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瓷文化 > 导航 >

1954陶瓷文化创意园:老瓷厂变新地标 陶瓷文化得传承

1954陶瓷文化创意园:老瓷厂变新地标 陶瓷文化得传承

陶瓷文化 陶瓷艺术 陶瓷瓷砖

2021-04-03

陶瓷文化。

中国工业陶瓷艺术委员会理事、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张源源向采访团记者介绍最新创作的《吉祥平安》聚宝盆。

在随处可见的破旧砖瓦厂房、锈迹斑斑的大型制陶机器外表下,却蕴藏着丰富的现代元素。11月5日上午,“探访文化名城——首届中国网络媒体淄博行”采访团在淄川1954陶瓷文化创意园感受到了历史和现代融合之美。时代在发展,即将逝去的文化,通过创新转型得以传承和发扬。

老陶瓷厂浴火重生

记者在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王一军的工作室里看到,精美陶瓷艺术产品形式众多,风格各异充满着现代化与古典艺术相结合的气息。在赞叹之余,大家驻足拍照、细细品味。来到1954创意园区内,大家开始渐渐感受到了这里蕴藏着的不同之处。愈往内走,高大的烟囱、砖瓦砌成的破旧厂房逐渐映入眼帘,丝毫显示不出这是一座“艺术陶瓷之城”。

这就得从1954陶瓷文化创意园的历史前身说起。1954陶瓷文化创意园坐落在淄川区昆仑镇,前身是建于1954年的原国有重点陶瓷企业淄博瓷厂。据了解,淄博瓷厂曾是淄博人的骄傲,更是全国陶瓷界瞩目的焦点。1982年,淄博瓷厂生产的鲁青瓷刻瓷文具荣获德国慕尼黑第34届手工艺品博览会金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陶瓷艺术品在世界上获得的第一枚金牌。鲁青瓷还数次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政要。但上世纪90年代,受到全国陶瓷业不景气的影响,淄博瓷厂破产了。

承载了淄博陶瓷文化血脉的老瓷厂该何去何从?老一辈的陶瓷艺术家们都舍不得拆掉这个代表了淄博陶瓷文化的老瓷厂,虽然破产了,但老厂房却一直被保留着。人们都在期待着它终有一日能重塑辉煌,浴火重生。

领尚琉璃坊作品《九龙樽》需要30多个工人师傅同时制作,目前仅成功这一件作品。

历史与现代相融合

1998年,从淄博瓷厂走出去的任峰接手了倒闭的瓷厂,组建了山东昆仑瓷器股份有限公司。他攒下的千万身家,在解决完原企业3600名职工被拖欠的工资、医药费等问题后,所剩无几。面对破旧的厂房,任峰只好暂时搁置了改造计划。在多方考察之后,他找到了文化接续发展的契合点,“修旧如旧、新旧结合”的思想逐渐从想法变为了事实:要将老厂房与现代新文化相融合,实现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长达46米的老窑车间摇身一变,成为了“哈利波特魔法餐厅”,这里曾烤制出过88米长的披萨。旧的老窑改造之后烤制出来的披萨,有着一种独特的香味。“陶瓷味的披萨,还是头一回儿吃。”在哈利波特魔法餐厅内,记者们品尝着刚出炉的榴莲、海鲜、芝士等不同口味披萨,赞不绝口,还戏称其“散发着一种陶瓷的清香”。内部“哈利波特魔法学院”似的装修,也使得这老瓷厂充满了神秘感。

而老瓷厂的大碾盘改建成音乐啤酒广场、老厂房改建成陶瓷体验区、琉璃坊,大师工作室、陶瓷学院、会展中心、陶瓷孵化器、昆仑鲁青瓷神窑址也都在老厂的基础上改建完成。娱乐休闲、文化体验、陶瓷艺术完美结合。2013年,华东地区最大的陶瓷文化交流平台——淄川区1954陶瓷文化创意园应运而生。

传承陶瓷文化

创意园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既保留了有60年历史老厂房、老设备,又融入了现代的艺术设计元素。记者探访一圈下来,看到整个创意园以陶瓷文创与琉璃红木、陶瓷科技为骨架支撑,大师工作室、大师村、陶瓷学院、陶瓷孵化器、现代陶瓷生产工厂、陶瓷历史博物馆为血肉,各种陶瓷、琉璃制作、烧成亲身体验场所为互动,休闲吧、书吧、陶瓷特色酒吧、各种特色餐饮为文化生活基础。

在一处陶瓷老作坊,记者看到4000多平方米的老厂房,被改造成一个个独具特色的两层空间,30多户陶瓷大师工作室在此安营扎寨;呈E字结构的原艺术瓷车间已被德国标恒设计公司作为工作室。

“整个创意园打造了‘文化、大师’、‘旅游’、‘教育、会展’以及‘销售’四个平台。在老建筑基础上,结合‘修旧如旧、新旧结合’的设计理念,修缮再规划的改造项目,展现了新时代的文化产业魅力。”采访最后,创意园总监张鹏对记者说,“1954陶瓷文化创意园,在陶瓷文化与现代文明传承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带头作用。”

taoci52.com小编推荐

“雕塑现象” 文化创意产业新地标


走近江西省景德镇市雕塑瓷厂,错落有致的厂房,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现代风格的陶吧酒吧,高耸入云的窑囱,墙壁上保留着各个时代的标语,相映成趣;厂区内穿着工服的瓷工与打扮时尚前卫的参观者川流不息。在这里,历史与现实、工业与艺术和谐地交融在一起,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新地标。

工业遗存 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载体

雕塑瓷厂成立于1956年,是专门从事雕塑瓷生产的陶瓷工业企业,高峰时有1600多名职工。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景德镇的陶瓷企业效益下滑得很厉害。1997年,当时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厂长刘远长辞掉了厂长职务,振臂一挥,带领张正海、聂乐春、高峰、姚惠云等陶艺家将闲置的新厂房租下来,□成一间间工作室,依托厂区内现存的炼泥、成型、烧炼等制瓷配套体系,办起了名人作坊,一时间创作生产红红火火。此举一发不可收拾,不仅市内的陶艺家、陶院的教授们来了,全国各地的艺术家们也纷纷入驻,世界各地的艺术家门也慕名而来,还有“乐天陶舍”这个香港著名的文化创意连锁机构也在此“安营扎寨”,雕塑瓷厂热闹非凡,购物的、参观的、练摊的人不亦乐乎。人气在这里聚集,经济在这里复苏。雕塑瓷厂也因此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三A旅游景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并被轻工总会、国家旅游局等六部委确定为旅游产品定点生产基地,成为到访的中外政要和来景游客必去的地方。

现任厂长许绍文介绍,如今,空闲的厂房全部租出去了,短短几年,已有168个陶瓷文化创意实体入驻。厂里将租金收入用于为职工交社保医保和维持正常运转。在景德镇城区,工业旧厂房到处可见,这种城市中间的工业遗存,只要发挥运用得好,不失为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载体与推手。对于雕塑瓷厂的未来发展,许绍文充满信心,下一步他们准备将厂里杂居的200户职工集中外迁,统一安置,把占地几十亩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配套服务搞得更好更全。

政府助推为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插上翅膀

雕塑瓷厂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聚集与成长,引起景德镇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十几年来,市委市政府为园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有段时间,某房地产商看中了这块地盘,欲开发商品住宅小区。许绍文闻讯急了,找到有关领导,领导高瞻远瞩地说:“你就放心大胆地干,把雕塑瓷厂打造成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地标!”许绍文听后激动不已,对雕塑瓷厂的发展又作了一番精心规划。

6月18日,市委书记许爱民带领省陶瓷工业公司各个瓷厂的厂长到雕塑瓷厂召开座谈会。在此之前,他把市区内的各个瓷厂走了个遍,了解情况,摸清家底。他指出,我们要在加快推进国有工业企业改革步伐的过程中,对一些老工业厂房、老柴窑、老作坊进行保护,充分利用起来,大力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此话一出,引发了厂长们的热烈共鸣。

景德镇是中外闻名的瓷都,陶瓷是立市之本,称都之源,每一个景德镇人和世界上每一个喜欢景德镇的人都有陶瓷情结。在景德镇大力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有历史和现实的基础,当年“十大瓷厂”的工业遗存,是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博览业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在全国、全世界都是没有同构性的。

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是后工业时代的一个新兴产业。在瓷都景德镇,充分利用闲置的旧工业厂房和厂区,聚集人气,利用厂区内陶瓷生产配套服务,从事个性化的陶瓷艺术创作,并带动周边餐饮娱乐服务业,带动旅游业,在这方面,雕塑瓷厂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并形成了类似北京798艺术家集聚的“雕塑现象”。

在雕塑瓷厂厂区随便转转,你都会有许多收获。每逢星期六或“五一”、“十一”长假,由“乐天陶社”发起和组织的“陶艺讲座”、“乐天创意集市”,是全市中小学生和学院、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景德镇高专等大专院校学生最爱去的乐园。从小培养孩子对陶艺的感知与热爱,鼓励大学生创作并把作品在集市上变成艺术商品,让学生们体会到创意的乐趣和价值,这是乐天陶社的创意,极有效果。已经办了两年的乐天陶社,既是在培养许多未来的陶艺家,也是在营造了一种学习、交流、实践的氛围。如今,不少陶院毕业生以及清华美院、中国美院大学毕业生、研究生来此创业,雕塑瓷厂也逐步成为大学生创业就业的一个重要基地。

名人领衔、企业主体加上政府推动,相互促进,是雕塑瓷厂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区成功的秘诀。“雕塑现象”表明:景德镇大力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大有可为。高度的产业聚集,配套的产业服务,良好的陶瓷艺术创作氛围,博大精深的陶瓷历史文化,精湛的制瓷工艺,方便的交通,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海纳百川的包容性,这一切都使景德镇具备条件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中心。

景德镇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新地标


尊贵典雅的瓷器

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瓷器

一套价值40万的法蓝瓷餐具

精致的瓷器吸引美女的眼球

制瓷工艺已经被工业化

明御厂窑炉遗址

说起景德镇,人们自然想到了“陶瓷”,确实,景德镇是一个具有丰厚陶瓷历史文化底蕴的古老城市:早在公元1004年,就因瓷得名景德镇;公元1278年,设立了浮梁瓷局;明太祖洪武二年,开设了御窑厂。日前,环鄱阳湖自行车大型采访报道团来到景德镇,对这个闻名遐迩的瓷都进行了采访,期间,记者专访了全国惟一为陶瓷设立的局办——景德镇瓷局,该局刘子力副局长向记者讲述了他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

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有得天独厚优势条件

刘子力告诉记者,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早在17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景德镇这个地方就开始烧制瓷器。千百年来,陶瓷技艺、陶瓷文化传承了下来。发展到今天,景德镇已经形成了陶瓷门类齐全、手工技艺精湛、文化底蕴深厚、表现形式多样的传统格局。在景德镇这样一座城区人口只有53万的城市,直接从事陶瓷行业的就业人员已达到10万人以上。景德镇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人才、地理、声誉、历史、文化、资源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发展四大门类陶瓷产业均衡发展

“景德镇在陶瓷产业发展上,与其他产瓷区有所不同。实施的是日用、艺术、建卫、高技术四大门类陶瓷产业均衡发展的模式。”刘子力说,日用陶瓷,传承历史文化传统,注重打造具有独特历史文化的跨地区、跨国的大品牌;建卫陶瓷,求精不求量,景德镇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是充分运用科学发展观,在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坚持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品牌陶瓷;艺术陶瓷是景德镇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景德镇将继续传承发挥青花、粉彩、玲珑、红店佬的看家本领,创新思路,与时俱进,创作出更高水平的作品。另一方面,还将与国际接轨,大力发展国际陶艺,双驾马车协调发展;高技术陶瓷,是景德镇未来发展的重点项目,功能陶瓷,结构陶瓷,通过引进一大批生产研发的领头企业,必将为景德镇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大品牌+产业 景德镇的未来大有可为

说起对景德镇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建议,刘子力认为,要发展好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首先需要有大品牌,景德镇应当整合优势资源、扶持有潜力和实力的陶瓷企业、个人运用祖宗留下的金字招牌,做大做强品牌。其次是要有产业,光有品牌,没有产业是走不远的,只有把品牌变成商标后,为产业服务,为产业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景德镇到处都是活化石,到处都是原生态,这座城市有着10多万手工业劳动者,早已形成了工匠云集、百花齐放的大文化格局。把这些传统工艺与旅游业相结合,将碰撞出希望的火花,景德镇的未来必将大有可为。

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新地标

据了解,目前,景德镇瓷局正在打造两个项目:一个是“红店街”,另一个是“雕塑瓷厂”。据介绍,“红店”是景德镇解放前画瓷和售瓷场所,画瓷工称之为“红店佬”,画瓷称之为“画红”。“红店”文化是景德镇特有的本土文化,最具代表人物是珠山八友,最有产业贡献的是艺术瓷厂。“红店街”就是要打造一条前店后厂的粉彩瓷“原生态”制瓷一条街,将历史的工业遗存保留下来,将民俗、手工艺术、文化保留下来,做成有文化品味的、活的博物馆。

而雕塑瓷厂是早些年就已经开始发展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已经发展了有近百个陶瓷文化创意实体入驻,近10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在这里开设工作室,不少景德镇陶瓷学院、清华美院、中国美院的毕业生也纷纷来此。景德镇瓷局将在此基础上更好的参与、推动、完善和改造,把它打造成为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的新地标。

1954年陶瓷文化创意园在山东淄博兴起


在这里,时间像被尘封,一切还沉沉地睡着。纵横交错的地炉炕仿佛余温犹在,烧造瓷器的老馒头窑址烟熏火燎的黑褐色印记尚存,宽大的厂房内,40多米的烤花窑大张着嘴,似乎穿越时空与你对话。这里,被定格在了上世纪50年代,让人抚摸到60年前陶瓷工业的印痕。

这片保存较完好的工业遗址坐落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前身是建于1954年的原国有重点陶瓷企业淄博瓷厂,现保留有烤花、雷礞机房等6个车间,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淄博瓷厂曾经是山东人的骄傲,更是全国陶瓷界瞩目的焦点。1982年,淄博瓷厂生产的鲁青瓷刻瓷文具荣获慕尼黑第34届手工艺品博览会金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陶瓷艺术品在世界上获得的第一枚金牌。鲁青瓷还数次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政要。

这片老厂区之所以能够避免成为推土机下的瓦砾,实在是阴差阳错。上世纪90年代,全国陶瓷业不景气,淄博瓷厂也破产了。1998年,从淄博瓷厂走出去的任峰接手了倒闭的瓷厂,组建了山东昆仑瓷器股份有限公司。他攒下的千万身家,在解决完原企业3600名职工被拖欠的工资、医药费等问题后,所剩无几。面对破旧的厂房,囊中羞涩的任峰只好暂时搁置了改造计划。没承想,歪打正着,让这片窑址躲过了一劫。

随后的10多年时间,任峰经历了房地产开发热潮。这片厂区位于淄川区的黄金地段,好多房地产开发商看中了这块地,主动提出与任峰联合搞开发。“面对躺着都能赚大钱的诱惑,说不动心是骗人的。我当时做梦都想着尽快筹措一笔钱,早日摆脱整天被人催账、要债的噩梦。”任峰说。

但真要拆了,任峰又犹豫了。“把那些见证了淄博陶瓷辉煌历史的窑址一拆了之,那不等于把当地陶瓷文化的根脉连根拔起?以后,鲁青瓷的魂在哪里安放?”

任峰咬牙坚持了下来。他率先和20多位省级以上艺术大师签约,“一个签约大师刻瓷瓶的价值相当于过去一车货的钱。”任峰说。坚持文化创新的主线,变“卖资源”为“卖文化”的经营思路让任峰尝到了甜头。这几年,当不少同行在同质化竞争中艰难挣扎、优质瓷器卖出“白菜价”的时候,任峰的昆仑鲁青瓷却屡屡在拍卖市场上拍出让人咋舌的高价。过去连拆厂房都没钱的文化园,如今却挣上了大钱。

现在,利用原来的厂房、设备打造的“艺术家梦工场”、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的“1954陶瓷文化创意园”正在建设中。在一处陶瓷老作坊,笔者看到4000多平方米的老厂房,被改造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两层空间,30多户青年陶瓷大师工作室已在这里安营扎寨;呈E字结构的原艺术瓷车间已被一家德国设计公司作为工作室;淄博职业学院陶瓷系已经签约;山东艺术学院陶瓷创作基地也准备在此落户。

“淄川区是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淄川区委书记杨洪涛说,“不过,山东省陶瓷界的国家级、省级大师几乎全部都在淄川,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些优秀的文化特质,挖掘陶瓷文化内涵,为1954陶瓷文化创意园植入文化元素,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老瓷厂遇上新创意


口述陈也君整理于伶娜

编者按:江西省景德镇市胜利路23号,自2012年“1949建国陶瓷文化创意园”正式对外开放,这里就不再是建国瓷厂,而是以建国的部分老旧厂房为基础改建的文化创意园。就在同一座城市的另一边,曾经荒芜的东郊建了一座雕塑瓷厂,十大瓷厂改制没有使它倾颓,几十年来,它的根仍旧深深地扎在金鸡岭上。两者不同的命运是什么造成的?收藏家、陶瓷艺术评论家陈也君带我们初探究竟。

<一>

建国瓷厂的前身是明、清时期为皇家烧造宫廷用瓷的御窑厂的一部分,清朝末年在维新运动影响下由江西巡抚采用官私合营方式,开办“江西瓷业公司”,民国时期为国家资本企业。解放后恢复生产,是第一个国营性质的瓷厂。可以说,建国瓷厂的历史是一部活生生的业发展史。它蕴藏了明、清乃至建国前后的大量陶瓷实物史料,组成了完整而清晰的陶瓷历史文化脉络。尽管建国瓷厂的厂区已不再具备生产功能,但它仍是能见证着业发展的载体。

60多年来,建国瓷厂一直以烧造各式颜色釉瓷器蜚声海内外,天青、影青、豆青等数十种颜色釉著名,并且非常成功地研制出已经失传了的祭红。

所以说,建国瓷厂的“根”是被称为“稀世国宝”的颜色釉,它是曾经作为国礼瓷频繁出现在外交仪式上的高贵瓷种。

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颜色釉,那时外婆家有个康熙年制的祭红小瓶,我很喜欢。来景德镇后,又住在建国瓷厂附近,经常会去那儿看看,对建国、对颜色釉我有种特殊的情感。

十多年前我认识了邓希平,她上世纪60年代从武汉大学化学系毕业,先到(中国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后带着研究颜色釉的任务来到建国瓷厂,她作为建国的核心人物,在厂时曾烧制出许多难得的色釉瓷。直到十大瓷厂改制,她才自立门户,开始独自烧制颜色釉,可以说,邓希平工作室真正继承了建国瓷厂的颜色釉。

建国瓷厂以单纯的颜色釉而闻名于世,尤其是红色系的颜色釉,最高贵、最难做的。邓希平代表了景德镇高温颜色釉的高度,她研创的宝石红釉珍品、把景德镇高温红色系推向极致。

但即使是邓希平,也改变不了高温颜色釉器件的低成品率、极低的优质品率。这就是建国瓷厂不可能像雕塑瓷厂一样,把颜色釉的根留在现在的园区的主要原因。由于地理位置、环境保护等因素,建国瓷厂不可能坚持高温颜色釉器件的制作,只能运作当代艺术瓷这个领域。景德镇是名实相符的“瓷都”,整个城市各个地方都有做陶瓷的,这块蛋糕被切得很碎,并且非常不规则,利用历史脉络的便利朝创意产业园发展形成建国瓷厂现在的业态。目前只有用这种办法使建国瓷厂重新回归陶瓷行业,而不是先变废墟后起高楼。具有极多艺术陶瓷历史资源的莲社北路“景德镇艺术瓷厂”的消失给瓷都留下了多少刻骨铭心的遗憾。

雕塑瓷厂、艺术瓷厂都可能保留历史,只有建国瓷厂没有留下来的条件。自明代开始生产颜色釉,仅限于官窑烧造,从那时开始就没有民窑做颜色釉的?因为只有官窑才能扛得起烧制颜色釉的巨大损失。

建国瓷厂烧制颜色釉,投入很大,高温颜色釉的不确定性注定了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因此,地理位置、工艺特点决定了建国瓷厂是留不住根的。位于市中心,不能烧高温窑炉,仅这一项硬性条件,就注定了它无法继续烧制高温颜色釉,只是回归到陶瓷的队伍当中,适应当下社会的状况,再没有可能回到建国瓷厂颜色釉的历史中去。

若干年前,资本进入建国瓷厂,可说它是“生而逢时”的,它的历史脉络、地理位置吸引了投资者的关注,“建国陶瓷文化创意园”将老瓷厂与现代的艺廊、展厅、设计室、工作室等多元化艺术相融合选择对齐方式,为陶瓷艺术家提供艺术创作、文化交流、陶瓷贸易平台。艺术家的工作室装修得非常有个性,入驻的艺术家带着自己的热情、资金撑起了老旧的建国瓷厂,使之再次勃发了生机。这是建国瓷厂唯一也是最好的一条路。

<二>

再观雕塑瓷厂,它有一个重要的核心人物:刘远长,在我看来,他在景德镇当代陶瓷雕塑史上发挥了重要而不可磨灭的作用。他对雕塑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他的根深深地扎在雕塑瓷厂,他身体力行,坚持陶瓷雕塑创作,全力以赴地组织和鼓励大家创收保厂。当时如果他离开了,那雕塑瓷厂就没了领头人,今天可能就是另一种景象了。很多瓷厂连废墟都没有了,更谈不上成为园区,谋求发展了,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核心,缺少为企业担当主梁的人物。

我跟刘远长在很早的时候就认识了,那时他刚退休,建立了“刘远长工作室”,他的雕塑当时价格不高,品种很多,从10块钱一个的小生肖到10万元的大雕塑他都做过,他用积极活跃的思维迅速从容地走进了市场,现在全世界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会有刘远长艺术作品“哈哈罗汉”开怀的笑容。雕塑瓷厂精美的陶瓷雕塑,赢得了收藏界对雕塑艺术广泛的认同。刘远长关注着整个雕塑行业,而不仅仅是自己的艺术和市场。

雕塑瓷厂集中了雕塑界所有志士能人,且不说“雕塑三老”这样的技艺精湛的雕塑大师,就连厂里的包装工都有一手(绝活)。雕塑厂经常有出口的东南亚、欧洲等地的产品,打包装箱的师傅非常牛,他们只要在关键的位置上卡几根木头,装钉好后里面的雕塑就能纹丝不动,非常牢固,(无论)结构(多么)复杂、形体(如何)多样的雕塑都能安全远渡重洋。

现在包装只能拿泡沫充实包裹。与之前比就相形见绌了。

雕塑瓷厂的优势还不止于此,它有较大的厂区面积,可以烧窑,有一系列的生产设备,让艺术家不出厂区就可以完成从泥到瓷的烧造,这样的便捷在全景德镇再也找不到第二处了。雕塑制品的烧成,窑火的不确定性远不如颜色釉那么大,雕塑还可以团队合作,只要有创意,厂里就有足够好的技术人才能把它做出来,天时、地利、人和,让雕塑瓷厂可以在保留核心雕塑的前提下,开展创意产业园的建设,这与对老厂区文化的遗存保护并不相悖,而且是高度一致的。

另一个原由就是乐天陶社的进入,关键时刻为雕塑瓷厂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让这潭本来源源流长的水流得以扩张,放大、生机勃勃。

现在的雕塑瓷厂不仅保住了根,而且形成了瓷都唯一的历史和当代和谐融合的独特陶瓷景区,成为景德镇对外宣传的极其重要的窗口,世界各国的陶瓷爱好者都会来此寻瓷、做瓷,探寻与瓷有关的趣事。

这里,早已不再是一个瓷厂而已了。

潮州年底开建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


总投资4亿元、占地面积150亩的“中国瓷都”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将于今年年底开工建设。日前,记者随“激情亚运·绿色广东”媒体联合报道组来到潮州,获悉这一消息。

据了解,潮州是中国瓷都和国家日用陶瓷特色产业基地。今年年初,潮州市公布了“中国瓷都”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规划。创意园主园区以枫溪陶瓷城为主要载体,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工程总投资4亿元。创意园计划分期进行开发,园区建成后,将吸纳400家企业和机构入驻,年创产值将达到30亿元,年税收达2.2亿元。

根据规划,创意产业园预计今年年底开工,园区建设将分国际陶瓷文化演绎中心、潮州文化广场、艺术大师之家、现代官窑创意产业基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国际陶瓷创意艺术教育培训中心、创意信息中心等七大主题来进行。

潮州市委书记骆文智表示,以文化创意促进陶瓷产业升级,以文化内涵提升陶瓷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相比传统陶瓷生产,潮州已将其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产业。目前潮州市共有省级以上品牌名标248项,省级工程中心16家、企业技术中心15家,数量分别居全省第7位和第6位。

“国瓷汇”陶瓷文化创意园拉开大幕


1月18日,一个集创意、制作、展示、销售为一体的陶瓷文化产业高地--淄博“国瓷汇”陶瓷文化创意园在中国陶瓷馆拉开大幕。

这是山东第一家陶瓷文化创意园,让陶瓷艺术作品接上市场地气,让“淄博陶瓷 当代国窑”区域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作为全国重点陶瓷产区,淄博陶瓷市场已形成较大规模,而陶瓷文化市场却散兵作战,不成系统。为此,市陶瓷行业协会强化陶瓷文化艺术创作市场引导,及时建立淄博“国瓷汇”陶瓷文化创意园,适应企业和市场需求,加快了陶瓷产业向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步伐。

建立淄博“国瓷汇”陶瓷文化创意园,实现了我市高端陶瓷即展又销的合理配套。中国陶瓷馆作为淄博陶瓷历史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陶瓷专业博物馆。我市在中国陶瓷馆重新布局,合理规划,创立陶瓷文化创意园,为陶艺大师作品提供市场销售渠道,为企业间交流、产区间交流提供平台。

淄博陶瓷文化创意园区首期工程面积7000平方米,以华光陶瓷、硅元新材、国华瓷器、泰山瓷业、福泰陶瓷、金马瓷器、鲁玉陶瓷、汉青陶瓷、鹤鸿花纸、西冶工坊等品牌企业为主体,引进江西景德镇、浙江龙泉、福建德化、湖南醴陵等全国重点产区知名企业,在中国陶瓷馆一楼建立具有全国一流水平的陶瓷文化创意园。截至目前,淄博“国瓷汇”已有国内5个产区17家品牌企业入驻。

江西景德镇建国陶瓷文化创意园建成开馆


10月17日上午,江西景德镇建国陶瓷文化创意园建成开馆,并在建国瓷厂原址上隆重举行了“镇当代艺术馆”开馆仪式。

文化创意产业是国家发改委重点支持项目,是景德镇市按低碳经济的要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增长结构优化的朝阳产业。近年来,全国各地为促进文化创意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2009年,该市为大力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将其列为八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进行重点扶持。2011年8月,建国陶瓷文化创意园在项目筹备期间被列入国家发改委重点支持项目。建国陶瓷文化创意园的建成与投入运营,无论是对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还是陶瓷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都将发挥积极作用。

据了解,建国陶瓷文化创意园的定位和模式,在全市众多陶瓷企业中具有鲜明特色。它以该市十大瓷厂之一的、解放后第一个国营性质的瓷厂——建国瓷厂为依托,按照低碳经济的要求,重新定义、设计和改造。创造性地将老瓷厂与现代的艺廊、展厅、设计室、工作室、制作室、培训室、时尚餐饮酒吧等多元化艺术相融合。形成艺术陶瓷创作的完整生产链,为陶瓷艺术家提供艺术创作、文化交流、陶瓷贸易的“一条龙”服务,使一个曾经辉煌的老厂子重新焕发出光彩与活力。

目前,已有35户国内外名家及新生代艺术家入驻建国陶瓷文化创意园,为再就业创造工作岗位近2000个。

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联手大师重振“北方瓷都”


刘冠伟大师随手一洒,水滴在宣纸上浸染开来,迎春花下的土壤顷刻蓬松,展现出勃勃生机,与花儿明艳的黄色相映相衬——这真是见证奇迹的时刻,而我有幸在场。

对我的窃喜,唐山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筹建办副主任李安却不以为然:“我们陶瓷文化创意中心已有43位国家级、省市级陶瓷艺术大师入住,5位国家级陶瓷艺术大师中有3位在这里设工作室,要想看大师创作,不是难事。”的确,中心的二层全是大师的工作室,才赞叹国家一级美术师刘冠伟的杰作,又欣赏国家级大师、“中国北方唯此一人”的天目釉创新者张惠峰的精品;刚走出“田家窑”第13代传人田景儒的工作室,转瞬已在观看唐山市书协常务理事吴连喜现场创作……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为了成为唐山乃至全国陶瓷文化创意创作的聚集地,中心邀请那些漂泊到山东淄博、湖南醴陵、广东佛山和江西景德镇多年的唐山陶艺大师们回家,让他们在这里安家落户。中心所在地唐山市路北区则出台了《唐山陶瓷文化创意中心入住优惠政策》:为国家级艺术大师免费提供一间65平方米的工作室,为省级和市级大师免费提供一间55平方米的工作室,全部免费使用。

田景儒是首位与陶瓷文化创意中心签约的大师,吸引他入住的是园区的定位:“她是一个有文化有历史的地方,她的落成实现了我一生的夙愿,她在我的眼中代表着先进学术、探索创新,这样一个地方是我想扎根儿的地方。”

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一级书法师王明尧的工作室原在唐山市建国路,“深厚的文化底蕴、完备的产业体系、宽松的优惠政策吸引了我,去年5月我把工作室搬到了这儿,来之后客流比以前明显多了。”

“这就是中心的聚集作用,”李安说,“中心一层是艺术瓷展厅,三层是精品展。我们对入驻展厅的企业和商户每天每平方米仅收1元钱的租金,租一年还减免3个月的费用。如今,海格雷骨质瓷、恒瑞瓷业、唐山亚中陶瓷、瑯尊瓷艺、义盛居等唐山知名陶瓷企业在此集中展示售卖,台湾、景德镇、宜兴等地的26家名企也纷纷入驻。”

唐山曾是“北方瓷都”,今日却已无法与景德镇、淄博、佛山等陶瓷业界大鳄相比,就连福建德化、山西大同等后起之秀也有赶超之势。坐落在陡河边上的沿河瓷厂,曾在全国有极高的知名度,其卫生用瓷、建筑用瓷曾畅销全国,但到了本世纪初,由于人才流失、技术落伍、思维僵化等原因,和唐山很多瓷厂一样,逐渐没落。为了重振“北方瓷都”的威名,2011年,唐山路北区政府拨款5000万元,聘请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专家进行整体规划设计,以唐山沿河瓷厂为试点,以文化产业为主打,建设集创作、研究、展示、交流、生产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陶瓷文化创意中心是园区一期,也是园区的总枢纽,占地面积20亩,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总投资约1.3亿元,包括国内首个骨质瓷艺术品展销区、艺术大师工作室、李明久艺术馆、河北定窑瓷器展览馆、陶瓷休闲会馆等。

从2013年11月18日正式运营至今,陶瓷文化创意中心已成功举办了“范有祥师生书画作品展”、“李明久艺术成就研讨会”等艺术大师个展40余场,承办了“中国首届陶瓷设计特展”、“京津冀陶瓷产业科技成果推介转化活动”等大型艺术交流活动10余场。

“我们的目标是把产业园区打造成永不落幕的陶博会和唐山文化的新名片。缸窑片区是唐山陶瓷业的发源地,不仅陶瓷文化浓郁,而且生态环境优美,我们将在这里规划建设展示、售卖陶瓷及其文化产品的交易市场,以及陶瓷博物馆、文化产权交易中心等。建成后,游人在这里不仅可以游玩、购物,还可以亲身体验陶艺制作。”李安说。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1954陶瓷文化创意园:老瓷厂变新地标 陶瓷文化得传承》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1954陶瓷文化创意园:老瓷厂变新地标 陶瓷文化得传承》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