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瓷砖注意 > 导航 >

瓷器收藏注意三陷阱

瓷器收藏注意三陷阱

瓷砖注意 古代瓷器收藏 古代瓷器三角

2021-04-13

瓷砖注意。

当下收藏渐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收藏队伍,尤其是很多人对瓷器收藏情有独钟,可以说是逢瓷必看。而当下收藏市场作伪作假者甚多,致使很多藏友上当受骗。对此,中国名瓷网提醒广大藏友,瓷器收藏注意三陷阱。

收藏陷阱一:假证书

收藏者买货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再仔细,掂量再掂量,最好请真正的高手把关,一件东西研究明白了,研究透了,一点疑问也没有了(若有些许疑问,就要马上收手,因为高人可以帮你指出其他疑问),才可以付钱。这些年来,买假上当的人不少,有个别人投入几百万、上千万的资金,买来一些几乎没有价值的瓷器仿品。陶瓷知识深厚的商人少之又少,加之商人的性格是要谋利的,即便国外的商人也是如此,随着陶瓷知识的普及、道德标准的提升、市场的净化等等,期望若干年后,这样的商人逐渐增多起来,那将是收藏者的福音。

瓷器收藏不仅要看瓷器本身,有的人在证书上也会动手脚,作伪作假。许多时候,藏品是假的,鉴定证书是伪专家出的,这很叫人痛心。目前,有些伪专家无才也无信,游弋于全国各大城市,以营利为目的,到处开“鉴定会”,随意地给假货开“真品鉴定书”。尽管现行《文物保护法》里有“文物收藏”章,但几乎没有操作性,文物要不要仿制、制假售假要不要惩处、鉴定失误者要不要承担法律和经济责任等方面的问题,都没有严格的界定。这就要求《文物保护法》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要求人大立法实践方面开展深入一步的工作。

收藏陷阱二:海外“回流”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繁荣,流失海外的文物开始回归,感到回归的势头正盛。尤其是海外大型拍卖会上,总能见到中国藏家的身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非常正规的文物回流将成为越来越强的趋势。但作为普通收藏者、投资者来说,一定不要走进误区,不要认为从海外回流的东西就基本靠得住。收藏者从海外淘货也要谨慎,因为国外也不是防假的避风港,假货有可能流到国外,在国外的假货也可能再流回来。

收藏陷阱三:《图录》上珍品的仿造

瓷器收藏必须深入持久地学习,学习陶瓷史,懂一点考古学和鉴赏知识,还要拜高人为师,多看真东西,多看古瓷片的标本,也多看假东西,然后才可以谈所谓的诀窍,才可以断时代、识窑口、辨真伪、估价值。关于瓷器造假的事情,当下有很多根据《图录》上的珍品仿造瓷器,这就要给初涉收藏者提个醒,收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深入的事情,必须要有一颗虚心求教的心,努力掌握瓷器收藏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且要结合实物,不要盲目听信传言,在真品对比中了解造假技巧,如用强酸去火气、新瓷器上泥回烧、打磨做旧等等,现在媒体上已经有了许多揭露,藏家们可以多学长长见识。

taoci52.com精选阅读

瓷器收藏的那些陷阱


中国古代陶瓷品类繁多且制作精美,防制作伪的现象也层出不穷。如何能够正确辨别器物的真伪?杨华告诉记者,“古瓷的纹饰和款识看起来自然流畅,新仿的瓷器仔细看有临摹的痕迹,生硬且不自然;古瓷历经岁月,釉面光泽深沉润泽,而仿品的釉面光泽浮于表面,不够温润,甚至还会刺眼;古瓷的釉面开片紧密,而新瓷的开片呈开裂状的较多。古瓷表面的锈与釉结合紧密,不易剔除,而赝品表面的土锈比较容易剥落下来。另外,古瓷原料中的特殊矿物质也使其显现出了独特的颜色,与仿品有所不同。”

面临赝品冲击的不仅仅是古瓷,当代艺术陶瓷同样也四面楚歌。瓷器藏家张先生告诉记者,“大师作品被‘贴花’成批生产的现象最具‘杀伤力’。那些在拍卖市场上成交价动辄成百上千万的大师作品,最易被‘贴花’批量生产。这些赝品成本低廉,以次充好进入市场后其标价却高达数万元,如果进入拍卖市场,会损害市场秩序。还有一些工艺美术师,让学生代画作品,却署上自己的名字销售。即便是有收藏证书的名家作品也存在作假现象。藏家在购买之前最好还是请大师本人进行鉴定。除了仿品之外,名家名作的复制现象也要格外关注,批量生产的是商品不是艺术品。另外,对于那些低于市场价格销售的大师作品,藏家尤其要谨慎。”

当代陶瓷收藏小心炒作陷阱


在“收藏热”带动下,当举国若狂地钟情真假难辨的“古瓷”时,却有一少部分“觉醒者”在背地里偷着乐——他们可以用很公道的价钱,把来源很清楚的当代艺术陶瓷大家的作品尽收囊中。由于真正艺术品的不可复制性,他们所需做的就是等着它逐年升值。

大概从2000年开始,就有瓷社着力于艺术大师作品的推广,当时并没有太多人关注。十几年前,景德镇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的作品最高可以卖到几千元,而2006年,他的一件挂盘的价格是20多万元,今天的价格则在40万元左右。景德镇另一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秦锡麟的作品,1993年价格约为4000元,2006年超过15万元,今天的价格则在三四十万元。至少在5年前,当代名家名作价格还很低。几万块钱就能收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巅峰之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戴荣华的一把茶壶,2007年时候的价格大概只有5万,现在是20万以上。2008年中国嘉德秋拍,戴荣华的一件粉彩仕女瓶18万成交,2010年秋拍重新出现,价格已经是60万成交。而戴荣华同等作品今年一级市场价格更是超百万。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陆如在2006年以6.5万元的价格就可以买到的作品,现在的价格也超过50万元。

只用“区区”几万块钱就可将当代顶尖陶瓷大师的巅峰之作收入囊中,如今已如神话一样可望而不可及。继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以瓷版画《三顾茅庐》1300万元的成交价格将中国的现当代瓷器拉入了千万元时代、已故中国陶瓷美术大师王步的作品《青花灵禽春夏秋冬四屏》

以2700万元成交刷新拍卖纪录之后,当代陶瓷大师们纷纷大步跨入“百万俱乐部”,甚至有人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身价翻了近10倍。中国的当代陶瓷,究竟是刚刚被人发现的“价值洼地”,还是一触即破的大泡沫?

尽管这些作品目前已经有了较高的价格,但从中国经济发展及长远角度看,它们还是有非常大的升值潜力和空间的。首先,从艺术品收藏品市场看,中国书画经历了十五六年的发展,价格逐渐走高,相对而言,以陶瓷为载体展现书画艺术的景德镇瓷器,不仅有绘画的技艺难度,还有烧制的风险。名画几十万上百万很平常,陶瓷艺术家作品能达到百万价格的还是凤毛麟角;其次,有史以来,“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景德镇就是陶瓷艺术的集大成者。而当代艺术陶瓷,无论从工艺水平还是艺术造诣上来看,既继承发展了中国千年制瓷技艺,又结合了当代绘画艺术,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与古瓷相比,它唯一缺少的就是历史沧桑感和考古价值,但这只需要假以时日。如今的现玩就是将来的珍玩。当代出色的陶艺大师的巅峰之作定会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中国当代艺术陶瓷市场真正发展也就是近五六年的事情。

从建国后到文革,内地艺术陶瓷市场基本处于萎缩状态。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有一些国外艺术陶瓷爱好者出现在景德镇。此时,内地对于艺术陶瓷的认识程度较低,倒是周边国家与地区率先开始了追逐。

首先是日本。随着中日建交及日本经济发展,日本买家在国际范围内网罗艺术品的同时,也来到了景德镇。此时,他们跟景德镇大师的交易方式或者是物物交换,或者是象征性地给一些钱。那时最顶级大师的好的作品,可以给到一两千元人民币。更多的东西,成交价只有几百块钱。

日本之后,新加坡、泰国,乃至中国香港与台湾地区的陶瓷爱好者和商人,也来到了景德镇。直至上世纪80年代,他们一直都是景德镇瓷器的主要购买者。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艺术陶瓷的国内市场开始兴起。在广东出现了当代艺术陶瓷的专门营销商店。这些商店从景德镇大师、陶艺师的手中直接订货,然后带到沿海进行买卖,他们此时的顾客已经以内地为主。其实在上世纪90年代初,香港就出现了几家大型陶瓷行,专门经营当代艺术陶瓷,并已经在当地有了固定的客户群体。它们直接影响到了内地,特别是广东艺术陶瓷市场的兴起。

此后,经过了长达10年的缓慢发展,2006年,当代艺术陶瓷迎来了第一个发展高潮。此时的收藏市场场面红火,收藏观念深入人心。来自各个领域的资金进入到当代艺术陶瓷领域。此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定恢复也是当代陶瓷艺术收藏出现转机的重要原因。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始于1978年,每4年一届,但到了1997年却戛然而止。此时,通过4届评选产生了204位国家级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06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定工作重启。在第5届评选中,总共产生了161位国家级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其中陶瓷类大师35人。江西省有12位陶瓷艺术界人士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定,直接刺激了艺术陶瓷市场,也引发了新的市场变化。

当代艺术陶瓷作品的定价,不是来自拍卖行,而是由大师亲自给出的。采访中,一位位大师都会告诉记者:“我不懂市场,我只懂工艺”。可是,这些“不懂市场”的大师却控制着市场最关键的因素:价格。

“十几年来,大师作品的价格涨幅都在30%以上。”韩小英说,“每个大师都对自己的作品有一个心理定位,同时每年都有一定的涨幅,大概在20%左右,或高或低。涨幅都是大师们自己掌控,其中掌控不准的也不乏其人。”

大师们掌控作品涨幅会考虑市场兴盛的大方向,此外就是各种不同的想法。比如说,有的大师会考虑年纪越来越大、作品越来越少,因此提升价位。有些大师则觉得自己处于艺术造诣的上升趋势中,价格攀升是艺术水平提高的反映。心理价位与市场落差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大师们最好的作品往往不会出现在市场上。

“大师们最好的作品往往是秘而不宣的,很多人都见不到更别提买到。”饶晓晴说,“这种情况出现,一方面是大师们出于寻找艺术共鸣而惜售,但更主要的原因,则是目前市场价位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起码没有达到这些大师们自己的心理价位。”

按照这种逻辑,当代艺术陶瓷,尤其是顶级艺术陶瓷的市场价位可能极为惊人。以当代龙泉青瓷代表人物徐朝兴来说,2005年,他的一件仿宋龙泉青瓷五管瓶曾拍出70万元。现在的代理商店里,其作品的价格从几千、几万到几十万不等,据说在其家中成交作品有上百万元价位的。如果这些仍不是最高水平作品的话,那么他的市场价格到底应该是多少?

饶晓晴表示:“现在对于当代陶瓷没有一个准确的艺术定位,也没有陶瓷馆和博物馆在收当代陶瓷,艺术陶瓷还是在走钢丝,没有一个落脚点。”

不过,当代艺术陶瓷还有一个定价标准,那就是大师级别。市场价位在按照国大师、省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这样的序列形成阶梯价格。当然,大师评级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一直争议不断。

中国古代陶瓷品类繁多且制作精美,防制作伪的现象也层出不穷。如何能够正确辨别器物的真伪?瓷器收藏家杨华告诉记者,“古瓷的纹饰和款识看起来自然流畅,新仿的瓷器仔细看有临摹的痕迹,生硬且不自然;古瓷历经岁月,釉面光泽深沉润泽,而仿品的釉面光泽浮于表面,不够温润,甚至还会刺眼;古瓷的釉面开片紧密,而新瓷的开片呈开裂状的较多。古瓷表面的锈与釉结合紧密,不易剔除,而赝品表面的土锈比较容易剥落下来。另外,古瓷原料中的特殊矿物质也使其显现出了独特的颜色,与仿品有所不同。”

面临赝品冲击的不仅仅是古瓷,当代艺术陶瓷同样也四面楚歌。瓷器藏家张先生告诉记者,“大师作品被‘贴花’成批生产的现象最具‘杀伤力’。那些在拍卖市场上成交价动辄成百上千万的大师作品,最易被‘贴花’批量生产。这些赝品成本低廉,以次充好进入市场后其标价却高达数万元,如果进入拍卖市场,会损害市场秩序。还有一些工艺美术师,让学生代画作品,却署上自己的名字销售。即便是有收藏证书的名家作品也存在作假现象。藏家在购买之前最好还是请大师本人进行鉴定。除了仿品之外,名家名作的复制现象也要格外关注,批量生产的是商品不是艺术品。另外,对于那些低于市场价格销售的大师作品,藏家尤其要谨慎。”

瓷器从“藏古”到“藏今”要小心炒作

过去搞收藏的,都爱找五大名窑,明清官窑。但现在的客观情况是,真正好的古瓷,遗留下来的非常少,想要收藏是很难的。而且,一般的藏家也根本买不起,那都得是上亿的价位了。所以我觉得,大家的收藏观

念是可以改变一下了,改成收藏现当代的名人之作、精品之作,它们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一样不缺。“今天的精品将会是明天的古董”,我是认可这个观点的。比如现在一个工艺大师,他的年纪越来越大,必然精品的产出越来越少。给它一段时间,一定是有升值空间的。

当然,在这个收藏过程中,藏家也要注意别受炒作的影响,使自己受到损失。自己得有判断力。你自己得了解这个器物本身的艺术价值、经济价值,做到有把握地收藏。

升值太快的现当代瓷,也得引起警惕。那些卖到上千万的明显是不太合适的,这个价钱,我还不如去苏富比(微博)、佳士得买官窑呢。一些价钱太高、升值过于迅猛的,倒也不见得是真卖出去了。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但是我认为新的东西就得是新的价钱,老的东西是老的价钱,否则是不合理的。

比如说,几年前,北京有个公司做了一套“十全十美帝王杯”。就很不错。他把成化斗彩杯的十个品种都选进来了,而且每一个都是请大师级的工匠来画,画得又很精美。将近两万块钱一套。现在的价格已经差不多涨到3万了,而且据说还准备上拍。这就是个很正面的例子。首先,工艺要好,主题又选得好,价钱定的也很合适。我比较看好这样的当代瓷作品。

对于现当代瓷器初级藏者,专家建议:第一,收藏作品不要简单地迷信所谓“大师”的头衔。大师作品也分三六九等,有得意之作、满意之作、一般作品和应酬作品,后面的就不太有收藏价值。第二,有些人会认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一定比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级别高,这不对。景德镇2004年首届陶瓷艺术大师的水准就相当高,且德艺双馨,比如陆如、刘平、汪桂英等人。第三,现在这个市场确实过度红火。在大师作品的带动下,整个行业,三六九等的作品都跟着水涨船高。这里面不乏也会产生泡沫,有风险,对此藏家要有清醒认识。藏家要学会鉴别什么是真正好的、值得用心、用财藏的。不能将其完全看成是一种投资跟风。

当代艺术陶瓷收藏投资小贴士:

批量生产的瓷器。尽管有的是名家设计,但实际上是高档复制品,具有欣赏价值而没有投资价值。日用陶瓷也是批量生产,且以日用性为主、艺术性居次,除了个别特殊性的(如毛瓷),没有投资价值。

代笔作品。有些名家大量利用学生、徒弟等进行代笔,自己仅仅签名,这种瓷器的投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但一般不知道底细的话还真难说!像采用分水工艺的作品代工现象就是很突出的,大师们设计画稿后,通过覆稿描样,再进行勾线,然后用料水分水制作,故对采用分水技法的作品要多个心眼。

重大题材瓷。这种东西百分百的是商品,所谓限量往往起码1000、2000的,所谓大师作品其实也就是大师设计,根本不是大师亲笔。说到底和第一类的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精工细作,质量高点罢了。策划方往往在媒体上进行重量级的广告轰炸,以动听的说辞打动投资饥渴症患者,巴巴的奉上3万、5万购买这豪华纪念品。其实这价,已经可以买一件很不错的名家瓷器了,增值前景还有指望。这个东西3万5万买来,5年以后就是1万也没有人要!景德镇某企业是开发重大题材瓷的专业公司,号称由某某、某某大师加盟,结果某某大师在媒体发表声明,称自己被忽悠了,他根本就没有参与设计,就是被请去鉴赏了一番,提了幅字而已,结果题字和照片都被用于广告宣传,并委托子女进行法律交涉。奥运会时很多窑口都推出了特许奥运瓷,名家设计、限量2008套发行,价格当然也漂亮!现在,你可以在网上以1/3的价格看到厂家在抛出来。2008套,数量已经大得吓人了,艺术大师一辈子可能都画不了这么多,怎么可能珍贵?

认清形势 警惕艺术收藏陷阱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财富的增加,艺术品收藏成为越来越多民众关心的话题。作为普通收藏者,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当前的市场形式和艺术品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有节制的收藏。

调查表明,我国的艺术品市场仍存在着法规缺失、监管缺位、媒体和评论家虚假炒作以及盗版、赝品盛行等诸多问题。因此,普通大众在参与艺术品收藏的过程中除了不断提高自身欣赏水平和鉴定水品外,还应注意一下几点:

首先,让爱好成为收藏的照明灯。在流动性普遍过剩的今天,艺术品和其他投资品一样很容易产生泡沫,因此,艺术品收藏者不应盲目追高,而是应该以爱好为照明灯,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作品,从而避免市场火爆时,“藏家遍地开花”,市场萧条时,“藏家遍地开溜”的情况。真正的收藏不光是一种价值投资,但更重要的是一种艺术爱好,即使艺术市场巨幅波动,收藏者也处之泰然。

还有就是收藏艺术品要量力而行,以收藏新兴艺术家作品为佳。已经成名的艺术家作品动辄上百万千万,作为普通收藏者根本无力收藏,而且高价作品往往已经得到行业和大众认可,增值潜力相对有限。而新兴艺术家不乏做工精良者,其艺术品的升值空间大,且在初期大都为了艺术不断拼搏努力,这本身也是一笔值得收藏的精神财富。

目前,中国的当代艺术品市场还很不完善,依然存在着法规缺失、监管缺位以及盗版、赝品等诸多问题,尤其是很多艺术品中介机构纯粹为了金钱利益拿一些没有任何艺术价值的作品来糊弄广大艺术品收藏者。因此,普通大众在收藏艺术品时,最好通过那些在业内信誉良好,专业实力强的中介机构交易。

艺术品收藏一定要认清市场形势,在充分了解收藏方面专业知识以后,通过专业渠道进行收藏,随着艺术品收藏升温,全国各地电视台开办的艺术收藏类节目也越来越多,主要有央视2套的《鉴宝》、河南卫视的《华豫之门》、凤凰卫视的《投资收藏》、广东电视台的《盛世话收藏》、昆明电视台的《盛世典藏》等,显然,在艺术消费走向大众化的今天,艺术品收藏也越来越趋向普通民众。

古瓷收藏注意“一要三不要”


古瓷器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爱好者甚多。可火爆的市场、高额的利润,致使大量的仿品流入市场。赝品越仿越真,档次越仿越高,做旧手法越做越到家,搞得一些专家们也真伪难辨。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避免收藏一些假古瓷呢?这就需要注意以下“一要,三不要”: “一要”长于陶瓷学问。我国的陈设艺术陶瓷,分陶和瓷两大类。陶主要产地有以紫砂壶和花盆著称的陶都江苏宜兴,有以陶塑人物和动物造型见长的广东石湾,还有生产唐三彩的河南洛阳,生产黑釉陶罐的山西浑源,生产刻花陶器的四川荣昌等;瓷主要产地有以生产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四大传统名瓷的瓷都江西景德镇,有以釉下五彩装饰美术瓷而闻名的湖南醴陵,有生产雨点釉和发展刻瓷艺术的山东淄博,生产花釉和象牙瓷的河北邯郸,生产白瓷的福建德化,生产青瓷的浙江龙泉,生产釉上彩花瓷的广东潮州,生产仿南宋官窑艺术瓷的浙江萧山等。

陈设艺术瓷作为商品,价格并非越高越好,这需要认真加以鉴别,比如釉下彩和青花,要看画功是否熟练、清晰,色泽是否莹润、透明,釉下装饰注重工笔式写意,必须是手工绘制,不是印花、贴花,而且颜色要光亮。对陈设艺术陶瓷的选购,既要看整体效果,也要仔细察看器形是否周正,有无变形,釉面是否光洁,色度有无异样。选购陈设艺术陶瓷要在白天光线好的地方,灯光往往会出误差,对瓷质可轻轻弹叩,听声音是否清脆响亮,沙哑声音有裂纹的,再好看也不值钱,而且有裂纹的陶器不易保存。

“一不要”总想从旧货古玩市场买到珍稀名瓷。珍贵古瓷相当少,很早以前便受到人们的珍视。如:官窑、汝窑、哥窑这些珍品瓷器,目前国内外的存世量几乎都有数可查,十分珍贵,即使是皇家也不易得之。元青花瓷在元代烧造较少,当时就很昂贵,民间能用得起这种高档瓷器的为数甚少,主要是祭祀用器,因此遗存及少。20世纪30年代被发现认识以来,更声名远播,人人皆知其珍稀名贵,即便地摊小贩亦知其贵重,若能轻易廉价买到元青花,实属可疑,当慎之又慎。

“二不要”受古瓷鉴定理论书的误导。收藏者往往依照古瓷鉴定理论书中的特征,按图索骥,往赝品上凑。目前,有些理论专著是研究我国瓷器艺术成就和历史的,书中的论述对象往往选择最能代表当时成就的名品。这方面的资料比较多,仿伪者往往依据这些资料描述的特征和图片进行仿制。

在民间收藏活动中,一辈子也难碰上一件珍品,所以这些书籍只能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各时期的制瓷成就和代表名品,于实际收藏活动的指导意义并不太大。但是,市面上的仿品却有很多特征与书本上相符,如果按图索骥,便最容易上当。再有一种情形便是一些作者迎合兴起的收藏热,编辑出版一些指导购藏的图录,常常为了给书本增色,而不惜抄录一些根本不可能在民问流传或世上交易的珍品图片,随意地标上参考价格,使人产生这些珍品曾在市面上出现而被廉价购走的错觉。

“三不要”把收藏定位放得太高。对所处地区正常可能收藏的瓷器品种缺乏认识,不从实际出发确定收藏品位,这是许多爱好者的通病。对那些有收藏价值又有条件买到的古瓷不屑一顾,只想买那些没有可能出现的珍品瓷器,正好跌入制售赝品者的圈套。这种不切合实际的收藏定位观,主观上便拉开了接触珍品的距离。

总之,收藏者要多与同好收藏的人士交流切磋心得体会,优势互补,共同提高。还应该多看真品,从真品入手再结合书本知识,才能形成经验。只有在收藏中学习鉴赏,鉴赏中指导收藏,循序渐进,才能逐步提高。

瓷器收藏三大要点


收藏瓷器要有好眼力。瓷器收藏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居民收入以及生活质量息息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古瓷器收藏队伍迅速壮大。据瓷库中国小编了解,除少数学者型收藏鉴赏家和企业型收藏投资家拥有一些高档古瓷珍品外,大多数喜爱瓷器的收藏者是以收藏中低档瓷器为主,其收藏目的也是出于兴趣爱好、陶冶情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特别受近年来各类收藏品价值的大幅上涨的刺激,古瓷器收藏投资风生水起,“以瓷养瓷”之风越来越盛。下面简单说说瓷器收藏三大要点。

一、精品。对瓷器的质量要求性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硬指标。如可多从瓷器的工艺上,瓷器表面是否存在一定的瑕疵感。这些,都是瓷器的败笔之处。所以,在投资某件瓷器品时,一定要着重的去观察瓷器某些细节化上的现象;

二、数量。古语称:物以稀为贵。这话,是具有深刻的含义性的。什么样的东西,现存量是较少的,价值上就会提高些。后期的升值空间性,会很大。例如,某个瓷器大师的作品,一生所做的瓷器品数量有限。

三、市场。投资相应的瓷器品,需要充分的了解瓷器市场中的动向。例如,某某瓷器,在收藏市场中,求大于供。存在这样的现象,是可以进行短期性的投资。对于瓷器收藏品投资,多半是较长期的。当然,投资方式的把握,自身把握。

火热收藏市场 财富与陷阱并行


陶瓷艺术品展吸引了许多收藏爱好者

俗话说:“盛世兴收藏。”玉石珠宝、名人字画、古玩、标志时代个性的物品等,是不可再生资源,升值空间大。在股市不明朗、房地产等投资风险加大的情况下,收藏市场的不俗表现无疑成为人们理财的一个亮点。最近,不少人为打赢“通胀保卫战”,欲投身收藏行业。投资这个行业保险吗?业内人士忠告:收藏是个朝阳产业,但“水很深”,在“深水”中扑腾更像是赌博,打好基础才有“钱途”。

市场火热

收藏千万元物件

就像买白菜

近日,记者联系我省几个收藏界的名人采访,结果都称走在收藏的路上。而一些大玩家也深藏不露婉拒采访,生怕露富被贼惦记。

3月10日,记者在郑州中原古玩市场潘家园红色收藏馆采访。一位人士把玩着业主收藏的几本旧拓本,连价格都不问地嘱咐:“你给我弄一堆儿,我一块儿撮走。”业主说,这不算大玩家,一些名人字画放这儿,买家不问价钱,几千万也立马成交。

据中华全国古玩商会副会长、河南省古玩商会会长、河南省收藏协会副会长、河南省宝玉石协会副会长蒋继明介绍,企业老板、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大举进入古玩收藏市场。每到周末,在郑州古玩市场上,经常能见到一些企业家淘宝。

业内人士介绍,建业集团的胡葆森,热衷于收藏名人字画。河南风雅颂置业总经理曹天、金星集团老总张铁山、原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总经理李经谋、四季胖哥董事长邱新航等,都徜徉收藏海洋中,斩获巨大。

“出发!炒房去!”就像20年前担着小商品奔向全国一样,近年来,温州人从故乡出发,水银泻地般欲将天下房产一网打尽。在经历俄罗斯灰色清关事件、山西煤炭困局、迪拜金融危机和各地“限购令”后,近日,部分温州炒房团“喊撤”,携大量资金转战收藏品市场,一时引起央视关注。

资源稀缺

坐等高价,藏家只进不出

“我准备把门店关了,收藏不卖了,但都是熟人,开着门儿不卖给他们不得劲儿。”说这话的人,就是业界称作红色收藏家的杨翔飞,他收藏解放前的“毛著”和抗战题材的资料,全国数他最全,中央文献出版社、全国各地抗战纪念馆和毛主席纪念馆,出书或展览,都来郑州求助于他。

为何只收藏不卖了?杨翔飞说出了他的“小九九”: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公家博物馆和纪念馆已开始大量购进收藏红色资料。2010年八九月份,国家有关方面在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大规模抢救1945年8月前的毛泽东著作早期珍本。“很多藏家都是只进不出,此类藏品急剧减少,价格飙升,‘红色收藏’呈现出一种红遍藏界的势头,现在他的收藏两年一周期,回报率在200%,现在不卖,就是等待藏品价格大涨。”杨说。

业内人士介绍,前两年大家集中投资的是古玩和字画,进入者都发财了。从去年开始,古籍市场火爆,今年炒作的是名人信札、版画和红色收藏。

“炒作气氛日浓,有点好藏品都捂着不卖,为的是炒个高价。”郑州古玩城一位收藏界人士说。

瓷器收藏看重三大价值


近年来在国际拍卖市场上,中国明清官窑瓷器价格屡创新高,古代瓷器价值凸现。对于收藏者来说,如何评价古代瓷器价值,有较大的难度。但是经过藏家们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出一套评价古代瓷器价值的方法。

清康熙青花

(陶瓷的评价三标准: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研究价值)

从收藏角度,如何评价古代瓷器价值?

1.从古代陶瓷发展的历程来评估(即历史价值)。中国古陶瓷发展经历了起源期、成熟期、高峰期(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三个高峰期)、衰落期,从目前的艺术品市场行情来看,价值的排列顺序(由高到低)为:元明清时期瓷器、宋朝瓷器、唐五代时期瓷器、六朝时期瓷器、原始青瓷、晚清民国瓷器。

2.从艺术性来评估(即艺术价值)。主要包括造型、装饰、图案三个方面。

造型上以陈设器价值最高,价值的排列顺序(由高到低)为:陈设器、文房用具、冥器、日用陶瓷。

装饰上目前以彩装饰价值最高(如雍正时期珐琅彩),价值的排列顺序(由高到低)为:彩装饰、釉装饰、胎装饰。这里要说明一点,宋代单色釉瓷器是中国陶器发展的高峰,我认为它的价值最高,但是在目前的市场上没有得到体现(现在艺术品市场拍卖价格最高的是彩瓷),所以从长远投资角度看,单色釉瓷器有较大的升值空间。

3.从研究价值来评估(即科学研究价值)。如有纪年款的瓷器、在纪年墓中出土的瓷器,这些瓷器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但不是评估价值的主体,因此在古代瓷器价值评估体系中所占的比例不高。

4.从其他因素来评估。包括完残程度、尺寸大小、珍稀程度、地域因素等方面。

以上所说的是古代瓷器价值的普遍性的评估方法,不可能完全覆盖,对于有些个例,要具体分析。

如何用这个评估体系来衡量古代瓷器价值?

我举个例子来说明,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得举行的“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一只中国元代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以1400万英镑成交,加佣金后为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亿,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从古代陶瓷发展的历程来评估:此罐为元代瓷器,处于中国瓷器发展高峰期之一的元明清时期,属于价值最高的时期。从艺术性来评估:此罐造型属陈设器范畴;装饰属彩装饰,且为进口钴料;图案为历史人物故事;三方面都体现出很高的价值。从其他因素来评估:此罐高27.5cm,径宽33cm,尺寸大小适中,珍稀程度罕有,品相完好。因此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具有很高的价值。

中国明清官窑瓷器的拍卖价格屡创新高,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一方面,它反映了陶瓷收藏市场非常火热,明清官窑瓷器仍然是藏家追逐的热点。同时反映了陶瓷藏品增值很快,特别是明清官窑瓷器有着巨大的升值潜力。

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艺术品拍卖由于受到拍卖现场环境、气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价格有时并不能完全反映价值。前面我已经说过宋代单色釉瓷器是中国陶器发展的高峰,我认为它的价值最高,现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但将来总有一天它的价值能够得到显现。投资、收藏者要用科学的评估体系来评估瓷器的价值。

为什么目前陶瓷收藏的热点是明清瓷器?升值的前景怎样?

从目前的流行趋势和市场热点看,明清陶瓷当仁不让。明清陶瓷成为市场热点的主要原因有:

1.由于年代相对较近,流传相对较多,人们接触相对容易,并且也容易看懂,有较好的收藏基础。

2.这个时期的陶瓷交易在法律上是允许的,有法律基础。中国法律规定出土文物属国家所有,是不允许经营的。但宋元以前的瓷器绝大部分都是出土的,很少有传世的瓷器流传至今,在买卖、收藏上存在法律障碍,操作很难。

因此在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明清陶瓷还将是投资热点,而且还会有一段升值期,大众审美情趣也大都停留在这一层面上。

明清瓷器的增值速度很快,高古瓷的投资前景怎样?

尽管明清官窑瓷器屡创新高,火爆异常,然而对广大藏友来讲,只能饱饱眼福,看看热闹,天文数字般的价格,已非一般藏友所能企及。因此收藏瓷器不要局限于市场热点,要拓展视野,着眼于高古瓷和近现代名人瓷的收藏。

1.具有明显价格优势。近年来在海内外藏家推动下,明清官窑瓷器价格扶摇直上,出现超过百万、千万甚至亿元的天价精品。而国内元代之前的高古陶瓷的价格一般比较便宜,收藏资金门槛较低。

2.高古陶瓷一直是海外文物收藏市场的主要品种,宋代官窑、磁州窑等精品的价格早已越过千万元大关。而在国内可以用几万、几十万买到的高古瓷,在国际市场可以卖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升值空间很大。

3.高古瓷虽然没有明清瓷华丽,但它古朴、内涵深刻、艺术境界深远、耐人寻味,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收藏高古瓷器是收藏文化,是对中国文化精髓的感受,是陶瓷收藏的发展方向。

4.高古瓷历代名窑精品辈出。除宋五大名窑外,越窑、长沙窑、龙泉窑、建窑、湖田窑、吉州窑、耀州窑、磁州窑、洪州窑等都有精品,收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能力去选择藏品,有利于形成系列。

随着古玩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以及有关政策的调整,高古瓷必将表现出更为强大的后劲。未来国内的高古陶瓷市场可能会出现爆发式行情。目前是收藏、投资高古瓷的最好时机。收藏爱好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注重选择精品进行专题收藏,定会有不错的收益。

普通收藏者怎样收藏陶瓷?

对于普通收藏者来讲,收藏瓷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入对门,路子要正。这一点对于初学者来讲特别重要,一旦路子走错,可能终身都难纠正。我见过花费巨资错买了许多赝品,而至今执迷不悟者。初学者要从瓷片标本入手,不要开始就买完整器,一定要循序渐进,千万不要“高起点”。

2.多看少动,戒除贪欲。多看权威书籍、图册,多学习理论知识,夯实基础。多看实物,经常到博物馆去领悟真品的神、形、釉、胎、纹饰等特点,逐步提高自己的辨识鉴赏能力,但这只能是宏观的感悟。博物馆只能隔着玻璃看,不能上手,如同隔靴搔痒,很难掌握微观特征,故有它的局限性。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多上手瓷片标本。在市场中不可听信卖者美妙动听的“故事”,不可心贪。很多人认为自己学习了一定的理论、实践知识,就想到市场去捡漏,这样几乎百分之百“中招”。

3.研究揣摩,提高悟性。搞收藏“悟性”很重要,“悟性”从何而来呢?靠研究、靠比较、靠分析、靠揣摩。对瓷片标本要反复研究、仔细琢磨,悟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这样你的悟性就能提高。

4.广交藏友,参加收藏组织。初学者要积极参加收藏组织,参加收藏会所的学习,这是一条少走弯路的捷径。南京珠山会馆就是这样的收藏组织,该会所拥有近万片古陶瓷标本,为广大瓷器收藏爱好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并定期请专家举办陶瓷收藏知识讲座。

收藏瓷器时需要注意的几点


古瓷器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具体化、艺术化的重要载体,是世界认识中国的一道厚重恢弘的文化长廊,对于古瓷器的收藏价值的定位也是对文化的正确理解。在当下热气腾腾的瓷器收藏市场,人们兴奋于拍卖行不断被刷新的记录,古代官窑陶瓷可谓一物难求,价格更是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程度,古瓷器的收藏价值,越来越多地被更多人所认可。

在鱼目混珠的瓷器收藏市场,复制品、高仿品大量充斥市场,在利益驱动下,愈演愈烈,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和杀伤力,对于收藏者来说,如何评价古代瓷器价值,如何识辨真假、去伪存真就成了收藏者必经的一道门坎,本期《第1收藏》结合资深藏家们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为您总结出一套鉴赏古代瓷器价值的实用方法。

现为南京博物院鉴定征集部研究员、国家文物出境鉴定江苏站古陶瓷责任鉴定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从事古代陶瓷器的鉴定和研究工作多年的程晓中先生建议普通收藏者在收藏瓷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入对门,路子要正。

这一点对于初学者来讲特别重要,一旦路子走错,可能终身都难纠正。我见过花费巨资错买了许多赝品,而至今执迷不悟者。初学者要从瓷片标本入手,不要开始就买完整器,一定要循序渐进,千万不要“高起点”。

2.多看少动,戒除贪欲。

多看权威书籍、图册,多学习理论知识,夯实基础。多看实物,经常到博物馆去领悟真品的神、形、釉、胎、纹饰等特点,逐步提高自己的辨识鉴赏能力,但这只能是宏观的感悟。博物馆只能隔着玻璃看,不能上手,如同隔靴搔痒,很难掌握微观特征,故有它的局限性。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多上手瓷片标本。在市场中不可听信卖者美妙动听的“故事”,不可心贪。很多人认为自己学习了一定的理论、实践知识,就想到市场去捡漏,这样几乎百分之百“中招”。

3.研究揣摩,提高悟性。

搞收藏“悟性”很重要,“悟性”从何而来呢?靠研究、靠比较、靠分析、靠揣摩。对瓷片标本要反复研究、仔细琢磨,悟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这样你的悟性就能提高。

4.广交藏友,参加收藏组织。

初学者要积极参加收藏组织,参加收藏会所的学习,这是一条少走弯路的捷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