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的莲花纹 > 导航 >

雍正粉彩描金缠枝莲花草纹莲花烛台

雍正粉彩描金缠枝莲花草纹莲花烛台

古代瓷器的莲花纹 古代莲瓣花纹瓷器 古代瓷器上并蒂莲花

2020-11-28

古代瓷器的莲花纹。

《雍正行乐图册页》图中,身为一国之君的胤禛着穿西洋文艺复兴后期、新古典时期的贵族服装,头戴假发,洋溢出一派异国情调。由此可窥对西洋文化的态度是何其开放,胸襟又是何其广阔,这种开放思想在雍正朝御瓷制作中早就予以体现,并且得到广泛的应用。

莲花是我国的传统装饰题材,瓷器上的莲花纹是从佛教艺术中提炼出来的。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经济文化和佛教的影响,莲花纹表现形式日趋多样,花纹种类日益增多,无论是皇家、民间还是在儒、释、道艺术中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此对莲花烛台器型以西方十八世纪巴洛克风格的银饰烛台为模板,并且融合传统造型以及纹饰,为当时督陶官唐英的新创样式,呈现出精致、细腻、繁缛和中西文化融合的艺术效果。整器绘画纹饰卷叶繁花,枝蔓缠绕,色泽丰富华丽,效果和谐,给人以清雅隽永之感。

莲花烛台釉层丰腴平滑,釉面娇翠欲滴,色泽柔和静雅,颇具玉的质感,富于立体之感;绘画则富丽堂皇,寓意吉庆瑞祥,金玉满堂。烛台上部以五朵莲花为主体,中部作锥柱形连接到底座,底座为碗式高足;烛台底部施松绿釉,蓝料双框楷书“雍正年制”双行四字款。

莲花为佛教中象征圣洁的标志,因此在本件器型上亦占有显著位置;五头烛台以巴洛克风格造型自底部向上延伸,每一头烛台塑型粉彩莲花,呈一上四下莲瓣围绕之势;底座亦绘有莲花纹饰与烛台缠枝莲花草纹饰相互呼应,重重推跌,极富装饰美感。烛台底部亦绘花草纹以作反衬,宛若水中倒影,设计巧妙。

本对烛台造型优雅秀美,纹饰富丽堂皇,并以金彩描器物边缘,工艺精湛,显示出脱俗的皇家供器风范, 将雍正时期官窑瓷器唯美优雅的艺术风韵充分表现出来,为中国陶瓷史上显赫彪炳的珍品。

taoci52.com编辑推荐

乾隆粉彩描金缠枝莲纹亭台式香薰


中国人用香的历史非常的早,早在先秦时期,香料就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从宫廷庙堂到街巷民居,从士族贵胄到布衣百姓,都有随身佩戴香囊和插戴香草的习惯。

西汉时就有明确记载以焚香来薰衣的风俗,衣冠芳馥更是东晋南朝士大夫们崇尚盛行的高雅举止,谢安挥舞衣袖布下棋子时;右军甩动长襟运笔写下兰亭时,那随衣飘拂的幽香千年不灭。

此对香薰最难能可贵的是奇思妙想的造型设计,让人过目不忘。其制作难度之大,非常人可以想象。此器分为三段,底座造型稳固,坚如磐石,象征大清朝之“江山稳固”,亭住之下而上呈托天之举,顶部塑亭台两层,金碧辉煌,最顶端塑鎏金宝顶,其光芒熠熠生辉以彰显皇权之显赫。

此对香薰上部屋顶形,其盖上有铜鎏金六凸脊,脊上饰夔龙纹饰,盖钮为鎏金镂空缠枝花卉。中间一节六面均有镂空夔龙纹装饰,可以散发香气。上部两节,均为绿地组成的缠枝莲纹饰,饰变体夔龙纹。下部纹饰以蓝珐琅釉为地,四面均掐饰缠枝莲花。鎏金迥纹形六足。此炉设计独特巧妙,器型规整端庄,绘画线条娴熟,纹饰精美绚丽,体现了乾隆时期最为高超的艺术水准。

若要一句话形容,就只有“鬼斧神工”来概括了。此香薰造型极为繁缛,构思极为巧妙,繁缛而不累赘,给人极强的心灵震撼。整器通绘缠枝莲宝相花纹,绘工精细无比,色彩丰富,衬托此造型恰到好处,尊贵而不庸俗。它所呈现出的美感,第一眼就能传递给你,给人感觉就像至身于天堂般的享受。

此香薰乃乾隆万寿节贺礼之一,不仅制作精美,创新也相当独特,它使香气带着对皇帝之万福万寿的祝福,通过此器弥漫于皇宫之中,可谓妙哉!

清代乾隆青花粉彩描金缠枝花卉纹苹果尊


乾隆时期关于壁瓶之烧造,清宫档案中曾见有多处记载,如乾隆十年《清档》中有:“四月初八日,唐英呈进制得……在厂拟造得新样轿瓶与陈设小件数种均进呈鉴定”。

本品制作精美,通体以青花粉彩装饰,腹部绘青花卷草纹花卉,整体格调清新,别具艺术魅力。整器以青花粉彩为装饰,结合透雕技法,施彩华美。这种在一件器物上施多种彩或同时以各种彩绘工艺制作的乾隆粉彩,可说是集多种陶瓷工艺成就于一身,充分反映了乾隆朝制瓷工艺的精湛。

本品其造型经典,成型不易,且青花发色纯正,浓淡有致,瓶腹所绘花卉神态生动、逼真,线条流畅,气韵传神,胎质致密,釉色洁白温润,不可多得,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此外,本瓶所采用的青花粉彩技法在工艺传承角度也有着重要意义。清代御窑盛行仿制明代瓷器品种,青花、斗彩、各色一道釉均多有仿作,唯有青花五彩器在康熙朝以后即基本绝迹。本品所采用的青花粉彩工艺是以釉下青花与釉上彩料共同组成纹饰图案的一种装饰技法,与明代青花五彩可谓一脉相承,这可以说是乾隆朝的一次新生。

本品之装饰艺术深深体现乾隆皇帝追求清雅的审美性格,例如纹饰白釉为主青花粉彩相互交织,为整体装饰风格奠定了简约的基调,主题纹饰亦然,留空之多更能映衬花卉之神韵。

乾隆青花粉彩描金缠枝花卉纹螭耳尊


青花粉彩是乾隆时期由斗彩演化而来的创新品种,绘画工艺复杂,烧制难度极高,但烧造出来的瓷器色彩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因而深受乾隆皇帝的喜爱。此尊不仅形制优雅,富丽堂皇,画工和色彩更是出类拔萃,代表了乾隆时期御用观赏瓷器瓶的最高工艺水平。

乾隆时期的瓷器,无论是青花、斗彩、粉彩、洋彩以及仿生瓷都极为别致。粉彩是乾隆彩瓷的主流,往往集压印、剔划、绘画、开光、色釉、镂空、堆塑、描金等多种装饰技法于一件器物上。应该说乾隆时期的粉彩既有继承了雍正时期的瓷器装饰雅静的风格,也有重色浓彩、锦上添花之作。

从这件瓷器的装饰风格中,我们不难看出雍正粉彩瓷器的装饰遗风。另外,清宫内务府造办处乾隆时记事档中记载了许多乾隆时景德镇御厂为宫廷制瓷的史实,乾隆帝偏爱茂美芬华之饰,对有些粉彩器物的用途、型体、花纹的要求常有御旨,制作前要有画样或木样,审查后才能正式烧制。

此尊圆口,粗颈,垂肩,圆腹,圈足。肩、腹相交处对称置透雕螭龙耳。通体以青花粉彩装饰,腹部绘缠枝花卉纹,整体格调清新,别具艺术魅力。整器以青花粉彩为装饰,结合透雕技法,施彩华美。这种在一件器物上施多种彩或同时以各种彩绘工艺制作的乾隆粉彩,可说是集多种陶瓷工艺成就于一身,充分反映了乾隆朝制瓷工艺的精湛。

乾隆 青花粉彩描金缠枝花卉纹螭耳尊 尺寸:

口径:12.7cm

高:32.7cm

足径:17.5cm

缠枝纹瓷器


缠枝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起源于战国时,作为传统装饰中的一种,缠枝纹有着它独特的特征。在明代的时候,缠枝纹是很流行的,它将植物的藤蔓相互交叉和缠绕,之间呈现曲线形或者圆形,波浪直线流转在瓷器上,之间还会穿叉一些花朵、果实之类的装饰品。

唐代是一个民族融合的大好时期,而这个时候的装饰物样多采用花卉,所以唐代的缠枝纹能够和华回忆起勾勒出一片梦幻的花园,自由的伸展着藤蔓,鲜花盛开在期间,每一片树叶,每一片花朵都好像在倾诉者致敬的故事。

唐代政治经济文化都是很繁盛的,正是这样的时代,才会对工艺的要求更上一层楼,唐代人对自己的工艺是很有自信的,的确他们也做到了,在审美上的创新与变化,给唐代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时的改变,更是一个时代的繁荣昌盛,这些和缠枝纹和花卉在一时的表现过程中,彰显着自己独特的美丽。

元代延续着将花卉作为缠枝纹的一种主要组成部分,表达了飘逸豪放的性格,以及追求恬静舒适的生活的一种向往,为了满足大家的需求,这个时候的纹饰在延续花卉温婉的性子的同时,也带有了元代游牧民族的粗狂豪情,缠枝纹中的花卉变得更加的饱满华丽。

明代的时候,缠枝纹还是比较单一,没有质量上的突破,直到西方那绘画精神的传入,才打破里缠枝纹的古板,增添了许多其他的图案,使得其更加的丰富,也更迎合了当下人们对于审美的追求,虽然融合了游牧民族的异域文化,但是它始终是围绕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在前进,是代表吉祥的文化。

中国缠枝纹在一步步的做出改变,一步步的创新前景,是民族文化的融合,更是与世界的接轨,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大放异彩,更好的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作为瓷器上最常见的一种纹饰,它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喜爱,广泛运用于陶瓷家具、剪纸碑刻当中,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

对于喜爱缠枝纹的朋友,可以选购带有缠枝纹的器物,每一根藤蔓的变化,都是富有动感的,是优美生动的,它的历史源远流长,它的生命力将经久不衰,它的寓意是生生不息,是吉祥蔓延。

乾隆粉彩缠枝莲纹盖罐


此件乾隆粉彩缠枝莲纹盖罐胎釉较精细,按照清代官窑的盛衰变化情况,其胎釉的精细程度和光泽都具有乾隆官窑的特点。此外,该瓶的釉面和彩面,经过二百多年的自然受旧,火气全消,皮光柔和,没有半点人工作旧痕迹,为胎釉鉴定又添了一层保险。

所以有些古朴气味,而它自身的秀丽曲线,又为造型增添了几分典雅气氛,这种修短合度,古朴典雅的表现艺术,完全合乎乾隆官窑粉彩瓷器的造型特点。

此盖罐体型硕大,敛口丰肩,满腹圆足,配宝珠钮坡形盖,盖面及器身满绘缠枝莲纹,勾描精致,线条准确流畅,且制作精良,造型秀雅,为不可多得之精品。

缠枝莲纹又名“万寿藤”,是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因其结构连绵不断,故又具“生生不息”之意,配以宝珠钮相衬寓意吉庆。

罐身通体装饰缠枝莲纹饰,图案富丽华贵,构思精细,构图繁密,画面极具凹凸感,层次清晰。该器雍容华贵的皇家气息,成为最令收藏着梦寐以求的珍品之一。

乾隆 粉彩缠枝莲纹盖罐(尺寸):

口径:19.6cm

高:51.5cm

足径:23.6cm

雍正粉彩描金花石纹笔筒


笔筒乃文房雅器之一,中空以纳笔,是其最初也是延续至今的特质。“唯殷先人,有典有册”,发端甚早的中华文明,最自觉的将历史的经验加以勤奋的传承。

文化,囊括了一切它所触及的物质世界。书典必有刀笔,笔从人而行走撂握,久而久之,不便贮存携带,便有笔盒容纳,书案之上,则有笔筒承之。

御窑笔筒,为清代宫廷文房珍贵品类,在清宫档案中即可见到皇帝钦命御窑厂烧造瓷制笔筒之记载。雍正时期,瓷制笔筒的烧制也达到了鼎盛时期,不仅品种繁多,有青花、五彩、斗彩、釉里红等等,而且装饰图案丰富,具有浓郁的文人生活气息。

此件笔筒呈圆筒型,笔筒内外胎釉润白细密,釉水肥厚,触摸有滋润之感觉,胎体厚重,把玩时手感极佳。器身以墨线勾勒,用粉彩渲染描绘菊花石纹;画面注重写实,一花一叶,临风带露,娇娆可爱,众花布局看似分株独立,实则顾盼有情,气通意合。

菊花象征长久,因在秋季开放,故为秋的象征,甚至把九月称为“菊月”;因为菊与“据”同音,“九”又与“久”同音,所以菊花也用来象征长寿或者长久。

底部施蓝釉双框书“雍正年制”楷书款。整体造型秀雅,施彩柔美,画法工整精细,将叶脉清晰,枝干苍劲,花朵温润典雅、清新别致的画面与制瓷工艺融于一体,是一件雍正粉彩文房佳器,实属难得。正可谓,文人雅趣,跃然案头!

乾隆粉彩缠枝莲纹高足供盘


高足供盘最早见于隋代,隋代高足盘盘心平坦、圈足大而高。盘壁比较直也比较浅,一般多为青瓷制品。到了清代,这类瓷器逐渐多起来,但是器型与隋代却大不相同,盘壁多为弧形,盘沿多为花口,高足成喇叭状柱足,足径较小。品种则多以为青花、粉彩为主。

乾隆帝论鉴宝藏古、好物兴艺,堪称历代国君之冠。本品为乾隆时期的神前供器之一,造型隽巧,线条起伏收放多变,极富韵律节奏之美。承盘直口外撇,外施淡绿釉;承盘外侧以矾红 “大清乾隆年制” 篆书款,通体绘缠枝莲宝相花以及吉祥纹饰。足底白胎里施松绿釉,釉色莹润坚致,圈足修整极为细致,圆润似玉,可鉴胎骨之精良,观其品质、气韵皆与当时御瓷无异。

此器为唐英令谕旨所督造,供器造型典雅古穆,端庄规矩,釉水清亮肥润。为唐窑的旷世隽品。其呈色匀净淡雅,静谧怡人,予人之观感妙不可言。它寄托着唐英心灵深处最朴素的祈福愿望,反映了一代督陶官对官瓷的热爱。

供盘寓意古祥良善,色彩富丽悦目,形象写实逼真,细节体现生动到位,看之令人心生欢喜。很有可能为清代宫廷中佛堂献供礼佛之用,也足为宫殿厅堂陈设欣赏之器。

通体纹饰极为精细,敷色淡雅,构图紧密,布局精妙,线条端庄细腻,格调静穆典雅;应制于乾隆年间,未见他例存世,或为孤品,殊为珍罕。本品之静穆不在于装饰华丽,而在于其内在隽永的气质,直追雍窑后尘。

乾隆青花粉彩缠枝花卉纹盘


青花粉彩是乾隆时期在斗彩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创烧的新品种,同样是先烧釉下青花,成形之后再烧粉彩,较之斗彩的表现力更强。由于烧造工艺复杂,因此成品率较低,因而传世品较为稀少。

此盘之青花发色淡雅,粉彩色泽浓艳,互为辉映衬托,给人以赏心悦目之美感。难能可贵之处是品相极好,且保存完好。装饰雍容华丽,通体点缀各式花卉,圃簇繁丽,青花粉彩相映,各尽其妍,使人仿佛置身百花丛中,目不暇接。

其设计独具匠心,画面虽繁密却不乱,花叶分布各有主次,婉转舒展,颇见柔美之姿。其笔意精美绝伦,彩料妍亮,色彩搭配与转换之妙又恐非言语可表。

此盘以青花勾勒枝叶,以彩勾卷草、綠叶、花蕾。盘心正中以紅彩绘覆瓣红月季一朵,不敷玻璃白底,唯层次分明,其画法类似西洋画风;用粉彩绘粉紅、粉黃、粉蓝浓淡各异之大小月季八朵围绕,朵朵面向中心,显得立体体感极强;外壁亦绘同样题材纹饰。全器构图茂密,丰富多姿,让人目不暇接。月季花乃紫薇科,花似玫瑰而无刺,月季花月月季季开花不断因此而故名。四季花开,寓意富贵吉祥,璀璨長春之意。

乾隆 青花粉彩缠枝花卉纹盘 尺寸:

口径:29cm

高:5.6cm

足径:18cm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雍正粉彩描金缠枝莲花草纹莲花烛台》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雍正粉彩描金缠枝莲花草纹莲花烛台》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的莲花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