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哥窑瓷器鉴别 > 导航 >

南宋哥窑穿带瓶

南宋哥窑穿带瓶

哥窑瓷器鉴别 古代瓷器瓶 古代哥窑瓷器

2020-11-27

哥窑瓷器鉴别。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说一说一件圆明园的珍藏的南宋哥窑穿带瓶的故事。这件南宋哥窑珍品本来收藏在圆明园中,经过一场浩劫之后,流落在民间,演绎了一段传奇故事。

&南宋哥窑穿带瓶​

186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因清政府虐杀各国遣使,于是英国专使额尔金决定火烧圆明园。并在北京城内贴出告示:“宇宙之中,任何人物,无论其贵如帝王,既犯虚伪欺诈之行为,即不能逃其所应受之责任与刑罚也。兹为责罚清帝不守前言及违反合约起见,决于十八日焚烧圆明园,所有种种违约举动,人民既未参与其间,决不加以伤害,惟于清室政府,不能不一惩之也。”

&现藏于法国枫丹白露宫的清代龙纹编钟​

1860年10月18日,八国联军开始焚烧“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并且把圆明园里的珍藏了一百多年的各类藏品大肆抢掠,很多带不走的丝织品、书画付之一炬。这场大火一直烧到当年的腊月三十,从城内的琉璃厂都能看到圆明园的冲天的黑烟。WWw.TAocI52.cOM

&中国重金购回的​圆明园青铜兽首

这场浩劫,不但毁掉了世界建筑皇冠上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还把圆明园珍藏的当时中国最顶级的文物和艺术品全部抢光烧光,只剩下故宫里远远不及圆明园的部分藏品。圆明园的烧毁,这在世界历史中绝无仅有的,损失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惨重的。

&八国联军抢掠​圆明园现场

在火烧圆明园的第三个晚上,有两个英国兵来到前门外珠市口的一家酒铺喝酒,由于没有洋酒,掌柜的就给他们上了一壶高梁烧老白干。这俩英国兵还没喝完一斤就酩酊大醉,于是就借酒发狂,不肯给饭钱,最后掌柜的苦苦央求下,这俩英国兵把挎包留下了抵了酒钱。

掌柜的无奈,只好把挎包收下。回到店里,打开挎包一看,里面装着一尺多长、六寸多宽的黄锦盒,上面有二指宽的标签,标签上用正楷写着:南宋哥窑穿带瓶,下面还有编号。掌柜刘老六打开玉别子,掀开盒子,只见里面黄缎子的软囊中躺着一件瓷瓶。

刘老六吓得一哆嗦,他知道这种黄缎子可是皇家才能用的,心知这是皇室的物件,于是赶快把盒子盖上。抽了一袋旱烟之后,刘老六越想越害怕,私藏皇家物品,是要被杀头的。于是他趁天黑,将锦盒用布裹上,连夜送到琉璃厂的博古斋。

博古斋的老板是朱元璋后人朱晋年,听到刘老六说完英国兵用瓷器换酒钱的事后,深知这件瓷器的珍贵和事态的严重性。他沉吟半晌之后,让刘老六保证不泄露半点风声,并且让刘老六必须关了酒铺,回乡躲避风头,不要再回城里。

在得到刘老六的保证之后,朱晋年伸出二根指头,说:“纹银二百两,这物件我买了也不能卖,还不能让外人知道,只能秘密收藏。”刘老六听说有二百两银子,这可是一笔巨款,回乡也可以置办二十亩地,安安稳稳的做个衣食无忧的土财主了,于是忙不迭的应允了。

果然,刘老六拿到二百两银子后,立马关了小酒铺,散了徒弟,卷着铺盖卷儿回老家做起了土财主,从此再也没踏进北京一步,并且这件事他也从来没有对任何人提起过。

1860年,博古斋掌柜朱晋年买了一件圆明园珍藏的南宋哥窑穿带瓶,并且作为传家宝秘密收藏。直到七十二年之后,也就是九一八事变后的1932年,不知何故,这件哥窑珍品出现在北京古玩市场,但被谁收去,这件哥窑穿带瓶后来流落到何处已不可考,至今下落不明。

这件南宋哥窑穿带瓶,只是当年圆明园数以万计的瓷器珍品中的一个,当年不知道还有多少这样的珍品被八国联军带回欧美,或者流落民间,也不知道有多少在当时就毁在当时的一场毁掉人类文明的大火中。

taoci52.com扩展阅读

清雍正珊瑚红地粉彩牡丹纹贯耳穿带橄榄瓶


封建社会中的文人士大夫,仅仅沉湎于自我欣赏,而皇帝的个人喜好可以影响整个朝代艺术、审美发展倾向。雍正皇帝学养深醇,眼光极高,追求器物的至善至美,尤其对颜色釉情有独钟。

御窑厂把皇帝的喜好作为色釉调配的唯一标准,严格按照造办处提供的样品配釉烧制,生产出一批胎土细腻,体现宫廷艺术雅、秀、精、巧的高贵气质的颜色釉瓷器。

雍正年间造型胎釉和彩绘有了空前的发展,图案纹饰以花卉为主,特别是官窑产品绘画益臻精妙,可使数朵绮丽彩花婀娜多姿。其次所绘折枝花果、团花、花鸟、人物故事和山水画等也都栩栩如生,内容极为丰富。传世臻品雍正珊瑚红地粉彩牡丹纹贯耳穿带橄榄瓶就是一件代表作品。

此橄榄瓶为直口,削肩,腹部呈橄榄形,胫部微敛,圈足。颈部以一双贯耳为饰;足边有两个长方形管状穿代孔。此种器形,只有珊瑚红地粉彩一个品种,而未见其它釉色。

通体为珊瑚红釉铺底,釉质细腻均匀,色彩浓艳而不失典雅。在珊瑚红地色上绘黄色、粉色,白色三朵怒放的牡丹花,花蕊密布其间,花瓣层迭绽放,枝干辗转婀娜,色泽明暗转换自然,笔触点染细腻。绿叶布局得当,明暗反转妩媚,色泽由绿渐黄,过渡自然。国色天香的牡丹称为国花,象征富贵与华丽,被世人争相赞颂。在百转千回间为我们留下了上千年的传奇故事和眼前的繁花似锦。

此瓶的牡丹花构图主题突出,布局疏密得宜,色彩浓重艳丽,层次丰富,为清代粉彩花卉瓷器花工之翘楚,极为难得,底部白釉蓝料双圈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此书体出自徐国正之手,四平八稳跌宕有致。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一件青花款的珊瑚红地粉彩牡丹纹贯耳瓶,完全如出一辙。

香港苏富比拍卖有限公司于2004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成交过一件清代道光年制珊瑚红地粉彩牡丹纹贯耳橄榄瓶,其成交价为人民币1205248元。与之相比雍正珊瑚红地粉彩牡丹纹贯耳穿带橄榄瓶其珍贵程度与艺术水准还有些许差距,价值更无可估量。

仿哥窑粉青釉琮式瓶


这件仿宋代哥窑的粉青釉琮式瓶,通高9.9厘米,口径7.6厘米,底径7.7厘米,形状为外方内圆。该瓶釉色青白、晶莹锃亮,胎质细腻,釉面有开片纹,造型优美,制作也较精致,应该是一件不错的清仿品。

相传在南宋时期,有章姓兄弟二人,在今浙江龙泉一带烧造瓷器,兄所烧的为哥窑,弟所烧的为弟窑。哥窑以烧青瓷为主,也有淡紫色或米黄色瓷,还有“紫口铁足”之特点,同时釉面也有较多的疏密开片纹,故称为“鱼子纹”,著称于世。但由于哥窑瓷流传较少,十分珍贵,因而后世仿造者甚多。

至于其真品与仿品的明显区别何在,据笔者多年来的实践体会,大致可从如下几方面来鉴别:一是真品胎色以深灰、黑色为多,而仿品胎色特白;二是真品胎质坚细,叩之声铿,而仿品胎质疏松,敲之声响稍闷;三是真品有“紫口铁足”的特征,而仿品多以酱褐色釉涂于器口及底部,很不自然;四是真品釉面含有密集的大小气泡,因有“聚沫攒珠”之誉,而仿品釉气泡分散而不厚;五是真品开片有“金丝铁线”的审美效果,而仿品仿制开片呈呆滞感;六是真品釉面光泽柔和,而仿品釉面火光太亮,有一种刺眼感觉。

尽管文中介绍的这件粉青釉琮式瓶是清代仿哥窑之作品,但从整个造型、制作以及釉色来看,均属上乘之作,仍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穿金不如戴瓷


穿金不如戴瓷

20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古瓷片收藏市场才逐渐发展形成。近年来,一些人收藏瓷片不仅是为了学习鉴赏古瓷,而是作为美化生活的装饰品。日前,来到报国寺古玩市场,探访古瓷片的新玩法。 在一家古玩店里,一位女士正挑选瓷片。经了解,这位女士姓赵,她经常来这里选瓷片,请老板加工成佩戴的饰品,如耳环、戒指、手链、项链、胸针等。

赵女士介绍说:“在报纸上看到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写的一本书,叫《读我的胸针》,书中介绍她在执政时佩戴的一枚胸针,是用中国陶瓷碎片加工而成的。我觉得特别好看,就开始买瓷片自己学着做。”

由于瓷器本身有容易损坏的特性,一旦失掉原有完整的品相,无论曾经价值几许,其收藏价值便大打折扣了。但是,即便是损坏的瓷器,有些还是会保留较完整的图案和设计的特点,可以代表一个时期的工艺水平。特别是一些历史名窑的瓷器残片,更是如此。所以,像赵女士这样的瓷片爱好者,根据每个瓷片的特点,加上自己的灵感创意,运用传统的手工技法,使得残损的老瓷片获得新生。这种瓷片饰品,既具有中国传统艺术的韵味及内涵,又加入了时尚与现代的元素,别具匠心,不落俗套。

赵女士对瓷片有独特的见解,她认为:每个瓷片都是独一无二的,斗彩的艳丽、粉彩的秀丽、青花的端庄、青花釉里红的高贵,暗刻瓷的精细典雅,这些瓷片可以任意组合,做成配饰。瓷器摆件只能观赏,而瓷片饰品可以戴在身上,随时能触摸到历史。

古玩店的老板给我们展示出他的一些得意之作,有暖阁消寒暑的水阁凉亭、镜湖三百里只一朵的荷花、独占人间第一香的牡丹、歌声振林骑黄牛的牧童等,不同的形状,不同的故事内容,表现出丰富多彩的寓意,尤其是不完整的画片,给我们提供许多遐想的空间。长期以来,虫、花、鱼、鸟最受青睐,从近年开始,这类瓷片被具有文化格调的、有设计主题的瓷片创意组合取代,图案设计追求情趣,颜色搭配格调清新。古玩店的老板说:“这种玩法,就玩到一定境界了,只要玩到一定程度,才能知道它的美。玩瓷片就是一种乐儿,要是为挣钱就累了,这也是生活的态度,玩儿也可以展现和丰富自己的人生。”

南宋


题明妃出塞图

——黄幼藻

天外边风扑面沙①,

举头何处是中华②。

早知身破丹青误③,

但嫁巫山百姓家④。

①天外:指塞外。

②中华:这里指汉朝。

③丹青误:指王昭君不愿贿赂画师毛延寿以致被远嫁匈奴一事。丹青:丹砂和青护的简称,是绘画的原料。

④巫山:在今重庆市巫山县境内,离秭归不远,这里代指昭君的故乡 作为一位女诗人,她理解王昭君远离故乡的悲苦之情。这一朴素、细腻的情感,虽说与大诗人们的有关胡汉和亲的高论相比略显纤弱,然而,诗的本质在于抒情,在于想象,读者从诗中,可以读出女性之间的一种关照情结,这珍贵的感情,耐人寻味,是值得珍惜的。 黄幼藻(1600~1639),女,生卒年份不详,约1596年前后在世。字汉荐,明代女诗人,福建阳塘(今福建莆田)人。苏州通判黄仪之女,林恭卿之妻,她博学多才,十三、四岁便通熟经史,擅长音乐。著有《柳絮集》诗集传世,其诗多感伤之情。

由于传统文学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影响,因此在中国美术史上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里表现这类内容的中国画也很多。特别是一些文学故事,被画家绘入画卷后,在为后人提供了生动形象画面的同时,更让人领略到古代画家丰富的想像力和高超技法的表现力。金代画家宫素然的《明妃出塞图》卷就是—幅这样的作品。

《明妃出塞图》卷,图中绘西汉元帝时宫女王昭君(字嫱)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与众随行冒风出塞的情形。此图里的人物造型以契丹人为模型,形象生动、传神,用笔用墨精良,特别是对线条的丰富使用,使得整个画面里的几组人物情态更加丰富而且多有变化,局部人物群组既自身相互照应,又与整个人物群组有着且断且连的关系。画家在背景的处理上可谓独到:不着一树一石,只用几处大笔触淡淡渲染,就给人景色荒凉、长路无边、黄土漫漫之感。寒风凛冽的表现更绝妙无比,是通过对四组人物、马匹情态的生动刻画体现的:前面开路的两匹马跨步低头艰难地前进着,一旁的小马看上去有些为弱不禁风;马背上的人一个扛旗,旗杆斜向身后,另一个侧身掩面。后边一女伴在马背上,—边有—女子骑马相随。她们都用衣袖遮着睑,一副不堪风吹的样子。牵马的人也缩头缩脑的。接下来的一组人马动势较大,似在追赶。最后一人呈策马飞奔状。这一系列精妙传神的描绘,让观者感受到明妃出塞的艰难,更领略到画家长于摄情的功力。该图上鉴赏印有“笃斋审定”、“壶公经眼”、“完颜景贤精鉴”等。

关于此图的作者及时代,学界颇有争议。有人根据款字“镇阳宫素然画”,推测作者是位女道人。实际上镇阳为地名,即河北定县,也有人说是贵州某地。至于创作年代,一般认为是金代,也有认为是北宋末南宋初或元明之际的摹本。此图因与张瑶的《文姬归汉图》构图极为相似,因此有人怀疑是临摹本。

【名称】南宋 宫素然 明妃出塞图

【年代】宋代

【简介】卷,纸本,水墨,纵30.2厘米,横160.2厘米。(日)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带系扁壶


1986年浙江余杭反由出土的东汉青釉扁壶,为圆唇口,直颈,扁腹,长方形足外撇,上腹两侧有对称的衔环耳。西晋时壶体呈丰唇,直口,短颈,圆肩,肩部两侧各贴塑带翼鼠为系,壶腹扁圆,圈足为椭圆状。

壶式之—,特征是壶身扁平,肩腹部有系,便于穿绳提携。瓷质带系扁壶出现于东汉时期,是仿铜器形状制作的。

南北朝、唐、五代时期出现了一种带西域风格的扁壶。如1971年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出土黄釉瓷扁壶,敞口,短颈,肩两侧各有一带孔凸起为系。壶体扁圆,上窄下宽似核桃状,底部假圈足,扁腹两面印有胡人舞蹈图案。与此相似的扁壶还有唐三彩制品,所不同的仅是纹饰上的变化。辽宁省博物馆收藏辽暗黄釉印花穿带扁壶则带有北方游牧民族的特征,长方形口,短颈,扁圆形壶体,椭圆形圈足,周边有凹沟,共有6个系。与之相似的扁壶,在内蒙古和林格尔晚唐墓中也有发现。收藏于宁夏海原县文化馆的褐釉扁壶、蘑菇形口,短粗颈,壶体扁圆,周围有四系。元代四系扁壶,唇口外卷,短颈、溜肩、装有四系、腹侧垂直,腹面平,长条状平底,造型风格与前朝完全不同,烧造地点有龙泉窑、景德镇窑、磁州窑。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带系扁壶名称相同,然而由于历史时代不同,形状各有差异,各个时期都反映了浓厚的时代特征。

哥窑


【概括介绍】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明代《格古要论》中有这样的描述:“哥窑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 遗憾的是,宋哥窑的窑址,至今还没有被人们发现,我们只有从传世作品上去解读哥窑的历史。哥釉瓷的重要特征是釉面开片,这是发生在釉面上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开裂原本是瓷器烧制中的缺陷,后来人们掌握了开裂的规律,有意识地让它产生开片,从而产生了一种独特的美感。宋代哥釉瓷釉质莹润,通体釉面被粗深或者细浅的两种纹线交织切割,术语叫作“冰裂纹”,俗称“金丝铁线”。哥窑瓷土脉微紫,质薄,有油灰色、米色、粉青色三种瓷釉彩,表面满裂纹。因为土质含铁量较高,烧胚时发生氧化,瓷器胚呈紫黑铁色,瓷器没有涂釉的底部显现瓷胚本来的铁色,叫“铁足”,而釉彩较薄的口部呈紫色,叫“紫口”,俗称“紫口铁足”。一般来说,大器小开片者和小器大开片者颇为珍贵。由于哥釉瓷细致、精美,以后各代对它都有仿造。特别是到了清代,还出现了一个仿哥釉瓷的高潮。到了清朝后期,哥釉明显地不如清前期,颜色越来越深,开片越来越细碎,釉面甚至出现凹凸不平的疙瘩釉,胎质也变得疏松。

【名称由来】

相传宋代龙泉章氏兄弟各主窑事,哥者称哥窑,为宋代名窑之一。窑名最早见于明初宣德年间的《宣德鼎彝谱》一书,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嘉靖四十五年刊刻的《七修类稿续稿》称“哥窑与龙泉窑皆出处州龙泉县;南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窑,生一所陶者为哥窑,以名故也,章生二所陶者为龙泉,以地名也。其色皆青,浓淡不一;其足皆铁色,亦浓淡不一。旧闻紫足,今少见焉,惟土脉细,釉色纯粹者最贵;哥窑则多断纹,号曰百极碎”;《处州府志》又载:“从其兄其生一,所主之窑,皆浇白断纹,号百极碎,亦冠绝当世”,曹昭《格古要论》,“旧哥窑色青,浓淡不一,亦有紫口铁足”。

清代蓝浦《景德镇陶录》卷六“镇仿古窑考中关于”哥窑的记载,哥窑,宋代所烧,本龙泉琉田窑,处州人章姓兄弟分造,兄各生一,当时别其所陶,曰哥窑。土脉细紫,质颇薄,色青浓淡不一。有紫铁足,多断纹隐裂如鱼子。釉惟米色、粉青两种,汁纯粹者贵,唐代《肆考》云:古哥窑器,质之隐纹如龟子,古官窑,质之隐纹如蟹爪;碎器纹则大小块碎。古哥器色好者类官,亦号百极碎,今但辨隐纹耳,又云汁釉究不如官窑。”

清代《南窑笔记》“哥窑”条记载:即名章窑,出杭州大观之后,章姓兄弟,处州人也,业陶,窃做于修内寺,故釉色仿佛官窑。纹片粗硬,隐以墨漆,独成一宗釉色,亦肥厚,有粉青、月白、淡牙色数种。又有深米色者为弟窑,不堪珍贵。间有溪南窑、商山窑仿佛花边,俱露本骨,亦好。今之做哥窑者,用女儿岭釉加椹子石未,间有可观,铁骨则加以粗料配其黑色。由此,哥窑铁足,釉面莹润多断纹,风格特征近类南宋官窑。哥窑器以纹片着称,其中多为黑黄相交,俗称金丝铁线。

南宋官窑


一、南宋官窑的历史演变

宋代(北宋960-1126,南宋1127-1280年)是我国陶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的时代。 江南一带由于其富庶的地理条件和以外贸易的发展,已形成商业繁荣、人口密集的城市。临安(今杭州),是当时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又是最大的消费城市。还有明州(今宁波)、越州(今绍兴)、温州、婺州(今金年)、处州(今丽水)等地,这些市镇,历史悠久,瓷业甚为发达,既是瓷器生产中心,又是瓷器消费市场和销售集散地。越瓷、婺州窑瓷、龙泉青瓷已久负盛名,各树一帜。 "靖康之难",标志着北宋五朝的灭亡。中原地区诸名窑被毁。宋高宗赵构避逃东南,定都临安,建立了南宋朝庭。在杭州凤凰山设立修内司官窑,并在乌龟山八卦田郊坛下附近另建新官窑。内窑和新官窑集中南北的精工巧匠,烧造官庭和达官贵人需要的青瓷。这是北宋汴京官窑的继续,历史上称为南宋官窑。 据南宋人叶寊的《坦斋笔衡》一书中记载说:政和间(北宋1111-1117年),就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宗遗制置窑 于修内司,造青器, 名内窑,澄泥为花,极其精制,釉色莹沏,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侔矣。此段文献资料是迄今发现的关于南宋官窑历史的最早文字记载,后人研究都多以此为考证。文献说明,北宋时期已烧制官窑。南宋官窑继承了北宋官窑的技术和制作方法。文献把南宋官窑划分为"修内司"和"郊坛下",前者"名内窑",后者系"别立新窑",并明确指出新窑"比旧窑大不侔"。 据浙江省文管会1956年所发掘出来的一座南宋乌龟山窑址已确认了郊坛官窑的存在。但文献所指的"修内司"官窑址迄今未发现,有考古专家提出,抑或是它和郊坛下仅是一处窑 址的两 种称谓,这也有特研究与考古发现的印证。

二、南宋官窑瓷的特点 明初曹昭的《格古要论》在描述官窑瓷器说:"官窑瓷宋修内司烧者土脉细润,色青带粉红,浓淡不一,有蟹爪纹 紫口铁足"。明人高濂在《遵生安笺》里进一步说明杭州官窑青瓷的特征是"色取粉青为上,淡白次之,油灰色之下也;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之下也。" 在已发掘的杭州乌龟山郊坛官窑窑址中发现很多瓷片与窑 具,胎质呈黑灰或灰褐色,胎质轻薄、釉层较厚、釉色有粉青、蜜腊黄等色,器型常有盘、碗、碟等,还有仿古器皿是受北宋徽宗提倡仿古复古的影响,作为宫迁陈设用品;郊坛官窑遗址出土遗物较为丰富,其特征与历代文献记述相符合。 南宋官窑瓷的釉色,主要是粉青色、依色谱的颜色分,是极浅的蓝绿色,但也有以灰色绿色、黄绿色色调为主的。具有良好的乳浊性和釉层丰厚的多次釉,在质感上追求璞玉的效果。 南宋官窑瓷的胎土有黑褐色、灰褐色、灰色及红褐色等,但以黑褐色占大多数,所谓"紫口铁足"是由于黑胎上釉后,口部及凸棱部位釉向下流,因而造成口棱部釉薄,而显现了胎色,这就是"紫口"。至于"铁足"则是指圈足部份的黑铁色了,南宋官窑的釉极厚,故便有"原釉薄胎"之说法。 南宋官窑瓷多有纹片,有大小开片,亦称文武片。纹片有疏有密,有深有浅,以冰裂纹等大纹层为主,所谓"冰裂纹"者,如同冰糖、云母一般,层层而下,多角形的开片,显白色的纹路,由于机会不多,较为特殊。釉面出现的纹片原是一种缺陷,它由于制作过程中工艺处理不当,胎釉膨胀系数相差过大,使釉面发生裂纹,但我们的祖先巧妙地利用这种缺陷美,作为装饰瓷釉的特殊手段,使这种釉面纹路通过工艺的调整,控制裂纹的大小和疏密,形成纹片碎路,纵横交错,极不规则又在规则之中。经过人工染色,从而达到所谓"金丝铁线"的艺术效果。 南宋官窑瓷的造型,品种包括很广,以陈设用瓷为主,有文房用具,也有日用器皿及装饰瓷,如尊、壶、琮、炉、瓶、碗、碟、洗样样都有。器型多仿自周、汉古制。造型严谨肃穆,古风朴朴,又配以"紫口铁足"更显得风韵别致、古色古香。官窑瓷器以小型器为多见,体积不大。但是它所表现的气度,却仍然不可漠视。 南宋官窑青瓷,主要表现的不是在它的装饰,而在它本身如玉泉般的、庄重的、典雅的、神秘的自然美。在艺术风格上以釉色取胜,以造型见长,以纹片著称,这些制品反映出东方民族谆厚朴实,崇高古雅的独特艺术风格。 官窑所烧的都是宫廷御用器,因此,要求制作都尽量完美,早期作品为了使器身全部敷釉,盘洗等器一般都以支钉装烧,唯支钉较汝州官窑为大且粗,数目甚至有多达二十枚者。晚期,则多以垫托垫烧,虽然是底留下一道无釉的痕迹,但涂上一层铁质护胎浆成"铁足",使制品更富特色。 南宋官窑瓷既继承了北宋汴京官窑瓷、河南汝官窑瓷等北方名窑的造型端庄简朴,釉质浑厚的特点,又吸收了南方越窑、龙泉窑等名窑的薄胎厚釉,釉面莹沏,造型精巧之精华。北艺南技的结合,创造了我国青瓷史上的顶峰。而且对世界文化艺术方面也是一个伟大的卓越的贡献。 南宋王朝覆灭之后,官窑被毁,工匠失散,技艺失传,故传世珍品较少。一九八九年,在香港以2500万港币拍买的一件南宋官窑青瓷,创造了中国古陶拍卖史上的最高纪录。

三、 南宋官窑瓷的恢复和发展 1950年,周总理在日理万机中对恢复南宋官窑瓷作了批示:希望有关科研生产部门尽快弄清碎纹釉青瓷的原料、配方、烧制工艺,恢复古名窑。 直到1976年,南宋官窑的恢复试制工作才全面开始。杭州瓷厂承担了研试任务,1978年,仿官窑灰青釉和月白釉二类试制品研制成功。1986年,杭州南宋官窑研究所成立。同年,研制成功南宋官窑粉青金丝纹片瓷。 近年来,杭州瓷厂杭州南宋官窑研究所仿制的南宋官窑,不但继承了原有的以釉色取胜,以纹片著称,以造型见长之三大优点,而且又发展了刻、画、浮雕、堆塑与釉色结合等多种装饰工艺,丰富了造型,增添了艺术感染力。在一九八七年国家轻工业部优质产品评比中,仿南宋官窑菊瓣碗,双弘贯耳瓶、果盘、葵口碗等十九件(套),新研制的十二锦瓶现代造型在全国同行产品质量评比中夺魁。荣获一九八七年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一九八八年,在北京举行的国际博览会中荣获银牌奖。

玫瑰带刺,瓷砖带辐射?


我们一般认为墙体有辐射,但也想不到,瓷砖也有辐射;按照科学的理解,瓷砖产品的原材料来源于石粉、石英粉、长砂粉、锆石粉等矿土,这些原材料在蜕变过程中放出一种特殊的射线,产生辐射。而根据断定,装修几大辐射源头,瓷砖竟然是第一位!总体的建议是:只有A类标准的瓷砖才可以用作我们家里的装修。因此在选购瓷砖时要查看放射性报告,就是看最后结论是否为“A类”。还有啊在装修时尽量不要将室内全部用瓷砖装饰,如果要选砖,最好选择亚光砖。如果已经使用了抛光砖,平时家中尽量开小灯,要尽量避免灯光直射或通过反射影响到眼睛。

应该如何规避瓷砖辐射

瓷砖真的有辐射吗?

瓷砖的原材料是石粉、锆石粉、长砂粉、石英粉等,这些材料有放射性。有些厂家为了避免侵蚀,便于去污、会在瓷砖表面涂一层“釉料”(釉面砖),加入锆英砂作为乳蚀剂,锆英砂中放射性核素的含量都比较高。=

放射性瓷砖对健康有哪些损害?

体内辐射

主要是氡的辐射,氡是一种有放射性的物质,对脂肪有“亲和力”。人体吸入大量的氡,会影响神经系统,使人精神不振。如果长期吸入大量的氡,它在人体内部的辐射会使细胞发生异变,进而导致肺癌。

体外辐射

原材料中的镭、钍等衰变产生的γ、β射线。γ射线会穿透人体,破坏淋巴细胞,从而使免疫力降低。β射线的射程较短,对小孩的影响较大。

哪种瓷砖的辐射大?

白色瓷砖

氧化锆等增白剂产生辐射,危害人体健康,而抛光砖中超白砖的辐射则更强。因此除非釉面的釉料本身就是白色,否则大白砖不适合大面积铺贴。越白的瓷砖,含有的添加剂越多,辐射越大。

深色瓷砖

越深的瓷砖,含有的放射性越多。在釉面砖中,红色瓷砖放射性最强。深色瓷砖放射性较为严重。

该如何避免这些辐射?

1.购买超白砖要小心

使用抛光砖,平时尽量开小灯,避免灯光直射或通过反射影响到眼睛。

2.儿童房、卧室不宜铺瓷砖

儿童的房间不要铺设瓷砖,对抵抗力较低的孩子来说,危害不容忽视。同时,由于床的高度一般较低,人躺在床上,正在氡的较强辐射范围内。

3.不要使用强酸性清洗剂

虽然瓷砖的放射性不会因为清洁剂所产生的化学反应而加大,但如使用强酸性清洗剂清洁瓷砖,会造成瓷砖加速老化和表面粉化,增大人体吸入瓷砖粉末的几率,危害健康。

4.开窗通风

日常要多开窗户,使空气流通,保持清新,可以减少瓷砖对人体的辐射。

5.瓷砖破损后要及时修补

破损的瓷砖微粒掉入食物当中不易被发现,而且破损的瓷砖粉末更容易经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危害。

6.瓷砖避免大面积铺装

在装修时尽量不要将室内全部用瓷砖装饰。如果要选砖,最好选择亚光砖。

瓷砖的四种危险情况

1

购买釉面砖需多加留意

釉面瓷砖是在瓷砖基底上施以一层釉料,釉面耐磨性比较差,多用于厨房和卫生间的墙面。釉面瓷砖的原料大多来自天然矿物,这些矿物中都含有一定的铀、钾等放射性物质。而这些放射性物质在经粉碎、高温、烧结等物理化学过程后仍有放射性。

2

深色釉面砖放射性污染严重

颜色越深的瓷砖,含有的放射性物质越多,辐射性就相对越大。详细来讲,在所有的釉面砖中,红色又严重,如将军红、杜鹃红等的瓷砖放射性相对其他颜色更高。

3

儿童房避免铺瓷砖

氡密度较大,在室内一般会悬浮在距离地面一米以下,越低所含氡的浓度就越大,所以,儿童房尽可能不要铺设瓷砖。

4

超白砖辐射大

抛光砖在生产过程中,为了达到增白的效果,会适量添加硅酸锆,而一些企业为生产超白砖过量添加,可能导致瓷砖辐射超标。如果使用了抛光砖,平时家中尽量开小灯,要尽量避免灯光直射或通过反射影响到眼睛。

选购瓷砖的小技巧

1

主要是看瓷砖表面是否有黑点、气泡、针孔、裂纹、有无划痕、色斑、缺边、缺角。玻化砖还要注意是否有漏抛、漏磨等缺陷,是否变形。看瓷砖的吸水率,用水滴在砖背面,扩散面积越小,吸干时间越长,吸水率越低,质量越好;查看底胚商标标记,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底胚上都有清晰的产品商标标记,如果没有的或者特别模糊的,建议慎选。

2

就是掂分量,试瓷砖的手感。同一规格产品,质量好、密度高的砖手感都比较沉;反之,质量较次的产品手感较轻。

3

通过敲击瓷砖,听声音来鉴别瓷砖的好坏。

4

开箱检验,看有无破损,将不同箱产品各抽出一片,平铺后看有无色差,尺寸有无大小。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南宋哥窑穿带瓶》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南宋哥窑穿带瓶》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哥窑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