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高古瓷器鉴别老 > 导航 >

陶器藏高古

陶器藏高古

高古瓷器鉴别老 德高瓷砖胶 古代陶器与瓷器

2021-03-01

高古瓷器鉴别老。

刚开始接触陶瓷收藏的人士,可能会更喜欢色彩浓艳的粉彩瓷,慢慢地可能会更喜欢清高素雅的青花瓷,等接触到汉代青釉褐釉的陶罐、陶壶之后,可能又会转向新石器时代后期的素陶、彩陶,会觉得找到了历史的感觉。这是一种经过了由繁至简、由浓至淡的过程。

我国的古陶器历史悠久,其外形纯朴稚拙,风格豪放粗犷,包含着强大的艺术张力,是我国传统的收藏品类之一。

说起陶器收藏,收藏圈里流行“陶器藏高古,瓷器收老窑”的说法,意思是收藏陶器要讲究年代,而收藏瓷器则要讲究窑口。

南宁地区的陶器藏家石见说,不少人对陶器和瓷器的概念有些混淆,陶器和瓷器合称陶瓷,但是,二者之间有明显的区别:陶器烧制的温度比较低,一般是800摄氏度;瓷器需要高温烧制。

对于收藏人士来说,陶器和瓷器算得上是2种不同的藏品。我国的陶器出现在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在当时社会生产条件下,陶器非常质朴,比如说一些罐、壶的纹饰,多为篮纹、席纹、绳纹等简单纹饰。宋代以后,釉陶器物生产逐渐减少,转而生产琉璃建筑构件。在历朝历代,陶器都没有停止过生产,但是它的艺术性、使用价值都有了改变。

高古陶器也叫“瓦器”,曾被人们视为下等之器。如今收藏市场里可以看到的高古陶器,除了一部分为实用器,相当一部分是作为陪葬品之用。石见说,其实古玩造假、仿制在古代就有,但是高古陶器在1800多年前几乎是没有人仿制的。不过,如今的古玩收藏市场里,高古陶器已经是鱼龙混杂,藏家需要擦亮眼睛才行。

有作伪者针对一些新出土的稀见品或珍贵品,用与原器同胎的泥土制成范模,然后入窑焙烧,依古法烧成后埋入土中使其生锈,为了加速土锈形成,作伪者会把化学物质与泥土合成后涂在陶器的表面再埋入土中,还有的人在陶器上涂上一种特制的液体再撒上古墓里挖出来的泥土,这些方法制作出来的仿造品都让人难辨真伪。

taoci52.com精选阅读

鉴定古陶器方法


一、鉴定古代陶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我国的陶器制作,历史悠久,窑口众多,产量极大,除了历代流传下来的传世品外,地下出土物中要数陶器最为丰富。但是历史上某些人出于各种动机,对古陶器也和对其它文物一样,制作了一些复制品或伪品,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一下子也难以搞清。为了保护祖国的文物,就需要研究陶器的演变规律,对它的制作年代和真伪,进行准确的科学鉴定。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辨别古代陶器的真伪及其艺术水平的高下就叫作古陶器鉴定。

鉴定古陶器,并非十分神秘而高不可攀,但必须认真实践,从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有意识地对各种真品和伪作进行分析比较,搞清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窑口的风格,各种复制品与作伪的种种表现,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观察、分析、比较,掌握其演变规律,就可逐步地获得鉴定的入门知识。鉴定陶器关键在于要多观看、多接触、多实践,从把握历代陶器的典型风貌和基本特征着手,作规律性的认识,再加上运用现代科学测试手段,这样就能获得陶器鉴定的真知灼见。当然,真正精通陶器鉴定也非一蹴而就,轻而易举之事。我国自古至今,流传下来和出土的陶器不计其数,时代不同,陶器的风格面貌也就不同;即使是同一时代的器物,不同地区,制作的风格面貌也有所不同。何况古陶器自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以来,就不断有人仿造,使尽各种方法来蒙骗人呢!因此,从数量众多的古陶器中,鉴定出某件产品的年代、窑口、真伪及其艺术水平的高下就不那么容易了。除了需要专门知识外,还要有丰富的历史、文学、艺术、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知识。从这一点来说,古陶器鉴定又是一项比较复杂,有难度的学问。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陶器鉴定还只限于通过人体的感官(即眼、耳、手等)进行辨伪、断代及考。70年代后,一些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在陶器鉴定中得到运用,从而使陶器鉴定进入新的境界。如用碳14和热释光间接和直接测量陶器的年代,用光谱、质谱等分析、比较陶器的化学成分,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检测陶器化学元素的含量,用电子显微镜检定陶器的质地、结构等等。但以上的设备投资大,成本高,所索鉴定费也高,因此在鉴别陶器时人们常常凭感官,即是说,用现代科学技术还不能代替人体的感官的作用。到目前为止,依靠人体感官来鉴定古陶器,仍占主导地位。

鉴定古代陶器,主要是从古代陶器的产地、器型、图案花纹、制作工艺等入手。其基本原则和方法是:

1.产地

每一种古代陶器,都有一定的出土地点和分布范围。例如,仰韶文化,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的仰韶村而得名,遗址中出土不少非常精美的彩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艺术明珠。其后考古学家又在黄河流域的陕西、河北、甘肃、青海等地发现类似仰韶文化遗址多处,其中心地区有北首岭、半坡、庙底沟、西王村四个类型。因此一提起彩陶,或得着一件彩陶器就会立刻想到它的产地和范围。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河姆渡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器属于黑陶,尤其是山东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黑陶,器壁极薄且光滑,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凡遇漆黑光亮的蛋壳陶,肯定是山东龙山文化之物。几何印纹硬陶在商代和西周时期就很兴盛,春秋和战国时期仍在继续发展,盛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凡遇胎质比一般陶器坚硬,烧成温度比较高,叩之能发出金属声,器表拍印有几何纹饰的一些贮盛器的,可以说绝大多数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产品。可见,掌握每件陶器的出土地点、分布范围和流传的经过等等,对鉴定陶器的时代、真伪和价值都会起很大的作用。

2.器型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生活习惯及技术条件,制约着不同时代陶器的造型。因此,弄清陶器器型产生、发展、演变和消失的历史,则为古陶器的鉴定提供了可靠的基矗例如,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鬲十分流行,到了汉代鬲则无影无踪。陶鼎和陶钟等仿铜陶器,流行于战国和两汉,到魏晋以后就彻底绝迹了。又如仰韶文化多见平底器,缺乏袋足器、三足器和圈足器,龙山文化恰恰与仰韶文化相反,器型多为三足器、圈足器、袋足器,平底或圆底的盆、钵极为少见。除了掌握每个时代器型产生、发展、演变、消亡的历史和地区特有的器型外,还要对每件陶器的口沿、腹部、肩部、颈部、底部和柄、耳、系、流、足、钮、鋬、鼻等细部特征进行仔细对比研究。掌握了器型,再结合胎质、花纹、款识、制作工艺方面的特征进行鉴定,在断代和辨伪时就不致失之千里。因此,形成准确的器型概念,善于体察各时代器型的不同风貌非常重要。

3.图案花纹

陶器上的纹饰,无论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与瓷器、玉器、古砚上的纹饰一样,都强烈地反映着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情趣,都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和特点,都可以成为我们鉴定陶器时的参考因素。如商代早、中、晚期的陶器在图案花纹上都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商代早期陶器多见细绳纹,少见饕餮纹;中期则饕餮纹十分盛行;晚期饕餮纹非常罕见,绳纹又重新兴起,但比商周早期的粗。西周早期的绳纹与商代晚期不同,成组的竖形粗绳纹增多;中期除了绳纹外,又出现了瓦纹(即凹沟纹);晚期素面增多,绳纹较粗,且模糊不清。春秋时期的陶器以素面磨光者为多,并盛行暗纹,绳纹不常见了。部分彩陶下腹部有“十”、“一”、“○”、“丨”、“卐”等花纹符号的,肯定是甘肃临洮马家窑的产品,而不是其它仰韶文化的产品。可见对各时期陶器上图案花纹的了解和研究,是有助于陶器鉴定的。

4.制作工艺

陶器的成型和加工工艺,往往在陶器上留下痕迹。这些痕迹,亦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地区特色。如新石器时代的制陶者,初时只会用手捏塑一些简单的实用器物,因此,器型不可能规整,器壁上常常留有指纹。后来逐渐摸索出一种新的手工成型方法,即泥条盘筑法。其法是先将泥料制成泥条,然后圈起来一层一层地叠上去,并将里外抹平,制成所需陶器的雏形。如仰韶文化中的小口尖底瓶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制作的。在器底的内部都保留有泥条盘旋的痕迹。今天云南傣族、佤族等少数民族地区,还有采用这种方法制陶的。轮制法是更进一步的制陶工艺。用轮制法制成的陶器,器型规整,厚薄均匀,器物表面留有圆环状轮纹。在一些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内壁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种轮纹。从出土陶器上的轮纹来看,我国新石器时代的轮制设备,可分为快轮和慢轮两种形式。慢轮修整的陶器往往遗有局部的轮纹,例如仰韶文化的某些陶器上,轮纹大多出现在器口部分,这是慢轮修整口沿留下的重要证据。到了大汶口文化时期,尤其是龙山文化时期,轮制已普遍使用,从器物内外同心轮纹上看,无疑是在快速转动的快轮上制成的。又如同样是黑陶,制陶的工艺也不一样。河姆渡的原始先民们为了减少泥坯收缩、破裂,而创造性地在泥土中加入炭末。由于加入了黑色的炭末,烧成的陶器便呈现黑色,因此,有人以此为依据而把它叫夹炭黑陶。山东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黑陶,与河姆渡文化的黑陶制法不同,是用掺炭还原焰烧造法制成的。即入窑后以1000℃左右的高温焙烧,在烧窑的后期加进适量的水,使窑内产生大量浓烟,烟中的炭粒粘附在器物的表面上,渗入坯体的孔隙,烧成的陶器便呈黑色。以上两例,说明制作工艺的研究,对决疑辨伪也是非常重要的。

5.胎质

陶器和瓷器一样,都非常重视胎质的研究。分析胎色、胎质的掺和料也是鉴定陶器的方法之一。道理很简单,一些器物尽管在外形、纹饰上比较相似,但一对比陶胳,就能找出差异。如商代白陶的胎质和器表里均呈白色,洁白细腻,质地坚硬。灰陶从胎色上看,中期的陶器有黑皮泥质陶,早期和晚期不见黑皮陶。西周胎质以泥质和夹砂灰陶为主,亦有少量的夹砂红陶、泥质红陶和泥质黑陶。春秋前期的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但陶质与西周相比较为细腻;后期以泥质和夹砂灰陶为主,但陶质比较粗疏。不看其它的条件,仅从胎质上即可分出商代、西周和春秋前后期的陶器的时代性。

6.文字款识

款识是指刻、划、印或写在陶器身上的文字,表明它的时代、窑口、制作者和使用者等等。因此,文字的款识,也是鉴定陶器的依据之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时代,书款方法、书体和笔法,以至书款的部位都有所不同,具备文字学知识的人或文字学基础好的人,利用文字款识来鉴别陶器比较容易,反之,困难比较大。

7.陶器的组合

如发现一座墓葬,除可依据陶器风格、墓葬形制等方面进行断代外,也可对随葬陶器的组合形式进行断代。如洛阳地区战国早中期墓葬最常见的陶器组合是鼎、豆、壶,晚期豆被淘汰,以盆代之而成鼎、盆、壶。但由于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争称雄,加上各国历史传统不同,各地墓葬出土陶器组合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利用陶器的组合来断代并不如前面的条件直接,但作为参考条件来看,有时也会起到一些辅助作用。

8、辨色

陶器要仔细观察表面的颜色,各个时代因颜料用法不同,陶器的颜色也不一样。据有实践经验的人讲,秦以前陶器以灰色为多,汉代以青色为多,隋以后陶器以白色、绿色为多,元代以灰黑为多,现代陶器以蓝色为多。

9.辨锈

真正的古陶器,土锈与原物粘得很牢,用刀子刮也不容易脱落。伪制的古陶器土锈粘合得不紧,用指甲也能刮得下来。因此,辨别陶器表面的土锈、水锈、土蚀等程度,也是鉴定陶器真伪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古陶器作伪的方法

鉴定古陶器,对古陶器的伪作,也要略知一二,不知假,也难以知真。古陶器一般人也叫瓦器,过去的古董商和掘墓者都视为下等之器,不是被打破就是弃废。有识之士,也仅仅选择一些完整之器或奇异之器来保存。由于无利可图,故在1840年以前几乎无人伪制。鸦片战争后,来中国的洋人日益增多,出于艺术上欣赏的需要,于是古陶器的价值日渐增高,贩卖陶器的古董商就逐渐多起来。当时的考古事业不甚发展,出土物极少,供小于求,古陶器的货源显得有些紧张,于是伪造古陶的匠人也就应运而生。其作伪的手法有如下几种:

1.以真品作范模再做土锈

作伪者首先选择新出土的“生坑”中的稀见品或珍贵品,或“熟坑”中的稀见品,用与原器同胎的泥土作成范模,晒干后入窑焙烧。烧成之后以竹签略作修正埋入土中,使其生锈。

2.把残器修补后再作旧处理

将一件支离破碎的陶器,修补成一件完整的器物后再入窑作旧处理。

3.依样仿制

按照史书记载的尺寸,或依图片进行仿制。

以上三种作伪方法都需要生成土锈,如果把伪造好的东西直接埋入土中,让它自然生锈当然好,但熊掌难熟,没有耐性的人等不及,于是又想出两种加速土锈生长的办法:一是把硫酸钾与泥土合成后涂在陶器的表面上再埋入土中,则生锈的速度快。此种伪作,一旦用开水冲之,腥臊臭气马上扑鼻而来。二是把伪作的陶器刷一层极稀的龙须菜煮成的汁,把古墓中挖出来的土撒在上面,往返循环几次,即与墓中挖出来的陶器基本相似,即使是行家里手,也不易辨认。

总的说来,陶器制作的历史长,但方法简单,价值高的陶器少,伪作的东西也不多。现把几种比较有价值的古陶器鉴定方法介绍于后,以供同行爱好者参考。关于古陶器的鉴定问题,限于资料不足,只能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南北朝为止。南北朝以后的个别器物,另辟专章叙述。

古陶器作伪的方法


鉴定古陶器,对古陶器的伪作,也要略知一二,不知假,也难以知真。古陶器一般人也叫瓦器,过去的古董商和掘墓者都视为下等之器,不是被打破就是弃废。有识之士,也仅仅选择一些完整之器或奇异之器来保存。由于无利可图,故在1840年以前几乎无人伪制。鸦片战争后,来中国的洋人日益增多,出于艺术上欣赏的需要,于是古陶器的价值日渐增高,贩卖陶器的古董商就逐渐多起来。当时的考古事业不甚发展,出土物极少,供小于求,古陶器的货源显得有些紧张,于是伪造古陶的匠人也就应运而生。其作伪的手法有如下几种:

1.以真品作范模再做土锈

作伪者首先选择新出土的"生坑"中的稀见品或珍贵品,或"熟坑"中的稀见品,用与原器同胎的泥土作成范模,晒干后入窑焙烧。烧成之后以竹签略作修正埋入土中,使其生锈。

2.把残器修补后再作旧处理

将一件支离破碎的陶器,修补成一件完整的器物后再入窑作旧处理。

3.依样仿制

按照史书记载的尺寸,或依图片进行仿制。

以上三种作伪方法都需要生成土锈,如果把伪造好的东西直接埋入土中,让它自然生锈当然好,但熊掌难熟,没有耐性的人等不及,于是又想出两种加速土锈生长的办法:一是把硫酸钾与泥土合成后涂在陶器的表面上再埋入土中,则生锈的速度快。此种伪作,一旦用开水冲之,腥臊臭气马上扑鼻而来。二是把伪作的陶器刷一层极稀的龙须菜煮成的汁,把古墓中挖出来的土撒在上面,往返循环几次,即与墓中挖出来的陶器基本相似,即使是行家里手,也不易辨认。

总的说来,陶器制作的历史长,但方法简单,价值高的陶器少,伪作的东西也不多。

丘小君引领高端藏友 沈阳共赏高古陶瓷收藏


《经典奢侈品》掌门汇高古陶瓷收藏丘小君分享会现场

中国陶瓷鉴定专家丘小君于3月12日在沈阳北约客维景国际大酒店七楼汇景厅举办《高古陶瓷收藏及升值潜力》分享会,午后为VIP藏友现场鉴宝,慧眼识金。据了解,闻讯赶来的全国各地藏友及媒体记者共300余人来到活动现场。本次分享会是由辽宁省高端品牌流通行业协会、盛京门户网、中国高端品牌网、《经典奢侈品》掌门汇主办,辽宁经典奢侈品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承办。

《经典奢侈品》掌门汇高古陶瓷收藏丘小君分享会现场互动

中华陶瓷艺术发展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而中国的藏友之审美追求是一种意境的表达,宋瓷则将其完美风范发挥到了极致。如今,随着全球高古瓷器发展的不断升温,中国国内藏友也将目光集中在这一领域。据了解,高古陶瓷往往以器型、釉色取胜,六朝有青瓷,唐朝既有南青北白之素瓷,也有富丽堂皇的唐三彩。高古陶瓷年代久远、现存量不多,而价格依然较低,所以未来的发展值得期待。

《经典奢侈品》掌门汇高古陶瓷收藏丘小君现场互动

分享会现场,中国陶瓷鉴定专家丘小君先生表示:“收藏的昨天是历史的沉淀,收藏的明天是稀世珍宝,唯独收藏的今天是保护文物,传承文化艺术。高古陶瓷一直是海外文物收藏市场的主要品种,宋代官窑、磁州窑等精品价格早已越过千万元大关;预计近年,中国高古陶瓷将出现爆发式行情,目前是收藏高古陶瓷的最佳时期,收藏爱好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注重选择精品进行专题收藏。”

《经典奢侈品》掌门汇高古陶瓷收藏丘小君鉴宝现场

新闻链接:

丘小君,祖籍山东,1945年10月出生于西安。1969年毕业于中国西安“西北大学”。1979年从师于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常任副主任,故宫博物院世界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耿宝昌先生学习古陶瓷鉴定,是其两名入室弟子之一。1981年曾作为耿宝昌的特别助手,在北京帮助其编撰“明清瓷器鉴定”一书,数年间负责撰写全书六十余万字的工作。目前此书问世以来被公认为学习明清瓷器鉴定的必读书,亦是“耿氏鉴定法”的范本,也有人赞誉其为鉴定明清瓷器的“圣经”。在跟随耿宝昌先生学习和工作的十数年里,在老师的指导下走遍了国内各大博物馆及文博单位,考查并鉴识数36万件古陶瓷珍品。

《经典奢侈品》掌门汇高古陶瓷收藏丘小君鉴宝现场讲解

1982年开始丘小君已被陕西省文物局聘为“陕西省文物鉴定小组”成员。后又多次被中国文物总店“西安文物鉴定培训班”,国家文物局,国家海关总署联合举办的“西安文物培训班”,陕西省文博干部咸阳培训中心等聘为古陶瓷鉴定讲师。在担任文物商店收购部负责人以来,为国家收购鉴定数万件有价值的珍贵文物,如青铜器,古陶瓷,古玉器,碑帖,书画,杂项古董等,是国内知名的古董鉴定家,并被收录于“中国专家人名大辞典”。

《经典奢侈品》掌门汇高古陶瓷收藏丘小君鉴宝现场讲解

1992年移民香港后除开店经营古董生意外,还担任香港地球文化学校中国古陶瓷鉴定讲师,学生遍及香港各界精英。近十数年来主要致力于亲身实践,古董真伪鉴别和商业经营,活跃于香港、英、美、日等古董市场,经历了近百年来仿古作伪第二次大的浪潮,对内地仿品的工艺技法,品种,出处,名工巧匠等方面特征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识,总结出自己的一套辨伪鉴定方法。其鉴定辨伪,研究考据的能力还得力于30年来亲手采集的十数万件古陶瓷器物残片;也得力于数十年生活于古城西安丰厚的文化渊数和底蕴,受其熏陶的结果。

2004年受中国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委托,用国家的“海外文物流失专项资金拨款”,首次在美国纽约苏富比春拍中成功兢投四件珍贵中国文物,并经历周折,安全运抵中国,这一善举被海外中文媒体广为流传。

丘小君先生目前居于中国香港和美国纽约两地,是香港著名收藏家学会“求之雅集”董事及陶瓷顾问。美国纽约华美协进社人文学会会员,其文博知识的渊博,古董鉴定研究能力的高水平,及其在国外业界良好的信誉已得到各方人士的公认和肯定。

辨真识伪古陶器


我主张打破古陶瓷收藏的神秘感,将自己弄清的告诉瓷友,将自己不懂的请教瓷友,以诚相待,互相切磋,才能与时俱进。我不迷宫窑器,崇尚唐宋瓷,兴趣老紫砂。与瓷友打交道,发现有两个极端:一是认为自己的东西件件是官窑、件件是真品;一是看别人的东西,件件是假的,不可能有官窑。实际上,这于收藏都无益。有的瓷友看东西凭感觉,判人家藏品新的却说不出道理。也有的收藏家走入了误区,投入了一二十万,没有一件真的。现在仿品遍及全国,什么地方买都一样,还是仿品。有的高仿已采用模型注浆。实际上,真假还是能看得出来。模型注浆的看起来,外观还可以,如宋代的瓷器拉坯成形,而注浆的虽也有旋痕,但与拉坯的还是有区别。只有注重细节,才能找到辨伪识真的感觉。其实东西会说话,拿着什么样的藏品,就大致可判断出对方收藏在不在状态,真假心里有数,我所做的仅是给有些瓷友善意的提醒。光请专家掌眼,眼力永远不会提高,光输血不行,要增强造血功能,才能健体。

古陶瓷片是最好的老师。说到底,我不是收藏瓷片,而是收集标本,练眼力,辨真识伪而已。实际上,从书本人手,与从瓷片人手,辨真识伪的能力是不同的。最好能从窑址直接捡到标本,这样才可比照。否则标本出了问题,会误导以后的收藏。收藏要在状态,心悟要有感受。如果有捷径的话,就是从瓷片人手,而且瓷片先要取自工地,亲手得到,等识瓷了,再举一反三。

现实中,我与不少藏家和瓷友打过交道,发现从瓷片人手的,和从书本人手的,其辨真识伪的能力明显不同。有些藏家,书读了不少,图谱也烂熟于心,从地摊上找到与图谱相同的“国宝”,自我安慰,兴奋不已。经常出示元青花整器(实为仿品),再翻出书谱,说是标准元至正型典型器。问其可有元青花瓷片标本?答曰:瓷片不集,只藏整器。我叹喟的是,连元青花瓷片都不曾上过手,怎能悟出自己收藏了仿品,我想,一般爱好者初人此道,太迷信官窑,太迷恋完整器,不注意收集研究瓷片标本,往往走眼吃药。

古玩收藏品完美无缺的越来越少,有些古陶瓷虽然小残,但韵味十足,仍有收藏价值。拥有平常心,去掉“国宝”、“值多少钱”的心理,照样可收藏出一番新天地。现在市场上不少仿宋影青的划花碗,粗看有点像,但破绽明显,主要是划花无神。宋代窑工对手划的纹饰已烂熟于心,随心所欲,一刻而就,有划上万只碗的底子。而现在模仿者充其量模仿上不了千,功底差,且要一笔笔临摹。所以划出的花纹失神,婴戏的宋孩儿像个怪胎妖怪。瓷友不妨看看,这宋人影青划花纹,蹈海戏婴的神来之笔,再去分辨地摊货,要容易得多。

观在藏家应该走精品之路,有时十件不如一件,要的就是这一件精品。藏家的精品,有三四件就行了!不凑窑口,一定要真、精、美、绝。其实,古玩收藏要有眼力、财力、心力。三力俱佳,能收到官窑完整器最好。一般工薪阶层,有眼力、有心力,少点财力,收集一点占陶瓷标本,雅玩,不亦乐平!

收藏在大多的情况下,要冷静,切忌头脑发热,有时一激动就要走眼上当吃药。我也亲身经历过二事。一次,逛本地古玩市场,在一店铺里,兜一圈,看见柜台里有一钧釉钵,是雨淋墙翠毛绿的那种。口沿有一处略残。看钵底白釉青花双圈内有“奇石宝鼎之珍”楷书款。因平时集有此类康熙青花款式的标本,略细辨,不是一般常见的电脑款,是书写款,笔画之间有浓淡,转折处也清晰可见。因与店主有点熟,便问怎么得来的。店主说是一个收旧的人送上来的,来自城区某旧房改造拆迁处。问价,店主开价两百。因手头没带钱,便急匆匆赶回家取钱,后与店主讨价还价,一百二十—元成交。以为捡了大漏。当时,另有一瓷友在场,看到这件东西,为失之交臂后悔。他说可能不到康熙,是雍正的。得知价钱后,连说便宜。

我习惯于反向思维,回家后,清洗一遍(钵内有作笔冼时的墨积垢)。看了很长一阵,款式书写应该是很到位了。但底釉不是亮青釉,这是一疑;青花双圈看不出浓淡及起始连接处,为常见仿品的手法,这是二疑。再过几天后,我便把它枪毙,判为新仿。估猜当时的主人买来后,曾作为笔洗使用,房屋拆迁时,便给了收旧的,后打听,店主吃进时为二十元。我并不忌讳自己吃假药,关键是要把自己每——件购进的藏品弄清楚为止。一百二十块钱,买一个教训,得一个见识也值。同时,我也对当今模仿者的能力表示钦佩,书写款的青花发色,已接近康熙朝的款识,并且一笔一画还像那么一回事。据说,现在景德镇有专门写款作伪的。能模写上千个款识,也烂熟于心了。此事给我的教训是,觅到再好的东西,也不要头脑发热,要冷静,要反向思维,找破绽。才能少付学费。当然,适当付些学费也在情理之中。

瓷器不是青铜器、古钱币需要包浆皮壳。我对古瓷器喜欢除去皮壳,真东西用不着残留它作为佐证。而对布满皮壳的瓷器则要多研究,以防作伪。瓷器在中华大地,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土层,所出来的面貌也不同。我们这里从水坑(古运河道)里出的瓷器瓷片,有的没有一点皮壳,光亮如新,但温润如玉,不是那种火光气扎眼。也有在土里出来的瓷器(越窑器、吉州窑器等)严重腐蚀,连釉面伞脱落了,釉面已去,何来皮壳?我们在洗瓷片肘,对有附属粘结物的,开始听信瓷友的话,用洁瓷净泡,结果附属物去了,釉面也变了色。后来,在清洗时采用钢丝球刷,用点力也能除去。对整器上的附属物(主要是瓷器,不包括低温釉的)采用刀片或美工刀,小心铲去即可。我想,自然的与人工作伪的粘附物相比较,前者粘附在瓷面上,牢一点,后者则没那么牢。有的用指甲就能刮去。至于人1作伪的粘附物,是用什么东西做的,那最好到现代作坊去参考,或者请作伪者坦白交待。我想,不是我们瓷友去精研细究的了。

有些高仿品,的确需要借助放大镜。我们也碰到一些藏家,拿着放大镜转地摊,实际上,是摆造型,唬人而已。陕西的马老师曾对瓷器的气泡作了研究,并告诉了瓷友。他发现,柴窑烧的与气窑、电炉烧的瓷器的气泡是不同的。前者因为在烧制过程中,要不断地添柴,每次添柴炉温便有所下降,反映在瓷器上釉面的气泡,大小不一,有密有疏,且有层次。而用气窑烧的瓷器,因温度高,釉面沸腾,气泡大小相同,且没有层次。他到景德镇考察时,在一些店里,很轻易地将柴窑和气窑烧的瓷器甄别出来。店主惊讶不已。后来,到高仿的店家一看,已无法区分。这些高仿者,已有所悟,人为控制窑温,研究透了,什么时候升温,什么时候适当降温。所以,用气窑烧出来的瓷器,与柴窑烧出来的瓷器别无二致。

我们洗瓷片,还有一个感觉,就是从土里出来的瓷片,放入水中清理时,有一种滑腻腻的感觉,像上了猪油一样。开始,我们拿到完整器,也在水中清洗,找这种感觉。可是,没过多少年,新仿的也有这种滑腻腻的感觉,可见,仿者也在与时俱进。我们瓷友如果固守原来的知识,不精研细究,那免不了吃药。

搞古陶瓷收藏,除了看器形、胎质、釉水、款识、痕迹、气泡等外,还有用鼻子闻的。我们不少搞老窑的瓷友均有此感受。听说,现在有一些仿者,将新品分别埋入不同的土层。如汉代瓷器,就埋入汉墓的泥土中,宋代瓷器,就找宋墓的泥土掩埋,等几个月或半年取出后,不知是否也能达到真品的那种泥土味道。

(1)关于成本。有的藏友认为100多元不可能做赔本的“元青花”。现实中有些仿品是不计成本的(小窑、农民廉价劳动力),有河南人运来两黄鱼车钧瓷,瓶、碗、盘、壶,什么都有,开始30元一件。后来二三米高的大瓶只花10元一只,小的碗只合3—5元一只。钧瓷要两次烧成,怎么这样便宜?就呈做个泥的也不止这价。朋友说,这比在当地卖得还便宜。在宜兴,紫砂壶一只,5元就买到,运到各地,二三十元一只仍有钱赚。如用“成本”来思考,都是不可能的。所以要走出用成本来判真假的误区。

(2)关于捡漏。有的藏友认为100多元买到的元青花是捡漏。据统计全世界的元青花器就 200多件,目前在国内地摊上捡漏元青花器的概率只有万分之一,这种机会不可能总让你碰上。有的藏友说他们那里这东西常有,这可能吗?捡漏要有眼力,没有眼力,上当吃药。

(3)关于参照物。买古玩光看书谱图片不行,要多看实物和标本。有的藏友手头没有元青花标本,却有元青花整器,仔细比一下,就可找出殊同。也有收藏者说,我只玩整器,不玩瓷片。那光参照书,是悟不出来的。有关元青花的论述,可以写几本书,简而言之,有三点:一是用苏麻泥青料的发色如蓝宝石,通俗一点讲,像是纯蓝墨水(玉溪窑的除外,与晚清洋蓝发邑不同);二是铁锈斑成小片状,成点状的是后来清代做铁锈斑时人为点出来的。新做的铁锈斑也有不少是人为点的。元代及明永宣铁锈斑是釉料中的颗粒没有磨碎,在烧造时自然生成的。后人刻意而为,总不自然;三是手抚釉面,绘青花处凹下不平。元青花是在半干的胎上,直接绘的,与清代的水拓法不同,

(4)关于藏友看法。有的藏友对你收藏的东西,发表看法是“友情演出”,大多出于善意。看你听得进,就多说一点,听不进就阎声大发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主意由你自己拿。搞收藏的,谁都吃过药。如果听得进别人话,有悟不迷,吃过的药,强身健体;如果听不进别人话,执迷不晤,就离不开药,没治了。

鉴定古陶器的基本方法


一、鉴定古代陶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我国的陶器制作,历史悠久,窑口众多,产量极大,除了历代流传下来的传世品外,地下出土物中要数陶器最为丰富。但是历史上某些人出于各种动机,对古陶器也和对其它文物一样,制作了一些复制品或伪品,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一下子也难以搞清。为了保护祖国的文物,就需要研究陶器的演变规律,对它的制作年代和真伪,进行准确的科学鉴定。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辨别古代陶器的真伪及其艺术水平的高下就叫作古陶器鉴定。

鉴定古陶器,并非十分神秘而高不可攀,但必须认真实践,从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有意识地对各种真品和伪作进行分析比较,搞清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窑口的风格,各种复制品与作伪的种种表现,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观察、分析、比较,掌握其演变规律,就可逐步地获得鉴定的入门知识。鉴定陶器关键在于要多观看、多接触、多实践,从把握历代陶器的典型风貌和基本特征着手,作规律性的认识,再加上运用现代科学测试手段,这样就能获得陶器鉴定的真知灼见。当然,真正精通陶器鉴定也非一蹴而就,轻而易举之事。我国自古至今,流传下来和出土的陶器不计其数,时代不同,陶器的风格面貌也就不同;即使是同一时代的器物,不同地区,制作的风格面貌也有所不同。何况古陶器自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以来,就不断有人仿造,使尽各种方法来蒙骗人呢!因此,从数量众多的古陶器中,鉴定出某件产品的年代、窑口、真伪及其艺术水平的高下就不那么容易了。除了需要专门知识外,还要有丰富的历史、文学、艺术、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知识。从这一点来说,古陶器鉴定又是一项比较复杂,有难度的学问。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陶器鉴定还只限于通过人体的感官(即眼、耳、手等)进行辨伪、断代及考。70年代后,一些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在陶器鉴定中得到运用,从而使陶器鉴定进入新的境界。如用碳14和热释光间接和直接测量陶器的年代,用光谱、质谱等分析、比较陶器的化学成分,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检测陶器化学元素的含量,用电子显微镜检定陶器的质地、结构等等。但以上的设备投资大,成本高,所索鉴定费也高,因此在鉴别陶器时人们常常凭感官,即是说,用现代科学技术还不能代替人体的感官的作用。到目前为止,依靠人体感官来鉴定古陶器,仍占主导地位。

鉴定古代陶器,主要是从古代陶器的产地、器型、图案花纹、制作工艺等入手。其基本原则和方法是:

1.产地

每一种古代陶器,都有一定的出土地点和分布范围。例如,仰韶文化,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的仰韶村而得名,遗址中出土不少非常精美的彩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艺术明珠。其后考古学家又在黄河流域的陕西、河北、甘肃、青海等地发现类似仰韶文化遗址多处,其中心地区有北首岭、半坡、庙底沟、西王村四个类型。因此一提起彩陶,或得着一件彩陶器就会立刻想到它的产地和范围。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河姆渡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器属于黑陶,尤其是山东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黑陶,器壁极薄且光滑,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凡遇漆黑光亮的蛋壳陶,肯定是山东龙山文化之物。几何印纹硬陶在商代和西周时期就很兴盛,春秋和战国时期仍在继续发展,盛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凡遇胎质比一般陶器坚硬,烧成温度比较高,叩之能发出金属声,器表拍印有几何纹饰的一些贮盛器的,可以说绝大多数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产品。可见,掌握每件陶器的出土地点、分布范围和流传的经过等等,对鉴定陶器的时代、真伪和价值都会起很大的作用。

2.器型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生活习惯及技术条件,制约着不同时代陶器的造型。因此,弄清陶器器型产生、发展、演变和消失的历史,则为古陶器的鉴定提供了可靠的基矗例如,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鬲十分流行,到了汉代鬲则无影无踪。陶鼎和陶钟等仿铜陶器,流行于战国和两汉,到魏晋以后就彻底绝迹了。又如仰韶文化多见平底器,缺乏袋足器、三足器和圈足器,龙山文化恰恰与仰韶文化相反,器型多为三足器、圈足器、袋足器,平底或圆底的盆、钵极为少见。除了掌握每个时代器型产生、发展、演变、消亡的历史和地区特有的器型外,还要对每件陶器的口沿、腹部、肩部、颈部、底部和柄、耳、系、流、足、钮、鋬、鼻等细部特征进行仔细对比研究。掌握了器型,再结合胎质、花纹、款识、制作工艺方面的特征进行鉴定,在断代和辨伪时就不致失之千里。因此,形成准确的器型概念,善于体察各时代器型的不同风貌非常重要。

3.图案花纹

陶器上的纹饰,无论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与瓷器、玉器、古砚上的纹饰一样,都强烈地反映着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情趣,都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和特点,都可以成为我们鉴定陶器时的参考因素。如商代早、中、晚期的陶器在图案花纹上都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商代早期陶器多见细绳纹,少见饕餮纹;中期则饕餮纹十分盛行;晚期饕餮纹非常罕见,绳纹又重新兴起,但比商周早期的粗。西周早期的绳纹与商代晚期不同,成组的竖形粗绳纹增多;中期除了绳纹外,又出现了瓦纹(即凹沟纹);晚期素面增多,绳纹较粗,且模糊不清。春秋时期的陶器以素面磨光者为多,并盛行暗纹,绳纹不常见了。部分彩陶下腹部有“十”、“一”、“○”、“丨”、“卐”等花纹符号的,肯定是甘肃临洮马家窑的产品,而不是其它仰韶文化的产品。可见对各时期陶器上图案花纹的了解和研究,是有助于陶器鉴定的。

4.制作工艺

陶器的成型和加工工艺,往往在陶器上留下痕迹。这些痕迹,亦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地区特色。如新石器时代的制陶者,初时只会用手捏塑一些简单的实用器物,因此,器型不可能规整,器壁上常常留有指纹。后来逐渐摸索出一种新的手工成型方法,即泥条盘筑法。其法是先将泥料制成泥条,然后圈起来一层一层地叠上去,并将里外抹平,制成所需陶器的雏形。如仰韶文化中的小口尖底瓶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制作的。在器底的内部都保留有泥条盘旋的痕迹。今天云南傣族、佤族等少数民族地区,还有采用这种方法制陶的。轮制法是更进一步的制陶工艺。用轮制法制成的陶器,器型规整,厚薄均匀,器物表面留有圆环状轮纹。在一些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内壁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种轮纹。从出土陶器上的轮纹来看,我国新石器时代的轮制设备,可分为快轮和慢轮两种形式。慢轮修整的陶器往往遗有局部的轮纹,例如仰韶文化的某些陶器上,轮纹大多出现在器口部分,这是慢轮修整口沿留下的重要证据。到了大汶口文化时期,尤其是龙山文化时期,轮制已普遍使用,从器物内外同心轮纹上看,无疑是在快速转动的快轮上制成的。又如同样是黑陶,制陶的工艺也不一样。河姆渡的原始先民们为了减少泥坯收缩、破裂,而创造性地在泥土中加入炭末。由于加入了黑色的炭末,烧成的陶器便呈现黑色,因此,有人以此为依据而把它叫夹炭黑陶。山东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黑陶,与河姆渡文化的黑陶制法不同,是用掺炭还原焰烧造法制成的。即入窑后以1000℃左右的高温焙烧,在烧窑的后期加进适量的水,使窑内产生大量浓烟,烟中的炭粒粘附在器物的表面上,渗入坯体的孔隙,烧成的陶器便呈黑色。以上两例,说明制作工艺的研究,对决疑辨伪也是非常重要的。

5.胎质

陶器和瓷器一样,都非常重视胎质的研究。分析胎色、胎质的掺和料也是鉴定陶器的方法之一。道理很简单,一些器物尽管在外形、纹饰上比较相似,但一对比陶胳,就能找出差异。如商代白陶的胎质和器表里均呈白色,洁白细腻,质地坚硬。灰陶从胎色上看,中期的陶器有黑皮泥质陶,早期和晚期不见黑皮陶。西周胎质以泥质和夹砂灰陶为主,亦有少量的夹砂红陶、泥质红陶和泥质黑陶。春秋前期的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但陶质与西周相比较为细腻;后期以泥质和夹砂灰陶为主,但陶质比较粗疏。不看其它的条件,仅从胎质上即可分出商代、西周和春秋前后期的陶器的时代性。

6.文字款识

款识是指刻、划、印或写在陶器身上的文字,表明它的时代、窑口、制作者和使用者等等。因此,文字的款识,也是鉴定陶器的依据之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时代,书款方法、书体和笔法,以至书款的部位都有所不同,具备文字学知识的人或文字学基础好的人,利用文字款识来鉴别陶器比较容易,反之,困难比较大。

7.陶器的组合

如发现一座墓葬,除可依据陶器风格、墓葬形制等方面进行断代外,也可对随葬陶器的组合形式进行断代。如洛阳地区战国早中期墓葬最常见的陶器组合是鼎、豆、壶,晚期豆被淘汰,以盆代之而成鼎、盆、壶。但由于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争称雄,加上各国历史传统不同,各地墓葬出土陶器组合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利用陶器的组合来断代并不如前面的条件直接,但作为参考条件来看,有时也会起到一些辅助作用。

8、辨色

陶器要仔细观察表面的颜色,各个时代因颜料用法不同,陶器的颜色也不一样。据有实践经验的人讲,秦以前陶器以灰色为多,汉代以青色为多,隋以后陶器以白色、绿色为多,元代以灰黑为多,现代陶器以蓝色为多。

9.辨锈

真正的古陶器,土锈与原物粘得很牢,用刀子刮也不容易脱落。伪制的古陶器土锈粘合得不紧,用指甲也能刮得下来。因此,辨别陶器表面的土锈、水锈、土蚀等程度,也是鉴定陶器真伪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古陶器作伪的方法

鉴定古陶器,对古陶器的伪作,也要略知一二,不知假,也难以知真。古陶器一般人也叫瓦器,过去的古董商和掘墓者都视为下等之器,不是被打破就是弃废。有识之士,也仅仅选择一些完整之器或奇异之器来保存。由于无利可图,故在1840年以前几乎无人伪制。鸦片战争后,来中国的洋人日益增多,出于艺术上欣赏的需要,于是古陶器的价值日渐增高,贩卖陶器的古董商就逐渐多起来。当时的考古事业不甚发展,出土物极少,供小于求,古陶器的货源显得有些紧张,于是伪造古陶的匠人也就应运而生。其作伪的手法有如下几种:

1.以真品作范模再做土锈

作伪者首先选择新出土的“生坑”中的稀见品或珍贵品,或“熟坑”中的稀见品,用与原器同胎的泥土作成范模,晒干后入窑焙烧。烧成之后以竹签略作修正埋入土中,使其生锈。

2.把残器修补后再作旧处理

将一件支离破碎的陶器,修补成一件完整的器物后再入窑作旧处理。

3.依样仿制

按照史书记载的尺寸,或依图片进行仿制。

以上三种作伪方法都需要生成土锈,如果把伪造好的东西直接埋入土中,让它自然生锈当然好,但熊掌难熟,没有耐性的人等不及,于是又想出两种加速土锈生长的办法:一是把硫酸钾与泥土合成后涂在陶器的表面上再埋入土中,则生锈的速度快。此种伪作,一旦用开水冲之,腥臊臭气马上扑鼻而来。二是把伪作的陶器刷一层极稀的龙须菜煮成的汁,把古墓中挖出来的土撒在上面,往返循环几次,即与墓中挖出来的陶器基本相似,即使是行家里手,也不易辨认。

总的说来,陶器制作的历史长,但方法简单,价值高的陶器少,伪作的东西也不多。现把几种比较有价值的古陶器鉴定方法介绍于后,以供同行爱好者参考。关于古陶器的鉴定问题,限于资料不足,只能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南北朝为止。南北朝以后的个别器物,另辟专章叙述。

如何收藏高古瓷


刮目相看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少收藏爱好者提起瓷器收藏往往言必称明清官窑,对于永宣青花、乾隆珐琅彩津津乐道,而对“高古瓷”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高古瓷”是一个与明清瓷器相对的概念,通常指的是元代以前的瓷器。比如唐宋时期是我国瓷器大发展的一个时期,唐代主要著名的是青瓷与白瓷,其光洁如玉、恬淡秀雅。宋代,陶瓷工艺不论是生产规模、制作技术和艺术设计,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南北各地名窑林立,品种繁多。除闻名遐迩的“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外,还有北方的耀州窑、磁州窑。南方的越窑、龙泉窑、建阳窑、吉州窑、景德镇窑。品种则有青瓷、黑瓷、白瓷、青白瓷及彩绘瓷。

不久前,著名收藏家、长三角收藏研究会特聘专家胡平在松江上海之根雪浪湖文化休闲度假村举办了古陶瓷鉴赏品评会。展出了他收藏的唐代黄釉刻花盖罐、北宋青釉刻花蓖纹双层碗(又称诸葛碗)、辽代花釉鸡首壶、南宋末至元代影青莲瓣纹折沿碗、元代龙泉窑象耳尊等高古瓷器。得到了李知宴、维莲、唐恺、宋业伟等专家的好评。

胡平表示:高古瓷器年代久远和稀少的特性,将随着藏家对瓷器的关注会越来越受青睐。但是爱好者进入这个收藏领域并不容易,买错了交学费是免不了的,须经过不断的实践从中汲取教训,总结经验增长鉴赏能力后才会将损失降到最低。胡平说,收藏“高古瓷”不但要多看书本,通过书本不断获取相关理论知识,比如器形、釉面、胎骨等,更要多去博物馆等专业机构看实物,而后通过实践积累实战经验。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方法一:请点击右上角或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朋友方法二:如果您想每天接收我们的资讯,请点击右上角查看官方账号并关注我们---------古董文物鉴定、拍卖、交易、征集(香港、大陆欧美等全球拍卖)金牌艺术品经纪人马女士:158-0057-6484送拍邮箱:[email protected]本站微信公众平台欢迎您的关注

传承中华文化,开发历史价值微信订阅号:wxgzh0501名称:马春燕

高古瓷值几何


资料图片

林华

时下,中国古瓷拍卖的热点在明清瓷器,但以宋瓷为代表的高古瓷低迷的市场状态正在改变。

湖南省收藏协会副会长卢伯雄分析,高古瓷有上千年的发展史,留存的高古瓷门类繁杂、数量众多。由于高古瓷收藏面临政策阻碍、艺术性难以把握、鉴定较为困难,因此,他建议藏家收藏高古瓷须审慎而行。

热点:高古瓷成为拍场明星

今年香港苏富比春拍推出一件“南宋官窑青釉八方弦纹盘口瓶”,以1.1388亿港元拍出。这一价格也成为宋代瓷器历史第三高拍卖成交价;今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估价30万-50万港元的元明哥窑盘亦爆冷以880万港元的高价成交。保利2015春拍,13世纪乾隆御题官窑贯耳小壶以747.5万元成交。

长久以来,国内高古瓷的价格普遍偏低,高古瓷在国际市场上的行情远高于国内,存在“内冷外热”的现象。随着国内藏家、拍卖公司与国际间的接触越来越紧密,国际行情对国内市场影响越来越大,高古瓷在国内的冷遇也正在逐步扭转,越来越多的国内藏家开始将目光投向高古瓷。

分析:高古瓷收藏价值何在

高古瓷又称“老窑瓷器”,在划分上,大家约定俗成地认为高古瓷是指明清以前的瓷器。不过,也有人认为是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各朝所制作烧成的各种瓷器。

高古瓷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它跨越年限达千年,是中国陶瓷史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艺术角度看,高古瓷更多的是体现一种含蓄、内敛的美,它不像明清瓷器通过图案色彩等直观元素去表现美感。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高古瓷市场曾有过一段时间的火爆,之后跌进低谷。进入21世纪以来,高古瓷行情看涨,最近几年高古瓷市场有火速升温的趋势。有关专家预测,未来几年,中国内地市场的焦点或将从明清官窑瓷器逐步向以唐、宋、元瓷器为代表的高古瓷转变,高古瓷将是下一轮收藏热点。

建议:高古瓷收藏须审慎

卢伯雄分析,高古瓷收藏面临政策阻碍、艺术性难以把握、鉴定较为困难,因此,高古瓷收藏必须审慎而行。

据称,国内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不允许拍卖,盗掘文物流通更是违法犯罪;允许流通的只有那些历史传承、流传有序的和海外回流的文物。而高古瓷大多是出土文物,目前国内的法律政策使高古瓷进入市场的通道异常狭窄,国内藏家无法大量进入这个领域。

同时,高古瓷多属于生活用器,窑口复杂,留存的高古瓷门类繁杂、数量众多,收藏者在购藏时很难把握高古瓷的艺术价值,也无法了解高古瓷价位的变化规律。专家建议,收藏者应该以出土的高古瓷碎片和残器入手,认识和掌握其时代特征;还要认真研究古代陶瓷发展史,从而提高警惕性和分辨能力。

长沙市台办供稿

隋唐前高古瓷市场与宋代高古瓷那个市场价值高


何谓“高古瓷”?

关于高古瓷器,专家们的定义一直存有分歧。一种看法认为,高古瓷应是指南宋以前,包括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各朝代所制作烧成的各种瓷器;另一种意见认为,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瓷器还没有真正达到科学意义上的瓷器标准,只是处于半瓷半陶的性质,到隋代才有了真正的瓷器出现。因此,高古瓷器仅指唐宋时期制作烧成的瓷器。

此外还有一种顺应市场需要而生发的观点认为,高古瓷器就是宋元瓷器。因为近两年来宋元瓷器频繁亮相于国际国内的艺术品拍卖会,相对于明清瓷器而言,宋元瓷器年代早,且存世稀少,应为高古瓷器。

但无论哪一种观点,大家都一致认为,“高古瓷器”是一个与明清瓷器相对的概念,通常指的是明清以前的瓷器。这一术语的内涵虽然有待规范,但为了表述方便不妨用之。

高古瓷的收藏非常考验藏家的收藏知识,一不小心就容易上当。而且高古瓷的经济价值不是孤立存在的,必然要受其他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时代的早晚、文化内涵的深浅、艺术水平的高低、品相的完美程度、存世量的多少等。所以并不像初涉古瓷收藏的人所认为的那样:东西越老越值钱,或者是物以稀为贵,东西越少越值钱。比如说一个无任何特色的宋元碗盘的经济价值并不高。因此,一个成熟老练的收藏家在评估一件高古瓷藏品经济价值时,一定要善于综合分析影响制约某一具体藏品价值的多重因素,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对于因市场追捧或特殊情况下产生的价值攀升,一定要沉着冷静,不要冲动盲从。

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由于高古瓷器相对来说制作工艺比较简单,文饰并不复杂,因此也成为赝品泛滥的重灾区。目前文物贩子的造假已达登峰造极的地步,已经不单是小商小贩的个人行为,而是大资金投入的高科技行为。有的造假高手甚至可以保证他造的瓷器赝品可以通过各大拍卖行的鉴定,而且可以拍出过百万的价格,如果不行,原价收回,再赔你10%的“辛苦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