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元青花瓷器气泡鉴别 > 导航 >

玉溪窑元青花特点

玉溪窑元青花特点

元青花瓷器气泡鉴别 元青花瓷器高仿鉴别 元青花瓷器的真伪鉴别

2020-11-05

元青花瓷器气泡鉴别。

人们都知道江西景德镇出产的陶瓷华丽精美,历史久远,却不知道玉溪窑青花瓷以色泽朴素、做工考究,在陶瓷界也有自己的独特地位。历史上,我国云南玉溪、大理、曲靖等地也烧制过青花瓷器,如今,在玉溪窑遗址上还保留着元朝和明朝青花瓷的一些烧制瓷片。

虽然外界对云南玉溪窑青花瓷的认识没有景德镇高,它产生的历史和传播至今也还没有明确定论,但就做工和精致程度而言,玉溪窑元青花的烧制手法丝毫不亚于景德镇。可以这么说,玉溪窑元青花是云南陶瓷历史最为杰出的典范,也是中国青花最为重要的代表之一。

目前掌握的资料显示,早在十四世纪的时候,玉溪窑工就已经开始了青花瓷器的烧制,这种制作瓷器的技术只有中国人能够掌握。说到技术的工艺的娴熟程度,不得不承认景德镇要做的出色许多,但是玉溪窑元青花却以它朴拙之美别具一格,外表看上去平淡无华,但却能够唤醒人们内心深处最为纯洁和真挚的情感。正如生活不一定得时时刻刻张灯结彩轰轰烈烈一样;人们需要景德镇的华美,也需要玉溪窑的朴实。

玉溪窑元青花胎体稍显浑厚,造型饱满,色泽朴素。它之所以在元代时期名声被景德镇盖过,是因为景德镇历来被朝廷所重视,窑场规模庞大,内部机构复杂,为了烧制出达官显贵们喜爱的瓷器,还专门设立了监督部门和监狱来挟制制陶工人,在此烧制陶器的陶工只要稍有过错,轻则受鞭打之苦被关入狱,重则丢掉性命连累家人。所以景德镇的著名,与它生产出优质瓷器是一方面,被朝廷要挟,官僚成风使百姓闻之惧怕也是一方面。

玉溪窑元青花总体以朴质为美,因为它所在的位置云南玉溪,民风淳朴,没有朝廷过多介入,所以风格自然就携带着玉溪当地的民风,自然而低调,活泼中又不会显得过度张扬,自由之中没有带着放纵,既保留着天真的自然秉性又不会显得过于幼稚,朴实又不会显得呆板,流畅之中又不会让人觉得过于草率,简练又不会显得简单,即通俗又不媚俗。玉溪窑元青花拥有着官窑难以拥有的淳朴气韵,它是中国青花瓷器中的一股清流,充满着健康豪迈、活泼自由的气度。

有时候,过度被关注反而让自己丢失了最天然的本性,景德镇的瓷器被控制着向权贵的喜好和审美方向发展,而玉溪窑元青花因为地处偏远,鲜少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所以在彩绘瓷器浅浅兴起之时,玉溪窑依然保持着几个世纪前的青花瓷古法烧制,它的绘画简练抽象,造型舒朗,风格自成一派,有自己独特的特征。

taoci52.com编辑推荐

元青花制胎修胎的特点


① 元青花的罐瓶类的胎体多数是四段三接。也有五段四接的。接口分别在底部、腹部、颈部。用泥浆粘接口,接处可见泥浆挤压出的痕迹。

② 元青花胎体外部修胎较好。有时需侧视才可看出接口。内部一般不用修胎。可见接口挤压出之泥浆余痕。有的器物将接缝挤出之泥浆抹一下即可。

③ 元青花的器物底部基本是先作平底足,然后挖足,有深矮两种。

④ 胎底手工修制,先挖后削。手工削刀一般由外向内逆时针切削,形成螺旋痕, 中心收刀,多数留有明显的收刀痕。不排除偶尔也有左撇子工匠,顺时针切削修底的。

中心的收刀是因收刀手法不同有所差异,有的修平,有的留有突起。

⑤ 元代晚期曾有初步切削底足后又刮平的工艺。

因此,在有的器物底部留有螺旋和跳刀两种痕迹。

⑥ 元青花有不挖足的平底器,大器和小器都有。不挖足的原因可能有多种。目前所见的平底器,绝大多数底外圈均斜削一刀。偶尔有不斜削的,估计是该器漏挖足。

⑦ 元青花的罐类,多数是平底浅圈足,圈足较宽,较矮,足底平整,两面斜削。后期则足底修得较圆滑,与明初相似。

⑧ 元青花的梅瓶多数是平底浅圈足有旋切痕迹,晚期有加刮底痕迹,

⑨ 玉壶春瓶及其多种加耳变形瓶圈足较高,多呈喇叭口状,底平切,有的圈足高深。

⑩盘类圈足矮浅里外斜削,足端较窄,多不施釉。有的小盘为平底,有的大盘平底加支足。

⑾碗类圈足稍高,平底两面倒角,施釉不施釉均有。

陶瓷文化:元青花的主要特点


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

元青花瓷的胎由于采用了“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烧成温度提高,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多数器物的胎体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实饱满。胎色略带灰、黄,胎质疏松。底釉分青白和卵白两种,乳浊感强。其使用的青料包括国产料和进口料两种:国产料为高锰低铁型青料,呈色青蓝偏灰黑;进口料为低锰高铁型青料,呈色青翠浓艳,有铁锈斑痕。在部分器物上,也有国产料和进口料并用的情况。器型主要有日用器、供器、镇墓器等类,尤以竹节高足杯、带座器、镇墓器最具时代特色。除玉壶春底足荡釉外,其它器物底多砂底无釉,见火石红。

元青花的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主题纹饰的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人物有高士图(四爱图)、历史人物等;动物有龙凤、麒麟、鸳鸯、游鱼等;植物常见的有牡丹、莲花、兰花、松竹梅、灵芝、花叶、瓜果等;诗文极少见。所画牡丹的花瓣多留白边;龙纹为小头、细颈、长身、三爪或四爪、背部出脊、鳞纹多为网格状,矫健而凶猛。辅助纹饰多为卷草、莲瓣、古钱、海水、回纹、朵云、蕉叶等。莲瓣纹形状似“大括号”,莲瓣中常绘道家杂宝;如意云纹中常绘海八怪或折枝莲花、缠枝花卉,绘三阶云;蕉叶中梗为实心(填满青料);海水纹为粗线与细线描绘相结合。

元青花所用青料有什么特点


元代青花瓷是中国瓷器中的佼佼者,古往今来都以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一代代收藏爱好者。关于元代青花瓷所用青料的来源,众说纷纭。目前被普遍接受的一种观点认为,元代青花瓷所用青料有进口青料和国产青料两种,并且绝大多数为进口青料。

进口青料又被人们称为“苏麻离青”或者“苏泥勃青”,具有高铁低锰的特点。国产青料和进口青料有着很大的区别,它具有高猛低铁的特点。经过对目前所见元代青花瓷进行的全面研究,可以得知元代青花瓷有多种色调。大致可以分为湛蓝、灰蓝和淡蓝三种,其中以湛蓝最为典型、数量最多,灰蓝、淡蓝则数量较少。目前收藏于南京市博物馆的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色调湛蓝,蓝色较深,青翠浓艳;目前收藏于广东省博物馆的元青花花卉纹小罐色调灰蓝,蓝中泛灰,略显黯淡;目前收藏于安徽繁昌博物馆的元青花龙纹高祖杯色调淡蓝,发色浅淡,清澈透明。除此之外,另有一种图案呈黑褐色的延祐“青花”,经过有关机构对其材料成分进行检测,发现其主要成分是铁而不是钴,也就是说它的实质并非青花而是“褐花”。目前收藏于江西九江博物馆的牡丹纹塔式盖罐就是褐花的代表。

元代青花瓷各种色调的青料皆纯净无杂质,着色大多比较活跃,也有的比较稳定,纹饰边际常有程度不一的晕散。轻者往往不可直观,需要借助放大手段才能看见,重者可以直观,可见只淌下流的痕迹。目前收藏于土耳其托普卡比宫的元青花拔白花卉纹折沿盘,其纹饰边际界线分明,彩料几乎没有任何晕散;目前收藏于伊朗国家博物馆的元青花鱼藻纹折沿盘,彩料基本也没有超过纹饰边际,晕散较轻;目前收藏于伊朗国家博物馆的元青花凤凰麒麟花卉纹四系扁方瓶,很多地方的彩料都超出了纹饰边际,晕散较重;目前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云青花八卦纹筒形香炉,可以清楚看见八卦纹的彩料明显超出纹饰边际,晕散极重。

元代青花瓷彩料积料容易下沉入胎,形成不同程度的色斑,也就是俗称的“铁锈斑”。色斑多呈不规则的斑点或斑块状,颜色深浓且里深外浅,边缘呈烟雾状,晕散、模糊。形成色斑部位的胎、釉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沉,使得器物表面产生凹凸不平的坑班,一般积料越多,上述色斑和坑斑现象就越明显。青花地白花器物上的青料着色普遍较为稳定,目前收藏于土耳其托普卡比宫的元青花拔白云凤纹折沿盘的青料着色稳定,纹饰边际轻微晕散,细节表现清楚。

陶瓷知识:玉溪窑瓷器的种类


玉溪窑烧制的品种有青釉瓷、酱釉瓷、青釉印花瓷、青釉褐彩瓷、青釉刻划花加绘青花瓷和青釉青花瓷。玉溪窑产品造型古拙敦厚,线条简单,胎体也较厚重。从器形看,主要产品是碗、盘、杯、壶、罐、瓶、炉等。器形简单的盘碗等产量较高,而器形复杂的器物产量较少;模仿内地的瓷器造型较多,自身创造的较少。玉溪窑生产的青花瓷虽然在工艺技术上全面学习景德镇,但以造型粗犷、纹饰简朴生动、青花呈色深沉、遗存数量较多而独树一帜。

玉溪窑产品胎质为高岭土和瓷土(粉碎后的瓷石)的混合物,胎泥淘洗不净,有夹砂和气孔,断面吸水率较高,多为土灰色和浅灰色。

青釉为高钙草木灰釉,呈青黄或青绿色。施釉较厚且釉面厚薄不均现象明显,常见开片纹,有大小不一肉眼可辨的气泡。施釉不及底,方法为蘸釉和刷釉,足端处常有流釉痕迹。

酱釉器的施釉方法与青釉一样,除颜色不同外,釉面外观与青釉完全一致,呈色不同仅仅是因为釉汁中氧化铁的含量较高和烧成温度提高、时间略长所致。

青釉印(划)花瓷器是在未干的湿胎上用模子压印或用竹刀刻划出花纹,罩上青釉烧成;从制作手法和纹饰上看,玉溪窑的青釉印(划)花瓷器受龙泉窑影响较大,与广西钦州窑、四川邛崃窑近似。

青釉褐彩瓷器是用含氧化铁的原料在瓷胎上作画,罩上青釉烧成,在玉溪窑所发现的残片中,凡属青釉褐彩瓷器的纹饰均较简单,有的纹饰简略到不明所以,可能因为褐彩烧制技术还不成熟所致。

青釉刻划花加绘青花瓷是在湿胎上刻划花纹,胎干后加绘青花纹饰,再罩上青釉入窑烧成。在视觉效果上显得层次分明,纹饰更加生动自然,富有立体感和真实感。但这类品种发现不多,在其他地方的青花瓷中也未见到,只有玉溪窑和建水窑烧制,可算是云南陶瓷的独创。

青釉青花瓷是玉溪窑中产量较大、较典型的产品。它是用钴料在胎上绘画,然后罩青釉烧成。由于当地所产钴料中含有较多的氧化铁和氧化锰,锻烧不精细,所以青花色调呈深蓝或黑灰色,加上青釉覆盖加色,部分青花成了黑色。这是玉溪窑工艺落后所致,但也因此成了玉溪窑青花瓷的一大特色。

玉溪窑瓷器的装饰手法


玉溪窑是云南烧制青花瓷器的主要窑口,其产品的主要种类是青花瓷。在装饰手法上主要以青花绘画为主,但由于吸收了南方窑口的一些工艺,其它的一些装饰手法仍然被采用,所以玉溪窑的装饰手法主要有青花绘画、青釉印花、青釉划花、贴花、剔刻青花、雕塑、酱釉色装饰等。装饰内容可谓丰富,这些不同的装饰手法或单独使用,或组合起来使用,创造了玉溪窑成熟的多样化的艺术魅力。

一、青花绘画

青花绘画是玉溪窑中数量最多,最具代表性的装饰手法。[它是用含氧化钴等矿石作为颜料,在瓷器的生胎上直接描绘图案纹饰,再施以透明釉,入室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绘,因釉下的钴料在高温下烧成后呈蓝色,故习惯上称其为“青花”,又因这种工艺的纹饰在釉层的下面,故又称“釉下彩青花”。

青花是一种彩绘艺术,借鉴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技法,采用饱蘸色料的毛笔直接在生胚上绘画,可以把丰富多彩的图案表现出来。或工笔,或写意,形成内涵丰富的艺术魅力,可以体现图案的线条之美,性质与中国画很接近,只是中国画画在纸上,而青花是画在瓷器上,并且是画在瓷器的釉下面,是一种独特的装饰方法。冯先铭先生在《中国陶瓷》一书中指出,成熟的青花应具备三个主要的要素:一、洁白的瓷胎和纯净的透明釉;二 、运用钴料产生蓝色的图案花纹;三、熟练掌握釉下彩绘的工艺技术。

由于采用本地的原料进行烧制,玉溪窑的瓷胎呈现近白的青灰色,采用粗糖和石灰焙烧后的浆汁混合瓷土浆汁而成的石灰碱釉,导致釉面出现青中泛黄的效果,但具有一定的透明度;玉溪窑采用当地所产的钴料绘画,尽管由于淘洗不精,色调青中泛黑,泛灰,且略有晕散,但色调浓重,描绘的图案具有一种特殊的味道,有水墨画的效果;玉溪窑的窑工熟练地掌握了釉下彩绘的工艺技术,所绘的纹饰有鱼藻纹、狮子绣球、缠枝花卉、折枝花卉等,题材涉及人物、动物、花卉等,可谓丰富多彩。绘画层次也很丰富,遍布器物全身,繁缛美丽,但各层纹饰往往用弦纹分隔,同时以弦纹的分隔突出纹饰。主题纹饰和辅助纹饰主次分明,构图严谨,布局合理有致,笔法或工或写,往往采用短笔涂抹,一笔点划,线条自然流畅,具有高超的绘画技巧。综合以上几点,表明玉溪窑已经具备了制作青花瓷器的条件,并且形成一种成熟的技术,从而使青花瓷器成为玉溪窑的主要产品,并作为云南青花瓷器的代表。

二、青釉印花

青釉印花装饰是玉溪窑中比较典型的装饰手法,具体做法是,在瓷器拉坯成形但又未干前,用有花纹图案的模具在其上印出花纹,然后施上青釉入窑烧制,形成独特的装饰效果。模具主要是用耐火的泥质灰陶、褐陶等制成。造型有的是方形,有的是圆筒形,模具的印制台面上采用阴刻的方法刻好图案花纹,转印到瓷器上以后,纹饰图案是凸在外面的,施上釉后凸凹不平,有明显的立体感,层次丰富。玉溪窑的印花技术比较成熟,从题材上看,有牡丹、菊花、西番莲、秋葵等花卉植物,还有狮子、神马等动物纹样,构图奇特,或绚丽多姿,或清爽宜人、简洁明快。由于印纹较深,形成层次丰富的特殊效果,这种印花的手法与龙泉窑十分接近,显然是受到了龙泉窑的影响。

三、青釉划花

玉溪窑的装饰方法之一。主要用在碗、盘上,工艺和印花很接近,在手工制坯成型后,晾至半干的时候,用竹、木等刀具在其中划出图案花纹,然后施上青釉进窑烧制。玉溪窑的划花工艺比较简单,图案也比较单调,划的线条主要有粗、细两种。粗线条很宽,很像用指甲划的宽度,这种宽线几乎都用于装饰碗的外壁,以碗的圈足为中心,向口沿划放射状的直线纹,比较密集地布满碗的外壁,似乎是一种简易菊瓣纹。细划纹在玉溪窑中则很普遍,常见的有四种,一种是向粗纹一样划在碗的外壁,所不同的是,细纹为双线,且每道双线之间空隔一定距离,一种是在碗外壁用单线划一圈莲瓣纹,一种是在碗、盘的内壁划一圈变形莲瓣纹,用双线,这是玉溪窑中最常见的划花图案,多数莲瓣均变形为螺旋形,有一种流动的美感,还有一种是在碗内壁划一束莲纹,粗简随意,对称分布一圈。划花工艺应当是受龙泉窑的影响,但技术粗简落后。

四、贴花

贴花也称“模印贴花”,在玉溪窑中有发现,但不多见,常装饰在罐身上,图案有人物、动物、植物等。其做法是先用模具印出装饰物件,或者用手工捏出成形的小物件,再把它们用泥浆粘贴在还未干的成型的坯件上,晾干后就粘成一体,然后罩上釉入窑焙烧。玉溪窑瓶类的各种耳,就是采用这个方法。罐的腹部贴有花卉、人物等装饰应该是受了当地的影响,在云南的很多的地方,宋元以来一直盛行火葬墓,而大量出土的未上釉的陶制火葬罐上都普遍采用了这种装饰,后来的玉溪窑瓷器贴花应该是沿用了这种工艺。

五、雕塑

瓷雕在玉溪窑中比较罕见。出土于玉溪市通海县西山脚墓葬的五件瓷雕人物是这其中的优秀代表。这组瓷俑一共五件,形态大致相同,每个人自然直立于一个圆饼形台座上,双手抱拳在胸,披发梳髻,身着圆领的长袍,袍下着裤,腰系有带,表情拘谨,敦厚,像一个温和而忠厚的仆人在主人面前洗耳恭听,等候差遣。人物身体各部位比例匀称准确,衣服的衣纹线条自然流畅,层次丰富,用笔硬朗,且每个人物的神、形皆能保持一致,几乎不差毫厘,体现了熟练的雕刻工艺和手法。瓷俑的头发、眼睛、眉毛、领口、衣袖、鞋子都加青花点染,具有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六、剔刻填青花

在玉溪古窑出土的标本中仅见一件盘的残件,先用青花勾划出鱼藻纹的轮廓,然后用刻刀把花纹刻出来,再在所刻的图案上加绘青花,使鱼藻产生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这种手法极其罕见。

七、酱色釉装饰

也有人称其为褐色釉,是采用一种酱、褐色的釉水装饰瓷器,是玉溪窑瓷器的一个品种。用酱色釉装饰的器物在玉溪窑中似乎是制作略显粗糙的一类器物,主要是罐类,玉壶春瓶也有。施釉较厚,流釉现象明显,加上器物上隐约的旋坯痕,产生一种斑澜、古朴、厚重的美,酱色釉瓷在青釉、青花衰退以后,生产的数量更多,一直沿续到现在。

玉溪窑瓷器的装饰手法在实际的运用中,则多配合使用,有的在印花上加绘青花,称青花印花:先在未干器物的坯件上用摸具压印花纹,晾干后加绘青花图案,然后施上青釉入窑烧制,采用这种装饰的瓷器在视觉上层次更加分明,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但不多见。有专家认为这是玉溪窑由生产青釉印花瓷器发展到生产青花瓷器的过渡的证明。另外,划花和印花结合起来使用,也是玉溪窑中常见的装饰方法,许多青釉盘的盘心印有花卉纹,而内壁刻划变形莲瓣纹,美观大方,当然雕塑和青花结合使用也很普遍,青花在雕塑的某些关键部位点彩,更使雕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更具艺术感染力。

元青花彩斑钵式灯特点及异同


中华文物的第一代表是瓷器,瓷器的第一代表是青花,历代青花中综合价值最高的是元青花。

元青花之极其珍贵,其一在“早”,为成熟青花瓷六七百年历史之滥觞,而后始有明、清两代的洪流。其二在“好”,艺术成就登峰造极,空前绝后。其前,不论胎、釉、彩饰,唐、宋青花皆无可比拟自不待言;其后,无论画工、造型,有明一代虽永、宣亦不能梦见。其为神品,构思极具匠心,大有深意,不可测也,乃惊心动魄之艺术创造。其三在“少”,原产量即不大,遗存十分希有,迄今见于著录的,全世界总数不过三百多件,而国内仅一百多件。

当然,元青花的实际存世量尚不止于此,且不算某些收藏大家的藏品,近年来,仅国内拍卖会上就曾出现过多件(据观察,多为真品,赝品仅属个别,有的品质还很高,至少不下于国内外那些著名藏品的中路,如,太平洋拍卖公司2000年春季拍卖会以140万元成交的元青花龙纹玉壶春瓶、北京华辰拍卖公司2003年秋季拍卖会以462万元成交的元青花海水云龙纹罐,即足可观。新闻媒体也曾报道过若干件,如湖南一退休教师藏有元青花花卉纹罐二(或三)件;北京一先生从市场购得一元青花开光花卉纹六方(或八方)罐(此器报道未涉及断代,但从影像看,一目了然为元青花器,且其造型与青花装饰均明显优于不列颠博物馆(British museum 一同类藏品及太平洋拍卖公司2000年春季拍卖会一同类拍品……社会上也有某些相关信息,虽未经证实,但值得注意。如河北农村一基层政工干部出身的老古玩商自称有一元青花花卉纹盘(中型),河北省某文博单位曾欲以两万元购之,未予;黑龙江一蒙古族古玩商称其家乡一老喇嘛有一元青花瓶(中型,器型、纹饰不详),但拒绝转让……

进入著录的元青花因数量所限,器类、器型都不很丰富,国内的仅见二十几种,有些元代及其以前瓷器中常见的类型在这些元青花中却没有,青花彩饰也仅限于白地青花图绘及青花拔白(蓝地白花)两种。

著录以外的元青花还有没有未知的其他面貌?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关注的问题。

元青花在民间虽尚能有所发现,但毕竟只是凤毛麟角(极少数大收藏家的藏品业已构成一集中的特殊专类,另当别论),指望在器类、器型上有新的收藏,机率恐是很低的。

以上基本是就元青花的大、中型器而言的。

然而,不应忘记元青花中还有一类小型器。同大、中型器相比,小型器不仅形体特小,青花纹饰也简单,所以一向很少受到重视。在专门研究的意义上说,元青花小型器园地几乎还只是一片处女地,这当然不利于对它的正确认识。近年来,国内外陶瓷考古界已对此加大了注意力,但感觉还嫌不足。

其实,元青花小型器自有其本身独特的艺术价值。它虽然不似大型器般威严雄壮,光致茂美,但所作多率性为之,堆垛可爱,意趣天成,亦大可玩味。应该说,其所有物件,不问色相如何,一概为古瓷尤物,纵残损者,亦当宝之。尤为重要的是,某些类型特殊的小型器,其认识价值已超越原属范畴的局限。进而跃入整个元青花领域。

就此,特以一件实物为例具体谈谈。

此器高4.8厘米,口径5.2厘米,腹径7.4厘米,底径6厘米,直沿,圆唇,扁圆腹,圈足较高而外侈,整体造型作半高足钵式。腹两侧各有一处残跟,一处断面呈横向宽扁状,疑所缺失者或为一带状单柄把手;另处断面为圆形,中心有一圆形穿孔,腹内有一向下斜削的稍细直管隔壁与之对接贯通。借此,可以断定此器为油灯,此管为灯芯内导管。故腹外壁上所缺失者亦应为一管状物,有似壶类之流,是为灯芯外导管。腹外壁旋痕明显而规则,略如数道等距的出筋弦纹。内底旋痕宽而且深,呈游涡状,似为食指所旋;外底旋坯近足内墙处显草率。中心见一不大的乳钉状突起。胎体薄厚适中,胎质洁白、坚致。足外墙见火石红占有周遭少半。器内壁满釉,外壁施釉于腹下的约占周长三分之一,余皆不同程度地下淌,内口沿上有一露胎处,亦见火石红。施较为浅淡之青白釉,釉法纯净、滋润,积釉处呈幽美、静谧的水绿色,釉薄处显白色。足外墙着釉不甚齐整,尚有数道釉泪,已垂至底足墙脊。足底无釉。内外釉层均见较长纹路的开片。围绕腹外壁上的两处残根,各有一块不规则形状的青花彩斑,色调湛蓝而略显灰穆,浓淡不匀,其间杂有黑褐色及浓重的,微闪锡光、凸凹不平的铁锈斑,色料完全熔融于釉中,靓丽的青花色斑与淡雅的青白色釉相映成辉。

这件青花彩斑灯带有诸多元代的明显时代特征,特别是在两个方面:

一,造型 为典型的元代高足钵式。当然,元代景德镇此式钵的器形要远为硕大,按口径说,一般的即有30—40厘米,较大的可达58厘米以上,其口径占腹径之比亦较此器略大(因钵为食具,口大些便于取放食物);此器为燃油灯具,口小些利于防油外溢。另外,此式钵作高足,主要是为出口中东(遗存多见于该地区),适于阿拉伯人用作席地围食的餐具。此器底足仅过半高,而在比例上,足径却比钵器的大得多,这应是出于油灯特需稳定的考虑而加以变通的。

元代景德镇以外一些窑口也烧造该钵式器(包括灯具),形制大同小异。

二,制作工艺 内底所见漩涡状宽旋纹为元瓷独有的特征,并为各地诸窑器所多见,包括山西、河北等北方地区窑口的产品。

以器底旋纹作为元瓷断代依据之一,通常多注意于外底,不然,外底有些特征更具普遍性,但这主要是在碗、盘、瓶之类,对于罐、钵之类,则应特别注意内底旋纹,即如此器底部的这一特征,虽然外底也有,但内底的更为显著。

有关此器工艺上的时代特征,还应提到,若从腹壁旋痕看,则此器尚与不少宋器作风酷似。乃疑其年代去宋未远。有鉴于此,断归元代中期以前似更切近。

至于此器的窑口归属,从器上所施青白釉看。釉质优异,釉汁粘度低及釉薄处泛白等特点足证其为湖田窑产品无疑。

与一般元青花小型器随意所适的创作风格不同,此器造型相当规整,形态雍容丰腴,端正安稳,内盈外张,因而观来小而不小,俨如重器。

作为一件元青花小型器,此器对于元青花认识主要有三个意义:首先,在已知元青花的资料中,缺乏灯具类器物的内容,它起到了弥补的作用;其次,元代景德镇釉下褐彩与釉里红瓷器均有彩斑装饰法,元青花中是否也有?它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再次,学术界一般认为,元青花小型器使用的是较为灰淡的国产青料,此器料色的浓重,证明实情也不尽然。

元青花解秘:民窑性质官窑品质


三彩与元青花都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专有名词、专有品牌,但百年来元青花在学术界争议最大。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以2.3亿元人民币创下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又被人置疑年份鉴定有问题。元青花非官窑器,如今却又价值连城,当年受到中亚及欧洲宫廷贵族的青睐,被竞相收藏,文化经济价值远远超过通常的明清官窑器。

所以,今天我们应该给予出口元青花大件精品一个身份:即专供外国宫廷贵族赏玩、珍藏的出口官窑器,性质属于民窑烧造的出口“官窑瓷”。

青花,即元代的青花瓷器的简称,早已被中国陶瓷界认定为与唐三彩一样的专有名词、专有品牌。元青花的釉料,主要为进口的“苏麻离青”料,且大件精品主要供出口,供中亚、欧洲宫廷贵族赏玩、珍藏,故元青花留给后人的谜语最多。

中国元明清彩瓷大家族里,青花及青花釉里红瓷所包容的中国文化内涵最深、最广,且对世界的影响最大,而这其中又数元代青花瓷最令世人叹为观止。2005年7月12日,一件中国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在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以2.3亿元人民币成交,创下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但国内却有业余专家质疑此罐年份鉴定有问题,纹饰风格类似明朝青花绘画特征。其实,传统陶瓷界元末明初(洪武)青花一直不分,因虽年号有变,但制瓷材料、工艺、人员、作品风格等均少有变化。

元青花概述


元青花瓷的胎由于采用了“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烧成温度提高,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多数器物的胎体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实饱满。胎色略带灰、黄,胎质疏松。底釉分青白和卵白两种,乳浊感强。其使用的青料包括国产料和进口料两种:国产料为高锰低铁型青料,呈色青蓝偏灰黑;进口料为低锰高铁型青料,呈色青翠浓艳,有铁锈斑痕。在部分器物上,也有国产料和进口料并用的情况。器型主要有日用器、供器、镇墓器等类,尤以竹节高足杯、带座器、镇墓器最具时代特色。除玉壶春底足荡釉外,其它器物底多砂底无釉,见火石红。

元青花的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主题纹饰的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人物有高士图(四爱图)、历史人物等;动物有龙凤、麒麟、鸳鸯、游鱼等;植物常见的有牡丹、莲花、兰花、松竹梅、灵芝、花叶、瓜果等;诗文极少见。所画牡丹的花瓣多留白边;龙纹为小头、细颈、长身、三爪或四爪、背部出脊、鳞纹多为网格状,矫健而凶猛。辅助纹饰多为卷草、莲瓣、古钱、海水、回纹、朵云、蕉叶等。莲瓣纹形状似“大括号”,莲瓣中常绘道家杂宝;如意云纹中常绘海八怪或折枝莲花、缠枝花卉,绘三阶云;蕉叶中梗为实心(填满青料);海水纹为粗线与细线描绘相结合。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玉溪窑元青花特点》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玉溪窑元青花特点》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元青花瓷器气泡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