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元青花瓷器气泡鉴别 > 导航 >

元青花所用青料有什么特点

元青花所用青料有什么特点

元青花瓷器气泡鉴别 元青花瓷器高仿鉴别 元青花瓷器的真伪鉴别

2020-10-31

元青花瓷器气泡鉴别。

元代青花瓷是中国瓷器中的佼佼者,古往今来都以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一代代收藏爱好者。关于元代青花瓷所用青料的来源,众说纷纭。目前被普遍接受的一种观点认为,元代青花瓷所用青料有进口青料和国产青料两种,并且绝大多数为进口青料。

进口青料又被人们称为“苏麻离青”或者“苏泥勃青”,具有高铁低锰的特点。国产青料和进口青料有着很大的区别,它具有高猛低铁的特点。经过对目前所见元代青花瓷进行的全面研究,可以得知元代青花瓷有多种色调。大致可以分为湛蓝、灰蓝和淡蓝三种,其中以湛蓝最为典型、数量最多,灰蓝、淡蓝则数量较少。目前收藏于南京市博物馆的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色调湛蓝,蓝色较深,青翠浓艳;目前收藏于广东省博物馆的元青花花卉纹小罐色调灰蓝,蓝中泛灰,略显黯淡;目前收藏于安徽繁昌博物馆的元青花龙纹高祖杯色调淡蓝,发色浅淡,清澈透明。除此之外,另有一种图案呈黑褐色的延祐“青花”,经过有关机构对其材料成分进行检测,发现其主要成分是铁而不是钴,也就是说它的实质并非青花而是“褐花”。目前收藏于江西九江博物馆的牡丹纹塔式盖罐就是褐花的代表。

元代青花瓷各种色调的青料皆纯净无杂质,着色大多比较活跃,也有的比较稳定,纹饰边际常有程度不一的晕散。轻者往往不可直观,需要借助放大手段才能看见,重者可以直观,可见只淌下流的痕迹。目前收藏于土耳其托普卡比宫的元青花拔白花卉纹折沿盘,其纹饰边际界线分明,彩料几乎没有任何晕散;目前收藏于伊朗国家博物馆的元青花鱼藻纹折沿盘,彩料基本也没有超过纹饰边际,晕散较轻;目前收藏于伊朗国家博物馆的元青花凤凰麒麟花卉纹四系扁方瓶,很多地方的彩料都超出了纹饰边际,晕散较重;目前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云青花八卦纹筒形香炉,可以清楚看见八卦纹的彩料明显超出纹饰边际,晕散极重。

元代青花瓷彩料积料容易下沉入胎,形成不同程度的色斑,也就是俗称的“铁锈斑”。色斑多呈不规则的斑点或斑块状,颜色深浓且里深外浅,边缘呈烟雾状,晕散、模糊。形成色斑部位的胎、釉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沉,使得器物表面产生凹凸不平的坑班,一般积料越多,上述色斑和坑斑现象就越明显。青花地白花器物上的青料着色普遍较为稳定,目前收藏于土耳其托普卡比宫的元青花拔白云凤纹折沿盘的青料着色稳定,纹饰边际轻微晕散,细节表现清楚。

taoci52.com精选阅读

苏麻离青料和元青花有什么关系


今天,人们已经习惯于把景德镇生产的典型元青花和明代早期青花瓷所用的青花原料叫做苏麻离青。按矿物学分类,苏麻离青取自一种叫钴毒砂的原矿。

钴毒砂的化学分子式为(FeCo)AsS,是毒砂的一种。因含钴,所以叫钴毒砂。毒砂又名“砒石”,在我国很早就用于提取砒霜。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上世纪90年代,通过科学分析元代青花色料的化学组成,发现元青花色料是一种含硫、砷,无铜、镍的高铁低锰型钴矿,经过与世界上100多种钴矿组成做比较,这种化学组成与钴毒砂最为接近,因而推断这种色料提取自钴毒砂的原矿。

苏麻离青料的表现特征与机理

铁锈斑

铁锈斑是苏麻离青料最典型的特征,在青料的堆积处,如起笔落笔、两笔相交、顿笔、接胎处等,是铁锈斑出现概率最高的地方。

铁锈斑通常呈块状、大小不一,中央呈浓黑色、外边界呈褐色,从中心向外逐渐由黑、黑褐、深褐、浅褐色自然过渡,边界晕散不光滑。

铁锈斑形成的原因,源于苏麻离青料的高铁低锰的化学组成。黑色斑点(块)中铁的含量比青花料中铁的含量要增加几倍,,说明这黑色的铁锈斑是 由铁的氧化物形成。在青料的堆积处,色料较为多而浓,因此氧化铁的量较大,容易形成铁锈斑。

晕散

所谓晕散,从肉眼观察看,是一种在青花色料区与非色料区的边界处,呈现出的模糊、不清晰,似墨水泼在宣纸上的向外扩散出去的视觉现象。

晕散----来自伊朗国家博物馆

出现晕散的原因,是由于青花色料和釉在高温下粘度降低、流动性增加,导致青花色料从着色区向非着色区扩散,形成很自然的晕散效果。尤其是在过烧时,色料在釉中大量扩散而形成晕散现象。元与明初的青花瓷釉采用的是钙碱釉,CaO的助熔作用,降低了高温下釉的粘度、使釉更加容易流散,增加了色料的晕散效果。

串珠状凝聚

观察元青花呈色时,会发现一种现象:在色料区常有点状的黑色斑点凝聚,尤其在一段长线条纹饰上,会奇妙地出现如串起来的珍珠般的深色点状斑点,这种现象有人形容为串珠状凝聚。

来自汤和墓出土的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带盖大罐

这些黑色斑点是什么?经过科学仪器的检测,这些黑色斑点是聚集的色料在高温下形成的磁铁矿等着色氧化物。这些聚集的色料,在两种情况下没有完全在釉中融化:一是色料研磨的不够精细、另一是窑温不够。

串珠状凝聚形成的机理,与晕散完全相反。因色料研磨不细形成的粗颗粒、未完全溶于釉中,在瓷器烧成过程中被还原成黑色的金属氧化物,其形状是点状的。而晕散则刚好相反,晕散是色料完全溶于釉中,在高温下色料扩散到非色料区而形成的边界呈毛刺状的扩散效果。

下凹

在有些铁锈斑块的表面,会有一种明显凹陷的视觉印象,用手去触摸,会感觉斑块处比周围的釉面低。这就是苏麻离青料的另一个特征:下凹。

从铁锈斑块形成的原理上看,堆积的色料不溶于釉料,而在高温还原中被还原成氧化铁结晶体。因此,在色料堆积处、施釉较薄的地方,在相对少量的釉料中色料更不容易溶化和更容易聚集氧化铁结晶体,从而更容易形成铁锈斑块。由于施釉较薄,而会有用手指触摸低于周围釉面的触觉印象。

锡光

锡光同下凹一样,是一种伴随着铁锈斑块形成的视觉印象,常出现在铁锈斑块的表面。

锡光

现代科技手段检测证明, 宣德官窑青花钴料中的这种典型的结晶斑是锰铁氧化物的结晶: MnFe2O4, 宣德以前官窑青花钴料中的类似斑块为单一的Fe氧化物: Fe3O4,说明锡光同铁锈斑形成的原理一样,是由于氧化铁的富集,这种氧化铁的结晶斑块在光的折射下,会形成锡光。

元和明初苏麻离青料的不同表现

科学检测证明,景德镇元、洪武、永乐和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着色原料皆属同一种进口高铁低锰型钴料,即苏麻离青。元代青花线条稳定少晕散,是景德镇工人对进口的苏麻离青料做了技术上的改良,而永乐青花多晕散,是那个时代的人们追求那种晕散的美,在技术上服从了艺术。

让我们来分别观察元、洪武、永乐和宣德四个时代典型的青花图片。

景德镇元代青花瓷器,成熟的产品颜色青翠沉着,色料较薄、线条流畅稳定、少晕散,多黑斑。

伊朗馆藏八方葫芦瓶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元青花

正烧时青花呈Co离子和Fe+2同时并存的翠青色,欠烧时由于钴料未在釉中散开及溶解在釉中的量少故呈现带灰的青蓝色。过烧时由于色料在釉中的大量扩散形成晕散现象,然元青花中出现晕散的很少见,其过烧多为呈现靛青泛紫的杨艳。

大英博物馆藏元青花

洪武青花,发色多沉闷,呈灰蓝、灰黑色,线条稳定、少晕散,多黑斑。

托普卡比宫馆藏洪武大碗

洪武青花总体给人感觉灰突突的,除了铁锈斑、黑斑的典型特征外,似乎与元、永乐和宣德的蓝色搭不上边。洪武时期的青料氧化钴含量较低、氧化铁含量适、铁钴高,这是较为典型的废料、次等料或淘洗不精良的特征。

钴矿是一种分散性的浅位的矿藏,分堆分散埋藏于地下约1米左右,俗称“鸡窝型”矿藏。淘洗不精的次等品、淘洗残剩的废品,则氧化钴含量低、氧化铁相对高,尤其是铁钴比高,这正是洪武青花成分的特征。除青料本身的质量之外,烧成温度相对低也是造成洪武青花发色灰暗沉闷、少晕散的原因。

永乐青花,釉面莹润,青花发色浓艳,色料较厚、多晕散,多铁锈斑块。

托普卡比宫馆藏永乐大盘

晕散,是永乐青花的一大特征。较高的烧造温度、较高比例的钙和钾、钠及铁,都会降低釉面的粘度增加流动性,使青料更好地溶于釉中并向非着色区扩散。永乐青花上多见流动的鱼藻纹、随风飘动的花、与茎叶,将晕散的效果恰到好处地运用在这些纹饰上,能够给人一种栩栩如生和灵动美妙的感觉。而青料较厚、烧成温度偏高,也使永乐青花在晕散中更加发色浓艳。

宣德青花,胎体更加致密洁白,青花发色分两种:一种浓艳带黑斑、长伴有锡光,一种稳定、少黑斑、黑斑处没有锡光。

宣德青花瓷胎相比前朝含有更高比例的Al2O3,瓷器的烧成温度也更高,因此胎体更加坚硬致密,由于淘洗工艺的提升,胎土中的杂质更少,因此胎体显得更加洁白。

大量的科学检测数据显示,宣德青料分为两种:一种与元、洪武、永乐相同的高铁低锰型苏麻离青,一种为低锰高铁型国产青料。因此宣德时期的青花,随都色泽浓艳,但有些有着典型的苏麻离青料的晕散、铁锈斑并伴随银白色的锡光,有的则虽有黑斑,但无银白色锡光,线条稳定安静。

现代仿苏麻离青的有趣特征

朋友,这篇微文仅是个人心得,千万别拿您的宝贝来对号入座哦!要知道咱们长得再像鬼谷子也进不了故宫,长得像木有用哦;倘若我的图片跟您的宝贝有相似之处,王刚的铁锤也进不了您的私宅,相似与等于不一样哦。视觉冲击可以有,攻击不可以哦。视觉冲击,让感觉像子弹飞。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这组图片能否唤起你内心对元明青花认识中最深刻的东西!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

现在,如果您的感觉还在像子弹飞,那么您一定是真正的元青花迷。飞一会儿,然后让我来告诉您,这些都是现代仿品。

是的,仿品也能做得如此苏麻离青!【图一】的晕散、【图二】的铁锈斑、【图三】、【图四】的下凹、【图五】的串珠状凝聚、【图六】的锡光,是如此的真实。现代高科技在极大地提高陶瓷制造的质量与能力的同时,也极大地拉高了仿品的逼真度。

在上面的特征中,只有“串珠状凝聚”与高铁无关,而与青料研磨的精细度有关。科学实验证明:明中期前的景德镇青花色料中,铁钴比和锰钴比都较高,说明明中期前的青料都是未经精炼的钴土矿。这也是为什么从唐到明早期的青花瓷器中,都有串珠状凝聚的现象。

那么,是哪些因素在影响青花的发色?

首先,对青花的色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的,是青料中的化学组成:青料中钴、铁、锰三种着色元素的共同作用,形成了青花的色调。其中钴的着色能力最强,只要引入0.1%,就能使釉着成蓝色,烧成气氛对它的影响较小。铁的着色能力中等,受气氛影响较大,容易与氧结合形成金属氧化物。锰的着色能力较弱,在还原气氛中被还原成Mn2+,在硅酸盐釉中基本无色,但在冷却过程中会受到二次氧化而成Mn3+或 Mn4+,使青花的色调青中略带淡紫红色。

除此以外,下列一些工艺因素也有一定的影响:

(1)青花料中釉灰的用量(青花料中必须要配入一定量的釉灰才能使用),釉灰用量的多少对釉色有较大影响;

(2)青花料的细度——越细发色越好;

(3)青花料的浓度——如果色料很浓,烧成后的青花呈深蓝色;如果色料很淡,则呈淡蓝色;

(4)运笔速度与方式——作画时运笔慢,色料厚,釉色就深;反之釉色就淡。运笔停留处的色料特别厚,往往形成黑斑;

(5)烧成温度和气氛——实验证明,在1250℃烧成时,青花呈蓝到深蓝色。如烧成温度提高到1350℃,则呈蓝黑色。气氛对青花本身和釉的色调都有一定影响。

仿品,如洪水猛兽,现代科技似乎又“助纣为虐”。难道就没有办法识破迷津了吗?众所周知,现代陶瓷制作技术在下面两个方面,做了很大的革新:一是原料的精炼和提纯技术,二是烧造工艺的革新。

下面我们再来谈谈烧造工艺的革新。

我们都知道,景德镇从传统的柴窑、人工控制温度,到煤窑、气窑、电控温度,烧造工艺获得了极大的革新。如今的气窑,成本低、烧造时间短、窑温可控而稳定,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陶瓷烧造的质量。

然而,就是为了降低成本,一般柴窑烧造需要26小时,气窑烧造却只要10个小时,这缩短了的时间留下了什么痕迹?我们知道,只有温度足够、和时间足够的条件下,才能保证青料中三氧化二铁的充分氧化,才能使釉面熔融更加完全。

看过甄嬛传吗?皇上在和六阿哥滴血验亲的那场戏,当温太医的血和六阿哥的血刚滴入水中,即表现出来红色的茎脉纹理,如果时间足够长,茎脉纹理就会消失。

试过在清汤中加入香油吗?香油滴入汤水中的初始状态,是呈一滴一滴聚集分布状,这是由于油和水的比重不同,两种物质是不相溶的。

因此,我大胆推断,这种茎脉状纹理便是现代烧造技术的时代痕迹。然而,从下面【图七】、【图八】的红色框中,我们并没有发现上面段落所说的茎脉状纹理,但它们仍然是现代仿品。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它们是采用纯传统工艺烧造出来的吗?

【图七】

【图八】

回答是否定的。现代科技可以添加一些助溶剂,使色料与釉在相对短的时间和相对低的温度条件下完全熔融,这样就可以不出现这种茎脉状纹理。但是,让我们来观察一下色彩对比度和色料的厚薄度,从钴蓝色背景和黑色斑点或斑块的色彩对比度看,又一个大胆推断是:这种深色或黑色斑点、斑块与青花蓝色背景层次不分明、对比度不明显、色料厚薄不清晰的现象,也是现代烧造工艺留下的时代特征。

仿品层出不穷,在这里我们不太可能罗列全。本文中只挑选了一些用配比相同主成分的青料的方法来仿制苏麻离青效果的例子,其特点是主色调大致相符、苏麻离青主要特征明显。但无论如何,仿品皆为现代制造,必然留下现代工艺的痕迹。

元青花苏麻离青和国产青料不是一伙的


说点绝密的东西!我可以保证玩古瓷的人,一万个人里面也没有一个人真正知道的。

标题已经告诉你了,这个秘密就是苏麻离青的真实面目和国产青料的真实面目。

国外藏元青花凤凰缠枝金莲花纹大盘

玩瓷器的行家,一般5年以上收藏经验的,都知道苏麻离青这个名词。所谓苏麻离青还是苏勃泥青,学术界为了它的命名和产地,多少人著书立说,到现在还没有定论。

苏麻离青还是苏勃泥青,波斯产的还是苏门答腊产的,对咱们收藏老百姓来说,没有多大意义。但如何辨识苏麻离青和国产青料,就是有关群众们切身利益的大事了。

认得准苏麻离青,就认得准元青花,认得准永乐,宣德青花瓷器!

日本元青花藏鱼藻纹大盘

景德镇仿品仿的再像,但也脱离不了一个仿字。真正的苏麻离青呈色特征,目前很多行家还是云里雾里。因为,除了馆藏品以外,基本没有几个人有条件去佳士得,苏富比拍卖放大镜行近距离用显微镜观察苏麻离青的各种特征。大家都是通过隔着玻璃窗,打着灯,甚至是网上传来传去的那几张照片来看苏麻离青的。

行话说;“灯下不看瓷”。意思是灯下看瓷,由于灯光的作用,很难辨别真伪,一不小心就会走眼。目前的照片,基本上都是强灯下拍摄的,再加上PS精修。基本都比实物美观。就像网络美女,上网吧感觉满世界都是美女,出门吧感觉美女都躲在屋子里,美女去哪儿了!?

元青花鱼藻纹大盘局部,黑色的铁锈斑,青花蓝灰是因为黑色物质太多

不说废话了。苏麻离青鉴别,网上内容多之又多,我不敢说,怕挨打!

最近发了一些文章,认认真真,兢兢业业,为了挑选图片,也费了老鼻子劲。明明是博物馆出土的有确切年代和地址的标准器,就有那么些吃瓜群众,在下面可劲的否!我也不知道他是真不懂呢,还是有什么目的。

可不敢好为人师,只是把我知道和了解的真实情况传播出来,也让和我一样的玩瓷器的收藏者少走些弯路。

说到苏麻离青和国产青料,大家听得最多的,就是8个字。苏麻离青是“高铁低锰”国产料是“低铁高锰”。玩过十年的,估计都听说过这几个字。没听说过的,证明您哪,还没入门,这篇文章先收藏了,暂时也不用去看!过个三年五载的,如果您还在玩,您再翻出来瞅瞅,绝对会有大助益。

伊朗藏元青花凤凰麒麟纹方壶(发色纯正,苏麻离青经过选矿,去除了部分铁质)

我想告诉大家的,就是谁也不清楚的高铁低锰是什么?低铁高锰又怎么样?

先搬概念: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器,英文名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由于钴料烧成后呈蓝色,故称青花瓷。

我国从唐代开始,出现青花瓷的萌芽。宋代产生原始青花瓷。元代青花瓷一下子成为了景德镇烧的拳头产品,远销海外。元到民国,青花瓷数百年来长盛不衰。一共使用了以下这些种青花原料。

元青花凤凰麒麟方瓶局部,发色靛蓝,有明显的铁质斑点在笔道之中

(一)苏麻离青 ,又称苏泥勃青、苏勃泥青等。其名称的来源,一说是来自波斯语“苏来曼尼”的译音。产地在波斯卡山夸姆萨村,一位叫苏来曼的人发现了这种钴料,故以其名字来命名。另一种说法是,苏麻离青,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青料因产于苏门答腊和泊泥国,故称苏泊泥青。此料属低锰高铁类钴料,故青花呈色浓重青翠,釉面有“铁锈斑痕”,俗称“锡光”。元青花的一部分和明永乐、宣德官窑所用青料均是这种。

(二)平等青 又称陂唐青,产于江西乐平。明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和成化、弘治两朝正德早期均使用这种青料。此料呈色发蓝灰,淡雅、青亮、,成化青花斗彩器由于使用平等青淡描轮廓,再加上色彩鲜艳的釉上彩绘,胎体莹润轻薄,号为成窑,名噪一时。研究人员新近的成果,宣德时期的不少瓷器,也已经采用国产青料,应该也是平等青。

国内藏永乐青花发色蓝黑,晕散,表明经过几十年后,选矿技术失传

(三)石子青 又称石青,产于江西高安、宜丰、上高一带。此料单独使用时,青花发色灰暗甚至发黑,明清二代民窑普遍采用此料,官窑则用于与回青调和使用。

(四)回青 有产于西域、云南等多种说法。史料记载:“回青者,出外国,正德间,大珰镇云南时得之”此料发色菁幽泛紫,若单独使用则浑散不收,故多与石子青混合使用。正德晚期,嘉靖至万历前期多用此料。其中分上青:混入石子青10%,用于混水(填色),发色青亮;中青:混入石子青40%,用于设色(勾勒轮廓),笔路分明清晰。

(五)浙料 又称浙青,产于浙江绍兴、金华一带。国产料中以浙料最为上乘,其发色青翠,明代万历中期由于回青绝,故改用浙料。至清代,景德镇官窑青花器均采用此料。不过此时,已经采用了煅烧法制备青料。青料含钴大幅度提升,所以发色明显鲜艳。

仿苏麻离青的铁锈斑,对比可知真伪

(六)珠明料 产于云南宣威、会泽、宜良等县,其中以宣威料最好。此料发色明丽纯正。康熙青花多采用此料。 上述国产钴料多属高锰低铁类。

(七)化学青料 即用化学制品氧化钴配制的青料。发色紫蓝、纯粹、浓艳,但轻浮而缺乏附着力,价格也低廉。使用此料制作的青花器,缺乏天然青料的美感。晚清民国时期大量使用来绘画瓷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景德镇也还使用它来彩绘。

好!看到这,基本上搞明白了,原来就是进口青料和国产青料的区别。我再说点化学常识。氧化钴这种矿物,由于具有极强的着色能力一般达到2%的含量就能发出明亮的蓝色来。而且,它对铜,铁,锰的着色,有明显的遮盖作用。氧化铁的着色是褐色或黄色的,氧化铜的着色是红色或绿色的,氧化锰的着色是紫色的。

海外藏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

搞清楚了这个,就好办了。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曾经对元青花永乐宣德青花还有各时代青花残片进行过光谱分析和成分检测。结果表明;

元青花和永宣青花都是高铁低锰型原矿。其中湖田窑址出土的残片,氧化钴含量10%,氧化铁含量41%,氧化锰含量0.7%,含金素坤。而国产青料,氧化铁含量在2.64-6.96%之间,氧化锰含量在16.84-30.12%之间,氧化钴含量低在1.26-4.45之间。明晚期之后,采用拣选,煅烧的方法后,氧化铁含量在1.51-6.58%,氧化锰含量在22.53-47.96%之间,氧化钴含量在6.02-6.79之间(主要是珠明料和浙料)

以上数据极为关键,我们惊奇的发现,原来苏麻离青和国产料完全不是一回事。

苏麻离青本质上是一种富含氧化钴的铁矿石,含氧化锰微量。由于氧化钴含量极高,所以发色靛蓝,又由于氧化铁成分高于氧化钴4-5倍,所以在釉面上形成了大量的磁铁矿和赤铁矿晶体。也就是三氧化二铁和四氧化三铁晶体成分,故有明显的黑色锡光。这种光泽是磁铁矿为主的晶体闪光和氧化钴深蓝色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海外藏凤凰纹元青花大盘细部,发色蓝灰,属于未加精选除铁的苏麻离青原矿发色

而国产青料原矿,本质上都是含有部分氧化钴,氧化铁的锰矿石。在这里铁为微量,几乎不能影响青花发色。而锰含量十几倍于钴含量,再加上钴含量本来就仅有1.24-4.45之间,所以锰的发色盖住了钴的发色,综合起来就是蓝灰为主(平等青,石子青的颜色)。而后期煅烧过后的浙料和珠明料,氧化钴成分提升到了6%,氧化锰同时也提升到了1.5倍于原矿的水平,此时氧化钴的着色能力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再加上锰的成分提高,紫色也出现在青花发色里。所以,好的浙料和珠明料发色亮蓝,蓝中带紫。铁成分低,不再出现铁锈斑或者锡光。(对于青花发色矿物成分的研究,来源于笔者多年研究,请勿抄袭。欢迎行家探讨)。

总算搞明白了苏麻离青和国产青的化学成分,再来鉴别苏麻离青就是迎刃而解的事情了。

元青花有什么特征吗


在目前的古玩市场上,元青花无疑是众多收藏爱好者最爱的瓷器之一,因为相比较起唐宋时代的青花制品,它的视觉效果更加简明快感,同时还可以从中感觉到豪放气概。据悉,即便是后世的明清两代陶瓷行业得以发展与壮大,它们同样离不开在元代青花从中所发挥出的作用。同样,由于古瓷器市场上真品元青花的高价,这也导致不少的赝品出现扰乱市场,给不少的消费者造成了巨大的精神损失。那么,元青花有什么样的特征呢?应该把握住哪些特征来辨别真伪呢?

一、青花瓷的纹饰选择上

据古瓷器专家研究证明,在元青花瓷器上,它的纹饰品种是非常多的,而且一件瓷器的纹饰最大能够达到十层之多。在瓷器不同的位置,它的纹饰也是有所差异的,例如在颈部,口沿下,人们应用最多的当属蕉叶钱纹,如意云头,缠枝花果,蕃莲等,而在瓷器的腹部则更多实用云龙纹,孔雀,牡丹,虫草,火纹等,在足部的纹饰上则多为莲瓣纹。

二、在器型的选择上

器型是判断瓷器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古瓷器的器型是根据当时时代需求而不断变化的。元青花瓷器在器型的种类上虽然很多,但大多数是生活用品,其次是祭祀用品,还有极少部分是装饰用品。在具体的种类上, 它包括生活当中罐,瓶,壶,盘,杯,同时也有大小碗,碟子等。

三、在釉面的特征上

元青花的釉面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泛青色,卵白色特征。有些瓷器存在积釉处,此时的积釉处呈现的是水绿色,而且釉色肥厚凝重。釉面呈现沉稳,老旧等自然状态,上手触摸有柔和感,细看会存在使用的磨痕,棱角以及凸起等。

四、在瓷器的胎质上

元青花的胎骨是高岭土掺瓷石的,这样的胎质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和强度,能够确保在高温下大件物品的成型成功率。也正是因为胎质的缘故,人们才能看到百斤大罐,日用大盘大碗能够保留至今。

此外,判定一件瓷器是否是元青花,还可以从材料,款识,瓷器器身的绘画技巧以及制造工艺等角度来判断。具体的判断标准可以找相关的书籍介绍,以及瓷器界的专家来了解一番。

元青花精品鉴赏及拍卖成交价格:

1:元青花花卉纹八方执壸,尺寸:高35.8厘米,估价:HKD 2,500,000 ~ 3,500,000,成交价: HKD 5,060,000 ,成交时间:2010.12.01,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0秋季拍卖会。

无论是以形制大小或纹饰画工而言,是次拍卖的八方执壸皆非凡品。这类带棱面的设计,在元代青花瓷及龙泉窑青瓷中较为常见。此类器物大行其道,或是因为当时中土对西亚(如伊朗、叙利亚及马穆鲁克时代的埃及)金属器的喜爱,或得益于唐代金属器再度流行,学者多持前一种见解。

本拍品的流口根部所绘龙首张口怒目,作衔流状,其布局在近似例中少之又少。此类兽首多以立体形象出现于白釉执的流底,间或也用于装饰柄(就此可参见三上次男前述著作《世界陶瓷全集》卷十三之「辽金元」图版42),像本执壸般绘于流底者极罕。本拍品配有鎏金铜流尖、铰盖及柄,其风格极具十七或十八世纪奥斯曼帝国的特色。流尖及柄可能是原件散失后所添置,若原盖乃瓷制品,用铰盖替之也较为合理,因为瓷盖一般较易松脱。物主不惜工本,为之镶制鎏金铜配件,可见对此何等重视。

2:元青花岁寒三友罐,尺寸:高21厘米,估价:RMB 3,800,000 ~ 5,000,000,成交价: RMB 5,005,000 ,成交时间:2004.06.28,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4春季拍卖会。

此器造型为元代青花罐的经典。直口、短颈、溜肩、溜肩,肩以下渐广,至腹部最大处内收至足,器型曲线,近于圆弧之极至,兜转大度,充满张力,平底,口径大于足径,使之壮硕而不失挺拔韵致,为元代青花罐经典造型。口沿至足,逐层绘菊花、卷草、蕃莲、松竹梅、蕉叶、云肩等纹,构图疏朗,腹间勾双弦线,下绘的松竹梅,简率、野逸,有元人倪瓒“逸笔草草”之画意。“岁寒三友”为元青花流行图案,然岁寒三友纹青花大罐,存世与出土的完整器,甚少,此为仅见。此器由景德镇烧制,胎体为瓷石加高岭士的“二元配方”,质地坚实;釉色白而微青,光润透亮,青花用进口钴料,色泽青翠明爽,笔墨浓处有深斑。日本户栗美术馆有同题材的藏品。

3:元青花莲塘菱口折沿大盘,尺寸:39.8厘米,估价:HKD 4,000,000 ~ 6,000,000,成交价: HKD 4,920,000 ,成交时间:2018.04.03,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年春季拍卖会。

元瓷鼎新,尤青花盘轶群而出,别具一格。青花盘皆匠心独运,举世无双,全然相同二例未有所见。因工序繁复,且所耗钴料有赖进口,造价不菲,青花盘产量大为受限,陶匠故而逐渐从简,盘改作圆形,白地绘青花为饰,省时减料,以求增产。

此类瓷器外销亚洲各国,因经久耐用、宜供宴饮,中东对之搜求备至。成器魁硕有力,菱口沉厚,造形利落,又以钴蓝勾勒盘边为饰,犹如点睛之笔。器心纹饰取材天然,挥洒自如,个中神韵尽显中式风情,犹见南方园林,有奇石、竹薮、渚莲、牡丹等,潜荟葱茏。此类景德镇青花瓷首开食器审美之变,影响遍及亚洲,先为中东富贾所好,用其宴飨以博宾客叹羡,后得中土显贵青睐。

此盘乃第十二代从男爵 John Home(1872-1938年)旧藏。Home 爵士生于爱丁堡,1925年升任埃及国家银行行长,驻职开罗。Home 爵士自埃及获藏颇丰,上世纪二十年代捐献部分珍藏予伦敦大英博物馆。David Home 爵士(1904-1992年)后继其位,并于1942年加入东方陶瓷学会。

4:元青花云龙缠枝牡丹纹兽耳罐,尺寸:高39.3厘米,估价:RMB 3,600,000 ~ 4,000,000,成交价: RMB 4,950,000 ,成交时间:2006.12.18,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6秋季拍卖会。

镶口、残。

5:元青花「百花亭」记人物图梅瓶(不全),尺寸:直径24.3厘米,估价:HKD 3,000,000 ~ 4,000,000,成交价: HKD 4,840,000 ,成交时间:2014.10.08,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4秋季拍卖会。

元 青花「百花亭」记人物图梅瓶 ( 不全 )。

器呈罐形,上丰下敛,镶铜扣口,缺底,器内涩胎。原乃梅瓶,惜残。器外通绘青花元杂剧《百花亭》中人物情节。故事描述俊俏小生王焕与娇妍艺妓贺怜怜之儿女情长。邂逅百花亭,一目倾情,奈何怜怜被迫嫁予达官高邈,幸得卖查梨条王小二之助,久别重聚,状告高邈恶行,终惩奸团圆。器上巧绘百花亭旁,柳荫下、栏栅前,贺怜怜身披丽服,右手持杖,左手半提,一脸凝重。侍婢盼儿怯立在侧,眉目清秀,手拈罗帕,看似欲语还休。二人发髻饰钗,末系细珠,彷佛步则轻摇。另一边见卖货郎,直襟大褂,双足绑腿蹬皮鞋,却俊朗潇洒毫无市井之气,乃为王焕乔装。昂首阔步,双手遥指百花亭,携篮置身旁,上插二旗,似曰:「风流行径」及「佶倬□庭」。钴青发色浓艳,脸容神态、衣饰细节、草木亭台,无不刻划入微、活灵活现,笔端精妙,犹如神来之技。

6:元青花缠枝牡丹兽耳罐,尺寸:高42.2厘米,估价:RMB 2,800,000 ~ 3,800,000,成交价: RMB 4,704,000 ,成交时间:2010.05.16,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2010春季拍卖会。

青花罐,洗口,溜肩,下收敛,造型稳重大气。肩部装饰双兽耳,左右对称,极具立体感。通身上下八层纹饰,自上为卷草纹,几何纹,缠枝莲,卷草纹,云肩纹,缠枝牡丹,卷草纹,变形莲瓣纹,构图繁而不乱,观之赏心悦目。

此罐的青花发色明快艳丽,浓重之处带有黑色结晶斑点,浅淡之处晕散自然。胎体厚重,器底露胎,明显留有制胎时的螺旋纹痕迹,并且有部分釉浆罩挂于胎上,流淌自然。通身内外施釉,釉色白中带青,积釉处呈现鸭蛋青色泽,是典型的元代景德镇瓷器釉色。

元青花传世数量甚为稀少,如此大器更是难得一见。细观此罐,青花色泽不同于炉火纯青之类,而属淡雅有致之列。发色相近的青花双耳罐收藏于天津艺术博物馆,造型纹饰甚为相近,惟尺寸略小且完整状态逊于此罐。国外则有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收藏的龙纹罐,不仅所用青花钴料近似,且肩部云肩开光中亦填画扁叶菊花等各类缠枝花卉,应是同时期烧制,可比较印证。

研究者指出,元青花所以取得如此高的艺术成就,与借鉴了元代丰富的织绣图案不无关联。如此罐所绘牡丹花,勾画各角度来表现花朵婀娜多姿的画法即来源于元代丝织品,而云肩纹也来自当时的贵族服饰,极具时代特征。相似画意的缠枝牡丹纹饰常见于各类造型的青花器物,如香港天民楼基金会收藏中的梅瓶等重要作品,可资比较。

元青花在中国陶瓷史中占据了显要的位置,它的出现,改变了两宋时期南北窑场百家争鸣的状况,开启了明清时期景德镇一枝独秀的局面。相比明清官窑瓷器,元青花在市场上鲜有出现,而如此具有典型风格的立件大器更为难得,可遇而不可求。

7:元青花垂肩开光如意「孔雀穿牡丹」图梅瓶,尺寸:高38.1厘米,估价:HKD 3,800,000 ~ 5,800,000,成交价: HKD 4,484,000 ,成交时间:2016.10.04,拍卖公司:保利香港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保利香港2016年秋季拍卖会。

本品盘口,细颈外撇,丰肩,弧腹,近足处外撇,其肩部装饰如意云头开光,共分四组,对称纹饰一致,分别为缠枝菊花纹和缠枝牡丹纹。此种如意云头纹饰与元代服装上的织绣花纹非常相似,当作借鉴之用。此类如意云头装饰,可参见可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元青花龙纹梅瓶。

8:元青花满池娇纹花口折沿盘,尺寸:直径28.5厘米,估价:RMB 2,600,000 ~ 3,600,000,成交价: RMB 4,370,000 ,成交时间:2018.12.08,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8秋季拍卖会。

本品为菱口,折沿,浅弧壁,圈足,沙底泛火石红色。盘心绘莲池图,莲花、荷叶摇曳多姿,生趣盎然。内壁绘缠枝灵芝纹饰,以八朵灵芝妆点内圆,折沿之上绘以卷草纹,外壁绘一周仰莲纹。纹饰繁复有致,与发色明艳的青花之色相得益彰,俊秀中见疏阔之气,堪称元青花之中绝佳。

本品有别于寻常此类纹饰盘,传世多见绘“满池娇”,雅绘荷塘鸳鸯于盘心,而本品仅以写实莲花为饰,于粗犷之蒙元时期,异显其清雅风骨。

什么是青花?有什么特点?


解说青花

瓷器高温釉下彩之一,指白地青花瓷器,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创烧于元代。其经久耐用,瓷不碎,色不褪;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青花是运用天然钴料在白泥上进行绘画装饰,再罩以透明釉,然后在高温1300摄氏度上下一次烧成,使色料充分渗透于坯釉之中,呈现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青花是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装饰,也是我国陶瓷装饰中较早发明的方法之一。其特点一是着色力强,发色鲜艳,呈色稳定;二是纹饰永不退色;三是丰富多彩,明净素雅,有中国水墨画的艺术魅力;四是不含铅、砷等有毒元素,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五是不但适合装饰餐、茶具等日用瓷,而且也适合装饰花瓶、大缸等陈设瓷;六是其制作原料含钴天然矿物蕴藏丰富。

青花瓷器起始于唐宋,但了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器的制作已经成熟,这是我国制瓷史上的时代的进步。元代以前,影青刻花的运用较为普遍,自庄重浑厚的青花出现以后,影青刻花的装饰变便渐渐退居次要地位。明代永乐、宣德年间,成化年间,嘉靖、雍正、乾隆三朝的青花,以康熙朝的青花最为突出,有莹澈青翠、明亮静丽的艺术效果,因此在明清两代,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备受人们喜爱,成为帝王嫔妃、达官贵人的必备之物。就连欧洲人也常以珍藏青花瓷来炫耀自己的富有。据说15世纪的萨克森国王,竟用4队近卫军向邻国君主换取12个青花瓷瓶,来取悦新的王后。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元代景德镇窑青花烧造发色艳丽。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所用钴料有进口与国产两种,进口料钴料含锰较少,含铁量高,并含有钾,与国产青料含锰高、含铁量低恰好相反。明初洪武青花偏于黑暗色调,永乐、宣德青花色泽浓艳,其青花料为郑和下西洋时带回的苏麻离青,这种青料含锰量低,可烧成如宝石蓝色泽。明代青花青料所用为云南珠明料,以康熙民窑为典型,其色泽湛蓝,层次分明,多用来画上水人物,远山有朦胧感,人物衣褶清晰。

青料介绍


今天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青花瓷的青料。

(一)苏泥麻青

即苏泥勃青、苏勃泥青、苏麻离青等。其名称的来源,一说是来自波斯语“苏来曼”的译音。这种钴料的产地在波斯卡山夸姆萨村,村民们认为是一名叫苏来曼的人发现了这种钴料,故以其名字来命名此料。另一种说法是,苏泥麻青应为苏麻离青,是英文smalt的译音,意为一种蓝玻璃。此料属低锰高铁类钴料,故青花呈色浓重青翠,有“铁锈斑痕”,俗称“锡光”。元青花的一部分和明永乐、宣德官窑所用青料均是这种,产地均在古波斯或今叙利亚一带。

(二)平等青

又称陂唐青,产于江西乐平。明“空白期”晚期和成化、弘治、正德早期时使用。此料呈色淡雅、青亮、稳定,尤其使成化青花器名噪一时。

(三)石子青

又称石青,产于江西高安、宜丰、上高一带。此料单独使用时,青花发色灰暗甚至发黑,明清二代民窑普遍采用此料,官窑则用于与回青调和使用。

(四)回青

有产于西域、新疆、云南等多种说法。此料发色菁幽泛紫,若单独使用则浑散不收,故多与石子青混合使用。明代嘉靖至万历前期多用此料。其中分上青:混入石子青10%,用于混水(填色),发色青亮;中青:混入石子青40%,用于设色(勾勒轮廓),笔路分明清晰。

(五)浙料

又称浙青,产于浙江绍兴、金华一带。国产料中以浙料最为上乘,其发色青翠,明代万历中期至清代,景德镇官窑青花器均采用此料。

(六)珠明料

产于云南宣威、会泽、宜良等县,其中以宣威料最好。此料发色明丽纯正。康熙青花多采用此料。

(七)化学青料

即用化学制品氧化钴配制的青料。发色紫蓝、纯粹、浓艳,但轻浮而缺乏附着力,价格也低廉。使用此料制作的青花器,缺乏天然青料的美感。

绘制青花瓷图案的青料有哪几种?


绘制青花瓷图案的青料有哪几种?。

青花瓷白底素胚上描绘着青色的图案,这些青花瓷图案向我们讲述着不同朝代的故事,美轮美奂,让人沉醉其中。那么这些青色的花胚是由哪几种青料绘制的?

绘制青花瓷图案的青料有哪几种?

1、回青:来自于神秘的西域,这是一种非常幽深的颜色,如同西域给人的印象,浑厚的绿,很多时候都会和石子青混着调色使用,用于青花瓷制作工艺中勾勒轮廓,勾勒出来的轮廓特别清晰。

2、浙青:来自于水乡古镇绍兴一带,是一种最为上乘的用料,常常用于景德镇官窑制作。

3、平等青:来自于江西的乐平,就是这种青料制作出来的青花瓷最为美丽,呈现出来的色彩淡雅、清新,感觉就像是江南烟云的美丽。

4、石子青:同样是来自于江西一带,单独使用色调偏暗,甚至暗到有点发黑的地步。

5、珠明料:来自于美丽的云南,其中产自宣威县的珠明料是最好的,康熙年间制作青花瓷的时候基本都是采用这种颜料的,颜料显现的颜色非常的正,不含杂色。

6、苏麻离青:是来自于波斯的一个小村落,卡山夸姆萨村,据说是一个叫做苏来曼的人在无意间发现了这种颜料。这种用料在颜色上呈现厚重的感觉,就如同是青山翠树般,常常在元代制作青花瓷的时候选用这种苏麻离青。

7、化学青料:这是现代较多采用的青料,是化学产品氧化钴,采用这种用料,在制作的时候没有什么附着力,整体颜色就浮在瓷器上,一看就很廉价,其制作出来的美感远远比不上天然用料。

青花料有哪些种类


青花主要是以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瓷器的胎体上描绘纹饰,然后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过高温之后还原焰一次烧成一般温度在1200度左右,因为高温烧制之后会形成蓝色,所以也称之为白地青花瓷(釉下蓝)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而青花料的种类主要有一苏泥麻青是元末明初景德镇青花瓷的专用料,铁高锰低,发色艳丽有铁锈斑和晕散的现象;二 平等青主要是在明朝成化至嘉靖中期中广泛使用,产于江西乐平发色淡雅清新;三 石子青是明朝中期的民窑青花专用,色泽灰暗,主要是回青之前进行使用;四回青是进口的青料,主要是在明朝时期官窑专用,发色兰中泛紫;五 浙江浙青料色泽浓艳与优雅并存,其中在这儿最著名的就是康熙翠毛蓝,以上五种是青花料中最普遍的。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是唐代的,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朝青花成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巅峰时期,而明清时期还新烧制出了青花红彩、孔雀绿釉青花等,这些都彰显了青花料品种的丰富。

其中回青是产于西域、新疆、云南等多种说话,此料发色菁幽泛紫,这种颜色是所有青花料中最具特色的,若单独使用则浑散不收,在明朝嘉靖年间常常使用,笔路分明清晰,这一时期的明朝嘉靖年间的纹饰出了传统的仍然流行之外,还有道教的色彩纹饰大量加入,如云鹤、八仙、八卦等,虽然回青难以调和但是呈色非常的稳定,纯正,蓝中泛紫,胎釉极其的细腻,所以这一时期是回青料发展的繁荣时期。

在国料中以浙料的品质最为上乘,其中发色青翠,因为其颜色和容易与其他成分相融合所以说明朝万历年间中期到清代景德镇的官窑青料则都采与此料,而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多淡描的青花,纹饰除传统的之外,还流行锦地开光纹饰,布局繁密有了镂空和套活环等工艺,所以这一时期的浙料使用较多,成为了国料中最上乘的。

苏泥麻青意为一种蓝玻璃,此料属于低锰高铁类钴料故青花呈色浓重青翠有着“铁锈斑痕”,在元青花的一部分和明朝时期的永乐和宣德官窑所用的青料均是这一种,而在我国的这种原料是没有的只能依靠古波斯、叙利亚一带。

现在在我国的青花瓷市场前景非常好,但是流传下来的上乘青花瓷器却很少,所以市场上出现了许多仿制的一方面是做工方面没有古代时的精致缺少,原料的提纯度和使用上开始追求高利润,另一方面就是现在很多的原料都已经很稀缺,价值是非常高的所以他的成本就会上升,导致只能用价值一般的原料所以最后的成品可能会相差很多。青花料是决定上好青花瓷的决定性材料。

正德青花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受欢迎?


正德青花之所以会受到了大家的喜爱,最为主要的原因在于它所拥有的优势十分的明显,除了所具备的艺术、潜力价值魅力之外,还因为其特点而受到了大家的喜爱,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做下了解。

1、色彩历久不变

青花瓷都是需要在很高的温度下一次烧制而成的,彩在釉里,在经过了高温环境的烧制处理之后,拥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这样的话即便是长期的暴露在空气中或是受到了酸碱侵蚀,在色彩方面依旧是可以做到经久不变的。

2、绿色健康无污染

同时这种的瓷器和釉上装饰不同,在里面不需要加入一些浓度很高的含铅量来进行发色的辅助,或者是降低烧成温度,所以就不含有铅毒危害,对人体没有任何的损害。所以才会出现在很多的大型宴会中,即便是古人还不知道其原理,就已经知道使用正德青花作为餐具会比其他的材料更好。

3、艺术效果突出

青花瓷是一种绘画艺术和日常用具融合起来的一种产物,在色彩上十分的明净素洁,虽然说都是使用蓝色做画,但是在各种的浓淡、粗细等各种的方面都是有很大的差异,所应用的浓墨的不同,导致所处理出来的艺术效果也是更加的出类拔萃。此外,青花瓷的主题十分的宽广,比较常见的是人物、山水、花鸟、走兽等等,同时还有很多的龙凤图,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纹饰都是可以相得益彰,在绘画手法上也是尤其精妙之处,不仅是适合使用在装饰日用瓷,同时在各种的陈设瓷上也起到了很多的装饰效果,拥有很强的艺术感,深受人们喜爱。

4、历史悠久

正德青花拥有者悠久的历史,同时还有着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在进行应用的时候更是不断的进行工艺、生产的提高,从而积累到了十分丰富的生产经验。

正德青花和人们的生活关系十分的密切,由于所具有的经久不变的色彩、不含有铅毒危害的特点以及所具备的突出艺术效果而得到了大家的喜爱,正是由于这些优势,使得正德青花得到了人们的欢迎,在价格上也是很高的,如今市场中可以找到的正品正德青花的数量都很少。

正德青花瓷器精品鉴赏及价格

1:明正德青花穿花龙纹盌,尺寸:20.3厘米,估价:HKD 4,500,000 ~ 6,000,000,成交价: HKD 6,280,000 ,成交时间:2005.10.23,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5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正德年制》款。

2:明正德青花缠枝莲龙纹渣斗,尺寸:高12.5厘米;直径15.5厘米,估价:HKD 3,500,000 ~ 4,500,000,成交价: HKD 4,720,000 ,成交时间:2015.04.06,拍卖公司:保利香港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保利香港2015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正德年制」青花四字双行双圈楷书款。

此渣斗为较罕见之明正德御窯青花典型器,知名公私收藏中偶有相同器皿,市场流通者较少见,此器与故宫博物院原清宫旧藏正德青花穿花龙纹渣斗相同(参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中〉》页62,图57)。明朝御用瓷器,其所绘龙纹之普遍,是其它朝代所无法比拟的。拍品的颈、腹及口内绘有三组共六条行龙,每组均为双龙穿行于缠枝花卉中,此种装饰方法则是正德时期独特的时代风格之一。渣斗喇叭形口,腹部圆鼓,圈足外撇。造型端庄,形如尊,線条饱满。通体施白釉,微微泛淡青色,釉层较厚,釉面光洁莹润。渣斗外壁及内壁上部均绘青花穿花龙纹饰,龙卷曲盘旋在花丛中,张牙舞爪,龙首昂起,嘴、眼、角雕刻得逼真生动,齿外露,身藏于花丛中,五爪龙腾空飞舞,采用内凹和阴刻线手法显露爪部肌肉,爪为五趾,扇形排列在花丛边。花为缠枝莲纹,随舞龙弯转起伏,恰到好处。此穿莲龙纹乃正德官瓷中最具特色之图纹,饰于盘、盌、高足盌、瓶等器。应用之广,甚或可称为正德窯之官样典范。外底有「正德年制」四字楷书款,着笔苍劲,字体书写端庄工整,是正德款的典型特征。

3:明正德青花回回文海棠式盖盒,尺寸:直径10.8厘米,估价:HKD 300,000 ~ 500,000,成交价: HKD 2,460,000 ,成交时间:2016.11.30,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6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双圈六字楷书款。

正德盒式青花虽然稀有,但盖上之回回文款却是其典型特征。有趣的是,盒盖上四组如意云围绕菱形回回文开光的图案竟与大维德基金会所藏插屏上的装饰图案完全相同。至于近足处处理卷草纹的特征性则更为明显,同时也间接反映此盒下承圈足的形制──如此也减轻视觉上重心拉低的效果。这种手法可见于当时许多带款的文案用具,诸如大英博物馆所藏的笔盒及砚台盒。虽然盒底边的蓝点与盒盖边的朵花同见于其它正德瓷器,但这种纹样实则特殊,而之前在尤莫佛里斯收藏内的一件正德三足炉亦见有相同图案。其颈边足上的卷花装饰则正好构成此盒朵花纹样的外廓。事实上,正德瓣式盒的造型极为罕见,其上的钴料及画工均反映其为朝廷某位权宦所制。即便是十六世纪早期一位前往中国经商的土耳其人暗示过正德皇帝可能信奉伊斯兰教,且对回回文颇有兴趣,故推断这类瓷器或有可能也为其所制,然而至今并无确切的中国文献资料证实以上此点。

4:明正德青花龙穿花纹盘,尺寸:直径23.2厘米,估价:RMB 500,000 ~ 600,000,成交价: RMB 805,000 ,成交时间:2017.12.04,拍卖公司:北京大羿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正德年制”双行四字楷书款。

此盘敞口,浅弧腹,圈足。盘内外壁皆绘龙穿花纹,盘心青花双圈内绘一立龙,口齿龇张,声势凶猛,足部饰如意云纹,底青花双圈内书“正德年制”双行四字楷书款。此盘胎体较为厚重,青花发色浓艳,釉面肥厚,整体纹饰描绘笔触细腻,青花发色略呈灰蓝,正是典型的国产青料“石子青”,所呈色泽与绘画笔触相应和,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为正德时期佳品。正德御窑青花,上承成弘,下启嘉万,典型的正德青花虽不像成化那样柔和淡雅,亦不同于嘉靖那样明快紫艳,发色偏于沉稳肃穆,别有意趣。此盘敞口弧壁,造型规整,线条柔美,施釉平整莹润。穿花龙始见于永乐官窑瓷,正德时期最为流行,寓“江山万代,沿绵不断之意”,因其寓意甚得皇家心意,至清代仍为御赏珍品之一。

5:明正德青花「穿莲龙」纹渣斗,尺寸:直径14.6厘米,估价:HKD 300,000 ~ 500,000,成交价: HKD 750,000 ,成交时间:2013.10.08,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正德年制》款。

此穿莲龙纹乃正德官瓷中最具特色之图纹,饰于盘、盌、高足盌、瓶等器。应用之广,甚或可称为正德窑之官样典范。

6:明正德青花龙纹盘,尺寸:直径24.5厘米,估价:RMB 200,000 ~ 300,000,成交价: RMB 575,000 ,成交时间:2012.10.29,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2012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正德年制”四字二行楷书款,正德本朝。

此盘敞口弧壁,造型规整,线条柔美,施釉平整莹润。盘心青花双圈内绘一立龙,口齿龇张,声势凶猛,内外壁各绘两条行龙穿梭于缠枝莲花间,布局疏密有致,所绘龙穿花纹饰始于永乐,于正德时最为流行,寓意“江山万代,延绵不绝”,甚是吉祥。整体纹饰描绘笔触细腻,青花发色略呈灰蓝,正是典型的国产青料“石子青”,所呈色泽与绘画笔触相应和,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盘底施釉清透滋润,青花双圈内书“正德年制”官窑款识。此盘制作精细,绘饰精良,十分可贵。

7:明正德青花牡丹纹大盘,尺寸:直径52厘米,估价:RMB 300,000 ~ 500,000,成交价: RMB 473,000 ,成交时间:2007.06.10,拍卖公司:辽宁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7年春季拍卖会。

敞口,浅弧腹,圈足,细沙底。盘心绘牡丹花卉纹饰,构图疏密有致,线条粗细兼用,且笔墨流畅,对称严谨。此器形制秀美,纹饰特点突出,实属难得一见的精品。

8:明正德青花十八学士图高足碗,尺寸:直径16厘米,估价:RMB 200,000 ~ 300,000,成交价: RMB 460,000 ,成交时间:2014.12.09,拍卖公司:广州华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4秋季拍卖会。

撇口,深腹,高圈足,青花色泽淡雅,外壁绘十八学士图,或围坐听琴,或观赏画作,或下棋对弈,人物神态各异,但都刻画生动,极为传神。青花发色艳丽,画工精细,画面格调高雅,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高足上亦绘青花纹饰。保存完好,甚为难得。

十八学士为唐贞观年间人,因唐太宗李世民开文学馆,收聘贤才,而受到延揽,阎立本曾绘《十八学士写真图》,后成为中国绘画的传统题材。清初满族政权为笼络汉人士大夫阶层,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开博学鸿儒科,采用荐举与考试相结合的方法,效仿唐太宗,招贤纳士,在此社会背景下,于瓷器上绘制文人学士图成为一时之风。

唐代十八学士为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姚思廉、薛收、褚亮、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纪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十八人。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元青花所用青料有什么特点》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元青花所用青料有什么特点》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元青花瓷器气泡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