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瓷艺术 > 导航 >

新政出台 我国陶瓷产业面对强势挑战

新政出台 我国陶瓷产业面对强势挑战

陶瓷艺术 陶瓷文化 陶瓷瓷砖

2021-04-13

【www.taoci52.com - 陶瓷艺术】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准入标准》(征求意见稿),向各界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并在其官网上公布了联系电话和邮箱,该征求意见工作将于10月18日结束。据悉该准入标准旨在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遏制产能过快增长,促进建筑卫生陶瓷行业转型升级,提高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这次的准入标准征求意见稿对建设布局、规模和工艺装备、质量管理、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社会责任、监督管理等方面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对一直困扰陶瓷行业的烟气脱硝、清洁能源、有毒有害色釉料和原料的使用、能源消耗限额、原料运输遮盖、原料堆场、厂界噪声以及清洁生产等方面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该准入标准的推出,将使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

根据征求意见稿,在建设布局上,要求统筹区域资源、能源和环境承载力,控制区域产业规模,县级区域原则上不超过80条生产线,地级区域原则上不超过200条生产线。严禁在非工业规划区和城市建成区等区域内新建和扩建项目,己投产运营的未达到准入条件的,应通过整改在2016年底前达到,整改仍未达到的,应依法迁出或关停。

在新建和改扩建项目上,要求严禁采用《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中的工艺和装备。原则上单条生产线占地不超过100亩,要求选用《建材行业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目录》中的技术,配套建设除尘设施和烟气脱硝、脱硫装置,采用能效等级高、本质安全的工艺和装备,提高生产线自动化水平。新建和改扩建项目还需采用清洁能源或煤洁净气化技术,严禁使用本质安全性差、热工效率低、污染物排放高的简易煤气发生炉。窑炉采用高效耐火保温材料和温场自控系统。严禁生产、使用有毒有害色釉料和原料,杜绝重金属污染和放射性超标。

陶瓷行业是一个能耗比较大的行业,节能降耗一直是陶瓷企业的攻关课题,这次的征文章来自于求意见稿将《建筑卫生陶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252)写进了准入标准要求,并要求新建项目应配套建设余热综合利用装置。年耗标准煤5000吨及以上的建筑卫生陶瓷生产企业,应每年提交包括能源消费情况、能源利用效率、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节能效益分析、节能措施等内容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

在清洁生产方面,要求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建筑陶瓷工艺废水全部回用,卫生陶瓷工艺废水回用率不低于90%,污废水应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达到《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4)或高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标准要求。原料、成品和固体废弃物运输应遮盖、防止遗撒,堆场应加围墙和顶盖。防治粉体制备、压坯成型、抛光修边等重点工段噪声,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

对于产品质量,要求建筑陶瓷产品质量符合《陶瓷砖》(GB/T4100)、《陶瓷板》(GB/T23266)等国家标准,或高于国家标准的行业标准。瓷质砖产品通过国家强制性认证。卫生陶瓷产品质量符合《卫生陶瓷》(GB6952)、《卫生洁具便器用重力式冲水装置及洁具机架》(GB26730)等国家标准或高于国家标准的行业标准。五金配件质量稳定、耐用。严禁生产排污管内面没有施釉的卫生洁具产品。产品放射性符合《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严禁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和侵犯知识产权的产品。

目前该准入标准正在进行征求意见工作,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可于10月18日前反馈到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下一步该标准将在何时出台,还会有哪些修改,也是行业人士最关心的事情。而这次征求意见稿的推出并不是空穴来风,陶瓷企业在对该标准提出意见和建议、关注标准出台的同时,还应对其中涉及的内容早作打算,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更大挑战。

taoci52.com精选阅读

现代陶瓷产业发展面临创新挑战求突破


现代陶瓷产业发展面临创新挑战求突破

在新一届的陶瓷艺术分享作品中,不断推进的分享实践工作,却让很多业内人士也产生了共鸣。不难看出,很多相关的陶艺资讯都对于创新与发展的问题很是纠结,其实这是一个行业发展的特色,也是现代陶瓷产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必须走不断发展创新的路,有突破性创意与设计,才会让发展更有实力的保证,而求突破的信心,需要实践来检验,在新一代陶瓷艺术品分享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得出来,虽然产品很多,风格各异,但是真正可以说是绝世之作、台柱型作品还是不够多。

走发展创新之路值得陶艺大师们积极思考的一个问题,而突破性的艺术作品要问世,也需要一个较为良好的环境,关注陶瓷业的一个整体的发展,是对于陶瓷文化传承巨大的贡献,而保证陶瓷产业链中的每个一环节都有一个良性的态势,一个好的发展环境是对艺术的最高的悬赏,突破性的艺术作品可以传承百世,也需要这样的机会。

来自陶瓷作品分享实际的信息给所有陶瓷产业的人者提出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而且也是当务之急,在任何一个位置上求发展,不断走创新的路子,这样才会有多的机会,来自国际的压力也是对国内陶瓷市场的一个刺激,继承与发扬,还要从创新与突破上找到一未来发展的出路,这样才是对陶瓷产业的一个贡献,也是陶瓷文化发展的必须。

四因素困扰我国陶瓷产业发展


17日,在中国唐山第一届陶瓷文化研讨会上,中外专家认为,我国已是世界陶瓷产量和出口最大国家,但近年陶瓷产业发展总体上与英国、德国、日本等先进国家的差距仍在加大,只有强化管理、规范秩序、改进工艺,才能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让中国成为真正世界陶瓷强国。

专家们认为,目前我国陶瓷产业存在的四个制约因素,一是主要市场无序竞争严重,“一哄而起”问题突出。比如这几年骨质瓷生产,从南到北一哄而上,重复建设、恶性竞争问题凸现。很多企业放弃了自己在日用陶瓷上的特色和优势,盲目跟风发展高档陶瓷,最终陷入困境。这几年景德镇艺术陶瓷发展很快,但本身制作日用陶瓷的传统优势丢失了。

二是工艺制作落后,雷同多、创新少,市场竞争处于劣势。许多企业对科技创新投入少,只注重市场。在制作工艺上善于模仿、不善于创新。同一种产品,国内生产厂家多达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几千个。产品差异性少,有特色的产品少。比如目前在英国、德国得到广泛应用的三维成形工艺,在国内还没有开始应用。工艺陶瓷成形工艺仍以传统方法为主。先进国家一个陶瓷新工艺出来后,通过三维成形、石膏模具到工作模具,很快进入批量生产。而我国一个新工艺出来后还是靠人工制作,效率很低,进入批量生产时间过长。此外,我国陶瓷产品的铅镉溶量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得太好。这就导致我国陶瓷产品出口量大,但换汇少,附加值低。目前我国单件陶瓷产品换汇多年徘徊在0.2元到0.25元之间。

三是陶瓷文化挖掘不足。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陶瓷的国家,陶瓷文化博大精深,但很多企业不注意建设企业文化,只注意市场营销。

四是陶瓷产业人才匮乏,特别是更缺乏实际应用人才。这些年一些企业陷入恶性竞争,人才流失严重,加上我国陶瓷人才队伍本身就不足,人才需求和市场发展矛盾日益突出。

我国陶瓷产业出口及产量相关数据概况


其中日用陶瓷已占全世界的70%左右,陈设艺术陶瓷占全球65%,建筑陶瓷也已经占世界总产量的1/2。2008年中国瓷砖产量57.55亿平方米,人均产量世界排名第三;在2009年,中国瓷砖产能继续扩大,产量进一步增长,突破66亿平方米,17个省份的陶瓷砖产量增长超过两位数,其中内蒙古、湖南省更是超过三位数增长。按这一数字计算,中国人均瓷砖达到4.48平方米,跃居世界第一,充分说明了中国陶瓷行业强劲的发展势头。

中国在国际建陶市场中的地位不断提高,陶瓷产品的总产量和出口额连年攀升。其中,日用陶瓷仍然占据最重要的地位,在出口中所占比重超过3成;建筑陶瓷所占比重上升至第二位;艺术陶瓷、卫生陶瓷及其他类陶瓷的出口均显示出较强的增长势头。2009年,中国日用陶瓷产量超过150.08亿件,同比增长23.23%以上;卫生陶瓷产量超过1.45亿件,同比增长16.69%以上;墙地砖产量53.79亿平米,同比增长15.41%以上。日用陶瓷制品总产值超过1100.71亿元,同比增长16.2%;工业销售产值累计1071.28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6.6%;出口交货累计250.07亿元,同比降低5.4%,出口占销售比重23.3%。

中国各地除了佛山、淄博等老产区之外,新兴建陶产业基地不断兴起,全国形成规模的建陶产业基地超过30个,2009年全国新建墙地砖生产线超过200条,建陶产品制造区域化与产品销售市场区域化特征也越加明显。

3个政策出台及时 为佛山陶瓷产业发展注入强心针


佛山陶瓷产业逐步将生产环节外迁,未来重点在于发展陶瓷研发、会展、总部经济等,不断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昨天公布市政府制定出台陶瓷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三个政策性文件后,在佛山陶瓷行业内引起积极的反响。接受采访的佛山知名陶瓷企业家纷纷认为,在佛山陶瓷产业调整升级的关键时期出台这3个政策性文件,非常及时到位有指导性,让企业和企业家们感到极大鼓舞,对佛山陶瓷行业持续发展、走向世界的信心倍增。

鹰牌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张孟友博士政策将使强的更强优的更优

这3个关于陶瓷行业调整的政策性文件出台得非常及时。政府越早推出陶瓷行业的规范性指导,就对佛山陶瓷产业的升级、转型越有好处。

此次出台的3个文件分别从产业评价标准、扶优扶强措施和产业规划等三个方面,对陶瓷行业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将有利于陶瓷产业升级转型,让强的企业更强,优的企业更优。

佛山陶瓷产业升级正处于关键时期,如何在关停并转一批不合要求的陶瓷企业之后,继续保持佛山陶瓷的强大竞争力?如何让留下来的陶瓷企业继续做大做强?如何从科研、品牌营销等方面巩固陶瓷总部经济,提升佛山在全世界陶瓷行业的优势?这些问题都需要政府适时推出一系列政策去推动解决,保证佛山陶瓷在产业升级中做优做强,巩固其全球陶瓷老大的地位。

下一步,鹰牌陶瓷也将根据政府出台的三个政策,继续提高自身在研发、品牌、环保、税收等方面的规范水平,为佛山建设全球陶瓷之都贡献应有的力量。

佛山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鲍杰军标准最有说服力

在陶瓷产业升级过程中,如何对企业进行评价是一个难点。政府此次出台3个相关政策,其中包括比较具体的陶瓷产业评价标准,我认为是很好的。用标准说话比较公道,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也给企业升级改造提供了指引。但是具体的评价指标,我建议政府可以请专家评估一下,以保证其科学性。比如能耗指标现在是以每吨的能耗为标准,还是别的单位能耗,需要细化一下。我觉得以产品的价值含量为标准比较好,因为高端的产品要求的温度高、时间长,售价也高。

而3个政策性文件中的扶优扶强措施也比较到位,比如鼓励企业走品牌路线、高端路线、智能运营等,符合佛山现有陶瓷产业的基础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挑选和培育一批优质的陶瓷企业,提升陶都的形象和竞争力。作为企业,我们也会严格执行政府的相关评价标准和管理政策,逐步完善提升企业的自身管理。

中国陶瓷城执行董事、总经理周军将推动陶瓷产业持续发展

佛山去年启动陶瓷产业结构调整和启动国内首个陶瓷产业总部基地建设以来,是否导致产业空心化、佛山陶瓷地位是否失去等业界各种争论、质疑不断,昨天市政府制定公布三个陶瓷产业调整升级的政策性文件,为佛山陶瓷产业调整升级、未来的持续发展注入一支“强心针”。

市政府制定三个政策性文件,不但给佛山陶瓷产业界传递出政府继续做强陶都的积极信号,而且对社会各界存在的疑虑进行了一个正面回答,将对佛山陶瓷产业的持续发展产生极大推动:

一是3个政策让佛山陶瓷行业看到政府在产业调整过程中,不只是在抓好落后生产线的关闭和转移,而且同时也在抓陶瓷产业的优化升级,对于业界担忧的佛山陶瓷产业生产基地转移后可能出现的产业空心化进行了一个正面回答,有利于恢复产业持续发展的信心。

二是政策让陶瓷企业看到政府在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和发展总部经济方面的决心,将会吸引更多的陶瓷企业在进行生产工厂外迁后,考虑把总部基地留在佛山。

三是政策将吸引更多资金进入佛山发展现代产业服务业,壮大佛山陶瓷第三产业发展的实力。在陶瓷产业的规划中,政府提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将大大提升国内外产业服务机构的信心和积极性,更有信心进入佛山陶瓷产业发展现代商贸、总部经济等产业服务业,加速推动佛山陶瓷产业的优化升级。

四是政策文件对佛山陶瓷未来作出了规划,并提出了发展的要求和目标,如在自主创新、自有品牌、节能减排、商贸物流等方面,将为佛山陶瓷产业的做精做强指明具体方向,大大强化佛山陶企留在佛山做大做强、吸引更多国内外实力陶瓷企业到佛山发展的信心。

五是政策文件在国内首次明确了陶瓷企业总部的概念,使政府在扶持陶瓷产业总部经济发展上有的放矢,使更多企业在调整升级的过程中选择留在佛山继续做大做强。陶瓷企业总部定义的界定,既规范了当前佛山陶瓷产业总部经济的发展,又给正在蓬勃发展的佛山陶瓷产业总部经济注入更大动力。

据悉,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自去年启动建设以来,在各级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各界的支持下,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预计一期主体工程将于6月底前完成基本建设,交给进驻企业装修,一期项目将于今年10月份投入使用,而总部基地员工宿舍、物流园区等配套项目也即将启动。

广东蒙娜丽莎陶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张旗康企业发展信心倍增

随着佛山陶瓷产业转型的深入推进,不少陶瓷企业都对将来的发展前景感到迷茫,而这3个政策性文件的出台让企业感到极大鼓舞,对佛山陶瓷行业发展的信心倍增。

面对陶瓷行业的环保压力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时刻,政府主动制定产业战略规划,明确定性、定量的标准,让有品牌的、成长性好的陶瓷企业留下来,做大做强,这个思路非常正确。

但是,要发展陶瓷总部经济,我们还需要更多实质性的、具体的扶持措施。比如留下来的陶瓷企业会根据各地优势进行全国性战略布局,以减少“大进大出”的多方面支出。而“走出去”需要资金、土地等多方配套,建设的周期是非常长的。建议政府能不能在一些规划明确可以发展陶瓷行业的镇区,对部分需要关停并转的小陶瓷企业进行招投标,大型的陶瓷企业可通过竞争获得入股或兼并权,然后按照大企业的管理标准和理念对其进行改造,这样不仅能较快提高佛山陶瓷行业的水平,也将加快陶瓷总部经济的建设。

同时,发展总部经济需要很多具体的政策支持。总部经济不是把企业集中到一个区域内,而是每个企业建立起自身的研发、设计、培训基地,在政府的规划、指导下,有条件的可以一个企业一个总部,真正推动企业实施总部经济发展模式去做大做强自己。建议在衔接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帮助留下来的陶瓷企业总部解决发展的土地、资金等具体问题。

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高级工程师黄希然给企业一颗“定心丸”

传统产业调整提升是必然的,关闭、转移一批企业是需要的,但关键是怎么扶优扶强,给留下来的企业创造一个好的生存、发展环境,让他们在三五年内,甚至十年内能够放心地继续做下去。

我参与了佛山市陶瓷产业调整提升三个政策性文件的相关座谈会,相比昨日的报道内容,扶优扶强措施中的“通过对城镇范围内的陶瓷用地进行调整,逐步将陶瓷企业引导至统一规划的产业集聚区”是新加入的内容,“这对留下来的陶瓷企业是一个好的政策,如果能真正落实的话,是一个好事”。

“文件出来之后关键要进一步细化,要真正给企业一颗‘定心丸’,如产业集聚区的建设要明确在哪个地方建、燃料供应如何解决等相关问题”,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建议加快落实,制定一个进入的门槛,对正在进行的陶瓷产业调整升级是有帮助的。在既满足节能减排、城市建设发展要求,又考虑传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上,政府要把握好调整的力度、整治的进度,要充分解决产业在调整升级中出现的新问题,这样传统产业的调整提升之路就能走得更顺一些。

以佛山目前的实际看,要发展会展业、物流业,仍须依托传统制造业。而适当规模的现代陶瓷产业是可以与城市共融的,是可以和谐发展的。

首部中国建筑卫生陶瓷产业政策将出台


近日,广东陶瓷协会接工信部委托,在今年10月份完成关于国内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的产业政策制定,并提交工信部进行进一步讨论。记者电话采访了广东陶瓷协会秘书长陈振广。

陈振广表示,广东陶瓷协会在半月前接受了工信部的此番委托,据他介绍,此次产业政策的制定是中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历史上第一部产业政策。政策范围包括建筑卫生陶瓷、机械化工等全产业链,将对政策目标、行业技术政策、产业布局、准入门槛、出口贸易等与整个行业相关的方面做出阐述。

目前,协会正在对政策制定的步骤以及具体工作进行规划,陈振广表示将很快进入调研阶段,届时,调研小组将对全国各建筑卫生陶瓷产区、部分企业以及终端市场情况等进行详细调研,广泛聆听可各方面的意见,制定适合行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初稿),并于10月形成意见稿提交工信部。

同时,广东陶瓷协会还将吸纳行业各方面专家一同调研、讨论、制定政策。陈振广表示,建筑卫生陶瓷产业的一旦出台,将对行业规范、发展等起到指导性作用。

评论:佛山“陶瓷新政”出现软化迹象?


在1月3日笔者在谈到2008年行业的看点时指出:“2008年产区力量的消涨是一个看点。佛山市政府的产业政策是否有反复,能否真正执行两年后,到了2009是否按照既有的规划淘汰只剩下25家,如果真正的执行到这个层面,对佛山陶瓷影响是很大的根本的。”而从本报今期头版头条透露出的消息看,佛山决策层对陶瓷行业的政策似有“软化”迹象:本月7日下午,在佛山市主要领导与12家陶瓷企业的座谈会上,市委书记林元和公开表示:今后佛山市将扶优扶强40多家陶瓷生产企业,关闭搬迁100多家,调整提升100多家。显然,这组数字与早前媒体普遍报道的“只剩25家”有很大的出入,值得行业人士细细品味、解读。

去年12月12日,佛山市第三次加快推进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治理工作现场会在南庄召开。禅城区的一位领导明确表示,禅城区将在2008年底以前,动用各种手段淘汰90家低端的陶瓷企业,仅有25家企业被列入“改造提升”的名单。而且甚至有消息指:这25家企业如果在“改造提升”中不达标,那么在2009年6月之前,该区内的陶瓷生产企业也可能“一家不留”。

于是人们接着看到:上个月29日上午,南庄镇政府直接出面搭台组织协调陶瓷企业向新兴产区转移。以前一直是佛山陶瓷行业协会来做拟外迁企业与产区之间的穿针引线工作,而现在直接上升到政府层面来运作,这是史无前例的。所以,按照这种逻辑,一般判断明年佛山企业外迁的数量还会更多,一些中小企业会抱团出去,以提高征地议价和应对新环境的能力。

然而,从常识上讲,两年内要将佛山陶瓷的“低端产能”清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陶瓷产业的“改造提升”和外迁是一项牵涉面非常广的系统工程,它不仅仅关系到老板承担“改造提升”和外迁成本的能力问题,还关系到企业员工的就业及利益保障问题,同时关系到地方政府财税收入的问题。从长远来讲,更是关系到“佛山陶瓷”这张名片寿命问题。所以,在“改造提升”,并鼓励陶瓷企业外迁声浪日高的严峻态势下,施政者在其过程中保留一份理性的检讨和反思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切忌明知不可为而强行。

佛山的“陶瓷新政”已经实施近一年,检视实践的结果,舆情目前普遍寄望“陶瓷新政”由从紧改为适度从紧,这一方面有利于新政的实际操作,另一方面也是各方利益平衡———和谐的需要。佛山陶瓷企业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两个问题:一是环保、节能的问题,一是社会责任缺失的问题。如果企业在政府引导下能逐步解决环保、节能问题,并依法纳税,最终的结果就是双赢。但企业以环保、节能为导向的“改造提升”既是测试自己的家底,考验自身的能力,也需要政府投入更多的管理成本,比如建立标准,设置环保、节能门槛等,同时也需要投入更多的社会资源,比如解决天然气的配送等问题。

老产业面临新生机 我国陶瓷产业发展呈现五大趋势


面对国内外陶瓷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长杨自鹏、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何炳钦等专家分析认为,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我国陶瓷产业发展将呈现五大趋势。

一是陶瓷产业发展空间加大,老产业面临新生机。在我国,未来几十年,城乡发展加快,人们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小康目标的实现,人们对陶瓷的需求也自爱不断增加,给陶瓷产业发展提供一个较大的空间。特别是高档日用陶瓷和艺术陶瓷的需求量也在迅速增长。

二是个性化产品逐步主导市场,日用陶瓷越来越具有收藏价值。随着人们对生活需求的个性化,对茶具、餐具等陶瓷用品的需求也趋向个性化。婚庆、节日等专用陶瓷需求将有答复增长。目前婚庆陶瓷市场已经趋火,供求两旺。

三是高科技产品引领国际市场,拉动我国陶瓷产业大发展。欧洲等陶瓷产业的高科技化趋势,必将对我国陶瓷产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促进我国陶瓷产业走科技兴业的路子,企业生存对科技的依赖度越来越高,高科技产品成为主流,很多高科技产品走入寻常百姓家,高科技产品走俏大众市场。

四是民族文化品位不断提升。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是陶瓷产业发展的基石,陶瓷产品将在不断吸收民族文化积淀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文化品位。无论是日用陶瓷还是艺术陶瓷,文化品位越来越高,陶瓷产品将不断在吸收民族民俗文化中更新换代。

五是我国必须在与国外的竞争中求发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优胜劣汰的步伐加快。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国外陶瓷产品将会大量进入我国,很快我国大中城市的高档商场都会看到外国的高档陶瓷,我国企业面临竞争压力加大。但由于外国产品价格普遍高于我国同类产品,外国企业会依靠科技优势展开和我国企业的竞争,拓展我国市场。在我国企业竞争日趋激烈,淘汰步伐不断加快,企业生存时间缩短。在这种竞争中逐步形成国外以中高档陶瓷为主,我国以中低档产品为主,国内外企业高档陶瓷产品的竞争更加激烈。

产业调整:我国卫生陶瓷产量和出口量减少


[陶瓷商务信息网]今年8月份全国卫生陶瓷产量1360万件,比去年同月下降8.4%1~8月份累计产量1亿件,比去年同期下降1.5%。出口量下降和广东佛山产业结构调整是今年卫生陶瓷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去年我国卫生陶瓷产量1.59亿件,其中出口5526万件,出口量占产量的34.72%。惠达、科勒、梦牌、四维、东陶、美标、美林、中陶、华丽、佳欣、万晖、英陶12家企业或集团去年卫生陶瓷产量2070万件,出口1740万件,12家企业产量占全国总量的13%,出口量占出口总量的31.49%,企业出口占企业生产量的84%。出口对卫生陶瓷生产,非常是大型企业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受人民币升值和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影响,今年前8个月我国卫生陶瓷出口3619万件,比去年同期下降1.6%。我国卫生陶瓷的主要出口地美国,今年以来受美国次贷危机拖累,从我国卫生陶瓷进口量锐减,上半年比去年同期下降17.6%。以出口为主的12家企业今年1~8月份卫生陶瓷产量比去年同期下降8.2%。

佛山陶瓷产业规划提出了“赶走污染、做强瓷都”的目标,引导企业重点发展陶瓷服务业和总部经济。在今年出口受阻的背景下,当地卫生陶瓷制造业首当其冲。今年前8个月,佛山卫生陶瓷产量比去年同期下降11.5%。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新政出台 我国陶瓷产业面对强势挑战》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新政出台 我国陶瓷产业面对强势挑战》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