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瓷文化 > 导航 >

红陶,新石器时代文化“仰韶文化”

红陶,新石器时代文化“仰韶文化”

陶瓷文化 中国古代瓷器文化 陶意瓷砖

2020-11-30

陶瓷文化。

中国最早的陶器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多为泥质或夹砂红陶,质地比较粗糙。当时烧制陶器是在露天下采用覆烧方式,故陶胎表现为砖红色而称之为红陶。夹砂红陶因其耐热性能常被用作炊具。

红陶是新石器时代出现的一种器表呈红色的陶器。人类发明陶器以红陶为主,灰陶、黑陶次之,红陶分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两种,主要原料是粘土。它的烧成原理是:陶坯入窑焙烧时采用氧化焰气,使陶胎中的铁转化为三价铁,器表便呈红色。根据陶胎粗细及含砂与否,可分为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马家浜文化等都以红陶为主。

红陶—新石器时代出现的一种器表呈红色的陶器。它的烧成原理是:陶坯入窑焙烧时采用氧化焰气,使陶胎中的铁转化为三价铁,器表便呈红色。根据陶胎粗细及含砂与否,可分为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

颜色呈土红色、砖红色或褐红色的陶器。红陶是中国最早的陶器品种之一,在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各个文化中最为普遍。10000多年前的的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江苏溧水神仙洞遗址出土的中国最早的陶器遗物主要是红陶。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马家浜文化、大溪文化等等,人们生活中使用的陶器,红陶占很大比例。精美的彩陶、彩绘陶,陶胎本色均是红色。以后各个历史时代,红陶的使用虽然逐渐减少,但一直没有中断。在陶器烧制到一定程度将窑内火焰的性质控制为氧化焰,在氧化气氛焙烧下,陶土中的金属铁大部分转化为三价铁,还原比值低,烧成的陶 器即呈现红色。陶土比较纯净细腻、含细砂极少者,称为泥质红陶,主要作饮食器具和盛储用具。陶土中掺有细砂者,能耐火,主要作炊具用,称为夹砂红陶。在中国考古学史上,红陶是1921年在河南省渑池县的仰韶村最先发现的,因此称这种新石器时代文化为“仰韶文化”。仰韶文化遗址里有红陶、灰陶、彩陶和黑陶等。以后随着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在许多文化遗址里都发现了红陶。

taoci52.com小编推荐

新石器时代的陶瓷


1、裴李岗、磁山文化的陶器裴李岗文化,1962年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发现而得名,据碳十四(C14)测定,距今约8千年。裴李岗文化的陶器以红陶为主,有泥质和夹砂两种,均为手制,器壁厚薄不匀,烧成温度为900--960℃。器表多为素面,少数有划纹、篦点纹、指甲纹、乳钉纹等。器形简单,仅有碗、钵、罐、壶、鼎等几种。磁山文化,1976年发现于河北武安县磁山。据碳十四测定,距今亦约8千年。磁山文化的陶器绝大部分是夹砂红褐陶,其次为泥质红陶,也属于手制,烧成温度与裴李岗陶器相近。器表多为素面或略加磨光,纹饰有划纹、篦点、指甲纹、细绳纹、乳钉纹、席纹,等等。器形较多,有碗、钵、盘、壶、罐、豆、盂、四足鼎等。磁山还发现了一片红彩曲折纹陶片,这是我国迄今最早的彩陶。2、仰韶文化的陶器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主要分布于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南部和甘肃东部,而以关中、晋南、豫西一带为其中心地区,距今约7千年至5千年,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表历程。仰韶文化的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为主,灰陶比较少,黑陶更罕见。有的遗址还发现过少量近似白陶者,质料可能是瓷土。(请注意,质料为瓷土而仍为陶器,这是以后我们区分陶与瓷时要详讲的问题。)仰韶文化的陶器在装饰上已比磁山、裴李岗文化陶器讲究,主要有磨光、拍印和彩绘等几种。纹饰以线纹和绳纹为主,篮纹、划纹、弦纹、附加堆纹等次之。仰韶文化的陶器是以彩陶为其特征的。彩是在陶器未烧以前画上去的,烧成后彩纹固定在陶器表面不易脱落。仰韶文化彩陶的烧成温度在900--1000℃之间。彩绘以黑色为主,亦兼用红色。有些地区如豫西一带,在彩绘之前先涂上一层白色的陶衣作为衬底,以使彩绘出来的花纹更为鲜明。(这一现象亦请读者注意。)仰韶文化彩陶的花纹主要是花卉图案和几何图案,也有少数动物图案。这些花纹多装饰在细泥红陶钵、碗、盆和罐的口部、腹部。彩绘原料赭红可能是赭石,黑色可能是一种含铁量很高的红土,白彩可能是一种配入熔剂的瓷土。彩绘工具可能是毛笔。仰韶文化的陶器造型美观适用器形丰富,有杯、钵、碗、盆、罐、瓮、盂、瓶、甑、釜、灶、鼎、器盖和器底座等,以小口尖底瓶最有特色。由于延续时间长(两千多年),分布范围广,仰韶文化可细分为北首岭、半坡、庙底沟、西王村、后岗、大司空村、秦王寨等类型,各类型的陶器在某些器形和彩陶花纹上还表现出一些特点和一定差异,本书不一一详述了。3、家窑文化的陶器马家窑文化,以1924年发现于甘肃省监洮县马家窑而得名,距今约5千年。马家窑文化的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彩陶特别发达,均为手制。器形有碗、钵、盆、罐、壶、瓮、豆、瓶、盂、杯、尊等,在造型上有自己显著的特点。夹砂陶的表面多饰以绳纹,少数饰有数道平行、折线、三角或交错的附加堆纹,泥质陶绝大部分都有彩绘,而且常在某些器物(如碗、豆、钵、盆)的里面也绘以花纹。红陶的烧成温度为760--1020℃,彩陶为800--1050℃。马家窑文化分布区域广,可以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等四个类型。四个类型的彩陶各具特色,在此不详述。4、齐家文化的陶器齐家文化因1924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广河县(原宁定县)齐家坪遗址而得名,是我国黄河上游地区上承马家窑文化,下至青铜时代早期的一种文化,时代距今四千年。齐家文化的陶器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为主,烧成温度约为800--1100℃,陶器成型仍为手制。纹饰以篮纹和绳纹最为普遍,前者多施于泥质陶,后者多用于夹砂陶。另外还有划纹、弦纹、篦纹、锥刺纹、小圆圈纹,附加堆纹等。器形主要有杯、盘、碗、盆、罐、豆、鬲、甑等。5、龙山文化的陶器龙山文化,因1928年首次在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发现而得名。后来在河南、陕西等地陆续发现了一些与其类似的文化遗存,但文化面貌有些不同。为了区别其他地域性特征,人们又将他们分别称为河南龙山文化(或后岗二期文化),陕西龙山文化(或客省庄二期文化)山东龙山文化(或典型龙山文化)等。山东龙山文化与大汶口文化具有密切的渊源关系,我们将在大汶口文化之后介绍。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是继承了仰韶文化的因素而发展起来的,年代距今4千年,可以分为早、晚两个发展阶段。中原地区早期龙山文化的陶器以灰色为主,多为手制,口沿部分一般都经过慢轮修整,部分器物如罐类还采用器身、器底分别制成后再接合的"接底法"成型新工艺。灰陶的烧成温度约为840℃。早期龙山文化陶器的杯、敞口盆、折沿盆、敛口罐、尖底瓶等器形还保留、继承了仰韶文化的某些因素,而双耳盆、三耳盆、深腹盆、筒形罐。这一时期陶器的纹饰以篮纹为主,有些陶器又在篮纹上面饰以数道甚至通身饰以若干道附加堆纹,主要原因用来加固器身。晚期龙山文化的陶器以灰陶器为主,红陶已占有一定比例,黑陶器数量有所增加。灰陶和红陶的烧成温度均达1000℃。仍以手制为主,但轮制技术革新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部分陶器已采用模制成型。主要器形有杯、盘、碗、盆、罐、鼎、甑、器盖、器座及新出现的鬲等。纹饰以绳纹、篮纹为最普遍,还见少量方格纹。6、大汶口文化的陶器大汶口文化,因1959年发掘的山东省泰安县大汶口遗址和宁阳县堡头村墓地(遗址和墓地隔大汶河相对,实际上是一个遗址的两个部分)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山东和江苏北部。距今为6千至4千多年,大约经过了两千年发展。大汶口文化的陶器以手制为主,晚期有慢轮修整和轮制陶质以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器为主,有灰陶、黑陶器和少量白陶器,还有青灰、褐、黄,等等。大汶口文化的陶器很重视器表的处理,绝大部分泥质陶都经过磨光,部分细砂陶也曾加以打磨纹饰陶器和红陶衣和彩绘外,还有划纹、弦纹、篮纹、镂孔圆圈纹、弧线三角纹以及附加堆坟等。大量镂孔的出现是大汶口陶器的一个显著特点。镂孔形状有三角、圆形、文形、长条形、菱形等几种,主要见于豆和高柄杯上。大汶口文化的彩陶数量不多,但很多有自己的特色:彩色有红、黑、白三色,有的三种用于同一器物上。彩绘一般都在器物的外部。有一部分彩绘是陶器烧成后再绘声绘色上去的,所以彩色较易剥落。有的彩绘前先在陶器表面施工一层白色或红色陶衣。彩绘丰富且别具风格,有圆点纹、圆圈纹、窄条纹、三角纹、水波纹、菱形纹、漩涡纹、弧线纹、连弧纹、花瓣纹、八角星纹、平行折线纹、回旋勾连纹、带状网纹等。器形也多有特色,主要有鼎、豆、尊、单耳杯、高柄杯、觚形杯(三足高柄杯)、高岭罐等。早期以红陶为主,晚期灰黑陶的比例上升,红陶烧成温度达1000℃,白陶约为900℃。大汶口文化的陶器以三足器、平底器、圈足器为多,这也是一个重要特征。7、山东龙山文化的陶器山东龙山文化是继承大汶口文化的因素而发展起来的,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北部和辽东半岛等处,时代距今4千多年。山东龙山文化的陶器在制法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普遍使用轮制技术。因而器型相当规整,器壁厚薄十分均匀,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山东龙山文化陶器以黑陶为主,灰陶不多,还有少量红陶、黄陶和白陶。黑陶的烧成温度达1000℃,红陶950℃,白陶800--900℃。黑陶有细泥、泥质、夹砂三种。细泥乌黑发亮,学者们称为"蛋壳黑陶"。蛋壳黑陶是山东龙山文化最有代表性的陶器,反映了当时高度发展的制陶业的水平。山东龙山文化报名以素面或磨光的最多,纹饰较少,主要有弦纹、划纹和镂孔等几种。器形较多,主要有:碗、盆、罐、瓮、豆、单耳杯、高柄杯、鼎、等。还有鬲。山东龙山文化鬼脸式鼎腿、圆环状鼎足最有特色,为其他文化所罕见。8、大溪文化的陶器大溪文化,因1958年首次发现于四川巫山县大溪镇而得名,主要分布在三峡地区及湖北省的长江沿岸,时代为距今6千至4千多年。大溪文化的陶器以红陶为主,也有一定数量级的灰陶和黑陶,及个别白陶。手制,少数口沿加慢轮修整。多为泥质陶、细泥陶,夹砂陶很少。陶器表面大多为素面或磨光,只有弦纹、划纹、瓦纹、浅篮纹、篦纹、戳印纹、附加堆纹和镂孔等,还有少量彩陶和朱绘陶。戳印纹是大溪文化特有的纹饰,它用各种不同形状的小戳子印成,主要施于圈足盘、子母口碗和豆的圈足上。彩陶多为细泥陶,以黑色彩绘为主,也有一些中间夹红彩的。彩绘纹饰较为简单,主要有:弧线纹、宽带纹、绳索纹、平行线纹、横人字纹、菱形格子纹、变形漩涡纹等。大溪文化的陶器器形主要有:杯、盘、碗、盆、钵、罐、瓮、豆、壶、瓶、釜、鼎、簋、器盖、支座等,其中的筒形彩陶瓶、曲腹杯、圆锥足鼎形罐等具有代表性。圈足大量应用,也是大溪文化陶器的一个特点。9、屈家岭文化的陶器屈家岭文化,以1954年首次在湖北京山县屈家岭发现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湖北省江汉地区,时代约距今4千至5千年。屈家岭文化的陶器主要是泥质黑陶和泥质灰陶,红陶很少,手制为主。大部分陶器为素面,只有少量饰有弦纹、浅篮纹、刻划纹、附加堆纹、以及镂孔等到,另有少部分彩陶和朱绘陶。彩陶和灰陶的烧成温度均达900℃上下。屈家岭文化最有代表性的陶器是高圈足杯、三足盘、圈足碗、长颈圈足壶、折盘豆、盂形器、扁凿形足鼎及带盖和底部附有矮圈足的甑等。屈家岭文化的陶器中有一种彩陶胎壁非常薄,厚仅1毫米左右,有蛋壳彩陶之称,主要见于碗和杯。胎色橙黄,表面加灰、黑、红、橙红色等色陶衣,然后以黑彩或橙红彩绘。这是屈家岭文化最富特色的陶器,最能代表当时制陶技术水平。彩绘陶纺轮,也是屈家岭文化很有特征的陶器。10、河姆渡文化的陶器河姆渡文化,因1973年首次在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村发现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浙江宁绍平原及舟山群岛,时代约为距离今年内7千至5千多年。河姆渡文化的陶器以夹碳黑陶的烧成温度为800--930℃,灰陶为800--850℃。陶器的表面往往饰有比较繁密的绳纹和各种花样的刻划纹,也有一些堆塑成的动物纹和彩绘。器形以釜、罐最多,另有杯、盘、钵、盆、盂、灶、器盖、支座等。河姆渡文化的陶器烧成温度较低,胎质疏松、器壁较厚,造型不太规整。11、马家浜文化的陶器马家浜文化是1959年首次在浙江省嘉兴县马家浜发现而得名的,有人认为它是继承了河姆渡文化因素而发展起来的,主要分布在浙江北部、江苏南部的太湖地区。时代约在距今7千年至5千多年之间。马家浜文化的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并有部分泥质红陶、灰陶及少量的黑陶、黑衣陶。红陶的烧成温度在760--950℃之间,灰陶达810--1000℃。陶器成形基本采用手制。器表多素面或磨光,纹饰较少,主要原因有弦纹、绳纹、划纺、附加堆纹及镂孔等。器形主要有钵、盆、盘、罐、杯、瓶、觚、尊、壶、豆、鼎、勺、支座等。早期釜多鼎少,晚期鼎豆增多。马家浜文化最独特的是一种"腰沿釜"(即腹部有一道宽沿的圜底釜)。鼎足以扁平或铲形(凿形)颇富特征,有的鼎足呈近似鱼鳍形。12、良渚文化的陶器良渚文化因1936年发掘了有代表性的浙江余杭县良渚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浙江北部、江苏南部的太湖区域,多数人认为它是继承了马家浜文化因素而发展起来的。距今约5千至4千年之间。良渚文化的陶器,以泥质黑陶最富特征,多属灰胎黑衣陶,烧成温度较低,胎质较松软。但有少数厚胎薄胎黑陶,烧成温度较高,壁厚1.3-2毫米,近似山东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灰陶烧成温度约为940℃。良渚文化的陶器成型工艺比较进步,普遍采用轮制,造型规整,三足器、圈足器较多,主要器形有杯、碗、盆、罐、盘、豆、壶、簋、尊、釜、鼎、大口尖底器等。其中大圈足浅腹盘、竹节形细把豆、高领贯耳壶、柱足、宽把杯、断面呈丁字形足的鼎都是良渚文化有代表性的器物。罐形豆和鱼鳍形鼎足则与马家浜文化很相似。

陶瓷知识:淄博的古陶文明(新石器时代到夏)


陶的起源大约发生在一万多年前,淄博是发现使用陶器最早的地区之一。中国有舜陶于河滨、女娲炼石补天等优美神话传说,在淄博博山有供奉舜帝的窑神庙与供奉女娲的炉神庙。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最早通过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使物体的本身发生质变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推动人类社会从蒙昧时代进入蛮荒时代,具有划时代意义。它体现了人类对水、土、火等的综合认识和把握,对远古人们的生产、生活及社会组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淄博及周边陶器生产达到了令人惊叹的成就,神秘高超的技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挖掘。

故宫藏新石器时代陶瓷欣赏


红陶小口瓶,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高23.8cm 口径5.2cm 底径5.6cm。

瓶撇口,束颈,颈以下渐广,至腹中部直径最大。腹部置双系,腹以下渐内收,平底。泥质红陶。以手制成型,胎体薄厚不均,具有新石器时代中期陶器的特征。

磁山文化因最初于1972年发现于河北省武安县磁山村而得名。据科学测试,其年代约为公元前6000~前5600年,属于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从这件小口瓶的陶质和形制分析,可能是一件盛水器。

红陶盂及支座,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通高20cm。盂:高9.5cm,口径10.5cm,底径11.3cm

盂(yú 音于),平底,底径略大于口径,口两侧有圆形饰物。夹砂红陶,表面粗糙。支座由三个独立的支架组成,支架上有类似四边形支托,下为圆形圈足。盂可以用来盛放食物与水,当它放到支座上时,就可以被加热。陶土里夹砂能够提高陶器的耐急热、急冷性能。在磁山文化陶器中,支撑炊器的支架颇具特色。

红陶出现较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已有发现。河北武安磁山文化、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等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均以烧造红陶为主。夏、商以后,红陶的烧造逐渐衰落。

彩陶几何纹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高16.4cm,口径37.4cm。

盆折沿,深直腹,圜底。泥质红陶。口沿及外腹部均以黑彩描绘纹饰,口沿上描绘以点定位的水波纹,腹部描绘两层三角形几何纹,两层三角形纹饰的大小及形状相同,但方向相反。可能是由鱼纹逐渐抽象演变而来。此彩陶盆的造型和纹饰具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约公元前4800~前3900年)彩陶的典型特征。

鱼纹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中的常见纹饰,著名的西安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描绘的就是一个人脸口衔鱼的形象,可见鱼和半坡人们生活的联系。

红陶平底碗,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高6.7cm,口径18.2cm,底径6.4cm。

碗敞口,口以下渐内收,平底。泥质红陶,胎壁薄厚不均。磁山文化陶器以红陶为主,碗是其中较常见的器形之一。此碗制作工艺明显带有新石器时代中期陶器的特征。

磁山文化因最初于1973年发现于河北省武安县磁山村而得名。据科学测试,其年代约为公元前6000~前5600年,属于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

黑陶双系罐,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高26.0cm,口径19.5cm,底径10.5cm。

罐撇口,圆唇,束颈,溜肩,鼓腹,腹以下渐内收,平底。胎体较薄,表面打磨光亮。通体饰五道弦纹。据科学测试,龙山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400~前2000年。

龙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得名。龙山文化陶器以砂质黑陶和泥质黑灰陶数量最多,陶器的制法虽然还在使用手制,但快轮拉坯的使用已很普遍,因此器物形体较为规整,胎体明显变薄。

黑陶与灰陶的烧造方法一样,均采用强还原气氛烧成。之所以会呈现黑色,是因为在烧成后期将窑停火封门,在窑顶孔上浇水,燃料中的碳素与蒸气结合渗入胎体即成黑色。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最为精致,其中有一种素面磨光的黑陶最具特色,其胎体薄而均匀,色泽黑亮,有的薄如蛋壳,故有“蛋壳黑陶”之美称。

彩陶钵,新石器时代青莲岗文化,高11.2cm,口径14.5cm,底径7cm。

钵圆唇,宽肩,肩以下陡收,平底。泥质红陶。器物表面施白色陶衣。肩部以褐彩留白二方连续叶纹装饰,每五片叶子组成一椭圆形图案,共五组。叶纹下饰褐彩圆点纹一周。据科学测试,青莲岗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5400~4400年。

青莲岗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因最初在江苏淮安青莲岗发现而得名。该文化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和苏北,出土陶器主要有鼎、釜、甑等炊器,豆、碗、钵等饮食器。其彩陶多用红、褐、紫彩描绘纹饰。纹饰有双弧线纹、水波纹、八卦纹、十字纹及圆点纹等。

此件由江苏邱县四户公社大墩子出土。

红陶深腹双系罐,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高14.4cm,口径9.5cm,底径6cm。

罐撇口,深腹,平底,肩部置双系。通体刻划纹饰,颈部纹饰为正反三角纹,肩、腹部装饰简单的麦穗样纹饰。这样简单的刻划纹饰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陶器装饰纹样比较简单的特点。

磁山文化因最初于1972年发现于河北省武安县磁山村而得名。据科学测试,其年代约为公元前6000—前5600年,属于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罐上的双系是为了悬挂或携带方便而设置的。

彩陶弦纹瓶,口径8cm,足径6.5cm,高21.5cm。

瓶陶质,敞口,束颈,鼓腹,腹下渐收,平底。器表光滑,上腹部彩绘弦纹六周,纹饰简洁明快,朴素大方,有很强的装饰性。此类弦纹是马家窑文化中马家窑类型彩陶的常见纹饰。

本文来源:人民网

华夏文·史·艺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本平台中注明“来源:华夏文·史·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华夏文·史·艺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华夏文·史·艺”。

二、本平台中注明文章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来源于网络,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版单位所有。

如因作品内容、侵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联系小编,请在见图文后30日内进行。

新石器时代双耳鲵鱼纹彩陶瓶


双耳鲵鱼纹彩陶瓶

双耳鲵鱼纹彩陶瓶(局部)

出生时代:新石器时代

出土地点:甘谷县

珍藏单位:甘肃省博物馆

双耳鲵鱼纹彩陶瓶,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晚期器物,1958年出土于天水市甘谷县西坪遗址,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1996年9月,国家文物局馆藏专家鉴定组将其定为国宝级文物。

双耳鲵鱼纹彩陶瓶高38.4厘米,口径7厘米,底径12厘米,泥质橙黄陶,深褐彩,小口,长颈,平底,颈部有堆绳纹一圈。彩陶瓶腹部两侧有对称桥形耳,在瓶肩部以上至近底处用黑彩绘一条鲵鱼,鲵鱼脸部器官用圆、十字、横线描绘,两只眼睛炯炯有神,酷似人形,生动可爱;头扁圆,大口露牙,长条曲折身躯,两侧饰爪形纹,尾大而扁,体上有斑纹。身躯卷曲似在游动,两只前肢仿佛在支撑着身体,使头昂起,鲵鱼的头与尾须自然相连,构图简单明了,线条奔放潇洒。

双耳鲵鱼纹彩陶瓶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代表器物。仰韶文化是距今约7000~5000年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彩陶文化,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而得名。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一带、以秦晋豫三省为核心的中原地区,以陕西大部、河南西部和山西西南的狭长地带为中心,东至河北中部,南达汉水中上游,西及甘肃洮河流域,北抵内蒙古河套地区。仰韶文化中期以庙底沟文化类型为代表,因首先发现于河南陕县庙底沟而得名。仰韶文化是农业文化,仰韶先民多在河边生活,所描绘的动物纹样主要是鱼、蛙和鲵鱼纹。瓶体上的图案准确表现了鲵鱼的特点,反映了远古人类对生活观察的细致和艺术再现水平的高超。腹部彩绘有鲵鱼纹的器物,在甘肃省天水石沟坪、武山傅家门均有发现,但在构图和创意上,甘谷西坪的这一件有其独到之处。

鲵鱼,因为“声如小儿啼”,所以又叫“娃娃鱼”,在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都有分布,但甘肃省只见于天水武都两个地区,此瓶正好发现在这一范围之内。远古时期,中国的黄河流域生活着许多不同氏族的人群,他们结成较大的部落,在文化上互相影响,经济上也有了一定的交流,但各自氏族仍然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习俗和文化特性,并各有其信仰和崇拜。同半坡的人面鱼纹一样,这件彩陶瓶上的鲵鱼图案也是器物制作者信奉的神话形象。关于这件彩陶瓶上的动物形象,考古界也有争论:一种意见认为纹案是娃娃鱼的真实图案;有专家分析人首蛇身的图案是伏羲氏的形象;还有学者认为此图为龙的原始图形。但不论是何形象,这件彩陶都让人们充分领略了彩陶的无穷魅力和幽远意境。 (刘亚珩)

新石器时代与汉代陶器的区别在哪里


成为藏家的第一要素就是要了解不同时期的藏品特色以及区别,唯有认识清楚之后,才能避免错过真品,买到赝品。尤其是陶器,时间越久,越难以辨别,因而必须要了解其区别、特点,这样才能避免买到假货。那么,新石器时代与汉代陶器的区别在哪里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说一说。

新石器时代的特点是什么?

据小编了解,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发展和制作是多元化的,无论是制作工艺、技术还是造型等,都非常独特。比如从技术和制造工艺来看,新石器时代,中国陶器分为南北两大地区类型,手法有捏塑法、泥片贴塑法、泥条盘筑法等,手制的网站之时小器物,很少见到大件。

泥片贴塑法是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发展特色,多集中在黄河流域,像大地湾、磁山文化、裴李岗、北辛文化前期都有出土过类似的陶器,到仰韶文化时期才开始生效泥条盘筑法。

汉代陶器的特点是什么?

汉代陶器的发展非常快,而且种类丰富,尤其是在先秦时期,陶器的发展为后期汉朝的辉煌奠定了基础。汉代陶器的特点主要集中在三种陶器上,分别是灰陶、硬陶和釉陶。

灰陶是汉代陶器的主系,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它的制作工艺笔记爱哦高,颜色是青灰色的,火候比较均匀,烧制温度达到1000度以上,因而质地非常坚硬、表面十分光滑。硬陶主要流行于长江以南,烧制温度高,质地坚硬,因而被称之为硬陶。硬陶的纹饰比较多,像波状文、锯齿纹、方格纹等,都非常常见。在器型上也多以瓮、盒、壶、罐等为主。

釉陶是汉代陶器的新发明,为创新举动。釉陶的颜色是棕黄色、绿色的,烧制温度是800度左右,内部是砖红色,含有氧化铅,因而也被称之为铅釉。

新石器时代与汉代陶器的区别在哪里?

相对于新石器时代的陶器,汉代陶器规格更加完整,种类更加丰富,尤其是表面更加光滑,甚至出现带有颜色的陶器,到后来慢慢发展成为彩陶器。新石器时代陶器比较简朴,制作工艺也很简单,所以,很多陶器看起来都比较粗糙一些。

新石器时代陶器多以动物造型为主,像博物馆中收藏的一些陶器,就是以兽面为装饰,这种在早期艺术品中非常常见。到了汉代,陶器不仅有动物,更多的是人物,技艺也更加精湛。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如果想要了解更多与之相关的信息,建议直接咨询专家。另外,对于陶器的鉴定,还需要掌握各个时代的陶器制作工艺,这样才能将相似的陶器区分开来。

陶瓷知识:广东陶瓷的历史——新石器时代至西周的陶器


龙川出土的西周《双耳陶罐》(0cm口径11.5cm广东省龙川遗址出土广东省博物馆

商周时期,南方是百越部落聚居的地区。在《尚书泰誓》、《逸周书王会》、《诗经大雅》等文献和中原出土青铜器铭文中有南夷、仓吾、南瓯、南国、南海等词,指的都是南方百越部落。南方百越部落同商周王朝经常有交往,有时也发生战争。在这过程中,逐步扩大了我国南北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上述发现的印纹陶,大口圆底尊和彩绘陶器等,它对进一步研究当时广东与中原文化的关系和年代上,无疑是增添了可贵的实物资料。

仰韶文化陶器的色调


在仰韶文化陶器中存在着红、棕、橙黄、土黄、灰陶、白陶等诸多颜色,这些颜色中以红陶居多,是新石器时代中期仰韶文化陶器在色调上的主流。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仰韶陶器在颜色上的具体特征。

橙色,新石器时代中期仰韶文化陶器的色彩是以红色为基调主流,这是无疑的,但是,这个时期彩陶也有呈橙黄色的陶器,如,仰韶文化庙底沟下层和三里桥下层出土的葫芦瓶,其颜色就是橙色。这可能是为了表现葫芦经阳光暴晒后所呈现出的颜色而特意烧制出来的。这种色彩在一个遗址中有时能发现好多个,说明仰韶人烧制橙色陶器的技术相当稳定。这反映出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对陶器色彩的控制已经可以人为控制了,这是仰韶文化陶器的一大特点。这种对自然色彩的追求影响极其深远。

土黄色,该色调也是仰韶文化陶器上常见的一种,较为原始,多存在于一些大型和粗糙的陶器上,如小口尖底瓶基本上为土黄色。1957年河南陕县庙底沟出土了一件仰韶文化时期的小口尖底瓶,距今7000到5000年左右,该尖底瓶口小器形却不小,有一米多长,约能承重几十斤,为大型盛水器。从其功能上看,尖底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通、最常用的生活用具,人们才没有必要把它做成其它颜色,所以,就保持了器物烧成时的原色,而这种原色正好是土黄色。从这一点上讲,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其色彩与功能的联系是相当密切的。这一点是我们在鉴定仰韶文化陶器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红色,红陶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主色调,红陶在仰韶文化陶器中数量最多,所涉及到的器型也最广,虽说红色陶器是黄土直接烧制出来的本色,但从仰韶文化陶器看这种本色的陶器并不多。仰韶文化时期的红陶颜色基本上都是较夸张的红色,显得深红,使人看起来很舒服,器形大都做工精细,陶土选料讲究,烧造温度高,陶器表面光滑匀净,没有任何气孔和杂质,陶器的色彩掌握得特别好,通体一色,没有色彩不匀的现象。仰韶文化红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器壁较厚,很结实。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很多红陶制品都是完好无损的,而一些彩陶则大都破碎了。

灰色,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裴里岗时期就已经有了灰陶。我们知道人类最先烧制出来的是红陶,后来技术进步了才烧制出灰陶。从技术上讲,仰韶文化时期是有能力烧造灰陶的,但在考古出土的灰陶制品却不多。新石器时代的灰陶基本上都是一些炊煮器。这一点很重要,我们据此就可以确定仰韶文化灰陶的主要器形。另外,在仰韶文化时期根据实物观测,我们还看到有一些仰韶文化时朋灰陶的色彩不是很纯,其原因是带有相当多的砂烁杂质,这一点在鉴定时要引起注意。

白色,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已经有了白陶,“白陶是用氧化铁原料含量较低的类似瓷土的原料精制而成”王玉哲《物质文化史》,南开大学出版社 ,白陶这种色彩的出现是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在陶器色彩上的又一大进步,也是陶器烧造技术提高的标志之一。但是,白陶在仰韶文化时期还是比较少,各个遗址中都很少见到,这说明白陶在当时也是一种稀有的产品。白陶的陶土淘洗较为精细,烧制时在技术上要求很高。但是,我们在鉴定时应当清楚一点,即使仰韶文化时期白陶的陶土淘洗得再精细,它也只是一种白色的粘土,与后来我们在商周时代看到的白陶用料完全不同,因为,商周时代白陶的原料大多是高岭土。用高岭土烧制出来的白陶,其色彩要比仰韶时期的白陶好,颜色发亮,为纯白色,而仰韶文化时期的白陶,在色彩上有些发暗,这是我们在鉴定仰韶文化白陶的色彩时要注意的现象。

从目前情况来看,市场上作伪的高仿仰韶文化陶器不多见,原因就是不能很好地把握仰韶文化的色彩。现代仿品烧制的颜色往往过红;橙色,颜色发淡;土黄色就更难仿制了,作伪者往往把握不好黄土高原土质的色彩;灰陶由于考古发现少,作伪者可能不太了解,市场上很少见。白陶就更难于把握了,其色彩的烧制在仰韶时期就不是很稳定,这一点使得作伪时很难把握,目前市场上也很少见到仰韶文化白陶仿品。另外,由于仰韶文化在上个世纪20年代已经发现了,由于历史原因,从30年代开始就成为盗墓者赚钱的买卖,再加上仰韶文化区域大。所以,大量的仰韶文化陶器被人们从各地挖出,流入古玩市场。虽然,建国后这一情况得到抑制,但散落于民间的仰韶文化陶器仍不少,以上海为多。因为,当时的上海是一个大的文物市场。上海博物馆就收集了不少仰韶文化的陶器。北京也有一部分,但不是很多,所以,现在潘家园、琉璃厂等地出现的一大批仰韶文化陶器,大多数都是仿品。

新石器时期彩陶起源及特征


中国绘画艺术是在古老特殊的文明环境中产生的,陶瓷装饰绘画的起源直溯距今七八千年之前的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我国新石器时代陶器分布相当广泛,南北各地均有大量文物资料出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为黄河中、上游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等。长江中下游的其他一些如龙山文化及良诸文化也都是具有代表性的。还有齐家文化、屈家岭文化。黄河、长江中上游地区以彩陶闻名,下游地区以工艺精致的白陶和黑陶著称,东南沿海地区以印纹硬陶为代表,北方地区则以器物造型而富有民族特色。

近年来,随着文物收藏热的升温,远古彩陶器的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通过900到1000度的高温烧造彩陶。在红色坯体上用各种色料红、黑、白、黄、赭等彩绘制出不同花纹。在彩绘之前先涂上一层白色的陶衣作为衬底,烧成后彩纹固定在陶器表面而且不易脱落。从西部的仰韶文化到东部的大汶口文化都有炫丽多彩的彩陶艺术,彩陶从技法上注重色彩对比,阴阳结合,图案主要有人形纹、动物纹、植物纹、花朵纹、卷云纹、圆点纹、斜扎纹、几何纹、等多种纹样。无论器型、彩绘都反映出当时艺术家们想象的天才以及生活的印记。

仰韶文化主要发源于我国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等地。仰韶文化可分为半坡型和庙底沟型,半坡型彩陶多用墨彩绘制,流行施内彩,动物图案发达,既有强烈装饰趣味的动物图案,又不乏引人入胜的较写实的动物形象。另外几何纹样也很丰富。动物纹的陶器有人面鱼纹彩陶盆、四鹿纹彩陶盆等;几何纹主要有宽带纹、三角纹、斜线纹、网纹、波折纹等。庙底沟型彩陶一般用墨彩绘制,个别用红彩或红墨两色,彩绘多施于器物的外部和口沿上,没有发现施内彩的。动物纹样不多,有鸟纹、蛙纹、人面蛙身纹、水鸟、鱼纹等。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红陶,新石器时代文化“仰韶文化”》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红陶,新石器时代文化“仰韶文化”》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