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宋代定窑瓷器鉴别 > 导航 >

宋代定窑白釉双耳贴像炉鉴赏

宋代定窑白釉双耳贴像炉鉴赏

宋代定窑瓷器鉴别 古代瓷器鉴赏 古代瓷器定窑

2020-06-19

宋代定窑瓷器鉴别。

定窑佛教用的香炉很少见,贴着佛像都更少见了,宋代定窑白釉双耳贴像炉口外附有两个对称的环形耳,耳际间各附贴七尊佛像。造型秀丽,纹饰古朴。

北宋定窑白釉双耳贴像炉

北宋定窑白釉双耳贴像炉 高5.7厘米 口径8.5厘米 腹径9.2厘米胎白质细。釉匀白柔和,垂釉明显,近足部及足无釉。敛口,鼓腹下收,窄圈足。口沿附有环耳,根部贴有兽面铺首,两耳之间各贴七个佛弟子双手合十像。瓷器造型古朴庄重。

定窑白釉双耳贴像炉

北宋定窑白釉双耳贴像炉高7.1厘米 口径8.7厘米 底径5厘米,胎白质密坚致。釉白莹润。采用堆贴技法,大口短颈稍外卷,腹中部鼓起,下腹斜收为平底。

taoci52.com精选阅读

明代德化窑白釉螭耳炉


福建德化窑白瓷的胎骨细柔坚致,俗称“糯米胎”,带有晶莹的光泽,釉水洁净匀厚,与胎骨结合紧密浑然一体,呈色温润如玉,剔透光滑,器体在光线照耀下,可映见指影,叩之声音清悦悠扬,犹如敲击金属,铿然作响。

德化陶瓷博物馆收藏的明代德化窑白釉螭耳炉(见图),高4、口径4.5厘米。炉口外敞,鼓腹,圈足外撇,颈肩部饰双螭龙为耳。通体施透明釉,釉肥厚而滋润。胎体洁白坚致细腻,微泛红色,是明代德化窑典型的糯米胎。炉朴素无饰,纯粹以优美的造型取胜。炉的腹部较为突出,但在颈肩部饰有两个螭龙耳,使得炉的造型,在视觉上得到了平衡,简洁明快中又不失轻灵之气。

为适应民间宗教信仰和社会上各阶层的日常生活需要,明清时期福建德化窑生产大量陈设供器类产品,常见器型有炉、觚、瓶、尊等,大多为仿商周青铜器造型。明代德化窑白瓷的胎釉质感直逼玉器之“五德”,它的问世,引起瓷坛的巨大反响,国内鉴赏家称赞“似定器无开片,若乳白之滑腻,宛如象牙光色,如绢细水莹厚”。(赵汝珍编述《古玩指南》)许之衡《饮流斋说瓷》则称之曰“后制者出德化,色甚白,而颇莹亮,亦名福窑……白者颇似定窑,惟无开片,佳者瓷质颇厚,而青里能映见指影,以白中闪红者为贵。”从外观上看,明代德化白瓷色泽光润明亮,乳白如凝脂,在光照之下,釉中隐现粉红或乳白。因此有“猪油白”“象牙白”之称。流传欧洲后,外国人又称之为“鹅绒白”。直到现在,法国人还以“中国白”直呼德化窑白瓷。这件德化窑白釉螭耳炉通体施透明釉,釉肥厚而滋润。胎体洁白坚致细腻,微泛红色,是明代德化窑典型的糯米胎。整件器物其装饰在莹润的釉色中似隐似现,既简洁生动,又古朴典雅,给人予温润宁静庄重的美感享受。由此可以看出:这件明代德化窑白釉螭耳炉其瓷、胎、釉乃至装饰艺术等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是一件难得的上乘艺术精品。

宋代定窑怎么瓷器鉴定


宋代定窑瓷器起源于唐代,以白瓷为主,在唐宋时期中国瓷器有南青北白之说,而白瓷指的就是定窑瓷器,可见宋代定窑瓷器在当时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宋代定窑瓷器窑址位子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

宋代定窑瓷器烧造技艺在历史的长河中一度失传,直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得以恢复,那么宋代定窑怎么瓷器鉴定?

定窑的胎质薄而轻,胎色白色微黄,较坚致,不太透明,釉呈米色,施釉极薄,可以见胎。釉色洁白晶莹,很多积釉形状好似泪痕,被称为“蜡泪痕”,隐现着黄绿颜色。在器物外壁薄釉的地方能看出胎上的旋坯痕,俗称“竹丝刷纹”。北宋早期定窑产品口沿有釉,到了宋代瓷器的晚期器物的特点是口沿多不施釉,称为“芒口”,芒口处常常镶金、银、铜质边圈以掩饰芒口缺陷,此为定窑一大特色。

从釉色鉴定宋代定窑瓷器 

定窑瓷器多为白胎,尤其宋代产品,几乎都是白瓷胎,胎质十分坚硬。这是因为原料中含氧化铝量较高。所以釉面之色呈所谓的“象牙白”色。少数质差的釉为白中微闪灰黄。白定釉面呈半透明状,因为施釉较薄,所以薄处能隐约看到胎色。在器物的折腰处可见积釉呈浅浅的黄绿色。积釉处气泡稀疏通透,大小不一。

定窑白瓷始于唐代,兴盛于宋代。宋代时虽仍以烧造白瓷为主,但另兼烧黑釉、绿釉、酱釉及白釉剔花器,这些工艺导致了最后定窑瓷器会呈现偏白色、偏黄色、偏青色、偏紫色以及黑色如漆的特点。

从竹丝刷痕工艺上鉴定窑瓷器

鉴定宋代定窑瓷器,断代的主要依据就是瓷器上要见“竹丝刷痕”。定窑瓷器古法的制胎工艺中,在胎半干之时,有用竹丝刷子旋修这一道工艺,因此在胎面上就留有一些“竹丝刷痕”。

宋代定窑瓷器鉴定技巧之泪痕

宋代定窑白釉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所谓的“泪痕”。这是上釉过程中,釉浆流淌的痕迹,“泪痕”厚处均有明显的偏黄色。无论是正烧,还是覆烧,“泪痕”流向均是自上往下流淌。这是鉴定定窑瓷器尤其要仔细观察的重要特征。

瓷器的质感

任何文物都有时代的特征,宋代定窑瓷器有玉质感,特别是作为宫廷烧造的瓷品,更是必须要烧出玉质感的,这是宋代定窑瓷器的珍贵所在,也是鉴定宋代定窑瓷器的标准之一。

定窑瓷器的地域鉴别

定窑还有北定、南定之分。北宋之前,定窑窑址在北方的定州,这是烧制的物品称为北定;宋室南迁之后,定窑工人一部份到了景德镇,一部份到了吉州,称为南定。在景德镇生产的釉色似粉,又称粉定。

定窑白釉“官”字款碗


定窑白釉“官”字款碗,五代,高6.6cm,口径17cm,足径6cm。

碗敞口,斜壁,圈足。胎体轻薄。碗里外及圈足内均施白釉,釉色纯正。足中心刻划“官”字。

此碗是五代时期河北曲阳定窑产品,属同一时代白釉瓷器中的精品。

据考证,晚唐至北宋定窑瓷器铭款中以刻划“官”和“新官”者居多,仅1985年陕西西安北郊火烧壁出土晚唐定窑“官”字款白瓷就达33件之多。1969年河北定县静志寺真身舍利塔基和净众院舍利塔基也曾出土17件北宋定窑刻划“官”和“新官”款的瓷器。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有数件“官”字款定窑瓷器收藏,主要是盘、碗、水丞、罐等器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所见国内外收藏的署“官”字款的定窑瓷器大约有80件左右。过去曾有学者认为这些署“官”字款的瓷器中有一部分是辽代官窑的产品,但是,自从河北定县两座塔基出土大批“官”字款瓷器后,学术界基本统一了观点,即认为“官”字款白瓷均为定窑产品。当年定窑部分作坊被皇室或官府征用后,为防止与民用器物相混淆,特刻划”官”字,以示区别。与同时期不署款定窑瓷器相比较,这些“官”字款器制作工艺都相当精细,属于精品,已达到宫廷用瓷的标准。

浅谈宋代白釉瓷器价格


宋朝早中期,国力鼎盛,各项技艺发展娴熟,有的甚至达到巅峰,因而宋代的很多物件都深受现代藏家的喜爱,以宋代白釉瓷器为例,它的收藏价值极高,市场价格也不低,因此,咨询宋代白釉瓷器价格的人不在少数。那么,宋代白釉瓷器价格到底是多少?有哪些特点呢?

宋代白釉瓷器价格怎么样

说到宋代白釉瓷器价格,其实并不固定的价格数值,但是从以往的拍卖价格记录中可以看出,宋代白釉瓷器价格非常高,有的甚至超过千万。宋代白釉瓷器中最有名的就是汝窑白瓷,其颜色卵白,经营润润,是非常好的藏品。据说,皇家御用的宋代白釉瓷器其白净度是一般白瓷的100倍以上,非常珍贵,也十分少见。

如今,我们已经很少能看到精品汝窑白瓷,大部分看到的都是一些官窑或者是民窑作品,也有精品,但是极品不多。收藏界甚至还有一种说法叫做,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窑一片,由此可见,宋代白釉瓷器中汝窑的价值有多高,多受欢迎。对于汝窑白瓷的净度,外国人也有一个标准,他们认为宋汝窑白瓷是中国白的唯一代表,就是现在使用所谓的高科技、先进技艺烧制的白瓷,也难以与之媲美,可以看出,宋代白釉瓷器中汝窑白瓷的美、白净有多高多受欢迎。

如何鉴定宋代白釉瓷器?

1、看玉质

宋代白釉瓷器追求玉质感,所以真正的宋瓷看起来温润如玉,手感非常好,尤其是宫廷烧制的白瓷,更是给人一种釉水莹润、灵气十足之感。仿烧的宋代白釉瓷器,虽然看起来好像是玉质的,但摸起来以及气韵方面都差得远,釉色苍白,没有真正的玉质可言。

2、象牙白

坊间认为,宋代白釉瓷器的白色犹如象牙一般,洁白,其白度远超很多瓷器。仿品虽然也能做出白度,甚至通过一些化学手段制造出一些非常白的瓷器,但是其整体感觉不自然。

如何收藏宋代白釉瓷器?

想要收藏宋代白釉瓷器,最靠谱的方法就是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和知识面,这样才不容易被忽悠。但是作为普通外行人,想要收藏,却并不懂得行规的话,还是建议找古玩交易平台。比如现在网上有很多艺术品官网,提供古物鉴定、交易媒介等,通过这个平台,可以轻松获取自己想要的宋代白釉瓷器,既省心省力,还不用担心货物真假,比不懂行的人自己收藏好多了。

当然,如果你是这个行业的大咖牛人,自己眼力过人、知识面广的话,自己收藏也是极好的,可以享受收藏过程中的乐趣。

元代青玉翼龙纹双耳壶鉴赏


■天津 曹平

元代是蒙古族统治的朝代,在中原传统文化和宋、辽、金文化的影响下,对传统的制玉制度和琢玉工艺十分推崇,他们仿效宋代官办玉制度,并用现有的制玉技术,设置了专门督办制玉机构。元代墓葬出土的玉器不多,以安徽安庆范文虎夫妇合葬墓和江苏无锡钱裕墓、苏州张士诚父母墓中出土的玉器为代表,出土玉器种类有:带钩、带板、杯、匜、尊等。

元代器皿型玉器虽较多,但玉壶却极为罕见。天津博物馆馆藏元代翼龙纹双耳玉壶(见图),高15.5厘米,宽12.4厘米,口径5.9厘米,底径5.3厘米,由青玉雕琢而成。玉壶呈椭圆体,器表面有褐色斑缕。直口,壶颈的两侧有云纹半环耳,口颈部浅浮雕莲瓣和草叶纹,腹部浮雕翼龙、海水。翼龙首上有鹿形角,飘长鬣,张大口,上唇长尖而下卷,身有鳞纹和鸟形翼,舞三爪足,鱼形分支尾,尾后有火珠,龙身下有海水波涛翻卷。玉匠采用浮雕兼阴线刻技法,把翼龙卷曲飞舞的姿态、海浪翻卷的气势,琢刻得惟妙惟肖。壶身的下部雕饰莲花瓣纹,壶底部琢成椭圆圈足。

此玉壶通体琢制六层纹饰,雕缋满眼,纹饰总体布局叠罗渐递,层次分明,和元青花瓷器纹饰的结构排列相似,这是元代造型艺术形式的一大特点。此器造型端正,纹饰茂美,刀法劲放,典雅高贵,迄今尚未见到能与此相比肩作品,实属元代宫廷享用玉器中的珍品。

宋代定窑白瓷鉴别要点


定窑是宋代北方著名瓷窑。常见在器底刻“奉华”、“聚秀”、“慈福”、“官”等字。始烧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北宋,金、元时期逐渐衰落。北宋定窑以烧造白釉瓷器为主,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纹饰以莲花、牡丹、萱草为常见,画面简洁生动。定窑除烧白釉外还兼烧黑釉、绿釉和酱釉。

宋代定窑白瓷鉴别要点

定窑以白瓷为主,胎质洁白细腻,釉色白中泛黄。定窑瓷器特别讲究器具内外的花纹装饰,有刻花、划花、印花数种,到北宋中晚期,刻花技术更趋成熟。

宋代定窑白瓷在匣钵中往往覆烧,北宋中期以后因采用覆烧工艺,其盘、碗、碟等产品口沿无釉,被称为“芒口”,故镶有铜釦,以遮盖盘口的毛刺。

宋代定窑瓷器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

定窑白釉划花鱼纹碗

高10.5厘米,口径28厘米,底径12.5厘米

小敞口,弧腹,短斜足。以铜镶口。通体施象牙白釉,碗心划鱼藻纹,此碗形制硕大,为宋定窑作品中少见之作。

北宋定窑划花萱草葵瓣口碗

高6.1厘米,口径21.4厘米、足径6.6厘米

。北宋定窑划花萱草葵瓣口碗碗内以流畅的刀法刻划出折枝萱草纹样,并以粗细两种刀锋同时刻划,形成主要花纹轮廓的另一侧有细线相衬,使花纹富有立体感,是北宋后期定窑瓷器中的精品。

北宋定窑白釉印花云龙纹盘

宋代定窑白瓷孩儿枕


定窑白瓷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定窑白瓷一度成为宋代宫廷指定瓷器,在宋徽宗时期定窑逐渐被青瓷取代而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是定窑白瓷孩儿枕是宋代定窑白瓷的代表,北京故宫也有孩儿枕。

宋代定窑白瓷孩儿枕成都地区出土,此件定窑白瓷孩儿枕下部为一个侧卧在榻上的男孩,左手枕着头,右手自然搭在胸前,头朝上,身着花肚兜,双脚相叠,正呼呼大睡,其上支出一小截做枕面。瓷枕是我国古代的夏令寝具,始创于隋代,流行于唐、宋、元间,“孩儿枕”是瓷枕的一种样式,以定窑、景德镇窑烧制的最为精美。定窑是宋代北方著名瓷窑。窑址在今天的河北省曲阳县,以白瓷为主,也烧制其他的品种,它的胎色白色微黄,较坚致。这件定窑白瓷孩儿枕人物雕塑栩栩如生,神情状貌表现得恰到好处,男孩天庭饱满,两颊丰腴,表情自然安定,加上瓷胎细腻,釉色白中发暖,整体给人以柔和温馨的美感。

话说博山炉:精品汉黄釉博山炉鉴赏


博山炉又叫博山香炉、博山香薰、博山薰炉等名,是中国汉、晋时期常见的焚香所用的器具,可用来熏衣、熏被以除臭、避秽。博山炉常见的为青铜器和陶瓷器。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重叠,其间雕有飞禽走兽,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汉代盛传海上有蓬莱、博山、瀛洲三座仙山)。

汉黄釉博山炉

藏家:华夏收藏网 郭小文

精品汉黄釉博山炉,高19公分,盘子直接20公分。

此博山炉器制规整挺括而古朴,双釉双色,汉黄釉与汉绿釉完美结合,橘黄绿釉釉色鲜明浓郁而温暖,光亮照人。

器表光泽沉稳内敛,精美完整,制作工艺符合古制,古朴大气,真正的古人精工细作,为开门战汉时期制品,华夏文明,古老陶瓷的鼻祖,唐三彩的先驱,灯盘子边沿有轻微小磕,这样的美品瑕不掩瑜。

对于博山炉来说同一器物俩个颜色是很少见的。

博山炉始现于西汉时期,与燃香原料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西汉之前,人们使用茅香,即将薰香草或蕙草放置在豆式香炉中直接点燃,虽然香气馥郁,但烟火气很大。武帝时,南海地区的龙脑香、苏合香传入中土,并将香料制成香球或香饼,下置炭火,用炭火的高温将这些树脂类的香料徐徐燃起,香味浓厚,烟火气又不大,因此出现了形态各异、巧夺天工的博山炉。

两汉时期博山炉已盛行于宫廷和贵族的生活之中。

有名的博山炉有出土于陕西省兴平县的西汉鎏金银竹节高柄铜薰炉和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的错金博山炉。1968年在河北汉代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的错金博山炉,其造型和工艺已达到高峰。除了博山香炉之外,魏晋南北朝时期还出现了青瓷或白瓷的敞口五足和三足瓷器香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