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发展 > 导航 >

江苏宜兴陶瓷产业园区发展生机勃勃

江苏宜兴陶瓷产业园区发展生机勃勃

古代瓷器发展 陶瓷艺术 陶瓷瓷砖

2021-05-08

古代瓷器发展。

今年以来,位于丁蜀镇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江苏宜兴陶瓷产业园区在完成第一次创业的基础上,如火如荼地推进第二次创业,整个园区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的面前。预计一季度,园区内企业可完成应税销售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其中海德公司、景能科技、信亿陶瓷等骨干企业的应税销售额均可比去年同期翻一番。

陶瓷产业园区占地10.5平方公里。目前,入园企业已达400多家,其中集聚了以陶瓷、机电产业为主的22家规模企业。开年之后,这些企业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抢抓市场机遇,争分夺秒开足马力生产。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档次日益提高,整体经济运行质量持续提升,园区企业产销量目前已占到全镇总量的半壁江山,为全镇经济实现高开高走、夺取首季“开门红”奠定了良好基础。taOCI52.CoM

同时,该园区的“磁场”效应也越来越强。在去年已批的12只市定重点项目的基础上,今年该园区又报批入园重点项目14只,总投资规模超过6亿元,其中8只外资项目总投资达5565万美元,摩根热陶瓷有限公司、宜兴海颗净化设备有限公司等3只项目单体投资分别达1000万美元以上。该镇的江苏全能公司、拜富公司、东方石油支撑剂有限公司等一批本不在园区内的骨干企业也相继进入园区,投资扩能。另外,最近奠基的总投资5500多万美元的韩国工业城6只项目已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园区经济已成为丁蜀经济发展最大的亮点。

taoci52.com延伸阅读

宜兴陶瓷产业园区强势崛起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丁蜀镇的江苏宜兴陶瓷产业园区看到,一条条宽敞的干道四通八达,一排排整洁的厂房错落有致,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处处洋溢着蓬勃发展的浓郁气息。通过放大产业集群优势,引入知名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如今,陶瓷产业园区实现了强势崛起。据了解,今年1-5月,该园区共完成销售收入61.15亿元,同比增长13%,园区经济占了全镇经济总量的七成。

近年来,围绕打造千亿级陶瓷和非金属材料产业基地的目标,陶瓷产业园区致力营造更好的投资创业环境,先后投入5.72亿元,用于园内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绿化11.6万平方米,日处理能力达2.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也已投运。园区还配套成立招商、建设、管理服务等部门,为入园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随着园区配套服务的不断完善,目前入园企业已达500多家。园区鲜明的产业集群优势,吸引了德国杜塞拉姆公司、英国工业陶瓷巨头摩根集团等一批世界知名企业先后入驻,去年园区实际到账外资近5000万美元。这些企业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抢抓市场机遇,争分夺秒开足马力生产,为全镇经济实现“双过半”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完善园区基础配套设施的同时,陶瓷产业园区着力引进功能陶瓷、结构陶瓷等一批企业和项目,园区的集聚效应凸显,逐渐构架起以陶瓷和非金属材料制造产业为主、节能环保产业等多种产业配套协作的现代产业格局。由世界500强企业日本旭硝子工业陶瓷株式会社等企业投资2980万美元的高档耐火材料项目已经建成,投产后将年产水泥窑用高档耐火材料3.4万吨,预计年销售收入达2.4亿元,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由银茂控股有限公司和西门子集团下属欧司朗有限公司总投资4350万欧元,合资新建的年产2000吨稀土荧光粉项目一期工程10条生产线已投产,二期工程新增的10条生产线项目也已启动。项目全部完工后,年销售可达20亿元。由无锡泛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10亿元、年产100万平方米水泥木丝板项目,明年将全面竣工达产,可望实现年销售20亿元。目前,园区内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档次日益提高,在建的6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15亿元。积极引导企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加快科技创新力度,让园区的核心竞争力日益增强。近年来,园区组织多家企业走访中科院等科研机构,为企业和科研单位“牵线搭桥”,推动产学研合作。其中,瑞尔精机与武汉科技大学签订了全面战略协议,就产品研发、人才培养、科技转化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同时,园区还投资2亿元与高校合作,建立了设计研发和检测中心,为园区企业提档升级提供平台。一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入1.2亿元致力先进建筑陶瓷的开发,利用太湖淤泥制造不燃型建筑墙体保温材料,填补了国内建筑保温无机材料的空白,该项目预计年销售收入达2亿元。宜兴电子器件总厂、吉泰电子、陶都电力等企业“抱团”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生产的功能陶瓷被广泛用于航天、航空等尖端领域,并参与了国家相关行业标准的制订,在同行业中获得了“话语权”。其中,宜兴电子器件总厂还承担完成了国家多项重点科技攻关课题和新产品研制项目,其生产的金属封装外壳在“神六”工程中配套使用。

蒋洪亮调研江苏省宜兴陶瓷产业园发展情况


5月14日,宜兴市委书记蒋洪亮专程赴丁蜀镇调研省宜兴陶瓷产业园发展情况。在调研中,蒋洪亮要求各级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突出重点,优选项目,加快推进园区建设,切实提升园区对外形象,努力促进该市陶瓷传统产业提档升级。

蒋洪亮听取了丁蜀镇负责同志有关情况的汇报,视察了园区项目施工建设现场和信亿陶瓷有限公司等园区陶瓷生产企业。据了解,去年新成立的江苏省陶瓷产业园区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已有入园企业近500家。园区成立以来,围绕巩固发展陶瓷产业,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致力培育规模企业的目标,一方面切实加大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形象,另一方面狠抓招商引资,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为园区健康、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年一季度,该园区共完成工业应税销售11.2亿元,同比增长40%。

蒋洪亮充分肯定了省宜兴陶瓷产业园区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他指出,江苏宜兴陶瓷产业园区是省级经济开发区,要把陶瓷产业园做强、做大、做出特色必须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要以新型工业化理念引领陶瓷产业发展,在做特、做精、做优上下功夫。要提高招商引资的门槛和水平,狠把项目入口关,一定要引进突破传统、能引领未来陶瓷产业发展的项目,使园区为该市陶瓷产业发展起到示范带动效应。二是要大力引进非陶工业,在把陶瓷产业作为园区特色产业发展的同时,千方百计提升非陶产业比例,努力培育支撑了蜀镇未来发展的新产业。三是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加快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逐步改善园区环境,进一步提升园区形象,使园区成为丁蜀乃至我市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为该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产业园区服务实体经济快速发展


11月6日上午,陶瓷产业园区领导和园区经发、市场监管、规划、国土、安监、税务、城管等各单位负责同志在该园区集中办公区内,共同为前来咨询、办事的入园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这是坚持了两年的每周例行的集中办公制度,是该园区为入园企业提供的又一优质、便捷、贴心服务举措,也是该园区着力为企业“降成本优环境”的一个缩影。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在认真落实省130条、市36条的基础上,该园区结合实际情况,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大对实体经济帮扶力度,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出台了17条具体举措,扶持企业发展。经初步测算,该园区共为企业减负累计超过1亿元。

入园企业的“娘家”

“我们2015年初签入园协议,当年10月搬进园区办公,近4年来,公司取得了跨越式发展,这当中离不开陶瓷产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对我们的大力支持。”谈起陶瓷产业园区,贝汉美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沈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从入园伊始,园区成立专门服务小组帮助协调处理土地、规划、建设等各项证照手续办理事宜,到园区各相关职能部门经常上门提供服务,再到挂点党员干部常常来企业关心生产发展状况,询问是否遇到难题需要园区帮助解决……沈锋直言园区就是自己的“娘家”,不仅助力企业快速发展,更让他深深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关爱,受此感染,他们也自觉和自发地响应号召,做好生产的同时,积极做好污水等环保方面的处理。

像沈锋一样,真切感受到该园区贴心服务和温暖的,还有许多其他入园企业。近日,记者在安华陶瓷有限公司采访时,正巧遇到该园区市场监管、税务、国土、招商等部门人员来企业开展综合信息摸排和服务工作。在开展日常工作的同时,园区部门工作人员不时向身边企业负责人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并询问是否有需要帮助的地方。诸如此类的“上门服务”,该园区会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真正让企业无后顾之忧的安心发展。

无独有偶,记者来到景德镇垚美瓷文化有限公司采访时,该园区管委会主要领导正在与该公司董事长徐又曾交谈,在询问企业发展情况的同时,他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情况给予了意见建议,并再三嘱咐如果有需要园区帮助协调解决的,可以及时与挂点的党员干部联系。

采访中,徐又曾表示,陶瓷产业园区对入园企业的帮助是全面而细致的,不仅在日常给予政策上、服务上的扶持帮扶,而且对企业的发展壮大也提供了巨大的助力。他说:“园区主要领导经常性召开园企恳谈会或者深入企业走访调研,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解决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实际问题。诸如‘名瓷进名城’活动的举办,园区主要领导总是不遗余力地为企业的品牌推广给予帮助,这种推广效应是任何企业无法单独做到的。另外,园区在硬件设施上也下了大功夫,国内外客户来了,都夸这里环境很好,这在无形中也提升了入园企业的品牌价值,让我们投资者更有信心。”

“软”“硬”兼施造投资热土

在沈锋等入园企业负责人看来,陶瓷产业园区如今已成为投资热土,许多陶瓷企业在这里发展壮大。这当中,既有企业自身对市场良好的把控原因,也离不开园区的“软”“硬”兼施,打造最优投资环境。

近年来,该园区按照市委书记钟志生提出的“工业成本、景区风貌、城市功能”和“抓环境就是抓发展,好环境才能大发展”要求,结合园区实际,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园区环境品位。

软条件上,该园区成立了企业服务中心,对入园企业进行全面帮扶。多年坚持实行了“党员挂点服务企业”制度,要求挂点人员每月至少走访一次企业,并随时为企业提供服务。企业服务中心每月收集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门别类,切实解决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制定了《入园企业(项目)服务和管理办法(试行)》,有效地提升了工作效率,真正做到“企业动嘴,园区跑腿”的一站式服务。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实施意见》,密切与高等院校的技术引进和合作。及时承接了行政职能下放,有效缓解了园区企业“1难”问题。加快推进“景瓷联”项目建设,努力构建起产业互联网平台,尽快对接资本市场,推进陶瓷行业供给侧改革和发展供应链金融。以园区为中心,在原材料、资本、技术、市场信息、品牌运营等方面,推进陶瓷全行业产业链整合。继续发扬“5+2”“白+黑”工作精神,以“小跑精神”为特色,打造了鲜明的园区文化,全区形成了服务企业为荣的良好氛围,形成了强大的“软环境”,彰显了“软实力”。顺应网络信息时代发展,重视网络媒体,建立广泛的网络大咖群体人脉,以景德镇工匠精神、国瓷小镇、名坊园为主要内容,加大网络推介力度,迅速形成亿级以上流量,让园区的好环境、好企业、好产品搭上“网络直通车”,在国际国内形成几何级的正能量和感染力。

硬条件上,按照市“双创双修”指挥部要求,初步统计,近两年,园区累计投入近20亿元。具体实施了总长度近20公里的道路绿化改造提升,以及10公里长的高压线下地工程,打造了百万平方米的绿地公园,大力推进棚改项目,实施村民房屋征收及改造,涉及农户近千户,对两个门楼、4个人工湖进行景观打造,实施了老206国道拓宽、南环路、安华北路等道路建设,将园区发展理念根植于企业文化建设之中。

与此同时,该园区制定了推进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财政扶持政策,以及企业用电、气能源方面新增量部分补贴意见。如,在企业用电方面,对园区所有企业以打包形式参加直售电交易,预计为企业用电单价每度电可以下降0.01元。单就用电一块,每年可为企业减负约200万元。该园区财政2018年上半年补助企业创新发展112.59万元。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好“众创业、个转企、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育龙头、聚集群”组合拳,建设了孵化基地和创客基地,数十家企业入驻。建设了企业职工宿舍、人才公寓和职工食堂,实现了企业人才拎包入驻,减轻了企业管理成本。启动了投资2亿元的唐英创意设计园建设,形成了一批“众创空间”“创客基地”。

下一步,该园区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降成本优环境”政策,以昌南新区组建为契机,进一步承接上级行政职能,逐步规范运营和管理体制,完善相关职能人员配备,加强行政职能业务人员培训,提高办事效率,优化办事程序。以推进“降成本优环境”政策落地生根为契机,进一步加快推进陶瓷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发扬开发区精神,保持干事创业激情,为打造与世界对话的国际瓷都作出新的贡献。

夹江:高端陶瓷产业园区建设“提速”


在位于夹江县吴场镇的乐山市高端陶瓷产业园区,总投资16.66亿元的10条高端陶瓷生产线项目配套基础设施工程正紧锣密鼓推进,项目将于今年8月完工,10月完成项目点火。

近年来,夹江陶瓷产业发展受到生产线产能低、设备陈旧、管理落后、园区规划混乱、人才缺失等因素制约,致使产业发展面临多重瓶颈。为此,该县规划建设了高端陶瓷产业园区。据了解,该园区规划总面积6.5平方公里,主要引进高端陶瓷企业及配套产业。园区规划分三期建设,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300亿元。目前,对于入驻高端园区的陶企,夹江给出了“门坎”: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不低于120万元/亩;单条建陶生产线总投资不低于1亿元;采用国际国内最先进陶瓷生产线,单条生产线年产值达到3亿元以上。同时,鼓励发展新型墙体材料、装饰材料、门窗材料等高端建材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到2020年末,该县力争把经济开发区和高端陶瓷产业园建成千亿产业园区,其中经济开发区实现产值700亿元,高端陶瓷产业园实现产值300亿元。

随着高端陶瓷产业园的建设,带动了与陶瓷产业紧密相关行业的发展。中特物流有限公司将在夹江投资15亿元建乐山伟经物流园。项目建成后,将促进夹江“百亿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壮大,促进夹江物流产业的升级,形成川南重要物流节点。

梧州打造广西大陶瓷产业园区


梧州陶瓷产业园藤县中和集中区到12月5日已入驻企业16家。总投资16.4亿元的广西瑞远陶瓷有限公司、广西新舵陶瓷有限公司等接连开工。这是梧州打造广西最大陶瓷产业园区取得的成果。

梧州市依托西江黄金水道实施“以资源换产业”战略,利用丰富的高岭土资源,集中力量进行陶瓷产业园招商和建设。其中藤县中和集中区由广西新中陶陶瓷有限公司与藤县政府合作开发,一期入园建设的广西新中陶陶瓷有限公司已投产。8月下旬梧州到佛山举行陶瓷产业园区招商恳谈会,引来13家陶瓷企业移至园区,总投资52.5亿元。10月,园区又引进北流永达陶瓷有限公司投资6亿元的陶瓷生产项目。在岑溪市名爵陶瓷生产基地,20多台大型机械在工地上进行着大规模土地平整施工,厂房施工正在打桩。

日前,梧州市出台《关于加快陶瓷产业发展的意见》,加快陶瓷产业基地化和集群化发展,努力把梧州陶瓷产业园区打造成为广西最大、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园区和成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示范园区及泛珠三角区域重要的陶瓷产业基地。

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将走“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路子,坚持环境保护与陶瓷产业可持续发展相协调。

梧州市委书记刘志勇说,梧州陶瓷产业园区力争到2012年引进建陶生产线200条以上,引资100亿元以上,总产值达200亿元。

依安县开发高岭土资源 打造陶瓷产业园区


经黑龙江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勘查所勘测,依安县探明可开发高岭土是我国北方地区储量大、品质优的高岭土矿资源,同时伴生致密状黑粘土、石英砂、杂色土等多种矿物质,是生产建筑陶瓷、卫生陶瓷的主要原料。国家非金属矿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所半工业试验证明,依安县高岭土矿是良好的陶瓷原料,可作为橡胶、塑料、化妆品填料和铜版纸、造纸的涂料。中国建材科学院高技术陶瓷研究所、齐齐哈尔大学轻工学院、江西学院、唐山陶瓷工业集团等单位先后对依安县高岭土进行研究试验,研制出建筑陶瓷、卫生洁具、日用陶瓷和工艺美术陶瓷、仿古建筑瓷砖等多种样品,进一步证明依安高岭土及其共生伴生资源是制造陶瓷产品的优质原料。

经科学测算,依安县高岭土储量在230亿吨以上。在1200平方公里成矿带中,仅在4.88平方公里普查区中高岭土储量就高达7000多万吨,可满足100条陶瓷生产线15—20年用料需求,而整个高岭土矿带可满足100条生产线数千年生产需要。

依安陶瓷产业园区总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其中工业区10.84平方公里,休闲度假区17.16平方公里,启动区面积3.82平方公里,现累计投资4亿元,建设基础设施。园区围绕非金属新材料产业,突出陶瓷生产项目,以建筑、卫生陶瓷制造为重点,兼顾高新技术陶瓷、新型装饰材料等,争取用10年时间,建设东北陶瓷产业基地。目前,已落地陶瓷生产企业5家、配套企业5家。牧龙王瓷业一期劈开砖项目建成投产,投资2亿元的二期节水马桶项目正在建设;福建王者陶瓷投资5.5亿元的百佳居内墙砖项目、福建新大地陶瓷投资5亿元的朗盛内墙砖项目、江西客商投资3亿元的中润仿古砖项目、唐山客商投资1亿元的辽金源日用瓷项目,现正在加快建设之中。

目前,依安县高岭土资源开发已纳入国家建材十二五发展规划,陶瓷工业园区成功晋升为省级陶瓷产业示范基地,陶瓷企业初步呈现集群发展的良好态势。

鄂尔多斯市:陶瓷产业园区建设加快


鄂尔多斯台何志勇、周俊峰报道:今年,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把陶瓷产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结构转型升级的突破口,重点抓好陶瓷产业群的培育,切实做好陶瓷项目园区的建设工作,倾力打造9.5平方公里的陶瓷产业园区。目前,园区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蒙粤日用陶瓷和广场砖项目由内蒙古伊东集团投资建设。这个项目总投资1.949亿元,建设规模为年产1.5亿件日用细瓷、陶瓷广场砖500万平方米和100万吨标准原料,占地面积600亩。项目于2010年4月份开工建设,现500万平方米陶瓷广场砖项目和1.5亿件日用细瓷项目的土建工程已全部完成,1号厂房已封顶,正在安装设备,2号厂房即将封顶,3号、4号厂房正在建设,预计今年8月份投产。

蒙粤日用陶瓷和广场砖项目的顺利推进,为陶瓷产业园区内其它陶瓷项目的上马起到了一定带头作用。投资9.25亿元的骏马玻璃瓷制品项目、投资25.2亿元的深圳永丰源实业有限公司建设大汗瓷项目、投资3.6亿元的浙江瑞高实业有限公司建设陶板项目均已落户准格尔经济开发区陶瓷产业园区,并全部开展前期环评招标手续。截止目前,陶瓷产业园区内,已经有5个陶瓷项目开工建设或者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其中鄂尔多斯市国礼陶瓷项目已于2009年正式投产。

陶瓷项目在稳步推进的同时,园区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也在抓紧进行。陶瓷园区总规划占地面积9.5平方公里,首期规划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现已征储2平方公里,并都已新增陶瓷建设指标。目前,沙圪堵镇魏家豪社整社拆迁共涉及98户245人,现已搬迁83户187人,拟在今年5月1日前全部搬迁并拆除房屋;园区内陶瓷研发中心、博览中心、陶瓷大厦、陶瓷公寓等公共服务项目正在进行基础工程建设;总长为17公里的6条园区道路也在抓紧建设,其中三条已经投入使用。

江苏宜兴:陶瓷窑系研究获重大突破


日前,对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一支——陶瓷窑系的研究在江苏宜兴获重大突破。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馆长周小东称,这一重大研究成果表明:宜兴窑系应当是继景德镇等八大窑系之后的第九大窑系,而且是国内唯一以陶器为代表的窑系。

这一研究成果备受国内陶瓷界关注,得到了张守智等陶瓷界泰斗的肯定。他们认为,宜兴陶窑体系是陶瓷界少见的文化现象,周小东等对中国陶瓷窑系的研究、并结合宜兴陶瓷历史及窑系分布得出的研究成果是陶瓷界的重大发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学会理事中国代表周光真等,也称赞“中国陶都”名不虚传。

宜兴窑系的存在不仅证明了7000多年制陶史积累的陶文化辉煌依旧,而且是对外彰显中华陶文化的璀璨亮点、华美篇章。

据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陶瓷学者、业界专家依据各地窑场的产品、特点及社会影响,将其“分门别类”,形成了多个体系,窑系应运而生。作为对一个地区陶瓷文化类型的历史总结和高度肯定,窑系无疑是陶瓷文化发展史的一座里程碑,应而其划分与确立必须以历史、规模、特色、影响、传承等为要素,进行综合考量。

目前,国内陶瓷界普遍认同的窑系为8个,这些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知名度的窑系有北方地区的定窑系、耀州窑系等,有南方地区的景德镇窑系、龙泉窑系等,但均属瓷器为代表的瓷窑体系。

我国陶器出现的历史要先于瓷器几千年,却与窑系的划分、确立“失之交臂”,其因何在?周小东及其研究团队认为,一是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烧制出的大部分陶器因受质地粗糙、品相一般所累,到宋代不得不“急流勇退”、“日渐式微”。瓷器遂取而代之,得以占据主导地位。二是基于此以及受传统认知、思维定势的影响,许多陶瓷专家都曾认为陶窑体系早已是不复存在了。

周小东在长期研究陶瓷文化、资料,考察宜兴窑址遗迹后发现,“中国陶都”宜兴在确立窑系方面堪称“万事俱备”。周小东说,自古至今,宜兴境内窑场分布广泛,明代的“前墅龙窑”如今仍在烧制产品,成为中国龙窑史上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且在明代中晚期孕育了陶瓷产业的变革,不仅实现了弃瓷兴陶,还匠心独运,相继发掘出“均陶”、“紫砂陶”两个新陶种,一举改变了传统陶器的粗质品相。

陶艺新品种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清朝皇帝都对均陶和紫砂陶爱不释手,多次颁旨命造办处到宜兴定制陶器。历经数百年的发展,这两种陶器显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其制作技艺现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中国艺术研究院、清华美院等一批大专院校专门开设紫砂课程,对宜兴陶器进行研究,促进产业量、质的提升。宜兴陶器还风靡海外,日本、荷兰等国家不仅大量购买,还学习制陶技艺,并在当地进行仿造。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江苏宜兴陶瓷产业园区发展生机勃勃》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江苏宜兴陶瓷产业园区发展生机勃勃》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发展

相关推荐