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简一瓷砖 > 导航 >

景德镇“一瓷一塑”展:追忆雕塑名家尹一鹏

景德镇“一瓷一塑”展:追忆雕塑名家尹一鹏

简一瓷砖 景德镇古代瓷器 简一瓷砖是

2021-03-29

简一瓷砖。

日前,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大学美术学院、广西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协办,中央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研究院承办的“‘一瓷一塑’尹一鹏艺术回顾展”,在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景德镇)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尹一鹏先生的亲朋好友和众多学生代表,怀着激动而崇敬的心情参加了开幕活动,深切追忆和缅怀尹一鹏先生。

尹一鹏先生(1935—2013)广西桂林人,中国高校陶瓷雕塑教育的重要开拓者,现代艺术教育家、雕塑家。曾有人对尹一鹏先生的为人和成就做过这样的描述:起伏的人生,绝佳的技艺,也许他的生命本身就是一件至美作品,于时空中再现生命的蓬勃,在泥土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他是一位朴素学者,却为世人呈现出绚丽传奇。在艺术的世界里,他的作品别具神韵,纯净至美;在教育的征途上,硕果满天。

尹一鹏先生凭借深厚的学养和开阔的眼界,博采众长,吐故纳新,在瓷塑上集大成而自成一派。他和同时代的雕塑家一起,让雕塑从学院走出来,走向社会、走向公众、走向城市空间。直到去世之前,他一直都没有停止过户外公共雕塑的创作,他的作品遍及国内各地。尹一鹏先生的瓷塑有三大特点:一是融合西方现代艺术形式与禅宗美学思想,通过极简的造型,呈现具有空寂意味的审美意境;二是融合非洲木刻艺术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艺术形式,从而形成同时凸显个人审美经验和造型法则的独特风格样式;三是融合传统陶瓷艺术和当代审美精神,将古陶俑、德化瓷塑以至“文革瓷”上的一些优秀形式因素加以发扬光大,从而改变了陶瓷雕塑领域在造型样式上的陈陈相因的俗套和流弊。

作为艺术教育家,尹一鹏先生耕耘陶瓷艺术教育数十载,治学勤勉严谨,待人宽厚儒雅,工作鞠躬尽瘁。他是大学(原学院)陶瓷雕塑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和学科带头人。在学院任教期间,他培养出大量杰出的艺术人才。中国雕塑界常为人津津乐道的“陶院现象”,就是对尹一鹏先生作为艺术教育家的充分肯定。

尹一鹏先生的学生、景德镇雕塑协会会长曹春生教授接受采访时,动情地告诉记者,尹一鹏先生离开我们已经3年了,尹先生的为人与成就令人敬佩。现在包括景德镇在内的全国许多知名雕塑家,几乎都是尹先生的学生,他不仅是大学陶瓷雕塑学科的创始人之一,更对景德镇雕塑艺术的发展做出过极大贡献。这次举办的展览,就是对他艺术和教育成就的一次回顾和纪念。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对展览的成功举办,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希望我市能多举办一些类似的艺术活动,进一步培养年轻人对陶瓷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刘远长还呼吁,要多为艺术展览搭建更大的平台,吸引更多人来关注艺术的发展。

据悉,这次“‘一瓷一塑’尹一鹏艺术回顾展”将一直持续至10月10日。

taoci52.com精选阅读

台湾第一礼品瓷落户瓷都景德镇


台湾第一礼品陶瓷品牌法蓝瓷有限公司13日在江西省景德镇市的高新瓷园举行点火仪式,标志着法蓝瓷正式与千年瓷都景德镇联姻。

法蓝瓷公司总裁陈立恒在仪式上介绍,整个法蓝瓷园区占地约75000平方米,最大容量为2000名员工,预估未来三期工程完成后,每年约可创造出上亿元人民币的营业额。

陈立恒说,法蓝瓷之所以要在景德镇建立其高价陶瓷的制造中心,是因为景德镇劳动成本远比沿海便宜,相差约有四成;景德镇市政府也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陈立恒进一步表示,景德镇瓷器的地位仍居世界翘楚,在拍卖市场价位仍高得惊人。在景德镇设厂,法蓝瓷的品牌还可以挂上“景德镇制”,这将产生双品牌作用,在无形中提高了价值。

陈立恒非常看重景德镇千年以来形成的人文艺术积淀。“在景德镇,每个人的修养都很高,很多人会绘画、作诗,这样能产生好的创意和设计,这就是景德镇的竞争优势。”他说道。

法兰瓷是21世纪初世界顶级陶瓷礼品业中一个崭新的品牌,在2002年纽约礼品展中以“蝶舞”系列获得了该展年度最佳收藏品第一名,改变了百年来世界陶瓷产业由欧洲名窑独领风骚的历史。法兰瓷为高温釉下彩的瓷器,结合了欧洲艺术与东方气息,瓷器以华丽、浪漫、优雅和精致的表现力著称于世。在短短三年时间里,法兰瓷在全世界拥有了5000多个营销点。创始人陈立恒在台湾被誉为“陶瓷大王”。

景德镇瓷展被困宜昌


夷陵区小溪塔平湖广场参展的景德镇瓷器,在夷陵区20余天几乎无人问津。望着这些精美的瓷器,8月12日,瓷商查先生急得眼泪汪汪,只得借酒浇愁。

展销20天货没卖到1/10

当天,此次到夷陵区参展的领队人查先生对记者说,宜昌离景德镇不远,本想宜昌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市民对景德镇瓷器也会有较好的欣赏和购买能力,可以好好赚一笔。哪知到这里已经20多天了,数十万元的货还没卖到1/10。眼看展期就要结束,这些易碎品又要跟着我们辗转南北,真是心疼。查先生说着,眼泪汪汪。

据查先生介绍,这次来展销的一共有数十家销售商,大多为下岗工人,本想这些瓷器能卖个好价钱,没想到遭此冷遇。

开始吃8块钱的盒饭,现在只能吃3块钱的了

12日中午,展销现场一对正在吃盒饭的20多岁的年轻夫妇告诉记者,他们第一次参加展销团,在家借了2万元钱来到宜昌,本想赚笔钱回家,哪知被困宜昌,只好借酒浇愁。“开始,我们还买8块钱一份的盒饭,现在都只买3块钱一盒的饭,眼看兜里的钱就快花光了,可这货就是卖不动,一天有时连张就开不了,即使开张也只卖了几个小的陶瓷工艺品,像小动物、小茶壶之类。这样下去,我们没有办法生活了。”

查先生说,20多天来,只卖了几千元,早就花完了。虽然场地费很低,但货还是卖不动,只有坐以待毙。

顾客:漂亮的货太贵

记者在卖场遇到几位正在挑选瓷器的顾客。望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刚买了房子,想选几样瓷器装饰一下,看了三次,都让他们开出的高价给吓退了。一只花瓶大一点的四五千块钱,中等的喊价也要3000元。望女士说,这么昂贵的瓷器,谁知道是真是假,若是景德镇的真品或是上等陶瓷,即使上当也心甘情愿。但这毕竟是摆摊买卖,不能与正规门面货相比。

不少来选瓷器的市民认为,价格太高是卖不动的主要原因。一位刘姓市民说,一件看上去不起眼的瓷器,开价居然达1-2万元,还有些据说是名家亲手雕刻,价格惊人。就算这些瓷器的价格与价值相符,但买的人心里还是不舒服。

景德镇厂瓷 陶瓷收藏界的一匹黑马


在陶瓷收藏界,“厂瓷”泛指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新中国计划经济时期景德镇瓷厂所生产的陶瓷。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景德镇国有瓷厂的陆续停产以及改制,“厂瓷”渐渐成为了历史,因其存量有限且颇具时代特色,“厂瓷”也成为了陶瓷收藏领域的新宠。

在景德镇,比较著名的制作“厂瓷”的瓷厂包括建国、人民、光明、艺术、宇宙、东风、红星、红旗等等。在众人竞相追逐古董瓷、大师瓷的今天,“厂瓷”的脱颖而出堪称陶瓷收藏界的一匹黑马。一般来说,收藏古董瓷,瓷器的年代是左右其价值的主要因素,收藏大师瓷,作者的名气和职称是需要考虑的重点。而与收藏这些瓷器不同,人们在收藏“厂瓷”时,品相是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除此之外,刘明升指出,收藏“厂瓷”还要从四个方面去考量:

一、年代。对于“厂瓷”来说,价值比较高的集中出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因为那正是老艺人年富力强的时期,他们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制作工艺精湛,而且那个时代的艺人也没有过多的商业化意识,全力投身创作,瓷器的品质非常好。

二、瓷胎。“厂瓷”所用的胎和当代艺术陶瓷所用的胎有很大的不同。在瓷胎的烧制上,“厂瓷”是以煤窑、柴窑为主,而当代艺术陶瓷则大多以气窑、电窑替代。另外,二者在瓷土产地、烧制温度上也均有所不同。

三、釉料。“厂瓷”是以天然矿物作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进行提取制作的。而当代艺术陶瓷则大多是采用化学颜料合成的,当时艳丽多姿,时间一长其颜色也会逐渐淡化。

四、画工。早年国营瓷厂、研究所内汇聚了众多高人,有些现在已经成为了国家级、省级陶瓷大师,可以说是代表了当时陶瓷绘画领域的顶尖水平,他们分工明确,各尽其才。而如今的艺术陶瓷创作则由个人独立完成,更加追求个性创新与经济效益。此外,在艺术风格上,“厂瓷”也是独树一帜,通过将传统的以古彩技艺为代表的陶瓷技艺进行恢复和发展,既保持了明代嘉靖、万历五彩瓷纯真质朴、笔墨简明的风格,又吸收了康熙五彩瓷大红大绿,古香古色、画面沉静飘逸的特点。

近年来,伴随着全民收藏热以及大众收藏意识的逐渐提高,“厂瓷”也被越来越多的收藏者所重视与喜爱。景德镇“厂瓷”也必会成为陶瓷界的一匹黑马。

“匠人匠心”中国雕塑石湾陶景德镇展举行


12月14日,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佛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中国雕塑石湾陶景德镇精品展”在市昌南美术馆开展,展期为12月14日至28日。

据了解,此次展览聚集了佛山7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1位省市陶艺大师、美协会员,2位石湾釉工匠的118件陶艺精品,既有石湾传统陶瓷雕塑形态之美,又有石湾釉彩色之魅。展览展现了佛山陶艺的最新风貌,弘扬佛山陶瓷一脉相承的精神,传播中国陶瓷文化精髓,突出了中国雕塑石湾陶的芳华和风采。

据市文联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景德镇与佛山渊源非常深,两地同为历史上的四大名镇,且有着共同的陶瓷产业。在佛山建陶行业里,有一大批中坚力量便来自于景德镇,或者是毕业于大学。十年前的佛山建陶南迁北移中,便有金意陶、欧神诺特多家企业落户景德镇。在陶瓷雕塑方面,两地的交流更是非常密切,虽远隔千里,但却因一陶一瓷紧密相连。此次展览,希望能为两地的更多文艺合作开一个好头,促进双方陶瓷艺术以及文学、书法、美术、摄影等多个领域方面的互动。

景德镇陶瓷雕塑


景德镇制作陶瓷雕塑,历史悠久。据记载,远在隋朝就开始了制作,其品种有狮、象、大兽等。宋代,制作的品种日渐增多。而且工艺水平大有提高,其特色为:雄健、豪放、凝重。明代,由于景德镇发明了适合于陶瓷雕塑加彩的五彩颜色,因此,在塑造技巧上也逐渐由简朴进化到精致。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陶瓷雕塑,其中以瓷佛最为著名。清代,专门从事陶瓷雕塑生产的作坊和技术人员越来越多,产品种类也更为俱全:圆雕、捏雕、镂雕、浮雕、锒雕,门门皆有。此时,景德镇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瓷雕产区之一,所产的瓷雕,广销国内外。清代,由于当时整个工艺美术单纯追求工艺技术上的工巧,以致使景德镇的瓷雕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最为突出的是繁褥、华丽的加彩瓷雕风行。不论是康熙的五彩、矾红的描金、素三彩的瓷雕加彩,还是雍正、乾隆以来以粉彩为主的瓷雕加彩,除面部、手足不加彩或少彩外,其余几乎饰满,一般都“未免有伧俗气象”。

近百年间,景德镇的瓷雕制作技艺有了新的提高。“民国时,雕塑以福建游蛮子(或作游长子)为最著,每一器出,景德镇所有的瓷雕艺人,也群起仿效”(《中国的瓷器》)。在福建瓷雕艺术风格的影响下,景德镇的瓷雕艺术风格遂开启了新一派。新中国成立后的30余年来,景德镇瓷雕的生产面貌焕新,其产量之高,品种之多,瓷质之好,工艺之精,国内外市场之广阔,都是前所未有的。今日陶瓷雕塑之艺坛,人才辈出,风格多样,新作日增,呈现出一派争奇斗艳的繁荣局面。

现在,景德镇的陶瓷雕塑销往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印度尼西亚、泰国、日本、英国、法国、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秘鲁、比利时、西班牙、瑞典、联邦德国、巴拿马、巴林、香港、澳门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内销27个省、市,深爱国内外人士的喜爱。

景德镇传统四大名瓷之一 景德镇的颜色釉


颜色釉瓷是景德镇传统四大名瓷之一,被誉为“人造宝石”,有“千窑难得一宝”、“寸金窑烧寸金瓷”之称。

按温度分成三种

颜色釉有三种划分方法:一是按烧成温度分类,分高温颜色釉(1300℃左右)、中温颜色釉(1200℃左右)和低温颜色釉(1000℃左右)。若以1250℃为界,分为高、低两种;二是按烧成后的火焰性质分为氧化焰颜色釉、还原焰颜色釉两种;三是按烧成后外观特征分类,可分为单色釉、复色釉(花釉)、裂纹釉、无光釉、结晶釉等。

高温颜色的品种甚多,有名目的近百种,综合起来可分为下列几个系统:红釉系统包括祭红、钧红、郎窑红、釉里红、美人醉等,主要是以铜为着色剂。青釉系统包括天青、龙泉、豆青、影青等,主要是以铁为着色剂。蓝釉系统包括霁蓝、珐蓝、霁青等,主要以钴为着色剂。以及三阳开泰、窑变花釉、宋钧花釉、紫金釉、乌金釉等。

景德镇传统高温颜色釉虽然丰富多彩,但历史上多以单色釉装饰瓷器。现代颜色釉艺术除了强调釉色外,也注意釉与器型、釉与画面的结合,为色釉彩、综合工艺装饰、色釉瓷雕等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材质。

景德镇上世纪推出色釉彩

1976年景德镇研究成功无铅均红釉,上世纪70年代推出“色釉彩”,即以多种高温色釉作彩料,在生坯和釉坯上彩绘,经高温烧成后,因色釉的渗透性、流动性和熔融性形成了色彩斑斓、妙韵天成的艺术特色,既是釉,也是彩,色釉彩材质肌理的感染力和彩绘艺术的感染力紧紧凝聚在一起,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

1983年,国家级颜色釉工程师——邓希平女士成功研制高温稀土花釉——彩虹釉(该釉经1300℃以上高温烧制时能在盘类产品上自然形成黄、橙、红、白、紫等多种颜色的彩环,釉面呈碎纹),这是世界制瓷史上的一个新创举,获得了国家发明奖和第39届尤里卡国际发明金奖,以及被比利时王国颁发骑士勋章。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宁勤征擅长高温颜色釉,先后研制出亚光颜色釉、窑变兰花釉和中国红等品种。亚光颜色高雅朴实,别具一格。做法是在已做好的坯体喷上一层约0.5毫米厚度的亚光釉,待颜色釉干后,描绘轮廓。装烧之前,为避免搬动时碰掉或弄脏画面,用较稀的透明釉薄薄地上两遍,窑温控制在1300℃。中国红是极难烧制的品种,红色料在高温下极容易产生脱色、龟裂等情况,故成功烧制的中国红作品寥寥无几。

一代瓷都景德镇“沦为”宜家作坊?


一代瓷都的没落令人扼腕,而其是否会随全球化之风转型成功,重振雄风,则让很多人期待

每当李静在北京的商店里看到好看的瓷器,总是忍不住翻过来细看,但十有八九,她都会转眼间放下,迅速离开。

那些大部分都是产自广东、福建的瓷器。

而李静虽然不从事任何和陶瓷有关的工作,但她是一个景德镇人,一个曾经以瓷为傲的景德镇人。

尴尬的衰落

景德镇的辉煌,对于大部分当地人来说,恍如隔世。

景德镇曾以自己“千年瓷都”的身份为傲,作为世界上惟一一座依靠一种产业维系生存十个世纪而没有中断的城市,景德镇的家家户户几乎都有人从事着和陶瓷相关的工作。作为历代官窑所在,在解放后曾一度占据全国产量的20%,并且成为好质量的代名词。直到现在,一提到中国陶瓷,不少人脑子里出现的第一个地理名词,仍然是“景德镇”。而在中国,能以一个地方作为整个产业品牌的,并不多。

但是,它开始衰败了,在景德镇人王伦的记忆中,一切始于改革开放初。

计划经济时代,景德镇几大国有陶瓷厂的产品大都由政府采购,包括大量的工艺陶瓷和礼品瓷。因此,这些厂往往把工艺改造放在首位,对于新兴的市场调查、企业管理、成本控制,皆一无所知。

1994年,高中毕业的王伦进入当地十大国有瓷厂中的一家。当时,仍然依靠官方订单生存的这十家企业已经举步维艰,远远不敌新兴的南方企业。但是,作为土生土长的景德镇人,王伦别无选择。次年,景德镇宣布对大型国有瓷厂进行改革。

但是,当时政府选择的是几乎风险最大的“化整为零”的方案,7万名瓷业工人,三分之一下岗,三分之一退休,只留下三分之一在原企业维持。对于靠一个产业起家的地方经济,这几乎是致命的伤害。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国有瓷厂一蹶不振,随之而来的,是销售渠道的分崩离析,多年来勉强支持着业的政府订单,也弃这个城市而去。

艺术地摊化

王伦还记得那个时候,他经常和一群人静静地坐在市政府门口,他们都是下岗工人,而当时在景德镇下岗,一分钱补贴都没有。这些早期的下岗工人并不闹事,他们只是固执地认为政府不可能一个说法都不给,竟可以扔下几万人不管不问。王伦记得,那群人里,经常可以看到自己的朋友、亲戚、同学,这个城市并不够大。

在明确了指望国有瓷厂复兴重新招工几乎不可能之后,景德镇人开始三三两两地组成了家庭式作坊自产瓷器。毕竟千年以来,他们只有这一门手艺。

王伦和舅舅、姨妈家组成了一个小厂,工人共有10个,都是自家亲戚。一开始,他们熟练地按照千百年来传下的手艺,做出各种花瓶、水壶,作为在景德镇长大的孩子,王伦深知这些“艺术品”才是景德镇千百年来传颂的精华。而日用的瓷器,如碗、碟、盘或者建筑用瓷砖,都不是他们这样的家庭作坊可以批量生产的。

从这一刻起,景德镇彻底放弃了和广东、福建竞争的平台。

而当王伦家产的瓷器开始售卖时,他们才发现,全市有几千个像他们一样的作坊,做出来的东西大同小异,对于经销商来说,这是一个压价的好机会。

几年下来,瓷器价格越来越低,为了取得利润,各家各户做出来的瓷器质量也越来越差。“现在很多人认为景德镇只会做仿古的东西,缺乏创新,但是我们这么几个人,怎么可能创新。这么多人一起竞争,卖一样的价钱,谁有心思好好做。”王伦对于一些媒体对景德镇的说法颇不服气,照他看来,景德镇人如果愿意,自然可以做出质量极高的瓷器:“我从小就是在瓷器堆里长大的,就算没有上过什么陶瓷学院,是不是好瓷我20米外就能看出来,根本用不着什么专家来废话。我们不是不好好做,而是没有好好做的条件。”

为了避开经销商的盘剥,王伦曾经多次和另外一些熟人组成团队,北上南下,到各个大中城市摆摊卖瓷器。每到一地,他们往往选择一个交通便利的居民区,摆出自家烧制的瓷器,然后拉出一条红幅“景德镇瓷器展销会”。

这样的买卖颇不容易,王伦曾经多次受到警察、保安、居委会、工商局的盘问,被罚款是常有的事,还能遇到一些当地的地痞流氓来敲诈勒索,在瓷器已经摆出来时,他们明显处于弱势,瓷器只要打出一条裂缝、一个豁口,片刻就一文不值。

但展销仍然在景德镇流行着,据说一年70%以上的瓷器是通过这种方式销售出去的,各种中介应运而生,景德镇人还经常到国外去售卖瓷器

“沦为”宜家“作坊”

王伦心中有数的是,他们这样的小作坊生产,并不“正规”。

首先,他们的质量太低,在外地,景德镇驻地办事处从来不承认这些是景德镇瓷,他们说这些都是赝品、仿品。其次,他们对于经济、当地形象也贡献不大。景德镇官方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多次表示将从艺术瓷走向生活实用瓷,而且在艺术瓷领域,也要坚持“打假”。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景德镇最大的本土陶艺企业,竟是帮宜家(IKEA)代工的“环球陶瓷”。

这对于一批景德镇老人来说,是一种耻辱,堂堂中国瓷都竟然沦落到替欧洲人代工,这些北欧人懂得什么叫“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吗?他们知道中国那一本厚重的陶瓷历史吗?

然而,一些关心景德镇的行业专家,则从中看到了新的机会。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景德镇与潮州相比,一缺资本,二缺规模生产能力,三缺现代企业和管理人才,所以虽然可以比别人质量好,市场上却样样竞争不过。但是,这些东西都可以从全球化企业中获得,景德镇完全可以借助外来资本和管理,加上本地的工艺和人才,重振瓷都雄风。”

但是,已经落后了接近20年的景德镇,真的能够快速赶上吗?中国传统和西方资本的结合,是否一定能让景德镇起死回生,仍是未解之谜。

景德镇开展“一带一路”陶瓷文创产业调研


为贯彻落实江西省委省政府创建“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重大决策,围绕打造陶瓷文化旅游重要节点城市和做大做强陶瓷文创产业的目标,日前,市政府副市长,民革省委会副主委,民革市委会主委熊皓率民革江西省委员会、政协景德镇市委员会、民革景德镇市委员会、景德镇学院、市瓷发局等相关人员一行赴新疆、甘肃、陕西等地就“一带一路”陶瓷文创产业课题开展调研。

调研组通过与当地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及陶瓷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座谈、参观文化产业示范区内有影响的陶瓷类企业等方式,重点考察古丝绸之路上中国陶瓷的存在状况和影响力、当前“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背景下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及如何实现各地文化旅游与商贸密切结合、相向推进的策略与措施。

调研期间,熊皓一行还详细了解了丝绸之路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2016年新疆)、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2017年甘肃、2018年陕西)等展会上中国陶瓷的展销情况及三个地区如何利用“一带一路”平台开展文化研究与学术交流情况。同时,瓷发局主要领导还积极邀请新疆等地采购商来景参加2018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

中国陶瓷闻名于世很大程度是因为丝绸之路让世界认识到中国,瓷器是中国连接世界的桥梁和纽带,景德镇是享誉世界的千年瓷都,建议结合此次调研,由江西省陶瓷旅游产品研发设计基地牵头将课题转化为陶瓷旅游产品的研发资源,与企业合作,引导和激发企业,重视陶瓷文化话语体系建设,传承好陶瓷文化,讲好陶瓷文化故?拢銮恐泄幕娜硎盗ΑQ蟹⑹视λ砍裰泛?“一带一路”建设的陶瓷旅游产品,并使之规模化、品牌化。向世界各国展示了的艺术魅力,把我们景德镇打造成冠领中国、代表江西走向世界,世界感知中国,认识江西的国际瓷都,向世界弘扬新的时代建立新的丝绸之路,造福中国和沿线各国人民,并通过陶瓷向世界展示一个经济强大、文化自信、热爱和平的东方大国。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景德镇“一瓷一塑”展:追忆雕塑名家尹一鹏》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景德镇“一瓷一塑”展:追忆雕塑名家尹一鹏》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简一瓷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