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仿品绞胎瓷器鉴别 > 导航 >

狙击古瓷仿品

狙击古瓷仿品

仿品绞胎瓷器鉴别 瓷砖墙面 仿瓷砖

2020-03-12

仿品绞胎瓷器鉴别。

近些年来,国内收藏爱好者大幅增加。琳琅满目的古瓷尤为藏家钟情。于是古瓷仿品也逐渐增加。故而收藏爱好者要擦亮“识珠”的慧眼,多多了解仿品的变化并掌握仿品的鉴别要点。

仿品的一般特征

一、仿品透明釉白地的浮光遮掩。仿品仿制中,造假者最头痛的是遮掩仿品透明釉白地上的浮光,民间称火光,特别是在大片无纹饰区域的白地。这是鉴别仿品需要掌握的关键点。

1.对瓶、罐、镡等底面大面积透明釉白地,造假者制成大量星星点点缺釉小凹圆坑,以遮掩浮光。他们往往在这些底面刷釉或浸釉之前点上星星点点的动植物油脂,再刷上极薄的透明釉,进窑烧成。在明初民窑日用器底部,刷的透明釉也和其他表面一样厚,即使有缺釉的地方,也是针尖一样的小眼而不会是小凹圆坑,针尖小眼也不会星星点点那么多。而且仿品除底面外,其他表面却没有多少缺釉的小圆坑,透明釉厚薄也正常。这些只要加以注意就可以鉴别。

2.对上述瓷器底面大面积透明釉白地用色釉或油污来污染,使人们注意不到浮光。如有一对仿民国帽筒瓷品,主纹饰开光外为淡橘红色釉。底面透明釉被故意沾上不少淡橘红色釉的污点。当然也有在有纹饰的地方用色釉或油污来污染。

3.造假者人为去掉仿品大面积透明釉白地区域。本人见到了个大油锤瓶,圆球部分直径20厘米左右,颈部却没有了。很明显,颈部本是大面积透明釉白地,易被人发现有浮光,所以造假者在制作时干脆将这一部分去掉。

4.对大口径香炉等容器内圆柱形孔表面的大面积透明釉白地,造假者考虑到人们观察方便,易发现浮光,便在内圆柱孔表面约1/3或1/2处向下改涂或浅或深的黑褐色釉。在真古瓷上是绝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5.对大口径香炉、笔筒等容器内圆柱形孔表面的大面积透明釉白地,造假者把透明釉改换成混浊的半透明釉,甚至几乎接近不透明的混浊釉。这种方法也被造假者用于处理赝品瓷器的底面,但这种混浊釉本身也有很大浮光。

6.对小型器物,如小茶壶,造假者在壶柄、壶嘴等透明釉白地,干脆用砂纸打磨,有的几乎磨至胎面,造成久用陈旧的样子。但这些冒充使用茶壶磕碰磨损的地方,正是人们使用时不大可能磨损的壶柄和壶嘴。

7.造假者在大面积透明釉白地用砂纸等稍加打磨,或对青花瓷器全部打磨的事也常有发生。鉴别时要注意用放大镜察看擦痕的平行线。

二、对仿品故意致残。造假者往往把目标盯在新入市的收藏爱好者身上,常在仿品口部制造小破损,稍加分析就可知是钢丝钳夹坏的。有的花瓶斜闭合裂纹是先用金刚石刀划开再敲击裂开的。

三、仿品在工艺上不合常规。如明代和清初罈罐等小口深腹瓷器都用盘泥条法制作,内壁留有盘条压合的凸痕。但仿品有的无此凸痕,有的凸痕形式不对,欲购者应该留心。对大口花瓶等较大瓷器,颈下部内接中可用手触摸鉴别,真品较粗糙,仿品一般接口较好。

四、不少新的粉彩仿品,由于造假者为降低成本,打底的玻璃白很薄,并且加上的彩色调和油也少,因此色彩从浓到淡到白的逐渐过渡区域很少,甚至没有,粉彩凸起的立体感也很小,与真品一比较即可鉴别。

五、清初一些紫砂器外表加涂珐琅彩。一些仿者可能不知什么叫珐琅彩,仿的紫砂器外加的是颜色相似的五彩。只要加以区别,真赝自明。

六、一些仿明代回青带铁锈斑的青花瓷器鉴别的办法是,真品的铁锈斑在青花料厚积的地方,而仿品铁锈斑出现不太规律,青花色淡的地方也出现铁锈斑,而浓的地方又不一定出现。这是因为仿品青花料中所加的含铁成分是人为的,难以准确控制比例。

taoci52.com扩展阅读

古瓷仿品10鉴别要点


仿品的一般特征

一、仿品透明釉白地的浮光遮掩。仿品仿制中,造假者最头痛的是遮掩仿品透明釉白地上的浮光,民间称火光,特别是在大片无纹饰区域的白地。这是鉴别仿品需要掌握的关键点。

1、对罐、瓶、镡等底面大面积透明釉白地,造假者制成大量星星点点缺釉小凹圆坑,以遮掩浮光。他们往往在这些底面刷釉或浸釉之前点上星星点点的动植物油脂,再刷上极薄的透明釉,进窑烧成。在明初民窑日用器底部,刷的透明釉也和其他表面一样厚,即使有缺釉的地方,也是针尖一样的小眼而不会是小凹圆坑,针尖小眼也不会星星点点那么多。而且仿品除底面外,其他表面却没有多少缺釉的小圆坑,透明釉厚薄也正常。这些只要加以注意就可以鉴别。

2、对上述瓷器底面大面积透明釉白地用色釉或油污来污染,使人们注意不到浮光。如有一对仿民国帽筒瓷品,主纹饰开光外为淡橘红色釉。底面透明釉被故意沾上不少淡橘红色釉的污点。当然也有在有纹饰的地方用色釉或油污来污染。

3、造假者人为去掉仿品大面积透明釉白地区域。本人见到了个大油锤瓶,圆球部分直径20厘米左右,颈部却没有了。很明显,颈部本是大面积透明釉白地,易被人发现有浮光,所以造假者在制作时干脆将这一部分去掉。

4、对大口径香炉、笔筒等容器内圆柱形孔表面的大面积透明釉白地,造假者把透明釉改换成混浊的半透明釉,甚至几乎接近不透明的混浊釉。这种方法也被造假者用于处理赝品瓷器的底面,但这种混浊釉本身也有很大浮光。

5、对大口径香炉等容器内圆柱形孔表面的大面积透明釉白地,造假者考虑到人们观察方便,易发现浮光,便在内圆柱孔表面约1/3或1/2处向下改涂或浅或深的黑褐色釉。在真古瓷上是绝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6、对小型器物,如小茶壶,造假者在壶柄、壶嘴等透明釉白地,干脆用砂纸打磨,有的几乎磨至胎面,造成久用陈旧的样子。但这些冒充使用茶壶磕碰磨损的地方,正是人们使用时不大可能磨损的壶柄和壶嘴。

7、造假者在大面积透明釉白地用砂纸等稍加打磨,或对青花瓷器全部打磨的事也常有发生。鉴别时要注意用放大镜察看擦痕的平行线。

二、仿品在工艺上不合常规。如明代和清初罈罐等小口深腹瓷器都用盘泥条法制作,内壁留有盘条压合的凸痕。但仿品有的无此凸痕,有的凸痕形式不对,欲购者应该留心。对大口花瓶等较大瓷器,颈下部内接中可用手触摸鉴别,真品较粗糙,仿品一般接口较好。

三、对仿品故意致残。造假者往往把目标盯在新入市的收藏爱好者身上,常在仿品口部制造小破损,稍加分析就可知是钢丝钳夹坏的。有的花瓶斜闭合裂纹是先用金刚石刀划开再敲击裂开的。

四、不少新的粉彩仿品,由于造假者为降低成本,打底的玻璃白很薄,并且加上的彩色调和油也少,因此色彩从浓到淡到白的逐渐过渡区域很少,甚至没有,粉彩凸起的立体感也很小,与真品一比较即可鉴别。

五、一些仿明代回青带铁锈斑的青花瓷器鉴别的办法是,真品的铁锈斑在青花料厚积的地方,而仿品铁锈斑出现不太规律,青花色淡的地方也出现铁锈斑,而浓的地方又不一定出现。这是因为仿品青花料中所加的含铁成分是人为的,难以准确控制比例。

六、清初一些紫砂器外表加涂珐琅彩。一些仿者可能不知什么叫珐琅彩,仿的紫砂器外加的是颜色相似的五彩。只要加以区别,真赝自明。

七、从一些仿品的器形、纹饰与款识标记等综合来鉴别,识出其纹饰、款识、器型、胎釉、标记的互相矛盾处。如有的仿品造型与纹饰皆是清初器,纹饰青花中却做上明代器上才有的铁锈斑:有的仿品仿的是清代的造型与纹饰,却在底款上用明代变体篆文印章款,或明代窗格式款,有的仿品仿的是清初器,底款印上嘉庆民窑印章款;也有的在仿明代瓷器底部用上嘉庆民窑印章款或双圈款;甚至有的在明代印章款或清嘉庆民窑印章款上同时再加上双圈。这些双圈款大多双圈之间靠得很紧,有相交的,有的双圈还带有铁锈,无奇不有。

魂瓶,又称皈依瓶、冥器、谷仓罐

这一对皈依瓶瓶高约30厘米,无盖。瓶身上半部饰物分上中下三层,上层高约6厘米,开口圆形,口径约7至8厘米;中层高约12厘米,浮雕龙、鱼、云彩和12尊直立陶佛像;下层隆突圆形,高约15厘米,加工时的胚痕依稀可辨。该瓶做工精巧,虽距今约几百年,但观整个瓶饰泥胚依然细腻,釉水光亮无比,浮雕栩栩如生。

八、有的称不上古瓷仿品,而是伪古瓷,生造纹饰和器形等。如魂瓶(皈依瓶),其上塑有清代造型的浮雕龙,并施以各种色彩交混的高温花釉,居然五彩缤纷。也有号称明代龙纹瓷盘,龙纹竟画的是类似马王堆出土蟠螭镜图纹。

九、从刻字上鉴别。在过去,有几个儿子媳妇的大家庭多见,所以在各自使用的碗碟等器物上刻字以区别。聚餐后放乱的碗碟凭刻字加以区分。或者,一个村同姓的祠堂每年祭祀后聚餐,餐后碗碟等也以刻字分归各家,一般都不刻姓氏,只刻名字,或只刻名字中的一个字,以示区别。仿古瓷乱刻,如一只痰盂底下刻了姓名,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痰盂不会有共用搞错的时候。有的刻上“X”等符号,这在旧中国也是不可能的。有的仿清初瓷器,刻的字却是用民国时的细金刚钻加工的,刻的点很细。除了餐桌上日用瓷器,古代一般不会对其他瓷器刻字的。但有些古代祠堂用瓷,如无祠堂名号也会加刻的,以防止有人拿回家私用。

十、豆青地青花花瓶仿品也常见,纹饰从花石到人物都有。仿品大多都有大的纹片,大概是未掌握豆青釉膨胀系数的关系。而且仿品的纹片是干净的,因为时间新,还未渗进灰尘、污水。

古瓷多仿品收藏要谨慎


《來自星星的你》热度依旧在发酵,剧中的“都教授”家中古瓷众多,可谓古瓷收藏的行家,这部剧的火热,令沉寂了几年的古瓷收藏,再度进入人们的视野。记者从日前举行的家鼎堂十一届晒宝沙龙上获悉,春节过后,深圳古瓷收藏趋热。专家建议,对于古瓷收藏,不可盲从,学习相关知识,方可在收藏中“求真”。

■深圳特区报记者杨婧如

多学点古瓷知识

在本次沙龙上,瓷器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世家鉴定委员会鉴定专家叶佩兰,以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调研员、研究员赵青云亲临深圳,为鹏城藏友讲解古瓷鉴赏知识。

叶佩兰从事中国古代陶瓷的整理、保管和鉴定工作40余年,并对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古陶瓷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叶佩兰对广大藏友说,现在不少人收藏,比较急功近利,“收藏的心态如果不对,就容易上当受骗,甚至倾家荡产”。

叶佩兰表示,以现代科技,让仿造品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并不难。古瓷收藏,首先看“胎”。可以从断面观察胎质,“老瓷器的断面,是有孔隙的,如果断面上非常细腻,光滑,则十有八九是现代的瓷器。”

叶佩兰认为,瓷器的“手感”很重要。“各朝各代的瓷器,重量大多适中,太重或者太轻,都是不行的。”唐宋时期的“薄胎”是不多的,即使是胎体比较轻薄的青白瓷,也没有达到“薄如纸”的状态。现代的薄胎工艺,比古代的好,因此,在传世作品中,太薄的作品并不多见。同时,太重的东西也不行,现在有一些高仿品,用老底配上新瓶,胎体做的很厚,非常有欺骗性。

如何鉴定汝瓷器

在汝瓷鉴定上,赵青云是泰斗级人物。他不仅解决了宋代钧瓷与汝瓷两大名瓷窑口的历史悬案,而且亲自发掘出土了八件汝官窑烧制的完整器,确证了汝官窑的烧造时段仅为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至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大约20年间。

赵青云说,官窑汝瓷和民窑汝瓷的最大区别在于釉色。“官窑汝瓷的釉料中掺入玛瑙,民窑汝瓷则无。加了玛瑙的汝瓷,在天青、天蓝、粉青等主色调外,表面都会出现隐隐约约的红晕,在放大镜下观察,可以看到这些红晕,民窑烧得再好,也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因此,赵青云认为,虽然鉴定瓷器要从造型、花纹、胎釉配方、烧造方法、烧造温度等方面综合考虑,但是否掺玛瑙,是鉴别汝窑瓷器最简单直接的办法。

赵青云认为,当代汝瓷和宋代汝官窑瓷器相比,差别也在此。在不少人看来,今天很多高仿品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了,但是以专业的眼光看,还是有明显的差距。汝官窑瓷器高仿品,釉色都比较单调,目前,一些厂家开始在釉料中添加玛瑙,也仍然看不到宋代汝官窑瓷器的红晕效果。

家鼎堂董事长孙楠告诉记者,她个人比较青睐宋代的官窑瓷器,目前市场价位不算高。随着古瓷器收藏的热度加大,市场前景看好。

“目前,假的东西太多,严重制约了人们收藏的积极性,无论是明清瓷器收藏,还是古瓷器收藏,整体来说,都还有非常大的拓展空间。”孙楠表示,收藏古瓷,首先需要学习古瓷的相关知识,鉴定技巧,因此,举办晒宝沙龙,并找名家为鹏城的藏友讲课,就是希望为民间收藏爱好者搭建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进而培育深圳本土的高端艺术品藏友交流圈。

古瓷器如何鉴别仿品


古瓷器如何鉴别仿品。

1。胎釉:真品釉面无耀眼的浮光(燥光),光泽静穆;新瓷则有耀眼的浮光,仿古瓷往往做假去掉浮光。去掉浮光的方法主要有:

(1)用酸,碱浸等去新瓷光,回使瓷器釉色苍白,人为痕迹明显,与宋代瓷器釉色明显不同。

(2)用兽皮等物打磨,在放大镜下观察,釉面可见无数平行或规则的细条纹。

(3)用茶水加少量碱久煮,或其它化学药品处理,釉色不正,同真品有很大的区别。

2器型:真品造型大器,自然,富有时代特色;仿品造型别扭,特意模仿痕迹明显,具有很多不是同时代特点。

3.纹饰:绘花或刀法自然流利;仿造者生硬,做作,呆板,绝无真品纹饰那种挥洒自如的流畅感,而处处留下临摹仿照的痕迹。

4.出土的古瓷土锈进入釉里,一般土锈都在釉薄之处;仿者土锈附于表面,用水洗之即可。

【陶瓷文化】掌握古瓷仿品的鉴别要点


近些年来,国内收藏爱好者大幅增加。琳琅满目的古瓷尤为藏家钟情。于是古瓷仿品也逐渐增加。故而收藏爱好者要擦亮“识珠”的慧眼,多多了解仿品的变化并掌握仿品的鉴别要点。仿品的一般特征一、仿品透明釉白地的浮光遮掩。仿品仿制中,造假者最头痛的是遮掩仿品透明釉白地上的浮光,民间称火光,特别是在大片无纹饰区域的白地。这是鉴别仿品需要掌握的关键点。1.对瓶、罐、镡等底面大面积透明釉白地,造假者制成大量星星点点缺釉小凹圆坑,以遮掩浮光。他们往往在这些底面刷釉或浸釉之前点上星星点点的动植物油脂,再刷上极薄的透明釉,进窑烧成。在明初民窑日用器底部,刷的透明釉也和其他表面一样厚,即使有缺釉的地方,也是针尖一样的小眼而不会是小凹圆坑,针尖小眼也不会星星点点那么多。而且仿品除底面外,其他表面却没有多少缺釉的小圆坑,透明釉厚薄也正常。这些只要加以注意就可以鉴别。2.对上述瓷器底面大面积透明釉白地用色釉或油污来污染,使人们注意不到浮光。如有一对仿民国帽筒瓷品,主纹饰开光外为淡橘红色釉。底面透明釉被故意沾上不少淡橘红色釉的污点。当然也有在有纹饰的地方用色釉或油污来污染。3.造假者人为去掉仿品大面积透明釉白地区域。本人见到了个大油锤瓶,圆球部分直径20厘米左右,颈部却没有了。很明显,颈部本是大面积透明釉白地,易被人发现有浮光,所以造假者在制作时干脆将这一部分去掉。4.对大口径香炉等容器内圆柱形孔表面的大面积透明釉白地,造假者考虑到人们观察方便,易发现浮光,便在内圆柱孔表面约1/3或1/2处向下改涂或浅或深的黑褐色釉。在真古瓷上是绝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5.对大口径香炉、笔筒等容器内圆柱形孔表面的大面积透明釉白地,造假者把透明釉改换成混浊的半透明釉,甚至几乎接近不透明的混浊釉。这种方法也被造假者用于处理赝品瓷器的底面,但这种混浊釉本身也有很大浮光。6.对小型器物,如小茶壶,造假者在壶柄、壶嘴等透明釉白地,干脆用砂纸打磨,有的几乎磨至胎面,造成久用陈旧的样子。但这些冒充使用茶壶磕碰磨损的地方,正是人们使用时不大可能磨损的壶柄和壶嘴。7.造假者在大面积透明釉白地用砂纸等稍加打磨,或对青花瓷器全部打磨的事也常有发生。鉴别时要注意用放大镜察看擦痕的平行线。二、对仿品故意致残。造假者往往把目标盯在新入市的收藏爱好者身上,常在仿品口部制造小破损,稍加分析就可知是钢丝钳夹坏的。有的花瓶斜闭合裂纹是先用金刚石刀划开再敲击裂开的。三、仿品在工艺上不合常规。如明代和清初罈罐等小口深腹瓷器都用盘泥条法制作,内壁留有盘条压合的凸痕。但仿品有的无此凸痕,有的凸痕形式不对,欲购者应该留心。对大口花瓶等较大瓷器,颈下部内接中可用手触摸鉴别,真品较粗糙,仿品一般接口较好。四、不少新的粉彩仿品,由于造假者为降低成本,打底的玻璃白很薄,并且加上的彩色调和油也少,因此色彩从浓到淡到白的逐渐过渡区域很少,甚至没有,粉彩凸起的立体感也很小,与真品一比较即可鉴别。五、清初一些紫砂器外表加涂珐琅彩。一些仿者可能不知什么叫珐琅彩,仿的紫砂器外加的是颜色相似的五彩。只要加以区别,真赝自明。六、一些仿明代回青带铁锈斑的青花瓷器鉴别的办法是,真品的铁锈斑在青花料厚积的地方,而仿品铁锈斑出现不太规律,青花色淡的地方也出现铁锈斑,而浓的地方又不一定出现。这是因为仿品青花料中所加的含铁成分是人为的,难以准确控制比例。七、从一些仿品的器形、纹饰与款识标记等综合来鉴别,识出其器形、纹饰、胎釉、款识、标记的互相矛盾处。如有的仿品造型与纹饰皆是清初器,纹饰青花中却做上明代器上才有的铁锈斑:有的仿品仿的是清代的造型与纹饰,却在底款上用明代变体篆文印章款,或明代窗格式款,有的仿品仿的是清初器,底款印上嘉庆民窑印章款;也有的在仿明代瓷器底部用上嘉庆民窑印章款或双圈款;甚至有的在明代印章款或清嘉庆民窑印章款上同时再加上双圈。这些双圈款大多双圈之间靠得很紧,有相交的,有的双圈还带有铁锈,无奇不有。八、从刻字上鉴别。在过去,有几个儿子媳妇的大家庭多见,所以在各自使用的碗碟等器物上刻字以区别。聚餐后放乱的碗碟凭刻字加以区分。或者,一个村同姓的祠堂每年祭祀后聚餐,餐后碗碟等也以刻字分归各家,一般都不刻姓氏,只刻名字,或只刻名字中的一个字,以示区别。仿古瓷乱刻,如一只痰盂底下刻了姓名,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痰盂不会有共用搞错的时候。有的刻上“X”等符号,这在旧中国也是不可能的。有的仿清初瓷器,刻的字却是用民国时的细金刚钻加工的,刻的点很细。除了餐桌上日用瓷器,古代一般不会对其他瓷器刻字的。但有些古代祠堂用瓷,如无祠堂名号也会加刻的,以防止有人拿回家私用。九、豆青地青花花瓶仿品也常见,纹饰从花石到人物都有。仿品大多都有大的纹片,大概是未掌握豆青釉膨胀系数的关系。而且仿品的纹片是干净的,因为时间新,还未渗进灰尘、污水。十、有的称不上古瓷仿品,而是伪古瓷,生造纹饰和器形等。如魂瓶(皈依瓶),其上塑有清代造型的浮雕龙,并施以各种色彩交混的高温花釉,居然五彩缤纷。也有号称明代龙纹瓷盘,龙纹竟画的是类似马王堆出土蟠螭镜图纹。

古瓷器收藏如何辨别仿品


古瓷器收藏如何辨别仿品。

随着瓷器价值不断攀升,市面上的仿品也越来越横行,往往让藏家打眼,那么在鉴别瓷器上面如何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呢?

第一,灯照法。在隔绝其它光线后,用手电筒照射瓷器,若反射刺眼,则很有可能是仿品,而丝毫没有反射光显现的则很有可能是遭人添加化学物质故意做旧的制品;

第二,观察器型与细节。若制品做工完美无缺,违背了古代生产技术,则为赝品;

第三,款识。款识也叫年款,表示某个朝代生产的器物,不同朝代使用的颜料不同,其成色也不一样。款识的识别,是古陶瓷鉴定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鉴定出一个古瓷器的年代及价值的高低。真品的款识一般都是一气呵成,笔锋连贯;

第四,水洗法。除了陶器不能清洗外,瓷器是能以淡水加入维生素c浸泡的方式清洁的,浸泡半小时,能够祛除脏东西,且不会伤害瓷身。而故意做旧的瓷器的污垢是无法清除的。

现代高仿工艺大师 柴窑高仿品亦有古瓷韵味


本期讲者:广州市文物店沈咏梅老师

最近,广州市文物总店专业人员从景德镇的行家手中征集到为数不多的数件“柴窑”仿古陶瓷艺术精品。仿古瓷由来已久,如康熙仿成化、光绪仿康熙,现代亦有。但在制瓷艺术均采用“气窑”、“电窑”的今天,“柴窑”陶瓷艺术品已是难得一见。

松木燃料对陶瓷有滋润作用

“景德镇柴窑”是景德镇独有的一种窑炉。这种窑体烧炉过程中形成的窑内气体氛围非常适合景德镇当地的瓷胎原料,能烧制出白里微泛青的瓷胎效果,使具有白如玉的独特地方风格。

柴窑青化山水瓶

陶瓷是土与火的完美结合,用柴窑烧瓷与气窑、电窑造瓷,就像我们用水汽蒸馒头与用微波炉蒸馒头的区别一样,一个松软可口,一个则硬邦邦。柴窑烧瓷传统上一直采用松木,松木富含松脂,在燃烧过程中挥发出来的松脂对陶瓷有滋润作用;其烧制原理是通过不断添加柴火让温度慢慢上升,使窑中的器皿慢慢受热,加上炉内的水汽与瓷器釉料的有机结合,使烧出来的瓷器釉面含蓄、滋润。

柴窑烧制风险大成本高

窑炉内前端的温度偏高,后端偏低,中间温度最为适中,因此同一炉烧出来的瓷器质量有很大差异。柴窑的火候与温度依赖人工来控制,把桩师傅常常是吐一口口水到火眼里,通过口水的蒸发快慢来判断何时添柴、何时减火。

由于全凭经验,稍有疏忽就会出现“塌窑”意外,经济损失动辄以数10万元计算。所以,使用柴窑是一种高成本、高风险的烧瓷方法,没有过人的工艺、雄厚的资金不敢轻易尝试。因此,从上世纪末开始,景德镇的陶瓷烧造全部改用温度容易掌控、成本低的气窑、电窑,真正还开窑的柴窑已经非常罕见。

目前景德镇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位掌握高仿工艺的瓷艺大师,他们在仿烧明清时期的精品古瓷时沿用了传统柴窑烧制,以此达到原汁原味还原老瓷胎面、釉面的韵味。这种“柴窑”古瓷高仿品无论从造型、瓷胎、釉料成分、画工到风格均价值和古瓷十分接近,具有较高的艺术与收藏价值。

仿品无法乱真


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随着民间收藏的复苏和不断升温,于是古玩市场上仿品纷纷登场,真真假假,鱼目混珠,确实让古玩收藏爱好者有“爱你不容易”的感叹。

古玩市场的现代仿古瓷真的那么“真”,真的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了吗?非也!市场上仿古瓷确实是五花八门,品种繁多,经手过眼的仿古瓷多得难以计数。在北京、上海、西安、南昌等地古玩市场,所见仿古瓷粗制滥造的多,所谓的“高仿品”却不多,即使是高仿品也是貌似神离,在造型、胎釉、纹饰等方面都离真瓷相距甚远。最近我国古陶瓷界一位知名专家在景德镇考察了一些仿古瓷高手制作生产的仿古瓷后,亦认为即使是高手制作的仿古瓷与真品相比仍有一定的差别,无法达到以假乱真的水平。

仿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仿品、对市场、对自己没有一个清醒深刻的认识,还击仿品的重剑在于提高文物古玩的鉴赏水平。其实,民间古玩市场既有仿品,也有真品,我们要冷眼看市场,独立思考,潜心研究,既不要被仿品蒙住了双眼,也不要被仿品的神话所迷惑,把“假”当真权当交学费。

仿唐代长沙窑古瓷的研制


长沙窑早在唐代已蜚声海外,但却名不见经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引为中外古陶瓷学术界的关注,研究长沙窑之风流传我国、日本和美国,多见有考古成就,但很少探讨工艺技术,更无有仿制成功之说。笔者于1978年冬,遵照湖南省科委转发中国科学院科研局社科(86)研字23号文件,《关于落实“七五”重点研究课题——<长沙窑>通知》的精神,组织承担了工艺研究任务。于1988年11月研制出具有唐代长沙窑鲜明特色的青釉褐斑模印双鱼贴花壶、青釉瓜形壶、白釉山纹壶等七种器型、九种釉色的仿制品。

根据实验结果表明,长沙窑瓷胎含SiO2 、Fe2O3高,烧结欠完全,胎质呈灰白、青灰、香灰色,断面较粗、吸水性较大,大多为半陶半瓷,可归类为炻器制品;瓷釉含铝低、含钙高,并用磷和锡作为不透明添加物,以铜、锰、钴为色基制造颜色釉,色釉的发色与色料的吸引入量及焙烧气氛、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研制概况

1、原料

选择了原来长沙窑使用的部分原料和其它性质接近的原料做为仿制品实验原料,化学组成如表1。

其它原料有:草木灰,动物骨灰,锰粉,锰矿石,铜粉,铁矿渣,钴矿石,氧化钴,氧化锡等。

2、坯、釉配方

1)坯料配方及化学组成

表1 原料名称及化学组成(%)

原料名称

SiO2

Al2O3

Fe2O3

CaO

MgO

K2O

Na2O

I.L

窑头村泥

63.31

20.76

1.91

0.97

0.32

2.71

2.01

8.12

挖泥述土

75.12

14.95

1.22

0.84

0.71

4.97

1.02

2.10

觉华山泥

64.29

21.22

0.18

0.31

7.02

2.05

2.90

明月圹泥

61.54

21.80

1.90

1.03

0.24

2.65

1.30

9.30

膀圹泥

56.73

28.12

2.61

0.64

1.12

10.71

枫树圹泥

67.03

22.00

1.23

0.37

0.99

6.82

表2 坯料配方(%)

窑头村土

挖泥述泥

膀圹泥

明月圹泥

梅兰村泥

马迹泥

枫树圹泥

宁乡泥

石英

1#

5

46

18

28

3

2#

25

12

25

18

8

7

5

3#

45

25

4

20

6

4#

6

35

6

20

30

3

表3 瓷胎化学组成(%)

SiO2

Al2O3

Fe2O3

TiO2

CaO

MgO

K2O

Na2O

I.L

1#

74.16

18.43

1.47

0.56

0.46

4.90

0.23

2#

73.13

20.77

0.94

0.69

0.43

2.97

0.46

0.34

3#

73.18

20.41

1.12

0.22

0.70

0.13

3.19

0.46

0.31

4#

73.68

18.93

1.93

0.63

0.63

4.23

0.25

表4 釉料配方

长石粉

石英

方解石

介牌泥

铁矿渣

氧化铜

氧化锡

钻料

铬绿

铁红

草木灰

骨灰

乳白釉

32

27.5

19.5

18

1.8

1.2

青 釉

21

28

20

21.5

3

2.5

0.6

0.03

1.5

1.5

褐色釉

33

20

18

17.7

8

1

1

1.3

兰绿釉

34

21

19.5

20

2.3

0.04

1.1

1

1.2

草绿釉

35

24

19

17.3

2.3

0.03

1.1

1.3

表5 瓷釉化学组成

SiO2

Al2O3

Fe2O3

TiO2

P2O5

CaO

MgO

K2O

Na2O

MnO

CuO

CoO

SnO

乳白釉

58.25

8.95

0.91

0.61

2.07

22.2

3.45

2.35

0.34

0.51

青 釉

56.45

9.06

1.13

0.71

2.32

19.66

3.54

2.43

0.39

0.68

2.91

0.025

0.51

褐色釉

57.35

9.34

5.13

0.91

1.81

18.44

2.51

1.82

0.29

0.69

兰绿釉

58.15

9.48

1.52

0.74

1.67

19.30

3.45

2.47

0.37

0.71

2.42

0.03

草绿釉

55.94

9.46

2.38

0.81

1.73

19.53

3.54

2.36

0.41

0.72

2.48

0.027

表3附注:2、3瓷胎由湖南礼陵陶研所化验,1、4瓷胎由省铜官陶瓷公司研究所化验。

3、制作工艺

本实验是沿用古代传统制作方法,以辘轳手工拉坯为主,坯泥水份25~27%;附件和零件如罐耳、壶咀、壶柄、贴花等用单模、分模或手捏制成,还有采用雕刻、堆塑、范模压铸等方法。器物造型主要为圆形、瓜果形。模拟形象以盛唐遗存物为标本,其腹体圆浑、短颈、卷唇或唇外折,多棱短流,单曲柄,壶咀粗短,显现出唐代长沙窑前期产品形态丰满端庄、线条圆润柔和的时代风貌(见本期封三)。

施釉按制品工艺要采用荡釉、浸釉、淋釉、滴釉和涂釉等方法。釉浆浓度510Be~530Be,釉层厚度:荡釉、浸釉为0.4~0.6mm;滴釉、涂釉为0.8~1.2mm。施釉前大多先在粗而带色的坯体上涂抹薄层白色或淡灰色化妆粉,然后再施釉,以增加釉色质感及彩绘装饰效果。

4.装饰

仿制品的装饰完全模拟唐代长沙窑独具特色的装饰工艺,以釉下彩绘、釉中彩、模印贴花、粉上彩绘(外表不罩釉)、块状涂釉和雕塑等方法进行装饰。

釉下彩绘,是彩绘后外罩透明褐色釉或枣黄釉,使画面永不脱落,色调柔和,光彩照人。

釉中彩,其工艺程序属釉上彩,但由于釉层厚,熔融性能好,在高温作用下彩色料易渗入白色釉层中,形成釉中彩的格调;

粉上彩绘,先在胎上涂抹化粉,并在碗碟内壁中心作圆块或方块状露胎,其上以褐色彩料在化妆粉上勾绘图案,表面不再罩釉,经一次烧成,形成特色工艺;模印贴花,是长沙窑当时最受胡人喜爱的高级出口产品.也是本实验最为“乱真”的制品。实验装饰方法有二种:①直接在胎壁上模印图案;②模印装饰贴片,先用坯泥做成模印图案泥片,脱模后用泥浆将泥片粘贴在湿润的器壁流部或纽饰处,贴后施青釉,再在贴花处涂上深色褐釉,进行综合装饰。现时隔千年,这精堪技艺,至今深受人们赞赏喜爱。

5、 烧成

本实验坯胎选用以薪柴为燃料的龙窑和煤烧隧道窑还原气氛焙烧,烧成制度如图1,釉彩采用高温氧化焰烧成。

表6 物理性质

编号

气孔率(%)

体积密度(kg/cm3)

吸水率(%)

烧成温度(℃)

胎釉结合情况

釉面光泽度

委托检测单位

1

12.56

2.10

7.88

1180

釉层微裂

半无光

湖南省礼陵陶瓷研究所检测站

2

7.71

2.20

3.48

1190

釉层微裂

半无光

3

9.73

2.17

4.48

1170

釉面冰块状

较好

4

9.74

2.18

4.47

1170

釉面轻微网状龟裂

乳浊状

二、检测与评审

1. 仿制瓷物理性质检测

从表3、5看出仿制瓷胎、釉化学组成与附表7、8唐代长沙窑古瓷对比,其成份误差甚微。表6物理性质也十分接近附表9古瓷标本资料。为达到“质”的相似,提供了保证条件。

2. 器物形状与神态的评审

经湖南省考古研究所何介均所长(副研究员)、周世荣研究员等考古专家初步评议,1989年五月十二日通过省级技术鉴定:“该《项目》的研究成功,促进了考古研究与工艺研究两个学科相互借促与协作,使现代古陶瓷研究迈出了新步,填补了一项国内空白,并将对国际研究长沙窑产生一定影响”经耿宝昌、李炳辉等18名古陶瓷专家的评审,认为仿制品基本上已接近或达到唐代长沙窑古瓷的水平。

三、讨论

1. 唐代长沙窑瓷胎含硅、铁高,胎质粗厚。可以用成本低廉的普通粘土,陶土制作。

2. 长沙窑的瓷釉属低铝、高钙、磷质釉,釉面大多呈半无光釉状。磷的添加可使釉的质感达到古瓷要求。

3. 为使复制品釉层和古瓷一样出现龟裂或冰块状裂纹,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是采用较低烧成温度(1270±20℃),让坯体烧结不够充分,产生三种效果:

①坯体中的硅氧多晶转变完成较差,冷却时硅氧不同形态的可逆转变伴随着体积的变化而产生破坏应力;

②釉与坯体接触面的组成互相渗透扩散不够充分,中间层生成不好,釉层中孕育着开裂倾向;

③胎体气孔率大,容易引起水合膨胀,而发生时效龟裂。

二是在釉料中引入较多的碱、碱土类元素,使釉的膨胀系数大于坯的膨胀系数。

三是增加釉层厚度,减弱釉的弹性系数和降低釉的压应力。

4. 仿制瓷能否在“神”感上表现出古瓷韵味,又一重要技术特征在于造型和装饰。本实验是以前期产品型态丰满端庄、线条圆润柔和为特点的标本进行仿制,较好地再现了长沙窑盛唐时期丰腴脉实、不事雕琢的旷雅风度和民间情趣。

附表见表7、8、9,乳白釉资料系湖南省考古研究所提供。其余均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提供。

表7 唐代长沙窑瓷胎化学组成

SiO2

Al2O3

TiO2

Fe2O3

MnO

P2O5

CaO

MgO

KNaO

1

74.65

18.25

1.01

1.54

0.017

0.11

0.20

0.64

2.94

2

73.44

18.22

0.98

2.30

0.02

0.07

0.18

0.59

2.74

3

72.58

20.69

0.77

1.77

0.01

0.16

0.43

2.23

4

71.42

21.43

1.01

2.60

0.01

0.16

0.53

2.78

编号1、2、3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提供。编号4由湖南省考古研究所提供。

表8 唐代长沙窑釉料化学组成

SiO2

Al2O3

Fe2O3

TiO2

CaO

MgO

K2O

Na2O

MnO

CuO

CoO

P2O5

乳白釉

57.60

8.12

0.92

0.67

23.71

3.59

2.16

0.30

0.83

2.17

青 釉

57.38

8.09

1.19

0.56

18.03

3.09

2.07

034

0.66

3.13

0.003

2.19

褐色釉

58.48

11.27

4.35

0.89

19.33

2.42

1.82

0.22

1.07

1.05

兰绿釉

60.14

11.22

2.27

0.69

17.32

2.46

1.96

0.26

0.056

2.90

0.01

0.95

草绿釉

60.02

11.00

2.18

0.77

15.50

2.24

2.25

0.32

0.53

2.62

0.02

0.90

表9 唐代长沙窑陶瓷物理性能

编号

气孔率(%)

体积密度(g/cm3)

吸水率(%)

烧成温度(℃)

资料提供单位

1

11.03

2.35

5.64

1200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2

10.20

2.19

4.53

1150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3

10.10

2.25

4.41

1180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4

7.81

2.27

3.48

1170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狙击古瓷仿品》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狙击古瓷仿品》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仿品绞胎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