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玻璃当瓷砖 > 导航 >

当代名家陶瓷升温,凸现“四个性”

当代名家陶瓷升温,凸现“四个性”

玻璃当瓷砖 古代瓷器名家 古代名瓷器

2021-04-06

玻璃当瓷砖。

当代名瓷受青睐

近几年,一些颇有眼光的收藏者和投资者正悄悄地吸纳当代名家陶瓷。他们购买的目的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用来把玩观赏,点缀居室,美化环境,提升品位;二是非常看好当代名家陶瓷的市场前景。目前,民国时期“珠山八友”的作品已被炒得很高,价格动辄数十万元一件。而当代名家陶瓷作品的收藏却未受到重视,未来市场潜力不可估量。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2004年北京荣宝春季拍卖会上,一批当代名家经典陶瓷,如陈佩秋、袁运生、龙瑞、于志学、张桂铭、邓林、王镛、郭怡、方骏、徐乐乐、韩羽、朱新建等22件名家作品,上拍时颇受各路买家的青睐和追捧,22件作品中除一件流拍外,其余全部成交,最高的达10多万元,最低的6600元,绝大多数的成交价在1至4万元之间。从中可以看出,当代名家陶瓷的集藏和投资正在升温。

凸现“四个性”

依笔者之见,当代名家陶瓷尽管不能同过去的官窑瓷器相提并论,但是细细探究当代名家陶瓷,显然也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并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四个性”上。

一,完美的艺术性。大家知道,现在中国画画家创作一般都在宣纸上,倘若画家对宣纸的把握能做到驾轻就熟,但对绘瓷恐怕就比较陌生。很多画家在绘瓷时,对材质的运用,器型的把握,画法的融洽都要认真琢磨,推敲再三,反复试验,才能取得经验,就连刻图章,也是两码事。比如遇上阳文,则需要画上去;而阴文一般要刻上去,这同在宣纸上盖印是不同的。另外,画家在瓷上创作完后,这还仅仅是完成一道工序而已,出窑后能否体现画家的艺术风格,则又是一个未知数。如果画的格调和风格前后能一致,其艺术性显然是完美的,能收藏这样的名家陶瓷,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二、精湛的工艺性。整个制作陶瓷的工艺是一个繁琐和复杂的过程。从选料、造型、翻模、灌浆、绘瓷、上釉、烧窑等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到位,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出现瑕疵、冲口、缺足、崩裂、脱釉等毛病。因此,精湛的工艺能确保胎釉润滑、胎骨洁白,色彩鲜明,层次清晰,不失国画的风韵。

三、极高的观赏性。对当代名家陶瓷的观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器形别致,即使人们常见的瓶、罐、筒、碗、盘等品种也有各自特点,因为优美的器型常会让人看后爱不释手。二是瓷上画面有画家的艺术个性,好的瓷、好的釉、好的光泽,再配上好的画,若是细细观赏则是别有一番情趣的。在市场中,一件名家瓷器观赏价值的高低往往左右着买家的购买意向。

四、独一无二的稀缺性。名家陶瓷属于艺术陶瓷,它不可能批量生产,只能一个一个手工创作,特别是在瓷器上绘画,并与偶然性极强的瓷器烧制工艺相结合,使得瓷器具有浓厚的“孤本”特性。对收藏者而言,显然这类名家陶瓷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市场价格偏低

目前尽管集藏当代名家陶瓷正在升温,但总体市场价格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位置。据悉,中国嘉德2008年秋季拍卖会将推出一批当代名家陶瓷,如江宏伟的《天球瓶》、龙瑞的《山水》、彭先诚的《丽人行》、徐乐乐的《笔海》等。

笔者预计,随着人们艺术鉴赏水平和购买力的不断提高,当代名家陶瓷势必会受到更多藏家的青睐和追捧,市场价格的大幅上扬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taoci52.com延伸阅读

当代名家玉雕上涨潜力巨大


玉不琢,不成器。

玉的美,只有经过巧夺天工的琢刻,方能显出它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因开采技术的进步和工艺的完善,现代玉雕开始受到藏家的热捧,当代名家的玉雕也变成投资者手中坐等升值的潜力股。

当代玉雕艺术品值不值得投资收藏,还有没有继续上涨的潜力?怎样收藏投资当代玉雕,应注意哪些问题?这是我最近经常被身边朋友和广大藏友问到的两个问题。

要投资收藏当代玉雕,首先要了解“新玉”和“老玉”的区别。现在有一种误解,认为老工雕刻的艺术价值要远远大于新工,这是片面的认识。首先在玉料上并无新老之分,玉矿地质年代都在上亿年,玉料都是老的,只是加工成玉器的时代不一样,因此无论是古玉还是新玉都值钱。老玉古朴大气,具有相当高的文化历史价值,但是从美观角度来看,新玉的精美程度远超老玉,且新玉在审美上与时俱进,这是老玉所不能比拟的。玉不琢,不成器。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精美的玉器都是通过巧夺天工的琢制技艺制作出来的,它是琢玉人聪明才智的结晶。自古至今,制玉工艺的进步实际上是制玉工具的进步。从史前时期到清代,制玉工具经历了天然材料(石、木、骨质等)、青铜和铁质三种变迁,而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以电动马达为动力的工具逐步代替了以脚踏为动力的传统工具,成为现代制玉工具的主体。应该说,这是玉雕工艺革命性的进步。玉器在制作完成后才能体现出它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而制作过程本身是实现这一目的手段。从这个意义出发,老玉和新玉在制作工艺价值上是平等的,没有工艺价值上的高低之分。

要投资收藏当代玉雕艺术品,自然先要了解玉与其它艺术品相比较有哪些优势:1.玉的文化内涵最为丰富,传承最为久远。玉器发展史就是中华文明史的缩影,玉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很深远。早在2500年前,圣人孔子就提出“君子比德于玉”,将人的美好品德与玉温润光洁的内质联系在一起。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更是将玉的特征归纳为“五德”,与正人君子“仁、义、智、勇、洁”的美德相对应。《辞海》中“玉部”共收词汇150余条,其中多是赞美吉祥之词。中华民族使用玉器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8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绵延至今仍保持着强盛的生命力,这不能不说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相对其他艺术品而言,玉有着更为悠久的历史,青铜器仅流行于商周时期,大约有1500年的历史;瓷器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至今约1600-1700年;现存最早的书画作品为隋唐时代所作,至今约有1400年左右的时间。而玉则见证了中华5000年的文明,这是也玉器价值的依托所在。2.坚固耐久,易于保存。玉器的矿物学名称为透闪石或阳起石,硬度为摩氏6-6.5,表面细腻,质地坚硬,不易受风化侵蚀,对保存环境条件要求低,便于收藏。许多古玉埋藏于地下数千年,出土后仍然光彩依旧,即使表面有沁色,也能看出造型和纹饰。3.可观,可玩,可佩。玉器不但可以像瓷器那样陈设在案头,像书画那样悬挂在墙壁上,也能佩带在颈下、腕上、腰间,还可放在手中把玩,可谓一器多用。4.保值、增值性好。很多艺术品的原料是人工合成的,可以无限产出,而玉料是天然的稀有矿物,不可再生,总有采完的时候。玉的价格是一个逐渐攀升的过程,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块200克左右的和田玉籽料也就是一两个鸡蛋的价格。但到了1980年,一级和田玉山料每公斤是80元,籽料每公斤100元。1990年,山料攀升至300元至350元/公斤,籽料达到1500元至2000元/公斤。2005年,一级和田白玉籽料的价格达到10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达到每公斤上百万元。而到了2006年,和田玉的价格翻了两番还多,2010年更是年均升值50%至70%,玉质优良工艺精美的玉器则每年能升值二至三倍。特别是在通货膨胀加剧,货币不断贬值的时期,收藏优质玉器已成为最佳的金融避险手段之一。5.市场广阔,群众基础好。中华民族是爱玉、尊玉的民族,全世界华人都有崇玉的情结。现在社会各阶层的人,无论贫富,几乎家家都有玉器,其市场流通性极佳。

当代玉雕艺术品在玉器固有优势的基础上,还多了两点“特长”。首先,由于现代玉料开采技术的进步,如今玉料的产量已大大超过古代。玉料产量的增多,使得我们在玉料的选择上有了很大的空间,因此当代高档玉器的玉料质地要比古代好得多。加上现代工具的切割、琢制、打磨和抛光水平已日臻完善,玉器的总体质量要优于古玉。现代玉料中最名贵者当属和田玉籽料,受到市场和收藏家的狂热追捧。和田玉和黄金自古以来就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而和田玉的人文价值远远超过了黄金,所以有“黄金有价玉无价”之说。据和田地质部门估计,玉龙喀什河古河床目前所蕴藏籽玉总量约780吨,平均每立方米卵石中仅含50克,因此古河床中的籽玉是一种十分珍稀的资源。自改革开放以来玉料价格一直呈上涨态势,仅2003年“非典”时期有1个月时间的小幅下跌,随后很快恢复到原有价格并上涨至今。玉料价格历年来始终保持一个平稳的增长状态,价格不疯涨,成长空间大。其次,鉴别相对容易。相对古董文玩的鉴定和断代难度,当代玉石艺术品在辨别其真伪时相对容易,市场相对透明,无需鉴定雕刻年代,并且有国家鉴定机构能够出具有效的鉴定证书,可以保证投资到真品。

目前,市场上数量巨大的玉雕作品让人眼花缭乱,除去旅游纪念品及装潢陈设玉器不论,仅就可供收藏的玉雕作品而言,高下之间,无论选料或者雕工、创意都相距甚远。而一般作品与玉雕艺术精品其价值也是无法等量齐观的。现代玉的投资重点应放在当代名家玉雕作品,特别是名家的艺术精品上,因为名家玉雕精品具有用料好、雕工精、创意新等特点,较普通玉雕作品更具收藏价值,也具有更大的升值潜力。当代玉雕名家是历代治玉者中最具专业基础的一代人,正规而系统的美术、设计教育背景在其创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绘画、雕塑、书法、石刻、民俗,乃至当代艺术都成为了他们吸收的艺术养分,他们作品风格各异,风采各显。一位玉雕大师的创作黄金期只有20年左右(35-55岁),如果按每年创作8-10件佳作,其一生总共创作仅为160-200件,如果投资每年购买某位大师一半作品(约5件左右),连续投资若干年后就会掌握该大师一半以上的优秀作品,从而控制该作品的定价权,达到投资少、见效快的最佳盈利目的。当代玉雕艺术品刚进入艺术品投资市场,正在逐步建立其价值体系,价格有序攀升,属于理性升值,随着原料的紧缺、市场的扩大、玉雕艺术家被更多藏友所认可,拥有多种投资收藏优势的当代名家玉雕,作为保值增值的绩优股仍有继续上涨的潜力。

各位藏友在投资收藏当代名家玉雕时,应选择专业的有信誉的拍卖机构或商家,做到理性选择、理性判断;多看少买,收藏一件成功一件,就能获取投资回报,并且将风险降到最低。以稳健的心态和理性的投资预期去选择自己心仪的玉器,必可获得长期的投资回报。当代名家玉雕,前景不可限量。

当代名家瓷:瓷器收藏安全牌


中国瓷器一直以来都是藏界的宠贵,当代名家瓷更是风头正劲,堪称瓷器收藏的一大看点,价值更是备受业界的认可,收藏适逢其时。博宝网的专家称名家瓷不仅在表达技艺上传承古韵,色调明丽,画风清新,收藏而言更是一张安全牌。相对古瓷而言,当代瓷的赝品罕见,收藏难度低,自然就是不少喜爱瓷艺藏友的首选了。

就此不难看出,当代名家瓷的收藏不仅极具升值潜质,装饰风情,更是初涉瓷器收藏的藏友的绝美选择。在博宝宝珍商城,当代名家瓷的专场一直以来都是藏友亲睐的藏品。在其中我们可以欣赏到许多景德镇名家的瓷艺精品粉彩、墨彩、青花焕发出全新的魅力,方国兴、汪桂英、袁世文、刘平等名家演绎更是将古韵、新意完美的融合,充满了诗情画意、浪漫情趣,让人赏心悦目。在这里我们介绍两款瓷器精品,收藏于博宝宝珍商城,气韵生动,堪称精品。

《风雪夜归人》,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袁世文的代表作品。1947年,袁先生生于「陶瓷世家」,其舅公汪野亭系享誉海内外的景德镇「珠山八友」之一。他从小受家庭艺术熏陶,13岁就随父亲袁林学画山水,曾师从著名陶瓷美术家王云泉,后又受教于其父好友,素有「雪景大王」之称的陶瓷美术家余文襄,并受其姑母轻工陶研所著名陶瓷美术家汪桂英于理论上的指导,在雪景山水方面很有成就,擅长工艺粉彩雪景山水画。通过这款《风雪夜归人》我们可以品味到其中的独到韵味,意境清缈,层次感强,前与后的巧妙交融使一种独属于山水画的幽深之感在瓷器作品中淋漓尽致的展现,松姿饱满,雪色润泽,我们彷佛从中嗅到清新的大自然气息,内敛沉稳,风姿卓越,是难得的当代名家瓷精品

当代名家瓷器开辟收藏新领域


2010年,收藏投资一直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瓷器收藏品,作为“硬通货”被人们广为追捧。但高古瓷的收藏门槛不断提高,造就了当代名家瓷器的收藏热。

投资收藏另辟蹊径

对于瓷器收藏爱好者来说,瓷器越来越让他们“进退两难”:一方面,中国瓷器在各大拍卖中价格屡创新高。日前,珐琅彩鱼藻纹镂空套瓶在英国拍出5.5亿元,被人称为“天价”,并再次刷新中国瓷器拍卖价格的世界纪录。即使不是这样的“天价拍品”,一件品相完好、流传有序的中国瓷器也动辄几百万元,甚至几千万元,非一般藏家能望其项背。而流散在古玩、旧货市场上的瓷器,价格倒是很有“杀伤力”,但不是在行内摸爬滚打多年的人,绝不敢轻易下手;另一方面,媒体又在不断揭露瓷器造假的种种伎俩。

丁华汉大师手绘釉下五彩鸟语花香玉壶春瓶

不过,艺术并不仅存在于某一个板块,热爱陶瓷的人总能发掘新的领域古瓷玩不起,我们可以从新的入手。当代名人瓷正是这样一个正在日益受到关注的热点。

所谓当代名人瓷,就是指民国时期一批著名陶瓷艺术家的作品和1959年获得国家首批“陶瓷美术家”称号的艺术大师创作的精品,以及后来获得国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陶瓷高级工艺美术师”等职称的名人的名作。

在名人瓷备受关注的同时,他们的作品也不仅止于几万元的价位,一些百万元甚至千万元的成交价不断出现,给名人瓷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标杆作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易炳萱《十二生肖花瓶》则拍出了240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创作的第二块《三顾茅庐》瓷板画就以1300万元(含税)成交。这是继其《三顾茅庐》系列之一于2005年卖出150万元之后,再次刷新了单件艺术陶瓷成交价纪录,被人称为“开创中国当代艺术陶瓷千万元时代”的作品。该件作品的购藏者认为,当代艺术瓷有着巨大的升值空间。这种升值空间也源于当代陶瓷艺术巨大的创作空间。

其实,早在2004年的时候,当代名人瓷就开始活跃,并受到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关注。据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陈烈汉介绍,从2006-2010年这5年时间内,当代名人陶瓷的价格增长了10倍左右。大部分国家级大师的作品在当时可能只卖到7000-8000元之间,现在已经涨到了7万-8万元之间。从市场占有量方面来看,不论是在礼品市场,还是在投资收藏市场,名人陶瓷的销量也在以30%的速度增长。

陈烈汉认为,当代名人瓷的主要优势在于,首先是工艺精湛。从2009-2010年之间,陶瓷艺术的水准超过了历代的水平。因为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整个陶瓷业的发展。比如颜料、配釉等都趋向于标准化,同时,分工更趋细化,也使得工艺师可以集中精力搞创新。再加上烧成技术的提高,也促进了陶瓷走向精品化;名人瓷的第二个优势在于可以保真。传统的陶瓷能在市场上流通的非常少,赝品可以说能占到60%。当代陶资则不同。更重要的一点在于,从价格发展和市场占有量的趋势来看,当代名人瓷将是一个长期走高并且极具潜力的投资收藏领域。

投资收藏警惕代工 发扬光大仍需创新

然而,当代名人瓷并不是投资收藏的完美“避风港”或“保险箱”、随着其越来越受到关注,一些不好的现象也正在慢慢出现。最让投资者头痛的莫过于“赝品”和“代工”。

对于一般收藏者来说,能够从大师处订到工艺品当然是一件幸事,但是随着大师们受关注程度的提高,“千金难求一瓷”的情况也在日益显现,不少藏家手中有钱,但订不到心仪的作品。许多无良的商家也正是瞅准了这一空子,大量复制大师的作品,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混乱。“瓷都”景德镇就曾经集中销毁过冒充大师作品的所谓“名人瓷”。买到“赝品”固然让人窝心,但如果从大师处订来的也不是真品,而是“代工”的作品,恐怕就令人伤心了。而据业内人士介绍,现在这种“代工”的现象还不多见,但也不是完全没有,这给艺术陶瓷的发展带来了不好的影响,需要从业人员尽快提高自律能力,否则会影响到市场的发展,打击收藏家的信心。

一方面是“赝品”、“代工”等现象扰乱市场,另一方面是大师们满足于现状,鲜于创新。陈烈汉告诉记者,现在有不少大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在重复同一件作品。认为这就是所谓的个人风格,没有创新的动力,也不图进取,固步自封,在艺术方面没有更深的探索。其实艺术不应该是这样的,它需要不断地否定自己,才能不断创新。

而从收藏家的角度来看,也应该选择有个性的、有当代艺术风格的东西来收藏,这些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陶瓷艺术精品。

“名家画瓷” 探索新路 前景如何需要检验

说到创新,“名家画瓷”应该算得上是艺术陶瓷的一种探索和创新。

从大的范畴来讲,“名家画瓷”也应该归属到“名人瓷”这一大类当中。只不过“名家画瓷”更注重绘画领域和陶瓷领域的名人之间的一种跨界合作,以求达到更深刻、完美的艺术境界。

如果非要说“名人画瓷”是一种新的探索,也并不完全是那么回事。

艺术家对于艺术天生就有一种狂热的追求。许多时候,他们完全是在灵感突发的情况下在瓷器艺术品上作画,成就其全新的价值。比如林风眠、谢稚柳、陆俨少等美术界泰斗,就曾在10寸瓷盘上绘就了“仕女图”、“泼墨山水”、“青花山水”等名作,堪称是瓷品中的奇葩。

可以说,名家爱瓷、玩瓷,在瓷盘上挥毫抒情,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瓷器的魅力。但专门为名画家与陶瓷大师牵线搭桥、完成作品的现象,还是近几年的事情。

京城珏澜瓷坊的主人“王胡子”现在就在做这样的事情。之前开过画廊,玩过古玩,也酷爱瓷器的“王胡子”,坚信“名家画瓷”是一个具有很大前景的市场。因为它既有中国画名家的血统,也包含了瓷器本身的价值,艺术价值无可估量。据“王胡子”介绍,曾经有一个拍卖公司拍过唐云用过的文房,略微有点图案的就能卖到十几万元。

而事实上,“名家画瓷”并不局限于书画界的名人与陶瓷大师联手合作,许多其他领域的名人对此亦有所涉足。一些影视名人也曾尝试着在陶瓷上留下自己的“笔墨”。

过种跨界的合作,在近年来的拍卖场上还是得到了不少藏家的追捧,拍出了不错的价格。比如范曾 “老子演义青花画缸”的134.4万元、江宏伟”留得残荷听雨声 釉上彩瓷瓶”的13.4万元、徐乐乐“陆羽品茶图青花笔筒”的10.9万元等。

对于这种合作,模式陈烈汉认为,陶瓷艺术和绘画艺术历来是密不可分的。但是也必须认清一点,那就是搞绘画的人画得很有名,画陶瓷却不一定会很成功。因为从材料工艺方面来看,陶瓷绘画和纸面绘画是有本质区别的。很多美术家、画家在陶瓷领域还有学习的过程,并非所有名人画家来画陶瓷都能创作出艺术精品。

时任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瓷器工艺品部业务顾问刘培金认为,如果为了一种商业目的,把艺术家聚集在一起搞一个创作的话,只是个“拼盘”而已,缺少比较高尚的艺术性。因为艺术品是一种心态平静的状态下创作的作品。但是,不论是哪一个领域的艺术家来合作,只要能发挥出自己的艺术特色、好的作品,那都将会成为另一种档次的艺术品。

由此看来,“名家画瓷”是否能够成功开拓新的艺术品领域,实现艺术陶瓷的高品位跨越,还需要在商业和艺术之间做出抉择。

瓷器收藏把握四个尺度


当前,瓷器成为众多藏家的必选品。其实,不是所有瓷器都具有收藏投资价值,需要讲究方法,特别是初入瓷器收藏领域者,除了注意辨别真伪外,还要把握好几个尺度。

第一要“古”。古瓷、古董贵在一个古字。古瓷器属于传统收藏,或称古玩(现代收藏称现玩)、古董。远古的器物是历史文物,加之瓷器的保存不如金玉、铜石等物容易,越古越少,越古越贵。

第二要“稀”。物以稀为贵。如宋代汝瓷,便因其稀有而更加珍贵,尤其是御用汝瓷。据有关资料统计,从北宋晚期至今传世的御用汝瓷总数不超过百件,且分别珍藏于北京故宫(微博)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及各国博物馆和少数收藏家手中,故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瓷一件”的说法。国内外古瓷收藏界,均以宋代“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作品为热点,其次要数元代青花瓷了。

第三要“美”。在宋代五大名窑中,只有定窑烧制白瓷,而汝、官、哥、钧都是以青釉取胜。然而,定瓷精品之所以珍贵,倒不仅仅在于其如雪似银的胎釉,而在于它精美的划花、刻花和印花的纹饰。而汝瓷的精美,可谓宋代瓷艺百花苑中一朵奇葩。它既注重古朴典雅,又追求造型美丽,把东方美学特有的艺术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元代青花和清代彩釉瓷器,也都是以精美而闻名,虽然在民间有一定的藏量,但价格也都不菲。

第四要“俏”。要注重收藏市场需求量大、行情看涨的古瓷。这种“俏”货价格攀升潜力大。约10年前,清三代官窑瓷器在拍卖会上的成交价才几千元、几万元。由于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现在的官窑瓷器价格已达几百万元,甚至几千万元了。

如何看待当代名家名瓷收藏之火热


近年来,陶瓷界仿品众多,已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刚刚起步的当代陶瓷艺术市场,有些大师级的作品也拍出了百余万元甚至更高的价格,这是市场的选择,也是赝品作祟的结果。因此很多藏友放弃了令人六神无主的假陶瓷,而选择收藏起相对省心的当代名家名瓷。于是,有人对此现状表示起了担心:大众这样厚今薄古是否会对古陶瓷文化的传播及市场带来不良的影响呢?

其实,仿制的正面说法是恢复传统工艺,不过作假就是以不法手段牟利了,应该控制、打击。至于当代大师作品的很受市场欢迎,并不一定是上面的原因。人们欣赏和收藏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关注的是其不断攀升的市场价格。另外,中国古代不重视工匠,所以中国艺术品和西方艺术品的一个重大差别就是中国的艺术品缺少与人的联系,而当代大师越来越受社会关注,他们可以和藏家交流情感,作品就成了载体,弥补了这个缺陷,所以人们也舍得投重金收藏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不考虑文物价值,现在景德镇的艺术陶瓷肯定超过了古代,工艺上也有所创新,这是景德镇持续发展的动力。反之,如果仅仅以古代陶瓷精品为参照物,停留在对古代器物的仿制上,景德镇就失去了活力,因为中国是瓷器产生的地方,相延不断地生产和技术创新成就了洋洋大观的中国陶瓷史,当代景德镇的艺术成果是这一过程的延续。今天的景德镇在艺术陶瓷的创造方面还着力不够,其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远不如古代,这是景德镇应该注意的。因此,景德镇要有危机感——如果不能更有效的创新和发展,千年瓷都的地位就要不保了。

所以,对于当代名家名瓷收藏之火热,我们还是应该持有一份乐观的态度。因为大众对于当代名家名瓷的肯定无疑是对千年瓷都发展创新的一个最强大的动力支持。

从四个方面鉴定明代的陶瓷


明朝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要发展阶段,窑场数目空前增多,明朝生活陶瓷,建筑陶瓷和其它类型的陶瓷制造大大地超过了以前历代,展示了陶瓷业大发展的局面。由于制瓷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实行“官搭民烧”制度,即工匠完成官方规定的任务后,可以进行自由经营,客观上对手工业工人的积极性起到了促进作用。民窑不仅产量超过官窑,而且烧成了许多高质量的可以与官 窑相媲美的瓷器。明代青花、五彩、斗彩瓷器是瓷器生产的主流。

如何鉴定明代瓷器,具体说来,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造型

明代瓷器的造型,是鉴别真伪的重要依据。这是因为各类器型多能确切表现本时代的生活习惯、审美标准、风俗面貌和技术成就。若能谙熟并善于识别其形状和神态,就掌握了一种比较可靠的鉴定方法。

对于明代的一些典型器型,特别是名贵品种,更应烂熟于心,形成固有的正宗概念。越是名贵的品种,便越会有人去仿制。在鉴别中,有了准确的器型概念,无须多究,便可一眼识破那些低劣的赝品;有了准确的器型概念,对那些貌似真品的伪作,经细心体察和揣度后,就能看出神离之处,找出其细微差别;有了准确的器型概念,就能善于体会各时代的不同风格和神态,对那些维肖的仿品,便能独具慧眼,看出其虽维肖但不维妙之处,从而窥出破绽。明初洪武时期的青花瓷色泽暗黑,这主要是元末明初战争频繁,苏料进口中断,使用国产青料造成的。

永乐、宣德年间瓷器制做也如明代国力一样处于一个上升阶段,尤其青花瓷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史称“永宣瓷”。它的主要特点是:由于郑和下西洋,从中亚伊斯兰国家带回了“苏麻离青”料。在适当的火侯下,能烧成像宝石一样的鲜艳色泽,但由于含铁量高,往往会在青花部分出现黑疵斑点。

在掌握各时代瓷器品种的特征及时代风貌的同时,应侧重对器型的古拙、敦厚、粗笨、秀美、玲珑、华丽等不同风格进行研究,详加分析对比,摸清其演变规律。久而久之,便可充分利用不同器型特征,熟练地鉴别真伪。明代永乐年间的器型古拙秀美,当时出现的一些精品,如白釉脱胎暗花盘碗,青花压手杯之类,都是后仿品在造型等方面远远不可企及的;宣德时期造型种类明显增多,并且制作精致,独出心裁,有些是空前绝后之作,若不具备很高的技术水平,难以仿制成功。故永宣青花器,仅见清代盛世康熙、雍正、乾隆时的仿品及民国时的赝作,除此而外其他时期少见。至于成化时期,器型惟重纤巧,大器较少,其碗、把杯、天字罐类,都出色地代表了当时轻盈秀致的风格,并为仿品所望尘莫及。弘治、正德时期虽器型品种不多,但却端庄秀逸。嘉靖、万历以后,器型渐趋复杂,又有许多创新之作,风格上厚重古拙与轻盈华丽兼而有之,只是比起永宣时期的作品未免粗糙。

对于造型,要从以下几点去观察:器口、腹、底、柄、耳、颈、流、系、足以至器里。若能经常测量器体部位,体重厚薄,熟记大小,对于鉴定工作更为有利。

二、纹饰

瓷器上的纹饰,也和造型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于明初永宣青花器上的晕散下凹斑痕等特有现象,在后代的仿品中都不能准确再现。在断代和鉴别真伪时,观察、比较同时期与相近朝代其他工艺品的图案画意等特征也很重要。例如,明清两代瓷器的画面,就与同时代的织绣、竹、木、漆、牙、玉、铜、银等工艺品装饰,互有影响,一脉相通;又如成化时期瓷器的海上水八怪,缠枝莲纹,也与前朝景泰掐丝珐琅器上纹饰相同。如此等等,便可发现时代的特征,找出共同的规律,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器物,都应作大量细致的对比分析,便如永乐、宣德瓷器的缠枝莲、海水龙、成化瓷的青花底足双线特征,正德瓷的回文,嘉靖、万历瓷的道教画与镂雕工艺,康熙瓷的双猗牡丹、回影梅,雍正瓷的过枝花和皮球花等等,在决疑辨伪中,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鉴定真伪,还可根据纹饰的笔法,远近疏密的层次,笔力纤弱等等。

三、胎釉

就瓷器而论,胎为骨,釉为衣。细致观察胎体和釉面也是断代和鉴别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鉴定胎质时,可从器足的无釉处观察,注意胎土淘炼的纯净与烧结的缜密程度。如著名的永宜细砂底器,露胎处均可见到金属自然氧化形成的黑褐色星点或火石红色;另外明代胎体迎光透视,都显肉红色而清代及民国仿品则为青白色。如以洁白细润著称于世的成化胎体,迎光透视显牙白或粉白色,具有如脂似乳的莹润光泽。

对于明代各种不同的釉面观察方法,除以眼目直观外,必要时还可借助放大镜。观察时更要注意釉质的粗细,光泽的新旧,釉面的厚薄,以及气泡的大小、疏密的程度等特征。对各时代釉面的典型表现,要牢记心中,如明代瓷器釉面都闪现不同程度的青白色,明早期釉面常有无色的自然开片及缩釉现象;明代宣德的桔皮釉,明代晚期黄釉釉面所闪现的血丝状小红点。另外釉面的新旧光泽也可说明真伪。对各时期施釉的厚薄,釉面的莹润与干涩,釉质的缜密和疏松及浓缩、积釉等状态也需掌握,这也是鉴定真伪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常见永乐白釉器口,底边角与釉薄处闪白和闪黄,釉厚处闪浅淡青色。永乐翠青积釉处的气泡密、玻璃质强,明代蓝釉釉面表现的灰黑色调,明代宣德釉面的棕眼现象等等。所以,造型、纹饰、款识、釉色、胎质等鉴定方法必须同时并用,方能收到殊途同归,全面一致的效果。

四、款识

明代瓷器各代款识千差万别,凭款识特点来断代和辨伪也就相当重要。体会各代款识的不同风格,首先可以从研究笔法入手,然后将真假实物款识,相互比照,结合实物,反复审度其字体的结构、排列的形式、落款的部位,以及款字色泽的深浅浓淡等。另外,也应当注意总结同一时期及早期和晚期款识不尽相同的变化规律。

作为中国陶瓷史上重要发展时期的明代陶瓷艺术的欣赏及鉴定,不仅是文博工作者的必修课,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多彩,也必将成为越来越多的陶瓷收藏受好者和享受者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也必将成为提升全民文化修养的一个方面。

釉瓷杂质鉴定的四个要点


汝、官、哥、类汝釉瓷器釉质上有杂质的情况常见,杂质是一种缺陷,从理论上讲,没有杂质的汝、官、哥、类汝釉瓷器釉质是不存在的,当然汝、官、哥、类汝釉瓷器可以通过技术、材料、烧造态度等一系列工序,将釉面杂质控制在相当微小的范围内,甚至是人们的视觉无法觉察到的,而汝、官、哥、类汝釉瓷器在这一点上显然做得非常好。瓷器鉴定时应注意分辨。

釉瓷鉴定要点:

1.从精致程度上看,有杂质的汝、官、哥、类汝釉瓷器与其精致程度关系具有两极化特征,通常汝、官、哥瓷器都是精美绝伦的器皿,釉面多是匀净的,因此与精致的程度的关系并不密切;而类汝釉瓷器则是经常见到有杂质的情况,完全看不到杂质的情况很少见,普通、粗糙的类汝釉瓷器分别对应的是轻微和严重的杂质。鉴定时应注意分辨。

2.从程度上看,汝、官、哥、类汝釉瓷器釉面杂质根据其严重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匀净、轻微、严重三个级别。汝窑瓷器显然是匀净为主,几乎看不到有杂质的存在,官、哥窑瓷器基本也是这样,只有类汝釉瓷器在釉面杂质上较为复杂,匀净、轻微、严重的情况都可以见到,主要以轻微杂质为显著特征,匀净和严重杂质的情况都很少见。

汝、官、哥、类汝釉瓷器釉质上有杂质的情况常见,杂质是一种缺陷,从理论上讲,没有杂质的汝、官、哥、类汝釉瓷器釉质是不存在的,当然汝、官、哥、类汝釉瓷器可以通过技术、材料、烧造态度等一系列工序,将釉面杂质控制在相当微小的范围内,甚至是人们的视觉无法觉察到的,而汝、官、哥、类汝釉瓷器在这一点上显然做得非常好。瓷器鉴定时应注意分辨。

釉瓷鉴定要点:

1.从精致程度上看,有杂质的汝、官、哥、类汝釉瓷器与其精致程度关系具有两极化特征,通常汝、官、哥瓷器都是精美绝伦的器皿,釉面多是匀净的,因此与精致的程度的关系并不密切;而类汝釉瓷器则是经常见到有杂质的情况,完全看不到杂质的情况很少见,普通、粗糙的类汝釉瓷器分别对应的是轻微和严重的杂质。鉴定时应注意分辨。

2.从程度上看,汝、官、哥、类汝釉瓷器釉面杂质根据其严重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匀净、轻微、严重三个级别。汝窑瓷器显然是匀净为主,几乎看不到有杂质的存在,官、哥窑瓷器基本也是这样,只有类汝釉瓷器在釉面杂质上较为复杂,匀净、轻微、严重的情况都可以见到,主要以轻微杂质为显著特征,匀净和严重杂质的情况都很少见。

元青花收藏的四个误区


元青花瓷开辟了中国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实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近年来,随着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在海外市场天价拍出,国内外收藏领域掀起了一股疯狂的元青花热潮。热潮之下,难免泥沙俱下,出现了一些收藏误区。

遍地国宝。元青花收藏热的兴起,使得近年来国内出现了大量的“元青花”,有的甚至是成百件现身,一些“元青花”爱好者惊呼:遍地国宝!果真如此吗?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被称为学界“泰斗”“青花王子”的张浦生认为:“目前全世界元青花瓷器的真品只有300件左右,人物纹饰元青花更少。”事实上,随着元青花收藏价格直线上升,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高仿,元青花收藏市场秩序混乱,鱼龙混杂,“遍地国宝”一说明显带有盲目乐观之弊。

天价瓷器。2005年7月,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拍出1568.8万英镑(约合2.3亿元人民币)的成交价,相当于整整两吨黄金!元青花身价果真如此之高吗?完整的元青花存世量稀少,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元青花毕竟是瓷器,对于瓷器的收藏,人们更应该着眼于它的文化、历史、艺术和科技,而不应以收藏为平台去炒作它的经济价值。作为元青花的爱好者或收藏者,应将研究元青花视为增添生活乐趣、丰富精神世界、开阔眼界、增长学识的一种途径。“一夜暴富”的心理必将毁了元青花和收藏本身的高雅情趣。

纹饰单一。有人认为,元青花的主体纹饰以生物类为一统天下,如牡丹花纹、莲花纹、菊花纹、松竹梅纹、月梅纹、龙纹、凤纹、麒麟纹、鱼藻纹、鸳鸯卧莲纹、孔雀纹、鹿纹、海马纹等。其实,除此之外,元青花的主体纹饰还有人物类。全球目前仅有的几百件元青花瓷器中,只有不到30件绘有人物形象,中国仅保留有8件,分别藏于江苏、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和香港的专业收藏机构:鬼谷子下山罐、尉迟恭单骑救主罐、昭君出塞罐、锦香亭罐、周亚夫细柳营罐、西厢记罐、百花亭罐、三顾茅庐罐。但也有些专家认为,除此之外还有西厢记、“唐太宗”“四顾茅庐”“追韩信”“项庄舞剑”“负荆请罪”“姜太公”等,并有实物为证。

鉴定细微。有些专家在鉴定元青花时,喜欢看细枝末节,如气泡、笔触等,而忽视了元青花的整体。其实,元青花纹饰精美,富丽雄浑,场面宏阔,设计饱满,具有强烈的美学效果和时代风格,它的美是整体的美、宏观的美,而非细节的美,过分注重细枝末节,无异于肢解了元青花本身所承载的艺术之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