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怎样鉴别宋代哥窑的瓷器 > 导航 >

宋代哥窑瓷器的升值空间有多大?

宋代哥窑瓷器的升值空间有多大?

怎样鉴别宋代哥窑的瓷器 宋代哥窑瓷器鉴别 瓷砖多大

2020-12-28

怎样鉴别宋代哥窑的瓷器。

宋代哥窑瓷器的升值空间有多大?。

哥窖瓷器是宋代官窑之一,由于哥窖瓷器仅供皇家使用,因此瓷器精美异常,与民窑瓷器有较大的区别。由于哥窖瓷器地位的独特性,收藏哥窖瓷器的人逐渐增多,那么宋代哥窑瓷器的升值空间有多大?

目前,宋代哥窑瓷器有的流失海外,有的被保存于博物馆,留存在市场中的十分稀少,因此应仔细鉴别。

哥窖瓷器的介绍

哥瓷是指传世的哥窑瓷,一直被很多的收藏者所垂涎,哥瓷是为了宫廷而烧制的瓷器,无论是在做工上还是造型上都是瓷器中的佼佼者,在收藏市场上更是红极一时,不仅是国家博物馆的座上宾,也是很多藏友梦寐以求的意见藏品,在收藏市场上价格自然不菲,近几年的各种拍卖会就曾惊现过哥瓷的身影。

宋代哥窑瓷器的升值空间有多大?

哥瓷作为宫廷用品,自然是世间少有的珍品,哥窑的八方碗的外壁是一种冰裂纹,而内壁又是一种百圾碎,口沿呈现紫色,而足边呈现铁黑色,因此有“紫口铁足”的称呼,线条流畅,造型清新淡雅,是哥瓷中的珍品。还有哥窑的胆式瓶,这个器型就是宋代少有,加上流畅的线条,润泽的釉色堪称世间少有。哥窑的八方贯耳扁瓶就是哥瓷的典型,别具一格的造型以及纹片的自然美观让很多的藏友对它爱不释手。

由于哥瓷本身就是宫廷所用,是世间的珍品,在我国曾经屈辱的历史上我国的很多宝贵的文物就遗失了,其中哥瓷就有不少的藏品外流,目前哥窑的传世佳品存世的并不多,在收藏市场上流通的就更加的少之又少,主要收藏在北京故宫的博物馆和台北故宫的博物馆中。所以收藏者在市场上要想收藏哥瓷就要更加的小心,以免遇到赝品。

taoci52.com扩展阅读

哥窑瓷器的收藏价值有多大


后世称“钧、汝、官、定、哥”为宋代五大名窑,但实际上,这其中有一个窑口目前还没有找到在宋代明确的文献记载,同时它的窑址发掘情况也较为模糊,就连与之相关的瓷器都要分为几类而不能一概论之,因此严格意义来说这个窑口身上的重重谜团至今仍没有明朗、统一的研究成果。这个神秘的窑口,就是哥窑。哥窑的最早记录见于元代,而关于窑址的记载在明代出现,有龙泉和杭州两种说法,明清时期哥窑瓷器的烧造属于官、民两窑均有涉及,因此窑址的争论更加复杂。但是在器物分类上,最主要的根据是历代被称为“哥窑”的瓷器特征,目前比较普遍的一个意见认为,哥窑瓷器主要有传世哥窑、龙泉黑胎青瓷哥窑和仿官哥窑三种,其中传世哥窑目前是作为鉴定的标准器。

传世哥窑主要指宋及宋以后各宫廷、收藏组织旧藏中有明确记载为哥窑的瓷器,一般明清宫廷旧藏占多数,现藏于各大博物馆中。传世哥窑一般属于厚胎厚釉,胎质主要有瓷胎和细砂胎两种,胎色主要为沉香色、杏黄色、深灰色、黑褐色及奶白色等。传世哥窑的釉的色调一般较淡,以青灰和月白为主,另有少量米黄、粉青,釉质因为乳浊不透而显得温润凝厚,釉面无光,润泽如酥。哥窑最显著的特征有三,一是“紫口铁足”特征,即在瓷器底足未施釉处呈现铁黑色,而瓷器沿口或其边缘处因为釉层较薄,因此隐纹露出胎色,故多呈黄褐色。二是“金丝铁线”纹样,这是由于哥窑瓷器遍身开片,因此出现粗疏的黑色裂纹与较细的黄色或者红色裂纹相互交织的情况,即称“金丝铁线”。三是哥窑瓷器釉面中气泡聚积,有“攒珠聚球”的称谓,这是因为釉层较厚,釉内含有气泡而布满器表,如水珠般隐现。

虽然目前学界对于哥窑仍然没有明确、统一的定论,但是在收藏界,与传世哥窑瓷器保持高度一致性并被断定为哥窑特征瓷器的一些藏品,仍然是拍卖市场上的翘楚。早在2013年,香港嘉德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就拍出了一件高度3.5cm,上口径14.2cm,下口径9.6cm的宋代-哥窑-葵花洗,其成交价已经高达3248万元。两年后,即2015年,澳门中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又拍出一件金代-哥窑-米黄釉贯耳瓶,瓶高24.2cm,口径9.7cm,底径8.4cm,成交价为4025万元,再次刷新纪录。2017年年底,在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卖会上,北京保利则拍出了一件宽7.2cm的元代-哥窑-倭角方洗,最后以2645万元成交,是近年拍卖中元代哥窑瓷器中价格最高的。

由此来看,哥窑瓷器在收藏市场上的价值是很大的,但是这必须建立在瓷器符合哥窑瓷特征要点的基础上。同时,由于哥窑瓷器的神秘,明清以后也出现了很多仿哥窑瓷,这类器物往往具有一部分传世哥窑瓷的特征,但是不能做到完备,在收藏时一定要仔细鉴别。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具有部分哥窑特征的瓷器,如果年代并没有错误,那么也可能是当时的龙泉哥窑或者仿官哥窑,不可轻易当做后世民窑仿品处理。

耀州窑瓷器有升值空间吗


耀州窑属于宋代六大窑系,在汉族的传统制瓷工艺中属珍品。与宋代的五大名窑相比,耀州窑是北方青瓷的代表。无论是在历史地位、市场价值、还是制作工艺方面,耀州窑瓷器都有很大的潜力。

早在唐代开始烧制青釉、白釉、黑釉、茶叶末釉、白釉绿彩、黑彩、褐彩以及三彩陶器等,宋、金开始主要烧制青瓷,到了北宋时期,耀州窑瓷器达到了鼎盛。

宋代耀州窑生产青瓷,其次也会生产一些酱釉、黑釉和结晶釉瓷。从唐代一直到民国时期,耀州窑瓷器的烧制从未间断,时间长达1300多年,在皇宫贵胄、寻常百姓的家里都能看见,这在中国是极其罕见的,甚至中国陶瓷协会的副秘书长、耀州窑博物馆馆长薛东星也说:“耀州窑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除了崇高的历史地位,耀州窑瓷器的市场价值也很高。耀州窑生产的陶瓷,远销亚非等国际市场,不仅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还对中西方人民友好经济往来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增加中央财政收人方面也具有积极意义。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社会需求量的增加,耀州窑瓷器的外销会得到了更大地促进,有很高的市场增值后劲。与此同时,耀州窑细致的传统工艺技术也逐渐积极影响在周围的窑场。

耀州窑的传统工艺非常的繁多、细致,制成一件耀州窑瓷器需要7种程序,17道工序,所以使得它在技术要求上较严格,制作出的瓷器不易被模仿。在民国以前,耀州窑瓷是少有仿造品的,升值空间较大。

耀州窑的工艺主要有采配原料,成分加工,泥料储备、揉练,手工拉坯、修坯,手工雕花、刻花、贴花、印花,釉药的选配、制备及敷施,匣钵、窑具的制作及装窑,火焰气氛及烧成等7个方面。

一件制品完成要经采料、精选、风化、配比、粑泥、陈腐、熟泥、揉泥、手拉坯、修坯、釉料精选、配制、施釉、手工装饰(雕、刻、贴、印)、窑具制作、装窑、烧窑等17道工序。

凡是社会生活所需的器物种类,耀州窑都应有尽有,造型精美多姿,丰富多样,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收藏家开始关注到耀州窑瓷的原因。

瓷器投资仍有升值空间


俗话说“乱世藏金,盛世藏瓷”,随着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势头,“瓷器”这一中国独创的艺术品的价值也水涨船高。近年来,瓷器拍卖市场频创新高的成交价,更引起了人们对瓷器投资的兴趣与关注。

景德镇逸品人间瓷画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国内外各种拍卖市场不断出现的瓷器高价竞拍的现象,的确为国内包括景德镇瓷器市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助推作用。”她同时认为,这种瓷器以高达几千万甚至几个亿的高价拍卖的现象,在今后仍会不断出现,“我们目前也需要这种方式来推动瓷器艺术市场的发展”。

国内瓷器专家、博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钱伟鹏日前在西安的一次投资论坛上,推介了“天物馆1号中国瓷器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这类投资产品通过成立信托理财产品的方式,募集资金在国内外购买中国各朝代精品瓷器,并通过拍卖变现。

建议:钱伟鹏认为,由于瓷器的鉴赏相对较为复杂,因此收藏鉴赏需要较高的门槛。另外,加之瓷器市场鱼龙混杂,赝品、仿品较多,为投资人的收藏增加了难度。因而,通过购买信托产品的形式来购买瓷器等艺术品,一方面有专业的团队管理信托产品,另一方面专家团队对瓷器的鉴定也有着精准的把握,因此对投资人做艺术品投资较有好处。

宋代哥窑瓷器


南宋 哥窑灰青釉海棠式炉 故宫博物院藏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它与汝、官、定、钧窑齐名,是为宫廷烧造御用瓷器的官窑,其产品历来珍贵。明代《宣德鼎彝谱》即有「内库所藏柴、汝、官、哥、均、定」的记载,清代乾隆皇帝更将哥窑瓷器视为珍品。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哥窑瓷器均为历代宫廷旧藏,加上其他流散于海内外的传世品,约计也只有三百件左右。

新用户手机号码注册,即可免费获赠2017全年《紫禁城》电子杂志

传世的「宋哥窑」与「宋官窑」一样,迄今未曾发现确切的窑址,既没在《天工开物》记载的地区—浙江省龙泉县觅到遗址和残片,也不见于宋皇室陵寝的随葬品中(宋陵多早被盗,故历史上有无,不详,此类情况与汝、官窑瓷器相同)。故至今还难以从考古角度寻找科学的佐证材料。

南宋 哥窑灰青釉贯耳八方穿带扁壶 故宫博物院藏

浙江「龙泉哥窑」

一九五六年以来,考古工作者曾对龙泉窑系的主要窑址进行过多次科学发掘,清理了大窑、溪口、金村等处窑址,发现黑胎、白胎龙泉青瓷。黑胎青瓷之胎质极薄,所施青釉较厚,釉面莹润明亮,粉青、灰青色釉面上均有大小不等的细碎片纹,亦发现有厚胎厚釉之器。

宋 哥窑青釉弦纹瓶 故宫博物院藏

历史上称此类青瓷为龙泉仿官,也见于文献,但从未称之为哥窑,因为它与宫廷旧藏的宋代哥窑瓷器风格不同。有的学者因文献中有「章生一在琉田主烧青瓷,而曰哥窑」的说法,于是将其定为哥窑;有的则又将其定为仿官窑或就是官窑。依此而论,窑址发掘品也就出现了「官」、「哥」不分也难分的现象。有的文献,如《遵生八笺》亦有此说。显然,将其定为官窑或哥窑都不合适。而传世宋哥窑也有官、哥不分的情况,当更有新说。

哥窑米黄釉葵瓣口盘 心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传世宋代哥窑瓷片的化验结果是:其化学成分与窑址出土的瓷片显然不同。此后,对龙泉窑青瓷系的其他窑址也进行了发掘,发现有类似的开片纹青瓷,于是又出现了龙泉窑青瓷有可能、或就是宋代哥窑的新论点。

哥窑遗址之谜至今尚未解开,研究者各执一说,似乎都有道理。学术问题的讨论应允许「百家争鸣」,集思广益才能使研究工作不断深入。

宋代哥窑瓷器的独特风采

宋代哥窑瓷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笔者仔细观察过,其琢器造型多以仿青铜器为本,古拙、质朴、浑厚。胎质坚致,可分为灰、油灰、黑、赭诸色。其中胎质粗松者叩之声音沙哑,胎呈土黄色,似欠火力。釉质凝厚如同堆脂,色泽有粉青、灰青、油灰、月白、灰黄、深浅米黄等多种,釉面均开有不同角度的冰裂状纹片,色浅黄者如金丝,色黑者宛若铁线,两者相互交错如织,故名「金丝铁线」。

故宫博物院藏 典型传世宋代哥窑米黄釉贯耳八方壶釉面所开“金丝铁线”纹

釉中蕴含的气泡密集,显微镜下如同「聚沫攒珠」,凝腻的釉面则光泽莹润,油滑如酥。器口沿多尖锐窄小,故厚釉难以留存而映出胎骨的黑色,此一现象传统上称为「紫口」。垂釉多在口边稍下处形成略为高突的环形带,是为哥窑瓷器之一绝,除宋代「官窑」作品外,后世各窑口作品及历代仿宋代哥窑瓷器均无此特殊现象。宋代哥窑瓷器底足工艺分为施釉裹足支钉烧和露胎圈足两种,多数器足因呈黑色而被称之「铁足」。

哥窑青灰釉葵瓣口盘 底

支烧者钉痕小若芝麻,此为宋器之共同特征。较小的器物如盘、碗等支钉数量以三个、五个为多,略大者如洗等则达六个、七个,鼎、炉的器里也多留有数量不等的支钉痕,系叠套烧所致,此后无这一烧法。露胎圈足,足背平齐或略圆,修足干净利落,手抓不起。宋代哥窑瓷器中的盘、碗器形多在晚唐、五代至宋初时最为风行,如花形口器、葵瓣六出口器和奓斗,尤以葵口折腰碗最为典型,多见于越窑、汝窑、官窑、定窑和耀州窑瓷器,八方杯造型见于钧窑瓷器,贯耳瓶、壶、鼎、炉、洗等也为宋初所盛行,与上述诸窑一样精致。可见,「宋哥窑」瓷器系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南宋 哥窑灰青釉葵花式盘 故宫博物院藏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哥窑瓷器约有五十余件,其中多为宫廷旧藏,少数来自社会流散,计有盘口弦纹瓶(原系私人收藏,一九四〇年征集自扬州)、锥把瓶、贯耳瓶(分椭圆、六方和扁方三种)、投壶式小瓶、戟耳炉、鼎、盘、碗、洗等。台北故宫博物院亦藏有原宫廷遗留的各种造型哥窑瓷器约一百九十余件(其中个别时代或许有误)。

一九九二年初,香港佳士得拍卖行曾拍卖一件宋代哥窑八方贯耳瓶(传世品),预先曾到日本等地展览,在历史上一直被认为是稀世珍品。拍卖前,港埠收藏家区百龄先生曾陪同笔者前往观赏,确是一件难得的珍品,与故宫博物院和首都博物馆藏品类似。

清 张为邦 岁朝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乾隆皇帝好古成癖,对历代古器都进行过鉴别欣赏,诸如书画、碑帖、陶瓷、玉石等精品无不留有其鉴赏痕迹,或书写或镌刻御制诗句,瓷器中尤以汝、官、哥窑瓷器为多,有的还刻有甲、乙、丙、丁等字,揣度这些珍品的优劣。有的器物还附带有明代收藏家项子京(元汴)字样的紫檀嵌金器座。清宫秘藏两幅意大利画家郎世宁所绘《弘历鉴古图》,画面中都有传世宋代哥窑和官窑瓶、炉、盘等,可见这些瓷器在乾隆时期已经十分珍贵。乾隆皇帝御制诗中亦有专门评论哥窑与仿哥窑瓷器的诗句,如:「铁足腰圆冰裂纹,宣成踵此夫华纷。而今景德翻新样,复古成不易云云。」

清乾隆 御笔辛丑岁朝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早在两个世纪以前,乾隆皇帝就曾认识到这些器物具有早年遗物的特征,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所谓传世宋代哥窑绝非是元、明时期产物。我们期望,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能够发现哥窑遗址,那时才能完全拨开所谓「宋哥窑」的迷雾。

原文作者:耿宝昌(作者系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著名陶瓷专家)

原文来源:《紫禁城》2017年12月刊《宋代哥窑瓷器赏鉴》

《紫禁城》官方授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春晚上“国家宝藏”的《丝路山水地图》到底是何来历?

风格独特的宋代哥窑瓷器


宋代哥窑瓷器的造型庄重、古朴典雅,釉色淡雅自然,尤以独特神奇的纹片为装饰而著称。清代乾隆皇帝曾写下十首赞颂哥窑瓷器的诗篇,其中《粉青葵瓣口盘》一诗中曰:“色暗纹彰质未经,哥窑因此得称名。”另一首《曝书亭集砚铭》赞道:“丛台澄泥邺官瓦,未若哥窑古而雅。绿如春波停不泻,以石为之出其下。”

哥窑是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一。宋人文献没有哥窑的记载,元人孔齐首次提及哥哥洞窑,他在《至正直记》里有“乙未(1355年)冬,在杭州时,市哥哥洞窑器看一香鼎,质细虽新,其色莹润如旧造,识者犹疑之。会荆溪王德翁亦云:近日哥哥窑绝类古官窑,不可不细辨也。”可见至晚自元未起,哥窑已被认定为宋代名窑,而且当作重要收藏对象。把哥窑列为宋代五大名窑,最早见于宣德年间的《宣德鼎彝谱》,该书有“内库所世故柴、汝、官、哥、钧、定”的记载。由于哥窑窑址至今还未找到确切公认的窑址,因此给它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但是,我们的先辈们对宋代哥窑进行着不间断的探讨和研究,特别是近代我国的陶瓷界、考古界、科技界等专家学者及工作人员,承前启后地进行深入、全面、系统、科学的研究,以已故的我国著名陶瓷专家冯先铭先生为代表,在不计其数的凡属哥窑类型的器物中,进行分类、排比、对照中筛选出为数极为稀少的器物,认定为传世哥窑瓷器。这种传世哥窑瓷器指的是元人孔齐在《至正直记》时所记载的“旧造”哥窑瓷器,而不是其他窑的产品,更不是后世各朝代的仿制品。

传世哥窑瓷器主要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国外一些大型博物馆及少数收藏家手中。这些传世哥窑瓷器造型有碗、盘、碟、洗、瓶、鱼耳炉、罐等。烧制时大多采用垫烧工艺,个别用支钉支烧。胎色有黑灰、深灰、浅灰、土黄等,胎质有瓷胎和砂胎两种。胎呈黑灰、深灰有紫口铁足的现象,浅灰、土黄的没有紫口铁足。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也有砂米黄、浅灰青、米黄色等。釉面均有纹片,有大小纹片相结合,有纹片非常细小的鱼子纹,有大纹片呈黑色,小纹片呈黄色的全丝铁线,有的纹片仅为一色。纹片按颜色来区分,有鳝血、金丝铁线,有浅黄鱼子纹等。按开片的形状来区分有网形纹、梅花纹、百圾碎、鱼子纹等。

宋代哥窑瓷器自诞生之后,这种风格独特的瓷器品种盛烧不衰,赓续相继,历代文人雅士为文作诗,赞不绝口。特别是釉面那种层层叠叠、千奇百态的开片纹饰,不但开创了我国陶瓷史上审美的新情趣,而且确有“巧如范金,清比琢玉”之感,在宋代五大名窑中首屈一指。

宋代官窑瓷器和哥窑瓷器有什么区别?


宋代官窑瓷器和哥窑瓷器有什么区别?首先我们来说一下创烧时间,众所周知官窑分南北,但南宋人在瓷器烧造上沿袭北宋旧制,力图恢复北宋的遗风,所以二者的区别并不是十分明显。所以这里暂且不提。统一以北宋为标准。据文献记载,北宋末徽宗政和至宣和年间(1111-1125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官府设窑烧造青瓷,称北宋官窑。但具体的窑址至今没有发现。专家学者对北宋哥窑认为这种类型的瓷最早源于河南省,其他的只能从明代《宣德鼎彝谱》以及孔齐的《至正直记》中提及一二。

下面我们来说本文的重点。

我们先说说两者的共同点:

如:都开片,都是金丝铁线,都是支钉和垫砂两种烧法,以支钉为主,都是紫口铁足,都是古朴典雅。

区别呢?官哥区分型和釉,也看器口和厚重。紫口铁足官哥有,官窑口薄釉竖用。器形古朴口上扬,胎薄是官确坚重。哥窑出汗线左旋,胎体不薄确厚重。器口釉凸有水渍,官窑釉亮哥出汗。官哥区别要慎重。

简单来说就是:对官窑哥窑要抓住几个主要的区别点。官窑的器形多数是由青铜器发展来的,哥窑不是单从釉上也可看出,但哥官窑两窑的瓷器都出现紫口、铁足,也都开片,都是灰胎,这是共性,但有几个重要的不同点:

口:官薄、口釉淌、竖向水渍,口上扬;哥口厚、釉厚有横向水渍。

釉:官釉亮;哥釉有出汗相,官没有汗相。

开片:官竖线长、横线短、线方向不定,横线根粗稍细;哥竖线长、横线短、竖线多左旋。

胎:官薄,但坚重;哥厚,没有官坚密重。

官窑的口上水渍竖着淌,哥窑水渍横向走,胎釉厚是官窑,特别是口上扬而薄,而哥窑胎厚釉厚,口厚不上扬,玉质滑润是官窑的特别之处,釉相比哥窑比官薄,但哥釉显出汗,官窑金线几乎不穿竖线,金线短,根粗稍细像牛毛纹。

以上解释可能过于笼统,其实说白了,官窑釉厚者开大块冰裂纹,釉较薄者开小片,哥窑则以细碎的鱼子纹最为见长。

宋代哥窑瓷器妙在何处?


浙江西湖之秀美、黄酒之醇美、哥窑瓷器之幽美,向来是为人所称道的。而哥窑在名窑林立的宋代拥有这么大的名气,它妙在何处呢?这就要回到千年前的宋朝,去探究其中奥妙了。

1.哥窑赏瓶,成交价格RMB6,185,984。口径5.5cm;底径6.2cm;高14.6cm。

历史悠久的浙江龙泉,向来是有制瓷的基础与条件的,所以自宋而始,龙泉哥窑的青瓷,无论是日常的碗罐瓶杯,还是专用的香炉盘器,都是藏家的心头好。而哥窑瓷器之器型,也确实非流俗之辈,不仅是造型“端而雅”、很脱俗,譬如琮式瓶之优雅、贯耳瓶之奇特、鬲式炉之古拙、莲瓣碗之精美……更在器形之外,多了几分历史感,端庄而不至于沉闷,精致而不流于浮华,这也正是一方水土的沉淀在哥窑瓷器形上的体现。

2.哥窑双兽耳方扁瓶,成交价格RMB1,174,100。高:22.3cm。

哥窑瓷器有名,还在于其所出的器物装饰非凡。除了刻划、拉线、堆塑等常见的装饰外,哥窑瓷器的色彩本身就是最夺目的装饰。层层叠加施釉的方法是很多瓷器会用到的,但哥窑瓷器的工艺更好,所以出来的成品也更让人惊艳。哥窑瓷器青釉是那样浓而不沉、深而不僵的青色,如山水深处的青翠,也如夜雨袭竹的苍绿,更兼有几分诗人王维“空翠湿人衣”的意境。这青色是极幽深极有古韵的色彩,而在这绝美的青色之上,又创造性地继续出了温婉的粉青、悠然的梅子青等釉色,这一批顶级釉色的出现,不仅是哥窑瓷器的骄傲,更可以说是青瓷的骄傲了。

3.哥窑菊纹碗,成交价格RMB4,605,750。口径12cm;底径5.5cm;通高9cm。

而除了器形、装饰和色彩上的美之外,哥窑瓷器还有特别之处。一般来说,烧窑时都要避免釉面的开裂,保持光亮明洁,而哥窑瓷器就奇在此处——哥窑瓷器的釉面仍是光洁的,但会有细碎而优美的开片,被后来的爱好者们称之为“百圾碎”,最细小的纹路甚至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这就是“鱼子纹”,收藏家们偏爱的纹理。或许从某些层面上来说,釉面的开片是缺点,但哥窑瓷的开片却如此浑然天成、宛如天赐的肌理,只有经过哥窑的高温才肯展示给大家。这是一个时期陶瓷技艺发展的最好证明——如果制作哥窑瓷器的工匠们没有掌握开片的规律、没有各个步骤间的完美契合、没有精密的计算与安排,何以能够人为去制造“开片”的效果呢?所以哥窑瓷器也美在此处,不仅是造物之神秀,亦是工匠们智慧之结晶啊。

4.修内司哥窑八方贯耳瓶 ,成交价格RMB3,815,010。口径8.7cm;底径7.3cm;高22.1cm,釉质纯粹浓厚,不甚莹澈,釉内多有气泡,如珠隐现,胎色黑褐,釉层冰裂,釉层开片自然。釉色宝光内蕴,润泽如酥,造型优雅大方,保存完好,实为现代收藏不可多得之珍贵藏品。

名窑有五,哥窑处其间而不减其光辉,在陶瓷史上,可谓长明之星,也可谓收藏家们永远珍视的“天青色”。

5.宋哥窑三足炉,成交价格RMB3,168,373。口径11cm;高7.8cm。

6.哥窑八棱小瓶,成交价格RMB3,058,880。口径3.4cm;高9.6cm。

7.宋哥窑水丞,成交价格RMB3,055,500。宽10cm。

8.哥窑青瓷高足碗,成交价格RMB21,172,320。高10.4cm;直径13cm。

9.元哥窑海棠式洗,成交价格RMB2,702,500。宽9.8cm,宋代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高度繁荣的黄金时代,宋瓷虽没有唐代之恢宏气势,然优美高雅则过之。清丽潇洒而不失挺秀,于静谧中散发出不饰粉黛、洗去铅华之自然之美,正如宋人所体现出的优雅秀美的艺术风格一样,追求轻松灵动的美感。宋瓷从造型到纹饰,抒情而写意,图案流动率意,富于韵律。虽多为单色釉,但其色泽恬美自然,柔和纯凈,是古人尚玉之精神在瓷器制作上的反映。

10.哥窑花口洗,成交价格RMB877,800,成交时间。高6.5cm 口径16cm。

明青花收藏行情如何 升值潜力多大


青花瓷,是我国瓷器中很有代表意义的一类作品,也是长久以来瓷器作品的主流之一。青花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但其真正意义上成熟的作品是在元代才经由景德镇窑口生产而大批出现的。此后的明、清两朝,青花瓷经历了走向鼎峰、降下神坛、二次融合、再衰落等波折的过程。其中,明朝的青花瓷作品可以说是青花作品的典范和技艺高地,尤其是永乐、宣德两朝的作品,尤为世人瞩目。

明青花的收藏,其实一直是收藏市场上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它的市场价格走势良好,未来的升值空间也比较可观。这两点在近几年明青花的拍卖记录上都多少有所体现。在20104年的秋拍会上,一只明代的青花缠枝莲纹高足碗,其尺寸为高11.5cm,口径16cm,最后成交价437万元。而在今年6月的2018台湾中正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也有一只明代青花龙纹高足碗,其高11cm,口径为16.5cm,最后成交价高达3311万元。当然,这个例子并不是用来表明明青花的涨幅有多大,毕竟这两件藏品除了形制均为高足碗以外,在纹饰、年款、工艺等方面还是有较大差异。这种价格的变化只能说明明青花的市场价值是比较好的,也不太会出现短短几年,一件相似度很高的藏品就会发生贬值的情况。

至于明青花的市场价格走势好这一点,更是毋庸置疑。这一两年的各拍卖会上,仅五百万级别及以上的明代青花瓷就拍出近百件之多,更不提还有大批几十万到百万级别的藏品。今年6月,荣盛国际的春拍会上,拍出了一件价值914.4万元的明代青花缠枝花卉纹罐,这只花卉纹罐的直径为10.3cm,高度为22cm,底径为11.5cm。三个月后,荣盛国际又拍出一只青花大罐,直径为14.4cm,高度为21.4cm,属于大明宣德年作品,最终以94.08万元的价格成交。

当然了,今年明青花的行情可观,也并非突如其来之事,而是早几年这种价格势头就有所显形,甚至在六七年前就已经天价藏品频出。澳门中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2012年春拍会上,一件从国外归来的明初期-九龙纹大缸引起了所有收藏者的注目。这只大缸高为36cm,直径87cm,底径59cm,本是明朝宫廷器物,且见证了明朝三代帝王更替,属于精品中的精品。最后的拍卖价格也是这些年来一直未被超越的记录,成交价达到了11.04亿元。同年年底,一件高58cm的明洪武-青花缠枝牡丹纹龙耳瓶也是拍出了7.82亿元的非凡成绩,令人称羡。

那么有人可能会问了,这些器物基本都是官窑作品,并且多来自皇庭,因此价格不菲,民窑作品还能有这么值钱吗?答案显而易见,民窑作品当然不会有官窑或宫廷作品值钱,但是收藏价值一样是很不错的。像笔者朋友就收藏了一件典型的明代青花花卉纹盖罐,此罐造型古朴典雅,胎质细腻,胎釉结合非常紧密,釉色晶莹艳丽,青花发色纯正,所绘纹饰多姿多彩,足见其制作精巧。这种罐从定义上来讲是清代将军罐的前身,是典型烧柴的方法烧制出来的,品相好,老中见新,保存完整,保守的拍卖标准价格为45万元。相对于百万级别的,这个价格算比较少的,但是它作为民窑作品,这个价格也已经很合理了;况且明朝瓷器传世的比较少,以后的升值空间不会有太多的藏品来瓜分,也就是说升值情况还是很可观的。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宋代哥窑瓷器的升值空间有多大?》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宋代哥窑瓷器的升值空间有多大?》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怎样鉴别宋代哥窑的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