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青瓷器 > 导航 >

越窑绳索纹青瓷罐改写青瓷史

越窑绳索纹青瓷罐改写青瓷史

古代青瓷器 古代青瓷器制作 古代青瓷器教案

2020-09-29

古代青瓷器。

越窑绳索纹青瓷罐

越窑,是中国青瓷史中的一个瑰宝,在唐代,越窑的工艺达到顶峰,唐人陆龟蒙曾用诗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赞美它的美。在这部绵延了几千年的青瓷史上,有一件来自东汉时期的越窑瓷器不得不提,几十年前,它的意外问世曾举世瞩目,它把我国烧制成熟青瓷的年代往前推进了200年。这件越窑瓷器便是宁波市奉化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奉化历史文物陈列馆)收藏的越窑绳索纹青瓷罐。这件瓷器有何特殊之处,又是如何改写了青瓷史呢?

在奉化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王玮的记忆中,这件青瓷器打从来到所里开始就没在所里待多久,“一直在外面巡展,它不仅是我国汉代越窑瓷器的代表作品,也是越窑青瓷中的‘明星’”,她笑道。

越窑绳索纹青瓷罐敞口、宽沿、斜肩、鼓腹下腹内收。器物高17.6、口径11.1、底径11.6厘米。如果说到特殊之处,则在于它的纹饰。你会看到,它的肩至上腹部贴刻有绳索纹,上有凸起的绳索结钮,通体施青绿色釉,近底部露胎。

这些绳索纹除了装饰,也暗示了它的用途。王玮表示,这件瓷器应该仿制了生活中的打水桶,相比于不易保存的木质打水桶,瓷质的打水桶更适合作为随葬品,与它的主人一起长眠于地下。

1995年6月,经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专家鉴定,这件青瓷罐成为国家一级文物,而且是一级中的甲等,也就是我们常说到的“国宝”。它也成为了我国第一批一级文物中的一员。

一件瓷质打水桶何以为国宝和频频出展的“明星”?它的重要性在于,将我国烧制成熟青瓷的年代向前推进了200年。幸运的是,它也是墓中出土的唯一一件完整青瓷。

这段故事还要从几十年前它的惊艳面世说起。

1978年5月12日,奉化县白杜行政村南岙自然村村民在一座名为蟹山的小山坡平整土地时,山体塌陷,露出了一个黑洞,在一阵惊慌之后,生产队长冷静一想,这里有可能是一座墓。文物管理部门的专家闻讯后,马上赶赴现场调查,果不出所料,这是一座大型的汉代砖室墓。

这座墓由前、中、后三室组成,墓全长13.8米,全部用砖砌成。和很多抢救性发掘的墓葬一样,这座墓在早期也曾被盗,但仍留下了一批宝贵的文物,其中一块墓砖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刻在其背后的是一张买地券。在买地券上,他们读出了珍贵的纪年字样:“熹平四年六月”。由此可知这座墓是一座纪年墓,墓的年代为东汉熹平四年。

让专家们感到遗憾的是,因为墓顶塌陷,墓中的瓷器已基本被压碎了,但有一件瓷器却奇迹般地幸存了下来,保留了几千年前的越窑之美,这便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件绳索纹青瓷罐,也正是因为它的完整出土,将当时我国烧制成熟青瓷的年代往前推进了二百年。

为什么能这么说呢?

王玮告诉记者,当时学术界一度将青瓷烧造的年代确定为东汉晚期,这件青瓷器的年代为熹平四年,也就是东汉中晚期,改写了青瓷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作为汉代越窑瓷器的代表,它也为越窑青瓷的断代提供了一份重要的实物资料。

也因为它在青瓷史上不可取代的地位,但凡提到青瓷,就少不了它的身影。

taoci52.com精选阅读

西晋越窑青瓷人形灯台


越窑是我国古代南方著名的青瓷窑,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之一。越窑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宁波等地。其生产年代自东汉至宋。唐代是越窑工艺最精湛的时期,居全国之冠。

越窑之名,最早见于唐代,越窑青瓷与唐代的饮茶风尚关系十分密切,其瓷质造型和釉色之美,深受饮茶者的喜爱。饮茶风尚又影响了越窑青瓷的型制。唐和五代时期最著名的青瓷窑场和青瓷系统,也称为“秘色窑”。

魏晋六朝时期,江南地区受战乱影响较少,社会经济较为繁荣,南方制瓷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一时期越窑青瓷烧造极为繁荣,陶瓷器逐步替代了金属、漆木等制品,从而渗入到当时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青瓷灯具在这一时期亦颇为普遍,此时的灯具,照明方式主要有烛灯与油灯两种。烛灯带有用来插蜡烛的插孔,以狮形烛台、羊形烛台为代表;油灯则带有用以放置油脂燃料的浅盘状灯盏。

本文介绍的这件西晋时期越窑青瓷人形灯台(见图)系当时的油灯,现藏于江苏省溧阳市博物馆。该灯台通高16.8、口径8.5厘米,由灯盏、灯柱、灯盘三部分构成。灯盏为碗形,外沿饰有两道弦纹。灯柱为一跽坐人俑,人俑头顶灯盏面带笑意,鬓角留有络腮胡,头带网纹卷沿帽,脑后有两条丝带垂系,人俑身着带有圆圈及长条纹的长袍,双手置于胸前,持一长方形带手柄器物,系魏晋时期常用的物品“便面”,即扇子。

古籍文献中对便面多有记载,如《汉书·张敞传》中这样记载:“自以便面拊马。”颜师古注:“便面,所以障面,盖扇之类也。不欲见人,以此自障面,则得其便,故曰便面,亦曰屏面。”

该人俑制作工艺系以模印成形。从人俑的整体风貌来看,疑似为当时胡人造型。灯盘为盆形,宽沿有破损,盆底有三个兽蹄形足。灯台器物玻璃质感强烈,釉色莹润,青中泛黄。

这件越窑青瓷灯台造型颇具创意,人物具有强烈的写实意味,体现了魏晋六朝时期士族阶级的生活情趣。

以人俑作灯柱在同时代的灯具中较为少见,《中国陶瓷全集·三国两晋南北朝》中收录有一件浙江余杭出土的相类似器物。

名瓷欣赏—越窑青釉绳索纹罐


越窑青釉绳索纹罐 东汉

圆口、溜肩、鼓腹、圈足,肩部堆塑交错排列的绳索纹样。通施青釉,釉面光润,胎釉结合紧密,瓷化程度已接近于现代瓷器水平。它是东汉晚期瓷器由原始瓷向近代瓷器过渡的一个标志。

商周到西汉这一时期的原始青瓷所涂的釉是用石灰石加粘土配制而成的,在氧化气氛中烧成,由于含铁元素,所以呈青绿、黄绿。灰绿、褐绿等颜色。器表多拍印米字纹、方格纹,麻布纹,圆圈纹,曲折纹、叶脉纹,篦纹,水波纹,云雷纹等纹饰。主要器型有:尊、豆、葫、盂、罐、盖罐、提梁壶、鼎、瓮、算簋、酹、杯、钵等,绝大部分器型仿当时的青铜器器型而作。

东汉时期原始青瓷制作精细,胎多为灰白色,施釉方法已改为浸釉法,陶瓷日用品如碗、盘、罐、盘口壶等成为主流。东汉青瓷在造型和装饰上与原始青瓷很相似,但是在胎釉的化学组成以及烧成温度等方面则有本质的不同。东汉青瓷胎质致密坚硬,胎色多为灰白或淡青灰色,瓷化程度较高,敲击声音清脆。釉层均匀,胎釉结合紧密,仅个别有剥釉,积釉现象;釉色青绿,也有些为青黄,但釉面匀净。

龙泉青瓷发展史


拥有1600多年历史的龙泉窑是我国制瓷史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窑系,窑址在今浙江西南部山区。

龙泉青瓷作品主要以釉色吸引人,是最著名的颜色釉瓷器品种。工艺上,具有多次施釉,厚釉,玻璃光感很强等特点。 龙泉窑在南宋时达到黄金时期。北宋灭亡后,北方人大量南迁,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南移,而北方汝窑、定窑等名窑又被战争所破坏,瓯窑和越窑也相继衰落。到南宋晚期,由于北方制瓷技术的传入,龙泉窑结合南艺北技,创造了我国青瓷史上的顶峰。

这一时期,龙泉窑出现了一种碧玉般的厚釉瓷,这种厚釉瓷分黑胎和白胎两类。同时,龙泉青瓷就藉海上贸易兴起之利,从海路大量出口,行销世界各国,成为当时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对外贸易产生的大量需求带动了新的制瓷作坊大量涌现,产品烧制技艺质量不断提高。 宋代龙泉窑有两类产品:一类是白胎青瓷、胎质细腻致密,白中泛青,釉层柔和无开片,足底露胎处呈赫红色,俗称“朱砂底”。其典型器物是粉青、梅子青,有人认为这就是习惯称的弟窑器。粉青色正是铁还原的标准色。由于釉药下注,往往在转折部分釉药较薄,露出白色胎骨,成一条白线,即就是所谓的“出筋”;这种出筋,也往往出现在凸雕的花纹上。弟窑还有翠青色,浓淡不一;豆绿色,颜色与汝窑器大致相同,往往不易分辨。另一类是黑胎青瓷,属龙泉仿官窑。 龙泉窑分为哥窑和弟窑。

在南宋,龙泉窑占得了一席之地,特别是哥窑,位列“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之其一。在这里,我们按照釉色和胎体对哥窑和弟窑进行甄别。哥窑梅子青釉,釉面多开裂,俗称“冰裂纹”,胎体铁黑,风格古朴,有金丝铁线、紫口铁足之称。作为哥窑的兄弟窑,弟窑白胎厚釉,色泽柔和,温润如玉,青翠欲滴,烧造质量略逊于哥窑一筹,但总体水平仍领先于国内其他窑口。

南宋末期,龙泉窑进入鼎盛时期,粉青和梅子青的烧制成功,巧夺天工,在我国瓷器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粉青、梅子青是公认的青瓷釉色的巅峰,它不仅意味着龙泉窑制瓷技术水平的提高,其本身也包含了更丰富的审美意蕴。

南宋龙泉窑很多器皿的新造型都是传承古代青铜器演变而来的。人们在审视这些玲珑隽秀的南宋龙泉窑青瓷时不免要发出惊叹,它们身上带着太多官窑器的影子。

越窑青瓷的装饰技法有哪些


越窑青瓷的装饰技法有“低岭头类型”和“官窑型”,装饰技法主要有刻花、划花、印花、堆塑、褐彩、镂雕等。银锭湖低岭头、开刀山一带的南宋时期瓷业遗存中,存在着二种制品类型。一种制品与越窑晚期风格相近,但就总体面貌而言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另一种产品与北方汝官窑制品颇为接近,称之“官窑型”制品。有学者把这二种制品类型共存的瓷业遗存,命名为“低岭头类型”。低岭头类型遗存的内涵特征,即“后越窑”的内涵所在。

刻花、划花在越窑青瓷中最为常见,变化脉络清晰,伴随着越窑的整个发展过程。花纹有植物纹、动物纹、昆虫纹、人物纹、几何形纹等,形式多样,构图美观。上林湖后段二、三期是越窑初创时期,青瓷制作粗糙,釉层薄而无光泽感,已出现刻花。到了四期,刻划兼施的花纹明显增多,刻花、划花少见。花纹以荷花为主,还有荷叶纹、鱼荷纹等。荷花有二叶荷花、四叶荷花,形状各异,丰富多彩;荷叶纹也有二叶、四叶纹。这类荷花、荷叶纹成为当时比较流行的纹饰。它具有四个特点,其一是刻与划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线条富有变化,具有层次感;其二是从刻划线条的交错现象来看,是先划后刻,即先在坯体上划出纹样,然后再紧挨纹样的轮廓外侧刻出一道粗线条;其三是花纹布满整个碗、盘、盆的内壁,往往在内底刻划盛开的荷花,周壁刻划荷叶;其四是在碗、盘、盆的口沿上刻四曲,成四等份,曲较浅,曲下外壁划粗棱线,此种装饰技法一直沿用到五代。五期时,刻划兼施的花纹几乎不见,而盛行划花。虽然器物仍以素面为主,但划花占有一定的比例,明显比前期增多。花纹仍以荷花、荷叶纹为主,有二叶荷花、四叶荷花、荷叶、荷花飞鸟纹等。花纹各异,构图注重对称,线条挺拔健壮,自由奔放。花纹主要装饰在碗、盘的内底、盒盖面上。这些荷花纹的形状基本上保持着前期的特征,但花纹的布局,从碗内壁通体缩小到内底;荷叶由大变小,呈不规则三角形状。碗、盘口刻四曲,曲下外壁划棱线的装饰手法非常流行,曲口较前期深,演变成葵口,形似花瓣,整器像一朵盛开的荷花。到七期,器表装饰仍以素面为主。划花在继承晚唐风格的同时,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细线花,纹样在龙纹、交枝四荷纹、交枝四花纹、缠枝纹、朵花纹、波浪纹等。刻花仍比较少见,花纹有仰覆重莲瓣、龙纹等。至八期,划花是最盛行的一种装饰。线条纤细、流畅、繁密,构图讲究对称,布局圆满,这成为划花的重要特征。在装饰纹样题材中,以植物花纹最多见,动物纹亦大量出现,人物故事比较少见。植物类的花纹有四缠枝花、四交枝花、二缠枝朵花、二缠枝菊花、荷花、四荷花、缠枝荷花、缠枝团花、波浪纹等;动物纹有对鸣鹦鹉纹、鹦鹉衔枝纹、云鹤纹、双凤纹、飞鸟二缠枝朵花、飞鸟四缠枝朵花、龟伏荷叶纹、鸳鸯戏荷纹、龙纹、双蝶纹、飞纹、飞鸟二缠枝朵花、飞鸟四缠枝朵花、龟伏荷叶纹、鸳鸯戏荷纹、龙纹、双蝶纹、飞雁纹;人物故事类的有人物宴乐图等。刻划花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花纹有莲瓣纹、牡丹花、开光牡丹花、龙纹、摩羯纹、双凤牡丹纹、波涛纹等。其中有许多莲瓣纹往往先用细线划好图案,然后在花瓣轮廓线外侧用斜刀刻出深浅的粗线条,使整个图案层次分明,立体感强,达到较好的艺术效果。九期时,划花、刻划花明显减少,刻花增多,但所装饰的纹样简单、草率、呆板。虽有少量比较精细的制品,但远不及上期制品那样精致。此期的纹样有朵花、双线朵花、二缠枝朵花、四缠枝花、菊花、荷花、荷叶、莲瓣纹、牡丹花、双蝶纹、鹦鹉纹、摩羯纹、人物纹等。双线纹是新出现纹饰,常见于碗、盘的内壁和壶、罐的外壁。

北宋婺州窑青瓷堆纹瓶


陈列在浙江省永康市博物馆的北宋婺州窑青瓷堆纹瓶(图1),1980年出土于永康市西溪镇棠溪村的一座北宋古墓。该瓶通高38、口径9、底径10.3厘米,通体施淡青色釉,宝塔形盖,口(图2)微敛,长颈,腹部束腰,呈阶梯状,是婺州窑堆塑艺术的代表作。

瓶体从颈至腹部分三层捏塑粘贴,每层级宽约4.5厘米,整体布局错落有致。其中,上层为抬棺材者,领头者举幡而行,抬棺者步履稳健,心情沉重,但形态自然;中层孝子、孝女等24人,痛哭前行,神情极度悲伤,乐队敲锣吹笙,为死者送行,行于其后;下层贴塑生肖动物羊等9只作为死者随葬品。它造型精致、制作精良,不仅反映了当时婺州窑的工艺顶峰,也反映了宋代时期的民间丧葬风俗。送葬仪仗队伍采用写实手法,造型生动逼真,为研究宋代地方丧葬习俗提供了具体形象的实物资料。同时人物形神皆备,动物活灵活现,完美体现了婺州窑堆塑艺术风格,是婺州窑以堆塑见长的现实作证,从而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浙江古代越窑、瓯窑、婺州窑、德清窑早期的原始青瓷均有以堆塑来装饰作品的习尚。其中以堆塑艺术见长,并以此为鲜明个性艺术风格的窑系当属婺州窑。婺州窑是唐、宋时期我国六大青瓷地方历史名窑之一。婺州窑烧制年代早,瓷器种类繁多,制瓷工艺先进,以精美的堆塑附丽于朴素的器型之上,形、塑相得益彰。永康是古代婺州窑系中的重要成员。永康市内婺州窑址众多,在婺州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永康市博物馆,还收藏有800多件婺州窑瓷器,这些瓷器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永康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及民间习俗情况。

那婺州窑为什么以精美的堆塑见长呢?这应与婺州窑所在的金衢盆地的土壤富含铁质元素有关。含铁丰富的瓷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再加上婺州窑的窑工掌握熟练的堆塑工艺,才能创造出精美的堆塑艺术品。

越窑青瓷蟾滴鉴赏:小小蟾蜍的无穷玩味


越窑青瓷蟾滴,原称“三足蟾蜍水盂”或“三足蟾蜍形带托盘青瓷水盂”,为1983年12月10日出土于浙江省慈溪市彭东乡寺龙桥头泥沙中。全器十分完整,通高6.7厘米,系在荷叶形托盘中,上置蟾蜍形水盂组合而成。淡灰胎,质细腻,通体施湖绿色薄釉,滋润光亮,局部表微泐,足面依稀见有支钉痕。

从其轻盈端巧的器型特点来看,当属文房用具。清代许之衡著《饮流斋说瓷》称:“蟾滴、龟滴,由来已久。古者以铜,后世以瓷。明时有蹲龙、宝象诸状。凡作物形而贮水不多者则名曰‘滴’。”基此,本器应改称“越窑青瓷蟾滴”为宜。

蟾滴,造型可分上下两部分:上为水盂,下为荷叶形托盘。水盂呈立体的蟾蜍形,横长10.4厘米、高6.2厘米。蟾蜍躯体作扁圆状,昂首伸颈,口微启,水可从口中溢出,双目圆瞪,炯炯有神,头颈间有桃叶状角饰,颇富神奇色彩;后背微隆,器表满布象征赘疣的灵芝状乳钉装饰,两侧间施以如意形卷云纹;腹腔中空可盛水,上开置注水的圆孔;下腹部较为扁平,光素无纹;前有稍曲蹲的两足,趾间有蹼,后端弧收下敛,并有独足(肢)支撑如尾状;蟾蜍体态轻盈而又充满灵气,造型取其踌躇满志,以求一搏之势,生动逼真,栩栩如生,逗人喜爱。

下部的托盘作大口圆唇,浅腹坦敞,卧足。口径10.8厘米、足径3.5厘米、高1.5厘米。盘体呈两侧边缘稍内卷的荷叶形,内腹壁刻划纤细而清晰的叶脉,充分显示出惠风吹卷荷叶的一派盎然生机,将荷叶形托盘与蟾蜍形水盂巧妙地组合成蟾滴,可谓相映成趣,相得益彰。1985年,这件蟾滴,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并于1989年入选《国家文物精品展览》,为越窑青瓷中极其罕见的国宝。

越窑肈始于商周,青瓷成熟于东汉,源远而流长。逮至晚唐、五代及北宋初,以慈溪上林湖为中心的越窑,烧制的青瓷器已达到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顶峰,被列为中国瓷窑之首。尤其是吴越国时烧造的“秘色瓷”,更属闻名遐迩的高档宫廷珍品。依此件蟾滴造型和釉色特点显为北宋早期孑遗,且具有“秘色瓷”遗风,恰为晚唐诗人徐夤盛赞越窑青瓷“窍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的生动写照。其匠心独具的造型,玲珑典雅的神态,深奥奇特的寓意,令人遐思,玩味无穷。

蟾蜍,又称蝦蛤、蛤蟆、蟾诸、蛤蚆,属两栖纲,蛙科。在今日看来,好像形象丑陋,皮肤燥而多疣状黑斑点,特别是因它性情悠闲,行动迟缓而被俗称为“癞蛤蟆”或“疥蛤蟆”。然而,在我们的古人眼中,其貌不扬的蟾蜍,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蒙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闪耀着神秘的灵光,注入了神圣的法力,深深地烙印在古人的心中,成为顶礼膜拜的神物。认为蟾蜍可超度死者的灵魂,羽化升天成仙,以致在许多汉墓壁画、帛画和石刻上,常可看到神化的蟾蜍图像。

《抱朴子》曰: 蟾蜍寿三千岁者,头上有角,颔下有丹书;《玄中记》称,蟾诸头生角,寿千岁;而民间又有端午敬祝蟾蜍,可避兵燹之说;甚至还有王乔食白蟾蜍长生不老,得道成仙的故事流传,反映出蟾蜍不但是长寿吉祥的象征,同时还具有祈福禳灾的魔力,故文献中有蟾蜍万岁,背生灵芝,为世之祥瑞记载。在清代东轩主人所著《述异记》中,还有“古谓蟾蜍三足,窟月而居,为仙虫”之类记述。

脍炙古今,盛传不衰的美女嫦娥因服食西天王母的长生不死“仙药”后,飘然飞奔月宫变为蟾蜍的著名民间传说,更为蟾蜍戴上玉蟾、天上月神、月精、人间仙虫等桂冠,喻为月亮的代称。《淮南子·精神训》云:“日中有踆乌,而月中有蟾蜍”;《太平御览》(卷四)引《春秋纬演孔图》曰:“蟾蜍,月精也”;李白《古朗月行》诗有:“蟾蜍蚀月影,大明夜已残”;而金代元好问还专为蟾蜍作诗,称“小蟾徐行腹如鼓,大蟾张颐怒如虎”。

人间不起眼的小动物,被赋予神灵色彩,幻化成备受青睐的月宫宠物,擢为古往今来文人填诗赋词的歌咏偶像,于是前植桂树,琼楼玉宇错落有致,华贵富丽的广寒宫,又有了“蟾宫”之称。自唐以降,科举选官更益盛行,读书人应试中榜,则常被誉为“蟾宫折桂”。

这件青瓷蟾滴是文人雅士案前桌上不可缺少的文房用具之一,其上的蟾蜍形水盂,也称水注或砚滴,可盛水以备研墨之用,既实用而又十分美观。造型采用蟾蜍形象,显然蕴含着“蟾宫折桂”的美好愿望,祝福主人金榜题名,登科及第。

蟾蜍头上有角,暗喻长寿吉祥;而身作三足,也正同清代《述异记》所载:“俗语云,三脚蛤蚆无处寻”,“古谓蟾三足”相合(蟾蜍和青蛙一样有四足,只是从蝌蚪演变成蛙之时,短时间有尾和两足,古人不明底细,误以为“三足”,故有三足蟾蜍为世所珍之说),足见它是何等的名贵,寓意更是何等的深刻!杰出的越窑制瓷大师将情态优雅、形神兼备的蟾蜍,与出污泥而不染的荷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符合文人雅士的美好祈盼心态和审美情趣,又是一件富含艺术美感、价值连城的越窑瑰宝。其独特新颖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和灵性非凡的寓意,堪称中国陶瓷艺苑中的一朵光彩夺目的奇葩!

唐代越窑青瓷茶具的主要器形有哪些


唐代越窑青瓷茶具主要有碗、瓯、执壶、杯、釜、罐、盏托、茶碾等数种。

碗作为唐时最流行的茶具,造型主要有花瓣型、直腹式、弧腹式等种类,多为侈口收颈或敞口腹内收。到了晚唐,制瓷工匠创造性地把自然界的花叶瓜果等物经过概括,保留其感动人、最形象的特征,运用到制瓷业中,从而设计出葵花碗、荷叶碗等精美的茶具。

瓯是中唐以后出现并迅即风靡一时的越窑茶具新品种,是一种体积较小的茶盏。这种撇口斜腹的茶具,深得诗人皮日休的喜爱,他的《茶瓯》诗可说极尽了溢美之辞:“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如月魂堕,轻如云魄起。枣在势旋眼,苹沫香沾齿。松下时一看,支公亦如此。”

执壶又名注子,是中唐以后才出现的,由前期的鸡头壶发展而来的。这种壶多为侈口,高颈,椭圆腹,浅圈足,长流圆嘴,与流相对称的一端还有泥条粘合的把手,壶身一般刻有花纹或花卉动物图案,有的还留有铭文,标明主人或烧造日期。

至于茶杯、盏托、茶碾等物,在越窑中也常有发现,这类瓷器在釉色、温度、形状和彩饰上 均较好地体现了当时越窑的制作工艺和烧造水准。

除越窑外唐代还有哪些窑口生产茶具?

除越窑外,唐代生产茶具的窑口还有:邢窑,窑址在今河北内丘,以白瓷著名,其瓷器胎薄,玉璧底,色泽纯洁,造型轻巧精美,有“圆如月,薄如纸,洁如玉”的美誉,陆羽夸其“类银类雪”。

岳州窑,窑址分布在今湖南湘阴的窑头山、白骨塔和窑滑里一带,东晋时称湘阴窑。产品釉色青黄,胎骨灰白。

鼎州窑,窑址在今陕西铜川市黄堡镇,是宋代名窑耀州窑的前身,以生产青瓷为主,兼烧黑釉瓷器。

婺州窑,窑址在今浙江金华、兰溪、义乌、东阳、永康、武义、江山一带。创烧于三国,初期产品胎釉结合技术较差,容易剥落,其产品和造型受越窑影响较大,只是胎色呈深灰或紫色,釉色青黄或泛紫,釉中有奶白色星点。

寿州窑,窑址在今安徽淮南市的上窑镇、徐家圩和李嘴子一带。带。主要产品有碗、盏、杯、注子等。胎体厚重,胎质粗松,釉色以黄为主,著名产品为“鳝鱼黄”。

洪州窑,窑址在今江西丰城曲江、石滩、郭桥、同田乡一带。主要产品有碗、杯、盏托、碾轮等,尤以生产茶碾轮和盘心圈状凸起的茶盏托著称。釉色可分为青绿、黄褐和酱褐,其压印、刻剔、镂孔和堆贴等烧造技法很高。产品曾作贡品。

苏州东吴博物馆藏越窑褐彩青瓷赏析


青瓷褐彩鸡首壶

青瓷蛙形褐彩盘口壶

青瓷褐彩蛙鸟形水盂

蒋晓荣 苗青

瓷器,是中国古代先民的一大发明。考古发现表明,越窑青瓷系滥觞于商周至秦汉时越人所烧制的原始青瓷。然而,从东汉晚年到三国东吴晚期,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工匠们以氧化铁为呈色剂,施于釉下或釉上,竟然烧制出了精美的彩绘青瓷,从西晋到东晋,青瓷褐彩已十分流行,成为时代的标志。

苏州东吴博物馆的青瓷馆藏有三十多件褐彩青瓷,代表了两晋时期越窑青瓷的装饰特点,现将其中的典型器物进行初步赏析,以飨广大青瓷爱好者。

1.东晋,青瓷褐彩鸡首壶,高18.37厘米,口径7.7厘米,底径11.2厘米,灰白胎,盘口,鸡首状短流,鼓腹平底,肩部两侧有桥形系,并有一弧形柄链接口沿至肩部,通体施青釉,壶口、鸡冠、喙、眼及桥形系顶部以褐彩点缀,有画龙点睛之妙。

2.东晋,青瓷蛙形褐彩盘口壶,高8.3厘米,口径5.7厘米,底径7厘米。胎色灰白,器身施青釉,盘口,短颈,丰肩,鼓腹,平底稍内凹。器身有堆塑的蛙形,蛙头及四肢刻划细致,阴刻的线条疏密有致,流畅而有力度,形象生动传神,口部肩部及蛙身多处点染褐彩。

3.东晋,青瓷褐彩蛙鸟形水盂,高6厘米,口径3.9厘米,底径3.5厘米。灰白胎,直口平底鼓腹,此盂下部塑一向前游泳之青蛙,上部塑一振翅欲飞的小鸟,生动有趣,行内称此盂的造型为“海陆空”。青蛙是水陆两栖的动物,蛙身两侧还刻有翅膀,说明该蛙不仅能水中游,陆上跳,还能空中飞呢!加上背负的小鸟作一飞冲天状。由此可见,古人的想象力还真的很丰富!蛙盂施青灰色釉,釉面滋润亮丽,有细细的开片,蛙鸟的口、眼、冠、翅、尾部,均点缀褐彩,使器物更加活泼可爱。

4.东晋,青瓷褐彩象头蛙形灯,高10厘米,口径5厘米,底径12厘米,灰白胎,青黄色釉,釉水清澈亮丽。该器由蛙盂盏、象头灯柱及承盘组成,蛙盂盏在上,敛口扁腹,器身贴塑蛙的头尾及四肢,承柱粗短,上连灯盏,下接承盘,柱上方有双系,下方堆塑两对应的象首。承盘敞口,斜直腹,平底,器身多出点染褐彩。根据目前的资料显示,在三国两晋时期,青瓷熊灯已著称于世,屡见不鲜,但象首灯尚未见过,也就是说,这件象首蛙形灯可能是最早的一件了。象首灯的出现与佛教的传入有关,象头神犍尼萨为印度教及印度神话中的智慧之神,破除障碍之神。他是湿婆神和雪山神女帕尔瓦蒂的精神之子。在印度教中,他的信众广泛。是因为他不仅是排除障碍之神,同时他也是财神,是命运之神,是学识之神,代表着智慧,象征着吉祥和成功。中国人的象文化其核心也是智慧、吉祥、和谐、太平。此器造型构思巧妙,十分奇特,制作精美,而且品相完好,是一件极其珍罕的艺术珍品。

5.东晋,青瓷褐彩狮形烛台。高13.5厘米,长15.7厘米,孔径2.9厘米。灰白胎,釉色淡青微微发黄,狮子造型,身躯雄壮,四足短小,瞠目露齿,神态威猛。颔下长须,腰部微束,项脊刻划鬃毛,腹部两侧贴塑角状羽翼。脊中部竖一管状插孔与腹部相通。器身遍布褐色点彩装饰,如星光灿烂,十分壮观。此狮形烛台的造型与同时期石雕辟邪十分相似,曾被评为江苏省民间收藏精品,并印制成纪念邮票在全国发行。

6.东晋,青瓷褐彩鸡首壶。高22.8厘米,口径8厘米,底径11.7厘米。灰白胎,淡青釉微泛黄。盘口、短细颈,丰肩球腹,平底。肩部饰对称桥形系,一端饰上仰鸡首,长颈高冠,喙作流口,另一端作圆环形执手。器口、鸡首及执手有褐色点彩。器腹有褐彩线条绘成菱形图案,此鸡首壶的褐彩装饰很有特点,是点彩与线彩相结合的经典之作。

7. 东晋,青瓷褐彩鸟纹鸡首壶,高21厘米,口径7.5厘米,底径12.3厘米。灰白胎,青黄色釉,浅盘口,直颈较细,丰肩,平底。肩部附双桥形系、鸡首及高出盘口的执手。鸡首高昂,鸡冠高耸圆喙作流。肩部的执手两侧各有褐彩绘出的小鸟,小鸟形体准确,线条简练,笔法生动,极富神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青瓷褐彩彩绘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8.东晋,青瓷褐彩鱼纹钵,高10.4厘米,口径23厘米,底径13.5厘米,灰白胎,青黄釉,有细开片,口部微敛,深鼓腹,平底。口沿外壁装饰模印的联珠纹及网格纹。器内底用褐彩点画出一条大鱼,十分罕见!

2001年,由冯先铭先生主编的中国文物博物馆系列教材《中国陶瓷》一书,结合当时国内各地对越窑青瓷的最新考古成果,明确提出:“西晋后期出现以铁为主要着色剂的彩料,在已施釉坯件的口沿或肩部以圆点的形式着彩,多数是对称点四点。在整体的青色中缀以几点褐点,非常醒目,因在釉面上着彩,故称‘釉上彩’。瓷器上使用褐彩,在三国已经开始,但使用很少。”此段文字的论述,透露出三国时期已有少量越窑青瓷开始施褐彩,到西晋后期在青瓷上施褐彩已非常多见,到了东晋时便走向普及了。

苏州东吴博物馆所藏的三十多件青釉褐彩瓷器,都是东晋时期的作品,也都是冯先铭先生所说的“釉上彩”,但是这些褐彩青瓷的装饰手法,已不完全是冯先生所说的以圆点着彩,而是以点、线或点线结合的方式,应物造形,布白作画,装饰技巧更加富有变化。从以上介绍的馆藏八件褐彩青瓷来看,古代的工匠们已经将瓷器的烧造与中国的绘画很好地结合起来,特别是画了两只小鸟的鸡首壶和绘鱼纹的钵,反映了当时的工匠已经具有很高的绘画水平,它开创了瓷器绘画的先河,因此这些褐彩青瓷对于中国制器发展史和中国绘画史的研究也提供了新的佐证资料。值得我们去探讨与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