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新濠瓷砖 > 导航 >

细品龙泉流转千年的美丽 开创中国陶瓷美学新境界

细品龙泉流转千年的美丽 开创中国陶瓷美学新境界

新濠瓷砖 新中式瓷砖 中国古代陶瓷器

2020-11-02

新濠瓷砖。

龙泉青瓷的历史可以上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龙泉人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制造出青瓷,开创中国陶瓷美学的新境界。从南北朝到唐五代以前这都属于龙泉青瓷的早期发展时期,早期发展是缓慢的。因为当时的龙泉窑是以土窑为主的,烧成温度和技术还有欠缺。到唐代以后,慢慢地受到瓯窑、越窑、婺州窑的影响,特别是越窑的影响,初步形成规模,并追歼形成淡青的釉色,为两宋龙泉青瓷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龙泉青瓷的今生

龙泉青瓷在民国时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也可以说是一个复苏的传奇时代。此时,龙泉青瓷的釉色非常纯正,普遍带有开片,风格、造型基本上时在仿造宋代。自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就一直重视龙泉瓷的传承和创新。龙泉青瓷的魅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在2009年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作为唯一入选目录的陶瓷类,为龙泉青瓷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龙泉青瓷正在成为民族陶瓷文化的新名片。

龙泉青瓷的器型与装饰

宋龙泉窑青釉凤耳瓶

日用类器型

“雨过天晴云破处,梅子流酸泛绿时”。龙泉青瓷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从南朝时期,龙泉汉族劳动人民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开始烧制青瓷;至南宋时烧制出了晶莹如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标志着龙泉青瓷达到了巅峰。龙泉青瓷的传统器形当中,最主要的一类是几千年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推陈出新的日用瓷器形,如盘、碗、杯、洗、瓶、炉一类,造型千变万化,种类繁多。

宋龙泉窑青釉弦纹瓶

仿古类器型

第二类主要为仿古类器形,多为工艺瓷。制瓷人一般不惜工本,追求器形巧致精美,多供官府使用,其中又以仿制宋代器形的作品较为普遍。如宋代的瓷器至明朝时仍有仿制,清雍正时期仿制的宋代官窑至今仍令老成的藏家难辨真假。宋时器形虽婉约精致,缺少点大气阳刚之美。而另一种仿古制瓷则多以仿制春秋战国或秦汉时期的青铜器为主,此类器形多为大器件,烧制难度大,作品多气象万千,端庄肃穆。

宋龙泉窑青釉塑贴双鱼纹洗

得天独厚的装饰器形工巧端正自然须配上得天独厚的装饰,再结合独特的釉色方有制作出上乘龙泉青瓷的可能,纹饰之重要性不言而喻。自古以来青瓷的装饰无外乎开片、跳刀、绞胎、印纹、刻划花、贴花等几种类型。开片是青瓷生产过程中釉面自然开裂的一种缺陷,本无审美可言。古人通过观察掌握了制作裂纹釉的技术,从而引出了流行中国上千年的开片青瓷,俗语云:破镜难以重圆,因而受到历代官宦的推崇和喜爱。

龙泉青瓷的技艺特征

编辑推荐

千年古瓷耀目新


“看我们美术课本上这幅图,柴战柱先生的艺术作品《硕果》和杨峡先生艺术作品《花器》,它们都是绞胎瓷,是我们修武县当阳峪生产的。听说还成为我们河南省名牌,还获得了县长质量奖。”河南省修武县实验中学九年级三班的王毓涵指着自己的美术课本,无比自豪。

修武县的当阳峪群山环抱,是宋朝时期黄河以北最大的名瓷产地。据史料记载,当阳峪的瓷业形成于唐,昌盛于宋。当阳峪村村头立有一块北宋时期遗留下来的德应侯窑神碑,据说这是河南省唯一一块窑址碑文。当阳峪窑遗址碑文题名为《德应侯百灵翁之庙记》,碑文首句:“怀州修武县当阳村土山德应侯百灵庙证。”立碑日期记:“大宋崇宁四年岁次乙酉二月二十五日建。”碑文内容有:“时唯当阳工巧,世利磁器,埏埴者百余家,滋养者万余口。”意思是:当阳峪村北宋时叫当阳村,当地制瓷窑主有100多户,滋养了1万余口人,实属民间名窑。

绞胎瓷是我国唐代将仿犀皮漆器工艺特点运用到瓷器制作中而形成的一个独特瓷种。著名古陶瓷学家叶民说:“绞胎瓷因为表里如一,被称为"瓷中君子";又因为每一件绞胎瓷的纹饰不尽相同,而被诠释为"君子和而不同"。”它以两种以上颜色的泥土相互糅合形成绞胎而著称,以绞胎釉和刻花剔花而取胜,北方民间亦称之为“透花瓷”。

然而,“靖康之变”后,当阳峪炉熄火灭,精美绝伦的绞胎瓷技艺从此失传。如今,宋代绞胎瓷仅有60多件,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以及美国、泰国、日本、新西兰等国家的博物馆里。

当阳峪绞胎瓷的失传让人扼腕叹息。“绝不能让当阳峪的名字就此消失。”高级工艺美术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焦作金谷轩绞胎瓷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柴战柱经过20多年积极探索,潜心研究,2002年,这一失传近千年的瓷种在他的手上重获新生。不仅如此,他在产品创作内容上更加注重融入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元素,涉及焦作山水、太极拳、十二生肖、山水花鸟、现代陶艺等,并创作出了树叶纹、凉席纹等各种花型30余种,还创作出了绞胎艺术瓷瓷板、绞胎艺术瓷绞釉花及刻剔花等8大类新品种的胶胎瓷,同时也将镂空雕、浮雕、彩绘等创新的雕刻技法和艺术手段巧妙地应用在绞胎艺术瓷的创作之中。其创作的作品深受社会各界人士和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青睐,多件产品已经被国外的收藏家和知名的收藏机构永久收藏或馆藏。

为了保护和发扬当阳峪绞胎瓷这一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优秀品牌,确保当阳峪绞胎瓷独特的品质,修武县政府于2001年投资100万元在焦作市高新区管委会设置研发楼,给研发人员提供资金和政策的支持。2013年动工建设了建筑面积为4300平方米,包括陈列馆项目、宋窑瓷坊项目和当阳峪窑研究中心项目等,预计今年年底前完工。此外,该县还将规划建设当阳峪绞胎瓷园区,规划成为集展示、采购和旅游观光为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园区,园区内规划有绞胎瓷生产企业厂区、手工作坊展示区等。

在县政府的引导下,修武县质监局主动开展标准化技术咨询与服务工作,积极配合焦作市金谷轩绞胎瓷艺术有限公司,结合当阳峪绞胎瓷产品特性、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测规则等,制定了《绞胎艺术瓷器》企业标准。2010年12月当阳峪绞胎瓷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之后,该局发动企业申请使用《地理标志产品绞胎瓷》保护专用标志,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和保障生产安全,他们还制定了作业指导书。

该局主动向企业宣传《质量发展纲要》等相关文件,召集企业开展质量管理培训,推动企业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并积极组织企业申报政府质量奖,鼓励扶持企业积极参评“河南名牌产品”。

在当地质监局的推动下,企业质量与品牌意识不断提升,焦作市金谷轩绞胎瓷艺术有限公司在2012年获得县长质量奖,该公司的产品获得河南省名牌。

地理标志让当阳峪绞胎瓷这个失落了千年的古瓷添上新彩,增了辉色。该公司总经理柴战柱自豪地说:“地理标志这个荣誉非常有分量,我要在我们焦作云台山景区门前,竖个醒目的牌子,上面就写"山水之魂,千年古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当阳峪绞胎瓷"。”

中国陶瓷艺术千年不灭的窑火


中国陶瓷艺术的文明历史源远流长,陶瓷艺术品丰富多彩,众多的陶瓷艺术品的制作技术无与伦比,创造了人类奇观而引起举世瞩目。中国既是世界上最早制造陶器的国家,又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瓷器的国家。中国真正的瓷器出现于东汉时期(公元23-220年),而其发展到宋代,才逐渐形成了"窑"的概念,但是,宋人对瓷器的记载还比较零散。

最早对宋代瓷器进行系统介绍的是明初人曹昭的《格古要论》一书,记录了包括高丽窑、大食窑在内的15个古窑,其中绝大部分是宋代的。明中后期以降,在文人学者的清赏类著作中,对瓷器的记载更多,更系统。清代,随着从宫廷到士庶对宋瓷的追逐、收藏,开始出现专门的陶瓷专书,也开始记述鉴定要点,并涉及到了一些制造工艺。从收藏的观点出发,开始形成官窑、私窑、大窑、小窑的不同观点。这类记载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并大体上形成了宋代"五大名窑"的观点。

吴仁敬、辛安潮于1936年刊出的《中国陶瓷史》一书中说:"当时(宋代)瓷艺,即精进如斯,故官窑辈出,私窑蜂起,其间出群拔萃最著名者,有定、汝、官、哥、弟、钧等名窑。"

宋代的制瓷业有官窑、私窑之分,并且出现了御窑。官窑由监窑官管理,部分产品上交官府或宫庭,同时也有相当部分的产品供出售。私窑则由民间投资经营,产品供给的对象既有品官、士夫,也有平民百姓,因此种类丰富。御窑大约是在北宋末期才兴起的,其规模虽小,产品质量却非常高,全部供给宫廷或官府的大型仪式使用,不合要求的产品全部打碎,禁止流入市场。

划、刻、印花的单色装饰和素面单色釉器物等主要是以官窑御用器为代表的"雅器",造型庄重典雅,釉色单纯,尤尚青色。纹饰简洁,追求古铜玉器神秘庄严的艺术效果,既有纹饰,也是玄妙的弦纹或毫无生气的"规矩花"。这种幽玄苍古、趣味高雅的艺术风格,充分反映了宋代上流社会的阶级意识和审美趣味。

商品经济的发展直接导致了两宋市民阶层的产生,因而瓷器的艺术表现体现了这方面的需求。彩绘装饰和彩釉瓷器多数是民窑的产品,与官窑迥然不同,造型灵活多变,讲究实用功能,如磁州窑生产的瓷枕和吉州窑的剪纸贴花装饰,颇受欢迎。而且,这些所谓"俗器"色彩强烈明快,纹饰丰满富丽,花纹图案多含吉祥寓意。这种清新的艺术风格,充满着浓郁的民间色彩和乡土气息。

御窑:体现皇权的威仪和神秘

官窑(御窑)是在北宋末期形成的一个特定的窑口,由官府亲自设立并掌管,由为皇帝服务的内侍官、太监等兼职提举,其产品主要为宫廷和国家重大典礼使用,所以又称"内窑",与前述的设官监烧并将部分产品供官府使用的官窑概念不同,其生产方式规定为宫廷制场,内府制样,民匠造器,士兵供役。南宋人叶在《垣斋笔衡》中说:"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澈,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侔矣。"

官窑共有3处:其一为北宋官窑,地点应在北宋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市)或附近,由于黄河的淤理,开封城宋代的地面在今天地面以下的十余米处,所以致今还未发现这个窑址;其二为南宋初期在都城临安(今杭州市)皇宫附近修内司范围内建造的窑,称"修内司官窑",即文献所说的"内窑"。大约是由于距宫城太近,出于防火安全的考虑,不久就停烧了;其三为修内司官窑停烧后,在郊坛下别立的新窑,称为"郊坛下官窑",由于在杭州市乌龟山发现了其遗址,也称为"乌龟山官窑"。

南宋前期由宫廷建造成的修内司官窑,产品相当单纯,全部是青釉瓷器。釉色有粉青色和灰青色两种,合格的产品都釉色匀净,光洁温润,釉面大多布满大、小不等的开片,尤其是小块开片,密集并程倾斜状开裂,称为鱼鳞开片。器物的组合除了日用的碗、盘、瓶、饮茶用的托盏外,还有仿古代青铜器的鼎式香炉、尊、觚等。工艺上的特点是器物的釉层均很厚,因此显得肥润,宝光内蕴。厚釉的工艺是在北宋末期首先在北方的汝窑、钧窑发明的。它要求先要将瓷坯在不施釉的情况下先素烧一遍,这使得坚硬的坯体上可以多次施釉,达到一定的厚度,然后再入窑釉烧。这种厚釉瓷器是中国古代青瓷生产中最重要的一项技术革新,开后来官窑、龙泉窑等釉色极美之青瓷的先河。

御窑最重要的特点是官建、官管、官用,产品具有皇权特有的威仪和神秘性。又因其不存在商品化、需要谋利的特点,生产出来的产品在捡选出供宫廷使用的优质器物后,其他器物一概打碎后就地埋藏,绝不允许流入市场。这一点即使前述之汝官窑也无法做到。老虎洞窑址所发现的24个瓷片坑,就代表了这种特点。被定为南宋早期修内司官窑的器物,很少出土于地层堆积中,而绝大部分集中出土于24个瓷片坑中,这些坑特意修建,集中埋放次品和废品瓷器。

以三号坑(H3)和二十号坑(H20)为代表。H3为一边长2米,深0.45米的正方形瓷片堆积坑,四边相当规整,上面用致密的黄土覆盖,质地非常坚硬。出土物以日常生活用具为主,也有仿青铜器的礼器,胎的颜色和釉色有多种,以厚胎厚釉为主,薄胎厚釉少见;出土瓷片达一万余片,绝大多数可拼成完整或可复原的器物,在发掘后的整理中发现,H3中出土的瓷片几乎都可以拼对起来,仅完整或可复原器就达400余件,20多种器形。H3中出土的部分器物釉色呈黄色,是因为窑炉中错误的出现了氧化气氛而形成的,显然是废品;H20平面近似长方形,长2.2米,宽1.14米,厚约0.06-0.15米,利用自然低洼处略加修整而成,表面覆盖一层碎瓦片和残砖。出土物以仿青铜器的礼器为主,有的器形非常大,也有日常生活用具,以薄胎厚釉为主。

从窑址发现情况看,官窑在烧制时大体上就是一座龙窑和一、二个用来烧素烧坯的小馒头窑一同烧造。与磁州窑数百"窑家"一同生产的情况极不相同。因为官窑这种专门的御窑,只是为了生产专用的瓷器精品,并不需要利用集体的优势和规模生产来赢得声誉,占领市场。老虎洞窑址中发现的南宋时期的作坊都质量极高,全部用质地细密的灰砖砌建并铺地,房外还有防雨水的散水。这种砖用来建造官衙和宫殿。在全国各地发掘的窑址中,从未曾见过这样高质量的作坊,体现了皇家气派。

民窑:活泼新颖的艺术品味

私窑(民窑)是相对于宫廷(朝廷)兴办的官窑(御窑)而言,属非官方经营的,以商品性生产为主的瓷窑,生产的瓷器都为满足国内外市场普遍需要的日用瓷和陈设瓷,销售地区极为广泛。宋元时,民窑发展较快,仅景德镇的民窑就增加到三百座之多。此时的民窑完全属于商品生产的性质,民窑在产量上所占的比重比官窑大得多,在质量上也有一定的发展。到了清代,民窑占了压倒优势,官窑瓷器也为民窑所出。

民窑的产品称客货,风格与官窑迥异,除去一些限制生产的花纹和器型,可以说民窑瓷器的造型和纹饰题材更丰富自由。明代景德镇拥有为数众多的民窑,是我国陶瓷窑的主体,其制品粗细,并不比官窑逊色多少,可见也有着雄厚的基础。比较著名的有崔公窑、周公窑、壶公窑、小南窑等。

物尽其用是民窑瓷器发展的基本原则,各地制瓷作坊将采来的瓷土,精细原料制作高档用具或陈设艺术瓷,粗料作粗瓷,下脚料则用来生产黑瓷,因为黑釉掩盖能力强。这些档次不同的生活用瓷,价格有高有低,能满足广大社会不同阶层的需求。这种物尽其用的作法反映民窑工艺能力的提高,因为不同品种的瓷器都要求不同的科学知识,并不是不费力就可以作出来。比如青瓷、酱色釉瓷和黑瓷在胎、釉配方和烧成气氛的控制上都有不同要求,都要求以科学技术作基础。随着岁月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各个品种都在提高。到东晋时期黑瓷已经不满足于用下脚料来制作,水平大大提高,和青瓷一样进入艺术瓷的领域。

元明清以后发展起来的官窑占有最优质的瓷土、配釉原料、技艺高超的工匠,同时宫延积累历代最好的工艺品和外国朝贡的艺术珍品可供参考。有皇帝最欣赏的艺术家来参与创作,包括器形设计和装饰绘画。不惜工本,瓷器作得豪华、典雅、新奇、甚至精美绝伦,代表了一个时代瓷艺的最高水平而备受人们的称赞。这些绝世的优秀之作也为民窑模仿。但是,官窑的发展方向是向宫延艺术的方向发展,代价很高,做不到民窑那样精打细算,物尽其用,而且高高在上的气势让人可望而不可及,精美富贵的品质庶民百姓不好使用,不可能在社会普及,其工艺很难推广。民窑则贴近庶民生活,质朴亲切,这些因素使民窑工匠受约束少,创作思路比较活跃,优良的工艺技巧能代代相传,民窑和官窑一样能体现民族工艺的精神。

民窑瓷器的发展过程中,其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浓郁的地方风情。民窑的地理分布宽广,长江以南、黄河流域的北方、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可以分出不同的窑系,产品有浓郁的地方特点。这些来源于民间的工匠就在当地生活学艺,一般不大四处流动,因此对当地制瓷原料的本质特点民众用瓷的情趣很了解,掌握的是当地的工艺传统。他们最知道作出怎样的瓷器才能有人买,符合市场销路。

各地区的原料品质、风俗习惯、审美情趣和信仰都不相同。这些因素造成各地瓷窑体系形成浓郁的地方风情,例如唐代浙江的越窑青瓷,河北的邢窑白瓷,河南巩县窑的唐三彩釉陶和白瓷、黑瓷、湖南长沙窑的釉下褐绿彩,安徽淮南地区的寿州窑,四川的邛窑等。宋人的磁州窑、龙泉窑、耀州窑、临汝窑、景德镇窑、德化窑、建窑、定窑、钧窑等窑区域性的特点特别明显。

第二,粗料细作。就原料的开采情况来看,有的窑场能开采到精细优质的原料,如景德镇的湖田窑,福建的德化窑等。大多数民窑就地取材,开采的原料不会很精细。但工匠通过顽强的劳动,粗料细作,生产出美观实用的作品,不但好用,而且能美化生活。宋金元时期北方最大的民窑磁州窑,用当地的大青土(即北方坩子的一种)作原料,它能学习定窑生产出一些细白瓷,但大多数是粗瓷,有白瓷、黑瓷、酱釉瓷和低温釉陶,广泛施化妆土,以划花、刻花、剔花、釉上彩绘、釉下彩绘、绿斑、褐斑、黑釉酱斑、白釉划花、黑釉划花、酱油彩划花、珍珠地划花、绿釉釉下黑彩、雕塑等技法,创造了许多纯朴、生活气息浓郁的作品,有很高的艺术水平。有用精细如绣花针一样的工具线刻花纹;有在白釉层剔掉;有的一直剔到露出粗糙的胎面,使带釉的花纹部分和胎体色调形成强烈的反差;有的剔到露出洁白化壮土层,使主题花纹格外醒目,真是"以物写心,不为物障"。

第三,激情满怀的书画艺术。民窑工匠可以自由地在瓷器上绘画写字,最突出的是磁州窑,用黑彩在白瓷胎体上画画写字。这些书画艺术和当时的文人士大夫的作品相比有文野之分,精粗之分,但有它的特色。由于工匠们平静单纯,生活根底扎实,视野比较宽阔,在瓷器上画的画,定的字都纯朴、浑厚,没有无病呻吟的病态。以绘画为例,题材广泛,有作边饰或辅助花纹的回纹、几何线条、波浪纹、卷枝蔓草等。作主题花纹的主要有牡丹、月季、菊花和闲花野草、游龙飞凰、禽鸟野兽、山林中的小雀、花塘溪流中的鸭鹅和游鱼等。绘画从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小景,到气势恢宏的高山瀑布,从农家茅舍到市井小民,从神仙故事到严肃的历史题材,这些紧贴人民生活的通俗的艺术领域是民窑的优势。

1970年河南省镇平县出土一件白瓷黑花梅瓶高49厘米,小口细颈,丰肩长腹,中腹饱满,下腹瘦长;胎施洁白化妆土,肩和上腹以黑彩绘锦土纹,衬以白色卷枝花;中下腹以黑彩绘茁壮的牡丹和多姿的莲瓣,上罩白釉,花纹壮实生动,与胎釉对比鲜明。挺拔高挑的造型结构,对比鲜明的花纹使人产生许多联想;说起梅瓶人们可以想象,在黄土高原,黄澄澄的大路从脚下延伸至遥远,广袤的大地点缀着村镇茅舍、酒肆小店。勤劳的人民祥和善良,在这样的环境中生产劳动,丰收之后他们也会置身酒店,村姑为他们抱出一瓶美酒,瓶就是磁州窑的梅瓶,抱瓶的姑娘健壮的体魄,红润的面孔,高高的胸脯,明亮的眼眸闪灼出青春的光彩。酒美、人美、瓶也美,让人陶醉,诗人情不自禁的写诗称赞:"欲把梅瓶比西子,横竖刚柔总相宜"。

上海博物馆收藏一件虎形枕,是山西地区金代磁州窑产品。枕塑成一个老虎形状,虎眼圆睁,竖耳,卷尾伏卧,满身用黑彩绘虎皮纹。在白色枕面上作画,开阔水面飘浮一物,上立一长尾鸟,天空双雁高飞,枕底墨书"大定二年(1162年)六月二十日"铭。磁州窑在元代还在继续发展,生产大量优秀之作。广东省博物馆收藏一件横宽40.5厘米的长方形枕,主题花纹是《西游记》中的唐僧取经图,唐僧师徒四人在山道中艰难行进。枕面四角绘折枝菊花,前壁绘黑竹,后壁绘猛虎,两端绘牡丹图案,枕底楷书"古相张家造"铭记。唐僧取经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年)僧人幺奘为了弄清佛经教义决心到天竺取经,历尽艰苦,费时七年,来往走了几万里路,取回六百多部梵文(印度古文字)佛经回长安。

回国以后,奉旨主持佛经翻译,口述西行见闻,由门徒辩机写成《大唐西域记》,后来慧立、彦宗又写《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内容为西域及佛教发源地见闻,一是佛教徒的传记都充满神异的色彩,二是唐宋以来民间有许多故事,神话广为流传,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明朝吴承恩汇集这些传说写成《西游记》影响极为深远。这件瓷枕对研究这部文学名著的成书过程有重要价值。明朝中后期景德镇生产大量的青花瓷器,不但内容极为广泛,而且画得诗意盎然。很多画面抽象、夸张、大写意,往往是工匠激情满怀一挥而就,真的达到绘画艺术追求的"无迹可寻,然后入神"的境界。

千百年来,不管是官窑还是私窑都在中国的陶瓷发展史绘上了浓重的一笔,体现了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表现出中国古代人们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作为一种陶瓷文化,伴随着物质产品的生产和科学技术的交流而传播,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和深渊的影响。

单色釉的美学境界


中国瓷器的釉彩始于单色釉,而单色釉又与我国古代道家所推崇的“道法自然”,要和自然“神遇而迹化”的思想有关。关于这一点可从越窑早期釉水模仿青绿山水就可以看出。而随着制瓷工艺不断革新,到了宋代,单色釉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除“汝、官、哥、钧、定”这宋五大名窑外,这一时期最著名的民窑就属龙泉窑了。现藏上海博物馆的龙泉窑大多为宋时精品,其青瓷经多次施釉,釉色葱翠,鲜丽夺目如碧潭翠柳,充分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实乃单色釉里的上品。

除模仿自然因素外,单色釉还因其素雅淡净,为收藏者所喜好。一位玩瓷的瓷深藏家告诉我,赏瓷的最高境界在于赏单色釉,彩釉初看时艳丽,可时间久了就难免令人产生“五色令人盲”之感了。单色釉下的暗刻刻花,似有似无,既不失单色釉的素雅,又有图案画意可供养眼品赏,可谓雅上加雅。而与明清彩瓷不同的是,一般明清单色釉下的暗刻花,都以严谨工整的线条勾画出云水纹的龙凤图案,给人一种大器稳重的感觉。和单色釉相结合,产生珠联璧合的感觉。尤其出现在薄胎瓷上的暗刻花,光照下更是剔透玲珑,精美无比。

因此,我认为单色釉的艺术是把人为的有限化为“天趣”的无限,这样的作品不可重复,瑰丽变幻,妙造自然。

文/傅豪(来源:劳动报)

跨越千年叙述中国瓷器文明


瓷器与茶叶、丝绸并列为古代中国三大外销商品,它们都具备全球性的影响力。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央视九套)从2013年起陆续推出了《丝路》和《茶》。近日,纪录频道制作的六集纪录片《瓷路》在京举办看片会。加上刚出炉的《瓷路》,上述三部纪录片可以说填补了中外文明交流系列纪录片的空白。

《瓷路》全片共分为6集,每集50分钟,叙述时间跨越千年,从唐宋至明清,叙述空间遍及世界各地,将充分展示中国制瓷技术、瓷器艺术在历史上对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深刻影响。《瓷路》将是一部讲述中国陶瓷文化在全世界传播之旅的纪录片。在这条神奇的瓷器之路上,充满了探险、财富、人性、生死、战争和沉船的精彩故事。在创作风格上,《瓷路》既有历史纪录片的考证拍摄,也有现实题材的纪实抓拍;既有设悬念、讲故事的手法,也有观点与主题的论述。

《瓷路》执行总导演董浩珉透露,《瓷路》的摄制工作历时两年半,摄制组辗转欧亚两大洲,寻找流落在世界各地的中国瓷器,探寻背后的文化信息,并在各国国家档案馆、博物馆、古窑场与私人收藏室拍摄了大量珍贵素材。

“为了尽可能给观众交待出瓷器之路这条连接中外文明之路的精彩所在,我们的摄制组在过去两年里,走了国内18个省,近30个县市,以及世界上10个国家进行拍摄。这可能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投入最多,以瓷器为主题的拍摄行动。”比如由编导陈子隽带队的摄制组一行5人,对上虞曹娥街道严村凤凰山麓商代龙窑遗址、上浦镇四峰山小仙坛遗址、上虞博物馆、曹娥江沿岸等众多具有青瓷特色的地方,以及与青瓷有密切关系的故事人物进行细致拍摄,通过镜头记录世界青瓷发源地——上虞的厚重历史以及上虞青瓷在中国陶瓷文化发展和东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中的重大贡献。南宋官窑作为南宋时期设置在京城临安的御用窑场,所制产品特供皇室,专烧专用,代表着中国历史上青瓷烧造的巅峰水平,摄制组也专程到杭州进行拍摄。在拍摄出土修复器物时,摄制人员对瓷器表面展现出的温润含蓄的玉质感赞叹不已,同时也对薄胎厚釉、紫口铁足的现象啧啧称奇。

在看片会现场,故宫博物院资深研究员、中国古陶瓷界泰斗92岁高龄的耿宝昌老先生认为以往一些节目局限在谈陶瓷工艺、陶瓷鉴定,而该片是把陶瓷作为一个反映历史时代的镜子,“我认为《瓷路》是一部讲述中国瓷器的非常好的片子,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纪录片《瓷路》将于1月31日(大年初一)起,在央视九套晚8时首播。(作者:黄小河)

风雨千年磁州窑


金代磁州窑褐彩孩儿枕 早就知道我国古代北方有一个庞大的民窑体系——磁州窑,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对它心仪已久。7月下旬的一天清晨,我不顾大雨如注、狂风四起,前往河北省邯郸市磁州窑遗址考察。 走进古老的燕赵大地,街头耸立着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塑像,令人顿生思古之幽情。邯郸,是战国时期七雄之一赵国的都城。很多成语典故出自这里,如邯郸学步、负荆请罪、黄粱一梦、完璧归赵等。 方圆百里之内,元、明、清代的古窑遗址一个挨着一个,密密匝匝,蔚为壮观。仅观台镇和彭城镇两地,已经发现的古窑场就多达200余个。位于彭城镇的富田窑遗址,依然散发着悠远古老的异彩,古井、料池、作坊、碾槽等,诉说着先民冶瓷的艰辛。我们走进“裤衩街”(俗称),放眼望去,到处弥漫着陶瓷文化的气息,几乎所有人家的院墙、圈棚等都用古窑具匣钵垒成。在老乡的院落里,还有多处保存完好的“馒头窑”,窑炉内堆放着生产工具和粮食,有的还住了人。 磁州窑创烧于北齐,一直到今天仍在烧制。“这里,古代文化流传有序。”同行的国家文物出境鉴定河北站副站长穆青告诉我,“磁州窑瓷器保留了大量古代民间绘画、书法及反映民俗民风的实物资料,形成了质朴、洒脱、明快、豪放的艺术风格,成为享誉中外的一代名窑。”千年炉火从未间断,这是十分罕见的。 我们来到盐店遗址,但见元明清的馒头窑林立。馒头窑炉的外表是用废匣钵装土后垒起来的,像一串串铜钱,古朴而美观。走进元代馒头窑,我们看到了当年的炉膛、烧红的炉壁、灰白的残渣和散乱的黑花白釉瓷片,有些瓷片上清晰地写着“酒”等文字。还有古窑洞,今天仍作为仓库和生产车间使用。在这里,我意外发现了竹刀、竹篦等生产工具,于是才恍然大悟,原来很多精致均匀的纹饰是用特定的工具刻画出来的。 听说当年盐店遗址有四条长两公里、高十几米的煤渣山,后来用于生产水泥而仅剩现在这么一段了。炉渣山上长出了绿色植物,淡化了沧桑痕迹。我们在炉渣山上也发现了许多瓷片,考证下来是清代的,承袭了磁州窑瓷器黑白对比鲜明的装饰艺术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宋代磁州窑,它继承了唐代长沙窑的书法艺术传统,这与当时文人雅士的参与有着直接的关系。在瓷器上大量书写诗词短语,真、草、隶、篆、行等字体均可见到,笔墨豁达,气韵生动,自成一格,对研究书法艺术,是不可多得的资料。 喜悉,河北省磁县已开工建设磁州窑遗址博物馆,我又专程到磁县的库房里仔细品赏了磁州窑的一流精品,印象非常深刻。磁州窑不愧为我国一代名窑。

千年光影交错的云南陶瓷


云南着名航海家郑和,1405年﹙明永乐3年﹚率领由240多艘海船、27400名士兵和船员组成的远航船队,访问了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一共远航了7次。船上装的3样主要物品是:茶叶、丝绸和陶瓷。

云南陶器出现的具体年代,目前尚难明确,根据考古发掘材料估计约在6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这时的陶器由于烧造工艺的不同,还出现了红陶、灰陶和黑陶等不同品种的陶器。

中国陶瓷最经典的审美创造青花瓷,是采用钴蓝颜料制作而成的。云南会泽所产的钴矿原料(珠明青花料)就是当时的官料之一,着名的康熙青花就是采用珠明青花料制作。景德镇、浙江、云南被称为中国古青花瓷器的三大产地。

1953年12月7日,中国第一届民间美术工艺品展览会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开幕,江苏宜兴紫砂、云南建水紫陶、广西钦州红陶(坭兴陶)、四川荣昌安陶(1997年重庆直辖后,改为重庆荣昌)被文化部列为中国4大名陶。

当我们揭开历史迷雾后的“云南陶瓷”,我们发现,它的历史悠久、品种多样、工艺精湛、产品精美。不仅是中国陶瓷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美术史上的珍贵遗产。

云南,彩云之南。这是天空赋予它的称谓。

当光影交错,时光轮回数千年,

我们发现,天空给了这片净土以彩云,而大地却也给了这片土地以恩赐,

这就是各色泥土。

千年陶土就诞生于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而它幻化出来的各种精美亦古朴的陶器:

汉代墓砖,唐代的瓦当、鸱吻,宋、元时期的青花瓷,清代的紫陶,如今仍存在于居家生活中的建水紫陶、华宁绿白釉陶,丽江金沙陶,永胜瓷器,祥云土锅,傣族陶罐,

都让人浮想联翩,这是怎样的延续,赋予了它们如此美丽的生命气息,

以至千年之后,仍觉出它们的好,让人感慨光阴的厚待?

千年制陶史

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按时间来推算距今约6000年。

“云南出土的陶片都能证明它的历史悠久,当时属于少数民族的文化,与中原出土的陶片相比,主要是装饰上的区别。”云南省紫陶研究会副会长、《云南陶瓷》作者马行云介绍,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合称,先有陶后有瓷,陶瓷在古时主要以杯、鼎、罐为主。宾川白羊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发掘出罐、杯、鼎等陶片;元谋大墩子新石器遗址中,出土一件鸡形陶壶,体形如蹲踞的母鸡,栩栩如生,生动可爱,是云南最早的造型精美的原始工艺品。

马行云说,云南从南诏国时期就盛行火葬,元、明时期火葬仍是云南最主要的葬俗。正因为如此,那时烧制的陶器主要用途之一就是装骨灰之用。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经济的发展,瓷器成为了居家生活必不可少的用具。

人们把黏土加水调和后,制成各种器物,干燥后经火焙烧,制成陶器。陶器文化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新篇章,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陶器和磨制工具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开端。

与此同时,人们为防止陶器经火烧或水浸泡断裂,而在泥土中渗入砂石粉,烧制成泥质夹砂灰陶和夹砂红陶。此类陶器多用作烹调器、汲水器和大型容器,故又有泥质陶和夹砂陶之分。

马行云并非是云南人,但从来到云南的那天起,这个东北人便痴爱上了云南的陶器。他曾踏遍了云南各地,就是为了研究云南陶器,了解它们的历史、文化、工艺、传承与产业现状。

据马行云考证,云南的陶器自新石器时代起一直生产使用到明清时期,其中,以夹砂灰、红、黑陶为主,宋以后开始大量使用绿釉陶。由于云南是多民族聚居地,部分陶器便带有明显的地方风格和异域文化。

这些具有民族特色亦有异域风情的陶器的出土,展现出了别样的风采:汉代灰陶巫师立像,长舌鸡冠,神情怪异,为全国其他地方所无;元代黑陶舍利塔式火葬罐,制作规整,造型独特;明代绿釉印贴八仙杂宝陶罐,在红胎上用印模印八仙人物、莲花宝杵、杂宝等纹饰,再罩绿釉烧成,带有明显的云南地方文化与宗教特色。许多产品明显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如安佛拉式陶壶、陶罐等。

从春秋战国至西汉,云南进入了历史上辉煌的青铜时代,创造了灿烂独特的滇文化青铜器,这时,青铜器成为了主要器具,陶器逐渐减少。和其他地区不同的是,这时云南并没有出现瓷器,而一直是陶器和青铜器并用。

直到元代,云南各地才出现了瓷器。

马行云介绍,公元829年“南诏攻西川,连陷戎、嶲、邛诸州,12月南诏抵成都,俘子女百数万人而去,南诏自是工文织与中国埒”。大理是南诏、大理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首先在这里出土大理国时期成熟的青釉器是理所当然。

元代是云南陶器青釉的发展时期,在经济、文化、交通发达的地区多有发现。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10万大军乘革囊及伐渡金沙江平定大理,由于地方民族政权分散,闭关自守,有碍封建中央集权统一领导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于是,公元1273年“立云南行中书省,初置郡县”,把政治中心从大理迁昆明,从此云南成为全国行省之一。

是时,手工业随着经济发展起来,这与内地汉人的迁入有关。元代在“各路设人匠提卒司”,为管理手工业机构。云南土司管辖下的农奴只能耕种放牧,不得从事手工业。元代为了云南手工业的发展需要,就从汉军中抽调一些为“军匠”,或从民屯中挑选原从事手工业者为“匠户”,手工业者不得转业。世袭生产,精艺者则调入大都宫廷使用。

元代在云南的改革措施,对云南的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并为明代在云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样,到了明代,屯田人数达50万户之多,成为历史上入滇人数最多的一次。而此时,云南出现了青花瓷器。

内地人大量入滇,他们不仅推进了云南的农业发展,而且也带来了内地先进的生产技术,其中不乏陶瓷手工业者,建水窑以“湖广”籍命窑,另临安府所辖华宁境内《重修慈云寺功德碑》载:“冶北里华盖山下,大明洪武年间,有车姓江西景德镇人来滇办厂于此。为生活之计继则汪氏、彭氏、高氏、仲氏,以及范、刘、柯、杨姓,因亲及亲,因友及友接踵而至,遂萃处焉……”这说明内地陶瓷手工业者迁移到云南促使陶窑的兴起,明《云南通志》首次出现了“窑课”,云南窑址和墓葬出土的文物中,这与陶器以元代居多、瓷器以明代居多也相符合。

到了明代中后期,由于江西景德镇瓷器大量进入云南,价廉物美且品种繁多,冲击了云南的陶瓷市场,瓷器的产量逐渐减少,一些窑炉改烧粗瓷和细陶,多数窑址只能烧一些粗陶罐、盆、坛等。

窑烧里的千年秘密

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有来太极生。

素胎勾勒,钴料呈色,釉下彩绘,犹如水墨画般明净素雅的青花瓷,姗姗而来。当我们走进云南陶瓷从坯胎到成品的世界,它们曾经在如母体一样的窑中孕育烧制,其最终幻化出的千年风姿的秘密存在于这口口古窑中。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一次烧成。而据马行云了解,云南产钴料的矿区达几十处,为烧制青花瓷器提供了质优价廉的颜料。因此,云南大批烧制瓷器,特别是青花瓷器是有其必然因素的。

千年以来,我们古人在云南纵横起伏的山、蜿蜒曲折的沟渠河流边,茂密的森林里,码起了一垄垄长龙一样的窑口,他们顺着山势搭建起了龙窑。在这龙窑里烧制出了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瓷器。

龙窑又称长窑,一种半连续式陶瓷烧成窑,它依一定的坡度建筑,以斜卧似龙而得名。

据考古发现,目前云南已发现的窑址约10多处,共有龙窑30多处,每处窑址旁均有大量的瓷片和窑具堆积。其中,已正式发掘的仅玉溪窑一处,其他未发掘的窑址有7处:红河州的建水窑、禄丰县的罗川窑和白龙井窑、昆明的灰土窑、玉溪的易门窑、大理的洱源窑、凤仪窑、丽江的永胜窑。

在这些窑中,规模最大、产量最大的要数玉溪窑和建水窑。

建水窑位于建水县城北1公里的碗窑村,分布在碗窑村北后山坡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现存旧窑、湖广窑、潘家窑、洪家窑等瓷片堆积区,占地4000多平方米。马行云介绍,相传宋代,碗窑村就开始烧造瓷器。后来窑业兴旺,加之兼烧陶器,碗窑村便发展为上、中下3窑,成为滇南陶瓷生产的重要基地。时光流转,如今龙窑的全貌已被破坏,窑旁堆积的大量瓷片和窑渣只能说明其曾经的辉煌。从考古调查发现判断,建水窑主要烧制青釉瓷器、青釉印花和划花瓷器,也烧制青釉青花瓷器。

玉溪窑是唯一一座博物馆正式发掘的窑口,共有3处龙窑,约属元末明初,有古窑和龙窑两处。华宁窑的窑址位于县城城郊。原突起上新建了现代化的陶瓷厂,所以已无法看清窑址的面貌,仅在瓷厂的围墙边挖了约3平方米的探方,发现了许多瓷片。从出土标本和探方的地层关系看,专家判断华宁窑的烧制时间可能为明中期,主要生产青釉瓷器和青花瓷器。

也许是这种删繁就简的制作,到了清代中期,华宁陶仿烧河南圴窑瓷器,主要釉彩为月白、灰青和红釉,器型有瓶、罐、炉、钵,产量较大,成为云南当地普遍使用的日用陶瓷。如今,一些人家还在使用俗称“土碗”的碗具,事实上这就是华宁陶器,民国后期至今,华宁窑大规模烧制琉璃瓦等建筑陶瓷,成为云南地区建设陶瓷的主要产地。

古滇国时,生活在滇池和抚仙湖周边地区的土着居民使用的是直釉杯和带流壶等,有浓厚的长江下游地区陶器的风格。位于滇西北的民族则使用的是双耳罐,这与民族迁徙有很大的关系。西汉时期,大量汉族迁入云南,至东汉初,古滇国衰亡,地方割据,这一时期,一部分汉族在夷化,一部分少数民族上层则在汉化,那时使用的陶器则与四川接壤地区的汉墓中陪葬陶俑一样具有浓厚的川俑风格。

唐宋时期,云南地方自立为王,建立了南诏国和大理国。两个王国均信奉佛教并实行火葬,而其陶瓷器以其价廉物美、易于储存而成为当地最主要的葬具,实用器皿中,除高档金银器外,陶器占了主要地位,文房用品、建筑构件等均有相当水平,此时的云南陶器进入了巅峰时期。据考古调查,云南各地在当时均有陶瓷器出土,宋元以来的陶瓷器出土也遍布除迪庆州以外的广大地区。

云南墓葬遗址出土的,在唐、宋以前主要是灰陶、红陶、黑陶,元代大量出现了绿釉陶和压模印花绿釉陶,并一直延烧至清初。瓷器在宋元时基本是青釉瓷,到了元末明初出现了大量的青花瓷并延续到清初。

在云南已发现的古窑址中,除昆明灰土窑外,都曾经烧制过青花瓷器,在元明时期的土墓葬中,普遍有青花瓷器出土。不论是窑址还是墓葬出土的瓷器,青花瓷所占的比重远远超过了其他陶瓷。可以说,青花瓷是云南陶瓷中最重要的品种。

在这一口口古窑中,我们见到了以火葬罐为主的器皿,其次为瓶、炉、盘、碗、壶、杯等。宝杵、莲花、八仙、人物这些一抹抹青色勾勒其上,“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有来太极生。”清代龚轼先生此言着实不虚。

天青色世界里的干坤

云南陶器,尽管风雨千年,它仍自顾自地美丽着。

千年制陶史让云南的陶瓷呈现出了民族的、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美丽。从那青、绿、蓝的色彩里,我们看到了别样的云南陶器,从那素坯勾勒出的青花里,尽管风雨千年,它仍自顾自地美丽着。

青釉瓷器是中国瓷器着名传统颜色釉,又称“青瓷釉”。在古代南方,青釉是瓷器最早的颜色釉。所谓“青釉”,颜色并不是纯粹的青,有月白、天青、粉青、梅子青、豆青、豆绿、翠青等,但多少总能泛出一点青绿色。同时,古人往往将青、绿、蓝三种颜色,一统称为“青色”。

马行云介绍,从史料记载和现代考古材料看,最初的青花瓷器在造型和装饰方面与同时期陶器基本相似,说明它的制胎工艺来源于当时的陶器,而烧瓷上釉的技术则由内地传入。这一时期的主要器型是盘、碗、罐、瓶,多数为素面不带装饰,以晶莹透亮的釉色取胜。少数的瓷器饰有简单的水波纹、几何纹等。

云南陶瓷从大理州境内火葬墓出土的大理国青釉环纽斗笠形盖、敛口贴印人物罐、附加堆纹青釉平底罐,其瓷化程度已相当好。在此之前应有一段青釉的萌芽期,而且和南诏细质釉陶有着渊源关系。

元灭大理国后,带来了中原的制瓷工艺,云南陶器逐渐被瓷器替代。至明中期,除达官贵人的陪葬俑仍十分精美外,古典陶器已逐渐衰落。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它成熟于元代的景德镇,而云南则是在明代开始大量涌现出青花瓷器。明朝中期,云南的青花瓷器达到了鼎盛时期。云南陶瓷研究学者、原云南省博物馆馆长马文斗曾着有《玉溪窑》、《星火南来》两本书,据他考证,云南出土的青花瓷,当时产量达到了中国第二位,仅次于景德镇。

“当时云南青花瓷的工艺是从江南传过来的。但是云南人却根据其地域、风俗和文化的不同,制作出的青花瓷特点不一样。”马行云说,产自云南的陶瓷泥料不一样,釉色也不一样,因此风格就不一样。

“与浙江的青花瓷器呈现暗蓝色、江西景德镇青花瓷器呈现天蓝色不同,一眼望去,就知道是云南的瓷器。特别是云南青花器上花纹密而繁多,题材以缠枝花、牡丹、龙凤、鱼藻、瑞兽、海涛及杂定图案为主。”据考证,云南元明时期的窑址和墓中出土的青花瓷片数以万计,窑址和墓葬出土的完整和较完整的青花瓷器大约200多件。主要有青花瓷盘、碗、碟、蛊、杯、瓶、罐、壶等。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在这片土地上,因为各个地区的土质和颜色不同,各地区的陶瓷器也呈现出了不一样的特色。

明末清初,云南建水发现了五色陶土,开始生产紫陶,至清康熙年间,这里生产的紫陶“体如铁、明如水、亮如镜、声如磬”,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花瓶装水不发臭,花盆栽花不烂根,茶壶泡茶正浓香,餐具存肴隔夜不馊。

建水紫陶的名声越来越大,以至之后与江苏宜陶、广西钦州陶、四川荣昌陶并列中国4大名陶。建水紫陶主要生产的烟斗、茶具、花瓶、笔筒、印盒、烛台等物件,一时行销国内外。至清光绪年间开始生产一种用于炖鸡的造型独特的“杨林锅”,又称汽锅,因炖出的鸡肉味道鲜美异常而闻名遐迩。

而建水紫陶在全国闻名时,云南各地区、各民族的陶瓷工艺的发展也方兴未艾。华宁釉陶、西双版纳慢轮傣陶、香格里拉尼西黑陶、丽江纳西族金沙陶、大理鹤庆瓦猫,形成了现代的云南陶器系列。

之所以各地对陶器的称谓不一样,这与其工艺是分不开的。陶器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工艺,我们祖先就是以黏土为原料用手工制作,然后经风吹日晒而制成了精美的陶瓷器。

史前居民制造陶器的方法有手制和轮制两种。在滇池周边地区出土的陶器,先民将湿黏土用手搓成很长的条状,然后用螺旋式的方法把泥条盘成器皿。有的则是直接把湿黏土捏成口型,如小罐、小碗、小杯等。还有一种更为原始的工艺,用草、竹、藤一类已经编织成形的器物为模子,将湿黏土涂抹在上面,放入窑内烧。出窑后,编织物本身烧尽而留下黏土容器,最后成品就是陶器。考古蜀一般推测,史前陶器上的篮纹、绳纹就是这样起源的。

相对于手制法,轮制法则是较为进步的制陶工艺。将黏土放置于轮上,手脚并用,慢慢转动轮子制成陶器。现代则大部分已经使用电动方式制陶。

因了土质和工艺不同,云南陶器的类型也不同。

马行云介绍,红陶是最早在云南出现,它的烧成温度在800摄氏度,根据考古发掘的资料,大理洱海流域距今6000年的南诏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李家山文化时期,都以泥巴质红陶和夹砂陶为主,西双版纳的傣陶则具有代表性。

还有一种彩陶,它是用赭、红、黑、白等色绘饰的陶器。“彩陶艺术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马行云说,它是在陶器未烧成之前就画在了陶坯上,烧成后彩纹固定在器物表面不易脱落。在彩绘之前,先涂上一层白色釉陶衣,使彩绘花纹更为鲜明。而花卉、动物、几何形图案绘于其上后方进行烧制,成品后颜色鲜艳,活色生香。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这些从远古走来的美丽瓷器,成为人们平静流淌的生活中无时不在的旁白,也成为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

千年瓷都的古老典故


千年瓷都,窑火传烧不止。那些华美的瓷器记录下历史的印记,从古至今绵延不断。不知道是由于历史的局限还是对于美丽的事物人们总爱赋予各种美好的想象,那些古老的美丽典故悠然而出,与景德镇有关。

高岭土的故事

“高岭土”是世界对这种瓷土的通称,景德镇的高岭村成了这种瓷土的命名地。

关于“高岭土”有个传说故事:很久以前高岭村住着户姓高的穷汉,夫妻两人租地种田为生,生活很苦。一个冬天早晨,高老汉看到屋檐下躺着个被冻僵的白发老头,他忙唤来老伴把他抬到订床上,然后烧姜汤把他灌。老人饿得不会说话,只用手捐捐嘴想吃东西。可是他们家只有野菜。怎么粉呢?他们只得去向富户人家借了一升米熬成粥送给老人吃。老人吃了粥后忽然哈哈大笑:你们确实是好人,名不虚传。于是从口袋里拿出一粒洁白晶莹的小石块,交给高老汉,叫他把埋在高领山上,过七七四十九天去挖出,那就会变成挖不尽的白玉土,送到景德镇去就是上好的制瓷原料。老按照他的话去做,果然出现我奇迹,到处是白嫩嫩的玉土,便和村里人一起去挖,运到景德镇,卖了很多钱。景德镇的瓷器也因用上了这种瓷土,质量更好,为国内外的人所喜爱。

刚正凛冽的“风火神”

“风火神”,本名童宾(公元1567一1599年,)字定新,明代浮梁里村人。幼年读书,秉性刚直,因父母早丧,遂投师学艺,执役窑业。死后尊他为风火神,把在“佑陶灵祠”。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太监潘相任江西矿使兼理景德镇窑务,督造大器青龙缸,久不成功。潘相便对窑户进行“例外苛索”,派役于民并对瓷工进行鞭笞以至捕杀。瓷工衣食不得温饱,还要受到迫害,处境十分凄惨。童宾目睹同役瓷工的苦况,非常愤慨,竞以自己身体为炼瓷的窑柴,纵身火内以示抗议。据说次日开窑一看,所烧炼的龙缸果然成功了。这种缸直径三尺,高二尺多,外围环绕着青龙,下面有潮水纹。能烧成这样大的龙缸,在当时确实是烧制瓷器的一大奇迹。童宾投窑焚身后,余骸葬在凤凰山。童宾之死,激起了工匠们的义愤,全镇起来暴动,焚烧税署和官窑厂房,潘相只身逃走。事后,封建官府为了缓和人心,在瓷工和镇民的强烈要求下,不得不为那因大众利益而牺牲自己生命的童宾立桐在御器厂的东侧,并号之为“风火仙”,祠名“佑陶灵祠”,至今尚保留有瓷制的“佑陶灵祠”匾额。祠内供奉的是童宾坐像,即风火仙师像,两边是窑厂烧炼工人神像,有把桩、托坯、架表、收兜脚、打杂、小手、二手、二手等(都是瓷业烧窑工种名称)各脚师祖。

此后烧窑业还定出行规,二十年一届开禁迎神,招收徒工,定升工种岗位,并举行迎神盛会。这种迎神会既庄重,又热闹,成为当时全镇陶人的盛典。邻近各县的农民、商人和工人的家属都赶来观光,一时人山人海,街道挤得水泄不通。过去景德镇有日食“千猪万米”码头的说法,如果按当时迎神盛会的流动人口来计算,确实不算过分。这种迎神盛会,一直延续到1949年才自然消失。

唐英和唐窑

清代著名的督陶官唐英,在景德镇镇陶时所烧制的瓷器世称"唐窑"。唐窑瓷器非常精美,其制作水平和质量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的瓷器》一书中就说:“中国瓷器,到了唐窑,确实集过去所有制作之大成。这表现在瓷器装饰方法,造型设计以及制瓷技术方面。”瓷器装饰仅高、低温颜色釉就有57种;彩绘方面“山水人物花鸟写意之笔,青绿渲染之制,四时远近之景”无所不有,而且“规抚名家,各有原本”;造型设计上,则从"古札器尊鼎卤爵之款制,到瓜瓠花果象生之作",应有尽有。

唐英在景德镇督陶时间长近30年,是景德镇御窑厂督陶时间最长,成绩最显著的督陶官。他悉心钻研陶务,身体力行,不仅经验丰富,而且还对景德镇瓷业生产技艺进行科学总结,从理论上加以提高,先后编写出《陶务叙略》、《陶冶图说》、《陶成纪事》、《瓷务事宜谕稿》等著作。

这些美丽古老的故事千年传唱,我们相信明天还会有更多的人来讲述这些属于千年瓷都的古老典故。

陶瓷文化鉴赏-千年风流磁州窑


站在漳河西岸,对面是嵯峨峥嵘高入云天的太行峰峦,眼下是奔腾东去的漳河之水,峭壁如斧劈刀削,河床深不可测。人们脚踩着无数瓦砾和陶瓷碎片,用心感受着历史沧桑和磁州窑往日的繁华,情不自禁地叹慨万千。月岁如歌,时光如水,尽管昔日的炉火熊熊,车水马龙的窑场变成了长满蒿草的废墟,但透过已被打碎的陶瓷碎片,穿越浩渺的时光隧道,仍能依稀感觉到当年的繁荣景象。

磁州窑,源于南北朝时期,到了唐代,磁州窑声名远播,中国瓷器生产呈现出南青北白的分布格局,磁州窑变成了北方窑系的代表。宋金时代,磁州发展到它的鼎盛时期。1987年,北大考古系和我省及邯郸文保所,联合对观台窑进行考古发掘,历时四个月,在480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了九座瓷窑和作坊,以及碾槽等重要遗址,出土各种完整式可复原的瓷器两千多件,瓷片数万片,基本弄清了观台窑在宋金元时期的发展脉络。

磁州窑是中国北方最庞大的民窑体系,深深影响着中国陶瓷生产的发展。从南北朝时期起,历经隋唐、宋元、明清至今,千年风流,绵延不断,其支脉分布到西起宁夏灵武,东至山东淄博、枣庄,北至内蒙古辽上京,南到安徽的白土窑、江西的古州窑,均属磁州窑系。

磁州窑扎根于民间,具有独特的乡土特色,她以崇尚自然、率真朴实、豪放粗犷、潇洒典雅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创造了中国古代民间瓷艺的最高成就。

在磁县文保所的一座古庙的大殿内,堆满了各个时期各具特色的瓷器,有碗、钵、壶、罐、缸、瓷枕、砚和高足盘等民用瓷器,也有为皇家烧造的瓶、罐、坛等大型酒器和祭器。《大明会典》记载:“宣德间题准,光禄寺每年缸坛瓶盖共五万一千八百五十只。”分派河南布政司,钧磁二州,可见磁州窑在朝廷中的位置。年迈的老所长不无自豪地说:“我这里的每件瓷器都比进口的皇冠、尼桑要贵上几倍。”

大殿的一角,堆放的是一些瓷器精品,有价值连城的元代白地黑花葵花纹大坛,有全国独一无二的国宝———金代三彩伽枝频迦脊饰,有宋代的白地篦划花牡丹纹叶形枕。文献记载:在辽宁绥中沉船、磁县南开河沉船、元大都遗址、朝鲜新安沉船,以及日本出土的众多白地黑花龙凤罐、鱼藻盆等器物都表明,宋元时代磁州窑生产的器物已经作为走俏的商品,远销海外,并成为皇家贡品。

如今,磁州彭城已建成了磁州窑博物馆,众多文物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开发。磁州窑不但是历史重要的见证人,而且也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交往的友好使者,它的文化内涵成为一门国际性的研究课题,产生了广泛影响。世界上各大著名的博物馆都收藏有磁州窑的产品,磁州窑不但是古赵邯郸的骄傲,也是河北乃至中国的骄傲。

磁州窑已由漳河流域转向了滏阳河流域。明清至今,彭城已成为令人瞩目的陶瓷圣地,如今这里依然炉火熊熊,千年古窑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