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有什么瓷器 > 导航 >

巩县窑白瓷有什么特点

巩县窑白瓷有什么特点

古代有什么瓷器 古代的瓷器有什么 古代瓷器用什么上釉

2020-10-31

古代有什么瓷器。

白瓷是汉族的传统瓷器,在我国的东汉时期就开始烧制白瓷,一经烧制就受到广大的人民喜欢,因为白瓷显的比较高贵,用途比较广泛,所以受到人们的热捧。在我国唐朝时期的巩县窑十分出名,经过巩县窑所烧制的白瓷大多都会成为上交朝廷的贡品,或者是用来供民间所用的茶器为其大宗的产晶,巩县所烧制的白瓷做工不仅精细而且造型多样,所采用的原料都是经过层层的炼制所形成的,而且巩县还是唐三彩的最主要窑址。巩县窑烧制的白瓷主要特点是白瓷的胎色主要呈灰白色,釉色的提炼较好,质量也较好,但是白瓷多为平底,壁较浅。白瓷都是采用五彩瓷、青花瓷、斗彩瓷上好的瓷作为基础瓷,白瓷代表着未来,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向往,至今白瓷在各色瓷中烧制量都是最大的,市场占有率也是最大的。

素雅的白瓷常常受到人们的喜爱,虽然看上去没有绚丽的色彩和过多的花纹,但是正是由于它的朴实无华所以它展示的是浑然天成的美。白瓷一般的瓷胎都是白色,表面透明的瓷器,胎土较为纯净,杂质很少,很细腻,而且白度也非常的高,需要烧制的温度较高,没有吸水性,烧制的工匠人勇于创新烧制出了白瓷茶具,可以呈现出茶色的色泽,再加上它的色彩缤纷,造型各异,所以堪称饮茶器皿中的珍品。在上海博物馆就收藏了许多白瓷,又具有很强的珍藏欣赏价值,所以价格一般较为昂贵,又因为传留下来的较少,所以现在的白瓷较为稀有和珍贵,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使得它的价值更高,在拍卖市场上一旦出现就会有很对人进行疯抢。

巩县窑烧制的白瓷的产品内容繁多而且品种很丰富,生活用品中有碗、盘、瓶、罐、壶、杯等,目前考古发现的已有11种,由此可见唐代巩县窑白瓷产量之大,烧制技艺是当时最为优秀也是最成熟的时期,在产品的质量上可以看出当时做工技能的精湛,产品规整,间接反映出当时窑厂的严格管理和规范性。通常产量需求大的时候,做工的精艺以及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可见当时的烧制技艺并没有因此而下降,而且在敲击白瓷的时候,瓷器还会发出像金属一般的声音,可见其质量。现在人们提起白瓷就会想起河南巩县窑,提起巩县窑就会想起白瓷,可见巩县窑所烧制的白瓷的地位之高。至今凡是巩县窑所烧制的瓷器都会受到热捧,不仅仅因其的美观性,同时还有瓷器的质量和它的用料,做工的精细加上原料的上品和工匠人用心的烧制,所以白瓷的发展的到了空前的发展。现在我们烧制的白瓷还是会学习巩县窑白瓷的特点,延续了巩县窑烧制的白瓷工艺同时加入了创新,白瓷的发展会更上一层楼。

taoci52.com精选阅读

巩县窑烧制的瓷器有什么特点?


唐代巩县窑是古代瓷窑。在今河南巩县白冶河两岸,故名。可知始烧于隋代,烧青瓷;唐代有较大发展,以白瓷为主。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有“开元中河南贡白瓷”记载,西安唐大明宫遗址出土有巩县窑白瓷,证实此窑贡白瓷。据《国史补》、《元和郡县图志》和《新唐书·地理志》中所提到的河南盛产的白瓷和向长安进贡的白瓷,多产于此。器形有碗、盘、壶、瓶、罐、枕等,以盘碗为最多。白瓷碗的特点是侈口,有的口缘作四花瓣形,碗里壁沿花瓣口凸起四条直棱,底足有浅圈足、圆饼状实足和玉壁形足数种造形。盘类以直口,平底浅盘多见,装饰与碗相同,口缘四花瓣形,缺口处凸起成四条直棱。黑瓷有花瓶、酒壶、茶壶、碗、盘等器,瓶的胎体很白,平底轮旋极其规整。修坯之精细,在北方唐代黑瓷中很少看到。盘胎厚重,里施白釉,外施黑釉,唯口缘露胎,为巩县窑的特色。

唐代以烧白瓷为主,此外还烧唐三彩陶器,黑瓷、绞胎与茶叶末釉也有一定比例。其唐代产品特征是:(1) 白瓷胎色灰白,釉色白腻,质量较好,黑瓷胎白釉黑。(2) 器形有碗、盘、壶、瓶、罐、枕等,以盘碗为最多。白瓷碗的特点是侈口,有的口缘作四花瓣形,碗里壁沿花瓣口凸起四条直棱,地足有浅圈足、圆饼状实足和玉璧形足数种造型。盘类以直口、平底浅盘多见,装饰与碗相同,口缘四花瓣形,缺口处凸起成四条直棱。(3) 黑瓷态体较厚重,碗以平底大碗为多,里施白釉,外施黑釉。盘的造型与白瓷盘相同,施釉亦是里白外黑,但口沿不施釉露胎,为巩县窑的独特制法。瓶类器物修坯精细,制作规整,在北方唐代黑瓷中少见。(4) 所制绞胎特征多模仿漆器纹理。(5) 器物装烧垫具有三岔支具和长方形或圆珠形托珠,碗盘器内或足端一般留有3-4个垫具痕。

与唐代刑窑白瓷不同,定窑白瓷有什么特点?


定窑白瓷的驰名始于北宋,而定窑白瓷的烧造则始于唐代。定窑窑址位于河北曲阳涧磁村。唐代的定窑白瓷具有与邢窑白瓷相似的特征,器形有碗、盘、托盘、注壶、盆、三足炉和玩具等。造型与五代时期的作品相比,器沿均具有厚唇,丰肩,平底,底加圆饼状实足,有的为玉璧底。唐代定窑白瓷大多与当时邢窑白瓷相似,胎骨断面较细,胎色洁白,另有一类胎骨比较厚实,断面比较粗,但烧结较好。

所装饰的纹样在暖白色的釉层映衬下相得益彰,风格鲜明,可谓独步一时,冠绝当世。始于唐代晚期,终烧于元。定窑在宋代主要烧制白瓷,也兼烧绿釉、黑釉、褐釉。首创覆烧法。定窑以丰富多彩的装饰花纹取胜,工整雅素的印花定器,一向被视为陶瓷艺术中的珍品。以烧造白瓷著名的定窑瓷器质地洁白细腻,造型规整而纤巧。装饰以风格典雅的白釉刻、划花盒印花为主,此外尚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北宋早期定窑刻花的构图,纹样简单,以重莲瓣纹居多,仿似浅浮雕,十分优美。北宋中晚期的刻花更趋精妙,用单齿、双齿状工具,刻划出各种线条构成的物象,生动自然,富有立体感。装饰图案有花卉、禽鸟、游龙、游鱼、婴戏等。

装饰技法:定窑白瓷的器物,口部不挂釉,露出胎体而成毛边,俗称“芒口”。即是采用覆烧工艺,把盘碗反扣的方法烧制,这是定窑的首创,北宋时期定窑曾一度专门为官府烧制宫廷用瓷,从而促进了定窑的发展。定窑白釉瓷器的装饰技法主要有划花、刻花、印花三种。

陶瓷纹饰特点:定窑器物纹饰的特点是层次分明,最外圈或中间常用回纹把图案隔开。纹饰总体布局线条清晰,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定窑印花题材以花卉纹最为常见,其次是动物纹饰。

陶瓷知识:巩县窑白瓷概要


唐代白釉长颈瓶。

唐代白釉贴兽面纹罐。

唐代白釉双龙柄瓶。河南巩义市东约5公里,伊洛河的一条支流由东向西汇入伊洛河,然后又与黄河交汇。巩县窑址就分布在这条支流的两岸,总长5~6公里,分为3段:上游为白河段,因主要烧制白瓷而得名;中游为铁炉匠段,主要烧制酱瓷、黑瓷兼烧白瓷;下游为黄冶段,因主要烧制唐三彩而得名。白河段、铁匠炉段和黄冶段之间并没有明确分界,只是因各段主要烧制的陶瓷制品略有不同,所以学术界有人分别称之为白河窑铁匠炉窑黄冶窑。

巩县窑是我国北方烧制白瓷的代表性窑场之一。考古发掘证明,北魏时期便已烧制白瓷,隋唐时期臻于成熟阶段,所烧制的精细白瓷曾为朝廷贡品。除文献记载外,西安唐代大明宫的考古发掘中亦发现了巩县窑所产精美白瓷残片,为之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巩县窑烧制的白瓷,也和其他陶瓷品种一样,由粗到精,有一个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巩县窑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理条件相当优越,附近有丰富的陶瓷胎料、釉料资源,以及燃料和水资源,并具有良好的商品交易环境。加之工匠师具有长期烧造陶瓷的传统经验和创新精神,因之巩县窑以其各类陶瓷制品工艺精良、品质上乘、风格特殊逐渐被人们广泛接受,并被邻近地区瓷窑竞相模仿、学习,乃至成为驰名中外的名窑。

北魏窑炉、窑具与白瓷制品

北魏窑炉(ⅢY1)残长13.7米,由窑前作业坑、火膛和烟囱组成。作业坑平面呈长方形,长6.1米,宽6米,深0.7米。作业坑的东部有炉灰堆积,东壁与附近地面均有一层烧结面,表明这里是窑工把炉灰从火膛清出时暂存炉灰的地方。火膛平面呈马蹄形,残高1.1米。火膛口部残缺较严重,火膛两壁下部残留部分是用耐火材料制成的壁砖,后壁用耐火砖平铺9层,与窑床面持平。窑床平面呈长方形,残长4.7米,宽3.35米。窑室壁残厚仅0.22米,保存状况较差,周围护墙以及窑后烟囱均已破坏无存。

窑膛内出土大量青瓷器和少量白瓷器,以及大量三角形或柱形支烧等窑具。有的支烧器与青瓷器粘连一起。从窑炉形制结构与窑内出土遗物可判定此窑炉是北魏时期烧制青瓷和白瓷器的窑炉。

窑炉周围比较集中地分布着多个包含北魏白瓷和青瓷制品的灰坑。

窑炉与同期灰坑中遗存大量大小不一的三足支垫和柱形支垫等窑具。两种支垫均为捏制而成。

从遗迹、遗物情况观察,初步推测北魏时期烧制瓷器的装烧办法是:先在窑床上放置柱形支垫,柱形支垫上放置器物,器物内底放置三足支垫,三足支垫上再依次叠加数层器物。以柱形支垫支撑器物,其作用是避免和防止器坯受窑床底部沙尘污染釉面,又可使瓷器坯件处于适当的最佳温度区;三足支垫的作用是隔离瓷器坯件,防止坯件在烘烧过程中相互粘结。

这种重合叠烧法在汉末、魏晋时期已经出现。其优点是增加了装窑密度,充分利用窑室空间,因之这种装烧方法延续时间很长。

巩县窑的北魏白瓷一般是与青瓷同窑一起装烧的,数量上青瓷多于白瓷,两种瓷器在窑床上安放的位置可能不同并且是固定的。就目前而言,这是中原地区发现的最早烧制白瓷的窑炉。

与青瓷同窑烧制伴出的白瓷,在器类、形制、制作工艺等方面基本上与青瓷相同,器类以碗为主,皆为深腹,下有饼形足,口沿外饰弦纹一周。其次是杯,此外有盘、斗、钵、盆等。一般北魏白瓷制品胎壁都比较厚重,而且厚薄均匀,自口沿向下逐渐加厚,胎质较细白,可知瓷泥经过了淘洗,烧成温度高,胎体有的有气孔和黑点。一部分器物通体施化妆土。器内壁施满釉,器内积釉现象较普遍,外壁色釉过腹,少见垂釉现象。釉色一般白中泛青,显然是早期白瓷的特征。这也表明早期白瓷是在烧制青瓷的基础上逐步改进而来,主要是选用含铁量低的胎、釉原料,通过筛选、淘洗、制作、烧制等工艺改良而完成的。当然,早期白瓷的烧制成功,是制瓷技法上的重大突破和进步,成为我国制瓷史上由青瓷向白瓷转化的一个里程碑,为以后的精细白瓷和多种多样的白釉彩瓷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隋唐时期的白瓷

巩县窑烧制白瓷,隋唐时期是以白河段为主,其次是黄冶段。由于白河段北魏时期已烧制出较精的白瓷,随着时间的推移,隋唐时期的白瓷烧制技术已臻成熟阶段,烧制的白瓷制品其特点是烧制技术起点高,产品精,以高品质与精美的造型取胜,在唐代已成为河南府开元前后贡白瓷的重要窑场之一。

1.窑炉、窑具与装烧技术

唐代窑炉(ⅡY1):此窑炉是在以前黄冶段考古发掘中发现多座窑炉之后,于2005年至2008年白河段发掘中发现的。瓷窑炉残损较甚,残长8.5米,宽4.6米,由窑前作业面、火膛、窑室和烟囱构成。烟囱和窑室后半部因被民房所压未进行清理。

作业面是用废弃的耐火砖铺垫而成。呈扇形。火膛口损毁相当严重,平面呈马蹄形,底部遗留一层炉灰。火膛北部被现代水井打破处的断面可看到火膛底部有两层堆积,上层是废弃耐火砖铺成的火膛面,下层是厚薄不均的青灰色烧结面。窑室与火膛结合处的断面上,可以看到用石英沙粒铺垫的三层窑床面。窑室平面呈长方形,残长3.6米。根据火膛、窑室等各部位残留的痕迹,以及火膛内和窑床上清理出的璧形底白瓷碗、器盖、盏、瓶等器皿以及大量匣钵、垫饼等窑具,可以判断此窑炉是以烧制白瓷为主的唐代窑炉。窑具的种类相当多,仅匣钵的形状就有筒形、漏斗形、盒形等,另有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的垫圈、垫饼、支烧等窑具。

装烧方法也有改进:首先在窑床上摆置与器物相应的垫饼或三叉支烧,然后置放器坯。大件器物如炉、钵等,多在器内置放支烧具,装上小型器物,然后在大件器物口沿上放一个拱形三叉支具,拱面向下,这就形成一个套、摞并用的烧造方法。为了充分利用窑床空间,还采用窑柱上架设垫板以分层摞烧的新工艺。这又是装烧方法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一直沿用到晚唐时期。此外,匣钵烧造已在瓷器烧造中广泛应用。

2.巩县窑白瓷制品的阶段性发展

从隋到唐代晚期,巩县窑白瓷制作水平逐渐提高,且有明显的阶段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在其发展、改进过程中,精美白瓷的出现以及整体白瓷制品的质量和数量的普遍提高,加之各类华丽典雅而独树一帜的色釉瓷和白釉彩瓷等优良产品的生产,使巩县窑在河南陶瓷发展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当时的创新型名窑。

隋至唐初,白瓷的品类较少,仅见罐、塔式罐、瓶、砚、碗,以碗、罐数量较多。盛唐时期,白瓷的品类大增,成为大宗产品,这从文化层和灰坑中包含的白瓷残片数量之大得到证明。品类有罐、碗、杯、盆、执壶、瓶、盘、灯、水注、茶托等。各类白瓷制品的器体造型、胎质、釉色以及制作工艺等方面较之北魏与隋、唐初期大有提高,出现一批质坚、胎薄、釉色纯白的精美、细致、规整的白瓷,标志着巩县窑的白瓷生产已达到鼎盛时期。中晚唐时期,白河段和黄冶段生产的白瓷仍为大宗产品,并且烧制工艺和整体质量普遍提高,但精美、规整、薄胎的白瓷制品确已极为少见,显然此时白瓷的生产和使用已趋向大众化。由此可以推测,晚唐时期,巩县窑可能出现了专烧对外贸易或为朝廷、权贵所用白瓷精品的窑炉,只是尚未被发现而已。

巩县窑白瓷产品的质量逐渐普遍提高,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在胎料的选择与加工方法的改进上,首先是选择含铁元素与其他杂质少的胎料,再经过多次淘洗、沉淀,已达到净化、减淡胎色的目的。同时,胎体表面开始普遍涂一层化妆土或二次涂釉的方法,不仅改变了胎体表面的颜色,也可以填补瑕疵,增强胎体表面的平滑度。此外,选择铁元素与其他杂质少、而含硅铝元素高的釉料,使烧成后釉的成色更清淡。施釉的工艺技法有所改进,可能是器物内壁以荡釉为主,外壁则为蘸釉,施釉后,在烧前作二次修整,使釉层薄而均匀,烧成后达到釉面洁白、透明、光亮、莹润的效果。

窑炉内烧造气氛和火候的控制及装烧方法的优劣,对瓷器的呈色、质量有着明显的影响,是瓷器烧制技法中的关键所在。在窑内烧装与气氛控制的改进上,隋到初唐时期,白瓷的烧制技术较之北魏与北齐时期更为完善和成熟,已初步形成一个独立的系统。体现在外观上,是减轻了釉色不均和白中闪黄或泛青程度,更趋于洁白、透明,为盛唐时期烧造出整洁、纯白、薄胎的精美白瓷,以及成熟期炼制白釉蓝彩、白釉绿彩、白釉褐彩、白釉红彩等彩瓷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述情况表明,隋唐时期白瓷制作与装烧工艺的不断改进并不是孤立进行的,更多的是延续了两汉以来低温釉陶器的烧制工艺,也直接促进了白瓷制作技术的多种创新,这从青瓷、白瓷同窑装烧以及器类、器形、制作与装烧工艺等方面的较大的一致性上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几点认识

白瓷制品是巩义窑的大宗产品。从考古发掘与暴露的文化层堆积都可看出,大量白瓷制品是供大众日常生活用的较粗放产品,而不见作为外贸和宫廷贡品的精致上乘白瓷掺杂在内。

形式多种多样的塔式罐(包括白瓷、绿瓷、青花瓷以及陶质三彩塔式罐)和双龙瓶(包括白瓷、青瓷、绿瓷以及陶质三彩双龙瓶),从南北朝到隋唐时期,都可看到这两种造型规整、形式多样并带有中东伊斯兰风格的产品。因而可以认为它们是巩县窑最具特色的代表作品,是巩县窑的经典。

在河南省范围内烧制白瓷的窑场中,学界一般认为以安阳相州窑为早,年代可早到北齐或隋。安阳北齐范粹墓(葬于575年)出土10件白瓷器,可能即是相州窑的产品。这次巩县窑白河段出土的大量北魏白瓷器,与距巩县窑址不远的洛阳汉魏皇城中出土的北魏白瓷器在造型、器类和制作工艺等方面完全一致,由此表明:一、找到了北魏皇城所出白瓷器的产地;二、安阳相州窑在白瓷的烧造工艺与器物造型上曾受到早于它的巩县窑的影响。

日本国古陶瓷学者三上次男先生所著《陶瓷之路》《晚唐五代的贸易陶瓷》等著作中谈到,在中东伊斯兰国家如斯里兰卡、巴基斯坦、伊朗、埃及以及菲律宾群岛等地区的考古调查中都发现了巩县窑所产白瓷制品。由此可知盛唐至中晚唐时期,巩县窑白瓷产品和唐三彩制品曾大量出口到海外,并受到当地人的青睐。三上次男先生在谈到尼罗河流域和菲律宾群岛地区时写道:中国陶瓷不仅为下游地带贵族、富人所崇拜,而且是尼罗河流域所有都市普遍的爱好物。中国陶瓷的研究脱离了名品鉴赏的领域,现在可以说已经渐渐地开始活跃在艺术史和东西方文化交流史,甚至世界贸易史的舞台它对于广义的历史的贡献是很大的。

巩县窑唐白瓷茶碾欣赏


在唐代,人们饮用茶类主要以饼茶为主,饮茶前需要先将饼茶碾成细末,方可煎茶,否则很难将茶汁煎出来。茶碾的作用,就是将饼茶碾成细末,是煎茶用的一种器具。

这件巩县窑唐白瓷茶碾,由碾槽,碾轴两部分组合而成。此器长24.2厘米,宽4.1厘米,深2.8厘米。碾槽整体呈长方形,中部有一窄长弧形的沟槽,碾茶时能使碾轴在沟槽内来回转动。关于碾轮,陆羽在《茶经》中称其为“堕”,呈车轮形,中间厚,边缘薄。碾轮中部有一圆孔,可穿木。可惜轴木已无存。

唐代诗人元稹《茶》诗曰:“茶。香味,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诗中在谈到煎茶时,用白玉雕琢的碾把饼茶碾成末,用红纱茶罗过筛,再入茶铫煎茶,注入茶碗,茶汤泛起黄花“饽沫”,终成清香美茶。

碾是唐、宋及其以前煎饼茶不可或缺的重要器具。

这件瓷茶碾,与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宫廷用的鎏金壶门茶碾相比,无论是做工和造型,还是原料和饰纹,都要略逊一筹;但与陆羽《茶经·四之器》中提及的民间茶碾——“用橘木制成,其次为梨、桑、柘木制成”相比,又略胜一筹,是一件颇有代表性的碾茶用具。

巩县窑(巩义窑)


唐巩义窑白釉执壶

古代瓷窑。在今河南巩县白冶河两岸,故名。1957年经调查的有小黄冶、铁匠炉村、白河乡三处窑址。从已发现的窑址,可知始烧于隋代,烧青瓷;唐代有较大发展,以白瓷为主。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有"开元中河南贡白瓷"记载,西安唐大明宫遗址出土有巩县窑白瓷,证实此窑贡白瓷。此外还烧三彩陶器,洛阳地区唐墓出土三彩陶器及雕塑不少是该窑所产;遗址出土素烧坯很多,可知三彩陶器是两次烧成。所制绞胎多模仿漆器纹理特征,黑釉、茶叶末釉也占一定比例,遗物有盘、碗、瓶、壶等。

历史渊源

在今河南巩县,故名。从已发现的窑址,可知始烧于隋代,烧青瓷;唐代有较大发,1957年经调查的有小黄冶、铁匠炉村、白河乡三处窑址。从已发现的窑址,可知始烧于隋代,烧青瓷;唐代有较大发展,以白瓷为主。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有"开元中河南贡白瓷"记载,西安唐大明宫遗址出土有巩县窑白瓷,证实此窑贡白瓷。据《国史补》、《元和郡县图志》和《新唐书·地理志》中所提到的河南盛产的白瓷和向长安进贡的白瓷,多产于此。器形有碗、盘、壶、瓶、罐、枕等,以盘碗为最多。白瓷碗的特点是侈口,有的口缘作四花瓣形,碗里壁沿花瓣口凸起四条直棱,底足有浅圈足、圆饼状实足和玉壁形足数种造形。盘类以直口,平底浅盘多见,装饰与碗相同,口缘四花瓣形,缺口处凸起成四条直棱。黑瓷有瓶、壶、碗、盘等器,瓶的胎体很白,平底轮旋极其规整。修坯之精细,在北方唐代黑瓷中很少看到。盘胎厚重,里施白釉,外施黑釉,唯口缘露胎,为巩县窑的特色。

巩县窑特征

在今河南巩县,故名。烧瓷于隋、唐,隋代烧青瓷,唐代以烧白瓷为主,此外还烧三彩陶器,黑瓷、绞胎与茶叶末釉也有一定比例。其唐代产品特征是:

1、器形有碗、盘、壶、瓶、罐、枕等,以盘碗为最多。白瓷碗的特点是侈口,有的口缘作四花瓣形,碗里壁沿花瓣口凸起四条直棱,地足有浅圈足、圆饼状实足和玉璧形足数种造型。盘类以直口、平底浅盘多见,装饰与碗相同,口缘四花瓣形,缺口处凸起成四条直棱。

2、白瓷胎色灰白,釉色白腻,质量较好,黑瓷胎白釉黑。

3、黑瓷态体较厚重,碗以平底大碗为多,里施白釉,外施黑釉。盘的造型与白瓷盘相同,施釉亦是里白外黑,但口沿不施釉露胎,为巩县窑的独特制法。瓶类器物修坯精细,制作规整,在北方唐代黑瓷中少见。

4、所制绞胎特征多模仿漆器纹理。

5、器物装烧垫具有三岔支具和长方形或圆珠形托珠,碗盘器内或足端一般留有3-4个垫具痕。

巩县窑唐三彩烧制成功,在我国陶瓷史上闪耀着灿烂的光辉,对后来的宋、辽三彩和元、明、清的珐花、素三彩、五彩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代有学者认为是唐代巩县窑首创用钴料烧制蓝色,带蓝色的三彩器开创了元明青花器之先河。

特别推荐:巩义窑白瓷:唐代白瓷代表

定窑白瓷有什么特征?


定窑白瓷有什么特征?1、泪痕

泪痕是指器表的流釉表象,定瓷流釉往往呈条状,宛如垂泪,故称泪痕。泪痕表象仅见于北宋定窑器,唐至五代定瓷并无此特征。唐代定瓷釉薄而皎白,胎釉结合十分严密,无流釉表象;北宋则凝厚而泛黄,釉内气泡大而多,釉层在烧结过程中随器垂挂流动,构成泪痕。北宋早期,定窑选用正烧,流釉方向自口至底,北宋中期今后,定窑创造了覆烧的技法,流釉方向自底向口,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笔者曾见过一些定窑白瓷,泪痕方向为横向,十分新鲜,构成缘由尚待研讨。

2、竹丝刷痕

在定窑碗、盘类器物的外壁,常常可看见细密如竹丝的划痕,这些划痕是器物开始成型后旋坯加工时留下的,当然在其它窑口的器物外壁也可见到旋坯痕,但不如定窑的纤细密布,此为判定定窑器物的一个特征。

3、底足

定窑器物的底足类型不多,首要分为平底与圈足两大类,而其圈足具有与其它窑口器物圈足显着不一样的特色,这些特色体如今北宋中期今后覆烧成型的定窑器上,因为覆烧的创造,器物圈足得以裹釉,而将露胎处移至器上,但是裹上釉层的器足在外观上的体现并不那么完满,足面(圈足与地上触摸有些)总是显得不行平坦,有些当地釉厚,有些当地釉薄,以手抚之,显着地感到高低不平,笔者所目见的北宋定窑圈足器无一例外。这种表象十分新鲜,但在判定中却十分有用,凡北宋定窑圈足器(选用覆烧法,圈足上釉者)均有此特征,此为判定之要害。

别的,定窑圈足器之圈足有巨细两种类型,大圈足器之足底往往可见竹丝刷痕,刷痕呈同心圆,而小圈足器则无这种表象,但无论巨细圈足,足均极浅,足墙均窄,小圈足器挖足不过肩,简直无钩手。

4、变形

定窑器物,尤其是碗类器物,大都有些变形,假若完好器,将器物倒扣于桌面,便很简单发现这一特色。

就当前在市场上所见到的仿定白瓷而言,泪痕表象已可做到,竹丝刷痕亦不难完成,至于器物的变形非人力而可强为,而取决于烧造时的火候、窑位、气氛等等要素,若以人力做作,难免留下成心做作的,不天然的痕迹。如今只要一点还难以企及,就是足面的不平表象,这种表象的构成彻底出于天然,且在当前没有导致仿制者满足的注重,仍可作为判定的一个规范。

钧窑瓷器有什么特点


钧窑瓷器有什么特点。

钧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它不仅造型端庄沉稳,而且釉色古朴凝重,变幻莫测,尤以玫瑰紫、海棠红、火焰青、鸡血红、鹦哥绿等多种窑变釉为其他窑口所不及。钧釉有高温一次烧成,也有二次烧成,第一次素烧,出窑后施釉彩,二次再烧。钧瓷的釉色为一绝,千变万化,红、蓝、青、白、紫交相融汇,灿若云霞,这是因为在烧制过程中,配料掺入铜的氧化物造成的艺术效果,此为中国制瓷上的一大发明,称为“窑变”。

据考古发掘资料表明,钧瓷的烧造历史发端于晚唐,极盛于北宋中期,持续于金元时期,终结于明中期。钧窑的中心窑场在河南禹县城关镇,相传禹县曾是夏禹的都城,夏启夺位后,曾召集各部落,在禹县北门外的钧台举行盛大宴会,庆祝他正式继位,钧窑由此得名。钧窑的中心窑场以河南禹县为中心,向周围扩展,目前全国范围内有12县市,发现了不同时期的钧窑窑址,南起河南临汝、郏县、新安、鹤壁、安阳、林县、浚县、淇县;北至河北的磁县、山西的浑源以及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市,几乎覆盖了整个华北大地。钧窑是一处以生产民间日用瓷为主的窑场,只是在北宋末期,由于工艺精湛,窑变色彩的奇特而引起宫廷的重视,一度被皇宫所垄断,在禹县钧台一带开办御器场,专烧御用瓷器。

◆ 越窑产品有什么特点?


所谓越窑,是指绍兴、上虞等地的早期瓷窑与唐宋时代的越州窑这样一个前后连贯的瓷窑体系。自东汉到宋的一千多年间,这里瓷器生产从未间断,规模不断扩大,制瓷技术不断提高,经历了创造,发展,繁荣和衰落几个阶段。

越窑之名,最早见于唐代。陆羽《茶经》中说:“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陆龟蒙在《秘色越器》诗中更赞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当时余姚、上虞一带属越州,故曰“越窑”。越窑烧造的瓷器,主要是青瓷,釉色青中微带黄色,后改进到清水般的湖绿色。唐代瓷器胎较厚。中唐以后出现划花,印花装饰;五代时刻花大为盛行,人物山水,花鸟,走兽,花卉,草虫都有。越窑是吴越钱氏烧贡瓷的主要窑厂,宋初时产量极大,吴越降宋后,越窑兴盛时期随之告一段落,此后走上了衰微的道路。

唐,五代是越窑的大发展时期,越窑青瓷代表了当时青瓷的最高水平。这时的制品胎灰白,色较深,质粗而坚,釉色有灰青,青中闪黄、绿等色。釉泡大而稀朗,流釉显著,开片较少。秘色瓷是越窑瓷的突出品种,它始于唐,盛于五代,并被作为贡品。秘色釉的特点是青中泛灰蓝,无光。这时的器物以釉色取胜,力求有玉的效果,而不重视纹饰。装饰技法有印花,划花,刻花,贴花等;刻花多用细竹片,线条细而有力。常见的纹饰有双鸾凤,龙水双鱼,鹦鹉,串枝花卉等。

越窑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远销海外。印度,伊朗,埃及和日本等地均有越瓷遗物发现。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巩县窑白瓷有什么特点》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巩县窑白瓷有什么特点》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有什么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