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如何鉴别瓷器做旧 > 导航 >

瓷器的仿制和做旧手法

瓷器的仿制和做旧手法

如何鉴别瓷器做旧 高锰酸钾瓷器做旧鉴别 贴花和印花瓷器的鉴别

2020-11-03

如何鉴别瓷器做旧。

一、仿制

1. 纹饰与器型

纹饰和器型的仿制相对容易。最基本的方法是以出土的破损瓷器作为蓝本,直接仿画原件上的纹饰;比较到位的仿制是采用细毛笔蘸墨汁在原件上勾勒出轮廓,然后用透明白纸印出轮廓,再将该纸贴在新的瓷胎上摹。为求得更高水平的仿制效果,利用电脑三维扫描纹饰可以做到与原件几乎丝毫不差。仿制器型也是如此。

2. 胎土和釉色

对胎土和釉色的仿制较为困难,是因为两者对原料都很有讲究。胎土的仿制取决于原料的配方,最初景德镇瓷器的胎土以单一瓷石为原料,南宋之后,随着高岭土的发现,制瓷工艺迎来一大转折,“二元配方”的制胎法让景德镇瓷器自元代起扬名全国。而釉色的仿制则取决于釉料的产地和配方,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差异。

3. 出土原料与工艺结合

(1)老胎新绘:利用清中后期及民国的白胎,在上面绘上粉彩等釉上彩;

(2)老釉新胎:利用近年出土的老釉水装饰新胎;

(3)旧件新器:将足、流、底、口、颈等各残缺部分的出土物组装在新瓷器中;

(4)复火: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指将残缺部位较少的旧器修补后放入窑中复烧;第二种是指将老瓷片碾碎成粉末,加上其他矿石原料,重新做坯烧胎。

二、做旧

做旧的手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一: 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90年代中后期,以仿出土器物的特征为主。常见的手法是用砂纸打磨新的釉面,或者用氢氟酸腐蚀釉面,然后涂刷泥水,泥水渗透到被破坏的釉面内,造成出土效果。然而由于容易被识别真伪以及收藏者对仿品品相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做旧方法进入第二阶段。

阶段二: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做旧以仿传世品的特征为主。比如,高档次仿古瓷会采用中药浸泡的方式造老瓷效果,根据不同的对象,中药的配方也会略有差异,加少许酒精利于造出粉彩瓷蛤蜊光效果,而少许氢氟酸可以消除釉下彩瓷的亮光。

除了中药浸泡,其他的表面做旧方式还有很多,比如用茶水煮、用香火烟熏、涂细煤灰等等;至于器物内壁出现的鸡爪纹,在上釉瓷刚出窑时用小锤敲砸即可仿出。

taoci52.com小编推荐

瓷器如何做旧?


一件仿古瓷的制作,诸如青花发色、画工、图案、造型、落款、火石红等方面与旧瓷器颇为相像,几可乱真,除了烧造时按古瓷制作外,还要完成下列步骤:

1、磨损:用细砂轮磨平毛糙的地方,主要是胎底,同时将瓷器放在地上来回滚动,用硬器轻轻敲打出崩口,如有需要,还可用玻璃裁刀在瓶内外划出鸡爪纹。

2、剥釉:剥釉最好是在沿口上,用什锦锉刀的尖端先撬出一个缺口,然后继续延伸。

3、戳破气泡:用利器将釉面的大气泡戳破。器物的底部一般来说釉层较厚,比较好操作。

4、去火光:将氢氟酸兑水各半,用刷子均匀涂刷器物的表面,由下往上刷,釉层厚的地方涂刷时间可长些,薄处可相对短些,一般涂刷半分至一分钟左右后,即马上用水冲洗干净,以免时间过长,釉层表面腐蚀得太厉害会毫无光泽。如果觉得太亮,表面涂点色拉油,会使它温润如玉。

5、做色:其目的是给人一种已用旧、若脏东西都跑到瓷器缝里去了的感觉。用高锰酸钾溶液,掺入少许红糖,涂遍器身,底部足圈重点,约48小时后用干布擦拭。所有露胎处、开片处几乎都呈不同程度的紫褐色。如果觉得底足颜色太深,可用洗衣粉擦洗,用细砂纸打磨,使胎微露白色,似糯米胎,视觉上给人以误差。

6、做土锈:在缩釉处、露胎处以及想做土锈的地方涂少量502胶水,拍上黄泥,黄泥最好是墓土,其中带有少量老石灰。也可以在器物的某个部位放上几枚铁钉,撒点盐。一个星期以后,瓷面上的铁锈用刀刮不掉,盐酸也难以洗去。

7、陈旧感:器物的底部扔点甜食碎渣,吸引虫子,结上蜘蛛网,撒上蟑螂屎,蒙上灰尘。

掌握了如何作旧,识别也就容易些了。

1、用水将器物冲洗干净。过多使用高锰酸钾的,水会呈紫色。有时用手指醮点水一摸,手指也会染成紫褐色。

2、顺着太阳光线,用十倍以上的放大镜探视瓷器表面釉层,老瓷表面的磨损纵横交错,粗细深浅不一,新瓷器则无这一现象。有的作伪者用砂纸擦,线条、方向和力度几乎都一样。

3、老瓷自然剥釉是由于胎釉结合不好或时间造成的,剥釉的周围还可以再剥。新瓷剥釉则是打出来的,剥釉的周围胎釉结合处还是紧密的。

4、用大头针撬缩釉处或破裂的气泡,用放大镜观察其氧化程度。

5、凡用氢氟酸处理过的瓷器,高倍放大镜下可显现出无数个被酸腐蚀过的小孔。

6、清中期以前的瓷器,由于瓷土的关系,非常掂手(即重量大)。清中期以后包括现在的新瓷,胎质疏松,有的胎虽然厚,拿在手上却轻飘飘的。

如果你能常去瓷都景德镇拜访那里的师傅,了解新瓷作旧手法,经常到老城区建筑工地上捡旧瓷碎片,相信你的眼力会不断提高。旧瓷片会把你带回从前。面对大量的明清青花旧瓷片,将使你熟悉那如脂似玉的胎骨,晶莹剔透的釉水,流畅的线条,回味无穷的青花色和画面上浓郁的生活气息。最重要的是,你能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特点,而新瓷则具新时代的文化特点。

瓷器仿古做旧大揭秘


一件完整意义上的仿古瓷,即指以假充真的仿古瓷。它是由两个步骤构成的,首先是仿制,然后是做旧,二者缺一不可。仿制主要包括纹饰的仿制、器形的仿制、釉色的仿制、胎土的仿制和重量的仿制;做旧则是指采取各种技术手段以制造器物的“岁月痕迹”

纹饰和器形的仿制

在仿制方面,以纹饰的仿制和器形的仿制相对容易。记者调查中发现,很多店铺老板往往会花数百元或数千元买一件出土的、已经破损的瓷器,目的是为了仿制上面的纹饰。除了直接仿画之外,他们还会采用细毛笔蘸墨汁在原件上勾勒出轮廓,然后用透明白纸印出轮廓,再将该纸贴在新的瓷胎上摹,这样往往仿得比较到位。水平最高的甚至采用电脑三维扫描纹饰,几乎丝毫不差。器形也是如此。今天的古瓷仿制者比较起过去的艺人,最大的不同便是利用各种博物馆图录和图书,并根据上面的图片和数据,模仿纹饰和器形,水平高的甚至可以做到惟妙惟肖。(上述的情况不包含那类出于迎合部分藏家猎奇心理臆造的仿古瓷。)

这里顺便也提醒陶瓷收藏爱好者,在学习瓷器鉴定知识的过程中,千万不能死记硬背上面的纹饰特征和器形特征,必须在市场中多实践多学习,避免按图索骥造成损失。

胎土和釉色的仿制

对于利用新原料仿制古瓷的人来说,胎土和釉色的仿制是最困难的;如同模仿一幅书法作品,你可以模仿字形,却很难仿出风格。胎土的仿制取决于原料的配方,南宋以前景德镇瓷器的胎土一直以单一的瓷石为原料。当上层瓷石出现能源枯竭时,南宋末年,景德镇瓷工在浮梁瑶里乡麻仓村发现了麻仓土,用这土掺和不子(注:念dunzi,特指砖块状的瓷土块)制成的坯性质硬。后在高岭村发现与麻仓土一样性质的泥土,名高岭土,这是制瓷工艺一大转折。“二元配方”的制胎法也让景德镇瓷器自元代起扬名全国。

今天景德镇的很多陶瓷作坊为了节约成本,直接购买来自外地制泥厂的原料,在景德镇的南山里也有不少这样的制泥厂,用这些原料制作的瓷胎很容易识别真伪。比较难鉴别的是严格按照瓷石加高岭土的配方制作的瓷器,然而终究不可能做到完全相同,尤其是明代早中期的瓷胎,由于麻仓土已经消失(消失于明中后期,据说这也是明后期大龙缸屡屡烧制失败的原因),今天已经不可能复制。

而釉色的仿制取决于釉料的产地和配方,不论是青花的钴料,还是釉里红的铜料等,不同时期的产地和配方也有差别。以青花瓷的钴料为例,从元代的苏泥勃青到明初的石子青,再到成化的平等青、嘉靖万里的回青、天启崇祯的珠明料,最后到清中晚期的洋蓝等等,都因产地的不同而呈色效果各异。随着很多原料的消失,今天已经仿不出那一时代真品的效果。当然,釉水的稠稀比例和上釉方式也影响着最终的呈色效果。至于对重量的仿制则更难,毕竟,对于大部分仿制者来说,他们并没有机会亲手接触真品实物,所以这一点也不易仿制。

在今天瓷器的鉴别要素中,掌握胎土和釉色的特征是至关重要的,建议收藏爱好者在刚入门时可以先买一些瓷片标本学习,等琢磨透之后再买完整器,方是正确之道。

老原料结合新工艺仿制

老胎新绘、老釉新胎、旧件新器、复火

景德镇仿制古瓷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于其丰富的地下资源,历代的瓷器遗存(不论完整与否)数不胜数。在当地的古玩市场和跳蚤市场,令人不禁感叹这里出土瓷器之众,尤其大量的瓷片标本,更是初学者的珍贵教材。记者曾在昌江畔即将消失的吊脚楼一个工地上捡瓷片,不到两个时辰,便收获了十余片明清的民窑青花瓷片,由此可见一斑。今天的景德镇艺人们也充分利用了这一优势,在仿制古瓷上费尽心思。

老胎新绘:比较常见的是利用清代中后期及民国的白胎,在上面绘上粉彩等釉上彩,使其价值增倍。这时你鉴别就不能单纯依据胎质状况了,而是要参考颜色釉是否到位、釉光是否温润等因素。

老釉新胎:近几年景德镇也陆陆续续地出土了一些过去的釉料,仿制者会利用老的釉水去装饰新胎,鉴定时应重点观察釉面与胎面的结合紧密程度。

旧件新器:老的足、流、底、口、颈等等残缺的出土物,往往被组装在新的瓷器中;这种作伪迷惑性较强,应仔细对比整器的各个部件是否一致。

复火:复火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指将残缺的旧器(残缺部位较小,如器身的冲或器口的磕口)的残缺部分修补好,再放入窑中复烧,出窑后完整无缺,价格便提升数倍。第二种是指将老的瓷片碾碎成粉末,加上其他矿石原料,做坯烧胎。

做旧的推陈出新

从氢氟酸到高锰酸钾再到中药

前面说的都是仿制的手段。而“做旧”的手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90年代中后期,做旧以仿出土器物的特征为主。常见的手法是用砂纸打磨新的釉面,或者用氢氟酸腐蚀釉面,然后涂刷泥水,泥水渗透到被破坏的釉面内,造成出土的效果。然而这种方式在今天慢慢被淘汰,一方面是容易识别真伪,另一方面是随着生活档次的提高,收藏群体对品相的要求也在提高,旧的做旧方式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今天是做旧的第二阶段,以仿传世品的特征为主。传世品由于保护得当,一般不会出现出土器物那种较大程度的釉面破损,其釉面具有脱玻化特征,釉光温润,且底胎比较细腻,内壁可见“鸡爪纹”等等特点。中低档次的仿品出于节约成本的目的,往往会采用在釉面上涂抹高锰酸钾来造效果。记者在樊家井一家做旧店里看到一个师傅正在加工一堆从别的店送来的“雍正粉彩碗”,据他介绍,加工一个收5元工钱,一天下来也能赚个百十元,倒也是一桩好生意。高档次仿古瓷则会采用中药浸泡的方式造老瓷效果,掌握这种做旧手段的师傅数量并不多。中药的配方是严格保密的,在他们的店里你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药水瓶,但是标签已被撕掉以免泄露。用中药煮泡做旧也会因对象不同而略有差异,比如,为了造粉彩瓷蛤蜊光效果,会在中药里加少许酒精,而为了消釉下彩瓷的亮光,会滴入少许氢氟酸(据说,一小瓶氢氟酸可以用半年)等等。

其他的表面做旧方式还有很多,比如用茶水煮、用香火烟熏、涂细煤灰等等;至于器物内壁出现的鸡爪纹,在上釉瓷刚出窑时用小锤敲砸即可仿出。

煤气窑(液化气窑)

为了将老瓷器的瓷画仿得更到位,工人们往往用细笔蘸墨描摹。图为樊家井的一名女孩在摹民国瓷画。

民国胎上绘新画

PP粉(即高锰酸钾)加工过的“雍正官窑”碗

摆满了各种药瓶的架子,水平高的做旧师傅往往有自己的独特配方,为了防止技术外泄,索性揭去外面的商标。

用泥水做旧

众多的宋元明清瓷片标本成了古瓷仿制者参考的“工具书”

第一阶段做旧往往采用泥水造出土效果

很多仿古瓷往往借用这些老底接新胎以蒙蔽初学者

第二阶段的高仿瓷往往采用中药浸泡造传世品的效果

利用高锰酸钾做旧

中药加工过的瓷器内壁效果图

(注:文中部分配图为隐蔽拍摄,效果欠佳,请读者谅解。)

以下则是若干时期的仿古瓷特点:

1.青花釉里红云龙纹瓶

仿古瓷就是后期模仿前朝的名瓷品种而烧造出来的瓷器。仿古之风,早在宋代就很盛行,当时已出现了大量仿制的商周青铜器,同时一些地方瓷窑,也不乏刻意仿古者。但与后来的清代相比,却又是小巫见大巫了。

青花釉里红云龙纹瓶自元末明初以来,出现一种有意摹仿前代瓷器的特殊品种,即仿古瓷。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对古瓷造型、纹饰、年款等均--模仿,一丝不苟;二是只模仿造型、纹饰等,但不仿写年款;三是造型、纹饰等皆不模仿,但仿写年款,目的无非满足人们崇古的意趣或赚钱牟利。历史上仿古瓷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四个时期:明代、清代康雍乾三朝、清末至民国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明代仿古瓷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景德镇官窑仿宋代官、哥、汝、定、钩、龙泉等名窑的釉色为主,不重视仿其造型,其中以宣德、成化时期的仿品为多见,仿品有写本朝年款的,也有不写年款的。一类是后代仿前代官窑瓷器,仿写前代款的和写本代款的都有。据考证,后代官窑瓷器上署前代年号款从成化时开始,以后多见。实证有景德镇珠山成化官窑遗址出土的仿写“大明宣德年制”或“宣德年制”款的青花碗。晚明时期,由于永乐、宣德、成化之瓷器价格不断上涨,有的已与宋瓷价格持平,在繁荣的古董市场推动下,嘉靖、万历时期仿制的永乐、宣德、成化官窑瓷器,数量不少,水平也高。

2.仿宋定窑印花碗

仿宋定窑印花碗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江西景德镇御窑厂特设“仿古作”,比之明代,瓷器仿古之风更甚,范围包括宋代五大名窑及明代各朝的瓷器。部分仿品因按宫廷旧藏原样仿制,以至真伪难辨。宋代五大名窑仿品,数量较多,且釉色的仿制相当成功。康熙朝仿明代各朝年款几乎无所不至,如“洪武年造”、“永乐年制”、“大明成化年制”等达十多种,尤以仿写成化款、宣德款多见。品种以青花、五彩、斗彩瓷器为多。清末和民国时期仿古瓷大量涌现,品种多样。上至六朝青瓷,下至清末光绪、宣统官窑瓷器,大多有仿。部分仿品水平较高,行家高手也难辨真伪。此时生产的“后挂彩”瓷器尤其值得注意,因其胎是旧的,彩是后来添加上去的,更难鉴识真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仿古之风愈演愈烈。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到民国瓷器,几乎都有仿制,而且新仿的品种不断增多,真是防不胜防。仿品水平参差,水平低的较易识别;部分按真品实物由仿古高手仿制的“高仿品”,无论造型、纹饰、手感轻重等都与真品极为相似,再加上人为刻意的做旧,几可乱真。

3.清代仿古瓷特征对比分析

1).官仿

清代前期,就热衷仿古窑名瓷。特别是从康熙、雍正开始,御窑厂就不记工本的从事仿制汝、官、哥、钧等名窑产品。康熙时仿宣德,成化瓷,“与真无二”“毫发不爽,诚可谓巧夺天工矣。雍正年间,宫中还出示所藏古瓷,交御器厂仿制。乾隆时仿古更蔚为可观,所仿薄胎暗花和宋代影青最为出色。

民仿

2).清代民窑

清代民窑的仿古风气也很盛行。因为御窑厂的产品只供宫廷需求和帝王赏赐之用,就是皇亲国戚也不能染指。所以官僚贵族所用的优质瓷器,大多来自民窑,这便促进了民窑的仿古。这些民窑的瓷器,“选诸质料,精美细润,翼如厂官器,可充官用”,叫做“官古器”。稍次一些的,还有“假官古器”“上古器”也都是供官僚富豪使用的。

3).作伪与仿古

历代仿古之风,固然是为了满足上层社会的好古赏旧的需要,但也起了保持和发扬传统产品特色的作用,因此无论是官窑、民窑都有不少仿古精品。当然,这也包括了盈利的目的。到了清末和民国时期,古代名瓷成为鉴藏家和古董商们在市场上角逐的目标,于是古瓷仿作大量涌现;而趋时谋利者,也就应运而生了。他们往往在原有瓷器上进行部分或者重新加工,采取后加釉彩、后加年款,作旧处理等方法,冒充古瓷,待价而沽。这已经是作伪,而不是仿古了。

4.景德镇仿古瓷揭密背景

景德镇仿古瓷

景德镇自五代至今,历代产瓷不断,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制瓷史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灿烂与辉煌,为中外古今的陶瓷爱好者所折服、倾倒。改革开放以来,特别在20世纪90年代,景德镇的制瓷来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不少大中型的国营瓷厂由产品老化,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与需求;技术设备落后,成本高;体制问题不顺,管理不善;人才外流,负债累累……,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一人个厂子不得不相继改组,分割承包,甚至倒闭,其处境十分苦涩。而制瓷的乡镇企业和私人作坊却渐渐地多了起来,并替代了大厂的销路,填补了市场的缺口,他们由于是手工作坊,“船小好调头”,“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社会需求什么他们很快就生产什么,当社会上兴起玩古与收藏风时,景德镇的大街小巷手工作坊就兴起了制作仿古瓷,不胫而走地摆到了全国各地文物旧货市场的货架上,摆进了爱好者或收藏者的家中,使不少人为之高兴,为之懊悔……

追溯景德镇现在制作仿古瓷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当时是正常有序规规矩矩的,属景德镇瓷业产生的开发项目,其产品也带来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如景德镇艺术瓷厂生产的260多件仿清代同治皇帝婚礼瓷,为黄地粉彩绘嶂琊海水五爪龙凤纹,料好工细,制作精良,为同治期的官窑器。当时厂方很是重视,曾派技术人员赴故宫描样、绘图、打色稿,回景德镇试烧,攻破道道难关,终于烧制成功。其产品在广交会和外贸出口中,销路很好,供不应求。这不能不说是当时艺术瓷厂制作仿古瓷的成功之举。他们在制作技术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在销售上以新仿品售人,开门见山,没有做旧,没有欺诈,卖者坦然,买者称心,虽然价格不菲,但订货者仍源源不断。当时除艺术瓷厂外,景德镇其他几个瓷厂都生产出不少精良的仿古瓷精品,在国内外陶瓷界都有一定影响,这种生产、销售和影响是其他陶瓷产地所无法替代的。

进入20世纪90年代,景德镇的国营瓷厂由于种种原因举步维艰,个体瓷业蓬勃兴起,不少私营者以家庭为主体,业主一般开始时不太懂制瓷专业,更不懂古瓷鉴赏,他们没有什么制作仿古瓷的标准,但凭低价雇来的成型和彩绘的师傅制作,做成什么样就认可什么样,所以一时间,景德镇瓷器市场到处都有“宣德年制”、“成化年制”、“嘉靖年制”、“万历年制”、“康熙年制”、“乾隆年制”甚至“至正某某年制”等款识的各种瓷器,怪诞不已。更有甚者,有的用泥土调胶糊于仿古瓷的器表器里,将它扮装成出土器物;有的用氢氟酸、草酸、高锰酸钾、机油、沥青等调和对瓷器作表面轻度腐蚀,以除去新瓷的光泽,达到懵人或者“促销”的目的。今天景德镇生产的仿古瓷以这类大路货占大多数,粗制滥造,所仿无据,乔装丑扮,令人望而生厌。这类“仿古瓷”由于相对售价不高,还有一批人靠肩扛手提将这类瓷器贩卖到全国各地,摆摊设点,对顾客有的连哄带骗,有的钱赚就脱手。他们经常往返于景德镇,成为推销这类仿古类的“常规军”。所以,这类瓷器虽然制作无度,不伦不类,但销路却一直不衰。

5.手段

比生产上述大路货仿古瓷业主高出一两个档次的是另类业主,他们有一定的资金和实力,还有一定的制瓷知识和古瓷鉴赏能力,他们会注意到仿古瓷的大致时代特征,其产品比较细路和规整,而且会不断地改进和提高制瓷的水准。但为了”节约“成本,他们亦会做出不少使购买者意想不到的事情来。比如仿一支民国粉彩“居仁堂”的人物瓶,他们用高价请高级画师绘主要人物的头像,而衣纹和背景则雇一般价位的画工绘制,烧出来的产品使人幌一看好像高师绘制,如再做旧,在外面就充是”民国“货了。但懂美术的行家细细一看便能分出经纬来了,而对一般未入门的爱好者来说就难免会上当受骗。再一类就是有的文物商店,由于货源枯竭,他们会在库房里挑出一些晚清和民国民窑精品的有损瓷器到景德镇瓷厂或作坊去照样定烧定做,并在专业行家的指导下,限额专利生产(一般一件仿制10件或20件),作坊不得自行外销。这类仿古瓷尽量做到从胎、釉、彩料、纹饰、外型等处处到位,不得马虎。在销售时亦说明是新仿,不搞所谓的作旧,不搞假冒欺骗,明买明卖,不高抬价位,这类仿古瓷质量较好,销路也不错,不少收藏者愿意购买。

6.技术

景德镇仿古瓷最为“尖端”的是有的私营或合伙坊和私厂,他们瓷金雄厚,高薪聘用专业人材,秘密专仿明、清官窑瓷器,从陶土、胎釉、成型、彩绘、原料、窑火等都一一进行研究,甚至用景德镇珠山龙珠阁出土的明、清官窑各式破残瓷片实物作对比试验,再行生产,直至满意为止,真正做到“假冒不伪劣”。烧成的产品亦进行严格的挑选,以十选一或几十选一的作法,落选者亦决不示人和入市。选中者再进行人工的、化学的、机械的作旧处理,其手法当然比前所述的作旧法要“先进”、“科学”得多,也保密得多,有的还会在其口部、底部做出“旧的”伤口来,以示该器的岁月沧桑。待所有手脚做完后,始出“闺门”密而售人。由于成本高,其售价就可想而知。更为逗人的是将这类打扮好的瓷器由外地人秘密带出,几经辗转就成为某某的藏品,再转入一些拍卖行成为拍品,并屡屡拍出天价。对这种不惜工本由“系统工程”制作的仿古瓷,其鉴别的难度的就非同一般的了。应该说景德镇所生产的各类陶瓷,不论是日用瓷,还是陈设瓷、现代瓷还是仿古瓷,从广义上讲都是一种艺术品,一种陶瓷文化,当然也包括陶瓷的传统文化在内,它们在生产无论是大是小,是粗是精都应有它的特性,有它的品味,有它的文化内涵,有它的艺术语言和风格,应该有制作者的匠心、才华及水准,正因为这样景德镇的瓷器(包括仿古瓷)才会人见人爱,流传久远。制造艺术品要是掺杂着不良的商业抄作,不讲商业道德,伪劣假冒,弄虚作假,坑人害人,那将是对艺术的亵渎,这样在人们心目中一直看得很重的便会失去它的份量。

7.收藏价值

古玩陶瓷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艺术品种。收藏真品历史悠久,无可非议,而对于仿品我认为在有条件、有选择的情况下也可收藏。那么什么条件、何种选择就成了议论的话题了。目前市场上晚清、民国初的仿古瓷,尤其是洪宪瓷的价格飞涨。其大、中件的精品价格都在十万以上,而一般仿古器皿亦在数万元之间。另外清代康、雍、乾三朝官窑仿宋代五大名窑的价格则更高,每件平均都达数十万元。究其原因,就当时来说它们亦可称是仿古艺术精品,若干年后便成为古玩了。其次质精量少,亦是重要的因素。从上述的例子和观点出发,在市场上有条件有选择地收藏一些当代仿古陶瓷,应该也是很有意义的。图中仿清乾隆官窑珐琅彩开框西洋人物双耳带环盖罐,其胎土洁白细腻,全部用手工制坯,结构紧密而有韧性。罐的器底和器里的白釉,白中泛青,带有肥的脂肪感。其画鲜艳夺目,金碧辉煌,色彩缤纷,工艺精美绝伦。它完全按故宫博物院所藏原品之造型,图案,色彩,工艺,手工绘制,具有铜胎画珐琅和西洋油画的风味。料真货实,选用纯金和珐琅质料。造型图案中西合璧,豪华而又大气。诸如此类的当代仿古瓷,可谓“高仿”,即高水平的仿古产品,它用料之昂贵,耗工之巨大,工艺之精湛,说明它本身已经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了,并且有的还可以乱真。据说现在国内外的屈指可数的几个大规模艺术品拍卖公司中偶尔也有此类高仿品的出现,让古玩鉴定家们伤透脑筋云云……同时该类仿古瓷也是现代家居装饰装潢和馈赠亲友的绝佳礼品和选择。格调高雅,富有传统。明清官窑等景德镇古玩瓷器存世量少,价格高昂。一般的古玩痴迷者、爱好者望尘莫及,而对于上述的当代高仿品种,倒也可以望梅止渴一番。

8.鉴别方法

真正的古瓷是国家的文物,是“无价之宝“,而仿古瓷却是作伪处理的假古董,如果作伪手法高超,几可乱真。那么怎样区别它们呢?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鉴别:1.古瓷釉面无耀眼的浮光(燥光),光泽静穆如玉;新瓷则有耀眼的浮光,但仿古瓷往往作去浮光的处理,主要方法有:①用酸涂或浸,但釉面苍白,在放大镜下见伤痕。②用兽皮打磨,但在放大镜下见无数平行的细条状纹。③用茶水加少量碱久煮或烟久薰,但釉色不正。④入土久埋。2.出土的古瓷土锈进入釉里,伪造者土锈附于表面,用水浸洗即去之。3.瓷器纹饰,真者用笔(刀)流利自然,伪者则生硬,做作,呆板,缺乏活力。4.古瓷的金色日久磨损,易变色,或只留下痕迹;新瓷金色鲜艳,光泽耀眼。5.古瓷中的低温铅釉,釉面可见一层银色,瓜皮绿釉较明显,新瓷则无。6.釉上彩瓷(五彩、粉彩、古彩)一般达一百年之久的,在光照下彩色的周围有“彩虹“般的光晕,有的仅隔60年的釉上彩瓷也会出现此现象,但年岁愈久则愈明显。7.旧胎后挂彩自光绪以来多见,解放后很少见。是否属后挂彩,着重看如下几方面:①釉上彩色是否有当时彩色特征;②纹样的布局,形象,用笔等是否有当时的风格。后加彩多画得拘谨,呆板,纤细,缺乏当时的风格;③纹样是否压着了釉面伤痕,有这种现象的必然是后加彩;④后挂彩的彩色一般光泽度强。此外,后加款,换底,换款,换口,补彩,修补器物残缺等现象也在鉴定中常遇见,都必须认真区别。

新瓷做旧和高仿瓷的甄别六法


用细砂轮磨平瓷器表面特别是胎底毛糙处,后用硬器轻轻敲打出崩口,还可用玻璃裁刀根据需要在瓶内外划出鸡爪纹混充自然磨损效果。

新瓷做旧

新瓷做旧一般可分为6种方法,藏友只要掌握这6处的仿制原理和甄别方法就可基本判断器物是否属做旧。

磨损:用细砂轮磨平瓷器表面特别是胎底毛糙处,后用硬器轻轻敲打出崩口,还可用玻璃裁刀根据需要在瓶内外划出鸡爪纹混充自然磨损效果。

剥釉:造假者在瓷器沿口上用什锦锉刀撬出釉层缺口。

去火光:新瓷因没经自然氧化火气太足。造假者需将某种酸液(氢氟酸)兑水后均匀涂刷器物表面,用水冲洗干净消去新瓷高光。

做色:用一种酸性溶液(高锰酸钾)掺入少许甜蜜素涂遍器身,后用干布擦拭干净。则露胎处、开片处均呈不同程度紫褐色,给人一种瓷器经长时间使用,已有脏质渗进瓷器缝内的感觉。

做土锈:在想做土锈的地方涂少量胶水,拍上搀杂石灰的黄泥墓土做土锈。也有在器物上放置铁钉、撒盐长时间(1周)露天堆放,瓷面上会生成刀刮不去,盐酸难洗的铁锈。

陈旧感:器物的底部扔点甜食碎渣,吸引虫子,结上蜘蛛网,撒上蟑螂屎,蒙上灰尘。

知道上面的6种做旧方法再来识别就要容易多了。用过某种酸性溶液的瓷器在水冲洗时,水可能会呈紫色;砂轮打磨过的,用十倍以上的放大镜探视瓷器表面釉层,可见交错划痕,且痕迹粗细深浅不一,线条、方向和力度一致;新瓷剥釉为硬物敲打,胎釉结合处质地紧密,而自然剥釉周围还可以再剥;去火光使用的某种酸液会使瓷器腐蚀出小孔;做出的土锈短时间内生成,颜色很艳、不自然。

高科技仿出高仿瓷

和新瓷做旧相比,高仿瓷的鉴别因其手法不同而欺骗性更强,鉴别难度也更大,部分造假者更是用上高科技。

或者老胎新绘、老釉新胎,或者旧件新器、复火,浙江大学文物保护鉴定研究中心周少华说,部分瓷器艺人在仿制古瓷上可谓费尽心思。

老胎新绘:比较常见的是利用清代中后期及民国的白胎,在上面绘上粉彩等釉上彩,使其价值增倍。鉴别时不能单纯依据胎质状况,而是要参考颜色釉是否到位、釉光是否温润。

老釉新胎:近几年景德镇也陆陆续续地出土一些过去的釉料,仿制者会利用老的釉水去装饰新胎。鉴别时应重点观察釉面与胎面的结合紧密程度。

旧件新器:在业内亦称为补货。造假者到各地古窑场遗址搜罗大量垃圾残片,然后拼凑成一件完整的赝品。这种方法制造的瓷器,即使科技鉴定专家采用多点取样的办法,得到的分析结果也可能是真品。藏友应仔细对比整器的各个部件包括颜色、线条、高低是否一致。

复火:是指将残缺的旧器(残缺部位较小,如器身的冲或器口的磕口)的残缺部分修补好,再放入窑中复烧,出窑后完整无缺,价格便提升数倍。鉴别时用硬物刮过补口时的声音会发生变化。

目前有一些专业人员的研究成果也被造假者利用,甚至变成了他们的造假秘方,而这样烧制的古瓷很难被鉴别。有瓷器研究所对每个时期的瓷片成分做了详细分析,测 明瓷器烧成温度,这样的成果给仿造者提供了胎釉成分和烧造温度、气氛等方面万金难求的秘方。据记者了解,有些地方造假者破解了测定文物年代的一种科技手段 ——热释光法,即1秒钟的X光照射,在热释光测试法下约相当于器物1000年的演变;而日前中陶鉴定中心推出的一项新鉴定方法也引起了造假者的兴趣。该方 法一旦被破,专家们要破解造假者的赝品将会更困难。

六法破解新瓷做旧和高仿瓷


新瓷做旧

新瓷做旧一般可分为6种方法,藏友只要掌握这6处的仿制原理和甄别方法就可基本判断器物是否属做旧。

磨损:用细砂轮磨平瓷器表面特别是胎底毛糙处,后用硬器轻轻敲打出崩口,还可用玻璃裁刀根据需要在瓶内外划出鸡爪纹混充自然磨损效果。

剥釉:造假者在瓷器沿口上用什锦锉刀撬出釉层缺口。

去火光:新瓷因没经自然氧化火气太足。造假者需将某种酸液(氢氟酸)兑水后均匀涂刷器物表面,用水冲洗干净消去新瓷高光。

做色:用一种酸性溶液(高锰酸钾)掺入少许甜蜜素涂遍器身,后用干布擦拭干净。则露胎处、开片处均呈不同程度紫褐色,给人一种瓷器经长时间使用,已有脏质渗进瓷器缝内的感觉。

做土锈:在想做土锈的地方涂少量胶水,拍上搀杂石灰的黄泥墓土做土锈。也有在器物上放置铁钉、撒盐长时间(1周)露天堆放,瓷面上会生成刀刮不去,盐酸难洗的铁锈。

陈旧感:器物的底部扔点甜食碎渣,吸引虫子,结上蜘蛛网,撒上蟑螂屎,蒙上灰尘。

知道上面的6种做旧方法再来识别就要容易多了。用过某种酸性溶液的瓷器在水冲洗时,水可能会呈紫色;砂轮打磨过的,用十倍以上的放大镜探视瓷器表面釉层,可见交错划痕,且痕迹粗细深浅不一,线条、方向和力度一致;新瓷剥釉为硬物敲打,胎釉结合处质地紧密,而自然剥釉周围还可以再剥;去火光使用的某种酸液会使瓷器腐蚀出小孔;做出的土锈短时间内生成,颜色很艳、不自然。

高科技仿出高仿瓷

和新瓷做旧相比,高仿瓷的鉴别因其手法不同而欺骗性更强,鉴别难度也更大,部分造假者更是用上高科技。

或者老胎新绘、老釉新胎,或者旧件新器、复火,浙江大学文物保护鉴定研究中心周少华说,部分瓷器艺人在仿制古瓷上可谓费尽心思。

老胎新绘:比较常见的是利用清代中后期及民国的白胎,在上面绘上粉彩等釉上彩,使其价值增倍。鉴别时不能单纯依据胎质状况,而是要参考颜色釉是否到位、釉光是否温润。

老釉新胎:近几年景德镇也陆陆续续地出土一些过去的釉料,仿制者会利用老的釉水去装饰新胎。鉴别时应重点观察釉面与胎面的结合紧密程度。

旧件新器:在业内亦称为补货。造假者到各地古窑场遗址搜罗大量垃圾残片,然后拼凑成一件完整的赝品。这种方法制造的瓷器,即使科技鉴定专家采用多点取样的办法,得到的分析结果也可能是真品。藏友应仔细对比整器的各个部件包括颜色、线条、高低是否一致。

复火:是指将残缺的旧器(残缺部位较小,如器身的冲或器口的磕口)的残缺部分修补好,再放入窑中复烧,出窑后完整无缺,价格便提升数倍。鉴别时用硬物刮过补口时的声音会发生变化。

目前有一些专业人员的研究成果也被造假者利用,甚至变成了他们的造假秘方,而这样烧制的古瓷很难被鉴别。有瓷器研究所对每个时期的瓷片成分做了详细分析,测明瓷器烧成温度,这样的成果给仿造者提供了胎釉成分和烧造温度、气氛等方面万金难求的秘方。据记者了解,有些地方造假者破解了测定文物年代的一种科技手段——热释光法,即1秒钟的X光照射,在热释光测试法下约相当于器物1000年的演变;而日前中陶鉴定中心推出的一项新鉴定方法也引起了造假者的兴趣。该方法一旦被破,专家们要破解造假者的赝品将会更困难。

古瓷器的仿制与辨识


瓷器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几千年来,古代匠师们创造了无数技艺精湛的瓷器珍品,遗存下来成为文化宝库中的巨大财富。在这些遗物中有各个时代的代表作和创新之作,也有后代仿制品,无不表现出高超的制瓷技巧。就仿古瓷而言,早在宋代,当时的几大名窑就有其他地方窑对之加以仿造的情形。元代瓷器中,则仿宋代钧窑和定窑较为突出。尤其明清两代仿前代瓷器更加兴盛,各朝均没有中断过。仿品的制作技术不断更新,有的达到乱真的程度,有的甚至超过了原有水平。而不同时代的仿品,又有不同的风格,从而丰富了制瓷的工艺。

清末民初,中外人士搜求历代古瓷者渐多,古董行生意兴隆,因而仿古和造假能手亦相继涌现。上自原始社会彩陶、黑陶,下至唐三彩、五代越窑与宋代各大名窑,乃至明代德化白瓷、山西法花以及明清各朝各代各类品种德景德镇官窑瓷器,几乎无不仿作。而且其中的绝大多数,由于烧造时的用意即在于拿来冒充真品,所以就不但要求神似,也极力追求每一点细节的形似,诚可谓处心积虑。加之当时去古未远,匠师们的经验、技艺、工具、环境、修养以至心境都与古人接近,因此,仅就烧造瓷器中的赝品--假古董而言,这一时期的造诣可以说是达到了空前的水平。

总的看来,古今制造仿古瓷的目的无非出于两类,一是发思古怀旧之心,保持传统品种;二是以假乱真,牟取商业利益。前者对瓷器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例如清康、雍、乾三朝,既是嗜古、仿古之风极盛的时期,也是大量新品种涌现的时期,可见在瓷器发展中,仿古不但不妨碍创新,而且能够促进创新。然而另一方面,从文物收藏和鉴定的角度看,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只要是仿制品,就会给我们今天造成困难。特别是古代那些技艺精湛的仿品,即便制作者当初的用心完全纯正,也不能排除后人利用其仿作来假冒真品,牟取暴利。

近年以来,瓷器已成为世界各国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所藏中国文物中数量最多、价值最高的品种。特别是今年来,古瓷的拍卖价格持续上涨。诸如宋代各大名窑、元青花、明永、宣、成、清康、雍、乾等明清官窑瓷器精品的拍卖价,动辄以十万、百万美元计,因此又进一步掀起了中国瓷器的收藏热、走私热、仿造热。其中,当然就难免真伪羼杂,泥沙俱下,令真正的瓷器爱好者感到无所适从,莫衷一是。因此,为了辨别真伪,就须系统学习文物鉴定的基本知识,掌握各时代瓷器的不同特征,同时还须了解仿制品包括赝品制作本身具有的一些特殊规律,以免入其彀中。

大体讲,瓷器鉴定主要是从器型、纹饰、胎釉、款识这样几个方面入手。器型方面,应侧重对器物造型的古拙、敦厚、粗笨、秀美、玲珑、华丽等不同风格进行研究,详加分析对比,摸清其演变规律。仅举玉壶春瓶为例,自宋代始创以至晚清民国,历朝均有制作,而风格却代有变迁。如清雍正时仿明宣德青花玉壶春瓶,虽然制作精工,但其余姑置勿论,仅造型一项的微妙差异亦可略见端倪。整体风格外,对于不同器物,还要从口、腹、底、柄、耳、颈、流、系、足以至器里等各个局部加以观察,看看各时代有何异同。若能经常把玩和测量古瓷的器体部位,体重厚薄,熟记大小,对于鉴定工作十分有利。

纹饰方面,也同造型一样,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无论题材内容、装饰手法抑或工艺技术,不同时期的纹饰均有不同的表现,成为瓷器断代和辨伪的有力依据。例如明初永宣瓷器中的青料晕散和下凹斑痕等特有现象,后代仿品都不能准确再现。清雍正仿永宣器,常用复笔加重点染青花来刻意仿效宣青的效果,但因钴料不同,就无法克服色彩漂浮的弊病。又如成化斗彩纹饰中花无阴面,叶无反侧;画人物衣纹不加渲染,表里不分,如著单衣。这些微妙的时代特点,往往为后世仿造者所忽略。至于施彩工艺的演变,如成化斗彩中独具的姹紫色和不施黑彩;明代及清初红彩均为深枣皮红色;明代绿彩多显黄绿色;粉彩是于康熙中晚期才出现的;此类知识必须具备。另外,纹饰图案所表现的画风和笔法,也特别值得注意。如后仿清前朝珐琅彩、粉彩、五彩、斗彩等器物,运笔常显拘谨、稚嫩、生疏、滞断,或图案层次不清,无生动感。还有的纹饰过于细腻,亦足以引起我们的怀疑。

胎釉方面,胎为骨,釉为衣。鉴别胎质时,可从器足的无釉处入手,注意胎土淘炼的纯净与烧结的缜密程度。因时代淘炼方法有别,明代以前较之清代、民国、胎土中含金属杂质为多。如著名的永宣细砂底器,露胎处可见金属自然氧化形成的黑褐色星点或火石红色;而后仿的清代、民国胎体,却均因淘炼过细,没有这种氧化斑,成为赝品致命的破绽。另外明代胎体迎光透视,多显肉红色;明成化胎体透光显牙白或粉白色;而清代及民国仿品则显青白色。清康熙瓷胎质纯净、细腻、坚硬,为清末民初仿品所不能及;而很多日本仿中国明清瓷器,其胎质烧结瓷化的程度又过高,以指轻扣,发声清越,就仿品之逼肖而言,亦成缺陷。至于鉴别釉面,主要应注意观察釉质的粗细,光泽的新旧,釉层的厚薄,以及气泡的大小和疏密程度。例如明代瓷器釉面都闪现不同程度的青白色,器足釉面与器身釉面多不一致;明早期釉面常有无色的自然开片及缩釉现象;明代宣德的桔皮釉,与请雍正和晚清、民国时期后仿器的小波浪纹之间,有着细微的差别;清康熙瓷器釉面具有紧密感,出现硬亮青釉,浆白釉,并有破泡现象…..凡此种种,各自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对于识破伪品最具说服力。另从釉面的新旧光泽看,很多作者故弄玄虚,将仿品釉面作旧:土埋、打磨、药滑、茶煮、浆沱,甚至稍加损破,以示出土状。然而这些不自然的作旧光泽,绝无古瓷那种年深日久、自然形成的酥光现象。

最后,款识方面,历代更是千差万别。体会各代款识的不同风格,可以从研究笔法入手,然后将真假瓷器款识相互比照,结合实物,反复审度字体的结构,排列的形式,落款的部位,以及款字色泽的深浅浓淡等。另外,还应注意总结同一时期早、中、晚期款识不尽相同的变化规律。总之,辨识瓷器真伪,上述条件缺一不可。同时,也要防止草木皆兵,对所见器物一概乱加猜测。欲提高鉴定水平,首先应多看真品,其次也可以选出一些典型的伪作赝品,经反复对比,切磋揣摸,积累经验。如此,对瓷器的真伪、年代,才能作出真知卓见的判定。

宋代官窑的新官窑和旧官窑划分


宋代瓷器比较文雅和质朴,这根宋代以文治国有关系,宋代官窑跟宋朝的政治分不开,由于靖康之变等历史原因出现了北宋和南宋之分,因此宋代一朝有两个官窑。

北宋官窑称旧官,因临近黄河南岸而受河道改变、河泥淤积,已深埋在今开封市地面近十米之下,无法再探究窑址。高宗南渡后,在临安另立新窑,为南宋官窑,称新官。在杭州凤凰山下设立的,称修内司官窑或内窑,主要烧造宫廷日用瓷器。

南宋有一个叫顾文荐的人,写了一本《负喧杂录》的书,说“宣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宣政间”指的是政和到宣和年间,正好接续“大观”年号,从1111年到1125年。不知曹公这一笔偏偏写在前面,又是什么意图?据《负暄杂录》可知,北宋后期在汴京,就是今天的开封设立官窑烧造瓷器,您看北京故宫藏“北宋官窑青釉弦纹瓶”。这是最早的官窑概念,在此之前,宫廷用瓷都是在民窑中定烧,如定窑、钧窑、耀州窑等。

北宋和南宋的官窑都有紫口铁足的特征。所谓“紫口铁足”,是指口部由于釉薄,露出紫色的胎骨;圈足露胎的部分,呈现铁褐的颜色。这个特征南宋要比北宋明显,原因是南宋官窑的青釉就没有北宋官窑的厚,釉一薄,特征就更明显了。两宋的官窑都有开片,以此难于辨别。但在瓷器烧造当中,一般来说北宋瓷胎都厚重一些,南宋的都轻薄一些。

哥窑也有紫口铁足的特征,也有开片。有一种说法是“官哥不分”,可见它们的类似程度之高。一般来说:大开片为官,小开片为哥;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哥窑的“金丝铁线”,哥窑没有找到窑址,对哥窑器的判定还有很多争议。嘉靖四十五年刊刻的《七修类稿续稿》称:“哥窑与龙泉窑皆出处州龙泉县,南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窑,章生一所陶者为哥窑,以名故也;章生二所陶者为龙泉,以地名也。”也有学者,根据刊于明洪武二十年的曹昭《格古要论》中对修内司官窑特征的记载,认为传世哥窑即南宋修内司官窑。因没有找到窑址,众说纷纭。

快速判断旧瓷器


除了师父孙经品外,工艺品进出口公司里对我帮助较大的还有广东人梁启仁和扬州人王瑞芝。解放前,梁老师在一家古玩老字号“艺林行”中担任经理,王老师则在一家叫兄弟古玩公司的古玩店中学过生意。

这家兄弟古玩公司老板是亲兄弟四人,出身十分贫苦,年轻时在扬州以挑扁担收旧货为生。一天大清早,四兄弟中的一位一出门还没到茶楼就收到了两只铁皮汽油桶,桶上贴满了各国的旧邮票,一位茶客盯着这两个桶看了半天,然后问他卖不卖。这个兄弟收旧货也有好几年了,马上就觉得这里面有蹊跷,就问茶客肯出多少钱,结果茶客报出的价格最少可以买上百个新铁桶了。他知道这些邮票中肯定有值钱的稀罕物,马上决定不卖了。后来,兄弟四人把这些邮票弄下来拿到上海卖了一个好价钱。这成了他们的第一桶金。他们用这笔钱在扬州开了一个小古玩店,四十年代初去香港开古玩店,兄弟四人都成了殷实的古玩商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亲自来沪订货的外国客户极少,主要靠拍照报价,需要对每件商品拍照并详细书面介绍后邮寄给客户,交易方式落后繁复,成交率也很低。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的虎丘路仓库的拍照工作室在五楼,由外贸广告公司的王大奎师傅担任摄影工作。当时有一部分欧美国家的客户只要100年以上的低档旧瓷器,原来这些国家进口百年以上的瓷器是可以免税的,而百年以下的瓷器就要征收高至30%的关税。这类客户的进货量一般比较大,一个品种至少要几十件,而且他们在正式进货的时候往往还需要我们公司出具书面文件证明这些瓷器都是百年以前的制品。但是中国的古玩一般是按照帝王年号来断代的,而不像西方那样是按照具体制造年份来断代的,于是公司就规定凡是清代同治及以前的可出口瓷器就可以给客户开具“百年以上”的书面证明。作为一个初入行的新人,我很难又快又准确地从成千上万的普通库存瓷器中挑出同治以上的货物,于是孙老师就给我总结了十多条速成的看货方法,使我在最短时间内可以开始独立工作。这些窍门简便实用,是老古玩商们几十年的经验总结,对清代晚期民窑瓷器的断代有很大帮助。

1.画粉彩或青花的盘子如果底款是画盘肠(俗称路路通或吉祥结)的,绝大部分是同治时期的产品,少数是道光时期的。

2.瓷器底部画青花或矾红蝠桃款的都是道光同治时期的产品,画工精细一些的可以鉴定为道光,而马虎潦草一些的就鉴定为同治。

3.豆青青花的瓷器,无论画人物还是花卉,青花凸出釉面较高的都是同治以前的产品。

4.画粉彩人物的瓷器,凡是人物有眼无睛,眼睛形似白果的(俗称“白果眼”),或是画成向上斜眼的,绝大多数是同治时期的,极小部分是光绪时作品。

5.瓷板背面垫烧的痕迹是长条形的,一般都是同治以后的,而道光以前则是颗粒状的垫烧底。

6.淡描青花的冬瓜罐或西瓜罐,青花发色较好、画工较细的可鉴定为同治以前。

7.粉彩或青花画钟鼎博古纹的瓷器是光绪时期的,当时还不够百年。

8.瓷器上画矾红(俗称“干血红)少狮纹饰的都是光绪至民国的产品。

9.双耳瓶的双耳呈出戟尖角扁平状的绝大多数是光绪至民国的产品。

10. 钧红釉瓶的口沿呈黄褐色的都是道光以前的制品。

11.用图章戳盖的矾红款绝大多数是同治晚期以后的产品,其中盖乾隆款的都是光绪以后的仿品。

12.画青花使用发色艳俗、蓝中带紫的洋蓝料的器物都是光绪至民国的产品。

瓷器仿制作伪十法


作假有一定的程式和规律,故了解其作假手段,对于认识膺品的作用很大。根据古人留下的大量资料和所见到的市场上的众多的仿品、伪品进行判断、总结、归纳,仿制与作伪大致有如下一些手段。

一、新瓷作旧。光绪间采用的方法是先用带细沙的泥砣,对瓷体轻轻擦磨。为拭去擦痕又用牛皮胶砣蘸油磨之(如今有人用劣质牙膏和水砂纸磨)。用此法使新瓷褪去光泽,冒充古瓷。初看确像古瓷,然仔细察看,终可发现破绽。因为古瓷历经日久,长期摩挲,虽然呈现旧色,但毕竟还有难摩和漏摩之处依然带亮色。而伪品则全部磨旧,无一点亮色。

二、真坯假底。锯下破旧瓷器之底,粘接在伪作的新瓷上,形成伪物真款。粘合处看似天衣无缝,但如用高倍放大镜察看,亦可现出痕迹。

三、真坯假彩。取旧瓷之白质无花者,彩绘后重烧。坯质确系古品,有旧瓷之光素,加彩后价值倍增。然后加之彩只要细辨仍会露出马脚。一是画风的不同。古代画风多为单线浅描,现代的摹仿者多为有美术专业知识者,无论怎样摹仿,总会露出“现代派”的手法。二是釉彩的品质。如康熙以前的青花多用国产的回青,蓝中带灰。康熙后的青花为进口料,蓝中浮紫。现代的青花料接近青莲色,十分纯净。古代所用的料色现在还真难寻觅,只要仔细审视,必可看出眉目。

四、巧补缺陷。对缺损的古瓷进行粘贴补接,如补耳、补胫、补足、补口等。尽管粘补技艺很高,但补上去的耳、足等都是以后捏制、补上后加釉彩重烧的,其风格和色泽必然与原物有细微差别,不可能浑然一体。

五、以画掩伪。将破损的素洁古瓷用胶粘合后,于裂痕处画上硬彩花卉以掩饰破痕。除用放大镜细察裂痕外,同时从画风和色料的品质进行细致的比较亦可看出问题。

六、磨口掩损。对口部有缺损的瓶罐之类瓷器锯掉残缺磨平口部以充完品,一般都留有打磨的痕印,要细心察看。

七、磨底改款。为了冒充古瓷,将近来生产的瓷器底部的款磨去,写上老款加釉重烧,然后进行作旧处理。

八、新仿名釉。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工艺水平和提高,古代很难烧制的钧红、郎窑红、郎窑绿、豇豆红以及各种窑变釉等,作伪者都能烧出。尽管釉色难辨真假,但从胎质和器形上仍可辨别。如有的作伪者认为工艺越精越好,造出的胎质过于细腻,超出了古人的生产水平,弄巧反拙。

九、古瓷新款。此种作伪方法历史悠久,始于明代正德年间,尤以明万历、清康雍年间最盛。即在未署款的古瓷上重新提款,陶瓷界称为寄托年号款。如乾隆时将宋代官、哥、钧、定、汝诸窑所产的瓷器都提写“重华宫”。明代的寄托款最早是永乐,最晚的是万历。如今古瓷新款已成了作伪者的贯用手法。对这类仿品要严格考证其字体风格。

十、新瓷古款。多为仿制品,是一种主要的仿制手段。如成化年款,有“成化年制”和“大明成化年制”两种。清代后的仿品多用“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大都字体工整。而真品的四字款却信手写来并不规整。如今的仿品以明朝款为多,康雍乾各代均有,但字体风格迥异。笔者见过一件古花瓶,用朱砂料题有“洪武年制”,其字形笨拙,色彩鲜艳,一眼便能识破。也有仿得逼真的,这就要从多方面予以鉴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