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德化瓷器鉴别 > 导航 >

德化瓷早曾在世博展现风采

德化瓷早曾在世博展现风采

德化瓷器鉴别 博德瓷砖 瓷砖墙面

2020-09-18

德化瓷器鉴别。

德化瓷+世博会=盛大华彩

“啊!这是瓷做的啊?我还以为是石膏呢。”5月12日,在上海世博会福建馆四大镇馆之宝之一“世博和鼎”的面前,一名游客惊讶地大声叫道,引来众人一阵会心的微笑。

从5月1日到10月31日,184天,上海世博会秉承“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全世界各种精巧的创意、奇妙的发明、珍贵的文物、多元的文化荟萃于此,在世博这个交流和对话的平台上,实现了文化的多元共享,同时也为根植我县的传统陶瓷文化提供了舞台。我县正积极抓住世博机遇,让德化瓷元素在这个舞台上尽情挥洒,把我县高超的陶瓷技艺和恒久的文化魅力盛大华彩地展现在世界面前——

德化瓷早曾在世博展现风采

手托荷花、荷叶,行动处似是弱柳扶风,衣带飘然,加上高绾的如云发髻,端庄的精致五官,脱俗的恬淡神情……她们一出现,人们的目光马上就被她们的惊艳吸引。她们那轻盈的体态,洁白莹润的肌肤,极具魅力的艺术效果使得人们赞叹不已。

她们就是2月26日在《百年世博情,海外华人心——中国恒好全球百年世博收藏展》上亮相的一对德化窑仕女塑像。

《中国恒好全球百年世博收藏展》由美国华人收藏协会和上海市工商联收藏俱乐部及中国艺术品收藏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展览时间26日至3月26日,展出了200多件中国参加历届世博会和其他世博举办国的纪念品。据了解,德化窑这对仕女塑像是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的参展品,并且获得了金奖。其时,一同获得金奖的还有我县另一件著名的白瓷作品——苏学金所雕制的瓷梅花。

我县是中国陶瓷文化发祥地和三大古瓷都之一,陶瓷生产制作始于新石器时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而在我县众多瓷类作品中,德化白瓷尤为突出,以洁净细腻、温润典雅、晶莹剔透、如脂似玉等特点闻名于世。早在明代,瓷圣何朝宗首创的象牙白瓷就轰动世界瓷坛,被称为“中国白”、“国际瓷坛明珠”和“东方艺术珍品”,作品“天下共宝之”。1915年,仕女塑像及苏学金的瓷梅花在巴拿马世博会上获得的金奖,是我县陶瓷在大型国际展览评比中首次获奖。此外,民国时期瓷塑大师许友义首创活动瓷链等工艺制作的“木兰从军”、“关公”、“观音”、“龙舟”等瓷雕作品,也先后分别获得在英国、日本和我国南京举行的国际和全国博览会的金奖,国外对其作品有“一箱瓷雕,一箱白银”的评价。

德化名瓷上海世博绽放华彩

“作为展区内德化白瓷的代表,‘世博和鼎’和‘天鹅湖’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和传承价值,是记录时代特征的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3月17日,在德化名瓷走进上海世博暨“世博和鼎”运输方案征集新闻发布会上,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品牌领导小组组长涂健圻语气铿锵。

陈仁海保值5.6亿元,被誉为“世界第一瓷雕”的“世博和鼎”以及柯宏荣、陈桂玉的作品“天鹅湖”于世博会期间在福建馆第三展区一楼演示厅展出,同茶叶、漆器、寿山石等元素一起,以讲故事的形式展现福建城市、文化以及生活的历史变迁;同时搭配布袋戏、伞技等文艺表演,多角度展现福建历史文化底蕴。

陈仁海除了举世瞩目的“世博和鼎”之外,还有名为“世博壶”的中国白瓷茶壶系列以及“元首杯”,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驻足参观。此外,我县在福建馆还有5个茶叶罐以及柯宏荣手工制作的茶具参展。5个茶叶罐分别是卓越陶瓷有限公司的天翁茶叶罐、葫芦茶叶罐;成艺陶瓷有限公司的红金盏花将军罐、黄金盏花将军罐、山茶花球形罐。

据了解,卓越陶瓷有限公司还在中国馆4号馆及5号馆的门口开设了3个营销点。“我们就是要以世博为契机,打好企业品牌战,来进一步提升美誉度和知名度。”日前,卓越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颜宝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兴奋地说。为此,颜宝敬还到上海住了将近一个月躬身上阵亲自布展。成艺陶瓷有限公司的茶具产品既有古老的民族特色,又不失典雅的时代气息,古典与现代得到了完美的结合。贸易部经理陈耀忠告诉记者:“公司十分注重新产品的开发与研究,与市场紧密相连,追求最好的品质,这是我们产品入选世博会的原因。”

此外,拿到世博“入场券”的,还有“富贵红”陶瓷艺术品,在世博会联合国馆进行展示,同时作为该馆全球论坛或参观访问的贵宾嘉宾礼品。在展示的同时,“富贵红”陶瓷艺术品还可使用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UN标志进行销售。这是联合国馆组委会指定的陶瓷工艺类唯一的特许经营商品和指定生产商。据富贵红公司艺术总监徐少东介绍,从去年10月开始,他们就积极申请,递交材料,联合国馆特许经营商品组委会对富贵红的资质、管理、产品质量等相关情况进行了详细审核,最后经过专家多次复审,终于顺利通过。

与世博会上的德化陶瓷元素交相辉映的是,近日,月记窑国际当代艺术中心在紧邻世博园的上海璞邸精品酒店举行的“月记窑之夜”——蒂娜克·凡及德化白瓷壶艺展,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众多艺术界人士,他们纷纷惊叹我县拥有如此神奇的瓷土和精湛的陶瓷工艺。荷兰驻上海领事高级发言人李斯奇说:“德化瓷土非常白,德化陶瓷在中国也是第一,用同样的材料可以做出这么多形状各异的壶艺作品来,是一件非常值得人佩服的事情。”

德化瓷的故事还将演绎精彩

“这个精品展,既能展示我们瓷都德化的风采,同时也是展示我县陶瓷艺术大师的风采。”5月20日,黄耀昆副县长对我县省级以上的陶瓷艺术大师如此说道。

黄副县长所说的这个精品展,全称是“中华艺术·国家大师珍品陶瓷艺术精品展”,是我县联合浙江龙泉、湖南醴陵共同举办的,展览时间从7月1日至7月31日。

据了解,这个精品展设在上海世博文化中心,总共大约有350平方米。经过记者进一步了解得知,浙江龙泉和湖南醴陵两地的展馆面积不足100平方米,我县的展馆占三分之二以上,超过250平方米。届时,我县将设置21个展柜以及一个梯形台展架,展示的艺术精品包括我县省级以上大师的艺术作品,品牌联盟企业及中国陶瓷行业名牌企业出口五大洲的部分代表作品。

不仅如此,10月份,上海世博会福建馆的“压轴戏”也留给了我县。到时,我县将演绎“德化瓷的故事”,再次展出我县的陶瓷艺术珍品。“将会把我们的陶瓷品牌推向世界。”县政府副调研员黄发建信心满怀地说。

taoci52.com精选阅读

展现中国瓷都风采 打造国际交易中心


全国最具影响力陶瓷产区

潮州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是我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近年来,潮州市委、市政府把陶瓷产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来抓,加大扶持力度,使陶瓷产业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以日用陶瓷、陈设艺术陶瓷、建筑卫生陶瓷和工业陶瓷等为主打产品,门类齐全、独具风格的潮州陶瓷产业基地。在国内成为地主特色鲜明、产业规模大、发展速度快、产品门类齐全、市场占有率高、创新能力强、品牌效应好、产业链完善、影响力高的陶瓷产区。潮州日用陶瓷、陈设艺术陶瓷、建筑卫生陶瓷年产销量分别占全国的25%、25%和40%,出口量分别占全国的30%、40%和55%,均居全国首位;电子陶瓷基片、光通信陶瓷年产销量分别占全球的30%和35%,居世界第一。

目前,潮州陶瓷产业单位数6612家,其中法人企业2392家,规模以上企业298家。每年均有1000项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年新产品在产值中占比达到30%。已注册商标1000多个。拥有国家级、省级名牌名标77项,其中中国名牌产品9项、中国驰名商标5件,均居全国各陶瓷产区首位,节能技术领先全国各陶瓷产区。2012年陶瓷工业产值39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30%,是潮州市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潮州陶瓷产业的发展得到国家有关部委和广东省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至目前,潮州已先后被授予“中国瓷都”、“中国陶瓷出口基地”、“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国家日用陶瓷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省市共建先进陶瓷制造业基地”、“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等荣誉。

当前,潮州市正在加快区域品牌建设,扎实推进“枫溪陶瓷工业园”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创建,实现从“中国瓷都”向“世界瓷都”迈进。

陶瓷交易会打造国际交易中心

首届中国瓷都潮州国际陶瓷交易会共开辟5万多平方米的展厅,分设日用陶瓷交易区、陈设艺术陶瓷交易区、建筑卫生陶瓷交易区、第六届中国陶瓷产品设计大奖赛展示区、电子商务和信息服务区和综合交易区等6个功能区;设标准展位838个,综合展位800个,有全国重点陶瓷产区的产品参展,参展参赛企业达600多家。届时,将吸引国内外客商前来潮州考察洽谈,预计有超过1000家国内外陶瓷经销商前来参会与贸易洽谈。

世博纪念酒:瓶子使用德化瓷


世博纪念酒“九五之尊世博纪念酒”

“会稽山”世博纪念酒将登场

近日,《华夏酒报》特约记者从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获悉,一款名为“九五之尊世博纪念酒”的高档礼品酒即将亮丽登场。

“95年前,会稽山就在美国巴拿马召开的第13届世博会上为绍兴黄酒夺得了第一枚国际金奖。”会稽山总经理傅祖康不无自豪地介绍说,“这是一款特别设计的产品,目的是为了纪念2010年在上海召开的第39届世博会。”

据了解,九五之尊世博纪念酒以大禹治水功成会稽山为素材,以“好生活、好时光、好地方”为主题演绎而转摘于华夏酒报·中国酒业新闻网来。

这款酒包装虽简洁朴素,但很见品位,主色调采用灰、金两大色系,酒、瓶、盒自成一体。瓶子选用同样获得过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金奖的福建德化瓷。每盒两瓶,瓶形一致,瓶身及字画色泽有所差别,一个为黑底金色字体图案,另一个为白底黑色字体图案,瓶身上采用行书字体写出的“会稽”二字极具视觉冲击力,配以手绘中国画,把“好生活、好时光、好地方”的设计创意演绎得淋漓尽致。此外,每瓶酒另配一只木托,高贵典雅,极富质感。一张有中、日、英三种文字组成的产品卡片,加上1915年获得的巴拿马金奖以及水晶雕制的稻穗饰物,寓意“越成熟,头越低”的道家人生哲理,也很好地表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

“中国白”德化白瓷精品将亮相国博


代表世界瓷都德化中国白陶瓷最高水平的百余名艺术家,将在国家博物馆联袂展示他们最新的陶艺发展和创新成果。这是8月13日,记者从在京举行的丝路使者“中国白”再出发——2017年国博德化白瓷艺术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本次展会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福建省文化厅、泉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德化县人民政府承办,泰华宸美术馆协办。

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馆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孙旭光,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美术学博士、经济学博士、数字艺术研究所所长王艺,泉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杨晓山和德化县领导刘德旺、陈坚宏等,以及中央、海外驻京和福建省、泉州市主流新闻媒体等记者80多人出席新闻发布会。

泉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杨晓山介绍说,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早在宋元时期,随着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港的崛起,德化陶瓷就成为海上丝路主要输出商品,质地优良、光滑如雪的德化白瓷,风靡欧洲,被上流贵族、学界誉为“中国白“。改革开放后,德化陶瓷继往开来,创新发展。为持续提升德化瓷影响力和美誉度,德化县委、县政府组织该县最具代表性的陶艺家联合进京展示。本次展览时间为8月20日至9月1日,8月20日上午10:00在国家博物馆西大厅举行德化白瓷艺术展开幕暨《丝路使者“中国白”再出发——2017年国博德化白瓷艺术展作品集》出版发行仪式。当日还将在国家博物馆举行《丝路使者“中国白”再出发》学术研讨会。在9月1日下午的闭幕式上,将举行“中国白”作品捐赠仪式,届时将有一批大师作品入选国家博物馆珍藏。

德化县长刘德旺向媒体公布,本次展览分为两个区域和主题,在国家博物馆北2和北3两个展厅共展出106位德化陶瓷艺术家181件作品。第一个展厅为“云端高淼”,主要展示和宗教相关的观音、罗汉、力士等瓷雕作品,表现宗教文化的圣洁和慈悲;第二个展厅为“人间万象”,展示帝王将相、窈窕淑女以及市井百姓的日常生活,同时兼顾创新型、写意和抽象的作品。参展作品呈现多元化,既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等国家级大师的作品,也有陶瓷新秀作品;既有传统佛造像、人物塑像等规仿严谨的效古之作,也有日用陈设摆饰等机杼自出的清韵新品。众多陶瓷艺术家努力汲取古代先贤之精华,并与当代艺术语言相结合,作品具有鲜明的表现性和个人风格,充分展现德化的传统陶瓷文化和精美陶瓷艺术。

德化名瓷走进世博联合国馆 将成贵宾礼品


德化的“富贵红”陶瓷走进世博联合国馆

联合国馆是上海世博会100多个场馆中规格最高的场馆之一,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位于上海世博会浦东园区B片区。记者昨日获悉,4个产自福建德化的“富贵红”陶瓷昨日交给了联合国馆,将于下周一进馆展示,这是联合国馆陶瓷工艺类唯一特许经营商品。

拿到陶瓷类“入场券”的是中国瓷都———德化的一家陶瓷企业。“进入联合国馆可谓‘百里挑一’。”该企业负责人徐少东告诉记者,目前仅红瓷企业就有上千家,陶瓷企业更是数不胜数,他们去年10月参与申报,16天前刚拿到入场资质。

上海世博会期间,德化“富贵红”陶瓷艺术品将在世博会联合国馆进行展示,同时还将作为世博会联合国馆全球论坛或参观访问的贵宾嘉宾的礼品。在展示的同时,“富贵红”陶瓷艺术品还可使用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UN标志进行销售。

在挑选企业的过程中,联合国馆还专门派人考察。

德化县政府有关负责人说,瓷器走进世博会联合国馆,不仅提高了德化瓷器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而且有利于促进中国陶瓷产业整体形象的提升。据悉,福建德化有着悠久的制瓷历史,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古瓷都”,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工艺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

联合国馆里的福建元素还不只是陶瓷。记者从福建省参与上海世博会筹委会办公室还获悉,在联合国馆“中国世博十大名茶”评选中,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大红袍)、福鼎白茶成功入围,占据了三个席位,福建成为入选数量最多的省份,此外入选的张一元花茶的主要生产基地在闽东。

这些茶叶也将在联合国馆中亮相。

德化窑瓷


德化窑系产品是中国历代外销瓷贸易的重要角色,产品外销量巨大;德化青白瓷是中国最早出口的瓷器产品之一;德化明代创制的阶级窑是最早被外国移植成功的窑炉技术的先祖;德化白瓷是最先被欧亚各国作为本国学习标本试烧成功的先师;德化瓷自宋代以来的千年时空中,以其难以想象的巨大体量和完整的先进生产工艺,提升和改善了世界各国的社会生产和物质生活,推进了世界物质文化的进步;以明清德化白瓷为代表的中国瓷艺产品,成为几百年来世界性的传统文化艺术珍品而广为传承和笈藏。

最早开始外销瓷的专门生产和国际运销

德化窑系不仅是最早参与外销瓷贸易,而且是重要角色。始于北宋的成规模的中国外销瓷贸易,其生产地以东南沿海的青瓷,青白瓷和白瓷各窑系为主。散布在亚非等外销瓷贸易接受国的中国瓷器遗存中,都有德化窑实物,有的地方还占有很大的比重,且与在中国的德化窑址直接对应。至南宋时期,泉州港的地位提升,更是的德化窑系产品的出口量大增,元朝政府更加鼓励对外贸易,至元十四年,在泉州设市舶司,更使身处泉州当地的德化窑系成为了对外贸易的主力。有学者考证,“宋代以来外销瓷的一大部分,是从泉州登舟发舶的。到了元代,泉州便扶摇直上,升为世界贸易大港,陶瓷由此外运,数额更大”。那么,位于泉州境内的德化窑及漳州、晋江等窑就承担了泉州的刺桐港的外销瓷贸易的主要生产任务。被欧洲人称为中世纪四大游历家之一的摩洛哥人伊宾。拔都他于至正七年游历中国,约在当年的夏季到达泉州(依张星琅先生说)。拔都他的《游历中国记》中说:“中国瓷器,仅产于刺桐(即泉州)、兴克兰(即广州)二城,乃得诸地山上之土,燔烧而成者。……中国人将瓷器转运出口,至印度诸国,以达吾故乡摩洛哥。此种陶器,真世界最佳者也。”此说虽有偏颇,但显示了德化为代表的泉州诸窑在元代外销瓷的影响是何等的巨大。他还说道,他在印度港口所见,中印之间的贸易船只,都掌握在中国人手里。中国的大船可载一千水手和随船士兵,每船皆有四层,公私房间极多,以备商客之用,厕所秘房,无不设备周到。而所有中国的船舶,皆造于刺桐及兴克兰二埠。以此进而推之,元时期的外销瓷贸易,很大份额也在泉州地方经营。

以东南亚为例,菲律宾专家庄良有先生说,“在菲律宾所发现自北宋至明的福建瓷,数量可观,其中以德化白瓷为最”。他发现,菲律宾发掘出土的北宋青白瓷,和德化碗坪仑遗址下层遗存一致;南宋遗存则大致与碗坪仑上层遗存有对应关系。元时期的遗存大致和德化屈斗宫遗址的遗存相对应。颇有意义的是,菲律宾出土的元时期白釉花卉纹四系瓜棱形罐(元一类罐)和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教堂收藏的“马可波罗罐”完全一致(庄文《德化陶瓷研究论文集》2002),这类资料也见J.M.ADDIS:<菲律宾出土的中国瓷器>(《Transactions of the Oriental Society》37卷)。虽然这类器型在德化屈斗宫地层中还没有见到,但据徐本章、苏光耀、叶文成先生证实,在碗坪仑窑址采集相似的瓜棱形的“罐形壶”标本两件,肩部和腹部印莲瓣纹和卷草纹,与菲律宾出土的标本完全相同(《考古》1979.2)。以上三个地点的信息证实了意大利这件被史称为由马可波罗从泉州带回去并被欧洲所尊崇的珍品,的确是元代德化白瓷。欧洲大陆的历史传说,穿越千年时空,竟然和东南亚和中国的现代考古发现相拥抱,诉说着他们来自同一个的故乡——中国德化的故事!

最早输出窑炉技术

制坯和窑炉技术在的世界传播,也是德化瓷的一大历史贡献。就目前所知,除德化窑以外,还没发现中国各大窑系的这类资料。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予以观照。

德化白瓷外销的同时,瓷器制作技术工艺也传播至东西方世界,促成了各国制瓷业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中国陶瓷文化的传播和世界陶瓷文化的交流。宋代德化窑盛行的伞形支烧窑具,使用高12cm、直径8cm左右的黏土柱,支撑一个直径40cm左右的圆盘,圆盘中心又立一柱,柱上再置圆盘,形如多级伞状,如此层叠直至窑顶,高度可达2m左右,每层圆盘的四周放置粉盒、碗、碟之类的小件器物。这种窑具后来传入日本,提高了产品的装烧产量。明代德化由一个个像馒头的窑室单独砌就、而又相互串联的阶级窑,也在明末清初传入日本,成为日本“串窑”的始祖,使当地瓷器的烧制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17世纪左右,欧洲瓷业处于萌芽时期,工艺技术直接师从德化白瓷,并于18世纪初首先试制成功。首先是由德国迈森的匠师柏特格根据奥古斯都大帝的指令完成的。他于1715年左右开始仿制德化白瓷,成功制作了两件,一件是圆柱形烛台,上饰菊花浮雕图案,丝毫未杂入以往流行的烦琐的巴洛克艺术风格;另一件是五英寸的小型笑弥勒坐像。在柏特格的仿制成功以后,欧洲各国掀起了模仿德化白瓷的热潮,德国的制瓷工匠被各国聘请去,传授德国消化的德化瓷胎釉和窑炉技术。英国的“弓”瓷器工厂和切尔西工厂根据英女王的指令在清干隆五年(1740年)后开始仿制德化白瓷,上饰葡萄、李子等浮雕图案。法国的科得和钱蒂雷工厂、丹麦的哥本哈根厘家瓷器工厂,都吸收了德化窑的工艺技术烧出白瓷器产品。(朱培初《明清陶瓷和世界文化的交流》)

站在这种角度上看,是明清德化白瓷引导和照亮了17、18世纪欧洲瓷业的诞生和发展之路。(刘幼铮《中国德化白瓷研究》)

德化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化平凡之土为高贵圣洁,架起了中外文化交流、经济贸易、友好往来的伟大桥梁。

规模巨大的出口量

德化瓷既是出口贸易历史最长的,又是在出口瓷中占到很大分量的,加之我们在世界各地看到的大量德化瓷实物,因此德化瓷的出口量,其规模是巨大的。目前还没有研究成果显示我国历史以来的外销瓷贸易的总数,但我们可以举出一些单体案例,感受到德化瓷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巨大贡献。

世界各地海域古代沉船的发掘中,几乎都有德化瓷现身。

——1974年在泉州湾后渚港发掘宋代沉船,出水大量宋代德化窑产品

——1975年在韩国新安发掘南宋商船,出水1万多件宋代瓷器,其中一部分是德化窑产品

——1984年荷兰商人米歇尔。哈彻在南中国海海域发掘“哥德马尔森”号沉船,属荷兰东印度公司,于1752年沉没。出水瓷器14万件,内有大量德化白瓷和青花瓷。

____1986年开始的瑞典“哥德堡号”商船的发掘,持续了十年。这条船隶属于瑞典东印度公司,它于1745年1月11日从广州满载中国货物启程回国,同年9月12日沉没于哥德堡港区。据唐纳利(P.J.DONNELLY)说,船上载有福建德化瓷商品。

——1999年荷兰商人米歇尔。哈彻在印尼一侧的中国海海域发掘中国清代“泰兴号”沉船一艘,除去残损的65万件,获德化瓷器35万件,由斯图加特纳高拍卖公司悉数拍卖;

——2007年在阳江海域发掘的南海一号南宋商船沉船,出土大量外销瓷器,其中德化瓷占大宗

——2005年平潭海域碗礁一号的发掘,出水清早期德化窑系的青花和五彩瓷器1.6万件,

——2009年南澳海域南澳一号明代商船的发掘,出水大量德化窑产品

根据有关资料推断,德化瓷的外销量也是巨大的。

——欧洲对华贸易中最早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是与德化瓷生产关系十分密切的贸易公司。根据该公司来往信函统计,估计在1602至1682年的八十年中,有1010万件中国瓷器被运往欧洲等地销售。这其中很大部分应是德化产品;

——根据英国资料,172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哈雷孙号(Harrison)从厦门港运载了十余万件瓷器回国。其中肯定是以德化窑产品为主。

《雀之灵》——德化瓷塑精品,成为云南省博馆藏之宝


2009年10月15—19日,绚丽多彩,交相辉映的2009昆明(中国)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暨旅游文化商品博览会在云南昆明国际会展中心精彩上演。15日,福建省德化县云姿瓷塑精品《雀之灵》捐赠云南省博物馆的活动,为陶瓷展会增添色彩,进一步促进福建与云南两地的文化艺术交流。

《雀之灵》是云姿瓷艺研究所所长、工艺美术师苏志强精心创作的瓷塑精品。作品以“白如雪,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中国白”为胎体,造型和谐,线条柔美,通过手指、腕、臂、胸、腰等处细腻且流畅自如的刻划,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富含云南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傣族舞姿,高洁、纯真而又富有生命激情的傣家少女的美好形象,呼之欲出,是“真、善、美”的化身。作品2005年设计出来即得到陶瓷专业人士认可和收藏家的喜爱,并获得“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福建省首届创新设计评比金奖等多项荣誉,去年被英国珍品馆收藏。

云南省文化厅黄副厅长、云南省博物馆负责人、云南省工艺美术协会严秘书长等人出席捐赠活动仪式。严秘书长主持,云南省博物馆负责人为云姿瓷艺研究所所长苏志强颁发收藏证书,使瓷塑精品《雀之灵》正式成为云南省博物馆馆藏之宝。

本次博览会以“融合优秀民族文化资源,拓展招商引资方式,汇聚国内外民族民间文化产品,搭建展示交流合作高端平台”为主体,由云南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文化厅、省旅游局、云南世博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瓷塑精品《雀之灵》此次的成功捐赠,苏志强感慨万分,他激动地说:“我对此次的捐赠活动感到非常的荣幸、非常的开心,首先感谢云南省博物馆等相关领导的肯定与支持,也感谢所有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此次的捐赠活动一是让《雀之灵》有一种荣归故里的感觉,二是促进了福建与云南两地的文化艺术交流,进一步传播了云南与德化的民族民间传统工艺、文化。”(小侠、小米)

德化仿古瓷初探


陶瓷,这一泥与火的艺术产物,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各个历史时期的陶瓷具有不同时代的特征和社会生活、科技进步、艺术成就、民俗风尚以及地方特色等等广泛的文化内涵。既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实用品和艺术品,也是历史文明的重要标志。因此,存世稀少的古陶瓷,就成为考古家、鉴赏家、收藏家和各国博物馆、文物店、古玩铺寻求的稀珍,尤其是名窑、名瓷产品,名家作品,更加备受青睐,视若价值连城的瑰宝。可惜,属于易碎品的古陶瓷,历经历史沧桑的颠扑,延至后世,完美者已所存无多。名瓷名作,更加风毛麟角,重金难寻。后代专家出于对古名瓷的喜爱和探索其烧制技术奥秘,不惜代价地进行研究恢复。同时也有一些古董商人为牟取暴利,千方百计委托能工巧匠加以仿制,藉以以假乱真,于是也就诞生了仿古瓷。

以善制白瓷和瓷雕名驰中外的德化窑,是中国陶瓷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瓷坛也占有特殊的地位,与历代各大名窑一样,既有名瓷名作问世,后代也就有些仿古产品制作流传,本文拟就此作一初步浅探,以求教于专家。

一、德化仿古瓷产生原因和时代

具有优质丰富资源和优秀技艺传统的德化窑,经过宋元二代的发展,至明代登上了一个开拓的新高峰,在窑炉改革、优质瓷研制、瓷雕艺术三个方面取得突出的成就,诞生了被国际上誉为“国际瓷坛的明珠”的象牙白,被日本人称为“串窑的始祖”的“蛋式窑”和享有“东方艺术珍品”的艺术瓷雕,使德化瓷器在国内外产生了划时代的深远影响。明代德化窑的能工巧匠,利用当时较先进的蛋式窑的适当装烧窑位和当地的优质瓷土原料,研制成功的象牙白瓷种。或白中泛黄,宛如象牙;或纯白如脂,形若奶油;或白中蕴红,尤如婴儿粉嫩透红的肌肤,故有象牙白、猪油白、奶油白、乳油白、天鹅绒白和孩儿红等等的美称,这些不同名称的瓷器,虽是由于受到烧成中不同温度和气氛影响而产生略有不同的瓷色,但仍以白为主,属于白瓷,并具有晶莹温润,如脂似玉,优美绝伦,举世无匹的同一瓷质。故被国际上推为中国白瓷的代表而称为“中国白”。嘉、万期间,德化瓷雕独特风格的奠基人,雕塑大师何朝宗采用这一优异瓷质所创制的瓷观音、如来、达摩、罗汉等艺术品,设计工巧,造型别致,形神兼备,衣巾飘举,线条柔和,衣纹流畅,动静相衬。栩栩如生。加上精雕细刻,风格别致,件件宛如脂凝玉琢,格外精美动人,被视为天下独特的艺术瓷珍,达到使当时的“日本富人,不惜以万金争购之”的珍贵程度,足见其艺术魅力的高度影响,与其同时期的陈伟、张寿山、林朝景等瓷塑艺人的作品也受到中外一致的珍爱。除瓷雕佛像外,当时还有部分造型精巧、装饰别致的花瓶、香炉、杯碟、文具等实用艺术品问世,由于此类产品的轰动和影响而成为收藏家、艺术爱好者、高屡人士猎取的异珍奇宝,至今国内外博物馆、文物单位以及民间仍有不少珍藏,随着岁月的流逝,明代德化瓷的存世品益见稀少而珍贵,清代的釉下青花,古彩香炉、花瓶等亦有不少优秀产品深受后代所喜爱。因应国外古玩商户的需求,清代直至民国,德化均有仿制前代名瓷名作流向国内外。

二、德化仿古瓷的主要品种

德化的仿古瓷主要是应香港、台湾、宁波、广州、厦门、福州、泉州、仙游等各地古董商和东南亚一带的侨商特订而制作的。多数产品为商户提供样品或图片和要求给作者进行仿制,例如民国期间德化著名的瓷雕艺人许云麟(即许友义、许裕源)就曾为香港的“玉成轩”、“源源”等古董商户承制过多种多样的仿明仿清德化瓷雕产品。

仿古瓷所仿制的都是前代具有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优秀品种。德化仿制明代的艺术白瓷居多,有各种不同造型的观音、如来、弥勒、达摩、罗汉、三大士和八仙、寿星、关公等佛像和八卦炉、鼎式炉、竹节炉、三足炉、筒形炉、狮纽、狮耳、兽足及仿青铜器造型和装饰的鼎炉、爵形杯、花瓶以及运用堆贴、浮雕技法制作的梅花杯、八仙杯、牡丹杯、八仙壶、平心盌和瓷箫、瓷笛等精巧产品,清代中后期至民国,除仿制明代白瓷产品外,亦有一些前代釉下青花仿制品,诸如圈彩山水人物香炉、八宝博古香炉、山水笔筒、山水花瓶、博古花瓶、满彩缠枝牡丹茶盌等等。防制产品的造型、瓷质基本与原作一致,制作、装饰工艺精细,基本达到形似质似而且神似的程度,后人要加以鉴别,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极易产生谬误。例如,我们收集到的一件狮耳花瓶,瓷质白中蕴红,莹润如玉。胎体厚重,具有很好的半透明度,造型、瓷质、制作工艺完全与明代产品一致,釉上刻有“康熙十七年赛谢”字样,此件到底是明代所制,收藏者至康熙十七年才作为谢神供品献给寺庙?或是康熙十七年所制?值得推敲。

三、德化仿古瓷的一些特征

能工巧匠所仿制的仿古产品,大多达到形似、质似和神似的程度,准确鉴别,并非易举,加上德化历代均为烧制外销瓷的民窑。优秀产品世代流传相袭,变化不大,极难截然断代,也给仿古瓷的鉴别增加了复杂性,要寻找其特征,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瓷质釉色。瓷质釉色是鉴别的一项重要依据。有些人认为德化的普白瓷是宋元的,建白瓷(象牙白等)是明代的,青白瓷是清代的,高白瓷是现代的,这种看法极为片面,须知德化历代以来直至六十年代,都是采用当地瓷土进行单一配方。釉料也是基本采用釉石配合石灰、谷壳灰所制。所用的窑都为龙窑,历代产品都有青自瓷和普白瓷,瓷质釉色的变化除了选择原料和釉的配制比量的不同而外,还涉及烧成温度和气氛的影响。因此历代也就都有白瓷、青白瓷生产,以明代为例,生产建白瓷的也仅浔中和三班等少数窑场,全县其它各窑场均烧制白瓷和青白瓷,产量居于主要地位。因此,明代的瓷雕产品也有青白瓷和普白瓷。可以认定何朝宗、陈伟等著名雕塑艺术家的早期作品也有青白瓷和普白瓷。直至嘉靖、万历期间,其雕塑技艺成熟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加上选用当时优异的建白瓷原料才达到珠联璧合、完美无匹的程度,但此类作品较少。清初虽有少量建白瓷产品,其后建白瓷质的烧制技术中断,转而以青白瓷和白瓷替代,也就只能仿制前人的青自瓷和白瓷产品。因此,鉴别明代的产品或后代的仿制品。不能单以建白瓷质为依据。而应包括青白瓷和白瓷,同时还应参照其艺术特点、款式标记、制作工艺等加以全面鉴别研究。

2、款识标记。德化瓷的款识标记主要有如下几种。一为出现于明代的瓷雕印章式款识,这一款识为何朝宗等具有高度文化艺术修养的艺人所创制,后代承袭沿用。如表明产地的葫芦形或花瓶形的“德化”篆书二字章,表明作者的四方形“何朝宗印”篆书四字章,或葫芦形“张寿山”篆书三字章,表明年代的长方形“大明万历年制”正楷六字章等等印章款,一般均盖于作品背部的胎体上然后上釉烧成,胎体湿度适当所盖者字迹清晰,胎体太干所盖或釉层太厚者字迹模糊。一般地名章或年代章在上,作者章在下,亦有单一盖作者章或年代章的。后世艺人均仿效这一形式。但后世艺人则较少直接用姓名印章,多数采用艺号或堂号章,如苏学金的“苏蕴玉”,许友义的“许云麟”或“许裕源”,有的仿制前代作品则在背部上方盖一葫芦形“何朝”或“何潮”篆书二字印,表示继承或仿效何朝宗的作品风格,下方盖-诸如“博及渔人”等作者的艺号章。何朝宗等明代艺人的产品被仿制较多。仿制产品的印章、字体形状虽同,但由于烧戒胎体的收缩不同,一般均与原作有偏大偏小之差,但凡具有印章款识者虽非原作,也是属于能工巧匠仿作的精制品,同样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此外,还有一些艺人除了盖上印章款识之外,还在作品底座等不明显处刻上自己的姓名。我们曾见过一件上面盖有“博及渔人”,的印章,座下还有手刻的“苏学金手制”标记。二为以香炉和花瓶为多的印章款式,此类款识,大多仅表明年代,少数表现作者,诸如明代白瓷的洪武、宣德、正德、成化、嘉靖、万历加“年制”四字款或加“大明”六字款,及林子信的“林氏子信”四字章、“子信”二字章、苏和顺的“和顺苏记”和“文荣雅制”等等。清代青花瓷和古彩瓷以颜料印制或书写的康熙、乾隆、雍正、嘉庆等加“年制”四字款或加“大清”的六字款,字体工整端丽,大都出现在产品底部,基本是仿官窑作风,此外还有大量表明窑场作坊的标记,如月记、胜玉、和玉和笔画灵芝、火焰、秋叶、鱼、藻、如意等等,仅作为各自产品的标志,不属仿古瓷之列。

3、制作工艺。仿古瓷的制作必然要受到一定数量和交货期的制约,仿制工艺虽是采用前人手法,但却难以达到那种精心自如的程度,难免要露出一些急就的痕迹,例如瓷雕艺术品,原作者一般是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进行创作设计,印制坯体时都采用拇指指腹由中心向四周顺序推压,衣纹、线条较多较深处,印压力度较大并有多遍重压的痕迹。印成后内部不加修削,存在一定推压的指纹,胎体厚重、衣纹深刻、边沿锐利,明代雕塑整体简练,装饰物较少。仿制品则因赶时间,保数量,印坯时指掌兼施,掌跟痕迹较多,印成后较厚处有所修削,胎体也较薄。衣纹刻划比较浅,合缝处理不够精细。再如香炉和花瓶等的制作,浮雕者以模印成型,素胎者以手拉坯制作,较大型和形体变化较大的花瓶,则采用分段拉坯加以粘接成型。清代中期以上的产品胎体均厚重,香炉口沿较厚,内里拉旋纹清晰,花瓶内里的拉旋和粘接痕迹同样清晰可见。仿制品胎体则较薄,粘接处有所修整,这些改变主要是为有利于产品烧成,减少开裂、变形,增强整体瓷化的强度,保障如期交货所采取的改进措施,也给后世留下了一个鉴别依据。

总之,可归纳为:1、德化仿古瓷主要诞生在清至民国二代,以仿制明代的白瓷为多,并有少量清代的瓷雕及釉下青花和古彩瓷。2、仿制的产品有观音等佛像、香炉、花瓶、笔筒和堆贴、浮雕的梅花、八仙、牡丹、龙鹤等杯、盘实用艺术产品和青花、古彩香炉、花瓶等优秀产品。3、明代的白瓷应包括青白瓷和普白瓷。4、仿制品可分为特定仿制前人的带款识的名作和继承前代产品的优秀造型、装饰传统两类,带款识的属于作者的得意原作或为精工的仿制品。有些名家(包括何朝宗等)的作品并非都有款识。5、德化沿袭仿制前代优秀产品甚多,此类仿制品仅为继承优秀传统,并不存在以假乱真的牟利企图。

以上所述,谨是我们在从事德化古陶瓷的探索中,对德化仿古瓷的一些初步了解。不计粗浅,藉以抛砖引玉。

德化窑白瓷


福建德化县各地自宋至清代生产大量瓷器,现被人称为德化窑瓷器。宋代早期的产品主要是青白瓷,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逐渐发展为白釉瓷。明代白釉瓷瓷质如脂似玉,创造了独具一格的象牙白,被视为中国白瓷代表。其装饰工艺主要有刻、画、印花和堆贴印花装饰刻花也称画花。在宋代德化窑烧制影青瓷工艺中普遍采用,它用竹签或篦笔在器物湿坯上刻画各种纹饰,有明显的斜笔刀痕,线条流畅豪放、明快利落。

印花或刻花两结合的纹饰,是宋元时期德化窑制瓷艺人广泛采用的装饰技法。如在一些瓷盒的盖面中心印莲花、萱草等纹饰,而在盒身周壁刻画缠枝莲花牡丹等纹样,纹饰层次分明,比单纯印花更生动、清晰、美丽。

在印花的基础上加以堆笔修饰是宋元明时期德化窑制瓷艺人常用的装饰手法,无论花鸟、鱼虫、人物等等,均肯有鲜明的特征,给人以典雅朴素,简洁大方的美感。

明代印花有模印及模印与刻花、贴花相结合的技法,如通体模印饕餮纹的双耳四足方炉、压模成坯而后贴花修饰的饕餮夔龙纹双耳炉。

贴花、堆花,既有单独施艺,也有堆贴并举的。有些宋影青釉瓷,则是堆贴印花三结合。

明代贴花工艺的特点纹饰不如贴花纹饰清晰。贴花与堆花并举的装饰,效果如同浮雕,立体感更强。堆贴梅花双耳三足炉、堆贴梅花椭形杯、贴螭壶、双螭耳三兽足炉、螭龙烛台等等,为同时代窑口中的精品。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德化瓷早曾在世博展现风采》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德化瓷早曾在世博展现风采》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德化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