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瓷文化 > 导航 >

中国陶瓷文化传承与艺术创新高端论坛在京举行

中国陶瓷文化传承与艺术创新高端论坛在京举行

陶瓷文化 陶瓷艺术 中国古代瓷器文化

2021-04-04

陶瓷文化。

“弘扬陶瓷文化,推进艺术创新,正是体现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方面”,学院院长江伟辉的这一观点充分体现了中国陶瓷文化艺术发展中传承与创新两方面的重要性与平衡性。6月28日上午,“北京2014·中国陶瓷文化传承与艺术创新高端论坛”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1号馆成功举办。该活动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学院联合主办,学院北京校友会承办。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付维杰、学院院长江伟辉、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吕成龙、中央美术学院吕品昌、学院钟连生、佛山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鲍杰军、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何乾等出席了本次活动。

会议由学院北京校友会秘书长郭文佳主持。部分嘉宾就中国陶瓷文化的传承与艺术创新与来自各地陶瓷艺术工作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该论坛围绕陶瓷教育创新系统、陶瓷创意与现代生活融合以及陶瓷文化产业发展前景,陶艺生态系统等方面展开了现场互动。与会专家、学者聚焦中国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问题并达成“共识”,认为国际视野下的创新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的创新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在陶艺教育、人才培养、管理机制以及走出去向先进创意与设计的国家学习经验等方面都需要全面加强。如何把创新创意与现代人生活方式结合起来,体现中国当代社会的时代精神,如何把传统设计与高科技结合起来,给悠久璀璨的陶艺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这些都是当前中国陶瓷文化传承与艺术创新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学院院长江伟辉表示,“中国陶瓷文化传承与艺术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陶瓷文化是中国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遗产。西方最初了解中国就是从陶瓷开始,陶瓷不仅是产品,更是一种文化和科技结合的艺术结晶。从明清时期开始,现在世界上所有的博物馆都有中国的瓷器,体现了当时文化发展的顶峰,对世界影响巨大。21世纪的今天,如何在继承以前祖先创造的辉煌灿烂的陶瓷文化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体现”。

协会管理和学院教学机制应该明确提倡创新力

硬币的一面是中国陶瓷走向全世界的繁荣景象,另一面却是陶瓷界内部生态创新系统自身面临的紧迫感,尤其是陶艺界创新风向标的明星瓷都—景德镇更有发展中“忧患意识”。如何在当前找到一条“接地气”的陶瓷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之路,已成为陶艺工作者共同的“心病”。学院教授钟莲生认为,“现在陶瓷艺术发展存在分类不清晰的问题,因此概念界定非常重要。很多陶瓷作品创新的积极性不够,创新需要真正的接地气,需要强调审美的回归,同时需要提倡生态系统平衡协调的创新,现在中国陶瓷艺术发展应该牢牢把握住这个发展节点。”“中国陶瓷的创新力还没有蓄积足够的力量影响产业发展,教育与培育人才的方式有待进一步改善”,中央美术学院吕品昌教授在论坛上特别呼吁,“陶瓷有关协会的管理和学院的教学机制方面都应该大力加强,需要进一步明确提倡创新力的培育”。在回应如何“接地气”方面,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吕成龙认为,“创新并不要模仿,切勿哪个地方的陶艺产品好卖了,就一窝蜂而上,要应该发挥每个瓷区的地域特色,结合当地陶瓷的特点进行创新,比如福建德化白瓷就在雕塑方面很有优势,就应该在这方面下足功夫”。即便知道“景漂”的各类陶艺家有两万多人,佛山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负责人鲍杰军却常常面临“用人荒”的尴尬处境。他所领导的陶瓷企业经常为寻找国内优秀的陶艺家人才感到“头疼”,他发现中国的陶艺家很难把设计和生活融合起来,创造不出生活化的新产品,导致他常常不得不需要“求助”于欧洲的陶艺家。鲍杰军认为,“中国陶艺创新要增强时代感,把满足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作为一种着力点”。

中国陶瓷艺术创新需要跨界与融合

中国陶瓷艺术在世界格局中还处于弱势,艺术话语权显示不出来,“虽然无论是陶艺从业人员、出口量,还是艺术家的数量,现在中国陶艺都是世界第一,但是中国陶瓷艺术所处的地位却不容乐观,尤其是在艺术家和产品方面和欧洲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关于中国陶瓷文化的传承与艺术创新,吕品昌带来三剂“良方”:一是要重视加强传承与创新的把握,比如要有计划地展开活动,展览评审机制上需要加强管理。二是与深入研究探索如何陶瓷文化传统和当代文化结合。三多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景德镇作为陶瓷之都如今自身的发展也受到了严峻挑战,广东佛山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何乾把“景德镇”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状归结为两点,“其一是艺术和生活化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其二是很多大师的价格不透明。中国陶瓷艺术创新需要跨界与融合,何乾认为,“捷克的一家五星级宾馆餐厅空间可以把陶瓷艺术与建筑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给消费者带来完全不同的体验。现在金融、地产等传统的企业都有了新的名称,"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地产",陶瓷艺术的发展也需要跨界发展,只有提高现代人的生活品质,才能"有根",才可以带动产业发展”。

活动主办方学院是中国唯一所陶瓷高等学府,始建于1910年的中国陶业学堂,现已成为中国高层次陶瓷人才培养和陶瓷艺术文化交流、陶瓷材料创新的重要基地。建校百余年来,所培养的6万余名毕业生中,涌现出了大批蜚声海内外的艺术家、专家学者和企业精英,他们已成为企业和科研院所的领航者,为弘扬中国陶瓷文化、振兴中国陶瓷工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taoci52.com扩展阅读

广东陶瓷出口连创新高广东陶瓷出口连创新高


作为全球基建投资明显回暖的重要风向标,近期世界市场陶瓷需求有不断扩张之势。记者昨日从广州海关获悉,今年1月广东陶瓷出口同比增长37.1%,已连续3个月创历史新高,且各主要出口市场全面回暖。

据广州海关统计,今年1月广东出口陶瓷产品45.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37.1%。这是自2013年11月起,广东陶瓷月度出口值连续3个月创历史新高。而从去年10月起,广东陶瓷产品月度出口值同比也连续4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速。

数据显示,广东陶瓷对欧美等此前受次贷危机、欧债危机影响严重的市场出口已明显恢复增长。今年1月,广东陶瓷产品对美国和欧盟出口增幅均超5成,对其出口装饰用陶瓷也分别激增了1.1倍和72.4%。

新兴市场增长强劲

一些新兴市场增长十分强劲。如在中东市场,今年1月广东建筑陶瓷出口48.6亿元,增长24%。中东地区对我国装饰用陶瓷和卫浴陶瓷需求也激增,分别出口1.1亿和1.2亿元,增长3倍和8倍。在印尼市场,陶瓷需求量堪称“暴增”,今年1月广东陶瓷产品对印尼出口激增3.6倍,其中93.8%为建筑陶瓷。

总体而言,今年1月,广东陶瓷产品分别对前5大出口市场中东(17国)、东盟、非洲、美国和欧盟(28国)出口9.1亿、8.1亿、5亿、4.8亿和4.8亿元,分别增长58.5%、51.1%、36.2%、74.3%和55.9%;对上述5个市场出口合计占同期广东陶瓷出口总值的69.6%。同期,对拉丁美洲出口4.4亿元,下降5.7%。

业内人士分析,建筑陶瓷是基建等投资的重要物资,受全球经济周期影响很大。此前全球金融危机及后续冲击的影响,我国陶瓷出口受压,并接连遭遇反倾销,出口增长受明显影响。广东建筑陶瓷产量占了全球30%,出口量占全国70%。近期广东陶瓷对主要出口市场全面回暖,显示全球基建投资回暖态势日趋明显。

中国瓷器行情连创新高


二十年前花几百元就能买明代官窑的瓷器,现在一件明代青花瓷动辄上万

“决定一个收藏家身价的,不是他的个人资产、身份、学问等等,而是他拥有的藏品的价值。”一位古玩收藏者这样说。拥有一件镇宅之宝,是每一个收藏家梦寐以求的事情,而某人如何眼光独具,用一斤米的价格,买到一件稀世之宝,是收藏圈里永远津津乐道的话题。中国瓷器,这个古玩市场上的宠儿,其收藏已经越来越成为国际收藏领域的一门显学。

■“五彩鱼藻纹盖罐”创下4404万港元天价

近20年来,瓷器的升值速度和升值幅度都令人咋舌。中国收藏网主编金伯宏先生说,上世纪80年代初,花几百元就能买明代的官窑,现在,一件明代青花瓷动辄上万,很多的古董商都是靠瓷器发家的。

毫无疑问,能够保值增值也是陶瓷的一大魅力所在。据有关报道,伦敦艺术新闻报每年都会就陶瓷市场的行情指标作出评鉴,这一指标是根据“集体评价”的方法构建的,也就是每一个指标是由1975年伦敦佳士得与苏富比实际卖出的壶、瓶、香炉、碗、杯、盘等20件文物所组成,该组的每一件文物每年由拍卖会专家重新评估两次,重新评估的价格以当年每月平均的汇率换算成美元和1975年1000美元的基准作比较。从指标中可以看出,中国陶瓷行情从1975年逐年攀升,至1990年直追9000美元,成长约9倍。步入90年代后,中国陶瓷的价格在海内外典藏家的追逐下扶摇直上,迭创新高,尤其在海外拍卖市场上,明清官窑瓷器,动辄数十万、数百万,乃至上千万元。

近年来,中国古瓷在拍卖会上屡屡创出高价。1999年,在香港举行的一次拍卖会上,一只明代成化斗彩鸡缸小杯拍出2917万港元的价位。仅仅1年之后,这个价位便被刷新。2000年,在香港佳士德拍卖会上,清乾隆“粉彩花蝶纹如意耳尊”以3304.5万港元成交。同一年,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以4404.475万港元成交,创下了中国官窑瓷器交易的世界纪录。该件创下破纪录成交价的明朝古董,据悉曾是已故著名收藏家胡惠春的藏品,现存世的同类五彩鱼藻纹盖罐在国际级博物馆内和私人收藏家手中仅有两件。

■民窑身价渐涨

瓷器的发明源自陶器,即原始青瓷。到两汉时,我国瓷器工艺进入成熟阶段,到晋代才第一次在中国文字史上出现“瓷”字。瓷器的生产在唐代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宋代是中国制瓷工艺的巅峰时期,举世闻名的五大名窑汝、哥、官、钧、定便产生于这个时期,到元代出现青花釉里红,明清彩瓷在青花瓷盛行的同时有了新的发展,清代彩瓷还发展出了粉彩、珐琅彩、各种颜色釉等。专家介绍,元代以前的瓷器,称为古瓷。有关专家认为,就稀有度、历史价值、文物价值等各方面来看,宋瓷显然要超过明清瓷器。但目前明清瓷器由于受国际市场影响等原因,价格普遍高于宋瓷5至10倍。

瓷器作为收藏热门,真品在市场上已经不易见到,即使见到也都价格不菲。金伯宏先生认为,近年来,民窑(即民间大众为满足生活需要而烧制的瓷器)开始逐渐为一些藏家所青睐。他认为,乾隆以前的民窑比较具有收藏价值,且由于目前价位不高,尚具有一定的升值空间。

饶平首季陶瓷出口总额创新高


饶平县致力拓宽外贸出口渠道,搞活出口创收,使外贸出口呈逐月上升的发展态势。据海关数字统计,今年首季,全县出口总额3754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2%,其中一般贸易出口2594万美元,比增23%,创历年出口新高。

饶平县始终坚持以“亲商、重商、安商、富商”为宗旨,切实加强重点出口企业的跟踪和管理,加强扶持引导,县党政领导经常深入企业倾听意见,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及时解决一些影响企业生产问题。县投资服务中心、县外经贸局主动与海关、检验检疫、工商、税务、银行等有关部门沟通,加强招商引资跟踪协调服务,促进外贸企业加大投入、增资扩产,逐步形成企业集团效应、产业聚集效应。今年首季,全县仅“三资”企业出口达2067万美元,比增23%;台资企业出口值1733万美元,占全县“三资”企业83.9%,比增39%.陶瓷是饶平县的支柱产业,全县拥有陶瓷企业286家。该县认真实施外向带动战略,拓宽渠道,目前陶瓷产品已远销中东、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52家上规模陶瓷企业年销售总值9亿多元,出口额1.5亿多美元,仅今年首季陶瓷出口额就达1318万美元。

县外经贸部门还加大对一般贸易出口扶持力度,千方百计筹措出口扶持周转金,及时为外贸企业争取贷款指标,今年已为10家企业申报中小企业资金拨付项目,还帮助5家外贸企业办理自营进出口经营权等业务。

遭遇“围剿” 11月南海陶瓷出口创新高


今年以来,泰国、欧盟、韩国等多个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使得南海陶企遭受重创。在腹背受敌,遭遇“围剿”的情况下,印度出口却连年倍增,跃为第一大出口市场。

近日,南海海关公布今年1-11月南海陶企出口数据。今年1-11月,南海区陶瓷出口2.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5.4%,11月出口值创历史新高,出口3394万美元,同比增长23.2%,环比10月增长23.4%。

南海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南海出口陶瓷九成以上为建筑陶瓷。今年南海陶企对欧盟出口大幅下降,东盟等市场增长缓慢,对印度出口却连年倍增,跃为第一大出口市场。

今年1-11月,南海区对印度出口陶瓷5046万美元,继去年同期增长2.4倍的基础上继续增长1倍,超过沙特阿拉伯、东盟和拉丁美洲成为南海区陶瓷第一大出口市场。同期,对沙特阿拉伯出口4101万美元,下降3.1%;对东盟出口3758万美元,增长6.8%。此外,对欧盟出口大幅下降,出口937.2万美元,下降36.4%。

作为南海陶企出口印度的主要生产企业,广东蒙娜丽莎新型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张旗康表示,虽然由于国家对房地产进行严厉调控、国外反倾销频频上演,其公司今年的销售额和利润都创历史新高,只是增长速度放缓。印度陶瓷反倾销,蒙娜丽莎公司是三家通过积极应诉获得零关税的其中一家,今年该公司印度市场份额增长了150%。“反倾销对于有品牌、有网络基础、有市场需求的企业也是一个契机。”

对此,南海海关建议陶企应“立足内需”,国内外双线发展分散风险。该负责人认为,近年来,我国保障房建设工作在密锣紧鼓中不断推进,陶瓷行业大有作为。此外中央文件提出“建材下乡”,鼓励农民依法依规建设自用住房,尽管实质性的补贴政策并未出台,但农村建材市场这块“蛋糕”依然值得期待。

潮州陶瓷博览会将在京举行展示“中国瓷都”魅力


为传播陶瓷文化,让人们进一步了解陶瓷、认识陶瓷,进一步发挥“中国瓷都”的品牌效应,提高潮州陶瓷知名度,加强陶瓷业界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向世界陶瓷强国迈进,广东省潮州市人民政府将于6月16日至19日在我国首都北京展览馆举办中国瓷都——广东潮州陶瓷(北京)博览会,集中展示我国著名陶瓷产区、最近荣获“中国瓷都”大品牌的广东省潮州市陶瓷业的总体风貌和整体水平。

据潮州市市委书记江泓介绍,这次陶瓷博览会具有规模大、门类全、水平高等特点,是国内举办的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专业展会。博览会租用北京展览馆1号、2号、11号三个展厅,展厅总面积共8790平方米,设标准展位398个左右,分别设立4个展区:即精品展示区、工艺陶瓷展区、日用陶瓷展区、卫生洁具展区。

由于潮州是全国陶瓷门类最齐全的产区,所以这次博览会具有门类全的特点。不仅展示在中国陶瓷之林一枝独秀的工艺美术瓷,还展示日用瓷、卫生洁具、仿古陶瓷、圣诞瓷、电子陶瓷等门类系列产品。参加此次博览会展示的既有反映瓷都悠久的陶瓷历史文化的珍贵文物,又有当前畅销国内外市场的名优新特产品,还有国家级、省级大师名作和历年来获奖精品。其中:有上世纪70年代由邓小平同志赠送给朝鲜领导人金日成的国礼“友谊通花瓶”,有陈列于人民大会堂的1.2米高的“春色瓷花蓝”;有获国际博览会金奖的“剑兰通花瓶”、“白玉通花瓶”等;有获得“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美誉的“清明上河图”、“红釉大鱼缸”、“五百罗汉图”等多项陶瓷精品。

潮州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是我国的古瓷都和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潮州目前是全国最大的陶瓷产区之一,去年销售额116.8亿元,预计今年销售额可达150多亿元;潮州也是全国陶瓷出口最大的地区,去年出口额达6.43亿美元,居全国各陶瓷产区之首。今年4月12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正式授予潮州市“中国瓷都”荣誉称号。()

中国美协景德镇创作中心签约仪式在京举行


10月30日上午,中国美术家协会景德镇名坊园创作中心签约仪式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会议室举行。出席签约仪式的领导有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出席活动,市昌南新区党工委、城投集团党委参加了签约仪式,仪式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马锋辉主持。

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在签约仪式上指出,国务院于今年7月正式批复设立“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这些都对景德镇发展艺美产业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古镇复兴,瓷都重振就在当下。近年来在景德镇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景德镇的环境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得到了外界的一致好评,为中国美协景德镇创作中心落户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此次签约落户景德镇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的落实,有益于助力景德镇的转型发展。党的十九大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发展和加强美术创作中心(写生基地)工作是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希望景德镇创作中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执行协议和相关管理条例,严格要求相关从业的工作人员,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和运营能力。中国美术家协会将与省美协一起大力支持创作中心开展多种形式的写生、创作交流活动。让我们齐心协力,携手共进,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取得更好成效,为推进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据市昌南新区党工委介绍,中国美术家协会景德镇创作中心能落户昌南新区名坊园,体现了作为艺术美术“领头雁”的独有使命情怀与责任担当,更是对昌南新区名坊园的认可。我们将视中国美协创作中心“落户”为“恩宠”,把“落户”当鞭策,化“落户”为机遇,在江西省美协的指导下,严格按协议精神履行职责,尊重和服从中国美协的管理,维护中国美协的声誉;加强中心各方面配套建设与服务,创新服务的内容与形式,为中心健康成长、功能发挥提供坚强的保障,并以中心落户运营为历史性契机,进一步更新观念、拓宽视野,培养核心产业、再创新辉煌。

仪式现场,还介绍了中国美协景德镇创作中心的考察情况,按照中国美术家协会关于创建创作中心(写生基地)的管理条例,会员工作处组织专家对景德镇创作中心进行实地考察,经过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会议研究,决定在景德镇昌南新区的名坊园设立中国美术家协会景德镇创作中心。

艺术在传承与创新中前进


讯:千年的辉煌,给景德镇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文化精神财富,也煅铸了文化精神。传承和弘扬艺术文化,是瓷都广大市民颇为关注的话题。

发展陶瓷艺术必须做好传承

景德镇的陶瓷艺术拥有深厚的根基。近代的“珠山八友”开一代新风,对后世的陶瓷艺术带来深远的影响。全国唯一一所陶瓷综合类大学设立于景德镇,更为景德镇乃至全国的陶瓷行业培养了大批陶瓷美术人才。

景德镇的陶瓷文化传统和浓郁的艺术氛围,催生了大量的草根陶瓷艺人,不少陶瓷艺术大师就是在这种耳濡目染、家族相传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如今,艺术大师队伍庞大,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就有二十余人,还有众多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和学院教授,上千名具有高级职称的陶瓷艺术专业人才,以及近万名陶瓷艺术专业工作者。同时,景德镇的陶瓷艺术研究力量也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分别设有部级、省级、市级的陶瓷研究所,大型的画院、研究院也有数家,大街小巷遍布艺术家的工作室,整个瓷都形成了极具活力的陶瓷艺术研究和创作氛围。

在景德镇学院艺术系教授程云看来,正是因为拥有陶瓷艺术人才的巨大优势,才保持了景德镇艺术陶瓷难以撼动的霸主地位。近年来,随着国家繁荣和发展文化战略的实施,景德镇市政府加大了以陶瓷艺术为主的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艺术陶瓷更是如鱼得水、扶摇直上。在政府引导和众多艺术家的运筹和领衔下,如今景德镇的艺术陶瓷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陶艺佳作层出不穷。

程云说,艺术是一种地域性的文化,陶瓷是景德镇人的根,也是景德镇地域文化的主要特征。景德镇要发展,就必须发展陶瓷文化,我们要抓住当前国家推进文化发展的机遇,全力发展我们的陶瓷艺术。而要发展陶瓷文化,首先就必须搞好陶瓷艺术的传承。

搞好传承同时更需要创新

景德镇的陶瓷艺术之所以一千多年来,一直保持如此旺盛的生命力,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它始终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景德镇最有名的四大名瓷青花、粉彩、玲珑瓷和颜色釉,都是从无到有,从前人传承下来的工艺基础上创新而来的。

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江振声认为,我们要做好艺术的传承,首先要传承的就是那些老艺术家优良的品质和精神。对于先辈,我们要心存敬畏和感恩。对于陶瓷艺术,我们要满怀诗意去传承创新。

江振声说,诗人都很有情趣,很有激情,作为陶瓷艺术工作者,也需要像诗人一样,对自己爱好的艺术,始终充满激情,这样,才有推陈出新的动力。在创作陶瓷作品时,他不求广,但求精,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触动他人的心扉。

青年陶艺家王烛明从家乡都昌来到景德镇拜师学习陶瓷绘画。十几年的求学经历,让他深深懂得,在景德镇,要想在陶瓷艺术上有所创新,首先要做的就是博采众家之情,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如果一个艺术家没有自己的艺术语言,创新就无从谈起。

王烛明说,作为一个后辈,在景德镇这块充满艺术气息的土壤里,还有很多营养值得自己去汲取。他建议那些与其一样喜欢陶瓷艺术的青年人,在向前辈学习的同时,也尽可能地多出去走走,这样,既可以丰富自己的阅历,也能开拓自己的视野。另外,学艺者要耐得住寂寞,真正沉下心来搞创作,争取创作出富有自己艺术语言的作品。如果大家都一味去逢迎市场,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就不可能迎来发展。只有坚持在搞好传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景德镇的陶瓷艺术才会更加辉煌。

多元创新陶瓷艺术的传承


期的陶艺专题“冷门不冷,陶瓷艺术的复苏”中,从事陶艺教育的艺术工作者与我们分享了手工业的潜力,以及要培养审美、格调、动手能力并存的优秀陶艺人才。

随着陶艺市场近两年的开放和发展,越来越多各个领域的社会人士开始关注陶瓷这门艺术学科,其中不乏传统、当代艺术家及各行业设计师选择陶瓷这种材料作为创作语言,创造出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这期,本报记者采访了在陶艺创作中颇有建树的工艺美术家尹根有、设计师潘剑锋及水墨画家叶建新,让大家了解不同的艺术形态和陶瓷艺术相结合,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尹根有是陶瓷文化品牌“古婺窑火”的设计者,他以“艺术生活化”的理念开发各种陶瓷产品,尹根有认为目前的陶艺市场比较混乱,缺乏原创力及品牌概念。潘剑锋是视觉设计师及跨界艺术家,多年致力于中国前沿的本土当代艺术研究和设计实践,在他的作品中多次选用陶瓷工艺进行创作、策展,对陶瓷艺术有着独到的理解。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叶建新将中国画的水墨笔韵和陶瓷的工艺美感相结合,用水墨和陶瓷两条腿走路,取长补短、互相扶持。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中国陶瓷文化传承与艺术创新高端论坛在京举行》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中国陶瓷文化传承与艺术创新高端论坛在京举行》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