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绿釉瓷器 > 导航 >

东汉绿釉奏乐人物陶俑

东汉绿釉奏乐人物陶俑

古代绿釉瓷器 怎样鉴别辽绿釉瓷器 绿苹果瓷砖

2020-09-29

古代绿釉瓷器。

我国音乐的起源相当悠久,早在原始社会,先民们就已开始使用乐器弹奏乐曲。先秦时期的典籍文献中就已有大量关于音乐和乐器的记载。到了汉代,音乐和乐器的发展则进入更为繁荣的时期,各地的考古发现中都有不少画像石、壁画以及乐人俑能反映汉代音乐的发展情况。本篇来介绍几件安徽地区出土的东汉时期绿釉奏乐人物陶俑。

抚琴人物陶俑(图1),高8.3、宽6.2厘米,上世纪50年代安徽省蒙城县涡河闸出土。陶俑胎体呈红色,表面施绿釉,塑一人物席地而坐,膝上置琴一把,琴弦刻画较清晰,乐人双手作抚弦、弹拨状。琴是中国传统的弦乐器之一,起源很早,《山海经》中即有“伏羲作琴、神农作瑟”的记载。汉代及汉以前的士大夫阶层已把抚琴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之一,士人们视琴瑟为不可离身之物,如《礼记》中说:“士无故不徹琴瑟”,《列子·汤问》中也有“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典故。

吹埙人物陶俑(图2),高8.6、宽4.8厘米,上世纪50年代安徽省蒙城县涡河闸出土。胎体呈红色,施绿釉,塑一站立的奏乐人物,双手握住一个较小的圆球形物件,放在嘴下吹奏。根据其他地区出土的同类较清晰的乐人俑,可以推断这种乐器应为“埙”。埙属于吹奏乐器,据考证,埙的早期雏形为狩猎时用的石头,有的石头上有自然形成的空腔,投击猎物时,石头的空腔由于气流作用而产生哨音,人们受此启发,便渐渐地出现了埙这种乐器。正史《汉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声者,宫、商、角、徵、羽也,所以作乐者,谐八音,荡涤人之邪意,全其正性移风易俗也。八音:土曰埙,匏曰笙,皮曰鼓,竹曰管,丝曰弦,石曰磬,金曰钟,木曰柷……”这里的“八音”当指八种材质的乐器,埙位列之首,且以土为材料,说明当时的埙多以陶土烧制而成,至唐宋时期,仍然有陶瓷质地的埙。而埙字从土旁,也说明了它的基本材质。

吹箫人物陶俑(图3),高11.2厘米,1956年安徽省太和县李阁乡马古堆出土。陶俑红色胎体,施绿釉,釉面较光润,有开片。塑一站立的奏乐人物,双手持一长箫,正在吹奏。箫是一种管状的吹奏乐器,箫字为竹字头,呈长管状,当以竹子作为材料制成。在汉代时,箫已是比较常见的乐器,《淮南子》中就有“若风之过箫”之句。箫与笛子的形状较为相似,但吹奏的方式并不相同,所谓“横吹笛子竖吹箫”,从这件乐人俑吹奏姿态看,其乐器应当是箫。

以上这三件奏乐人物陶俑,均出土于安徽省的西北部地区,这里与河南省邻近,东汉时期墓葬中常见有绿釉陶器出土,这些绿釉陶器一般都是作为随葬明器,所以形制比较简单,做工较粗糙。但它们的出土,可以反映两千年前东汉时期音乐、乐人和乐器的情况,能反映当时安徽地区的社会风貌,是较为难得的实物资料。

taoci52.com扩展阅读

瓷器中的绿釉


绿釉是一种绿色粉末陶瓷低温颜料无机颜料,主要用于陶瓷表面上色。绿釉属于单色釉,绿釉早在汉代陶器上就已出现,唐三彩、辽三彩及宋代磁州窑、定窑中也均有绿釉陶瓷制品。明代之前所有的绿釉都呈深暗青绿色,没有达到亮翠的程度。绿釉分为瓜皮绿釉和松石绿釉。我国传统的绿釉和绿彩都是以铜作着色剂,铜在氧化气氛中则呈绿色,属于铜绿釉。今天立秋,跟夏天说一声再见,绿色象征着夏天,介绍一下瓷之色绿釉。

绿釉的分类

1.按照颜色分为浅绿釉和松石绿釉

松石绿釉又叫秋葵绿,是清雍正时期创烧的绿釉新品种。现代配方系用硫酸钡、碳酸钙、硼酸等配制而成。其呈色为淡黄色中微微发绿,与绿松石色泽相似,故名“松石绿”。发展到乾隆时期就是十分流行的绿釉瓷器。

浅绿釉,明代以嘉靖时期较有代表性,釉呈瓜皮绿色,以追求莹润的效果。清雍正朝时新创一种低温淡绿釉,黄中偏绿,习称“秋葵绿”或“西湖水”。

2.按照烧造温度不同有高温绿釉和低温绿釉两种

高温绿釉中的郎窑绿,苹果绿;

清康熙时郎窑烧制的高温绿釉。郎窑绿是用含氧化铜石灰釉,在氧化气氛中呈现绿色,属于铜绿釉。有的呈色浅翠,有玻璃光泽;有的微绿而泛五色光、满布极细纹片,色泽莹澈,叫“苍蝇翅”。通常挂釉后经1300度左右高温烧制而成,但由于工艺复杂,烧制温度极难控制,要烧出理想翠绿色釉面瓷器,成品率极低,所以存世量非常少,据传当时郎窑绿比郎窑红贵重十倍。

朗窑绿釉瓷鉴别

“苍蝇翅”

在釉下紧贴胎体处布满细纹片,俗称“苍蝇翅”。用10倍放大镜细看,在釉面上可见密集细小的小点点,我想这也许是在高温烧制过程中,由釉内小气泡所形成。

“郎不流”

在器底近足处有一圈不过足垂釉,俗称“郎不流”,但垂釉非常自然整齐,似有一种釉流至底足前曳然而止的感觉,厚釉处釉色加深,呈现深绿色。

圈足

圈足呈泥鳅背,内墙为内弓,底足内施白中闪青釉,低款青花双圈足见。

器内

器内施青白釉,釉层较厚,无开片,其釉色与底足内白色闪青釉有较明显区别。口沿处有一圈明显粉白釉俗称“灯边草”。

低温绿釉中的孔雀绿、瓜皮绿和秋葵绿。

孔雀绿 孔雀绿亦称“法翠”,也叫翡翠釉或吉翠釉。釉色有深浅二种;深者色葱翠,釉内有细碎片纹,而且衬有酱白釉底,釉色鲜明艳丽;前者主要在彩釉中配合使用,如茄皮紫等釉器,常加上孔雀绿。若将孔雀绿敷盖于青花上,则青花色调变黑,颇有宋代磁州窑孔雀绿黑花的效果。

孔雀绿是一种以铜为着色剂的低温色釉,宋、元时期的民窑创烧,最早见于宋代磁州窑。明

成化时,景德镇开始在瓷器上摩烧单一的孔雀绿釉。其烧造方法有两种:一是以素胎直接挂釉烧制,釉面易开片剥落;一是在白釉器上罩釉烧成,釉面剥落者少。

巩义窑绿釉小壶(唐)


唐,巩义窑绿釉小壶,高5.8cm,口径3.3cm,足径3.9cm。

壶敞口,圆唇,短颈,扁圆腹,平底。肩部一侧置短流,对应的一侧有连于口与肩的柄,柄上下端各有一圆形装饰。施釉不到底,露胎处呈白色。

此壶造型小巧圆润,具有巩义窑器物的典型特征。此窑还生产这种造型的茶叶末釉、白釉、黑釉小壶。

盛酒器,亦可盛水。《仪礼·聘礼》:“八壶设于西序”。注:“酒尊也。”《周礼·挈壶氏》:“掌挈壶以令军井”。注:“盛水器也。”殳季良父壶铭:“用盛旨酒。”伯陭壶铭:“用自作醴壶。”都十分清楚地说明了壶在青铜礼器组合中的用途。青铜壶的制作上起殷商,下至秦汉,商代前期方壶较少见,随着时代的变迁,形制也不断变化,大多为圆形。

亦为瓷器主要品种之一。瓷制壶自汉代开始流行,器型多样,用途有多种。常见的有西晋的扁壶,三国至隋的盘口壶、唾壶、鸡首壶,辽的鸡冠壶,元、明的多穆壶、僧帽壶以及沿用至今的酒壶、水壶、茶壶、卤壶等。

巩义窑

巩义窑窑址在河南省巩义市。该窑创烧于隋代,唐代有很大发展,以烧白瓷为主,也烧造三彩釉陶及黄绿釉、蓝釉陶器。唐开元时期这里曾一度为宫廷烧造贡瓷。

清早期漳窑绿釉弥勒


世人对漳窑器的轻视和误解,是由来已久的。殊不知漳窑器乃是和德化窑、潮州窑鼎驰并列的华南三大窑系之一。漳窑器创制于明朝前期,原始瓷器则可追溯到青铜器时期,因漳州临海,在宋元时期已经成为华南地区外销瓷的重镇。正是在这个时期,漳窑器许是被两宋繁华精绝的烧瓷技术所影响,积累了丰富的瓷器文脉和烧制技术。在艺术风格上,漳窑器终于在明朝初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与潮州窑、德化窑不同的是,最早的漳窑器选择的是釉面呈现米黄色冰裂纹的各种生活器。这也是延续了其受宋元瓷器型古朴大方,不求繁复的特色。由宋及明,历经数百年文化熏染及海上贸易的活跃,漳窑器造型古拙、线条优美、风格典雅,不仅在器型上比较别致,但不失实用,同时在早期资本主义萌芽诞生的沿海诸地,漳窑器不仅能够满足明清士绅的审美趣味,同时也能满足其生活需求和猎奇思想。由此开始,漳窑器开始迅速崛起,开始与德化、潮州器并驾齐驱,可称为瓷器界的“华南三剑客”。

如图所示这尊清早期漳窑绿釉弥勒,尽管此物并非漳窑器常见的米黄色冰裂纹器皿,而是采用露胎绿釉,但是从整体用釉上还是可以看出较为明显的米黄色釉,这种绿釉点缀使得弥勒形象更加立体古朴,大腹便便,又憨态可掬。常有人将漳窑器与德化窑相比,评价漳州窑之轻率、粗陋,其实此为见仁见智之举。概览中华瓷器史,任何窑口的崛起与辉煌,都是一个相互借鉴、相互影响且独树一帜的过程。漳窑之于德化,确实是有模仿德化的成分,但囿于烧制艺术以及瓷土、釉料、工艺、匠人等多方面原因,并不能完全呈现德化之“白”,却阴差阳错留有漳窑之“米黄”。这种风格的诞生似乎和“开片”的传说一样流于传说。但是在瓷器烧制中,诸多“三分人作,七分天成”的魅力,似乎也为漳窑的诞生埋下伏笔。

漳窑器自此打开一扇崭新的大门,在明清风起云涌的波澜史上,可能随郑和下西洋便览东南亚风光,也似乎随着葡萄牙、西班牙海上贸易的兴起而游走欧亚。从考古发掘的成果分析,漳窑器多器型主要有碗、盘、碟、杯、壶、罐、瓶、炉、瓤、尊、佛像等铜礼器、文房用具及日用生活器皿。通过诸多比较可以发现,漳窑器中陈设供器类最为讲究,也是艺术成就最能彰显的地方。其观音、弥勒等人物雕塑十分精美,从此绿釉弥勒便可见一斑。

漳窑器与德化瓷、潮州瓷地处华南,各在一隅,有竞争也有磨合,从实际情况上看,德化白瓷的艺术成就难以企及,漳窑之早期“模仿”也难得其神,因此也从潮州器上借鉴了其青黄釉的特色。所以漳窑器长期寂寂无名,甚至被海外收藏者误认为“汕头器”,都是因为其家传“绝学”底色繁杂的缘故。但博采众长且风云际会者,终会有机会独领风骚。明代中期以后,随着明廷势力在海上的衰退,民间贸易开始兴盛。且在清朝中期之后,由于德化瓷在“白”之外,潮州窑在“青白釉”之外,又开始钟意“青花”烧制,是以给了漳窑器米黄器、米黄点绿釉器的机会,漳窑器开始自成一家,开山立派,开启了瓷器史上自己的“黄金时代”。

通过哪些方面鉴识绿釉?


绿釉是瓷器釉色之一。以铜为着色剂,铝化合物位基本助熔剂。绿釉为传统釉色之一,汉代已有烧制,宋代已有绿釉陶器和瓷器。定窑烧制的绿釉瓷器被称为“绿定”,极为珍贵。明时烧成高温绿釉和低温绿釉两种。高温绿釉瓷器成于明嘉靖时,釉色深翠明亮,有划花飞凤纹样的器物;清康熙时绿釉呈色浅淡葱翠。低温绿釉瓷器烧成于明成化时,如孔雀绿;此外清代还有秋葵绿、水绿、葱绿灯新品种。

孔雀绿 孔雀绿亦称“法翠”,也叫翡翠釉或吉翠釉。釉色有深浅二种;深者色葱翠,釉内有细碎片纹,而且衬有酱白釉底,釉色鲜明艳丽;前者主要在彩釉中配合使用,如茄皮紫等釉器,常加上孔雀绿。若将孔雀绿敷盖于青花上,则青花色调变黑,颇有宋代磁州窑孔雀绿黑花的效果。孔雀绿是一种以铜为着色剂的低温色釉,宋、元时期的民窑创烧,最早见于宋代磁州窑。明成化时,景德镇开始在瓷器上摩烧单一的孔雀绿釉。其烧造方法有两种:一是以素胎直接挂釉烧制,釉面易开片剥落;一是在白釉器上罩釉烧成,釉面剥落者少。  

松石绿 松石绿又叫秋葵绿,是清雍正时期创烧的绿釉新品种。现代配方系用硫酸钡、碳酸钙、硼酸等配制而成。其呈色为淡黄色中微微发绿,与绿松石色泽相似,故名“松石绿”。

苹果绿 苹果绿釉是绿釉之一,是为豇豆红的“窑变”异色。釉面苔绿成片,其间泛红晕,如苹果色泽。其呈色原理是制品在窑内最后阶段误被氧化,铜变成氧化铜,导致釉的大部分或全部变成绿色。苹果绿本应是豇豆红烧制的失败之作,但因其“满身苔点泛于桃花春浪间”却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反而成了珍贵的瓷器釉色品种。

郎窑绿釉 郎窑绿釉是绿釉之一,为郎窑红的“窑变”品种,又称“绿郎窑”。其呈色原理是郎窑红制品在窑内烧成的最后阶段,因铜红釉误被氧化,使釉中的低价铜变成高价铜,从而使器物里外釉面均呈现浅绿色。郎窑绿始烧于清康熙,即与郎窑红同一时期,釉色浅翠,玻璃质强,色泽莹澈,有的微绿中泛蛤蜊光,又被称为“绿哥瓷”、“苍蝇翅”。

翠绿釉 翠绿釉是绿釉之一,颜色较“豆绿”稍深沉,属高温绿釉,在1280°~1320°窑温下烧成。翠绿釉烧成后相当稳定,宜作为色地在其上彩绘。

不同时期、不同朝代所拥有的类目不同,有花瓶、青瓷、茶具等等,所代表的也是这个时期所独属的一种陶瓷文化气息。

大尺寸北朝绿釉香熏炉罕见


大尺寸北朝绿釉香熏炉罕见

自古以来,国人就有熏香的习俗。到了汉魏南北朝时期,熏香的形式日渐丰富,渗透入上层人士的生活。由于当时玄学、清谈之风盛行,清雅又缥缈的熏香自然受到当时贵族和高士们的青睐,成为他们居家养生、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熏香是把香料压制成饼状,放入造型各异的香炉内焚烧。这时期的香炉大多为陶瓷烧制,涌现出众多让人耳目一新的香熏炉具。

自汉末佛教传入中国后,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成为当时最主要的宗教信仰之一。佛家提倡用香,出现了许多新颖别致并带有佛教色彩的香熏炉具。这件造型奇异的绿釉香熏炉,为北朝安阳窑烧制的作品。其尺寸硕大,高33cm。器身为怪兽力士,盘坐于莲台之上。莲台塑覆莲瓣纹,头顶仰莲瓣纹炉体,炉盖贴饰镂空两层莲瓣纹,上置宝珠钮,满施绿釉。该器为今年6月初一家拍卖公司的拍品,估价80万-120万HKD(看图疑似有修)。这件香熏整体造型诡异而庄重,展现了神秘的宗教色彩。北朝常见的香熏一般尺寸都不大,多为日常焚香用具,如此大尺寸的香熏极为罕见,硕大的造型可能是为举行宗教仪式活动时所用,使之承载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令人过目难忘。

近年来茶道流行,古代茶具成为收藏的热点,这其实是与当今社会稳定,民众生活水平提高密切相关的。物质文明的发展必定促进人们对精神、文化高层次的追求。香道作为一种源远流长、品位高雅的艺术存在,一定会受到更加广泛而深入的关注,它的物质载体——香熏器具也必将成为未来的收藏热点。

汉代陶俑鉴别


汉代的四川,是当时全国农业最富庶的地区,所以,制作的陶俑普遍都有一种“喜乐”的神情。

那种质朴、纯真的微笑,无忧无虑的神情,有心灵感应者,都会一见钟情。四川汉俑,表现得都是一瞬间定格的微笑,表现手法如删繁就简的朴素,如雾里看花的朦胧。无论是舞蹈俑、听琴俑、厨俑、牵狗俑,在“喜乐”之间还流露出一种乡间儒生般的那种儒雅的神态,内心世界平静安详。

因土埋千年,一般眼睛表面均风化模糊了,但仍能感受到一种无欲之光、无邪之声。纵然是说唱俑,在夸张的眉宇间,表现出来的也是一种朴实的滑稽、和善的滑稽、幽默的滑稽,神态气韵非常生动,不是那种尖嘴猴脑般狡猾的滑稽、油滑的滑稽,尤其令美术界人士喜爱。看神态鉴定汉俑,一般画家收藏者一点就通。

而新仿的四川汉俑,或神态怪异,或神情狡诘、面部生硬,目光里总掩饰不住一种当代心术不正者的邪气。举例最常见的新仿说唱俑,笑出来的也是一种油滑带有邪气的滑稽。仔细分辨,会一目了然。鉴定四川汉俑,如先能掌握“看神态”这一关键,其他鉴定方法均能迎刃而解了。

看工艺汉代陶俑看完神态后可看工艺。早期汉俑靠手捏成型,洗尽土锈后,在耳朵处,用放大镜看,偶尔还会看到大拇指的指纹。真品汉俑大都是通过合模加捏、刻画、堆塑等多种表现方法而成。特别重要的是真品汉俑整体是由两个以上部分构成。尤其是头颈部分都留有间缝,即头都是套上去的。有时,腿部及前后身体等也是拼接而成的。纵然经过竹片修刮,但仍会留有削刮痕迹。

而新仿汉俑大都是用真品翻模,一次成型,没有经过合范工艺,没有留下合范后用竹片等工具削刮的遗痕。况且用真品翻模克隆后的汉俑,细微的衣饰、眉宇纹饰大都模糊不清,或重新加工阴刻的线条迟疑、柔弱无力,这是一切包括书画、瓷器、玉器仿品的通病,真赝对比,很容易分辨出来。

看土锈看无釉的陶器的土锈远远比看有釉的瓷器重要得多。除非瓷釉风化,一般瓷器的土锈都能洗干净,仅在露胎处遗有火石红及土锈痕迹。而汉俑陶器的表面,几乎布满了被风化(笔者此处发明一个词也可叫土化)腐蚀的彩绘、陶衣、土锈。表层很酥。风化严重的,土锈与陶体也浑然一体,用手指甲轻轻一刮,土锈与陶体表层如粉末状落下;如风化不严重的,土锈相对就比较硬。

以上说的是土墓出土的陶俑。假如是崖墓出土的陶俑,表面局部常沾上、带有一些很牢固的白色状岩崖浆,这是由崖墓中的碳酸钙自然形成的,厚薄不匀、分布散乱,呈片状、块状,如陶胎本身般坚硬,又像海底下的贝壳牢牢依附于沉船遗落的瓷器,用常规的清洁剂很难清洗。这里还想说明一下,新出土的陶俑没有传世古玉的那种包浆,“包浆”在此处属于用词不当,只能称为“土锈”。

而新仿的陶俑土锈,最差的是直接用水沾墓土刷上去,再经过太阳暴晒等,但这种假土锈多清洗几遍即掉落。其次是水掺胶水再沾墓土、黄土粉、汉砖粉末扑打上陶俑表面。如用布使劲试擦,有胶水的假土锈会出现胶水凝固后的亮光及流动的状态,不难分辨。还有一个最简便的鉴定方法,即看陶俑外层与内壁的土锈状态,土锈色泽、硬度里外相似浑然一体的,真土锈可能性大;如土锈里外不一样,外旧内新,外硬内松,用手一抠,很容易块状般脱落的,这就是赝品。

看陶胎鉴定瓷器最后要把关的程序是看底足看瓷胎,造型、釉水、纹饰仿造得再神似,如胎质不对,就能一票否决。而看陶俑就不一样,除了彩绘覆盖部分,其余部分都属于裸胎、露胎部分,故尤其是新出土的陶俑的底足,露胎概念比较模糊,并不明显。笔者的经验是:胎体轻总比胎体重可靠些,因为前者问世一二千年,在千年土层里水分都风干了;后者刚出窑,还含有较多的水分。胎体松总比胎体硬可靠些,因为前者经历了岁月的风化,土蚀过了;后者刚出窑,刚凝结,还有火气,本身坚硬。当然,由于陶俑产地不同,胎轻与胎重,胎松与胎硬,不能一概而论。

金代陶俑


金代(1115~1234年)制作的陶俑。金代社会流行墓室墙壁上画出壁画,将墓主人生前所做所为和死后希望都生动描绘出来,所以陶俑陪葬很少。很多墓葬用质地精良的灰砖雕出俑人形象,有人称为砖雕陶俑,这些陶俑附着于砖体,镶嵌在墓壁上。最为典型的是河南焦作西冯封村金墓出土的18件砖雕俑。其中侍吏俑,高38~40厘米、头戴幞头,有的幞头前部为方形,穿圆领宽袍大袖袍服,腰系带,下微露双足,双手捧物,似执圭,作端立姿态;有的头戴卷脚幞头,前额高而圆肥,后面尖翘,身穿圆领窄袖短袍,腰系带及护围,足穿靴,作行走状;有的头戴圆形毡帽,脑后梳长辫,身穿束袖长袍,腰系带,足穿靴。男侍俑、高49厘米,头梳螺状发髻,身穿窄袖长袍,腰扎带,袍下微露双足,双手抱—长颈带柄执壶。女侍俑,高46.5厘米,头梳双髻,外罩窄袖开襟衫,内衬袄,下着裙,微露脚尖,双手捧八瓣形果盒。持排箫俑,高38厘米,头两侧梳长辫,身穿窄袖上衣,下着宽管短套裤,内穿长裤,腰系围裙,足穿尖靴,眉目清秀,昂首作吹奏状。持三弦俑,高38厘米,头绾发,服装同待排箫俑,坐姿,一腿下垂,一腿盘屈高抬,一手上扬扶住三弦,一手作弹拨状。吹笛俑,高38.5厘米,头戴多边尖顶帽,头发结成双辫,垂于胸前,腰系带,两侧挂如意形饰物,脚穿靴、头微侧作吹笛状。吹哨俑,高37厘米,头戴软帽,身穿圆领窄袖长抱,腰束带、足登靴,左手持板,右手作吹哨状。舞蹈俑,一类高43厘米,头发梳于头顶,身穿窄袖长衫、下摆宽肥如裙,腰系带,两手上扬作跳跃状;一类高42厘米,头发盘结于顶,着圆领长衫,内露花边短裤,足穿靴,一脚着地,一脚抬起作舞蹈状。还有—类头戴尖顶帽,身穿方领窄袖长袍,胸腹扎护胸,以4条带相结于前,右臂上举,左臂后甩。其他还有说唱俑、持节板俑、侍童俑等,高度在42~43厘米之间,表现的是官僚地主的生活情况。

定窑颜色釉:绿釉、黑釉以及黄釉瓷器


定窑瓷器白釉瓷器太出名了,所以很多瓷器收藏者都把定窑其它颜色釉瓷器忽略了,由于北宋定窑到了金代和元代就断烧了,本来颜色釉瓷器绿釉、红定、黑定就少,所以传世的颜色釉定瓷就更少了,知道的人自然少了,很多人也没见过完整的定窑颜色釉,最多见过瓷器的碎片罢了,之前介绍过绿定和红定,今天样子收藏分享几件完成器物。

金代定窑黑卧狮枕

金代定窑黑卧狮枕高12.5厘米 长24厘米 宽18.3厘米 ,瓷胎为白胎,枕形椭圆,枕面前低后高,两侧翘起,中间下凹,周边出短檐,枕面划二道弦纹。枕体为一伏卧的狮子,两眼圆睁,大鼻张口,四肢和尾部只有大致轮廓。

北宋定窑绿釉水波纹净瓶

北宋定窑绿釉水波纹净瓶高18.2厘米 底径5.2厘米 ,是低温绿釉陶器。胎色黄质疏松。釉面满布冰裂纹,积釉处呈深绿色,足底露胎。瓶小口,长颈上细下粗,颈中部有一相轮形圆盘,颈下半部刻斜线弦纹,肩部戳圆圈状花纹,并饰弦纹,腹部以跳刀法刻饰回旋的波浪纹,肩侧塑盘口流,与瓶腹相通。圈足稍外撇。

北宋定窑黄釉鹦鹉壶

北宋定窑黄釉鹦鹉壶通体施黄釉,釉色黄而莹润亮泽。作鹦鹉形,鹦鹉立于覆盆状底座之上,以堆塑、刻划技法制作。勾喙为壶流,双目圆睁,头顶饰流苏。背负一长颈注,注口圆唇外翻,注颈与鹦鹉背之间安半环柄。鹦鹉体态肥壮,长尾稍翘,篦划羽纹,胸部饰斜格纹宽带,又在柄端附贴装饰。圈足底面墨书“鹦鹉”二字。形象生动逼真,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是北宋低温釉陶精品,但是陶胎呈黄褐色,瓷质粗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