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瓷器收藏 > 导航 >

专家支招教你玩转收藏

专家支招教你玩转收藏

古代瓷器收藏 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干嘛收藏古代瓷器

2021-02-12

古代瓷器收藏。

收藏的事情本不复杂,但因僧多粥少,人多钱少,人人都想迅速致富,于是收藏发生了异化。一块净土让一群奸商、骗子、道貌岸然的伪专家,搅得乌烟瘴气。以次充好,尔虞我诈,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的市场,让许多事业上的成功人士,一进入收藏界就被弄得晕头转向。收藏误区重重,这里略说一二。

关于玉器收藏

玉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悠久的历史,先民们早在万年前就发现了自然界这一美丽、温润、坚硬、色彩多样的石头,并将艺术的构思、图腾的追求、精湛的工艺,赋予玉石之上。玉器是中国古董的鼻祖,与中华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世界各民族中,只有中华民族对玉有特殊的情结,人人喜玉、爱玉,将玉赋予美德,又将美德比作玉。现在盛世收藏,许多收藏爱好者把玉器作为首选,但应注意三大误区:

误区一:买玉器不如买玉石

社会上有些人提倡收藏玉器不如收藏玉石,说玉器已成型,而玉石想雕什么就雕什么。其实从玉石到玉器,有3个不确定因素:原石切开后,玉质如何不确定;玉质不错,设计如何不确定;设计不错,雕琢如何不确定。“玉不琢,不成器”,如有人就愿意收美丽的玉石,那又另当别论,但它永远是原石,没有人文价值。

误区二:收玉器只收白玉

收玉器只收白玉,这也是一个误导。玉首先要讲的是玉质,温润、油性好的和田玉器是首选。然后是颜色。中国有句成语叫“珠圆玉润”,而不是“珠圆玉白”,每种颜色的玉都是有优劣之分。清宫里的玉器,白玉只占十分之一。不同的东西,用不同颜色的玉来做。如清宫的玉山子,都用青玉来雕,青山绿水,给人真实感。另外,百年以上的白玉,有自然氧化现象,微微发黄,不会像现代玉那么白。那么为什么有人如此推崇白玉呢,因为现在的青海玉、俄罗斯玉以白玉居多。而它们的成分、结构与和田玉很接近,足以鱼目混珠,且成本较低。以最低的成本追求最高的利润,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得想点办法。

误区三:羊脂玉被神化

中国玉石种类甚多,有“千种翡翠万种玉”一说。自古以来玉器中最好的材料是和田玉,而和田玉中的上品是羊脂玉。它密度更好,更润,但它并没有明确的标准。过分吹捧羊脂玉,什么“一克涨到一万元”,只能把羊脂玉推向神坛。而论克计价,纯粹是为了炒作。

关于瓷器收藏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中国瓷器的美,曾征服了欧洲和世界许多地区。现代人也喜欢收藏瓷器,但收藏瓷器有哪些误区呢?

误区一:认为专家的鉴定结果就是定论

收藏界常有这么几句话:“某某收了一屋子瓷器,没有一件真的”、“器型不对”、“高仿做旧”。瓷器的历史悠远,即便当年的中国只有20个省,哪个省没几个窑口?哪个窑口不烧出些精品?哪些器型是“国标”?清代景德镇就有360个窑口。这么大的时空,有哪个专家敢说对中国的瓷器都已经研究遍了,各种器型都看到过?专家的知识面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专家的意见只能参考,专家说对的不一定真对,专家说假的也千万别砸。古玩中,瓷器中的冤假错案最多。瓷器的釉面、胎龄,其实都可用科学仪器来鉴定,有国家标准。但很多专家都不提倡科学检测,片面依赖人的眼力,这也可能是利益驱使吧。wWw.taOci52.COM

误区二:清代好的官窑瓷器都在北京故宫(微博)(微博)和台北故宫

有人说,清代好的官窑瓷器都在台北故宫和北京故宫,故宫都没有的瓷器,民间怎么会有?其实清代大量的官窑瓷器流失在民间,数量远比两个故宫大得多。根据清宫史料记载,仅嘉庆皇帝三次(嘉庆五年、嘉庆十二年、嘉庆十五年)卖给民间45万件库存的官窑瓷器;清宫瓷器流往宫外有八个途径:皇帝赏赐、调拨、变卖、公主陪嫁、外国军队抢劫、宫内外偷盗、祭祀用瓷、抵押借钱等。

误区三:收藏瓷器要从收藏瓷片开始。

收藏瓷器如从收藏瓷片开始,要多走好几年弯路。拍卖会上什么时候拍过瓷片?瓷片永远是瓷器的一个局部,只会看瓷片的人永远看不懂整器,也不会收藏到好瓷器,因为好瓷器一定是整器,谁也不会将瓷器弄碎来鉴定。瓷片研究是瓷器研究的纵深阶段,一般民间瓷器收藏者没必要去搭功夫。

误区四:收藏价值上千万的瓷器要谨慎

鬼谷子下山元青花罐拍到2.3亿元,珐琅彩杏林春燕碗拍到1.5亿元,雍正粉彩八桃瓶拍到4600万元……巨额的成交价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但随之而来的是瓷器价格的暴跌,无数的人拿着形形色色的“鬼谷子”找到拍卖公司,希望第二次幸运之神光顾自己,但瞬间的亿万富翁们又回到了“穷人”之列。

总之,收藏乐趣多,收藏误区多,入行需谨慎,向人多讨教。

taoci52.com小编推荐

专家教你如何判断瓷器价值


在通常情况下,瓷器件的价值大小决定了价格高低,而不同的价格则对应了瓷器件的价值档次。从目前的市场实况看,古今瓷器的价格结构大致可作以下分档。

就年份已久的古旧瓷器而言,位列第一的当推各个朝代的官窑瓷器件,其中又以“御窑”和名头特别响的器件价格为高,因而也最具收藏价值。多年来的市场表现表明,明朝各代瓷器器件和“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的器件,最受市场追捧,其现在的价格与10年前相比,普遍提高了10至100倍。其中如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康熙豇豆釉彩器、雍正珐琅莲子碗等,如今的市场价已达百万元至上千万元之巨。瓷器收藏品的价值的确定,是瓷器收藏鉴定的一部分,称为“评价值”。评价值是通过对某件瓷器质量优劣的鉴别,以评定该瓷器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鉴别器物的优劣,主要看其是否完整,是否有裂痕、变形等,以及是不是上乘之作、稀世珍品等,从而评定其艺术水平、收藏价值。

判断民窑瓷器价值高低的标准:

一看图案。看民窑瓷器上绘画图案是否精美,大致可分人物、山水、动物花鸟、简单图案4档。在各种图案中有字的比没字的值钱,诗文题赋的价格最高。有些民窑青花瓷器上书有特殊的文字款识,其价格也相对较高。

二看器型。陈设瓷、琢器的价格高于日用瓷、圆口器。近两年市场中收藏最热门的是书房中用的印泥盒、笔架、笔筒等文玩小摆件,其中以笔筒的价格升速最快。买一些康熙时期绘画水平比较高的香炉、笔筒等,比较有升值潜力。

三看工艺。在选购民窑瓷器时,要从它的工艺、装饰、窑火3个方面来考虑它的价位。2013年春季拍卖会上,天津文物公司上拍的一件康熙青花暗缸,在康熙时期是比较普通的器型,由于它的画工比较精细,颜色烧得很好,但沿口上有伤,当时的估价在20万元左右,最终以138万元成交,说明了拍卖市场对这类民窑精品的认可程度。如嘉庆至道光时期的青花釉里红山水人物天球瓶,可以估到15万至30万元。在选择这类收藏品时,一定要选择文人气息比较浓、画法精细、器型完整的瓷器。

四看品种。目前投资晚清、民国粉彩瓷器,特别是粉彩陈设瓷器具有升值潜力。晚清、民国的粉彩器比同时期民窑青花器价格高,现有“一粉彩器顶三青花”之说。特别是清同治、光绪、宣统和民国初期江西景德镇“珠山”生产的署“同治年制”、“光绪年制”、“官窑内造”或有准确纪年款的各类粉彩器,特别是陈设器最具升值潜力。

一件古陶瓷器的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收藏研究者中是不完全一样的。比如:宋代、明代的民窑陶瓷,20世纪三四十年前几乎不为人们所重视。近些年,人们又特别看重它们,特别是民窑器绘画的挥洒豪放、含蓄精炼、拙朴茂美,为艺术家们所倾倒,崇拜得五体投地。又如:有些人酷爱青花瓷,另一些人则对青瓷一往情深。尽管如此,评定古陶瓷价值还是有一定的标准的,如:完整器比不完整者价值高;“物以稀为贵”,历史上生产少的、难得一见的、出土传世极少的科学价值高(如、汝瓷、官瓷、明代窄白朝代器等);名窑精品,如邢窑、钧瓷等价值也很高;见于文献着录的瓷器(如水乐青花压手杯,成化斗彩鸡缸杯等)高;官窑器由于胎釉细润、造型规整、绘画精妙,历来价值比较高(清末民初,凡带官款的器就能卖高价)。

一朝一代,我们总是感叹这陶瓷又卖出了多少的高价,你有没有想过自己选出哪些具有保值能力的陶瓷呢?这东西到底改怎么去分辩?

想要从当代的陶瓷作品中选择具有收藏价值的,应该充分先了解到该瓷器制作的背景,目前来说具有收藏价值的陶瓷器具应该有一下四类:

第一类:可以代表当代陶瓷艺术成就的大师作品,这类器具一般都是纯手工制作而成,所以数量不是很多,价格方面也不会便宜,1万至数万不等,但是保值能力很强。

第二类:是具有现代陶艺观念的名家作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在艺术院校学习和深造的陶艺传人开始制作一些现代的陶瓷作品,但因个人名气不同,价格起伏较大。

第三类:是指具有升值潜力的陶艺室作品。这类作品市面价格不高,每件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但是随着陶艺师技艺的不断增长和级别的提高,他们所做的器具也会随之增值,而其前期的作品上升也会很快,可谓最性价比的收藏作品。

第四类:是留有名人书画家“墨宝”的作品。这类作品收藏价值非常高,但是价格也十分昂贵,但是市面上的仿制品也非常多,很难购得珍品,应谨慎选择。

收藏支招:中国瓷器收藏重在“古、稀、美、俏”


古瓷器收藏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息息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古瓷器收藏队伍得到迅速壮大。据笔者了解,目前在古瓷器收藏队伍中,除少数学者型收藏鉴赏家和企业型收藏投资家拥有一些高档古瓷珍品外,大多数喜爱瓷器的收藏者是以收藏中低档瓷器为主,其收藏目的也出于兴趣爱好、陶冶情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特别受近年来各类收藏品价值的大幅上涨的刺激,古瓷器收藏投资风生水起,“以瓷养瓷”之风逾来逾盛。

中国陶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隋唐五代精美的越窖青瓷到宋代的五大名窑瓷器以及元代的青花彩瓷系列,都成为世界瓷器史上的耀眼之星。我国解放初期及“文革”期间,由于国民收入较低,加上人们对流散在民间的这些物品不大了解,因此古瓷器的市场价值不高。但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随着收藏投资市场的活跃,古瓷器价格一路上涨。与此同时,无论是古瓷或是新生出炉的陶瓷,都有人在收藏,瓷器收藏队伍正在不断壮大。但事实上,不是所有瓷器都具有收藏投资价值。瓷器收藏与钱币、邮票收藏投资一样,需要讲究方式方法,特别是初入瓷器收藏领域者,除了注意辨别真伪外,还要把握好几个尺度。

第一要“古”。古瓷、古董贵在一个“古”字。古瓷器属于传统收藏,或称古玩(现代收藏称现玩)、古董。远古的器物是历史文物,加之瓷器的保存不如金玉、铜石等物容易,越古越少,越古越贵。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和荒山野岭的开发利用,使不少古瓷器出土重见天日,这便为古瓷宝库增添了不少瑰宝,也为收藏者提供了机会。

第二要“稀”。物以稀为贵。如宋代汝瓷,便因其稀有而倍加珍贵,尤其是御用汝瓷。据有关资料统计,从北宋晚期至今传世的御用汝瓷总数不超过百件,且分别珍藏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及各地、各国博物馆和少数收藏家手中,故有了“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瓷一件”的说法。据了解,目前市面上,一块带有芝麻钉的汝瓷残片已达数千元,如果是一件完好无缺的汝瓷器,那将是数万,数百万元甚至更高的价位。国内外古瓷收藏界,均以宋代“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作品为热点,其次要数元代青花彩瓷了。而唐代青花(唐青花是由白瓷与三彩孕育而生,唐代白瓷成熟的烧制工艺,使三彩器与唐青花以其洁白的衬底映照出艳丽的色彩效果)因其存世数量极少而难得,故唐青花瓷从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上讲,均具有相当高的收藏价值。

第三要“美”。在宋代五大名窑中,只有定窑烧制白瓷,而汝、官、哥、钧都是以青釉取胜。然而,定瓷精品之所以珍贵,倒不仅仅在于其如雪似银的胎釉,而在于它精美的划花、刻花和印花的纹饰。而汝瓷的精美,可谓宋代瓷艺百花苑中一朵奇葩。它的造型,既注重古朴典雅,又追求造型美丽,把造型艺术之秀美,釉色高雅素净之风尚以及装饰艺术之风格融为一体,把东方美学特有的艺术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元代青花和清代彩釉瓷器,也都是以精美而闻名,虽然在民间有一定的藏量,但价格也都不菲。如北京中拍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7年迎春大型拍卖会,一个元代青花“云龙纹玉壶春瓶”以88万元人民币成交。

第四要“俏”。要注重收藏市场需求量大、行情看涨的古瓷。这种“俏”货价格攀升潜力大。约10年前,清三代官窑瓷器在拍卖会上的成交价才几千、几万元。由于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现在的官窑瓷器已达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了。另外,国内古瓷的拍卖价近年来虽然不断升高,但与国际拍卖价相比还是较低的,后者往往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因此,古瓷的市场前景看好,升值潜力仍较大。如北京中嘉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6年秋季北京拍卖会上,一件元代青花“五龙罐”估价300万元至500万元人民币;而在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德举行的“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一件款式样品与“五龙罐”差不多的元代青花“鬼谷下山罐”则以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2.3亿元)成交,创下中国陶瓷艺术品拍卖纪录。

专家教你辨认古瓷器真伪的秘诀


“盛世兴收藏”,近两年来,各家电视台的“鉴宝”栏目红红火火,每天都有百姓抱着自己收藏的古玩艺术品请专家鉴定。2011年,《富春山居图》的两岸合璧再一次让人感受到中国博大文化的魅力,也让国人看到了内心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渴望和向往,同时这又为艺术品市场添加了一把火。

出于对文化的传承,中国民间历来有收藏的传统,而到了今天,艺术品收藏投资时代已经进入了最兴旺的时候。

据统计,我国的艺术品收藏者和投资者已经增长到7000多万,每年的交易额超过人民币400亿元,以至少每年10%到20%的速度迅速递增。业界人士称,艺术品收藏将成为今后最赚钱的投资之一,艺术品收藏是继股票、房地产热之后的第三大投资热点。

现在正是收藏的好时候。不少收藏家都这样感叹。

但是随着收藏的日益火爆,古玩市场上的古瓷器赝品越来越多,大有“铺天盖地”之势,令人防不胜防。对于广大瓷器收藏爱好者来讲,该如何鉴定古瓷器呢?

一位资深收藏家表示,在尚未有知识和经验积累的前提下,一定要谨慎,要以学习的心态来对待古玩收藏。“一要学懂,二要戒贪,三要冷静”。当面对一件传统艺术品时,首先要弄清它是新的还是旧的,不然收藏或投资是没有依据的;不要轻易相信自己能“捡漏”,抱有“捡漏”、一夜暴富这样心态的人,往往就会上当。多阅览收藏方面的书籍,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最鲜活的古瓷器真伪对比图、细节图在网上都能找到。还要多逛古玩市场、多接触实物。将着眼点放在器物本身的历史、文化、艺术、工艺价值上,才是收藏的正确态度。

“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只有多钻研历史,多看多研究古董知识,再多交点‘学费’,才有可能明白一些皮毛。”

辨认古玩瓷器真伪的“秘诀”

要能在古玩市场的茫茫大海里寻找到有价值的古瓷器、古玩,不经磨难,不历练出一双目光如炬的“慧眼”,是很难识别的。而且由于历代传统文化的推崇,中国历代都有文物仿造,到现今作伪手段不断翻新、提高,利用高科技制作的古玩,连很多行家都会上当。那么,初涉收藏界的朋友应该从何下手呢?

鉴宝专家、中国收藏家协会陶瓷委员会委员、杭州利国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董事长余绍尹是一位拥有30多年收藏经验的收藏家。他亲自传授了几条在他多年收藏经验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简单实用的分辨古瓷器真伪的“秘诀”。

第一招:富有美感。艺术性越强的瓷器越值得收藏。古代的瓷器,特别是官窑瓷器的制作都是不顾成本,追求最高端的艺术效果,因此好的古玩无论从造型、工艺、色彩、图案等各方面都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因此,选择收藏瓷器,首先就是要选在视觉上能给人以较高审美享受的。从另外一方面说,收藏最基本的就是要带给人精神上的审美愉悦感。如果非常喜欢一件瓷器,哪怕不是真正的古玩,能带给人很高的审美愉悦,也是一件美事。这样的收藏能让自己获得快乐。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学习收藏,会让学习的过程更轻松和自在。

第二招:随身携带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瓷器表面的“气泡”。如果“气泡”完全大小均匀,则是现代的电窑和煤气窑烧制的。而真正的用柴窑烧制的古瓷器表面应该有大小不等的气泡,还会出现颗粒非常大的“破泡”,这是由于年代久远的瓷器本身的物理变化,无法仿制的。要注意的是,用放大镜看的时候,最好是看瓷器表面“青花”花纹,在有颜色的衬托下,能看得比较明显。

第三招:用手指弹器皿,听其声。此招适用于大盘子、大碗之类的较大体型的瓷器。一只手悬空托住瓷器底部,另一只手用手指轻弹瓷器边缘。若是好的古瓷器,你将听到如钟声一般悠远悦耳的声音,而且余音袅袅,回旋声将持续很久,非一般瓷器可比。

“别小看这简单的三招,要真正的活学活用,要经历大量的实战体验,同时还要不断地学习,这样才能有真正的收获。”余绍尹认真地说。

他还反复强调:要学习收藏,一定要熟知历史知识。每件器物的材质、绘画艺术等都有它的时代特征。当你对那些重大时代的背景、典故、人物乃至技术工艺能力都了如指掌的时候,你才能发掘到古玩真正的价值所在。而且很多声名显赫的知名古玩所具有的收藏价值,也都是依靠独具慧眼的收藏大师所发现的。

鉴定古瓷器年代的方法

在瓷器方面,目前最为藏家欢迎的是宋代五大名窑,明代成化、永乐、宣德等年代的瓷器,清代最精的则是雍正年间、然后是康熙和乾隆年间的,这些年代产的瓷器也是历代藏家所追求的。

那么如何来辨别古陶瓷的年代呢?古陶瓷鉴定是一非常复杂而又综合的技术,要掌握它,需要下一番功夫。有能力的鉴定师都要对中国几千年各地陶瓷的生产了如指掌,才能从胎质、釉色、造型、纹饰、款式甚至重量等方面作出准确的判断。而对初学者来说,可以通过掌握一些古陶瓷的鉴别方法,继而循序渐进地来掌握诀窍。

简单地说,就是要根据各期陶瓷胎质、釉色的特点来判断。

一般来说,从胎质、釉色可以看出其年代和窑口。例如,距今25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的青釉瓷器,又称原始青瓷,是青瓷的低级阶段,其胎为灰白色和灰褐色,胎质坚硬,瓷化程度较高;其釉色青,釉层较薄,厚薄不均。这是因为当时采用沥釉方法进行施釉的缘故。

五代时的釉色为天青色。据传说,五代后周柴世宗指雨过天晴的天空,对向他请示御用瓷釉色的官员说:“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所以,五代的瓷釉便被钦定为天青色。这种釉釉色莹润,施釉较薄,青中闪着淡淡的蓝色。

宋代龙泉窑的梅子青釉。这是宋代龙泉的最佳色,是青釉中的代表作。其色可与高级翡翠媲美。釉层较厚,釉面光亮,玻化程度高,釉面不开纹片,质莹如玉,其色近似梅树中生长着的“梅子”。

明代永乐、宣德、清代康熙的江西瓷器的胎釉各具特色。永乐时期白釉最负盛名,釉质肥厚,润如堆脂,纯白似玉,釉面光净晶莹;胎色纯白,胎质细腻,并且有厚薄不均现象。如在强光下透视可以看到胎釉呈一种粉红、肉红或虾红色的倾向。这一特征,是其它瓷器中所没有的。

明代宣德年间,与明永乐年间时间虽近,但瓷胎釉色却迥然不同。同一器皿,永乐胎厚,宣德胎薄。宣德时大件琢器底部多无釉,露胎处常有红色点,俗称“火石红斑”,还有铁锈斑点。清康熙、雍正时的仿宣德瓷器则无此特征。

清代康熙时瓷器的胎釉,胎色细白,胎质纯净,细腻坚硬,与各朝代的同一器皿相比,它的胎体最重。此外,这一时期的同一件器,往往施两种白釉,器内、口缘、器外底施粉白釉,其釉较稀薄,往往见有小缩釉现象;底部还现有坯胎中旋纹痕迹。器身施亮青釉,其釉莹润光亮,胎釉结合极坚密。一件器皿施两种釉,是清代康熙年间生产的瓷器的最大特点。

此外,近年来,利用科学仪器检测技术来鉴别古陶瓷的年代也成为了一种常用的重要手段。

古瓷的底足很关键

根据鉴定专家的经验,要鉴定古瓷的真伪,底足是很关键的。底足是古瓷所含信息量最大的地方。透过底足,可以见其胎、其釉,可以见其胎釉结合情况、烧造工艺、老化程度等。那么,如何从底足鉴定古瓷真伪呢?首先也是要掌握各个朝代瓷器的特征,如足的形状,胎的质量等,还可从以下几方面鉴定古瓷真伪。

首先,底足是否有粘沙现象。明代以前的器物多有不同程度的粘沙现象,明清瓷器足内积釉处也有粘沙,而仿品却很少有粘沙。虽然仿品也有少数粘沙,但不像真品那样显得老化干燥。因仿品的烧造工艺高于古时,釉也施得不是那么厚,不会造成积釉,使之极少有粘沙。

其次,看底足露胎之处胎骨磨损情况。一般来说,仿品的磨损比较平滑,没有真品那么自然。真品的露胎处显得比较干燥,而仿品显得细腻。

然后,看底足露胎之处的火石红。各个时期瓷器的火石红不同,或多或少或无。如明代民窑瓷底足处火石红特别浓郁,而其仿品的火石红就完全不同,有的是用浆釉涂抹的,显得轻浮不定,有的颜色偏黄。

最后,看底足的垫烧痕迹。明以前的瓷器时常可以清晰地看到垫烧痕迹,只不过各窑有各窑的垫烧方法。如汝窑有芝麻钉支烧,哥窑有“跌足”等。

看各时期底足的特别之处,主要是观察各个时期瓷器底足露胎处的痕迹。如南宋瓷器有旋纹;元代多有旋坯痕并有鸡心点;明代则多有放射状的跳刀痕,旋坯痕较少;清代官窑瓷几乎看不到什么痕迹。

从古瓷的底足来判断的方法比较专业,适用于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的收藏爱好者。

盛世收藏与专家鉴定


盛世重收藏。如今欣逢盛世,一股突如其来的收藏热席卷神州大地。报刊荧屏的推波助澜,更使人觉得:十三亿中国人要人人成为收藏家了。我一直怀疑,是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收藏一番?尤其是经多如牛毛的“专家”们忽悠后,这股神奇的收藏热简直势不可挡了。

市场也跟着旋转起来,许多以往根本不值钱的物什,一下子就变得向价值连城的方向奔去。特别是神仙难断的玉器,更是成千倍成万倍地暴涨。连过去只划为石头类的黄龙石、泰山石,也一并升格为黄龙玉、泰山玉,那价格自然直线飙升,拦也拦不住。收藏已经不幸堕落为不再耐心欣赏物质的内在美感,而直白地追求“值多少钱”了——突显了浮躁的社会心态。

最奇妙的是,伴随收藏热的升温,凭空诞生了无数的“专家”,令你眼花缭乱,不知信谁好。幸亏媒体曝光了故宫有专家“鉴定”了上亿的伪金缕玉衣;书画界有美术学子习作被充为标价几千万元的徐悲鸿大作……这才揭下了所谓“专家”的金缕玉衣,其实只是搂钱的文玩骗子罢了。

说起来有趣,我本人就曾于2003年11月下旬,在中央电视台二套《鉴宝》节目中讲过《瓷片的收藏》。说老实话,在下并非什么瓷器专家,仅只是记问之学而已。谁知此后,竟有各地多人与我联系,找我探讨瓷片学问。讲一讲相关知识可以,但我坚持绝不对瓷片进行所谓鉴定,以免误人子弟,误导真伪。出于良心良知,我终于没有放荡成“专家”。现今的某些“专家”,假使有了类似的秀场,大概是绝不会轻易放过的。举例如上,只是想说明切莫轻信所谓的专家,如此而已。

专家的良心大坏,搅得收藏界藏污纳垢。无形中,为广大普通民众设下了收藏陷阱。专家们所收的鉴定费越来越高,甚至到了给钱就为你发证书的地步。而那珍贵的鉴定结果,到最后只能是连个屁也不值了。学术上的诡异多变,应该说是一个民族在科学道义上的悲哀。

在现实收藏中,一些“专家”大肆宣扬“捡漏”奇迹,实则机遇寥寥。世上哪有那么多便宜事?花几百元就买得一件西周青铜器,上千元就购得唐伯虎的美人画作?绝大多数是花了冤枉钱,“打眼”收来赝品而已。

就普通消费者而言,所谓收藏,适宜浅尝辄止。果真有祖传宝贝,也只适合深藏不露。大不该轻易“露白”,以致失去珍藏的价值。归根结底,收藏,是个填不满的无底洞,玩玩可以,别一味死钻牛角尖,以免落得倾家荡产而敝帚自珍,最终悔之晚矣。

专家解析古董收藏潜在风险


周末如果你去古玩市场,那熙熙攘攘的人流会让你暗暗吃惊:不分男女老幼,无论蓝领白领或金领,都对收藏表现出了莫大的兴趣。近年来,民间收藏市场确实是一再加温,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其中,越来越多的资金争相涌入。这种趋势在一些统计数据中得到了直观的体现:据欧洲美术基金会的统计,2010年我国艺术原创作品和古董艺术品的交易总额为989亿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3%,首次超越英国上升至全球第二位,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法国一家机构发布的2010年全球艺术品市场趋势报告显示,2010年按照全球各国艺术品拍卖收益的统计数据,中国排名全球第一。收藏市场的发展大趋势很好,这是事实,但是对于普通收藏爱好者或正准备“试水”收藏市场的老百姓来说,“收藏市场水深”也是必须加以清醒认识的事实大量赝品充斥市场,各种风险隐藏其中。如果花大价钱买回一堆“破烂儿”,那损失可就大了。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冷静看待收藏热呢?请看本报记者的调查采访。

●近一时期,股票证券市场形势持续低迷,房地产市场也处于调控期内,于是更多手有余钱的人把投资目光转向了收藏领域,从而助推收藏市场进一步走热。

●“收藏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提醒有意加入收藏大军的人必须认真考虑这句话。“打眼”也就是看走眼被人蒙骗的事在收藏市场经常发生,行家认为:十贪九打眼,防止打眼,戒贪为首要一招。

“粮油一分利,百货十分利,珠宝百分利,古玩千分利”

现在进收藏市场,从啥起步最好?对于这个问题,可能每位专家给出的意见都会有所不同,这就如同问“孩子长大了干什么好”,很难回答清楚,更没有标准答案。

但藏家们公认无异议的是,目前如果能淘到真正的好东西,那么所带来的收益确实非常可观。

沈阳市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李晓旭还兼任协会的会员藏品交流中心主任,他平日都会坐在藏品交流中心,与会员们一起品鉴藏品。那里总是坐着一屋子的人。

李晓旭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开始搞收藏,尤其偏爱瓷器。他说:“那时瓷器还不像现在这么贵,但工薪收入者要想买到自己喜欢的好瓷器,也真得口挪肚攒才行。 ”

对于这项爱好,家人刚开始时并不支持,但是近几年随着自家藏品的增多,已不需要再多投入钱财,靠自己的藏品流转就可运行,“老伴看不用往外花钱了,还往家里拿东西,也就不再干预。 ”李晓旭笑着说。

谈到经济收益,李晓旭说:“那是显而易见的。远的不说,就跟五六年前的行情比一下,民国以前的瓷器真品如果品相好,到现在价格上涨10倍都不止。 ”

在沈阳北市古玩城,有藏家专门回收人民币,第三套人民币中1角面值的新钞,收购价为10元,是其票面价值的100倍。

沈阳市古玩行业商会副会长夏立杰最近被评为当地的十大优秀收藏家,他的长项是字画收藏。谈到市场形势,夏立杰说:“从字画市场就能看出来,老百姓手里的钱确实比从前多了,大量资金进入了字画市场。 ”

他指着面前的清代菊花四条屏告诉记者,这是6年前在拍卖行竞买来的,当时只有他一个人举牌,花了1.5万元,现在行情大涨,刚有人给开出20万元的价码,但他不想卖。也就是6年的时间,这个四条屏的价格就涨了10多倍。

早有一种关于“盛世搞收藏”的说法:“粮油一分利,百货十分利,珠宝百分利,古玩千分利。 ”

从投资回报来看,这句话还真不算夸张:2010年,徐悲鸿的作品《巴人汲水图》以1.71亿元拍出,与当初藏家的收购价相比暴涨了100多万倍;再比如齐白石的作品,10多年前1平方尺不过四五万元,今年5月齐白石的一幅 《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竟然以4.255亿元的价格被人收藏,创造了中国近现代书画市场的新纪录。

1年前,中国民间收藏文化创新论坛公布了这样的数字:自2004年以来,中国艺术品收藏投资年回报率为26%,文物、古玩每年升值率为20%。

进入收藏行:真的要从兴趣喜好出发

在沈阳市收藏家协会会员藏品交流中心,陈列架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藏品,以瓷器居多,也有铜器和书画。

中心主任李晓旭分析说,入行搞收藏的无非有两个目的,一是个人爱好,一是投资增值。

他拉开了一个抽屉,里面满满当当都是陶瓷残片,然后说,纯粹出于爱好而搞收藏的人,对于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即使得到一块残片也会欣喜万分,也只有这样的人才可能成长为真正的藏家。李晓旭说他身边有200多位这样的藏家。

另一部分人则是为当下收藏市场的热度所吸引,手里有余钱,又觉得放到股市、楼市里都不放心,就搞起了收藏投资。

李晓旭提醒说,即便认定收藏有较大投资潜力,但还是要真有这方面的兴趣才可考虑加入。收藏市场很宽广,瓷器、字画、竹雕、木雕、牙雕、古籍、邮票、钱币,还有民俗系列,当然也包括宝玉石,等等。每一种类又有很多分支,比如瓷器又分为高古瓷、明清瓷和现代瓷,书画则有古今和各种门派、风格之分。这里面的知识博大精深,要想玩得得心应手,必须肯下苦功夫学习。

如其所言,记者采访每一位藏家时,几乎都能看到在他们身边有许多专业书及各种材料,讲到某处要点,总要从典籍里翻出证明。可见,如果没有兴趣支持,是根本达不到这样专业程度的。

比如瓷器,李晓旭说:“据我看,当下的瓷器收藏是95%外行人在玩95%的赝品。收益很高是不错,可一旦买了赝品,损失有时是100%。”他举例解释说,如果有人说他在地摊上买到了宋代官窑的瓷器,那一定不能信,因为即使从全球私人收藏范围来看,此类藏品都是屈指可数的,你要说买到了一件真品,那其实比中彩票还要难。

沈阳市古玩行业商会副会长夏立杰最近兴办了字画装裱业务,他说:“学习字画鉴赏看书学习是一方面,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实际品鉴,通过更多的对比研究才会提高水平,做字画装裱也可以积累品鉴能力。 ”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张祥去年初才在古玩市场“露面”,但一出手就引起了藏界的关注,他拿出来的是和田古玉。为啥他能“一鸣惊人”呢,原因在于此前的雄厚积累,他家往上数5代就开始藏玉。

北市古玩城的玉器档口里,有回头教子玉龙钩,有瓦棱纹鱼玉雕件,有宋代风格的执莲童子玉雕,还有凤在上龙在下的青玉雕等。因为家庭文化熏陶和个人爱好的原因,张祥几乎熟知每一件玉藏品所蕴含的历史故事,讲解起来头头是道,“玉石界有句行话,"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玉器尤其是和田老玉,在过去只有宫廷和官宦人家才能拥有,只是到了近现代才进入到普通百姓家。 ”

“喜欢点什么? ”你到古玩城逛,卖家常常会这样问你,听起来好像是随便一问,但是通过答话,你的鉴赏水平立刻会被行家掂量出个八九分来。

专家忠告:“不懂的东西最好别碰”

今年33岁的马红君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现在从事服装设计工作。他有一个特殊的朋友圈子,其中很多人都对玉器很有研究。马红君说他一有闲暇就要到各处古玩城逛逛,总感觉时间过得太快,还没逛几家半天就过去了。

做为一名爱好者,如今小马对各种玉雕器物已经积攒了一些知识和鉴赏能力,但是当记者问起他有何心得时,他却不好意思地说:“也是交了不少学费的。 ”

入行要交学费,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也成了收藏的“题中应有之义”,就是那些已经很有成就的收藏大家,一般也都有过交学费的经历。但也惟其如此,才会真正激发藏友学习研究的兴趣。

沈阳鲁园古玩城的一位卖家李文广搞收藏已经有30多年了,据他介绍,当初是起步于八一公园花鸟市场的,直到今天,到地摊“淘宝”的热情依然不减。

说到交学费,李文广说,自己从事收藏这么多年了,可没少经历过,记得最惨痛的一次,是花8000元买了一件藏品,买回去却发现是赝品,在手里压了好多年,后来才以800元转手,损失很大。

如何防赝品?他的体会是没啥别的办法,只能是下功夫提高自己的知识和眼力,“你不懂的东西最好轻易别碰。 ”

在沈阳收藏界有了名气后,夏立杰常常被人请去“鉴宝”,但一段时间之后,他就回绝这类邀请了。夏立杰说,自己见的赝品实在是太多了,可请他去鉴别的人又都不愿听到真话,这样自己左右为难,只好不再去了。

夏立杰说,他认为在收藏种类中,字画收藏的收益很高,但遭遇赝品的风险也更大,“花好几万元兴冲冲买回来的居然是赝品,其实就是一张废纸,那种失落感很难承受,有这钱还真不如进股市去试试运气。 ”

即便字画是真迹,也会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夏立杰认为当前古画卖不过今画就是不太正常的现象,这也反映出市场明显的炒作因素。这就要求书画收藏者不仅要有辨别真伪的能力,还得对市场走势有很好的了解和预判。

收藏品的炒作也有很多教训: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日本陷入了高股价、高房产的泡沫经济时代,资金大量涌向凡·高、莫奈、雷诺阿等西方一流艺术大师的作品收藏领域。1987年至1990年,国际拍卖会上40%的西方印象派作品均落入了日本买家手中。这4年间,日本从西方进口的艺术品总价竟然达到了138亿美元。

但是在90年代后,经济泡沫破灭,那些高价艺术品或成为银行的抵押品,或滞留在私人藏家之手卖不出去,而成为了有价无市的“鸡肋”。据估计,当年以50亿美元购入、现仍保存于日本各银行中的画作,如今即使能够卖出也只能收回14亿美元,而且这还是个比较乐观的估计。

而对于我国当下的收藏热,有关部门也多次提出泡沫警示。业内人士也从专业角度给出了提示,民间收藏防范风险的最好办法只能是提高鉴别眼力,收藏真品和精品,不盲目跟风炒作热点。

民俗收藏稀缺就是宝

旱烟袋、旗袍、民国瓷砖、荷包,只有几平方米的空间内,摆满了上一个时代的老物件沈阳鲁园古玩城一家档口的卖品很有地方民俗特色。

卖家李文广笑着说:“我搞的是有点杂。 ”他拿起一块民国瓷砖说,高峰期自己藏了1万多块这样的瓷砖,在这方面可能是品种最全的藏家了,很多民俗研究者著书都到他这里找资料和素材。

收藏民国瓷砖成了他的长项,寻找和收藏的主要目标是山水系列,红猴、大象图案等稀缺品种。每次搞到新藏品,他都要进行分类,哪些可以转卖,哪些自己要永久收藏。

不久前,他还向一家民俗博物馆转让了140件棉布旗袍,而手中的一件民国时期孩子满月服饰却无论如何也没给这家博物馆,李文广说它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李文广说:“收藏品是一个时代的记录,民俗用品收藏,收藏的不仅是历史,而且还有地方人文风俗。 ”

他拿起手边的一件丝质旗袍说:“相对其他物品,服装的保存难度更大一些,在民间无论怎样精心保管,也难免腐蚀和虫蛀,所以年头越久,留存下来的必然越来越少,而稀缺就是宝。 ”

我省珠宝消费今年超千亿元

大部将转化为个人藏品

来自辽宁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省包括黄金、钻石、翡翠等珠宝首饰销售额度预计超过千亿元,总体水平居于全国前列。

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名誉会长刘永春指出,辽宁作为珠宝玉石生产大省,已经发现有丹东黄金、抚顺煤精石、阜新玛瑙、宽甸紫水晶、瓦房店金刚石等珠宝玉石资源,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珠宝投资消费提供了较为充分的保障。

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办公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张文禹认为,无论从资源的稀缺性和长期增长性,还是从收藏变现渠道的方便程度看,目前我省珠宝玉石仍然拥有最广泛的收藏受众面。

专家谈现当代瓷器收藏


收藏并投资当代艺术陶瓷掀起了一番热潮。近些年来,在香港、北京、广东等地的多次景德镇现当代陶瓷精品拍卖和展销会的成功举办,也为现当代艺术陶瓷成为新的收藏热点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比起高古瓷器,当代艺术陶瓷作为投资项目的优势在哪里?让大部分收藏者心情较为舒坦的当然是它的价格。与动辄上百万的高古陶瓷相比,当代艺术陶瓷的价钱往往仅为前者的零头。据了解,当代艺术陶瓷目前价格多在几千元不等,个别大师的个别作品达到几十万、上百万元,但仍没有达到其自身价值应有的价格,随着时间推移,具有相当的升值空间。此外,当代艺术陶瓷赝品少。相对于高古陶瓷,当代艺术瓷器赝品几乎没有。深圳青瓷博物馆的吴克顺说,当代艺术陶瓷一般都附有工艺大师的证书,投资风险小得多。而且把钱投资在中国名师名家所做的当代艺术陶瓷作品上,拥有很大的升值潜力。对于资金不充裕的小收藏者来说,还可以选择收藏初露头角的青年艺术家的陶瓷作品,如余刚、江振声、汪雪媛等,这些陶瓷作品多富有时代感和创造性,随着技艺水平的提高和艺术家名气上扬,这些作品肯定会大大地升值!

当然,当代艺术陶瓷之所以有增值空间,最重要的是它们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比起高古瓷器,当代艺术陶瓷有很多精品工艺水平在传统基础上有很多突破和创新,加上借助高科技手段,无论是在器型还是在用色和题材上,有些精品甚至更胜过古代官窑瓷器,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虽然人们知道当代艺术陶瓷是不应被忽视的收藏新宠,但与高古陶瓷一样,如何鉴别精品是摆在许多收藏爱好者面前的难题。笔者为此采访了省民间收藏协会常务理事李和祥老师,李老师谈到,收藏投资陶瓷属于小众文化范畴,从来不属于大众文化,因为收藏陶瓷需要丰厚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才能鉴别陶品及瓷器的优劣,因此百姓投资艺术陶瓷时更要睁大“金睛火眼”。

“选择收藏或投资一件瓷器,首要的是这件作品的艺术价值,因为现在很多商家热衷于炒作,一些没有艺术价值的东西往往被大大地抬高了价值,这是市场混乱的一个表现。所以,作为一般的陶瓷艺术品收藏爱好者,一定要避开炒作陷阱,选择有艺术价值的高品位现当代艺术陶瓷作品,这才是有效规避投资风险的选择。”李和祥老师语重心长地说。

选择一个优秀的、有价值的当代艺术陶瓷作品一般要遵循三步骤,首先是看作品的造型如何,因为人们在选择作品的时候,一般容易被色彩打动,而轻视造型本身。作为一个优秀的艺术陶瓷作品,造型本身能体现出一种精神,或圆润、或挺拔、或纤秀、或雄强、或文儒、或豪放……

第二步使看装饰的效果,因为是当代艺术陶瓷,既要看装饰是否与造型统一,更要看装饰是否新颖和创造性。有一些当代艺术陶瓷把国画直接移入瓷器作为装饰,这样效果未必好,因为国画是二维空间,并不适合移入三维空间的现当代艺术陶瓷。再者,好的当代艺术陶瓷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都能让观众感到较好的完整性,而非有些画面太挤,有些画面太空。第三步看色泽,色泽好的当代艺术陶瓷器品颜色纯净悠远,丰富润泽。要看其釉里红是否红而不俗,层次是否多变,釉色是否亮丽莹透,是否无斑点瑕疵。

“如果你选择的作品都符合以上三步,至少具备了收藏的基本条件。接下来可以了解作者的自身条件,是否具有可成长性。从国际收藏惯例来看,收藏中青年艺术家的作品,看似有一定的风险,实际上却是最具价值回报的一项投资。”李老师说。

收藏投资一件当代艺术瓷器也是非常具有风险性的。普通的收藏爱好者不具备专业的收藏知识,只一味地听信或跟从商家炒作是很不理智的行为,投资的当代艺术瓷器极有可能是被商家炒起来的泡沫,一吹就破了。投资或收藏当代艺术陶瓷的初学收藏者最应该避免收藏工厂流水线批量生产的现代瓷器,这种瓷器没任何投资价值。

鉴宝专家教你辨认古瓷器真伪的“秘诀”


“盛世兴收藏”,近两年来,各家电视台的“鉴宝”栏目红红火火,每天都有百姓抱着自己收藏的古玩艺术品请专家鉴定。2011年,《富春山居图》的两岸合璧再一次让人感受到中国博大文化的魅力,也让国人看到了内心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渴望和向往,同时这又为艺术品市场添加了一把火。

出于对文化的传承,中国民间历来有收藏的传统,而到了今天,艺术品收藏投资时代已经进入了最兴旺的时候。

据统计,我国的艺术品收藏者和投资者已经增长到7000多万,每年的交易额超过人民币400亿元,以至少每年10%到20%的速度迅速递增。业界人士称,艺术品收藏将成为今后最赚钱的投资之一,艺术品收藏是继股票、房地产热之后的第三大投资热点。

现在正是收藏的好时候。不少收藏家都这样感叹。

但是随着收藏的日益火爆,古玩市场上的古瓷器赝品越来越多,大有“铺天盖地”之势,令人防不胜防。对于广大瓷器收藏爱好者来讲,该如何鉴定古瓷器呢?

一位资深收藏家表示,在尚未有知识和经验积累的前提下,一定要谨慎,要以学习的心态来对待古玩收藏。“一要学懂,二要戒贪,三要冷静”。当面对一件传统艺术品时,首先要弄清它是新的还是旧的,不然收藏或投资是没有依据的;不要轻易相信自己能“捡漏”,抱有“捡漏”、一夜暴富这样心态的人,往往就会上当。多阅览收藏方面的书籍,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最鲜活的古瓷器真伪对比图、细节图在网上都能找到。还要多逛古玩市场、多接触实物。将着眼点放在器物本身的历史、文化、艺术、工艺价值上,才是收藏的正确态度。

“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只有多钻研历史,多看多研究古董知识,再多交点‘学费’,才有可能明白一些皮毛。”

辨认古玩瓷器真伪的“秘诀”

要能在古玩市场的茫茫大海里寻找到有价值的古瓷器、古玩,不经磨难,不历练出一双目光如炬的“慧眼”,是很难识别的。而且由于历代传统文化的推崇,中国历代都有文物仿造,到现今作伪手段不断翻新、提高,利用高科技制作的古玩,连很多行家都会上当。那么,初涉收藏界的朋友应该从何下手呢?

鉴宝专家、中国收藏家协会陶瓷委员会委员、杭州利国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董事长余绍尹是一位拥有30多年收藏经验的收藏家。他亲自传授了几条在他多年收藏经验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简单实用的分辨古瓷器真伪的“秘诀”。

第一招:富有美感。艺术性越强的瓷器越值得收藏。古代的瓷器,特别是官窑瓷器的制作都是不顾成本,追求最高端的艺术效果,因此好的古玩无论从造型、工艺、色彩、图案等各方面都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因此,选择收藏瓷器,首先就是要选在视觉上能给人以较高审美享受的。从另外一方面说,收藏最基本的就是要带给人精神上的审美愉悦感。如果非常喜欢一件瓷器,哪怕不是真正的古玩,能带给人很高的审美愉悦,也是一件美事。这样的收藏能让自己获得快乐。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学习收藏,会让学习的过程更轻松和自在。

第二招:随身携带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瓷器表面的“气泡”。如果“气泡”完全大小均匀,则是现代的电窑和煤气窑烧制的。而真正的用柴窑烧制的古瓷器表面应该有大小不等的气泡,还会出现颗粒非常大的“破泡”,这是由于年代久远的瓷器本身的物理变化,无法仿制的。要注意的是,用放大镜看的时候,最好是看瓷器表面“青花”花纹,在有颜色的衬托下,能看得比较明显。

第三招:用手指弹器皿,听其声。此招适用于大盘子、大碗之类的较大体型的瓷器。一只手悬空托住瓷器底部,另一只手用手指轻弹瓷器边缘。若是好的古瓷器,你将听到如钟声一般悠远悦耳的声音,而且余音袅袅,回旋声将持续很久,非一般瓷器可比。

“别小看这简单的三招,要真正的活学活用,要经历大量的实战体验,同时还要不断地学习,这样才能有真正的收获。”余绍尹认真地说。

他还反复强调:要学习收藏,一定要熟知历史知识。每件器物的材质、绘画艺术等都有它的时代特征。当你对那些重大时代的背景、典故、人物乃至技术工艺能力都了如指掌的时候,你才能发掘到古玩真正的价值所在。而且很多声名显赫的知名古玩所具有的收藏价值,也都是依靠独具慧眼的收藏大师所发现的。

鉴定古瓷器年代的方法

在瓷器方面,目前最为藏家欢迎的是宋代五大名窑,明代成化、永乐、宣德等年代的瓷器,清代最精的则是雍正年间、然后是康熙和乾隆年间的,这些年代产的瓷器也是历代藏家所追求的。

那么如何来辨别古陶瓷的年代呢?古陶瓷鉴定是一非常复杂而又综合的技术,要掌握它,需要下一番功夫。有能力的鉴定师都要对中国几千年各地陶瓷的生产了如指掌,才能从胎质、釉色、造型、纹饰、款式甚至重量等方面作出准确的判断。而对初学者来说,可以通过掌握一些古陶瓷的鉴别方法,继而循序渐进地来掌握诀窍。

简单地说,就是要根据各期陶瓷胎质、釉色的特点来判断。

一般来说,从胎质、釉色可以看出其年代和窑口。例如,距今25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的青釉瓷器,又称原始青瓷,是青瓷的低级阶段,其胎为灰白色和灰褐色,胎质坚硬,瓷化程度较高;其釉色青,釉层较薄,厚薄不均。这是因为当时采用沥釉方法进行施釉的缘故。

五代时的釉色为天青色。据传说,五代后周柴世宗指雨过天晴的天空,对向他请示御用瓷釉色的官员说:“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所以,五代的瓷釉便被钦定为天青色。这种釉釉色莹润,施釉较薄,青中闪着淡淡的蓝色。

宋代龙泉窑的梅子青釉。这是宋代龙泉的最佳色,是青釉中的代表作。其色可与高级翡翠媲美。釉层较厚,釉面光亮,玻化程度高,釉面不开纹片,质莹如玉,其色近似梅树中生长着的“梅子”。

明代永乐、宣德、清代康熙的江西瓷器的胎釉各具特色。永乐时期白釉最负盛名,釉质肥厚,润如堆脂,纯白似玉,釉面光净晶莹;胎色纯白,胎质细腻,并且有厚薄不均现象。如在强光下透视可以看到胎釉呈一种粉红、肉红或虾红色的倾向。这一特征,是其它瓷器中所没有的。

明代宣德年间,与明永乐年间时间虽近,

但瓷胎釉色却迥然不同。同一器皿,永乐胎厚,宣德胎薄。宣德时大件琢器底部多无釉,露胎处常有红色点,俗称“火石红斑”,还有铁锈斑点。清康熙、雍正时的仿宣德瓷器则无此特征。

清代康熙时瓷器的胎釉,胎色细白,胎质纯净,细腻坚硬,与各朝代的同一器皿相比,它的胎体最重。此外,这一时期的同一件器,往往施两种白釉,器内、口缘、器外底施粉白釉,其釉较稀薄,往往见有小缩釉现象;底部还现有坯胎中旋纹痕迹。器身施亮青釉,其釉莹润光亮,胎釉结合极坚密。一件器皿施两种釉,是清代康熙年间生产的瓷器的最大特点。

此外,近年来,利用科学仪器检测技术来鉴别古陶瓷的年代也成为了一种常用的重要手段。

古瓷的底足很关键

根据鉴定专家的经验,要鉴定古瓷的真伪,底足是很关键的。底足是古瓷所含信息量最大的地方。透过底足,可以见其胎、其釉,可以见其胎釉结合情况、烧造工艺、老化程度等。那么,如何从底足鉴定古瓷真伪呢?首先也是要掌握各个朝代瓷器的特征,如足的形状,胎的质量等,还可从以下几方面鉴定古瓷真伪。

首先,底足是否有粘沙现象。明代以前的器物多有不同程度的粘沙现象,明清瓷器足内积釉处也有粘沙,而仿品却很少有粘沙。虽然仿品也有少数粘沙,但不像真品那样显得老化干燥。因仿品的烧造工艺高于古时,釉也施得不是那么厚,不会造成积釉,使之极少有粘沙。

其次,看底足露胎之处胎骨磨损情况。一般来说,仿品的磨损比较平滑,没有真品那么自然。真品的露胎处显得比较干燥,而仿品显得细腻。

然后,看底足露胎之处的火石红。各个时期瓷器的火石红不同,或多或少或无。如明代民窑瓷底足处火石红特别浓郁,而其仿品的火石红就完全不同,有的是用浆釉涂抹的,显得轻浮不定,有的颜色偏黄。

最后,看底足的垫烧痕迹。明以前的瓷器时常可以清晰地看到垫烧痕迹,只不过各窑有各窑的垫烧方法。如汝窑有芝麻钉支烧,哥窑有“跌足”等。

看各时期底足的特别之处,主要是观察各个时期瓷器底足露胎处的痕迹。如南宋瓷器有旋纹;元代多有旋坯痕并有鸡心点;明代则多有放射状的跳刀痕,旋坯痕较少;清代官窑瓷几乎看不到什么痕迹。

从古瓷的底足来判断的方法比较专业,适用于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的收藏爱好者。

鉴宝专家教你辨认古瓷器真伪的秘诀


“盛世兴收藏”,近两年来,各家电视台的“鉴宝”栏目红红火火,每天都有百姓抱着自己收藏的古玩艺术品请专家鉴定。2011年,《富春山居图》的两岸合璧再一次让人感受到中国博大文化的魅力,也让国人看到了内心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渴望和向往,同时这又为艺术品市场添加了一把火。

出于对文化的传承,中国民间历来有收藏的传统,而到了今天,艺术品收藏投资时代已经进入了最兴旺的时候。

据统计,我国的艺术品收藏者和投资者已经增长到7000多万,每年的交易额超过人民币400亿元,以至少每年10%到20%的速度迅速递增。业界人士称,艺术品收藏将成为今后最赚钱的投资之一,艺术品收藏是继股票、房地产热之后的第三大投资热点。

现在正是收藏的好时候。不少收藏家都这样感叹。

但是随着收藏的日益火爆,古玩市场上的古瓷器赝品越来越多,大有“铺天盖地”之势,令人防不胜防。对于广大瓷器收藏爱好者来讲,该如何鉴定古瓷器呢?

一位资深收藏家表示,在尚未有知识和经验积累的前提下,一定要谨慎,要以学习的心态来对待古玩收藏。“一要学懂,二要戒贪,三要冷静”。当面对一件传统艺术品时,首先要弄清它是新的还是旧的,不然收藏或投资是没有依据的;不要轻易相信自己能“捡漏”,抱有“捡漏”、一夜暴富这样心态的人,往往就会上当。多阅览收藏方面的书籍,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最鲜活的古瓷器真伪对比图、细节图在网上都能找到。还要多逛古玩市场、多接触实物。将着眼点放在器物本身的历史、文化、艺术、工艺价值上,才是收藏的正确态度。

“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只有多钻研历史,多看多研究古董知识,再多交点‘学费’,才有可能明白一些皮毛。”

辨认古玩瓷器真伪的“秘诀”

要能在古玩市场的茫茫大海里寻找到有价值的古瓷器、古玩,不经磨难,不历练出一双目光如炬的“慧眼”,是很难识别的。而且由于历代传统文化的推崇,中国历代都有文物仿造,到现今作伪手段不断翻新、提高,利用高科技制作的古玩,连很多行家都会上当。那么,初涉收藏界的朋友应该从何下手呢?

鉴宝专家、中国收藏家协会陶瓷委员会委员、杭州利国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董事长余绍尹是一位拥有30多年收藏经验的收藏家。他亲自传授了几条在他多年收藏经验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简单实用的分辨古瓷器真伪的“秘诀”。

第一招:富有美感。艺术性越强的瓷器越值得收藏。古代的瓷器,特别是官窑瓷器的制作都是不顾成本,追求最高端的艺术效果,因此好的古玩无论从造型、工艺、色彩、图案等各方面都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因此,选择收藏瓷器,首先就是要选在视觉上能给人以较高审美享受的。从另外一方面说,收藏最基本的就是要带给人精神上的审美愉悦感。如果非常喜欢一件瓷器,哪怕不是真正的古玩,能带给人很高的审美愉悦,也是一件美事。这样的收藏能让自己获得快乐。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学习收藏,会让学习的过程更轻松和自在。

第二招:随身携带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瓷器表面的“气泡”。如果“气泡”完全大小均匀,则是现代的电窑和煤气窑烧制的。而真正的用柴窑烧制的古瓷器表面应该有大小不等的气泡,还会出现颗粒非常大的“破泡”,这是由于年代久远的瓷器本身的物理变化,无法仿制的。要注意的是,用放大镜看的时候,最好是看瓷器表面“青花”花纹,在有颜色的衬托下,能看得比较明显。

第三招:用手指弹器皿,听其声。此招适用于大盘子、大碗之类的较大体型的瓷器。一只手悬空托住瓷器底部,另一只手用手指轻弹瓷器边缘。若是好的古瓷器,你将听到如钟声一般悠远悦耳的声音,而且余音袅袅,回旋声将持续很久,非一般瓷器可比。

“别小看这简单的三招,要真正的活学活用,要经历大量的实战体验,同时还要不断地学习,这样才能有真正的收获。”余绍尹认真地说。

他还反复强调:要学习收藏,一定要熟知历史知识。每件器物的材质、绘画艺术等都有它的时代特征。当你对那些重大时代的背景、典故、人物乃至技术工艺能力都了如指掌的时候,你才能发掘到古玩真正的价值所在。而且很多声名显赫的知名古玩所具有的收藏价值,也都是依靠独具慧眼的收藏大师所发现的。

鉴定古瓷器年代的方法

在瓷器方面,目前最为藏家欢迎的是宋代五大名窑,明代成化、永乐、宣德等年代的瓷器,清代最精的则是雍正年间、然后是康熙和乾隆年间的,这些年代产的瓷器也是历代藏家所追求的。

那么如何来辨别古陶瓷的年代呢?古陶瓷鉴定是一非常复杂而又综合的技术,要掌握它,需要下一番功夫。有能力的鉴定师都要对中国几千年各地陶瓷的生产了如指掌,才能从胎质、釉色、造型、纹饰、款式甚至重量等方面作出准确的判断。而对初学者来说,可以通过掌握一些古陶瓷的鉴别方法,继而循序渐进地来掌握诀窍。

简单地说,就是要根据各期陶瓷胎质、釉色的特点来判断。

一般来说,从胎质、釉色可以看出其年代和窑口。例如,距今25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的青釉瓷器,又称原始青瓷,是青瓷的低级阶段,其胎为灰白色和灰褐色,胎质坚硬,瓷化程度较高;其釉色青,釉层较薄,厚薄不均。这是因为当时采用沥釉方法进行施釉的缘故。

五代时的釉色为天青色。据传说,五代后周柴世宗指雨过天晴的天空,对向他请示御用瓷釉色的官员说:“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所以,五代的瓷釉便被钦定为天青色。这种釉釉色莹润,施釉较薄,青中闪着淡淡的蓝色。

宋代龙泉窑的梅子青釉。这是宋代龙泉的最佳色,是青釉中的代表作。其色可与高级翡翠媲美。釉层较厚,釉面光亮,玻化程度高,釉面不开纹片,质莹如玉,其色近似梅树中生长着的“梅子”。

明代永乐、宣德、清代康熙的江西瓷器的胎釉各具特色。永乐时期白釉最负盛名,釉质肥厚,润如堆脂,纯白似玉,釉面光净晶莹;胎色纯白,胎质细腻,并且有厚薄不均现象。如在强光下透视可以看到胎釉呈一种粉红、肉红或虾红色的倾向。这一特征,是其它瓷器中所没有的。

明代宣德年间,与明永乐年间时间虽近,但瓷胎釉色却迥然不同。同一器皿,永乐胎厚,宣德胎薄。宣德时大件琢器底部多无釉,露胎处常有红色点,俗称“火石红斑”,还有铁锈斑点。清康熙、雍正时的仿宣德瓷器则无此特征。

清代康熙时瓷器的胎釉,胎色细白,胎质纯净,细腻坚硬,与各朝代的同一器皿相比,它的胎体最重。此外,这一时期的同一件器,往往施两种白釉,器内、口缘、器外底施粉白釉,其釉较稀薄,往往见有小缩釉现象;底部还现有坯胎中旋纹痕迹。器身施亮青釉,其釉莹润光亮,胎釉结合极坚密。一件器皿施两种釉,是清代康熙年间生产的瓷器的最大特点。

此外,近年来,利用科学仪器检测技术来鉴别古陶瓷的年代也成为了一种常用的重要手段。

古瓷的底足很关键

根据鉴定专家的经验,要鉴定古瓷的真伪,底足是很关键的。底足是古瓷所含信息量最大的地方。透过底足,可以见其胎、其釉,可以见其胎釉结合情况、烧造工艺、老化程度等。那么,如何从底足鉴定古瓷真伪呢?首先也是要掌握各个朝代瓷器的特征,如足的形状,胎的质量等,还可从以下几方面鉴定古瓷真伪。

首先,底足是否有粘沙现象。明代以前的器物多有不同程度的粘沙现象,明清瓷器足内积釉处也有粘沙,而仿品却很少有粘沙。虽然仿品也有少数粘沙,但不像真品那样显得老化干燥。因仿品的烧造工艺高于古时,釉也施得不是那么厚,不会造成积釉,使之极少有粘沙。

其次,看底足露胎之处胎骨磨损情况。一般来说,仿品的磨损比较平滑,没有真品那么自然。真品的露胎处显得比较干燥,而仿品显得细腻。

然后,看底足露胎之处的火石红。各个时期瓷器的火石红不同,或多或少或无。如明代民窑瓷底足处火石红特别浓郁,而其仿品的火石红就完全不同,有的是用浆釉涂抹的,显得轻浮不定,有的颜色偏黄。

最后,看底足的垫烧痕迹。明以前的瓷器时常可以清晰地看到垫烧痕迹,只不过各窑有各窑的垫烧方法。如汝窑有芝麻钉支烧,哥窑有“跌足”等。

看各时期底足的特别之处,主要是观察各个时期瓷器底足露胎处的痕迹。如南宋瓷器有旋纹;元代多有旋坯痕并有鸡心点;明代则多有放射状的跳刀痕,旋坯痕较少;清代官窑瓷几乎看不到什么痕迹。

从古瓷的底足来判断的方法比较专业,适用于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的收藏爱好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