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马未都鉴别甜白釉瓷器 > 导航 >

永乐甜白釉双耳三足炉

永乐甜白釉双耳三足炉

马未都鉴别甜白釉瓷器 如何鉴别成化甜白釉瓷器 永乐早期瓷器鉴别

2020-11-14

马未都鉴别甜白釉瓷器。

永乐一朝,奉成祖之命,景德镇御窑巧匠精研甜白佳釉,专制单色雅瓷。然甜白之器,烧制极艰。景德镇市珠山中路东段两相邻永乐地层,所出瓷片,逾98%乃甜白残件,可见御窑屡败屡试,无奈弃绝废品无数,仅挑其中佳器寥寥,上供朝廷。

「甜白」一词,最早见于明末黄一正万历十九年(1591年)万历十九年本《事物绀珠》,据〈永乐宣德窑〉条载:「二窑皆内府烧造,以骔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且有「白如凝脂,素犹积雪」之誉。

承赵宋晶莹青白、延蒙元枢府卵白,然永乐甜白,主要以釉石炼制,几乎全无石灰石等迭烧而成釉灰,所含碳酸钙比当时景德镇其他白釉要低,加上白瓷高岭土含量甚丰,仅有微量铁和钛,是以制得甜白雅器,白若琼花。

甜白釉双耳三足炉小巧玲珑,此炉器形秀美,端庄雅致,素净无纹;烧制时用垫饼叠烧,形成一圈露胎,炉心部分亦露涩胎,唯其釉水莹润,可谓白如凝脂,素犹积雪,为明永乐甜白釉瓷器中存世精品。

永乐 甜白釉双耳三足炉尺寸:

口径:9.4cm

高:8.9cm

足径:5.0cm

taoci52.com小编推荐

永乐甜白釉瓷器的特点


在我国的古代,尤其是唐宋元明清时期我国各个领域的文化都在发展演变,它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管是我国在海内外都享有盛誉的诗词歌赋还是绘画陶瓷书法艺术在我国的历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是我国的文化底蕴更是我国历史的见证人,而今天我要给大家来讲讲在我国及海外都享有盛誉的永乐甜白釉瓷器。

永乐甜白釉瓷器是我国古代瓷器中的最为特别的一种瓷器,它没有青花瓷器中蓝白相映的青花,也没有彩瓷器瓶身上的繁复绚丽的花纹,更加没有唐山彩中奇特的造型,它有的是孑然一身的纯净之色,但它既是只有一身的纯净色彩,却也同样不输于“浓妆艳抹”的彩陶,“淡雅舒适”的青花瓷,这就是在我国明清时期的永乐甜白釉瓷器,也是我们平时所俗称的单色釉。

简单的来说永乐甜白釉瓷器就是单色釉,也被人们称之为“一色釉”“纯色釉”“一道釉”等。它是在我国古代的宋元时期开始烧制,在我国古代的明清期间由官窑所出品的单色釉瓷更是到达单色釉的高峰,甚至已经达到了“合于天造,厌于人意”的境界。明清单色釉瓷的精湛技艺,制作工艺成熟。也正是因为它有着如此之高的境界使它在现如今的拍场上屡创新高。而单色釉中有一个种类,一直以来被大家津津乐道,它就是甜白瓷。

永乐甜白釉是我国古代明朝永乐窑创烧的一种白釉。那么它为什么这么受人们的喜爱,它有着怎样的特点呢?首先因为永乐白瓷成品中许多都薄到半脱胎的程度,可以光照见影,这是它的特点之一。其次瓷器上黄釉始于明永乐朝,就是以铁元素为主的着色剂,用氧化焰低温烧成,呈色浅淡,釉面薄。第三在明永乐甜白釉瓷中,僧帽壶是别具时代特色的一种器形。僧帽壶的外型,源自藏式释教法会所用款式。在2012年的香港拍卖会上就曾经拍卖出过一件“永安全颂”僧帽壶。

其实永乐甜白釉还有着两个最为特别的特点,一是它瓷器的胎体是仰光透视,这样就可以为我们呈现出及其浅淡的粉红色,十分的好看这也是收藏家们喜爱它的原因之一,但是它的只有淡粉色又与龙泉窑中粉青有巨大的差别。二是在釉近底和底部一般会呈现出虾青色,十分的好看,这是人们喜欢收藏永乐甜白釉的第二个原因。

永乐甜白鉴赏


成化斗彩与永乐甜白的顺序应该是颠倒过来的,因为没有永乐甜白便不会有成化斗彩。但世事无常,成化斗彩又一次博得大名,还是缘于一场天价拍卖。上海藏家刘益谦日前将以2.8亿港元拍得的成化斗彩鸡缸杯报关入境,又以此杯品茗“吸口仙气”,自是引起藏界轰动。

陶瓷:陶瓷新闻

不过,成化斗彩鸡缸杯的富贵风流与茶无关,一则此杯最宜饮淡酒,本身就是明成化帝的御用酒杯;二则此杯素胎便是名闻天下的甜白瓷,其珍贵之处在 于明净素雅、雅致内敛,不能因为斗彩之色泽艳丽而忽视了甜白的温润肥厚。而且,甜白瓷本身便价值不菲,在2013年苏富比成交作品中,一件永乐甜白釉暗花 撇口碗便以604万港币锋芒渐露。自此,永乐甜白与成化斗彩在成交价格上虽然还有较大差距,但资深藏家与拍卖市场已经意识到二则系出同门。

永乐甜白暗花撇口碗

历史上但凡富丽堂皇崇尚文治的中原王朝,在瓷器制作方面都会留下惊艳后世的瓷中珍品。永乐甜白釉之所以有名,完全因为明成祖朱棣的个人偏好,一 代帝王的品味对于瓷器的影响极大,上有好之,下必甚焉。故而永乐白瓷制瓷工艺上精益求精,取得了极大发展。这种白瓷许多都薄到半脱胎的程度,能够光照见 影,给人以一种“甜”的感受,所以“甜白”瓷因此而得名。甜白瓷是一种素色釉瓷,按中国传统瓷器分类中青瓷,青花瓷,彩瓷,白瓷等诸多类别中,属于白瓷 系。它以含铁量低的瓷坯,施以纯净的透明釉烧制而成,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隋唐,白瓷烧制日趋成熟。延展流变至明代永乐,制瓷工匠们殚精竭虑,使得 白瓷达到了“脱胎换骨”的境地,并将“脱胎”研制为特殊的制瓷工艺,即薄胎细白瓷。这种瓷器的胎体薄到几乎看不到的程度,似乎脱去胎体,仅剩釉层。永乐时 期景德镇窑烧制的白瓷中出现了半脱胎状,白瓷脱胎,从配方、拉坯、旋坯、修坯、施釉到装窑烧成,工艺要求极严。旋坯最为艰难,紧要、关键时刻,少一刀则嫌过厚,多一刀则坯破器废。

景德镇甜白釉的烧制成功,为明代彩瓷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明清时代的斗彩、五彩、粉彩,只有在白瓷取得高度成就的基础上,才能显示出它的鲜艳 色彩来。清代对明代白瓷的描述比较具体,形容白色的有牙白、奶白、莹白,形容质感的如象牙、牛奶、堆脂或玲珑剔透,把永乐、宣德时期的白瓷概括得淋漓尽致。

甜白瓷若加上划花工艺,整个会形成一种镜中花、水中月的飘渺意味,很为现代人所钟爱,拍场上明代永乐甜白瓷屡创天价,而且明永乐以后,宣德、成 化包括弘治年间多有甜白精品,并且康雍乾三朝仿制无数,是以收藏者不但要鉴藏真赝,辨别永乐甜白的特征也是收藏爱好者的必备功课。永乐甜白釉的主要特征从 两个方面来把握:一是胎体的仰光透视,呈现出极为浅淡的粉红色,但又与龙泉窑中粉青有极大区别。二是釉面积釉处呈现虾青色。

与斗彩鸡缸杯类似,传世成化官窑甜白素瓷多是薄胎、盘、碗、杯多见。清代后仿不少,可用明成化款识特征判定年代。清康熙甜白釉器主要仿永乐、宣 德、成化、弘治制品,官窑多署本朝款,也有署永乐款识。其中薄胎者仿的最多,也最好。但清代胎料与明代有别,仰光透视,闪青白色,没有其粉色,这是区别明 清甜白瓷的重要依据。

清仿龙泉窑三足炉


这件粉青双螭龙耳三足瓷炉通高30厘米,口径16.5厘米,胎厚质坚,敲打有“叮当”声,胎骨呈黄红色,釉色为粉青,光泽圆润,有半透明感,圆口沿,露胎,短颈,椭圆腹,腹部四周饰有八卦纹,腹上端有双螭龙形耳装饰,圆底,下有三蹄足,腿部有兽面纹瓷塑,造型别致,古朴典雅。

从炉的造型、胎质、釉色等方面看,笔者认为它应属清代仿效龙泉窑之器物。但尽管它属清仿品,却造型奇特,制作精细,故仍有较高的收藏价值。众所周知,龙泉窑的烧造历史延续时间较长,而且又属著名窑口之一,五代以后越窑逐渐衰落,龙泉窑代之而起,至南宋时已发展至鼎盛时期,一直延续至明清,经久不衰。

元代龙泉窑烧造青瓷,仍甚兴盛。至明末,由于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摧残,龙泉窑的瓷器生产一度停滞,于是逐渐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有些淡了。后来到了清代,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国家强盛、社会稳定、经济繁荣,这时瓷器烧造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因此,这时的瓷器无论是数量或质量上均达到了高峰,各地纷纷仿效。这件粉青双螭龙耳三足瓷炉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烧造出来的。

无论是南宋龙泉窑产品或元代龙泉窑产品,以至清仿烧龙泉窑的产品,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胎厚质坚,釉色多以粉青、淡青、梅子青等为主,而且釉色光泽、圆润透明,造型多为碗、盘、炉等实用器。但它们之间也有一些较明显的区别,如胎骨方面,南宋龙泉窑的器物胎骨多呈灰白色、紫金色以及白色,元代龙泉窑的胎骨多呈灰白色,而且胎骨较厚重。而清代仿品的胎骨也较厚重,而且坚硬,有时有紫骨铁足之特征;在釉质方面,南宋龙泉窑釉质较厚,有透明美玉感,元代龙泉窑釉虽厚,但较细嫩,而清代仿品釉质光滑圆润;在造型方面,南宋龙泉窑及元代龙泉窑所烧造的炉大多为圆锥形、圆柱形足,炉耳多为龙形、凤耳、贯耳等,而清代仿品则更为复杂多样,不仅有龙耳、凤耳、贯耳,而且还发展有变形的螭龙耳装饰,炉足有蹄形足等。

青花三足炉散发淳朴之美


装饰艺术是福建德化窑青花瓷器最富于表现力的部分。此件青花滨海秋日三足炉为德化县陶瓷博物馆收藏,乃清康熙年间德化窑的典型器物。

三足炉画面横向展开,中央陡岩峥嵘,使用劲健利落的斧劈皴笔法勾勒出断崖,崖下亭屋半掩,绿树环绕,平坦的地面延伸向水边,岩石边缘运用转折锋硬的笔触构成凹凸曲折的海岸。岸上两位老者相对站立,似作欣赏交谈状。岩峰的周围留下大片的空白,表示广阔无垠的海域和天空,海天一色。海中点缀以岛屿、渔舟、落日、长雁,轻描淡写,景物的大小与海岸山峰空间远近形成对比,恰如其分。虽然没有海浪咆哮、惊涛拍岸,但人们照样感受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高远意境。山顶露白,岩底涂染,显示光线反差;景物着墨,水天空白,整体协调流畅。画工在处理青花装饰与白地关系时,绝不是机械地平分秋色、做平铺直叙式的安排,而是抓住秋季滨海风光的主要特点,熟练地掌握构图的黑白效果,通过大小疏密的块面,豁达有力的笔调,达到黑白配置有节奏的韵律美,使青花与白地获得辩证的统一,是此期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

青花瓷器,是使用钴料进行釉下彩绘的瓷器品类,景德镇窑在使用钴料绘画时,浓淡色阶较多,料水分成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等,其中又以康熙时期最富有层次,有所谓“青花五彩”之说,德化青花一般只有浓、淡两种色阶,最多有三种,先勾勒图案轮廓,再事涂抹渲染,并仍然保留部分一笔点划的粗犷画风。形式上也借鉴了景德镇窑光暗表现的技艺,造成阴阳反差的效果。中国画用笔中的斧劈皴、擦、染等技法,在德化窑中也有一定的表现。在构图布局方面,德化窑相对疏朗,以萧疏淡雅取胜。青花滨海秋日三足炉具有上述特征。

从传世和出土的器物分析:德化窑青花瓷器的装饰图案虽然不如景德镇窑丰富,但其画风比较自由,笔触粗犷,返璞归真而又富于浪漫的情趣。与景德镇官窑画面规矩华丽、繁缛拘泥的图案相比较,更显示出蓬勃的生活气息,充满了乡土味和人情味,极富自然淳朴之美。此件德化窑青花滨海秋日三足炉堪称其代表作之一。

“永乐三宝”:甜白、青花、鲜红釉


明朝永乐时期的瓷器艺术独创与多元兼具,堪称东亚工艺美术史的高峰。2017年05月18日起,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适于心-明代永乐皇帝的瓷器”特展,精选近百件永乐瓷器名品一次完整呈献。这也是台北故宫开馆以来首次以明朝永乐皇帝之瓷器举办专题展览。

明代晚期文人在谈论明初官方用瓷时,曾经提到“永乐、宣德年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其时以棕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这段话清楚地总结了永乐皇帝的瓷器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甜白、青花及红釉瓷器。

▌甜白为常

“洁素莹然,甚适于心”是永乐皇帝对自己心爱瓷器的赞誉。甜白釉色创烧于永乐,恬静优雅,开创白瓷新面貌。

甜白釉瓷是永乐时期宫中主要用瓷。根据1989年景德镇珠山明代御窑厂遗址发掘报告,永乐前期地层中的甜白釉瓷器占所有出土物的98%以上。据学者推测,永乐皇帝大量烧造白色瓷器有可能与他燕王时期居于北平,感染元人尚白之风气有关。因其为报答父母之恩所建造的金陵大报恩寺塔,是以白瓷砖搭建而成的,因此也有人推测,大量烧制的白釉瓷器不但带有宗教意涵,同时也承载了皇帝对父母的追思。

相同器形的瓷壶存世不多,台北故宫另藏有一件器形相同,器身饰以凤凰一对的青花三系竹节把壶,有学者推测两者皆为明初宫廷用茶器。广东台山南宋沉船中,亦曾出水有类似造型的锡壶,也有学者据以推测其为穆斯林使用的汤瓶。

▌苏麻离青为饰

永乐、宣德年间,青花瓷器是以含氧化钴的矿物为颜料,在瓷器坯体上描绘纹饰,施一层透明釉后,经约1200℃左右高温烧造而成的作品。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发色浓艳,并且带有渗青铁锈斑点,形成独特鲜明的风格。

在朝廷的要求和监督下,瓷器先由内府“定夺样制”,才发给窑厂照样制作。官用作品器形规整、釉色纯正、纹饰合于规范的现象在此时开始建立。不合标准的作品往往被刻意击碎,掩藏起来,烧成的瓷器则作为国家礼仪或宫廷日常之用,或成为赏藩外交邦国的礼物。永乐、宣德年间,常有大型器如天球瓶、扁壶等作品的烧制。

▌鲜红为宝

“要想穷,就烧红”是景德镇当地的一句民谚。高温红釉器是以铜作呈色剂,在还原气氛中高温烧造而成,是最难烧制成功的颜色釉品种之一。由于其对温度、气氛的要求特别敏感,稍有不慎,即得不到纯正的红色,因此景德镇珠山遗址也见到大量烧制失败而击碎掩埋的红釉器汰选品。

永乐时期开始,景德镇可以烧造出釉色纯正的红釉瓷器了。一改元代红釉发色灰暗的釉色效果,以红似鸡血般的色彩被誉为“鸡血红”、“鲜红”和“宝石红”。

这件红釉高足碗的口部外侈、深壁、高圈足。全器施红釉,釉汁莹厚,器色鲜艳,圈足著地处露胎。器内壁锥拱双龙戏珠纹,外壁朴素无纹饰。碗心有“永乐年制”双行四字篆书款,外加花边。

三足奁式炉图片及收藏价值


在朱伯谦《龙泉窑青瓷》就有对于奁式炉的描述,南宋时期的如意足弦纹可以说是奁式炉中最为经典的样式,而元朝时期的奁式炉在造型以及工艺上都与之前制作的有着较大的区别,由于制作工艺的难度较大,所以在精品的奁式炉很少,其收藏价值以及价格都是非常高昂的。除了其造型独特之外,在其造型以及花纹的样式上都非常的独特,工艺,例如:牡丹纹、菊纹和荷花纹等等,缠枝折枝都有,形式较多,是难得的精品。

宋元时期贴花的奁式炉,在其瓶以及炉上贴花常见于南宋末年到元代时期的龙泉窑,在其花纹上以缠枝的单茎为主,除了贴饰的折枝牡丹之外,还有刻字的出现,有“福、寿”两字,并且在其器物的底部还有纪年款的出现。装饰除了基础的三道弦纹,增加的花纹样式较多,其整体效果上看,较为的简洁和谐统一,既有了端庄典雅之感,还有了生活有趣之风,可以说是集实用性以及美观性为一体的奁式炉。

以南宋时期的奁式炉为例,在其炉的腹壁上有着等距斜贴的三组折枝的桃花,不仅纹样较为少见,其斜贴的花卉更是别出心裁,保存完整的、纹饰花样较为生动且没有磨损、光泽度高的以及做工精细的奁式炉在现在的我国瓷器市场已经很少见到了,只有在博物馆以及一些大型的拍卖会上才会偶尔一见。其中由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明朝时期龙泉窑制作的青瓷荷叶形贴花三足炉与其纹饰以及工艺手法较为的相似,收藏价值较高。

还有一种最有特色的奁式炉就是由龙泉窑青瓷进行制作的仿古式香炉,由于其制作工艺较为的成熟,龙泉窑在进行制作上吸收借鉴了一些青铜器的造型,但是由于质料的不同,摆脱铜器的笨重之感,所以是以简洁柔和的曲线呈现出端庄、优雅之感,其釉色光润度较高,制作工艺较为的精湛。在其形状上与汉朝时期的桶形樽较为的相似,又称为“樽式炉”,由于流行的时间较长,所以从北宋的创烧开始历朝历代都有进行烧制。

而龙泉窑奁式炉的样式为内折沿口,呈现为筒形直腹向内折的形态,口部与其底部的直径一样大,下部分有三个如意形足或者以兽蹄形足为主,器物的底部呈现为凸形,而此时的奁式炉已经发展至其繁荣时期,炉身的腹部还有八卦纹的装饰,三足腾空、器底落地是元代时期龙泉窑特有的产品,缺少了秀丽飘逸之气。而大尺寸的奁式炉口径高达三十公分,存世量较少。

陶瓷名词:甜白釉


甜白釉--白釉的名贵品种之一。明代永乐景德镇窑创烧,在有暗花纹饰的薄胎器物上,施以温润如玉的白,给人以一种"甜"的感受,故名。器物见有有小盘、小罐等。

卵白釉和甜白釉的区别


甜白是我国古代永乐窑所创烧的一种白釉。由于永乐窑所烧制的白瓷制品中,大部分的白瓷的瓷壁都是薄到半脱胎的状态,在光的折射能下可以光照见影。在釉暗花刻纹的薄胎器面上,加以温润如玉的白釉,就会给人一种"甜甜"的感觉,所以就因此而得名"甜白"。也因为其甜白釉瓷器的脱胎制作工艺极其复杂,至少需要几十道工序。这也使得其作品的收藏价值极高。也是因为它人会给人一种温柔甜净之感,所以还有着有"白如凝脂,素犹积雪"的美誉。

卵白釉又称“枢府釉”,是我国古代元朝时期由瓷都景德镇所新创的一种颜色釉,它与同一时期的青花一样,都是元代瓷器发展水平的最高代表了。元代卵白釉瓷的胎是采用的高岭土加瓷土用以“二元配方”的方法,在增加其胎土中氧化铝的含量,这样既提高烧成温度,又可以得到大件瓷器在高温中不变形的效果,保证了质量。釉料为石灰碱釉,即在釉料中掺人适量的草木灰,使釉中含有碱金属钾和钠,同时降低氧化钙的含量。

那么卵白釉和甜白釉有着什么区别呢?首先我们先来说甜白釉,甜白釉的釉色洁白无暇,肥厚而莹润如玉,瓷器中没有棕眼。其次甜白釉的胎体极薄,在光线的照射下可以映见手指的螺纹,在甜白釉的大部分瓷器中的瓷身上是没有纹饰,只有极少数的会有暗花,最后它还在迎光透视时,其瓷器的胎釉会呈现肉红色,瓷器底部的折角积釉处还会出现有淡淡的虾青色。

而我们在来看其卵白釉瓷器,由我国瓷都景德镇所制造的卵白釉瓷器首先由于当时的印花云龙纹盘釉的黏度技术的提高,使它的特性增强就使得卵白釉不易流淌,让其釉质变得紧密,这样的釉质在烧成后其釉面失透,光泽柔和。

其次在当时的那个时代由于技术的发达,手工艺技术还在发展阶段,制瓷的匠人们是不可能把釉料中铁、矿等杂质完全祛除干净,所以这就使得在早期时,匠人们所烧制出的卵白釉瓷器的颜色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出现微闪青之色,但是随着制瓷工艺的进步,手工艺艺术趋于成熟。到了晚期卵白釉瓷器中釉的含铁量逐渐减少,色泽趋于越来越正,也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以上这几点就是卵白釉与甜白釉的区别。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永乐甜白釉双耳三足炉》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永乐甜白釉双耳三足炉》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马未都鉴别甜白釉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