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陶瓷艺术 > 导航 >

欧洲过时“陶艺游戏”玩晕追风陶瓷艺术家

欧洲过时“陶艺游戏”玩晕追风陶瓷艺术家

陶瓷艺术 陶艺家瓷砖 艺术瓷砖

2021-04-01

陶瓷艺术。

收藏当代艺术陶瓷,首先要把艺术精品和普通产品区分开来:一件真正的艺术精品需要数天乃至数月才能完成,具有艺术价值、工艺价值、投资价值和稀有性。

其次,无论是收藏还是投资,都应以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亲手设计、绘画、烧制的精品为首选,这些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精美的图案、造型及特殊的工艺。

再次,那些限量烧制的大师的陶瓷和大师级陶瓷专家在其创作顶峰时期的经典作品,未来升值的空间尤为可观。

有着“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汇各地良工之精华”传统的瓷都景德镇,千百年来一直引领中华陶瓷文化之风骚:所产瓷器不仅胎质莹缜诱人——“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而且装饰方法丰富多姿,富有“东方宝彩”之称,博得了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人士的喜爱。与中国画、珐琅彩、京剧等传统艺术一样,新时代的艺术需要传承,更需发扬光大,这一历史重任就落在饶晓晴等有历史责任感的艺术家肩上。

作为新一代陶瓷艺术家的代表人物,工艺美术大师饶晓晴多年咬定名族文化精髓不放松,博取传统青花、色釉、粉彩、珐琅彩等工艺的营养,潜心研究色釉肌理,广猎人物、山水、花鸟、动物等题材,因地制宜、妙趣天成地创作出一批深受世人青睐的艺术陶瓷作品。尤其是近年来,其创作更注意美学的“积淀”关系,展示传统文化内涵。昨日在广州二沙岛岭南会展览馆举行的“大师精品展”中,记者有幸见到了饶晓晴的参展佳作,并和他就景德镇现代艺术陶瓷创作问题进行了一次较为沉重的对话。专题文/图吴聿立

抛开传承谈创新是痴人说梦

记者:景德镇瓷窑历史悠久,成果丰硕,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相对于其辉煌的历史,您认为景德镇今天的接薪者又有哪些锦上添花的突破呢?

饶晓晴:景德镇曾创造了中国陶瓷史的辉煌,给华夏民族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和营养。这样,不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不吸取前人留下的营养,我们创作的陶瓷就很难有“China”(中国)特色,所以对您这个问题的最好回答是: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家应发挥自身的优势,在个人熟悉和擅长的领域里做深、做大、做广、做足承传这篇大文章。一言以蔽之:景德镇的承传使命重于创新!

记者:您的意思是不是前人的艺术成就已是耸立的高峰,对现代艺术家而言,正确的态度就是固守,不攀爬,更不超越这座高峰?

饶晓晴:不管是攀爬还是超越,我认为都不重要,重要的还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创作的立身之本,是的“根”。不少陶瓷艺术家连继承传统文化都没做好,谈何突破和创新啊?不会爬就想跑,那不是痴人说梦吗?更为重要的是,鸦片战争以后,经济的落后导致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自卑,尤其是今天,在西方文化惊涛骇浪般的冲击下,不少陶瓷艺术工作者迷失了方向,盲目媚外。

记者:哦!现代陶瓷工作者“盲目媚外”?愿闻其详。

饶晓晴: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正遭受着西方文化的强劲侵蚀、渗透和冲撞,正面临着严峻的西化危机,这让越来越多的国人一味追求、迎合西方文化,不了解甚至摈弃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在这种环境的浸染下,中国陶瓷艺术创作的致命问题就出现了:受西方陶艺观念的影响,艺术家过分强调视觉冲击效果,而忽略传统文化的精髓——让西方文化风吹晕了!

其实,欧洲的观念陶艺(现代陶艺)起源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在今天的欧洲已是非主流艺术,并沦落为一种艺术游戏。但是,它却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威力,并成为衡量现代陶瓷艺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可笑!这种盲目地跟从无疑会给传统陶瓷文化带来巨大的冲击。不要忘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陶瓷如果抛弃了传统文化,就等于失去了最本质的东西,那么制作出来的器物就没有中国味了。因此,有位国外陶瓷艺术家对我说,他觉着现在的中国陶瓷很好笑。

是好笑!纵观古今中外历史,我们的陶瓷文化不仅从未被外国否认过,而且还始终影响着世界,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有着这样辉煌的陶瓷文化史,现代艺术家为何要自卑、媚外呢?如果现在我们不好好继承传统陶瓷文化,那就意味着自我否定——自己看不起自己,这着实令人遗憾,更是莫大的悲哀!

艺术家盲目媚外系鼠目寸光

记者:有些艺术家“盲目媚外”也是利益使然,譬如海外市场好,当然要跟着“外来风”走了——这也可以理解。

饶晓晴:是的。我的感受就是:真正的陶瓷艺术家完全没有必要为利益而迎合西方市场,而是应该以弘扬中华民族高雅艺术为己任,牢牢抓住传统文化这条“根”,博取姊妹艺术的养分,提高自己的修养,体验、感悟生活,创造质量上乘的陶瓷作品,这样才能“酒香不怕巷子深”,有眼光的收藏家自然就会找上门来。我还是认为那些盲目媚外的艺术家纯属鼠目寸光,可以说“兔子的尾巴——长不了”的。

记者:哈哈,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现代陶瓷大师(您当然不例外)的艺术品受藏家追捧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价格不菲。景泰蓝大师张同禄曾告诉我:同样做一件瓶儿,陶瓷大师的作品价格是他景泰蓝作品价格的10倍。那这么高的价格和价值相符吗?又如何让普罗大众接受呢?

饶晓晴:整体看来,目前陶瓷的价格还是太低了。虽然有国家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在拍场上价格达到了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人民币,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菊生教授的作品“豆蔻年华高温颜色釉镶器”,在去年4月底的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以123万元人民币成交,但这种情况毕竟是极少数。

相比较而言,当代艺术陶瓷尤其是名家的陶瓷作品受到的干扰比较少,制作工期较长(如我创作一件作品,有时要花一两个月的时间),加上藏家必须通过专业机构、途径才能买到货,所以藏品靠得住。综合来看,我认为这个价格与价值还是相符合的。

记者:我觉着一件现代陶瓷作品价位上到数十万乃至过百万元是“天价”,因为它们比某些官窑古瓷的价格还高——这会不会影响当代艺术陶瓷的发展呢?

饶晓晴:市场将艺术陶瓷的价格拉开是有好处的,同时也有弊端:好处就是可以促使更多的陶瓷工艺大师,创作出更多的艺术珍品,因为同国画、京剧、书法等其他传统艺术门类一样,陶瓷创作也非常讲究“功夫”,想成为大师,想做出精品、卖个好价钱,那你就要好好“练功”了;弊端呢?中国人由于以前穷怕了,如今虽然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富裕了,可对金钱依然非常饥渴,这样问题就不可避免地在各个行业中出现了,体现在陶瓷创作上就是:受利益的驱使,不少人在创作时“跟风”——谁的作品价高就跟谁跑,造成大家都缺乏个性、千篇一律的局面。

艺术陶瓷或成收藏热点

记者:全球性的金融风暴严重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的艺术品市场,我想现代陶瓷市场也在劫难逃。在这种局势下,您对现代陶瓷市场的未来是否有信心?

饶晓晴:中国的现代陶瓷市场应该是刚起步。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使用陶瓷的国家,有着光辉灿烂的陶瓷文化史:早在商代就出现了原始瓷器;东汉时,中国的青瓷技术走向成熟;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瓷器逐步取代金银器、漆器等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器物。千余年间,瓷器都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自然对它有一种传统的情感。今天,很多艺术陶瓷精品胜过古代官窑瓷,且当今市场上的古瓷赝品多多,搞得收藏家眼花缭乱,不敢下手。这样,更多收藏者的目光就会转向当代艺术陶瓷。还有,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股市很不景气,艺术陶瓷就更有望成为收藏投资的热点,再有国内外一些大拍卖行、收藏机构的重视,我认为目前的艺术陶瓷市场正值逐步上升时期,升温可能比较快,前景无限广阔。

记者:这次对话让我感觉到您是一位有历史责任感的艺术家。作为接薪者,自己是不是感觉肩上的担子很重啊?

饶晓晴:是啊!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回归的升温,工作者的艺术成果逐渐被社会认可。几年前,海外的收藏家视觉敏锐,率先买走了不少大师的作品。然而,陶瓷毕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此我们现在有意识地把一些上乘作品留下来,以便让更多国人领略现代陶瓷的艺术魅力及传统文化内涵。我们这代人担子确实很重,因此必须战胜诸多诱惑,在前人的基础上力求让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再上一个新台阶。

大师

简介

饶晓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84年毕业于学院美术系设计班,后任教于景德镇市技工学校,1993年调入轻工部陶瓷研究所艺术室,是目前景德镇最年轻的国家级陶瓷工艺美术大师(1961年11月生)。由于在学校受过较严谨的绘画技艺训练,加上注重研究文化理论,所以他的综合创作能力颇高,创作技巧及工艺手段丰富多变,作品深受人们喜爱。值得一提的是:他创作的粉彩山水注重功力和境界的结合,把传统神韵、自然变化和艺术思想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内涵丰富,思想境界较高。

taoci52.com精选阅读

收藏当代新瓷需看好艺术家


张正海的《鲨鱼》

近日,记者走访古玩市场了解到,一些藏友开始瞄准新瓷(现当代瓷器)收藏。不少市民疑惑,并非文物,也非不可再生资源的“新瓷”值得收藏吗?

据收藏人士介绍,这个话题在圈内一直颇具争议:玩古瓷的藏家看不上新瓷,认为它们是可再生的,并非稀缺品,不具备收藏的基础;而拥护新瓷的藏家,则不以为然“今天的新瓷,就是明天的文物,如今收藏新瓷,相当于持有原始股。”

事实上,在收藏圈内,古瓷与新瓷之争也从未间断。不过,记者倒是发现,古玩城内的新瓷门店和收藏者的数量悄然在增加,而在拍卖会上,新瓷成交价的最高纪录竟达782万元,这让不少古瓷藏家大跌眼镜。

新瓷与古瓷之争

现当代新瓷到底有没有收藏价值?徐东古玩城经营现代瓷的萧驰认为,一件作品是否值得收藏,由两个因素决定:稀缺性和艺术性。当代新瓷反映了新中国制瓷工艺及水平,大师级作品同样稀缺,当然具备收藏和投资价值。“此外,收藏新瓷几乎不具风险,可直接从大师手中购买,买赝品的几率大大减小。”萧驰说。

而玩古瓷的李先生有不同意见:“何谓‘古玩收藏’?当然是有历史底蕴、不可再生性的稀缺物才值得收藏。现当代瓷只能说是艺术品,建议把它作为家居装饰、欣赏,收藏与投资价值只作长期的考虑。”

李先生还认为,收藏新瓷的风险也很大。“如今现当代瓷器市场也比较混乱,很多人明明没有大师级职称,却偏偏冒充大师,拿自己的作品冒充大师作品,滥竽充数;其次,目前全国的瓷器展销会很多,作品质量参差不齐,甚至以次充好,使不少人把现当代瓷器视为地摊货。”

“当代陶瓷工艺师如此多,真正能流芳百世的能有几个呢?而古瓷已经经历了历史的考验,艺术价值毋庸置疑。”李先生劝告藏友,莫轻易投资当代中青年工艺师作品,更要提防炒作。“在现当代艺术品界,不论是紫砂壶、当代书画还是陶瓷,都存在炒作拉高价格之嫌,真正的艺术价值不好评估。”

新瓷渐被藏家关注

不管藏家如何争议,新瓷的市场行情却一路走高,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2009年,第二届景德镇国际艺术陶瓷拍卖会上,陶瓷美术家王锡良的粉彩《黄山四千仞》瓷板拍出了782万人民币的天价!这条新闻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收藏新瓷的热潮。

记者走访徐东、红巷、崇仁路等收藏市场发现,经营现代瓷的店铺多达30余家,少数商家生意十分红火,一件现代陶瓷售价一般在2000元以上,贵的高达260万元,大大出乎意料。

萧驰介绍,瓷器收藏如今已不再是古瓷的天下了,做工精美、价格较低的现代瓷器逐渐被收藏者看好。“拍卖会上的古瓷身价动辄几百万上千万元,让很多收藏爱好者望而却步;而流散在古玩、旧货市场上的古瓷,价格虽然具有诱惑力,但这类瓷器中鱼龙混杂,不懂行、看不准的人又不敢轻易下手。于是,很多收藏者把收藏的目标转向了极具潜力的当代瓷市场。”萧驰说。

据了解,起初新瓷仅被大众当作家居装饰品购买,或是作为礼品,被认为是高端而有文化底蕴的佳品。随着购买者增多,一些名家的作品渐渐升值,收藏圈的人也被吸引入场。

价格随职称升值

据萧驰介绍,收藏现代新瓷,选择艺术家的眼光尤为重要。“艺术家的职称升一级,市场价格就要翻2-3倍。”

他举例说,两个月前,有客户曾花3000元买下聂乐春的作品《寻鹰》(32cm×16cm),就在上个月,聂乐春从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晋升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该作品的市场价立刻涨至6400元。

“张正海的作品同样如此。一个月前,张正海的《鲨鱼》(40cm×26cm)售价为6000元,现在变为1.36万元。”萧驰称,收藏现当代新瓷就要看准艺术家,谁会升职,谁的艺术造诣高,就决定了作品的升涨空间。

据了解,当下国内有很多机构对艺术家评职称,其中,最权威的是国家发改委牵头的国家七部委所评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和各省发改委牵头评的省级大师,省高级工艺美术师。

目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仅24名,包括王锡良、张松茂、秦锡麟等泰斗人物,他们的作品成交价已达百万元。“毫无疑问,这些大师的作品肯定是值得收藏的。”萧驰说,名人手绘的作品是收藏现当代新瓷的主要方向。切记避免收藏工厂流水线批量生产的现代瓷器,这种瓷器没有任何投资价值。(记者 邬红波)

当代名瓷鉴赏与收藏:值得投资的陶瓷艺术家


当代从事陶瓷艺术瓷创作的人,成千上万。但真正值得投资者收藏作品的陶瓷艺术家主要是以下三类人:

陶瓷专业的资深教授。这些人大部分年龄在60岁以上。他们对当代陶瓷艺术的贡献,不仅体现于他们对艺术瓷的创作上,而且还突出体现在他们陶瓷理论造诣,对陶瓷历史有精深的研究。因此,他们在近现代陶瓷史上具有影响力。这些人的作品,除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与传统的景德镇瓷器也有明显不同,在器形、用色和题材上,都有创新,有些甚至惊世骇俗。

国家授予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人。包括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和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等称号。其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是国家级评定职称,人数很少,这部分人普遍年事已高,由于其作品艺术价值比较早得到人们的认可,其相当多的作品为藏家看好,价格最高。景德镇目前具有国家级大师资格的仅有32人。

再就是不具备以上职称,但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陶瓷艺人。

在以上三类人中,我偏爱教授的作品。而我的收藏品中,以资深教授的作品为大宗。为什么呢?著名画家吴冠中最近指出,美术界大部分画家的文化水平都不高,他们的作品情怀和境界上不来。在当代名瓷的创作团体中,同样存在这个根本性的问题。而资深教授们的作品有如下特点:

1.创新性。艺术在于个性,在于创新。在千年景德镇,简单地模仿,继承前人似乎仍然是创作的主流。李菊生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在由各代陶瓷绘画器皿组成的历史画廊中,人们可以发现,凡是能够直观地较为强烈地表达作者创作个性的绘制,都难以承传。数以万计的陶瓷文物揭示着这样一种失衡:瓷画追求从官、从俗、从众,排斥独特个性;追求图案的严整平和,排斥富有创意的变形;追求对器皿的装饰性,排斥绘画艺术的独立性,几乎各个朝代都存在着艺术灵性与王朝统治年限背反的规律:封建王朝越长,体现在瓷画中的创作个性被扼杀的数量就越多,个性作品就越少。而这些教授对陶瓷艺术史有深刻的研究,对现实有深刻的反思,对未来的趋势有明确的把握,其个人风格极为明显。比如施于人,将民间青花,剪纸等因素和现代审美观念相结合;周国桢教授在雕塑中率先采用粗质材料和高温颜色釉的应用;李菊生教授创作题材上的人文趋向和高温颜色釉的表现;李林洪教授的现代抽象的陶板山水画;郭文连教授采掘婴戏场景的独特视角;张学文教授对青花釉里红的独特理解和表现;钟连生教授的等等,在他们的领域,无不处于领先位置。

2.艺术造诣全面。这些资深教授,诗,书,画,印无一不精。因此,在创作过程中,可以随意调动多种艺术形式为自己的创作服务。观他们的作品,不呆板。是一种综合的艺术享受。比如李菊生,李林洪的书法的潇洒,周国桢高温颜色釉的变幻,张学文教授的构图等等,无不令人拍案叫绝。

3.内容重于形式。他们大都极为重视作品本身的内涵,而不是单纯的题材的重复。因此他们的作品表现力极为丰富。一眼观之,就被深深吸引。比如周国桢教授的简约与夸张,李菊生教授将人文典故的入画,无不使形式忠实地服务于作品的题材与内容,是内容与形式有机的结合。

以上原因,就直接决定了在三类人中,资深教授的作品的价值与价格,在未来会不断走高。目前,这些教授的作品数量和其他二类人比较,就比较少,今后也不会有突破性的增加。其一是因为年龄和创作精力的问题;其二是因为他们的创作态度比较认真,从不轻易放出自己的作品;其三是他们对价格普遍比较在意,从不肯送人或低价出手。因此,资深教授的作品价格比较稳定,市场运作也比较规范。未来引领当代名瓷风尚的应当是这批资深教授,其价值会出现突破性的上涨。在我国顶级拍卖行拍卖的作品中,一半以上是教授的作品,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在众多国家工艺美术大师和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中,不能面面俱到,要有自己的选择标准。我的选择标准是:

1.工艺和表现手法的创新。李菊生教授指出,传统画风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题材具有各方认可的“保险度”;二是大量临摹成名之作。它一方面使复制赝品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又扼住了这门艺术的咽喉,以致画工云集的“瓷都”有一个怪现象;一些绘制过大量花鸟或人物画的艺人,脱离了传统的画稿,就成了不会“造型”的“画家”。有的大师,从题材到表现手法,千篇一律,艺术水准一般,但价格很贵,就不值得入藏。宁愿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具有创新精神的大师作品上。在新晋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中,我看好赖德全,宁勤征和李文跃三人。在新晋的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中,我看好范敏祺。这四人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技艺全面,青花,粉彩,综合装饰无所不能;题材广泛,山水,花鸟,人物均有涉猎。但与此同时,每个人的艺术个性有十分突出。赖德全是珍珠彩的发明人;宁勤征的颜色釉装饰独树一帜;李文跃以粉彩和综合装饰手法有机结合,且理论造诣突出;范敏祺的古代仕女和牡丹,虽然是老题材,但表现手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陶艺大师热议陶瓷艺术收藏投资


陶器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载体之一,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其英文都可以叫China,世界各国的制瓷技术多是从中国传入。在古代,外国人称中国为“瓷器之国”,经过几千年的洗礼,现时,中国的陶艺发展成何种状态呢?

陶艺大师热议陶瓷艺术收藏投资

日前,中国陶瓷城发展有限公司主办的“当代陶瓷艺术品投资与收藏讲座”在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举办。中华陶瓷大师联盟高级顾问、知名国际营销大师陈丁荣,中国陶瓷城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余敏,北京国际科学文化交流协会秘书长,中华陶瓷大师联盟马政委,世界知名陶瓷泰斗周国桢教授,中国收藏协会秘书长荆治衷,著名收藏家陈海波,中华陶瓷大师联盟收藏家俱乐部会长孙明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孟树峰、众多陶瓷行业精英以及多家媒体代表共3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讲座。

在陈丁荣的深情主持下,讲座直接进入中心环节。周国桢、荆治衷、陈海波、孙明星、孟树峰分别就“陶瓷艺术家与收藏家”,“当代陶瓷投资艺术价值评估”,“当代陶瓷投资艺术方兴未艾”,“陶瓷艺术的收藏体会”和“大师的荣誉与责任”五大主题讲述了当代陶瓷艺术品收藏情况。周国桢结合他60年的陶艺行业经验分析了当代陶艺状况,他指出中国其他的艺术作品都比不上陶艺作品的价值,中国陶艺作品的地位在世界上仍然是名列前茅。

在肯定陶艺行业总体成就之时,他指出了“陶艺之痛”,例如,当下很多人盲目注重陶艺的投资价值进而忽略了其本身内涵;不少陶艺大师只专注于某种陶艺陶瓷导致自身的工艺发展受到局限等,他呼吁行业应当重视这些问题,还陶艺行业一个健康良性的发展空间。

对于同样的问题,荆治衷从陶瓷收藏价值评估的角度发表了类似的感受,中国历史上存在四次收藏热,从某种角度上说,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就是中国发展的历史,中国陶艺产品每年的利润最少为30%,但是也存在大量复制,产品低俗和交易不规范等问题,他期待更多的艺术陶瓷精品的出现和行业自律。

主办方代表余敏表示:“举办次讲座的目的在于希望借助陶博会这个商务平台,给众多的陶艺精英聚在一堂,分享他们对当代陶艺的看法,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国陶瓷艺术发展的成就”。

紧接着开展了中国陶瓷大师留手印仪式、中国陶瓷名人堂启动仪式和陶瓷大师笔会。众陶艺大师在手印板上留下了他们的手印和签名,预示着中国陶瓷名人堂这个平台的成立,同时,在4月18日到4月19日期间,中华陶瓷大师法国罗浮宫作品回归及创新力作展在中国陶瓷总部基地中国陶瓷剧场四楼展馆举行,众多的珍贵陶艺作品齐集与此,供世人欣赏。

瓷器要玩就玩清三代


景德镇的瓷业,发展到清代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清代陶瓷之所以能使人为之倾心和陶醉,一是体现了制作工艺的精致细腻,不少作品有一种高雅的格调和雍容华贵的风姿;二是有一种一般民窑无法比拟的优越感,带有强烈的贵族化意味。就五彩瓷来说,华贵深凝是它的总体面貌。

此乾隆款五彩描金五牛图盘口瓶,口径:17cm,高:53.5cm;盘口器型,颈部束腰,肩面弧面流畅短劲。整体修制腻润大方端正,腹部描五牛图,画中的五头牛从左至右一字排开,各具状貌,姿态互异。一俯首吃草,一翘首前仰,一回首舐舌,一缓步前行,一在荆棵蹭痒,每头牛可独立成章。圈足略高外撇,斜削干净利落,胎体厚实端正,釉色肥润光洁。颈部圈足满绘缠枝花卉图案,如意云头、缠枝莲为中国瓷器传统纹样,为不可多得的精品之作。

五彩瓷器的特征、工艺

它的最大特征是:

1、胎釉和青花、斗彩相似;

2、色彩主要为红、黄、蓝、绿、紫、黑等,但以红彩为主;

3、其绘法先在白釉瓷面上,画人的颜面,不填颜色,用红色笔加勾;

4、多用小开片,裂纹向下而紧合。

五彩瓷器的精美依赖于整个制瓷过程。从制坯、烧成、彩绘、二次烧成,环环相连,一丝不苟。明清时景德镇制瓷分工很细,仅彩绘一项,《景德镇陶录》记载,就有“乳颜料工、画样工、绘事工、配色工、填色工、烧炉工”。每工各司其职,以致达到纯熟致精的境界。这种分工制度,有力地保证了彩瓷的工艺质量。五彩在画彩时有严格的工艺规定。“至画瓷所需之料,经月之后始堪应用。”画彩时“须将各种颜料研细调合,必熟谙颜色火候之性,以眼明、心细、手准为佳。其用颜料法有三,一用芸香油,一用胶水,一用清水。盖油便于渲染,胶便于榻抹,而清水调色则便于堆填”。详细叙述了彩绘的用料和方法。这些方法是景德镇陶工、画师集多年的实践经验,探索出来的有效工艺成果。五彩绚丽丰富的色彩特征,也是这些绘制工艺创造的结晶。

五彩瓷器装饰所使用的釉上颜料十分丰富,因此表现技法也多样化。五彩绘制有其严密的工艺过程。当图案设计好以后,仔细将图稿转印到瓷器上,然后用料笔勾线。勾线所用的料笔,必须具备“尖、圆、齐、健”四大特点。“尖”是指笔头要尖细,便于画点;“圆”是指笔肚挺而圆,便于储料;“齐”是指笔尖蘸油后压扁,顶端的笔毛整齐,勾勒粗、细线时均可运用;“健”是指蘸料后笔毛富有弹性,描绘时便于操作。五彩装饰所表现的题材是广泛的,勾勒的线条也各具特色,借鉴中国画的笔意,但不是模仿中国画的线条,因为它所用油性材料有其鲜明的特征。

市场分析

收藏界有一流行语:瓷器要玩清三代。中国的制瓷工艺发展到清代,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无论质量、数量都是前代不可比拟的,匠师们发挥智慧,精工巧制,使瓷器具有了极高的艺术价值。所以,清三代的许多瓷器精品在拥有历史价值的同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就拍场看,近十年来创高价成交的官窑瓷器,绝大部分都出自清代官窑。此外,高古瓷器因鉴定赏析困难导致的曲高和寡,从另一方面刺激了清三代瓷的走好。

陶艺人物可以分辨出陶瓷大师的艺术流派


分辩出陶瓷大师们的流派

每个陶瓷大师都有自己的风格与特色,特别是在不同方面体现个性的元素,更能看出风格也特点,但是陶瓷大师不同的艺术流派,自成一体,要是从陶艺人物的设计上来看大师的风格,就更加准确。陶艺人物特色鲜明,本身在设计上有着很多艺术空间,大师们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人物的选择和设计,突出表现的实力,也是对艺术大师们的艺术水平最全面的展示,陶艺人物作品,最容易可以分辩出大师们的流派。

说到陶艺人物的创作,是一种纯艺术的创作过程,要有工艺美术的功底,还要结合实际进行精细的设计,而构图与创作,加上精心的细节设计与雕琢,都体现着大师们对作品的每个细节的用心。同样一个人物不同形态的表达,也可以看出艺术家们的艺术品味以及对真实的一种捕捉,而成品的陶艺人物,形象生动,夸张搞笑,各种不同的风格都代表着艺术家的特点。

设计出独特风格的艺术作品,人物的设计难度最大,形象选择最多,而且细点也非常多,颜色,表情,五官,还要有发肤搭配,还要有衣着表现,各种不同的需要,都体现着不同的特点,而大师们一个下笔就会对实际的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成品的陶艺人物特色来寻找一些艺术的欣赏魅力与价值,自然也会对实际的艺术需要有着较大的依赖,凝聚着大师们的心血,表现着自己的艺术风格,陶艺人物都是很有代表性的。

“玩”古玩渐成时尚


俗话说:“乱世买黄金,盛世兴收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历来为文人雅士所喜爱的古玩、字画等藏品,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家,我国各地古玩文物交易也日趋红火。明朝张岱曾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爱古玩者皆是有“癖”之人,对器物和器物背后的文化一往情深。

古玩又称古董,其内容包罗万象,五花八门,陶瓷、奇石、玉器、铜器、书画、票据、老旧家具、今古钱币、竹木根雕、古旧书籍、日用物品......总而言之,凡今天以前的东西,只要你觉得有意思收而藏之的,似乎都叫古玩,没有一个特别的定义。茶余饭后,闲暇时节,或独自一人,或邀上三两知己好友,细细把玩品评,便可使人恍然间仿佛穿越了时空,遨游于岁月长河中。

如追溯历史,自有文字记载的商周以来,玩古物一直是帝王、宦官、文人士大夫的文化传统。这种传统一直在中国延续了三千多年。直到清末民国,几乎在任何一个有学问、有身份、有地位的文人官员府第,墙上多多少少会挂上几幅名人字画,厅堂上多多少少会摆上一圈红木桌椅,案几上多多少少会供上一些陶瓷、玉雕、奇石作为摆设。

在当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钱加之有闲,“古玩热”在神州大地的温度于是便越升越高。据权威的《收藏》杂志统计,中国现有各类收藏协会、收藏品市场近万家,各类专题和系列的收藏500多项,3千万收藏者热衷此道,约占人口的3%。收藏品市场交易额庞大,仅北京文物收藏品市场交易额一年就有11亿元人民币,地下交易更是无法统计;全国每年文物艺术品拍卖成交额大约为10亿元人民币。2002年10月28日新颁布的《文物保护法》允许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收藏的文物可以依法进行流通,使民间收藏更加火爆。

有识之士甚至称:“收藏古玩是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不仅各类介绍收藏的书籍、杂志、报纸订数一路上扬,网上的收藏类网站点击率日见人多,就连中央2套节目的“艺术品投资”、上海东方电视台的“我家有宝”、江苏电视台的“家有宝物”等专题栏目也成了道上人每日不可缺少的必修课,还有小说《古街》、电视剧《古玩虫》、《五月槐花香》等纷纷杀出,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这些都为收藏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80后陶艺雕塑家,精美的陶瓷工艺品从此有了故事,陶艺雕塑工艺


▼陶艺家DaiLi是著名的陶艺雕塑家,他1987年出生于中国四川,目前在澳大利亚生活和工作。他的陶瓷艺术以人物为主表情诙谐幽默,是十分有代表性的陶艺工艺品。是现代陶瓷所表现的主题作品,有创新精神的作品由此推向前进的脚步。

▼中国的陶瓷工艺作为十大艺术之一,发展于公元前2000-8000年,英语形容中国的陶瓷为:china代表中国,陶瓷艺术可以说是大自然的赋予,天然的黏土经过混炼、配料、设计成型、干燥、煅烧等过程,形成了各种形态迥异的人物作品。在赞叹DaiLi的作品优秀的同时,更是大自然给我们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一堆泥土变成了艺术品是多种神奇的事情。

▼陶瓷作为中国文明史的重要组成,历经千万依然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四大发明名不虚传。如今的陶艺工作者依然发展中国传统的陶瓷工业,只是随着时代的演变,流行元素的变化就更具有现代特色,但依然发挥着时代文明的艺术本质。陶瓷艺术家DaiLi生于中国,中国永远是他“陶瓷的故乡”,他的作品中有汉文化的缩影,人物形象、装扮等都具有中国文化的影响。

▼汉族制造了精美的陶瓷,汉文化永远影响着一代艺术家将其发展的愿望,使中国的陶瓷工艺,具有极高的艺术观赏性和实用理念,进而推动世人对中国陶瓷的喜爱之情。使我们的文化影响世界,我们的技术依然引领艺术的前沿。DaiLi的陶瓷工艺品中最有许多精细的工艺手法,用陶瓷工艺中的美来塑造经典,证明人们对美的诉求依然存在。

▼精美的陶瓷工艺有“陶”和“瓷”,在漫长的事物进程中,设计新颖工艺独特的陶瓷工艺品,展现在世人眼前。我们喜陶瓷爱陶瓷的热情不会改变,DaiLi将时代感融入作品,将艺术陶瓷再续经典。

▼中国的陶瓷如唐三彩、宋名窑等是具有代表性的塑造工业品,色釉的把控相当大到烘焙的颜色相当出彩。不同时期出现具有代表性的陶瓷工艺品,种类繁多,色彩琳琅满目,所有中国从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到今天,人们将陶瓷一步步的发展出极致,同时也相信明天的“china瓷”会更加丰富多彩。

家藏陶瓷


今年65岁的蔡春色走上收藏之路源于偶然。1980年,他在南安老家认识了一个古玩商,对方很慷慨地送给他砚台、笔筒、印泥盒等三件陶瓷。蔡春色感到很不好意思,就掏出120元买下了一个民国时期的花瓶。正是这个花瓶为蔡春色打开了陶瓷收藏之窗,回家后,他仔细摩挲着花瓶,越看越觉得有意思,虽然当时120元相当于他三个月的工资,可是他一点也没有后悔,从此爱上了收藏古陶瓷。现在那个花瓶价值至少七八千元,但是蔡春色说他舍不得卖,打算留作纪念。25年来,蔡春色总共收藏了大大小小六七千件从战国到民国时期的陶瓷,大部分放在同安影视城养心殿后的南国古物世界艺术馆供游客欣赏,他家还有一个150平方米的地下室也摆满了藏品。其中光是毛主席塑像就有几十尊,最高的达2米,在国内相当罕见。蔡春色坦言,他刚刚走上收藏之路时交过不少学费,有一次他到一位古玩商家里,对方拿出一个清三代的花瓶,工艺相当精美,当时天色较暗,蔡春色来不及细看,就花几百元买下了。回到家后他拿醋一洗,才发现是仿制品。类似的经历还有不少,到底亏了多少钱,他自己也记不清了。蔡春色也有得意的时候,去年,他花了一千元从江西一位古玩朋友那里淘到一样奇怪的东西,看上去是两个羊头,造型与樽相似。他拿给许多专业人士鉴定,大家都惊呼从未见过,但肯定是战国时期的精品,价值无法估量。还有一次,鼓浪屿一个专门收破烂的人要卖给他一个花瓶,蔡春色一看,那花瓶是六角形的,并有镂空的花纹,明显带有民国时期的特征,便出价500元买下了,现在这件宝贝的价值至少有几千元。不过蔡春色说他不打算卖掉他的藏品,他计划再开一个古物艺术馆,让陶瓷收藏更普及,更多的市民有机会欣赏他的藏品。收藏建议:建议收藏年代在民国之前的陶瓷,造型越独特,风格越另类者越佳。比如砚台,传统造型均为长方形,蔡春色却收藏了不少鼓形、八角形、古筝形的砚台,有的还带有抽屉,价值显然比普通砚台高得多。另外,民国后的陶瓷,如果有纪念意义,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值得收藏。蔡春色就曾在上海豫园买到一对花瓶,瓶上画着一枝红梅,上有喜鹊在叽叽喳喳地叫着。旁边写有“民国38年”的字样,显然,那是为纪念中国解放而制的,虽说年代并不久远,但很有特殊意义,价值当然高于同类产品。同样道理,文革期间的毛主席塑像之类也有很高的价值。鉴宝经验:古陶瓷年代久远,由于长时间的空气流动摩擦,外表形成包浆,手感柔润,不像新品、赝品,摸起来有刺手干涩的感觉,所以在鉴别古陶瓷时,要养成摸挲的习惯。另外,新品或赝品就算仿做出历经千年沧桑的旧色老斑,但还是掩盖不住刺眼的火光,与真品柔和的玉质感截然不同。蔡春色还有一个秘诀,就是用醋洗,真品越洗越会现出古旧面貌,而仿品则会越洗越新。收藏途径:有几个古玩市场值得一去,例如北京琉璃厂、潘家园、上海豫园、江西景德镇、湖南长沙、泉州等。福州花鸟市场也可以找到一些古陶瓷。另外,厦门白鹭洲古玩市场每周五都有许多古玩小摊贩云集于此,不妨经常去逛一逛,也许会有所斩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