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中国古代陶瓷器 > 导航 >

首届“中国古陶瓷收藏高峰论坛”即将开幕

首届“中国古陶瓷收藏高峰论坛”即将开幕

中国古代陶瓷器 中国古代葫芦形陶瓷器 中国古代瓷器

2021-03-30

中国古代陶瓷器。

由中国收藏家协会陶瓷收藏委员会主办的首届“中国古陶瓷收藏高峰论坛暨古陶瓷收藏精品展”将於2015年12月26-27日在北京国中陶瓷艺术馆拉开帷幕!

这次活动的主旨是是针对近年来我国古陶瓷收藏的一些误区组织的专题性高峰论坛。使藏者清醒了解我国古代陶瓷收藏的成就与问题,推进古代陶瓷收藏机构和收藏家对古陶瓷收藏建立正确理念,在古陶瓷收藏进程中避免盲目、少走弯路,继承中华陶瓷收藏文化,倡导理性收藏,回归传统,使公众体认识到中国古陶瓷的真正价值,为今后的古陶瓷收藏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走上知识、理性、品位、文化的收藏之路,收藏到真正有价值的古代陶瓷。

这次论坛是拉开我国古代陶瓷走向理性收藏的第一幕,陶瓷收藏委员会明年还将就古陶瓷收藏进程中藏友们关心、关注的诸多问题,开展不同主题的系列专题性研讨与展览。

参加本次论坛的代表,既有我国文物界古陶瓷研究的老前辈、教育界著名的学者,也有多年来在古陶瓷收藏领域中摸爬滚打,既有大量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深厚扎实理论水平的实战派,还有来自港、台等地区收藏圈的朋友们。

配合本次论坛在全国范围经反复遴选征集到50件各时期古陶瓷标本与藏品,使参会代表能够结合实际获得更大收获。古陶瓷精品展期从2015年12月26日至2016年元月3日结束,展览期间欢迎古陶瓷收藏爱好者莅临参观。

开幕当日,中国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陶瓷收藏委员会主任荆志忠先生将就本次论坛的定位、意义以及我国古陶瓷收藏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等藏界关心的核心内容,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和演讲;从事古陶瓷研究、收藏界的相关嘉宾亦将就各自不同层面的专业领域进行重点论述。

本次论坛暨展览得到北京国中陶瓷艺术馆、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中藏协国际艺术品交流委员会和相关省市收藏家协会的大力支持,并获得了各地陶瓷收藏界和学术界的无私奥援,期待届时各界人士莅临指导,共襄盛举!

taoci52.com扩展阅读

营销高峰论坛成功举行


5月9日下午,景德镇市紫晶宾馆1号楼三楼会议室内高朋满座。由瓷都晚报社主办,景德镇市唐臣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承办,景德镇假日地产协办的2013景德镇春季陶瓷营销高峰论坛在这里隆重举行。数十名来自界的精英人士就企业如何走出当前的困境各抒己见,大家一致认为,创新、合作是陶瓷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据悉,本次论坛的主题是“面对挑战,共赢未来”。在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国内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作为肩负景德镇经济提速、文化复兴重担的陶瓷业,应如何调整思路、整合资源,如何积极应对等话题成为当天参与论坛的诸位嘉宾讨论的焦点。

作为此次论坛的主办方,瓷都晚报社社长李新华在致辞中表示,在国家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加快产业调整升级的战略背景下,业迎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阶段。景德镇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拥有陶瓷艺术人才的巨大优势,并由此保持了景德镇艺术陶瓷难以撼动的霸主地位。品牌陶瓷企业作为景德镇最具潜力和发展前景的创造主体,责无旁贷地担当起陶瓷发展主力军的作用。

李新华说,莅临本次高峰论坛的无论是艺术家还是品牌企业负责人,都是产业振兴发展的忠实实践者,对于陶瓷,对于陶瓷未来的发展,他们有着最真切的感受和最深刻的思考。

他希望通过对话交流,与会的陶瓷企业家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从而汇集成推动行业发展的强大力量。希望这些朝气蓬勃、锐意进取、活力四射的陶瓷企业,为千年古都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格联策划机构负责人朱修生在论坛上进行了主题演讲。朱修生有着多年企业策划、品牌包装工作经验,他围绕产业存在的问题、陶瓷品牌包装、陶瓷营销模式的探索和陶瓷市场破局之道等问题进行了精彩的阐述。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熊钢如、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程久发、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所长刘少平以及博大陶瓷、玉柏陶瓷、泥之歌陶瓷、吕艺陶瓷、熊建军窑、诚德轩陶瓷、玉风瓷业、精业陶瓷、利发陶瓷、瑜晨啸陶瓷、陶行天下、永和春、陶瓷股份公司、金品陶、鹏飞建陶、古方圆包装、玉竹陶瓷、康艺影瓷、千景陶瓷、金冠陶瓷、振中陶瓷、三雄陶瓷、宏菁瓷业等景德镇知名陶瓷企业负责人参与此次论坛并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中国艺术陶瓷创意产业高峰论坛在景德镇举行


10月19日,第五届博览会之中国艺术陶瓷创意产业高峰论坛在紫金宾馆举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王秋霞、日本仿宋瓷陶艺家岛田幸一、东京国立博物馆特别研究员丁义忠、香港抱趣堂当代艺术馆馆长谢宏中等众多知名陶瓷艺术家及资深陶瓷研究人员。论坛会上,江西省博物馆副馆长刘昌兵、台湾历史博物馆研究员成耆仁、中国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方李莉分别进行了演讲。

刘昌兵就景德镇瓷艺创新创意产业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方向作了讲解,他说,“精中选精”的明清御窑厂作为景德镇独有的瓷艺生产体制成就了景德镇瓷艺的高峰;明清时期,强大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背景下的景德镇御窑厂“精中选精”,为宫廷长期持续生产,海外对中国中高档瓷器的大量需求使景德镇瓷艺丰富多彩,是成就景德镇瓷艺高峰和辉煌篇章的主要原因。温故知新,建立合理的高档、集约生产管理体制和国内外的广泛交流也是今后景德镇瓷艺创新创意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明清时期海外对景德镇瓷器的大量需求促使景德镇瓷艺丰富多彩并迈向高峰。

成耆仁以“仿古与创新現代陶瓷之路”展开演讲话题。形象的运用欧、美、韩、日及台湾的实践经验为例。就后来居上的中国南方陶瓷业,明、清社会经贸与烧窑概況,清晚期以后台湾陶瓷的概況,欧、美、日本瓷器的仿古与应用以及省思与检讨,如何找回过失去的光辉、迎接第二春,创精至不朽之作等方面一一详细的为在场各位讲解。

方李莉演讲的主题是景德镇艺术陶瓷与社会发展,他结合实例生动的介绍了历时以来陶瓷重要阶段的发展及演变过程。并阐述了影响陶瓷演变的一些因素,她讲到政府采取的措施、中国人特有的情感、国营工厂的建立、景德镇地理环境位置与文人艺术的关系以及市场经济的变化这些都会对陶瓷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影响。

据悉,此次论坛的主旨就是景德镇艺术陶瓷及其产业之国际布局与国际发展战略的交流探讨,为制定中国艺术陶瓷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建立中国艺术陶瓷作品国际鉴价制度;通过此项活动,将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作品推向国际市场,进而促进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家之国际地位;由景德镇为当代陶瓷产业基点,打造中国艺术陶瓷全球化效应。

首届中国古陶瓷收藏精品展举办


2015年12月26日上午,首届“中国古陶瓷收藏高峰论坛暨精品展”开幕式在古朴典雅的国中陶瓷艺术馆举行。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罗伯健、原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长杨自鹏、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名誉会长谷长江、中国收藏家协会陶瓷收藏委员会主任荆志中、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秦大树、国家博物馆陶瓷部主任耿东升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80余人共同出席了此次活动。

“国宝级文物惊艳亮相”

首届“中国古陶瓷收藏高峰论坛暨精品展”是由中国收藏家协会陶瓷收藏委员会主办,国中陶瓷艺术馆协办的一场关于学术研讨与藏品展出同期举办的古陶瓷文化盛宴。旨在发现我国古陶瓷收藏领域存在的一些误区,使藏者清醒了解我国古代陶瓷收藏所存在的问题,在古陶瓷收藏进程中避免盲目、少走弯路,为今后的古陶瓷收藏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从而走上“知识、理性、品位、艺术”的收藏之路。为了配合此次论坛的主题,中国收藏家协会陶瓷收藏委员会历时半年,在全国范围内反复遴选,最终征集到新石器时代、东汉西晋、唐宋、明清各时期的古陶瓷藏品50余件,其中以东汉马拉车尤为亮眼,堪称国宝级文物,一经现身,便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和与会嘉宾的目光,堪称一场真正的视觉盛宴!

“齐聚一堂勇树新风”

在“中国古陶瓷收藏精品展”开幕式后,“中国古陶瓷收藏高峰论坛”也随即在国中陶瓷艺术馆召开。参加论坛的代表既有我国文物界古陶瓷研究的老前辈、教育界著名的学者,也有多年来在古陶瓷收藏领域中摸爬滚打的实战派,还有来自港、台等地区收藏圈的权威人士。他们对藏友们关心、关注的诸多问题,结合自身经验作了专题演讲。

中国收藏家协会陶瓷收藏委员会主任荆志忠通过对我国古陶瓷收藏领域存在的流失严重、损毁巨大等问题的分析,得出“我国传世留存的珍品文物和古代陶瓷是很少的”结论。因为许多藏者存在心理素质差、鉴赏水平低以及古陶瓷收藏领域仿品赝品多的问题,告诫人们要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行业规范从而逐步走上“知识、理性、品位、艺术”的古陶瓷收藏健康之路。

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秦大树通过多年国内外考古的经验得出宋古瓷“数量很少,完整无缺的更是凤毛麟角”的状况,并探求出了一些有特殊意义的瓷器在当时生产量极低的根源。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冯小琦根据故宫博物院从五十年代至今调查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数百处古瓷窑址资料和采集的约8万余片标本,研究总结出宋代瓷器的10大特点。最后她希望收藏者:“不要读了几本书就头脑发热,马上实践,这样会走弯路。而要多读书,运用综合研究的方法,反复实践,逐步提高鉴定水平。”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罗伯健、中国收藏家协会国际交流委员会主任王竹、著名宋、元钧瓷制作技艺传承艺术家王建伟、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冯松林、台湾著名古陶瓷收藏家黄庆森、四川省收藏家协会陶瓷收藏委员会主任戴开林、国家博物馆陶瓷部主任耿东升分别就古陶瓷领域不同专题作了研究成果报告。此次论坛拉开了我国古代陶瓷走向理性收藏的第一幕,各位学者专家的齐聚及正确引导更是在古陶瓷收藏界刮起了一股清正之风。

据悉,为期两天的高峰论坛已结束,而“中国古陶瓷收藏精品展”将从2015年12月26日持续到2016年1月3日,以满足藏友和陶瓷爱好者观赏需求。

第二届福建陶瓷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即将拉开帷幕


福建是我国陶瓷主产区之一,外墙砖、琉璃制品有着举足轻重的市场地位,近年来,仿古砖、瓷片、卫浴正在崛起。在新形势下,福建陶瓷产业如何进一步发展提升,如何发掘泉州陶瓷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提升区域影响,引导产业升级做强,企业如何科学实施节能环保,如何挖掘福建陶瓷潜力,进一步提升福建陶瓷品牌影响力等业界高度关注的相关议题进行研讨。由福建省陶瓷行业协会、陶城报共同组织的以“提升陶业竞争水平打造福建区域品牌”为主题的第二届福建陶瓷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将于11月23日下午在泉州市太子大酒店隆重举行。这是一次由业界知名人士、专家、企业、媒体等共同参与研讨的行业盛会。

此次盛会旨在加强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提升区域品牌价值,通过广纳谏言良策,促进福建陶瓷产业的升级和竞争力的提升。

论坛得到了福建品牌企业福建华泰集团有限公司、南安协进建材有限公司、晋江协隆陶瓷有限公司、泉州市源隆建材有限公司、福建闽清豪业陶瓷有限公司、SAN.KING三金企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该论坛媒体阵容庞大,省市(县)电视台、福建日报、泉州晚报、中国建材报、海峡都市报、东南早报、晋江经济报、搜狐网等媒体将对大会盛况作实时报道。届时企业关注的有关话题,将由相关嘉宾和人士解答。欢迎业界各有识之士建言献策,为福建陶瓷产业的发展、提升、品牌的打造贡献智慧。

首届中国(潍坊)古陶瓷文化节开幕


2015年6月16日,首届中国(潍坊)古陶瓷文化节在齐鲁酒地中国古陶瓷小镇·青龙小镇开幕。

本届文化节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山东省文物局、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主办,北京文物物证司法鉴定中心、潍坊市文物局、中共安丘市委宣传部等单位协办,山东景芝酒业股份有限公司、齐鲁酒地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办,旨在弘扬我国古陶瓷文化,推动古陶瓷文化传承与发展。

来自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山东省及潍坊市、安丘市领导,国内外和海峡两岸著名古陶瓷专家叶文程、刘兰华、冯小琦、吕成龙、王健华、耿东升、赵青云、徐乃湘、丘小君、边正明、梁亚力、王金凤和台湾古陶瓷专家冯明珠、廖宝秀、蔡和壁等社会各界藏友500余人参加了此次文化盛会。

对这次融合中国酒文化和中国古陶瓷文化保护、传承、交流的盛会,中国古陶瓷泰斗耿宝昌先生发来亲笔贺信,表达祝福,给予厚望。开幕式上,来自主办方、承办方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山东省文物局、潍坊和安丘市领导分别致辞。

中美陶瓷高峰论坛 双方都在强调了解和协作


6月26日,在佛山举办的第二届中美陶瓷高峰论坛上,美国瓷砖经销商们和几十多位陶瓷企业老总就中美陶瓷贸易现状与发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中国嘉宾关注的是“为什么中国瓷砖会在美国受到那么多的障碍”;而美国嘉宾则提出了很多“中国陶瓷企业应如何适应美国市场”的各种建议。

一位美国嘉宾说,中国和美国的市场是有很大差别的,而很多中国陶瓷企业对美国的一些基本情况还不是非常熟悉。他回答一个关于美国人为什么喜欢用小规格瓷砖,不接受中国常见的大瓷砖时,是这样说的:“并不是消费者喜欢小瓷砖,而是因为施工者方便贴砖。美国没有使用切割机的习惯,小砖可以更灵活地铺贴。最重要的是,施工大砖成本要比小瓷砖出30-40%,消费者不愿意承受。”主持人陈丁荣帮助解释说,美国贴瓷砖贴砖用的是黏合剂而非水泥,施工方式与中国完全不同,这是企业应该了解的常识。

这样的原因,恐怕是中国企业坐在家门口怎样也无法猜到的,完全是由于缺乏了解而引起的。“如果中国陶瓷企业想把美国作为一个主力市场,那一定要做好市场调查和研究,否则很难了解美国人需要什么。”,一位美国嘉宾如是说:“例如美国零售市场的价格敏感度不高,但是工程市场的价格敏感度非常高,有相当大的区别,厂商在美国一定要确认自己的定位、渠道在哪里。零售和工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只有当企业确定定位后,才能有效的展开在美国的市场营销。”

而几位中国嘉宾则不约而同地认为,单靠中国企业去适应美国市场是很困难的,就如来自能强陶瓷的一位女士针对美国嘉宾谈到的产品认证问题时说:“你们经常强调,要中国企业去做好美国各地的认证,但是一家外国企业想去做好所有认证是比较困难的,这需要经销商的协助。”

还一些中国嘉宾则有更深入的想法。他们认为,如果美国建材商想在中国瓷砖上获利,最好的办法是与中国企业结成战略伙伴的关系,帮助中国企业从设计、营销等各个环节做出调整,从而更有效地进军美国市场。简一陶瓷的李志林董事长举简一的例子说,简一陶瓷有80%的产品是销往欧洲的,在欧洲,简一陶瓷与客户共同发展,已经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客户给与了简一很多帮助,所以在欧洲的销量每年都有所增长。

在场几位中国企业老总的发言中,都流露出对国产瓷砖的自信,以及对中国瓷砖在美国市场上被看低的不满。他们认为,美国企业对中国产品的不了解,更甚于中国对美国。一位很显然去过中国陶瓷城的美国嘉宾也为中国瓷砖打抱不平说:“明天我们将到中国陶瓷城参观,相信到时所有人都会非常惊讶,你们会看到非常优质的瓷砖,各种设计风格的瓷砖,甚至世界级水品的瓷砖。我的很多意大利朋友到佛山,到中国陶瓷城参观后都无比惊讶——中国已经发展到了这个程度,我们还在干什么?很多美国人的基本理念是,中国砖是不好的,但其实中国砖是可以买高价的。美国人总想在中国买几块钱的便宜砖,结果还要求中国人要给好的包装、要好的营销工具,难道好的瓷砖不要成本,中国企业不要赚钱吗?”他的话,赢得了阵阵掌声。

而另一位美国嘉宾的发言,也为可以看成是对段话的补充,在她谈了几点对中国瓷砖怎样提高的要求后,她说:“当然,你们做到这些点后,我就绝对不会只给出几块钱的价格。”

第五届中国仿古砖高峰论坛 建陶业寻求新坐标


第五届中国仿古砖高峰论坛于今天下午在南国陶都华夏陶瓷博览城举行,再次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

同样是一片砖、同样是火烧泥,在墙地砖这个大家族中,仿古砖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充满了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个中原因,离不开仿古砖本身所蕴含、透露出的文化、艺术、品位甚至思想的韵味,也正因为如此,虽然仿古砖截至目前仍旧是建陶行业内一个很小的支脉,但仿古砖论坛却开得热热闹闹、轰轰烈烈,为仿古砖行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巨大作用。

国内的建陶市场不同于欧洲市场,时至今日,建陶市场上卖得最火的仍旧是抛光砖和瓷片。仿古砖这个“古老”的新生儿,由于受消费水平、审美观点、产品个性以及推广应用的限制,其市场份额始终没有得到大的突破。在仿古砖企业、品牌最为集中的佛山产区,有规模和知名度的仿古砖品牌依旧屈指可数。一些设计师、“白骨精”眼里的市场宠儿,到了普通消费者那里就很难被接受,造成仿古砖至今仍在市场夹缝中生存的尴尬局面。

当然,也有令人可喜的数字,经过多年的终端推广,目前,佛山地区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了仿古砖行列当中来,以新中源、新明珠、东鹏、鹰牌、能强、蒙娜丽莎、欧雅为代表的一批规模型企业大都拥有自己的仿古砖品牌,更多中小企业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仿古砖产品;福建、山东、四川、华东等陶瓷产区也有不少企业推出了仿古砖。虽然市场份额不大,但没有人会否认仿古砖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大,每一位业内人士都坚信,总有一天,仿古砖会成为国内建陶市场的主流产品。这,也许是诸多企业纷纷涉足仿古砖行业的原因所在。

相对于抛光砖与瓷片,仿古砖更能避开同质化的嫌疑,培育和树立自己独特的企业秉性、品牌文化和产品人格,以张扬的个性满足不同的目标消费者,而不是“万金油”式的通杀产品。也正因为如此,仿古砖才被赋予产品本身以外的诸多内涵。艺术砖、文化砖、思想砖、古典砖就是这种指导思想下衍生的产物,并且受到消费者的热捧。

今天的弱小不等于明天的弱小。在大家纷纷看好仿古砖、大上仿古砖的热潮当中,仿古砖产品的开发与创新、新技术新材料的革新与推出、终端经销商的推广与应用、销售渠道的拓宽与突破、审美观念的更新与转变、消费水平的提升与优化等环节,正成为仿古砖迈向主流时代的诸多瓶颈。而在此情况下,我们确定了今年仿古砖论坛的主题为“突破瓶颈,迈向主流时代的新坐标”。希望通过这样一次思想与智慧的碰撞,为行业探路,为企业把脉,进一步坚定信念,理清思路,寻求通向成功之路的新坐标。

中国古瓷即将拍卖引起世人关注


一位美国商人雇人私自从南中国海海底打捞出价值连城的一万余件中国古陶瓷器,并准备在今年9月由美国纽约一家名叫根西斯(guernseys)的拍卖行举行拍卖。这一消息见诸报端后,马上在国际社会引起关注和争议。一则引人瞩目的新闻

美国纽约时报6月6日在头版位置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前来参观的美国海底探险家和摄影师艾莫里·克里斯托夫站在洛杉矶近郊一幢装满中国古代瓷器和陶器的房子里,望着面前密密麻麻排列着的1万余件中国古代陶瓷器,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些从南中国海海底挖掘出来的宝物年代从距今500年至2000年不等,有的被多年生成的珊瑚包围着,昭示着他们在海底卧藏时间的久远。

克里斯托夫惊叹到,“真没想到,绝对是令人难以置信,这些古董称得上是珍宝之首”。

 图为打捞出的宋代青花瓷盘南中国海底的珍宝

考古专家们认为,南海即南中国海是古代中国自秦汉以来与东南亚各国通商和人员交流的必经之地。两千多年以来,历史沧桑,星转斗移,南海上曾经演绎着中外之间无数友好交往的动人轶事,展示过古代先民们你来我往的浩瀚历史画卷。但南中国海上也经历过数不清的天灾人祸,遭遇过史书上可能未曾记载过的风暴沉船、不测搁浅和海盗肆虐的悲剧。正是这厚重的历史积淀,使南中国海海底埋藏着属于不同历史时期而又数目众多的沉船以及载于其中的大量物品——今日的珍宝。于是,这一片苍茫的海域就成为许多冒险家和探索者们竞相青睐的宝地。 一位美国老兵萌发“生财之道”

发掘这些中国古代文物的组织者是一位美国商人,名为费尔·格雷克(PhilGreco),家住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郊区,早年从军,曾参加过越战。弃戎后经商,目前在香港的一家公司任职。正是在亚洲地区多年的生活履历使格雷尔增加了对东方文化的了解。

格雷尔自称他之所以能成功发掘沉睡海底数百年乃至两千年的文化宝藏是他本人辛勤努力的结果。格雷尔想发财,但生意做得并不十分红火。可能是在这时他想到了新的生财之道。他在亚洲地区走南闯北,不仅结识了商界同仁,而且还结交了远在边陲地区的菲律宾渔民,并与生活在棉瑙岛、班乃岛和布桑加岛附近的菲律宾渔民建立了亲密的朋友关系。为了让这些渔民同意从事海底文物打捞,格雷尔与他们生活在一起,最终取得了他们的信任,并在这些渔民的带领下确认了海底沉船所处的位置。

格雷尔称,这些沉船原本分布在南中国海靠近菲律宾岛屿的海底,由于天长日久和大自然的催化作用,它们实际上已被镶嵌在海底的礁石中。在过去的6至7年中,这些主要由渔民组成的发掘队伍选择了16个区域进行重点开发,其中有3处收获甚丰。目前他们的发掘打捞工作仍在继续进行。

格雷尔说,这些沉船距离水面大多在90米左右,一般的潜水运动员都难以降至如此深度,因此他的发掘班子在深水下作业时并不使用气囊等常规的呼吸设备,而是用铁制器械将打捞人员坠入水下,然后通过专用管道向在海底作业的人提供氧气,一些在海底作业的渔民主要是依靠穿在脚上的木制桨在水下游走。格雷尔认为,气囊主要是供游客在水下游玩时使用,但要发掘海底文物则派不上用场。

打捞引发争议

据报道,目前已打捞出的大约1万件中国古代瓷器分属于中国不同的历史朝代,历史跨度相当大,从汉唐到宋明,其中许多是宋朝的瓷器,明朝的青花瓷,还有唐朝以前的类似储存粮食用的大型瓮式陶器,看上去精美壮观,保存完好。

格雷尔最近已将大约7000件陶瓷器从其位于洛杉矶的老家运往美国东部的新泽西州,另外3000件正在运送途中,根据安排,这些文物今年9月份将在拍卖行与公众见面。

加利福尼亚州奥奥拉国际美术馆馆长维克多里亚·汉森-坎贝尔女士在参观完上述文物后对瓷器的精美感到震惊,她认为:“这些文物本身将增加人们对中国瓷器的进一步了解,其中有些精品实属罕见,有的根本就没有见过。”

得克萨斯州大学海洋考古研究所所长哈密尔顿博士是美国研究沉船文物的著名专家,他在网上观看了这些稀世之宝后对私自打捞这些古代文物的做法深感不安,“我们看到的仅仅是他们打捞的一部分,但我们并不知道究竟有多少文物在打捞过程中遭损坏。”他认为这种只顾自身经济利益的打捞影响了人们对沉船上其它有价值文物的了解和研究,“你仅仅知道了瓷器和陶器,但却无法了解沉船上的人吃什么,穿什么,他们当时在玩什么游戏,他们的所用物品也都是极其珍贵的。”

上文提到的那位摄影师克里斯托夫先生已在全美著名的国家地理杂志工作了30多年,他认为像国家地理杂志这样的专业刊物是不会报道格雷尔们的打捞行为的,否则将给人支持这种做法的错误印象。

自我辩护

格雷尔对来自多方面的批评置之不理。他辩称,考古学家和考古工作者们即使有从深海底打捞这些文物的意愿,但他们却没有相应的财力和技术手段,无法打捞出这些丰富多彩的历史遗产。

格雷尔称,如果按照常规的考古方法去做,这些文物将永无复出之日。因为打捞工作太繁琐艰难,更需要多方面的协调。格雷尔说,他对打捞中国文物一事一直保持低调,他从未向外界透露过自己的计划。

格雷尔也禁不住惊叹打捞成果的丰盛。他说,文物太丰富了,它们代表了中国2000年的文化。格雷尔始终没有提到中国有关部门对此的反应,反而多次声称,拍卖一旦成功,他将使那些菲律宾打捞渔民成为菲律宾比索的“百万富翁”。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首届“中国古陶瓷收藏高峰论坛”即将开幕》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首届“中国古陶瓷收藏高峰论坛”即将开幕》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中国古代陶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