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发展 > 导航 >

陶瓷企业要发展 科学技术才是坚强后盾

陶瓷企业要发展 科学技术才是坚强后盾

古代瓷器发展 陶瓷艺术 陶瓷文化

2021-04-04

古代瓷器发展。

这个崇尚科技的年代,什么东西跟科技挂上边就显得高大上,但是科技仅仅也只是依托技术创新的一个层面,陶瓷企业的发展、竞争自然不能与科技背道而驰,同时企业还得树立全局的创新概念,不管是人才培养、营销渠道都应该跟紧时代的步骤,自主创新赢未来。

陶瓷企业发展需借助科技力量

陶瓷行业如何保持健康发展,必须得从陶瓷市场的源头加以控制,瞄准高端市场渐成企业的发展策略,加强生产企业自身行为的自律,从原料到生产工艺严格把控,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同时还要看是不是环保。通过努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加大自主创新,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陶瓷行业在经历了快速的发展滞后,从2014年开始进入了比较平稳的过渡期,发展的比较的缓慢,加上环保对行业发展的需求越来越高,陶瓷企业在拼尽力气变革的时候,应该以创新为企业发展的源泉,建立自我的核心价值体系,用核心铸就未来。

在陶瓷生产中,在生产工艺技术方面,当前世界上普遍使用的陶瓷企业都基本跟上,从机械装备来看,世界上已有的中国基本也都有,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激烈的竞争中,建筑陶瓷工业必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发展,陶瓷必定进入现代化工业的行列,其学术水平、技术工艺水平、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等不断地在动态中得到发展和提高,人们将不断提高意识,以更全面的眼光来审视建筑企业技术装备的创新。

要不断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陶瓷企业的经营观念影响和制约着陶瓷企业的经营行为及发展方向,陶瓷企业要实施创新,企业的技术创新要普及全体员工,必须首先深刻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明确在知识经济时代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陶瓷企业要想在市场上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一是要加强产品研发,强化陶瓷造型设计的艺术创新及特种陶瓷创新意识,使陶瓷技术开发、陶瓷艺术创新与特种陶瓷创新三者相连接,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二是要加快技术创新,制定陶瓷科技发展战略及规划,建立陶瓷技术开发中心,引进先进技术与装备,加强陶瓷原料配方研究,改进烧成技术;三是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大力开发新型多功能陶瓷,优化陶瓷产业结构。

taoci52.com精选阅读

古瓷鉴定新招:传统鉴定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


一、传统鉴定文物的方法利与弊:

在长期的实践中,鉴中国古陶瓷的传统方法,基本具备了一定的系统性、规律性和科学性,同时,也存在失误。

1、有利因素:近百年来,人们通常是以传统的“目鉴”来判定中国古陶瓷的历史、年代和窑口。这是一种最简便、最经济而行之有效的排比鉴定方法。是鉴定者通过对中国古陶瓷的造型、胎体、款识、釉面、烧造方法等进行仔细观察后,对古陶瓷的装烧方法所遗留的历史痕迹进行分类比较,对古陶瓷的彩绘用料及装饰方法进行技术性分析,对彩绘图案纹饰进行艺术性对比研究,经过对古代文献资料的验证考据,考察中国古陶瓷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社会生活状况以及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倾向,结合各类考古出土资料,而做出的鉴定结论。这种传统的鉴定方法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步,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不断吸收现代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广泛运用于鉴定实践中。人们在鉴定过程中,经大脑积累和辩别,成为具有可行性的鉴定方法,无疑形成一定的系统性、规律性和科学性。

2、不利因素:由于各个鉴定者对中国古陶瓷的鉴定水平高低不一的差异,在鉴定某件器物时,会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在需要作出某件器物结论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些误差,有时甚至会出现较大的分歧意见。这是传统鉴定方法受鉴定者主观意识局限所造成的客观事实。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件器物,经多个专家鉴定,竟然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到底听谁的,往往是谁的权威大、头衔高就听谁的,那么,就必然影响到文物的价格、定级等诸多方面。假如大专家“掉眼”,那么,这件文物就会受到不公的待遇。

二、“高仿古瓷”向传统鉴定方法挑战:

自宋代以后陶瓷仿古之风盛行。仿古的目的有些是出于尊古法祖,有些出于当时各社会各阶层的个人喜好,有些是出于商家牟利。其历史背景十分复杂,给中国古陶瓷鉴定带来一定的难度。如宋代“五大名窑”的制品,后世历朝都有仿制。明代中期开始仿官窑瓷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仿前朝历代名窑名瓷更是成为风气。但古代的仿制品(俗称“旧仿”)在时代特征或器型特点等方面较明确而具体,只要认真观察,总有蛛丝马迹可寻。清代仿品有的还落有年款,就更易于辨识。近20多年来,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高科技手段的介入,现代仿古瓷品种丰富,数量巨大,给古陶瓷鉴定带来新的鉴定难度。由于仿制者水平高低不一,现代仿古陶瓷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

1、一般的仿制瓷器。从造型、胎釉、纹饰图案等方面随心所欲,生搬硬造,粗俗蠢笨,稍有古陶瓷鉴定知识,即可一目了然,俗称“一眼假”,此类仿古瓷比较容易辩识。

2、较高水平的仿制瓷器。以资料照片甚至真品实物为蓝本,其造型、胎釉、纹饰较精致,是为有本之作。但造型、胎釉、纹饰细微之处总有一些差异和破绽可寻。如有些器物造型准确,但采用的是灌浆铸坯或模制坯,再以手工修坯而成,器物手感非轻即重,胎体上接痕生硬做作;纹饰图案为照本临摩,线条生涩迟疑,纹饰缺少灵气,整体器物给人以似曾相识,似是而非,有形无神的感觉。

3、现代仿制品中的精心之作。具有较高的水准,令人难以辩识。这种“高仿品”主要选择经济价值高,其主要品种有明代官窑青花瓷器、明代官窑彩釉瓷器、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官窑青花瓷器、青花釉里红瓷器、清三代单色釉瓷器(包括胭脂红、柠檬黄釉)和珐琅彩瓷器。这种“高仿品”数量较少。

现代“高仿古瓷”的胎体,以实物为母本,以模制和手工拉坯成形。对瓷器烧造过程中产生的收缩率经过多次实践,进行适度的加工,器物造型准确自然,其成品的重量差异与真品微乎其微。釉面采用传统釉料配方。对各种釉料配制和烧造温度进行数十次甚至数百次的调试,再以同时期的瓷片实物标本进行对比,在视觉效果和质感上已很难区分。纹饰图案则采用照相复印的方法,由具有熟练技艺的工艺师进行手工摹画,线条比较准确生动。青花瓷器采用的青花料,据说也是采用传统的矿物钴料和现代料化学合成,青花发色深浅浓淡间杂有星星点点的黑褐色结晶,颇具古代青花瓷的特征。这种“高仿品”有些已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

当然,从纯艺术品鉴赏的角度来讲,达到此种境界的“高仿古瓷”已属凤毛麟角,其中凝聚着制作者的心血,也不失为艺术精品,堪称“当今官窑瓷器”。但它们与蕴含着悠久历史信息的真正古代瓷器来比,“高仿古瓷”毕竟是现代艺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其内在的历史、艺术价值又怎能与原汁原味的古代陶瓷制品相提并论呢。

面对极为稀少又客观存在的“高仿古瓷”,依靠传统的鉴定方法,常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人主观意识往往对鉴定结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同一件器物,经不同的鉴定者鉴定,有时竟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论。面对这种状况,古陶瓷鉴定的标准和依据又在哪里呢?目前,传统鉴定方法的准确性、客观性、可信度常常受到社会的质疑,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三、现代科技测试在古陶瓷研究工作中已取得成果和存在的不足:

1、现代科技测试已取得的成果。对中国古陶瓷的某些窑口,某些品种进行胎釉化学成份的科技测试工作。如浙江宁绍地区的早期青瓷;唐五代时期浙江慈溪上林湖窑址的青瓷;北宋至元代龙泉窑青瓷;元代景德镇湖田窑青花瓷器;明代景德镇永乐、宣德 “御窑厂”遗址出土的部分青花瓷器等。这些科技测试数据,已充分运用在古陶瓷研究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2、由于中国古陶瓷生产历史的延续性,窑口众多的地域广泛性以及历朝历代众多窑口瓷器生产技术的交流类同性,使中国古陶瓷具有背景错综复杂的特殊性,因此,在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中国古陶瓷进行测试研究的同时,在年代和窑口的鉴定方面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尚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

3、有关测定古陶瓷年代的热释光法,在测试古代陶器的年代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上海博物馆科技研究室对中国古代陶器进行了数万例的测试实践,掌握了大量的科技数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中国古代陶器的年代测试数据可控制在正负50年左右。相对具有数千年发展历史,距今有四、五千年的古代陶器来讲,采用热释光法测定它的相对年代其误差在正负50年,是可以接受的。但用这种方法来测试东汉以来的中国古代瓷器,其准确性和可信度就大可质疑了。特别是元、明、清古瓷器,正负50年的误差,就意味着相对年代的混淆不清。因此,用释热光技术测定年代,在古陶瓷鉴定的实践活动中,是有较大局限性的。

4、近几年在古陶瓷科技测试方法中,有些专家提出可利用古陶瓷的微量元素分析,作为它的“指纹”特征来确定其身份,以确定其窑口(产地)。但这种(古陶瓷指纹鉴定法)做法目前仍未有实质性的进展。

四、传统鉴定方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利用考古发掘的标准器,以求鉴定准确:

1、建立一个“古陶瓷标本资料库”。

作为对中国古陶瓷开展多方面科技测试、分析、研究的“样品库”。对进入“古陶瓷标本资料库”的样本,最好是选用古陶瓷窑址出土的资料标本和有考古地层关系的出土资料标本,这两种标本本身已具备了一定的科研条件。一种是可以确认某种古陶瓷的出生地和相对年代;另一种则反映了某种古陶瓷在某个相对年代的流传范围,它们本身含有较多的社会科学信息。

2、标准古窑址出土的资料标本。

窑址标本可提供准确的产地信息和相对年代信息。因为某一窑址它的地域范围是明确的,它的烧造历史虽然有一定的时间跨度,但相对来讲这种时间跨度是有据可考的。特别是经过科学考古发掘的古瓷窑址,它的地层关系所反映的时间跨度,作为一个相对时间来说,更缩小了年代跨度的误差。更何况有些古陶瓷窑址发掘品中又曾发现有绝对纪年的标本资料。这种带有绝对纪年的标本资料,本身就是“标准器”。对它进行多种方法的科技测试,得出的各种数据,即可作为某个窑口、某个品种、某个年代的坐标基准点,收入“中国古陶瓷科技测试数据库”,用它作为一个参照标尺,对其他同地层、同品种的资料标本的科技测试数据进行校正。

3、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对古陶瓷进行科学测试,还要建立一套完整系统和互相验证的方法。通过对现行的各种测试方法和手段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类和对比,并从中筛选出最具代表性、可信度的方法。

古陶瓷是“火与土”的艺术结晶。在中国古陶瓷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各地区各窑场都在因地制宜,取土烧窑。由于历代古陶瓷制作技术和相互传播与相互影响,更由于当时市场需求而引起的不同窑口之间,某些品种之间的相互仿烧,使同一时代、同一时期在较大区域,众多窑场生产的产品表现出许多共同特征(器物造型、釉色、纹饰、烧造工艺等方面),我们称之为“时代特征”。但具体到某个地区、某个窑场则很难从外观上进行具体区分。经过数十年的研究探讨,八十年代初中国古陶瓷研究界的老一辈专家、学者在实践、考察、研究的基础上,将它们分为“某某窑系”,从庞杂的古陶瓷品种中理出了头绪,划出了一定的时空范围。在当时这种区分,无疑为古陶瓷的宏观研究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具有指导性意义,也为中国古陶瓷的微观研究奠定了基础。只是由于当时的微观研究手段尚不具备,无法使这项研究工作继续深入地进行下去。但是这种努力和探索并没有停止。今天在已具备了微观手段和条件的情况下,人们对古陶瓷研究的要求也更具体、更明确。

品牌背后 强大的技术和质量才是保障


众所周知,陶瓷行业的进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上游的陶瓷装备和陶瓷化工领域。上游企业一项重大技术突破,很有可能让整个行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因此,每年的工业展,都会吸引大批瓷砖制造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前往观展,看看有哪些新设备可以引进、哪些新材料可以利用、哪些新工艺可以改进。

品牌经营需要强大的技术和质量保障

长期以来,行业内对品牌的关注,远胜于对创新技术和产品质量的关注。浮躁的市场环境中,策划受重视,广告满天飞,家家都想着一鸣惊人,成为行业的黑马,然后快速整合市场资源,做大企业规模。然而,大家却忘记了品牌背后的基础,需要强大的技术力量和过硬的质量保障,需要每一位陶瓷人沉下心来,发扬工匠精神,在某一领域数十年如一日地钻研与突破。

整个社会、整个行业,似乎早已失去了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孤独与寂寞,都想着一夜暴富,快速成功。在这样的环境中,品牌、营销、策划、广告等被推向了极度繁荣的境地,无论是企业经营者还是协会、媒体、行业大咖,大家平日谈论最多的,多是品牌、渠道、销售业绩。反观那些技术人员、研发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却显得有点落寞与孤单。

中兴缺芯和联想“贸工技”战略引发的危机,终于使国人明白,没有核心技术,没有质量支撑,再强大的品牌、再强大的渠道,都如同建立在沙滩上的高楼,稍有风吹草动,便轰然倒坍。

如果要对企业发展的权重进行一个排序,技术、质量、科技、创新,永远都应该排在品牌的前面,没有了技术,没有了质量,品牌其实就是个壳,什么都不是。然而,残酷的现实却告诉我们,有太多的企业在品牌建设领域的投资力度和热情远超对技术创新和质量改进的投入。

成为了“世界工厂”,也成了低质低价的代名词

建陶行业规模多年雄居全球第一,实际上却是大而不强。在装备领域,虽然我们早已实现了所有装备的国产化,而且形成了庞大的产业规模,但大部分关键设备的核心技术,包括零配件,基本上来自于国外;在材料领域,最新的色料、墨水等功能性材料,同样大部分来自于国外,同类材料国产与进口仍然存在着质的差异;在瓷砖生产领域,原创设计、智能化与世界一流水平相比,也存在不小的差距。

假设有一天,国外供应商不卖给我们核心零配件,我们的压机、窑炉、喷墨打印机等关键设备可能要趴窝。因此,真正的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别人的手里。

从质量管理的角度来讲,中国早已获得“世界工厂”的称号,但中国制造却沦为低质低价的代名词。多年来,企业一味地追求大规模、低成本,使我们放弃了对质量的严格要求,工匠精神的口号虽然喊得震天响,可一旦涉及到生产成本,许多企业还是会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毕竟更低的价格,能够争取到更多的市场份额。

长此以往,企业经营的重心,同样转移到了价格竞争上来。甚至于认为,有了渠道、有了销量,自然就有了品牌。长此以往,企业的经营导向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市场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由此导致产品质量长期裹步不前。

陶瓷企业要灵活应对反倾销


近日,韩国对中国瓷砖反倾销案已经作出初裁,并公布了9家可享受单独税率的中国企业名单,及所征收的况率。最低的鹰牌征收8.81%,最高的金百陶征收27.92%。

与此同时,韩方还表示,对提起应诉的企业将加征收27.29%的平均况率,对不寄送问卷的抽查企业及未提起应诉的企业初步裁定加征37.4%的惩罚性关税,并在三个月后作出最终裁决。

面对反倾销,企业应引起高度重视。一方面要积极了解相关的法律程序,并请教国际律师,按照国际反倾销条例的要求准备应诉材料;另一方面,那些出口价格远远高于生产成本的企业也不能掉以轻心,除了做好接受调查的准备外,还可通过相关途径申请单独税率,一旦反倾销成立,可避免全军覆没的危险。

反倾销的最后税率是接受调查企业的加权平均税率,反倾销的程度越重、企业越多,最后需接受的惩罚性关税也越高,因此,即使是反倾销成立,企业也不能放弃,而应积极争取最低的税率。

应对反倾销,是对我国陶瓷业市场化的一种考验,也是对陶瓷企业的内部管理和运作模式按照国际惯例进行检验和调整的一个过程同时还是提高和推动陶瓷企业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的一种动力。按照国际贸易的规则,建立科学、完善、真实的财务制度,这对于我国陶瓷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按受反倾销调查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多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充分利用自己的权利积极应诉非常重要。

中国陶瓷技术装备的发展模式


陶瓷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机械与装备)是一对传统合作伙伴。这是为中国传统陶瓷发展过程所证明的。二十多年前,机械与设备落后,陶瓷制品生产也上不来,即便现在装备上来了,没有陶瓷生产的拉动,装备也上不来。就算生产与装备都上来了,还是需要相互补助,工艺与装备也才算能达到完善。二十多年前,中国陶瓷装备刚起步的年代,我便提出,纵观世界陶瓷业,凡是陶瓷生产发达的国家,也是陶瓷装备发达的国家,而且又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德、意、日、英均如此。那个时候的这些企业,也已经预见到发展传统产业,要达到较高的水平,需要有经济的支持、科学技术的支持。

中国陶瓷装备起步时底子是很薄的。几乎没有一间像样的陶机厂;2.5吨的球磨机算大的了,现在普遍使用的大型原料加工装备、滚压机、等静压机、全自动压砖机、辊道窑、自动施釉线、抛光磨边机等等全部是后来开发的;机械与设备是分开的,干燥器、窑炉算设备,球磨机、成形机算机械,因为那时候没有联成生产线。

这些年的中国陶瓷装备业发展可概括为如下几个特点:①体制变了,现在的陶企全是民营的,数量由原来的十多家增至大大小小几十家、上百家;②在竞争中求生存,大浪淘沙,形成了当代的中国陶瓷装备业大、中、小并存格局,各得其所,既竞争又合作又互补;③走现代科技自主开发之路,尽可能的将现代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应用服务于传统产业;④装备业从机修到行业到产业化已达到相当成熟的地步,每年的办展、论坛、行业组织、进出口等都有了;⑤多元化发展,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已向能源装备、深加工业、跨行业方向发展,立足于装备制造业这个更高的层次上;⑥不涉足陶瓷制品业,几乎没有一个装备企业办陶瓷厂的。为什么?让人费思量,留待人们去评说。

装备业与陶瓷制品业的发展道路不相同,也不能相同,但装备业一举成为世界强者,是应受到尊重并从中得到启迪的。我以为,中国的陶瓷制品业应向装备业学习、借鉴。

印花喷墨技术与陶瓷艺术的发展


在我国陶瓷艺术的发展是与技术还有产业化有着一定的密切联系的,市场当中对于艺术产品的选择上越来越严格,无论是从风格还是煅烧工艺上,都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具有收藏价值以及鉴赏价值的艺术品,这样在文化领域当中也是起到社会推动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陶瓷产品的研制过程在外观的花色技术上多是采用平网印花和圆网印花的特殊工艺,在做选择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大量的煅烧技术,而且在制作的过程当中应该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随着市场的饱和度的出现,在竞争方面也遇到了很大的瓶颈,因此在印花技术上的推动可以改善陶瓷艺术这一个领域的向前发展,尤其是改善这种呆板的传统工艺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确保一定的印花技术以及相应的花色改革的,尤其是在陶瓷产品的外观上的技术突破,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这样印花喷墨技术的出现可以让花色变得圆润一些,而且在生产的过程当中,提升了生产速度,节省了人力和成本,在目前陶瓷产品的竞争局面的情况下,这一个技术的出现缓解了比较紧张的市场变化动态!

另外对于印花喷墨技术来说,它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让陶瓷行业发展得到真正的益处,这也是技术革命的一个明显的标准,在传统的花色上画上了永久的句号,同时也可以提升印刷技术上的市场需求,可谓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发展才是硬道理” 法诺亚陶瓷成立五周年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公的一句至理名言。在法诺亚陶瓷有限公司营销中心贴着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图,地图的上方则张裱着邓公这句名言。战争年代行军打仗,地图是将帅们的必用之物,和平年代,地图同样能派上不小的用场,有道是商场如战场,在营销中心挂上一幅硕大的地图,颇有“战味”,那上面的标识也同样能显示企业销售网点的不断增加,从这幅地图上可看出法诺亚陶瓷的发展轨迹。五年前的七月一日,法诺亚陶瓷诞生,销售范围局限于东南沿海,其后一年一步地向前发展,销售网点也从东南沿海渐渐向全国乃至全球的大中城市遍布。在生产成本日益增高、经营环境日见严峻的陶瓷行业,法诺亚陶瓷却能持续五年地向前不断发展,且发展势头日趋强劲,凭的是什么呢?

首先是产品的不断创新。法诺亚陶瓷紧紧抓住瓷片时装化这一特点,牢牢把握市场之脉搏,在瓷片的质量、花色、规格等方面不断创新,月月推出新产品。一是规格的不断变化,法诺亚瓷片的规格从最初的100×100的单一化发展到200×200(mm)、200×300(mm)等多样化;二是花色的创新,新颖而独特的花色可以说是法诺陶瓷的最主要魅力之一,花色之于瓷片,好比款式之于时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法诺亚研发人员、设计师们秉承“瓷片时尚化”之理念,紧紧抓住现代人追求生活的多彩、个性的张扬等心理,不断研发出适合市场需求的瓷片花色,使贴上法诺亚瓷片的墙壁、由法诺亚瓷片构筑的空间,不再单调、不再寂寞,而是缤纷多彩、充满灵性;三是设计的创新,法诺亚系列产品,单件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按照法诺亚为用户设计的方案,由法诺亚陶瓷组合起来的立体空间,便显现出其独特之魅力,无论是厨房还是卫生间,经法诺亚产品装饰后,便产生一种性灵之感,流淌着温馨之韵味,整个空间充溢着浓郁的艺术氛围。“随着陶瓷市场的不断变化,我们所打造的陶瓷艺术空间也在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的需要。”法诺亚陶瓷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其次是法诺亚陶瓷的品牌意识强。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谁拥有了她谁就将获胜,其实法诺亚在注重产品品种、式样创新的同时,同样注重品牌之营销,法诺亚人在卖产品的同时,也卖出了法诺亚的服务、法诺亚的文化、法诺亚的艺术,在此过程中法诺亚品牌之附加值也得以彰显,法诺亚在行业界、消费者中的知名度、美誉度的日益提高也就是水到渠成之事了。

追求产品艺术化、极力打造陶瓷艺术空间的法诺亚,凭藉的是深厚的企业文化底蕴、高品质的产品和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加上对信息资源、经营管理、商品流动、售后服务等系统进行长期有效的监督与跟进,法诺亚陶瓷正成为佛山乃至全国陶业一颗闪耀的明珠。据悉,正处于发展巅峰期的法诺亚陶瓷,在公司成立五周年志庆后又将有大动作:拥有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新展厅即将动工。而企业的日益发展自然又带动了对人才的需求,该企业正在广开门路招贤纳士、招兵买马。

清远要赶陶瓷企业往高处走


18日上午,清远市市委书记葛长伟,市委常委、秘书长、统战部部长刘汉球,在清城区有关领导的陪同下,来到位于清城区源潭镇的数家陶瓷企业实地调研。调研期间,葛长伟鼓励各家企业要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来降低污染,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使企业在转型升级中继续为地方经济作出贡献。

当天,葛长伟一行先后参观了家美、宏威、东鹏、蒙娜丽莎等陶瓷公司,深入生产车间、研发中心、污水处理厂等地开展调研。据了解,源潭陶瓷城位于清佛一级公路源潭段两旁,规划建设陶瓷生产线150条,目前已建成陶瓷企业13家,投产的生产线91条,拥有东鹏、南方卫浴、家美、宏威和蒙娜丽莎5个国家著名商标和天弼、欧雅2个省级著名商标。

在家美陶瓷公司,葛长伟一行参观了位于公司内的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清远分馆,对该公司研发设计的文化陶瓷高度赞赏,并建议公司研发更多的适合中式建筑风格的陶瓷产品。在东鹏陶瓷公司,当了解到该公司将有4条国内最先进的全自动生产线于明年3月投产时,葛长伟鼓励其抢抓该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遇,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不断研发出既环保又具有高尖技术含量的新产品,继续保持陶瓷行业的龙头地位,带动更多的陶瓷企业转型升级。调研过程中,面对不少企业提出清远市委市政府是否要把陶瓷企业赶走的忧虑,葛长伟风趣地回答:“我们不是要赶你们走,而是要赶你们往高处走。”他进一步强调,世界上只有落后的技术,没有落后的产业。通过技术创新,传统的陶瓷产业也可以往高端产业发展。清城区自2008年后不再引进陶瓷企业,重点放在完善已落户企业的增资扩产和转型升级上,正是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陶瓷行业环保治理的决心与鼓励陶瓷行业资源整合、自主创新的信心。对于该市陶瓷行业的未来发展,葛长伟说:“我只有三点要求,一是降低污染,二是提高产品附加值,三是增加税收。”他希望企业能理解政府,而政府也将继续做好支持服务工作,共同将该市的陶瓷产业做大做强。

陶瓷企业外迁要重新认证3c


“我原来的佛山厂已经有产品3c认证了啊,迁出来相当于只是设分厂,为什么还要再认证呢?”陶企老板李先生不解。昨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佛山办事处就接到这样一起投诉。中国质量标准认证中心负责人表示,外迁企业在当地还得再办3c认证。

佛山一陶企老板李先生昨日发现自己外迁江西的厂里围了一堆人,后来了解才知是中国质量标准认证中心的两名工作人员“突袭”,检查瓷砖是否有3c认证,并且断定李先生的产品没有通过3c认证。中国质量标准认证中心的负责人表示,不管陶瓷企业在原有厂地是否通过了3c认证,如果新迁厂去了其他地方,则新厂要在当地的质监部门再次接受3c认证。

据悉,国家对溶剂型木器涂料、瓷质砖、混凝土防冻剂三类装饰装修产品实施ccc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简称“3c认证”),未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和未加贴认证标志的这三类产品,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佛山目前有200多家陶瓷企业拥有3c认证证书。陶瓷产品的3c认证主要针对瓷质砖产品有无放射性。按照国家规定,只有瓷质砖必须获得该认证,如抛光砖和仿古砖。而一些墙面砖为釉面砖,不属于认证的范围。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陶瓷企业要发展 科学技术才是坚强后盾》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陶瓷企业要发展 科学技术才是坚强后盾》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