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瓷器边纹 > 导航 >

烟雨青山隐景窑 小镇折枝山茶纹瓷都

烟雨青山隐景窑 小镇折枝山茶纹瓷都

古代瓷器边纹 古代瓷器旋纹 瓷器的旋纹鉴别

2020-09-29

古代瓷器边纹。

洪荒野史,华韵五千;士农工商,鸿雁青天。中国瓷器在世界享誉盛名,她的出现对中国对世界有着巨大的文化贡献。黄泥清水和之;碓舂淘以制不之;然搅而细萝虑后翻之,实之;凝胚烧后洗料勾勒;高温焚邪后而釉色;青花素胚跃然碗底,冉冉九舞仕女如初妆新娘,色白花青锦鲤跃然水面,千年小镇窑烧里的秘密,在江南烟雨青烟深处被隐去。

瓷器由土陶变化而来。在远古的洪荒时代人们以水和泥晒干,能制成装盛的器物,从简单的功能到皇家御用瓷器,瓷器的历史走过了千万年的云烟,到了今天,承载着千年古国文明的小小瓶器刮起了艺术品收藏投资市场一股强劲的风暴,瓷器价格日益走高。

景德镇江南水乡边的隐世小镇,清风绿柳白杨,小道流水人家,青瓦白墙,山雨朦胧,素绢油伞黄花,瓷魂窑火千年。自五代时期开始生产瓷器,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是四大传统名窑之一,产品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

千余年来,景德镇制瓷业集历代名窑之大成,汇各地技艺之精华,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手工制瓷工艺生产体系,创造了中国陶瓷史上最辉煌灿烂的一段历史。其成就之高、影响之大、技艺之精湛、品种之齐全,是任何时代,任何其他窑场都难以企及的。

青花瓷始于唐宋,成于元朝,熟于明朝,巅于清朝。它蓝白相映,怡然成趣,晶莹明快,美观隽久。白釉青花一大城,花从釉里透分明,使人赏心悦目,被世人赞誉“人间瑰宝”,色白花青,素胚勾勒是青花瓷的特点,其花纹大都以花卉或情景故事为主,光润透亮的青花釉与素雅明净的白胎巧妙配合,互相衬托,颇具中国水墨画之特色。

从丝绸之路到郑和七下西洋,瓷器已然成为中国在国际上的代名词,像一张名片一样打开了国外无数艺术品爱好者探索中国的大门,不断诞生的瓷器成交高价也让瓷器市场日渐火热。明永乐宣德年间青花瓷纹饰多见各种缠枝或折枝花果、龙凤、海水、海怪、游鱼等。胎质较以前细腻致密。釉质肥润,多见橘皮纹。两朝的器物相比,永乐的器型较轻薄、秀美,青花发色较浓艳、铁锈斑痕更重,纹饰较疏朗,描绘更细腻,底釉较白,器物多无款,仅见“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宣德器器体较厚重,纹饰较紧密,底釉略泛青,带款器较多,有四字或六字年款,并有“宣德款布全身”之说。总的说来,宣德青花数量大、品种多、影响广,故有“青花首推宣德”之说。这也反映了这一时期与外域、外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此件景德镇窑青花折枝山茶纹扁壶,瓷器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闪青;器身满饰青花纹饰,纹饰可分三组,颈部绘缠枝花卉纹,肩部绘蕉叶纹,腹部主题是折枝山茶纹。构图疏朗有致,有空间感;笔绘工细,画风流畅;青花色彩呈宝石蓝色,且有许多沁透入骨的铁黑斑疵,体现了这一时期的青花特征,是永乐官窑青花的典型代表作品。

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在巨大和悠远的时间发展带中,中国人质朴纯真,对过去的文化与习俗相承相传,生生不息。中国人向来对“青”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结。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汉心”到“名垂青史”;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到“青云直上”;从“青灯古佛”到“青天”,这也说明了,青花瓷之所以具有越来越高的市场价值,之所以其价格成倍上涨,主要是由青花瓷本身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科技工艺价值和美学艺术价值所决定的。(文章来源:广州百鸿艺术品展览有限公司)

taoci52.com小编推荐

涂绘瓷兮锦鲤跃 回眸盼兮景都隐


纵横文史千万年,眷恋红尘盼世乾,生魂元时断魂都,一红一白惊触目。瓷器是中国在世界上的标志之一,自丝绸之路、郑和七下西洋瓷器都起着两邦之交礼仪往来的重要信物。放眼观史,千年云烟,飘飘絮絮,清濛空灵,窑火不灭红透半天,管彤蛇走勾勒锦鲤红花,瓷白素胚游绕碗底。中国瓷器在国际艺术品投资市场上一直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悠久的制造年代,无人不被那惊心触目的工艺震撼,被那色白花青晕染,被那红鱼白瓷所惊叹;随着收藏的人群越多,使得瓷器的价格日益走俏。

景德镇是我国四大瓷都之一,有着“瓷都”美誉的江南小镇却对我国历史文化进程有着不容小觑的贡献。中国瓷器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景德镇烧制的瓷器从汉代便开始了。此时的陶器“质甚粗,体甚厚,釉色淡而糙”,“只供迩俗粗用”,并不远销。因此,影响所及,极为有限。五代时的景德镇以为南方最早烧造白瓷之地和其白瓷的较高成就而奠定了自己的地位,从而打破了青瓷在南方的垄断局面和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对于宋代青白瓷的制作,对于元、明、清瓷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是汉族陶瓷烧造史上重要的历史时期。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薄胎瓷人称神奇珍品,雕塑瓷为汉族传统工艺美术品。景德镇陶瓷艺术是汉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

在大多数人眼中,景德镇几乎与青花瓷划上了等号,这或许是人们对景德镇最直接的反应吧。谈及瓷器,许多人认为釉里红远不及青花瓷闻名,更有甚者闻所未闻,而在内行人眼中釉里红的价值却要比青花珍贵许多。把这两种高温釉下彩放在一块,工艺而言,釉里红的工艺要求比青花大得多。

釉里红,瓷器釉下彩装饰手法之一,创烧于元代。用的是铜红料,在还原焰中呈色。寥寥几字看似简单,却穷极了几代人的心思。在釉里红烧造时,由于铜为呈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的。简单说它是闷着火烧成的。温度稍高点,或稍低一点,它立刻就会失败,温度如果一低,颜色就会变黑,非常不好看。温度如果一高,颜色就飞了,没了,所以这对工匠技艺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早期的釉里红,常常做块面的装饰,填涂一片,要个大效果。不过后来人们发现即便是成块面的装饰效果,也可以加以利用和发挥,以至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品类。此品类中有两种经典的画面。一种是画三鱼,一种是画三果。素白的胎体上,完全没有辅助的装修,就画三条鱼或三颗果,也完全没有细节的刻画,红红的一片,却极传神,令人惊叹,深可玩味。在追求工细典雅的官窑器中,它显得极为另类,但却更附合文人画的写意精神,倍受推祟!

此件景德镇窑釉里红三鱼纹高足碗,高足碗端,造型优美典雅,精致小巧,瓷色朴实,釉色光泽艳丽。杯腹部用釉里红装饰了三尾鱼。在透明釉的映衬下显得简洁朴实,典雅鲜明,极有情趣,尤为鉴赏家和收藏家所珍爱。

自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以来,明代釉里红瓷品在国际拍卖市场上价位扶摇直上。1986年,一件明洪武釉里红牡丹莲花纹大盘在香港以940万港元为日本人拍走,据专家估计,此品当今若再上市拍卖,价位当在2000万港元以上!1989年,一件洪武釉里红牡丹菊花大碗更以2035万港元的创世界纪录价位在港拍卖成交。这一价位不仅是釉里红瓷品和明瓷拍卖之最,也是中国文物艺术品在国际拍卖市场上所创高价位纪录之一。至今,明代釉里红瓷品在国际拍卖市场的高价位一直保持稳定状态,几乎每件明釉里红瓷品,都能在拍卖市场上以不低于百万港元的价位成交!影响所及,清初釉里红瓷品,在拍卖市场上价位也直追明瓷。

如今的景德镇随处可见瓷器碎片拼凑而成的图案,瓷白花青烟雨蒙,几千个春秋沉沦下来的小镇,一如当初窑火刚烧的时候一样,恬静安然,恍若世外桃源,清雨烟蒙青山轻,苏园景窗竹影长,如今的景德镇的瓷器依旧是中国名瓷,是国际上艺术品市场上一抹浓郁的色彩,染上了时光和故事经纶的古代瓷都瓷器,价值更是难以估量。(文章来源:广州百鸿艺术品展览有限公司)

明成化黄地青花折枝花果纹盘


明代成化朝以瓷器闻名后世,无论是斗彩鸡缸杯还是青花、甜白瓷都深深的影响这后世的瓷器审美,成化黄地青花很少人了解,明成化黄地青花凝重艳丽的青花与色泽淡雅的黄釉地相互映衬,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黄地青花为青花瓷品种之一,其制作工艺是在青花烧成后再于白釉上挂黄釉,复炉850℃~900℃低温焙烤而成。黄地青花瓷明代宣德始烧,成化、弘治、正德时期烧造量较大。其造型和纹饰基本相同,器物相近者,掩其铭款难辨其朝代。成化盘多边款砂底,弘治、正德为釉底年款,宣德二者兼有。所绘图案吉祥,寓有子孙昌盛,连绵不断之意,纹饰排列别致,极富装饰效果,釉彩搭配协调,令人赏心悦目,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此黄地青花折枝花果纹盘高5.2厘米 口径30厘米 足径20.4厘米。盘撇口,弧壁,广底,圈足。器内、外以黄釉为地绘青花纹饰,内心为折枝石榴花纹,内壁为折枝硕桃、柿子、樱桃、荔枝四种瑞果纹,外壁为折枝莲纹,外口沿青花横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书款。外底糊米痕砂底。

景德镇粉彩:烟雨江西孕育烟雨瓷


粉彩又被称为“软彩”,是釉上彩瓷器的一个品种。一般的彩绘方法为先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勾画出图案的轮廓,然后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将颜料施于这层玻璃白之上,用干净笔轻轻地将颜色依深浅浓淡的不同需要洗开,在砷的乳浊法作用下,玻璃白呈不透明的感觉,与各种色彩相融合后,便产生了粉化作用,进而使红彩变成粉红,绿彩变成淡绿,黄彩变成浅黄,其余颜色亦变成不透明的浅色调,并可通过控制加入量,来获得一系列不同深浅浓淡的色调,呈现粉润柔和之感。

按照出现的历史年代来分类,粉彩瓷还是陶瓷的最后一个主要品种,在艺术效果上独树一帜。由于粉彩是一种釉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因此也叫“软彩”。所谓釉上彩,就是在烧好的素器釉面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600℃至900℃高温烘烤而成。粉彩瓷器是在康熙五彩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始见于康熙晚期,后历朝流行不衰。

清同治年间名窑粉彩瓷器传世品不是很多。它综合了康熙与雍正两朝的制瓷工艺,进一步发展本朝瓷器,从而创造出许多新颖的粉彩瓷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同治时记事档中记载了许多同治时景德镇御厂为宫廷制瓷的史实,据史料记载,同治七年皇帝大婚,由江西巡抚景福负责烧造“大婚礼造器”达七千余件;同治九年为慈禧烧造一批陈设体和殿的“体和殿”款瓷器;光绪时为慈禧寿辰又烧制了数以万计的色地粉彩瓷器。这些宫廷用瓷,装饰风格基本相同,除了少量用冷色地外,大都以浓重的暖色做地,如大红、大绿、明绿、明黄、藕荷等色地,绘寓意万寿喜庆的花鸟、花卉纹饰,题材丰富,同治皇帝大婚粉彩餐具以明黄为地,绘红蝠金团寿、五蝠捧寿、蝴蝶双喜、梅雀与丛竹等达十多种纹饰,都是经过“大内”批准制作的。

本次上拍藏品高5.7cm,口径20.6cm此盘葵口外撇呈菊花瓣状下收,足部外撇、深凹足平底胎土淘练精细。修胎工艺精湛、彩面色浆自然、釉面洁白莹润粉彩绘西蕃莲纹,色彩艳丽,浓淡技法娴熟,用笔流畅,优雅大气。足内矾红字“大清同治年制”六字篆书款。为同治年间真品无疑,同治时期的白地粉彩瓷器色彩较浅淡,喜绘折枝花卉。此时乾、嘉常用的色地“开光”装饰已基本停用,仅在皇帝和皇后结婚时专用粉彩瓷器上才有“开光”龙凤的画面。

粉彩瓷的花纹立体感强,色彩丰富鲜艳,打破了过往瓷器色彩单调的局面。其多以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为主,如龙凤纹、福禄寿、松鹤、桃、八仙等,山水景物、人物故事、花卉鸟兽、草木虫鱼皆可入画,极富诗情画意,融汇中国工笔重彩的构图与技法,形象生动。如今,粉彩瓷越来越受收藏者欢迎,在收藏界享有“一粉彩器顶三青花”的美誉。

晚清粉彩瓷价格将稳步攀升

近些年来,彩瓷收藏行情大涨,早在2001年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清雍正粉彩蝙桃橄榄瓶”就已被拍至4150万港元;2006年佳士得推出的大收藏家张宗宪收藏的“清乾隆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以1.5123亿港元拍出,创当时粉彩瓷器的市场最高价;2011年佳士得春拍上最为人所瞩目的“清乾隆粉彩镂空团螭龙纹时时报喜转心瓶”,估价高达2亿元,至今也仍传为行业佳话;2013年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清康熙御制胭脂红地珐琅彩莲花图碗”,刷新了康熙时期瓷器拍卖的最高价成交纪录,使得康熙瓷器实现了突破5000万元大关。这些藏品虽不是晚清时期作品,但足以可见粉彩市场的认可度。

2006年以来,受清三代官窑瓷器行情持续攀升的影响,晚清名窑瓷器的价格随之大幅上涨。虽然相对清三代瓷器而言,晚清瓷器的价格较低,正因为如此,瓷器收藏者近年来纷纷将视角转移到了这一板块上。粉彩是乾隆时期由斗彩演化而来的创新品种,绘画工艺复杂,烧制难度极高,但烧造出来的瓷器色彩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

粉彩瓷器尊贵典雅,釉彩妍美多姿,彰显出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珍罕程度必为世人所推崇,其最具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之处,即在于它的出现丰富乾隆朝洋彩瓷器的实物资料,印证文献关于乾隆朝洋彩烧制的记载,还原一段近乎遗忘的辉煌历史,它的出现开启了中国陶瓷工艺史上一个新潮流的到来,见证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盛况,蕴涵着千古一帝的无比自信与至高品味,殊为可贵!

隐于市的鉴宝高手


据了解, 当今鉴宝专家分成几种,从优到劣,第一种是出自新中国成立前的名门望族或清宫后裔, 本身就是大藏家,见过大量真品,眼力超凡,但不靠鉴宝谋生,只偶尔露峥嵘;二是新中国成立前即在琉璃厂等古董行业谋生的人,新中国成立后转入国家文物部门,从事文物鉴定,鉴宝经验丰富,但由于自己不事收藏,事不关己自然不够尽心, 眼力也比第一种稍逊;第三种是学术派和经验派, 学术派有学历、缺眼力,理论知识丰富而实战经验不足,容易被高仿品骗倒,经验派有眼力缺学历,也包括考古队出身的人,往往只认自己见过的东西, 容易犯经验主义错误,只要是自己没见过的精品或珍品,常常断真为假;第四种最多,就是类似上文所述那位专家一样的“江湖郎中”,他们或者在国家文博单位工作过,或者获得过非文物部门的一些技术职称,对鉴定缺乏正规学习和锻炼,却擅长于包装自己,言必称“专家”、“理事”、“研究员”,是什么都敢鉴、什么证都能开的“砖家”。

而即使是著名专家,也常常犯下低级错误。2006 年,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副秘书长张浦生在公开场合表态,目前全国元青花瓷完器的真品还不到300 件,在全球目前仅有的几百件元青花瓷完器中,只有不到30 件绘有人物形象, 中国仅保留有八件,分别藏于江苏、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和香港的专业收藏机构。“这是典型的‘外来和尚能念经’,盲目把国外的理论请进国内,国外专家说300 件,国内专家就跟着念。我不能理解的是,还有那么多元青花在土里埋着, 怎么就知道总数了? 上次在国家博物馆,讲解员竟然也这么说,我认为这简直太荒谬了。”据了解,在江西高安博物馆,单从一座元代晚期的窖藏里就出土了24 件质量上乘的元青花和釉里红瓷器。

黄云鹏认为,真正的鉴定高手,不是专家, 而是商家。“仿古瓷不可能做到100%乱真,谁都没这个本事。真正的专家在产区、在市场里。比如鉴定景德镇瓷器的专家在景德镇,定窑的在定窑,龙泉的在龙泉。博物馆专家只看到库房里的瓷器,数量有限,不懂工艺,不调查窑址,能鉴定好吗? 就算一般的能鉴定出来,但高仿做旧当真卖,他们就迷糊了。你看那些卖老瓷片的文盲,康熙雍正,一看一摸就知道真假,为什么? 他们做了二三十年的生意,过手的瓷器十几万片,能看错吗? ”

德化窑暹罗字纹青花罐


清代泰国华人订烧的中国瓷器精品:

福建泉州 陈锦山

该件清德化窑暹罗字纹青花罐(图1),高16.5厘米,口径20厘米,腹宽21.5厘米,底径14.4厘米;撇口,短颈,丰肩,鼓腹渐内收,圈足(图2)外张,纹饰为青花图案,青花局部发色蓝黑,浓淡分明,器内外施满釉,釉细腻莹润。胎细白,胎质致密。肩部及口沿处各饰一圈青花双弦纹,弦纹间饰绳纹。腹部饰四个白地青花开光,开光内缀暹罗字纹饰,其间饰一朵大牡丹,下腹以网格纹环装平铺。

暹罗,即今泰国的古称,是古代中国贸易的主要国家。明代,中国与暹罗使节交往频繁,清乾隆年间还在广州设立“本港行”,专门办理对暹罗的贸易、税务等事项。德化瓷器作为明清时期的大宗出口商品,在对外贸易占据重要地位,该瓷器为新加坡友人从泰国南部征集而来,属回流藏品。

此件暹罗字纹青花罐,造型古朴大方,暹罗字纹为并排的三个独立字体,与图案纹饰均为青花,花卉轮廓清晰,不作涂染,青花色泽淡雅,浓淡有别,线条随意自然,图形简单,疏密结合,排列有序,胎体较轻,胎足修饰整齐,既简洁又不失大气,为泰国华人在德化订烧的瓷器,是德化外销瓷中的精品。

北京诚轩拍卖: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中国瓷器的发展,在唐代以前,青瓷占主导地位;唐代以后,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到了宋代,则品种众多,瓷器生产呈现出百花争艳的景象。元代景德镇白地蓝花的青花瓷烧制成熟后,情况就起了急剧变化。从14世纪二三十年代到15世纪前期,大约仅仅过了70年,景德镇的青花瓷器就占据了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其他大部分古老的瓷器窑场都相形见绌,景德镇也由此成为中国的瓷都。尽管明、清两代的德化、石湾、龙泉、宜兴和磁州各窑也还在进行生产,但各地的特色产品无论从品种或数量上都无法和景德镇相抗衡。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周杰伦一首《青花瓷》传唱南北,但是这句传达了如此美好意境的歌词被马未都听去了之后立马指出“有毛病!”后来此歌词作者方文山在某次“狭路相逢”中向马先生解释道“其实这首歌一开始是叫《汝窑》啊……”吃瓜群众恍然大悟:你说的好有道理!

“天青色”本就是用来形容汝窑,这还要插播一个小典故:北宋徽宗年间,一日徽宗从梦中醒来,在梦中他看到雨过天晴天空出现的颜色,于是他便让窑工以此入色,制作出天青色的瓷器,瓷器烧成之日,徽宗便以“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为名,从此天青色便是汝窑的代名词。

北京诚轩2017年春季拍卖会第831号拍品

清乾隆 仿汝釉八方瓶

33.2cm. High

成交价(人民币):1,725,000

天青色的汝窑让我们领略了宋瓷之美,那么作为贯穿元明清600余年的爆款品种——青花瓷又有哪些我们不得不get的小知识呢?

上世纪40年代,人们还不太认识元青花的面貌。50年代初,美国学者波普(John Alexander Pope)根据现藏英国大维德基金会(David Foundation)带有“至正十一年”题记的青花云龙象耳瓶,对照伊朗阿特别尔寺及土耳其伊斯坦堡博物馆所藏青花瓷进行深入研究,出版了两本著作,他以此瓶为标准器,把凡是与此相类的青花瓷器都定为“至正型”,这样就在传世的一批青花瓷器中辨认出一大批元青花瓷器来。这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青花瓷瓶高63.6厘米,瓶身主题纹饰为缠枝扁菊、蕉叶、飞凤灵芝、缠枝莲、四爪云龙、海涛、缠枝牡丹和覆莲杂宝,其颈部有题记:“信州路、玉山县、顺城乡、德教里、荆堂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捨香炉、花瓶一副,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殿,胡净一元帅打供。”

“至正十一年”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图片来源于网络)

元青花的地位被认识以后,人们很自然地要追溯它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早在唐代的巩县窑就开始使用钴蓝装饰陶瓷器,但制作工艺尚未发展至成熟,便随着巩县窑的衰落而中断了。到了14世纪的元代,在景德镇烧制出了胎洁釉润、色泽艳丽的成熟元青花瓷。青花瓷器迅速成为了主流瓷器,大批量进行烧制,这也意味着对钴料的需求日益增大。

在青花瓷器的烧制中,所用原料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原料烧制出的颜色特点也不尽相同,各具风格。

北京诚轩2019年春季拍卖会第877号拍品

元 青花缠枝灵芝纹高足杯

11.1×9.8cm. Diam.×High

成交价(人民币):345,000

出自波斯的进口青花料苏麻离青,又称苏泥勃青,是元末明初时期景德镇青花瓷的专用料。因苏麻离青料中含铁量高,因此用苏料绘制的青花瓷器色彩蓝艳,会带有银黑色的铁锈斑以及晕染现象。

北京诚轩2011年春季拍卖会第660号拍品

明永乐 青花四季花卉纹菱口大盘

38cm. Diam.

出版:

《诚轩拍卖十周年精品图录》,2015年11月,第205页

成交价(人民币):3,507,500

大部分精美的元青花瓷器都是使用进口的优良苏料,明代永乐、宣德的官窑也会大量使用苏料进行绘制。浓郁的色泽是苏料广受青睐的原因,但青花瓷器的大量烧制使得优良的进口苏料供不应求,来自更多别地的优秀原料慢慢也被用来烧制青花瓷器。

北京诚轩2019年春季拍卖会第873号拍品

明嘉靖 青花留白双龙捧寿纹盘

22.7cm. Diam.

成交价(人民币):1,472,000

回青料,是来自西域的进口料。《天工开物》中写到“回青乃西域大青,美者下曰佛头青”。从明正德晚期起,官窑青花改用回青,嘉靖、隆庆、万历都使用的是回青料。回青的色泽同样艳丽,但与苏青有所不同的是,回青的蓝中泛着些紫。史册有载,明嘉靖时期使用回青时,一般会与石子青按比例掺和使用,发色纯然一色,蓝中透紫。

用于烧制青花瓷器的国产原料种类不少,石子青是其中用的较多的一种。石子青料的颜色表现取决于原料的研磨精细度,精细研磨出的石子青料色泽较蓝,研磨程度愈粗糙,其表现出的青色中就会愈加泛灰暗。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用石子青料烧制的青花瓷器颜色淡雅别致。

北京诚轩2010年秋季拍卖会第875号拍品

明成化 青花花鸟图杯

6cm. Diam.

出版:

《诚轩拍卖十周年精品图录》,2015年11月,第208页

成交价(人民币):6,048,000

国产料中另一常用的原料是平等青料,又称坡塘青。平等青料曾流行于明代中期成化、弘治、正德三朝,特别是在成化弘治时期官窑民窑都在使用,呈色特点蓝中泛青灰,色泽淡雅,成色稳定。青花渲染有见“棉絮”状。

北京诚轩2013年秋季拍卖会第650号拍品

清雍正 青花夔凤纹双陆尊

18.5cm. High

出版:

《诚轩拍卖十周年精品图录》,2015年11月,第218页

成交价(人民币):3,565,000

国产料还有珠明料、浙料等不同品种,其中珠明料多数被用于明崇祯、清康熙年间。因其色蓝醇正,鲜明亮丽,常被用于勾线绘画人物、渲染山水等,又有“翠毛蓝”之称。浙料出自浙江绍兴一带,大量流行在整个清代。雍正、乾隆两朝使用的浙青色泽最好,蓝艳亮丽。

?北京诚轩2007年秋季拍卖会第49号拍品

清乾隆 青花茶花纹太平有象观音瓶

26.7cm. Diam.

出版:

《诚轩拍卖十周年精品图录》,2015年11月,第217页

成交价(人民币):6,048,000

如果说“天青色”代表了汝窑的淡雅之风,那青花瓷在不同时期表现出的色泽的多样化,就是一千个人眼中的一千种哈姆雷特,每一种都带着不一样的风韵和性格。

北宋婺州窑青瓷堆纹瓶


陈列在浙江省永康市博物馆的北宋婺州窑青瓷堆纹瓶(图1),1980年出土于永康市西溪镇棠溪村的一座北宋古墓。该瓶通高38、口径9、底径10.3厘米,通体施淡青色釉,宝塔形盖,口(图2)微敛,长颈,腹部束腰,呈阶梯状,是婺州窑堆塑艺术的代表作。

瓶体从颈至腹部分三层捏塑粘贴,每层级宽约4.5厘米,整体布局错落有致。其中,上层为抬棺材者,领头者举幡而行,抬棺者步履稳健,心情沉重,但形态自然;中层孝子、孝女等24人,痛哭前行,神情极度悲伤,乐队敲锣吹笙,为死者送行,行于其后;下层贴塑生肖动物羊等9只作为死者随葬品。它造型精致、制作精良,不仅反映了当时婺州窑的工艺顶峰,也反映了宋代时期的民间丧葬风俗。送葬仪仗队伍采用写实手法,造型生动逼真,为研究宋代地方丧葬习俗提供了具体形象的实物资料。同时人物形神皆备,动物活灵活现,完美体现了婺州窑堆塑艺术风格,是婺州窑以堆塑见长的现实作证,从而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浙江古代越窑、瓯窑、婺州窑、德清窑早期的原始青瓷均有以堆塑来装饰作品的习尚。其中以堆塑艺术见长,并以此为鲜明个性艺术风格的窑系当属婺州窑。婺州窑是唐、宋时期我国六大青瓷地方历史名窑之一。婺州窑烧制年代早,瓷器种类繁多,制瓷工艺先进,以精美的堆塑附丽于朴素的器型之上,形、塑相得益彰。永康是古代婺州窑系中的重要成员。永康市内婺州窑址众多,在婺州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永康市博物馆,还收藏有800多件婺州窑瓷器,这些瓷器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永康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及民间习俗情况。

那婺州窑为什么以精美的堆塑见长呢?这应与婺州窑所在的金衢盆地的土壤富含铁质元素有关。含铁丰富的瓷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再加上婺州窑的窑工掌握熟练的堆塑工艺,才能创造出精美的堆塑艺术品。

唐代邢窑弦纹高足杯鉴赏


藏 家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繁华的盛唐,那些宽袍大袖、衣带生风的飘洒高逸,那些锦心绣口、直入心脾的盛唐诗词,还有那些惹人沉醉、南柯梦随的美酒与传奇,以及这些曾经窑变无双、晶莹剔透的盛唐名瓷,每一个盛唐符号都能诱引心中无数的狂想。

我的狂想源于一支唐代邢窑弦纹高足杯,此杯高约11厘米,撇口,弧腹,下承以高足,把柄,或许有人因此之故称其“把杯”。其釉色洁白如雪,有类银似雪之称,胎体洁白,瓷化程度好,是唐代邢窑的代表力作。该杯作为酒器,是我最珍视的收藏,不仅能够追慕繁华、凭吊辉煌,更能小酌赋诗,陶冶性情。

高足杯之为酒器,源于古人饮酒须持器之说,古人云,“非酒器无以饮酒,饮酒之器大小有度”。中国人历来讲究美酒美器,饮酒之时更是讲究酒器的精美与适宜,所以酒器作为酒文化的一部分同样历史悠久,千姿百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酒器的制作技术、材料、外型自然而然会产生相应的变化,故产生了种类繁多,今人目不暇接的酒器。无论是天然材料还是陶、青铜、漆、瓷、玉乃至后来的金银,都可以作为制作酒器的材料,且每个时代都有相应的特色。

此件高足杯的惊艳之处还在于其釉色简洁,刻划爽利,通体圆润,这同邢窑瓷器一直追求的返归自然有莫大关联。“绘事后素”,盛唐瓷器所钟爱的也是这略带古拙的白色。白瓷在唐时厚拙的微带灰色的白,渐渐长成一代佳人,杯沿尖上都是不尽的洒脱味道。这款盛唐邢窑弦纹高足杯,白中掺杂着胎泥细腻的灰,偏偏又要摆一个略显西化的姿势,素雅又不肯忘了妩媚,杯身之上,两道弦纹斜斜掠过,平添一段风流。它像什么呢?我呆了呆。它这么老实地站在这里,身上窑火的烟尘未尽,留在身上的浓浓田园风味,却不世俗。可是你偏偏不肯仅限于此,釉层之下的细腻,骨骼的简练美丽,指尖轻叩时动人的声音穿透人毫无防备的耳膜,直抵脏腑。最是那挺拔的高足,坚忍高洁,即使稍露芳容于角落,也成风景。每一件看似脆弱的瓷器的出世之前都经过了高温的磨炼,经历了1200摄氏度的高温,“曾经沧海,巫山非云”,瓷器也就愈发冷香入骨了,如果斟下一杯盛唐下酒,可谓平生快事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