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民窑瓷器的收藏与鉴别 > 导航 >

古瓷器的收藏与保管需掌握的方法

古瓷器的收藏与保管需掌握的方法

民窑瓷器的收藏与鉴别 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瓷器的欣赏与鉴别

2020-09-19

民窑瓷器的收藏与鉴别。

古瓷器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它凝结着先祖们的聪明智慧,艺术创造和辛勤劳动,是人类文明的见证和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对于古瓷器的收藏与保管必须遵循轻拿轻放,小心谨慎的原则,根据器物的不同造型和大小情况,灵活掌握,避免造成损失。如果千百年来保存完好的古瓷艺术品,一旦损坏在我们的手里,那真是永世的遗憾!

一、器体大的瓶、罐、尊移放时因形体大,一般都是由下而上两段拼接而成,且有一定的重量,所以不能一只手提物件上部的脖子。应该一手拿住脖子,一手托住底,以免分量过重,使原来拼接起来的两节分离。有的瓶、罐、尊装饰有双耳,我们在取放时不能仅提双耳,以免折断和损坏。

二、瓷器人物在取放时,须注意当心人物的须发和手指部分,因该部分最纤细,易损坏。同时在提放人物时,忌单手拿人物的头部,因人物的头部大多系插进身子中去的,要防止头与身分离,所以应一手拿住人物的头部,一手托住人物的身子。

三、瓷器的大盘、大碗体质较重,移动时应该双手捧,或是一手的拇指和食中二指扣住边缘,另一手的四指和手掌托底。忌用单手拿盘、碗的一边,以防断裂。

四、薄胎的器皿,胎薄、质轻、娇嫩,移动安放时更须小心,要双手捧,忌用单手,尤其是瓶件,底足小,长度高,还须防风吹倒。

五、带座、带盖的瓶器取放时应将座、盖和主体分别单拿单放,不能连盖带座一起端,防止移动时脱落打碎。

遇到多人鉴别欣赏时,要一个一个来,待一个人欣赏完毕,把瓷器放到桌上,下一个人再来欣赏,不要两人将瓷器手递手的传着,以防万一失手。

在民间流传的瓷器经千百年的流通或土蚀,往往都沾有油渍和污点,收藏时常须经过洗刷清洁,使古瓷器神采焕发。在洗刷和整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和掌握这方面的技巧和方法:

1.一般的污渍、土锈可以用碱性的稀释后的溶液(如84消毒液,超市里都有售)浸泡,视污渍的情况确定浓度和时间。当然酸碱性质不同的污渍应取不同的液体浸泡,如碱性污渍可用白醋和草酸浸泡,中性污渍用二甲苯浸泡等。浸泡以后再用猪鬃或尼龙刷蘸肥皂,或皂粉洗刷,再以温水冲洗,直到污渍退尽为止。须注意,洗刷时瓷器表皮遇到碱性物质更加滑溜,要心平气和,慎重拿放。

2.冬季洗刷薄胎瓷时,要控制水温,以防冷冻和遇热水爆裂。

3.有的瓷器的表里,因水浸太久,水锈黏附其上,不能除去,可用上述酸性液体浸数日,刷之即去,若水锈很厚,可用竹扦剔去。

4.粉彩瓷器,有的因彩色中铅的成分多,出现泛铅现象,可用药棉蘸淡硝酸擦之自去,再用清水冲洗。

5.如瓷器有开片(哥窑)或冲口、裂纹之类,污渍嵌入很深,浸之不去,可用棉纸蘸淡硝酸,贴在裂纹处,稍时污渍即除,但有的娇嫩的釉彩上不宜用此法,以免硝酸损伤釉彩。

洗刷瓷器最好用木盆和塑料盆,不宜用瓷盆和水泥盆,以避免瓷器碰伤。

上述对古瓷器的保管和收藏方法,对于陶器并不完全适用。

taoci52.com精选阅读

如何掌握中国古陶瓷的鉴定方法


在今天假古董泛滥时期,如何去研究和鉴定古陶瓷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鉴定是对象每个历史时期的新产品,以及后代仿前代的作品,在鉴定古陶瓷的过程中,鉴定是基础,鉴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每件艺术品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都有自身的文化教育内涵,都有精粗,新旧之分。但如何去识别,广大博物馆工作者及收藏爱好者都有丰富的经验。笔者在这里谈一点个人体会。

“悟性”来源于实践

“实践是一个过程认识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不可能在实践中一蹴而就地符合客观必须经过反复地实践才能达到主观和客观相一致.实践的目的也是通过反复地实践才得以实现的。“这一段哲学道理也是我们认识古陶瓷,鉴定古陶瓷的过程。平日所说鉴赏古陶瓷要有一定的“悟性”或说要有一定的“品味”能力。而“悟性”、品味从哪里来的呢?就是从实践中反复认识而得来的,传统的鉴定经验就是在实践中不断的反复认识总结出来的。因此不论是真品还是赝品,都要广泛、经常、反复地接触,以提高自己判别真伪和优劣的能力。每当在触摸和观察中要细致入微地“品味”每件器物所具有的特征。也就是工艺家和艺术家所赋予的灵气、知识和艺术素养,有了灵感也就能鉴别了同时要多看书,多参观博物馆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和艺术素养、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例如可以同时对一件清康熙青花瓷器、一件晚清仿康熙青花瓷器、一件现代仿康熙青花瓷器作多年的反复比较认识。观察的结果应该是康熙的釉面坚实青花色鲜亮、深沉.纹饰生动:光绪仿者地釉松软青花呈色“洋蓝”飘浮纹饰板滞;而现代仿品地釉洁白,青花呈色鲜艳纹饰精美漂亮。这就是一种灵感也就是“悟性”,是从多年实践中总结得出来的。有条件的年轻博物馆工作者,应系统地学习古陶瓷发展史掌握各个时代创新品种和特征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为深一步的研究打基础。

鉴定态度应科学审慎

近二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物市场的兴旺繁荣,各类古代艺术品的赝品应运而生。以古陶瓷为例,可以说从彩陶到明清、民国各朝各代的品种无所不仿,赝品已呈泛滥之势。凡是书本上介绍过的器物,谈论过的器物特征,仿品都能做,仿制者采用了多种手法及骗术,让人误入其中。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博物馆的工作者以及收藏爱好者都需要重新学习不仅研究老东西也要研究新东西.世界上一切的事物都在相关的条件下不断发展人的认识必须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而进步、提高,更以科学审慎的态度去鉴定

例如彩瓷的“晕光”(俗称蛤蜊光)新老作品都有此现象我们要研究的是新老作品晕光的区别。彩釉表面的.光从唐三彩开始就已经出现了,直到明清两代彩陶的表面往往发现有“彩虹”般的晕光。老器物上的晕光是因为器物年久受空气中氧化作用,在彩面上出现的是金属氧化物呈色的光泽五颜六色犹如彩虹感光感柔和浅淡但也不是件件都具有此现象。现在仿品彩器中,彩面蛤蜊光有的鲜亮有的污涂,仔细观察可发现是人为所致。

现代作伪手法多多,我们要研究它,但前提是找机会多接触老东西。老东西给我们的感觉是自然随意、成熟的古朴美。掌握了这种感觉即使没见过的东西,也是不难区分新与旧的。假品、仿品再好,也是无法再现上百年或上千年的历史底蕴。切忌抱着赝品对粉书本与真品“共同点”。按图索骥。再听新编的生动的流传故事,在自己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又怕失掉良机,从而上当。要以科学审慎的态度搞鉴定。除新老器物都要研究外,还要注意考古发掘资料的累积,古墓葬、古窑址、古窑藏以及古代沉船中出现的文物,都是我们参考的重要实物资料因为这些都有确切年代,是鉴定工作国可靠的标志,也是更准确的科学依据。

鉴定古陶瓷的传统“五大要素”

目前鉴定古陶瓷的方法,除凭传统经验外还有几种科技方法:热释光测年法、X射线荧光分析法.碳14断代技术等。这几种技术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开始推广到文物鉴定工作中,但因为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出现过错误的判断。直到今天,科学仪器鉴定还不能起决定作用.必须要与传统经验鉴定相结合,才能得到更为准确的鉴定结果。

传统经验鉴定强调“五大要素”,“五大要素”即古陶瓷的胎(包括制作工艺)、釉、造型、纹饰、款识。这五个方面.在陶瓷发展史上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器物上,具有不同的特征对从事古陶瓷研究的专业工作者,收藏爱好者来说这是学习鉴定古陶瓷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每件瓷器断定年代时.都要通过眼睛的观察、用手抚摸的感觉,分析它的胎、釉、造型、纹饰、款识等方面的特点,才能作出判断。一般这种鉴定的方法称为传统的目测手试法。这种方法是几代古瓷研究者经过相当长的实践不断总结出来的,有坚实的实践基础,也是科学的。只有掌握了真品五大要素的特征,才能进一步去鉴赏.才能有很好的“悟性”。当今社会上造假仿古泛滥,目测手试法牢牢掌握极为重要。

现代制作瓷器的生产条件、技术手段及工匠文化素养都较古代工匠更为进步,因此现代仿古瓷不仅在技术手段方面下功夫,同时还针对一些痴迷者的心态下功夫,达到诱惑人的目的。“五大要素”掌握不牢就会上当受骗。例如款识问题,有的收藏者很痴迷款识,凡有铭文的器物都收藏。制假者也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查找资料,所以在伪品中写的铭文都是有据可查的。尤其供奉款的瓷器,上面不仅有供奉人的姓名、地址、还有供奉的庙宇。收藏者买到仿品,到图书馆、档案馆中核对资料“爬山涉水”去查找仿品中所书写的供奉地点、庙宇等,最后都核对上了但收藏者就是没有从器型、胎釉.纹饰等方面去研究就将仿品当成真的。这是作假者在款识上“作”的文章。

“五大要素”的特征是鉴定古瓷的依据。中国至今有两千年的烧瓷历史加何掌握和熟悉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笔者初到北京故宫.孙瀛洲老先生除传授经验外平日谆谆教导我们学习鉴定必须做到“三多”多看、多问、多比:“三勤”勤学、勤问、勤记“三心”细心、信心、恒心。这是老师教给我们的诀窍。多年下来.我们就可以积累下大量的鉴定知识,渐渐地都储存在大脑里。人类的大脑犹如一台活的计算机。平时不断储存信息资料一旦需要,通过感觉器官表达出来。当然,如果脑海里储存的资料不丰富,就可能出现错误的判断;反之,储存的资料越丰富,出现错误判断几率就越少。

总之“五大要素”的特征是从事古陶瓷专业人员或收藏爱好者必须掌握的武器掌握它才能搞好鉴定,不懂鉴定就无法谈鉴赏。要想熟练地掌握好鉴定,需要持之以恒地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还要有科学的态度需要新旧全面研究,这样才会取得较大的收获。

古瓷器收藏真品与赝品的较量


古瓷器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爱好者甚多,但有经验者确是少数。故而旧货古玩市场举目可见赝品卖的红火,被一些收藏爱好者当作“稀世珍宝”抱回家中“珍藏”。火爆的市场、高额的利润,致使大量的仿品流入市场,因此防伪呼声日甚,专家们为此不断撰文著书,揭露伪品特征,传授鉴赏经验。但是,这些文章把收藏爱好者的鉴伪能力好像是提高不多,倒把造伪者的作伪技术提高了不少。赝品越仿越真,档次越仿越高,做旧手法越做越到家,搞的一些专家们也真伪难辨,一些仿做精品甚至堂而皇之地登上了著名拍卖公司的舞台。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我们收藏爱好者存在的认识误区无疑也给制售赝品者以可乘之机。马广彦先生撰文对误导爱好古瓷收藏者的各种情况作了无情的揭露,并指出要靠提高自身鉴赏能力,才能摆脱误导干扰,成功的进行收藏。要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首先要走出古瓷收藏的误区。

旧货古玩市场能买到精品

珍贵古瓷相当少,很早以前便受到人们的珍视,如官窑、汝窑、哥窑这些珍品瓷器,目前国内外的存世量几乎都有数可查,因其十分珍贵,即使皇家也不易得之。如干隆皇帝得到五大名窑的珍品,便御笔题诗,铭刻器底,足见其珍爱的程度。几百年来人们尽力蒐求,流散民间不被认识重视埋没的国宝都会被你碰上,如元青花瓷在元代烧造较少,当时烧制元青花用进口青料,成本是很昂贵的,民间能用的起这种高档瓷器的为数甚少,主要是祭祀用器,因此遗存及少。但元青花在20世纪30年代被发现认识以来,声名远播,人人皆知其珍稀名贵,即便地摊小贩亦知其贵重。若能轻易廉价买到元青花,实属可疑,当慎之又慎。至于那些有官款的或有官窑工艺纹饰图案的历代官窑瓷器,更是罕见有流入民间的可能性。官窑瓷器的烧造管理十分严格,宫廷选剩的次品都是就地砸碎销毁,在当时的民间是见不著这些官窑瓷器的,连皇家用瓷的纹饰也是民间禁用的,如明代和清代的龙凤纹饰。《中国陶瓷史》既有《明代景德镇御窑厂大事年表》,对御窑厂的烧造和管理禁令都有记载。《明英宗实录》载:“禁江西绕州府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等瓷器,命督察院榜谕其处,有敢仍冒前禁者,首犯凌迟处死,籍其家资,丁男充军边卫,知而不告者,连坐。”官窑瓷器除皇宫自用外,便是御赐庙宇的祭器和外交馈赠的出口瓷。这些瓷器都很难流散民间,且透过数百年能保存下来实属不易。在战乱年代流出宫廷德瓷器,当时即已十分昂贵,经列强疯狂掠夺,多流出国外,少数得以保存的都是有赖国内大收藏家的努力。了解了这些情况,再来看目前市面上那些打著官窑款的瓷器,很容易见到,这种情形是要冷静分析的。无论古墓出土、旧楼偶得、贵胄家传,无非都是编造的故事。走出随处可购珍贵名瓷官窑精品的误区,可以帮助我们面对那些仿冒的珍品,冷静观察分析,克服那种看到一点珍品特征便主观肯定不及其余的激动情绪和鉴定态度。

按图索骥往赝品上凑

目前收藏类理论书籍很少研究和关注民窑瓷器,有些理论专著是研究我国瓷器艺术成就和历史的,书中的论述对象往往选择最能代表当时成就的名品和官窑瓷器。其叙述的工艺纹饰特征也是主要以官窑名瓷为依据的。这方面的资料比较多,仿伪者往往依据这些资料描述的特征和图片进行仿制。在民间收藏活动中,一辈子也难碰上一件珍品,所以这些书籍只能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各时期的制瓷成就和代表名品,于实际收藏活动的指导意义并不太大。但是,市面上的仿品却有很多特征与书本上相符,如果我们没有走出按图索骥的误区,便最容易上当。再有一种情形便是一些作者迎合兴起的收藏热,编辑出版一些指导购藏的的图录,常常为了给书本增色,便不惜抄录一些根本不可能在民间流传或世上交易的珍品图片,随意的标上参考价格,使人产生这些珍品曾在市面上出现而被廉价购走的错觉。比如明宣德仅存在西藏萨迦寺的一对五彩碗,便被收录于一本图录书中,标价仅28万元。这种稀世珍品价值连城,世界各大博物馆都没有踪影,民间如何碰得到,更何止28万元。因此,对目前那些普通出版书籍要分析消化,去伪存真,不可盲从。更不能拿著那些珍藏在世界各大博物馆中的名瓷图片在市面上去对号入座。像至正型元青花象耳瓶,因其在元青花瓷中的独特地位,便出现许多高仿品,如果按图索骥,正好入了仿伪者的道儿。

生怕漏掉稀世珍品

仿伪者利用当前许多收藏爱好者阅历不深,辨伪能力不强的弱点,专门制作一些稀奇古怪的伪品,作旧后在市上兜售,让人觉得稀少必珍贵,但又苦于没有参照器物和资料,虽然心中没底,又怕漏了货,因此,掏钱买了赝品。在收藏古瓷活动中捡漏,只有当鉴赏水准很高时才有可能。一般有漂亮外观的古瓷珍品,人们都知道值钱,商贩们也不容意以廉价买到,所以售价都不会低。至于瓷器珍贵与否,往往表现在瓷器所含历史文化资讯量上,这就不是仅外观漂亮就能决定,藏家需要对中国瓷器各个历史时期的烧制工艺状况与发展有较多的了解。

古瓷器收藏真品与赝品的比对较量


古瓷器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爱好者甚多,但有经验者确是少数。故而旧货古玩市场举目可见赝品卖的红火,被一些收藏爱好者当作“稀世珍宝”抱回家中“珍藏”。火爆的市场、高额的利润,致使大量的仿品流入市场,因此防伪呼声日甚,专家们为此不断撰文著书,揭露伪品特征,传授鉴赏经验。但是,这些文章把收藏爱好者的鉴伪能力好像是提高不多,倒把造伪者的作伪技术提高了不少。赝品越仿越真,档次越仿越高,做旧手法越做越到家,搞的一些专家们也真伪难辨,一些仿做精品甚至堂而皇之地登上了著名拍卖公司的舞台。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我们收藏爱好者存在的认识误区无疑也给制售赝品者以可乘之机。马广彦先生撰文对误导爱好古瓷收藏者的各种情况作了无情的揭露,并指出要靠提高自身鉴赏能力,才能摆脱误导干扰,成功的进行收藏。要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首先要走出古瓷收藏的误区。

旧货古玩市场能买到精品,珍贵古瓷相当少,很早以前便受到人们的珍视,如官窑、汝窑、哥窑这些珍品瓷器,目前国内外的存世量几乎都有数可查,因其十分珍贵,即使皇家也不易得之。如干隆皇帝得到五大名窑的珍品,便御笔题诗,铭刻器底,足见其珍爱的程度。几百年来人们尽力蒐求,流散民间不被认识重视埋没的国宝都会被你碰上,如元青花瓷在元代烧造较少,当时烧制元青花用进口青料,成本是很昂贵的,民间能用的起这种高档瓷器的为数甚少,主要是祭祀用器,因此遗存及少。但元青花在20世纪30年代被发现认识以来,声名远播,人人皆知其珍稀名贵,即便地摊小贩亦知其贵重。若能轻易廉价买到元青花,实属可疑,当慎之又慎。至于那些有官款的或有官窑工艺纹饰图案的历代官窑瓷器,更是罕见有流入民间的可能性。官窑瓷器的烧造管理十分严格,宫廷选剩的次品都是就地砸碎销毁,在当时的民间是见不著这些官窑瓷器的,连皇家用瓷的纹饰也是民间禁用的,如明代和清代的龙凤纹饰。很多珍贵瓷器都很难流散民间,且透过数百年能保存下来实属不易。在战乱年代流出宫廷德瓷器,当时即已十分昂贵,经列强疯狂掠夺,多流出国外,少数得以保存的都是有赖国内大收藏家的努力。

了解了这些情况,再来看目前市面上那些打著官窑款的瓷器,很容易见到,这种情形是要冷静分析的。无论古墓出土、旧楼偶得、贵胄家传,无非都是编造的故事。走出随处可购珍贵名瓷官窑精品的误区,可以帮助我们面对那些仿冒的珍品,冷静观察分析,克服那种看到一点珍品特征便主观肯定不及其余的激动情绪和鉴定态度。

仿伪者利用当前许多收藏爱好者阅历不深,辨伪能力不强的弱点,专门制作一些稀奇古怪的伪品,作旧后在市上兜售,让人觉得稀少必珍贵,但又苦于没有参照器物和资料,虽然心中没底,又怕漏了货,因此,掏钱买了赝品。

在收藏古瓷活动中捡漏,只有当鉴赏水准很高时才有可能。一般有漂亮外观的古瓷珍品,人们都知道值钱,商贩们也不容意以廉价买到,所以售价都不会低。至于瓷器珍贵与否,往往表现在瓷器所含历史文化资讯量上,这就不是仅外观漂亮就能决定,藏家需要对中国瓷器各个历史时期的烧制工艺状况与发展有较多的了解。

漫话古陶瓷的历史与收藏


郭沫若先生曾说过:“中国古陶瓷发展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它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历史的见证,每一件器物背后都凝聚着人类文明与智慧,蕴涵着一段历史,述说着一个又一个故事。”

中国是瓷的故乡,也是瓷的发源地,在世界素有“瓷国”之誉。瓷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炎黄子孙,对瓷有深厚的感情,更有着得天独厚的收藏条件。

大约在1万年前,智慧的中国人就发明了陶器,在新石器时期,中国就发现了陶和印纹硬陶,这可谓是中国乃至世界瓷器产生的初始源头。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到了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就出现了原始青瓷。从商代至战国,瓷器制作还处于原始阶段,一般来讲,瓷的胎体必须经过1200度到1300度的高温烘烧,方可具备瓷的物理性能,而陶瓷只需900度左右的温度即成,所以,瓷是人类进步的标志。青瓷烧造成功是在东汉,以河南、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江西、江苏等地墓葬出土的青瓷为佐证,从原始青瓷到东汉成熟青瓷,经历了1000多年。

到隋唐时期,随着对外贸易的繁荣和发展以及铜币的流通量扩大,使瓷器及日用品逐渐取代了铜器的地位;五代时,更是“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一时期出现了越窑秘色瓷。“秘色瓷”原是一种贡品级的越窑青瓷,它始于唐代,盛行五代十国和北宋初期,釉色分青和青绿两种,色彩清亮秀美,玉质感强,是难得的珍品,花口牡丹纹盘,花口双蝶纹盘,鹦鹉纹盘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当时的瓷器生产业已遍布全国,出现了许多窑厂,形成了“南青北白”一白一青南北呼应的格局。

到了宋代,中国的瓷器发展进入了一个繁荣昌盛阶段,艺术造诣之高,达到了中国瓷器史上的第二个高峰。官窑瓷器不惜工本,精益求精;民窑瓷器粗犷豪放,独具匠心。这时期出现了声名显赫的“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另外,还有以烧制青瓷著称的耀州窑和龙泉窑。景德镇以创烧青白瓷而闻名遐迩,它经历了400多年经验积累,在技术成熟的基础上,又吸收历代名窑之所长,工艺独步天下,成为元、明、清三代全国瓷业中心,代表了制瓷业的最高水平。

清代是中国陶瓷繁荣的鼎盛时期,其中康熙、雍正、乾隆三代被认为是整个清朝陶瓷业最为辉煌的黄金时期,工艺复杂、色彩丰富、大气磅礴、造型优美,当时御窑场制作分为钦限、部限官窑瓷器,前者是专给皇上用的,后者是给朝廷和外交礼宾用的。清代发扬了传统青花,这一时期创烧的新品种粉彩、水墨五彩、珐琅彩、斗彩加粉彩等,出现了多品种的单一色彩,而镂雕、转颈、转心的工艺技巧,更是达到了鬼斧神工的境地。

从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因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不同,瓷器产生了不同的种类,并随着人类不断的发展创新,尤其是明清瓷器丰富的造型、精湛的工艺,更吸引收藏爱好者对陶瓷的钟爱与追捧,出现了国内外收藏者竞相购买的局面,进而促进明清民窑青花瓷大幅度价位的提升。从近年的青花瓷收藏来看,价格一年比一年势头好。目前,瓷器的收藏可分为六大类:第一,是老窑瓷器,一般是指元代以前的瓷器;第二,是元代瓷器;第三,是明代瓷器;第四,是清代瓷器;第五,是民国瓷器;第六,是文化大革命瓷器和毛主席用的瓷器。当然,每一类中还有官窑瓷和民窑瓷的区别。目前最热的是元、明、清三代的官窑瓷。

官窑瓷就是宫廷用瓷,它的来源方式有两种,一是“贡器”,二是“官厂”生产,其要求和选制都有专人十分严格地把关,是以工艺精湛、造型别致、色彩丰富亮丽、数量稀少的优势成为艺术品市场上的“贵族”,更是拍卖行的宠儿,但价位较高。

我们大家在收藏过程中应注意防伪,因为历代都有仿造本朝和前朝器物的习惯,它在我国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各种奇奇怪怪的“作旧”技巧、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作假”手段也花样繁多层出不穷,收藏爱好者要慎重购买,细心观察,不断对比,但是“老仿老”有本朝仿本朝的,有后朝仿前朝的,只要是民国及民国以前的瓷器也称之为古董,都具有较好的收藏价值和空间。这是因为它仿制的年代已经进入了古董范围,和“新仿老”有很大的区别,另外,收藏者重要的是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要急于求成,不要东西买来就想出手去赚钱发财,对于古玩收藏更应理性对待;应多学习多查阅相关资料,多请教专家,反复仔细对比,这样才可以锻炼自己的“眼力”和“上手”能力,从而积累经验;不要总想去捡漏占便宜。当今古玩市场鱼目混珠,现在仿制品,做老做旧物品几乎到处都是,想淘真品就要多学习、多鉴别、多请教,多掌握相关知识,千万不要不懂装懂,否则,遇到真品你会错过,遇到赝品则易上当。总之,收藏本身更多的是在于品味一种文化,静养一种心境,取得知识的一个快乐过程。

古陶瓷脱釉的现象与鉴定方法


脱釉是指陶瓷表面的釉层脱离胎体的一种现象。脱釉的情况有全部或局部脱釉的,脱釉的陶瓷品种及窑口也比较复杂,范围也广,各种颜色釉瓷皆有脱釉现象。从时间上划分:通常是年代早的,相对脱釉就越严重;从区域上划分:中国南部、东南沿海地带的古陶瓷脱釉现象比北方重一些。从釉的烧成条件看:低温釉比高温釉脱釉现象及概率要高。如高温釉“黑釉”、“钧釉”的脱釉现象就少。

目前学术界普遍把脱釉的现象都归皆为“胎釉结合不好”。这句话的概念本来就含糊不清,也令人费解,脱釉结合不好是指结合不牢,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因为同一窑口、同一品种的陶瓷因出土地不同,脱釉现象也不同,有的全部脱掉,有的保存很好。根据本人多年研究脱釉的陶瓷现象分析:脱釉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也是脱釉具备的主要条件:

一、陶瓷埋藏地土壤中所含的酸碱性矿物质的含量多少及湿度,取决于脱釉现象的轻重。

二、脱釉的陶瓷大多为低温釉。

三、是烧成后形成开片现象多的陶瓷。

四、年代越久的陶瓷脱釉现象越严重。再加上上述三个因素,脱釉现象就更普遍了。

我们分析上述原因:第一、是土壤中的酸碱性物质对埋藏的陶瓷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与侵害性,特别是东南沿海雨水多的地区,因为在地下及土壤中富含水溶解的作用下,经长期浸泡釉层,特别是有开片的釉层,水中酸性物质分子经开片缝隙进入胎体及胎釉结合处,长期的侵蚀造成胎釉分离。从湿润的土壤中出土后,在干燥的空气中脱釉的速度会特别快(如同厕所中的砖瓦经腐蚀剥层一样)。

第二、低温釉陶瓷的瓷化程度不高,胎及釉的坚密度及坚硬度不高,质地也比高温釉松散,胎釉结构之间空隙大,更容易使水中的酸碱分子进入胎釉内部,这样就更加速了脱釉的速度和进度。所有结构致密、坚硬的高温釉,其耐酸碱的腐蚀及侵蚀性要比低温釉程度高,高温釉的脱釉现象也比较少。

第三、开片的程度问题,因为开片越多越细碎,其他物质就越容易进入脱釉的结构之中,也就是越容易吸水,这样就会加重酸碱性物质的腐蚀性,也就催化了脱釉进程。那么开片少或不开片的陶瓷,因其封闭性和致密性高,所以耐侵蚀性就强,脱釉现象也相对为轻。

第四、年代早晚的问题。实际上年代越久的陶瓷在上述三个因素的基础上,脱釉才越严重,所以年代越近的陶瓷,脱釉现象就越少。但这一点也不是绝对因素。

我们初步了解了陶瓷的脱釉原理及现象,那么我们对脱釉的特征和特点要进一步研究,以便建立一个对真品脱釉现象研究的根据。宏观着眼、微观入手是我们研究鉴定文物的基本手段,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更是我们研究鉴定文物的思维理念。对脱釉现象的研究,在中国陶瓷史上早已有之,唯缺乏对现象的微观研究,根据笔者多年的观察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脱釉的陶瓷,釉面通常仍有光泽度,不像做假、酸咬釉面似溶化发乌的现象。

2、脱釉的陶瓷釉层整体松散,即使在没有脱釉的地方稍加用力,即可刮掉釉层,赝品釉层没脱掉的地方通常则多坚硬。

3、脱得掉的釉层碎块呈较硬的大小片状或颗粒,有棱角,就像碎玻璃。经酸处理掉的开片则难有此现象。

4、发生脱釉的陶瓷层,开片处的缝隙在放大镜下观察,具有缝隙宽、拉开距离的特点。赝品则无此特点。

根据上述现象总结的特点,我们对发生脱釉现象的古陶瓷真伪的鉴定,是应有足够的方法进行的,应用上也不会很难。熟练掌握上述现象及原理对于鉴定古陶瓷无疑会起到关键的作用。反过来我们对比研究一下仿古陶瓷的脱釉现象及原理:

仿古陶瓷因为是新近烧出的产品,胎釉多具有坚密、结实的特点,没有经过常年的地下水及酸碱的腐蚀,其做伪现象极难达到真品的脱釉特征,或者说更难达到真品的综合特征。经酸处理过的釉面,再加上人工打磨敲击下产生的脱釉现象具有如下的特点:

1、经酸处理的地方,表面失光似溶化中的冰层,缺乏真釉层具有光亮、棱角分明的特点。

2、釉面完整的地方坚固,用指甲难以抠掉釉层。

3、打磨掉的釉层多集中在器表的突出部位及棱角处,凹面很难有此现象。真品除上述部位外,普遍有脱釉现象发生。

4、经人工打磨敲击下产生脱釉的部位及釉层,虽个别也有釉层棱角分明光亮的特点,但未经敲击的部位仍十分坚固,其综合现象也不具备脱釉的特点,脱釉部位乃人工所为!

5、脱釉的陶瓷皆为出土器物,多为器身颜色变深,脏兮兮、污浊的现象。

根据上述真品与伪品伪造脱釉现象的分析与对比,在鉴定古陶瓷的方法上就显得比较容易了。古陶瓷造假的技术日新月异、时时在进步,很多造假技术早已突破前人的鉴定理论,面对这种形势,鉴定应与时俱进,应对新伪品不断学习总结新的鉴定理论,才能更进一步提高鉴定技能。有关研究鉴定陶瓷的新方法还有很多,待下次续之。

古瓷器的仿制与辨识


瓷器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几千年来,古代匠师们创造了无数技艺精湛的瓷器珍品,遗存下来成为文化宝库中的巨大财富。在这些遗物中有各个时代的代表作和创新之作,也有后代仿制品,无不表现出高超的制瓷技巧。就仿古瓷而言,早在宋代,当时的几大名窑就有其他地方窑对之加以仿造的情形。元代瓷器中,则仿宋代钧窑和定窑较为突出。尤其明清两代仿前代瓷器更加兴盛,各朝均没有中断过。仿品的制作技术不断更新,有的达到乱真的程度,有的甚至超过了原有水平。而不同时代的仿品,又有不同的风格,从而丰富了制瓷的工艺。

清末民初,中外人士搜求历代古瓷者渐多,古董行生意兴隆,因而仿古和造假能手亦相继涌现。上自原始社会彩陶、黑陶,下至唐三彩、五代越窑与宋代各大名窑,乃至明代德化白瓷、山西法花以及明清各朝各代各类品种德景德镇官窑瓷器,几乎无不仿作。而且其中的绝大多数,由于烧造时的用意即在于拿来冒充真品,所以就不但要求神似,也极力追求每一点细节的形似,诚可谓处心积虑。加之当时去古未远,匠师们的经验、技艺、工具、环境、修养以至心境都与古人接近,因此,仅就烧造瓷器中的赝品--假古董而言,这一时期的造诣可以说是达到了空前的水平。

总的看来,古今制造仿古瓷的目的无非出于两类,一是发思古怀旧之心,保持传统品种;二是以假乱真,牟取商业利益。前者对瓷器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例如清康、雍、乾三朝,既是嗜古、仿古之风极盛的时期,也是大量新品种涌现的时期,可见在瓷器发展中,仿古不但不妨碍创新,而且能够促进创新。然而另一方面,从文物收藏和鉴定的角度看,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只要是仿制品,就会给我们今天造成困难。特别是古代那些技艺精湛的仿品,即便制作者当初的用心完全纯正,也不能排除后人利用其仿作来假冒真品,牟取暴利。

近年以来,瓷器已成为世界各国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所藏中国文物中数量最多、价值最高的品种。特别是今年来,古瓷的拍卖价格持续上涨。诸如宋代各大名窑、元青花、明永、宣、成、清康、雍、乾等明清官窑瓷器精品的拍卖价,动辄以十万、百万美元计,因此又进一步掀起了中国瓷器的收藏热、走私热、仿造热。其中,当然就难免真伪羼杂,泥沙俱下,令真正的瓷器爱好者感到无所适从,莫衷一是。因此,为了辨别真伪,就须系统学习文物鉴定的基本知识,掌握各时代瓷器的不同特征,同时还须了解仿制品包括赝品制作本身具有的一些特殊规律,以免入其彀中。

大体讲,瓷器鉴定主要是从器型、纹饰、胎釉、款识这样几个方面入手。器型方面,应侧重对器物造型的古拙、敦厚、粗笨、秀美、玲珑、华丽等不同风格进行研究,详加分析对比,摸清其演变规律。仅举玉壶春瓶为例,自宋代始创以至晚清民国,历朝均有制作,而风格却代有变迁。如清雍正时仿明宣德青花玉壶春瓶,虽然制作精工,但其余姑置勿论,仅造型一项的微妙差异亦可略见端倪。整体风格外,对于不同器物,还要从口、腹、底、柄、耳、颈、流、系、足以至器里等各个局部加以观察,看看各时代有何异同。若能经常把玩和测量古瓷的器体部位,体重厚薄,熟记大小,对于鉴定工作十分有利。

纹饰方面,也同造型一样,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无论题材内容、装饰手法抑或工艺技术,不同时期的纹饰均有不同的表现,成为瓷器断代和辨伪的有力依据。例如明初永宣瓷器中的青料晕散和下凹斑痕等特有现象,后代仿品都不能准确再现。清雍正仿永宣器,常用复笔加重点染青花来刻意仿效宣青的效果,但因钴料不同,就无法克服色彩漂浮的弊病。又如成化斗彩纹饰中花无阴面,叶无反侧;画人物衣纹不加渲染,表里不分,如著单衣。这些微妙的时代特点,往往为后世仿造者所忽略。至于施彩工艺的演变,如成化斗彩中独具的姹紫色和不施黑彩;明代及清初红彩均为深枣皮红色;明代绿彩多显黄绿色;粉彩是于康熙中晚期才出现的;此类知识必须具备。另外,纹饰图案所表现的画风和笔法,也特别值得注意。如后仿清前朝珐琅彩、粉彩、五彩、斗彩等器物,运笔常显拘谨、稚嫩、生疏、滞断,或图案层次不清,无生动感。还有的纹饰过于细腻,亦足以引起我们的怀疑。

胎釉方面,胎为骨,釉为衣。鉴别胎质时,可从器足的无釉处入手,注意胎土淘炼的纯净与烧结的缜密程度。因时代淘炼方法有别,明代以前较之清代、民国、胎土中含金属杂质为多。如著名的永宣细砂底器,露胎处可见金属自然氧化形成的黑褐色星点或火石红色;而后仿的清代、民国胎体,却均因淘炼过细,没有这种氧化斑,成为赝品致命的破绽。另外明代胎体迎光透视,多显肉红色;明成化胎体透光显牙白或粉白色;而清代及民国仿品则显青白色。清康熙瓷胎质纯净、细腻、坚硬,为清末民初仿品所不能及;而很多日本仿中国明清瓷器,其胎质烧结瓷化的程度又过高,以指轻扣,发声清越,就仿品之逼肖而言,亦成缺陷。至于鉴别釉面,主要应注意观察釉质的粗细,光泽的新旧,釉层的厚薄,以及气泡的大小和疏密程度。例如明代瓷器釉面都闪现不同程度的青白色,器足釉面与器身釉面多不一致;明早期釉面常有无色的自然开片及缩釉现象;明代宣德的桔皮釉,与请雍正和晚清、民国时期后仿器的小波浪纹之间,有着细微的差别;清康熙瓷器釉面具有紧密感,出现硬亮青釉,浆白釉,并有破泡现象…..凡此种种,各自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对于识破伪品最具说服力。另从釉面的新旧光泽看,很多作者故弄玄虚,将仿品釉面作旧:土埋、打磨、药滑、茶煮、浆沱,甚至稍加损破,以示出土状。然而这些不自然的作旧光泽,绝无古瓷那种年深日久、自然形成的酥光现象。

最后,款识方面,历代更是千差万别。体会各代款识的不同风格,可以从研究笔法入手,然后将真假瓷器款识相互比照,结合实物,反复审度字体的结构,排列的形式,落款的部位,以及款字色泽的深浅浓淡等。另外,还应注意总结同一时期早、中、晚期款识不尽相同的变化规律。总之,辨识瓷器真伪,上述条件缺一不可。同时,也要防止草木皆兵,对所见器物一概乱加猜测。欲提高鉴定水平,首先应多看真品,其次也可以选出一些典型的伪作赝品,经反复对比,切磋揣摸,积累经验。如此,对瓷器的真伪、年代,才能作出真知卓见的判定。

唐、宋、明等朝代古瓷器收藏的鉴别方法


在古代陶瓷生产中,在选料、配釉、烧窑等方面全凭窑工们的经验去把握,同时由于釉对窑温和窑内气氛较敏感,因而烧成的产品,在釉色、釉质等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胎釉成份完全相同的器物,因在窑内的位置不同,烧成后有时也会呈现不同的釉色,即所谓“同窑不同器”现象。以陕西黄堡耀州窑为例,其青釉的色调就有几十种之多,如蟹壳青、葡萄青、蛋青、虾青、豆青等。此外,古代瓷窑通常同时生产多种釉色的产品,如宋代耀州窑除生产青瓷外,还生产白瓷、黑瓷、酱色釉瓷等;宋代定窑除生产白瓷外,还生产黑瓷(黑定)、酱色釉瓷(紫定)和绿釉瓷(绿定)等。

虽然器物釉的特征为我们提供了有关器物窑口、时代和真伪等信息,在古陶瓷鉴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不是唯一的鉴定依据,同时还需要结合器物的胎、造型、纹饰、款式等其它方面的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这样才能保证鉴定结论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收藏景泰蓝知识

景泰蓝在历史上是国宝级的重器,曾经比玉石珠宝都贵重。长期以来,由于品种单调,批量生产,在市场上一度冷寂。近年来,景泰蓝在创新中重放异彩,作品精湛,极具收藏价值。

在北京的旅游纪念品商店中,景泰蓝经常摆在显眼的地方。也难怪,景泰蓝是京城工艺美术的奇葩,也是与玉雕、牙雕、花丝镶嵌、金漆镶嵌、雕漆、内画、漆画齐名的工艺美术“燕京八绝”之一。

发扬光大阿拉伯人的发明

景泰蓝,也叫珐琅。古代生产景泰蓝的工厂就叫珐琅厂。珐琅是译音,珐琅的工艺最早是由阿拉伯人发明的。珐琅自元代传入中国,先进入广州,广州人当时把珐琅也称为“佛郎”、“佛林”,后来逐渐地称为“珐琅”,珐琅也传到了日本,日本叫“七宝烧”。到了明代,中国在珐琅制作上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在景德年间,由于皇帝酷爱珐琅,其制造工艺日趋成熟,形成了具有中国工艺特色的珐琅艺术。珐琅的品种也日渐丰富,除了盒、盆、碗、烛台等日用品以外,还有花觚、鼎、尊等大的摆件;装饰图案更是多姿多彩的人物、花鸟、动物、果实、风景等;最为重要的是创造了许多新的釉色,仅蓝色就有钴蓝、天蓝、宝蓝、普蓝、粉青等。釉质优美沉稳、坚实浓郁、润泽光亮。由于许多器物多以蓝釉打底,创造了以蓝为主色调的风格,所以被称为“景泰蓝”,景泰蓝随后逐渐取代了珐琅的叫法。

景泰蓝曾是明、清两代宫廷名贵重器,当年宫里专设生产景泰蓝的机构,明代由内务府监造局掌管,清代由宫廷造办处内专门设有的“珐琅作”,专司景泰蓝制作。景泰蓝名贵一时,是皇家和王府的专用品,寻常百姓家里是见不着的。皇帝偶尔把它作为赠品赏给大臣,王公大臣以家里能摆件景泰蓝而炫耀恩宠和尊贵。因此,景泰蓝“比珠宝玉石更珍贵”。

据史料记载,景泰蓝到清中后期才传入民间。北京的景泰蓝民间作坊最早是清咸丰、光绪年间才有的,当时有名的字号有老天利、杨天利、德兴成等,他们制作的景泰蓝不逊于宫内的“珐琅作”。北京的景泰蓝在1904年美国芝加哥世界博览会和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两次获奖。

新中国成立后,景泰蓝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在掐制和纹饰上不仅增添了上百余种工艺,而且在造型和题材上又创新了200多个品种。景泰蓝已成为北京工艺美术的重要代表,也是国家领导人赠送外国国家元首的国礼之一。

制作工序有108道

出北京天坛南门,过景泰桥,穿景泰街,便是中国生产制作景泰蓝最具权威的企业——北京市珐琅厂,现在许多游客都来这里观看景泰蓝制作的神秘过程。

景泰蓝制作工艺繁复,有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十余道主要工序,如果连小的工序也算上,一件制品要经过108道工序,且全部用手工精制而成。最让人叫绝的是掐丝与点蓝。掐丝的师傅仅凭手中的一把小镊子,就能把柔软而有韧性的扁丝七折八拧,弯来弯去变成了一条龙身、一只凤头、一朵牡丹、一株兰花。然后将一根根扁丝粘在铜胎上,就像绘画中的白描,它不是用笔勾线,而是用丝来表现。一个光秃秃的铜胎经过掐丝艺人“心运其灵,手熟其巧”的装扮,山水人物、四季花开、龙飞凤舞等千姿百态的图案便跃然胎上,俨然一幅没有上色的立体画卷。景泰蓝在历史上是国宝级的重器,曾经比玉石珠宝都贵重。长期以来,由于品种单调,批量生产,在市场上一度冷寂。近年来,景泰蓝在创新中重放异彩,作品精湛,极具收藏价值。

在北京的旅游纪念品商店中,景泰蓝经常摆在显眼的地方。也难怪,景泰蓝是京城工艺美术的奇葩,也是与玉雕、牙雕、花丝镶嵌、金漆镶嵌、雕漆、内画、漆画齐名的工艺美术“燕京八绝”之一。

明宣德青花瓷的特点

经过了明永乐时期的创新和发展,宣德朝成为明代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宣德时政局也比较稳定,经济发展较快,天下较为富足,为制瓷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加上宣德帝本身喜爱艺术,擅长书画,在他的倡导下,艺术风气激荡,对青花瓷的创作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器形

宣德青花瓷的造型凝重敦厚,制作精致。底足多为圈足,以浅圈足为多,盘、碗等器的底足多有棱边感。后仿者底足处理的过于圆滑,足端滚圆,无棱边感。

纹饰

宣德青花瓷一改永乐的纤细风格,画意豪放生动,笔法遒劲甜畅,内容题材丰富,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尤以龙纹威猛雄健,为明清两代之最。还有一些特征性画法,例如笔画相连的回纹;蕉叶中经用较粗双线勾成,不到叶间相聚成三角形状;莲瓣边框不填色,而莲瓣满色等。现代仿品多笔法呆拙,全无自然豪放甜畅之感。

胎体

胎体坚致细白,大器多为厚胎,盘底为光滑无釉的白砂底,没有旋痕。后仿器的胎体处理生硬而显得娇柔造作,砂底处常见清晰的旋纹。琢器的胎体一般分段横接而成,虽然制作精细,仔细观看仍然能看出衔接痕迹。清代所仿扁壶则采用对开模制,前后台模而成,因此在器身两侧可见或摸到拼缝痕迹。现代仿品的器身则没有横向的衔接痕。

釉面

多橘皮纹是宣德青花瓷的突出特征,釉质肥厚细润,釉面多白中泛青,在器身器足的边际、棱角等转折处,常有呈水绿色的积釉。有的釉面气泡密集,大小不一,呈乳浊状。琢器的器里釉汁流淌不均,可见垂流痕。清代仿宣德器中,特别多乳浊现象。雍正时仿宣德器最多,但釉色青中泛白,釉泡大小一致而无层次,橘皮纹过于规整,也不自然,现代仿器的釉色过深,釉层却薄,有的没有橘皮纹。

鉴定明洪武红釉瓷

红色是明王朝的吉祥之色,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推崇,因此红釉瓷的生产极受朝廷重视。洪武三年,朱元璋正式颁布了“以红色为贵”的旨意,并要求宫中内外皆以红色作为装饰。但因烧造技术的原因,洪武朝的高温红釉器传世较少,釉里红器物反而较多。

一是造型及成型工艺与元代基本相同,现传世的洪武朝红釉主要有盘、碗类器物。用印花纹饰装饰的,多为龙纹。

二是红釉呈色红中偏黄,釉多呈暗红色,釉面有杂志,施釉不均。

三是品字云或折带云为洪武的时代特征。

四是同一器物施有两种颜色,红或蓝,或红配以其他高温釉色。明洪武红釉瓷传世完整器十分稀少,仅发现有盘、碗、高足杯等品种,应该都是官窑烧造的御用品,故其收藏价值当远远高于其他品种。

香港利丰古董私下交易中心

联系人;市场部王经理联系方式18217770742

联系地址上海市虹口区纪念路488号荣振大厦13楼

QQ1617989614

QQ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号码736521162

公司网址

辨别明永乐青花瓷与宣德青花瓷

元末明初连年战争,导致明初制瓷业萧条,但随着经济的恢复,永乐、宣德两朝,形成了明代瓷器制作的第一个高峰。宣德朝的青花瓷和永乐时期的差别不大,有“永萱不分”的说法。但景德镇永乐与宣德官窑发现后,这个难点已基本解决。

款识

从款识看,永乐青花仅见压手杯一种有四字篆款,其他均无款识,宣德青花多有款,常见者为六字楷款。

胎釉

永乐青花胎体轻巧,纹饰纤细,釉面无橘皮纹,宣德青花胎体厚重,釉面有橘皮纹,纹饰粗放,同一种造型,永乐轻,宣德重。

纹饰

永乐青花纹饰明显带有元代遗风,宣德青花完全摆脱了元代遗风,自成风格。永乐凤纹较少,宣德则凤纹多见,或龙凤并用,或凤纹与番莲、云纹相配。

工艺

永乐官窑做工精细,瓶、罐等立体造型接痕修整细致,不像元代以及明初那么明显,而宣德时则少有接痕。永乐大盘底足多细沙底,修整的十分细腻,仅泛出小块的铁红斑,一般器物以釉底为主,釉底白釉匀净,釉薄处泛黄色,厚处呈浆白色或闪青白色,有一部分底釉开有细片纹。宣德亦如此,但砂底比永乐略欠细腻,且火石红斑重于永乐。

鉴识明永乐与明宣德红釉瓷

永乐时期,由于红釉烧造技术逐渐成熟,器物比前朝明显增多,这是成功烧造出的鲜红釉器色调纯正,光莹鲜艳,。宣德时红釉瓷器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不仅成型工艺比永乐时更好,而且烧造出的数量和器形也比永乐时期增加许多。这时的红釉器釉色光彩耀眼,红如宝石,后世称之为宝石红。

典型器

在明永乐红釉器的传世品中,以带有永乐官窑款的器物最为典型。宣德朝的红釉器形丰富,传世品也多,其中以无款的红釉僧帽壶和景德镇珠山出土的鲜红釉暗刻花梅瓶最为典型。前者壶口形状如僧帽,器物施鲜红釉,光泽度高,底部无款识。后者器表红釉经高温熔融后,稍有垂流,但垂流不过足,与足边齐削。

器形

明永乐、宣德时期红釉器造型有梅瓶、盘、碗、洗、高足碗、僧帽壶、莲瓣卤壶、梨形小执壶、凤首壶、炉等,均造型规整。其中宣德红釉梨式壶与永乐器形基本相同,只是壶腹略显肥厚,颈部盖上的系及宝珠顶较大,圈足较高。

胎釉

明永乐红釉是以铜为着色剂,用高温石灰釉在还原气氛中焙烧而成。一改元代暗红色调,鲜艳如初凝的鸡血,且呈色稳定,因色泽鲜红而名“鲜红”。宣德红釉器胎体较厚,釉层不流不裂,色调庄重肃穆,釉面匀称,艳如宝石。这时因高温熔融状态下釉层垂流,致使口沿多有一道自然形成的圆润白边,俗称“灯草口”。

古陶器的仿制手段与几种鉴定方法


随着河南境内一座北魏时期古墓被盗消息的披露,在北京古玩市场上冒出了一批古陶俑。这批古陶俑的出现引起了文物专家的关注,并掀起一场北魏古陶俑“抢救性收购”的热潮。然而,古陶俑越收越多,其真伪引起了人们的怀疑,古陶器的鉴别显得愈发重要。古陶器到底有哪些仿制手段,鉴定专家会告诉你鉴定古陶器的几种方法。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走近科学》。在古玩市场,如果是真品,被人买走,就叫做“拣漏”;如果是赝品,被人买走,就叫做“打眼”。“拣漏”的人自然是满心欢喜,但是,“打眼”的人也绝对不会高喊“打假”,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中国历来就有“古玩市场不打假”的习惯。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习惯,所以热闹繁荣的古玩交易市场背后,就隐藏着很多行业里的秘密。要想在鱼目混珠的古玩交易市场中淘到古陶器的真品,就必须具有一定的对古陶器真伪的鉴别能力。

1993年春天,某家报纸披露了一条消息,消息说,河南省境内一座北魏时期的古墓被盗,古墓中的陶俑陪葬品几乎被盗幕者洗劫一空,这个消息令中国考古界十分震惊和痛惜。

中国古陶瓷科技鉴定中心鉴定师毛晓沪:这些作为陪葬品的陶俑,是当时的人们仿照当时社会的各类人物还有些动物制作的陶器。那么北魏时期的陶俑,流传至今,就是我们出土的是极其有限的,数量非常稀少,那么,这些东西呢,无论是它的的考古价值,还是收藏价值都是非常高的,一般来讲,它应该是作为国家一级文物,非常珍贵的。

在中国的古代,上层贵族人物死后下葬的时候,要在其坟墓中放入大量的陶俑作为陪葬品,以显示其尊贵。正当人们为这批河南被盗陶俑的命运担忧的时候,在北京古玩市场,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1993年10月,北京的天气秋高气爽,南三环的潘家园古玩市场热闹非凡。在一家出卖古玩的摊位上突然出现了一批古代的陶俑,这些陶俑外表斑驳古旧,很像是刚从土里挖出来的。然而,它们的出现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毛晓沪:中国人很忌讳这一点,他认为这东西不吉利,谁也不会说跑墓里挖来那个陶器摆在家里头,那玩意儿在中国传统的思想里头是接受不了的。

清朝末年,八国联军的洋枪洋炮打开了闭关自守的中国大门,蜂拥而入的外国列强为中国的古陶艺术所倾倒,他们如获至宝,进行了大肆的掠夺和外运,致使中国大量的古陶器流失海外。

毛晓沪:他们到中国来,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并不很了解,你像那个唐三彩、北魏的、汉代的这些俑什么的,他们认为呢,这正是体现了东方文化古代艺术的一种风貌,所以他们是非常喜欢的,他们没有这种忌讳。

到了民国中期,这些流失海外的中国古陶器在欧洲的文物市场上价格飞涨。当时,最受外国人钟爱的中国古陶制品是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带有釉面的陶器,它也是古代贵族人物的一种陪葬的冥器。一件黑色或者蓝色为主色调的唐三彩,在欧洲市场上的价格高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美元。

北京故宫博物院陶瓷专家杨敬荣:唐三彩国外人为什么后来就外国人为什么喜欢呢,因为它颜色比较鲜艳,有点火爆热烈,代表着大唐盛世,所以美国人、欧洲人特别喜欢。

受欧洲古玩市场的影响,中国的古陶俑市场也在民国中期以后开始升温。随着考古业的兴起和发展,年代愈久远的古陶器越来越受到世人的重视,特别是彩陶或者彩绘陶时期以前的陶俑作品,收藏界更是不惜重金加以收购。

可是,一连几天,出现在潘家园古玩市场上的这些看上去很珍贵陶俑只是静静地摆在摊位上,尽管有许多人前来探询,却没有一笔交易成功。是因为它的价格太高还是另有什么原因呢?

杨敬荣:就怕买假了,是都有这么句话,因为在这个搞艺术品收藏,都有这个真伪的问题,他只要是买假了的时候,这东西就是好多等于价值就荡然无存,你贵一点没关系,说这东西是老的将来肯定还会升值。

在一万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掌握了陶器的制造技术。相传距今一万多年前,有一位心灵手巧的妇女叫尤陶氏,她常用泥巴捏一些玩具供小孩玩耍。有一天,一场大火烧毁了她的家园。

毛晓沪:相传这场大火以后,悲伤的尤陶氏突然发现,她用手工捏制的各种玩具变得更加坚实,而且耐水。于是呢,人们就尝试着用这种方法呢,制作各种器皿和食用器物,这样呢,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陶器就出现了。

在对西安半坡文化遗址的考古中发现,在6000年前,我国出现了彩陶。当时人们烧制的陶器主要是当作盛水或者食物的食具,如陶罐等器物。而陶俑的出现是从秦朝开始的,这个时期的陶器已经发展到了彩绘陶的烧制时代。

毛晓沪:这种彩绘陶器呢,主要就是用来,作为贵族的陪葬冥器而制作的。

1993年秋天,在北京古玩市场上突然冒出的这些陶俑,就是彩绘陶。不久,一位在文物部门工作的文物专家也来到潘家园的古玩市场,摆放在摊位上的这些陶俑,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将这些外表斑驳古旧的陶俑一一拿在手里仔细端详,从这些陶俑的艺术风格上来看,很像是北魏时期的作品。

这位专家突然想起了前不久报上登载的河南古墓被盗的消息,心里不禁疑惑,眼前的这些陶俑和被盗的北魏古墓有什么关系吗?这些陶俑是被盗的真品还是高仿的赝品呢?

杨敬荣:陶俑尤其是陶俑,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越来越高,所以这东西一值钱了,仿制品就开始出现了,而且仿的水平越来越高,出现了很多这个高仿的产品,有的确实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

像这样只是在造型上吸收古代陶器的一些装饰艺术风格,进行简单的模仿,仿制出来的陶器往往只是一般的工艺品,而对于古陶器的中仿产品,在仿制手法上就比低仿高超了一步。一般它是以古陶器的实物为蓝本,无论从造型还是从器物的装饰风格上都要与所仿制的古陶器相同。

主持人:最难鉴别也最容易使人上当的应该是一些古陶器的高仿品了。对于这些带有釉面的现代高仿唐三彩来说,作仿者同样采用了真品唐三彩的成型工艺,不但器物的造型、器物表面的装饰风格与真品丝毫不差,而且作仿者还下大工夫对新仿的唐三彩进行了作旧处理,而最容易让鉴别者打眼的往往就是陶器的旧貌。前不久我们的记者,暗访了一家仿制唐三彩的作坊,目睹了做仿者给唐三彩做旧的全部过程。

仿制者在对已经烧制好的唐三彩进行做旧时,先把唐三彩横着放进盛有一定浓度的氢氟酸或者醋酸的池子里浸泡,这样就可以通过化学反应,从而去掉新仿唐三彩表面的亮光。然后将唐三彩捞出来,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将唐三彩放进盛有一定浓度的高锰酸钾化学剂的池子里浸泡。

唐三彩的釉面上有许多小的裂纹,也就是一些小的开片,保存至今的古代唐三彩的开片裂纹都呈现出铁锈的颜色。仿制者利用高锰酸钾同样使新仿的唐三彩釉面的开片裂纹呈现铁锈色。最后把唐三彩埋在已经处理过的土里面,使其表面和腹内再沾上土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