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 导航 >

瓷器收藏的动态趋势

瓷器收藏的动态趋势

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古代瓷器收藏 民窑瓷器的收藏与鉴别

2021-01-25

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古人云:宅中无瓷不成家。可见中国人发明的瓷器,在人们生活和心目中的地位。这个火与泥土所成就的艺术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它经历了近五千年的传承,伴随着人类走向文明的步伐,不断地发展着。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瓷器业的繁荣和辉煌,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拼搏精神。从瓷器的发展史看,每个历史阶段,都留下有鲜明的足印。那些具有历史价值、研究价值、艺术价值的古代陶瓷,成为当今收藏界中最热门的收藏品,也是参与人数最多的收藏门类。

古代瓷器由于它的稀有性和世间“物以稀为贵”的规律,顶级藏品往往是一物难求。一件南宋修内司官窑磨喝乐,高不过13厘米,其市场价高达数千万元人民币。一些稍上档次的明清瓷,其价值都在万元至几十万元之间。加之媒体对文物知识的宣传,捡漏几率越来越小。大多数收藏爱好者只能“望瓷却步”、“望价兴叹”。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这项收藏文化活动。面对这种状况,陶瓷收藏这支庞大的队伍的动态趋势又将如何?带着疑虑,笔者用了近20天的时间,走访了众多收藏爱好者,从中了解到:

一、收藏文化是文化产业中重要的组成成分。当今中国各项经济均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其实文化产业也是资源性投资最后的原始股。原先较为单一的瓷器收藏,形成了多个层面的收藏群体。例如:专题文化类收藏群体。收藏爱好者根据自己选题所确定的文化方向,对藏品有着明确的文化内涵要求,收藏的藏品主要用于文化研究和展示活动,此类收藏群体占收藏大军中的比例为少数。在收藏大军中,投资性收藏群体的比例占多数。投资性收藏,一般没有固定的收藏方向,只是随市场波动的影响而不断地变化。他们选择的藏品,多是便于脱手,适应市场的需要物价。

二、江西南昌滕王阁古玩市场,一直被誉为中陶瓷器收藏的风向标。在古代陶瓷难以寻觅、较为匮乏的当今,每到周末,仍然有成百上千的陶瓷爱好者云集于此。地摊上满目都是当代工艺品,钟情于陶瓷收藏的人们,依然静心地挑选着心仪的藏品。一些收藏爱好者认为,一件国家级陶瓷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市场价几万至几十万元;省、市级工艺师的作品,一件不过几百至几千元。一件精美的陶瓷作品要经过几十道工序才能生产出来,比一幅字画的难度要大得多,可当代瓷与当代字画的难度要大的多,可当代瓷与当代字画相比,瓷器的价格却明显偏低。其实物美价廉的东西谁都喜欢,只是当代大师的陶瓷作品还未受重视罢了。文化是要传承的,这些精美的瓷器,当代国人不收藏,难道让我们的后代再花高价到外国人那里去买吗?

三、当代瓷仍然有其保值增值的功能。例如:20世纪80年代的一件康氏三娃,当时购买价50元人民币,时隔20余年,现在没有几千元是买不到的,从中可见当代陶瓷作品市场潜力之大。

随着人们对瓷器认识的不断提高,当代陶瓷的收藏已经悄然成为收藏和投资的新领域。“当代名窑”评选活动的意义不仅仅是评选当代陶瓷文化传承,更主要的是在当代陶瓷渐登大雅之堂时,将那些有着市场价值和投资价值的当代优秀陶瓷作品,呈献给收藏爱好者,从而影响着陶瓷收藏的动态趋势。

taoci52.com扩展阅读

收藏瓷器了解瓷器新动态


我国的瓷器制作,历史悠久,窑口众多,产量庞大,除了历代流传下来大量的传世品,地下出土物亦层出不穷。但是,历史上某些人出于各种动机,对古陶瓷制作了大量复制品或伪品,真真假假,鱼目混珠。为了保护祖国的文物,研究陶瓷的演变规律,所以,便需要对它的制作年代和真伪及其艺术水平的高下就叫作古瓷器鉴定。

1.分类法即将个时代的同类器(包括相同器形、相同纹饰题材)理成发展序列,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再找出其不同点。

2.比较法主要是利用考古发掘出来的、有地层年代的器物作为标准器物,将所需鉴定、辨伪的器物与之比较,从而得出鉴别的结论。

3.鉴别法即利用同时代的同类器或不同类器上的时代特征来对照、比较所需鉴别的器物,从而得出综合鉴别的比较合理的结论。

明初期九龙纹大缸30,000.00-30,000.00万110,400.00万

明洪武青花缠枝牡丹纹龙36,000.00-36,000.00万78,200.00万

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3,000.00-5,000.00万25,266.00万

清乾隆30年(1730)55,000.00-55,000.00万23,000.00万

明洪武青花四季花卉纹石18,000.00-18,000.00万19,320.00万

清乾隆郎世宁绘“雍正十12,888.00-12,888.00万15,840.00万

当前,瓷器成为众多藏家的必藏品。当然,不是所有瓷器都具有收藏价值。特别是初入瓷器收藏领域者,除了注意辨别真伪外,还要把握好几个尺度。第一要古。古瓷贵在一个古字。古瓷器属于传统收藏。远古的器物是历史文物,加之瓷器的保存不如金玉、铜石等容易,因此,古瓷越古越少,越古越贵。第二要稀。物以稀为贵。如宋代钧瓷、汝瓷,便因其稀缺而弥足珍贵,尤其是御用钧瓷。据有关资料统计,至今传世的北宋晚期御用钧瓷总数不超过百件,且分别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以及少数收藏家手中。故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说法。国内外古瓷收藏界,均以宋代“钧、汝、官、哥、定”五大名窑作品为热点,其次则数元代青花瓷了。第三要美。在宋代五大名窑中,只有定窑烧制白瓷,而钧、汝、官、哥都是以青釉取胜。然而,定瓷精品之所以珍贵,倒不仅仅在于其如雪似银的胎釉,而在于它精美的划花、刻花和印花的纹饰。钧瓷的珍贵在于“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其造型古朴端庄,胎质坚固敦实,釉色艳丽绝伦,气质含蓄雍容而独步天下,雄冠世界瓷林之首。钧瓷可谓宋代瓷艺百花苑中的一朵奇葩,把东方美学特有的艺术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元代青花和清代彩釉瓷器,也都是以精美而闻名,虽然在民间有一定的藏量,但价格都不菲。第四要俏。要注重收藏市场需求量大、行情看涨的古瓷。这种古瓷升值潜力很大。约10年前,清三代官窑瓷器在拍卖会上的珍品成交价才几万元。由于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现在的官窑瓷器价格已经是几百万元,甚至几千万元了。

己鉴定古瓷器科学有效的简便方法太简单了!将瓷器放入一盆清水,少则几分钟,多则一夜)如果瓷器胎釉中释放大小气泡,则千万个小气泡布满器身,这是千年以上古瓷无疑!有的还有淡淡的棉絮飘逸。(凡近现代瓷器均无此现象)这是因为古瓷经千年岁月胎釉已经老化生成许多空隙,这些空隙是当年柴窑逐渐加温形成的细微裂隙,裂隙中充满了空气;也是古瓷胎釉疏松,时间长了形成裂隙;亦有大量死亡气泡内空,岁月更替充满了空气。水灌后水分将空气排出,所以形成了千千万万的细小气泡。近现代的瓷器用煤或气燃烧,升温快,气体排出也快,胎釉实坚,所以胎釉中没有裂隙。经多次多标本实验,300年之内的瓷器即使在水中浸泡时间再长也不会有气泡排出。这种方法胜过所有专家的“眼力”,如有老瓷器,不用花钱求人,自己鉴定即可,这是科学有效的方法。

▍御世收藏:推荐国内优秀艺术家及作品,提供艺术品鉴赏、鉴定、交流、收藏等综合服务,我们秉承“投资创造价值,价值引领投资”的理念,与50万高端用户共同领略文玩艺术之美。

▍主编微信:18521599346朱先生,欢迎前来咨询!

当代瓷器收藏的趋势


侯玉军:江西省收藏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江西福文化博物馆负责人。从事古陶瓷收藏、鉴赏20多年,在报刊发表收藏类文章数篇。在当地省、市电视台多次宣传收藏文化。参加国际、国内收藏文化学术会和大型会展十余次。近几年为收藏者无偿鉴定器物万余件。

古人云:宅中无瓷不成家。可见中国人发明的瓷器,在人们生活和心目中的地位。这个火与泥土所成就的艺术品,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它经历了近五千年的传承,伴随着人类走向文明的步伐,不断地发展着。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瓷器业的繁荣和辉煌,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于探索,不断创新的拼搏精神。从瓷器的发展史看,每个历史阶段,都留下有鲜明的足印。那些具有历史价值、研究价值、艺术价值的古代陶瓷,成为当今收藏界中最热门的收藏品,也是参与人数最多的收藏门类。

古代瓷器由于它的稀有性和世间“物以稀为贵”的规律,顶级收藏品往往是一物难求。一件南宋修内司官窑磨喝乐,高不过13厘米,其市场价高达数千万元人民币。一些稍上档次的明清瓷,其价值都在万元至几十万元之间。加之媒体对文物知识的宣传,捡漏的几率越来越小。大多数收藏爱好者只能“望瓷却步”“望价兴叹”。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这项收藏文化活动。面对这种状况,陶瓷收藏这支庞大队伍的动态趋势又将如何?带着疑虑,笔者用了近20天的时间,走访了众多收藏爱好者,从中了解到:

一、收藏文化是文化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今中国各项经济均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但是文化产业仍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其实文化产业也是资源性投资最后的原始股。原先较单一的瓷器收藏,现在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形成了多个层面的收藏群体。例如:专题文化类收藏群体。收藏爱好者根据自己选题所确定的文化方向,对藏品有着明确的文化内涵要求,收藏的艺术品主要用于文化研究和展示活动。此类收藏群体占收藏大军中的比例为少数。在收藏大军中,投资性收藏群体的比例占多数。投资性收藏,一般没有固定的收藏方向,只是随市场波动的影响而不断地变化。他们选择的藏品,多是便于脱手,适应市场的需要物价。

二、江西南昌滕王阁古玩市场,一直被誉为中国瓷器收藏动态的风向标。在古代陶瓷难以寻觅、较为匮乏的当今,每到周末,仍然有成百上千的陶瓷爱好者云集于此。地摊上满目都是当代工艺品,钟情于陶瓷收藏的人们,依然静心地挑选着心仪的藏品。一些收藏爱好者认为,一件国家级陶瓷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市场价几万至几十万元;省、市级工艺师的作品,一件不过几百至几千元。一件精美的陶瓷作品要经过几十道工序才能生产出来,比一幅字画的难度要大得多,可当代瓷与当代字画相比,瓷器的价格却明显偏低。其实物美价廉的东西谁都喜欢,只是当代大师的陶瓷作品还未受重视罢了。文化是要传承的。这些精美的瓷器,当代国人不收藏,难道让我们的后代再花高价到外国人那里去买吗?

三、当代瓷仍然有其保值增值的功能。例如:20世纪80年代的一件康氏三娃,当时购买价50元人民币,时隔20余年,现在没有几千元是买不到的,从中可见当代陶瓷作品市场潜力之大。

随着人们对瓷器认识的不断提高,当代陶瓷的收藏已经悄然成为收藏和投资的新领域。“当代名窑”评选活动的意义。不仅仅是评选当代陶瓷文化传承,更主要的是在当代陶瓷渐登大雅之堂时,将那些有着收藏和投资价值的当代优秀陶瓷作品,呈献给收藏爱好者,从而启示着陶瓷收藏的动态趋势。

收藏动态:现代艺术瓷器成新收藏热点


瓷器收藏历来是国内外收藏的重头戏,但大都局限在古代瓷器和官窑陶瓷。官窑陶瓷的投资太大,并不是普通收藏家可以玩得起的;而现代艺术瓷则不然,普通中等收入的人士即可涉足。官窑陶瓷由于量少,买家又多,价格大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如不是捡漏,或是罕见之品,不太可能有太大的升值,一旦遇上赝品,损失巨大。现代艺术瓷暂时还没有这种风险,由于是一个新的收藏热点,对收藏者来说升值的可能性更大,更具挑战性。现代艺术瓷由于其艺术语言的新颖,在家居之中具有很好的可视性和与环境的协调性。这也是收藏者对其青睐的一个很直接的原因。近两年来,在香港、北京、广东等地成功举办的现代陶瓷精品拍卖和展销会,也为现代瓷成为新的收藏热点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另外,收藏现代艺术瓷首先应清楚自己的收藏目的。一般来说,不外乎有三种情况:收藏一般艺术作品是出于喜爱和美化家居的需要;收藏名人名作,出于增值和提高收藏家身份的需要;按风格、年代、作者等类别进行收藏,出于系统化、专业化收藏的需要。

像二三类方式不是一般爱好者可以做到的,不仅需要眼光,而且还要有强劲的财力支持。一般收藏或是没有涉足过现代艺术瓷收藏的人还是按第一类方式进行。在准备收藏之前,首先应概略了解瓷器的成型工艺和烧造工艺,多看多比较不同陶瓷的优缺点。

瓷器中的老牌贵族:元青花收藏趋势


元青花瓷器,自1985年前后就己有出土了。因为当时国际市场有收藏需求,香港、澳门的商家和收藏家也相当重视,不断的到内地偷偷的寻觅。但那 个时候信息闭塞,内地商贩的眼力相对还比较差,对国外的行情价格也不太了解。因此被眼力好的港澳古玩商以及藏家,以几百、几千元的价格买了便宜捡了漏,走 私到了港澳。1995年之前的几年中,内地与港澳己形成了地下走私网络,如果不是行家,不进入这个极小范围的网络商圈,是绝对看不到真品、买到真品的。实 际上那个时候也并不是经常有元青花瓷器出土,出土数量是极少的,几年能出一件己经是难得了,而且有些瓷器品位并不高,有不少缺肉或残破的。但是只要有出 土,卖家便迅速寻找买家。买家也立即看货出价,这时消息也不经而走,很快在行内传开。虽然消息被泄露了,但是在行里知道此事的绝没有通风报官的。

随着1997年的香港回归,以及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市场逐步转换到国内。这个时候业内的商家行家,己经具备了收藏实力。只要遇到出土,在消息还未被传出去的第一时间便买下,然后立刻密藏,从此绝不再曝光。

这就是后来为什么专家们不承认民间有元青花出土事实的原因。不单单是元青花,凡是民间出土流散的古玩文物,都不能让专家们获得任何信息。这还包 括其他一些原因。但也并不说明民间有很多元青花瓷器。自2000年以后,爱好者开始收藏元青花,有了需求就有了市场,但是找到真正的元青花谈何容易呀。可 是寻找元青花的藏者多,出的价钱也高,真品又没有,而且极难找到,为了赚钱只能造假,因此这个时期大量的赝品开始泛滥。由于爱好者入门时间不长,又缺乏知 识眼力和市场经验,心里面又总盼望买到国之重器。发现拍卖的和博物馆的都是大器物,所以也都喜欢大件器物,也幻想收藏精品。造假者们为了赚钱也就专门为他 们制造大瓶、大礶、大碗、大盘子。并且以不贵也不便宜的中间价格售出,让藏者误以为是搂薄捡漏的价钱买下。短短的几年里,很多收藏家手里都有三五件元青花 精品,而且都坚定的认为自己的才是真品。

通过对爱好者的大量藏品考查后发现,实际上几乎没有一件是真元青花。经过与藏者们的交流才知道,原来他们收藏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就不正确。他们不知道买古玩要走什么渠道,买卖的交易方式和方法是怎样的,。以及行情价格。这些都有专业规制的。

如果不懂不了解这些复杂的隐秘环节和过程,便极难买到真品,这也是收藏古玩必须懂得的重要前提条件。对于喜欢但不精通的藏者,按老古玩行业的话说,不懂也没关系,只要花钱不多,瞎买、,瞎藏、瞎玩,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高古瓷价格回归将是收藏趋势


(编辑张艳)在陶瓷收藏中,当下国内藏家大多把重点放在明清彩瓷上,较少关注高古瓷。与其价值相比,国内高古瓷的价格却普遍偏低,高古瓷在国际市场上的行情远高于国内,存在“内冷外热”的现象。实际上,在民国时期,一件中档的宋瓷就能换五件中档的乾隆官窑瓷器。民国时高古瓷的价格远高于明清瓷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高古瓷和明清瓷的行情完全掉了个个。古陶瓷收藏鉴赏家汪帮宏表示,作为传统收藏大项的高古瓷,沉寂多时,其价格仍在低位,有很大的升值空间。现在高古瓷有蓄势待发的态势,是下一个投资收藏的热点,其价格回归将是大势所趋。

为什么说高古瓷有很大的升值空间,是瓷器收藏投资的潜力股呢?汪帮宏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宋茶叶未釉贴竹叶赏瓶

高古瓷遗存多利于收藏和流通

我们说的高古瓷是指元代以前的瓷器。高古瓷遗存多,利于收藏和流通。中国瓷器的发展有3000多年的历史,一部古陶瓷史一部中华文明史。历史上高古瓷窑口众多,仅宋代就有定窑、钧窑、湖田窑、龙泉窑、建窑、吉州窑、耀州窑、磁州窑八大民窑系,每一个窑系品种众多、遗存数量大。我们知道,任何一类藏品,若要收藏和流转,首先必须先有数量的保证。

文化特征明显艺术水准高

高古瓷文化特征明显,艺术水准高。中国是文明古国,每个时期都有其自身的文化特征,这些特征都会或多或少地反映到古陶瓷的制作上。高古瓷艺术水准高,制作精美,富含中国传统美学的元素,是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器物。宋代的瓷器在这一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从艺术特征上来说,宋代的瓷器较为精致而又内敛,宋瓷的这一特征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例如,湖田窑的瓷器瓷质“薄如纸,声如磐”,做的非常优美精细,同时又不张扬,不像明代以后的彩瓷和青花瓷那样浓艳。高古瓷最能代表和体现中国传统审美观念。

北宋黑釉弦纹梅瓶

高古瓷正处于价格洼地

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当下国内高古瓷价格偏低的现象,一件制作精美的宋代湖田窑精品瓷器可谓凤毛麟角,但其价格不过几万元、几十万元,远远低于动辄几百万元甚至上亿元的清代官窑瓷器、珐琅彩瓷和斗彩。一件精品湖田窑碗的市场价格仅是清代官窑碗的十分之一,甚至是几十分之一。虽然湖田窑精品瓷器的珍稀程度绝不下于清代官窑瓷器,但二者价格差距却甚大;一件民俗性强、历史信息丰富的金元时期磁州窑瓷枕也不过区区几万元,甚至卖不过当代景德镇一个年轻工艺师的作品。

现在一件宋代香炉的市场价格从几千到几万不等,相对于其价值来说,价位非常低,一只清代官窑香炉就能卖到几十万元。清代的官窑香炉存世很少,没有几个人能接触到得到,而元代以前的香炉存世颇丰,是我们能够触摸到的。存世量有保证才适合收藏与投资,才利于藏品的流通和市场的运作,如果存世量太少了,只有几件的话,也就没有市场前景可言了。

总之,文化内涵丰富、艺术水准高、制作精美的高古瓷当下正处于价格洼地,未来升值空间较大,前景可期,现阶段正是高古瓷入手的好时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鉴赏能力的提高,对高古瓷的认识将会发生大的改变,高古瓷价格的回归将是大势所趋。

瓷器的收藏


瓷器收藏已成收藏者的最爱,大家都看中定窑、汝窑、钧窑等官窑出产的瓷器,这样的品种升值快,升值空间大。同时,上世纪60年代的瓷器像一匹黑马一样,在收藏者的交流中声誉渐起,其价格也是一路上升。

瓷库中国记者在文物一条街上了解到,因为上世纪60年代的瓷器损毁的比较多,所以引起了一些收藏者的兴趣,出售的价格也有所抬高。辽宁省收藏家协会理事吴老介绍说,在5年前还没有多少人买上世纪60年代瓷器的账,但现在却成了抢手货。

中国收藏家协会的会长阎振堂在瓷库中国电话采访时表示,上世纪60年代的瓷器在制作工艺、图案造型、题款铭文等方面,与历代瓷器存在着较大区别。那个年代瓷的特点是胎瓷厚且较粗糙,具有时代色彩鲜明、品种造型多样、制作工艺精良等特点。

据了解,上世纪60年代的瓷分陶瓷和搪瓷,其中多为塑像和像章,还有大量的生活用品,如瓷盘、瓷碗、瓷杯、瓷壶、花瓶、笔筒等,尤以革命圣地图案和毛泽东著作语录器皿最能刻画那个年代的陶瓷艺术品特征。

中国收藏家协会的会员李女士向瓷库中国记者介绍说,二三十年前,上世纪60年代的瓷器遍地都是,人们只把它当作日常用品,现在收藏那个年代瓷器的人越来越多,市场前景非常看好。

收藏瓷器的保养


讯瓷器的质地较陶器致密坚硬,且光滑不易吸水,气孔壁较小,在纤维结构上含有较多的玻璃态和一定量的莫来石晶体,这些瓷器的特征,使光线、有害气体、虫害等都不会对它产生作用。但在制造过程中,受本身材质所限,瓷器脆而易碎,所以,瓷器保护的重中之重是防震、防挤压、防碰撞。小件瓷器必须入锦盒收藏,而且要一器一盒,以防相互之间的摩擦碰撞。裸放的大件器物要放稳,周围环境中不能有易倒的硬物。虽然瓷器不怕有害气体,但某些物质的溶液对瓷器是有害的,如碱对釉有腐蚀作用,强酸可以改变瓷器表面光泽,使彩绘变色。所以,瓷器的收藏必须远离污染源。一旦瓷器染上污垢,可以用清水洗涤,但不要用较强的化学试剂,以防伤及釉面。

瓷器如果在收藏时不慎损坏,切勿自己动手修复。但对那些小毛病可以进行尝试,如炸底、窑裂、冲口。炸底是在瓷器收藏时因外力的打击使器底产生裂纹,通常在3条以上,呈放射线状,多透过胎体。虽在正常保护下裂纹不会加重,但稍有外力便会加重,直至器物完全损坏。对于这种现象,可先行清洗,用棉花条蘸水固定两端,覆在炸底上,然后用浓硫酸滴到棉条上,饱浸度为80%至90%,再用塑料封底。隔日开封,反复几次之后,用无色透明、固化速度快的环氧树脂粘合剂进行封闭。

窑裂是器物在烧造过程中出现的缝隙,或在器物腹部,或在底部,由于是器物本身所致,比人为的损伤程度要轻。但也要进行处理,否则在潮湿的保存条件下,会造成胎体的膨胀和收缩不匀,影响其寿命。冲口是器物因外力撞击出现的长短不等的穿透器壁的细纹,此现象多发生在盘、碗类器物上。这种损伤往往是逐渐发展的,即裂纹会自然延长,在外力的震动或冷热骤变的情况下也会继续开裂。由于这种开裂多在器表,在清洗时可用“84消毒液”浸泡,把冲口内的黄渍浸出,然后加以固定,方法同于炸底。为了保证美观,器表不要涂太多的胶。除上述损伤之外,余者皆不可自己动手。

收藏家的瓷器邮票收藏


我喜欢瓷器,是缘于这样一种观念,人世间一切珍贵的东西,几乎无一例外是美丽而又易碎,比如爱情、比如瓷器……大概正是缘于此吧,因美丽而又易碎才显得格外珍贵的瓷器,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珍爱的宠物。

熟悉我的朋友大都知道,区区在下还是一介低层次的集邮爱好者。既喜欢瓷器,又喜欢邮票,那一旦碰到了以瓷器为题材的邮票,更是喜欢得不得了。

比如,1999年4月,《钧窑瓷器》纪特邮票的发行,就让我不胜欣喜。

对钧瓷,过去我是一无所知。1985年,我的一篇文章在河南获奖,奖品是尺把高的钧瓷瓶一尊。瓷瓶造型简洁,线条流畅,釉色为成色很好的鸡血红,以此为嚆矢,我和这种厚重、沉稳的瓷器遂一见钟情,并陆陆续续购置价廉、且还看得过去的钧窑瓷器。记得有一次,距我住处不远的一家钧瓷专卖店倒闭清货,我闻讯赶忙前去,还拉了几个朋友帮忙砍价。果然是人多力量大,结果硬是让老板把骆驼卖了个马价,我背着七八个大大小小的瓶子满意而归。只是事后又想:这该不会有乘人之危之嫌吧!

除过前面提到的那尊瓷瓶外,我最好的一件钧瓷是向别人讨要来的。一次,去油画家林安龄的工作室聊天,适逢他刚从河南买回一些钧瓷,遂得以先睹为快。其中有两个小碗,经窑变以后,釉色瑰丽多彩,图案出神入化。通过以往的阅读我知道,钧瓷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釉面上常出现不规则的流动状的细线,称“蚯蚓走泥纹”,这两个小碗正是如此;真是妙不可言啊!见我爱不释手,林安龄说:“见一面,分一半。你挑一个吧!”如今,这个钧瓷小碗就安放在寒舍客厅一个显眼的位置,闲时把玩,真是感觉好极了!

当然,最好的钧窑瓷器,是在博物馆里,我们想隔着厚厚的玻璃看一眼也不容易。正因为这样,把钧瓷精品搬上邮票,就使得像我这样的钧瓷爱好者随时随地都能够聊胜于无地欣赏一番;更何况设计巧妙、印制精美的邮票,也是足以陶冶人心灵的艺术品,瓷器和邮票结合,当然就成为了强强联手的佳制。

1999年4月发行的《钧窑瓷器》纪特邮票共有四枚,所展示的分别是出戟尊(北宋)、尊(北宋)、双耳炉(元代)、双耳连座瓶(元代);皆为钧瓷的传世精品,不但造型各具特色,而且釉色也包括了天青、月白、宝石蓝、鸡血红这么一些钧瓷的代表品种,很能让人对钧瓷“窥一斑而知全豹”。另外,这套邮票还是1999年3月1日外埠平信邮资调整为0.8元后的首套符资纪特邮票,别有一种收藏意义。当年这套邮票首发时,我格外多买了几套,陆续送给了那些像我一样既喜欢瓷器,又喜欢邮票的朋友。

12年过去了,前不久,在网上读到一条消息,得知一种叫作“《中国陶瓷·钧窑瓷器》邮票发行的12周年纯金珍藏版横空出世,将在第七届中国·禹州钧瓷文化艺术节上惊艳亮相”。据称,这一珍藏版限量发行888套,每套售价8889元,并特别强调“之后增值空间将更加惊人”。哈哈,这么好的发财机会,让给别人吧;我嘛,就算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