城遗址内此前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考古发掘,这是第一次,规模不大,北大和山东省、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联合进行,主要是为北大文博专业的学生提供一次实习的机会。因为东平陵故城为汉代郡国,是北方重镇。这处遗址保护得非常好,因为地层上没有人居住,相对来说对地下遗址保护就比较完善,国内像这样保护得如此完好的遗址很少。这次考古发现之后还要进行长时间的研究,才能确定此次发现的价值。

记者查找资料发现,汉代建筑结构中以卵石作“散水”是有等级限制的,如果在宫殿屋檐四周地面全部铺上“散水”,是皇宫的标准,只铺两边是王的标准。此次东平陵故城遗址内发现的“散水”面积比较小,还不能准确判断出其是在房屋的哪个位置,所以也很难判断出这处遗址的性质与级别。但不管怎样,有“散水”,就说明此处遗址具有一定的级别,是值得注意的。

东平陵故城遗址

东平陵故城遗址位于章丘市龙山镇阎家村北,是汉代济南国的都城,始建年代为战国。

城址呈正方形,边长约2000米,城内面积约400万平方米。四周城墙残垣犹存,以西城墙保存最好;现存城墙宽24米,墙基宽40米,残存高度5—7米,夯层清晰。城内地势平坦,现为大面积农田。就保存情况来看,应为目前山东省保存最好的古代城址,也是全国保存最好的郡国城址之一。

东平陵故城遗址1977年被公布为山东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东平陵故城作为汉代古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6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考古]余干发现晚唐青瓷古窑遗址》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考古]余干发现晚唐青瓷古窑遗址》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青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