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器鉴别的五大要领 > 导航 >

老产业面临新生机 我国陶瓷产业发展呈现五大趋势

老产业面临新生机 我国陶瓷产业发展呈现五大趋势

瓷器鉴别的五大要领 瓷器中国古代五大名瓷

2021-05-17

瓷器鉴别的五大要领。

面对国内外陶瓷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长杨自鹏、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何炳钦等专家分析认为,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我国陶瓷产业发展将呈现五大趋势。

一是陶瓷产业发展空间加大,老产业面临新生机。在我国,未来几十年,城乡发展加快,人们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小康目标的实现,人们对陶瓷的需求也自爱不断增加,给陶瓷产业发展提供一个较大的空间。特别是高档日用陶瓷和艺术陶瓷的需求量也在迅速增长。

二是个性化产品逐步主导市场,日用陶瓷越来越具有收藏价值。随着人们对生活需求的个性化,对茶具、餐具等陶瓷用品的需求也趋向个性化。婚庆、节日等专用陶瓷需求将有答复增长。目前婚庆陶瓷市场已经趋火,供求两旺。

三是高科技产品引领国际市场,拉动我国陶瓷产业大发展。欧洲等陶瓷产业的高科技化趋势,必将对我国陶瓷产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促进我国陶瓷产业走科技兴业的路子,企业生存对科技的依赖度越来越高,高科技产品成为主流,很多高科技产品走入寻常百姓家,高科技产品走俏大众市场。

四是民族文化品位不断提升。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是陶瓷产业发展的基石,陶瓷产品将在不断吸收民族文化积淀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文化品位。无论是日用陶瓷还是艺术陶瓷,文化品位越来越高,陶瓷产品将不断在吸收民族民俗文化中更新换代。

五是我国必须在与国外的竞争中求发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优胜劣汰的步伐加快。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国外陶瓷产品将会大量进入我国,很快我国大中城市的高档商场都会看到外国的高档陶瓷,我国企业面临竞争压力加大。但由于外国产品价格普遍高于我国同类产品,外国企业会依靠科技优势展开和我国企业的竞争,拓展我国市场。在我国企业竞争日趋激烈,淘汰步伐不断加快,企业生存时间缩短。在这种竞争中逐步形成国外以中高档陶瓷为主,我国以中低档产品为主,国内外企业高档陶瓷产品的竞争更加激烈。

taoci52.com扩展阅读

打造五大稀土产业集群


近期,包头稀土高新区初步完成了“十一五”稀土产业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规划内容包括稀土产业现状;稀土产业发展面临的环境;稀土产业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稀土产业重点建设内容及稀土产业发展建议和措施等五大部分。

在“十一五”稀土产业发展规划中,包头稀土高新区进一步提出新的发展目标是:经过几年的培育和发展,形成一个良好的、对包头稀土高新区经济具有强大支撑作用的稀土产业集群和科技创新体系,使包头稀土高新区成为我国稀土科工贸及人才信息中心,把高新区建设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稀土原材料、新材料和稀土应用产品的生产基地以及稀土科研开发与人才培养基地,建成中国稀土谷。

为达到上述目标,“十一五”期间包头稀土高新区稀土产业建设重点是努力打造以下五大产业集群:以稀土永磁材料和各种电机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以稀土储氢材料及各种动力电池、电动车等应用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以稀土发光材料及应用器件生产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以稀土催化、抛光、功能陶瓷等新材料及稀土在化工、建材领域应用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以稀土——有色金属材料深加工及其元器件生产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为构筑好这五大产业集群,实现稀土产业跨越式发展,规划还围绕稀土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提出对稀土产业应给予足够的政策倾斜,并在土地、资金、科技、人才和加强统一管理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具体建议和措施。

五大基地助力广西陶瓷产业迅速崛起 发展势头强劲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我国最南部,是一个以壮族民族文化为特点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建制。广西境内少数民族分布广,广西民俗具有鲜明的特色,语言、服饰、建筑物、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喜庆节日、民间艺术、工艺特产、烹调技术等,构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目前广西的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充满了活力,当地的陶瓷产业亦正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展现在人们面前。

目前,广西陶瓷产业形成了日用、建陶、卫生、工业、艺术陶瓷等综合陶瓷品种,发展势头强劲。以下仅就广西自治区的北流、贺州、桂平、藤县等陶瓷基地的建设与新进展,做一介绍。

一.北流陶瓷产区概况

广西北流市是玉林市所管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桂东南,毗邻粤西,以中国日用陶瓷之都闻名。北流有1000多年生产陶瓷的历史,全市有陶瓷企业50多家,从业人员6万多人,年产日用陶瓷超10亿件,产品90%以上出口,畅销欧美、东南亚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新兴的陶瓷产区和重要出口基地,是我国日用陶瓷行业的四大产区之一。

1.交通便利,运输方便

北流做大做强陶瓷产业,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北流是北部湾广西经济区重要节点城市,西靠黎湛铁路和桂海高速公路,境内国道324线玉容一级公路横贯东西,连接广东水东港和广东高速公路网的北宝二级公路纵穿南北。建设中的南(宁)广(州)高速公路、洛(阳)湛(江)铁路经过北流,并在北流设有火车客运站、货运站和多个高速公路出口。从北流出发,2小时可达南宁、北海,4小时可达广州,5小时可达珠海、桂林。北流还形成了镇镇通硬化公路、村村通四级公路的现代化交通大网络。

2.成立商会,促进陶瓷发展

为使北流日用陶瓷发展得到更好发展和提升,北流市规划建设了陶瓷工业园,对北流陶瓷产业科学规划和引导,广西玉林市陶瓷商会正式挂牌成立。成立陶瓷商会对于提高玉林市陶瓷产品的质量,形成区域品牌效应有着重大的意义。

北流将抓住历史性的机遇,努力把经济发展融入泛北部湾地区并延伸到东盟国家。因此,非常应该做大做强陶瓷行业。当地政府均将发展陶瓷产业作为发展本地产业的重头戏。

3.建设广东省广西商会北流工业园区

2008年4月,北流市与广东省广西商会签订了合作建设广东省广西商会北流工业园区的协议,项目规划面积3000亩,由广东省广西商会投资建设和招商,开创了工业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的新模式。

园区规划总面积为13.39平方公里,由民安陶瓷生产区、陶瓷文化街和陶瓷配套区三大部分组成,按规划园区可建设日用陶瓷生产线250条及30家配套企业,年生产能力达30亿标准件,销售收入100亿元,出口6.5亿美元,创税5亿元。

二.贺州陶瓷产区概况

贺州原称贺县。贺州陶瓷历来以“平桂陶瓷”著名,陶瓷产业发展形势喜人。贺州陶瓷产区生产的晶莹洁白的小瓷碗,以及令人爱不释手的陶瓷工艺品,精致典雅的园林瓷器。走进贺州平桂管理区黄田镇新村,琳琅满目的各种瓷器让人赞叹不已。这是“平桂陶瓷”产业发展形势喜人的一个缩影。

该管区还积极引导企业在延长陶瓷产业链上做文章,借助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贺州温泉、玉石林等旅游景区的人脉旺气,大力发展旅游纪念瓷器、贺州特产外包装瓷器等,在各景区及土特产市场等设点销售,这些精美的瓷器已逐渐成为各地游客“贺州一游”所喜爱的标志性纪念品。

目前,在该管区的黄田镇已形成新村、清面村、浩洞村等3个陶瓷专业村,陶瓷产业已带动5000多群众走上“以瓷致富”的阳光大道,有力地促进农民的增收致富。

江苏宜兴陶瓷产业园区发展生机勃勃


今年以来,位于丁蜀镇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江苏宜兴陶瓷产业园区在完成第一次创业的基础上,如火如荼地推进第二次创业,整个园区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的面前。预计一季度,园区内企业可完成应税销售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其中海德公司、景能科技、信亿陶瓷等骨干企业的应税销售额均可比去年同期翻一番。

陶瓷产业园区占地10.5平方公里。目前,入园企业已达400多家,其中集聚了以陶瓷、机电产业为主的22家规模企业。开年之后,这些企业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抢抓市场机遇,争分夺秒开足马力生产。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档次日益提高,整体经济运行质量持续提升,园区企业产销量目前已占到全镇总量的半壁江山,为全镇经济实现高开高走、夺取首季“开门红”奠定了良好基础。

同时,该园区的“磁场”效应也越来越强。在去年已批的12只市定重点项目的基础上,今年该园区又报批入园重点项目14只,总投资规模超过6亿元,其中8只外资项目总投资达5565万美元,摩根热陶瓷有限公司、宜兴海颗净化设备有限公司等3只项目单体投资分别达1000万美元以上。该镇的江苏全能公司、拜富公司、东方石油支撑剂有限公司等一批本不在园区内的骨干企业也相继进入园区,投资扩能。另外,最近奠基的总投资5500多万美元的韩国工业城6只项目已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园区经济已成为丁蜀经济发展最大的亮点。

四因素困扰我国陶瓷产业发展


17日,在中国唐山第一届陶瓷文化研讨会上,中外专家认为,我国已是世界陶瓷产量和出口最大国家,但近年陶瓷产业发展总体上与英国、德国、日本等先进国家的差距仍在加大,只有强化管理、规范秩序、改进工艺,才能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让中国成为真正世界陶瓷强国。

专家们认为,目前我国陶瓷产业存在的四个制约因素,一是主要市场无序竞争严重,“一哄而起”问题突出。比如这几年骨质瓷生产,从南到北一哄而上,重复建设、恶性竞争问题凸现。很多企业放弃了自己在日用陶瓷上的特色和优势,盲目跟风发展高档陶瓷,最终陷入困境。这几年景德镇艺术陶瓷发展很快,但本身制作日用陶瓷的传统优势丢失了。

二是工艺制作落后,雷同多、创新少,市场竞争处于劣势。许多企业对科技创新投入少,只注重市场。在制作工艺上善于模仿、不善于创新。同一种产品,国内生产厂家多达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几千个。产品差异性少,有特色的产品少。比如目前在英国、德国得到广泛应用的三维成形工艺,在国内还没有开始应用。工艺陶瓷成形工艺仍以传统方法为主。先进国家一个陶瓷新工艺出来后,通过三维成形、石膏模具到工作模具,很快进入批量生产。而我国一个新工艺出来后还是靠人工制作,效率很低,进入批量生产时间过长。此外,我国陶瓷产品的铅镉溶量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得太好。这就导致我国陶瓷产品出口量大,但换汇少,附加值低。目前我国单件陶瓷产品换汇多年徘徊在0.2元到0.25元之间。

三是陶瓷文化挖掘不足。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陶瓷的国家,陶瓷文化博大精深,但很多企业不注意建设企业文化,只注意市场营销。

四是陶瓷产业人才匮乏,特别是更缺乏实际应用人才。这些年一些企业陷入恶性竞争,人才流失严重,加上我国陶瓷人才队伍本身就不足,人才需求和市场发展矛盾日益突出。

现代陶瓷产业发展面临创新挑战求突破


现代陶瓷产业发展面临创新挑战求突破

在新一届的陶瓷艺术分享作品中,不断推进的分享实践工作,却让很多业内人士也产生了共鸣。不难看出,很多相关的陶艺资讯都对于创新与发展的问题很是纠结,其实这是一个行业发展的特色,也是现代陶瓷产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必须走不断发展创新的路,有突破性创意与设计,才会让发展更有实力的保证,而求突破的信心,需要实践来检验,在新一代陶瓷艺术品分享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得出来,虽然产品很多,风格各异,但是真正可以说是绝世之作、台柱型作品还是不够多。

走发展创新之路值得陶艺大师们积极思考的一个问题,而突破性的艺术作品要问世,也需要一个较为良好的环境,关注陶瓷业的一个整体的发展,是对于陶瓷文化传承巨大的贡献,而保证陶瓷产业链中的每个一环节都有一个良性的态势,一个好的发展环境是对艺术的最高的悬赏,突破性的艺术作品可以传承百世,也需要这样的机会。

来自陶瓷作品分享实际的信息给所有陶瓷产业的人者提出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而且也是当务之急,在任何一个位置上求发展,不断走创新的路子,这样才会有多的机会,来自国际的压力也是对国内陶瓷市场的一个刺激,继承与发扬,还要从创新与突破上找到一未来发展的出路,这样才是对陶瓷产业的一个贡献,也是陶瓷文化发展的必须。

山西陶瓷产业概况与发展趋势1


山西省位于我国中部地区,陶瓷资源贮藏十分丰富,拥有优质高岭土-大同土、石英、长石、黑釉土、石膏、高铝矾土等各种矿藏资源多达56种。特别是高岭土、长石、石英石、紫砂陶土、耐酸粘土、石灰石以及丰富的燃料——煤炭等资源储量极为丰富,为陶瓷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条件。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山西陶瓷工业总的经济实力还是很差强人意的。一是长期以来,山西未能把发展陶瓷的工作摆放到桌面上,缺乏大的项目投资,陶瓷产值多年徘徊不前。二是当地缺乏大型陶瓷企业集团,陶瓷产品实物的质量多为低档。产品缺乏品牌,陶瓷企业的外向型开拓意图不确;三是陶瓷产品种类单调,仅有一些生产规模不大的日用瓷厂,产品以内销瓷碗为主。还有一些耐火材料生产厂。艺术陶瓷产品也不发达。四是陶瓷科技与设计方面的技术力量很缺乏。瓷厂要搞点新项目,显得捉襟见肘,还得聘请河北唐山、彭城、以及山东淄博的技术人员前来指导。五是瓷厂所在地,一般交通比较落后,更缺乏出海口岸,与外界缺乏沟通,比较闭塞。因此,建国50多年,山西虽然空有那么多与那么好的丰富的陶瓷资源,尚算不上一个综合性的陶瓷产区。说其乏善可陈,一点也不为过。

一、陶瓷规模渐成气候

近年来,在山西省各级政府的筹划与大力扶持下,山西陶瓷产业呈现异军突起的局面,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迅速成为当地地方经济又一新的增长点。日用陶瓷、工业陶瓷、建筑陶瓷、民用陶瓷、艺术陶瓷五大品种相继崛起。为了尽快将陶瓷产业搞上去,山西省党政一把手等先后考察了佛山陶瓷等陶瓷产区,他们认为佛山陶瓷产区的发展模式、经验、思路对山西发展陶瓷业很有启发,对山西有很强吸引力,希冀今后山西各市加强与佛山陶瓷的亲密合作。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招商引资,近年来在发展陶瓷产业方面取得来一系列新成果。,目前山西全省的北、中、南部,都有陶瓷产区分布,如朔州的出口日用瓷、阳泉与阳城的建陶产品,阳泉的耐火材料、浑源的艺术仿古瓷、以及化工陶瓷等都比较有名。为推动陶瓷产业发展,山西有的市县提出了当地政府规划,对陶瓷行业结构进行调整,根据陶瓷市场走势和自身产业基础,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卫生陶瓷、电工陶瓷、建筑陶瓷和日用陶瓷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档次,把陶瓷产业逐步发展成阳泉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做大陶瓷产业总量,结构优化,增强综合竞争力。陶瓷发展要按照“去粗存精,由大变强”的发展思路,以建设“北方瓷都”为目标,全面实施陶瓷产品“高档化、品牌化、系列化”和陶瓷企业“联合化、规模化、集团化”的转型升级发展策略。目前,山西陶瓷行业,在许多方面有了新的喜人的变化与突破。

1.朔州陶瓷产区

到目前为止,位于晋北的朔州陶瓷产区,年产各种陶瓷制品3亿件以上,年创产值8亿元,上缴利税5000万元,正在成为我国华北地区新兴的日用陶瓷工业基地。朔州市兼有优质原材料的资源优势。朔州境内已经拥有两个国家批准的中型陶瓷生产企业雁北陶瓷厂和应县大众陶瓷厂,但陶瓷行业生产一直不够景气,两个企业相继破产、分解,陶瓷行业步入历史发展低谷。伴随经济结构调整工作的全面展开,朔州陶瓷业又迎来了发展的二次春天。以怀仁县和应县为陶瓷集中地的朔州陶瓷工业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短短的几年间,依靠民间资金的投入,相继形成了规模和产能庞大的陶瓷工业集群。朔州瓷区分布于怀仁县、应县、雁北等地。

怀仁县现有世嘉陶瓷有限公司、东海陶瓷有限公司、伟业陶瓷有限公司、明鑫陶瓷有限公司、佳美乐陶瓷有限公司、昌盛陶瓷有限公司、嘉吉陶瓷有限公司,应县顺鑫陶瓷有限公司、新星陶瓷有限公司等一批生产能力达到规模以上统计口径的骨干陶瓷企业相继建成投入运行。怀仁嘉明瓷业有限公司最为引人关注,建设规模之大、生产能力之强、产品质量之优,以超越历史的姿态,成长为朔州市陶瓷行业的首家出口创汇型企业。到2006年朔州市日用陶瓷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7378万元,产值比重已经由十六大前的不足0.3%提升到1.2%。特别是怀仁县政府从谋求陶瓷行业成长的角度出发,积极谋划,科学决策,在2006年引进外资成功建成怀仁陶瓷大市场,为规范行业市场秩序,统一市场交易行为,集朔州市陶瓷企业之产能,做大做强朔州陶瓷产业奠定了基础。目前,朔州市把陶瓷业作为与煤、电、奶并列的支柱型产业,提出创建“瓷都”的大构想、制定实施资金、用地、税收等倾斜政策,建立新型工业园区,大力扶持陶瓷产业的发展。

怀仁还建起了陶瓷研究所,全县形成了以嘉明陶瓷公司为主的9家大型陶瓷企业,年产高档日用瓷具2亿件,年创利税3000万元,成为全县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应县去年通过改组改造,投资1400万元使4家陶瓷企业起死回生,新上5条生产线,每年向市场提供瓷具8000万件。一度曾陷入困境的原朔唯陶瓷公司,在市政府的精心运作下,由山西威尔公司兼并经营,现技改工程已经完成,实现了满负荷生产。山西朔州陶瓷业迎来发展的二春.目前,朔州市生产的陶瓷产品畅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有的产品还远销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加拿大、东南亚、西欧等国家和地区。朔州市怀仁县地处我国中部地区晋北高原,是全国日用陶瓷主要生产城市之一。早在辽宋时期,朔州市怀仁县就成为当时中国北方重要的日用陶瓷生产集散基地。目前日用瓷生产山西省占全国第7位,朔州日用陶瓷产量达到3.99亿件,占全省的十分之七强。朔州已经成为华北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在全国陶瓷行业中已占有重要地位。怀仁也从一个陶瓷业的小县成长为销售网络遍布全国、日用膏白瓷产量占到国内三分之一市场份额的陶瓷大县。

怀仁的陶瓷生产,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在全国陶瓷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怀仁的群众文化,丰富多彩,底蕴深厚,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中国·怀仁陶瓷文化节始于2000年,原名“陶瓷博览会、群众文化节”(简称“一会一节”),从2001年更名为中国·怀仁陶瓷文化节,至2006年已连续举办七届。本届陶瓷文化节开幕当天,共签订合作项目9项,项目投资总额350205万元,合同、协议引资341855万元,项目全部建成运营后,年可新增产值(含销售收入)183323万元、实现税金36259万元。嘉明陶瓷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全员股份制民营企业,始建于1992年8月,产品畅销多个国家和地区,是朔州陶瓷的龙头企业。嘉吉陶瓷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民营股份公司,公司位于怀仁县云东经济开发区,占地200亩,注册资金2500万建筑面积24000m2,共有2条日用瓷生产线,一条匣钵生产线,一条烤花生产线,及办公室、化验室等生产附属设施,年生产日用瓷3500万件。现共有员工387人,管理技术人员100人,主要生产高白瓷、玉莹瓷,300多个规格品种,从2004年开始,公司决定自营出口产品,并按出口业各需要,建立了从原料入厂、生产过程控制、成品检验、业务运作等一整套管理流程,经过一年多试运行,已基本正常可以满足出口及输美要求。该公司生产流程科学合理,技术在当地比较先进,建有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生产过程能有效控制,产量质量稳定为山西省质量信的过单位。

2.阳城陶瓷产区

阳城县位于晋城市。阳城陶瓷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唐宋时期已普遍生产黑白釉瓷器。至明清时期,阳城县的陶瓷产品曾经成为贡品。20世纪70年代,阳城陶瓷厂所产的玉柱茶具,被人民大会堂宴会厅选用;青松咖啡茶具,获得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颁发的荣誉证书,畅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于种种原因,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曾经辉煌的阳城陶瓷业滑入低谷,走了下坡路。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步步深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阳城县的决策者们决定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资源、地理优势大力发展陶瓷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经过反复调研,县委、县政府决定建设陶瓷工业园区,以园区为载体,实现土地节约利用,资源优化配置,基础设施共享,充分保护环境,企业利润最大化,凝聚产业集聚效应,使传统的陶瓷产业在新型工业化之路上脱胎换骨、>发生机。陶瓷业将逐渐成为阳城县的又一新型支柱产业。

阳城县为了建立陶瓷工业园区,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借此机会亲自带队,到南国陶都佛山的中国陶瓷博览城和华夏陶瓷博览城设摊布展,大力宣传阳城县的资源优势和发展环境,之后,又多次南下广东佛山招商引资。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县政府又及时成立了招商局和园区管委会,制定优惠政策,创优发展环境,采取多种形式吸引技术和资金,吸引外地客商入园投资办厂。

阳城县委、县政府的真诚邀请及便捷快速高效的服务打动了外地客商。温州客商携资5000万元第一个入区抢滩,使平静的园区顿起波澜。之后,由西河乡政府和广东佛山客商彭曙光合资创建的新天地陶瓷有限公司、由下孔煤矿和湖南岳阳客商李德军合资创建的三德陶瓷有限公司等企业相继入园。目前,已有7家企业签订入园协议,其中有6家已经进入园区,协议投资金额3.7亿元,建设生产线23条。按照阳城县的规划,建瓷园区建设分为两步走:第一步,用3至5年时间,投资5个亿,占地500亩,建成25条中高档全自动墙砖生产线,形成年产6000万平方米的生产能力。第二步,再用5至8年的时间,投资10亿元,再建40至50条中高档陶瓷生产线,使年生产能力达到1.5亿平方米,在中国北方引领风骚。山西省阳城县建瓷工业园区的工人们正在生产腰线、花片瓷砖。连日来,工人们正在紧张地生产颇具人性化家庭特色的新品,这种自主创新的新品一问世,就受到了用户的欢迎,园区已开足马力生产,在十七大召开前批量上市。

3.阳泉陶瓷产区

阳泉市位于山西省中部,是我国最大的无烟煤基地、三大铝矾土矿生产基地和五大硫铁矿生产基地之一。是京、津、唐及沿海发达地区向内地辐射的重要通道,处于环渤海经济圈、太原经济圈和石家庄经济圈的辐射范围内。阳泉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可开采的矿藏资源多达56种。特别是陶瓷粘土、紫砂陶土、高岭土、耐酸粘土、石灰石、长石、石英石等资源储量极为丰富,为陶瓷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空间。近年来,阳泉市委、市政府结合自身优势,提出了建设新能源和新型材料工业基地的战略目标,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次推介会是阳泉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一次重大活动,将为阳泉与佛山共创“交流、合作、发展、功赢”的美好未来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

阳泉市共有16家陶瓷企业,代表企业如华龙陶瓷有限公司、阳泉建筑陶瓷厂。阳泉建筑陶瓷始建于1982年,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现有职工450余人,拥有固定资产3000万元,主要产品“太行”牌水晶内墙砖系列产品先后荣获市、省、部优质产品奖、第三届国际畅销产品博览会国际金奖、山西省著名商标、山西省建材企业行评行检第一名等称号,企业先后荣获省级先进企业、市环保先进集体、市创利税100万元企业、省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山西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市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企业、山西省卫生先进单位等称号,我厂按国标GB6566—2001标准要求经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对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检验合格并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阳泉建筑陶瓷厂位于阳泉经济开发区,区属企业的第一纳税大户,是开发区的支柱企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近年来不断进行技术改造,购买了进口压砖机等设备,新建了一条年产200万平方米内外墙地砖辊道窑生产线,采用煤气烧成,喷雾于燥新工艺,产品品种不断更新,产品质量稳步提高,产品畅销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部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畅销东南亚地区。多年来坚持以推进科技进步,注重培养人才,不断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为指导,坚持质量第一、信誉第一、面向市场、用户至上的办厂宗旨,使企业不断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奋勇前进。

阳泉市耐酸砖陶瓷公司主要产品为标型、异型、特异型耐酸瓷砖、板型耐酸瓷砖、瓷环、瓷管。耐酸砖产品均按GB/T8488—2001—Z2标准生产该产品是以石英、长石、粘土为主要原料,经高温氧化分解制成的耐腐蚀材料,具有耐酸度高,吸水率低,在常温下不易氧化,不易被介质污染等性质,除氢氟酸及热磷酸外,对湿氯盐水,盐酸、硫酸、硝酸等酸类及在常温下的任何浓度的碱类,均有优良的抗腐作用,各项指标均高于该标准。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化肥、制药、食品、造纸、发电、冶炼、化纤、电镀室、化验室、以及塔、池、罐、槽的防腐内衬,并在污水处理工程方面和露天地面等工作场地发耐腐作用。(未完待续)

山西陶瓷产业概况与发展趋势2


阳泉市的平定县,以生产艺术陶瓷为主。自唐宋以来就制作陶瓷器。随着沧桑历变,生产工艺日臻完善。民国年间利用本地资源生产紫砂陶器,并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当时的平民工厂生产的紫砂陶器和其他陶瓷誉满北方。60年代,平定瓷厂生产的工艺美术瓷曾在广交会上受到好评,远销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70年代末80年代初,平定陶瓷厂生产的棕釉龙纹杯碟、龙纹咖啡色茶具、蟠龙花瓶、仿宋黑釉缠枝牡丹纹刻花瓶和卷草纹刻花嘟噜都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其中棕釉瓷色调润泽,光亮明快;黑釉瓷剥底镏花,黑白分明。制作工艺十分考究。年出口量达400多万件。

建筑陶瓷行业作为阳泉市调整产业结构的支柱行业,已列入阳泉市“十一五”规划的百项工程之一。华伦陶瓷公司作为阳泉市建筑陶瓷行业的示范标志性企业,充分利用阳泉独有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华伦陶瓷高档墙地砖项目是市级重点调产项目中八个高新技术项目之一。这次通过和中国地质大学的产品研发合作,必将促进华伦陶瓷在自主创新、充分利用阳泉资源方面取得更长足的进展。特别是这次利用中国地质大学国家863课题研究成果——煤矸石瓷质砖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符合阳泉市树立绿色GDP理念,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发展以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废渣为主的新型建筑材料,加强资源的节约保护、合理利用和有效开发,必将进一步促进阳泉市循环经济的发展。

作为目前山西最大的陶瓷基地,针对目前陶瓷企业“低、小、散、差”的发展现状,大幅度淘汰落后工艺和小规模生产能力,改造中低档生产线,走兼并、重组、联合、改造的道路,尽快形成以优势企业为龙头的大型企业集团。依托丰富的陶瓷原料优势、产业基础和已有的营销体系,积极引进和大力推广陶瓷生产新技术、新设备,增加精品陶瓷产量,尽快培育规模优势。以裕石卫生陶瓷、莹玉日用陶瓷、瀑里高压电瓷、交通集团建筑陶瓷等潜力产品为突破口,扩大陶瓷原料生产,塑造品牌优势,提高陶瓷产品的档次等级和质量水平,增加花色品种,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优势,改善陶瓷产业的经济效益,扩大陶瓷产品的市场份额。对列入市重点支持的陶瓷企业和项目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要进行动态监测,达不到有关标准的将被淘汰。并随时将发展潜力大、规模扩张快、效益好、环保达标的企业和项目纳入市重点支持范围。做大做强陶瓷企业,走兼并、重组、联合、改造的扩展道路,以优势企业为龙头,加快“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步伐,培育“小巨人”,发展大集团,形成地域产业特色。以现有企业为龙头,依托陶瓷资源优势,以土地入股、吸收社会资本入股、吸引外资等方式实现资源配置向优势企业集中,形成若干个“小巨人”企业,为产业扩张奠定基础。共同开发原料基地、共同建立原材料采购中心和产品销售网络、使用同一产品商标、培育地域品牌等方式,在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和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后,组建卫生陶瓷、电力陶瓷、日用陶瓷、建筑陶瓷等系列产品生产经营的大规模陶瓷企业集团。届时,阳泉的陶瓷工业将形成四大系列生产企业:以交通集团1100万平方米墙地砖为龙头的建筑陶瓷;以瀑里高压电瓷厂3000吨大瓷套为龙头的电工陶瓷;以平定莹玉8000万件为龙头的日用陶瓷;以裕石陶瓷有限公司70万件高档卫生洁具为龙头的卫生陶瓷。通过引进和推广陶瓷生产新技术、新设备,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完善管理质量,提高产品档次,形成以中高档产品为主的产品系列。

4.忻州陶瓷产区

南京高淳陶瓷有限公司是江苏省陶瓷行业中的创汇创利大户。我国陶瓷行业惟一一家发行股票并上市的企业忻府区宽松的环境、丰富的资源优势、价位较低的清洁能源以及忻府区陶瓷厂熟练的技术工人等都成为高淳陶瓷厂落户忻州的重要条件。为加快发展陶瓷工业,忻州采取了“请进来”与“走出去”的办法。吸引陶瓷发达地区的企业前来投资建厂。2007年8月,忻州陶瓷产区的高淳陶瓷厂开工建设,建设投资3000多万元,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年底已完成厂房建设。2008年9月16日,忻州高淳陶瓷厂建成投产。

二、销售:困境中寻求突破

目前,由于商家拼命压价,山西怀仁陶瓷的一个4.5罗汉碗(吃米饭的碗)出厂价仅售0.33元,到了西安运费0.07元,售价却是0.4元,卖一个碗一分钱不挣,还要贴各种费用。但是另一方面,海内外市场对高档日用瓷的巨大需求,一边是山西日用陶瓷产品因质量低下而销售受阻。怀仁民营陶瓷业走进了“盲目跟风上马,狂打价格战役”的怪圈。为适应市场需要怀仁县明鑫陶瓷有限公司开始上马“高端”陶瓷新产产品开发。

许多当地人意识到怀仁生产陶瓷在原料、气候、劳动力上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有生产日用瓷碗需要的煤矸石、长石、石英、粘土等十几种原料,有60%由怀仁出产。而国内外对日用瓷的需求与日俱增。经过一番运作,怀仁县第一家民营陶瓷企业—嘉明陶瓷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营业。经过几年经营,公司规模日渐扩大,市场开拓能力日臻成熟,加上当时市场需求量大,几家国有老瓷厂又不景气,陶瓷价格大增。过去一只售价0.7—1元的陶瓷盘子,可以卖2—3元。仅一年工夫,嘉明陶瓷的生产规模扩大到400万件,产值增加到600—800万元。陶瓷生产进入鼎盛发展时期。2001年,嘉明陶瓷取得自营出口权和输美认证,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嘉明陶瓷完成日用瓷1.25亿件,实现产值1.5亿元。目前,怀仁县上规模的陶瓷生产企业激增到24家,陶瓷生产线达到56条。一条生产线一年的产值有五六百万,纯利润在100—150万元之间。

三、前进中的问题与嬗变

近年来,山西凭借当地资源优势,一些经营煤炭资源的老板纷纷崛起,在山西各地盖房买房,对建陶产品需求很盛。因此,经营陶瓷的经销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中很多人是看重建陶能够带来巨额利润才纷纷进入的。全国500强经销商、山西天佳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建筑陶瓷营业商。由于,山西当地建陶市场能力薄弱,主要经营佛山陶瓷的产品将近20年。到目前为止,该公司有员工300多人,资产总额达1.5亿多元,其中固定资产9000多万元,经营的主要品牌有“新中源”、“兴辉”、“博华”、“东鹏”、“天伟”“神州一陶”、“盛雅琪”“阿波罗”等。该公司现在是山西省乃至全国建筑陶瓷最大的商家之一,已经由单一经营转变为大规模集团化连锁经营。但在短短几年里,由于利润丰厚的缘故,陶瓷经销商数量翻了近5倍,过多的经销商给陶瓷市场带来了一定冲击,市场上出现供大于求现象。生意越来越难做,一些经销商逐渐被市场淹没,有基础的经销商,则凭着品牌保证和先进营销理念借机把自己做得更大。

目前,山西陶瓷产区存在的问题与(一)陶瓷产品品牌意识差。现在多数企业仍只生产低档白瓷或贴花瓷,没有注册商标,没有自己品牌,最多在包装箱上印上自己的厂名和厂址。销往外省市后,用户只知道山西某地的陶瓷这个地域品牌,不知道商品品牌,严重影响着陶瓷业的发展;(二)环保的压力。由于多数陶企仍采用烧煤方式,能耗高、污染重。随着国家环保整治力度的加大,烧制陶瓷由原来的烧煤改为燃气,对陶企是一次挑战。燃气烧制新技术,短期内影响到产品产量与质量。据测算煤改气以后,产量只是以前的50%-60%。其次,加大了生产成本。以前的燃煤用的是当地的煤炭,每条线每月大约消耗10-12万元,煤改气后每月消耗18-20万元,且必须是优质煤或精洗煤,仅此一项每条生产线每月增加成本30多万元左右。(三)相互低价恶性竞争。由于陶瓷企业间相互低价恶性竞争,企业利润降低,导致企业缺乏积累资金,生产后劲不足,没有能力进行生产技术及工艺的更新改造,这样大多数企业只能生产普白瓷,产品不上档次,价格上不去,陶瓷业陷入低价竞争恶性循环。某陶瓷公司,原先一只酒瓶售价3.8元,由于相互竞价,现为1.8元,每件下降了2元。(四)劳动力资源短缺。陶瓷职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是生产主要要素。每条生产线约需150名工人,按56条线计算,怀仁陶企需工人大约8400人左右。近几年,由于陶瓷企业迅猛发展,工人需求量较大,人员短缺越来越制约着陶瓷企业的发展。造成劳动力资源短缺的原因,一是建筑业工人工资较高,使得一部分人愿意到建筑工地干活;二是陶瓷企业工作场所温度高,劳动强度高,体力消耗大,使得一些人不愿意到陶瓷企业工作。由于人员短缺较大,导致了工人工资上涨,女工工资上涨到了1000—1200元左右,男工工资上涨到了1800—2000元,工资平均上涨了10%多;更重要的是企业的产能不能充分发挥。如佳美乐陶瓷公司,现有9条生产线,由于工人短缺,只能有60%的生产线开工,其余生产线只能停产。同时由于用工紧张,也加大了企业管理工人的难度,企业之间出现的管理和待遇不平衡,造成工人频繁跳槽,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另外还有企业职工技术水平低及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增长过快等问题。当时,企业老板认为陶业利润空间大,大家以每年七八家的速度争相上马。随着低端产品过度竞争的持续,陶瓷销售额反而出现下降40—50%,一条生产线的利润锐减到50万元左右。

近年来,随着山西陶瓷原材料、燃料、劳动力短缺导致的工资上扬,当地陶瓷感到压力。其中原材料价格上涨40—50%;电价上涨10%左右;煤价变相上涨150%;光劳动力短缺一项,就让企业产量下降10%,还有劳动力成本增加的费用。不过,山西陶瓷产业在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与困难,完全可以变成发展的动力。近年来,当地一些瓷厂全力研制开发全新的高档日用瓷—骨质瓷。由于烧成燃料从煤改为天然气,生产出的骨质瓷,明净又靓丽。并逐渐打入国际市场,扩大了当地陶瓷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总之,山西陶瓷产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后发优势,经过磨砺与蜕变、脱壳,未来山西陶瓷的发展与崛起,前景是非常光明的。

艺术陶瓷未来7大趋势走向


艺术陶瓷未来7大趋势走向

中国是陶瓷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历史、文化的原因,中国人偏向喜欢那些风格典雅,造型别致的传统陶器。尤其近几年陶瓷的加剧发展,竞争力更是进入白热化阶段。随着竞争的加剧,中、低档产品不再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国际陶瓷生产国也正把生产的重心向有重大利益和竞争潜力的高档化陶瓷产品转移。未来国际陶瓷市场上艺术化也将成为消费市场的一个主要特点,艺术化陶瓷产品将普遍受到欢迎。那么小编讲解一下艺术陶瓷未来的7大趋势!

趋势之一:具有特色、创新的瓷器将大放异彩

眼观我国当代瓷器,毫无特色,放之万代而皆准的翎毛、山水、花卉几乎充斥着大部分陶艺画面;似曾相识,题材雷同的作品比比皆是;陶艺装饰的人物画、人物雕塑,不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就是西施浣纱、古典仕女,无新意可言;没有表现出现代人的理想、个性、情感心理、意识和审美价值。对于陶瓷的材质、工艺手段、形式语言等方面没有更好地把握,创新性不足,尤其缺乏当代(时代)元素。所以逐渐成熟的艺术市场在2014年将更加理性,那些体现了艺术的创造性的作品;那些能反映出艺术家创新的个人风格和创新的表现手法的作品;那些能反映所处时代的精神风貌、思想观念或情感诉求的有特色的、原创的精品将受到市场的欢迎。

趋势之二:作品能上拍卖会的艺术家将更受关注

在艺术品市场仍在调整的2014年,各大拍卖公司必将严格遴选上拍作品,能上拍的作品本身就经过了一轮大浪淘沙的过程。而且,艺术陶瓷拍卖流程较为复杂,拍卖公司先要征集作品;而后要印发拍品图册,并向客户群包括陶瓷书画收藏家、各企业领导以及各界艺术品爱好者寄发拍品图录;拍卖前还要在权威媒体发布拍卖公告,到全国各地巡回展览等等,这每一步都是艺术家和其艺术品增加暴光机会、向潜在客户进行推介、艺术品与客户零距离接触,提高艺术家知名度、提高艺术品销售价格的有效方式之一。因此,不管上拍的陶瓷艺术品能否拍卖成功,那些有拍品进入各大拍卖公司的艺术家,知名度将大大提升,将受到市场和收藏家的更多关注,艺术作品将更加畅销。

趋势之三:网上网下个人展将成为陶艺家重要宣传方式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上展厅逐渐走进陶艺家的视野。网上展厅优点在于,通过“图片+文字信息”的展示形式,甚至还可制作精美的3D动画效果进行360度展示,比原来单纯的文字说明更加形象、直观;其不受时间(可24小时,365天,天天营业)、地域(不分国内、国外)和人员(有无工作人员皆可)的限制,且受众面广、成本低。网下也能在国内以及世界较为著名的艺术馆举办个人画展,或参加中国(景德镇)国际瓷博会、中国艺博会、全国美展等知名的展览会,将有助于艺术家迅速提高影响力和知名度,但这样的活动往往耗时长、费用高。当然,无论是网下个人画展,还是网上个人展厅,都有利有弊,因此,选择网下个人画展与网上虚拟展厅相结合的新宣传方式,将成为陶艺家重要的传播推广方式。

趋势之四:艺术陶瓷作品将回归真实价值

最近两年,艺术品市场在调整,以此价格作为参考的一级市场却“生意难做”,很多大师的作品面临滞销,让“大师”名号走下了神坛。这种以作者职称高低、名号大小来制定当代艺术陶瓷的市场价格的游戏“规则”,将在2014年逐渐打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长杨自鹏表示:“只有让陶瓷艺术价格回归艺术价值本身,重新定义收藏价值,陶瓷艺术才能蓬勃发展”。2014年,不管是“大师”还是“小师”,“一切凭作品说话”将成为陶瓷艺术市场的共识,陶瓷艺术品价格将重归价值。

趋势之五:艺术陶瓷迎来投资收藏好良机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景德镇陶瓷学院名誉院长、教授秦锡麟认为,虽然一些大师的作品拍出了百万、千万元的高价,但当代艺术瓷目前价格多在几千元至几万元,个别大师的个别作品也就几十万元,相比较于古瓷、国画和油画等艺术品,仍是价值大洼地,有很大的升值空间。当代艺术陶瓷收藏家吴先生认为,除了景德镇陶瓷外,中国自古就有“南有龙泉瓷、北有耀州瓷”一说,耀州瓷就是北方青瓷的代表,它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现时名气稍弱。正因为这样,一件值得收藏的比较好的耀州瓷作品只要一千至两千就能买到,非常有升值潜力。此外,像德化白瓷,出自省级大师之手的原作也只是卖数千元,是属于买得起的艺术品。资深当代艺术品投资专家陈海波也很认同以上观点,他认为,相对于中国书画,近现代陶瓷作品的升值空间很大,尤其是名家瓷绘作品潜力巨大,由于其独特的艺术造诣和稀缺性,名家瓷绘作品市场将被长期看好,名家陶瓷作品将处于一个稳健的长期升值阶段。

趋势之六:陶瓷经纪人时代来临

如某陶瓷经纪机构早在2007年,就组建了陶瓷艺术产业创新基地,重点培育“大师工作室”。2013年通过在主流媒体上投放广告与软文,并到北京、上海、山东等地举办艺术陶瓷展览、展销、联盟、合作等方式,在打造艺术家个人品牌的同时,也塑造了“经纪人”品牌,形成了良好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3年,该机构新人新作不断涌现,甚至外埠知名画家也闻风而动,请求加盟合作,成为了陶瓷艺术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预计,2014年这种陶瓷经纪人的作用将进一步显现。陶瓷艺术经纪人(机构)通过推广新人,不仅获得了高额的市场收益,也赚到了吆喝,积累了企业品牌;而那些名不见经传,但有艺术风格、艺术创新的艺术家也将背靠艺术经纪人踏上成功之路。

趋势之七:陶瓷艺术媒体将两极分化

为提升全国影响力,以应对艺术媒体激烈的竞争,在景德镇地区创办的某全国核心刊物,在企业财团的大力支持下,将逐步打造成集“艺术杂志、艺术网站、艺术创作、陶瓷展销、陶瓷拍卖”五位一体、全方位、立体化的艺术传媒集团,以积极姿态应对竞争者的挑战。

又如,某陶瓷艺术机构,在稳步推进国家陶瓷电子商务和已在北京、上海、南昌、深圳、佛山、景德镇开出连锁瓷画廊的基础上,2014年将进一步积极推进“网站传播+网店销售+实体店+自由加盟”四位一体经营模式,以期实现从区域性媒体突围走向全国。

以上所讲的七大趋势给我们的启示:如今艺术陶瓷产品琳琅满目,想要打破常规,必须要时俱进不断开扣创新、不断更新知识才能壮大自身价值,创造出更大的利益。在今后会有更多更精美的陶瓷艺术品出现再广大群众的眼球,请拭目以待吧。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老产业面临新生机 我国陶瓷产业发展呈现五大趋势》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老产业面临新生机 我国陶瓷产业发展呈现五大趋势》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器鉴别的五大要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