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景德镇古代瓷器 > 导航 >

景德镇:擦亮“金字招牌” 彰显品牌力量

景德镇:擦亮“金字招牌” 彰显品牌力量

景德镇古代瓷器 景德镇瓷器鉴别 景德镇瓷器怎样鉴别

2021-04-03

景德镇古代瓷器。

2月27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贯彻〈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的意见》。《意见》的出台,进一步激发了我市社会各界推进国家试验区建设的热情。

以国家试验区建设为契机,立足文化优势,擦亮“金字招牌”,打造一批国家级、国际化的陶瓷文化品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贡献“景德镇力量”,景德镇正行稳致远。

景德镇的陶瓷文化是世界级的

在景德镇,有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3万多名来自全国、全球各地的艺术工作者汇集于此,如痴如醉地研究陶瓷文化,其中不乏知名的古陶瓷专家、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教授、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3万“景漂”背后的虹吸思维折射出文化的强大吸引力。

参加国庆70周年庆典的江西彩车,7项构成元素中,与景德镇相关的就占了3项,充分显示出景德镇作为江西文化名片的独特地位。

景德镇是一个如此特别的城市。两千多年的冶陶史、一千多年的官窑史、六百多年的御窑史,没有同构性的陶瓷文化资源孕育了城市绝美的“文化容颜”:景德镇历史文化悠久,拥有御窑厂等不可移动文物770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48处,完整的陶瓷历史文化生态在全世界独树一帜;产业配套体系完备,涵盖了日用瓷、高技术瓷、建卫瓷、艺术瓷等各个品类;人才聚集,目前拥有国内唯一的大学等4所高校,陶瓷技能人才5万多人、大师300余名,同时有3万多“景漂”在景德镇创业寻梦,形成了独特的“景漂”现象;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文旅部向海外推出的35个王牌景点之一,拥有8家4A级景区和国内唯一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5A级景区——古窑。

如何利用好这些世界级的陶瓷文化资源禀赋,将文化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推动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通过环境大整治,为城市“洗脸”、“洗脚”,通过“双创双修”,为城市“提质”“铸魂”,城市的功能在改善、颜值在提升,掩埋在“泥土”里的“贵气”在凸显,这些打基础的工作为放大品牌效应、彰显文化魅力提供了厚实“土壤”。

现在,国家试验区建设的大幕已经拉开。景德镇正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推进景德镇瓷器地理标志的传承保护,研究整合景德镇国瓷文化品牌,加强陶瓷知识产权保护,让更多的陶瓷文化企业走出去,和国际接轨、与世界对话,用品牌力量讲好景德镇的发展故事。

彰显陶瓷文化的品牌力量

2019年11月5日至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景德镇选送的陶瓷礼品瓷《窑变三色瓷瓶》《窑变花釉陶艺碗》《生机盎然》青花瓷和《阳春三月》青花瓷瓶被选定为“国礼”;《鱼藻乐安》粉彩堆雕宋玉茶具套组被选定为副总统、副总理礼;《青韵系列产品咖啡具》被选定为部级礼品。

景德镇名瓷绽放“进博会”的背后,是我市一直致力于加强陶瓷品牌建设的结果。

据了解,为推进陶瓷品牌建设、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陶瓷自主品牌,我市积极组织陶瓷品牌企业参加“中国陶瓷品牌集群联盟”,依托这个国家级平台推动我市陶瓷品牌走出去;鼓励、组织陶瓷企业参加各类高端展会、亮相各大平台,提升我市陶瓷品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利用陶瓷发展基金对我市陶瓷品牌企业在国内一二线城市开设陶瓷品牌店,入驻国内标志性建筑、场所,提供国礼、国宾用瓷等项目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正在着手制定《景德镇国家用瓷奖励办法》和《景德镇市陶瓷品牌和文化走出去扶持项目方案》等政策文件,以引导、促进陶瓷企业塑造品牌形象;邀请国际、国内知名品牌权威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提升陶瓷企业的品牌管理运营能力,开拓陶瓷企业家的品牌国际化视野。

目前,我市拥有陶瓷品牌类中国驰名商标5件、江西省著名商标56件、景德镇市知名商标64件。企业或个人在国家商标局注册陶瓷类商标达到2449件。

2018年7月1日,集团成立。其旗下的“红叶”陶瓷品牌,以精湛的工艺技术、千姿百态的造型、卓越的品质和绚丽多彩的装饰获日用陶瓷“中国驰名商标”。“红叶”“昌南”“百花”“玉风”“金品陶”是我市国有陶瓷品牌的佼佼者。近年来,我市还涌现了“诚德轩”“宝瓷林”“逸品天合”等民营陶瓷知名品牌。国有陶瓷品牌和民营陶瓷品牌交相辉映,推动了我市陶瓷产业升级换代,彰显了我市陶瓷文化的品牌力量。2019年,我市规上陶瓷企业工业总产值达124.59亿元。

永葆“金字招牌”的生机与活力

3月3日,春雨绵绵。克服疫情影响,陶阳里历史街区保护利用项目启动“复工键”。同时复工的还有陶溪川二期等诸多项目。这些项目的建成将为国家试验区建设注入更丰富的内涵。

这些项目的承建单位——景德镇陶文旅集团,正瞄准国际化方向,着力品牌矩阵的打造。近年来,该集团先后邀请了清华大学、中央美院、科特勒咨询公司等国内外知名机构,研究制定集团品牌战略,聚焦以陶溪川为核心的品牌矩阵。据了解,该集团注重从需求端出发,做好内容,创造价值,倾力打造陶溪川国家级、国际化品牌。集团在拥有核心品牌的同时,大力推进浮梁县西湖乡乡村振兴、龙珠阁和智造工坊、中德工业4.0实训基地等品牌项目建设,较大地提升了集团社会知名度。

正是像陶文旅集团这些企业的品牌创新思维,让景德镇的“金字招牌”永葆生机与活力。

陶瓷产业作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品牌的发展、创新尤其需要以良好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为依托。但从现实情况看,我市陶瓷产业所面临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仍然任重道远。记者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该局正按照《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的要求,积极探索有效可行的陶瓷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与保护工作机制,着力推进快速维权中心升格保护中心建设,用以激励试验区内相关产业创新,遏制侵权易发多发的现象,改观权利人维权“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的局面,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如何更好地推动陶瓷文化企业品牌的打造?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我市正着力推进景德镇瓷器地理标志的传承保护和国瓷文化品牌研究整合工作。按照《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所列2019—2020年构建地理标志保护体系,2021年上报景德镇瓷器陶瓷标准修制订项目的时间节点要求,市瓷局与市市场监管局加强沟通协调,围绕“景德镇瓷器”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制定、认证、监管体系构建,先后邀请中国质量大学、轻工业陶研所、市陶瓷协会的专家以及陶瓷企业家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大力推进景德镇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四大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制定事宜,进一步完善《景德镇瓷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暂行办法(送审稿)》。

taoci52.com精选阅读

让“景德镇”金字招牌成为信得过陶瓷品牌


金秋10月,2007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成功签约的项目有44个,总投资超过90亿元。本届经贸洽谈会签约项目,涉及瓷器、航空、旅游、能源等多个领域。在“瓷博会”的带动下,近年来行业和陶瓷文化相关产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目前,景德镇的陶瓷行业民营、外资企业占多数,是陶瓷文化产业的生力军。与会专家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瓷业“偏弱”的局面,应大力发展与陶瓷文化相关的产业,打造国内外市场叫得响的大品牌,让“景德镇”这块金字招牌成为世界信得过品牌。

“千年瓷都”的文化底蕴,地域品牌犹存

“景德镇是一块宝地,是一个很大的宝库。”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博导、文化学专家王能宪说,景德镇至少有三大宝库:一是埋藏地下的古窑遗址及近代古窑瓷片,是有形的物质遗产;二是至今仍然活跃在产业的老艺人、老艺术家,以及一些作坊、窑,乃至一些陶瓷作品当中的非物质遗产,是一个活的艺术宝库;其次就是文献资料的宝库,虽然不一定局限于景德镇,但她与景德镇有着密切的联系。

著名营销专家汪光武说,享有“颜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之美誉的景瓷,“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世界上除了景德镇,恐怕没有哪一个城市靠单一的手工业维持了1000多年的繁荣。除了景德镇瓷器,恐怕也没有哪种产品,被世界所有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收藏。景德镇在中国乃至在全球的陶瓷发展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历史上,景德镇不仅是中国的“瓷都”,还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瓷都”。在人们看来陶瓷就是景德镇,景德镇就是陶瓷,景德镇是精美、高品位瓷器的代名词,的地域品牌犹存。

自2003年以来,景德镇重新确立了陶瓷复兴战略,把重点放在高标准建设陶瓷产业、研发、教育和交流四大基地上。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陶瓷传统产业的新路子,陶瓷产业向上攀升。2006年该市陶瓷年生产总值和销售突破30亿元,从2002年以来,累计投入固定资产1.2亿元,建立了4个国家级中心,6个陶瓷研究室和4个中试基地,先后承担了196个国家、部、省科技项目,为中国陶瓷产业直接和间接创造经济效益达10亿多元。

地域品牌响企业品牌却弱

人口有150万的景德镇市,“集全国名家之大成,汇各地良工之精华”,陶瓷艺术创作人才济济,现有全国知名工艺美术大师12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45人,景德镇在陶瓷艺术创作能力方面无人能敌。可以说,在工艺美术陶瓷产业化方面,不仅中国,全世界也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与景德镇相比!但艺术优势也是相对而言,有专家说,日用瓷就比不过省外和国外的一些企业,传统产业要改造。

随着科技的发展,陶瓷生产由作坊式手工生产迅速转变为机械化、自动化流水线生产,的传统优势(陶瓷能工巧匠聚集,精湛的手工制作技艺)不敌现代的装备与生产线。著名陶瓷营销专家汪光武说,“景德镇有大师、有艺术家,但缺乏企业家,尤其是优秀的企业家。”他认为陶瓷产业发展的配套设施相对滞后,对“景德镇”大区域品牌的传播、保护不够,行业缺乏有效管制,以致“”被滥用、贱卖。对此,台湾海畅法蓝瓷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立恒表示了同样的看法,他说:“景德镇喜欢看自己,而没有看别人。”他认为,景德镇人更多是选择坐等别人上门,而不是主动出击。

艺术陶瓷商品化,实用陶瓷艺术化

学院院长助理、工商学院院长、博士陈雨前说,产业要发展,首先要继承和弘扬文化,并且在不断地吸收国内陶瓷产业的先进的现代工艺和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

一个地区的产业要振兴、必须以产业为支撑,汪光武认为,业的振兴必须要形成一个产业链条,在这产业链条中,民间资本、民营企业扮演重要角设。一个完整的陶瓷产业发展规划,要集中陶瓷优势资源,做出艺术精品。同时,要将陶瓷艺术成果更好地“嫁接”到商品中去,形成经济链效应。汪光武提出,景德镇需要打造一个具体的企业品牌,更需要打造景德镇这个大品牌,并且可以以政府的名义去注册“”、“景德镇制造”这样的区域品牌,使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对于陶瓷文化与产业发展,江西师范大学文化研究所的所长王东林说,“享用”了上千年的“皇家御用渠道”改革开放后就不复存在,他认为,可实施“艺术陶瓷商品化,实用陶瓷艺术化”的产业方向。他的看法是:的传统、特色、优势是作坊生产,要大力发展培植民营企业,要利用群体优势打造产业优势与产业规模。产业的品牌不单是一个产品的品牌,更是文化地域品牌,要注重原产地的概念,对遗址、遗产(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做好陶瓷文化的延伸产业,如旅游等因陶瓷而衍生的相关的行业。中国景德镇这块金字招牌,变成公共品牌,就必须靠大家维护。

中国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原总经理刘培金先生说:“此次走进瓷都,我欣喜地发现产业开始呈现全面发展的新景象,充满生机与活力。”他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瓷业落后的局面,要创建“景德镇”品牌的和谐集体,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标准,促使陶瓷价格提上去,最终促使品牌竞争力更强。让“景德镇”这块金字招牌成为世界信得过品牌。

协会积极维护金字招牌


协会自1997年成立以来,努力发挥“政府联系企业的纽带、企业走向市场的桥梁”的作用,紧紧围绕加强陶瓷行业管理,促进该市陶瓷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为目标,积极维护“景德镇”金子招牌,推动陶瓷行业进步和发展。

加大保护力度,维护“景瓷”声誉。协会以《知识产权保护办法》的颁布为契机,加大对全市陶瓷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从保护商标、版权、专利等各方面使该市陶瓷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突出加大了对中国驰名商标——“景德镇”瓷器证明商标的保护力度,先后对侵权使用“景德镇”瓷器商标的16家经营者起诉维权。

开拓销售平台,促进“景瓷”销售。协会积极为各地新建陶瓷大市场和该市陶瓷企业牵线搭桥,采取召开推介会、逐家访谈等形式,介绍该市有实力的陶瓷企业进驻各地陶瓷市场。来于。先后为义乌餐具城、杭州陶瓷城、深圳宝安陶瓷艺术馆等大型陶瓷市场落实数十家规模陶瓷企业进驻,拓宽了陶瓷的销售渠道和影响力,促进了景瓷销售。

实施品牌战略,扩大“景瓷”影响。协会在实施品牌战略中,一方面鼓励陶瓷企业自创品牌,帮助企业单位申报市知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另一方面将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青花”、“粉彩”、“玲珑”、“色釉”申请注册商标,并先后荣获“景德镇市知名商标”和“江西省著名商标”,同时,挑选出多家具备条件的陶瓷企业优先免费使用“四大传统名瓷”商标,通过品牌效益,进一步扩大景瓷影响。

积极组织活动,助推“景瓷”发展。近年来,协会积极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景德镇分行联合召开银企座谈,为中小陶瓷企业提供小额贷款服务及相关的银行业务,有效缓解了广大陶瓷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难、融资难的状况。同时,协会还认真组织了第二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审,主办、承办或组织参加了各项陶瓷大赛和展览会,充分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了行业经济、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了陶瓷行业的发展。

景德镇要珍惜“瓷都”这块招牌


产业基地系列报道之“解读江西景德镇产业基地”刊发之后,行业人士对景德镇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广泛热议。行业人士认为,《陶瓷视界》的客观报道为行业人士全面、深入地了解产业提供了一个窗口,多数行业人士认为:景德镇要珍惜“瓷都”这块招牌

要珍惜景德镇的发展机遇 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所长 刘少平

产业从传统手工工艺加工到现在的现代化加工设备的出现,景德镇得到了很好的机遇,这种机遇需要我们去珍惜。

目前景德镇市政府出台了很多重视陶瓷产业发展的政策,同时也扩大了陶瓷产业基地生产园区,并引进了佛山的建筑陶瓷企业,包括特地陶瓷、金意陶、乐华洁具等大型有实力的企业都在景德镇落户,景德镇本土的鹏飞陶瓷也具有一定的实力。我认为产业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壮大,要从研发、技术创新、市场销售、产业配套服务等方面不断完善。可以借鉴上海和佛山等地经验,结合景德镇的优势,推动陶瓷产业的加速发展。

政企联动方能推动产业发展 景德镇市文化产业办公室主任 杜国麟

作为产业基地要打造金字招牌是要付出代价的,但景德镇具备这个优势条件。当前景德镇也需要进行一些宣传推广,再好的政策如果无法落实到位也无济于事,单靠政府一方的努力是不行的,也需要当地陶瓷企业给予足够的认识,积极主动地配合景德镇市政府,做好各项政策的落实工作。

景德镇不但是陶瓷产业基地,也有3个国家4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所以说景德镇在发展陶瓷产业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产业经济的发展。

从这次景德镇基地调查报道来看,景德镇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还需要当地企业、民间陶瓷艺术家积极参与,配合政府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环境。政府也要加强与企业和民间陶瓷艺术家间的交流,并且逐渐让景德镇产业发展获得新的突破。

国际市场是景德镇的重头戏 景德镇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 胡忠胜

我认为需要向国外发展,景德镇的陶瓷在国外比在国内的名气还大。要开拓国际市场离不开景德镇市人民政府的支持,需要当地政府加强对外宣传。

除了在每年举办瓷博会吸引国内外客商以外,当地政府也可以不定期地组织各种行业峰会。顺便可以把国内著名的经济专家、产业顾问等请到景德镇,让这些“智囊”帮助景德镇。现在当地政府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把陶瓷企业和民间艺术家的陶瓷产品销售出去。《陶瓷视界》关于景德镇的这组报道,详细地剖析了景德镇产业基地的问题,希望政府可以借助这次机会,把景德镇的陶瓷产业进行一个深入的规划和调整。

作为民间艺术家协会的主席,只要对景德镇民间艺术家、陶瓷企业有利的活动我都会积极参与,同时也希望政府能够重视《陶瓷视界》的这组报道,认清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抓住机遇为产业基地品牌奠定牢固的产业基础。

景德镇的江湖地位有望再度提升 佛山市豪誉陶瓷总经理 程鹏

从贵报的景德镇基地系列报道中,我清楚地了解到现在产业的发展概况。这对陶瓷业内人士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资料。

“景德镇”也和佛山一样是金字招牌,区域品牌下的陶瓷制品往往能得到市场的青睐。只是这个产区的企业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建筑陶瓷数量还很有限。不过从景德镇招商部门精心设计的招商优惠政策中,可以看出地方政府的决心,为重新塑造景德镇这块金字招牌下了很大功夫,如果能借助行业主流媒体的配合,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更快地提升在行业内的江湖地位。

景德镇缺乏龙头企业 广东佳陶陶瓷品牌副总经理 朱伟俭

贵报的内容实在丰富,我看了“解读江西产业基地”之后,对江西景德镇的陶瓷行业又有了系统和全面的了解。

景德镇这个“瓷都”对于我们来说都不陌生,但要是提到行业的特点,知道的并不多。景德镇的陶瓷产业确实缺少龙头企业,像我们佛山有新中源、东鹏、新明珠,景德镇的鹏飞年产值也就2~3亿元,拿到佛山来简直小巫见大巫。以前我对景德镇也有过一些了解,从现在我们提倡的环保、资源节约等方面来说,景德镇的陶瓷做得还是很不错的。政府对陶瓷行业也很重视,人才和生产原料等都很齐全,这无疑是一大优势。我们佛山以前的佛陶集团也辉煌一时,但是现在佛陶集团的子公司发展不是很好,希望贵报也可以报道一下,以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一下。

景德镇人才优势很明显 佛山市金海达瓷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金红英

景德镇的工艺品陶瓷自古有名,她已成为世界的陶瓷圣地。《陶瓷视界》本次关于解读景德镇的报道很全面,从市场的角度剖析了市场和未来发展前景,都是值得大家关心的内容。特别是景德镇的人才是很充沛,那里的陶瓷学院已成为佛山陶瓷企业筛选人才的首选之地,景德镇本身是个具备很深的文化底蕴和环境优良的城市,而且适合人居住,并能切实留住人才,这些都是每个地方都要学习的优势。

景德镇发展潜力可观 佛山市冠军卫浴有限公司总经理 康水金

我一直都关注贵报的产业基地报道,对于营销人来说,了解当地的市场情况是拓展业务的基础;对于企业领军人来说,一个地方的投资、人居环境是否良好是企业进行投资决策的基础。

景德镇作为在中国的“瓷都”,一直以日用陶瓷和艺术陶瓷占据主导地位。在看了《陶瓷视界》近期有关景德镇的报道,我觉得凭借景德镇优越的环境,完全有可能成为“内地的佛山”,不仅是日用和艺术陶瓷,也将成为建筑、卫生陶瓷规模和产业集群较大的生产和营销基地。

作为行业媒体,最大的作用是引导行业的发展。现在正是产业转型期,如能多报道一些产业基地当地政府的政策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内容,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来说应该有更大的帮助。

景德镇产品很有名气 泉州市宏兴化建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汉华

江西景德镇是中国陶瓷行业的一张“靓丽名片”,在国内外都有很大的名气。

我在陶瓷行业做了几十年,作为行业人士,对江西景德镇瓷器有一定了解,景德镇作为“瓷器”生产基地,特别是景德镇的艺术陶瓷和工艺陶瓷在行业都很有名。《陶瓷视界》近期刊登的“解读江西产业基地”,让我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我从贵报报道中得知,江西景德镇作为中国最早的“陶瓷瓷都”,其产品的优势比较明显。我认为江西景德镇产品定位准确,产品文化底蕴深厚,制瓷历史悠久,深受文化人和知识分子等消费者青睐。

景德镇要把日用瓷作为主攻方向 广东省佛山市鸥王陶瓷有限公司销售总经理 石庆华

众所周知,景德镇自古就是中国著名的瓷都,更以日用陶瓷独霸天下。景德镇以其独有的瓷土资源、人才优势、技术等为中国打造出了一张世界名片。

目前广东佛山有许多陶瓷企业都争相在高安设立厂房,他们看中的是优惠政策,然而现在的市场状况却让高安吃力。江西在交通运输方面不如淄博,如果在景德镇再建立一个陶瓷(建筑)基地,会让景德镇失去原来的风采。一方面,投资资金易分散,失去优势资源的整体效果;其次景德镇若现在“见风使舵”,会丧失原有的优势。

我认为景德镇应将日用陶瓷作为主攻方向,如果不能将优势发扬光大,却贪图渺茫的希望,很可能会沙场折戟。景德镇应该以自身优势为基础,精耕细作,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景德镇品牌复兴


一段时间以来的“瓷都”名份之争,实质是品牌无形价值之争,“瓷都”的称号本身就是一块价值连城的金字招牌。

无论“瓷都”评选是否存在争议,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与过去辉煌的历史成就相比,今天的景德镇已经明显落后了。

一、品牌知名度

有着1800多年历史,号称古代中国四大名镇之一的景德镇,其声名远播海内外,自北宋景德元年至清代,景德镇为宫廷烧制瓷器的历史达900余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皇家瓷器和民窑瓷器生产地。在国内外,景德镇几乎是中国瓷器的代名词。

潮州的知名度当然无法与景德镇相比,但潮州产瓷的历史也由来已久,在宋代潮州便拥有绵亘两公里的"百窑村"。

但与景德镇沉湎于老祖宗留下的金字招牌所不同的是,潮州瓷器在改革开放后,锐意创新,引入现代营销理念,在有着"中国的犹太人"之称的潮州商人群体的群策群力下,正步入名利双收的鼎盛时期。

二、品牌美誉度

瓷都景德镇是千年文化和工业文明铸成的世界品牌,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无形资产。千百年来,景德镇瓷器以"薄如纸、明如镜、白如玉、声如磬"的质地和声誉延续着光荣与辉煌。

然而,近年来,景德镇瓷器正在改写历史,最多时有4000多家陶瓷小作坊,不仅使景瓷产品系列化、配套化的优势丧失殆尽,还带来了层出不穷的假冒伪劣事件。此时的景德镇,已经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与景德镇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潮州等一批新型产瓷区的后来居上。1995年时,潮州陶瓷产业的规模与景德镇大致相当,5年之后,潮州已经坐拥1万多家民营陶瓷生产厂,很快形成了拥有工艺瓷、日用瓷、卫生洁具、仿古瓷、圣诞瓷、环保瓷、电子陶瓷等门类最齐全的全线产业链。在产品创新上,大量引进人才,不断加速工艺改造,甚至出现了潮州分管陶瓷工业的副市长亲自带队,到景德镇展开"技术专家招聘"的场景。大量技术专家及从学院毕业的学生,流失到潮州等沿海地区。

三、品牌忠诚度

由于景德镇瓷器长期作为贡品,改革开放前,景德镇几大国有陶瓷厂的产品多数由政府采购,其中相当部分是国家领导人出访的赠品,这使得的艺术性得到极大的认同。景德镇不少陶瓷世家制作的作品已是国宝级的,被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南海紫光阁等收藏。有些被选作国家主席出访的国礼收藏在国外。应该说,景德镇艺术瓷的忠诚度是非常高的,但在艺术瓷之外,景德镇在日用瓷上的进展几乎是一片空白。

景德镇瓷业以国有企业为主,在国企化整为零成为民营企业后,无法迅速培养出打开国内外市场的营销能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景德镇的陶瓷企业自然而然地首先陷入价格战。比如,玉风瓷厂的名牌产品"玉风"走俏市场时,就有仿造厂商以"王风"、"玉凤"等鱼目混珠,价格上,真品卖5元,仿冒品则只卖2元,甚至1元。其恶果是消费者对产品的忠诚度迅速降低。

四、品牌联想

和丝绸、茶叶一道,瓷器曾经是中国的象征,而景德镇又是中国瓷业的象征。因此,在景德镇的瓷窑里烧制出来的,决不单是瓷土高温化学反应的工业产品,而是附载了中国传统工艺和审美文化的文化载体。中国号称文明古国,但像这样千年积淀、传承至今的文化载体,却是屈指可数。提到景德镇,其联想非常丰富:千年瓷都、贡品、中华瑰宝等。

然而,由于不能与时俱进,景德镇的品牌已经出现老化的趋势,就像一个古稀之年的老人,活力不再。如果不能为品牌注入新鲜元素,景德镇这个品牌将会与时代越走越远。

后起之秀的潮州陶瓷,正以其年轻、时尚、充满活力的形象,紧扣时代的脉搏,与时代一起进步。

五、市场影响

景德镇在发展陶瓷产业方面的确拥有太多的优势,仅在1620年至1657年之间,景德镇就有约300万件瓷器运往欧洲。但如今,年出口额约2000多万美元,还比不上国内其它产瓷区一家大型民营企业。

景德镇的衰落,一位景德镇的作坊老板认为是因为缺乏现代营销观念,没有专职的营销人员和策划人员。而这正是潮州人攻城掠地的拿手好戏。

其实,“瓷都”是谁并不是最重要的,而且“瓷都”地位也从来不是通过哪个机构评选出来的,而是存在于市场中,存在于消费者的内心深处。景德镇以其千年的内功,将传统的产品与现代接轨,实现品牌复兴并不是难事。

曾朝晖

著名品牌实战专家,品牌理论权威学者,北京蔚蓝远景营销顾问机构首席顾问;国内公认的"品牌人格化"理论及"品牌15步法则"的创立者。

景德镇瓷拟烙“双品牌”


“景德镇”制造无疑是中国人心目中瓷器桂冠,但当地的陶瓷品牌却屈指可数,面对这种尴尬,当地拟将产品烙上“景德镇”字样,以打击仿冒产品和劣质产品。

“景德镇在国外的知名度很高,在欧洲的一些老地图上,中国城市只有三个:北京、长安、景德镇。如果产品能够和城市品牌结合起来,对企业打开国际市场无疑有不可估量的好处。”在景德镇某企业负责人林祺龙心目中,“景德镇”三个字在国际的影响直到今天依旧魅力不减。

“计划经济人们对品牌意识淡漠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景德镇工商管理局局长操柳林表示,“我国商标法颁布后规定,县以上行政区划不得进行商标注册,现在‘景德镇’已经被批准为‘证明商标’,如果本地产品能打上该标识将对企业发展带来益处。”

商务部副部长廖晓淇在今年7月考察景德镇时认为,景德镇是江西的著名品牌,也是中国的著名品牌。景德镇应该加强营销,保护好、利用好“景德镇”这一知名品牌,尽快把证明商标用起来,发挥品牌效益。

除了产品的企业商标外,给原产地生产的产品都打上“景德镇”标识,是否会对当地高品质产品带来冲击?

记者从景德镇市工商管理局了解到,景德镇证明商标的管理者不是政府也不是企业,而是民间团体的协会。该协会也表示,“景德镇”证明商标主要用于能够代表景德镇精湛技艺水平的出口陶瓷产品和名牌优质陶瓷产品。

因此,申请企业至少还要通过以下两个硬性指标:一,产品在景德镇市范围内制造,申请人在该市范围内具有合法的生产经营场所;二,生产企业具有较为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景德镇市陶瓷品牌建设动力强劲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陶瓷品牌建设和发展越来越重要。日前,景德镇市瓷局相关负责人与景德镇市陶瓷协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记者专访时表示,近年来,景德镇市坚持“经济兴市、品牌强市”的发展战略,以商标注册为突破口,大力推进申报商标,认真抓好知名商标,重点突破著名商标,梯次培育驰名商标,系列注册传统名瓷商标,品牌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下一步,将继续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精心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陶瓷品牌,加大陶瓷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擦亮“千年瓷都”这块顶级品牌而作出努力。

品牌的力量

记者:近年来,景德镇市陶瓷品牌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都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如何继续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精心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陶瓷品牌?

瓷局负责人:陶瓷注册商标由2008年的不到50个增加到2011年的380个,省著名商标从7个增加到23个,市知名商标从无到有,达到28个,特别是景德镇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四大传统陶瓷商标也注册成功。同时,我们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支持、引导陶瓷企业充分利用景德镇现有“景德镇”牌证明商标和四大传统名瓷商标,力争打造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品牌。

下一步,将按照梯次培育的发展要求,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机制,加大对“景德镇”证明商标和“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的保护力度,重点扶持“红叶”“玉风”、“法蓝瓷”等一批重点品牌,以此带动景德镇市陶瓷品牌的全面发展,使陶瓷品牌经济在全市陶瓷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

多管齐下,提高陶瓷品牌意识。一是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采取陶瓷品牌建设专栏、专题等形式,集中宣传景德镇市陶瓷品牌建设中取得的成果;二是每年对在陶瓷品牌建设过程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企业进行表彰和奖励,通过示范效应提高企业争创品牌的意识和积极性。加强陶瓷商标管理,发挥陶瓷品牌优势。重点加强中国驰名商标“景德镇”牌证明商标和四大传统名瓷“青花”“青花玲珑”“颜色釉”“粉彩”证明商标的管理和使用,尽快颁布实施《产品质量标准》等;通过使用防伪标识、强化许可证制度,进一步完善“景德镇”证明商标的使用管理。同时,加快“御窑厂”商标的注册申报工作。加快推动“中国检测鉴定中心”的成立。该中心主要涉及陶瓷产品的检测、鉴定和评估,通过收集陶瓷艺术工作者的简历、签名、指纹等,对全市陶瓷艺术品市场进行规范、指导、管理,并对全市现代陶瓷艺术品权威颁证,建立景德镇市艺术陶瓷数据库。

打击假冒伪劣不手软

记者:陶瓷品牌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密不可分,景德镇市将如何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景德镇市陶瓷协会负责人:采取申报一批、宣扬一批、授权一批、清理一批、曝光一批、起诉一批的办法打击假冒伪劣,保护陶瓷知识产权。一是严格执行原产地保护制度。凡不符合该标准的一律不得冠名“景德镇瓷器”,对于违反原产地保护制度的行为要依法从严打击,以保护的品牌声誉。二是采用先进的市场运作模式。通过公开拍卖等现代交易模式、经纪人制度、艺术基金和建立陶瓷艺术工作者诚信档案,以及将纳税额作为陶瓷艺术工作者评定职称和荣誉称号重要条件等方式,引导陶瓷行业合法经营、诚信经营、依法纳税,着力培育一个政府主导、依法依规、健康有序的陶瓷交易市场。三是加快陶瓷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进程。积极倡导知识产权立法保护,寻求省人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支持,尽快促成《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的出台。

景德镇激扬千年瓷都擦亮文化名片对话世界


陶瓷是景德镇无法复制的标识,文化是这座城市延续千年的DNA。

源远流长的陶瓷历史和深厚的陶瓷文化积淀让这座城市如此风姿绰约,卓尔不凡。

如何激扬千年瓷都的文化自信,以文化的名义对话世界?市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提出:“要复兴历史的遗产,传承祖辈的文化,延续厚重的文脉,使景德镇成为展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一个重要窗口”“要充分激活文化动力,让文化更特”。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景德镇文化事业发展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保护文化延续文脉

在我市域内,至今仍保存着大量完整、系统的历代瓷业遗产——原料产地、作坊窑房、道路码头、商铺民居、窑砖里弄,这些文化遗址遗迹浸润了景德镇的生活方式、传统制瓷技艺和人文禀赋。

据了解,我市目前有52处151个著名窑址,这些著名窑址代表了从唐朝至民国年间的陶瓷文脉,成为我市留住城市记忆、留住美丽乡愁的重要载体。

如何正确处理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遗产遗迹保护的关系?如何让老祖宗留给我们珍贵遗产重新焕发光彩?我市开展了以御窑遗址为核心的大遗址保护。

位于珠山中路一侧的御窑厂,为明、清两代御用瓷器的专门制造场所,地底下埋藏数量繁多的“瓷片”,被视作不可多得的珍宝。现在,这里是御窑遗址保护的核心区域。

近一年来,御窑厂遗址已经实施了多项维修、整治、改造及建设项目。在将来的设计中,还将把握好与周边地区和山水之间的关系,发掘出更多的历史,以传统带动现代,将这里建成集节能、环保、经济、适用为一体的遗址公园,成为一处传承陶瓷文化、拉动城市旅游经济的历史文化景观。同时以遗址保护工作为契机,把御窑厂遗址确定为申遗主体,将柳家湾、进坑、湖田窑、落马桥和高岭等五处遗址整体打包,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我市坚持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主线,将棚改与老城区保护相结合,将棚改与城市产业转型相结合,使东城棚改、“陶阳十三里”老城棚改、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落马桥元青花遗址保护、建国瓷厂明清窑作群保护、“三红一光”陶瓷工业遗存保护利用等相互融合,互为补充,有的修旧如旧,有的形成各种文化、经济新业态。建国瓷厂明清窑作群,以徐家窑为核心,已修复完成了可容300多担坯的蛋形柴窑,建筑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6座明清遗存坯房与徐家窑形成一个完整的古代窑作体系,闪耀着千年瓷都的光芒,每天来此参观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

与此同时,我市先后对湖田古窑址、浮梁古县衙、三闾庙历史文化街区等遗产进行了保护;加大对老窑址、老街区、老厂区的保护力度,着力恢复一批老寺庙、古店铺、古码头、古里弄、古会馆和古戏台。

这些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路和举措,是对过去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必将开启景德镇文化遗产保护新的篇章。

激活动力发展产业

文化既是我市对外竞争发展的软实力,又是转型升级的内动力。

凤凰山下的陶溪川文化创意园,占地170亩,建在宇宙瓷厂的旧址上——这里当年是中国陶瓷最早由烧柴转为烧煤的地方。现在,这里成为景德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标杆。

陶溪川是个复合型项目,以原宇宙瓷厂为核心启动区,以陶瓷工业遗存保护利用为基础,融产业发展升级与新型城镇化发展为一体,以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发展为主业态,通过整合陶瓷老厂区资源,导入现代服务业经营理念,已打造成陶瓷+全业态、全产业链,融“食宿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城市文化创意街区,已完成对22栋陶瓷老厂房、煤烧圆窑、隧道窑等设施的抢救性保护修复。

景德镇是近现代陶瓷工业遗存与传统手工制瓷并存的魅力城市,是一座活的陶瓷博物馆。让这些沉睡已久的工业遗存“活”起来,以项目为“纲”,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迎来了我市文创产业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

名坊园、御窑景巷、三宝瓷谷、瓷立方、皇窑、建国瓷厂明清窑作群、雕塑瓷厂创意集市等一个个项目,让景德镇文化品牌效益逐渐显现,文化张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形成了澎湃奔流之势。

与此同时,我市按照“城是一幅景,景是一座城,景区城市化,城市景区化”的理念,促进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生态、文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激发文化的活力。

近年来,古窑民俗博览区围绕瓷窑文化做文章,通过手工制瓷技艺的展示和瓷乐的演奏,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的纷至沓来,实现了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从2009年开始,古窑民俗博览区又相继对清代镇窑、明代葫芦窑、元代馒头窑、宋代龙窑进行复烧,传承瓷窑营造技艺和烧成技艺,让游客了解陶瓷的烧造历史,让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如今,古窑民俗博览区已经成为全国唯一一家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陶阳十三里”及御窑厂周边,许多窑砖里弄得到保护性修复,随着4800多户原住居民大量迁出,这些承载着景德镇历史文化和美好记忆的街区,将被打造成5A级的“陶阳里”旅游街区,使中外游客在幽幽曲巷中感受到历史文化的千古绝响,触摸到真实、坦诚的历史印记。

“听说这些铜人展示的动作就是景德镇古代制瓷的工序,快来合张影留念吧!”在珠山大桥护栏上的铜雕旁,来自厦门的周女士一家正在和铜人合影留念。她告诉记者,景德镇这座城市特色很鲜明,陶瓷元素随处可见,充满了魅力,让人流连忘返。很早就听说古代制瓷有72道工序,但一直没有见过,今天看了铜雕终于知道了。“千年瓷都文化在现代人的身旁‘复活’了,让我们外地人了解了古代制瓷的过程,这种表现形式真好!”周女士兴奋地说。

讲好故事对话世界

“作为一名古陶瓷研究者,我迷恋于景德镇丰富的陶瓷遗存,对这座城市有很深的感情……”2015年11月9日,国际著名陶瓷专家、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前东方部主任柯玫瑰女士在成为景德镇荣誉市民后,满含深情地述说着和这座城市的不解之缘。

柯玫瑰被誉为“欧洲研究中国古陶瓷第一人”,曾担任英国东方陶瓷学会主席。过去几十年,柯玫瑰曾先后8次来到到景德镇,并10多次举办以景德镇古代瓷器为主题的专题展览和国际学术研讨会。来往于景德镇和欧洲之间,让柯玫瑰成为传播文化的“使者”。

文化因交流而丰富,因互鉴而多彩。我市以陶瓷文化为主线,继续办好国际陶瓷博览会,建设好陶溪川、名坊园等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打造好文化交流合作的平台,服务好来自国内外的陶艺家、艺术家、企业家及“景漂”一族。加强与国际文化平台的合作交流,“走出去、请进来”,促进人才与国际对接、文化与世界对话。

大学作为我国唯一的陶瓷高等学府,已然成为千年瓷都景德镇以瓷为媒,对话世界的重要一环。学校先后代表我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希腊亚洲博物馆等重要场所举办各类陶瓷艺术作品展;与美、英、法、日、韩等国家或地区30多所高校和国际陶艺家协会等组织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2015瓷博会期间,该校对外交流合作氛围异常浓厚,先后承办了“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与“一带一路”战略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丝路·瓷路”藏品展、2015ISCAEE国际教育交流学会系列陶艺活动、第三届中国中部设计艺术国际研讨会和中国(景德镇)高技术陶瓷国际论坛暨第九届亚洲陶瓷材料研讨会等一系列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交流活动。

如何放大景德镇文化的影响力?关键是要“请进来”“走出去”,充分利用好景德镇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品牌价值,向世界展示景德镇的独特魅力,使景德镇的文化与世界相融、理念与世界接轨、经济与世界对接,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的名片、讲述中国故事的平台、传递中国声音的窗口。

2016年1月26日,故宫博物院与市政府共建的“修复与研究中心”“故宫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及“故宫学院(景德镇)”揭牌仪式在御窑厂遗址举行。这是继“明代御窑瓷器——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传世洪武、永乐、宣德瓷器对比展”后,双方又一次深度合作。景德镇文化影响力得到充分彰显,景德镇对话世界的声音更为响亮。

合作交流,才能促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才能让景德镇更好地与世界对话。今日的景德镇,在谋求对话世界的进程中,提出了“十百千”工程——以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为平台,力争与世界前十的博物馆缔结友好馆,力争把100名世界级文化名人请进景德镇,力邀1000名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进景德镇,打造世界陶瓷文化“零公里”,向海内外展示景德镇这座城市未来发展的新高度!

陶瓷归故里——解码景德镇百溪归川的文化力量


广东“南海一号”、马来西亚东海岸“万历”号、马尼拉湾“圣迭哥”号、南大西洋圣赫勒拿岛海湾“维特·利乌”号……

碧海帆路,借助季风与洋流远航的时代,沉船总难以避免。然而,谁能料到,时隔数百年之后,这些沉船以始料未及的使命浮出水面,成为标识“海上丝绸与陶瓷之路”的坐标。

“梯航万国”,曾以景德镇为起点,联通东南亚、中东、欧洲、非洲等地。作为世界最早的全球化商品之一,点缀这条伟大航线的一件件瓷器,犹如一粒粒“时间胶囊”,不仅封存着人类文明交流史的传奇,更隐藏着解码中国文化基因的钥匙。

瓷上中国以文化人

人潮涌动带来的嘈杂,在一片深蓝色背景下归于宁静。

荷兰女画师琳达已习惯了在展馆作画,画笔勾勒,一栋代尔夫特民居显现,待施釉入窑,烈火洗礼,黑色的青花料即可变化晕染出和中国青花瓷极为相似的韵味:质朴而高贵,典雅而清新。

商船顺利抵达荷兰,当地工匠精心仿制船上的青花瓷,烧造出“代尔夫特蓝陶”,这才有了400年丝路两端的“蓝色邂逅”。

改革开放40年,因瓷器而风靡欧洲的“下午茶”,在景德镇已不再是稀罕事,因瓷结缘的外国友人更是随处可见。

10年前,澳大利亚陶艺家戴安娜在景德镇购买了公寓,成为首个在景德镇拥有房产的外国人。

工匠高超的制瓷技艺让戴安娜着迷。然而,更吸引她的是瓷器上体现的开放、包容的文化魅力。在景德镇14年,戴安娜有意识地把东西方文化相融合。

工业瓷器很漂亮,却缺少温度和情感。”也是10年前,在美国从事陶艺创作的焦孟田来到景德镇。

曾经住满作坊主和雇工的里弄中,藏着焦孟田喜欢的温度和情感。沿原雕塑瓷厂不出百米,即可现场体验72道手工制瓷工序。走进一家诊所,装药材的瓷罐年代比头发花白的大夫年龄还要久远……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周杰伦春晚演唱的《青花瓷》从里弄酒吧中传出,中国风的歌词诉说着青花永不过时的魅力。

一代代陶瓷人向风慕义,文化才是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器以载道陶启未来

作为土生土长的景德镇人,52岁的刘子力做过工人,干过国有瓷厂厂长,现在是景德镇陶文旅集团董事长,当地人还给了他一个称号——陶溪川“大管家”。

见证过“为六亿人民造饭碗”的辉煌,也亲历国有瓷厂破产改制前后的惊心动魄。在他看来,2016年在宇宙瓷厂旧址上诞生的陶溪川,正如那个“倒洗澡水时没被倒掉的婴儿”。

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创造力给了不断新生的力量,也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

国营宇宙瓷厂曾是亚洲最大的陶瓷制造工厂。现在,废弃的老厂房变身“工业朋克风”的艺术空间,成为8000多名“景漂”“景归”的“双创”沃土。

以瓷聚人,新生的陶溪川正在聚拢三类人:曾经开启中国陶瓷工业化梦想的手工艺人,来自丹麦、瑞典等国家和地区的顶级设计师以及世界各国热爱陶瓷的艺术家。

景德镇市浮梁县鹅湖镇柳溪村天宝龙窑“窑主”金跃安18岁起学习传统盘缸,曾受邀去过希腊、英国、韩国等不少国家,每当和老外说起陶艺,言语中都充满了自豪。“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技艺,外国人惊讶得不得了!”

在刘子力看来,陶瓷凝聚了人类共同的文化记忆。

驿路信使传递梦想

2018年7月,随沉船出水后,被收藏在南非开普敦文化历史博物馆的景德镇瓷器,时隔数百年之后,在非洲大陆南端迎来主动上门的“家人”。

“看,这就是中国,这就是景德镇。”来自景德镇的160件(套)陶瓷作品,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另一端点南非约翰内斯堡非洲博物馆和公众见面。

“加深理解和认同。”在景德镇市委书记钟志生看来,这是的新使命。

1868年,德国地理学家、柏林大学校长李希霍芬博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写下《中国——我的旅行与研究》一书,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的概念。他还命名了烧制景德镇瓷器的“高岭土”。

149年后,“感知中国·匠心冶陶”文化展走进德国柏林KPM皇家陶瓷工坊。董事长尤尔根·沃特曼感慨:每个国家的文化都有其独特性,通过交流能够增加共识并赢得友谊。

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数百件(套)景德镇生产外销瓷在国家博物馆与观众见面。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叶自成教授说,瓷展告诉我们,“一带一路”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欣赏,这种欣赏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如今,景德镇已成为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首批创始成员,与意大利法恩扎市、荷兰代尔夫特市等7个世界上主要产瓷区城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与国外23个城市达成意向友好城市关系……

曾经见证古代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的“世界商品”,正化身为“一带一路”文化使者,向世界传递“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

曾经的“航线”上,已开启新征程。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景德镇:擦亮“金字招牌” 彰显品牌力量》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景德镇:擦亮“金字招牌” 彰显品牌力量》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景德镇古代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