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导航 >

中国陶瓷的起源及历史文化

中国陶瓷的起源及历史文化

陶瓷文化 中国古代瓷器文化 中国古代陶瓷器

2020-09-18

陶瓷文化。

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断定中国原始陶器开始于距今七千年左右是不成问题的。最早的彩陶发源地在黄河流域,龙其以陕西的泾河、渭河以及甘肃东部比较集中。甘肃东部大地湾一期文化,不仅在器形上比较规整,而且绘有简单的纹饰,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彩陶文化之一。这一时期已出现陶轮技术,制陶术已成为一种专门技术。半坡文化的彩陶在略晚于大地湾一期文化,其纹饰也略为复杂,以几何纹样为主。在陕西、河南、山西三省交界地区为中心的庙底沟文化,彩陶花纹则更加富于变化,以弧线和动感强烈的斜线体现变形的动物形象。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鱼、鸟、猪以及人类自身都被作为装饰纹样。这些纹饰的描绘手法都很生动,布局合理,是原始绘画的佳作,也是研究中国绘画史的可靠形象资料。

距今约四千年左右的马家窑文化,是由半坡文化派生发展的古羌集团的一个分支。与之相关的另外两个支系是半山文化和马厂文化,是龙山文化之后的又一个辉煌时期。马家窑文化类型的陶瓷,表面都经过打磨外理,器表光滑匀称,以黑色单彩加以装饰。装饰图案以满见长,在钵、盘、碗一类的敞口器物内侧,也都绘有图案。

上古之民,穴居野处,生活中的工作中心都围绕着渔猎饮食,所以最初迫切的发明需要都釜瓮之类。陶瓷上出现装饰,说明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大有进步,解决果腹问题以外,尚有余力,于是人们开始在满足最低需求之外,追求美的表现。

河西走廊一带的马厂类型彩陶,器形一般较小,有的器皿上留有穿系小孔,便于携带反映出这一地区半农半牧的经济状况。而在半山彩陶瓷上则出现了播撒种子的人形图案,说明农业的发展和人们创造力的进步。

在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完善成熟。图案形象直观性强,在当时具有标志性、装饰性等性能,所以对彩陶图案的研究也会给古文字研究提供佐证。中国自古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在原始时期,氏族部落更为繁杂,在特定的生产条件下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需求的文化特徵,它们各自有着代表氏族文化的标志性形象,也产生着不可低估的精神凝聚力量。而随着氏族文化盛衰变化,陶器装饰也出现了不同的内容的形式。

 纵观中国彩陶的技术与艺术,历时四千八年。其实它的上限年代还是个难以考据的迷,随考古发掘工八的不断进行,可能还会出现不同的新认识。就目前现有的资料而言,可以说原始陶器不仅是我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它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它是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史上无比辉煌的一章。



商、周时期



大约在距今四千多年之前,农业生产的发展不断进步,私有制开始出现萌芽,原始氏族部落的社会形式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当时长期定居在中原一带的夏部族,通过联合其他部族形成了由夏王朝统治的奴隶制国家。这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地下考古发堀实物可以印证,在商代之前而存在的夏代是一个历史史实而非传说。加之后来的商代、西周和东周(包括春秋、战国),被统治为“夏、商、周时代",其间约二千年左右。这一时期的社会形态由原始氏族部落发展为奴隶社会,也成为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变革的转型时期。其时,各种手工业渐进渐繁,开始有分工制度,制陶业已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而且是诸工种中最重要的一种。

夏、商、周三代的陶瓷品种,大致可分为灰陶、白陶、印纹陶、红陶、原始陶等。其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是灰陶,有素面,也人施以简单的绳纹或篮纹,或者彩绘各种复杂图案的;还有在制作胎体过程中用拍、印、刻、堆、划等手法留取肌理效果。这一时期的器体造型功能依然以饮食器皿为主,有豆、鼎、釜、鬲、觚、等等。白陶在新石器晚期就已出现,这一时期又有了进一步发展。白陶所使用的原材料为瓷土,质地较细密,烧成温度也比其他陶器品种要高。其造型与装饰直接受到同时期青铜礼器的影响,艺术价值不在青铜器之下。

通过长期烧造白陶和印纹硬陶的实践,不断改进才原材料的选择与加工,至少于商代中期出现了原始瓷器,到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兴盛起来。胎质烧结程度提高和器表施釉,使原始瓷器不吸水而且更加美观。原始瓷器一般都在施釉前在坯体上拍制几何图案,釉色多呈现青绿、青黄色。

夏代人们的活动区域主要在中原一带,据考古发现可断定在河南豫西与山西晋南地区。商代的统治范围有所扩大,因此,在陶瓷工艺上也大量融合了中原以外地区的特徵,制陶业从其他农业分工中独立出来。西周在北至北京、南至广东、东抵海滨、西达陕、甘的广大地区,原始瓷器蓬勃发展起来。春秋战国时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大量公、私制陶作坊,其产品上多留有文字铭记,据推测可能与制造者或使用者有关,另外,这一时期的大量彩绘陶深受同时期漆器的影响。

夏、商、周时代的烧窑技术也有所改进,馒头窑的出现更加改善了窑内的烧成气氛,对提高陶器品质有利。窑炉容积增大,窑室底部可达1.8米;根据不同产品,烧成温度也有所提高。进入西周以后,窑炉顶部出现了烟囱,这对陶瓷烧造技术的改良有着重大意义。这个创举,使燃料的燃烧更加充分,热力更有效利用,还可调节空气和火焰的流速,使火焰性质得以控制,烧成温度可达1200oC。所以说,窑炉的改进,是这一时期出现原始瓷器的重要原因。



秦、汉时期



秦赢政13岁继王位,后兼并六国,一统天下,始称皇帝。将以往各藩王制度废弃,分天下为郡县,但至二世胡亥,各处大乱,刘邦起事,破秦灭楚,立国为汉。

秦始皇于即位之初便倾天下之力大兴土木,建造大规模的阿旁宫和陵园。所以,砖、瓦等建材和宫殿内所需陶瓷器皿大量烧造。1974年在秦始皇陵东侧出土的大量与真人等大的陶制兵马俑,就是秦始皇陵墓陪葬品的一部分。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情况可以看出当时的烧陶水平,数量巨大,仅仅挖出一个角落,就有千万之巨;制作精湛,神态各异,造型生动;工艺成熟,如此巨大的作品,几乎没有变形、开裂的问题,原材料使用当地泥土,凝结性、可塑性强。这一时期的窑炉建设,为适应大量烧制建筑用陶和象兵马俑那样的大型物件,使窑室规模增大,普遍增加了一至三倍。窑炉所设烟囱多已移到后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出现了窑床前高后底(约为7o坡度)的特殊设计,是一项创造性改革,使窑室内温度不均的问题得以改善。

汉代是中国陶瓷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捩点。所制器物的表面被广泛施釉,有学者认为是受罗马及欧洲人制造琉璃技术的影响,国为当时的人们与上述地区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

汉代人重视墓葬,成为习俗,殉葬品力求丰富而精细,被称为“明器",它与祭器之别在于它是专门供死者在阴间所用而非为生者用具。陪葬品中除少量石质品、金属制品、木质漆器以外,被大量使用的为陶制品,因为这种材质可历千年而不腐败。除饮食所用的器皿外,大量摹拟生活场景,加以缩微,如陶制的楼阁、仓房、灶台、兽圈、车马、井台、奴仆等等,营造虚幻环境供死者享用。明器当中的壶、尊、盆、罐之类器皿,一般都在素坯之外敷设一层粉彩,并不与胎体相融,稍摩擦便脱落;小型生活场景模型,外表都施加绿色低温铅釉,这种铅釉有毒性已被当时人们所知晓,所以在日常生活用品中并不使用。对陵墓的重视,使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种特殊建材“圹砖"。“圹"就是指墓穴,圹砖体积较大,内部为空心,外表饰有图案,可连续排列,也可独立成为画面。砖面图案是模具拓印而成的,这是后世陶瓷器表面印花工艺的雏形。此外,在汉代陶器当中,瓦当的艺术成就也非常突出。

汉代的陶瓷器,造型浑厚而饱满,许多器形模仿铜器造型。器物表面施釉烧成温度约在950oC1000oC之间,为低温釉,所以今天所见到的汉器表面出现有细微碎纹。到汉代为止,我国北方使用的馒头窑已基本达到比较完善的地步。在南方,此时已出现比较成熟的龙窑,增大窑室的同时也缩短了烧成时间。



魏、晋、南北朝时代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从公元200年至581年。公元200年曹丕废了汉献帝自立为王,国号“魏";第二年刘备在四川建立蜀汉政权;公元229年,孙权在建业(现南京称帝,国号“吴",史称“三国"。

从公元263年魏灭蜀以后,连年战乱,北方出现了五胡十六国的局面。西晋灭亡之后。许多门阀士族渡江南下,先后建立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称“南朝",与同时代北方的北朝统称“南北朝"。

三国、两晋时期,江南陶瓷业发展迅速,相继在萧山、上虞、余姚一带出现了越窑、瓯窑、婺窑等着名窑址。所制器物注重品质,加工精细,可与金、银器相媲美,成为当时名门望族的日用品。东晋南朝时期,在江西、四川、福建等地的窑址有了很大发展。但江浙一带的瓷窑都出现了明显的衰退迹象、瓷窑减少、数量降低、装饰简化、烧造略显粗糙。这种局面一直持续至唐代前期。

相对而言,我国北方生产瓷器的年代略晚。这一时代的动乱局面使中原一带遭受严重破坏,在这以前,关中、中原地区曾是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陶瓷业的衰退也就在所难免,制瓷业的出现一直拖至了北朝时期。但这一时期却令人惊喜地出现了一种独特的、而且对后世有深远意义的陶瓷品种,这就是白瓷。

在我国,众所公认的、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之出现当在东汉时期。它的坯体由高岭土或瓷石等复和材料制成,在1200oC1300oC的高温中烧制而成,胎体要求坚硬、致密、细薄而不吸水,胎体外面罩施一层釉,釉面要光洁、顺滑、不脱落、剥离。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具有丰富的原材料资源,又富有燃料资源,所以这一地区的制陶业发展很快,出现了众多而且面广的窑址。瓷器的产地俗称“窑口",是由考古工作者根据古代文献记载或实地发掘所逐步了解的。通过实地调查与发掘,基本上弄清了这一时期的一些主要窑口。比如越窑,又称“越州窑",从东汉时期开创,至北宋衰落。其基本分部在浙江宁波、余姚、绍兴、萧山一带。其主要特点是:胎质细密、呈青灰色;釉质莹润,具有玉质感,釉色深绿,色泽纯正,坯釉结合紧密。唐代诗人陆龟蒙写诗赞扬“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瓯窑,在温州一带。其特点是:胎质白中泛灰,釉层较薄,釉色淡青,透明度高,有细小开片,易脱落。再如江西的洪州窑、湖南的岳州窑、江苏宜兴窑等等。

这一时期的瓷器已取代了一部分陶器、铜器、漆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最主要的生活用具之一,被广泛用于餐饮、陈设、文房用具、丧葬冥器等等。

中国人饮茶习惯当起于东周时的四川一带,东汉时饮茶之风传至长江下游,此风蔓延迅速,至东晋时,已成为王室豪门的时尚。据古籍的记载,当时的茶饮方式方法与今日大不相同,所以需要一些形制不同的器具,数量上也有很大需求。经研究考证,当时造型独特的鸡头壶就是一种茶具,这种造型延至隋唐以后就不再有了。

瓷质谷仓罐是三国西晋时期出现的,它用于陪葬品,所以也称“魂瓶"或“神亭",是由东汉的五联罐发展而来。这一时期的谷仓罐制作精细,堆塑繁杂,有人物、飞禽、走兽、亭台,粮食一直被视为人生第一重要之物资,所以从秦汉时代就开始给死者陪葬粮食,以供死者在阴间享用,同时,陪葬品中还含有整套粮食加工工具和做饭用的炊具,以体现吃饭的重要性。南北朝时期佛教盛兴,各地都建造了大量寺庙、佛像石窑,僧尼数量猛增,带有佛教色彩、意义的装饰随处可见。如在建筑装饰上带有飞天、莲花等标志性图案。体现在陶瓷器上,最有代表性的是“莲花尊"。

陶瓷还被大量运用到文具中,如笔筒、水盂、砚等。水盂的功能只是盛磨墨用水的,但造型都很丰富,有蛙形、鸟形、兔形、牛形等样式。陶瓷文具被广泛使用,与这一时期崇尚读书、推崇士儒有关联。

这一时期的装饰特点比较明显,尤其是三国西晋时期的越窑最为突出。器物上常有表现生活场景的纹样,刻画细腻且逼真,真实地反映了那一个时期的社会面貌,也给今人研究建筑、音东、舞蹈、宗教、蓄牧等方面的课题提供佐证。一些生活用品如虎子、烛台、油灯、水盂上大胆使用夸张变形的动物形象,多方面地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意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缥色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色釉,是青瓷系统的代表,与北方地区的白瓷交相辉映。之外,常用褐彩打破单一的青釉,使之更加活泼。这种装饰方法简单易行,适应面广,效果较好,所以被广泛使用。用褐彩在器物表面上书写文字,是褐彩装饰的另一特色,这种装饰手法在后来的唐、五代时期大为盛兴。其字体形式为书法研究提供了可靠资料。

当今所见的越窑晋瓷,工艺多为上乘,釉色高古,质地醇素,极具品味。由于当时的工艺水平,所生产出的陶瓷在釉色上发生很丰富的变化,青色中有偏绿的、偏黄或偏灰的,与釉料成份、烧成火焰都有很大关系。尽管现时的技术力量更加强大,但今人的仿制品都往往是千篇一律,死气沉沉,失却了古人的迹象。瓷釉的调制也是重要因素。青瓷釉最初是用瓷石与草木灰混制而成,风化程度差的瓷石一般含有大量助熔剂,常用来做釉,草木灰的作用是引入CaO成份,经过高温烧制与瓷石相互作用形成钙质釉。青瓷自东汉晚期出现以后,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在坯、釉品质上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由于瓷石原料分布地域广泛,原料成份含量多有不同,所以这一时期的瓷器釉色和质感有较大差异。

由于南方广大地区战乱较少,社会秩序也就比较安全,中原地区大批员纷纷南下,其中也不乏陶瓷业技工。而北方地区处于萧条境地,陶瓷业还不及汉代发达,对窑炉的使用也极少改进,仍延用圆形馒头窑。在南方,窑炉有了很大发展,龙窑结构被进一步改良。窑床长度达十余米,为解决龙窑窑室内抽力大、火焰速度过快的问题,这一时期发明了起缓解作用的“挡火墙",可更有效地调节窑内抽力和温度。经测试,这一时期的瓷器都是在弱还原焰中烧成,烧结程度较好,烧成温度可达1300度左右,达到了现代瓷的品质水平,这无疑是与龙窑结构的改进和烧成技术的提高密不可分。

小编推荐

德化陶瓷历史文化


德化的瓷业,历代烧制规模之大,分布之广,确实壮观,从人口密集的城关到偏僻的山村,从田野到丛山密林,经常可以发现古瓷片和古瓷窑的遗址,白莹莹、花艳艳的瓷片,象颗颗星斗撒在人间,似片片白玉镶织大地,把青翠翠、绿葱葱的山乡点缀到更加美丽。全县目前已发现的唐、宋、元、明、清至民国的窑址达238处,全县十八个乡镇都有古窑址分布,其中“屈斗宫德化窑址”(包括浔中、龙浔、三班、盖德,4个乡镇宋至明代的窑址)1988年被国务院颁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德化早在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后期即开始生产和使用隐患。至唐代后期,德化三班、泗滨一带制瓷业已开始发展。唐末五代出现陶瓷专著《陶瓷法》、《绘梅岭图》。宋元时代,德化瓷器随着泉州港商业的系统工程海外贸易的发展而畅销海外,成为“海上丝瓷之路”的重要商品。北宋时代德化以碗砰仑窑为代表的窑场,其制瓷工艺已彩轮制、模制和胎接成型的技术。以龙窑大量烧制青瓷、青白瓷、白瓷、器形以碗、盘、杯、碟、瓶、罐、壶、盒、洗、花瓶为主,少量烧制黑釉茶碗等。装饰方法以刻花、划花和印花为主,于瓷器表面饰以莲瓣、牡丹、云水、蕉叶、缠枝花卉以及篾纹、菊瓣、葵纹、麦穗、卷草等纹饰,这些产品在日本、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地都有发现。到南宋时,瓷窑烧制技术又月新发展,烧制的白瓷,器型大、胎体薄、釉色滋润、白度高、透光度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宋末元初,德化瓷窑有很大的改进,出现了一种介于龙窑和阶级窑之间,较易控制烧成火焰的“鸡笼窑”。开始改变宋初以来,使用还原烧成的老技术进入采用氧化烧成新技术阶段。1976年考古发掘的屈斗宫宋元窑炉遗址,坡长达57.1米,共有17间窑室,出土了800多件生产工具和6790多件完、残瓷器标本。这座窑的发现,特别是大量外销瓷器的出土,对研究德化穴元时代的烧造规模、烧制工艺、窑炉发展和当时的社会经济和物质文化的发展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填补了过去德化龙窑的空白。

明代,德化瓷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无论是器物造型、烧制技术、产品质量、生产品种、工艺水平、装饰艺术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水平都远在宋元之上。以何朝宗为代表的瓷塑闻名世界,被誉为“东方艺术”和“天下共宝之”的珍品。独树一帜的“象牙白”(建白瓷),釉色乳白,如脂似玉、色调素雅,被称为中国白瓷的代表,享有“中国白”和“国际瓷坛明珠”的美誉。特别是道释人物瓷雕,造型逼真、格调高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达到了德化窑古代工艺技术成就的高峰。明代,德化窑炉也有新的创新,在全国首先出现了装烧容量大,既节省燃料、又易于控制烧成火焰的半倒焰式的阶级窑。这种形式的窑炉流传到国外,对国际瓷窑的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

清代,德化釉下青花瓷器争夺斗艳,青花瓷取代建白活跃主要地位。青花的花式丰富,纹画内容取材很广,有历史故事、人物仕女、生产活动、社会习俗、禽兽花果、山水景物和带有宗教色彩的纹饰。画面明静素雅,笔法朴实粗犷,构图简洁舒展,充满生活气息,显示了民窑色彩或幽菁淡雅或浓郁艳丽的网络,开创了德化窑彩瓷的新纪元。它和清代新崛起的五彩瓷日用器皿和陈设供器一样畅销国外。

晚清以后,随着封建王朝的没落和外来侵略,我国城乡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德化瓷业走向衰落。但是少数民间艺人如苏学金、许友义等在艰难岁月中,坚持制瓷事业、继承传统、锐意创新,其作品仍获得很高的评价。1915年,苏学金首创捏塑瓷梅花,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优等奖。之后许友义创作的《木兰从军》、《关公》、《观音》等瓷雕作品,先后分别获得在英国、日本和南京举行的国际和全国博览会的金奖。1930年,许友义师徒为仙游龙纪寺特制的瓷塑《五百罗汉》,形态各异、行动逼真,亦为中国瓷坛首创的珍品。

新中国成立后,德化瓷业生产获得了新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县瓷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1999年全县有陶瓷企业1100多家,从业人员8万多人,初步形成了传统瓷雕、西洋工艺瓷、日用瓷三大陶瓷产品体系。也涌出了一批陶瓷名企,如佳美集团、冠福集团、顺美集团等等!也使很多大企将分公司设至美国、德国、英国等等国家……。2001全县陶瓷产值38亿元,占全县经济总量的69.72%,陶瓷业纳税占全县税收总额的50.11%。2003年陶瓷产值达53.1亿元,出口交货值达42.1亿元。1993年,李鹏委员长任总理时题词德化名瓷,瓷国明珠,高度概括了德化陶瓷在国内的影响和地位。1996年3月,德化县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发展研究部等单位命名为“中国陶瓷之乡”。改革开放以来,德化人民充分发挥山多、水足、矿富、瓷美四大优势,大力实施大城关发展战略,成功闯出一条山区经济发展路子,全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继1996年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命名为“中国陶瓷之乡”之后,2003年又被称评为“中国民间《陶瓷》艺术之乡”,“中国瓷都德化”。

中国陶瓷的历史文化和窑系的分布


原始时代

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断定中国原始陶器开始于距今七千年左右是不成问题的。最早的彩陶发源地在黄河流域,龙其以陕西的泾河、渭河以及甘肃东部比较集中。甘肃东部大地湾一期文化,不仅在器形上比较规整,而且绘有简单的纹饰,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彩陶文化之一。这一时期已出现陶轮技术,制陶术已成为一种专门技术。半坡文化的彩陶在略晚于大地湾一期文化,其纹饰也略为复杂,以几何纹样为主。在陕西、河南、山西三省交界地区为中心的庙底沟文化,彩陶花纹则更加富于变化,以弧线和动感强烈的斜线体现变形的动物形象。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鱼、鸟、猪以及人类自身都被作为装饰纹样。这些纹饰的描绘手法都很生动,布局合理,是原始绘画的佳作,也是研究中国绘画史的可靠形象资料。

距今约四千年左右的马家窑文化,是由半坡文化派生发展的古羌集团的一个分支。与之相关的另外两个支系是半山文化和马厂文化,是龙山文化之后的又一个辉煌时期。马家窑文化类型的陶瓷,表面都经过打磨外理,器表光滑匀称,以黑色单彩加以装饰。装饰图案以满见长,在钵、盘、碗一类的敞口器物内侧,也都绘有图案。

上古之民,穴居野处,生活中的工作中心都围绕着渔猎饮食,所以最初迫切的发明需要都釜瓮之类。陶瓷上出现装饰,说明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大有进步,解决果腹问题以外,尚有余力,于是人们开始在满足最低需求之外,追求美的表现。

河西走廊一带的马厂类型彩陶,器形一般较小,有的器皿上留有穿系小孔,便于携带反映出这一地区半农半牧的经济状况。而在半山彩陶瓷上则出现了播撒种子的人形图案,说明农业的发展和人们创造力的进步。

在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完善成熟。图案形象直观性强,在当时具有标志性、装饰性等性能,所以对彩陶图案的研究也会给古文字研究提供佐证。中国自古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在原始时期,氏族部落更为繁杂,在特定的生产条件下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需求的文化特征,它们各自有着代表氏族文化的标志性形象,也产生着不可低估的精神凝聚力量。而随着氏族文化盛衰变化,陶器装饰也出现了不同的内容的形式。

纵观中国彩陶的技术与艺术,历时四千八年。其实它的上限年代还是个难以考据的迷,随考古发掘工八的不断进行,可能还会出现不同的新认识。就目前现有的资料而言,可以说原始陶器不仅是我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它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它是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史上无比辉煌的一章。

商、周时期

大约在距今四千多年之前,农业生产的发展不断进步,私有制开始出现萌芽,原始氏族部落的社会形式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当时长期定居在中原一带的夏部族,通过联合其他部族形成了由夏王朝统治的奴隶制国家。这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地下考古发堀实物可以印证,在商代之前而存在的夏代是一个历史史实而非传说。加之后来的商代、西周和东周(包括春秋、战国),被统治为“夏、商、周时代”,其间约二千年左右。这一时期的社会形态由原始氏族部落发展为奴隶社会,也成为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变革的转型时期。其时,各种手工业渐进渐繁,开始有分工制度,制陶业已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而且是诸工种中最重要的一种。

夏、商、周三代的陶瓷品种,大致可分为灰陶、白陶、印纹陶、红陶、原始陶等。其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是灰陶,有素面,也人施以简单的绳纹或篮纹,或者彩绘各种复杂图案的;还有在制作胎体过程中用拍、印、刻、堆、划等手法留取肌理效果。这一时期的器体造型功能依然以饮食器皿为主,有豆、鼎、釜、鬲、觚、斝等等。白陶在新石器晚期就已出现,这一时期又有了进一步发展。白陶所使用的原材料为瓷土,质地较细密,烧成温度也比其他陶器品种要高。其造型与装饰直接受到同时期青铜礼器的影响,艺术价值不在青铜器之下。

通过长期烧造白陶和印纹硬陶的实践,不断改进才原材料的选择与加工,至少于商代中期出现了原始瓷器,到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兴盛起来。胎质烧结程度提高和器表施釉,使原始瓷器不吸水而且更加美观。原始瓷器一般都在施釉前在坯体上拍制几何图案,釉色多呈现青绿、青黄色。

夏代人们的活动区域主要在中原一带,据考古发现可断定在河南豫西与山西晋南地区。商代的统治范围有所扩大,因此,在陶瓷工艺上也大量融合了中原以外地区的特征,制陶业从其它农业分工中独立出来。西周在北至北京、南至广东、东抵海滨、西达陕、甘的广大地区,原始瓷器蓬勃发展起来。春秋战国时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大量公、私制陶作坊,其产品上多留有文字铭记,据推测可能与制造者或使用者有关,另外,这一时期的大量彩绘陶深受同时期漆器的影响。

夏、商、周时代的烧窑技术也有所改进,馒头窑的出现更加改善了窑内的烧成气氛,对提高陶器质量有利。窑炉容积增大,窑室底部可达1.8米;根据不同产品,烧成温度也有所提高。进入西周以后,窑炉顶部出现了烟囱,这对陶瓷烧造技术的改良有着重大意义。这个创举,使燃料的燃烧更加充分,热力更有效利用,还可调节空气和火焰的流速,使火焰性质得以控制,烧成温度可达1200oC。所以说,窑炉的改进,是这一时期出现原始瓷器的重要原因。

秦、汉时期

秦赢政13岁继王位,后兼并六国,一统天下,始称皇帝。将以往各藩王制度废弃,分天下为郡县,但至二世胡亥,各处大乱,刘邦起事,破秦灭楚,立国为汉。

秦始皇于即位之初便倾天下之力大兴土木,建造大规模的阿旁宫和陵园。所以,砖、瓦等建材和宫殿内所需陶瓷器皿大量烧造。1974年在秦始皇陵东侧出土的大量与真人等大的陶制兵马俑,就是秦始皇陵墓陪葬品的一部分。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情况可以看出当时的烧陶水平,数量巨大,仅仅挖出一个角落,就有千万之巨;制作精湛,神态各异,造型生动;工艺成熟,如此巨大的作品,几乎没有变形、开裂的问题,原材料使用当地泥土,凝结性、可塑性强。这一时期的窑炉建设,为适应大量烧制建筑用陶和象兵马俑那样的大型物件,使窑室规模增大,普遍增加了一至三倍。窑炉所设烟囱多已移到后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出现了窑床前高后底(约为7o坡度)的特殊设计,是一项创造性改革,使窑室内温度不均的问题得以改善。

汉代是中国陶瓷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所制器物的表面被广泛施釉,有学者认为是受罗马及欧洲人制造琉璃技术的影响,国为当时的人们与上述地区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

汉代人重视墓葬,成为习俗,殉葬品力求丰富而精细,被称为“明器”,它与祭器之别在于它是专门供死者在阴间所用而非为生者用具。陪葬品中除少量石质品、金属制品、木质漆器以外,被大量使用的为陶制品,因为这种材质可历千年而不腐败。除饮食所用的器皿外,大量摹拟生活场景,加以缩微,如陶制的楼阁、仓房、灶台、兽圈、车马、井台、奴仆等等,营造虚幻环境供死者享用。明器当中的壶、尊、盆、罐之类器皿,一般都在素坯之外敷设一层粉彩,并不与胎体相融,稍摩擦便脱落;小型生活场景模型,外表都施加绿色低温铅釉,这种铅釉有毒性已被当时人们所知晓,所以在日常生活用品中并不使用。对陵墓的重视,使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种特殊建材 “圹砖”。“圹”就是指墓穴,圹砖体积较大,内部为空心,外表饰有图案,可连续排列,也可独立成为画面。砖面图案是模具拓印而成的,这是后世陶瓷器表面印花工艺的雏形。此外,在汉代陶器当中,瓦当的艺术成就也非常突出。

汉代的陶瓷器,造型浑厚而饱满,许多器形模仿铜器造型。器物表面施釉烧成温度约在950oC1000oC之间,为低温釉,所以今天所见到的汉器表面出现有细微碎纹。到汉代为止,我国北方使用的馒头窑已基本达到比较完善的地步。在南方,此时已出现比较成熟的龙窑,增大窑室的同时也缩短了烧成时间。

魏、晋、南北朝时代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从公元 200年至581年。公元200年曹丕废了汉献帝自立为王,国号“魏”;第二年刘备在四川建立蜀汉政权;公元229年,孙权在建业(现南京称帝,国号“吴”,史称“三国”。

从公元263年魏灭蜀以后,连年战乱,北方出现了五胡十六国的局面。西晋灭亡之后。许多门阀士族渡江南下,先后建立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称“南朝”,与同时代北方的北朝统称“南北朝”。

三国、两晋时期,江南陶瓷业发展迅速,相继在萧山、上虞、余姚一带出现了越窑、瓯窑、婺窑等著名窑址。所制器物注重品质,加工精细,可与金、银器相媲美,成为当时名门望族的日用品。东晋南朝时期,在江西、四川、福建等地的窑址有了很大发展。但江浙一带的瓷窑都出现了明显的衰退迹象、瓷窑减少、数量降低、装饰简化、烧造略显粗糙。这种局面一直持续至唐代前期。

相对而言,我国北方生产瓷器的年代略晚。这一时代的动乱局面使中原一带遭受严重破坏,在这以前,关中、中原地区曾是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陶瓷业的衰退也就在所难免,制瓷业的出现一直拖至了北朝时期。但这一时期却令人惊喜地出现了一种独特的、而且对后世有深远意义的陶瓷品种,这就是白瓷。在我国,众所公认的、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之出现当在东汉时期。它的坯体由高岭土或瓷石等复和材料制成,在1200℃1300℃的高温中烧制而成,胎体要求坚硬、致密、细薄而不吸水,胎体外面罩施一层釉,釉面要光洁、顺滑、不脱落、剥离。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具有丰富的原材料资源,又富有燃料资源,所以这一地区的制陶业发展很快,出现了众多而且面广的窑址。瓷器的产地俗称“窑口”,是由考古工作者根据古代文献记载或实地发掘所逐步了解的。通过实地调查与发掘,基本上弄清了这一时期的一些主要窑口。比如越窑,又称“越州窑”,从东汉时期开创,至北宋衰落。其基本分部在浙江宁波、余姚、绍兴、萧山一带。其主要特点是:胎质细密、呈青灰色;釉质莹润,具有玉质感,釉色深绿,色泽纯正,坯釉结合紧密。唐代诗人陆龟蒙写诗赞扬“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瓯窑,在温州一带。其特点是:胎质白中泛灰,釉层较薄,釉色淡青,透明度高,有细小开片,易脱落。再如江西的洪州窑、湖南的岳州窑、江苏宜兴窑等等。这一时期的瓷器已取代了一部分陶器、铜器、漆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最主要的生活用具之一,被广泛用于餐饮、陈设、文房用具、丧葬冥器等等。

中国人饮茶习惯当起于东周时的四川一带,东汉时饮茶之风传至长江下游,此风蔓延迅速,至东晋时,已成为王室豪门的时尚。据古籍的记载,当时的茶饮方式方法与今日大不相同,所以需要一些形制不同的器具,数量上也有很大需求。经研究考证,当时造型独特的鸡头壶就是一种茶具,这种造型延至隋唐以后就不再有了。瓷质谷仓罐是三国西晋时期出现的,它用于陪葬品,所以也称“魂瓶”或“神亭”,是由东汉的五联罐发展而来。这一时期的谷仓罐制作精细,堆塑繁杂,有人物、飞禽、走兽、亭台,粮食一直被视为人生第一重要之物资,所以从秦汉时代就开始给死者陪葬粮食,以供死者在阴间享用,同时,陪葬品中还含有整套粮食加工工具和做饭用的炊具,以体现吃饭的重要性。南北朝时期佛教盛兴,各地都建造了大量寺庙、佛像石窑,僧尼数量猛增,带有佛教色彩、意义的装饰随处可见。如在建筑装饰上带有飞天、莲花等标志性图案。体现在陶瓷器上,最有代表性的是“莲花尊”。

陶瓷还被大量运用到文具中,如笔筒、水盂、砚等。水盂的功能只是盛磨墨用水的,但造型都很丰富,有蛙形、鸟形、兔形、牛形等样式。陶瓷文具被广泛使用,与这一时期崇尚读书、推崇士儒有关联。

这一时期的装饰特点比较明显,尤其是三国西晋时期的越窑最为突出。器物上常有表现生活场景的纹样,刻画细腻且逼真,真实地反映了那一个时期的社会面貌,也给今人研究建筑、音东、舞蹈、宗教、蓄牧等方面的课题提供佐证。一些生活用品如虎子、烛台、油灯、水盂上大胆使用夸张变形的动物形象,多方面地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意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缥色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色釉,是青瓷系统的代表,与北方地区的白瓷交相辉映。之外,常用褐彩打破单一的青釉,使之更加活泼。这种装饰方法简单易行,适应面广,效果较好,所以被广泛使用。用褐彩在器物表面上书写文字,是褐彩装饰的另一特色,这种装饰手法在后来的唐、五代时期大为盛兴。其字体形式为书法研究提供了可靠资料。当今所见的越窑晋瓷,工艺多为上乘,釉色高古,质地醇素,极具品味。由于当时的工艺水平,所生产出的陶瓷在釉色上发生很丰富的变化,青色中有偏绿的、偏黄或偏灰的,与釉料成份、烧成火焰都有很大关系。尽管现时的技术力量更加强大,但今人的仿制品都往往是千篇一律,死气沉沉,失却了古人的迹象。瓷釉的调制也是重要因素。青瓷釉最初是用瓷石与草木灰混制而成,风化程度差的瓷石一般含有大量助熔剂,常用来做釉,草木灰的作用是引入CaO成份,经过高温烧制与瓷石相互作用形成钙质釉。青瓷自东汉晚期出现以后,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在坯、釉质量上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由于瓷石原料分布地域广泛,原料成份含量多有不同,所以这一时期的瓷器釉色和质感有较大差异。

由于南方广大地区战乱较少,社会秩序也就比较安全,中原地区大批员纷纷南下,其中也不乏陶瓷业技工。而北方地区处于萧条境地,陶瓷业还不及汉代发达,对窑炉的使用也极少改进,仍延用圆形馒头窑。在南方,窑炉有了很大发展,龙窑结构被进一步改良。窑床长度达十余米,为解决龙窑窑室内抽力大、火焰速度过快的问题,这一时期发明了起缓解作用的“挡火墙”,可更有效地调节窑内抽力和温度。经测试,这一时期的瓷器都是在弱还原焰中烧成,烧结程度较好,烧成温度可达1300度左右,达到了现代瓷的质量水平,这无疑是与龙窑结构的改进和烧成技术的提高密不可分。

隋、唐时代

杨坚先后兼并了北周和南陈,统一中原,方国号隋,至炀帝而亡。时间不长,但这一时期的陶瓷业却比较发达。这是一个承上(南北朝)启下(唐代)的过渡时期,它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风格的开始。陶瓷器造型基本上继承了南北朝的风格,又有所变化,更加饱满。从已经发掘出的隋墓里,我们可看到大量质量较高的白瓷。

唐代是被公认的封建社会的鼎盛时代,定都长安,洛阳为陪都。在这两个地方都出土了大量唐三彩,艺术和技术上都非常高超,引起了世界注目。这与当时这两个地方所处的重要政治、经济地位以及当时的厚葬之风密不可分。洛阳地处中原,自古以来人口稠密、文化发达、经济繁荣。自东汉、魏、晋、北朝五百年来一直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经济上,它是首都长安连结关东以及东南地区的枢纽。虽然唐代定都长安,但对洛阳地区也极为重视,特别在武则天时,定洛阳为神都,在此地施政达二十年之久。

据史料记载,唐代的河南府是贡白瓷的重要产区,巩县窑、鹤壁集窑、陕县西关窑等窑址都出产白瓷,同时烧造三彩器和彩釉器。发达的手工业是封建社会商品来源的保障,而兴盛的商业又刺激着手工业的发展,陶瓷业在这一时期得到空前发展。

唐三彩器大多出自墓葬。唐王朝在西安、洛阳一带设有庞大的政治统治机构,大批贵族、官僚聚集于此,生前穷奢极侈,死后厚葬成风。王公百官,竞为厚葬,偶人像马,雕饰如生,风俗影响至普通百姓。

唐三彩的出现是我国陶瓷工艺发展的必然产物,它表明古代陶瓷工匠对各种呈色金属原料特性的认识、化学技术的掌握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带色釉的发现和运用在汉代就已出现,如翠绿、栗黄、茶黄等色釉被广泛使用。到北朝时期,也就是公元世纪初,我国北方就开始有黄釉、褐釉彩色瓷器的烧造。至晚到北齐,出现了白瓷和彩瓷。

初唐的三彩器以褐赭黄色为主,间以白色或绿色釉,采用蘸釉法,施釉较草率,釉层偏厚,流釉或烛泪状,釉层没有完全烧开,色泽暗淡。盛唐时期,三彩工艺明显进步,在器型品种上,除了器皿以外,出现了大量生动的三彩人俑。这时的三彩釉色润莹,赋彩自然,采用混釉技法,器皿多为内外满釉,色彩有绿、黄、白、蓝、黑等;装饰手法除了刻花、印花外,还广泛使用堆贴和捏塑;装饰内容丰富多彩,花鸟走兽无所不包。然而中晚唐时期的三彩制品每况愈下,这一有趣的现象恰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由盛至衰的历史现象。晚唐三彩多为小件,趋于单彩釉,而且釉面单薄,脱落剥蚀现象严重。安史之乱(公元755年──763年)促使唐朝迅速败落,形成藩镇割据天下大乱的局面。

唐三彩器的烧造一般为两个步骤,即素烧和釉烧。它的胎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红色陶胎,出现于隋和初唐时期一种挂草绿、酱黄色混合釉的红陶制品中,这一品种还不能被看成是真正意义上的唐三彩。另一类是白色陶胎,为瓷土烧成,被认为是典型的唐三彩。这种坯体的特点一是吸水性强,使粘接部件牢固;二是可塑性较强;三是素烧后强度较大;四是胎质白,挂釉后釉色鲜艳。唐三彩器的烧成温度在800度──1000度左右,坯釉膨胀系数基本一致,使坯釉结合良好。

这一时期的人俑塑造,风格比较明显。一改魏、晋时期秀骨清相的作风,女俑丰满富态,男俑英武得体,形象生动,体现出生活中的情景。唐代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异常活跃,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加强了对外贸易,海路贸易也日见频繁。出土的大量胡人俑印证了当时有许多外国人在中原一带生活,他们多从事商业和艺术活动。经常可以见到胡人牵着骆驼,背负着丝绸等货物,形象极其生动。在伊朗、伊拉克、埃及、俄罗斯以及印尼、日本等国家都发现了大量唐三彩器,说明唐代对外出口贸易的发达。开始于南北朝时期“南青北白”瓷业布局,到唐代形成较为明显而固定的局面。从北朝到唐代这一阶段,我国古代制瓷艺术逐步形成了青釉和白釉两个大的系统,它们在后世分别沿着不同的方面各自发展。白瓷的真正成熟期是在唐代,特别是在唐代中晚期,它已成为一个独立体系,与青瓷分庭抗礼。当时北方烧造白瓷的区域非常广泛,而河北邢窑最为突出。它与南方越州出产的青瓷交相辉映,形成唐时代陶瓷业的两大主流。唐代陆羽在他的《茶经》中用“类银”、“类雪”来形容邢窑白瓷的釉色,其胎、其釉的白度相当成熟。邢窑白瓷在烧成技术上也比较高超,从现有实物来看,没有变型、歪塌等缺陷,制作工艺精细、造型端正,不失为一代名窑对产品要求之严格。邢窑白瓷除以色白见长外,它另一个特点是朴素少饰,匠师的艺术表现多施于造型之中,器型简洁、质朴、端庄而大气。它所构成的器皿容量大、重心稳、使用方便。这一时期最具特点的器皿是执壶,据考证是由前代的鸡头壶演变而来,是一种酒具,唐人称为“注子”。此外,黄河流域瓷窑都多烧白瓷,河南、山西、陕西的广大地区都以烧白瓷为主。

唐邢窑白瓷始于隋,盛于唐,衰于元。根据其胎、釉的化学分析,应属于高铅瓷胎,其釉的化学组成,属于CaO──AL2O3──SiO2系统范围。邢窑的烧成温度一般在1340度左右,个别的高达1370度左右,烧成气氛为还原焰。唐代手工业产业的空前繁荣,还在于官方的介入,官府设置“将作监”、“少府监”等政府机构,对陶瓷、金工、漆器、染织等进行操控,为统治者服务。这时的越窑青瓷也得到很大发展,引起许多文人骚客的瞩目,纷纷吟诗作赋对其倍加称颂赞美。其中陆羽的评价比较全面而得体,他形容越窑青瓷“类玉”、“类冰”,认为是当代最完美的瓷器。

由于唐代的饮茶之风盛兴及朝廷对青瓷的需求量增大,促使唐代的越窑青瓷质量不断提高。尤其是在晚唐时期,形成了以浙江余姚为中心的瓷区,产品胎质细腻,釉层匀净,造型规整,品种丰富。在装饰处理上也是以釉色装饰为主流,以素面为主,形成独特风格。刻划花装饰以简洁流畅的线条,廖廖数笔就描绘出当时人们喜爱的荷花、荷叶、牡丹花等花卉,绝无繁琐多余之笔。这一时期在窑炉上普遍有所改善。北方均为馒头窑型,一般为直焰馒头窑或者是在窑底上设置台柱,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原始倒焰窑。这几种窑形都由火膛、窑室、排烟孔、烟囱四部分组成,火焰流向呈现半倒焰式,依靠排烟孔调节燃气的流量;最大的改进是由原来的冷底窑改为热底窑,使窑内温差大大减小,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南方则以龙窑为主,为节省燃料、增加产量,充分利用空气预热,采取了加长窑身和减小窑床倾斜度的办法,在浙江发现的唐初龙窑残长就达40米,宽1.7米,倾斜度10──12度。

唐代已经生产出釉下彩瓷器,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当时的长沙窑又称铜官窑,是我国最早制作釉下彩瓷的地区之一。铜官窑釉下彩装饰以斑点彩饰为主,在青釉瓷器上以褐彩或蓝绿彩料点绘成花草纹样。褐色彩料是以含铁量高的矿物原料为色料,蓝绿彩料是以含氧化铜的矿物原料作色料。

五代时期

唐代的繁荣最终被唐未的藩镇割据所打破,五代十国则是这种割据局面的延续,中国又进入了一个动荡的时期。这一时期持续五十三年,先后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史家称为五代。然而此时五代,也并非统一的中国,其间战乱频仍,山河破裂,约有十国之多,吴、南唐、闽、前蜀、南汉、北汉、吴越、楚、南平相继出现。但令人不解的是,这一时期的陶瓷业却有进步之势,这大概与当时帝王的爱好有很大关系,其中最有影响者为吴越的秘色瓷和后周的柴窑。

对于秘色瓷的“秘色”,陶瓷史学界一直有很大争议,至今尚无定论。常见的解释有三:一是作“秘密”解释,这种解释来于宋人,认为吴越国的越窑青瓷专供朝廷使用,百姓不得占边,二是青瓷釉色之一种;三作“希奇”之意,为“碧色”的误传而来。从目前见到的所谓秘色瓷来看,其胎质呈灰白色,釉质如脂似玉,清澈碧绿,造型典雅、凝重,可以看出制造者绝对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创造才能。秘色瓷代表了晚唐至五代制瓷工艺的最高成就。

五代越窑的窑址仍在浙江上林湖地区,而且更广泛地延至上虞、勤县、临海等地区。所制器物总体上继承了晚唐风格,其装饰手法趋于多样化,使唐代单纯追求釉面效果向包括刻花、印花、堆塑、釉下彩等多样手法转化。

这一时期出现的另一个著名品种为柴窑,相传是五代周世宗(名柴荣)时所烧造,窑址在郑州。但迄今尚未发现窑址,真正的柴窑器为何种相貌也众说不一。后人以“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 ”来描术柴窑器的特征。据明代文献记载,当时宫廷中所收藏的珍贵瓷器,把柴窑器推放首位,可见其艺术价值之高。

宋朝

宋太祖赵匡胤,立国为宋,后被金人所逼,高宗南渡而逃,建都临安,称为南宋,称以前为北宋。

中国陶瓷工艺发展到宋代,达到了炉火纯青的成熟阶段,艺术上取得了空前绝后的成就。这一时期南北方各窑之间风格迥异,一些以州命名的瓷窑体系特点明显,令后人一目了然。比如有代表性的汝窑、定官窑“汁水莹润如堆脂”,象青玉一般的质地;再如钧窑天兰釉,象天空般湛蓝;再如龙泉青瓷的粉青、梅子青等品种,都巧夺天工般地引起人们对美的遐想。所以说宋时代是陶瓷美学的一个划时代时期,至此,一个全新的美学时代到来了。此时官窑辈出,私窑蜂起,最为著名的窑址有定、汝、官、哥、钧等,响应者更是不计其数。

定窑属宋代民窑,窑址分布于今河北曲阳县一带,唐属定州,故名定窑。创烧于唐代,鼎盛时期在北宋,至元代停止。定窑产品繁多,白瓷为主,兼烧酱釉,黑釉和绿釉。其瓷质精良和纹饰秀美,曾被选入宫廷,定窑是一个比较庞大的瓷窑体系。北宋早、中期为装匣钵仰烧,器底部可见支钉痕迹或砂粒;北宋以后广泛使用覆烧法,口沿不施釉,俗称“芒口”,往往镶一圈金、银或铜为饰。白瓷装饰有刻花、划花、印花、剔花等多种手法,图案常见花果禽鸟。印花装饰始于北宋中期,纹饰线条清晰明朗,反映了当时比较高超的刻摸与脱模技术。另外,定窑瓷釉层较薄,釉面光润,也使刻花、印花线条极为清爽悦目,形成它独特的美术风格。

此时定窑白瓷的烧成温度在1320+20度左右,其气孔率较低,说明这一时期定窑的烧结程度较为致密。

钧窑是宋代著名窑址之一,可分为官钧窑和民钧窑。钧窑在今河南禹县一带,宋代称钧州,宋初于此设窑,故名。官钧窑是宋徽宗年间继汝窑之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窑。钧瓷烧成工艺不同于其它,为二次烧成,其第一次为素烧,然后施加釉彩,再进行第二次窑烧。钧窑瓷釉利用铁、铜呈色不同的特点,烧出蓝中带红,紫斑或天青、月白等色,具有乳浊不透明的感觉。宋钧窑常见的釉色有玫瑰紫、海棠红、梅子青等等。钧瓷的器形主要有花盆、盘、炉尊、洗、碗等等,金、元时期的河北、山西等地方多有仿烧。钧瓷在宋代也被称为“花瓷”,它的釉面特征是常出现不规则流动状的细线,被称为“蚯蚓走泥纹”,加之钧釉在烧制造过程中变化无常,不为人工所控,所以后人难以仿制,有“钧瓷无双”之说。唐代的花釉突破了一件作品一种釉色的传统规律,但这种花釉仅仅局限于黑釉器物,到了宋代,复色釉的技艺得到了很大发展。钧窑瓷器就其瓷釉的基调来说,仍然属于青瓷系统,它的天青、灰蓝、月白诸色只是浓淡不一、色度差异而已。钧窑瓷器上所出现的红紫色相是由于在釉中加入了铜,铜红对窑温和烧成气氛比较敏感,它必须在还原焰1250度以上,才能出现美丽的效果。

汝窑一向被人们列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这早在宋代的一些文人笔记中就有论述。汝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被认为在河南的临汝县,但半个世纪以来,都始终没有找到客观存在的遗址。后经文物工作者的努力,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在宝丰县清凉寺找到了汝窑遗址,窑以州名。汝窑原为民窑,产品风格近似陕西铜川耀州窑,北宋晚期开始为宫廷烧造高档瓷器。所以,长期以来,文物部门一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汝窑泛指古汝州所辖地区所烧造的青瓷系列产品的统称;另一种说汝瓷是指专门御用的那一部分官窑器物。宋徽宗执政时期,汝窑是其烧造史的全盛时期,其产品胎质细腻,灰中泛黄,俗称“香灰黄”,汝瓷釉面有细微的开片,釉下有稀疏气泡;汝窑青瓷釉色淡青高雅,造型讲究,不以纹饰为重。据说汝瓷釉中含有玛瑙成份,所以能呈现出纯净的天青色,玛瑙的主要成份是氧化硅,或许此说有些道理。宋徽宗赵佶信奉道教,道学崇尚自然含蓄,淡泊质朴的审美观。这一时期的汝窑瓷器正是这种审美情趣的反映,反映出道家清逸、无为的思想境界,成为宋时代上流社会的时尚。哥窑也被列为宋代名窑,但未见有宋人记载,只是后期明代才有文献记录。

传说浙江处州人章生一和其弟章生二都是制瓷好手。他们俩人同在龙泉各设一窑,因生一是兄,所以被称为“哥窑”,生二为弟,当然称为“弟窑”,此二窑皆为著名民窑。哥窑的釉色以青为主,铁足紫口,釉面有碎纹而著名,号日“百圾碎”。

哥窑瓷器的胎色呈灰色或土黄色,釉色为粉青、青黄、月白、油灰等等,其中油灰色为最常见。它的主要特点是釉面“开片”,大小不一,纹路颜色深浅不一,器形不同收缩部位也就不一,所以变化万千而又自然贴切。哥窑瓷器上往往出现较粗的裂纹呈现黑色,较细的裂纹出现黄色,前后层次错落,称为“金丝铁线”。哥窑瓷器釉面上的冰裂纹,本来是制造工艺上的缺陷,主要是由于胎体和釉层的膨胀系数不一致所造成的。但这种弊病却形成的一种自然美,成为一种有别于其它品种的独特美。

到目前为止,哥窑址还不明确,专家对此众说不一,有说在浙江的,也有说在江西的.关于这一点,只有寄希望于日后的考古发掘,以实物为证。

官窑,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不同的涵意.从广义上讲,它是指有别于民窑而专为官办的瓷窑,产品为宫廷所垄断。而在宋代瓷器中, 官窑则是一种专门的指称,专指北宋和南宋时在京城汴梁由宫廷专设窑所烧造的青瓷,汴京在现在的河南省开封一带。由于古老的黄河在历史上多次发生水患而改道,使当地地貌产生巨大变迁,所以这对今天人们的勘察带来很大困难,北宋时期的官窑址也就无从考查。有一种说法认为北宋官窑即是汝窑。

南宋朝廷沿袭北宋旧制,在临安建造了专门为皇室烧造瓷器的官窑。官窑器釉色粉青,色调淡雅,不崇尚花纹装饰,以造型和釉色见长。官窑瓷胎中铁分较多,胎色偏紫、褐、黑色,足底不上釉,由于瓷釉的流淌,使口沿处挂釉较薄,显露出带紫色的瓷胎,这就是通常行家所谓“紫口铁足”了,这一点成为鉴定官窑器的重要依据。

在造型设计上,宋代非常重视旧有体制,开拓了在器形上仿古的先声,尤其是官办瓷窑,更是大量烧制仿古铜器的造型,如鼎、炉、瓶等等,典雅而古朴。

耀州窑位于今陕西铜川一带,宋属耀州。始烧于唐代,北宋中期达到鼎盛,金元时期转向衰落。其遗址在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经过两次较大规模的发掘,使我们对耀州窑的产品了解较多,其质量较高,影响广泛,以至河南、广西等地都纷纷效仿,形成一个庞大的耀州窑系。

耀州窑是宋代北方著名青瓷产地,产品品种丰富,造型多变。其胎色灰白而薄,釉色匀净,青中泛绿,有极细密的气泡;由于胎质中含有铁份,在相应的烧成气氛下,使器底呈现一种姜黄斑块,形成了耀州窑所独有的特征。

装饰以刻花为主,线条流畅,北宋中期以后,出现印花装饰;釉面一般有细小开片,透明度较好,釉层较厚;刻花技术冠绝一时,刀法犀利,线条刚劲,刀痕有斜度;图案内容以花卉为主,常见的有缠枝莲、牡丹、菊花等等,也有用鱼纹、水纹的,龙凤纹仅限于宫廷瓷专用。

中文的“磁”字可以作陶瓷解,所以磁州可以理解为“陶瓷”州。该州原属河南,现位于河北磁县,始烧于宋,元代未年以后迁至今日的彭城。历史上的磁州窑以及后来彭城诸窑多生产民间日用陶瓷,故又名“杂器窑”。磁州窑产品装饰以刻、划花或是铁锈花为主,黑白分明、质朴大方,一直沿袭至今。这一时期磁州窑的陶瓷枕最为有名,多雕塑成活泼可爱的儿童形象,或施以明快清晰的纹饰,具有浓厚的水墨画风格,花鸟鱼虫、山水人物、诗文书法无不挥洒自如,将制瓷技艺与绘画艺术完美结合在一起,在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此外尚有绿釉釉下黑彩,白釉釉上红绿彩及低温黄、绿、褐彩色釉陶器。其中釉上红绿的制作对明、清时期景德镇釉上彩发展有一定影响。该窑装饰风格还影响到山西介休、山东淄博、陕西耀州等地,形成了所谓“耀州窑系”。

景德镇的烧造史可以溯至唐代,原名“昌南”,宋真宗景德年间,该地因制瓷名扬天下而改名景德镇。

就青白瓷这个品种而言,景德镇可称天下第一,这是一种独具风格的瓷器。其釉色白中闪青,青中显白,釉色透亮,光照见影,所以又称“影青”或“映青”,有“假玉“之称。南宋时期的仰烧产品釉色纯正青白,覆烧产品则略偏黄色。从10世纪至14世纪,这种产品广泛流通于海内外,元代后期逐渐衰落,让位于青花及颜色釉等品种。青白瓷器种类繁多,生活用具应有尽有,装饰技法主要有刻花、印花、镂空、堆塑等,其瓷塑作品多表现佛道人物和文吏武士,具有生活化、世俗化之特征。

景德镇窑的产品胎体较薄,原料为当地产的优质瓷石,质地细腻;其釉是由“釉果”和“釉灰”调配而成,烧成过程中流动性较大,所以薄处泛白,积釉处呈水绿色。北宋以后,景德镇窑采用匣钵仰烧的方法,一器一匣,既降低烧窑成本,又提高成品率。

此外,景德镇还广泛影响了江西的其他窑场,以及安徽、浙江、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方,形成一相庞大的“景德镇窑体系”。

建窑,也是宋代著名窑址这一。它位于福建省建阳县永吉镇,从晚唐、五代始烧青瓷,宋代以烧黑瓷为主,兼烧青白瓷。建窑以生产黑釉茶盏为大宗,这与宋代的“斗茶”风气有关。其胎质为乌泥色,有的釉面呈条状结晶纹,细如兔毛,所以这种特殊产品被称为“兔毫盏”。兔毫有黄、白两色,称金毫、银毫。也有呈油滴状结晶,因酷似某种尽善尽美羽毛,被称为鹧鸪斑。有极少数窑变花釉,会在不规则的油滴周围形成窑变蓝色,尤为珍贵。这种产品在日本被称为“天目釉”,对日本陶瓷艺术带来了很大影响。相传当时浙江天目山一带佛寺林立,日本僧人多以至此留学为荣,回国时许多人携带寺庙中使用的建窑黑釉盏,一时间这种黑釉盏在日本成为时尚。北宋后期该窑曾为宫廷烧制御用茶盏,元代以后黑釉烧。在古代文献中建窑亦被称为“乌泥建”、“黑建”、“紫建”。

龙泉窑在今浙江省龙泉县一带,主要集中在大窑、金村周围。至南宋晚期,除龙泉当地外,浙江庆元、运和等县以及江西吉安、福建泉州等地都烧造龙泉风格的青瓷,形成龙泉窑系。龙泉窑是继越窑发展起来的瓷窑,创烧于北宋早期,至南宋前发展,进而形成独特风格,使青釉品种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也是南方地区产量最大的瓷窑。

早期的龙泉窑瓷器受到了越窑和瓯窑等窑场的影响,装饰方面大量使用刻花或辅以划的手法,釉色青中泛黄或泛灰。约在十二世纪晚期,也就是从南宋中期开始,烧制成熟了著名的粉青釉。稍后至元代前期,胎薄釉厚的梅子青釉烧制成功,使龙泉窑达到鼎盛。从化学成份上看,粉青釉和梅子青釉的瓷胎中AL2O3含量高于越窑青瓷,大部分在20℅以上,采用精细的淘洗技术,经提高原料中高岭土矿物和绢云母矿物细颗粒部分的含量,从而提高了瓷胎的精细程度。这一时期的龙泉窑制品,釉中所含CaO降低,而K2O的含量提高,使烧成温度相应提高,釉的烧成温度范围变宽,使瓷质有了很大进步。

龙泉窑制品的造型十分丰富,除各类日用器皿以外,还有大量文具用品以及仿古铜器造型和仿玉器造型。为适应厚釉的特点,堆花或贴花装饰也逐渐替代了刻花装饰,成为一种独特的风格。

由于宋代社会经济和商业贸易的发展,造成了陶瓷业空前繁荣的局面。除了各具风格的一批名窑之外,许多产量较少但具有特色的小型窑场也遍布全国。它们不仅为宫廷生产御用器皿、为广大人民群众生产日常用品,产品还远输国外,其后,西方人称瓷器为China。

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特征及宣传发展


一、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的主要特征

“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新平”即景德镇。在千年窑火中,景德镇铸就了“汇各地良工之精华、集天下名窑之大成”、“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独特文化现象。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1、创新不辍。景德镇瓷业的每一次发展、每一次飞跃,无不伴随着创新与突破。在制瓷技艺上,宋代创烧了白里泛青、莹润素雅的“影青瓷”,使“景德窑”“不胫而走、天下皆闻”,从此跻身于全国名窑之列。元代创烧了青花与釉里红两种釉下彩绘瓷,结束了我国只能烧素瓷的历史。明、清两代先后创烧了斗彩、五彩、甜白以及郎窑红、美人醉等一系列名瓷,显示了不竭的创新活力。民国时期“珠山八友”将中国画的技法运用于陶瓷装饰,领风气之先。在生产管理上,元朝设立“浮梁瓷局”,开创了瓷政先河。明朝创办御窑厂,对陶瓷生产进行明确而又细致的分工,制瓷的七十二道工序按照流水线作业完成,催生了我国早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清朝实行“官搭民烧”制度,将一定数量的宫廷御用瓷放入民窑中搭烧,促进了民窑的较快发展。正是这种“技术革新精益进、前驱不断再前驱”的创新精神,使景德镇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2、兼容开放。景德镇瓷业之所以历千年而不衰,一个重要原因是门户开放、兼收并蓄。东晋人赵慨深谙制瓷技术,后来隐居景德镇,景德镇瓷工拜他为师,使制瓷技艺有了很大提高。南宋时北方连年战乱,大批陶工纷纷南迁,景德镇帮助他们融入陶瓷生产,有效地将“流民”化为人力资源。元代时,引进并采用波斯青花釉原料。清康熙年间,引进西洋珐琅彩料,并借鉴了欧洲油画装饰技巧。在陶瓷贸易方面,明清时期就在全国各地开拓了市场,并使景德镇陶瓷“行于九域、施及外洋”,远销到欧洲、非洲,形成“陶舍重重依岸开、舟帆日日蔽江来”的壮观景象。

3、和美圆融。景德镇的陶瓷从器形和内容上看,大多寄托了人们的理想和愿望,反映了人们追求和谐、崇尚和美的价值取向。以福、禄、寿“三星”为题材,直接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以龙、凤、鹤为题材,生动体现了人们对友善、祥瑞的追求;以松、竹、梅、荷、兰、菊为题材,传递了人们对刚正不阿的气节和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的肯定和赞美。景德镇陶瓷通过观音、菩萨、耶稣、张飞、关羽等一系列人物画面和动作,巧妙弘扬了宗教和儒家思想,把博爱平等以及忠、孝、仁、义等思想直观而又形象地表现出来。“尚美”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影响着这座城市的性格和精神品质。

二、以优秀陶瓷历史文化推动景德镇和谐发展

景德镇曾经的辉煌,不能代表现在,更不能代表未来。要让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更好地焕发出时代光彩,就必须借助陶瓷历史文化来推进当代瓷都和谐发展。

弘扬创新创业精神,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景德镇取得了新的进步。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发展的步伐还相对迟缓,与历史的辉煌相比,形成了较大反差。要想加快发展、重振雄风,除了在生产方式、产业结构、机制体制等诸多方面要实现转变和突破外,更重要的是要在提升人的精神品质上下工夫。这种精神品质应以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所蕴含的“千里挑一,一瓷万价”的精益求精、追求精品的意识,“一杯众力,方克成器”的团结互助、众志成城的风范,“白瓷如玉,一鸣天下”的敢闯敢干、创新创业的豪情为首要。在实现陶瓷产业振兴的同时,要积极发展新型工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开发陶瓷文化旅游,促进景德镇“经济重镇、旅游都市、特色瓷都”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

弘扬海纳百川的情怀,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景德镇是一个四面环山、距离中心城市较远的千年古镇,其特有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地位使其容易囿于传统,导致相对的封闭和保守。但历史上的景德镇并不封闭,海上丝绸之路就是陶瓷之路,其先人“不筑有形之城墙,亦不筑心中之围墙”给人们以深刻启迪。今天,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大开放战略,以开放的视野积极拓展和培育国内国际市场。与此同时,紧紧依托景德镇的产业和资源优势,鼓励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使其能更广泛、更深入地融入沿海产业链和全球经济体系。

弘扬悦和亲仁的理念,形成公平正义的社会风尚。景德镇是一个传统手工业城市,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轨变型的过程中,下岗工人多,债务负担重。而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繁荣和发展,搞陶瓷艺术品收藏的人越来越多,陶艺家的收入相对于产业工人、普通群众高出许多。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容易造成社会心理失衡,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因此,要用景德镇先人“碎石成泥,泥做火烧的忍性;欲成大器,执著千年的耐性”,引导社会各阶层以悦和亲仁、宽容包容的态度看待和处理问题,培育民众的尚美意识。

三、积极推动陶瓷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宣传

要想让世人更多地了解景德镇宝贵的陶瓷历史文化遗产,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更好地挖掘它、保护它、利用它和宣传它。

进一步细化陶瓷文化理论研究。景德镇的陶瓷历史文化不仅反映了自然界、人类社会的美好和谐,而且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哲学思想,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现今具有不忽视的价值导向和构建功能。要组织动员文化界、学术界、企业界、政府和社会团体中的研究人员,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细化对陶瓷历史优秀文化的挖掘、剖析、提炼和归纳。要为陶瓷文化研究工作者提供发布信息、相互交流和推广研究成果的媒介,使之成为培育当代瓷都和谐精神的重要方式。

进一步强化陶瓷遗址的开发与保护。珠山御窑、湖田民窑、丽阳瓷器山、高岭土瓷矿等遗址是体现景德镇悠久陶瓷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些遗址中既有物质形态的“有形”遗产,如文物、古迹,又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俗、礼仪、节庆、传说、制瓷工艺技能等。要进一步规划好陶瓷文化保护区,启动陶瓷文化保护工程,守住景德镇人民的精神家园。同时,要深入挖掘、充分利用蕴藏在民间的鲜活故事、瓷业习俗、制瓷理念和工艺,积极打造陶瓷文化新景点、新亮点,有效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高陶瓷历史文化对当代瓷都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把景德镇的城市魅力彰显得更加鲜明。

进一步优化陶瓷历史文化的传播形式。传承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精髓,加快当代和谐瓷都建设,文化、新闻、出版、文联、社联等部门首先要承担起责任。要创造条件整合现有各类陶瓷博物馆的资源,丰富其藏品和展品,推动国内外巡展。要通过小说、诗词、歌曲、影视、戏剧等文学艺术形式,以及现代传媒体系,展示陶瓷历史文化个性和积极要义,提升陶瓷文化的时代精神。要致力于推进陶瓷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培育新的文化业态,不断提高陶瓷文化生产和传播的社会效益。

进一步深化青少年的陶瓷历史文化教育。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对于增强其自豪感,培育其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是十分有益的。因此,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大做强全国青少年陶艺基地,精心编写通俗易懂的景德镇陶瓷文化乡土教材,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青少年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和责任意识,从而更好地担当起创造景德镇美好明天的历史重任

中国古代陶瓷历史文化之元朝


十三世纪中叶,蒙古帝国以其强大的军事武力,灭宋灭金,入主中原,至1279年忽必烈率大军覆灭了汉族在南方的赵宋政权,进而控制了整个中国的土地。元朝的统治只有九十余年,而且又连年混战,所以从整体上看,元代陶瓷业基本上承袭了前代旧制,除青花、釉里红等品种,没有太多发明。

但仅就江西景德镇而言,情况却大不一样,元朝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一个原因是景德镇地处皖赣边区,受战争影响不大,社会经济状况较为安定;二是当地原料丰富,开挖使用较为便利,技艺上博采众长,产品制作精致,有“工匠四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美誉;三是因为宫廷重视,在景德镇设立了全国唯一一所管理陶瓷产业的机构──浮梁瓷局;再一个原因就是出口量增大,从另一个角度刺激,促进了景德镇的瓷业生产,使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

元代青花、釉里红的出现,使我国在瓷器装饰艺术上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陶瓷装饰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没有哪一种装饰类型能达到青花瓷那样影响巨大而且流传深远。青花瓷器的真正全盛时期在明代,制造技术传播至近东、日本等到国,最后传到欧洲。

虽然青花瓷器的产生和发展都与景德镇相关,但首先使用氧化钴为着色剂进行彩绘装饰,最早出现在近东。早在九世纪,米索不达米亚地区还生产了一种陶器,先在胎体上罩一层含有氧化锡不透明的白釉,再在釉面上用氧化钴做彩料绘制图案,使画面在入窑焙烧后呈现美丽的蓝色。而景德镇的青花瓷器与其他品种的最大不同点就在于原料的不同,它所使用的是长石瓷土和长石釉料,经过高温烧制后坯釉结合良好,所描绘的图案体现得淋漓尽致。

据考古发现,早在唐代就已出现过用含有钴的蓝釉彩用来装饰,这到早期青花的出现有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到元代,烧制青花瓷器的窑址有江西景德镇和吉州、云南玉溪、浙江江山等,其中产量和质量都以景德镇为最。景德镇地区是在当地宋代影青和卵白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釉下彩绘的技术上和艺术上受到过磁州窑的影响。

为了发展瓷业,元代统治者实施了多种管理手段,除设立行政机构外,对具有一定技术的工匠也很重视,规定免去工匠的一切差科,对他们的技艺实行“世袭制”,既使生产专门化,又使得特殊技艺后继有人。

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器特点是形态较大、胎体较厚、份量较重。装饰花纹所使用的青花料,有进口与国产两种。进口料颜色鲜蓝、艳丽,采用影青作面釉,所绘图案构图严谨、笔法工整、描绘细致。这类产品体积都比较大,系当时浮梁瓷局的高档产品,其器型豪放、青料浓重,总体风格气势磅礴。国产青料发灰较淡,一般施以乳浊的卵白釉,所绘图案构图疏朗,笔法淳朴,风格粗犷。这类产品大部分为小件产品,多为普通民窑所生产,目的也多为日用器皿。装饰纹样主要有松梅竹莲、龙凤鹤鹿、人物花鸟、卷草锦地等,此外,历史故事也风兴一事。

元政府意识到发展瓷业并积极对外贸易,对元朝经济有重要意义,是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元政府建立相应的港口外销管理机构,鼓励对外贸易,使这一时期在瓷器的外销数量、质量等方面,较宋代都有大幅度的增加和提高。在土耳其和伊朗两国的博物馆里,收藏着一些极为珍贵的元青花瓷器,代表着这一时期青花艺术的风格特点。随着瓷器的大量出口,促进了对外交流的发展,对一些国家的宫廷上层社会在日常生活、文化艺术等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人们普遍重视对这些元代瓷器的珍藏和陈列,让后人追忆过去的历史。在东非的伊斯兰教地区,景德镇青花瓷和龙泉青瓷被镶嵌于宫殿、寺庙或其他纪念性建丽上,视同珠宝,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此外,元代景德镇创烧的另一著名产品为卵白釉器。这种产品亦称“枢府窑器”,相传是为元朝官府枢密院的定烧器,有些器物上有“枢府”字样,但烧制这类卵白釉瓷器的窑场还同时烧造青花瓷和黑釉瓷。卵白釉的特征是釉层较厚,呈失透状,色泽如鹅蛋白,它的出现为明代永乐甜白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76年,在朝鲜新安海底打捞出一艘元代沉船,载有中国瓷器近两万件,包括当时龙泉窑、建窑、吉州窑、磁州窑、官窑、钧窑以及景德镇等窑场的大量产品,成为考查元代各窑址产品情况的可靠实物佐证。

元代开始出现分室龙窑,这种窑依山而建,倾斜度为12──22度之间,长度近60m,宽2──3m,分窑室17间,这种分室龙泉窑为以后的阶梯窑打下了基础。这种窑炉的特征是装窑容量大,适合于多种坯釉同时烧成,在窑室的前、中、后部不同的窑温下放置不同的产品;这种窑适合以柴为燃料,升温快,冷却也快,充分利用窑室内的热量。元未明初,在此基础上出现了葫芦型窑,之后演变为蛋形窑,这种窑形延续使用至今。

青花云龙玉壶春瓶

元朝时期

高29.8厘米、口径8.4厘米.底径9.9厘米

釉下彩技术,是在器物坯材上先用釉料绘出花纹,再上一层无色透明釉,然后高温烧制。彩色釉被覆盖在一层透明釉之下,故称为釉下彩或釉里彩。若在第一次所施釉中加入钴(Co)的成分,烧成的瓷器呈蓝青色,称为青花瓷,这种工艺在唐宋已使用,但不普遍。到了元代,则大量烧制青花瓷器,因釉料中含钴量的多少不等,加之火候亦有差异,故烧成品的颜色有深有浅。玉壶春瓶的器形前代就有,元代继续流行,但颈部缩短,腹部突出,圈足变矮以致近似于平底,增加了稳重感。

中国古代陶瓷历史文化之先秦


早在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我国就出现了陶器。据对南方地区洞穴居住遗址中出土的陶器残片作碳-14测定,证明其年代距今约9,000~10,000年左右。

制陶的发明与人类使用火有密切的关联。先人们在日常生活作息中可能偶然发现被火烧过的土地或粘土变得坚硬而不易变型,这可能导致他们有意识地用粘土来制作他们所需要的器物。

在我国新时器时代不区域的文化类型中都有不同形制,不同工艺及装饰的陶器发现,这表明各地区文化的陶瓷发源应该是独立的。

最早的制陶技术一般认为是捏制法和贴敷法等,然后才发展到泥条盘筑法。至少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就可能已出现了陶车,因此,陶器的制作就由慢轮陶车代替了泥条盘筑。轮制陶器在技术上是一个飞跃,它的出现提高了生产力,同时也可能使当时的制陶业成为一种特定的劳作而引发社会分工。此外,因轮制陶器对坯体的要求更高,因此迫使先人们更加重视原材料的採集、淘炼,这对后来瓷土的发现不能不说是一大诱因。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及青铜时代早期,各地域文化均有相当精采的陶器产生。我们可以看到距今4,000~6,000年前仰韶文化彩陶,其纹饰活泼生动,器表光滑平整,显然是经过精心修坯。类此琢器已显现出慢轮修整的迹象。马家窑文化陶器经碳-14测定,其年代约为公元前3190~前1715年间。这种泥质红陶多採用几何来装饰,线条流畅,色泽鲜艳。大汶口文化的白陶型制相当特别,要求成型工艺难度较高,烧成温度也较高。龙山文化以砂质黑灰陶和泥质黑灰陶的数量最多,特别是素面磨光黑陶最具特色。这种黑陶器壁薄如蛋壳,修胚均匀,显示出当时工匠们的高超技艺。

至迟在青铜时代中期人们就已经发现了瓷石并遂渐在制陶生产中加以应用,而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瓷石不同于粘土的特性。因此,在青铜时代中、晚期原始青瓷开始出现。在山西夏县东下冯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已发现了原始瓷瓷片,晚商或商周之际的瓷窑亦已被发现,故原始瓷的烧制至迟在商代已经开始。

原始瓷与陶器的主要区别在于:

陶:原料是粘土,中温(1000℃或以下)烧成,表面无釉。 

原始瓷:原料是瓷石,高温(1200℃或以上)烧成,表面有釉,为氧化钙质的石灰釉。

从无釉到有釉,又是陶瓷工艺中的一大进步,它为瓷器的出现奠定了工艺模式的基础。

与各地域文化都有各自的陶器生产略有不同,原始瓷的烧制地区相对集中,主要在长江下游以南的吴越境内,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则很少发现。此时江南窑扬所烧制的原始瓷已有相当的水准,特别是进入春秋战国以后,虽然王公贵族大部份仍以採用金属制品为主,但亦有不少精美的陶瓷制品出现,如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的原始青瓷甬钟,虽只是冥器,但从其制作工艺来看已完全不亚于真正的日用礼器。又如本网所入藏的战国原始青瓷虎子,也是极为精美之实物。

在世界各地均有古老的陶器出土,从它们的形制、原料采用、制作工艺等各方面来看,各地的陶器应是互不相通独立起源的。而原始瓷和瓷器却都是在中国首先出现然后流向世界各地,可以说是中国人首先发明了瓷器,在英文中,瓷器(China)就和中国同名。

中国古代陶瓷历史文化之宋朝


宋太祖赵匡胤,立国为宋,后被金人所逼,高宗南渡而逃,建都临安,称为南宋,称以前为北宋。

中国陶瓷工艺发展到宋代,达到了炉火纯青的成熟阶段,艺术上取得了空前绝后的成就。这一时期南北方各窑之间风格迥异,一些以州命名的瓷窑体系特点明显,令后人一目了然。比如有代表性的汝窑、定官窑“汁水莹润如堆脂”,象青玉一般的质地;再如钧窑天兰釉,象天空般湛蓝;再如龙泉青瓷的粉青、梅子青等品种,都巧夺天工般地引起人们对美的遐想。所以说宋时代是陶瓷美学的一个划时代时期,至此,一个全新的美学时代到来了。此时官窑辈出,私窑蜂起,最为著名的窑址有定、汝、官、哥、钧等,响应者更是不计其数。

定窑属宋代民窑,窑址分布于今河北曲阳县一带,唐属定州,故名定窑。创烧于唐代,鼎盛时期在北宋,至元代停止。定窑产品繁多,白瓷为主,兼烧酱釉,黑釉和绿釉。其瓷质精良和纹饰秀美,曾被选入宫廷,定窑是一个比较庞大的瓷窑体系。北宋早、中期为装匣钵仰烧,器底部可见支钉痕迹或砂粒;北宋以后广泛使用覆烧法,口沿不施釉,俗称“芒口”,往往镶一圈金、银或铜为饰。白瓷装饰有刻花、划花、印花、剔花等多种手法,图案常见花果禽鸟。印花装饰始于北宋中期,纹饰线条清晰明朗,反映了当时比较高超的刻摸与脱模技术。另外,定窑瓷釉层较薄,釉面光润,也使刻花、印花线条极为清爽悦目,形成它独特的美术风格。

此时定窑白瓷的烧成温度在1320+20度左右,其气孔率较低,说明这一时期定窑的烧结程度较为致密。

钧窑是宋代著名窑址之一,可分为官钧窑和民钧窑。钧窑在今河南禹县一带,宋代称钧州,宋初于此设窑,故名。官钧窑是宋徽宗年间继汝窑之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窑。钧瓷烧成工艺不同于其它,为二次烧成,其第一次为素烧,然后施加釉彩,再进行第二次窑烧。钧窑瓷釉利用铁、铜呈色不同的特点,烧出蓝中带红,紫斑或天青、月白等色,具有乳浊不透明的感觉。宋钧窑常见的釉色有玫瑰紫、海棠红、梅子青等等。钧瓷的器形主要有花盆、盘、炉尊、洗、碗等等,金、元时期的河北、山西等地方多有仿烧。钧瓷在宋代也被称为“花瓷”,它的釉面特征是常出现不规则流动状的细线,被称为“蚯蚓走泥纹”,加之钧釉在烧制造过程中变化无常,不为人工所控,所以后人难以仿制,有“钧瓷无双”之说。唐代的花釉突破了一件作品一种釉色的传统规律,但这种花釉仅仅局限于黑釉器物,到了宋代,复色釉的技艺得到了很大发展。钧窑瓷器就其瓷釉的基调来说,仍然属于青瓷系统,它的天青、灰蓝、月白诸色只是浓淡不一、色度差异而已。钧窑瓷器上所出现的红紫色相是由于在釉中加入了铜,铜红对窑温和烧成气氛比较敏感,它必须在还原焰1250度以上,才能出现美丽的效果。

汝窑一向被人们列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这早在宋代的一些文人笔记中就有论述。汝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被认为在河南的临汝县,但半个世纪以来,都始终没有找到客观存在的遗址。后经文物工作者的努力,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在宝丰县清凉寺找到了汝窑遗址,窑以州名。汝窑原为民窑,产品风格近似陕西铜川耀州窑,北宋晚期开始为宫廷烧造高档瓷器。所以,长期以来,文物部门一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汝窑泛指古汝州所辖地区所烧造的青瓷系列产品的统称;另一种说汝瓷是指专门御用的那一部分官窑器物。宋徽宗执政时期,汝窑是其烧造史的全盛时期,其产品胎质细腻,灰中泛黄,俗称“香灰黄”,汝瓷釉面有细微的开片,釉下有稀疏气泡;汝窑青瓷釉色淡青高雅,造型讲究,不以纹饰为重。据说汝瓷釉中含有玛瑙成份,所以能呈现出纯净的天青色,玛瑙的主要成份是氧化硅,或许此说有些道理。宋徽宗赵佶信奉道教,道学崇尚自然含蓄,淡泊质朴的审美观。这一时期的汝窑瓷器正是这种审美情趣的反映,反映出道家清逸、无为的思想境界,成为宋时代上流社会的时尚。哥窑也被列为宋代名窑,但未见有宋人记载,只是后期明代才有文献记录。

传说浙江处州人章生一和其弟章生二都是制瓷好手。他们俩人同在龙泉各设一窑,因生一是兄,所以被称为“哥窑”,生二为弟,当然称为“弟窑”,此二窑皆为著名民窑。哥窑的釉色以青为主,铁足紫口,釉面有碎纹而著名,号日“百圾碎”。

哥窑瓷器的胎色呈灰色或土黄色,釉色为粉青、青黄、月白、油灰等等,其中油灰色为最常见。它的主要特点是釉面“开片”,大小不一,纹路颜色深浅不一,器形不同收缩部位也就不一,所以变化万千而又自然贴切。哥窑瓷器上往往出现较粗的裂纹呈现黑色,较细的裂纹出现黄色,前后层次错落,称为“金丝铁线”。哥窑瓷器釉面上的冰裂纹,本来是制造工艺上的缺陷,主要是由于胎体和釉层的膨胀系数不一致所造成的。但这种弊病却形成的一种自然美,成为一种有别于其它品种的独特美。

到目前为止,哥窑址还不明确,专家对此众说不一,有说在浙江的,也有说在江西的.关于这一点,只有寄希望于日后的考古发掘,以实物为证。

官窑,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不同的涵意.从广义上讲,它是指有别于民窑而专为官办的瓷窑,产品为宫廷所垄断。而在宋代瓷器中,官窑则是一种专门的指称,专指北宋和南宋时在京城汴梁由宫廷专设窑所烧造的青瓷,汴京在现在的河南省开封一带。由于古老的黄河在历史上多次发生水患而改道,使当地地貌产生巨大变迁,所以这对今天人们的勘察带来很大困难,北宋时期的官窑址也就无从考查。有一种说法认为北宋官窑即是汝窑。

南宋朝廷沿袭北宋旧制,在临安建造了专门为皇室烧造瓷器的官窑。官窑器釉色粉青,色调淡雅,不崇尚花纹装饰,以造型和釉色见长。官窑瓷胎中铁分较多,胎色偏紫、褐、黑色,足底不上釉,由于瓷釉的流淌,使口沿处挂釉较薄,显露出带紫色的瓷胎,这就是通常行家所谓“紫口铁足”了,这一点成为鉴定官窑器的重要依据。

在造型设计上,宋代非常重视旧有体制,开拓了在器形上仿古的先声,尤其是官办瓷窑,更是大量烧制仿古铜器的造型,如鼎、炉、瓶等等,典雅而古朴。

耀州窑位于今陕西铜川一带,宋属耀州。始烧于唐代,北宋中期达到鼎盛,金元时期转向衰落。其遗址在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经过两次较大规模的发掘,使我们对耀州窑的产品了解较多,其质量较高,影响广泛,以至河南、广西等地都纷纷效仿,形成一个庞大的耀州窑系。

耀州窑是宋代北方著名青瓷产地,产品品种丰富,造型多变。其胎色灰白而薄,釉色匀净,青中泛绿,有极细密的气泡;由于胎质中含有铁份,在相应的烧成气氛下,使器底呈现一种姜黄斑块,形成了耀州窑所独有的特征。

装饰以刻花为主,线条流畅,北宋中期以后,出现印花装饰;釉面一般有细小开片,透明度较好,釉层较厚;刻花技术冠绝一时,刀法犀利,线条刚劲,刀痕有斜度;图案内容以花卉为主,常见的有缠枝莲、牡丹、菊花等等,也有用鱼纹、水纹的,龙凤纹仅限于宫廷瓷专用。

中文的“磁”字可以作陶瓷解,所以磁州可以理解为“陶瓷”州。该州原属河南,现位于河北磁县,始烧于宋,元代未年以后迁至今日的彭城。历史上的磁州窑以及后来彭城诸窑多生产民间日用陶瓷,故又名“杂器窑”。磁州窑产品装饰以刻、划花或是铁锈花为主,黑白分明、质朴大方,一直沿袭至今。这一时期磁州窑的陶瓷枕最为有名,多雕塑成活泼可爱的儿童形象,或施以明快清晰的纹饰,具有浓厚的水墨画风格,花鸟鱼虫、山水人物、诗文书法无不挥洒自如,将制瓷技艺与绘画艺术完美结合在一起,在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此外尚有绿釉釉下黑彩,白釉釉上红绿彩及低温黄、绿、褐彩色釉陶器。其中釉上红绿的制作对明、清时期景德镇釉上彩发展有一定影响。该窑装饰风格还影响到山西介休、山东淄博、陕西耀州等地,形成了所谓“耀州窑系”。

景德镇的烧造史可以溯至唐代,原名“昌南”,宋真宗景德年间,该地因制瓷名扬天下而改名景德镇。

就青白瓷这个品种而言,景德镇可称天下第一,这是一种独具风格的瓷器。其釉色白中闪青,青中显白,釉色透亮,光照见影,所以又称“影青”或“映青”,有“假玉“之称。南宋时期的仰烧产品釉色纯正青白,覆烧产品则略偏黄色。从10世纪至14世纪,这种产品广泛流通于海内外,元代后期逐渐衰落,让位于青花及颜色釉等品种。青白瓷器种类繁多,生活用具应有尽有,装饰技法主要有刻花、印花、镂空、堆塑等,其瓷塑作品多表现佛道人物和文吏武士,具有生活化、世俗化之特征。

景德镇窑的产品胎体较薄,原料为当地产的优质瓷石,质地细腻;其釉是由“釉果”和“釉灰”调配而成,烧成过程中流动性较大,所以薄处泛白,积釉处呈水绿色。北宋以后,景德镇窑采用匣钵仰烧的方法,一器一匣,既降低烧窑成本,又提高成品率。

此外,景德镇还广泛影响了江西的其他窑场,以及安徽、浙江、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方,形成一相庞大的“景德镇窑体系”。

建窑,也是宋代著名窑址这一。它位于福建省建阳县永吉镇,从晚唐、五代始烧青瓷,宋代以烧黑瓷为主,兼烧青白瓷。建窑以生产黑釉茶盏为大宗,这与宋代的“斗茶”风气有关。其胎质为乌泥色,有的釉面呈条状结晶纹,细如兔毛,所以这种特殊产品被称为“兔毫盏”。兔毫有黄、白两色,称金毫、银毫。也有呈油滴状结晶,因酷似某种尽善尽美羽毛,被称为鹧鸪斑。有极少数窑变花釉,会在不规则的油滴周围形成窑变蓝色,尤为珍贵。这种产品在日本被称为“天目釉”,对日本陶瓷艺术带来了很大影响。相传当时浙江天目山一带佛寺林立,日本僧人多以至此留学为荣,回国时许多人携带寺庙中使用的建窑黑釉盏,一时间这种黑釉盏在日本成为时尚。北宋后期该窑曾为宫廷烧制御用茶盏,元代以后黑釉烧。在古代文献中建窑亦被称为“乌泥建”、“黑建”、“紫建”。

龙泉窑在今浙江省龙泉县一带,主要集中在大窑、金村周围。至南宋晚期,除龙泉当地外,浙江庆元、运和等县以及江西吉安、福建泉州等地都烧造龙泉风格的青瓷,形成龙泉窑系。龙泉窑是继越窑发展起来的瓷窑,创烧于北宋早期,至南宋前发展,进而形成独特风格,使青釉品种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也是南方地区产量最大的瓷窑。

早期的龙泉窑瓷器受到了越窑和瓯窑等窑场的影响,装饰方面大量使用刻花或辅以划的手法,釉色青中泛黄或泛灰。约在十二世纪晚期,也就是从南宋中期开始,烧制成熟了著名的粉青釉。稍后至元代前期,胎薄釉厚的梅子青釉烧制成功,使龙泉窑达到鼎盛。从化学成份上看,粉青釉和梅子青釉的瓷胎中AL2O3含量高于越窑青瓷,大部分在20℅以上,采用精细的淘洗技术,经提高原料中高岭土矿物和绢云母矿物细颗粒部分的含量,从而提高了瓷胎的精细程度。这一时期的龙泉窑制品,釉中所含CaO降低,而K2O的含量提高,使烧成温度相应提高,釉的烧成温度范围变宽,使瓷质有了很大进步。

龙泉窑制品的造型十分丰富,除各类日用器皿以外,还有大量文具用品以及仿古铜器造型和仿玉器造型。为适应厚釉的特点,堆花或贴花装饰也逐渐替代了刻花装饰,成为一种独特的风格。由于宋代社会经济和商业贸易的发展,造成了陶瓷业空前繁荣的局面。除了各具风格的一批名窑之外,许多产量较少但具有特色的小型窑场也遍布全国。它们不仅为宫廷生产御用器皿、为广大人民群众生产日常用品,产品还远输国外,其后,西方人称瓷器为China。

官窑贯耳瓶

辽宋西夏金时期

高22.8厘米、口径8.3厘米、足径9.6厘米

宋代瓷器的质地、釉色、式样、产量都远远超过前代,钧窑、汝窑、哥窑、官窑、定窑被誉为当时的五大名窑。官窑是指由中央官府开设的窑场,专门烧制御用瓷器,其中有不少是仿古造型的陈设品。这件官窑贯耳瓶即仿自古代青铜投壶造型,直口阔腹,瓶侧筒状贯耳与足部两侧长方孔相对应,可以穿系绳带。此瓶釉色厚润,端庄典雅,是宋代瓷器中的珍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