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上的凤纹 > 导航 >

乾隆粉彩描金宝相花卷草纹凤首扁壶

乾隆粉彩描金宝相花卷草纹凤首扁壶

古代瓷器上的凤纹 瓷器纹饰鉴别卷草纹 乾隆官窑瓷器粉彩鉴别

2020-11-23

古代瓷器上的凤纹。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岁月里,我们的祖先形象地运用人物、走兽、花鸟、日月星辰等自然景观;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等手法,来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透过一个个纹饰、图案、符号,可以看到中国人的生命意识、审美情趣、宗教情怀和民族性格。时至今日,吉祥符号、吉祥图案在中国几乎无处不在,无人不用。

吉祥对于中国人而言,就像水之于鱼,天空之于鸟,空气之于人。它的核心在于给予人们更好地生活,凡是人们认为好的东西,都会表现在吉祥文化中,构成吉祥文化永恒的主题和美好的愿望。

乾隆粉彩描金宝相花卷草纹凤首扁壶,之特殊造型起源于西夏王国,扁壶的两侧有双耳或四耳,以便穿绳提拿或携带,其造型由游牧民族盛水的皮囊演变而来。

昂起的凤首作流,以卷起的凤尾做柄,壶腹则满绘卷草纹宝相花,乍看与凤首凤尾融为一体,展现了凤鸟飞翔于琪花瑶草中的姿态,简洁而生动。卷草纹色彩艳丽、清新雅致,主题突出,更增添了几分艺术感染力。

此壶胎骨坚致、釉质肥厚莹润,造型则颇具塞外风情,整器给人雍容华丽之感,纹饰精细无比,衬托此器型恰到好处,而寓意更为祥瑞吉祥之兆,深得权贵青睐。

用凤首、凤尾构成壶的流和柄,以这种立体表现手法与壶体平面绘画的凤首有机的结合,融实用与美观于一体,可谓造型生动别致,动感突出,匠心独运。

乾隆 粉彩描金宝相花卷草纹凤首扁壶 尺寸:

口径:8.1CM

高:46.1CM

足径:10.1×14.5CM

taoci52.com小编推荐

乾隆粉彩描金卷草花卉纹花插


花插一词始于明代,明正德年间流行的器皿呈圆球形,或梅花筒形,或鼓式等,器身饰青花地白缠枝莲纹、栀子花或青花缠枝花,有的器物上堆贴露胎的四兽面装饰。在明代很多权贵家庭都有花插艺术品。

清代宫廷则继续烧造,器型略有变化,极富时代特征。品种更加丰富,有仿哥釉、粉青釉、天蓝釉等等。有“花囊”之称,以雍正、乾隆时官窑制品为最佳。

粉彩描金卷草花卉纹花插,造型取自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无挡尊,取其精髓型制并注入时代的审美特征,呈现出别具一格的本朝风格。上口塑型外翻莲花状,花插直身,下足渐放而收,造型灵巧多变,极具流畅、高雅、脱俗的美学造诣。于静穆之中,透出高贵灵秀之气,更是历经数百年风霜依然光彩未泯。

气势上质朴流畅的线条美感,犹如初开的荷花,釉汁厚润古朴,不同部位纹样各异。内壁均施昂贵的松绿釉,顶部作覆莲花纹一周,紧密排列,花插花团绽放,枝叶缠绕翻卷。

花插以卷草宝相花纹作为装饰主体填以色彩,诸色艳美,枝蔓交织缠绕。顶部及底足外部均描金装饰,使得该器更显的富丽堂皇,华贵万千,而所描绘的各异纹样主次分明,繁密而不繁乱,装饰意味更加突出。

底心亦施松绿釉,蓝料书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双行篆书款。这件粉彩描金卷草花卉纹花插,既可插花,亦可插箸,做工之精良,尽显宫廷之雍容华贵,堪为皇室宫廷案头常备之物。至于厅堂之上,是一件非常雅致的陈设品。

乾隆粉彩描金开光宝相花花觚


此器胎体瓷质坚密,胎壁比雍正略厚。釉面匀净,光泽莹润。 造型方面,在继承前朝花觚基本形制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开拓了乾隆花觚的新式样。花卉色彩相互辉映,五彩缤纷,宝贵吉祥,令人爱不释手。

通体纹饰以缠枝莲宝相花为主,上下多层,口足呼应的如意纹纹,规整的仰莲纹、饱满的如意云头纹、疏朗的缠枝莲纹等都成为后来乾隆瓷器装饰的典范。不仅确切的年款成为研究乾隆瓷器发展的重要线索,其属具的官职也成为人们认识和了解当时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

这一珍贵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设计、精到的工艺和及其难得的史料,足以堪称中国瓷器制造史上不朽的里程碑。花觚本是青铜器的传统造型,后多为瓷器所仿,唐英制花觚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分两段烧制,然后上下相对由卡口相连,可谓创造了瓷器花觚的崭新样式。

根据相关的资料可知,乾隆五年至乾隆八年,是唐英事业的波折期,期间为取悦乾隆,他努力创造、试验各种“新式玲珑巧工之器”,此对花觚正是这一时期的名作。后被冠以“唐英花觚”的名称,亦是唯一以人名命名的瓷器品种,可见其价值之高。

乾隆 粉彩描金开光宝相花花觚 尺寸:

口径:10.4cm

高: 23.5 cm

足径: 6.2 cm

清代乾隆黄地粉彩描金卷草花卉纹盘口瓶


乾隆官窑瓷器多沿袭雍正时期的旧制,其造型、施彩、纹饰等仍有雍正器遗风,不乏造型秀美,纹饰秀美器物。据乾隆内务府档案记载,皇帝曾旨唐英”……外面俱烧黄地粉彩地杖,花样各按吉祥纹样……”。

奉旨所烧此御用瓷器,御窑场工匠自然不敢懈怠。此盘口瓶造型古朴大方,色泽独特;土质细润,汁水莹厚;器表呈细密开裂纹,触感细腻,有其“润如肤,堆如脂,柔和莹润”之象,手触有明显酥油感觉,可以形象的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纯净莹润的黄釉色地与色彩华美的粉彩花纹相配,为乾隆粉彩器的上乘之作。

清宫档案里此类也称为黄地粉彩,外壁以黄地粉彩绘的花卉等为主题,均匀环称一周布满全器,运用渲染手法令花卉与花叶更妍丽,具有浓厚的宫庭色彩,为宫廷御用陈设之器。

而在温润如玉、凝若堆脂的黄地釉面上,布满了纵横交错,或连或断自然开片的纹路;陈设于室内给人宁静、肃穆的感觉。自然产生的开片均匀细密,呈现出“不重复、无匠器”的天然美感。那条条纹路、块块纹片纵横交错,忽断忽连,目光沿着纹线追寻而浮想联翩,产生了跃动迷离之感,赋予了此盘口瓶独特的艺术生命力。

此盘口瓶器型古雅,端庄俊美,十分周正。整器口沿外饰如意纹,颈绘蕉叶纹一周,器身外壁黄釉娇嫩欲滴,色彩晶莹,其上绘卷草纹花卉、灵芝、绿馨穿宝相花,伴以勾莲寓意“福庆四海”。肩部亦绘宝相花纹象征“八方伸展,安祥富泰”。纹饰花繁叶茂,色彩粉润艳丽,构图疏落有致,尽显吉庆之感。

瓶身边沿部分均以描金点缀,内壁及器底则施昂贵的宝石松石绿釉,并于底心蓝料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整器工艺一丝不苟,绘画精细,色彩亮丽,雍荣华贵,气度不凡,实为乾隆中期巅峰时期所烧的御用陈设品,传世保存完整,弥足珍贵。

乾隆粉彩花卉团凤纹食盒


古时的士绅名流,出门访友,或参加诗社、文社的活动,与至交把酒言欢,常会事先准备一些肴食果品,作为助兴的下酒菜。食盒就是专门盛放食物酒菜、便于携带行走的盒子,有木、竹、珐琅、漆器等材质。

《儒林外史》第一回:“正存想间,只见远远的一个夯汉,挑了一担食盒来。”《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历史歌谣选·宋景诗起义》:“家家户户都献礼,火腿板鸭送食盒。” 赵树理 《邪不压正》一:“这地方的风俗,送礼的食盒,不只光装能吃的东西,什么礼物都可以装食盒。”——这些都是文字所记载的食盒,可见食盒历史之悠久!

宫廷或者达官贵人,本着儒家“君子远庖厨”的教条,厨房离饭堂或者住处通常还有不短的距离,所以等下人把饭做好后,就要用食盒将食物送去主人住处。在深闺的小姐们也要由下人将食物送至闺中。

后来,食盒制作越来越华美,隆重,功能也越来越丰富,不仅被用来盛放食物,还常常作为文人雅客,士绅名流出门访友,盛放笔墨,礼物的器物。有时会作为古人梳妆盒,像现在的化妆包一样,出门盛放梳子发簪。

此乾隆粉彩花卉团凤纹食盒,款式十分精美,盒盖绘展翅团凤,凤身以圆形为界,舞动飞转,身姿优美,高贵华丽,极富动感。周围绘精美花卉以饰,枝繁叶茂,脉络清晰,盒底施昂贵之松绿釉,蓝料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子三行篆书款。整器做工谨慎精细,复古与创新相结合,呈现雅丽高贵之气,整个画面布局紧凑有序,工整华美,古意盎然,十分珍贵。

做工精巧的瓷质食盒不仅可以做到滴水不漏,且能在外观上充分利用瓷质固有的色泽,给人一种典雅庄重之感,既美观又实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已经从今人的生活当中完全淡出,成为了古玩市场上的一项藏品。

乾隆粉彩黄釉描金福凤纹兽衔环辅耳赏瓶


赏瓶因其外形俊秀、线条柔美、比例协调,深得清朝历代君王的喜爱。其器形为雍正督窑官唐英“参古今之式,动以新意,备储巧妙”而奉旨审定的款式。

赏瓶的形式最早出现于雍正朝,专为赏赐之用,器型来源于“玉壶春瓶”。乾隆朝则为发扬光大呈经典品种,乾隆后一直延续,烧造至宣统,从未间断,逐渐演变为观赏器型。

赏瓶创烧以后,很快就成为了清代瓷器生产中的一个传统器型。其中,尤以乾隆时期赏瓶的生产与使用最为盛行。有专家认为,赏瓶是清中期以后,陶瓷造型中最具代表性的器型。赏瓶的器型优美,适合于在器上绘制纹饰,赏瓶赐于功臣之后,此器将被放置于较为明显的地方,便于臣子观赏,感受皇恩。

一般赏瓶多以青花配缠枝莲纹为主体,因“青莲”与“清廉”谐音,故赏赐给臣下则希望能为政清廉。而乾隆时期创新了以粉彩描金的品种。

此赏瓶因其外形俊秀、线条柔美、比例协调,精美的纹饰深得乾隆皇帝的喜爱,而一直未将此瓶赏赐于他人,足见其喜爱程度。

此瓶通身绘缠枝莲宝相花纹,寓意吉祥完美。瓶腹绘凤凰三只,则是五彩缭绕,霞光万道,普天祥瑞之征兆。昭示天下“鸾鸣凤奏,天下太平,吉星高照”。

乾隆松绿釉粉彩描金卷草花卉纹三足香薰炉


香炉近年来价格是稳步上扬,2005年10月香港苏富比清乾隆御制鎏金铜嵌宝石香炉成交价463万余元人民币;2006年12月北京嘉宝宋代汝窑三足香炉成交达660万元。2007年8中拍国际拍卖会上一南宋龙泉窑粉青釉簋式炉以880万元成交。2007年5香港佳士得以3358.08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拍出清乾隆粉彩松绿地镂空山水四方螭耳香熏(一对)。同月,清雍正年间的绿地粉彩描金镂空花卉纹香炉也以2643.2万

乾隆皇帝笃信佛教,宫中盛行礼佛仪式,各种佛事用品制作颇多。本品为佛前五供之首,与一对花觚和一对烛台同置于佛龛前以作供奉﹑祭祀所用,位列中央,品级不凡。粉彩描金卷草花卉纹三足香薰炉,乃乾隆时期最为集大成之作。

此炉胎体厚重坚致,造型端庄大方。器内满施松石绿釉,匀净厚润。器外描绘多层粉彩纹饰,如缠枝莲纹,如意云纹;腹部主题纹饰为缠枝莲托宝相花,上、下相错排列,纹样繁复,色彩绚烂,富丽堂皇,绘画异常精细,一丝不苟,布局繁缛而不失秩序,处处彰显乾隆彩瓷之华贵与堂皇。底部外侧描金,里亦施松绿釉;内以蓝料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双行篆书款,篆法规整,结构严谨。

炉盖为宝珠顶,炉身塑冲天耳描金。下腹开光通绘宝相花卷草纹,三足涂金绘卷草花卉纹,炉身四出戟涂金。器型采青铜之风范又融入清代之格调,标新立异。

纹饰绘蝠衔如意,因“蝠”与“福”谐音,人们以蝠表示福气,福禄寿喜等。而如意是一种象征祥瑞的器物,寓意万事顺利、好事连连。两种祥瑞集于一身,配以描金、绿松釉等吉祥纹饰,给人一种福进家门,万事遂心之感。乾隆彩瓷以华丽富贵而著称,尤以色地粉彩器为最,故本品粉彩则更为珍贵,上绘诸彩,更能映衬彩料之妍美华丽,艺术格调上更胜一筹。

瓷香熏炉的升值空间不断扩大,而现在的价格则普遍上升了100%至200%,甚至更高。投资者如果能及早涉足,选购一些精品做长期收藏,应该会有较好的行情可以期待。

乾隆粉彩描金开光花鸟纹花觚


早期的花觚人们通常把它描述为“尊”,它是仿青铜器造型的一种陈设用瓷。其形仿自商周青铜觚,原为五供之一,五供是一组佛龛供案上供奉祭祀用品,由一香炉、二烛台和二花觚组成。

清宫内佛堂众多,各种材质的五供也为数不少,但是大多数保留在宫中,外流出宫者至今尚保持成套者甚少,往往散佚不全。该花觚虽与其它四供在流传中分开,然所幸其品相完好无损,殊为可贵。

此对花觚造型秀美雅致,结构繁缛,烧制工艺极为讲究。胎体紧实细腻,有明显的历史厚重感。釉面晶莹透澈,光亮水润。彩绘更是精彩纷呈,绘工无以伦比,精工细料,极富立体感,远观之如佳人般亭亭玉立,富丽堂皇。

器内与底部皆施松绿釉,外表黄釉为地,黄釉填涂均匀明快,浑厚润泽,至上而下分别绘螭龙纹、缠枝莲宝相花、蕉叶纹等多种繁多纹饰且寓意深刻。觚口矾红描金塑型荷叶状,荷乃象征“合”,为团圆平安之寓意。

腹部圆形双开光绘花鸟纹,绘画功力深厚,构图深思熟虑,用笔及线条极为老道其画工毕现。磷立的奇石、富贵的牡丹、苍劲的古树,笔下的细节表现的惟妙惟肖,烘托出美好、吉祥的寓意,呈现出了园林景观之韵味。

此件花觚,体量硕大,花纹繁缛,工艺复杂,是乾隆时期典型作品,应为供佛用器。而黄色彩地在各色彩瓷花觚中最为名贵,为皇家御用,因此可通过此觚窥见当年御窑厂竭尽华丽之功。

乾隆蓝釉粉彩描金开光龙凤纹大瓶


历朝历代的官窑瓷器中,什么纹饰应用得最多?非龙凤纹莫属。明洪武二年,朱元璋设立了官窑制度以来,这类纹饰在官窑瓷器中就从未间断过。

至于“龙凤呈祥”这句成语,究竟是先出现于传统文化中,还是先出现在青铜器上?这绝不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之类的伪命题,而是有实物为证。

历史发展脉络证实,龙凤是人们对权力崇拜臆念产生的图腾,自然界皆不存在。龙代表皇帝,凤代表皇后,但并非同时出现,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就开始有凤纹、及龙纹各自出现在不同的器型上,到了汉唐,龙凤纹则同时出现在金银器和玉器上。到了明永乐朝,在瓷器上同时形成龙凤居中的安排格局,才形成定制沿袭下来。

此瓶硕大无朋,气势非凡,造型则墩实凝重,釉面温润顺滑细腻,通体施蓝釉绘吉祥纹饰,开光处绘描金龙凤祥云。蓝,代表沉静、幽远;黄,象征尊贵、权力,两种色彩搭配给人赏心悦目之感。

瓶腹开光分别绘龙、凤纹饰。龙凤虽然都是祥瑞之物,但两者形象及内涵则截然不同。龙给人威严而神秘,不可亲近只可敬畏;凤则象征着美丽仁爱和富贵,龙凤结合则是太平盛世,高贵吉祥的征兆,准确的表达了“龙凤呈祥”之含义。

龙凤纹描绘的传神至极,而寓意更为深邃,龙凤穿梭于祥云里,龙纹出现时必然四海扬波、恩泽百姓;凤凰则是霞光万道、普天祥瑞之兆。昭示天下,“龙飞凤舞”国家兴旺,天下太平。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乾隆粉彩描金宝相花卷草纹凤首扁壶》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乾隆粉彩描金宝相花卷草纹凤首扁壶》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上的凤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